公共基础英语范文

2024-07-30

公共基础英语范文(精选10篇)

公共基础英语 第1篇

一、公共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也更为凸现,从而也就驱使我们大家要学好英语。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英语,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尤为重要。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对知识的掌握就越快。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心理与需求,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从而吸引学生投入到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交际方面的潜力。记得我曾经讲过的一课,题目是《我的第一节课》,这一课是关于一个问题班级的事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我想到这个班的学生很活跃,很具有表演能力的特点,并且对表演一直情有独钟,在学校的短剧表演中多次获奖,于是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个心理,让学生自编自演了一个场景类似课文内容的小短剧——一个问题班级的恶作剧,剧中老师的教育哲学是体罚,他认为体罚是最有效、快捷的方法。“演员们”把该场景表演的淋漓尽致,“观众们”发出阵阵笑声。通过该英文小短剧我觉得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添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面来,从而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际的机会,达到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意愿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语言知识的吸收者,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在这个方面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传统的教学法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并且作笔记,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不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而在西方课堂上,学生是“主角”,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发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要想使我们的学生也能像西方学生那样,我们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明确自己的位置使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和老师互动起来,这样才能使新的教学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如何加强公共基础英语教学

1.要让课堂“活”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积极地思考并从中获得知识。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前下很大的功夫,需要做很多的准备。比如对教材进行特殊处理,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呈现出来,尽可能化难为易,逐步积累,便于学生自学和掌握。通过精心备课,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找出每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挑出重点、难点,对部分内容做必要的裁减和压缩,而且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语言操练,在授课时要围绕培养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运用能力这一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使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实施整体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课程安排改革的必要性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精读(6~8课时/周)、泛读(2~3课时/周)、语音(2课时/周)、语法(2课时/周)、听力(2课时/周)、视听说(2课时/周)和口语(2课时/周)。这样的课时比例分配很容易误导学生,大多数学生认为精读课最重要,其他课程处于次要地位,于是将学习精力和重点放在精读课上,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语言的最为本质的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就英语而言,口语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居于说、听、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首。对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听、说、读三种技能的提高上,因为在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时,这三方面的能力是基础。根据Correll的观点,听读的技能为“接受技能”(receptive skills),说的技能为“生产技能”(productive skills),这三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听读技能为基础,以说的技能为培养目标。毕业后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说英语的能力的高低应该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读、泛读、语音、语法、听力和视听说的教学都应该定位为口语课程的预备课。口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尽量使学生运用在其他基础课程中学到的单词、句型和信息就某个话题进行口语表达,是其他课程的提高课。课程安排应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在进行口语输出能力培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准备。

公共基础英语 第2篇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法律之维

一、公共管理同法律之间的关系

(一)公共权力与法律

公共权力具有推动公共利益实现的强制性和强大力量,但也有被滥用和侵害公民权益的可能性,这种双重性就引发了公共权力如何约束的问题。将公共权力列入法律裁判的范畴,强调法律对政府行政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特点。这有赖于在宪法上明确划定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定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并把其目的限定于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二)公共利益与法律

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以权谋私,而是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三)公共管理与法治

公共管理走向法治化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深刻革命。建设法治国家,首先要建立法治政府,把公共管理纳入法制化的渠道,通过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划分政府和个人的权利范围,建立决策和解决纠纷的程序。

二、公共行政学的三种主要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鲁姆)

1、管理途径:从组织结构和功能、组织程序和技术,以及组织效率和产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行政。

2、政治途径:强调公共部门的政治特性,如参与、责任、权力和公共利益等。

3、法律途径:将公共行政视为法律在具体环境中的应用和实施,赋予公共行政法治和裁决的主题。

三、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A、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强调法治,重视对个体权利的保护,而不是保护这些权利的社会成本。它包含着以下核心价值:①正当法律程序。②个人应享有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③维护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授权法官对那些权利遭受行政官员侵害的人进行救济。

B、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①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

②把公共组织视为一种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

③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

④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

⑤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公共管理毛糙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公共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公共管理同宪法、行政法和行政组织法的关系

1、宪法的作用主要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政权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共管理是宪法的具体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宪法所确立的价值。

宪法与公共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关于政府的“多数决定”的权力如何进行自我约束,以及近现代法治主义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适用,公共治理以何种结构和方式维护公民权利和公共权益的问题

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干部,必须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由它的常务委员会任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行政法是宪法精神如何具体化到行政管理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是关于法治主义在行政领域中应该如何适用以及以什么方式来实现的问题。行政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在公共管理行为的有效和有限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既保障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干预功能,又限制政府的越权或滥权行为,最终达成行政的法治化。

①无法律即无行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于对经济自由的渴求和对封建暴政的反思,人们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有限和基本上是消极的角色。这时行政法的存在目的在于限制政府权力,最大化地保护公民免受政府行为的侵害。

②行政国家与行政法:近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来市声经济和社会秩序,导致了行政国家的出现以及行政裁量权的扩张。这时的行政法其存在的目的从消极限制政府权力转变到承认行政权扩张,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控制行政权。

③行政法治与行政法:行政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在公共管理行为的有效和有限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既保障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干预功能,又限制政府的越权或滥权行为,最终达成行政的法治化。

3、行政组织法是规范行政组织、控制行政组织的法。行政组织法主要涉及行政机关的设置、性质、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工作原则以及职务设置等内容。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①行政的基本组织制度②行政权的设置和分配③中央行政组织的设置④地方行政组织的设置⑤其他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等。

四、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

1、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私法机制的大量引入,使得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出现了新的主题和趋向。

2、私法:以抑制和解决社会成员相互冲突为已任的规则,即社会生活的正当行为规则。

公法:促使公共管理组织恰当、有效履行其职能,防止政府把权力用于排他主义目的的规则。

3、私法引入公共管理的意义:使得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出现了新的主题和趋向。

①把平等对立、谈判协商、等价有偿、恢复补偿等私法手段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中;

