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升级效率范文

2024-06-19

互动升级效率范文(精选6篇)

互动升级效率 第1篇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化,回归分析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转型升级,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业部门转移。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化率的提升与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同步进行。

1.产业转型升级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第二产业的发展和聚集是推动城市化率提升的重要动力。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同时,通过工业企业集聚产生的连锁反应也间接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极大地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推动城市聚集效益的实现。交通、商业、金融、公共事业等生产生活服务业发展为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的发展保证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社会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城市外部经济效应,促进城市化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2.城市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

城市化具有经济聚集和人口聚集的特征,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口规模的扩大将会减少雇用各种劳动力的成本;城市较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服务业,为厂商的生产提供诸多便利和成本节约,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从而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经济聚集效应的影响下,行业间的要素、商品、信息交换与联系日渐频繁,引发通讯、交通、金融保险等各类市场的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聚集还促进了生活服务规模扩张,与劳动力配置相关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培训等第三产业也将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1.产业转型升级对城市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城市化率作为因变量,产业结构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量化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对于城市化率(Y),运用北京市区县农村城镇化综合评价数据进行衡量;对于产业结构,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X1)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X2)进行衡量。选取2004—2012年北京市13个区县的104个样本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和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到方程(1)如下:

由回归结果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将提升1.0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将提升1.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假定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呈现此消彼长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仍将提高0.324个百分点。

2004—2012年,北京市13个区县城市化率平均值为73%,已经基本处于城市化中级阶段的中等偏上水平。在这种城市化实现程度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率提升具有更加重要的拉动作用。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化率,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演变,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区域经济整体规模,从而使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最终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

2.城市化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

为了具体表征城市化率提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本文选取产业结构作为因变量,城市化率作为自变量,并进行拟合,量化城市化率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分别将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Y1)、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Y2)与城市化率(X)进行拟合,对比各种拟合情况,选取拟合程度最好的方程作为回归结果。

第二产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方程(2):

由回归结果可知,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呈现“倒U形”抛物线形态变化。当城市化率低于68.5%时,第二产业比重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提高;当城市化率高于68.5%时,第二产业比重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快速降低(见图2)。

第三产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方程(3):

由回归结果可知,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呈现“U形”抛物形态变化。当城市化率低于66.3%时,第三产业比重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降低;当城市化率高于66.3%时,第三产业比重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快速提高(见图3)。

可以看出,城市化率提升将促进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并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而引发新一轮城市化率提高进程。

三、房山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验证

1.房山区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变动的影响。

将2004—2012年房山区二产比重和三产比重带入方程(1),可以得到房山区城市化率的模型拟合值。将拟合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基本符合。也就是说,随着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房山区城市化率将不断提高,但第三产业的城市化率拉升力度要高于第二产业。

2004—2007年,房山区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邮仓储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19.1%、18.4%、14.1%。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呈现下滑趋势,年均降幅达到10.9个百分点。在这4年时间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相应下降,城市化率也相应上升,年均提高4.3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奥运管控措施的影响下,2008年房山区经济受到一定冲击,地区生产总值下降5%。其中,工业下降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42.3%,房地产业下降15.8%。从而引发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双双降低,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提升,城市化率下降1.7个百分点。2009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房山区经济触底后迅速反弹,工业中间投入减少,利润大幅增长,使得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房山区城市化率略有下降。2012年,房山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建筑行业不景气,致使第二产业比重下调3.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提高0.6个百分点。

因此,可以得到,房山区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与城市化率的升降关系密切。以第三产业发展拉动房山区整体经济规模扩大,进而使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产比重相对下降,第三产比重相对上升,将是提升房山区城市化率的有效途径。

2.房山区城市化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2006年房山区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已经处于中级阶段的中等偏上水平,高于方程(2)和方程(3)的分界值。也就是说,2006年以后,随着房山区城市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将呈现上升态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将相对逐步下降。

