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2024-07-28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精选11篇)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1篇

一、问卷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就业意向, 笔者从某校四个不同年级农学类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抽样, 发放问卷865份, 回收852份, 回收率为98.5%, 其中有效问卷840份, 男性432份, 女性408份, 有效率为98.6%。

(2) 调查内容

分别从就业压力方面、影响就业的因素方面、自身准备方面、就业认知方面和就业意向方面选择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结果与分析

(1) 关于就业压力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49.5%的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 27.1%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于家庭, 23.3%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于自身。而面对就业压力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不知所措, 还有部分学生有失眠多梦、感到头疼等反映, 其中63.3%的学生会选择自我调节的方式, 只有15.2%的学生选择找人倾诉的方式进行调节, 有14.8%的学生逃避, 另有6.7%的学生选择其他的方式。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 随着就业问题的临近, 学生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压力, 而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并且不能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缓解, 这往往会对学习生活等产生负面的影响。

(2) 关于影响就业的因素方面

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为:实践和工作经验 (35.7%) 、社会人际关系 (29.5%) 、专业技能 (17.6%) 、家庭经济状况 (17.1%) 。学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 最具实力的方面仍然是专业技能 (40%) , 然后分别是实习经历 (23.8%) 、学习成绩 (21.9%) 、考试证书和技能认证 (14.3%) 。这种情况反映了学生在就业问题中仍希望能够学有所用, 同时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加强实践和工作经验才能提升就业过程中的成功率。有32.4%的学生认为就业信息不足, 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自身优势难以发挥, 有43.3%的学生觉得自己对社会缺乏了解, 没有工作经验, 另有23.8%的学生认为不公平竞争, 如户籍、性别歧视等困扰自己就业。

(3) 自身准备方面

在校期间大多数学生有人生及职业规划 (46.2%) , 看过有关求职方面的书 (35.7%) 或听过求职方面的讲座 (37.6%) , 另有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向 (22.9%) , 有上过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 (25.7%) 或考过与职业相关的技术证书 (20%) 。经过调查学生在校期间有迫切的求职就业方面的指导需求, 同时也反映出在求职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缺失。

(4) 就业认知方面

由于身边一些就业例子的影响, 学生基本认为现在社会找工作人际关系占有重要比重, 其中认为很重要的占36.7%, 比较重要的占42.9%, 一般重要的占16.2%, 仅有2%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在就业中不重要。在这样的认知中有1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大多数 (59%) 的学生认为应该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仅有1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另有9%的学生还没想过这一问题。对于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 有73.4%的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十分困难的现状。另有24.8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 仅有1.8%的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抱有乐观的态度, 认为形势良好, 就业容易。

(5) 就业意向方面

有多数学生 (48.1%) 的观点是就业要发挥个人兴趣, 要符合自己发展, 有16.7%的学生更注重专业对口, 另有20%的学生全听父母的安排, 仅有16.2%的学生不在意工作的性质。大多数学生 (59.5%) 在就业过程中会考虑家人的意见, 认为可以从他们那获得较大帮助, 有21.9%的学生完全不会考虑家人的意见, 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业方向和地点, 还有18.6%的学生不一定会考虑家人的意见, 更多的是根据市场就业情况而定。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成因和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 就业岗位紧缺,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国内外研究表明,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而农业类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 普遍存在着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的愿望, 同时又受所学专业限制无法找到高薪又地处大城市的满意工作, 受就业难、压力大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并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1、就业心理压力成因

(1) 主观因素

大学生就业心理, 是大学生群体或特定大学生个人对就业意愿、职业评价、择业动机等有关就业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

首先, 农业类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较强的自卑心理, 农村大学生对于自身在就业综合素质方面缺乏自信, 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往往表现为缺乏竞争力和沟通力。

其次, 随着毕业的临近和并不乐观的就业前景, 学生容易产生焦躁焦虑的心理, 不能冷静客观的分析问题, 容易使毕业生放大就业压力, 并且不能够有效的缓解压力, 不能理性的面对招聘, 容易造成求职失败, 而求职失败则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最后, 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的理性认识。表现在就业观念方面, 仍然坚持传统保守的观念, 不能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就业市场;在职业认知上, 未充分认识到可以“行行出状元”;择业导向上, 只注重轻松的工作, 往往不愿深入到基层、到部队、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2) 客观因素

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 具体表现在地理不平衡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因素差异明显。劳动力供过于求引发的性别歧视、生源歧视、学历歧视、人际关系等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实践教学不充分, 使大学生不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培养方式落后, 培养出的大学生大多基本功扎实, 但创新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滞后, 造成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对就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就业指导方法单一、脱离实际, 使有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择业、不懂得择业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毕业的学生大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家庭, 因此父母会更多的参与到学生的就业过程中, 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意向。受家庭因素影响, 大多数学生会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稳定”的事业单位或国企, 需要较强的个人能力和工作地点不稳定的职业往往无人关注, 但到学校来进行招聘的往往绝大多数是这样的企业。

2、高校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首先, 缺乏自信心是自身准备不足的主要表现, 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就业指导课, 同时扩大就业指导课的涵盖内容,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礼仪培训等方面的培训。改进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锻炼, 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 去一些大型的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学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除正常的教学实习外, 增加开设就业见习实践课程, 多方面寻求就业机会的同时加强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

其次, 学校建立健全就业心理辅导机制。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师资队伍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辅助教学工作, 使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之中, 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平时的心理困惑, 更能在大学生就业受挫以后起到及时修复的良好作用[6]。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心理指导, 例如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单独辅导、团体辅导等, 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和就业意向正确认识自己, 认清就业形势, 坦然面对就业压力。

最后, 学校应该从一入校就向学生宣传国家的就业形势和一些地方的就业政策, 让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 并根据自身的不足, 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扩大宣传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就业宣传栏和在学校广播开设专门的就业服务栏目, 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 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因为职业的选择不仅是谋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也是体现其社会价值的手段。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以某校农学专业学生为例, 针对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反应、就业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根据结果分析农学专业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就业愿望,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就业心理压力,问卷调查,就业认知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张林、黄冬梅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应用心理学》, 2003, 9 (3) :3-9。

[2]王益英:《中华法学大辞典》, 《劳动法学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7第172页。

[3]王宏渊、苟正斐、李红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研究》,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2, (1) :49-51。

[4]易东:《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科技信息》, 2010 (34) :77。

[5]王海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科技信息》, 2011, (36) :492。

[6]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 《教育与职业》, 2012, (2) :72-74。

[7]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 《理论探索》, 2012, (2) :11-13。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第2篇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调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于高等

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我国高校从大规模扩招到逐渐降温,大学生

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心态,一边为广大同学在求职

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所以您的回答对于我们有着重大的意义,请您认真如实的填

写。在此,对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

2.所学专业名称:

3.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A大一B大二C大三

4.对将来求职,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A 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B 专业课成绩不稳定 C没有工作经验D 对社会缺乏了解

5.请问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最多可选择三项)

A.英语四、六级证B.计算机等级证

C.奖学金证书D.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 E.报关、报检员证F.注册会计师证 G.“优干”“三好学生”证书

H.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I.驾驶证

6.你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何?

A.很好B.强C.一般D.较弱E.很弱

7.你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

C.实习经历D.考试证书/技能认证

8.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E.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F.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9.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专业成绩B.专业技能C.综合能力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F.发展潜力G.思想品德H.其他

10.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11.你对职业的取向是?

A.国家单位B事业单位

C.中外企业D私企E无所谓

12.作为一名毕业生,而今又正逢经济危机,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来避开或者解决它所带来的就业问题?

A.随便找一份工作,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B.继续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C.培养社会所需的能力,同时也不放弃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

D.逆风而进,以自信的姿态去寻找属于我发展的天地

13.当你毕业时,你会

A.先择业后就业

B.先就业后择业

C.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14.你会考虑自主创业吗?

A.工作难找,会考虑自主创业

B.不会,应届生没有什么经验

C暂时没有考虑过

15.如果自主创业,你会选择哪些行业?

A.食品饮料等小店B.IT业C.网上开店

16.如果回到2年前,你还会选择目前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吗?

