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会计管理范文

2024-07-26

商业会计管理范文(精选11篇)

商业会计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会计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直接关系到银行决策者们进行经营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也就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还不适应改革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的管理,有利于防范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产生,有利于化解风险,对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章制度建设滞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同时,在我国社会经济秩序尚未全面理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缺陷的现状下,农村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而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及业务的发展,对会计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使之系统化、规范化。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会计规章制度目前仍作为一个个被分解的单元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自行处理,造成各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抵触,严重削弱农村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分级管理的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级分支机构部门利益膨胀,在利润指标、支付保证、恶性同业竞争、职工福利等种种压力下,往往通过弱化会计的核算、监督功能来达到其目的。

2、会计行为不规范

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会计人员“本地化”现象严重,专业素质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新增从业人员上岗前缺少必要的培训,业务水平相当薄弱,他们对会计制度没有充分理解,很容易产生违纪违规操作,导致差错发生。另外,农村商业银行对会计人员只注重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忽视金融政策法规、制度和银行业务知识的学习,会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难以真正、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控制会计风险。同时重发展轻内控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某些农村商业银行为片面追求经营规模和效益,重视业务发展,忽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对会计风险防范认识不足,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严肃,缺乏自觉性,导致会计行为不规范。

3、内控管理职责分工不合理

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基本采取了前、中、后台科室分离管理的模式,各科室领导责任应不同,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前中后台由一位行长负责,例如有的分管行长既分管财会,又分管公司、私金或国际业务,前中后台分工管理责任于一人,容易导致高层管理人员集权,贪污腐败现象出现。分支机构领导分工的不合理,既使领导人员无法集中精力抓内控管理,又无法合法的拓展业务。另外,农村商业银行重发展轻内控的经营指导思想,使得分支机构领导人员有可能因为发展业务的需要而授意、暗示、指示、强令会计部门、会计人员违法或违规办理会计业务,从而引发会计操作风险。

4、业务系统功能不完善

目前各基层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化、网络化设施得到普及,信息基础建设比以往大大加强,但业务系统对操作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却往往不够,还没有形成会计行为风险预警系统,不能对柜员的违规操作进行有效控制。现在农村商业银行在基层一线普遍实行单人临柜、综合柜员制,如果系统对业务操作应有的风险控制点及操作的权限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柜员的违规操作或柜员的误操作,从而造成业务差错,对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5、会计事后监督职能弱化

目前,我国多数基层农村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是采用拉网式监督方式,对所有的凭证逐笔进行复核复审,监督面广量大,重点不突出,缺少必要的风险分析、预警,使事后监督成为简单的操作型事后凭证复审,忽视会计的监督职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但风险控制效果不理想,与经营要求相去甚远,成为基层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上一个严重的薄弱环节。

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对策

1、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

首先,把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的农村商业银行会计规章制度整理出来,再根据目前基层农村商业银行实际业务发展状况,对原有的散乱的或与当前业务不相符的有关制度、管理规定及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编写。将散布于各法律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整理,转化为银行会计业务操作和管理规章,使法律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银行会计管理一定要遵循《会计法》、《票据法》、《农村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应的会计管理实施细则,使会计规章制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各农村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再次,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银行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克服随意性,杜绝不良的操作习惯。真正做到强化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度,有奖必赏,有错必罚。

2、规范会计行为

首先,强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培训教育。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知识、业务技能、合规操作、职业道德及法律常识的教育培训,严格要求会计人员坚持诚信做人的原则,自觉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其次,实施农村商业银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准入管理,保证会计队伍的素质。严格规范会计重要岗位人员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发现有涉及黄、赌、毒以及经商办企业等行为的会计人员,要立即调离原岗位,并对其进行审计。对有错误的会计人员要及时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再次,进行综合治理和三防一保的教育,对会计岗位的人员要经常考核,教育他们时刻关注防盗、防抢、防诈骗,确保农村商业银行资金安全。通过大力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以确保会计人员思想过得硬、业务能力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3、合理分工内控管理职责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各分支机构领导的分工应按前中后台分离管理的原则进行设置,明确各级、各科室领导责任制,避免前中后台分工管理集于一身,从而使各分管行长集中精力抓好各自分管的工作,严格按照银行管理要求落实内控职责;同时中后台部门可相对独立地行使对前台业务的审批、监督、检查的职能,充分发挥风险防范作用,杜绝隐患。另外,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即坚持‘重发展重内控”的经营理念,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发展。