②对于需要行政控制的领域,由逐项行政许可和收费变为控制总量之后的许可证交易;

③公营事业的民营化。

4、合约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通过对合约的综合运用,设计并形成一种“合约型政府”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

它是通过签约外包和政府内部合约制的有机结合或综合运用,而形成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它意味着政府的主要协调机制从公法机制向私法机制变迁,治理方式由以权威为基础向以合约为基础转变。第二节 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

一、行政立法的内涵、特征和原则,及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方式 行政立法的含义: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1、特征:①行政立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②行政立法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之内;③行政立法的对象具有普遍性;④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2、行政立法的种类:

依据行政立法权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1)一般授权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2)特别授权立法。是指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

依据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在我国拥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和经济特区的人民政府,当然也包括特别行政区政府。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将行政立法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自主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3、行政立法的原则

(1)依法立法原则。包括依据法定的权限、程序、范围等立法。(2)程序和民主原则。(3)实事求是原则。(4)加强管理和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4、行政立法的监督(1)监督的内容:选举、决定上、罢免政府机关的主要领导人等。

(2)监督方式: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通过的行政法规或规章。

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主要是国务院或上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和撤销各部或下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命令。

司法机关的监督。

(3)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在我国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对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监督。

5、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

①立法主体不同。权力机关立法的主体是一定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有权的行政机关。

②立法规范的内容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与行政立法有其各自的调整范围。权力机关立法所调整的,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和重大问题,而行政立法的内容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③立法的效力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效力高于行政立法。④立法的程序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要遵循宪法规定的严格立法程序,比行政立法更为正规、严格,更注重民主。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行为遵循特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一般较简便、灵活,更注重效率。

二、行政执法

1、行政执法的内涵

行政执法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活动的统称。广义的行政执法:相对于立法和司法而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与实施。

狭义的行政执法:对于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而言,行政执法是指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察的具体行政行为。

2、特征

行政执法主要有以单方命令为特征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以及以双方协商为特征的行政契约(合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系统性。行政执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和干预。

②职权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履行行政职责并具有法律单方的行政管理行为,是政府实施职能,发挥干预作用的体现。

③应时性。行政执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乃至日常突发行为来有效行使,它强调及时性,对瞬息万变的局面进行掌控。

④外部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外实行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对象是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行为。

3行政执法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指行政执法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②合理性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要按照法律精神和公共利益理念进行执法,即在法律明示授权或消极默许的范围内,基于公平、合理和政议的行政目的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③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和行政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执法过程必须加以贯彻的重要原则。④责任原则。行政执法是一项具有法律单方的政府职责行为,不得随意更改、选择或放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其职责和权限,来有效回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复杂形势。

⑤公开原则。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应当把执法的依据、过程和决定一律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

4、、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了促使执法主体权责统一、责任明晰,依据法定职责和执法标准,对其实施评议考核与责任追究的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

(1)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①界定行政执法职责; ②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③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④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①可以促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②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③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建立和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3)如何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①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切实减少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②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行标 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

③架构执法考评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年度考核奖惩紧密挂钩。

三、行政司法

1、行政司法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特殊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

①享有行政司法权的主体只能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

②行政司法是法定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对已经发生的行政争议或特定的民事纠纷做出裁决的行为;

③行政司法行为调整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和行政争议,以及与行政管理职权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

④行政司法应当遵循特定的程序,不能照搬人民法院的司法程序,应兼顾行政效率与司法公正两方面的要求;

⑤表面上看行政司法行为具有司法性,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司法的主要内容

①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制制度。

②行政听证制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前,通过准司法程序(提出要求、受理、回避、辩论、质证、最后作出决定)来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

③行政裁决制度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明确授权,以消极第三者的身份充当纠纷裁决人,对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断的法律制度。

3、行政司法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司法的主体、权限、程序和形式符合法律的规范和要求。

②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行政司法行为要以公平、公正为其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③效率原则:能够高效、快速地解决纠纷。

④程序适度原则:设定比普通行政程序更为严格、合理的程序。⑤司法终局原则:当事人对行政司法裁决结果仍不服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寻求司法为最终裁判。第三节 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一、法治政府的含义、以及建立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1、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 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这个定义提示了法律对政府的影响,以及政府同法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的权力运行要接受法律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依照法律来进行社会的管理和规范

2、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①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②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石; ③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3、法治政府的体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

二、法治政府的目标和构建途径

1、建设法治政府的五个基本目标:

①就依法行政体制而言,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②就依法行政主体而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得到巩固,形成一种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治氛围。

③就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而言,政府提出法律方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能够符合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能够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就法律实施和行政决策而言,法律、法规、规章能够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

⑤就权力监督和纠纷化解而言,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 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有力,行政监督效能很高。

2、建立法治政府的方法、途径

①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包括法律至上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②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要求行政组织的设立、职权范围、行政编制、管理幅度、管理方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和规范。

③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做到职权立法、执行管理和行政监督。

④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要求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制化。

三、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历程和成果

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进程实际上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和成果主要有:

①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立法,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严格依法办事。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依法行政的原则,迈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步。

②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使政府不再拥有独立于法律之外的特权,而必须向法律负责。此外,《国家赔偿法》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③建设有限政府,制定《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较好地解决了对行政行为的程序制约问题,体现了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行政许可法》对许可设置的条件、原则和程序做出了统一规定,促进政府管制领域的缩减和法制化。

④建设廉洁政府,制定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法。行政监察制度和国家审计制度,对行政行为和公共财政资源进行监督,防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公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保障和维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并促使公务员正确行使职权。

⑤建立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从单一的控制和命令方式,逐渐向柔性、弹性和协调方向发展。此外,不少属于私法范畴的管理方式,如合同承包、代理、绩效合同、聘任制等,已经在政府采购、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效能等公共领域进行尝试和运用。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 第3篇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发展理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其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虽然一般按专业组织教学,但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其根本任务。正如刘献君教授在《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中所言:“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就是要使人的精神获得整体全面的发展。做事,要学会谋生技能。”[1]

