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路径范文

2024-07-26

新闻传播路径范文(精选9篇)

新闻传播路径 第1篇

1 新闻突发事件传播的研究现状

新闻传媒的出现, 弥补了人们对社会生活所产生出的不解和期待, 使大众能够接触到各个地域、各个层次的信息。它在丰富了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 也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 认识到自己国家主人的地位, 开始主动的了解社会、关注新闻传媒。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给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 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感, 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平台。当今社会媒体的作用是不容忽视, 特别是主流媒体, 它有其强大的社会政治功能, 是国家的喉舌, 群众的眼睛, 是不可替代的。

2 新闻突发事件传播创新的价值取向

2.1 理论指导方面的价值取向

新闻宣传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新闻理论的创新与新闻宣传创新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要坚持要时代的要求审视新闻宣传的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遵循我国新闻事业在长期摸索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及时。新时期, 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信息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和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新要求、新期待, 加大创新力度。

2.2 舆论引导方面的价值取向

胡锦涛书记在“6.20”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创新观念, 创新内容, 创新形式, 创新方法, 创新手段, 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不断提高舆论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2.3 思想指导方面的价值取向

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新闻创新实践。新闻宣传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而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举旗帜, 就要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创新宣传工作, 指导新闻实践。

3 新闻突发事件传播创新路劲

3.1 深入基层挖掘法

新闻宣传深入基层挖掘法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把自己局限与自我的思维内, 要到人民群众中去, 深入新闻源头去挖掘新闻要点、事实。瞄准热点捕捉新闻, 必须要研究新闻事实与群众的相关性, 敏锐地捕捉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在实际的实践中, 要报道出新闻的事实真相, 也要根据群众关心的视角报道热点透视, 解答群众所关心的问题, 挖掘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要改变过去新闻宣传习惯于顺向观察现实生活, 顺向谋篇布局的思维定势, 善于通过逆向观察问题, 反向构思新闻作品的方式, 有时能给受众一个意外的“惊喜”, 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3.2 主题传播系列法

要组织媒体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新闻主题传播活动, 善于围绕主题深入剖析, 使之细化成公众关注的子题目, 展开新闻报道。主题的传播在准确地把握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的基础上, 对新闻传播及时进行统筹策划。主题传播需要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媒体的整体联动。即对同一宣传主题, 要在同一时间段, 组织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联合采访,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宣传报道, 做到全覆盖, 形成立体宣传势态, 发挥规模宣传效应。

3.3 正面传播效应放大法

在对新闻突发事件的传播创新上, 放大正面宣传效应可直接让观众感受到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目的地把“局部”的宣传变为“全局”的传播, 把低层次的传播推向高层次传播, 把影响“一小片”的传播变为影响“一大片”的传播。采用各种不同的传播形式, 综合运用, 多渠道地放大正面传播的效果。如在新闻传播时不仅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 还可以开展研讨会、座谈会、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把正面的传播效果完全地释放。

总而言之, 在和谐社会下, 做好新闻突发事件传播工作使命光荣, 责任重大。实施宣传创新天地广阔, 大有可为。我们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多方开展创新实践, 形成一套好的创新机制, 这样就会大大增强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就会使新闻宣传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以澄, 詹绪武.新闻传媒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当代传播, 2006 (1) .

[2]王若昀.新形势下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开发[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 (5) .

新营销的传播路径 第2篇

商业组织的宣传行为,本质上是追求传播。传播得越广(知名度)越好(美誉度),则对产品销量的帮助就越大。无论是广告,还是公关,Campaign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活动(或者文案,或者图片视频)本身,一个则是如何将前者传播出去。

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下,传播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传播工作交给了一个名为“Media buy”(媒介购买)或者类似名字的机构完成。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各种媒介的覆盖度(报刊杂志是发行量,电视广播是收视率、收听率)以及这些媒介的受众群体,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媒介广告或公关投放价格的谈判。我们可以从很多广告中看出这种思维逻辑。一个极端是极度重视广告的艺术创意,比如阿迪达斯的奥运广告,这种广告需要受众开动脑子去理解。另外一个极端是极度不重视广告的艺术创意,只追求铺天盖地的媒体覆盖,这种广告本质上是把受众当成傻子。

Communication(我更愿意使用英文,因为在中文语境里,对应的译法—传播,并没有相互沟通的意味),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从来不是一个最关键的Issue。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互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营销模式要升级为新营销。但新营销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并不明白。新营销,并不是在传统的营销上添加了一个媒体购买的对象。新营销的核心在于,Propaganda(宣传)向Communication(沟通)的升级。也就是说,目标对象从面容模糊的大众向真实的、活生生的、会说话的“人”转变。理解了这个,就可以理解“新媒体不是媒体”的说法,因为在传统的语境中,承担大众传播职责的媒体是宣传的工具,而不是沟通的工具。新媒体,是一种互动的平台。逻辑上再推演一步,就是一个广告或者活动的传播力度的KPI考核,不应该仅仅是覆盖了多少(有多少人看到),而应该是卷入(Involve)了多少(有多少人参与进来和你互动)。

于是,把广告投放到电梯(或者厕所的尿兜上)里那个小小的液晶屏里是新营销方式吗?不,那只是多了一个媒体投放渠道罢了。

是不是现在就应该考虑一个活动的策划案实施起来有多少人会参与?等一下,先考虑这个问题:这些人为什么要参与?第二个问题:通过何种方式让这些人知道这个活动以及参与?前面那个问题则是排列在第三位的。

第一个问题和创意有关,越是有趣的活动就越会有人参与。请注意,是有趣,不是很有艺术品位。另外,考虑到人都是趋利的,所以,有奖比赛、产品免费试用申领,都是能够吸引人愿意参与的活动。这是任何一个稍微有些资历的营销人士都知道的手法。

但第二个问题更为重要:我们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告知那些我们想让他们参与的人参与到活动中?这就是传播问题了。比较惯常的做法是为这个活动大做宣传广告。但这种广告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只有一层:看到广告的人。如果没有新媒体的话,也只能这样了。

最近异军突起的SNS(社交网络)网站开心网非常红火。它有两个标志性的游戏:抢车位和买卖好友(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游戏不是它的发明)。这两个游戏卷入了众多用户参与。事实上,这不是网站和用户之间的游戏,而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游戏,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玩游戏的地方罢了。

网络游戏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单机版游戏的道理就在于,这种游戏的玩法是人人对战,而不是人机对战。当然,人机对战模式下计算机再聪明也有限是网络游戏比较红火的原因之一。但人人对战的一个不易察觉的现象是:每个参与者都是某个游戏(或者活动)的传播者,因为他需要有更多的陪玩的人,于是他会去传播:嘿,一起去玩把魔兽怎么样?

