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2024-08-29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精选12篇)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第1篇

一、揭题设问, 激发预习兴趣

一篇文章的题目可以说是一扇窗户, 透过这扇窗户, 往往可以窥视到文章的大概内容, 重点所在, 甚至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揭题, 对启发学生预习, 培养自学能力, 很有帮助。如教学《飞夺泸定桥》,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每个词的含义。“飞”在课文中是指抢时间和敌人赛跑;“夺”在课文中是指攻天险, 夺取。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桥, 红军只有夺取了泸定桥, 才能渡过大渡河北上抗日。再揭示文章思路, 从题目可知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先写“飞”, 再写“夺”。最后从整体入手, 指导学生按文章的思路进行学习。先讲“飞”:时间短, 距离远, 战士和敌军冒雨赛跑;再讲“夺”:桥险, 敌凶, 战士冒着枪林弹雨, 奋不顾身去夺取泸定桥。这样通过具体字词的教学, 揭示文章思路, 既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 又掌握了单元的训练重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这样, 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 用“制造悬念”, 抓住文章关键, 直奔中心, 以主带次, 进行揭题, 无疑能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会自读, 教给预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此, 我们就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这基本方法主要有:读、画、查、思、写、问六点。读:读单元提示, 了解单元的主题;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预习应以读为核心, 读是搜索疑难, 回答问题的前奏。画:就是画出生字、词, 重点句或不懂的字、词、句等。查:查字典、词典、工具书、电脑, 了解有关课文的资料。思:思考课后思考题;思词、句、段的意思;思考预习题;思考写作方法等。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 要善于思考, 思考、再思考。”多思才能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写:就是写出自己的体会, 感悟, 或做笔记。问, 就是学会从字、词、句、主要内容、写作方法处质疑;从插图中质疑;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处质疑。当然, 每一篇课文在布置预习时, 侧重点又不相同。比如:预习《文言文二则》注重“查”: (1) 查有关资料, 了解作者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2) 查字典, 词典, 理解不懂的字词。 (3) 查相关的道理。预习《匆匆》时则重“读”:1、读通、读顺。2、读出感情。3、读出感悟, 明白道理。4、读出写法, 学会仿写。通过这样的预习, 学生掌握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也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自学能力, 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检查评价, 培养预习习惯

没检查就没落实, 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 并作出评价。检查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作提问式检查;可抽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可以在讲课的进程中随机抽查读等。同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恰当的评价, 以评价促预习, 以评价增效果, 以评价导习惯。预习是为培养自学能力服务的, 但不完全等于自学能力。契诃夫说:“方法是才能的一半。”如果学生善于运用预习方法, 养成预习习惯, 由不自觉到自觉, 由“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 认真预习, 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 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再说, 预习习惯的养成和预习方法的掌握,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小学生自制力差, 反复性强, 兴趣转移快。仅靠他们的意志力是很难养成预习习惯的, 要避免学生的预习情绪时高时低, 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督促。预习习惯一旦养成, 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扎实, 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 积极思维, 大胆发言, 敢于争论, 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 效果良好, 孩子将受益终身!

四、引导释疑, 培养自学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自学笔记 第2篇

兰坪小学惠 锋

内容摘要:“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榜样示范,激发兴趣,做好笔记;示范引导,循序渐进来让学生学会做笔记;通过课堂展示,鼓励监督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笔记读书笔记

正文:

语文教学是学习语言的,老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培养和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做好自学笔记,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做圈划批注,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水平的有很大提高。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也有益处。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认识,课文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完全有能力做自学笔记。为此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榜样示范,激发兴趣。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这是古人曾经总结出的一条教训。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向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古人以蒲草、陶罐、布袋、树干做笔记。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

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学习古今关于读书的名言。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激发学生学习时善于做读书笔记,做一个认真读书的人。

语文书上,新语文读本上,学生是不是真学,翻开学生语文书,翻开新语文读本一看便知。学生学的状态,学的效果都可以由此得到检阅。

做预习笔记,这是学好语文的根本之途。白的,光的,也是寒碜的,没有思想的痕迹。我曾要求学生在新语文读本扉页上写下:“圈圈画画的线条是我思想的舞蹈,密密麻麻的批语是我成长的见证。”

二、示范引导,循序渐进。

我说的做笔记,主要是预习笔记,就是在书中圈点勾画出重点词句,根据问题和自己的理解在书中做记号。

做记号的方法有很多,简明扼要,快速记笔记,自己能看懂就行。可以用实线、双实线、波浪线、括号、圆圈、三角号、星号、着重号等符号记录。在自己的理解、体会、心得、评价、疑问等地方写出文字,做出记号。

课堂上做笔记和课前做预习笔记相结合。先在在课堂上多给以示范性的引导。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在文中找到课后的生字。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在文中找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经过多次引导,这要形成预习的习惯。

