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财务评价

2024-09-07

企业并购的财务评价(精选12篇)

企业并购的财务评价 第1篇

一、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并购过程包括对行业内目标企业的筛选、对所选定目标企业进行定价、与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定价谈判、并购定价的确定、并购后的对目标企业的整合等等一系列活动。企业并购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主并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时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财务风险:即对目标企业定价风险、主并企业融资风险、主并企业的支付风险及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

(一)目标企业定价风险

对目标企业的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是指由于目标企业财务报告本身存在局限性或虚假,而并购企业却对其过分倚重和事前疏忽调查,从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利润预测风险,是指由于过高估计目标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就会产生付价过高的风险,目标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对了解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并购企业真正关注的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并以此为主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一旦并购企业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此外,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工具风险,是指由于定价模型的局限性及定价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等因素而导致评估工具效率不高,从而不能准确获得目标企业价值的风险。

(二)主并企业的融资风险

主并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与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债务风险具体来讲,融资风险包括:融资成本风险,融资规模不同将导致融资总额不同,从而使融资成本失去可比性,企业应尽量选择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融资方案;财务杠杆比率风险,在融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二者比例不同,所带来的风险程度也不尽相同;融资结构风险,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了机会。

(三)主并企业的支付风险

主并企业的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它与融资风险,定价风险相关联。具体来讲,支付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现金支付的风险,即由于现金支付工具的问题而给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一方面,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使用现金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从而给企业并购带来的相关风险;二是股权支付的风险,股权支付虽然成本低,但程序复杂,且存在一些缺陷,如改变了企业的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主并企业又股权集中,则可能出现主并企业被目标企业控制的情况;三是杠杆支付的风险,杠杆支付的风险表现在:一方面杠杆收购使公司的财务结构将因负债的增加而从保守性或中性变成高风险性的财务结构;另一方面由于杠杆收购伴随着较高的财务风险一旦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并购方可能无法使收支达到平衡,从而面临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危机。

(四)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

主并企业在实施并购后必须面临其与目标企业的财务融合问题,而财务整合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完成后,财务战略、财务资源、财务制度等不能即时有效的实现预期的财务协同效应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财务组织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机构设置、财务组织更新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理财风险,是指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财务运作过程和财务行为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盈利能力风险,是指主并企业在实施并购后目标企业资本是否能实现保值增值,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风险。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前文对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可从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企业并购过程中所面临财务风险大小,得到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价课题,以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评价作为评价对象,考虑的因素需要很多,而各因素具有不同的层次,权重分配比较困难,即便分配下来,也会因每个因素的权重小而失去了权重的意义。因此,传统的一级模糊综合评判便不能综合衡量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此,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对企业并购中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评价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判因素集U,U={U1,U2,…Um},其中,Uk={U1k,U2k,…Umk}(k=1,2,…m)。式中Uk为影响评判对象的母因素,U1k(i=1,2…n)为其对应母因素Uk的子因素。

(二)给出综合评判的等级集W,W={w1,w2,…wp}式中W1为事先确定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等级评语,适用于各评判因素。

(三)确定各指标层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每一指标层相应因素的权重,即A={a1k,a2k,…ank},其中A={a1k,a2k,…ank}是各评判因素的权重分配,它表示各个评判因素对于评判等级的重要程度。a1k为集合Uk中第i个子因素Uik所对应的权重

(四)进行单因素评判,求得单因素评判矩阵Rk,Rk={rkij}nxpK=(1,2,…m),其中rkij表示第i个子因素属于第j个评判等级的程度。Rik={rkil,rki2,rkip},其中Rkij∈[0,1],进行单因素评判可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Rk。本文采用专家评分法来构造单因素评判矩阵。

(五)建立评判模型,求出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集Bk:即Bk=Ak×Rk。

(六)进行一级评判。上面所得到的评判结果Bk={b1k,b2k,…bpk}是一个向量,一般要求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它表明了因素Uk属于第j个评判等级Xj=(1,2…p)的程度,即Uk对Wj的隶属度。

(七)进行二级综合评判:同上述步骤,以U={U1,U2…Um}为因素集,W={W1,W2…Wp}为评判集,设Uk的权重为Ak,评判矩阵为:

于是,关于U的二级综合评判为:v=A×B。

(八)计算最终评价结果。

通过前述计算,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评价结果由公式V=v*WT得到。其中X为评语集中各元素设定的量化值。其具体评价模型为(见图1)

三、模型应用研究

某企业A为战略扩张需要进入企业B所在行业,准备对企业B实施并购。为保证企业并购成功完成,需要充分评估企业并购中面临的财务风险,现对其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确定综合评价的评语W。

在本次评价中,综合评价的等级有五级,分别为:W=(w1,w2,w3,w4,w5)=(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10,8,6,4,2)。

(二)利用层次分析(AHP)来确定每一指标层相应因素的权重。

其中准则层各因素的权重A=(a1,a2,a3,a4)=(0.3,0.2,0.2,0.3);相应的,其指标层各因素的权重集为:

(三)进行单因素评判,求得单因素评判矩阵。通过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打分对不同性质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矩阵Rk如下所示:

(四)运用一级评判模型,进行进行一级评判

由公式:Bk=Ak×Rk,可得:

(五)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六)计算最终评价结果

根据公式V=v*WT可得

V=(0.056,0.121,0.165,0.277,0.381)*(10,8,6,4,2)T=3.318。结果表明,通过计算企业A此时对企业B进行并购时的财务风险大小为3.318,介于“较低风险”(四)与“低风险”(二)之间,表明企业A此次并购的财务风险较小。

四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企业并购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综合评价企业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后对通过一案例研究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模型中各层次指标权重及评判矩阵的确定对于专家知识水平的依赖性较大,主观程度较高。

参考文献

[1]史红燕,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来源分析[J].投资研究.2004.4

[2]Phayung Meesad,Gary G.Yen.Accuracy,Comprehensi-bility and completeness evaluation of a fuzzy expert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Fuzziness andKnowledge-Based Systems.2003.11(4):445~466

[3]马志强,朱永跃,张怀胜,公司声誉资本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23

[4]张家秀.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

企业并购的财务评价 第2篇

冯淳 陈顺卿

论文关键词:并购 财务协同 财务整合 国际竞争力

论文摘要:探讨了物流企业并购的本质内涵与ASC,.义,论述了物流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为财务整合,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并购中存在的4大财务整合问题。据此,提出了提升物流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水平的系列策略。物流企业并购的本质内涵与战略意义

物流企业并购,就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物流企业为了迅速扩大市场空间,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依法取得其他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从而接管该企业的一种投资活动。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上市审批制度的特殊性,物流企业并购包含了兼并、收购、投资控股、股权转让、资产转置、借壳、买壳等诸多资本运作行为。

显然,作为一种能力和资源的聚集手段,物流企业并购增强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并使运输网络结构趋于合理,协同效应得到一定体现;而被并购的物流企业也借重组良机逐步实现核心能力的快速增长和自身实力的发展壮大。因此,物流业并购的实施非常有利于我国物流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低成本扩张。并购重组尽管是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一种方式,但其交易本身并没有刨造价值,真正的价值刨造在于交易后的资源能力整合上。因此,在完成了企业形式上的并购后,如何进~步加强资源能力的整合管理已经成为并购活动最终成败的关键。作为并购整合的出发点和核心,财务整合不力无疑是造成物流企业并购效果不理想的首要因素。物流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与财务协同的互动关系

2,1物流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财务整合

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并购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源,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因此,物流企业并购中如果不能顺利地融通资金,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就会导致流动比率大幅下降,影响物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给并购方带来企业扩张中的财务风险。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物流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频繁发生以及物流企业并购的愈演愈烈,有些物流企业期望以享受政府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为目的,通过换牌子而甩掉银行的债务。但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不仅仅是更新公司名称等形式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包括财务整合、文化整合、人力资本整合、组织整合、经营战略整合在内的具有实质内容的一系列整合。并且,由于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生产经营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就是具有充分的信息,而财务本身便具有较强的信息功能,更是并购方获取被并购方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物流企业并购后进行财务整合、统一财务会计口径是并购整合成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在整合过程中,若物流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健全高效的财务运行机制和统一的会计财务制度与核算体系,便会导致成本费用加大、不良资产增多、资产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效率不高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正因为此,为了保证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在金融市场和物流市场上的良好形象,物流企业并购双方必须不失时机地做好财务整合工作,在财务制度上互相沟通,实现资金管理和使用上的协调一致。

2.2财务整合的基础:财务协同

2.2.1协同效应。协同理念一直是物流企业在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策划企业并购与重组、成立跨国联盟或建立合资企业时所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原贝0。它是指物流企业在兼并后,两个企业的总体效益(价值)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价值)之和,即并购企业通过有效地控制目标企业的资源并重新配置,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及能力和知识的相互转移,提升两家的综合价值与资产的收益率,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2.2.2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后财务整合给物流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使并购后的物流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目标利润,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物流企业并购后的财务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合理避税。这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种财务协同效应。首先,物流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来实现合理避税。其次,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估而增加的折旧来实现合理避税。物流企业在并购中,需要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进行重估和调整,若被兼并方的资产价值增加,年折旧额就会相应地增加,折旧抵税的作用将会增大。另外,若折旧会计方法改变为加速折旧方法,又会带来税收延迟的好处。二是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能力提高。一般情况下,合后企业整体的偿债能力比合并前的单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强,而且还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实现资本在并购双方之间的有效再配置。特别是由于物流企业在整合过程中能通过促进资源协同、不断吸纳新的核心能力、重建价值链来培育和提升市场与服务方面的核心能力,巩固企业品牌形象、行业地位及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自身核心能力的迅速增强,故而并购整合无疑会使物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得以提升,为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创造出更为有利的条件。三是自由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是指物流企业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流。在我国物流业,处于发展初期的及一些经营不善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往往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缺口,而处于行业成熟期的大型物流集团则常常存在大量的现金流量盈余。在这一情况下,通过并购就可以使两个具有不同自由现金流量水平的物流企业充分利用其自由现金流量。物流企业并购中的4大财务整合问题透视

3.1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模糊问题

从企业成长角度看物流企业的重组并购能促使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加强、运输网络得到完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运营成本有效降低、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但受财务运行过程的影响,物流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可能存在着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的可能。

在物流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原本应该按照协同效益最大化原则实施财务整合和科学监控,以达成战略并购的目标,但由于物流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一些先天存在的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性缺陷造成了调整速度缓慢,两者结合起来对我国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的深层次发展产生了不小的障碍。此时,并购企业内部若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模糊,发生整合管理失误,则可能导致物流企业偏离并购的预期目标,面临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3.2会计人员及组织机构管理过于分散问题