SNS,事实上是策划活动非常好的传播工具之一。国内任何一个有规模的Web2.0网站,能够深度影响到的用户(也就是所谓网站的Fans,极度关注网站的各项活动)其实并不多,也就是不超过万人级的规模。一个活动或者广告部署上去,如果能够借助这些用户进行传播,就会卷入更多的人。张三可能不太会关注网站又在搞什么有奖活动,但他的朋友李四参与某项活动时,他关注到这项活动的概率会更高。换句话说,新营销中的传播套路应该是这样的:大众传播当前锋,人际传播跟进扩大传播范围。

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施的新营销,可以借助到“传受双方”迅速转化的便利,让本来是宣传的对象—受众,变成一起传播的传播者。Campaign,不仅要策划出更加吸引人的方案,还要策划出让他们有效参与且同时变为传播者的路径。

信息化视阈下新闻传播路径分析 第3篇

(一) 新闻传播路径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路径是传递消息, 让更多人获知的重要方式。就当前而言, 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片及其期刊的总称。最早进行新闻传播的媒介是报纸, 它作为新闻消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为人们获取社会消息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关乎着人们能够及时有效了解社会事件进程, 能否掌握国家大政方针的动向。

(二) 新闻传播监督力增强

20世纪80年代后期, 舆论监督概念被正式提出, 而党的代表大会也积极鼓励新闻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中国新闻学是从过去的传统党报理论逐步向现代新闻学过渡的, 在信息化日益加快背景下, 传媒业市场化趋势明显。现阶段, 新闻传播监督力日益增强, 尤其新闻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加快, 人们对社会事件进程的周期缩短。

(三) 新闻传播的不规范性

近年来, 我国新闻传播业迅速发展, 传播与社会互动频繁, 矛盾冲突频率提高, 而与新闻业相关官司增加, 人民群众对新闻传媒道德不规范指责日益增加, 直接影响我国新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新闻传媒业社会道德建设及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 逐步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 为新闻传播业的规范性注入新鲜血液。从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侵权问题, 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等方面, 国内学者发表学术论文较多, 并出版了与新闻传播相关书籍, 为新闻传播业的规范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资源。

二、新闻传播路径的特点分析

(一) 新闻传播路径的立体化

现如今, 人类新闻传播经历了四种形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和电子传播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闻传播的路径呈多元化、系统化模式, 人们获取新闻渠道日益多元, 电视传媒、报刊报道、网络传递, 新闻快速、及时、准确向立体化传播迈进。新闻传播路径的立体化, 对于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调整日益增加, 各个媒体单位压力提升, 新闻传播整体质量将会在竞争中提升, 更加注重新闻真实性、实地性, 新闻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也将会明显改善。

(二)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新闻事件的时效性决定着新闻消息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本时段的消息, 偏离了其报道时间节点, 这则消息将会失去其传播的价值意义。而新闻传播工具也将为新闻传播提供良好的传递平台, 它是建构读者与媒体的重要纽带。新闻传播及时, 也能够满足于人们对社会形式的了解和判断, 如天气日报, 如不及时更新和播放, 人们就不能提前做出对当地气候的预判, 同样若没有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 人们也不能及时的了解相关信息。

(三) 新闻传播的信息化、科学化

新闻传播工具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也促使新闻传递工具由报纸单一模式向多元传播方式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新闻学日益发展的背景下, 新闻传播也追求传媒技术的革新, 注重传播技术的科学化、信息化, 增强新闻消息传播的速度, 提升新闻传播业的技术和水平。在日常生活中, 新闻单位及时传播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进展情况, 让听众、读者了解新闻事实, 享受社会主义新闻业发展的伟大成果。

三、新闻传播的路径分析

(一) 新闻传播路径的优势与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促使新闻传播路径不断优化与提升, 新闻传递和报纸生产技术日趋科学化, 电子化网络新闻平台逐步形成和发展, 过去报纸行业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的程序得以简化, 时间节省。现阶段, 激烈的媒体传播途径的竞争中, 报纸并没有淘汰, 因为其作为时代事件文字资料的正要记载, 对今后社会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报纸传递消息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电子网络传播。当前,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将信息中心和各家各户的电脑终端相连以组成新闻传播网络, 可以直接传送报纸版面。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对相关版面进行打印阅览, 既节约纸张, 消息又传递迅速。

(二) 网络传播路径监管存有不足

网络作为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平台, 人们可以直接登陆网络获取实时消息, 不过网络存有虚假消息、不健康消息, 影响网络新闻消息的可靠性。现代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 网络监管体系不能满足于当前网络传媒业发展需求, 因此出现网络传播问题在所难免。

四、新闻传播路径的建设性意见

(一) 鼓励发展信息化网络, 实现无纸化新闻传播

新闻的无纸化是指新闻传播过程中, 通过电子信息平台进行传播, 建立健全网络传播平台, 让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工具获取新闻信息, 实现新闻传播的信息化、科学化。实现无纸化新闻传播, 并非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它既需要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因此新闻传播的信息化道重而任远, 需要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

(二) 加强新闻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提升职业道德

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及其完善其从业道德是实现新闻传播正常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新闻工作者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加工、改造, 逐步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加强新闻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能够加快信息消息传递的速度, 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改善也有助于实现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 杜绝虚假消息, 保证新闻传播报道的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

(三) 加强对新闻传播路径的监管, 尤其是信息化网络传播平台

论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效果 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 制约因素 传播效果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所涉猎的范围也日益广泛,主要以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形式为主。随着新闻传播机构数量的增多、队伍的壮大,新闻传播市场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的新闻传播行业必须致力于解决制约新闻传播的因素,提高传播效果。人们的收视收听习惯也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潜移默化着,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发挥新闻传播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影响。

1、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

1.1语言障碍

语言文字是组成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和表达形式。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语言文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新闻作者的职责要求他们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立足于受众的立场与角度,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专业、生僻的语言文字,而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替代,尽量满足受众的文化素养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激发受众的共鸣、增加受众的情感体验。不仅如此,语言文字所赋予的情感色彩也是制约新闻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语言文字的情感色彩与受众的心理需求相契合,才能激发受众的认同感。

1.2经验不足

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劣,主要来自于公众的判断,而公众对于新闻的判断主要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和经验。因此,不同的受众面对同一个新闻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判断[1]。如果是一个知识水平高、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在对新闻解读的过程中,会比普通群众的层次更深入、看待问题的角度更独特、思考问题的方面更周到。然而,如果是一个知识水平低且欠缺社会经验的人,对于新闻信息的解剖则更为片面和肤浅,不能够准确而有效地捕捉到新闻内的有效信息,从而扭曲了新闻原本想要传递的信息和意义,制约了新闻的传播。

1.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制约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新闻在口头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丧失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从而误导了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的准确判断。比如说一些坊间的传闻、流言、议论等,都会造成强烈的社会舆论,具有煽动性、传播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新闻传播的环境。因此,新闻传播行业必须能够抵抗得住环境因素的影响。

2、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策略

2.1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新闻传播语言是对于新闻事实采访、报道中语境的真实体现与反映,因此,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与语言环境相适应的文字或表达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语言是新闻传播的主要组成因素和工具,也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和形式。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报道时,必须夯实语言文字基础,注意语言的通顺、结构的完整以及词汇、表达方式的准确运用[2]。

2.2提高新闻的质量

我国的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形式丰富多彩,所传递出的新闻信息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新闻信息来源渠道的广泛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新闻传播行业必须致力于提高新闻的质量,避免应错误的信息对群众产生误导。由此可见,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提高新闻质量的基本前提。不仅如此,提高新闻的质量还应当贯彻落实到新闻传播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传播形式、内容、渠道的监督与管理。只有正确的新闻观点、适当的新闻深度才能够帮助受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进行编排的时候,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新闻版块的分配进行设置。

2.3构建良好的新闻环境

想要提高新闻的质量,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对新闻环境进行良好的规范与保护[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但是,网络环境十分复杂,它一方面给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又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趁之机,网络日益成为了许多不法分子肆意传播流言的便捷通道。基于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新闻环境进行清理,以保证新闻环境的绿色、健康,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严厉打击造谣、传播谣言等破坏新闻环境和社会稳定的恶劣行为。

2.4软化新闻形式

社会大众对于新闻的选择和阅读大多凭借自身的兴趣,因此,新闻的标题成为了新闻工作者抢夺资源、吸引目光的首要目标,部分新闻工作者会对新闻的主题、版块进行软化,从而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和兴趣。不可否认,对新闻进行适当的软化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但是,过度地软化新闻从而忽略了新闻的实质内容,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新闻的内容是传播的重点,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进行软化处理时,必须从读者的切身利益出发,保留新闻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能够向社会大众提供外界的信息,还能够有力开拓群众的视野,增加群众的知识储备。然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到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现状,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斌.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J]. 科技与企业,2012,16:262.