A.会B.不会

17请问你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最多可选择三项)

A.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B.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C.由学校推荐介绍D.老师或亲朋好友介绍

E.招聘会现场F.寄发自荐材料

G..在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材料H.通过熟人介绍J..其他

18.你应聘时,着重企业的?

A.公司发展前景B.薪水的高低

C.个人发展空间D.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

E公司的名气

19.在经济危机时期,你认为,大学生面对求职应该在哪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A.就业的经验B.良好的自身专业技能

C.关系沟通能力D.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E.团队合作技巧F.其他

20.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

21.如果进入这个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 ?

A.企业的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

C.先进的管理模式D.前沿知识信息

E.广泛的人际关系F.团队合作技巧

G.良好的薪酬福利H.到海外工作的机会

I.自我价值的实现J.稳定的工作岗位

22.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是: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23.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F.其它

24.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试用期后的工资):

A.800-1000元B.1001-1500元

C.1501-2000元D.2001-2500元

E.2501-3000元F.3001-4000元

J.4001-5000元H.5000元以上

25.您对自己的求职花费预算:

A.500元以下B.500-800元C.800-1000元

D.1000-1500元E.1500-2000元F.2000元以上

G.能不花费尽量不要花费

26.你对以上薪酬标准的考虑是根据以下哪种情况确定的 [多选题]

A.人才市场的行情

B.对自身价值的评价

C.用人单位的实力

D.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

E.其它

27.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多选题]

A.北京

B.上海、苏州

C.广州、深圳

D.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E.中部大中城市

F.西部大中城市

H.其它

28.您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多选题]

A.生活条件好

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C.良好的人才政策

D.看中创业环境

E.回报家乡

F.其它

29.自我评估:

30.对当前环境评估: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待就业人数不断膨胀。前期就业规划是否明确、就业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就业质量的高低。针对大学生 “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意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因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满意度。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指导的相关文献,以准确全面地把握研究动态,从而保证研究的原创性与前沿性。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样本为在校大学生。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在湖南师范大学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6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学生占30%,大二学生占25.5%,大三学生占24.5%,大四学生占20%。男生占

20.6%,女生占79.4%。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占18.8%,文史哲类的学生占54.6%,其他专业的学生占26.6%。

二、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能力自评与企业要求: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优势依次为:做事效率(18.6%)、沟通能力(16.5%)、时间管理(15.8%)、逻辑分析能力(13.7%)、自学能力(8.9%)、文字写作能力(8.4%)、外语能力(5%)、计算机应用(3.8%)、公众演讲(3.6%)、其他(5.8%)。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劣势依次是:缺乏工作经验29.8%,对社会不了解28%,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20.7%,专业成绩一般15.8%,其他5.7%。

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则依次为:自学能力74%、职业道德68%、团队合作能力67%、专业技能64%、人际交往能力63%、心理素质62%、组织管理能力44%、仪表礼仪38%、专业成绩29%、计算机应用15%、英语水平3%。1通过大学生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而毕业生认为欠缺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用人单位倒是觉得现在的毕业生基本都会电脑,只要自学能力强,提高水平不是问题。倒是团队合作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在大学里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参与学生活动或社会实践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

(二)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表1  你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数据显示,毕业生找工作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兴趣、工资待遇、专业对口、自我实现、地区、行业。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女生更看重工作地区。分析认为,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所以倾向找离家近的单位,父母也希望女儿留在自己身边。男生更在意专业对口和行业发展,这和男生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有关。

在问及“你想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时,85.7%的大城市家庭的学生坚持留在大城市,26.2%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选择大城市。来自中小城市家庭的毕业生选择居中,但也更倾向于在城市工作。分析认为,城市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社会资源,他们的父母会为孩子就业出谋划策、积极创造条件,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工作。而农村家庭的学生,社会资源较少,择业时家庭的建议和约束较少,他们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

在被问及“对以后的就业,是否感到有压力”时,25.5%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大”,58.5%的学生表示“压力较大”,14.2%的学生选择“压力不大”,1.8%的学生表示“没压力”。在被问及“导致你就业压力的原因有哪些?”时,学生选择依次是:个人能力不足(16.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太多(14.7%)、对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不了解(14.1%)、就业机会太少(12.3%)、所学专业就业很难对口(10.1%)、本科学历太低(9.8%)、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9.2%)、薪酬太低无法接受(8.1%)、社会歧视应届毕业生(3.9%)、其他(1.7%)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规划意识现状。在被问及“你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吗?”时,33.0%的学生表示“知道”,3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而35.9%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以后就业择业方向还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需要得到进一步指导。

在问及“你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时,9.9%的学生选择了“有,很清晰”,51.4%的学生选择“有,但不清晰”,24.5%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14.2%选择“没有”。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认识。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至关重要。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就业指导与培训期望,25.9%的同学希望能够到企业实习,得到实践工作机会;22.9%的同学期望得到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培训;20.9%的同学希望接受职业挑战训练或参加商业实战特训营;15.7%的同学希望参加潜能提升课程;12.2%的同学想听成功职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课程。

在被问及“你希望谁来为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的选择依次是:企业人员(37.7%)、专业老师(35.5%)、学长学姐(19.1%)、辅导员(7.8%)。可见,大学生更希望由企业人员、专业老师来进行就业规划指导,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和意见。在就业指导方式上,学生的选择依次为:面对面咨询(41.5%)、网络咨询(22.6%)、团体咨询(15.3%)、同学互助(12.0%)、电话咨询(8.6%)。可见,大学生更喜欢进行面对面的个别咨询,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就业、求职的特长和兴趣。从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来看,面对面咨询指导是一种效果最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便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大多是大班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最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的改进就业指导的措施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23.1%)、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22.0%)、加强就业个体指导(20.4%)、呼吁校友帮忙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6.2%)、加强对学生考公务员、考研支持力度(10.0%)、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5.2%)、其他(3.1%)。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调研,我们发现,(1)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员工素质是: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注重培养这几方面的能力。(2)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女生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和行业发展。城市家庭的学生父母会为子女就业出谋划策;农村家庭的学生择业时,父母的建议和束缚较少。(3)90%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意识。(4)大学生最期望的就业培训是,能够到企业实习,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大学生最期待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是:由企业人士、专业教师为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结合以上结论,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一)政府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首先,政府应从社会就业现状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制定降低创业门槛的政策,给大学生提供微型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

其次,政府应该大力开发、提供社会管理、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政府基层服务管理岗位就业,并在公务员晋升提拔时,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一项必要条件。再次,政府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要求知名企业每年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二)学校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邀请大学生喜爱的授课人员前来,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并且增加个体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采取面对面咨询或是网络咨询的方式效果最佳。因此,学校可积极组织大四实习生或已就业学生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会,分享面试现场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供成功经验及心得。

(三)大学生自身提前做好职场规划。大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正确详细的就业规划是成功就业的前提。理性看待就业压力,认清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咨询专业老师或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也可以上网搜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司的资料,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按计划进行,使大学四年学习有的放矢。其次,分析自身就业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提早做好人生规划。大学生需要首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提前对就业规划进行合理设计,扬长避短,加强劣势然后全面发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应积极了解创业所需条件,如资金、理论知识储备、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因而有重点、有目的提高能力,做好创业准备;而对于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可积极了解企业看重员工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就业前不断提高自身相关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总之,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规划意识,是否提前进行了就业准备,对成功就业至关重要。无论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只要大学生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定能为自己谋得不错的工作,提高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盖世洲,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2期,114-116页