学生发展理论是基于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理论。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只有以生为本才能服务学生的发展。因此,从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阐释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以下简称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国外学生发展理论介绍

深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学生发展理论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诞生了,其重点旨在研究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2]。学生发展理论是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石,20世纪60 年代后期和70年代,美国一些专门的机构重新界定了学生事务管理的作用及使命。与此同时,美国大学人事协会推出的《明日高等教育计划》强调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要以学生发展为指导,高等教育应该将“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其首要目标。布朗(Brown)在他的一篇颇具影响的专著《明日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发展问题——回归学术》中指出:“促进学生发展不应该只是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任务,高校其他部门也应该担负同样的职责。”[3]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原则,学生发展理论在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学生发展理论涉及社会心理、认知结构、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等方面,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学生发展理论划分为四大类:社会心理和人格发展理论、认知结构理论、人与环境互动论以及整合型理论[4]。

1.社会心理和人格发展理论

这一类理论主要描述学生发展的任务与进程,深入剖析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价值观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埃瑞克森(Erikson)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他的人格理论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提供了研究基础。奇克林(Chickering)的人格发展理论是这一类理论里最有影响的,其理论考虑了学生发展的七个“向量”,它们分别是:(1)发展能力;(2)管理情绪;(3)从独立性的养成到与他人的相互依存;(4)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5)自我人格的实现;(6)成长目标的确立;(7)表里如一品格的培养。学生发展的“七向量”反映的是大学生发展的不同领域和层次,它们由简单到复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呈螺旋形阶梯式递进[5]。

2.认知结构理论

这类理论旨在阐明人们是如何思考的,而不是他们思考什么,强调了环境在智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个体发展认知的各种途径。认知结构理论有三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家,他们分别是柯尔伯格(Kohlberg)、吉里干(Gilligan)和帕瑞(Perry)。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认知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他提出了学生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因为柯尔伯格的研究不包括女性,吉里干于20世纪80年代对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了修订,并形成了新的流派。她攻击柯尔伯格的理论只关注正义和权利,但没有考虑女性是“以关爱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吉里干的道德发展模型包括三个水平和两个过渡期。帕瑞(Perry)的智力和道德发展理论关注人们的经验如何形成他们的认知结构。他将学生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二元思维模式阶段、多样性思维模式阶段、相对思维模式阶段、责任意识阶段。

3.人与环境互动论

人与环境互动论描述环境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该理论倡导高等学校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应该主动地寻求机会积极参与到有效学习过程之中。阿斯汀(Astin)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属于这一类理论家族的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学生参与”理论指出,学生参与有意义活动的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她)在学习上的收获就越大;高等学校要为所有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整合型理论

学生发展理论在诞生初期特别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容和方式。近年来,学生发展理论的最新趋势是以整合型的理论出现,跨越原有的领域分割,从社会心理、价值观等方面将学生作为整合统一的个体来对待和研究。其中尤以科根(Kegan)的意识进化理论(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和巴克斯特-马格达(Baxter-Magolda)的自我主导理论(Theory of Self-Authorship)为代表。科根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模型(Model of Self-Evolution),他认为人的意识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婴儿期的无意识阶段、儿童的幻想意识阶段、逻辑思维意识阶段、社会化意识阶段、自我主导意识阶段和自我改造意识阶段。巴克斯特-马格达的自我主导理论概括了学生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她认为,处于自我主导发展阶段的学生不会盲从他人,遇到问题时能够独自解决;高等教育有义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被塑造者到作为领导者来塑造社会的转变。

源于美国的学生发展理论主要以欧美学生为研究对象,是在西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建构起来的。由于中西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西方许多高等教育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不一定适用,但是,学生发展理论作为人的发展在高等教育语境下的延伸具有普遍意义,如它强调高等教育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鼓励高等院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等。

二、公共基础课程观的价值转向

课程经常被人们看作高等教育的“黑箱子”。高校课程不仅记载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史,而且折射出了人们所持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人们所持高等教育价值观通常受主流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影响,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哲学,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课程理念。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20世纪有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引导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此相应,也就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即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和社会本位的实用主义高等教育课程观。两种高等教育课程观之间的论争不断并交替居于主导地位,引领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6]。

我国高等教育曾深受苏联专业教育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人才培养和就业要求整齐划一,高等教育较多关注社会需要、岗位需求,较少关注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素养”的错误观念。高校由于定位与发展水平的限制,无不把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就业率等放在首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的有机结合,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表现为“量到质不到”(计划学时有保证但效果不佳)、“形到实不到”(教学计划有列入但实质未执行)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合法存在性不断遭到质疑,学生发展理论给高等教育价值观的重构带来了曙光,它认为人是高等教育的对象,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应该强化“学生本位”的课程理念,一切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7]。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指导,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以学生为本”放在首位。

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根本问题。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课程价值反映了课程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体现的是课程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是对个体与社会需要的满足,一旦某种价值被确认,它就形成了课程价值的取向[8]。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课程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理论或实践总是受某种价值观念支配的。我国本科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三种,即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发展本位的价值取向[9]。知识本位者倡导应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大学只是追求学问本身,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社会本位者则认为知识只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目的的手段,教育是促进个人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工具。高校要以实用知识为主线来组织建构课程体系。学生发展本位者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高校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为大学生提供有利于其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自由思想的形成比实用的目的更重要。

学生发展理论认为高等学校的一切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还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外语等实用课程、忽视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现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国家要求与知识体系完整、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显然,以学科知识逻辑组建的课程体系无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完全的社会或学生本位的课程组织形式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而成才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国家中是不相同的。现阶段,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爱国情怀,能够服务社会的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0]。因此,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应该建立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哲学基础上,其价值追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基点,整合多元价值。亦即,我们在选择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时,不仅要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满足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永恒的追求。