从实际情况来看,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产业聚集效应的表现形式是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功能区规模的不断扩大。2012年房山区中央购物休闲区(CSD)、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等五大园区投资和收入比2009年分别增长1.8倍和68%。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行业间的要素、商品、信息交换与联系日渐频繁,引发信息传输、商务服务、金融保险各类市场的发展。2011年房山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金融业3个行业实现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49.6%。2012年房山区外来人口已达到21.4万人,比2006年增加8.3万人,增长55.3%。在这种城市化人口聚集效应的带动下,区域内的消费需求随之不断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7.3%,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在反哺与互动中实现升级升值 第2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广播电视发展的核心是造就并张扬品牌。当前我国的广播电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姿与魅力。然而,我们品牌的定位还仅限于精品节目的产生和优秀栏目的经营,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和媒体已开始向频道的品牌化建设方面倾斜,但认识的深度和实践的力度仍然制约着品牌战略向纵深推进,广播电视的品牌化运营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十字路口。那么,作为品牌战略基础的品牌栏目的陪护如何升级?作为承载品牌的频道、孕育品牌的媒体自身的品牌化建设如何推进?作为“子体品牌“(栏目、节目)与“系统品牌”(频道),乃至“母体名牌”(媒体)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在三者品牌化推进的过程中实现良性的互动和升级、实现自身的升值?这值得每个媒体工作者认真加以思考。

一、培植子体品牌,为构建系统品牌、优化母体品牌打好基础

一个媒体的公信度与舆论影响力如何,离不开媒体自身情况和所处的社会层面,离不开媒体的社会话语权,更取决于媒体传播内容对受众市场的影响。媒体母体品牌的形成与优化,离不开每一个频道的架构和支撑;系统品牌的生成与成长,更离不开每一个栏目、节目这种基础品牌的充实与构建。因此打造“子体品牌”,形成名优栏目应当是各个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变泛区域化节目为本土化节目。节目的特色是优势,个性是生命,指向是目的,最本土的就是最民族的,最民族的也就是最大众的。其次,变常态节目为特别节目。特别节目最大亮点就是内容上的与众不同,形式上的别出新裁。再次,变顺其自然为合理的生命周期。市场厌弃一成不变,观众青睐标新立异。即使“名品”,也同样需要“量变”到“质变”的不断革新,不断注入适时而鲜活的生命元素,以保证良好的成长态势。

二、构筑系统品牌,承载“前端”与“终端”的两极责任

一个专业频道,能否完成由品牌栏目向品牌频道的跨越,定位的科学与严谨、异化与区别,将起到影响成败的关键作用。频道结构的优化,需要紧扣新的频道定位,依据受众需求,适时推出那些具备“精品”品质的品牌化节目、栏目,为频道的品牌化建设提供“能源”。同时要对现有节目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评价及筛选取舍,进行重点扶植。对专业频道进行系列化的包装、宣传和推介,形成观众的视觉定位,与观众之间建立起固定的“通感”关系,这将对栏目、频道的品牌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再就是利用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发出系列产品,做好“品牌延伸”工作。

三、优化母体品牌,在“反哺”与“互动”中推进品牌战略的升级和升值

品牌栏目、品牌频道的品牌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媒体自身的品牌化水准;而媒体自身品牌化又会影响到品牌栏目、品牌频道的“能量的释放”。所以,我们升级品牌频道时,对媒体自身 “母体品牌”的经营和优化,同样要高度重视,倾力而为。

1.培育名主持,以主持人的名人效应提升母体品牌的价值含量

名牌栏目之所以成为名牌,除了栏目自身的名牌品质和特征外,要离不开栏目主持人对该栏目的驾驭和掌控。成熟的优秀主持人对栏目的品牌化升级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将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自身的“信誉放大”效应会使其影响力远远超出所在的栏目、频道,从而成为所在媒体自身的一种宝贵资源,所以,“母体品牌”的优化,名主持人的发现、培养、使用和成长应该是一项重要内容。

2.拓展视听空间,以广泛的专业活动扩大“母体品牌”的社会影响

把专业活动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空间,运用各种不同主题、不同形式、不同指向、不同运作模式的业务实践,形成特定的收视看点,扩大“母体品牌”影响。