临床专升本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了西安医学院2010届临床专升本毕业生160人,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 当场回收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 回收有效问卷152分, 有效率95%。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就业态度, 期望的月薪, 就业地域、单位性质、工作岗位的要求, 就业时需要注意的因素、就业渠道等方面。所有数据通过Excel 2003录入计算机, 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对于“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认为乐观, 很有信心、比较乐观, 有信心、感到迷茫, 没有信心、没想过, 没信心、心灰意冷, 毫无信心的学生分别占12.8%、36.8%、41.0%、4.3%、5.1%;对于“如果就业, 期望的月薪”, 选择期望月薪为<1000元、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元的学生分别为1.7%、41.0%、43.6%、13.7%;对于“就业地域的选择”, 选择国外、国内大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中小城市、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只要能就业, 地域无所谓的学生分别为4.3%、36.8%、41.9%、4.3%、12.8%;对于“就业时注意的因素”, 选择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前景、工作是否稳定、个人兴趣爱好、工作地点、专业是否对口的学生分别为19.8%、23.9%、23.0%、14.0%、8.6%、7.0%、3.7%;对于“将主要通过何种渠道找工作”, 选择学校推荐、网上求职、校外招聘会、报纸杂志广告、人才中介机构、亲戚朋友的学生分别为13.7%、16.2%、51.3%、2.6%、4.3%、12.0%;对于“最需要学校提供的指导服务”, 选择就业政策的宣传, 就业形势的分析、职业生涯的设计指导、提供就业信息、求职, 面试技巧培训、就业心理咨询、其它的学生分别为26.5%、23.1%、37.6%、11.1%、1.7%。

3 讨论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如鼓励大学生下基层,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呈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就业时大多选择留在大中型城市, 这就更加增加了就业压力与难度。特别是临床专升本的学生, 由于自身学历的限制, 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正确的引导专升本学生就业,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在对待自己的就业前景时还是充满信心, 对自我的定位较为清晰, 有比较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这与平时所开展的就业咨询与指导服务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时, 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更加看重工作环境、工作前景, 而不是一味地求近求好, 就业态度比较理性。临床医学这一专业, 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合, 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

在就业渠道的选择中, 多渠道灵活就业是学生普遍的选择, 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招聘信息, 给予更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就业服务工作, 提供更多, 更便捷的服务, 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秦小云, 梁升禄, 何曲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04) :14-15.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第5篇

调查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6月1日

调查地点: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调查对象:各大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问卷

调 查 人:李雪玮

调查分工:团队合作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心态,更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我们特进行了本次的调研。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在网络上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共71份,问卷有效率为90%。问卷回收后,我们小组七个成员,分别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7.46%的人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14.08%的人认为形势正常,就业情况良好。1.41%的人认为就业较容易。7.04%的人不清楚情况。看来许多人对这一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势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势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基本情况

1、毕业后去向

从针对同学们毕业后去向的问题4的调查结果看,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同学为40.85%,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同学占38.03%,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占12.68%,而自主就业的同学则有8.45%。

2、就业单位意向

问题11的调查结果显示,14.08%的同学选择在国家机关工作,12.68%的同学选择在其他事业单位工作,选择在学校和科研研究所工作的同学占1.41%,选择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同学占19.72%,而选择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同学占8.45%,22.54%的同学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8.45%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而另外1.41%的同学选择在部队工作,另外有11.27%的同学选择其他。

3、工作所能接受的月薪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1.41%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12.68%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3000元之间,40.85%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5000元之间,26.76%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则在5000~8000元之间,12.68%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8000~12000之间。

通过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本次调查的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现总结如下:

1、直接就业是首选,选择考研的比例也很大

随着近几年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问题8的调查结果则从侧面反应出这一现实情况。12.68%的同学选择“考研”,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同学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69.01%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可以看出在能够就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就业早日进入社会的。

2、就业薪酬期望趋于理性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工作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5000的同学占40.85%(1000~2000占1.41%,2000~3000占12.68%),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过去高估的,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月薪能够得到更高更好的待遇,超出了自我价值的评估,就业不大乐观。

3、大学生自身能力信心十足,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

在对求职中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63%的同学认为要有“时间和工作经验”,56%的同学认为要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53%的同学认为是“专业知识”,选择其他的有14%。可见目前大学生对于就业情况的认识很客观,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发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同时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的实践和工作经验,这是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要积累实践经验。

三、建议和对策

1、大学生应夯实基础,努力提升自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影响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实践和工作经验(占63%),但同时却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求职中最欠缺是相关的实践和工作经验。可见,我们目前大学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能力缺失的境地。其实,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平日里就早做准备,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同学,对自己以后的就业还是很乐观的。所以,我们认为就业难,难在很多同学在大学里并没有对自己进行过规划,虚度了大好青春,等到毕业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学无所成,从而对自己求职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同学应早做准备,在校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充分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在锻炼中学会与人交往,早日融入社会。

2、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我们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还是热衷与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大城市就业,倾向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然而,以上地区、单位僧多粥少,失业也就在所难免,于是才会出现目前的结构性失业。我们发现,实在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的进程中,小城市、乡镇等地急需人才,小型企业、私人企业都求贤若渴。因而,我们大学生如果能切实的改变自身观念,树立基层意识,相信就业还是不会很难的。

3、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面临就业时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缺少指导。因此,我们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要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同们从长计议,早作准备。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以前的注重课本理论,逐步走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轨道上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4、政府部门要改善和规范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对于那些有碍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取消。要放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动漫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动漫类;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46-2

1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涉及动画专业的二维、三维、漫画插画、动漫衍生产品、动画数字娱乐、转本六个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数字影视特效、媒体包装、网络多媒体、数字娱乐四个方向,回收问卷351份,有效问卷342份(男女比为150:192),问卷有效率为97.44%。

2 调查结果分析

该调查主要从学生的择业态度、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

2.1 毕业生的择业态度

①关于就业形势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就业形势持“形势较好,容易就业”的比重占3.22%;持“形势正常”的比重为26.61%;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困难”的比重占41.23%;对此“不了解”的比重为28.95%。由此可见,学生面对就业现状存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②对于自身就业状况的态度,调查表明,对自身就业状况持“很乐观”心态的比重是18.13%,持“有难度但能克服”的比重是63.16%,两者总比重是81.29%。从中不难发现,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的心态是基本稳定的,且是积极向上的。但持“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和“其他”心态的毕业生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为18.71%。

③关于择业观念,调查表明,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占40.94%,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占40.35%,选择“继续深造”的占7.60%,选择自主创业的占7.89%,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其他”的占3.22%,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其实对就业和择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基本都抱持积极的就业态度,还是比较理智地面对毕业就业环节。

④对于毕业生自己目前所处就业状况,调查表明,“已就业”的学生占2.92%,“意向就业”的占24.56%,“正在

寻找中”的占48.54%,“拟出国”的占7.31%,“拟考研”的占7.60%,“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56%,由此可见,学生们面对就业,主动出击的学生占大部分,且目标基本明确;但是仍然存在不想就业的学生,“暂无就业意向”的占3.51%。

⑤对于创业的态度,调查显示,“在创业准备中”的占0.88%,“正在考虑”的占7.60%,“对创业不清楚”的占21.05%,“不创业”的占70.47%。这表明,随着国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学生已不在局限于择业就业的模式中,毕业生存在创业意向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大。

2.2 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①对于优先考虑的就业区域,调查表明,希望到“江浙沪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比重最大,占70.47%,其他依次为“广州、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占8.48%,“京津地区”占6.43%,“江浙沪地区县以下小城市”占6.14%,到“中部大城市”、“东北三省大中城市”、“西部大中城市”的学生比重都比较小,分别仅为4.97%、2.05%和1.46%。可能由

于学校处在南京,再加上生源的分布,绝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江浙沪区域,选择去中部、西部等中小城市的学生较少。

②对于意向行业和行业性质的选择,调查表明,毕业后32.75%的选择“IT与通讯业”,11.11%的选择“金融、证券、保险业”,33.92%的选择“商贸业”,55.85%的选择“新闻出版业”,15.20%的选择“政府机关”,6.73%的选择“房地产业”,9.94%的选择“旅游交通民航业”,3.22%的选择“制造业”,3.51%的选择“医药食品业”,2.63%的选择“电力、石化等能源业”;对于行业的性质,选择“民营企业”的学生比重为15.50%,选择“国营企业”的比重为38.60%,选择“外资企业”的比重为36.55%,选择“私营企业”的比重为16.67%,选择“合资企业”的比重为12.57%,选择“政府机关”的比重为15.79%,选择“自主创业”的比重为23.98%。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于行业的选择已不再只要求专业对口,已开始面向多种行业,更加多元化的去就业,符合国家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整体就业政策。