三、公共基础课程结构的合理重组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功能,合理的结构有利于事物的正向发展,失衡的结构则可能阻碍事物的良性发展。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一个系统也是如此,公共基础课程结构的合理重组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中清楚地规定:“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含邓小平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外语课程、军事训练课程、生产劳动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纵观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结构,虽然各高校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原则上都是按照国家文件要求设置。从课程组织的方式看,有学科(或科目)课程(如外语、“两课”)、活动课程(如军事训练、生产实践等);从学生修习课程的方式看,分为必修课程(如外语、体育、“两课”等)和限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如人文素质类)。这些课程的设置和要求无疑是充分考虑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但是在现代社会,知识的增长和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科的分化与整合同时并存,知识领域之间的交叉和增长日新月异,大学生接受信息、了解世界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这些变化使得学科课程的缺点逐渐凸显,如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不够、知识内容更新慢。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越来越多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学习目的多样,需求各不相同,进入大学前的基础也参差不齐,将来的发展目标也应该是多样的,多样性是大学生固有的特点[11]。

因此,高校在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时,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可以根据高校所在地区、生源组成情况、学科专业特色、学生发展愿景等维度,有选择性地开设信息基础类课程和一些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增设一些地区特色、职业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等;同时要平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必修课程和指定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成为能够了解自我、他人及世界能力的个体,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公共基础课程实施的有效方略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预期目标要实现,必须采取有效的课程实施方略。

首先,要采取统一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组织模式。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它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公平实现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12]。目前,高校新进入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表现在外语、信息基础、人文素质等多个方面。因大学前阶段就读学校的教学理念、要求、条件和师资力量各不相同,加之大学生就业愈发多元化,如果采取统一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很难适应不同基础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组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改革课程组织形式。如在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学,统一课程和个性化课题相结合,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改革等。

其次,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以课堂教学为例,它一直都是高校实施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途径,很多高校的教师虽然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但在教学上却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无法起到促进作用。根据帕瑞的智力和道德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二元思维模式阶段时,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教师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必须向多样性思维模式、相对主义思维模式阶段转变,这时教师的权威便受到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知识代言人的身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二元思维模式阶段过渡到相对主义思维模式阶段。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1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课堂教学,高校还应在政策措施、环境条件等各方面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如选择外语小语种教学、提供丰富的体育设施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等等。

第三,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学是教与学的交互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美国学者阿斯汀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认为,学生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越多,他们的收益就越大,高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不频繁。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 “填鸭式”教学,既不利于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即便是活动类课程,大学生多半是按照要求被动地参与,主动参与的则比较小。因此,必须变革这种“学生不在场”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5-86

[2][5] 克里斯汀·仁. 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3] A Student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OL] .http://students. Berkeley. edu/committees/ bc/SAStudentDev.doc.

[4] Nancy J.Evans,deanna S.Forney.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Second edition,2009.

[6]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7] 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8] 伍运文.适应与超越:大学课程的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3(4).

[9]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 刘献君. 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0(8).

[11] Nancy J.Evans,deanna S.Forney.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Second edition,2009:244-247.

[12] 刘献君. 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8.

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第4篇

关键词: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专业教育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将英语教学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时代的发展特色做好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工作, 通过英语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发展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应努力做好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完美衔接, 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与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教学与专业教育衔接的主要问题

第一, 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往往由专业英语教师负责, 他们虽然英语专业素质较高, 但是缺乏对学生专业的了解与认识, 强调词汇与语法教学, 并等级考试为教育目标, 没有突出英语语言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第二, 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会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 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在课堂上讲解大量的英语知识, 以配套的录音材料做辅助, 手段单一, 而且没有以学生的专业岗位为教学需求, 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第三,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前, 从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师以专业教师为主, 他们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了解不多, 大部分都没有接受高职英语教育的专业培训, 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与教学实践的经验, 很难做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教学与专业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

1.以能力为核心, 提高语言综合能力。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应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成为能力培养, 这是实现与专业教师相衔接的关键。在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 虽然稳固扎实的知识传授必不可缺, 但是仅仅掌握这些固定的知识, 无法讲其转变为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 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就丧失了本质意义。高素质的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 需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 其中职业能力指的是除工作岗位之外的其他基本能力, 也是伴随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技能, 公共基础英语教师应为学生的这种提供服务,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课堂实践, 培养其处理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或者是通过英语阅读与协作练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以实用为导向, 彰显职业英语特色。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普通高校不同, 不仅强调学生的英语基础, 还应该突出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实用性, 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 以实用为导向, 从而做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完美衔接。高职院校主要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 造就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所以, 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应面向市场, 针对学生具体专业教育的特点, 恰当调整与改革教学内容, 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发展与就业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真正做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同时, 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 应不断了解和学习学生的展业知识, 选择英语教学和专业教育可以相互衔接的切入点, 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 组织和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强化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3.以实践为引导, 构建开放英语课堂。在高职教育活动中, 大部分专业教育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日常生活与课程教学中,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读、写、听、说的英语语言实践, 才能够不断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规律, 做好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因此, 在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以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为前提, 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他们参加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 构建开放式英语课堂,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与课堂学生的有机互动中, 调动对英语知识深层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并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当然, 高职英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 应与他们的具体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 辅助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 实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三、总结

在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相衔接, 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解, 也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 高职英语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全力保证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为学生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程辉.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J].考试周刊, 2013, 08:81-82.

[2]莫小满.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 2014.

