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道范文

2024-06-30

为师之道范文(精选9篇)

为师之道 第1篇

师生融洽如此。我的为师之道, 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曰自强, 二曰自律, 三曰自省。

先说自强。何谓自强?自强就是不断地自我修炼, 提高多方面素养。尤其是语文素养。自从跨进徐州师范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 我就按照我喜欢的老师的形象来塑造自己, 想法很简单:既然选择了做教师, 就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别人若要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小学时的张老师?”不但我, 大概我所有的同学都会这样回答:“张老师好。”如果再问:“好在哪里?”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课讲得好, 对我们态度好。”张老师讲课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听?因为他讲得生动、有趣, 他知识渊博, 他的课能吸引人。于是我就以他为榜样进行修炼, 读大量的书, 关心时政, 尽量使自己的知识面广一些。特别用心读老舍、张天翼、徐怀中等人的书, 学习他们生动而幽默的语言;我还关注相声, 关注京戏里丑角的表演, 让自己身上多一些幽默细胞;我还像张老师那样学书法、学绘画、学唱戏、学操琴……爱好越多, 教育、教学的资源就越多, 赢得学生尊敬、喜爱的砝码自然就重了。

二说自律。何谓自律?自律就是战胜自身消极、负面的东西。人具有懒惰的一面、丑陋的一面、消极的一面。高尚的人之所以高尚, 因为具有自律能力, 能自觉地克制消极的一面。

自律的教师出格的事不为, 缘于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的责任感。支撑这种责任感的是爱心。比如, 有些学生我确实不喜欢, 但我同样会尊重他, 我会尽力地接近他、帮助他。既然为人师, 我就要尽为师之道, 这是责任。当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时, 当听说某一学生对我不恭时, 我首先想的是自己有什么过失。古人云:“人或毁己, 当退而求之于身。”哪怕只有l%的原因在我, 我都会把全部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我不推诿, 更不去找学生的“碴儿”。当要偷懒时, 就学古人来个“锥刺股”;当要“怒发冲冠”训斥学生或与别人争论的时候, 便默念一个“让”字, 冷静了, 事情就好处理了, 也会处理得好些。

自律, 就是管好自己, 做个好人。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

三说自省。何谓自省?自省就是反思。反思很重要, 一节课上过了, 一次活动搞过了, 一次测验结束了, 某项工作告一段落了, 一个问题处理了, 生活中碰了钉子、受到了挫折, 都要反思。我们要善于在思考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在思考中把失误转化为收获。清代的张伯行说:“自反者, 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意思是说, 自我反省是修养身心的根本;根本抓住了, 那么其所起的作用没有对自己不利的。

写, 包括写日记, 是最好的反思。遇到不顺心的事, 写一写, 对自己说一说, 一写完, 心情往往就好了。至于教育、教学、工作上的点点滴滴, 我更会随手记下。这个写的习惯使我获益不浅。写是思考, 反过来, 写也促使我思考, 使思考深刻、完善, 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路走得快一些、直一些。

为师之道当然很多, 但以上三点我认为最重要。

《为师之道》读后感 第2篇

《为师之道》这本书读了好几遍,虽然对书中的精华还不是理解的很透彻,但是我已经觉得受益不浅,从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首先教师在师德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赖于道德规范。教师应该是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率,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跟不道德的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教师应该用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动人事例,并结合理论,去启发诱导学生理解和实践,同时,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学生的模范,为人师表。

教学中师德的体现。

教师要奉献全部光和热。教师要不断学习,剔除以往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中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采取现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必须勤学不辍,不断充实自己。知识贫乏是不称职的教师,对教育事业不忠诚是失职的教师。教师要大力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身上的才华都放射出灿烂的光彩,让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智慧火花,都炽烈的燃烧起来。

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驯马师的 “为师之道” 第3篇

驯马师明确表示,他只需两个月就能交给我一匹驯顺的马。听起来不错。他建议:“别来看它,过一个月你再来,准能看出变化。要是你天天来,我就没法训练了。”我当然遵命。

一个月后我果然看到了变化——“超人”取得了明显的退步!当驯马师为我试骑时,它连甩头带尥蹶子,差点把驯马师摔下来。“这很正常,”驯马师自信地说,“有的马在进步之前必然先退步。”听起来有道理。他又说,“你的马不一般,常用的方法都不好使。”

又过了三周,驯马师通知我去验收成果。驯马师给“超人”装上马鞍,骑了上去。它的进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对于驯马师的指令它不但乖乖听从,而且反应速度极快:走步、快跑、慢跑、停止、转向……

我忍不住向驯马师讨教:“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样驯好这匹马的?”他笑着说:“要知道,谁也无法强迫一只1200磅重的动物做任何事情。很早以前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改变一匹马,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在和一匹马打交道时,我唯一确定能够改变的就是我自己,所以如果马不听话,我就改变我的做法。我不断变换训练方法直到找到有效的一种为止。”接下来他列举了一大堆曾对“超人”使用过的方法。“你的马变好了,只是因为我变聪明了。它是个真正的挑战,几乎让我黔驴技穷。不过这恰恰考验我能否不断做出适当的调整。我喜欢这样的挑战。”

驯马师的话引起我的深思。驯马与育人有着相似之处——谁也无法强迫学生改变,要想改变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教师自己;如果学生不听话,就改变教育方法,要不断变换方法直到找到奏效的方法为止。难教育的学生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考验,就看你能否不断作出适当的调整……

回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我常常听见教师们抱怨学生“朽木不可雕”。其实,有很多人一辈子只知道用一种固有的方式去教书育人,从来没想过要改变自己。他们真该学一学这位优秀的驯马师的“为师之道”啊!