3.勇于承担使命,关键时刻要善于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形象

任何媒体都要关注社会的进程,融入时代生活,强化服务意识,勇于承担使命,这同样是实施品牌战略的一种有效尝试。同时,以个体形象的优化造就队伍良好的整体形象,从而实现由“人格品牌”向“品牌产品”、品牌频道、品牌媒体的转变,这同样是品牌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创设互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第3篇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 根据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 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提问或练习, 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问题或练习的难易程度, 选择相应的学生作答, 这样既不会让“学困生”觉得“高不可攀”而丧失信心, 也不会让“优生”觉得问题过于简单而无聊.例如, 因式分解:x2-y2-6x+9.这道练习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不是很困难, 但对中下、特别是差生来说, 就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但若把它改成三道连续练习, 即因式分解: (1) x2-y2, (2) (x-3) 2-y2, (3) x2-y2-6x+9, 之后再由“下、中、上”三类同学来完成练习, 将差生的思维“步步引入”, 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即便不能使差生透彻理解原题, 也至少通过 (1) (2) 题而增强参与意识和“略知一二”.必要时可同意“优生”为“学困生”解围.这样,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和协作精神.对个别同学, 甚至可提前“打招呼”, 直截了当地让他预习和准备下一节课程, 再予以提问.对学生的错误解答, 不能一味地责备, 而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实际上, 学生的许多错误解答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有些错误甚至给人以启迪.实践证明, 这些做法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 在作业方面, 要允许同学有不同的作业量, 对个别较大灵活性的题目, 要允许“学困生”免做, 但要注意, 不能让学生以此为借口偷懒.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避免盲目抄袭.要知道抄袭是学习的一种恶习, 许多同学正是因此而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二、精讲精练, 杜绝“拖课”现象

不知为什么, 在一些教师看来, “拖课”现象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和理直气壮, 甚至认为这是对学生的关怀备至.仔细解剖“拖课”现象, 有几点要引起重视:

(1) 从学生的角度看, 教师没有权利剥夺学生宝贵的十分钟下课时间, 这十分钟里, 学生既要休息、放松, 又要准备第二节的课程.如果占用了这些时间, 学生就可能一直处于紧张和匆忙状态, 以至影响第二节课程.从其他方面讲, 学生的大脑不会像电视频道那样容易转换, 他们在接受另一学科知识之前, 必须有一定的休息和适应时间.

(2) 从学生听课规律看, 他们的较佳注意时间只能在25分钟左右, 超过这个时间, 学生会觉得疲劳而分散注意力.故课堂上要注意授课形式的变换, 除教师语言的精炼、准确外, 要给学生适量的讨论和练习时间, 习题要精心筛选, 例题讲解要注意提出要害和关键步骤, 之后由学生自己完成.

例如:如图, 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的距离, 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 连接AC并延长到D, 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 使CE=CB.连接DE, 那么量出DE的长, 就是A, B的距离.为什么?按图写出“已知”“求证”, 并加以证明. (本题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写好“已知”和“求证”, 至于证明不用老师解答.) 总之, 讲解例题主要是指出关键和要害, 以后尽量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比老师平铺直叙的讲解有更好效果.在这里老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充分信任, 要尽量让学生手、脑并用, 而不是当收音机.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3) 从备课质量讲, “拖课”的背后, 往往隐藏着马虎应付和信口开河, 我们反对授课的过分刻板和枯燥, 但也不能因此而无节制地随意发挥.记得某某名师作授课分析时指出:宁可落下授课内容, 也绝不能占用学生宝贵的十分钟.落下的内容第二节可以补上, 只要不断总结经验, 教师的授课技巧仍可不断提高.而沾上“拖课”的不良习惯和习以为常, 将后患无穷.所以, 一节较满意的教案, 除了规定的基本要素外, 有必要分析上课时的各种可能性, 该删的删, 该加的加, 这种胸有成竹的临时发挥应该是允许的.

三、打破陈规, “重奖”反提问

几千年的传统教育, 造就了老师提问学生的固定模式, 似乎也没人怀疑过它的合理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了反提问的积极意义.如何在课堂上营造师生间配合默契的相互提问氛围, 是值得老师注意的一个问题.

(1) 要真诚对待同学的提问, 不能因为担心完不成授课任务而故意回避或敷衍了事.“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 但在当时同样是无人欣赏他的这种思维, 甚至觉得是个笑柄.只是后来才真正体验到这种不起眼疑问的巨大威力同样, 对每名学生的提问, 老师有必要把他们看作是小牛顿或小爱迪生.当我们抛开个人偏见, 就会发现这些听似幼稚的发问背后蕴藏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更何况有些提问和建议的确出乎老师的意料, 且有略胜一筹之感对这种极具价值的提问, 可予以“重奖”, 要知道, 奖给一次上讲台完成练习的机会, 在学生看来, 远胜过任何物质奖励.同时, 这种奖励也不知不觉消除了学生对课堂练习的畏惧.当老师看到学生不再为提问而念叨“阿弥陀佛”时, 就意味着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 应该指出, 敢于正面向老师提问的学生毕竟不多.如何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问和建议, 有待进一步尝试.在板书时, 故意写错一些符号、数字或公式, 让学生在思考或“窃窃私语”之后再纠正, 也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增强参与意识的可尝试方法.实践证明, 教师适当的“装傻”, 反而会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 这当中要很好地把握分寸, 否则, 老师将真的被当成傻子而失去信任.