高职公共基础课渗透企业文化探析 第5篇

【关键词】高职 公共基础课 渗透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019-03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企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继续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帮手,是高职教育阶段引领学生领会企业文化的主要力量。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企业文化的关联性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反映社会进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企业整体的意志和员工为社会和企业自觉奉献的内在动力;员工转化为自觉统一的行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动,他们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奉献的价值取向就经久不变,企业也会因此得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文化主要由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和道德风尚等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公共基础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石,离开基础教育,专业课教育无法开展。当今世界是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界,而人才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上,更体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上。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的远大志向、高尚情操、创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健康心理等,它们都是通过公共基础课完成的。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有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体育、心理健康和数学等。它们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高职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高职教学要为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能担负此重任的,唯有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是无法替代的。二是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依托社会,依托企业,以社会所需、企业所需为依据,选择必需的社会和企业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知识、心理学知识、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是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是高职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帮助学生培养忠诚、诚信、敬业、协作、勤奋等职业道德。

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企业文化的关联表现在:内容上,高职公共基础课有政治、语文、英语、计算机、体育、心理健康、就业与创业训练等课程;作用上,高职公共基础课促进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健康的身心和职业核心能力。因此,无论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还是作用,都与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核心价值是一致的。

二、高职基础课渗透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一)高职教育的需要。高职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企业的现实需求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里得到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满足企业需求是高职教育的职责。

(二)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要求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尽快投身于企业的生产建设。企业的发展,要求毕业生进入企业不仅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岗位上,以适应岗位的技术要求,更应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也使自己崭露头角,赢得企业的关注与重视。换言之,很多毕业生并非不具备胜任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缺乏对企业环境的适应,从而导致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甚至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被企业淘汰。

(三)学校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引入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以促进高职的教育改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每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职教会议,目的就是让高职院校“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提高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学生成长的需求。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文化学习之间的重要关系,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与措施

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功能,把企业文化渗透在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公共基础英语 第6篇

1 科学分段, 合理分层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 (Krashen) 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克拉申提出“语言学习” (language learning) 和“语言习得” (language acquisition) 是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的两条不同的途径。其中, 语言学习是有意识的、正式的学习;语言习得则是无意识的、自然的学习, 是学习者在积极参与的真实环境中的学习。这告诉我们:外语教学应把语言习得看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根据这一观点,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 分段教学。学界把整个的高职英语学习过程分成三段:基本阶段 (primary stage) 、提高阶段 (improving stage) 、高级阶段 (advanced stage) 。应该讲, 这种分法, 有利于“让学生吃好”, 但是, 把所有学生“一刀切”, 就忽视了因材施教, 部分学生会“吃不饱”。所以, 在科学分段的基础上, 还得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 (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评价分层等) 。教学中,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 多创设英语学习情境, 进行交际教学, 以达到“引进原版 (外文) 教材, 采用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2 力戒保守, 追求创新

新时期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师, 应打破这种保守思想, 在语言学习形式上不断追求创新。在这方面, 外国有着很好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国外的英语教学、教材编排全部结合现实, 立足于实用。比方说, 其语法教学就非常贴近生活, 简易的语法规则后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巩固, 这些例句与生活息息相关, 较熟悉易懂。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一线外语教师也应当走在改革的前线, 不断创新, 把语法课上出趣味。比如:基于前文我们所谈及的交际教学法和二语习得理论,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英语原声电影的形式, 给学生创造英语语法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效果良好。

3 主抓落实, 注重应用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无法逾越的鸿沟, 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抓落实, 重应用。这同时也是行业英语发展的要求。英语词典对“语法”的定义是:“grammar[C] (linguistics) a particular theory that is intended to explain the rules of a language or of language in general”。从中可以看出, 语言先于语法产生, 语法对语言起总结和描述的作用。这提示我们在语法教学中, 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 用发现、探索、的方法来学习和运用语法。从这点认识出发, 笔者认为, 高职阶段的语法教学, 应培养学生发现的眼光, 鼓励学生学会探索, 在此基础上, 主抓落实, 注重应用。

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题、内容应处于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丰富情景当中。这与彼得·斯特利文斯 (Peter Strevens) 的观点不谋而合。彼得·斯特利文斯 (Peter Strevens) 认为外语教学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学习语法的情景, 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学会运用英语语法。

4 从基础到行业, 提高医药类英语教学

基于以上论述, 对于医药类高职高专学校药学专业的英语教学, 我有如下设想:

1) 力抓基础, 着眼长远发展

我纵观这三个阶段的教学, 基础英语教学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使其能够深入理解语法规律, 培养语感。同时, 加强各种应用文体的训练与掌握, 为后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药学英语教学是应用提高阶段, 主要是结合专业进行教学, 以实现英语语言与所学药学专业的对接, 将基础英语派上用场;第三个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熟练掌握的结果, 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 坚持分段分层教学理念,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 一定会获得教学成绩、运用能力双向提高的大丰收!使得药学英语教学成为该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突出行业, 促进专业发展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 应突出专业性质, 在专业——药学英语的教学上下大力气。因为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医药类一线所需应用型专门人才, 这种人才应该具有熟练运用专业英语应付一线工作的能力。所以, 从师资配备到教材编写再到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校都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性质, 立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着眼于药学专业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把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熟练运用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同时, 教师还得从教法上多探讨, 与药学有关的听、说、写、译等内容要经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 灵活运用各种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效果。比如, 在记单词时, 可用词缀联系记忆法。比如pharma-是药的、制药的意思, 那么可联想有pharma-词缀的一组词:如Pharmacology (药理学) , pharmacist (药剂师) , pharmacopoeia (药典) , pharmacokinetics (药代动力学) 等。

总之, 随着时代的进步, 教育理念的革新, 医药类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也应与时俱进, 不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吸取营养, 优化教学模式, 最终使语言教学走上明确化、系统化、实用化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雷丽红.高等医药院校药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思考[J].华夏医学, 2007, 20 (3) .

[2]孙玲, 吴争鸣.高职药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7 (11) .

[3]刘晓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3) .