读《燃灯者》谈为师之道 第4篇

关键词:《燃灯者》,师道,师德,修养

《燃灯者》是人文学者赵越胜写于二○○九年的一本回忆录, 最初只是在朋友小圈子内流传, 作者写作初衷不是为了出版发行而是为了忘却的纪念。至二○一一年才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刊登发行, 二○一二年作者赵越胜因《燃灯者》一书获得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文章讲述作者自一九七五年底以来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交往之事, 娓娓道来的叙说中穿插着传主的学术研究精神及对待学生关怀备至的态度, 与传主亦师亦友的铺陈描摹更感人至深。这些无一不体现老一辈学者学养境界和人格魅力, 先生的为师之道对我们当代教师具有借鉴与学习作用。

一.薪火相传———燃灯者

燃灯者在佛家是指只言片语可叫人开悟的觉者。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皆可为燃灯者。辅成先生, 不用说就是这样的燃灯者, 而且是燃巨烛之人。[1]作者赵越胜这样说。教育必需启蒙, 点亮灯, 让光投射到远处。燃灯者不仅照亮自己, 更重要的是为行路者照亮前方的道路, 先生的智慧和学识点亮的烛火, 通浚阻塞, 唤醒了一个青年的精神生活, 让他懵懂的内心世界疏朗清明起来。[1]燃灯者的提法正是对“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完美诠释。

二.德不孤必有邻———师道与师德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包括师道和师德两部分。笔者认为做为教师而言的师道是心性的本体, 也就是你所从事这一行的职业理念的最高境界。即: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呈逐步升华之态势。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根基。至于德, 相对而言是有形的, 它是从师者的行为准则, 是主动的表征。师德是通过日常修养来获取的。“道”和“德”之间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里说:“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化生万物, 德养育万物, 用不同形态区别万物, 在各种环境成就万物[2]。道是万物的本源, 对于秉承天道而生的万物, 要用德去抚育它们。所以有德的君子, 是传播道的合适人选。

三.从《燃灯者》———周辅成先生治学和育人方面看师道

“百工居肆, 以成其事, 君子学以致道。”知识人和一个工匠、农夫一样, 也有自己的活计———教书育人, 工匠们在自己作坊里精心做好每件产品和工艺品;农夫们在辛勤耕耘土地, 以求五谷丰登;知识人要坚守道的标准, 付出爱心和责任, 一个教书育人者注定与财富无关、与名利无关, 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 静心研究学问, 并以此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周先生那一代学人身上能体悟到他们的思想和学术之美。

1.立身以仁, 爱智求真

一九七五年冬天, 当作者还是一个机械厂的小青工, 因一个偶然的机遇, 先生给他们上课, 讲授《西方哲学史》。先生慈眉善目、温文尔雅, 开口讲话说是受领导委派来向工人师傅汇报学习心得。先生一点都没有知识分子架子, 带领这一班工人在知识海洋地遨游。教室里极其安静, 同学们都在认真记笔记。先生在下一次板书之前, 总是和蔼地问大家, 同学们都记下来了吗?然后用力地去擦黑板。板擦上的粉笔灰沾满双手,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先生额头上渗出汗, 在讲解的不经意间, 先生又用手去试汗, 这样额头上也有一道淡淡的粉笔灰, 看先生勉力的样子, 作者被某种东西在心里隐隐触动着。我想大概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爱众亲仁, 在先生眼里又是佛家的众生平等。

作者因受到先生的开悟, 激起他狂热的求知欲。当有问题要问先生时, 先生叫他们先准备一张纸条, 然后让他看看准备一下再回答, 这是先生一生的修学习惯, 足以可见先生对待知识有着不一般的严谨科学态度, 以此智慧来追求真理。先生的治学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为人生与思想的最高境界[1]。

2.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是《论语》“为政”篇记载孔子说过的一句话, “道”做动词, 即引导之义, 用道德力量来教化;“齐”也做动词, 即治理规范之义, 用礼仪来维持秩序。套用在周先生对待教书育人的事业上, 可以这样表述:以自己对待学术一腔赤诚来引导教化学生;以自己的风骨和人格魅力来规范影响学生。