并购后,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对会计人员及组织结构的调整重视不够的问题。由于并购双方在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组织更新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财务集权、分权的程度模糊,导致并购后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很难与财务管理职权应承担的责任相适应,对会计人员及组织机构管理过于分散,从而给并购后的协同整合埋下隐患。

3.3资产整合与分享问题

在物流企业并购中,如何进行资产的整合与分享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在资产整合环节尚有诸多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资产核定标准不一,二是大多时候仅注重有形资产的整合而忽略了无形资产的整合,三是行政对资产整合干预过多,四是无法实现资产整合的协同效应。这些问题的悬而不决,导致了大多数物流企业在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的清理和处置上颇有欠缺,尤其是尚待整合的无形资产在新企业中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i而对于不协调的资产业务,并购双方往往都坚持采用对自身有利的方案,互不相让,进而影响了并购的最终实现。

3.4债务重整问题

物流业是个高投入、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随着物流成本持续走高,国内各大物流企业资产负债率相继增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营困境。可以说,高度负债是物流企业经营业绩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重组并购也为物流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债务压力。尤其是并购后的高速扩张,物流企业付出的现金流巨大,掌控多家经营不善的小型物流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背上一些旧债务。因此,并购之后对物流企业进行债务重整是非常必要的。提升物流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水平的系列策略

4.1财务管理目标的战略整合

并购企业整合财务管理目标十分重要,只有进行了目标的整合,才有助于财务运营的一体化。并购后要想使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其战略发展的要求相匹配,首先要对并购双方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整合,然后根据财务管理目标导向进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不管怎样,物流企业经过财务整合后,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可计量和可控制的,并且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它可以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可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42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的战略整合

实施并购后,并购企业就形成了对被并购企业的产权投资关系。而现阶段,除了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物流企业产权关系较为明晰外,我国还存在许多产权关系比较模糊、分属地方或中央、由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所有权和收益分配关系十分复杂的物流企业。因此,要合理处理由此产生的产权投资关系,首先应对被并购企业实施财务控制,注意机构的设置与集权、分权的程度相适应。然后可采取有效措施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组织机构进行整合:一是委派或重新任命财务主管人员,去接管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机构,并通过财务主管实施对目标企业所有财务人员的重新调整;二是财务主管做为并购企业的派出人员,必须对派出方负责,其人事、工资关系均由并购企业来管理,工作业绩也由并购企业来考核;三是对被并购企业的一般财务人员可实行资格管理制度,即由财务主管审查其上岗资格,然后报并购企业备案。

4.3财务制度的战略整合

对于业已展开并购重组的~些物流企业来说,企业并购的完成只是相对于法律概念来说的,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并购的全过程远未完成。我国物流企业并购的不规范性和特殊性,使得并购后物流企业的财务制度很难在整合中建立。而财务制度的整合归根结底是物流企业对所要实行的一系列财务政策的选择。但由于处于不同利益主体地位的各物流企业在并购前的财务管理状况多多少少存在着差别,所以在选择财务政策时不能再仅仅从单个物流企业角度出发,而应当以并购后整个企业的利益和目标为基点来选择或制定财务政策。为此,物流企业应当根据财务战略的总体目标,结合被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对财务制度的全面整合和重新建立。这些制度包括资金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网络信息化管理制度等等。对这些制度的一体化运作,将为并购后的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协同和整合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4资产的战略整合

在资产整合过程中,由于我国物流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与多元化经营,故而对并购后整个系统运作的高度协调性和配合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对此,要按照协调性的原则来解决在资产整合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被并购企业的资产现状与自身的资产量、结构相协调并相配合,以产生经营的合力。同时,在资产整合中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成本收益原则。

资 产的使用与运营必须考虑所付出的成本与获得收益的大小,只有当其产生的收益大于其使用成本时,该项资产的使用才是合理的。二是可用性原则。被并购企业的资产必须符合已调整的企业经营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可用的资产应予以保留和重组,不可用的则应进行剥离,通过先“合”后“剥”的方式实现4个分离——主体业务与辅助业务分离、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亟需人员与富余人员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功能分离,目的是把物流企业的资源配置到产生最佳效益的部门。

在资产的整合过程中,并购双方需要主动进行协调,以获得互补性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各自原有核心要素的“位势”优势,加强对关键资源的绝对控制和统一调配。

4.5债务的战略整合

有些物流企业为快速求大求全,到处并购亏损企业;而被并购企业的高额负债,使并购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并为其带来较大风险。因此,物流企业并购后对债务进行重整不仅必要而且急需。它可以通过改变并购后企业的资本结构、偿债的期限结构等手段,达到降低债务成本和减轻偿债压力的目的,并由此获得财务协同效应,提高自己的运营能力与经济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合并财务报表。合并后的财务报表一方面可以综合反映整个物流企业经济实体的运营状况与偿债能力,满足政府有关部门、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会计信息的要求;另一方面为物流企业以后的财务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二是优化资本结构。并购以后,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相适应的目标资本结构,并在一定财务风险的制约下,充分挖掘自身的负债潜力。三是调整偿债期限结构。合理的债务结构可以避免产生由于现金流量不足、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带来的风险。调整物流企业偿债期限结构是通过与债权人谈判,改变债务的偿还期限或借长期债务偿还短期债务来实现。在物流企业处于经营极度困难的时期,将债务转化为企业股权在短期内对并购企业也是非常有利的。

4.6对资金实行统一的管理

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第3篇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

1.1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就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企业进行并购融资活动或者是企业背负了一定的债务,从而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这可以看出,财务风险的最关键的部分是通过债务融资决策造成的并购,但融资决策不仅会导致金融风险,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决策的财务结果相关的包括价格和付款的决策等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企业的财务业绩亏损,合并和收购的定价,导致融资的金融状况的恶化,付款和其他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是预期的价值和并购严重的负偏差造成的企业金融危机,以及财政困难造成的财务危机。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2.1并购双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相互对称

并购双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相互对称主要是指企业并购的时间以及并购的内容方面。那么从时间这个方面来观察,有发生之前的不对称和发生之后的不对称,发生之前的不对称就会造成反向的选择行为,发生之后的不对称则会造成道德风险;再从其内容上看,有活动不对称和理解不对称,活动不对称造成难以发现活动,理解不对称造成理解错误。

1.2.2收购企业控制者目标模糊

在并购活动里,企业控制者对财务风险缺乏客观上的认知,缺乏一定的风险概念,对可能发生的企业财务风险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以及防范措施,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窘境;一些收购企业的决策者为追求企业的大规模,造成大的影响和轰动,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摆在一旁,毫无目的的去参加并购的活动,没有认真的对待企业并购重组。

1.2.3企业价值的评估缺乏系统性

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时,有形资产的价值仅仅是价值评估的一个方面,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是企业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方面,甚至企业在管理上的经验、企业之间合作的关系、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等价值也是无法被忽略的;企业在承受对应的债务的同时还要接受其所有的债权;企业目前的使用价值,盈利的能力,以及企业预期的收益都是必须要去考虑到的。1.2.4并购企业融资不顺畅

并购企业不管想要采用哪一种的融资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融资的风险。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得到企业并购资金的情形下,企业还将承受着融资结构方面的风险。融资结构风险最为出的的现象就是债务结构的混乱,并购企业能因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1.2.5并购企业所使用的支付方式不够准确

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于西方的资本市场来说,起步比较迟,从我国目前发生的并购案例看,我国企业并购方的主要支付形式是现金和资产。而支付方式单一是导致并购支付风险的直接原因。

2.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识别

2.1企业并购定价风险

在我国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并购定价主要涉及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与价格谈判。那么在此之中呢,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定价风险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首先是在财务报表方面,并购企业需要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进一步的去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等相关的重要信息,而目标企业为其个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利用不同的会计策略、会计估计以及其他的会计方法,篡改财务报表,达到隐瞒目标企业的实会计信息的目的,使得并购的一方不能够较好的去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及其取得收益的能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并购方对目标企业价值的错误估计;第二则是关于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如重置成本法,市盈率、市净率估值法,收益现值法等,目前资产评估主要采用的是成本法。采用市盈率和收益现值法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担心采用相对估值法和现值法易对评估资产“注水”,损害企业以及其股东的利益。所谓价格谈判的风险,并购双方信息地位的不对称是主要的原因,企业谈判能力、经济是否雄厚、动机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价格谈判风险。

2.2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简单的来说,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就是指当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的时候,为了去满足并购资金的需要而融资,造成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企业并购成本包括了收购价格、交易成本以及并购后重组成本等,这就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并购,而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数量是不足以完成整个并购活动的,这样以来就需要通过融资来得到资金。而当企业采用多种不同筹资金的方式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融资结构风险。企业融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以及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就是指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会降低企业并构成本,但使用过多,就会影响企业的现金需求,使企业出现现金短缺现象,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外部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股权方式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这就使得公司控制权被分散;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低,但是,当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时,就会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带来债务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增加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外部融资还需要考虑在当时的融资环境和融资工具下,能否及时取得足够的资金;资本结构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金融工具的选择,进而影响企业并购资金保证。

2.3企业并购支付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经常运用现金和股份等创新的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当前并购重组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距离市场化并购重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从制度、手段、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丰富支付的手段,实现其支付手段的多样化。现金支付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并购的方法,这种方法最为直接的优点就是能够控制目标企业,然而,这并非是我们所能选择的最好的方法。现金支付对于企业的并购活动来说是相当大的一种资金上的负担,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造成了现金上的压力,降低并购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协调能力,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也会给企业增加债务上的负担,造成并购企业债务风险,甚至引发企业的破产。使用了股票支付的方法,那么并购企业就必须发行新的股票,能够相对的缓和并购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获得税收价值;但使一旦发行了新的股票,就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并购企业的成本、分散股权,也不能够拥有对目标企业足够的控制权。使用杠杆支付,指并购企业以不算多的资金来获得其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企业在收购了目标企业之后,目标企业的未来现金净流量很有可能不够稳定,并且也会出现高额负债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重组的难度。混合支付即为并购企业将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支付,如果能够合理的搭配这些支付方法,那么这些不同的支付方式就能够相互补充和克制,减少不同方式之间的不足之处。然而混合支付的方式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首先,企业资本结构将不能够随很好的达到最佳状态,使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间断,这样一来加大了企业并购后整合和重组的难度。因此,各种不一样的支付方式也是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的,并购企业对于支付方式的选择就是一种对风险的规避的体现。

2.4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风险

在企业并购活动完成之后,企业并购的一方对目标企业展开战略意义上的整合、人力资源上的整合、财务上的整合还有在企业文化上的整合等等,而在这些整合方式之中,财务上的整合在整个企业并购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并购企业在整合的时间期限之内,如果有财务的行为不准确的行为,就会引发隐藏的财务风险,从而导致并构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等结果,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企业整合的时间段内,并购双方很有可能会由于财务制度以及财务机构设置的不一样造成意见不统一,造成并购企业的损失;而在并购企业的内部,一旦发生了财务错误或者是行为上的不当,往往会造成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

