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024-06-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精选12篇)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1篇

马克思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 即劳动力是潜藏在人的身体内的劳动能力, 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 它体现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可以创造出超过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 即创造出剩余价值, 而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

1.1 劳动价值论存在如下主要缺陷

(1) 定量性较差。

采用时间形式度量方法无法建立劳动 (价值) 量与劳动强度、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复杂度等变量的量化关系。

(2) 适应性差。

采用这种度量方法很难区分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 很难区分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的大小, 在对分散的劳动时间、多变的劳动强度、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复杂度的劳动进行度量时, 则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

(3) 不稳定性高。

任何一门科学均要求其度量单位所代表的实际内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不能因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价值理论的基本度量单位所代表的实际内涵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 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代表的实际劳动量会随着社会区域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值。例如, 某种形式的手工劳动条件在不发达国家属于正常的劳动条件, 而在发达国家可能属于恶劣的劳动条件;某一杂技演员所进行的劳动属于熟练劳动, 但在杂技之乡可能只算作非熟练劳动;某一脑力劳动在过去属于复杂劳动, 但到今天可能只算作简单劳动。采用时间度量方法与采用货币度量方法一样, 只能求出劳动量的相对值, 而不能求出其绝对值。因此不同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内涵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换算, 难以进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 从而表现出极大的时空局限性。

由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社会生产力状态属于大机器生产,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机器是主要的生产资料;②劳动方式和劳动条件都基本相似;③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的区分较为明显;④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和劳动熟练度的定性区分也较为容易;⑤信息劳动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产值上都只占很小的比重。此时, 采用时间形式度量劳动量倒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是, 随着社会向信息时代的发展, 这种度量方法越来越暴露其弱点:无法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趋势和社会变量进行定量描述;无法圆满解释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因此, 除了政治经济学, 再没有其他社会科学采用这种度量方法。

1.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对工业化初期的资本主义英国进行批判分析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带有一般性的规律。因此, 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然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面临的情况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面临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 西方发达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 生产社会化进程刚刚起步。今天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劳动形式创新与劳动主体创新

2.1 劳动形式创新

关于社会劳动的形式, 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 社会劳动有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等。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 今天劳动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劳动进行细分, 如重复劳动和混合劳动, 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 创新劳动和常规劳动等等。虽然对劳动的具体形式众说纷纭, 但都承认服务劳动是重要的劳动形式, 认为创新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等, 而且在新价值创造中的比重日趋增大。

2.1.1 创新劳动

马克思当年在谈到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时, 虽然也提到过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等概念, 还认为科学技术工作作为复杂劳动, 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和自乘。但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主要是指在生产第一线的产业工人的体力劳动。现在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完全不同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那个时代。有些高新技术工作作为复杂劳动, 已无法用简单劳动的倍加和自乘来表达和衡量。在知识经济时代, 劳动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支出, 而主要是脑力的支出。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的劳动, 不是一般的常规劳动, 而是一种创新劳动。创新劳动是指那些能够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产品、技术、市场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劳动。创新劳动具有不可模仿性、不可重复性、极度稀缺性, 已成为推动当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劳动形式。由创新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作为从未有过的稀缺性产品, 不存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其价值量的问题。把科技工作作为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 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1.2 经营管理劳动

马克思从工人阶级立场出发, 没有把管理劳动和经营劳动纳入生产劳动的范畴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妥当。经过股份制和经历革命后, 传统的资本家已经退出了生产过程, 经营者和管理者作为雇佣劳动者, 他们的劳动是高级复杂劳动, 当然属于生产劳动。在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劳动日益复杂化、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是脑力劳动者, 他们所付出的劳动也应当给予较高的报酬。现在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不断提高, 即是其劳动价值的体现, 这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不仅如此, 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有时甚至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2.1.3 服务劳动

在马克思那个时代, 生产性劳动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 因此马克思当时将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列入非生产性劳动范围, 尽管马克思也认为其中许多劳动是社会必须的。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冲破了这个理论框框, 现代社会包括我国在内已经在第三产业的名下将服务业的收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服务业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已得到确认。

2.2 劳动主体创新

马克思当年讲劳动创造价值, 主要是指工人的生产劳动, 劳动主体主要是指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许多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人员也是劳动者。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 通过合法经营, 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 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 价值源泉与分配理论创新

(1) 马克思认为, 只有投入到农业、工业及建筑业的制造有形物质产品的直接劳动才创造价值, 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而在当今, 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已经十分普遍, 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是局限在直接生产的工人这种认识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理论上的价值总是与现实中的分配连接在一起, 以确定收入或财富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对价值理论的研究应该是与生产价值的具体社会生产方式、企业制度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等联系在一起的。

(2) 在分配理论的研究上, 人们不仅需要对参与价值生产的物质资本要素的报酬进行合理定位, 而且还要对包括各种人力资本等非物质要素的报酬进行合理定位。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的报酬及其定位就更为重要, 它是解决经济运行的激励机制的关键。马克思的一元劳动要素价值理论是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经济现实的理论总结。早期的企业形式是以生产经营为主题的生产管理型企业, 而且是出资、创业与经营“三位一体”的业主制企业。这造成了资本家能够独占剩余价值, 并使资本家处于与工人阶级直接对立的两极。但是经过近代以来先后发生的管理革命、创业革命和资本革命的推动, 早期“三位一体”的企业模式向三者分离即分解为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层三个职能承担者相互结合的现代企业模式转变。早期对立的两极也转变为多元利益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于技术发明、市场营销、管理等劳动形式的职业化和多样化, 劳动和劳动者的范围大大地拓展了。

4 我国领导人对该问题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 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是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二字, 即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劳动”作为一个范畴,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范畴和劳动价值论,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剩余价值理论, 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秘密, 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5 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到现在, 100多年过去了, 世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 我们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与上个世纪中叶不同的新情况与新特点。因此, 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 科学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对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认识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5.1 要拓宽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 也就是生产性劳动, 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 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社会生产部门增加了,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商品的外延从有形的物质产品扩大到无形的服务产品, 从而使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工农业扩大到第三产业, 既服务业。不仅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创造价值。而且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同样也创造价值。凡是生产有形和无形物质商品的劳动, 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5.2 要加深对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活动也是劳动重要形式的认识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 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的劳动, 不但能够创造价值, 而且是能够创造大量价值的非常复杂的精神劳动。

另外, 经营管理作为生产要素,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生产中, 其地位和作用也日趋重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也是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样也创造价值。在评价经营管理的业绩时, 不仅应看他们在组织商品和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及他们的指挥劳动创造价值的多少, 还应该看他们在实现商品及其价值中的作用。