在课堂上也要给以相应的时间,指导学生圈点批注。

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要求学生划出节奏,方便朗读;把部分注释写在正文旁边,方便理解句子。学习古诗文,都可以这么做。在学习写人的文章时,划出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细细阅读。学习《武松打虎》时,把武松打虎的动作词语划出来,再去读一读,就能读出人物的神韵。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读读人物的语言,再想一想,就能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学习《金色的鱼钩》时,抓住人物的对话,对理解人物很关键。学习写事的文章时,找出事件的高潮部分,圈划批注,细细品味。学习《再见了,亲人》时,划出前三自然段每段末尾的反问句,能知道文章的结构。鼓励学生在插图旁边写话。读完文章,简要的写感想。

在课堂上知道怎样批注了,再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圈划批注,提出疑问。循序渐进,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课堂展示,鼓励监督。

日常的检查、督促、展评必不可少。学习兴趣的养成要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课堂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以写得整齐、整洁美观、简明扼要为标准,每周挑出比较好的笔记,让大家学习。教师也要做好读书笔记,到时候和学生“晒

一晒”,学生还是很喜欢的,乐于接受这样的方法。对于懒惰的学生要勤于督促。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第3篇

1.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内涵外延,提高学生的分析素质

所谓知识的内涵就是知识的结构和形成过程;外延是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应用。

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探讨可以发现知识的抽象性,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提高,而抽象思维是学生分析素质的精髓。这里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联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至少可以判断出初中几何63.9“角的平分线”一节中,定理1和定理2是互逆定理;通过挖掘“比例性质”中“等比”的内涵外延,学生会发现这里字母的含义,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会更加注重和防范条件(b+d+f……+n≠0);通过挖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内涵和外延,学生会发现用这个定理不仅可以证明“线段成比例”等作图题。学生在解决这类作图题时,会联想到“平行线”的作法。对于比较难的知识,教师可采取“设疑”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如:“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应用,可设疑:①观察定理的“结论”,用它可证明什么量相等7.②观察“题设”,用它证明线段相等需要几个条件成立?

由此可见,通过知识内涵外延的挖掘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的严谨性,也认识到作深入分析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素质。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素质

中学数学课本中蕴涵着大量的解题规律。“自学·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应用规律并掌握它、运用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素质。

数学知识的应用规律在教材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种是直接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如:分式方程的解法,分解因式的方法,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一种是隐含于数学知识中,需要从数学知识中挖掘、提炼。教师的引导作用关键在后者。本人在教学中运用问题探求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证明“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引导学生观察定理和例题,发现这类几何题蕴涵着四种几何图形。)把它们提炼出来,然后在题目中识别它们、运用它们。

3.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符号语言关,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素质

掌握和运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数学推理过程,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内容。领会和运用数学符号语言是初一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通过“符号语言”关,增进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领会数学推理的因果关系。由代数过渡到几何。如:从负数大小的比较(比较-3与-2的大小,∵|-3|=3,|-2|=2;又∵3>2∴-3<-2)到几何中线段长短的比较(∵a=2,b=3;又∵2<3∴线段a<b)。让学生懂得任何结论的获得都不能想当然。其次引导学生理解几何中常见的“符号语言”模式(“……∥……”、“……⊥……于……”、“……交……于……点”)。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符号谱言”表述几何题的论证过程。把它和写作文联系在一起。说明“一条件成立”就是一个自然段,分递进和并列两种关系。

数学符号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循环渐进的过程,教师要长期地计划和安排,从初一入学到初二第一学期末都是属于进步和完善阶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猜想、去发现,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化石化1中)

责任编辑/张烨

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4篇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导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特点, 创设合乎教学的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满足他们好奇、好胜、好学的心理.

1. 创设问题情境, 设疑生趣

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 让学生因好奇而产生求知欲. 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之前, 我提出问题: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 全国13亿人一天大约能节约多少粮食? 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立刻情绪高涨, 在急于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主动地获取新知.

2. 联系生活实际, 唤起兴趣

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 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就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通过“年、月、日”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制作生活作息表, 并适时进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3. 注重及时反馈, 保持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而且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应该用点头微笑予以肯定, 使之迅速体验成功, 建立自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保持学习兴趣.

二、组织务实学习活动, 导探

学生思考的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实践证明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而长期以来数学课的课前预习实效性不是很强,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应该预习什么, 该怎样预习.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 我设计了这样一套预习提纲: (1) 自读课本, 理解书中内容. (2) 搜索和本课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或你了解的相关知识. (3) 试着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本课新知. (4) 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惑?