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

3.1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控制

首先,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对于目标企业的信息做好调查工作,从而改善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情况,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并且客观的评估,也可以去选择一些声誉较好的中介机构来进行帮助调查,提高对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正确性,保证收购企业能够获得有效正确的信息。对于目标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信息的研究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防止陷入并购的财务陷阱。对于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观察,经过收购企业的慎重考虑和判断之后再对收购的方案和策略进行调整,降低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从本文的上半部分我们知道,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对于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使收购方获得对于目标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企业在获得了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之后,仍是原目标企业的股东持有一部分的股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于并购中所产生的定价风险的控制作用,降低企业并购定价风险。

3.2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控制

对于企业融资风险的控制,首先,是要建立在尽心尽职的基础之上,对于企业的资金预算也有着全方面的综合考虑。具体的来说,想要做到对于企业并购融资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做到以下这些:我们要掌握好企业自身持有的资金与其债务资金之间的融资比例问题。债务融资一旦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过大,那么将会大大增加企业债务风险发生的几率,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够偿还期债务,增加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而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如果负债融资所占的比例过小的话,又会造成企业并购成本的变大,从而失去了其财务杠杆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保持好企业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企业并购中进行的融资决策中,需要把并购企业活动中的特点和周期,对其利率的变化做出预测,以及不同利率对于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的测算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敏感性的分析方法来对企业可接受率变化风险的范围进行预算。对于企业并购的融资特点和时间周期进行分析决策。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自身目前的资本结构状况以及在并购完成之后的资本结构状况所发展发生的变化也是企业并购的控制决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同时,我们也在现在企业的财务理论中发现,企业并购中所有的财务风险最后都会以企业资本结构风险的形式所表现出来,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在企业进行一项并购融资活动时,企业自身目前的资本结构的状况和在并购完成之后的资本结构状况的变化是企业所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去有效地发挥财务杠杆的功效。如果企业在进行并购互动中一味的注重融资资本的多少,而忽视对于融资比例的均衡,不顾企业在并购完成之后的资本结构,就会大大增加企业在运营上的风险,是企业在并购完成之后进入困境,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最后,企业并购的融资渠道的单一也是造成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拓宽和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合理的安排企业的融资结构,寻找出不同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融资的渠道实现多元化,并且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的组合,进行有效地融资活动,从而降低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3.3企业并购的支付风险控制

首先,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现金支付,股权支付和债务支付。在现金支付中,作为企业并购活动的收购方,要对收购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在并购活动结束之后,对于企业自身资产负债率的控制也是现金支付风险控制的一大要素,特别是在企业进行的是债务融资的情况下,要保持企业并购后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建立一个对于支付风险决策的评价系统,保证企业并购的现金来源的合理。一般来说,股权支付情况下的成本与现金支付相比是要小很多的。我们从企业的预期的增值来看,尽管目标企业在将来的盈利状况可能很差,但是由于这个所造成的损失就不需要有原来的股东去承受,目标企业的股东是要分担这些损失的。但是,这种风险转移的方式就要以减少对于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为代价。因此,目标企业在未来的盈利状况要好,才能够降低股权支付的风险。对于股权支付风险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企业换股的比例,在保证企业并购活动顺利完成的情况下不对双方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失,从企业并购方的角度来说是对原来股东的股权减少最小的比例来完成的换股支付。由于每一种的支付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风险。因此,混合支付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这可以改善单一的支付方式所有的缺点,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混合支付不失为并购企业为进行企业并购回避风险,降低支付风险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參考文献:

[1]钱海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1).

[2]原磊.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07).

[3]宋鲁萍.试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湖南社会科学,2009,(04).

[4]杨贵彬.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购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及协同效应评价 第4篇

一、企业并购财务整合的内容

(一)财务目标整合企业在利益相关者的诸多诉求、影响甚至是干预下运行,使得利益主体呈现多元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必经随着社会经济等诸多环境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在目标管理理论中,利润最大化虽是目标的基础,但早已不是终极目标,目标已进化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然而,企业由于受到不同行业、规模、所处发展阶段价值体系的影响,目标选择不尽相同,并购后财务目标整合也会对目标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因此对于并购企业来说目标整合总体要遵循以下思路:适应异质环境,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权衡各相关群体的利益。

(二)财务组织机构与职能整合财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该根据企业并购后经营业务、经营过程的复杂程度来具体而定,如果企业经营业务多,过程繁杂,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核算量偏大,企业财务组织机构设置应大些,分工细些,相反,经营业务少,会计核算量不大,组织结构的设置可以粗糙些;设置时应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使之相互制约;同时,财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该满足精简、高效的要求,防止岗位重叠,人员冗杂,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工作环境;此外,在财务组织机构整合的过程中,注意协调各机构的权利集分程度。被并购方财务管理机构职能部门的设置,应与享有的财务管理职权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保证并购后财务组织机构整合的有效实施。

(三) 财务制度整合财务制度体系整合包括对企业投资、融资、会计制度、工资及财务风险管理等这些方面的整合,对于外向型并购公司,还包括国际财务管理整合。其中,在会计制度整合方面,就是将并购双方的会计制度、会计原则、会计科目等方面实行调整与统一,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对整个经济实体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偿债能力做出反应。企业并购后实现财务制度整合,能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使并购后的企业双方实现财务目标一致性。

(四)财务人力资源整合企业并购后对人力资源的整合很重要。财务人力资源整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一部分,可以依据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方案来进行,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分析评价、人员沟通、人力资源的调配等三个阶段。

(五)企业资产、负债整合一是企业资产整合。一般是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进行拆分优化整合,这是并购后企业财务整合的重点目标。二是企业债务整合。对被并购放现有债券债务关系进行调整,将债券责任进行转移,优化资本结构;对调整后的债券债务进行管理。

(六)业绩评价考核体系整合业绩评估考核体系整合是指并购企业对财务运用指标体系的重新优化与组合,既考核并购方的经营指标,也考核被并购企业的贡献度,考核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这一评估考核体系是提高被并购企业经营绩效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的控制、考核被并购企业。

(七)财务文化整合并购中两个企业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并购后目标文化的一致性和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各自的历史延续性。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文化整合模式,模式分为吸收性、创新性和分离性三种。当两个企业间文化差异过大,但又有各自经营的文化特点,并购后企业不妨采用分离性整合模式,避免企业文化冲突而保持双方企业文化独立性;如果两个企业在市场上都属于比较强大的企业,那么在进行强强联合时,企业双方都具有优秀的文化特色,彼此之间只能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吸收对方优点,一般会采用吸收性整合模式;相反,如果两个企业在市场都比较弱,那么弱弱并购的目的一般希望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就会整合出一种新型的优秀企业文化来引导并购后企业发展,这时,企业应选择创新性整合模式。

二、企业并购财务整合产生的协同效应

传统的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后财务整合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增效作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狭隘且片面的。崔刚、王鑫(2002)将财务协同效应表述为:财务协同效应不仅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的规定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也应包括由于资金集中使用和资源结算等金融活动的内部化、对外投资的内部化等带来的财务运作能力和效果的提高。因此,企业并购后注重整合的目标已上升为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在维护产品效益的同时更多在意的是企业形象和品牌以及市场规模情况。

(一)低成本运行

(1)节约营运成本与投资成本。企业并购在追求规模经济时,会将两个企业的资产和生产能力进行相互补充和调整,降低并购后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同时把原来两个企业分散的市场销售方式和管理人员在更多范围内进行优化组合,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单位营业成本;企业并购活动可以减少营运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例如一个企业A想扩大市场规模,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用企业资金购买设备,进行建造或改造旧设备、厂房等;二是企业选择并购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严重亏损的企业B,这类企业的资产价值往往会被市场严重低估,假定B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设备价值的比率是0.5/1,且企业A以价格的5%将其并购,则企业A就可以有12.5%的资本节约;同时,并购后的企业能够有效的管理整合后的企业资产,剥离不良和不需要的固定资产,减少营运资本的需求,也节约了企业投资成本。

(2)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一是最优生产规模经济。并购前两个独立的企业未能实现的最优生产规模和管理能力过剩会在并购后得到解决,充分发挥企业中高层管理潜能,降低产品成本;二是统筹利用已有资源进行产品技术转移,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和技术开发成本;三是单位存贮成本的降低。不同时期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对存储空间的充分利用,会降低单位存贮成本。

(3)自由现金流量的合理配置。企业并购发生后,市场规模扩大,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一方面,企业对被并购方的非核心资产以及不适合并购后企业战略发展的生产线或者部门的出售,会给企业形成相当大的现金流入,并购后企业将这些现金流入直接用于企业战略方针的定位、产品结构的设计、企业品牌形象的重新打造、组织结构的调整、并购后企业的项目启动资金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这些现金流出,正好体现了企业资金资源的再分配的过程,另一方面,被并购企业运用并购企业的闲置资金,寻找良好的项目投资,使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益的投资机会,增强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因此,企业内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时间分布上更加的合理增加了资金的创造机能,通过资金的有效配置产生最大的企业收益。

(4)缩短投资建设期。一是并购活动的出现是企业抓住一个扩大生产能力的机会,是一个宝贵的盈利机遇,相反如果企业持续长久的投资就有可能面临风险,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设备供应量不足等;二是如果市场通货膨胀,人民币购买力下降,那么长时间的投资建设会加大成本的负担量;三是投资周期短的并购能够抓住盈利的机遇时刻,使企业在最佳时期获得更大的效率,为企业创造财务节约。

(5)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抵抗破产风险与偿债的能力。一是如果被并购方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却缺乏融资渠道,而恰好并购方企业有充裕的资金流,这样并购后的被并购企业不必采用其他融资方式就可以节省融资费用;二是并购后的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会降低债券利息的用资费用,企业偿债能力相继提高,抵抗融资风险能力会加强以及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能力也会上升。

(二)市场环境

(1)品牌效应。品牌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远远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并购企业一般会根据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及顾客忠诚度的占有率多少来决定是选择并购企业的原品牌还是被并购方品牌或者整合打造新品牌。整合后的品牌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的特征,能够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获得被并购方的品牌资源,一方面可以集中并购后企业全面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共同发展,进一步获取市场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在获得高额利润、大大减少竞争的同时,使并购后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在品牌传播的力度、广度及深度方面入手,大大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价值。

(2)增强市场控制力。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体现了企业对市场控制力的增强,并购后的企业运用自身在市场上潜在的地位获得技术和行业的战略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增加企业经营生产收缩性,根据市场不同需求进行生产销售,这样就能够在遵守反垄断法的前提下通过减少竞争而增加实质上的垄断性质收入。