[2]赵泽宇.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J].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50-151.

新闻传播路径 第5篇

网络虚假新闻的来源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Web2.0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媒体的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态势。网络虚假新闻包括因采访不深入出现的假新闻和有意制作的假新闻两种。网络虚假新闻的来源从传播主体上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及网站、商业性网站、社区类网站三类。

传统媒体及网站。传统媒体网站包括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开办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CCTV网、各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网站依托其原有的媒体采编队伍, 有相对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审核机制, 发布的内容大部分是其原有媒体刊播的新闻资讯类信息, 少部分转载信息。

一般来说, 传统权威媒体如党报、行业专业类报纸、省级及以上电视台、权威通讯社的信息, 质量是比较高的。而晚报都市类报纸和生活服务类报纸, 由于竞争激烈, 往往因采访不深入和把关不严, 导致了部分虚假新闻的产生;此外, 目前有些传统媒体的部分内容也取材于互联网, 甚至有些来源于非权威的网站, 记者和编辑对获得的信息没有经过充分的核实就发稿, 导致了部分虚假信息的产生。来源于传统媒体的虚假信息, 经过网络媒体的转载之后得到广泛传播。

商业性门户网站。商业性门户网站主要是指具有媒体性质的一些综合性门户网站和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网站, 不包括一般的受众面有限的企业网站。综合性的门户网站, 没有新闻采编权, 网站上的新闻信息大多是转载传统媒体网站的, 而资讯类信息如娱乐、体育、生活等网站可以自己采写。目前主流网络媒体都已经和传统媒体建立了联盟和版权协议, 相互共享内容。

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影响力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站。综合性容丰富, 但是往往在审核和把关环节不严, 导致大量虚假新闻滋生, 并成为虚假新闻的中转站之一。甚至有部分网站, 为了追求点击率, 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故意制造虚假信息。

社区类网站。社区类网站包括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在传统媒体中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普通受众, 在互联网上也承担着信息提供者、加工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之一。虽然论坛中帖子和博客中的文章严格来说不能算作新闻, 但因为其日渐扩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使用率, 也可以看做是新闻信息。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 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地匿名发布信息, 人们不必为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在社区网站中, 存在大量人为制造和故意散布的虚假新闻信息, 也有转载自网络媒体的虚假新闻信息, 网民看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论坛、博客、商业网站等平台再次传播, 传播面广泛, 影响力巨大。

国外媒体及网站。目前, 有很多网站为了追求独家稿件, 有时会通过编译外电的方式从国外媒体及网站选材。但是由于未对信息的来源做出充分的核实、翻译不准确等原因, 导致了部分虚假新闻的产生。如2009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 原文就来自英国《卫报》的恶搞专栏, 却被国内某网站当做权威新闻刊发。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路径

本文分析了2005年~2009年5年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50条假新闻, 归纳出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路径主要有如下3种:

报纸及网络版—商业门户网站—社区网站。虚假新闻在报纸上刊登之后, 同时会登载在传统媒体的网站上, 之后迅速被主流门户网站转载, 同时, 各大网站又迅速从主流门户网站转载, 同时又被论坛和博客广泛转载和评论, 从而使得虚假新闻得以迅速和广泛的传播, 达到几何倍增的效应。这是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其中网络媒体承担着信息中转站和放大器的作用。即使事后报纸已经声明并撤掉该虚假新闻, 但由于网络媒体间的相互转载, 很多网站上仍然保留着该虚假新闻。本文分析了2005年~2009年5年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50条假新闻, 发现大部分虚假新闻首先是由地方都市类报纸刊发, 其中有39篇是来自中央或地方报纸, 3篇是出自杂志。报纸虚假新闻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记者采访不深入导致新闻失实、记者或自由撰稿人杜撰制造假新闻、由新闻

传统媒体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社区网站。传统媒体网站具有新闻采编权, 除了刊登原媒体如报纸、通讯社的新闻之外, 还会通过采访、约稿、整合、编译外电等方式发布一些独家和原创新闻。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对自由撰稿人稿件审核不严、信息来源不明等原因, 也会导致一些虚假新闻的产生。2005年~2009年5年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50条假新闻中, 有6篇是传统媒体网站首发。通常人们认为传统媒体网站的稿件质量是比较高的, 所以虚假新闻在传统媒体网站首播之后, 主流门户网站会不假思索地迅速转载, 同时又被论坛和博客广泛转载和评论, 迅速在网络上形成热点, 之后又被传统媒体如报纸加以深入报道和关注。如2007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美枪击案凶手认定中国留学生”, 首先由中新网登载, 该新闻通过翻译外电得到, 但并未对信息来源充分核实, 并且翻译有误, 记者也并未进行实际采访。该虚假新闻发布之后, 迅速被新浪、搜狐等主流门户网站转载, 并在各大论坛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社区网站—报纸—网络媒体—社区网站。通过分析2005年~2009年5年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50条假新闻发现, 有6条首先由报纸登载的虚假新闻的信息来源是论坛帖子和网友博客, 而且其中还有些是几年前的帖子。论坛里的帖子在经过相互转载形成热点之后, 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 而帖子的最初来源到最后也会难以核实。如2008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孙中山是韩国人”, 当年7月31日首先刊登在《新快报》上, 但经过国内外众多媒体查证, 发现该文源于当年7月28日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一名网友发布的一篇题为“朝鲜日报:孙中山原来是韩国人”的帖子, 该帖子内容毫无根据, 纯属捏造。由于记者的急功近利, 对信息的来源缺乏最基本的求证导致了此篇虚假新闻的产生。《新快报》刊登此新闻后, 一天时间, 网易转载该文后的网上留言达7000多条;腾讯网该文留言更多达16万, 从支持和反对的比例可以看出, 超过99%的网民对韩国表示愤怒 (2) , 该虚假新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影响。

目前, 很多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经常在论坛如天涯杂谈上看帖子寻找有价值的选题, 论坛里的热点话题往往会被传统媒体关注并得到进一步报道, 传统媒体的信息经过网络媒体的转载和放大, 接下来又会在论坛里得到转载和讨论。目前, 传统媒体会影响到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会影响到社区网站, 而社区网站又反过来影响到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社区网站构成了层层传递、相互影响的非线性链条体系, 这给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带来了难度。