“礼”, 在个人行为表现上为衣冠和礼貌, 在一些重要场合个人着装应衣冠整齐, 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再谈社会秩序的礼, “礼之用, 和为贵”, 礼使社会井然有序, 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偏差, 事与事之间有矛盾, “礼”起中和作用。所以礼的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略举书中一二件事来说明先生的行为处处彰显“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优良传统:当作者在一九八二年六月要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时, 先生做为答辩组成员老师, 早早来到哲学所, 且着装整洁肃穆, 神情严肃。可见先生对事情的庄重认真, 不仅是表面的礼节, 而且是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当先生和作者还有其他一些学生在讨论问题遇到分歧时, 先生也绝不压服和辩解, 总是温文而雅, 引经据点, 或是抱之一笑:在这个问题上你要再看看某方面的书。可以说先生启发式的教育如同孔老夫子在世, 并且起到中和调节的作用。学生们回头再看先生开的书单, 是带着问题去读, 一下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 并且感觉到自己是小子无知无畏, 赶紧跟随先生多学习知识。

3.有信至义, 求善至美

“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义”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同义的字, 按儒家的解释讲:“义者宜也”, 恰到好处谓之宜, 就是礼的中和作用, 如“时宜”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解释, 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 所谓“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也”[3]。

文中有一细节提到:作者在一九八三年七月的酷暑, 和先生约好两点半到北大郎润园先生的家。来到北大时还早, 就坐在未名湖畔的树荫下读书, 那知因疲劳过度, 竟然睡着了, 醒过来已是下午三点。起身就往先生家跑, 却迎面碰见先生。他老人家走得急, 头上满是汗珠, 老头衫也被汗水浸透。先生见作者来了, 松了一口气。说这几天有学生和校外的人发生冲突, 怕是门卫不让进来, 便下来看看。从这点上看先生守时讲信, 其次先生不顾自己身份和年龄, 处处想着学生的安危, 读过此情景, 无不让人感动, 爱生如子莫过如此。

和先生处久了, 便愈觉老人家无论腹笥多么宽广, 修养多么丰厚, 都会时时“倒空”自己, 他永远敞开着, 不带任何成见地听取意见, 汲取知识。[1]那种对求学者毫无保留的指点与帮助, 对知识的饥渴的追求, 所谓的赤子之心莫过如此。

二○○六年初, 远在他乡的作者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 被先生告知有两个学生曹天予告周国平毁誉而上了法庭, 先生为这事甚急, 想请作者劝说他二人息诉。而作者自知无力挽回局面, 劝说先生就当是哥儿俩打架, 而先生心有不甘, 亲自做东, 请二人到家中吃饭, 先生尽量想把盏尽欢、冰释前嫌。读到这里, 不得不令人感慨, 先生不顾于自己九十几岁的高龄, 而斡旋于他的学生官司之中, 可见先生具有一颗正义和侠义之心。也难怪先生书房门上挂着先生自己的手泽, 是文天祥在监狱中所作:“孔曰成仁, 孟曰成义。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

人的精神生活要以寻求“善的知识”为目的。同样, 教育的目的也在于使青年人学会探求善的方法。[1]用古希腊先哲的说法, 是来自善的知识或善的理念;换成中国先哲的说法, 则是来自善道或大道。书中提到先生多次和学生探讨善之道, 先生认为要改变人心, 只有人心向善, 才会遵循社会秩序, 才会有所担当和责任, 才能使人类文明之火得以相传。

四.明德弘道———加强教师道德修养

可以说, 七十年代的小青工赵越胜, 有幸遇到北大教授周辅成先生, 并得先生的引导和教育, 一步一步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实现了他的人生大跨越。当下教师应怎样加强师德修养、弘扬师道?

首先要爱岗敬业, 具有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 踏实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精通教学业务;其次, 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传, 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影响学生。除了学识修养让学生敬重你,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你的学识修养度所形成的风格 (即是人格) 力量来影响学生;再次, 当代教师个人应恪守师道尊严, 在寂静中与贤哲对话, 积累知识, 提升内涵, 在教学中探寻教育教学规律, 探寻优教善教的方式方法, 探索为师之道, 只有学术精湛, 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无愧于光荣教师的神圣称号。师道恰如同车轮上的一根根辐条, 使得车轮沿着古今中外的教育之路笔直前行。

参考文献

[1]赵越胜.燃灯者[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2]饶尚宽译注.老子[M].中华局, 2006

《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 第5篇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班固把它列入杂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春秋战国学术文化的一个总结。其中的《劝学》(一作《观师》)、《尊师》、《诬徒》等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讲为师之道的内容,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思想之光,兹述析如下。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为师者自我价值的确认

春秋战国之时,具备为师之资格的人,皆是具有“道术”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知识分子。无论儒家、墨家还是道家,尽管其思想上取舍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传授自己所认同的“道”,而这便成为为师者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吕氏春秋》更明确地指出:“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又说:“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于教。”教师应当认识到,其自身之所以存在重要价值,在于其主要是开启心智,在于“胜理”,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德行的“人”,即所谓“行义”是也。