(3)客户关系。忠实的客户群体、稳定的客户关系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基础,企业进行品牌宣传、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建设等活动是为了取得客户的满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并购后被并购方的客户源可能会随之消失,那么并购企业就需要以客户为中心,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加强对客户关系的整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措施,稳定现有客户,发展潜在客户,同时企业应提供沟通平台,随时与客户保持联系,回答客户问题,制定对客户表示感谢和处理客户抱怨的策略,构建与客户良好的关系,优化客户关系资源。

(4)市场营销。一是分销渠道。企业并购后拥有比较完善的分销渠道系统、较强的渠道管理能力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也会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资源之一。企业在并购前,双方企业都会有各自的细分市场、分销渠道;并购后企业要发挥分销渠道的协同作用,整合分销渠道,形成分销渠道异质资源。二是销售人员。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人才是每个企业不可多得的资源,因此对销售人员的整合是市场营销的另一个重要的层面。销售人员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是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交易的桥梁,一切的营销活动都需销售人员来完成,因此,企业在并购后应对被并购方的销售人员进行客观的调整,增强对销售人员对企业信息的正确认识,对刚进入的新群体加强沟通,缓解销售人员压力,全心全力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报酬福利机制等。

(三)实现减税、避税效应不同的企业在资产、利息收入和股息收入等资本收益的税率和税收政策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企业间可以通过并购来实现合理避税的效果,尽可能的减少企业资金的流出量,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润。具体方式如下:(1)净营业额亏损减税。一个具有大量现金流的企业通过兼并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严重亏损企业,利用盈余抵补亏损可大幅度减少或延迟所得税额,那么,折现后的所得税额必将减少。(2)负债利息抵税。并购企业往往会选择负债率比较低的企业进行并购,这样在并购后提高综合负债率,可以带来巨额利息抵税的效果。(3)折旧避税。企业并购后一般会对被并购方的资产价值进行市场评估或重置,如果资产评估价值过高,那么相对应年折旧额也会增加,如果企业采取加速折旧法,那么折旧抵税的作用会更大。(4)可转换债券的避税作用。并购企业不会将被并购企业的股票直接转换为自己企业的股票,而是进行两次转换,先转换为可转换债券,一段时间过后再将它们转化为股票。这种并购方式在有些国家税收上由于企业付给这些债券的利息是预先从收入中减去的,税额由扣除利息后的盈余乘以税率决定,可以少缴所得税。(5)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如果并购企业选择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折旧基数会变大,相应的折旧额也会变大,折旧进入费用核算,所得利润就会变小,企业就会获得节税效益。

(四)财务预期效应价值企业并购会使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作出预期的反应,因为一方面并购向市场传递了被并购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信息,另一方面并购信息会使投资者产生对被并购企业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效率的预期,可见,不管并购活动最后是否成功,被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都会经历一个上升的时段,企业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这不仅体现在企业经营创造的价值,同时也包括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预期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在证券市场上通常会把市盈率作为对企业未来的估计指标,股票价格P= 每股收益(EPS)* 市盈率(PE),这指标综合反映了对企业各方面的主观评价。

三、企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评价

(一)企业资金成本效应分析资金成本效应分析是指并购后的企业资本结构更趋于合理化,可以提高企业的举债能力,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率。从企业财务结构的角度,并购企业理想的财务结构是想更加合理的安排和调整负债与股东权益资金的比例,因此,提高负债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会使企业实际负担的资金成本下降。主要采用边际资金成本率来进行衡量。边际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公式表示为: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 / 该种资金在资金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这个指标的高低反映着并购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资金的利用效果,边际资金成本率越低表明企业资金配置更加优化,并购成本更低,反之,表明企业并购过程中现金流入流出在时间分布上不合理,投资成本过高,企业应随时调整战略方针,以低成本战略为目标,对企业并购资金运用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寻找资金成本率最优点,实现并购后企业运营效益最大化。

(二)资本结构效应分析企业筹资有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对于并购后企业而言,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形成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并购后进行财务整合实现协调效应的重中之重。具体衡量指标如下:(1)并购后企业营业收入是否增加。如果并购后企业营业收入处于上升趋势,企业就可以保证资金周转顺畅,选择提高负债比重,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相反,营业收入不稳定的时候,企业负债比重应该降低,避免陷入偿债困境,导致并购后企业亏损。(2)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是否合适。并购后的企业如果想要长期负债会选择用企业固定资产作为融资的抵押物品,而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率可以表示企业负债经营的安全程度,一般情况下,并购企业在保证固定资产能够全部投入正常运营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的比率才可以达到1:1,比率为2:1是安全的。(3)行业竞争程度。企业并购后市场规模扩大,产品竞争力增强,甚至有可能会实现垄断收入,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重;相反,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低下,应考虑降低负债。(4)信用等级。并购后企业的信用等级有可能会提高,这也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信用等级的高低决定着债权人的态度,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程度。从以上筹资分析中可知:如果并购后企业发展不是很完善,整合效果不佳,为了避免还本付息的压力,应采取偏重于股东权益的资本结构,包括内部筹资、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等;如果企业并购后经营状况良好,则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借款等负债筹资的方式,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偏重于负债的资本结构。

(三)市场效应分析 市场效应是并购后企业经营效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市场份额的体现,是衡量并购后企业进行财务整合是否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标准,主要通过以下指标来反应:

(1)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也称市场份额是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它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所占份额,也体现企业对市场控制能力的把握程度。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高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根据不同市场范围有四种测试方法:一是总体市场占有率(又称绝对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额)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二是目标市场占有率(客户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额)在其目标市场,即在它所服务的市场(客户)中所占的比重。一个企业的目标市场的范围小于或等于整个行业的服务市场,那么它的目标市场份额就会大于它在总体市场中的份额。三是相对于3个最大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又称相对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和市场上最大的3个竞争者的销售总量之比。如: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是35%,而其他3个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10%,10%,则该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就是35%÷40%=88%,如4个企业各占25%,则该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为25%/75%=33%。一般而言,一个企业拥有33%以上的相对市场份额,就表明它在这一市场中有一定实力。四是相对于最大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与市场上最大竞争者的销售量之比。若高于1,表明该企业是这中行业市场的领袖。

(2)网络营销渠道利用率。并购后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销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应该在传统营销的同时再寻找一种信息传播速度快、薄利多销的新型销售渠道。网络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渠道是利用互联网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便利用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的目标市场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交易活动。企业采用网络营销渠道,利用中间商在广泛的提供产品和进入目标市场方面发挥最高的效率,网络利用率越高,企业市场占有率会越大。

(四)节税效应分析企业并购后新企业所带来的税收方面的节约是节税效应的本质。主要表现在并购后的新企业可以享受国家一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的避税。可以从以下方面衡量:(1)实际所得税率。对于实际的所得税率,主要分析并购前后实际所得税率的变化,将并购后实际所得税率与并购前进行比较,若并购后小于并购前实际所得税率,则说明企业通过并购后财务整合实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反之,则没有;同时要考虑公司在并购后由于营业机构的搬迁导致所处地的税率政策的不同所带来的税收优惠。(2)所得税额。对于企业所得税额,不应该只关注并购前后的数额变化,还应侧重分析并购过程中的一些交易安排是否会给企业带来节约税额的作用。例如:为并购进行融资产生利息节税效应,如果并购所支付的价款中,非股权支付(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其他资产)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账面价值)20%的,可以作为免税交易处理等。如果有此类交易则产生了财务的协同效应,反之则没有产生财务的协同效应。

(五)股票预期效应分析并购活动的进行会使被并购企业的股票价值有一个前所未有的上升,这是市场对股票价格作出的预期反映,在证券市场上通常用市盈率作为判断企业股票潜在价值的指标,这是因为股票价格P= 每股收益(EPS)×市盈率(PE),市盈率表明了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管理部门的经营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及潜在的成长能力,也反映了被并购企业股票市价是否具有吸引力,一般情况下,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通常都具有较高的价格收益比率,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这个比率比较低。

四、结论

企业注重并购后财务整合,提升财务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资金的效益。并购后财务整合能够使企业的并购行为真正提升到资本经营的层面上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停留在规模扩大、迅速扩张的低级阶段。因此,企业注重并购后财务整合,可以使企业的财务运作更加合理,规避并购财务风险,更具有预见性和实用性。

摘要:当前并购成功率低下,财务整合作为整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成为亟待研究和深化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总结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并对财务协同效应进行评价。

关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效应研究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效应 财务风险

一、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

(一)企业并购可以产生避税效应

由于各国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不同.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间的税率差别较大.因此在并购中采取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例如。具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如果支付股利会给股东增加个人所得税.或者回购股票则易改变股票行市并对企业和股东都将产生一定的纳税收益.而收购其他企业的股票.利用盈余抵补亏损.可以规避支付股利带来的即期个人所得税,大幅度减少或延迟所得税额。同时.并购方如不是用现金购买并购目标的股票.而是按一定的股权比例转换.则可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并使资产所有者实现追加投资和资产多样化的目的:或者并购方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以换取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并在一段时间后再转换成股票.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可使企业少付资本收益税。此外.如果并购方负债率很低.则并购后企业综合负债率提高.在不大幅提升财务风险的同时。可带来巨额的利息抵税效果

(二)企业并购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指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企业面对的是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动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使用价格机制需要支付成本,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企业通过并购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借助并购得以扩大规模.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提高了专业化程度。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增强产业内的排他性.实现规模效益:二是企业在交易中必然会发生选择交易伙伴、选择交易方式和监督交易进行的一些费用.从而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企业并购后——无论是对上游企业还是对下游企业的并购.运用企业内部的行政力量来重新配置资源,相关经营活动的协调更容易。都可以减少交易环节.以节约生产要素的购置和产品销售的费用:三是企业进入新的产业或新的市场,往往需要较多的投入,而通过并购利用其已有的网络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利用被兼并企业的关系网络资源如社会关系、人力、物质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优势,从而减少进入新领域或新市场的风险成本。

(三)企业并购可以产生财务预期效应

财务预期效应是指由于并购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价格的高低。虽然股票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现金流量只能依据企业过去的表现如销售额、税后利润、股息及股息分配方式等进行判断股价在短时期内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动,只有在企业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时,价格收益比才会有所提高。由于并购时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影响股价。成为股票投机的基础市场对企业评价提高就会引发双方股价上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较低价格收益比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提高企业每股收益,让股价保持上升的势头。在美国的并购热潮中.预期效应的作用使企业并购往往伴随着投机和剧烈的股价波动。由于并购方规模往往较大。证券流动性较高.企业的市盈率通常被用作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当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低于并购方的市盈率时.说明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评价偏低。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兼并有较低市盈率但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从而引起市盈率的上升.造成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可以产生财务预期效应。[!--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