5.3 要客观认识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工作

我国目前的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 是在党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下发展起来的, 私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自己管理企业, 作为协作劳动的指挥者, 也从事生产劳动, 既创造社会财富, 也创造商品价值。管理劳动特别是现代化大企业中的管理劳动, 比起直接加工劳动对象的一般劳动而言,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更大。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 使劳动形式、劳动主体、价值源泉和分配理论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就要求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重新进行思考。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均衡劳动价值论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73.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如何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2篇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随着客观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问世以来,世界上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了新时代。

(一)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劳动形态和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着重依靠现代劳动群体,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现代的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其中,科技不仅作用于生产,而且涌现出大量的高科技产业;管理不仅有企业的微观经济管理,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而且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行业管理或中介组织管理;服务不仅有为生活提供的服务,而且越来越为生产提供服务。劳动形态的变化导致财富的构成也发生重大转移:价值构成的主体已经不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而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大批智能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在价值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劳动不仅构成了财富的主要来源,而且积聚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60%-70%,服务业的劳动人口占就业人口的70%以上。

劳动形态和财富构成的重大变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劳动的内涵是什么?活劳动作为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劳动的形态和财富的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一种劳动创造的价值最大?如何增加国家的财富?目前,中国财富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创造财富的劳动力仍然积聚在工业和农业两大部门。深化对马克思价值论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确认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现代劳动群体,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要求必须深化认识马克思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理论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投资的迅猛增加和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不仅国内生产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国内市场也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个别劳动能否转化成社会劳动实现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一国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取决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统一,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自然资源状况不同的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否仍然发挥作用?衡量一国商品价格的标准是什么?个别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加入WTO以后,中国由单边的部分产业开放向双边的全行业开放的转变,意味着中国国内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市场,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商品的价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防止两极分化,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大。而在实际收入分配上,一部分人按照生产要素分配,根据对要素的占有权在收入分配中获得较大的份额。一部分人仍然按照马克思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实行按劳分配。前者导致劳动者和非劳动者收入分配的严重差距,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状况日益严重。后者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民营企业家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入世后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和外国投资的增加,收入分配将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收入高于货物贸易领域的收入;从事物质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收入高于国内企业的收入;从事传统产业的失业人口的增加。这种变化不仅会加大不同领域劳动者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而且受入世冲击,传统产业失业人数的增加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剥削?如何衡量民营企业家的价值创造?如何解决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保障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权利?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型生产关系,对于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生产劳动问题浅析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物质劳动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37-02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历史沿革

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早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给予关注的是欧洲重商主义者。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初见端倪,商业资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在此社会经济结构下,重商主义者开始宣扬商业领域劳动,并认为只有商业劳动,才是能够增加国民财富的生产劳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研究从商业部门逐渐转向实际生产部门。重农主义者在看到农业劳动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后,提出了否认重商主义关于货币是财富的说法。他们认为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离开流通不与其他财富交换就无法促进国家财富的再生产,对外贸易活动也仅是用一种有出售价值的产品去交换另一种产品而已。只有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因为真正的财富是从土地里生产出来的,工业劳动只是对农业原料进行加工的农业附属品。

工业革命时期,亚当·斯密将国民财富增长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他认为能够生产利润,并与资本直接进行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只与收入发生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他说:“制造业工人的工资,虽由雇主垫付,但事实上雇主毫无所费。制造业工人把劳动投在物上,物的价值便增加。这样增加的价值,通常可以补还工资的价值,并提供利润。……家仆的维持费,确是不能回收的”[1]303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利润的动机,对此,马克思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斯密又指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不会随生随灭。……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是很困难的”[1]304。这一表述不难看出斯密把能够生产出物质产品的劳动看作生产劳动,将劳动成果的物质形态作为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标准。在用斯密的两种标准分析生产劳动问题时,矛盾就出现了。例如独立的小生产者的劳动,按照第一种标准,属于非生产劳动,因为独立小生产者的劳动不与资本发生交换,按照第二种标准,属于生产劳动,因为这种劳动可以生产出物质产品。对此,马克思批评“亚当·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他在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时给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也是如此。”[2]

二、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的成熟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于是他分别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进行了考察。

从自然属性的角度看,生产劳动是人类使用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使用价值的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从社会属性的角度,马克思从商品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条件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也必须是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在此对生产劳动的考察加入了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社会规定性,将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包含在创造价值的社会规定性中。商品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统一,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因此只有当劳动成果投放市场经过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后,劳动成果才具有价值,凝结在商品上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反之,某种劳动成果虽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使用价值),但在市场中不能完成交换,不能实现价值,那么这个劳动成果就仅仅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商品,生产这个产品的劳动也不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物质产品都能够实现价值,因此并不是所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可见,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在于劳动成果是物质产品还是非物质产品,而在于劳动成果可以将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可以实现价值。因此,对于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类型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虽然没有物质形态的劳动成果,但具有有用性,能够在商品经济中通过交换实现价值,能够创造价值,因而就是生产劳动。

有相当长的时间,苏联及我国部分学者认为生产劳动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并引用马克思的以下论述作为依据:“如果整个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3]据此说明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物质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事实上,马克思这一表述所要说明的是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即生产劳动的目的是生产各种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并非强调产品的物质形态。学者们的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的误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考察生产劳动是对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具有普适性,但不足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于是,马克思专门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进行分析。他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生产劳动的考察就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使用价值、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共同生产的劳动,因此,只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自身劳动力的价值,并给资本家带来“剩余”时,劳动才算是生产劳动。可以说,在资本主义体系内,生产劳动就是直接与资本相交换,能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就是与收入相交换,不能带来新增价值的劳动。“这里判别生产劳动的关键是“量”而不是“质”[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了那些仅仅生产使用价值或价值,却生产不出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再被看作生产劳动。于是,生产劳动的概念被缩小了。

通过分析,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定义“并不是由劳动的物质性质生出,而是由劳动借以实现一定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生出”。“劳动的物质性质,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性质,就它本身来说,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个区别无关。”[5]生产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劳动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所具有的社会规定性,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性质相联系的。同一劳动由于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三、深入认识生产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四种生产形式。物质生产中交织着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中也交织着物质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在社会生产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四种生产形式“不是分别孤立存在和展开的,而是处于互为基础和前提、相互渗透和映射、相互交织和贯通、相互制约和转化、相互为己为它的内在融合的普遍相互作用之中。”“这四种生产形式具有内在融合的复杂统一性关系。”[7]

马克思囿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以及时代的客观限制,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但并没有否定非物质领域的劳动。随着我国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脑力劳动取代,大量非物质领域的劳动逐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构成了不同于农业、工业的第三产业。这些劳动虽然不参与物质生产但却无时无刻不服务于物质生产,并与工业、农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生产的全部。

生产劳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有不同的含义。根据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原理和方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应由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创造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无论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凡是符合这个目的,能创造出财富,能直接或间接地生产出满足人民需要的产品,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在此,生产劳动的概念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在内的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劳动领域。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5.