③对于就业岗位初始月薪最低要求,调查数据表明,对单位提供的初始月薪最低要求在“2001-3000元”的毕业生占42.11%,“3001-4000元”的占36.26%,“4001-5000元”的占9.36%,绝大多数毕业生关注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并且对初始月薪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2.3 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①对于择业前考虑的首要因素,调查表明,考虑“个人发展机会”的学生占38.60%,考虑“经济收入”的占23.98%,考虑“工作稳定性”的占11.70%,考虑“个人兴趣”的占11.99%,考虑“专业知识的应用”占7.02%,考虑“生活环境”的占4.09%,考虑“找到一份工作就好”的占1.46%,“由家长决定”的占0.58%,“其他”的占0.58%。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最看重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收入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因素。

②对于影响毕业生择业决定的因素方面,调查表明,毕业生在做择业决定时,主要从“个人发展空间”、“薪金福利”、“地理位置”、“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行业发展空间”这几个方面考虑,分别占的比重为53.51%、53.22%、46.20%、46.20%和31.87%。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与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因素的重视性。

③对于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方面,调查表明,随着媒体的发展,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其中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承载和传达。通过“老师、亲戚朋友”的比重为30.70%,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比重为13.16%。

④对于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素质,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缺少“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此,在校期间,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十分有必要。另外,有26.6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欠缺“沟通协调能力”,缺少“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占16.37%。因此,学生在校期间,还需要增加交流沟通以及抗挫折方面的能力训练。

⑤为促进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学生希望学校能从多渠道去帮助大家获取信息和机会,以及能力的提升。“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占比最大,达78.36%,“多联系用人单位”占47.66%,“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占46.20%,“多开设创业指导”占29.53%,“召开校友座谈会”占10.82%。

⑥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最希望获得的信息,调查表明,希望获得“用人单位信息”的比重占48.54%,希望获得“应聘技巧”的比重占40.06%,希望获得“专业出路”的占39.77%,希望获得“职业规划辅导”的占25.15%,希望获得“创业指导”的占17.25%,希望获得“求职心理辅导”的占11.40%,由此可见,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最大的,同时缺少应聘技巧的练习。

3 思考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面临毕业时的就业心态比较理性和稳重,基本的就业期望与自身状体符合,能够注意到自己的就业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并且能够主动利用多种资源来帮助自己就业。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就业定位,求职主动性较差,认为没有适合自身的工作机会和岗位,或者不愿意到西部等地区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观念。

3.1 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促进毕业生求职能力

学校在开展课程设置时,应适当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辅导。在开展课程学习的同时,应适时开展介绍社会现实状况,注意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结合起来形成职业意向,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活动。

3.2 加大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学生对信息资源利用的不高,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学校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收集需求信息,并发布给学生;同时建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他们的双选,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

3.3 加强基础文化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的衔接,拓展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所学为艺术类专业,如能真正做到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是大家共同期盼的,但艺术类岗位的短缺,若要求专业对口,那必将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就业。因此,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空间是必须要去实现的。庆幸,学校与学生都已经在做尝试,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更多的提供就业渠道;学生打开了思路,将自己在校内所学和在校外所学结合起来,扩大就业领域。

3.4 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自我调试

大学生在就业地区、期望的职业和薪酬方面都有趋同的现象。都愿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都倾向于工作待遇好、发展好的工作。这个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自身间的竞争,造成了同学之间的就业困难,而且对整个资源的利用上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学生应该将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国家、社会的需求进行融合,转变不恰当的观念,正确定位自己的求职意向,放开眼界到更大的地域范围、行业范围和单位性质范围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求职就业本就是大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评价自己,科学确定目标,用于面对各种竞争。毕业生应该面对现实调整就业预期,就业第一份工作并不能判定一生,可能经过三到四次的职业调整,才能做好匹配。

3.5 增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7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意向,实际就业走向,社会调查

三十多年前, 改革开放这条巨大的分水岭将我国经济从计划推向市场, 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今全凭自主意愿和市场需求, 学生从高考报志愿起就选择能迎合市场需要的专业, 造成计算机、经贸、英语等专业人满为患。与此同时, 我国为了与世界接轨, 政府鼓励英语教育的充分展开, “全民学英语”改变了以往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专属的角色, 加上全球贸易合作、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高校英语专业从此进入了声势浩大的扩招时代。然而沸沸扬扬的现实无法遮掩近几年来英语专业就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当年就业率为89%, 在全国本科高校就业率排名倒数第四, 其就业专业对口率也只达到74%, 在失业分析中, 英语专业成为就业后失业率最高专业之一。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笔者迫切期望了解本专业就业的优劣势, 从而从提高学生学习就业自主性、改革专业教学方式内容、完善专业就业指导三个方面来帮助解决就业的燃眉之急。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 实际有效问卷94份, 被调查对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的英语专业06级毕业生。问卷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最初就业取向为英语本专业的学生设计, 第二部分为就业取向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 两个部分由第一道提示问题“您的最初就业取向是?”连接。

根据第一题统计结果发现, 最初就业意向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有67人,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27人。在最终找到工作的人里, 英语专业方向为42人 (就业率为42/67*100=62.7%) , 非英语专业方向为19人 (就业率为19/27*100=70.4%) , 从问卷中最新一届毕业生反映出其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客观情况与提出的主观建议着眼, 笔者将剖析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就业自主性、改革专业教学方式内容、完善专业就业指导三方面, 并提出相关建议。

1. 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知识面有待拓宽

本问卷第5题与16题均为“到目前为止, 您是否找到工作?”, 综合两题数据, 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分别为42人与19人 (综合就业率为 (42+19) / (67+27) *100%=64.9%) 。然而根据第6题与17题“您是否如愿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笔者发现, 在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 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人数分别为16人与9人 (总数占综合就业人数的 (16+9) / (42+19) *100=41.0%) 。在后续问题“若否, 未能从事理想行业的原因是什么?”里, D选项“自身能力并未达到行业要求”为所有未找到理想工作的调查对象所选 (其它选项如“经济限制”虽有调查对象选择, 但人数却远远低于D选项) 。综合问卷第11题与第21题“结合自身经验, 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出建议”中调查对象的主观建议中可以看出, 上述所指的“自身能力”分别就英语专业方向就业而言是“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的能力”;就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而言则是“掌握如经济、管理等与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就业本身是学生自我检验的过程, 然而大学四年的学习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值得学生和校方反思。究其原因, 学生缺乏主动性是很重要的一点。一直以来, 九年义务教育在督促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自我开发主动性的过程。长时期被动的学习加上大学对学生学业管理的突然放松使学生无从适应, 在如何安排学习、娱乐、实践方面手足无措, 甚至有学生在经过高考对体力和心理的过分消耗后在大学的轻松环境里将学业抛至一边, 因而浪费了需要自我提升的宝贵时间。然而在学生缺乏主动性的背后, 难以忽略我国教育制度的原因。我国的教育始终强调知识的灌输, 却不注重培养学生发挥自主性的能力。如何安排生活与学习, 如何规划人生这样本该掌握在学生手中的问题却长年由家长和学校安排, 如此一来则弱化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本应有的规划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然而在大的体制背景下, 教育制度改革步伐难以追赶上一届届学生入学、毕业的脚步, 因此, 笔者建议英语专业学生注重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 夯牢英语基础知识体系的同时不断加强实际运用的能力。因为输入能力是就业过程中所需体现的输出能力的基础, 只有学有所用, 才能真正将所学回馈社会。与此同时, 要将眼光放长远, 全面发展, 不拘泥于英语, 多补充其他的知识体系, 以扩充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其自身素质, 则使其无论日后朝英语专业方向就业或者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都可加大成功的砝码。

2. 实践经历创造就业先机

根据第2题与第12题“是否有相关实践及课程学习的经历?”所得数据, 在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67人及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27人中, 分别有59人与22人有过一定的实践经历 (分别占该方向被调查人数的59/67*100=88.1%和22/27*100=81.5%) 。在最初就业取向为英语专业的调查对象中, 选择“翻译”和“家教”的人数比较集中, 分别有28人与37人做过此类实习 (分别占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28/67*100=41.8%和37/67*100=55.2%) 。