(四)企业并购可以提高财务运作能力

企业并购后.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得以改观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并购目标难以直接从外界得到大量的资金或资金成本过高.往往缺乏自由现金流量.而其行业的需求却预期会增长.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使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并购发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化活动对资金统一调度.并购目标可以从并购方得到闲置的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资金的整体使用效果更高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的创造机能,使现金流人更为充足。二是一旦并购成功.对企业负债能力的评价就不再是以单个企业为基础.而是以整个兼并后的企业为基础.这就使得原本属于高偿债能力企业的负债能力转移到低偿债能力的企业中,提高了那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并购目标企业的偿债能力,为外部融资减少了障碍三是并购后控股企业的负债能力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产生很大的杠杆作用.层层连锁控股可依据同样的资本取得更多的借款,从而提高负债的可能

二、企业并购容易引发的财务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即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风险常常表现为未及时发现被并购企业存在资产权不清、有未充分披露的担保和诉讼、被并购企业高管层可能的舞弊现象等。这种信息不对称风险.源于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的过分倚重和事前调查的疏忽大意由于财务报表的固有缺陷和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财务报表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真实资产与负债状况以及未来现金流量产生”错觉”.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采取贸然行动.往往只看到并购目标企业诱人的一面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同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企业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并购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并购成本.引发财务与法律的纠纷.影响并购融资的安排.影响企业整合的进程.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并购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有资本来完成一项大型的企业并购活动.有时用本公司的现金或股票.有时则利用杠杆融资并购等债务支付工具.通过向外举债来完成并购。无论利用何种融资途径。均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特别是在我国,由于融资途径和收购价款支付方式的限制.实施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更给收购方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尤其是抽调本企业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还可能导致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困难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借款、杠杆收购等方式来完成并购。[!--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下一页(三)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完成并购后,通过并购形成的新企业因规模过于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以致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经验共享互补。在通过并购进入某一行业或产业,进行产业组合、转移投资方向等一系列大动作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产品成本风险和市场壁垒风险再加上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和市场潜力往往被高估.并购后其经营业绩未必能达到预期水平.从而使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市场份额效应都无法有效发挥同时.企业规模并不决定一切,有时无限制扩大企业规模.反而会限制效益的提高.而多元化经营所产生的效应也不一定能够足额弥补其带来的成本增加。此外,为了保持目标企业的持续经营.收购方很难阻止目标企业债务链向己方延伸.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目标企业债务的承担主体.这样做的财务风险大,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企业并赡中的财务管理建议

(一)注意防范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既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宏观环境因素.又有并购方的企业环境和资金状况的变化、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并购后管理协调和文化整合的变化等微观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其中括法律、财务、人员、市场网络、专有技术、独特的自然资源等.所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原因因此.并购前应聘请经验丰富的资产评估、法律等中介机构.对目标企业所在的东道国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充分了解并作全面客观分析。对目标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作出合理预测.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慎重选择并购目标。

(二)注意防范融资风险

企业在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应对并购资金需要量进行客观预测,认真规划融资结构,合理确定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以及债务资本的长短期限比例一般情况下.用现金方式收购的每股收益的预期值应高于用股票方式收购的每股收益预期值.但用股票收购的债务负担将明显低于用现金收购的方式如果并购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债务利率.采用现金收购方式为好.适度运用财务杠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防范偿债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杠杆收购这一融资方式实现.实质是收购方主要以借债方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产权。继而以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三)注意防范涉税风险

企业要充分考虑税收效应.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大胆创新.争取在合法范围内减轻双方的税收负担,以增加并购成功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说,各种资产如现金、债权等都有可能成为支付手段.因此要多采用组合证券支付方式,以满足各方利益的需要。一般说来.现金支付会使目标公司及股东增加税负。而换股交易则是免税交易。但是。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并购.如果并购前的企业存在重大的涉税违法行为.即便当时未被税务机关查处。在并购后一经查出,并购后的存续或新设企业都将承担巨额的财产损失或股东权益损失.甚至声誉损害[!--empirenews.page--](四)注意防范营运风险

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企业迅速扩张方式和资本运作方式的企业并购,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大多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和增大经济收益,往往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但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并购的所有环节,决定了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所以,企业一定要关注目标企业当前的风险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只有防范好了这些风险,企业的并购才能成功。

二、企业并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企业并购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是对目标企业的估价是否合理,但是对于目标企业的评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不謹慎,就会付出很大的收购成本,造成一定的财务困难,并引起一定的财务危机。不确定的预期收益和不对称的信息是造成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的因素。不对称的信息使并购企业不能完全了解目标企业真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并购,就有可能高估了目标企业的收益,从而付出了很大的并购成本。比如说,并购企业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和收益评估错误,对于不是上市公司的目标企业的财务信息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就贸然出手。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千变万化以及本身的管理和经验也在不断的变化,造成对目标企业将来获取利润能力的预测不准确,这些对目标企业的错误判断都有可能引起很大的风险。

(二)筹资风险

由于中国当前发展不完善的资本市场,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融资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大量资金是企业并购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企业也存在很多的融资风险,体现为并购资金是否获得准时,融资是否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和负债结构、融资是否更改企业控股权等。加入并购后收益远远达不到之前的预测效果,那么融资方式是债务资本为主的,并购后的利息风险就很大;如果是融资方式以股权为主,就会损害股东利益,并给了恶意收购者“见缝插针”的机会。就算企业利用自有资产进行并购,又会造成重新融资的难度,增加成本同时还会导致另外的财务风险。

(三)支付风险

企业的并购交易使用很多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原来股东的利益,实行规模较大的并购交易之后,导致并购企业的资金紧张,假如资金供应不足,就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掉。实行较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之后造成的资金短缺,进而只能把原来股东的股权牺牲掉,最后企业就因为分散了股权而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并购支付风险主要体现为,第一,支付了大量的现金造成资金短缺的风险。支付现金会导致巨大的资金压力,大多数并购企业利用的支付工具是现金之前,必须看看自有资产的流动性比率,如果流动负债小于流动资产,说明企业自身拥有的现金比较充足,就可以使用现金支付。如果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说明现金并不是特别充裕,如果还一味使用现金支付,就会使企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使得资金短缺,使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第二,支付股权使企业失去控制权。通过支付股权,新的股东也能参与决策,弱化了原来股东的决策权,原来股东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问题,从而改变了并购企业的股权结构,甚至有可能造成被其他企业并购的危险。支付股权也会带来许多增加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增大了交易的风险,而且给风险套利者进行套利提供了机会,这些人可能会恶意将目标公司的股价提高,对并购企业的股价进行打压,以此就能获取利益。这些现象直接增加了并购企业的成本,给并购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控制

要想降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也不难,需要了解的内容是协同价值和独立价值。独立价值是目标企业原有的价值,协同价值是在并购之后产生的价值,全面评估这些内容才能降低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另外要将不对称信息的状态改变,因为准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的必要因素是并购信息的高度准确,所以要在并购之前实行全面彻底的调查,需要仔细调查的内容有被并购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情况,然后根据相关财务报表信息分析其运营能力和财务状况,重点调查的是债权债务、融资情况等问题。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价值评估风险,并购企业可以采用潜在债务和保证条款进行控制。应对潜在债务的办法可以是成立专门的债务保障金。保证条款是确保并购企业权利的保障。此外价值评估方法有很多,例如市场估价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和资产价值基础法,只有运用的方法恰当,才能降低价值评估风险。选择评估方法前要先解析目标企业的基本情况,熟悉评估的资料,再结合自身的并购目的,综合考虑后再做出选择。

(二)合理安排资金来源,优化融资结构

在了解需要并购资金的数量之后,并购企业应当立即准备筹集资金。企业并购有很多种支付方法,有股票支付、认股权证、现金支付、公司债券、以及混合支付,筹集资金最难的便是现金,因此要合理搭配支付方式。企业为了降低融资风险,还可以根据目标企业和自己的状况,选择分期支付的方式,这样就将支付的压力减轻了。融资结构是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或者是收益资本、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使资本成本最小的同时,确保收益资本、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恰当,才能使融资结构优化。此外,还可以同国外的企业合作,一起出资并购目标企业。同时还可以利用自有的有形资产进行融资,也就是把自己拥有的设备、生产线、厂房的产权给予被并购企业,从而得到一定的股权。最后,并购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本结构,将融资方式设计得更加合理,如筹措短期资金时使用流动负债,筹集长期资金就使用长期负债。企业在融资时,需将融资渠道拓展开来,大胆尝试新的融资方式,如吸引风险投资、利用杠杆收购等。政府也曾为了使融资结构优化,提出建设各种投资银行和成立并购基金等。

(三)支付风险的防范

不同的支付方法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也许是潜在的风险,也许是现在就有的。支付方式的选择正确了,企业并回购后才能有效降低或分散财务风险。并购企业可以设计出不同组合的支付方式,把现金支付、债券支付、股权支付这些单一的支付方式,设计成不同组合的方式,不过前提是结合目标企业的意向和自己的财务情况,并分析支付成本,进而消除或转移所选择的组合方式的所有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将支付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降低,并购企业应编制目标企业支付时间与资金数目的预算表,确保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能够合理化,从而使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最小化。此外,实施并购之后,为了将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实现,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并购企业需整合目标企业的资源和自己的资源。考核财务人员也是并购之后需要进行的工作,因此还要成立新的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实现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共同发展进步。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并购是一道繁杂而大型的程序,每一个并购环节都不能轻视,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并购之前应该充分的分析和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并科学预测并购后带来的风险,企业并购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淑平,张瑶琳.上市公司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现代商业,2011(32).

[2]庄佳林.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苏盐科技,2010(04).