对于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困惑, 教师可以将它视为课堂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预习时产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教师要为他们创造交流的时空; 对于学生课堂中随时迸发的灵感, 教师要作出合理的引导. 由此可见, 教学时, 如果能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一种探究型的预习, 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自己的预设, 那么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一定能够在课堂上和谐共存.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 应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 学会学习;教师则要善于调控教学的双边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 我设计了“折角”的教学活动:每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 让学生先找一找这张纸上有几个角, 各是几度, 接着让学生用这张纸折一个45度角, 学生很快折出来了. “你还能用这张纸折出哪些角? ”这时所有学生都忙碌开了, 他们有的折, 有的用三角尺量. 在随后的交流中得知, 学生从最初的45度、90度、135度, 到后来的30度、60度、120度等等. 在折30度角时, 好多学生其实已经知道要把90度的角平均分成三份, 但是他们又在为平均分成三份感到为难, 于是有人想到用三角尺的30度角去量, 然后再折.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地思考, 进行各种尝试,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进步和成功. 同时, 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情感都是大有益处的.

3. 鼓励学生应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教学“可能性”后, 我创设了以下情景:某商场要举行抽奖活动, 设一等奖 (红球) 1名, 二等奖 (黄球) 3名, 三等奖 (白球) 6名. 先要求学生替商家设计抽奖箱内球的摆放方案, 然后再进行抽奖活动. 在学习“统计”后, 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然后统计一个班的学生其家庭一周、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 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从而提高用数学思维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导思

学生思维的源头, 就是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 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 展开思维, 并力求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

如在“找规律”中, 可以让学生看图找出“两端都植树, 树的棵数就比段数多1”的规律, 紧接着让学生尝试猜想“两端都不植树, 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再鼓励学生用图形验证他们的结论. 这样可以形成认知冲突, 锻炼学生的思维, 随后的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树也可以让学生先猜测再证明. 从而更好地形成知识体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 学会质疑 第5篇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

一、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

10月,我应邀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会”上讲《落花生》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习惯地在学生中巡视。奇怪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有在书上画任何记号。

5分钟之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都茫然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里不禁感到悲哀: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根本没有提问的习惯。都读了5年书了,学生竟然不会提一个问题。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笑着对学生们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 我充满期望地看着大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仍然不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学生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

“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

“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我看到其他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

“老师,‘新花生’是什么意思?”第二位同学站起来提问了,我又鼓励了一番。

“老师,‘开辟’是什么意思?”第三位同学问。

学生具有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他们都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这时,我又及时启发道:“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

一会儿,一位女生说:“‘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

“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立即把学生提的这句话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在这句话上,一个个都动起小脑筋来。突然一个男孩举起了手:“那天晚上为什么天色不好呢?”他的问题引得大家全笑了起来。

“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父亲‘很难得’呢?”

“真聪明,他联系自己家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马上鼓励了一番。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呢?”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了。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要用上‘也’呢?”学生开始咬文嚼字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在老师的鼓励和循循诱导下,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了。

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我的体会是: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

二、向教科书质疑。

“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和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呢?请看课例:

落花生这种植物对城里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让学生对落花生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我在学习课文前先问:“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课文前预习部分的介绍。”

学生都认真地阅读起预习部分,一会儿大部分学生的手都举了起来。我叫了一位学生回答,他站起来引用了书上的一句话:“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个有趣的特点,它的花落了,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

这个学生话音刚落,我马上接过话头郑重其事地说:“书上这句话有错误,请你们找一找,错在哪儿。”

“啊,书上有错误?”学生小声议论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不要看着我,我的脸上没错误,而是书上有错误,请认真读书。”我笑着再次提醒学生。

学生倒是都认真看书了,但脸上仍显得茫然。

“请轻声读一读这句话。”我提示道。

学生轻轻地念着,突然一名学生举起了手,然后又一个。好,五六名学生举起手,个个脸上显出兴奋的神采。

我叫了第一位举手的学生。“老师,落花生的花落了,在地上会枯萎掉、烂掉,不可能钻进地里去。”他试探着说。

“太棒了!”我由衷地称赞道。“花落了还能钻到地里去吗?”我问全体学生。

“不会,不会。”大家有的摇头,有的摆手。

“那落花生的果实是从哪儿长出来的呢?是根上长出的?是花上长出的?还是……”我因势利导,“请你们看看课文旁边的图画。”

通过看图,学生发现落花生的果实不是从根部长出的,也不是从花上长出的,而是从茎上长出来的。我看“火候”已到,就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落花生全貌,用笔指着图说:“落花生的花落之后,花柄继续生长,伸进地里,花柄前端的子房逐渐长大就结出了花生。”我边解释边画简笔画。

“噢,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时,我面向大家:“书上也有错误,你们能迷信书本吗?”

“不能。”

“你们能迷信老师吗?”

学生一愣,旋即回答:“也不能。”

“对,老师和书本上都会出错,如果你们发现问题要大胆地指出来,不能迷信!如果谁发现了我的错误,给我提出来后,我就拜他为师!”我一字一顿地说。

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尤其是小学阶段,老师的话有时就像“圣旨”,小学生是惟命是从。面对学生的单纯天真,我们做教师的绝不能陶醉在“一言九鼎”的满足感中。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惟实”、“惟真”,让他们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敢于质疑,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还是通过课例来说明吧。

例一:

“《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用得有些奇怪,你们看是什么词?”我启发道。

“‘居然’。”学生找到了这个词。

“我想,围绕这个‘居然’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小脑筋动开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问这个词的意思,这是首先要搞懂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点评道。

“‘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一个学生解答道。

“我们种花生就是为了收花生,现在收花生了为什么用‘居然’呢?”