[4]谢富胜.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J].经济评论,2003,(2).

[5]王成稼.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4篇

价值论是一种经济学的分析,但更是一种历史价值取向,它要说明的根本问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论证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公正性或非公正性。我们所说的劳动价值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系统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是:(1)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2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2.1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口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不仅是价值的创造者,而且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它必须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

2.1.1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本身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仅有使用价值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即具有交换价值。

2.1.2 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价值。

2.1.3 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2 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作为商品二因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二者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因此,价值与使用价值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同时,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的。一方面,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载体。另一方面,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劳动,就没有产品,没有产品的使用价值。

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劳动、从而由价值创造出来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统一于商品体中。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表现在:第一,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第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第三,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而是历史的范畴。

2.3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提出的价值理论,广义地说,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部分。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真正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人们所谓的“劳动创造价值”或者“劳动的价值”等。“劳动创造价值”、“劳动的价值”等用语在劳动价值论范围内事实上是有逻辑错误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商品、货币、价值、市场关系都是人类劳动的异化,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要通过市场交换范畴曲折地表现并支配和统治人们的经济活动,这是对人类劳动的扭曲和颠倒,是不合理的,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想。所以,在未来公有制的理想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不需要交换,商品、货币、价值、市场等插手其间。马克思通过其剩余价值论批判资本主义并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公正性,认为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进而有了剩余价值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削。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不可创造,自然力(人类劳动也是自然力的一部份),只是改变形态引起属性转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因此劳动仅是价值(交换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并不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也就是说价值不是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或者说某种要素与“使用价值”的转化率。马克思认为,商品(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把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说成是物质的属性或者说属性的转化率。而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金钱,而金钱的多少不涉及具体财富的多少,正如所谓的GDP增长实际上与具体财富无关,只涉及人对人支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也就是说劳动价值论毫不留情的揭露出市场经济的金钱游戏。

作为与“使用价值”转化关系的劳动,存在复杂与简单,异质性与同质性的区别,样的劳动是不可计量的,但作用人支配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只要交换成功,它们实际上存在无差别的人支配人的社会属性。在这里不要括价值总量认为与生产效率有关,实际上是无关的。如果说价值是物质使用价值的转化率,那么大自然中的自然力对物质的有用性的转化更复杂,为什么不包含金钱货币(商品)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行业或者社会整体利润与效率(技术)是无关的,马克思通过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资本积累式竞争,把利润与效率的关系完全排证,证明它代表的是社会关系。

如果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那么它代表的就是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权力,与具体财富无关。如:产值3000万,是代表多少架飞机,还是其他产品?这根本说不清楚,这些物质的属性(使用价值)全是异质的。但作为相同的地方,它们都包含了相同的人对人劳动(行为)支配的社会性的时间关系。也就是说价值量多少不涉及具体财富,只涉及人支配人劳动的时间的多少。正如所谓的GDP(生产总值),在劳动价值论者看来,它压根就是一个逻辑错误,因为异质物是不可加总在一起的,加总在一起的只是一个价值量的概念,而价值只能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社会关系,它(所谓的GDP)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做“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时间之和”。

4结束语

价值既然是一种劳动,那么剩余价值实际上就是剩余劳动支配形式的权力,而利润是剩余价值在社会范围内的转化,实现形式。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价值只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社会关系,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只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无差别的。

通过分析,我们看出,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里,形成价值的劳动应该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进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这种界定,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也表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它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揭示资本主义从起源到灭亡的基础理论,是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马克思提出的价值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部分,他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文章根据其主要内容,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庆许.劳动价值论的深化[J].价值工程,2006(03).

[2]张波.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

[3]柳昌清.劳动力价值实现论——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J].求实,2002(01).

[4]陈承明.论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和公共价值的演变与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5]闫素仙,赵旭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新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

[6]梁翠平.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1.

[7]朱小平.F000023广义劳动价值论[Z].中国图书年鉴,200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 第5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历史上曾经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历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作 者:刘俊萍 赵强  作者单位:刘俊萍(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河北,唐山,063000)

赵强(河北省唐山市进出口公司)

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来源与形成 第6篇

斯密认为,“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斯密认为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由于社会中的分工不同,人们相互换取劳动成果,可以看作是对其各自劳动的交换。“一种物品通常应可购得或支配的劳动量 ,只由取得或生产这物品一般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所以,一般地说,二日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日劳动的生产物,两小时劳动的生产物的价值二倍于一小时劳动的生产物 ,这是很自然的”。然而,“两种不同工作所费去的时间,往往不是决定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们的不同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也须加以考虑。一个小时的困难工作,比一个小时的容易工作,也许包含有更多的劳动量需要十年学习的工作做一小时,比普通业务做一月所含劳动量也可能较多”。所以,“一小时艰苦程度较高的劳动的生产物,往往可交换两小时艰苦程度较低的劳动的生产物”。

在土地私有制出现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相对低下,人们通过劳动来生产产品,并且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都归劳动者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生产产品并占有产品,所以消耗掉的劳动量就等于购买到的劳动量。这是等量劳动之间的交换,因此,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劳动量来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的形成,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价值不再等于商品价值,变成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即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之间的交换,已经不再是等价交换规律了,这违背了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论定。价值交换规律同资本与雇佣劳动相互交换之间的矛盾,是斯密的一伟大发现。但斯密随后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资本所购得或支配的劳动决定,这反映了他二重性的研究方法。这两种理解方法不仅安然并存在斯密的著作中,而且相互交错,不断自相矛盾。他发现资本主义下的矛盾,但由于社会时代背景及阶级立场的局限性,矛盾的解决却只能由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或者说马克思来完成了。

劳动价值论

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同时,李嘉图对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一些补充和发展。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指出“一件商品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此件商品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进而,他也像斯密一样,将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有用性不是衡量交换价值的标准”,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法则,即决定为了交换他种商品必须付出多少此种商品的规律,全然取决于在这些商品上所付出的相对劳动量”。