[3]陈蓉平.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

[4]张学权.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5]李江天.浅析企业并购之财务风险[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6).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长期财务绩效评价 第7篇

一、企业并购的分类以及相关的理论

在企业并购中主要的分类有,按照并购主体的经营方式。它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类型;按照企业国籍进行分类、这就出现了国内并购和国外并购两种类型;按照并购双方的实力对比分类;按照并购方与被购方的合作程度分类;按照并购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分类。

在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的分为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代理理论;财富再分配理论;信息理论;掏空理论;价值低估理论;税收考虑理论。

二、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财务绩效研究中,主要的是通过比较分析法进行总体分析。在我国对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中产生分歧的是财务指标自身的可比性是稍逊一筹的,而且指标自身的可选择性多,这样就会出现环境缺失或者会计信息缺陷等相对来说较为严重的问题。

三、上市公司并购长期财务绩效市政研究分析

(一)筛选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的选取中,主要对A股上市公司并购长期财务绩效采用两种分析形式:第一,采用指标体系,也可以被称作为是多财务指标分析法。这种方式的主要的分析途径是主观赋权或因子分析法;第二,采用单个财务指标,这种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能够体现出公司的业绩,指标的选取一般包括TobinsQ、经营现金流以及经营体现金流的市价比。在指标体系中,其中资产管理能力指标主要的是反应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文中将对反应资产周转能力指标中的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成长能力指标的分析就能够得出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同时扩大规模的潜在风险性以及操作能力;偿还能力指标中,公司能够按时偿还到期各种债务的能力。;在现金能力指标中,是对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现金含量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的三个指标进行研究。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数据来源主要是对并购样本公司基本信息,其来源于Wind软件数据库。在筛选样本公司的具体条件是:要选择并购项目进度为完成的上市公司;只研究收购方公司将其看作是A股上市公司,且要求收购公司的性质是为非ST公司;最后并购方式则为:股权交易方式和资产收购方式;在并购方式为股权方式交易形式中要求实现控制权的转移;资产收购形式并购要求交易金额大于1000万人民币。

(三)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是一种多元统计途径。作用过程是降低原有的维度以体现出原有的数据量。其中对于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SPSS软件进行。在研究主成分分析法中其自身的特性是:第一,使指标体系更加简单化,第二,数据变异后呈现原变量系统的特征趋于稳定。主成分分析法原理:基于线性变换基础上将多种指标构成的组合形成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能够充分的反应总体信息的指标。

研究成分分析法步骤是:

第一:必须选取的财务指标正向化;第二:要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第三:采用KMO和Bartlett检验数据是否适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第四:在数据标准化后建立系数矩阵;第五:求数矩阵特征值;第六:利用上一步进行特征值的求,从而确定主成分的个数;第七:写出主成分,并且解释主成分的经济含义;第八:构造综合主成分函数。

四、结束语

在上市公司并购后要提升长期绩效,那么旧需要注重并购后的整合行为。坚持自主经营的模式中遵循财政内部要求,符合内部财政管理规定,使财政支出与收入在运作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实际操作中强化监管力度,在独立核算制度基础上,能够将财政制度落实到财政部门最深处,不要只落实在文字层面,有效的内部管理才能够自负盈亏, 独立运行。要满足一个中心、三个到位、七项整合,能够在主成分分析法中提升上市公司并购长期财务绩效,提升公司的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司合并已经成为公司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活动。本文主要对2006——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中的收购方式进行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成分分析法并购发生前后的财政情况,以此来分析与研究公司并购的长期财务绩效。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主成分分析法

参考文献

[1]李辉,王通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2

[2]宋建波,刘文革,李善民.上市公司不同并购类型风险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

[3]周卫东,陈宏敏.企业并购绩效以及其演变规律探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2010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探析 第8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账务效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普遍的经济活动。并购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进入其它行业以及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企业并购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我国企业并购有成功案例, 也不乏失败的案例。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存在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系、财务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距, 在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账务效应是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 对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进行深入探析就变得非常重要。

1 企业并购能够产生的账务效应

1.1 企业并购可能加大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过程中, 财务整合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财务整合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 需要对并购企业、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外部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企业在并购过程中, 虽然丰富了产业结构, 取得了足够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设施, 但是如果企业并购战略目标与实际操作的并购无法达成一致, 就会给企业带来各种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这种财务整合风险很容易影响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进而导致企业不得不重新修定财务战略。但是企业如果重新修定财务战略, 对企业原有的整体布局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另外, 如果企业的并购进程比较缓慢或停滞不前, 那么企业并购的意义就会丧失, 就无法实现预期的发展战略、投资目标、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 那么企业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企业在并购以后必然会出现财务机制运行受阻的问题, 因此, 企业在并购的同时, 还需要承担一系列不可预知的财务风险问题。

1.2 企业并购可以合理地避税

目前我国企业税收机制对各类不同资产征收的税费也是不同的, 在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方面与资本间的税率差别较大。并购可以为企业合理避税提供有利条件。比如自由现金流量较大的企业, 如果支付股利就会增加股东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回购股票就会改变股票行市, 并对企业及股东产生一定的纳税收益。然而当收购其它企业的股票时, 利用股票交易的盈余来抵补亏损, 就可以有效规避由支付股利所带来的即期个人所得税, 从而大幅压缩或延迟所得税额。但是, 如果并购方购买并购目标股票时没有使用现金, 而按照一定的股权比例进行转换, 那么就可以实现资产的转移与流动, 使资产所有者达到追加投资与资产多样化的目的;并购方可以采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 来抽取目标企业的股票, 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再转换成股票, 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收益税;另外, 在并购方负债率较低的情况下, 并购后企业的综合负债率会提高, 在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企业的利息抵税效果将非常可观。

1.3 企业并购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企业可以利用并购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 可以使企业获得需要的产权和资产。并购还可以实施一体化经营, 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保障企业的产品成本优势及价格优势, 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进行交易时, 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交易费用, 比如选择交易伙伴、交易方式以及监督交易进行时所发生的费用。企业并购后会利用其内控体系, 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以便协调相关经营活动, 减少交易环节、生产要素的购置、产品销售的费用等。当企业进入新行业或新市场领域时, 通常需要进行较大的投入, 然而通过并购这种手段, 可以对已有的网络系统进行优化组合, 并充分利用并购目标企业的现有关系网、社会资源、人力及物质资源等, 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从而降低企业进入新行业及新市场领域的成本风险。

1.4 企业并购可以提高财务运作能力

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规模与经营实力, 并购可以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使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得到大幅增强。通常被并购企业往往很难直接从外界获得大量的资金或资金成本过高, 缺乏自由现金流量是被并购企业的一大特征, 但是其行业的需求却不断增长, 需要更多的资金注入。这种情况下, 目标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通常有效的并购, 可以运用有效的内部化活动及资金调度, 使目标企业从并购企业处获得大量闲置资金, 保证其投向回报良好的项目, 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使并购后的企业在资金方面得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而且这种良性循环也能够为提升企业的内部资金创造机能, 现金流量也会随之增加。

2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的有效对策

2.1 重视并购过程的财务整合

成功并购, 并不代表企业并购成功, 评判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就是企业并购以来的财务整合是否成功。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企业的财务整合失败, 企业的战略整合、人力资本整合、文化整合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并购企业应该借助所有内部资源和外部关系, 不断完善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 确保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财务体系保持高度一致,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

2.2 提高并购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 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成功案例及并购经验。企业并购不仅能够推动资金、人才、经营等方面的整合, 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进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企业并购能够将最高层面的财务经营理念作为企业财务整合的出发点, 将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前提, 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内控措施、先进的资源调配水平, 来保证并购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另外, 并购企业也应该以调整企业经营方向的方式, 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3 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并购企业不能忽略被并购企业原有的上、下游客户关系, 应该重视对原有客户关系的保持与维护。比如消费者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果消费者对并购企业的政策、管理能力不认同, 并购企业就很容易将消费者奉送给竞争对手, 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影响。另外, 当并购信息公开以后, 由于被并购企业原有的客户群对并购企业缺乏全面了解, 很容易让客户对并购企业产生不信任或抵触心理。因此, 并购企业应该使被并购企业原有客户明确和了解并购企业的经营、生产、服务及文化等情况, 以此来消除被并购企业客户的合作顾虑, 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4 注重财务人员的整合

企业并购结束后, 并购企业首先要处理的, 就是被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从目前许多并购成功的案例上看, 并购企业实现对目标企业良性管理的关键途径, 就是选择忠诚度高、专业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来管理被并购企业。比如委派能力及责任心较强的财务主管。对于企业并购后管理层的甄选, 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如果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业务存在较大差异, 且被并购企业原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便可考虑继续留用这部分人员。如果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比较欠缺, 则可以考虑进行必要的人员调整, 从而全面保证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

3 结语

成功的企业并购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是, 如果企业忽视了并购过程中的财务效应分析, 不能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措施对财务效应进行整合, 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甚至给企业带来不可逆转的经营危机。

参考文献

[1]陈剑.企业并购财务整合效应实现路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1 (11) .

[2]杨文杰.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效应研究[J].财会研究, 2009 (24)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第9篇

一、企业并购的定义

企业并购, 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 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合并与收购两者密不可分,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合并以导致一方或双方丧失法人资格为特征。收购以用产权交易行为的方式 (现金或股权收购) 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力为特征。由于在运作中它们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区别, 所以兼并、合并与收购常作为同义词一起使用, 统称为“购并”或“并购”, 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的直接目的是并购方为了获取并购企业一定数量的产权和主要控制权, 或全部产权和完全控制权。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是实现企业之间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 也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 从社会角度而言, 企业并购也是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以产生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等协同效应,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然而, 企业并购从经济实质上说是一项长期投资行为, 其间的财务活动复杂, 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由于我国企业并购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企业资产问题较多, 要以并购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结构及国有资产的优化必须重视对企业并购中风险的防范, 尤其是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

二、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种类

1. 定价风险。

企业并购活动中,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的重要工作, 直接影响着并购的成败。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评估机构预测不当而出现的偏差, 由此在企业并购中就必然产生定价风险。定价风险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信息公布的状况和质疑。对于上市公司一类的目标企业, 可以通过其公布的有关财务报表进行较为准确的价值评估, 降低并购的定价风险。对于非上市公司一类目标企业,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并购企业只有靠目标企业提供其经营、财务状况等主要资料, 给估价带来困难, 从而导致价值风险。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难以做到准确定价, 导致定价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企业并购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自有资金来完成, 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完成。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尤其是利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进行并购, 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的周转困难, 或使企业丧失一些其它的投资机会。企业并购资金的安排是企业并购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整个并购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安排不当或前后不衔接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在时间安排上, 超前会造成利息损失, 滞后则直接影响到整个并购计划的顺利实施, 甚至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3. 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中所需的巨额资金, 需要多元的融资方式解决, 企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融资组合安排, 这样, 企业就可能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一般需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短期债务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合理搭配的原则。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 购后的实际效益达不到预期时, 就会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 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 也会存在流动性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在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新的投资机会, 当这些投资机会出现时, 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支持, 而企业融资是需要时间的, 在重新融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 必然造成机会成本增加, 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4. 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

杠杆收购是指并购企业通过举债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和资产, 并用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方法。杠杆收购旨在通过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 并期望在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费用, 一是支付目标企业的买价, 可一次性支付, 也可分期支付, 一次性支付必然导致企业资金的紧张, 甚至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分期支付方式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的压力;二是生产经营急需的启动资金、下岗职工的安置费用等增量资金的投入, 如果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合理的分配, 兼顾量与结构的要求, 必然影响到企业并购效果的如期实现。

三、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并购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 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