进一步讲,“行义”二字标示出了为师者通过教育人、培养人而改造社会的神圣使命,具有“道德命令”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在对社会关系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担当,达不到“行义”的目的和要求的时候则常常会感到惭愧与不安。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师者就是社会改造的引导者、先行者,所以《吕氏春秋》讲:“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为了“行义”而“争于道”,对于为师者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师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的确,为师者只有先确认了自我价值感、使命感,才会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就以大教育家孔子来说,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分不开的,他要通过育人来“行义”。在匡地被围困时,他还带领学生习礼树下,弦歌之声不绝,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事业,真有临大节而志不可夺的精神。在教育劳动中,义务体现为使命,在价值感和使命感中,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与持久的力量,从而自觉、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吕氏春秋・诬徒》篇批评了某些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第一,“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过于随心所欲,缺少一贯性的原则,信口开河;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不稳定,喜怒无常。一般说来,“不讲”的老师少,但“妄说”者却大有其人,“妄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缺乏、学术不精和不负责任。为师者应当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平和其心气,宽大其胸怀,培养对学生的良好感情。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有时出现傲慢、顶撞、无理、“不懂事”等言行并不意外,对此教师应掌握分寸,正确处理。

第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

就是说为师者自己有失败或过失,不肯自我批评,刚愎自用,坚持错误。当然教师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但教师不应过分看重自己的尊严。如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顾是非曲直,实际上你的尊严并不能得到真正地维护,相反却受到更大的损害。每个当老师的,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这是正常心理,问题是怎样赢得学生的尊重。尊重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基础上的自觉行为,即使对于年少的学生也应当是这样,教师发现自己错了能坦率地承认,学生不但不会瞧不起你,反而会感到你可敬可亲。

第三,“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

有些教师阿谀谄媚权势者,不管其德才如何,千方百计地讨好奉承。这种情况在古代专制社会中是存在的,是不正常的。一方面,这会在心理“骄惯”那些富豪子弟,使他们产生鄙视教师进而轻视知识的心理;另一方面,这在客观上是对贫寒子弟的不公与歧视,使他们的.自尊心无形中受到伤害,他们也同样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鄙视的心理。为师者平等视人、给予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关注度,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体面与美德。

第四,“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而恶之。”

个别为师者对品学兼优却不善于“搞好关系”的学生无端地疏远、嫉恨,从而压制之、刁难之。“弟子去则冀终,居则不安,归则愧于父母兄弟,出则惭于知友邑里,此学者之所悲也。”学生的社会关系、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不可能完全一样,也不会是一种类型。就性格而言,有能说会道的、也有沉默寡言的,有“眼皮子活”的、也有灵活性差的,这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对于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要善待,因为他们在心灵深处都期待师长的关爱,这一点不可不明。

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

为师者最好能“反己以教”

《吕氏春秋》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反己以教”。“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好老师对待学生就如同对待自己一样,要设身处地施行教育。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先想想,自己若是学生,能否做到,不能勉强学生做力所不及之事。这样就能师生同心,情感和谐,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为什么为师者要“反己以教”?《吕氏春秋》指出:“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又说:“为之而乐者,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人之常情是,不能喜欢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能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做一件能得到快乐的事,即使是不肖者,也会努力干;做一件苦恼的事,别说不肖者,贤者也难以坚持。因此,“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体验学生的心情,研究其心理特点。这样,就能找出适当的办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反己以教”,从教学内容上讲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凡说者,兑(悦)之也”。“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锤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草名,有毒)也。”意思是说,大凡说教,应该使对方心情舒畅,而不是硬性说教。不能使对方心情舒畅,反去硬性说教,就如同拯救溺水的人却用石头让他沉下去,如同治病却给病人喝下毒药一样,只会适得其反。

“反己以教”,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是注意学习、休息和娱乐相结合。一味紧张单调而急迫地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精神疲劳,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师不能令于徒”,即造成老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局面。而高明老师的教学,总是能把教学组织得劳逸相济、从容不迫。使学生既有严肃认真之学习精神,又有愉快活泼之生活情致,即“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这样,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而能够疾学不倦了。

有感于启功先生的“为师之道” 第6篇

去年八月,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书画鉴赏家、教育家启功先生在北京去逝。这样一位名满中外、著作等身的学界泰斗,生前在谈及社会给予他的各种头衔称谓时,曾郑重其事地说:“我这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我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这是何等谦逊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人们只知道启功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却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一教师,更不知道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因为这些被他的书法光环所遮没。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条崇高的教师行力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从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中归结出,并敬题给母校做为校训的。最近读了著名作家鲍文清写的《启功杂忆》这本书,书中关于启功先生谈到的自己“为师之道”的一些话,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深受教益。

一、评价学生:“以激励夸奖学生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学生,都要尽力找出他们的一点点好处,加以夸奖。对学生不可有偏爱、偏差,万不可讥诮学生。”