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是统一的,”物品的效用虽不能用以衡量其交换价值,但却是交换价值所不可缺少的。某一物品,不管它如何稀缺,也不管生产它时消耗了多少劳动量,如果其毫无用途,即不能满足人们的任何需求 ,那么最终它都不会具有任何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其资源或商品的稀缺性;二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但衡量价值的尺度是不断变化的。在手工业时期,影响商品相对价值涨落主要是生产必要劳动量。自工业革命开始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中固定资本不断增加,商品相对价值量还会受都到利润、劳动价值的影响。

在对工资进行理论分析时,李嘉图已然把劳动看作了特殊的商品,认为劳动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劳动的自然价格是劳动者维生所需的必要花费。劳动的自然价格受控于几种主要商品;劳动的市场价格受控于劳动的供求关系。劳动需求大于供给时,它的市场价格就昂贵;劳动供给大于需求时,它的市场价格就便宜。虽然劳动的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有时会有背离,但是他与所有商品一样符合价格规律。假设单位货币的价值不变,则影响工资涨跌的有两个,即劳动的供求关系及商品的市场价格。李嘉图认为,“如同所有的契约一样,工资应当由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决定,而不得受立法机关的控制。”

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因为货物销售的毛利可分为工资和净利两个部分。在论文《论利润》中他写道:“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取决于食品的价格。”假设不考虑地租的话,商品的价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资本的利润和劳动工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工资也随之提高,利润必然会降低。即使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都有所提高,利润也仍然会降低。利润的不均常使资本从一种低利润行业转移到另一种高利润行业。“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中,耕种不纳租土地或者使用不纳租资本进行生产适度需要必要劳动者,给必要的劳动者提供一定量的必需品所需的劳动量,这是决定利润高低的必然因素。利润的高低由工资决定,工资的高低由必需品价格的涨落决定,必需品的价格又主要由食物价格的高低决定。利润的自然趋势是下降的,这是一个法则。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财富也逐渐增长,所需的食物量也越来越大,而获取必要的食物量必然要耗费越来越多的劳动。”

李嘉图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拥护者。每一个国家都可能有“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这种优势还相当可观”,那么,“各国都更为合理地分配它的劳动资源,生产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将其用于相互交换,各国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李嘉图认为,“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按照常理,各个国家杜会把自己的资本和劳动投放在对本国最有利的行业上。这样,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就会很好地和整体的幸福结合在一起。鼓励勤勉、奖励娴熟且最有效的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条件,这些做法是劳动的分配方法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极致。而且增加生产总额会使所有人都得到益处,并且用利害关系和相互交往的共同纽带可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基于这样的共同利益,葡萄酒要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谷物要在美国和波兰种植,贵金属制品及其他商品要在英国制造,这些都是必须遵守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李嘉图与斯密一样在价值理论上面临着两大矛盾:“一即劳动与资本交换同价值规律的矛盾;二即在资本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时,等量资本带来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这导致了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破产,并被庸俗化。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重性人手,最先揭示了商品的内部矛盾,即阐明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这其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生产一切矛盾的根源。价值、使用价值和其物质承担者价格的区分,形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形式学说。马克思劳动价值的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2)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矛盾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处于基础的的地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马克思首先指出,“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4)交换过程。商品所有者若想要使自己的商品交换出去,就必须使自己的商品同任何别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相对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商品作为价值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种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种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一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随着交换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使用价值和价值内部的对立需要在外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形式,这个需要一直存在,直到由于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而最终取得这个形式为止。”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5)何为商品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指人们在商品形式面前,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看成是物质的自然属性,把商品价值所体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因而就把商品神秘化了。”

综上所述,马克思价值形式学说的创立,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派由于混淆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所遇到的理论困境。从历史和逻辑上阐明了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科学的说明了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之间的矛盾,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贯彻到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7篇

人的奋斗目标终究和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都不会否认这一点。而分配制度恰恰是利益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达到合意均衡一直是各国致力追求的目标。兴起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作为社会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它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并具体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下经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以及劳动和资本的竞争合作博弈的变异式演化。作为分配领域中的一个积极尝试,这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中国显然还基本处于观望、摸索和尝试阶段。它引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以及“按劳分配”原则的深层思考,中共中央也曾经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笔者对于这个似乎已达成共识但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并明确指出,经理股票期权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并没有形成对立,相反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一、经理人从“劳动者”到“人力资本”的角色转换,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然推论,也构成劳动价值论的现代表现形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发展的学说,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逐步展开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概念还只局限于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质生产活动,而到了第一卷第十四章,提出了“总体工人”、“总体劳动”概念。如他所言:“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可见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已经将全体工人分为直接和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者了,其中不仅包括一般员工,也包括了工程技术人员和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工人可以不再是生产过程的直接当事人,可以以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而与生产过程发生关系。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工人的总体劳动概念随着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知识的广泛应用而不断扩大其外延。这里可以作广义理解,劳动者包括两种类型,即经营劳动者和生产劳动者,西方经济学的大师也曾经为此做过注解,如把经营劳动理解为“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Knight,1921)或者“发现相关价格”(Coase,1937)的劳动。技术管理知识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造就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劳动者阶层,即经理或者企业家阶层,造就他们非同于一般劳动者的经营能力和社会地位。在资本运动和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资本所有者从经理人那里首先“购买”他们的潜在经营能力,这种经营能力说到底就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能力。他们的经营力和一般的劳动力一样成为特殊商品,经理实际上也成为资本的高级“雇佣劳动者”。它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并鉴于它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取得了人力资本的新形式。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正成为企业的关键性因素和主导性力量。舒尔茨深刻指出过去把人力资本投资排除在投资内涵之外的片面性:“仅仅使用纯化的有形资本存量和所用人时的估计来解释美国实际国民收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他开创性地提出一套“将人包括在内的投资理论”,也即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地,既然企业投资中必须包括人力资本,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也就成了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了。鉴于人力资本的非永固性及其能力的不可观测性,其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更取决于经理等员工发挥自身能力的努力。这就自然引出激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经理股票期权恰恰就成了应势而做的明智之举。它建立在新兴的人力资本理论之上,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展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新版本。

二、经理股票期权进一步体现价值创造和实现与价值分配的统一,这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更具有了现实的说服力