1.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采用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并购估价风险的首要原因, 所以并购企业应该尽量改善并购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在并购前要对目标企业展开详尽的调查, 收集各方对目标企业的评价, 确定其可信度, 对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信息、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及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展开详尽的调查, 全面分析。在实际操作中, 应该特别重视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包括资料的搜集、权责的划分、法律协议的签订、中介机构的聘请, 其主要目的是防范并购风险、调查与证实重大信息。

2. 拓宽融资渠道,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

为了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 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和建立各类投资银行、并购基金等, 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既包括企业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也包括债务资本中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等, 并购企业应该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 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按期限组合匹配, 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 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 达到合理的融资结构。

3. 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 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 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 将未来的现金流按期限进行分类, 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 将每项资产与一种跟它的到期日大致相同的融资工具相对应。以减少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 防范流动性风险。

4. 增强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目标企业将来的现金流量。降低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 首先必须选择好理想的收购对象, 一般而言, 必须选择经营风险小、产品有较为稳定的需求和市场, 发展前景较好的目标企业, 才能保证收购以后的目标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次, 收购前目标企业的长期债务不宜过多, 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最后, 并购企业可以在日常经营中能提取一定的现金作为偿债基金以应付债务高峰的现金需要, 避免出现技术性破产而导致杠杆收购的失败。

总之, 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企业的并购活动中,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 应该合理分析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对其先做好准备, 提出防范措施, 这样才能使企业并购更加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平根.浅议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商业经济, 2008 (9)

[2].沙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金融经济, 2008

[3].刘陆林.中小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山东商业会计, 2007 (3)

[4].张丽.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5)

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分析 第10篇

一、企业并购行为的基本理论

(一) 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 (Compan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指的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 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 统称为M&A, 在我国称为并购。

(二) 企业并购行为的动因

并购作为企业迅速做强做大的捷径, 提高人才, 市场, 品牌等多个方面的竞争能力, 一直被市场强烈看好。

本文以新时达并购深圳众为兴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2014年6月,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 公告称新时达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2014年第24次工作会议审核并获得无条件通过。相关资料显示, 新时达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交易价格为60, 000万元。

笔者认为, 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 新时达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企业更积极的谋求发展, 在机器人这样的新兴领域, 这样的并购可以让企业发展的更迅速。收购众为兴也是新时达布局运动控制行业, 完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链的重要战略举措。未来新时达将与众为兴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在技术、市场资源及生产资源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而2014年3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 这又是一重磅政策。这无疑也成为了并购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企业并购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被统称为财务指标,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 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盈利能力指标, 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营运能力指标, 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在实现收购后, 企业人当然最关心的还是企业在收购后的业绩问题, 在新时达收购的公告称, 交易对方曾逸、张为菊、钱作忠、众智兴承诺, 众为兴2014年、2015年、2016年实现的合并报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700万元、5000万元、6300万元。如果实际净利润低于上述承诺净利润, 则交易对相关规定进行补偿。

表1是新时达2014年度的主要数据及相关财务指标, 从表1可以看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 687.51万元, 同比增长30.61%;实现营业利润19, 167.30万元, 同比增长17.39%;实现利润总额23, 393.35万元, 同比增长16.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 781.66万元, 同比增长25.11%。

截至2014年年末, 公司总资产为248, 387.92万元, 较2013年末增长了39.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06, 454.28万元, 较2013年末增长3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5.25元, 较2013年末增长了20.41%。

二、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问题

(一) 企业并购行为的支付方式

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换股并购及综合证券并购方式。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并购只是限于“现金支付一资产置换”的简单模式。现金支付要求收购方必须在确定的日期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 并且受到收购方即时付现能力的制约, 会增加目标企业的税收负担。

而针对我国目前形势, 我国并购行为的支付方式还是略显单一, 这样的现金支付不仅会增加目标企业的税收负担, 如果是跨国并购还会增加收购方的可兑换性风险和汇率风险, 而这样单一的支付方式会使企业受到资金短缺的约束。

新时达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和支付6亿元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这显然是股份换购与现金支付的结合。这样的支付方式实现了多样化支付, 并充分考虑了双方企业的资本机构, 对并购公司而言, 不受并购方能力制约, 对被收购公司股东而言, 可以推迟股权支付后的收益时间, 还能享受延期纳税的好处。

(二) 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效应

企业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 主要体现在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收购众为兴成为了新时达控制行业, 完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链的重要战略。未来将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协同效应会在市场, 生产以及技术资源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 进而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生产资源方面, 新时达可以利用众为兴的制造成本优势充分实施部分低毛利产品生产的梯度转移。同时, 在上市公司平台的融资优势基础上, 对于产能扩张的机会众为兴可以更快的获得, , 以满足未来业务的增长需求, 使业绩得到突破。此外, 两者同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生产企业, 可以有效地使供应链的整合得到促进, 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 更大的发挥资源共享, 形成规模化效益优势。

市场资源方面, 众为兴作为领先的系统供应商, 销售渠道的完整, 优质客户的积累, 一定的品牌优势。收购后, 新时达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直接进入现有的客户供应链体系, 获得优质客户资源, 使销售领域得到拓宽, 市场份额得到提高, 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 新时达的工业控制与变频驱动、工业机器人和伺服系统的渠道资源, 也可以使众为兴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市场广度得到拓展。。综上, 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将对上市公司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 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百利无一害。

据了解, 众为兴基于持续的研发积累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 其已掌握了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 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已占多项。公司产品在金属加工、轻纺家居、电子装备等新兴应用领域已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地位, 而且部分产品被富士康、歌尔声学等客户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新时达方面认为, 通过本次收购, 将有助于公司布局运动控制系统行业和完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链。众为兴与新时达在嵌入式运动控制技术、伺服控制技术和总线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新时达将借此整合优质资源, 提升技术实力。值得期待的另一点是, 本次交易一旦完成后, 众为兴在行业内建立的品牌优势以及拥有的销售渠道, 将为新时达带来一批稳定的客户资源, 有利于提高新时达市场占有率及销售收入, 并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三) 企业并购行为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但在企业并购行为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财务风险。

并购企业在并购整合期由于一些财务制度、运营、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 使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发生背离, 因此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而这就叫做运营风险。在并购后, 如果不进行有效整合, 也很难使并购后的企业产生财务协同等效应。系统化的改革, 会导致并购双方的矛盾, 这会使企业管理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三、对企业并购的思考

有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9月30日, 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金额已达到10000亿元, 已超过了2013全年的交易金额, 但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行业, 在这一片大好形势的背后, 也一定滋生出一系列的财务危机。然而财务分析也就必然成了企业并购行为的一把钥匙, 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语

对于企业并购是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 想要做强而自愿做出的战略决策。对于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 并购行为就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产物, 我国的政府并购动机大部分取代了企业自身的动机, 从政度的角度出发并购行为则变成了企业摆脱严重亏损的手段行为。我国需要发展金融市场, 促使金融工具多样化。对于中国那些渴望壮大的企业, 希望它们都能克服并购行为中的种种问题, 顺利扭亏为盈, 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欧阳长青.企业并购财务分析[J].现代商业, 2011 (18) .

[2]贾蓓, 谷丹.浅析企业并购支付方式[J].商业会计, 2012 (16) .

[3]秦米源.浅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财会通讯, 2012 (17) .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与财务整合 第11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习惯于内涵式发展的国内企业,开始实践通过企业并购,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外延式发展之路。这些年,通过买壳实现上市的屡见不鲜;大股东借壳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实现大股东集团整体上市的不在少数;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标的企业股权,完成公司战略转型的比比皆是,各种增发预案应接不暇。在并购案例中,并购企业基本是用现金或股票换股权,以流动性带来成长性。而并购行为成功与否,除选择标的公司的战略眼光外,并购后的企业整合也十分重要。在并购过程中,进行并购风险分析和控制以及并购完成后进行财务整合尤为重要。本文以天然气企业并购为例,对并购中的风险分析与财务整合,谈几点看法。

一、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收购、定向增发和换股收购。从市场表现看,现金收购和定向增发比较多,以换股或者换股加现金方式,在境外市场使用较多。无论何种方式,对于收购方都面临着企业价值评估、支付能力和流动性、商誉减值、盈利成长性、涉税问题等财务风险。

(一)企业估值风险

以实现战略转型和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并购,受标的企业稀缺和竞争对手竞购影响,普遍存在标的企业价值高估的情况。以天然气企业为例,市场普遍的平均估值价格为市盈率10~12倍、市净率5倍以上。估值的方法上,有资产基础法和未来收益法两种估值方法,其中,比较保守和稳健的是采用资产基础法。对处于稳定发展期的标的企业可以采用资产基础法;而对于处在初创期的标的企业,这类企业主要资产是燃气经营权等特许权利,固定资产投资不大,销售业务初创期较少而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此种情况下大多采用未来收益法进行估值。高估值需要未来持续的盈利能力保障,因此加大了收购的不确定性,这是收购中存在的企业估值风险。

(二)商誉减值风险

由于采用未来收益法可能形成的高估值带来高于标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溢价收购,在企业合并时将产生大额商誉,列示于合并报表。以天然气企业并购为例,如采用5倍以上的市净率进行交易,则整体投资额的80%以上都计入企业合并报表的商誉,如果企业在不断进行并购,则多笔并购产生的累积商誉十分可观。由于商誉需要至少在每个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因此巨额商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某种程度上是颗“定时炸弹”。在上市公司公布的2014年年报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的不是个案,其中,金利科技(股票代码:002464)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2亿~1.32亿元,原因为收购的宇瀚光电经营业绩未能达到预期;而中科云网(股票代码:002306)更是计提减值准备高达1.6亿元,其原因也是由于并购企业的业绩亏损造成。从这个方面看,高估值高溢价带来的大额商誉的减值风险对企业影响非常巨大。

(三)盈利性和成长性风险

在企业并购中,采用未来收益法形成的企业估值,是预测标的企业未来年度净利润,并将净利润进行调整得到每年度的预计净现金流量,按照设定折现率计算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利润预测的是否客观和谨慎,取决于并购企业的风险把控能力和价值取向。以天然气企业为例,作为能源利用行业,天然气企业经营更多地受到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和充分市场竞争的压力,各种能源的比价关系的变化,造成它们之间的可替代性,这些因素是影响标的企业盈利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从成长性方面看,总体上,大中城市的民用气市场瓜分完毕,民用气经营微利,成长性有限;车用气在大中城市趋于饱和,市场份额难以扩大,以价格换取销量的方式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且难以为继;LNG终端市场和工业用户市场尚有发展机遇,如果业务类型单一,成长性也难以预料。因此,如何保证盈利上的稳定性、成长性,对于企业并购风险较大。