启功先生的这段话包含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为什么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呢?启功先生当年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但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足以证明,先生的话是多么的正确。因为,根据心理学的规律,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外部力量尤其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进而形成积极的性格——认真、勤奋、乐观、沉着、刚强、进取、大度、慷慨、坦诚、谦逊和热情等。相反,负面的评价,尤其是一些简单的斥责往往会使学生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内心懊悔,伴随而来的便是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进而形成消极的性格——阴郁、敏感、懦弱、冷漠、自私、狐疑、狡诈、狭隘、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等。所以说,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往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几十年前启功先生的前瞻性的认识在今天已经成了我们共识,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启功先生也指出了激励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尽量找出学生的一点点好处一一从细处着眼。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要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细小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抓住时机,激励他们。

二、课堂教学:“教师要懂得疏通课堂气氛,不要老站在讲台上讲,要适当的到学生中间走一走,一方面可以知道学生在干什么,有没有偷懒、睡觉、看小说的?顺便看看自己板书的效果好不好,学生记下了没有,没有记下的就顺便指导他们一下;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设置一种深入他们的气氛,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可亲可近。”

启功先生在这段话中指出的,其实正是现今我们所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一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将现成的知识和技能硬性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只是被动的洗耳恭听,而是应该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一是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从而打破那种教师台上居高临下的一人独白,学生台下万马齐喑的倾听的局面,创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双方在平等中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启功先生关于课堂教学的认识是朴实感性的,但却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所提倡的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吗?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一条所明确指出的:“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味先生多年前的这些教学感悟,我们又怎能不对先生肃然起敬!

三、作文评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不要详改,详改还不如教师替学生做一篇,何况改多了学生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启功先生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作文评改的态度:不提倡精批细改,注重批改效率。长期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一本本的批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是劳而无功,学生只看一下分数了事,这次指出的错误下次照犯。启功先生的这一观点和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叶圣陶先生也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他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随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少改。”

实践证明,两位先生的说法确实是真知灼见。写作教学中的“精批细改”,不但使教师疲于奔命,而且使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不会自觉主动的进行大量写作,写了也不去自行修改充实,从而致使写作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勇于放弃精批细改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使他们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另一方面,要改变批改方式,采用诸如重点批改学生作文的关键错误、指导学生自改、互改等多种富有实效的批改方法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做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启功先生的学历只是中学,也没有搞过什么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但他从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却是非常中肯实在、行之有效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阅读启功先生的这些“为师之道”,无疑会给我们一些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很有借鉴价值。

学点“移山大法”——我的为师之道 第7篇

细细品味上面的故事,足以给身处“小三门”体育教师的我很大启发。

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前,我们基层体育教师遇到了眼前无法移动的“大山”,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干起了就不重要了;体育教师学习、培训、晋升、评职称和课时量计算等受到不公平对待。在工作中,我们不会都是顺心如意,一定会遇到困难、碰到瓶颈,“头碰南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遇到的一些“大山”也会让我们手足无措。但是,面对和处理这些事情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和态度,我们要相信自己,努力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采取“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办法,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做·个敢于直面大山的“体育移山大师”。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如果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是我们可以指挥自己;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在;也许我们不能样样如意,但是我们可以事事尽力;也许我们不能主室生命的始终,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价值。山,如果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过去吧!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必须改变移“山”方式。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尤其是别人眼中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小三门”体育教师,则更要具备“移山”的思维和魄力,不去计较别人用什么样的目光看我们,不要过多关注现实中种种不公平遭遇,只需要告诉自己:我们是在做一件影响着学生一辈子健康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大事,我们而对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需要强健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他们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负起应有的责任!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无法移动“大山”,但我们可以移动“脚步”,为了我们的学生努力前行。

我们还要树立“没有失败,只有反馈”的意识。对于特定的个人而言,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经验在脑中的结构模式,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感受。我们无法改变外面的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内在的自己,人生便有所改变。我认为“失败”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反馈,意味的是过去的努力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但并不表示我们以后就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恰恰相反,它是一个信号,是一个警钟,催着我们反省,努力,完善。“失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的踏脚石。因为经验是能力的“伙伴”,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础。我们不要轻视自己和所从事的工作一—这是我们的职业尊严。我们坚信,学生会因为我们而发生改变。所有的事情,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这些究竞是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还是“踏脚石”,是由自己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感觉困扰,其实是我们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看待问题的角度。

我认为,体育教师要学点“移山大法”。体育教师如果具备了“移山大法”意境和魄力,在工作、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定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邀福建省南安市延平中学郑钦漂老师(邮编:362343)点评:

有幸先品读三位老师的佳文,仰慕多多,语言涵养情思,情思提炼觉悟,用心经营体育天地,字里行间透着笔者爱岗敬业,含着一专多能,流露创新意境,扩散真知灼见,好似: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

晁恒老师虽无缘见其真容,但善于思考,善于体悟,面对种种不公,巧妙运用“移山大法”,“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变被动为主动,肩挑道义,主动有为,移动“脚步”,改变自己,挖掘潜能,洒脱人生。如假以事例进一步佐证,则锦上添花。