公共基础英语 第7篇

一、需求分析与ESP教学模式的概念

1.需求分析的概念

需求分析是针对传统“以教为中心”外语教学理念提出的新兴语言教学概念, 国内学术界通常将需求分析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习需求分析, 指的是学习者缺乏哪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 则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侧重学习;另一方面目标需求分析, 指的是学习者必然会遇到的情景, 例如, 特定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等。近年来, 需求分析理论逐渐的被应用在教育领域,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2.ESP教学模式的概念

ESP教学模式, 即专门用途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与目标而设定的特定、专业或者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ESP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 通过学习某个特定的专业课程,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二, 语篇、词汇、句法等, 都放在和职业、专业相关的语言活动中;其三, 教学内容和特定的职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其四, 能够满足特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需求分析的高职公共英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台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 更要注重培养实际实用语言的技能, 特别是实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应该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在应用ESP教学模式时, 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 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3.选择与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 在选择英语教材时, 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学习者的类型、兴趣以及目的等,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材料, 同时还应该重视教材的真实性, 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 编写与开发适合自身的校本教材, 充分的体现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性, 更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4.创新ESP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效率, ESP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 以两种创新教学方法为例:其一, 将ESP教学方法融入到职业教学中,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 传统的毕业总学分考核模式逐渐的被淘汰, 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模式, 应该将ESP教学模式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例如, 有些高职院校通常开设《数控加工技术》、《物流专业英语》等课程, 让学生在操作数控机床或是学习运输与仓储知识时, 学习相关英语专业术语, 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二, 现场教学法, 指的是教师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职业或者行业氛围中学习, 将英语学习和职业联系起来, 以汽车工程系为例, 教师带领学生到汽车加工厂或维修厂进行实习, 采用现场英语问答的方式,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配件的名称和用途, 学生有疑问时可以现场提问, 教师现场解答, 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性质, 即属于应用语言, ESP作为应用语言衍生的重要产物, 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逐渐的从传统基础教学向行业、职业教学模式转变,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专业语言应用能力水平。由此可见, 基于需求分析的ESP教学模式的应用, 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一次重大革新, 同时也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摘要:需求分析的高职公共英语ESP教学模式, 是推动公共英语向行业英语彻底转型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需求分析和ESP教学模式的概念, 针对需求分析的高职公共英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旨在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公共英语,ESP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红云.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公共英语ESP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8 (4) :120-121.

[2]陈兆军, 庄福星.高职公共英语中ESP教学模式需求分析研究[J].中国EPS研究, 2011, 2 (1) :47-52.

公共基础英语 第8篇

1. 教学设施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具有其自身“听、说、读、写、译”的学习规律。为提升学生外语专业方面的表达能力,英语课堂需要更多地结合多媒体、实训室等开展教学活动。

一方面,由于区域性差异,东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政府对职教投入存在差异性。目前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还没有达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的水平,还存在录音机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加之学生本身基础薄弱,根本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很多发达省份,在专业建设上舍得投入有形的实习实训设备,但对公共基础课,如英语只是配备了简单的多媒体设备,教学上实现了由“单一媒体”向“声音、图形、图像多媒体”转变,但交互性的“数字语音室”英语辅助教学设备少之又少。故学生在语音训练、专业情景模拟教学上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学习阶段。

2.“双师型”教师队伍匮乏,难以适应专业英语教学需要

一是英语教师队伍的组成上,大部分教师是普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只有少数教师是商务或其他专业英语毕业,对行业发展状况及英语在未来职业岗位上的需求了解甚少。有些教师即使取得了“双师”资格,也往往只流于培训考证的形式,缺乏对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未能真正发挥英语对学生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二是缺少一个“既懂教学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领军人物及一定比例的“既有岗位管理经验又有业务能力”的兼职教师。一般情况下,学校较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在教师培训、科研方面多有倾斜,而基础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则较为缺乏。三是以教研组或大系部为单位的建制,在专业融通上,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没有形成“大专业,小学科”的“专业群”特点。

3. 对职教理念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学模式单一

新的职教理念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传统中职英语教学过多地依赖于教材和教师及师生关系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学模式为“填鸭式哑巴英语”,教学上侧重对“单词、课文”等知识的理解,往往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而极少联系学生的职业发展。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却没有对专业起到多大帮助,这是制约和影响中职英语教育成果的关键。

二、以“职业联系”为基础,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1. 改革教材

实现教学目标离不开教材。一部好的教材可以更好地发挥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综观当前中职英语教材,基础英语与专业无关,专业英语理论性又太强,教学收效甚微,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均未起到实质性帮助。笔者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和岗位需要,同时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这样开发出来的英语教材,尤其是校本教材,或将更有益于学生的专业成长。

笔者以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我校”)14个专业为例,结合学科特点,以英语校本教材为纽带,勾画出以下三大专业群的课程模块:

(1)基于图1,构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群公共服务课程,以汽修专业英语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在维修、营销、电子、检测方面侧重,编写英语校本教材。汽修专业是我校最大的专业,学生是清一色的男生,英语基础相对其他专业可想而知,外语学习兴趣也弱些,因而汽修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紧扣学生的实际水平,降低难度,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图文并茂。着眼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外实践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英语应用实践的教学内容,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英语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掌握以后工作时用得上的一些基本语言,培养交际能力。

(2)基于图2,构建服务类专业群公共服务课程。以商务英语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在外贸、电商、办公、旅游、航空等服务方面侧重,编写英语校本教材。教材紧扣各服务专业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的能力。材料更多来源于社会实践,与实际紧密联系,用真实生动的语境组织课堂活动。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校本教材侧重运用英语和商务知识缮制、处理相关单证,着重培养用英语进行基础的商务洽谈,书写商务函电与合同的业务能力,以及对商业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加工的能力。

(3)基于图3,构建设计类专业群公共服务课程,以计算机英语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侧重网络、游戏、设计等方面,编写英语校本教材。以培育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紧跟信息技术及工艺美术等设计领域的发展热点,内容体现创新性和时效性;面向就业,突出教材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用生动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贯穿教材,增加教材的可读性;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2. 改革教法