“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居然’呢?”我点拨道。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种花生。”

“因为我们是一群小孩子。”

“因为我们是在荒地上种的.,收获出乎意料。”

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从‘居然’这个词可以看出落花生这种植物生命力很强,不需要人特别侍候它。”

“真聪明,体会得很好。我把你这个答案变成问题就成了: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这是第三个问题。”我引申道。

到此,我小结:“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居然’这个词(或其他句子),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用得是否恰当(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及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有水平。”

例二:

10月,我应邀作示范课。古诗《赠汪伦》的教学正在进行当中。我让苏州实小的学生初步自解诗句的意思后,问学生:“这首诗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厚呢?”

几个问题之后,再也没有人举手了,我看没有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还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学生纷纷皱眉思考起来。1分钟后4人小组窃窃地议论起来。

一会儿,班上的小手又举得老高了。

“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生问话的底气很足,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2]下一页

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好像与众不同。”一位胖胖的女生疑惑地问。

啊,我是多么高兴啊!这是两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啊!这是通过表象深人诗歌实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千古送别名诗。

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通过表象看到实质的问题。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不要匆匆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导学生往深入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如:人与人告别一般在家门口就送别了,为什么要李白上船时汪伦才赶到呢?这有悖常理。好朋友分别一般是比较难过的,为什么汪伦送别时却踏歌相送呢?这好像也与众不同。这些都是疑点,值得推敲。

《小学青年教师》/5/9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第6篇

【关键词】自学  议论  引导  学生学力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是特级教师李庾南几十年教育经验的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最初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推广,取得巨大成功,后陆续推广到其他学科。虽然数学和思品,两门课程存在很大差异,但这种教学模式在思品课堂中同样颇有成效,尤其有利于学生学力的发展。学力作为思品课而言,学生的学力主要指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和指导,学生能知行统一,提高自身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二者在核心理念上是相同的都“以生为本”。所以在思品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学力发展。

一、“自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性,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传统的思品课以老师讲授为主,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毫无吸引力。对于思品教材绝大部分学生在不需要老师的讲解下是看得懂的,如果课堂上老师还在讲解教材无疑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初中思品课也不是以“知识”目标为主。“以师为本”的讲授式教学是无法很好实现思品课中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注重“以生为本”。在思品课中学生“自学”是多方面的,包括阅读各种材料、查找资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等,这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在《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一课中,让学生自学课文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习小组合作制作《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为主题的手抄报,再让学生上台展示。在整个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现代媒介能力、阅读能力、选材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所提高。而且这种“以生为本”的模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极大促进学生学力发展。

二、“议论”中促进学生思辨性,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在思品课堂中“议论”是十分普遍和有效的课堂环节。“议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的小组或全班性的讨论。在议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初中思品几乎每堂课上都有“议论”的过程。有涉及到价值观冲突的讨论,比如“老人摔倒,你扶不扶”等;有涉及到全面认识问题类的议论,比如“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等;有涉及到现象到本质的讨论,比如“对于公共生活中的很多规则,很多人明明知道,为什么还明知故犯?”等;有涉及到知识层面的讨论“如何区分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受益、处分权?”……在思品课堂中需要学生议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效的议论是会让“真理越辩越明”。在议论的过程中,知识目标不仅能更清楚的实现,更主要的是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倾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更加客观、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是显性的学生学力的发展。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议论中,组内分工明确,主持人、记录员、代表发言者等角色轮流担当,这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而这也是思品课中“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这是隐性的学生学力发展。

三、“引导”中引领学生价值观,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引导学生“自学互帮”的几点思考 第7篇

一、创设情景, 激发动机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 信其道”。一般说来, 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 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 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 课堂的气氛就显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因此,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 注重沟通师生间的情感, 及时进行角色转换,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2.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 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 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果能把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 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会感到新奇, 希望了解它, 因而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 但中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 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或中断, 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特点,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适时激励, 体验成功

在教学中,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 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 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 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 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常采用这样的激励措施: (1) 老师们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 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在与学生的个别交流时, 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的语气表露出对学生的希望, 使学生受到鼓舞。 (2)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注意多表扬, 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 教师要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多表扬鼓励,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自学互帮、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再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对掌握教材、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有益的探究性情境, 让学生思考, 让学生观察, 充分展示小组合作、交流的魅力。这样, 就把教学过程变成了“质疑—探究—合作—创新”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自主交流学习中体验获取成功的快乐。例如教学《跳水》一文, 导入新课后, 就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小组合作讨论。不少学生自己能确定阅读计划与目标, 解读生字词, 读懂课文;弄清谁跳水, 为什么跳水, 结果怎样等。老师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验, 不管多少, 不管水平高低, 能谈即可, 这样, 自学互帮就落到了实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第8篇