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机制

事前审核机制。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首先要关注虚假新闻产生的源头, 建立严格的事前审核机制。对于传统媒体及其网站而言, 要加强记者和编辑的业务素质, 在新闻发布之前, 必须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核实和求证, 不得随意发布和使用未经核实的新闻报道、社会自由来稿和来源不明的信息;对于网络媒体而言, 要增强网络编辑的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 建立严格的稿件审核和签发制度, 转载新闻时认真核实新闻的最初来源, 不能超范围转载、断章取义转载, 不能擅新闻发布, 从而避免虚假新闻的二次传播;对于论坛等社区网站而言, 论坛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用户的引导, 及时删除其中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 必要时实行实名制发帖。

事后补救机制。2005年~2009年5年间《新闻记者》杂志所评选的50条假新闻中, 目前网上依然能搜索到的仍有38篇, 其中不乏一些主流的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 只有12篇已从网上彻底删除, 这些虚假新闻被网络媒体和社区类网站转载后得以广泛传播。当虚假新闻被发现后, 为了避免虚假新闻在互联网上继续传播, 需要建立完善的事后补救机制。无论是首先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 还是转载的网站, 都要及时彻底删除稿件, 并在醒目位置发布更正声明, 向受众致歉。此外, 除了要追究首先发布虚假新闻的媒体的责任之外, 对于转载虚假新闻的网站也要追究一定的责任, 从而阻止虚假新闻在网上的二次传播。

过程监控机制。除了事前审核机制和事后补救机制之外, 为了及时发现并清理网络虚假新闻, 还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过程监控机制。首先, 要完善专门的网络媒体的公众监督平台, 建立公众对网络虚假信息的举报制度, 比如北京市多家知名网站已经率先在全国推行了网络新闻信息公众评议制度, 组织网民、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代表对评议会成员网络新闻信息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评议 (3) ;其次,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执法机构, 做好互联网信息监控工作, 同时利用网络虚假信息过滤和追踪技术及时发现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 及时制止其进一步传播, 从而避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惩罚机制。对于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 还需要根据网络虚假新闻的性质和后果, 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 把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纳入法律轨道上来。注意区分一般性的网络虚假新闻、较为严重的网络虚假新闻和特别严重的网络虚假新闻, 分别视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理和处罚, 同时还应该注意区分行为失当与违法犯罪的界限 (4) 。对于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网络虚假新闻, 要追究网站和发布人相应的法律责任, 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至刑事责任。目前, 针对互联网信息发布, 国家已经制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 基本形成了专门立法和其他立法相结合、涵盖不同法律层级、覆盖互联网管理主要领域和主要环节的互联网法律制度, 这些法律法规为依法管理互联网提供了基本依据, 为规范网络新闻发布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 (7) 。

[2]贾亦凡、陈斌:《2008年十大假新闻》, 《新闻记者》, 2009 (1) 。

[3]侯召迅、孙文鹰:《完善网络虚假信息防治机制》, 《中国记者》, 2007 (9) 。

新闻传播路径 第6篇

1 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特点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主要特点。数据新闻这个概念并非突然“横空出世”, 而是新闻业长期探索积累的成果。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技术将数据新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以往新闻工作中, 主要是强调数据运用在新闻制作中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而大数据时代则是利用庞大的数据仓库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来挖掘和预测数据背后可能存在的固定行为模式和这些行为模式发生的必然原因, 再利用丰富的和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工具, 来达到创新新闻报道的目的。对于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 大部分新闻工作机构主要是采取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可视化等步骤来完成[1]。在整个数据采集、分析与可视化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数据的公共价值, 并为广大受众提供精彩纷呈的新闻故事。

数据新闻在与传统的精确新闻相比较的过程中, 可以清晰地看出数据新闻是在挖掘庞大数据仓库背后的意义, 从而开发数据的预测功能与可视化功能。在以往精确新闻中新闻工作者往往将数据当作新闻内容的支撑点和判断论据, 即用数据来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性[2]。而数据新闻一方面通过采集庞大的量级数据, 再对量级数据进行分析, 来提前预测新闻走向和事物的发展趋势, 为新闻工作者提前指明新闻采集方向, 抢夺新闻报道先机;另一方面, 数据新闻采用新型科技手段改变以往以文字为中心的叙事方式, 将庞大的数据通过丰富多彩的、直观易见的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 让不同的用户能够独立地去理解及参与和开发新闻内容。

2 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由于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发展速度较快, 在实际的新闻传播工作中, 对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运用, 主要集中在信息图、动态图和交互地图等方面。

2.1 信息图的运用

信息图运用在新闻可视化传播中, 主要是由于其能够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阐释较为复杂的文字信息。这也较好地适应了现代人浅阅读的习惯模式, 用最直观和一目了然的信息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文段的核心内容输送给读者, 瞬间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目前, 众所皆知的四大门户网站近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据新闻专栏:《图解天下》《数读》等。这些栏目旨在为观众提供轻松直观、简单易懂、以图达意的阅读体验[3]。可见, 信息图已经成为当前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的主要阅读方式, 且这种方式也给提倡创新的社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并将会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强, 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主要趋势。

2.2 动态图的运用

动态图主要运用于财经新闻报道中。财经新闻的特性决定了其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由数字和图表等构成, 而这些数字、图表对一般用户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4]。随着人们理财热度的升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股票市场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 而动态图则能较好地解决财经新闻的该项瓶颈, 它能让财经数据的现状和趋势变得清晰、直观和易于理解。在实际的数据新闻中, 动态图能将抽象的数据含义用丰富的可视化图表表现出来, 并通过动态的形式来反映这些数据发展变化的趋势, 例如, 2013年中国科技企业网秦在美国纽交所遭浑水做空事件, 财新网针对该事件推出了以动态图为主的新闻报道, 报道中插入了5张动态气泡图表, 通过这5张动态图表回顾了中国企业自1992年以来参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历程, 图中历数了在美股上市的近300家中概股的发展情况, 将中概股在美股的发展总结为“曾经风光”→“狂潮终止”→“风雨飘摇”→“冬去春来”4个阶段[5], 每个阶段再对应有理有据的叙事内容, 让当时焦虑担忧的股民眼前一亮, 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3 交互地图的运用

在新闻工作中城市建设、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爆炸事件、污染事件、群体事件等都是报道的主要内容, 而这些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空间地理数据。对于空间地理数据的报道, 通过文字和静态地图来描述远远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观众也无法从中感受到事情的发展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新闻工作者采用可查询交互地图, 便能较好地将数据地图报道化繁为简, 让观众通过自动点击交互地图, 通过交互地图中展示的具体位置和立体逼真的现实场景, 来感知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和发展态势[6]。同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在5·12地震发生之后, 如果新闻记者能够通过交互地图准确地报道和展示震区的救援情况, 那么震区外的救援自愿者则能更便捷和清晰地为震区内灾民提供必要和周到的援助;如果慈善自愿者和新闻记者能够通过交互地图准确地为观众报道中国癌症村或污染企业的发展与分布情况, 那么我们的环保事业则将会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新闻报道中, 数据的运用不再局限于采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 并将其主要应用于支撑新闻观点的正确性和可信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新闻报道已经进入数据化时代, 为了适应快节奏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的阅读习惯, 新闻报道必须采用数据新闻的模式来开展新闻传播工作, 以达到瞬间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 以及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用, 这也是新闻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让许多行业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 新闻行业也不例外。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可视化传播方式——数据新闻成了当下腹背受敌的新闻业突围的重要方向, 敏锐的一线记者和媒体已经在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更深层次地洞察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让新闻报道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而数据新闻能够通过挖掘和展示庞杂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 来解决传统新闻工作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对数据新闻的特点和实践运用进行梳理, 以此探讨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创新

参考文献

[1]贾雅婧.大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及前瞻[J].科技传播, 2015 (11) :96, 98.