从理论层面看,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即谁创造了价值是不是谁就该拥有这些价值?收入是价值的组成部分,收入分配应以价值创造为前提,“多劳多得”应该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尤其是没有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当作一回事。这就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引起好多人的争议和怀疑,也容易被要素价值论的庸俗化解说和论证蒙蔽了眼睛。马克思认定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投入的一切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分配的合理性。资本获得利息和利润、土地获取地租都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资本是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一种所有权形式,只不过在一定社会形态下,体现出独特的生产关系。企业家才能既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能力,又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其价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同样的,在国有企业,如果不对经营者提供足够的激励,就往往选不到称职的经理,反过来会损害国家股东的利益,乃至处于主人翁地位的广大职工的利益。经理股票期权的实施,等于向经理们提供市场公开化的、物有所值的报酬激励,本身就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一种肯定,充分体现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一致性,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得到全体劳动者的理解和认可的。它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绩效工资,即便是按劳分配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接受市场的验收,劳动成果及其收入的多少还要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暗示了在此之前,经营者的劳动并没有得到足额的回报,很容易让人“醒悟”原有的薪酬制度的不完备性或者剥削性,现在的转变仅仅体现了经营者获取自己应该获取的一份收入,实现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统一,“劳动者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另一方面却展示了一个悖论,即经理的劳动本身并没有剩余索取权,似乎只有转化为股东所有者之后其价值才能实现,劳动依附于资本,即资本雇佣劳动的本性昭然若揭。从现实条件看,劳动还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被雇佣的地位,其程度的轻重取决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初始规定和禀赋。而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社会进步,劳动要素的第一序位会更加明确和强化,“物尽其用”必然以“人尽其材”为前提,资本也越来越勿庸置疑地被证明和表现为劳动的积累和转化。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普照的光,也更加强有力地引导有关社会经济秩序和价值合约安排,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及类似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昭示的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渐趋明朗化的开始。

三、经理股票期权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之意

如前所述,人既然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就应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我们也有理由对可交易的股票资本持有者具有企业价值分配特权提出质疑。实际上,资本和劳动的价值关系纠葛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有时候紧张、有时候缓和。这一直是经济理论分析的主线,是经济学家的立场分野的试金石。有一点可以肯定,二者谁也离不开谁,既不可相互取代又不能简单地相互转化。资本与劳动合作为创造价值服务,同时又代表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为各自争取更多的剩余而处于利益冲突当中。两者通过“谈判”或者讨价还价达成某种均衡契约。资本等非劳动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分配,其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也是多种多样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实施,一方面使得经理作为一个劳动者获取劳动收入,另一方面又被赋予了直接资本所有者地位而参与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权,它以资本要素的市场价格作为收入的尺度,取得资本要素收入,以此作为对其特殊劳动贡献的补偿。这样,经理全部薪金报酬中既包括劳动力(经营力)价值也包括了具有资本要素收入性质的利润分成。在当经理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而存在的现实情况下,为鼓励其企业家才能的“投资”和作用的发挥,体现这种要素价格的收入只会进一步加大,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分配领域的必然要求。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的按劳分配相结合,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结果,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使经理或者企业家才能这种稀缺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而作为资本进入市场,在它与资本所有者的双向选择过程中,价值得以体现。这样按劳分配的实现就不单单是劳动者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问题,而且还包含着实现要素优化组合在内的高回报率要求问题。即有助于解决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这一分配的实质问题。具体到个人,经理薪酬的构成主要是体现按照提供的经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按劳分配)还是按经营才能的市场价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则受到他所在的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素质和特长的制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经理收入来源的多渠道和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从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来看,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社会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应该向这些从事复杂劳动的经理和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倾斜,并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体现在有关法规和政策上。

四、结束语: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8篇

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

马克思最终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是什么?又是如何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揭示出来的?正确解答这两个问题, 对于准确把握《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旨及其内在结构极为关键, 同时对于全面理解《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经典文本阐述的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弄清这两个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正、副标题的深层蕴涵, 即著作正标题中的“资本”和副标题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指出:“准确地阐明资本概念是必要的, 因为它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正如资本本身———它的抽象反映就是它的概念——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一样。明确地弄清关系的基本前提, 就必然得出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以及这种关系超出它本身的那个界限。”[4]

关于“资本”, 马克思指出,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 它“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 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它只能理解为运动, 而不能理解为静止……价值经过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运动, 在其中它保存自己, 同时使自己增殖, 增大”[5]。这就表明,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意在通过对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的“资本”的论析, 在动态中呈现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阶级关系及其发展趋向。

“政治经济学批判”呢?综观《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 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的批判, 即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二是实践的批判, 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究其实质, 则是一个问题, 即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批判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 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发展方向, 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及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可见, 相比于正标题“资本论”, 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突出了马克思“论资本”的核心范式。

正是基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 列宁指出, 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不以通常意义的‘经济理论’为限”, 而是在“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即商品社会经济组织怎样发展, 怎样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组织而造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对抗的阶级, 怎样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从而带进一个与这一资本主义组织本身的基础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地位的因素———的同时, “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6]。和列宁一样, 戴维·麦克莱伦从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范式出发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进而得出:“从19世纪的第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 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倾向于把资本主义制度看做特定的、建构性的方式, 它表现为私有财产、利润和或多或少的自由市场;他们讨论这种方式的运行功能, 尤其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价格上。由此可见, 马克思要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不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们反复论述的以虚假普遍性的形式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表面现象, 而是主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资本”生产、流通、转化等特殊经济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包含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社会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 剩余价值的发现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 而在这个领域中, 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 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7]。

二、劳动价值论:解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

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是怎样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呢?恩格斯说得明白:“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 他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于是, 马克思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 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 并确定了价值不外就是这种劳动的凝固。”[5]

首先必须注意的是, 恩格斯这里所说的“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 一方面, 是对“劳动价值论”之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性地位的强调;另一方面, 要求“知道什么是价值”, 不是对“价值”的主观界定, 而是对“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的本质揭示和科学阐明。恩格斯说:“在马克思以前很久, 人们就已经确定我们现在称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价值的存在;同样也有人已经多少明确地说过, 这部分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 也就是说, 是由占有者不付等价物的那种劳动的产品构成的。但是到这里人们就止步不前了。”

关于马克思怎样扬弃既有的范畴体系而对劳动价值理论做出的科学阐明, 这是一个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发展史的课题, 需要对马克思自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共四十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加以全面的研究, 此处暂不粗浅地旁涉。科学地把握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而揭示出的“价值”的社会关系本质, 这是一个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建构的根本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整体地把握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 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 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 它生产使用价值。”[3]在这里, 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而且明确了以“社会普遍性”为本质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而以“个体特殊性”为特征的具体的有用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接下来, 在价值形式的分析中, 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商品只有作为同一的社会单位即人类劳动的表现才具有价值对象性, 因而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 那么不言而喻, 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