在第2题的第三小问“其中, 哪些对就业有所帮助?”中, 我们看到不仅28名从事过翻译实习的学生全部认为其有用, 另有6名学生认为如果有翻译实践机会则能拥有更多优势。相比较而言, 在从事过家教实践的37名学生中, 有12人 (12/37*100=32.4%) 认为从这份经历无所收获。这中间的差距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实习的选择问题。诸如家教一类的实习经历或许不能为所有人受用。据北京林业大学06级的刘同学介绍:“家教的内容太过基础, 对我自身的英语水平提高并无太大作用。接触的人也太有限, 除非将来想从事教师行业, 不然真的用处不大。”这也反映了实习职位的选择因人而异, 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取向妥善选择。毕竟, 大学四年的成长时间十分宝贵。

在针对最初就业取向为非英语专业的第12题第三小问“其中, 哪些对就业有所帮助?”中, 曾经在相关单位企业实习过的22人都认为在相关单位企业实习的经验对日后找工作有积极作用。

综合看来, 实践经验使大学生在工作经验与能力上有了一定优势, 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 易被考虑优先录用。同时, 实习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相关的实践经历才能真正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选择更加符合自己能力、兴趣等各方面实际情况, 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因此, 笔者建议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早做准备, 提早规划, 根据自身的就业意向寻找适合的实践机会, 在实际的工作中减少未来的就业成本, 提高收益比率。

3. 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

第9题与第19题“结合自身经验, 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建议”是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探究, 在该题干下选择“将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课程合并成一个综合英语课程”的人数, 就英语专业方向就业而言为30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30/67*100=44.8%) ;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14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14/27*100=51.9%) 。在此“综合英语”意为不再将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课程分门别类, 在一门名为“综合英语”的课程之下, 由一位教师根据授课材料和时间穿插对学生综合进行五种基础技能的训练。语言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一门系统的知识, 分科学习也许能够分别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不同技能, 但这势必割裂了语言学习的连贯性, 看上去明白的单词却听不懂, 分析过一篇优美文章却不会在写作中运用相同的手法技巧, 输入了无数单词、语法却不知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种种问题都存在于现在的英语专业学生身上, 因为分课学习后再综合运用的难度远远大于综合学习、综合领会运用。贴合语言本身庞杂交叉相互覆盖的特点, 将听、说、读、写、译基础知识综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更适合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学生和接收过程。

其次, 在第10题与第20题“结合自身经验, 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对授课内容改革的调查中, 选择“不拘泥于课本, 课堂上及时采用最新材料 (如外国期刊) ”的人数就英语专业方向就业而言为43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43/67*100=64.2%) , 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19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19/27*100=70.4%) 。长久以来, 英语专业的教材数年不变, 内容老化, 信息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 学生课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跟进国外实时报道以补充课上学不到的当下新信息。然而中国学生的自主能力差强人意, 习惯了九年义务教务的被动学习, 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自动为自己“补课”, 如此一来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满足于教材内容, 思想上信息上与现实脱轨, 则极易在日后的说、写、译等输出过程中出现滞阻, 不益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专业素养。因此, 笔者呼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增加国外期刊 (如Newsweek, Foreign Affairs等) 、时政或教育视频 (如BBC科普视频、VOA, BBC的新闻等) 最新材料, 如此一来, 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对语言变化和信息更替的步伐, 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授新内容的同时更是教学生如何探索新知识的过程, 对学生开发自身性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有极大作用。

4. 跨专业学习机会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最初就业取向为非英语专业的调查对象中, 共有16人 (占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总人数的16/27*100=59.3%) 曾参加过“辅修/双学位”、“全校公共选修课”和“校外培训班”进行过相关知识的学习, 其中13人认为此学习经历对个人就业有积极作用 (占参加学习人数的13/16*100=81.3%) 。结合学生在第21题提出的主观建议, 4位调查对象提出了增设辅修/双学位的机会。针对英语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即其更多是作为工具存在, 英语专业学生更应该加强对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各专业间应打破围墙, 加强沟通, 深化教育改革, 调整专业结构, 优化培养计划。“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口径, 培养跨学科、跨专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笔者建议英语专业的学生, 多关注身边可利用的学习机会, 充分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知识系统中陶冶自己对知识的敏感性, 拓宽眼界和知识面, 切勿满足于单一的语言学习, 浪费珍贵的涉猎其他学科与领域的资源。在被调查的七所高校中, 被调查的七所高校除天津师范大学以外均设有双学位及辅修, 但所涉专业范围较少。与此同时, 北京学院路各高校完善了“学院路公共体”交叉公选课体系和辅修机会, 多元化的选择与课程种类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提高空间。虽然如此, 仍有“增设辅修课程”等相关建议在调查中被提及, 说明一方面高校所设辅修、双学位较少, 难以满足学生需要, 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不大, 并未达到信息的全面普及, 使得少部分学生错过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因此, 笔者希望高校在增扩辅修、双学位课目, 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同时, 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选择新领域、做综合性人才的机会。

5. 就业指导部门工作有进步空间

除了外语院系在专业设置及授课方式的改革, 学校有关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也在学生的择业就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第4题与第14题“您怎样认在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角色?”中, 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毕业生对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满意度的人数为41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41/67*100=61.2%) , 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18人 (占该方向人数的18/27*100=66.7%) 。在第3题与第13题“您在职业规划中遇到困难时会想哪些资源寻求帮助?”中, 分别有16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16/67*100=23.9%) 与7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7/27*100=25.9%) 选择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总的来说, 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惠及的学生不够广泛, 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不够深刻。在遇到困惑时, 学生更倾向于与家人交流 (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34,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34/67*100=50.7%, 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15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15/27*100=55.6%) 或者向网络寻求帮助 (英语本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37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37/67*100=55.2%, 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人数为13人,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13/27*100=48.1%) ;学长学姐也成为取经的对象, 分别有24名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学生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24/67*100=35.8%) 和13名非英语专业方向就业的学生 (占该方向总人数的13/27*100=48.1%) 选择了这一渠道, 均多于选择“就业指导部门”的人数, 说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利用率不高。

然而由于父母及学长学姐自身经历有限, 所能提供的信息也并不够全面准确;网络上又会有许多虚假信息, 扰乱视听。所以笔者建议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 应多方 (尤其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获取信息;另一方面,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 获得准确可信的数据和前沿的就业信息, 在尊重学生需求基础上更加注重操作的人性化,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的帮助。

6. 结语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语言专业尤其英语专业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生的回国潮、研究生博士生高学历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岗位越来越紧俏、社会阶层板结流动性僵化, 种种挑战影响着英语专业本科就业的走向与实际就业情况, 然而越是在压力之下, 越需要学生与高校的双向合作, 通过英语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质、拓宽知识面、增加实践次数;校方合理化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曾设跨专业学习机会、提高就业指导部门利用率等方法, 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更好地实现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麦可思公司.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J].2008.http://www.mycos.com.cn/NewsShow/select.action?entry=28455.