[2]胡艳.数据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0 (5) :745-749.

[3]付黎霞.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东方教育, 2015 (4) .

[4]郎劲松, 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 (3) :32-36.

[5]王传宝, 滕瀚.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可视化”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3) :3-5.

新闻传播路径 第7篇

关键词: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

一、前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主要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现代人早已经习惯了利用信息手段去处理各项工作,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也包括新闻媒体行业。对此,新媒体的工作人员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新闻的可视化传播,博取观众的喜爱。

二、新闻可视化传播的特点

数据新闻和新闻可视化传播并不是突兀出现的概念,而是新闻媒体行业顺应时代发展而演化的结果。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制作工作非常强调数据的运用。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要对数据进行精确的统计和系统的分析,挖掘数据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现象及其引发原因,再通过可视化的传播工具传递给观众群体,起到媒体的宣传效果。进入数据时代之后,新闻衍变成了数据化的形式,新闻传播也变成了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可视化传播等步骤。通过新闻的可视化传播,能够增强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加强新闻节目的宣传效果。

相比传统的新闻,数据新闻更加强调数据的预测功能和可视化功能。在传统的新闻媒体工作当中,数据是用来增强新闻报道可信程度的,为新闻节目宣传的思想内容提供有力的支持。而数据新闻的侧重点不同,数据新闻一方面利用采集到的庞大信息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方向。通过这种分析,新闻工作者能够提前预知事件走向,在新闻消息的获取当中占据先机。另一方面,数据新闻将以文字为主的新闻传播方式,转化成了以数据为主的新闻传播方式,并且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增强观众群体的参与感。

三、新闻可视化传播的缺憾

(一)数据处理不够精准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在数据新闻的制作上还处于初级水平,导致新闻的数据处理不够精确,对事件发展的预测不够准确,在新闻信息的跟踪、挖掘当中容易失去先机。这对新闻媒体行业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影响。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不够精准,导致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受到了影响,与观众的互动不够强烈,难以调动观众的情绪。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制作和可视化传播具有严格要求,对数据的处理要求快速而精准,这是我国新闻媒体行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缺乏时效性

我国新闻的可视化传播起步比较晚,运作模式还不够完整,没有形成成熟的新闻产业链。这种现象导致了我国数据新闻的信息获取不够及时,新闻工作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事件的最新动态,数据新闻缺乏必要的时效性。在新闻媒体行业当中,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市场当中占据先机,取得长远的发展。

(三)内容实用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在数据新闻的节目制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标准和准则,这就导致了新闻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优秀、传播效果良好的新闻节目只是少数,更多的数据新闻节目内容缺乏实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很难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节目宣传效果不明显。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数据新闻和可视化传播的内涵,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没有秉承“联系社会现实”的原则。

四、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信息图的运用

信息图能够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新闻事件所涉及的所有文字信息。通过信息图的运用,数据新闻能够迅速将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以可视化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具有简单易懂、清晰直观的特点。由于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态越来越浮躁,信息图的运用非常契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成为新闻可视化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在各大门户网站、各种数据杂志当中,都有专门以图片来进行事件报道的新闻专栏。这样不仅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也增强了新闻可视化传播的效果。

(二)动态图的运用

动态图的运用主要出现在一些财经方面的新闻报道。财经新闻的报道经常会涉及大量的数字和图表,对于大部分缺乏财经知识的普通观众而言,这些数字和图表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方便大众进行理解,财经新闻的报道当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动态图,向观众阐述最新的经济政策、市场动向和股票走势等。通过这种方式,即使观众缺乏深厚的财政知识功底也能够看懂新闻节目的播报内容,增强财政新闻的宣传效果。

(三)交互地图的运用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城市建设、自然灾害、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是都涉及了一些地理位置、坐标和数据。对于这些地理位置、坐标和数据的报道,是很难单纯地通过文字来描述的。在传统新闻当中,对这些地理位置、坐标和数据的报道是结合静态地图来完成的,但是静态地图反映的内容信息有限,在传播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可视化传播过程中,交互地图的运用弥补了这一缺陷。比如对于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记者可以通过交通地图实时反映灾区的重建状况,为灾区的救援重建工作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信息。

五、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成为新闻节目的主要形式。我国在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方面,存在数据处理不够精确、实效性不强、内容实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要完善相关技术,利用信息图、动态图、交互地图等手段来进行新闻报道,有效地提高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水平,增强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朴宽.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电视发展的新机遇[J].电视研究,2014(06):61-63.

[2]韩巍.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报道——以财新传媒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4(04):12-15.

新闻传播路径 第8篇

如今,多元化文化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低俗文化乘虚而入,侵蚀人们的思维,麻痹人们的神经。电视新闻媒体产生历史较长,在社会中起着支柱作用。面对重重困难,新闻媒体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新时期电视新闻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出现的问题

(一)重视新闻内容,忽视正能量

拿电视新闻的主要获取途径采访来说,一般都是侧重于陈述新闻背后的事实,而忽略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和内含。部分新闻编辑为了产生新闻而制造新闻,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为主要目的。为了提升受众的关注度甚至专注于报道负面新闻,似乎只有负能量的事物才能发掘出新闻线索。这些重新闻内容轻视社会正能量传播的追踪报道,非常容易混淆人们的思维,对社会毫无价值意义。

(二)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权威性受质疑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发展,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这种模式使得信息可以快速流动,但是其传播的内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事物之间的联系缺乏逻辑性,缺少客观公正的分析和推理,有的甚至是谣言和虚假信息,这样往往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电视新闻媒体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自然而然地会受到网络的冲击,引用一些来自网络媒体的消息和资料,造成内容缺乏严谨思维,消息源可能来自人为杜撰。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加以仔细甄别,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削减自身的公信力,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帮手。

(三)电视新闻信息发布滞后,不同步

一般来说,新闻的播出是一天播出一次,也有昨天的新闻第二天继续播的惯例。所以,新闻的播出总是滞后于事件的产生,导致新闻报道不能够及时被观众所熟知,而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新闻的正能量价值不能及时地予以体现。其结果会造成新闻的权威性受到挑战,造成公信力的减弱。

三、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优势

(一)电视新闻媒体专业性强,深度广

与新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媒体仍然是主流媒体的代表,长期的历史使其在受众的心中仍然处于无可撼动的地位。不同于新媒体,电视新闻媒体在内容选择、制作流程、播出时间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把控。此外,电视新闻媒体具有播出内容画面质量好、信息来源准确、传播途径广泛等特点。

(二)电视新闻媒体是新媒体时代的内容提供者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很多自媒体和网络平台,观众可以自由下载很多内容。但是,看似种类繁多的新闻和相关报道虽说诞生于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但其主要还是依靠电视新闻媒体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对原材料内容的加工和改头换面,变成新的东西。所以,电视新闻媒体仍然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消除负面信息,必须从源头上把关。