其次,农村商业银行要强化内控手段,一是要实施印、押、证三分管制度以及坚持“双人经办、双线控制、相互制约”的原则;二是建立健全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约束机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员担任重要岗位的工作;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定期轮换,以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经常进行查库,检查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的领用、保管和使用情况,全面实行事后监督;四是针对各银行在计算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电脑操作制度的建立健全,做到操作定型、处理规范、人员固定、密码注册、责任分明。

再次,农村商业银行要完善内控制度,一是要建立和落实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的领导责任制,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作为一把手、分管会计工作的副手和会计主管人员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和落实银行会计内控管理检查考核责任制,成立银行会计内控管理检查考评小组,对银行会计的各个部门、会计运作的各个环节以及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实行按月结账、按季考核、年终评比。重点检查其贯彻《会计法》、《银行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账目记载是否正确,检查会计人员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另外,按季开展银行会计分析,重点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结合统计调查的有关资料,分析银行资金使用及质量是否正常,分析银行成本的高低及其影响原因,分析银行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分析是否存在各类风险,并及时研究应对之策。

4、完善业务系统功能

目前各基层农村商业银行的信息基础建设比以往大大加强了,但业务系统的操作力度还不够,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大力改进科技信息系统,提高依靠技术手段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对业务处理的有关风险点及业务处理权限进行有效的控制,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业务失误。通过系统程序的设置对人工操作难以控制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如系统对大额资金的结算业务加强授权控制,或柜员在操作对公活期账户销户时,通过系统程序检查该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对不符合销户要求的系统给予提示,进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银行风险防范的效率。同时建立会计行为风险预警系统,将预警与核算建立在一个平台上,在核算数据录入的同时,预警系统及时跟踪分析,对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研究分析,对带苗头性、有疑点的问题实时报警,实现有效监测。

5、强化会计事后监督职能

农村商业银行对影响核算准确性和容易导致操作风险的内容进行重点监督的同时,监督部门要注意研究和分析不断发生的经济、金融案件,总结归纳犯罪特点,准确把握犯罪分子可能实施犯罪的切入点,并定期做监督预警,以防范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此外,监督部门还应密切关注各类新兴业务,充分分析其可能的各种风险环节,主动将其纳入重点监督范围。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预警控制力度,通过对监督中发现的核算差错深入剖析,挖掘出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行为或制度盲区,起到事前预警的效果。另外,各审计部门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独立行使对银行会计管理的内控监控职权,拓宽审计稽核监管业务范围,除了传统的业务和项目外,还应把外汇、信用卡等新兴、中间业务纳入内控范围,同时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把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工作落到实处,提升风险监控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趋于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必须经常性地对银行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实践中,形成一个融核算与管理、反映与监督、经营与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新模式,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并使之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①张静慧:“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新模式的构建”,《金融经济2008(04)。

②郭秀红:“浅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创新”,《黑龙江金融》2007(09)。

③张晔:“浅谈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财政金融》2008(8)。

④孙阳:“试谈银行会计管理”,《财政金融》2008(3)。

会计系统商业银行管理论文 第2篇

一、系统的关键技术

1数据处理

所谓的数据仓库指的是一个面向主题的时变的数据集合,它可以支持决策的过程,数据仓库中保存数据的细化程度越高,它的粒度级也就越小,在数据仓库中常见的模型就是星型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是在关系数据库的基础上建成的,具有单一的概念,数据的.结构也比较的简单,便于理解和操作。由于基础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多源性,因此系统需要使用数据的析取方案来进行数据到事实表的转换。