基于价值的来源、本质及其形式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阐明, 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撇开了利润、利息、地租等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说:“把价值看做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 只是对象化的劳动, 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同样, 把剩余价值看做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 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 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 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 劳动者身上, 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家由于“不敢对价值和剩余价值作出诚实的分析”, 因而“把资本家用来辩护自己占有已存在的剩余价值时表面上多少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歪曲成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3]。

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二、三卷中, 马克思分别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交换 (流通) 、分配和消费为主题, 分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 (1) 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 亦即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 (2) 剩余价值的实现规律; (3) 剩余价值的转化和分割规律。

三、劳动价值论:剖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历史趋势的出发点

马克思对价值的来源、本质及其形式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阐明, 不仅是他发现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 而且也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的出发点。需要说明的是, 出发点和决定性因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其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上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 马克思指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 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做他的研究的出发点, 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做社会的自然规律, 这样, 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3]。为什么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意识到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 却把这种对立看做社会的自然规律呢?根本原因之一在于, 他们“从来没有从商品的分析, 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 发现那种正是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的代表人物, 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 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 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 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3]。不难看出, 马克思在这里指明: (1) 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之所以无法逾越他们自己的界限,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身来看, 根源在于他们主观地割裂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与作为其理论前提的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只有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 才能正确把握“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本质; (3) 表现出“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只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一种特殊类型, 作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必然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必然性。

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及其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和历史必然性的揭示, 正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落脚点及其之所以以“资本”为主题的根本目的。这就意味着, 对“资本”本质的科学揭示和阐明, 成为科学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看来, “资本”是“生产作为使用价值的财富的自然形式, 而不是历史上一定的社会形式”。正因为他们把“资本的形式本身理解为自然的形式, 这些形式本身就是无关紧要的了, 因而没有从这种形式同财富形式的一定联系上去理解”[4]。

与之相反, 马克思从对价值的来源、本质及其形式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阐明出发, 进而得出“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相应地, “资本”的本质如同“价值”的本质一样, 不是自然形式, 而是社会形式;“不是一种物, 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换言之, 生产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 即在同劳动者结合并充当剥削劳动者的手段的条件下, 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 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 而不是资本了。正是生产的二因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 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5]。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的特殊结合, 马克思指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资本及其自行增殖, 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 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 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 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 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 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 为生产而生产, 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8]。因而, “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 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限制, 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 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4]也就是说, 随着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 多数人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 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 社会的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 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不断增长。

由此可见,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剖析及其“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 马克思完全是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的运动规律得出的”[9]。亦即是说, 马克思从来没有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自然规律”的揭示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 也没有建立在“道德感”和“道德意识”上, 而是建立在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论证上。

摘要: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 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 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 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剩余价值规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2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8-87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2-39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44-122.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78-27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9篇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造性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正像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马克思也不是生来的劳动价值论者。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的首创。远在马克思以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在建立劳动价值论方面就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功绩。自威廉·配第于1662年《赋税论》中第一次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基本命题,后在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中第一次获得了成熟的、一般的理论表现形态,之后李嘉图将劳动价值论在古典经济学中发展到了最高程度。但是,他们不懂得劳动二重性,总是把体现在价值上的劳动和体现在使用价值上的劳动混为一谈,因而在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上陷入混乱状态。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开始从批判发展到肯定劳动价值论,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建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这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关键枢纽。直到19世纪60年代,《资本论》的问世,经典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终完成。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毕生完成了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正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的建立,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马克思是在分析商品生产一般时提出并论证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他指出,任何商品都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劳动价值论正是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认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第一,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而且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

马克思一生的志向和理论探索就是研究人类如何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他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革命性,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之所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为了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即资产阶级如何利用资本来剥削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以此来唤醒、武装、鼓动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拿起批判的武器,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埋葬资本主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石。从实践上看,正是这种理论,对以后100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所展开的红红火火的工人阶级运动,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这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朽的贡献。但也要看到,正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革命的理论,所以对待当时的资本主义,有时激情多于理性,批判的多,肯定的少,看问题有时不够客观。比如,在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在资本主义比较典型的英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未达到成熟或很成熟的程度。而马克思却过高地估计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程度,过低地估计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生命力,过早地宣布资本主义“死刑”,从而导致有时对无产阶级革命成熟时机判断的失误。

时代是在发展的,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早已成为历史,现时代的资本主义与以前已大不相同。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科学革命上的意义。劳动价值论从来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矛盾及其规律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也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基本特点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指出,“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端正态度和立场,在充分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革命性的基础上,与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言论诸如要素价值论等划清关系,把握尺度,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三、经济学家不能超越价值判断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人的行为,尽管经济学家做出最大的努力企图使经济学变成一种价值中立的纯粹的科学,然而,这些努力都无法去除经济学理论中暗含的价值导向。经济学家是无法摆脱经济分析和经济理论中的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的,在不同的价值判断背后,不同经济学家及其构建的理论总是代表某个特定阶层和集团的利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所说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超越阶层和集团利益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是不存在的。任何关于超越价值判断的言论,任何关于纯粹学术研究的表白,都只能是代表某种集团利益的遁词。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应当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马克思正是这样伟大的经济学家。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建立一种由相对合理再到理想的分配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是不现实的,要实现按劳分配,进而过渡到按需分配,就必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所有社会成员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社会的劳动者。在那样的经济制度下,社会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宣称,人类要实行社会变革,变生产资料私有为公有,才能避免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弊端。人类社会应该从资本主义跨入更高一级的社会———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中国经济改革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我们在享受取得巨大成绩喜悦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成绩的背后诸如贫富差距的拉大、国有资产的流失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呼唤经济学家良心的时候了。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他的理论应当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服务,经济学家的学术良知体现在他敢于坚持真理,不说假话、不说违心的话,只尊重客观事实和科学逻辑。既然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不能摆脱价值判断,那么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就应该像马克思一样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把握好价值判断的尺度,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促进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身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两个层面,通过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造性和革命性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学家在理论创作过程中是不可能超越价值判断的。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造性,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周新城.怎么样理解劳动价值论[J].经济经纬,2002,(2).

[2]顾海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J].教学与研究,2002,(2).