[2]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8篇

1 问卷调查结果

1.1 生源情况调查结果 (见表1)

1.2 就业意向调查结果

1.2.1 行业选择方面 (见表2)

关于行业选择, 83%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助产专业相关工作, 15%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从事助产专业相关工作, 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从事助产专业相关工作。

1.2.2 毕业后打算 (见表3)

在毕业后打算方面, 在毕业时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学生占了很大部分, 提高学历 (专升本) 、自主创业和考取公务员的学生人数比例相对较少。

1.2.3 就业渠道选择方面 (见表4)

在就业渠道选择方面, 学生侧重点有所不同, 其中学校推荐占到32%, 校园招聘占26%, 社会招聘占21%, 社会关系占12%, 上门自荐占8%。

1.3 就业心理调查结果

1.3.1 择业重点方面 (见表5)

调查显示, 助产专业学生在择业时以自己今后的发展前途为重点的人数比例较高, 其次依次是工作稳定、薪酬待遇和工作地点等。

1.3.2 影响成功求职的因素方面 (见表6)

在影响成功求职的因素方面, 多数学生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影响求职最关键的因素, 将综合素质和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不同的学生对求职的影响因素认识有所不同。

1.3.3 影响就业的因素方面 (见表7)

2 分析

2.1 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 愿意 (包括愿意和可以考虑) 从事助产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占有效调查人数的98%, 仍有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从事助产专业相关工作, 这反映了个别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2]。在毕业后打算方面, 学生毕业后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较大, 对提升自己的学历并不十分注重, 这可能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有关。由表1可以看出, 我院助产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由于家境贫困、学历偏低、社会关系少, 面对专科生就业难的现实, 他们的择业目标比较明确、现实, 打算先就业再择业。在就业渠道选择方面, 大多数学生仍以学校推荐为主。从表4可以看出, 大学生就业渠道比较窄, 不善于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就业信息, 这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有着直接关系, 说明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仍不到位, 服务大多流于形式。

2.2 就业心理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在影响成功求职的因素方面, 大多数学生认为成功求职最关键的助力因素是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 (包括较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较强的人文精神和学习能力) [3]。因此, 无论是从就业角度还是助产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 学校在整个教学和学生实习的过程中, 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 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构建具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 将学生素质教育如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纳入评价体系中,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为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对择业时重点考虑方面的调查显示, 个人发展前途已成为助产专业学生就业时关注的第一要素, 占26%;其次考虑工作稳定, 占25%;考虑薪酬待遇和工作地点的学生比例相等, 各占11%。这说明学生在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 也开始注重个人成长和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对影响就业因素的调查显示, 学生更注重个人实际能力、所学专业和个人成绩, 而社会关系网络、家庭背景和学校的社会声誉对就业影响不大。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就业能力, 期望通过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尤其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目前我国助产士非常缺乏, 各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计划生育机构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助产士,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助产专业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性。此外,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将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展示给学生, 以自己对助产专业的深厚情感影响学生, 把专业思想教育融于教学的全过程。

3.2 扩大就业信息覆盖面, 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应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扩大就业信息覆盖面, 拓宽就业渠道, 加大基层就业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学院院报、新闻短片和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作用, 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同时, 学校要加强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就业基地, 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学校还要经常将用人单位请进学校, 举办形式多样、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场就业指导讲座, 增进用人单位和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让学生将自己推销出去, 实现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还要特别邀请本行业有用人需求的单位来校做报告, 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促进就业方式多元化。

3.3 注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就业指导, 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并成立就业指导中心, 配备就业指导专职教师,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及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就业指导课程中,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体, 让学生真正了解助产专业、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自身, 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建立就业信心。学校要通过系列讲座、社会实践、学习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求职面试技巧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并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使学生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 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同时, 在学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 学校应及时向学生家长转达、宣传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关政策、法规、形势等, 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家庭教育及心理辅导相结合, 及时发现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4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低, 个人交际能力、工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欠缺, 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学校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确定“强化专业教学、强化医学基础、强化技能训练”的教学改革思路, 围绕“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人人有特长”的高技能助产人才培养目标, 采用“学历+技能”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让学生通过考试获取多种职业技能证书,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通过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可以看出, 大部分助产专业的学生在择业时看重个人发展前途和机会, 注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4]。因此, 我们要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增加学生就业信息获取途径, 拓宽就业渠道, 注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全面提高学生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本次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局限性, 研究结论是否适合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学生,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助产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 为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及专业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助产专业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结果助产专业学生在择业时重点考虑个人发展前途的人数比例最高, 占26%;76%的学生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求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毕业时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学生比例很大, 占76%。结论 学校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 针对助产专业学生的不同岗位需求, 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助产专业,就业指导,就业心理,就业意向

参考文献

[1]陈明远.镇江市卫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 2009, 23 (2) :170-171.

[2]魏碧蓉.我国高等医学助产专业教育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1) :13-14.

[3]闫岑.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差异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 31 (1) :77-78.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9篇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日益增多的民办高校毕业生融入就业队伍, 因其自身存在的弊端, 使之在择业就业竞争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因而使其面临更大的择业就业压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分析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问题的根源,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观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择业就业状况做出更新的阐释, 也为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学习。

从就业、考研、创业、公务员、西部计划、基层服务等方面设置问卷, 对75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 从中探析现在大学生的择业观。基本信息显示, 参与调查的男生占75%, 女生占25%。从数据来看, 毕业生中男生数量是女生的3倍, 就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 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非常有利的。民办高校通过对毕业生开展“创新人生”训练, 针对就业技能、面试技巧、专业技能培训、考研冲刺、基层服务等方面的培训, 进一步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一、就业意向调查问卷情况

在学生希望毕业后的去向问卷中, 选择出国的占3%, 选择升学的占28%, 选择就业的占54%, 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3%, 选择暂不就业的占2%。数据显示, 近一半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 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的就业;升学类占28%, 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所以民办高校要积极为升学类的学生做好各项基础服务和升学辅导, 提高升学率, 为学校的整体升学率和就业率再创新高。

学生在就业时优先考虑的主观因素的问卷中, 选择社会地位的占23%, 选择发展机会的占58%, 选择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占33%, 选择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占31%, 选择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20%, 选择经济收入的占36%。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工作主要考虑发展机会, 所选择的工作对自身有发展空间, 有利于自身的能力培养和个人成长。

在学生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客观因素选项中, 选择薪酬待遇的占55%, 选择工作地点的占40%, 选择专业对口的占22%, 选择解决户口的占8%, 选择工作性质的占26%, 选择稳定性的占36%。以上数据显示, 学生就业有一半以上会考虑工资待遇, 这是学生的生活基本需求, 也是经过多年的求学,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的出发点;40%左右的学生选择工作地点, 主要是学生适应的问题, 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在陌生的地方工作, 大部分学生选择工作的地点都是自己的熟悉的地方或是有亲戚朋友的地方工作, 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工作要看自己的稳定性。

在学生认为, 最理想的是在那个地区就业的问卷中, 选择京、津、沪、渝直辖市的占17%, 选择沿海或东部发达地区的占29%, 选择内地省会城市的占29%, 选择中小城市的占8%, 选择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的4%, 选择家庭所在地的占10%, 选择学校所在地的占3%。数据显示, 近30%的学生选择沿海或东部发达地区和内地省会城市就业, 学生认为这些发展较好的大城市能够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也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选择西部计划的相对较少。下一步要加大“三支一扶”和西部服务计划的宣传和动员, 并积极的给学生灌输思想, 服务西部, 在西部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在您最想进入的行业的选择中, 选在IT与通讯业的占44%, 选择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占18%, 选择商贸业的占14%, 选择电力、石化等能源业的占4%, 选择新闻出版业的占1%, 选择房地产业的占7%, 选择医药食品业的占2%, 选择旅游交通民航业的占1%, 选择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占2%, 选择政府机关的占3%, 选择教育行业的占4%。从数据分析, 有大部分学生想进入IT与通讯业, 这和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关, 不仅表明学校能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同时体现出该行业的市场和前景也是相当的广阔。

在您首选的就业方向的问卷中, 选择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17%, 选择学校及科研单位的占11%, 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3%, 选择国有企业的占17%, 选择外资企业的占11%, 选择私有制企业的占13%, 选择参军入伍的占1%, 选择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占4%, 选择非政府社会组织的占1%, 选择其他事业单位12%。从数据来看, 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有一大部分市政府机关或是国有企业, 其他各个行业也都有选择, 说明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择业标准。

在您选择就业地区的原因问卷中, 选择生活条件好的占36%, 选择有较大的发展机会的占52%, 选择良好的人才政策的占40%, 选择看重创业环境的占25%, 选择回报家乡的占12%, 选择其他的占16%, 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就业区域的主要因素是较大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

在对于首份工作, 您预期的月薪的选择中, 选择1 000—2000元的占17%, 选择2 000—3 000元的占50%, 选择3 000—5 000元的占15%, 选择6 000元以上的占5%, 选择没有绝对的预期, 根据求职情况可做适当的调整的13%。数据显示, 50%的学生选择的月薪是2 000—3 000元之间, 这说明, 大部分学生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位的。