(1)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形式平台信息化。在教育部大力倡导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更多地利用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也就是把中职英语教学要求物化为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在线开放课程与课内课堂教学相结合。即把教学相关点分散到教学的课前创设环境与准备教学学习资料、课内规范英语技能、课后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巩固英语交际技能。在不同环节学习阶段,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在教学同时,根据本校专业群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研究教法、准备教学资料,开拓性地把英语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融合到一起。增强实践性、可操作性,用英语去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真正把学习的舞台交还给学生(见图4)。

(2)具体专业具体强化,教学过程情景化。例如,笔者经常教中职会计专业《会计英语》,学生对《会计英语》有很强的畏难情绪。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笔者就通过与会计专业教师交流座谈,制订会计英语教学大纲,与学生交流,确定相应教学方法。最后根据学生所学基础会计相关要求及会计实务操作需要,构建了会计概述、会计循环、金融资产、存货、非流动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所有者和股东权益、财务报表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始终围绕如何利用会计英语表达方式做出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图,让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一步步掌握会计英语。在教学实训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英语对本专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效性。笔者结合学校财会商务实训基地———校园超市运作情况,使专业英语教学情景化,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学生可以边说边做,更好地融入语言学习和专业实践。这样的教学氛围更加贴近实际,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带领学生走向真实的职业生活。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实境体验,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相关学习要求,并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由畏惧学习到乐于学习。

(3)注重发展性评价,教学评价过程化。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纳托尔和克利夫特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其宗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专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要求参与者在开放式环境中相互合作与相互信任。对于中职专业群建设的英语教学来说:一是要分层评价。也就是要根据学生基础特点,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同时,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分层评价。二是要丰富评价形式。如改革考试形式,结合专业群特点,把传统的“一卷定终身”改为考试过程项目化,让学生认识到项目学习就是测评过程,注重学生过程性参与,如在教学平台的运用上,注重线上英语交流、讨论或浏览微课情况与完成作业情况。

三、结语

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没有捷径可走。尤其是对于语言类基础课教学。要实现从传统式的“学科联系”到符合职教要求的“职业联系”专业群建设,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一是思想观念上要跟进,二是要有校方的强力支持,三是要有勇于实践的教师。不过,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职教改革热潮已掀起滚滚浪,春天已经来临。现代中职英语的教学不能只看重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还要着眼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遵循“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新职教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语言输出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为原则的职业教育有关专业群建设言论,很早就在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中提出,并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对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朝着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五个对接”方向前进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学科联系”在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接着结合学校实际及作者教学经历,探究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公共基础英语课教学改革方式,希望对现行中职公共课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专业群,学科联系,职业联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丁志康,周伟娟.文化课在中职专业教学中的添“由”加“促”[J].职教通讯,2015,(33).

[2]高健.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试探[J].科学时代,2012,(5).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走出困境的路径 第9篇

高职公共基础课有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资源, 可以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点优势, 充分发挥文化性、工具性、实用性和为专业服务的作用, 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是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

人文, 相对于个体而言, 重点就是如何做人;相对于人类整体而言, 重点就是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4个层面, 其中,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公共基础课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帮助其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任务的公共基础课, 基本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则远远不够。很多公共基础课教师认为做到知识传授就已经完成了教育任务, 没有意识到公共基础课重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养成教育。有些教师或者已经意识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但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 也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匮缺的原因。

素质教育高于知识、能力教育, 也难于知识、能力教育, 素质是知识、能力的总和, 是核心, 有知识、能力不一定有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中, 知识是基础、表层, 最容易做到, 是公共基础课的基本任务, 也是学生自身提升理论素养的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上来看, 能力与素质由知识升华、内化而来。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博于问学, 明于睿思, 笃于务实, 志于成人。”这就是边学习, 边思考, 边实践, 解决知识, 能力, 素质三者的关系, 以成就大有作为的人才。所以, 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传授层次上, 而应集学习、思考、实践于一体, 教育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敏于思考, 还要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锻炼能力, 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重理论传授, 也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实践教学同样重要。

理论传授要注重学法指导, 不仅教学生“学会”, 更要教学生“会学”, 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作用,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甚至让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然后采用学生的设计方案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则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内化, 可以采取更广泛丰富的实践形式诸如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素质养成系列活动、企业顶岗实习等等。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将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二、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理论教育的两个前提

1. 深入提炼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为之道, 形而下者为之器”,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这两句话表达了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思想, 可以指导公共基础课教学。一方面, 让学生掌握形而下的东西即下学, 学习知识, 了解具体的事物;另一方面, 要上达, 要超越知识, 去了解知识所载有的精神, 去领悟具体的事物所包含的抽象本质, 去达到所体现的形而上的东西。二者配合相宜, 既不过分强调素质而忽视知识, 也不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素质, 才能使学生成为有用的高层次人才。比如体育教学, 不能仅仅传授给学生几个动作, 几个招式, 几项技能, 而应将体育所蕴含的形而上的东西, 也就是精神层面的内容、精神的强大力量教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坚强的意识品质, 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显然不同的课程提炼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是不一样的, 但各门课程所要渗透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

(1)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的取向就在于引导学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而奉献终生。对于青年学生来讲, 思想上如何认识人生价值极为重要。公共基础课中的每门课程都包含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量的正反事例可以证明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利用这些事例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稳脚跟, 做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 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人。

(2) 教育学生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无论什么时代, 什么社会, 每一个人首先要有同本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文精神。高等教育必须教育青年学生有中华魂, 民族根, 个人要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 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教学中, 结合学科特点, 强化人文教育, 教育学生陶冶高尚情操, 锤炼崇高人格, 净化精神世界。