[3]吴易风.理解、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1,(5).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第10篇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西方哲学里才逐渐形成起来的。社会契约论是首次触摸到异化实质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这时异化已经被明确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利益的否定活动, 即权利的放弃或转让。为了更好的维护个人利益, 人们订立契约转让自己的部分权利组成国家, 但国家却变成暴君镇压人民的统治工具。在德国古典哲学中, “异化”被提到了哲学的高度, 黑格尔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在黑格尔看来, 存在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意思”, 自我意思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 在社会中作为“自我意识”环节异化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主宰着自然界的事物的发展。在黑格尔之后, 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异化。他认为,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外化, 人们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赋予上帝, 又让上帝来统治自己, 这就是异化。回顾以上的异化思想我们发现, 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事实出发, 批判改造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论, 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异化本质, 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劳动理论。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从生产结果看,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一事实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相对立。很明显, 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力量越多, 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 他自身, 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 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二) 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从第一个规定中, 我们了解到了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但是, 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和, 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 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因此, 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是生产行为、生产活动本身异化的结果。这种异化表现在: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是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三) 从人的类本质看, 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所谓类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人的活动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动物只是按照自身需要进行片面的生产, 而人却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对象世界, 并且通过这种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然而, 异化劳动却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维持人的肉体的动物般生存的手段, 人脱离了自己的本质并与他相对立。

(四) 从人与人的关系看, 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说:“人用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 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 并作为一种异己力量, 同工人相对立, 那么, 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以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 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 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 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归根结底,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关系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异化关系。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一, 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异化劳动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它抓住了人的劳动的本质, 揭示了人的主体的本质, 为人们正确理解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提供了重要前提, 从而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 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又避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与直观性。因而异化劳动的提出, 就为马克思解决全部哲学问题, 特别是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 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奠定了基础。

第二, 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丑恶面貌。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分析当时的资本义经济事实提出的。一方面, 它触及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 深刻揭示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关系, 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另一方面, 它肯定了物质生产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从而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生, 大大深化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摘要: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事实出发, 批判的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 创立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由四个方面构成, 他深刻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合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手稿,异化劳动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11篇

关键词:手稿;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异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52-02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出发,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念表示这个事实:“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52在这种“异化”关系中呈现的现实状态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消耗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己的异已力量就越大,最终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意味着本应属于工人的劳动产品成为与他相异、敌对的独立力量,甚至反过来控制工人自身。

(二)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的内涵转变

“异化劳动”与“对象化劳动”密不可分,为了更清楚了解“异化劳动”的内涵,需从“对象化”到“异化”的转变中细细体会。所谓“对象化”,即是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形式,创造出自己的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互相映现着对方的本质。而“异化”则是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客体的性质发生变化,不体现其主体的性质,并反过来成为不依赖于主体甚至控制主体的一种力量。

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自己需要,劳动的实现就意味着创造出一定的对象,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象化的实现。对象化劳动是属于自己的劳动、自愿的劳动、肯定自己的劳动,它发挥了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人在劳动中收获幸福。“异化劳动”则是劳动的否定方面,是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力量,并作为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对立。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产品的统治。劳动异化是属于别人的劳动、被迫的劳动、否定自己的劳动,是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只是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

马克思明确从对象化劳动中区分出了异化劳动。他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一般本性,而异化劳动只是对象化劳动的特殊情况,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使劳动者丧失劳动对象并反过来成为压迫、奴役自身的力量时,对象化劳动才蜕变为异化劳动。异化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性的暂时现象,而对象化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现象。扬弃异化劳动,并不是取消一切劳动,而只是取消劳动的否定方面,要扬弃异化的劳动,而承续劳动的肯定方面即对象化劳动。

二、“异化”劳动从何而来----人的本质及其异化

如果说,异化世界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真正本质的否定形式,那么对于人的本质的原初面貌的理解就成为分析异化劳动理论的必要前提。真正的人的本质又是什么?

(一)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6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类存在的人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人具有普遍性,人是自由的。

1.人的普遍性

劳动者作为劳动的主体,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人,因此从肉体方面来说,人和动物一样都靠无机界生活。一方面,从理论方面来说,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等是人精神生产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从实践方面来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自然本能,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人将自然界作为自己的无机身体,保证了劳动“对象”的存在和充足,感性的外部自然界为人提供了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和开展生命活动的劳动对象,是人类保持其人的类本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2.人的自由性

如果说人的普遍性体现的是人为了维持肉体生存“由外向内”索取“对象”的特性,那么人的自由性则更多体现的是人的本质力量“自内而外”改造世界、“确证”自身本质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是区别于动物的“类存在物”,其原因就在于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的活动。动物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而人自己的生命活动对他自身不是直接同一的,仅仅是他意识的对象,人能够有意识地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认识和改造周围的世界,因而他的活动是自由的。

3.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进一步说,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普遍性、自由性是在他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为正是在创造性地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把自己的生命力对象化,进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确证自己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改造世界集中体现于人的劳动生产中。在劳动过程中,人能够自由、自愿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不断地将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上,进而在自己创造的劳动产品中和自愿自由的劳动过程中,直观自身,肯定自身,使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和发展。

(二)人的本质的异化

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劳动“对象”中人们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力量,在“自由”的劳动中人们有意识地将生命活动看成自己的对象,自由地支配着自己的生命活动改造对象世界。因此,对劳动“对象”的有效占有和对劳动活动“自由”的支配,是确证人“普遍性”和“自由性”两个类本质的重要标志。然而,在异化劳动中,被异化了的劳动丧失了劳动对象、失却了对劳动活动的自由支配权,必然使人的本质发生严重异化,并进一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1.人的劳动对象的异化

劳动对象的异化,即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52在这种异化关系中,工人在越大程度上占有感性自然界,就越在两个方面失去劳动对象:一方面,感性的外部自然界已经不再为他提供劳动对象,他的劳动成果已经不再属于劳动者本人;另一方面,感性的外部世界也不再给他提供用于维持肉体生存的生活资料。劳动对象异化的过程同样是人的本质异化的过程。自然界作为人自己的无机身体,本来是要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和生命活动的对象,以保持人的类本质特性,但是在异化劳动中,人劳动对象的丧失和被奴役使人的本质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确证,夺去了人的类生活。

2.人的自由劳动活动的异化

如果说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那么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2]30。人的劳动活动的异化是指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有意识地自由支配自己的生命和改造对象世界。而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变成了正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劳动本应是人自由支配自己、肯定自己、确证自己的过程,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不自由的支配着自己的身体,是受动的、无力的,劳动变成了仅仅维持劳动者肉体生存的单一手段。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人劳动的目的与手段就发生了颠倒,人的本质力量异化成为与自己相对立的力量。

3.人与人相异化

物的异化和人的异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人与自己的本质异化,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异化。就是说,如果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是异己的关系、不依赖于他的关系,那么必然有另一个异己的、敌对的人是这一劳动产品的主人;如果人把自己的劳动活动看成不自由的活动,那么他的活动必然是在为他人服务、受他人的强迫和支配。