(三)电视新闻媒体组织架构合理,多层互动性强

电视新闻媒体具有从上到下的联动机制,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台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对于一些重要的事项和突发事件,往往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层层传递,一起关注事件的进展,共享内容资源,这是其他新闻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在重特大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面前,电视新闻媒体总是能够宣扬正能量,快速地出现在第一现场作出报道,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具有显著的作用。

四、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路径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强化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增强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信息化时代,信息量逐渐增多,传播形式复杂化,微博、微信等新的信息平台使受众可以随时接收各种新闻。这些平台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新闻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作为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来讲,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将其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进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

(二)努力将新闻与正能量相结合

新闻媒体想要营造积极的社会正能量,不仅要重视宣传,还要结合地方特点。使用当地特色来进行新闻专题报道会更有亲和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号召力。例如,每年举行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每年的这一节目都会产生强大的舆论风向,对于社会正能量的集聚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节目在电视新闻中的合理穿插,有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三)充分利用新技术,服务新闻

现在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如果仅仅依靠说教式的新闻传播,会让很多人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应该积极转变思路,广泛利用新技术服务新闻报道工作。由于新闻报道涉及很多的环节,所以,通过不同阶段的特点,积极采用互联网相关的技术使新闻以更加生动、形象的特点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新闻报道的核心要义是还原事实真相、给人以说明警示的作用。同时,新闻还会涉及社会风气的动向。在新闻报道中广泛运用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社会正能量可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新时期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宣传正能量,不仅要通过客观和公正的报道将事实陈述清楚,更应该将新闻背后蕴含的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结合起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扩展其正面影响力,为优化社会风气、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媒体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所以电视新闻媒体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宣传和打造具有正能量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电视新闻媒体传播正能量的路径进行探究,分析其特点,总结规律,同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正能量,新闻报道,信息化,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文军.论电视新闻栏目品牌影响力[J].传播与版权,2013(04):37-38.

新闻传播路径 第9篇

童兵 (复旦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主任, 新闻学院教授)

讨论新闻传播学科今后几年的建设规划, 必须重点结合以下三个大背景的发展进行思考。

第一, 未来十年中国国家建设的发展状况。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其一, 国家行政管理水平会较快提升, 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可以向公务员培养适当拓展。其二, 新闻主管单位对于新闻媒体的管理, 方法会更加科学。媒体承担着表达舆论、引导舆论的任务。与此相关的教学研究, 如舆论表达、舆论引导、舆情调查、舆情管理等, 应该成为学科新的增长点。

第二, 未来十年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几年, 新闻传播学科对新媒体的研究、教育, 比较重视, 发展也比较快,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新媒体教育,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其一是纯技术, 新闻院系的老师教不了, 也不需要去教, 可以让工科的老师承担。其二是技术和新闻专业的简单结合, 如开设计算机基础、新媒体概论等课程, 但这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其三是技术和新闻专业的深度结合, 不同的新闻院系可以在这方面走出有各自特色的路子来。如复旦正在筹建新媒体实验室, 打算通过远程技术, 把学生带到媒体采编讨论、新闻发布准备等现场, 观摩参与、实战演练。

第三, 未来十年新闻传播产业的发展趋势。纸媒还有多少年的历史?电视还有多少年的辉煌?新闻传播学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产业的一些发展方向, 如大数据、云发展, 一般新闻院系的教学科研力量可能跟不上, 必须努力。

熊澄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这个背景下, 我们怎么来看待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新闻教育以及我们自己的学院、学科?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这个市场, 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从新闻学、传播学这两个学科来看, 正好体现了两种诉求。其一, 在新闻学教育方面, 目前中宣部推动的“复旦模式”体现了一种市场导向, 就是政府方面的需求。其二, 在传播学学科方向上, 它的突出特点是,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推动, 带来了整个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乃至社会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我觉得也是一种市场导向。

我们今天的媒体生态, 表现为内容整合、渠道整合、终端整合、受众与传者之间的整合等种种整合形态。在这种状况下, 如果我们仍然强调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分野、差异, 实际上是把新闻的宣传功能强化了、把传播的技术功能强化了, 但是弱化了新闻与传播之间的共性。所以我认为, 我们今天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 是不是还是要回归它们的共性?

我们的学科建设, 不应该以学科评估为导向、以拿到博士点作为学科培养的终极目标, 而需要多从学科本身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从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出发来进行思考。

尹韵公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第一, 学科建设是离不开大环境的。从大环境来讲, 我们现在的环境是非常好的。大家也看到了, 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 是一个非常积极进取的领导集体。习总书记上任不到一年, 就对新闻工作发表了重要的“8·19讲话”, 这是前人没有过的举动。

从具体方面来讲, 也有很多新的举措。比如今年新成立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它成立的主要背景是, 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 取得的成绩毋庸质疑;然而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还比较缺乏理论自信。我们的理论研究, 一定要跟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

第二, 我觉得我们这个学科还是要“左顾右盼”, 既要看到我们学科的发展, 也要注意别的学科的发展。任何学科如果只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对着墙壁自说自话, 这个学科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会被其它学科笑话的。

第三, 我们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 和其它学科的一样, 都应有一种特别的责任与担当。在德意志民族崛起的一百年里, 曾涌现过一批学术大家。我们现在谈中华民族的崛起, 这样的大家还没出现。我觉得, 我们“50后”这一批是很难出啦, 但是我们有责任培养下一代, 争取在“70后”、“80后”中间, 出一批学术大家。

最后, 对于一个学院来讲, 不可能做到什么都强。学科还是要有限发展, 即突出主题, 在某一个方面做出特色。结合当前的形势, 我们可以在新媒体以及跨文化交流方面, 付出更多努力。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传播学科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其中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 是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对我们学科的根本性改变。我们刚开始面对互联网的时候, 通常把它看作一个平台、渠道、通路, 只是一种延伸性工具。而现在我们必须正视, 互联网实际上是对整个社会原本分散的、各自为战的种种要素、功能的互联互通, 由此形成了新的态势、规则和运行机制。这需要我们形成全新的认识。互联网对于传播形态的发生与组织, 包括主体、内容、渠道、效应等方面, 都产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对这些改变与影响, 我们还缺乏充分的研究。

比如, 过去大众传播只传递共性的、大家都需要的一般性信息。而现在社交媒介不仅传播着这些我们过去所熟悉的共性信息, 同时也在报告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情绪状态、空间地理状态等个性信息。它是整个朋友圈的所在、所思、所想, 对于身在这种信息场中的人如何看待、理解这个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过去大众传播侧重于理性信息的传播, 而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以情感信息作为判断前提, 在进行关系判断、情感认同的基础上, 选择性地接受理性信息。今天真正有效的传播渠道, 就是像社交媒介这样, 透过人和人之间的关联, 让信息顺利进入到人们的认知深处。

第二, 是神经科学方法对于传播基础性机理的逼近和揭示。过去, 传播学研究得较多的是信息传播的短期效果和中长期效果。而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神经科学为我们揭示了, 大脑在最初接受信息的一瞬间, 人在生理上如何接受信息刺激, 整体的神经反应状态、结构、模式是怎样的。这填补了以往的空白, 为我们对于传播效果发生机理的研究,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今天若想在传播学领域内有一种科学的、坚实的构建, 对于神经科学的方法必须要有大力投入。