四、结论

互动升级效率 第4篇

尚福林表示,城商行作为服务地方的重要金融力量,要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要找准当地鼓励类产业发展的着力点、限制类产业政策实施的平衡点、淘汰类产业政策落地的切入点,通过信贷投向额度管理、利率风险定价策略、风险权重设定等市场化方法,有效保障金融服务重点,科学确定服务定价,确保鼓励类能够享受到金融支持的雨露甘霖,限制类中的优质企业享有差别待遇,淘汰类能够平稳退出。

尚福林指出,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是城商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继续推进网点下沉、人员下沉、服务下沉,力争城市服务盲区全覆盖、薄弱领域有提升、弱势群体能惠及;在普惠金融可获得性上实现新提升,按照基础性服务注重成本节约、竞争性服务注重效率提升的思路,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扩大信用记录覆盖面,基本实现小微企业、城市居民信用档案全覆盖。

当前,金融服务总体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尚福林要求,城商行应在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化发展方面进一步用功加力,精耕细作社区金融服务、市民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切实改善相关领域金融服务薄弱局面。

尚福林指出,城商行可分别探索专业市场领域的特色银行发展模式以及特色业务领域的专业银行发展模式。一方面,引导城商行积极推进向专业市场领域的特色银行转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契合自身特点的特定市场领域,作为发展转型的主战场,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银行品牌;另一方面,城商行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重点致力于发展部分核心竞争力强、客户吸引力大的特色业务,切实做专、做精、做强,成为佼佼者。

尚福林特别指出,近一段时间,城商行案件高发,大部分作案手法简单,有的涉案金额巨大,甚至影响到了机构的生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抓紧开展案件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报告案件信息,严肃追究问责,同时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员工管理,切实把案件高发势头遏制住。

互动升级效率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28.2%、47.9%和23.9%演变为2007年的11.3%、48.6%和40.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思路。“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而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保障,因此研究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互关系有其重要意义。

1 相关研究评述

关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早在1766年Smith就认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Ricardo(1817)在边际收益递减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Solow(1956)开创了人均产出长期稳定增长中技术进步的核算,通过将技术从生产函数中分离出来,揭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他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而现实证明科技进步应是内生变量,因此存在理论上的局限性[2]。Romer在1986年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和技术体系之中,使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即新古典经济中的资本和劳动外,又加上了人力资本(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和新思想(用专利来衡量,强调创新),1990年又将R&D、不完全竞争整合进增长框架的技术进步模型[3]。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拓展与深化上,如以Murphy、Shleifer、Vishny(1989a,1989b)为代表的策略性互补和需求外溢模型[4,5],以Young(1991)为代表的建立在阿罗的干中学模型基础上的边干边学和技术扩散模型[6],以Lucas(1988)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模型[7],以及受到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影响的熊彼特主义增长模型,其代表人物有Aghion(1996)、Howitt(1998)等[8]。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成功解决了传统经济增长的理论缺陷,该理论认为专利、发明与创新及其普遍应用都会引起边际利润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型,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在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方面,一些学者从定量或定性方面作了研究。在定性分析方面:周叔莲、王伟光(2001)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同时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9]。张晖明、丁娟(2004)分析了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力[10]。王岳平(2005)分析了产业技术升级特征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1]。徐敏(2006)研究了技术创新对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得出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12]。在定量分析方面:宋辉、李强(2003)运用科学的投入产出模型,从技术原理上定量地测算了科学技术诸因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13]。胡志强(2005)从科技拨款总数及占财政支出比重、R&D经费、国家科技奖励数目、三种专利申请授权状况四个方面定量研究了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14]。徐志霖(2006)利用中国工业产业数据,采用经典的SCP范式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与企业技术研发行为的关系,发现竞争与企业利润同时对企业研发具有促进作用[15]。冯金丽(2007)通过修正后的C—D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关系[16]。唐德祥、孟卫东(2008)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以R&D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R&D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7]。