陈娟老师的实诚与细心扑面而来,怀爱的信念,用心潜心于体育教学,学爱用爱巧爱连成轴,细微处处见真情,面对活跃的学生,用真诚耐心、宽容平等相处,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捕捉时机,善用表扬激励手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实实在在,朴实无华。

顾静老师的创新意识与时尚体育理念让我眼前一亮,教学风格诠释着她的人格魅力。她是我辈的佼佼者,勤于学习,博采众长,术有专攻,爱的专业,爱的精彩,从体育能力的传授者到创新思维的制造者,从单一学科视野拓展为大课程观视野,从教育教学控制者到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从爱的播种到硕果累累,仰取俯拾间,洋溢着健与美的正能量,大写着职业的荣光!

论大学青年教师的为师之道 第8篇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前提

“作为大学教师, 教师师德素养的第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同。具体表现为热爱并献身于高等教育事业。热爱并献身于高等教育事业, 是一名大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原动力, 并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驱使下, 教师才会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极为认真负责, 才会辛勤地默默耕耘, 表现出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2]正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同才会促使一个教师更好地去从事教育事业和工作, 才会在任何条件下都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 也才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

热爱教育事业首先要把热爱学生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前提。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身体素质或者是心理素质都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成长, 培养其美德, 增长其才干, 解答人生的种种难题和困惑。教师热爱学生还必须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严格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现, 热爱学生不是置学生与严格要求之外, 而是抱着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目的来严格要求学生。其次, 教师要把钻研学术作为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传道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重要方面和能力, 更是大学中大爱精神传承的重要内容, 对教育的爱只有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职责, 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道德素质施加影响的同时, 还应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这不仅是教师本身的需要, 更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需要。从古至今, 教师不仅传承了人类的各种文化知识,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还进行着各种发明创造, 不断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 而科学研究水平则直接决定着现代大学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对人类贡献的大小, 这些都与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密切相关。

教师对学生之爱是教师在理智的支配和指导下所形成的理性之爱。这种师爱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 不是一叶障目的狭隘亲情, 更不是名利场中互相利用、朋比为奸的险恶心肠。师爱之所以是理智之信, 理性之爱, 是因为师爱是从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大局出发, 立足现在, 面向未来, 是时时处处为学生的明天着想, 关注他们长远的前途和命运的无私之爱。这种爱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持久性和稳定性。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从大局、整体出发的, 因而总能站得很高, 看得很远, 遇事不基于个人恩怨和个人得失, 能理智、冷静地对待, 持公平、公正的态度, 既能急人之所急, 又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这种基于事业心、排除功利心的情感当然要比基于家庭、家族利益或朋友间的小范围利益的情感来得纯洁、高尚。正是出于这样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总能不分优劣, 一视同仁, 善于从优秀生身上发现“隐患”, 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后进生身上找出积极因素, 悉心加以诱导。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 师爱兼有亲爱与友爱的优点和长处。人们称老师为“恩师”, 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 甚至认为“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许多老师也把学生看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 倍加关怀、爱护。师爱也如同真正的友爱一样, 纯洁、无私、没有铜臭味。古往今来, 不知传颂过多少师生之间深情厚谊的动人放事, 说明师爱不愧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情感之一。师爱即大爱, 大爱无疆。

二、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宗旨

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思想学识、道德风范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 进而对社会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们把尊师重教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 留下了“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的古训。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 我国对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作用的认识,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程度, 把教育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具体表现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以及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 (聘用) 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这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谈到: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 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加强师德建设, 弘扬优良教风, 提高业务水平, 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青年教师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并以此为宗旨,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师德规范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行为准则

教师的道德规范源于教师个体, 同时又高于教师个体。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优秀教师的品德结晶, 是广大教师公认的理想人格模式。古往今来, 许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将点滴的品德和风范不断融入教师行业的精神价值追求中, 如涓涓细流归大海, 初时貌似平凡, 终极浩瀚无边, 蔚为壮观, 使师德成为整个人类道德世界一大丰碑。作为个体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具有深厚的学养, 能够为学生授业解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之外, 所追求的目标便是实现自身理想人格, 无论是中外的名师如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之列, 还是当今的普通乡村教师都将师德作为通往理想人格的征途。他们不畏世俗的流弊, 不畏修身的艰难, 跋涉于这条平凡而光辉的理想人格之路。

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必须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去实现,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只有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依据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不断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 才能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从被动地遵守师德规范到自觉地践行师德规范, 有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由粗及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为个体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在边实践边对照中逐条逐项地领会师德规范, 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师德规范当做自我的实践模式, 努力创造出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修养捷径。

在所有的行业道德中, 师德规范离人类理想人格最近。这一特点是因为教师这一职业完全从事知识和精神的生产, 以独特的教育之爱包容和超越了其他任何形式之爱;同时, 教师这一职业又以知识和理性作为其职业道德的基础, 体现着人类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最佳选择和充分理想化。从这个意义讲, 某一时期的师德就代表着某一时期的人类理想人格, 引导着人类人格向神圣之爱和科学、理智、高雅迈进。