黄芝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原院长, 《新闻大学》杂志主编)

第一, 我们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 必须向新媒体方向转向。习总书记的“8·19”讲话里, 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讲我们要正视现在很多人, 特别是大部分青年, 他们的信息主要是从互联网上获取的。这是我们以前不太愿意承认的, 但确实是事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讲文化体制改革的第38条, 也给我很大触动。里面只有四个字提到传统媒体, 而且是说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我们的学科, 除了保留不变的规律性的东西, 更多的气力应该放在研究新媒体上。

第二, 学科之间确实要交叉。我们的学科的研究思路、方法, 已经显得比较陈旧了。我最近看了一个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人的心智, 非常新颖。又如汪丁丁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运用了韦伯在社会政治学中提出的模型。我们需要的, 正是这一种, 各学科不是一般的简单交叉, 而是真正的深层融合。

第三, 对于最新的传播技术进展, 我们至少应该有普及性理解。我们不用成为技术专家, 不用去钻研尖端、深奥的科学原理, 但基本的还是要懂。懂了以后我们对新媒体的创新和运用就会好多了。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院长)

我坚持一个观点, 市场是办学的决定因素。但是高校的整个办学思路, 根本不依靠市场规律办, 这就是我们产生所有问题的根源。我认为, 对一个高校的院长而言, 只有两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进口, 也就是生源;另一个是出口, 也就是就业。而且就业情况不仅是表面的, 而是真正对业界有用的, 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一个任务。

大学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学术方向的安排。当然, 学术和整个市场经济也应该保持一定距离, 不一定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走, 它有它的独立性。但教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等等, 必须尊重市场的现实, 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调整。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和市场资源配置是很像的, 它和市场的距离是最短的。我们现在的新媒体教学和研究, 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思考, 新闻传播学就永远追不上新媒体的步伐, 永远是被新媒体抛在后头。

我们有时候说“科研经费就是死钱”, 我们做科研还要找活钱。没活钱做不了, 要做就做市场需要的。你这个学科是应用学科的话, 你就必须和业界紧密地互动。你的资源应该向业界索取, 你可以跟他交换。你的科研成果应该是在业界里头被使用的, 一旦被使用你才有价值。

倪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 新闻学院教授、执行院长, 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现在从整个学科的发展来看, 我们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 传播技术, 对新闻传播、新闻教育, 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以前我们可以回避技术, 但是现在已经无法回避了。不过, 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里面, 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占有什么样的分量, 这是需要我们仔细考虑的, 也不能弄成纯技术的。

第二, 新闻传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我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分界, 越来越淡化。我们必须吸收别的学科的知识, 为我所用。复旦今年就提出来“招进来, 放出去”, 来寻求其它学科的支持, 学生可以广泛选修新闻传播之外八个专业的课程。我们人大保守一些, 是和其它专业联合办班。

我们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 来建设和改善课程体系。人大的设想是, 一面加强新媒体方面的课程建设;一面对所有的课程都进行改造, 不仅调整课程体系, 而且变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进行改革, 否则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新闻界》主编)

第一, 我们应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通过专门开一个课, 像任务一样完成。而是我们在进行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时, 无论讲什么课程, 课程里都要贯穿着人文精神。我们可以把对人文精神的阐扬, 贯穿到各门课程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中去。

第二, 现在我们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 必须想办法加以改善。其一, 建议跨高校抽查, 对于明显水平很低的, 不授予学位。其二, 我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有两年制和三年制, 最后一年基本是放羊。学生一直在找工作, 根本没心思写论文。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其三, 对于专业硕士, 最后可以不写学位论文, 但需要一个切实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论文类成果。其四, 对研究生导师的资格应进行定期考查, 几年内没有发表像样论文的老师不能再担任导师。其五, 对于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该加强管理, 比如增设开题环节。其六, 我们现在学位论文的模式化问题太严重了。比如有的论文虽然看上去形式规范, 但选题论证、理论依据都是些套话、常识, 中间是极为简单的数据分析, 最后得出的几句结论, 我们不做这个研究也知道。又如现在很多论文的选题都是对某家外国媒体、几几年到几几年、关于某个问题的报道的简单量化分析,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什么意义。其七, 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原则上不允许硕士、博士论文引用教材;论文原则上还要有外文的参考资料, 并在正文中加以引证。

第三, 还有一个突出问题, 很多学生不会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公正、客观的分析。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方法来解决。其一, 每学期组织几次对现实问题的师生讨论会, 最好能邀请到跨学科的老师参加。其二, 建立一定程度上的强迫读书制度, 开设本学科硕士生博士生一般性的必读书目和各专业方向的必读书目, 并要求他们写出读书笔记。

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院长,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向不明确, 由此带来了学生的无助感和老师的无力感。此外, 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特殊性, 但它首先还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这是不容抹杀的。对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 我有以下具体意见。

第一, 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一定要明确, 在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清晰地体现出来。还是要讲求学术独立、批判精神。

第二, 人才培养的定位既要准确, 还要具有超越意识, 不仅仅是毕业后可以胜任哪些具体岗位。

第三, 教学科研的方向一定要有特色。比如早稻田大学把新闻传播教育放在他们最优质的学科:政治经济学部;就办两个专业, 一个新闻学, 一个经济新闻。正是要运用他们强大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优势, 来支撑新闻人才的培养。

第四, 课程设置要讲究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系统性。互联网等新媒体带来的海量资讯, 将导致新闻报道领域今后变得越来越宽泛、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复杂。所以新闻学科的专业学习之外, 对其它学科的学习, 非常之重要。

第五, 新闻传播教育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化、增强国际视野。数量众多的留学生, 能为我们提供直接去了解其它国家文化、他们学科进展的机会。

黄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我主要谈一谈学科特色的建设问题。从我们整个学科来看, 粗放型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 提炼特色的问题变得尤其重要。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 究竟把特色放在学科的什么层面上谈。学科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制度建构, 其二是教学问题, 其三是学术科研。谈特色, 是三个层面都要有特色, 还是仅仅讲某一层面的特色?

一般而言, 特色是一个学院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它与这个学院学科发展的传统密切相关, 往往是对其传统优势学科领域的延续和创新。特色, 绝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东西, 需要我们去明晰、去理解、去规划、去实施。

学科团队, 也应该根据学科特色来建设。不是说完全限定下来, 你要么做这个, 要么做那个;而是在老师们有不同个性、有共同爱好的基础上, 形成一个共同的研究领域, 并予以一定资助扶持。这样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使老师们的个人兴趣, 和学院的总体发展、试图有所突破的方面, 相互形成照应。

此外, 有几个方面应该明确一下。

第一, 什么叫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比如说, 两个河岸, 中间一座桥。我认为的跨学科, 就是这座桥, 既不是这个河岸, 也不是那个河岸。必须根据你的需要, 重新搭建起一个东西来, 需要提出自己的概念。

第二, 国际化指的是什么意思?国际化, 如果指的仅仅是在SSCI上发文章, 没有多大意义。国际化, 在我看来, 是要有全球视野, 我们研究的东西, 是别人没有看到的, 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对话的。

第三, 新媒体绝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一方面, 新媒体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为我们学科内的所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现在没有谁研究新媒体, 或不研究新媒体;所有的研究都要放到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 包括历史。另一方面, 即便是专门研究新媒体也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视角, 而不能只拿着技术说事, 我们要做的是从传播角度对技术的理解。