本文分别构建衡量科技进步水平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变量的数据浓缩。同时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87-2007年科技进步水平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之间互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进步水平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之,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水平对科技水平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科技进步水平:为了详尽的描述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水平,本文采用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国R&D研发人员、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大中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百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固定资产构建费、R&D经费支出、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大中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大中企业技术引进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支出、专利申请受理数、国际三系统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情况、科技成果奖、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成果成交额、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比重、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综合能耗产出率、百户城镇居民电视机拥有量及全国电话普及率等20个指标来衡量我国科技进步水平。

产业结构水平:本文采用霍夫曼比例系数、基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百万固定资产原值的产值、单位GDP能耗、劳动力结构系数、产出结构系数、工业制成品占出口的比重、工业内部利润平均化程度等11个指标来衡量产业结构水平。

本文样本区间为(1987-200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高校财经数据库(www.bjinfobank com)及中国科技统计网(www.sts.org.cn)。

2.2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浓缩

本文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衡量科技进步水平的20个变量和产业结构水平的11个变量做数据浓缩处理,SPSS16.0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个实际变量中抽取出两个因子提供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94.301%,这说明这两个因子所包含的信息占20个实际变量所包含的信息的94.301%。将这两个因子分别定义为F1和F2。并计算出主因子F=(86.862F1+7.439F2)/94.301。这里我们用KJ来表示F。

本文以同样的方法得到产业结构指标体系的主因子,用CY来表示。

2.3 协整分析

在处理时间序列宏观模型时,如不事先考虑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而回归滥用,可能会导致“伪回归”(Suspicious Regression),即变量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的线性关系,但相关的检验量却是十分显著的现象,以致最终得到错误的结论。针对计量模型的“伪回归”现象,Granger,Dickey和Fuller等人提出了协整理论。协整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对于两个或多个具有单位根特征的时序变量,可以构造变量之间的某种组合似的模型达到平稳目的。协整理论表明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可以认为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Cointegration)。因此这里我们先对CY与KJ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注:*,**,***代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临界值由Eviews5.0给出;检验形式中C代表截距,T代表时间趋势,滞后期数K的选取由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确定。

从表2可以看出CY和KJ都是I(2)序列,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下面我们使用Johansen和Juselius(Johansen,1988,1995;Johansen和Juselius,1990)等人提出的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选择和协整检验[18,19,20]。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即VAR模型的滞后阶数。

首先,令Xt表示CY和KJ构成的列向量并进行VAR模型设定。为了保持合理的自由度使模型参数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又要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因此选择最大滞后阶数为六阶,从六阶依次降至一阶来选择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使用AIC、SC信息准则和LR统计量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并用自相关LM统计量检验残差序列有无自相关,JB检验(Jarque-Bera)检验残差的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滞后阶数为四阶的VAR模型(用VAR(4)模型表示)整体及各子方程拟合较好,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性,不存在自相关且服从正态分布,因此确定VAR(4)模型为最优模型。用Johansen方法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注:样本区间:1987年-2007年;**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临界值由软件Eviews5.0给出。

表3表明,两个检验一致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间存在1个协整向量或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向量的系数估计为:

方程(1)给出了经过标准化的协整系数估计值,由于各变量都是经过对数处理的变量,所以这些数值反映了长期的弹性,由此可以得出协整方程:

方程(2)表明了1987-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技术进步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弹性系数为1.445 375。

2.4 脉冲响应分析及Grange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描述的是当某一内生变量的扰动项受到一个单位的冲击而其他变量及其扰动项不变时,对所有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将来值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①科技进步水平一个单位(innovation)的冲击在前3期对产业结构水平基本上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从第4期开始对产业结构产生正向反应并渐渐的增加。这表明科技进步水平对产业结构水平有正面促进效应,但不能立刻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②产业结构水平一个单位的冲击对它本身在前3期产生正向反应,但在第4期以后产生负向反应。说明现有的产业结构水平不合理,不利于长远发展。

从图2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水平一个单位的冲击对科技进步水平一直产生负向冲击,并在第9期达到最大。这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科技水平的进步。

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表明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C.W.Granger于1969年提出了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是基于VAR的F检验来实现的,如果要检验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序列x是y的格兰杰成因(Granger Cause),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利用EView5.0软件对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水平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注:F统计量和概率值由Eviews5.0给出。