四、品格和魅力的提升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关键

教师道德品格之“美”, 体现在教师知之正确、情之高尚、意之坚强和信之坚定四个方面。

第一, 知之正确。

教师的道德认识是教师道德品格的前提。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的认识。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深刻地认识教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认识到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 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 教师就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从而把提高道德认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相反, 如果教师对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社会道德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 那他就不可能热爱教育事业, 更谈不上忠于职守,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了。教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 正确理解和掌握师德规范, 从而提高识别真假善恶的能力, 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第二, 情之高尚。

高尚的道德情感, 是道德品格的内在基础。教师的道德情感, 包括深刻的道义感、强烈的理智感和高尚的美感。在这些情感中, 热爱学生是最基本的内容, 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理智感是一种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的情感。它是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自信感等因素构成的。它要求教师遇事善于思考, 不盲从, 不冲动, 不单凭感情用事, 处理问题是非分明, 客观公正。高尚的美感也是教师道德情感中的重要内容。对美的鉴赏、向往、追求、创造, 这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教师可以用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 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心灵, 塑造学生的美好品格。此外, 正义感、荣誉感、幸福感等都是教师的高尚情感的具体表现。

第三, 意之坚强。

坚强的道德意志是教师道德品格的必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 为了克服困难, 排除障碍, 教师就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毅力和精神就是道德意志。一个教师如果缺乏这种道德意志, 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意志的作用, 是依据一定道德认识和情感, 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因此, 道德意志是教师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形成良好道德品格所不可缺少的主观精神力量。

第四, 信之坚定。

教师道德信念是指教师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责任感, 是教师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自己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教师道德信念是构成教师道德品格的重要因素。教师道德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只有这样, 才能对教师职业抱有高度的热情, 把教育工作同实现理想联系起来, 产生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道德责任感。一名教师之所以能做出优异成绩,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做好工作看成是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 把自己的使命感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转化为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从而培养一种顽强的道德意志, 支配着自己为教育事业勤奋工作、不懈追求。

五、言传身教是大学青年教师为师的重要途径

孔子指出,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董仲舒曾说过, “善为师者, 既美其道, 又慎其行”。教师, 作为学生走向社会, 通往科学宝库的引路人, 他的神圣使命就是传播文明、塑造人格,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 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的所谓“人格”, 即教师作为教育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 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 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 无论它们设想得多么精巧, 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教师要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师道要求, 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 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教师的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也是教师职业实践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 都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杨昌济认为, 只有教师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 完成造就人的光荣任务。他说:“教育者之行为若不走其言, 其影响于被教育者必甚大。”[3]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提倡并实践“以教人者教己”的信条, 成为当代教师以身作则的光辉典范。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为农民服务, 身为洋博士的他脱掉长袍, 穿上草鞋, 和学生一起开荒种地, 担水挑粪。

国外的著名教育家也无不重视教师的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 “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 “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 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并认为, “真正左的教育不在于口训, 而在于实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 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既要“言教”, 也要“身教”, 而更重要的还是“身教”, 要时时处处以教师良好的道德言行去教育学生。

总之, 作为一名大学青年教师, 必须把为师之道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首要内容, 也只有这样, 大学教师才能在不断提升为师之道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才能在热爱教育事业的同时, 热爱学生、热爱学术, 也才能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践, 不断推动学校师德师风的好转和学校品格的不断提升, 才能不断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实现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延明.搪论大学教师的“师道”与“师德”[J].中国德育, 2007, (4) :8-12.

为师之道 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孙子兵法;师道;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44—02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更赋予其新的课题与挑战。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加深、网络文化的冲击、社会问题的影响,形成了新时期大学生追逐经济利益、责任意识淡漠、价值取向多元化、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教育难点[1]。如何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对策?能否将古之先贤的智慧为我所用?重读《孙子兵法》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军事和教育虽分属不同领域,但二者在治国兴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带兵作战与教化育人有着本质的相似性,新时期的我们仍然可以从《孙子兵法》“为将之道”中体味“为师之道”,从战争之道中获得教育对策。

一、知己知彼——认识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不殆”,必先“知己”,辅导员本身作为管理的主体,首先要充分地认识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发扬光大,也要了解自己的缺点,尽力补足。

学生,作为辅导员的管理客体,他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性情禀赋、思想特征。所谓“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辅导员应整理学生信息,形成相应的管理认知,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开放多元的教育体系。在教育模式上,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感,避免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

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冲击、网络信息的膨胀、后现代思潮的渗入、生活形式的多元化、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得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感,思想迷茫。其中一部分被称为“新新人类”的90后带有强烈的叛逆色彩,他们反对传统文化,排斥权威,精神枯萎,娱乐至上;他们沉溺网游,不可自拔,张扬个性,标榜另类。于是,“无厘头文化”成为时尚,“火星文”高调登场[1]。辅导员应认真观察,与时俱进,全面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从道德秩序、价值体系、文化观念层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用辩证、理性的思维看待社会变迁、社会矛盾;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了解国情,从而加深对自身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对于网络文化,教育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及时干预、引导和救治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档案,利用网络、博客等现代化手段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做好跟踪辅导。