(四)支付能力和流动性的风险

企业并购中,采取换股方式和混合方式比较少,主要是受收购对象限制,不对等则不能对价,都是溢价收购。定向增发对标的企业的合规性要求很高,现金定向增发审批难度较大,所以,定向增发和现金定向增发,不可能成为并购企业的常用工具。

那么,现金收购就成为主要方式,并购资金的来源无外乎企业的自有运营资金、银行融资和资产变现。特别是面临拟通过收购进行战略转型的公司,原有产业造血能力有限、现金流量不足,因此在资金上面临的压力更大。原有产业退出需要时间,实物资产的处置可以换来现金,但同时会减少银行融资的资源,造成银行授信减少,对于需要大量现金收购的公司,非常不利。因此,在并购大潮中的公司,短期内将面临较大现金支付压力;且现金和流贷由于进行并购而转换为长期投资,因此对并购后标的企业的造血能力有更大的要求,如后期标的企业达不到预期,则对企业造成较大资金风险。

(五)涉税风险

标的公司的质地,决定了并购方式。质优规范的公司,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并购;而管理不规范的民营企业,则存在较大纳税风险。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涉税风险将一直伴随标的企业,且鲜有标的企业在被并购时进行主动补缴。因此,在收购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税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或防范。

二、并购风险的预防措施

用好并购方式,可以迅速实现企业扩张,反之,造成企业并购失败,更有甚者难以生存。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立于并购风浪的潮头,成为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制订可行的并购方略、建立风险防控措施、科学严谨地进行决策缺一不可。

(一)要有清晰的并购战略目标

“上兵伐谋”、“先谋而后动”等战争谋略,同样适用于企业并购。制订企业并购战略,首先要明白企业需要什么,需要短期收益还是未来收益。战略上的贪婪,注定会导致行动失败。

(二)合理评估标的企业的价值

关注标的企业的净资产,净资产过低,说明前期投入不足,后续资金投入压力较大,也说明标的公司的股东可能存在急于套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详细分析而估值过高,将会把并购风险全部留给收购方后期承担。

关注标的企业的资产质量,有些标的企业通过虚增资产、负债的手段,来加大企业资产规模,造成资产不实且存在较大税务风险,因此收购方在进行收购时要做详实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借以还原其本来面目。

有的标的企业营造多家竞买的态势,通过买方的争相加价来抬高交易价格,此种情况下,并购方更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先进行尽职调查和合理估值,设定收购底线,避免盲目跟进付出高昂代价。

(三)防止商誉减值风险

合理估值下的商誉是并购方可以承受的,也是风险可控的。然而,合理估值是相对的,如何防范商誉减值风险,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避免持股比例过高,一般可控制在51%~70%之间。这样可以绑定老股东,形成新老股东利益共同体,分担后期经营风险。

二是设定股权质押或一定期限内限制原股东转让剩余股权。

三是设定业绩承诺条款,按照估值报告设立业绩承诺目标,差额部分由老股东予以现金补偿和股份补偿;同时,可以与老股东签署对赌协议。对赌协议是对标的企业价值估值的调整,在司法实践和商事仲裁中,对赌协议是可以裁定合法有效的。

四是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来掌控并购企业,避免收购后的企业失控。

(四)防止涉税风险

可以要求老股东新设立公司,新公司装入原公司资质和优质经营资产,并购方再入股新公司,此为化解税务风险的最有效的措施。

不能设立新公司的,标的公司要持续经营下去,原来涉税风险将延续存在,因此,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可以约定由原股东承担股权交割日前风险和损失,即便如此,还是要实行涉税风险评估,考虑风险承受能力,如涉税风险确实较大做出则应考虑是否放弃收购。

三、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一)财务整合的意义

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并购,重点在于资本层面的整合;以企业战略转型为目的的并购,是以提升行业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在于战略资源协同、管理模式的整合。好的整合可以让并入企业效益提升,具有与之相符的成长性,企业价值得以提升。

财务整合有利于并入企业获得财务协同效应。对并入企业实施有效控制,又不使其丧失独立性和自主经营能力,使原股东的业绩承诺有可实施的平台,通过并入企业财务机构和人员设置配备,统一的会计政策,推行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这些是对并入企业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

(二)财务整合的内容

1.财务会计组织机构的整合。向并入企业派出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对派出公司负责。财务总监负责并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财务人员。明确财务总监的权限与职责,由派出机构进行业绩考核,保持派出财务总监的独立性。

2.实现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并入企业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特别是有业绩承诺和业绩对赌的企业,避免少数股东为完成业绩承诺而随意改变会计确认方式,投机取巧。

3.并入企业的资产的整合。在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的基础上,对并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登记造册,摸清家底。

4.推行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与经营者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主要指标包括业绩承诺指标在内的盈利性目标、重要工作目标等,明确奖惩力度。用好预算管理工具,实现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5.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建立报告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审批权限制度、内部绩效考核制度。

[1]李康.《中国资本市场实务运作指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2]魏海江.《企业购并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与整合管理模式》.科学出版社,2002年.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探析 第12篇

虽然企业进行并购可以让其竞争力得到提升, 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其在并购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风险。一般来说,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一定会承担一定的债务风险, 这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危机, 如果未能很好地进行处理, 当发生金融或其他危机时, 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 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一个企业的灭亡。尽管企业并购可以让企业迅速扩大, 并且内部的资源配置也得到优化, 但是其属于一种投资的行为, 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存在。因此, 我们要对潜在的风险问题提前给予考虑,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将会对财务的一些风险和预防措施给予简单的介绍。

2 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特点

2.1 企业并购的内涵

企业并购是指存在较大联系的企业之间的收购或合并。通常是指企业为了能够得到其他企业的经营权和控股权而进行的并购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 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2.2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并购不仅是一种收购行为, 更是一种投资行为, 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定价、债务的偿还以及财务的决策等未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发展, 从而导致并购后的企业出现财务风险, 甚至存在破产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具有更加宽广的范围, 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财务的失衡性以及财务状况出现不断恶化的情形等。

2.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特点

2.3.1 系统性的特点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通常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但是其最终却表现为价值量的风险, 并且其价值量往往受系统性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偏高的状态, 是对并购中出现财务风险的一种综合反映。

2.3.2 价值特点

企业并购不仅属于一种价值风险, 而且其价值通常是可以进行量化的, 并且最终可以在价格、金钱和资金等标准上体现出来。

2.3.3 前后关联性特点

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 其财务风险在企业的前后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通常后一个环节的财务状况会受到前一环节相应财务风险的影响, 并具有一定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 由于评估的失误常常会导致财务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 并对后面的融资环节产生影响,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2.3.4 动态性的特点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点, 因为其财务风险会受到多个环节和多项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 我们要充分把握并购过程的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3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3.1 信息的不对称性

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普遍存在。虽然并购到的企业是上市公司, 但是也会对其资产的可利用性、企业市场的开拓能力以及公司的人员构建等信息不能获得全面的掌握, 导致后期的整合出现较大的困难, 甚至会导致宣告破产。如果并购到的企业是一种小的、非上市的公司, 其公司的财务信息往往是不属实的, 并对公司的投诉纷争情况、资产的抵押担保等信息了解很少, 以至于很难评价企业未来的赢利状况, 从而导致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3.2 财务评估办法相对比较落后

在企业并购之前要对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但是, 现阶段我国的评估方法相对比较落后, 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多数实施并购的企业一般是以先前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为主, 随后进行简单的评估, 这样做很难保证其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由于现存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满足财务评估需求, 导致一些存在缺陷的财务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及时、全面的揭露, 甚至存在严重的虚假信息问题, 给企业的财务评估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3.3 并购后期的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完成并购之后, 并购方便获得了企业的经营权和控股权, 并保持与收购企业的整体步伐, 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整合。具体的整合工作主要有财务整合、业务整合、企业人员的整合以及制度整合等。其中最核心的整合还是对财务的整合, 它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成败。财务整合通常是指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进行财务核算的监控和管理, 因此, 该阶段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们不可对其小视。并购之后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公司的运行风险和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企业的运行风险主要是指并购之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财务制度和管理上的失误导致企业的财务出现潜在的风险危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完成并购之后未能及时地进行融资, 导致债务负担过重, 严重阻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增加了企业运行的风险性。

3.4 支付方式造成的财务风险

在决定对其公司进行并购之后, 采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选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换股并购和资金支付等两种支付方式, 其对企业的发展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换股并购主要是通过给予被并购企业一定的股票持有权, 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程序比较复杂, 但是相对成本是比较低的, 对于实施并购的企业来说可以免于现金支付的压力, 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被并购的企业来说, 换股并购可以使其原有股东自动成为新公司的股东, 并可以获得来自于收购企业的利润分成。但是这种支付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原因是其改变了原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降低了部分股东的股票持有权, 减少了其可获得的利益分成。

现金并购看起来是一种比较实用、比较方便的支付方式, 但是其并不是企业完成并购的最佳选择, 因为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 即其并购的规模一般会受到现金多少的限制, 与此同时被并购企业不会分享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利润分成。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支付方式之外, 还存在一些混合方面的支付方式, 主要有卖方融资、可转换债券以及现金和股票混合的支付方式, 并且这些混合的支付方式逐渐成为流行的趋势, 被广大企业所青睐。

4 应对财务风险的一些措施

4.1 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进行企业收购时, 进行收购的企业要加强自己的风险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并购的初期就能意识到可能潜在的财务风险。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 充分了解他们的各方面信息, 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状况, 这些是保证企业并购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任何一个被并购的企业其背后一定存在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 这些都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收购企业进行的审查必须充分、准确, 并有利于促进自身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因为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 要对被并购企业的市场前景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 以至于不会阻碍自己企业的发展。对被并购公司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才能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向。

4.2 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精确的财务整合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方式等, 企业完成并购之后也要对这些不同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及时、准确的整合工作, 尤其是对企业财务的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达到企业整合的目的。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特征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式, 使其被整合后的企业能够更好的跟上大企业的发展步伐。经过调查研究分析, 经过整合后的企业比未整合的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并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完成并购之后的企业也不能马上步入正常的运转, 他们需要经历一个短暂的过渡期, 并对企业的各种状况进行及时的整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精确的财务整合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3 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企业在实施并购之前要准备充足的资金, 以保证并购之后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转。这就需要并购企业能够及时地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全方面的了解, 尤其是资金方面的信息。完成企业的并购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在流通渠道上, 一个稳定的资金运转和市场才能保证资金快速的聚集起来, 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5 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并购过程中, 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因此,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并购工作, 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审核, 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达到企业实施并购的目的,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摘要: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 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他们一般通过并购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实力。但是这样的并购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 尤其是财务方面的风险。因此, 在开始并购之前要把企业的财务问题放在第一位, 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 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并购的风险。本文将会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 为各企业之间的并购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措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350MW汽轮机下一篇:《肖邦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