刘鹏 (《新闻记者》杂志社主编)

我们现在所处的传播环境, 可谓一个“共时代”。即普通民众和职业的新闻传播者共享新闻资源、共产新闻文本、共绘新闻图景。在这样一个时代, 新闻传播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转变。

第一, 在基础层面上, 新闻教育应该变成一个公共课, 变成面向各色人等的一个素养教育。包括基本的新闻采写技能、基本的新闻传播伦理、看待媒体的方法等内容。

第二, 在专业层面上, 新闻教育应该是一个精英教育, 一定要体现专业价值。即便在“共时代”, 未来主要还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传播。必须注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包括挖掘、核实、筛选、整合、解读能力等等, 还有讲故事的技巧, 以及汇集民众传播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提升的能力。

第三, 新媒体方面的一些重要技能, 比如视频采编、社交媒体运用、数据新闻采制等等, 需要急用先学, 应该赶快推出一些对应性课程。

程曼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当前, 我们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社会环境、媒介生态、政府职能, 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接触方式等等, 都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 带来了很多新的社会需求, 因此生发出了新闻传播教育中很多新的增长点, 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注意。

比如, 政府职能变化以后, 要求信息公开, 自然就有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的出现。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奇缺这方面的人才。又比如国家、政府的形象塑造, 军队提的“舆论战”, 也都大量需要专门人才。

像卫生、计划生育这样的领域, 有很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需要经常沟通。而卫生部新闻办的工作人员, 很少有学新闻的, 主要都是学医的。因为不太懂新闻, 他们准备的对外发布材料里, 往往有很多专业术语, 行政色彩也特别强, 很难做到通俗易懂。

还有, 随着中国发展的加速、国际地位的提高, 希望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亟需大量的国际传播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过去比较注重外语和多媒体技术的训练, 对于实际上更重要的价值观、大局观的培养, 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因此, 培养出的驻外新闻工作者, 往往缺乏对事物现象进行准确判断、综合把握的能力, 很少有人能进入国际传播的主阵地主战场。

这些专门领域的传播人才, 都需要跨学科的培养方法。跨学科有两种, 一种是“1加1”, 一种学科简单贴上另外一种学科, 并没有真正打通, 我们现在大部分还停留在这个层面。另一种是“1合1”, 让新闻传播学科和其它学科实现高度的融合, 这是我们应该去追求探索的。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我将结合清华的探索实践, 来谈谈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相结合这样一个话题。

第一, 我想讨论浸入式的教育思维。浸入式教育, 是让学生按照新闻从业的标准流程, 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下实成实践。近年来, 我们与多家媒体进行了共同完成大型系列报道的项目合作。比如今年和《河南日报》合作了关于丝绸之路在河南建设的十二篇报道。报社派出资深记者指导学生, 不仅让他们锻炼了新闻业务, 也深入了解了媒体运作和中国国情。除此之外, 我们还有清新传媒平台, 包括一家周报、一个每周三期的视频节目、一个纪录片工作室和一个网站。学生也必须按照相应周期, 不断拿出实践成果, 接受公众检验。

第二, 我想探讨融合式教育的设计问题。在我看来, 主要有三种融合, 一是同一方向内的融合, 二是新闻传播学科内部跨方向的融合, 三是跨学科的融合。同一方向内的融合, 目前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有很大影响。我们有类似国外顶石 (capstone) 课程的设计, 即学生在毕业前的高阶学习项目, 总结、整合之前所学, 并产出具体成果。我们开办了一系列专题工作坊, 比如在“清新视界”这个视频节目制作工作坊中, 有五位老师共同参与教学, 他们分别擅长于策划、采访、制作等不同方面, 在此实现了内部融合。

跨方向的融合, 我们主要通过开设课程来实现。比如下学期将开设数据新闻课程, 涉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等三部分, 并不是一个领域、一个老师就能完成的, 因此就需要跨方向的融合。跨学科的融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1+1>2的问题。不是将两个学科放在一块, 马上能变出一个合作的产品, 实际上要产生创意和创新。

此外, 还有中国和国际思维的融合。我们现在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外国人、也有外教, 在日常的互动和沟通中, 就有很多中外思维的融合。我们的国际新闻专业, 不少毕业生以后会被派驻到国外工作。现在他们正在中国的最底层进行社会实践、接中国的地气。

罗以澄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原院长, 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 人才培养。这方面首先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按照国家现在的部署, 大学将分成两种类型发展, 一种是研究型大学, 一种是职业型大学。如果定位在办研究型大学, 新闻传播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端精英人才。这种人才, 不一定指博士, 而是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话语权、主导话语权的人才。他们一方面能够制造新闻, 另一方面能引领舆论。这个“制造”不是说胡编乱造, 而是说做的新闻报道并非一般报道、能够广泛传播并被大家所接受。

第二, 团队建设。这方面主要涉及三项内容:团队整体状况、凝聚方向以及确定领军人物。领军人物, 不能只有一个人, 也需要形成层次、形成梯队。第一、第二、第三层次都要有。比如50后是谁领军, 60后、70后又是谁领军。第一层次的领军人物, 一定要到国际舞台的中央去, 让外国同行能够识别你、知道你、跟你对话。最好第二、第三领军人物都到国际舞台上去。

第三, 科学研究。我们学科的研究, 说老实话, 入世的太多, 出世的太少;回应上面政策的太多, 跳出来从学理上研究的太少。理论色彩怎么加强, 一定要注意一下。另外, 我们也要反省一下成果的评价体系, 现在往往只有国内的评价, 而很少有国际评价。

丁烈云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对我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支持, 为我们向国内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向各位专家请教问计, 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校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创办新闻专业的工科院校, 新闻也是我校开办的第一个文科专业。从最初的新闻系到现在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一直坚持探索特色教育之路;形成了“文工交叉、应用领先”的传统, 培养出一大批既有扎实人文功底、又掌握新型传播技术的新闻传播人才;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此次研讨会有幸邀集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 共同围绕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这一主题, 展开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必将在思想和智慧的交锋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为我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有信心把华科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好, 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张昆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非常感谢各位前辈、专家对华科大新闻学院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学院的发展现在走到了一个重要节点, 恳请各位为我们下一步发展的路径、方法, 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自1983年华中工学院 (华科大的前身) 创办新闻系至今, 新闻传播学科在我校已有31年的历史;在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最近一次 (2012年) 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五。虽然其间也经历过特别艰难的时刻, 但尤其是最近十余年发展较快、处于上升态势。形成了新闻传播史论、实务, 新媒体, 政治传播等学科特色领域, 以及以下优良传统。一是学科交叉、重视应用, 因为学校的工科背景, 主要体现为文工交叉。二是面向业界、产学结合。三是全球视野、接轨国际。四是敢于竞争、善于转化, 这是老校长朱九思提出的, 在没有太多先天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努力探寻差异化发展道路。然而, 我们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师资队伍中, 具有号召力的领军学者较少, 国际化程度不高, 缺少重大的学术创新成果等。地处武汉, 我们没有北上广的地缘优势, 引进人才难度大, 学生得送到外面去实习、成本也比较高。

上一篇:诚信教育经济法教学下一篇:移动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