关键词:语文单元教学,自学能力,自主学习

传统教育, 把学习定为再理解、掌握、巩固, 运用人类的知识少。学生的任务是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下来, 将形成的定律、结果再检验一下, 导致学生不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 也不知道做学问的办法, 没有教师灌输就没有学习内容, 自然不会自主学习。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办法是学生学, 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取新知识, 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了让学生适应未来生活, 必须教会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怎样才能交会学生学习, 培养自学能力呢? 单元教学为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形成科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它体现了教材和教学的规律性、阶段性和系统性, 而现行教材, 不仅体现了这个特点, 而且有所创新。一是以单元指要为先导, 明确教学目标。二是以读写为中轴, 透过活动, 由课内向课外延展。三是读分三个层次, 固定课型。四是写有三个步骤, 坚持读什么写什么。五是一个单元一个训练点, 一个读写小循环。 ( 摘自第一册语文教学参考书) 这就要求教师从单元着眼围绕单元教学, 只要进行单元设计以一篇或两篇带动一篇或几篇。导读、阅读、练习、写作考察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

一、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在单元教学中, 教师根据目的要求处理好单元内部各篇间的关系使知识系统化, 如学习第一册第二单元, 这一单元从内容上看, 都是写师生情的; 从创作手法看全都运用的叙事和抒情, 但每篇的侧重点不同, 《我的老师》是选取感受最深几件事, 侧重的是抒情, 要理解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再塑生命的人》运用铺垫手法来刻画人物, 抒发感情, 其中还有对“我”的动作行为及心理的描写; 《我的早年生活》语言诙谐幽默, 充满轻松的调侃与自嘲; 《王几何》则是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不同侧面对人物进行刻画。在学习本单元时, 既要按照每一课的目标进行教学, 又要引导学生写文章可以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手法, 选取不同角度表达同一主题。这样就把整个单元贯穿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精讲多练以练代讲

精讲是面向全体学生讲授。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发展阶段, 学知识离不开教师的讲解, 但老师要讲重点, 疑难处, 关键处, 把讲压缩到最低限度, 让学生多读, 多思考。

尽管教材所选课文都是名篇佳作, 但也不能不分主次, 面面俱到。如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是写四季不同景色的抒情散文, 偏偏俱佳, 景景优美, 但学习是要有所取舍。可以讲春的五幅图画中的一幅, 如春草图, 其余四幅图画让学生仿照春草图自己分析, 余下课文根据要求自己阅读, 以达到练的目的。在精讲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以练代讲, 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了学生素质。

三、比同存异

第一册语文课本中介绍了一种叫比读法的阅读方法, 运用比读法, 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 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自学能力。求异就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 对课文进行重新处理, 根据课文提供的条件或创设情境或改变结构或改变角度和补充情节, 只要运用得当, 就能比较好地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单元内部比较, 第一册的第一单元都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都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都有时间地点人物, 但写法不一样。《羚羊木雕》运用顺叙插叙, 讲述了一个孩子之间珍贵的友谊和对世事无奈的故事。《散步》运用顺叙侧重写了一家人的浓浓亲情。《秋天的怀念》以“看花”为线索、以追忆的形式写母爱的深厚; 《散文诗两首》 (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借景写人, 托物寄情, 以花喻人, 极其自然的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通过比较, 很容易看清各篇脉络特点, 记叙顺序。不同文体的比较如写作重点也不同, 引导学生区别, 诗歌与记叙文写法上的异同。

四、传授自学方法掌握自学本领

古人说, 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 终生受用不尽。我们要教给学生打鱼的本领, 让他们自己去找鱼吃, 让学生自读课文就要交给学生自读方法。

读课文一是过语音文字关, 学生在此阶段, 初步感知教材, 要培养学生熟练的使用字典和词典, 扫清语言文字障碍。二是审题, 要从题目和文章的关系上来理解题目的作用。如《秋天的怀念》从题目上看怀念谁、为什么怀念、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三是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步要理清文章结构, 可以划分几层?中心和主题是什么? 写作特点如何? 例如记叙文, “写了什么”指弄请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写的”指找出人称、顺序、线索, 详略、中心、描写方法、环境。“为什么这样写”是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是做作业,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作业本上反应出来。这样, 学生就学会了怎样读书, 培养了自学能力, 提高了学生素质。

学生学会了怎样读书, 以后教师就可以放开手脚, 大胆地让学生自学一些课文, 甚至某些单元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及时查缺补漏, 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第9篇

叶圣陶说过, 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这样重视预习, 是因为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己摸索, 开动脑筋的过程。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课文。为此, 就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谈几点看法。