在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选择中, 选择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的占14%, 选择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的占35%, 选择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转行的占14%, 选择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 关键是有发展机会的占32%, 选择其他的占4%, 数据显示, 大部分学生是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以后根据工作的发展空间及其他情况再选择。

二、根据问卷探析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观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目标能否实现, 除了个人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机遇等就业能力外, 还要看自身的择业观是否积极, 职业期望是否合理。大学生求职时的择业观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心理基础,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求职的行为与结果, 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地位获得。因此, 探析大学生的择业观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正确对待就业

就业难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史无前例的毕业生就业大潮, 引导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从基层的工作做起, 放低身段, 先谋生后求发展, 先就业再择业, 这才是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较为合理的择业就业标准, 千万不要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 以薪酬来作为择业的标准。鼓励民办高校学生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学习, 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为更高层次的就业打好基础。民办高校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就业,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择业, 大胆地参加实践创新活动, 不要因就业难而退缩, 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标准[1]。

(二) 定位择业期望

学生在选择单位过程中过多地考虑发展机会、酬薪待遇、工作区域等因素, 在择业的过程中无形地给自己增加了枷锁, 缩小了就业的范围, 反而不利于自身的良性就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不要过多考虑酬薪待遇, 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工作创造出来的, 在工作的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出色的工作业绩是提升酬薪待遇的砝码。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误区”, 眼高手低, 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 期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 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和艰苦地区服务。造成一些中小企业和技术岗位急需人才, 部分毕业生不愿去一线、到基层, 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2]。面对当前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首要调整就业心态, 进行合理的择业期望定位, 客观评价自己。把握和利用一切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 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三) 调整心态、积极适应

择业、就业毕竟是大学生自己的事, 所以只有靠自身主动调整、积极适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首先, 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积极主动寻找就业机会[3]。彻底根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观念, 要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和社会岗位的需要, 适应就业格局和用人机制的变化;改变倾向于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的观念, 把就业意向的重点放到微型、中小企业中去;改变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的误区, 选择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改变传统的一个职业定终生的观念, 适应以灵活就业为主的趋势, 适时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 调整好就业心态, 立足从基层干起。克服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等不切实际的想法, 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激励自己到西部, 到基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从基层干起, 让自己历经困难考验, 等待时机成就大业。最后, 要苦练内功,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社会竞争在不断加剧, 能力和实力是生存的可靠法宝。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具备扎实、深厚的本领, 才能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才能在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4]。

三、思考及建议

通过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明显增强, 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也有所增强[5]。首先,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面对挑战, 接受社会的选择, 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扬长避短, 主动出击。在择业过程中, 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的需求, 注重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渴望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理想的单位、理想的职业,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其次, 大学生就业目的明确, 多数大学生在择业中不再盲从, 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和意愿, 看得远, 在择业中把发展空间和发挥特长放在首选地位。“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展示个性”, 已成为大学生追求的目标, 因而, 在职业类型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多数毕业生也能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个人择业之间的关系, 正确对待个人就业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具有正确的择业观, 其择业就业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一) 拓宽实践创新渠道, 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 要增开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的课程和实践环节, 有针对性地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 加大在这方面的师资、设备和场所的投入;另一方面, 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扩充实践内容, 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二) 完善就业指导, 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 在做好求职技巧、求职心理辅导的基础上, 重点向大学生介绍国家社会转型、人才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就业格局的变化趋势, 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结合就业市场和自身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 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

(三) 注重职业规划

大学生在高校中应对自身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进行持续化和系统化的设计, 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特长、专业等条件以及外部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因素, 进行合理规划, 寻找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就业能力结构, 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 设计职业个人通道, 进行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定位, 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养成进行定期调整, 为就业选择理清思路, 把自己打造成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四) 强化求职技巧

一个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大学生, 能否顺利择业和就业, 和其掌握的求职技巧多少是有很大关系的。首先, 要根据择业目标, 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 准备求职材料;其次, 要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方法, 进行有效的面试;最后, 加强自我推销能力, 轻松又自信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 为用人单位所了解和赏识, 从而实现高标准择业和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滕文庆, 杨大伟, 颜海鹏, 等.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J].南方论刊, 2011, (2) :67-68.

[2]罗毅华.大学生的择业观及职业道德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3]魏雪东, 刘怫翔, 魏秀芳.对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6) :194-195.

[4]黎庆兴, 阳小玲.大学生择业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8) :95-96.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10篇

关键词:新疆,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意向

一、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

1.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最新数据显示:物流人才是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随着新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丝绸之路”建设的展开,新疆物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新疆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也越发明显,尤其是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然而与新疆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缺乏相反的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2.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影响就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影响着就业:一是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一线的物流工作,在选择岗位时条件多,影响就业成功率;二是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就业。一般物流企业位于偏远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处我国西部,环境恶劣,因此毕业生都向往大城市,这加剧了大城市物流岗位的竞争,降低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二、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就业意向区域分布与分析

通过对新疆财经大学2012-2015届物流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开展的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性低。毕业生就业率低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不高有很大关系,通过对“就工作形式和内容而言,您会作何选择”调查来看,只有57.97%的同学愿意从事管理型工作,10.87%的学生则从事教育培训工作,而8.70%的学生选服务型和销售型的工作,由此可见学生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岗位。

2.行业劳动工作压力大。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环境比较差,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上女生相对处于劣势,通过问卷调查,48%的同学认为“因岗位而定”,说明了同学对物流工作比较理智,没有因为性别的原因而对工作产生退缩的心态。这一答案也意味着物流行业对男性的需求比对女性的需求大,男性就业更容易更有优势。

3.行业收入较其他行业占劣势。在就业薪酬方面,6.52%的学生将期望值设定在2 000~3 000元,30.43%的学生将薪酬期望值设定在5 000元以上,61.59%的学生则认为薪酬月薪会在3 000~5000元之间,这从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自信,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说明学生对岗位月薪的设定比较合理。

三、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就业意向企业类型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在选择物流专业时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的,因此,具有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认为该专业的专业前景较为乐观,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觉得物流发展空间较大,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专业。对物流专业发展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行业前景保持乐观,但他们普遍倾向于地区发达的大城市,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愿意留在新疆,而愿意到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且在就业单位意向方面,38.41%的学生选择企业,27.54%的学生选择企事业单位,由此可见,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

四、结论

通过对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的分析,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满足新疆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新疆财经大学要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的综合教育,提高在校生的个人素质发展。

1.专业技能培养。高校要从就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角度入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物流产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适应信息化物流产业的发展;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力。物流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2.综合素质培养。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的要求和特点,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学生课外竞赛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沟通表达能力。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有关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能够顺利毕业,完全具有专业的就业能力。但面试时不能很好地将自己展示给招聘单位惨遭淘汰,未能获心仪的工作机会,所以沟通表达能力是制约学生求职、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着重培养。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第11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包含三个方面内容:职业发展独立性, 是指大学生是否意识到自身对职业发展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职业发展能动性, 是指大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不是被动、消极的, 而是自觉、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职业发展创造性, 是指大学生是否懂得挖掘自身“潜能素质”[2]。

一、培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意义重大

首先, 这是人才成长的需要和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类社会逐步由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 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发展和张扬。因此, 一方面,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包括职业发展主体意识在内的现代品格的塑造与锻炼;另一方面,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觉担当的现代合格公民是大学人才培养功能的集中体现。高校要培养现代合格公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首要的, 也是最基础的。

其次, 这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观要求与就业市场规范化的内在需要。培育职业发展主体意识, 一方面是大学生形成科学、自主的就业观, 进而理性择业的前提和基础, 是未来职业发展的主观基础和不竭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 每个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福祉。因此, 大学生形成职业发展主体意识是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进而形成规范、有序的就业市场秩序的内在要求。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缺失的表现

C大学是一所人文社科类“211”大学, 生源质量好。该校每年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意向调查, 目的在于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问题, 为改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2012年10月, 《C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启动,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78份, 回收率为95.6%。被调查者中, 男生占39.7%, 女生占60.3%;本科层次占60.7%, 研究生层次占39.3%;来自城镇的学生占64.9%, 来自农村的学生占35.1%。问卷问题涉及学生基本信息、毕业去向选择以及对就业地域、就业行业、就业影响因素等的主观意愿。据数据分析, 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不足有如下表现。