由表4可以得出:在10%显著水平下,滞后3期时,科技进步水平是产业结构水平的格兰杰成因,但产业结构水平不是科技进步水平的格兰杰成因。这表明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不合理,不能对我国的科技进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原因可能与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比较小,还处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①从长期来看,科技进步水平(KJ)与我国产业结构水平(CY)存在协整关系,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弹性系数为1.445 375,表明我国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在10%显著水平,滞后3阶时科技进步水平是产业结构水平的格兰杰成因。但产业结构水平不是科技进步水平的格兰杰成因。这表明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水平对科技水平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③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得出科技进步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在第四期后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水平对科技进步水平长期会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的制约着我国技术水平的进步。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3.1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及加强科研人员队伍的培养,壮大科研队伍,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

从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来看,从1987年的5%降到2007年的3.6%。表明我国这些年来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不足。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有利于科技水平的进步从而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2 降低创新风险、加速推动技术扩散

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性,风险很高,在基础研究阶段尤为突出,企业往往不愿从事这些研究。鉴于此,技术创新和研发资助几乎是每一个发达国家都采用的政策。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投融资方面,也与一般产业具有明显的不同,要求有比较良好的技术市场和风险投资体系。因此,政府在克服风险、补偿外部性、创造新市场和创新制度方面的能力便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期,因此政府要在加速技术扩散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更快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引导互动交流 提高复习效率 第6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优生引领;以点带面

一、学案导学复习基础知识

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往常常由教师滔滔不绝,归纳总结,进行串讲。对于这种方法,超长生感觉是听着都会,没有新鲜感,听着听着就会走神。中常生似懂非懂,因知识的部分遗忘而跟不上老师的讲解。低常生一片茫然,几乎没有收获。教师很累,学生很闲,效果很差。

基于此,尝试以学案导学的方式复习基础知识。学案主要由教师设计,将一章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以关键词填空形式出现,层次分为“识记”“辨析”“应用”。编写“学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它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既从课程标准出发,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上课时,教师将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从记忆中搜索答案,填写学案。然后对不能确定的内容查课本,查笔记解决。对于不能从课本和笔记中整理出答案的内容,则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解决。

教师将班中学生分组,选出组长。教师订正组长的答案,组长订正组员答案。订正答案后,部分学生仍然不能理解的内容,可由组长或教师引导讲解释疑。

由于学生层次不同,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案上找到自己有作为之处。超常生完成的快,得到教师指导后,马上转换角色帮助中常生与低常生,在实践中巩固加深。而中常生和低常生也能因此得到及时的面对面的指导,及时清除学习中的障碍,有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优生引领做好习题训练

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后,要通过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习题训练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人很难做到一一指导,中常生容易在此时掉队,超长生独特的思维得不到挖掘,学生中好的方法思路得不到交流。针对这种情况做如下尝试。

教师精心选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学生完成后,将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检查,订正答案。首先由组长引领解决组内的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组间交流。这样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能将学生中独到的见解或思维的火花及时闪现在大家面前,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正如俗语所说:“两个人的智慧胜过一个人。”何况几十个人呢?

学习不仅要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非智力因素。教学中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让学生自己相互纠错,相互讨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信心及勤奋、踏实等性格,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以点带面”,完成试卷讲评

习题课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测试则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阅和验收的手段之一。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适当选取测试题,要求学生在较科学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进行整体批改,然后将试卷反馈给学生。

进行试卷讲评时,若教师从头到尾整体讲解,只错几分的超长生就会在大部分时间内无所事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重点难点题不能仔细推敲,多方论证,则中常生在难题的消化吸收上也会效果不佳;低常生因为欠账太多而失去听课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对试卷讲评应做如下调整。

教师先安排学生看自己做错的题,进行考后自我纠错。十分钟后,教师集中解决高分学生的问题,因为高分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以达到“脑力资源”共享,并使突破难题的学生有成就感,而接受帮助的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可取长补短,受到激励。将班内约二分之一学生的问题集中解答后,余下的学生与这部分学生自由结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完成对问题的解决,这种互助组可延续到课下。

为鼓励和检查互助组的效率,教师可在下一节课抽查几名学生,看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对完成好的组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总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有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互动升级效率】相关文章:

扩容升级05-05

组织升级05-07

升级测试05-08

质量升级05-14

升级路线05-21

升级障碍06-13

整合升级07-05

升级拓展07-08

升级建议07-09

升级风险08-11

上一篇:外墙保温工程质量控制下一篇:采购活动的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