一、专心备课, 寻找激趣点

课前要钻研教材, 挖掘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 就会钻进去, 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备课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师了解学生, 钻研教材, 备好教法, 寻找兴趣激发点的关键时机。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且每篇课文各有特色, 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在来回推敲每篇课文的不同之处,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 抓住文中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地方, 点燃学生想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 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 它带有感性色彩, 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例如:要让学生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 只要引导学生看课题, 让学生发现, 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以往学的不一样, 从而在课题中提出问题, 教师顺势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还没等你布置预习, 学生迫不及待去读课文了, 问题自然就在读中解决了。再如:让学生预习《和田的维吾尔》时, 只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纵使生活再苦, 感觉也是甜的。”一读这句, 学生讨论起来了。为什么“生活苦”会感觉“甜”呢?苦在哪?甜又指什么?学生也觉得矛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 更新方式, 有的放矢, 善于设置悬念, 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预习的自觉性, 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指导, 把握关键点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讨论较多、较深入的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的问题, 其实, 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 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 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关键点是“课眼”, 处理好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指导学生预习, 也只有把握好关键, 再进行精心指导, 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 达到高效预习, 培养自学能力。如教《草船借箭》一课, 可把握恰当提问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抓“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这一关键点让学生提问, 列出问题, 当作预习题。学生急于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自觉读课文, 这样就把“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教学任务完成了, 并有见解、有感受的解决了“读懂”这一关键问题,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再说, 教学中需要提问,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 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进行精心设计。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 有多处出现了“笑”字, 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 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 从而做到有目的的自觉预习, 解决了“读好”这个关键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提示学生, 多读几遍《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第4自然段第4句话, 看有什么发现, 把它写下来。好些学生能发现, 可以用三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解决了“语言积累, 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关键问题。

三、细心检查, 发现创新点

长期以来, 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 如会读生字, 解释词语, 概括主要内容等等。当然, 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 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 这是不利益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 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在检查预习时, 教师一定要特别细心, 发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给予鼓励, 并顺势鼓励其他学生在预习时能自觉寻疑, 发挥想象, 学会发现, 有所创新。这样不断的鼓励, 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 就一定能生根开花, 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比如, 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发现有学生在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旁边写了二个问题:是鲁迅记性好吗?鲁迅在夸耀自己吗?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说他的想法, 从这入手, 引导学生解疑, 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有些学生喜欢品词。如:教学《泊船瓜洲》时, 引导学生品读, 推敲了“绿”字的用法, 许多学生很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预习《桂花雨》时, 就有学生找出了“全年,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浸”字进行分析。我在检查作业时, 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此, 同学们都能在品词上下功夫, 学会了学习。

有些学生喜欢诗, 常把一些课文编成小诗;有学生想学老师的样子, 读了课文后, 抓住主要意思, 写成板书;有些学生常把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或联想;有些学生总想从课文中发现些表达方式……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 所以, 我们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不同作业, 不同思维, 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第10篇

过去,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作用, 不少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高分和高的“升学率”, 从而只注重灌输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 而对培养学生自我素质方面的工作难免有所欠缺, 甚至留下空白, 导致了诸如“高分低能”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确实抓好全民素质教育, 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 就应迅速地从过去应试教育旧框架中摆脱出来, 把学生素质教育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做到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法, 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法。

通过多年的尝试和摸索, 我以为, 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 从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作为突破口, 就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方法, 不仅便于教师操作和把握, 而且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 收效十分明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首先应抓好课堂导读。从学生“学”的需要出发, 设计形式多样的导读提纲, 在课堂上适时地组织学生课堂阅读。导读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课前、课尾和课中进行。

对于课前导读, 应考虑到学生对新授课的内容已经有所接触和认识, 一开课, 就可出示几个问题 (即导读提纲) , 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寻求问题的解答。比如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已对“年、月、日”这些概念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和认识, 在新授课一开始就直接出示如下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

3.二月是小月吗?为什么?

4.年有哪两种之分?各有多少天?怎样判断平年、闰年?

要求学生对照问题仔仔细细阅读课本, 看自己在未听老师的讲解情况下, 能够弄清楚几个问题。学生们为了寻求答案, 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读中有思, 思中有读”的境界, 而后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下, 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的解答和进一步地探讨, 对所学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更加深入。

对于课尾阅读, 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小结, 将要小结的要点转化为导读提纲, 设计成几个问题板书给学生, 要求学生阅读刚才新授的内容, 这样学生等于在自我阅读后与老师一同进行了知识点的归纳和小结。比如在教学“除法的意义”一课快结束时, 出示三个问题:

1.什么叫做除法?