三、异化劳动归向何处——共产主义对人本质的复归

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异化了的世界,生活于其中的人也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特性,是被异化了的人。那么异化劳动最终要归向何处,人的最终归宿又在哪?马克思认为,要扬弃异化,彻底废除私有制,并代之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这种社会关系通过扬弃一切异化形式而使人得到彻底的解放,是人本质的复归和全面发展[3]35。

第一,共产主义是人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复归。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真正成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的类本质实现与人的统一。同时,劳动对象重归劳动者本人,人得以重新直观自己对象性本质力量,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人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第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实现了向社会人的复归。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被扬弃,人能够在自己直接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能够体现他个性的对象使他自身成为为别人的存在,同时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人在创造自己对象的同时实现了由私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了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双重关系的和谐状态。一方面,由于扬弃了异化,自然界成为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对象,人将自然界作为自己的无机身体,自然界重新成为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的属人本质对人来说才是人自身的本质,自然界同时作为社会的对象才是属于人的对象,人才能占有自然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深化认识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第12篇

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 是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得出的, 即“谋生之业”。从单纯劳动过程来分析, 凡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都是生产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 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我国的《辞海》将生产定义为:“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人们为了获得衣、食、住、行等所需的物质资料, 必然结成一定的关系, 同自然作斗争, 故生产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生产。人们在生产斗争中不断改变自然和自己, 并创造人类的历史, 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分配和消费;而交换、分配和消费反过来又影响生产, 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生产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精神财富的生产, 以及劳动力即人类自身的生产。”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中,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在“财富是怎样形成并不断积累”这个问题中作为一对基本范畴提出来的。亚当·斯密指出:“有一种劳动加到对象上, 就能使这个对象的价值增加, 另一种劳动则没有这种作用。前一种劳动, 因为它生产价值, 可以称为生产劳动, 后一种劳动可以称为非生产劳动。例如, 制造业工人的劳动, 通常把自己的生活费的价值和它的主人的利润, 加到他所加工的材料的价值上。相反, 家仆的劳动不能使价值有任何增加。”①对此马克思评论道:“这里, 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给生产劳动下了定义, 亚当·斯密在这里触及了问题的本质, 抓住了要领。他的巨大科学功绩之一 (如马尔萨斯正确指出的, 斯密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仍然是全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就在于此, 他下了生产劳动是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这样一个定义。”②

马克思认为,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标准, 并不是以是否为物质生产为标准, 而是要看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特性是否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对劳动的这种规定性, 不是产生于劳动的内容或劳动的结果, 而是产生于劳动的一定的社会形态。因此,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 “既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 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在一种情况下劳动同资本相交换, 在另一种情况下劳动同收入相交换。在一种情况下劳动转化为资本, 并为资本家创造利润;在另一种情况下, 它是一种支出, 是花费收入的一个项目。例如钢琴厂主的工人是生产劳动者。他的劳动不仅补偿他所消费的工资, 而且在他的产品钢琴中, 在厂主出售的商品中, 除了工资的价值之外, 还包含剩余价值。”相反, “我不是到商店去买钢琴, 而是请工人到我家里来制造钢琴。在这种情况下, 钢琴匠就是非生产劳动者, 因为他的劳动直接同我们的收入相交换”。③

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 生产劳动是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 才是生产工人, 生产工人的概念绝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 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 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把工人变成资本增殖的直接手段。最初的简单劳动过程的生产劳动的定义, 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定义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用来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是有用的劳动, 必须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只有表现为商品也就是表现为使用价值的劳动, 才是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但是不是劳动的这种具体性质, 不是劳动的使用价值本身。构成劳动对资本的特殊的使用价值, 劳动对资本的使用价值, 是由这种劳动作为创造交换价值的因素决定的。在于劳动代表着一个比劳动价格即劳动能力的价值所包含的抽象劳动量大的抽象劳动量。生产劳动是和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非生产劳动就是和收入相交换的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 那就是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 当然也包括同那些靠资本家的利润存在的不同项目, 如利息和地租交换的劳动。马克思指出,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同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 (即特殊的使用价值) 本身毫无关系, 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下, 是把客观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 把客观劳动条件的所有者转化为资本家的劳动, 即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生产关系的条件, 实现劳动能力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关系和方式的一个范畴, 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 同一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 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在于用来交换的劳动是否改变了双方现有的经济关系。

关于流通领域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马克思认为, 如果劳动是一般生产所必需的活动, 其劳动是生产劳动。如果是由于商品生产形式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式所特有的活动, 则是非生产劳动。因为, 马克思认为商品经营资本——撇开各种可能与此有关的职能, 如保管、运送、运输、分类、散装等, 只说它的真正的为卖而买的职能。商人资本就只是在流通领域从事买卖行为的职能资本。流通过程是总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但在流通过程中, 不生产任何价值, 因而也不生产任何使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 只是同一价值量发生了形式变化。这种形态变化本身同价值创造或价值变化毫无关系。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资本开始独立化为雇佣工人的商业资本, 也不会改变这种性质。因此,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看, 生产劳动从与资本相交换缩小到与生产资本相交换;非生产劳动从与收入相交换扩大到与包括流通领域的资本相交换。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监督管理劳动与政府的管理职能活动中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马克思认为:凡是有许多人进行协作的劳动, 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意志上, 这是一种生产劳动, 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对于政府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一部分管理劳动只是由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敌对性, 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对抗性引起的, 它完全和流通过程引起的9/10的“劳动”一样, 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一部分独立的手工业者和不雇佣工人的农民的劳动, 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内的生产劳动, 它们不属于马克思分析的范围, 不适用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在古典经济学者和马克思著述的时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扩展到社会的一切部门。在马克思看来, 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为了表明社会形式怎样支配和改变实际事物和过程, 资本家为了价值增殖用货币交换劳动的过程, 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 独立的劳动形式和非生产劳动转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 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资本的生产性和先进性在于它以更加有利于生产的方式实行强迫进行超过直接需要的劳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于不断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 从剩余价值的生产看来,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是重要的。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不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对于指导我们认识今天的现实社会中不论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都有着理论性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不同社会制度和统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社会生产劳动的认识也有着明确的理论性指导。这对于我们清楚地去认识各种社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也同样具有理论性指导意义的。

摘要: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分析与认识, 不仅是从抽象的理论规定性本身去认识, 关键的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去考察。生产劳动这个理论范畴同样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不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 对于指导认识现实社会中不论是资本主义生产还是社会主义生产都有着理论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

注释

1《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转引自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 第146页,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同上书, 第148页。

上一篇:美丽旅游下一篇:意识形态渗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