1. 竞争意识欠缺, 职业发展独立性不强

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欠缺的第一个表现是对自身认知不足, 缺乏自信心和竞争观念。目前, 大学生就业基本确立了“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的制度。然而, 部分学生缺乏对自身及职场的充分了解, 导致就业求职过程中自主性不够, 底气不足。不自信通常表现在学习成绩不够好、实践经历不丰富、简历内容单薄、尚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专业与职位不对口等, 进而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产生自卑、逃避、退缩、观望的心态。

调查结果显示, 由于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毕业生对就业前景大多表示了谨慎的乐观。当被问及“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时, 只有25.1%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 近四分之三的毕业生不同程度对就业前景表示了“不乐观”, 详见图1。当被问及“你认为你所学的专业在求职中竞争力如何”时, 只有15.3%的认为“竞争力强”, 详见图2。

2. 依赖思想仍然存在, 职业发展能动性不够

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依赖思想仍然严重。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加之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多关注就业难的客观方面原因, 少有对自身主观方面的反思, 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等待学校推荐、家人帮忙等消极思想状态。

调查中, 当被问及“预计在就业过程中, 你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 近两成的毕业生认为主要困难是“缺乏社会关系”, 这反映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在找工作中存在“拼爹”思想, 详见图3。

当被问及“你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求职最为合适”时, 认为“毕业前一年”找工作的有44.6%, “毕业前6个月”的有46.0%, “毕业前两个月”的有5.4%, “论文答辩后”的有3.8%。调查结果多少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找工作还不够主动, 详见图4。

当被问及“你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 排名前四位的问题是“就业市场不规范”“专门人才供大于求”“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和“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 而对自身能力不足的反思则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反映出大学生缺乏主动应对就业困难挑战的意识, 职业发展能动性不足。

3. 从众心理严重, 职业发展创造性不足

当前, 大学生由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 职业选择具有盲目性, 表现在毕业去向选择上从众、注重眼前物质利益以及忽略自身长远发展。另外, 从对“跳槽”的理解看, 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对职业发展适应性和耐受力不足。

当被问及“你认为比较理想的是在哪个地区就业”时, 首选是“京津沪渝直辖市” (51.3%) , 其次是“沿海开放城市” (16.1%) , “内地的省会城市”占16.1%, “中小城市”占5.6%, 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仅占0.8%。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地域选择的急功近利, 详见图5。

当被问及“你最愿意去的就业单位或所选择的职业是哪类”时, “国有企业”排第一, “党政司法机关”排第二, “事业单位”排第三, “三资企业”“自由职业”“民营企业”和“军队”分列四到七位。反映了毕业生对行业选择更看重稳定性, 而忽视了发展性, 详见图6。

当被问及“若将来工作与期望不一致, 你会怎么办”时, 选择“接受, 准备跳槽”“努力适应工作”和“工作后考虑继续深造”的各约占三分之一。反映了毕业生职场适应性和耐受力不足。

三、从人的社会化看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的培养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学概念, 是指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是个体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3]。如果我们将主体意识或者说职业发展主体意识看作现代公民所必备的价值理念或标准, 那么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的形成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讲, 形成职业发展主体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需要, 是个人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化教育主体的角度看, 教育公民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参与职业发展过程, 也具有政治社会化的意味。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4]。这些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3]。接下来, 笔者将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 从五方面论述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的培养。

1. 家庭教育中, 重在引导和鼓励

一般来讲, 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要在家庭中度过一个漫长的生活依赖期。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爱的需要, 更重要的, 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孩子人格塑造具有重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和放任型。鲍姆林德认为, 来自权威型家庭的孩子具有更好的社会能力,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 权威型的父母倾向于对子女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又能接纳子女的意见和想法, 常常引导子女以理智态度行事, 并对有原则的服从和自信给予高度赞扬[5]。

具体到职业发展方面,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父母应在充分了解孩子职业兴趣的基础上, 多从方法和态度上引导和鼓励孩子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 而不应在具体做法上过多干涉。原因在于, 一方面, 有些职场价值是普遍适用的、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 “勤奋”“踏实”“诚信”“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等, 父母可以结合自身社会经验引导孩子树立这种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 关于行业、职业、岗位的发展状况又会有很大的变化, 知识更新很迅速, 新的职业会产生, 有些职业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会变化, 有些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消失, 因此, 父母关于职业发展现状的了解有时未必很到位, 父母关于职业选择的判断未必符合孩子的需要, 这时尽量不要做具体做法上的指导, 而应鼓励孩子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职场, 自主做出职业选择。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2. 在学校培养中, 教师要懂得“示弱”

学校这种社会化具有系统性和半强制性。它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 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3]。当我们承认现代合格公民是具有主体意识公民的时候, 我们必须意识到学校教育 (尤其大学教育) 过程中实际存在两个主体:学校受社会委托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主体, 同时, 学生个人也是自身社会化的主体 (或者称“主宰”“第一责任人”) 。那么, 我们应如何去处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问题呢?

笔者认为学校教育, 尤其大学阶段的教育, 应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示弱”, 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以课堂教学为例, 目前来看, 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课堂参与性不好, 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因此, 我们主张教师要意识到课程学习的主体 (或者说主角) 是大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教练”而非别的角色。现在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指导类课程, 这种课程的讲授也应该注意避免授课教师“满堂灌”的局面, 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 例如通过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习实践等形式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 又潜移默化增强了学生职业发展的主动性。

3. 在与同龄群体交往中学习角色观念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3]。

同龄群体是一个小圈子, 同伴之间可以自由交流各自对于职业的理想, 同伴之间也容易产生共鸣, 形成较为明晰的群体认同和职业认同;这种群体交往也有助于形成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所说的“社会资本”, 这种“社会资本”能为将来的个人职业发展积累重要的潜在的社会网络资源。

因此, 同龄群体是个人职业发展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环境。那么, 青少年应该如何参与同龄群体的交往呢?首先, 要多参与同龄群体人际交往。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寻求群体认同感, 这种群体认同感是职场发展中很重要的心理资源。第二, 找准自身在群体中的角色定位, 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长, 这种特点只有在群体中“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因此, 在同龄群体中学习角色意识至关重要。第三,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与同龄群体交往, 一要坚持平等原则, 二要坚持学习原则,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多交流、多学习。

4. 通过实践锻炼积累社会经验

实践锻炼主要是指大学期间运用空闲时间到工作单位实习, 进行职业社会化的过程。这种实践锻炼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熟悉和了解职场真实状况, 为将来入职作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二是检验在校学习的效果;第三, 更重要的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动意识。

对实习生来说, 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小事做起。实习生到工作单位通常都会被安排做一些初级工作, 而正是这种简单工作可以锤炼一个人的品性和态度, 这通常也会被看做对职场新人的考察;二是要主动学习。实习生的工作一般不会太繁重, 这就要努力创造条件学习, 多向职场前辈请教, 主动熟悉职场管理、市场营销、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与汇报等具体技能。这些职场实践锻炼能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自身职业发展问题, 例如专业与职业的匹配、职场人际交往、职业规划, 等等。

5. 社会舆论应注重正面引导

大学生社会化通常被看作青少年社会化的最后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报刊、杂志、书籍、电视等以外, 新兴移动互联网传播工具 (如微信、微博等) 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现代沟通手段的特点就是信息高度浓缩且传播迅速。因此, 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职业社会化中的正面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要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培养过程中的正面引导作用要注重两点:一是以身边的事例感染人。从实际经验看, 大学生往往对身边鲜活的职场事例更有感触, 反而觉得职场成功人士的事迹离自己太遥远, 觉得缺乏可参考性;二是以宽松的舆论氛围引导人。这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正确、恰当的舆论引导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能动且具有创造性的职业发展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傅慧芳.公民意识的要素结构探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 :11.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0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2-89.

[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第10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1999:157.

上一篇:地质保障体系下一篇: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