2.除法和乘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3.“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要求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 认真阅读课本, 最后让几个学生轮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和小结, 同时教师给予评点和指正。这样, 在进行课本内容的归纳和小结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归纳和小结的能力, 加深了对新授课的理解, 做到使学生“读有所得”。

对于课中导读, 则可以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对于涉及到的某些概念和难点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读一句, 思考一下, 体会一下, 甚至进行一些讨论, 再继续读;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教师一边启发思考, 一边做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在分析计算某些习题时, 则可以让学生边阅读教材边思考同时加以演算, 使学生逐步具有独自摸索和分析问题能力;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可让学生在阅读相关内容时, 列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而后进行集体讨论比较。

总之, 课中导读可以涉及到教学内容十分广, 课本上的概念、例题、小结, 甚至图例和表格, 无所不包;方式可以采用精读、研读、算读、轮流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

课堂导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能够根据老师要求、在老师的点拨和启发下, 有目的、有次序、有层次地对课本进行学习, 渐渐地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 为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其次, 应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预习。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学生课后预习的习惯是必不可少且十分关键的环节。诚然, 可以在课尾直截了当地出示一些预习的要求, 安排学生课后去预习新知, 这无疑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但是, 如果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和乐于表现等心理特点, 在课尾的教学安排中, 通过巧妙构思, 用设置悬念、设置疑问等方法引导和暗示学生去预习, 从而激发了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 则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要教学“长方形面积”时, 设计如下一组题目让学生计算:

求长5米, 宽2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把上述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单位换成分米后, 再计算其面积。

在辅导学生利用新授课的知识, 计算上述长方形面积时, 即可帮助学生小结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同时又可让学生比较计算结果, 提出学生课后有时间可以想一想:同样一个长方形, 两种方法所求得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与它们的长、宽是否有关系?并告诉学生这些内容下节课将给予解答。通过设置疑问和暗示, 从而激发起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达到学生自觉预习新课的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第11篇

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这样重视预习,是因为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摸索,开动脑筋的过程。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课文。为此,就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谈几点看法。

一、专心备课,寻找激趣点

课前要钻研教材,挖掘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备好教法,寻找兴趣激发点的关键时机。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都不相同,且每篇课文各有特色,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来回推敲每篇课文的不同之处,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抓住文中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地方,点燃学生想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例如:要让学生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只要引导学生看课题,让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以往学的不一样,从而在课题中提出问题,教师顺势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还没等你布置预习,学生迫不及待去读课文了,问题自然就在读中解决了。再如:让学生预习《和田的维吾尔》时,只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一读这句,学生讨论起来了。为什么“生活苦”会感觉“甜”呢?苦在哪?甜又指什么?学生也觉得矛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预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指导,把握关键点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讨论较多、较深入的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的问题,其实,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关键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也只有把握好关键,再进行精心指导,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达到高效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如教《草船借箭》一课,可把握恰当提问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一关键点让学生提问,列出问题,当作预习题。学生急于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觉读课文,这样就把“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教学任务完成了,并有见解、有感受的解决了“读懂”这一关键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再说,教学中需要提问,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进行精心设计。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有多处出现了“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从而做到有目的的自觉预习,解决了“读好”这个关键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提示学生,多读几遍《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第4自然段第4句话,看有什么发现,把它写下来。好些学生能发现,可以用三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解决了“语言积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关键问题。

三、细心检查,发现创新点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如会读生字,解释词语,概括主要内容等等。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这是不利益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在检查预习时,教师一定要特别细心,发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给予鼓励,并顺势鼓励其他学生在预习时能自觉寻疑,发挥想象,学会发现,有所创新。这样不断的鼓励,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比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发现有学生在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旁边写了二个问题:是鲁迅记性好吗?鲁迅在夸耀自己吗?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说他的想法,从这入手,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有些学生喜欢品词。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品读,推敲了“绿”字的用法,许多学生很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预习《桂花雨》时,就有学生找出了“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浸”字进行分析。我在检查作业时,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此,同学们都能在品词上下功夫,学会了学习。

有些学生喜欢诗,常把一些课文编成小诗;有学生想学老师的样子,读了课文后,抓住主要意思,写成板书;有些学生常把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或联想;有些学生总想从课文中发现些表达方式……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所以,我们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不同作业,不同思维,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常言道:“未雨绸缪”,做任何事情只要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结果定会事半功倍。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预习是关键,学生学会了预习,就能在自学过程中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自学效率,培养自学能力。

“学之道,预则立”。学生预习不仅能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还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这样重视预习,是因为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摸索,开动脑筋的过程。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课文。为此,就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谈几点看法。

一、专心备课,寻找激趣点

课前要钻研教材,挖掘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备好教法,寻找兴趣激发点的关键时机。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都不相同,且每篇课文各有特色,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来回推敲每篇课文的不同之处,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抓住文中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地方,点燃学生想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例如:要让学生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只要引导学生看课题,让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以往学的不一样,从而在课题中提出问题,教师顺势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还没等你布置预习,学生迫不及待去读课文了,问题自然就在读中解决了。再如:让学生预习《和田的维吾尔》时,只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一读这句,学生讨论起来了。为什么“生活苦”会感觉“甜”呢?苦在哪?甜又指什么?学生也觉得矛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预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指导,把握关键点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讨论较多、较深入的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的问题,其实,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关键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也只有把握好关键,再进行精心指导,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达到高效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如教《草船借箭》一课,可把握恰当提问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一关键点让学生提问,列出问题,当作预习题。学生急于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觉读课文,这样就把“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教学任务完成了,并有见解、有感受的解决了“读懂”这一关键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再说,教学中需要提问,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进行精心设计。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有多处出现了“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从而做到有目的的自觉预习,解决了“读好”这个关键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提示学生,多读几遍《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第4自然段第4句话,看有什么发现,把它写下来。好些学生能发现,可以用三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解决了“语言积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关键问题。