(3)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人的极为重要的素质。很多知识问题要用良好的思维方式才可以解决。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能够读活书, 驾驭书本, 驾驭知识。比如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刻苦训练,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思维方式养成的最佳途径, 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举办读书月、演讲、口才、表演, 思想政治教师带领学生搞断案说法, 搞知识竞赛等, 都属于学以致用, 将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每门课程都蕴含着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深入挖掘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文化现象, 都有赖以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 这个文化基础正是需要公共基础课程去深入挖掘的。比如数学, 要研究数学产生发展的历史, 整个过程充满着追求、探索的精神, 研究数学家探索数学的热情和奋斗历程所折射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数学史, 了解数学家勤奋治学的精神, 可以坚定学生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勇于钻研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祖国学习奋斗的意志,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价值理性的作用, 即促进学生完整、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格的确立。这个作用恰恰能够弥补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缺陷。事实证明, 那些文化素养底蕴越是深厚的学生在专业方面往往越有建树, 在个性方面也更完善, 在个人生活方面也更成功、更幸福。这点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避免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很强的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缺陷而给社会、个人、家庭带来负面影响。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讲述方式已不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也不再能适应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 更不能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所以, 公共基础课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早已引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视并相继开发出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些实践形式基本都是各门课程各自为政, 彼此分割, 没有资源共享和合作、协作关系, 没有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合力, 其效力也大打折扣。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 建立融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职业要素于一体的素质养成教育,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 学生既可以实践公共基础课程理论, 又可以实践专业课程理论, 还可以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衔接, 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共建, 是公共基础课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形成教育合力的新型实践教学形式。

依据素质教育需要, 建设文学社、演讲堂、模拟法庭、音乐厅、美术吧、健身俱乐部、形体礼仪室、情景模拟室、专业技能大赛室、科技发明创新室、与专业相结合的各种工作室等, 不同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选取不同的实践形式, 由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一起,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素质养成教育规律, 将公共课教学目标与专业课教学目标融合在一个项目中, 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 共同组织学生完成既定任务。比如, 旅游专 (下转第22页) (上接第20页) 业可以以组织形象礼仪大赛的形式, 由语文教师、口语教师、礼仪教师、旅游专业教师、合作企业指导教师等与学生一起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将涉及到的公共课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企业用人素质需求凝炼在方案中, 通过组织实施, 三者相互协作, 彼此配合, 共同指导, 使一个项目完成多个教育教学目标。市场营销专业组织营销策划可以由应用文写作教师、专业教师与市场销售专家组成项目小组, 共同制定项目方案。既锻炼学生能力, 又提升学生素质, 既完成公共课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教学目标, 又与社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 在公共课、专业课和用人单位多方的融合共建、合作协作中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文章阐述公共基础课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凝炼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发掘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是两个前提。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融公共课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行业企业职业要素于一体的养成基地是人文素质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理论教育,人文素质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论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 1998, (2) .

[2]周远清.知识能力素质[N].光明日报, 2000-4-5.

高职公共基础课现状的调查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调查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的思想、文化、素质类通识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职业指导等课程, 它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职专业结构的调整, 课程设置的改革, 特别是对职业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 如何培养各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水平,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在公共基础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就公共基础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目的是进行基于工作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针对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重视的程度, 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 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 上课情况等几个方面精心制作了一份调查表,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 方式为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向全院六个系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5份, 回收率95.7%。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32.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并且很重要45.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6.2%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公共基础课, 15.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公共基础课。

2.2 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比较感兴趣;不同系部的学生对于各门公共基础课的兴趣是不同的, 特别突出的是体育系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具有浓厚兴趣, 但是对于高等数学等课程却兴趣缺乏。对于学生喜欢的公共基础课的原因调查结果为7.8%的学生表示关键是教材内容好, 与老师关系不大;17.6%的学生表示关键是老师教得好, 与教材关系不大;30.4%的学生表示教材内容好, 老师也教得好;44.1%的学生认为主要是自己对公共基础课感兴趣。

2.3 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情况

11.3%的学生非常满意课堂氛围, 50.8%的学生对课堂氛围基本满意, 29.7%的学生表示课堂氛围一般, 7.2%的学生不太满意, 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课堂氛围;25.6%的学生很积极地参与教学, 67.7%的学生有时积极参与, 5.1%的学生不积极参与, 1.5%的学生表示从不参与课堂教学。50.2%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并认真做好笔记, 30.7%的学生光认真听讲不喜欢做笔记, 仍有6.3%的学生经常旷课, 不愿意去。

2.4 对授课教师的看法

32.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 57.9%的学生认为教师能比较认真地完成教学工作, 8.7%的学生认为教师工作态度一般, 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1%的学生认为教师好像是在应付。

2.5 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

学生最希望通过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社交能力、外语水平、身体素质、计算机操作水平;认为最适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实践、讨论辩论专题发言、专家讲座或专题讲座;除课堂教学外, 学生还会通过听专题报告讲座、自己课外阅读原著、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学习公共基础课。

2.6 对公共基础课的感受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充实、有趣、愉快、自由、轻松这些正面的词汇来描述上公共基础课的感受,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较疲劳, 内容枯燥、无聊等。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来说, 5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多方面都有提高, 公共基础课作用较大;41%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2.6%的学生却认为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作用;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是否有作用, 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2.7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改进意见

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很多学生希望能够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 建议多加入社会实践项目;对于课堂的互动情况有学生表示不满, 认为还是参与度较低;建议不要拘泥于课本内容, 能够让大家学到更多知识;建议多加入和专业课程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等。

结果表明, 总体而言, 学生对于现在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持满意态度的居多, 对于不同系部的调查显示文理科专业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是有差距。公共基础课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与专业课程结合度不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学方法传统, 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较陈旧, 拘泥于课本;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特色不够鲜明等。

3 结语

基于公共基础课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价值与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其教学改革也是一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任务重大而艰巨, 必须摆正思想, 锐意进取, 勇于面对其存在的种种顽疾, 加快对公共基础课的改革, 强化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使公共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咏梅, 高慧婷, 车力木格, 等, 高职公共基础课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0) :103-104.

[2]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66-6 7.

上一篇:消渴病的中医护理下一篇:应力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