二、上下同欲——培养群体合力观

《孙子兵法·计篇 》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欲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谋攻篇 》又曰“叫下同欲者胜 ”。他认为,如果民众与国君的意愿一致,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以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同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共同的奋斗理想;二是共同的利益[3]。新时期大学生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不断提高,集体意识淡漠,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该努力提高学生对所在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学生作为集体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具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4]。辅导员必须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核心,把群体成员紧紧吸引在一起,使群体内部能有良好的团结状态,上上下下同心同德,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凝聚成最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只有当学生个人、班集体、学校三者目标协调一致时,学生才能拥护老师,热爱集体,乐于接受教育。“上下同欲”要求辅导员与学生良好沟通,合理解决内部矛盾,通情达理,秉公办事。

三、治众如治寡——铸造有层次的管理梯队

《孙子兵法·势篇》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即如果组织分配合理,管理众多的人如同管理很少的人一样。按照我国的现状,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百人,辅导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事必躬亲。这就需要我们从众多学生中挑选出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优、责任心较强的学生骨干,从团支书、班长、组长到宿舍长,铸造一个自我管理梯队,进行日常生活、组织纪律及思德建设方面的监管。现代管理理论的能级原则强调,不同层次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应当赋予不同的职责和权力[4]。上层的领导要做到“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下层干部也要拥有自身的独立执行范围和能力,这与孙子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职能观点不谋而合。总之,各层管理人员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值,获其荣,罚其误。辅导员要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实施监控,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四、视卒如婴儿——人本管理精神

诞生在冷兵器时代的《孙子兵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人性关怀。《地形篇》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老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 孔子人生美学中亦是以“仁”为核心的。无论何时何地,辅导员都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的困惑及痛苦予以理解。80后、90后大学生一般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作为辅导员,不能一味责怪,应多给予鼓励引导,提供锻炼机会。贫困生是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因经济原因常产生自卑心理,辅导员要用爱心去温暖这些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经济情况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人格的高低,应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首先从精神上脱贫。对于性格内向、单亲家庭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具有对国家对学生双向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到如孙子在《地形篇》提出的观点“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当然,热爱学生也要坚持原则,不可一味纵容,如孙子所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五、文武并用——提高行政执行力

“文”指正面激励与沟通,在学生管理领域,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肯定、许可、赞扬、奖赏、信任等;“武”指负面激励和组织制度,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责备、约束、批评、惩罚以及班级的规章制度等[6]。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主见,因此教育手段不可生硬,若是一味地批评反而适得其反。同时,在教育中应注意,“文”、“武”的次序不可颠倒,必须先“文”后“武”,在批评教育和处罚之前先讲清道理,以礼服人,先礼而后兵。《孙子兵法》对这个问题阐述得特别清楚:“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7]另一方面,制度,包括规范制度和组织编制。《孙子兵法·计篇 》曰:“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五曰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制定严格的的规范规章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必要手段。注重激励手段多元化,物质与精神、正面与负面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6]。

《孙子兵法》的“为将之道”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辅导员的“为师之道”深蕴其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归纳与创新。新时期大学生的种种问题暴露了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许多缺陷,切实体现出辅导员工作的任重而道远,那就让我们探求古训,从古人深邃的思想中获得启迪,获得升华,从容自信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康洁,陈万茂.无厘头文化语境下的高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0,(4):32-36.

[2]贾效明,贾利军.《孙子兵法》为将之道的解读及其教育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05-107.

[3]王可,袁艳.《孙子兵法》对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7):140-142.

[4]戴奔,廖承红.《孙子兵法》与学生的管理心得[J].管理教育,2008,(4):101-102.

[5]胡滨.《孙子兵法》蕴含的人本管理精神[J].滨州学院学报,2007,23(5):168-171.

[6]李丽娅,王少庸.试论激励机制在科研管理中的合理运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542-543.

[7]纪文君,纪捷先.《孙子兵法》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23(1):39-40.

The Exploration on Teachers’ Approaches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for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Art of War

HUO Di1,WEI Wei2

(1.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510515,China;

2.Universtiy of South Australia School of Education,Adelaide 5000,Australia)

Abstract:As we know,social consciousness is determined by social being.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display a distinct brand of the times.The following passage,which thoroughly combines the strategic thoughts of the Art of War,addresses itself on interpreting the teachers’ approaches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as well as probing the a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With knowing well of the students,cultivating their teamwork spirits,forming a gradient administration layer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management by adopting comprehensively encouragement methods,the college counselors can undoubtedly shoulder their own historic missions with great expect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为师之道】相关文章:

上一篇:现代包装艺术下一篇:医院后勤社会化论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