三、细心检查,发现创新点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如会读生字,解释词语,概括主要内容等等。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这是不利益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在检查预习时,教师一定要特别细心,发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给予鼓励,并顺势鼓励其他学生在预习时能自觉寻疑,发挥想象,学会发现,有所创新。这样不断的鼓励,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比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发现有学生在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旁边写了二个问题:是鲁迅记性好吗?鲁迅在夸耀自己吗?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说他的想法,从这入手,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有些学生喜欢品词。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品读,推敲了“绿”字的用法,许多学生很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预习《桂花雨》时,就有学生找出了“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浸”字进行分析。我在检查作业时,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此,同学们都能在品词上下功夫,学会了学习。

有些学生喜欢诗,常把一些课文编成小诗;有学生想学老师的样子,读了课文后,抓住主要意思,写成板书;有些学生常把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或联想;有些学生总想从课文中发现些表达方式……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所以,我们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不同作业,不同思维,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作文 第12篇

一、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生活如同泉源,作文如同溪流.泉源不丰富、溪流就苍白”。好作文源于生活基础,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认真观察,善于从细微处发现材料,不凭空想象,不随意编造,才会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我们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眼去看,用心去想,用手去做,用笔去记,这些事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真实素材。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作文反映的才是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的才是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的才是他们的童真。例如:学生在《捉螃蟹》这篇习作中这样写道:到了小溪边,只见朋友把路边的草一掀,“哇,这是什么?”我问着。他答道:“这是诱饵,用来逗螃蟹的。”说着,我看见了一个洞,在洞边有一只螃蟹的大钳子,我小声地说:“螃蟹啊。”他过来一看,兴奋地说:“哈哈,这可是个大家伙。”说话间,他踩在水里,小心翼翼地靠近洞边,熟练地用绑着蚂蚱的狗尾草轻轻放在洞边,这一套招式很熟练,一点都不毛毛躁躁。只见大钳子一下子夹住了狗尾草,小伙伴一点点地往外拉,像在等候时机,一见时机成熟,立刻把手伸过去,抓着螃蟹壳把它拉了出来。我高兴地叫了起来,他的手一松,螃蟹差点儿跑掉了,小伙伴儿虚惊了一场。这样的习作只有亲身体验了之后才会写得真实、生动、有趣。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真正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二、作文形式要力求新颖多变

青年教学改革家魏书生说:“学生普遍对单一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就要讲究方法,打破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不断给学生新的感受,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内驱力。如绘画作文。学生喜欢涂涂画画,一提起画画,学生兴趣盎然。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将作文教学巧妙地融入绘画之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比如我教五年级学生写“秋天的一处景物”时,课前先让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画一幅画。在作文训练课上,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按照一写顺序写下来,注意发挥想象,写出人和动物的活动等。如活动作文,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访问、植树、帮助军烈属等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如“三八”节到了,开展帮妈妈做一件事,亲手做一件小礼物送给妈妈等活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作文时也就有了真情实感。总之,作文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

三、从阅读教学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一篇课文的学习,通常大家认为只要掌握了字词,理解了内容,进行了思想教育,基本上就达到目的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除完成上述要求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把课文的学习与习作紧密联系起来,利用课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品味那些语言文字优美的段落,感悟那些丰富多彩感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启发思维,发展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例如:教学《小木偶的故事》时,我先充分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进行指导。如,小木偶见小红狐撒谎并诬陷他后,对熊警长说:“那是我的,我的,我的!”时,应读出申辩的语气,表现出小木偶的气愤,声音要高,因为小木偶是尖叫着说的;在读小木偶回答小白兔、老婆婆的答话时,应读出一种伤心和无奈的情绪。在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之后,再引导学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这个童话。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时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可塑性材料,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要求,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欲望。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和评价

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批阅是一篇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从而使这环节的教学功能仅是“评定包改”,学生在这一教学的环节几乎没有收获。每次作文后,我都要求学生先自改。在每次修改好的文章后面,我都要求他们写下“我的习作成功之处%%%%,我还待改进之处%%%%。”在修改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并相机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这样改?这一句加进去你觉得有上什么好处?结尾这样改有何用意?等等。学生想到的让他说,没想到的我相机点拨,让学生知道“改”的“所以然”,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优势,我常采用四人小组用讨论的形式进行互评。学生们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我在巡视的过程中逐一给予指点,然后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进行评价。评价中肯定四人小组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他们在修改中的疏忽和遗漏之处。长此以往,学生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厚,习作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上一篇:早期预测论文下一篇:水墨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