2报表格式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的报表需要首先进行定制,自动生成,然后在定期地进行打印和上报,这样就可以形成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式,在主栏中常都包括了时间和机构、产品等方面的信息,宾栏则包括了收入和支出以及利润等方面的信息。为了能够确保制作的报表简洁和易懂,在进行多维数据的分析和查询时,通常都是由系统来完成,不需要编制格式固定的报表。此外为了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还在系统之中预设了不同种类的报表模板,丰富了报表可选的货币,还可以对报表的风格和字体的类型、页面的大小进行随意的调节和设置,还具有打印的功能。生产后的报表也可以进行导出,方便整理③。

3安全性设计

首先在该系统之中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设置长达8位的访问密码,此外在系统使用权限的设置方面,具有不同权限的人员进入该系统,系统可以根据该权限来生产该操作人员的菜单和功能,如果该操作人员没有权限使用的菜单,那么系统就不会进行显示。所以拥有不同权限的人员在进入系统之后,看到的是不同的功能菜单。在数据的查看权限方面,根据省分行以及二级分行和基层行来进行分级别的控制。

二、系统性能

系统信息可以对银行领导的决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系统的数据关系到银行的很多不同的方面,有一些个别的数据是十分的敏感的。所以该系统采取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加密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业务数据的丢失,为客户提供了备份和数据恢复的相关策略,促进了整个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

三、结语

商业银行会计稽核工作管理 第3篇

一、会计稽核工作及原则

会计稽核工作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强化安全核算的一道重要防线。其依托业务数据、凭证影像、预警信息、视频信息等资料, 对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合规性进行审核、查找、揭示、纠正问题, 以规范业务操作行为、有效控制风险。

会计稽核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 独立性原则。会计稽核工作与业务受理、办理必须在岗位和空间上实行分离。会计稽核人员不应兼任业务处理员。 (2) 全面性原则。会计稽核工作应涵盖前中后台业务, 全面核查业务处理机构上交的会计凭证。 (3) 重点性原则。应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 根据业务操作风险的高低, 实行限额与比例管理, 对业务办理中所涉及的重点交易、重点环节、重点机构进行重点稽核。 (4) 及时有效性原则。严格控制稽核各环节的处理时限及质量, 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会计稽核工作。 (5) 持续性原则。根据监管及业务发展的要求, 不断优化会计稽核计算机系统、稽核模型、稽核方式、工作流程等, 以达到最佳稽核效果。

二、现阶段会计稽核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 会计稽核工作已逐渐摆脱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特点, 开始呈现出新特点。

1.集约化加强与独立性提高。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发展, 实现了会计凭证与流水信息在短时间内的集中与匹配, 已经能够实现在区域 (包括地市、全省、甚至全国) 范围内会计稽核工作的集中, 使得过去“同级稽核”的模式得以改变, 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得到极大提高。

2.全面性与重点性的兼顾。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面稽核, 即通过收集凭证影像与计算机业务系统流水信息的关键要素, 进行全面自动勾对, 同时根据风险程度与业务量, 设置稽核模型, 筛选业务流水与凭证, 对此进行重点审核。

3.数据分析的深入性与即时性的加强。设置预警模型, 通过数据的集中与分析, 实现对业务处理信息的及时分析与排查, 从而找出风险疑点, 生成预警信息, 并由专门人员分析处理预警信息, 下发风险点进行排查处理。这解决了稽核流程各环节耗时所造成的稽核时点较业务时点推延的问题, 在能更深入发现风险隐患的同时, 使得会计稽核的即时性得到增强。

三、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1.业务发展与稽核人员控制产生矛盾。一方面商业银行业务规模不断膨化发展, 业务品种不断增加, 在业务稽核复杂化的同时, 会计凭证与业务流水不断增多, 使得稽核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 银行成本控制与利润盈利目标的要求, 使得银行需对无法直接产生效益的稽核人员进行控制, 二者间产生了不可调合的矛盾。

2.对稽核发现问题的核实处理不到位。对会计稽核所发现的问题, 只能通过对业务经办机构主管分行下发差错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排查。负责分析排查的稽查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有限, 核实排查方式亦有限, 多数依靠电话排查与逻辑分析, 同时还考虑到本分行自身利益, 因此在风险的揭示与上报方面存在缺陷。

3.稽核成果的运用不到位。会计稽核所发现的重大风险往往会下发风险提示, 但商业银行内部多条线同时负责内部控制, 对风险提示所提出的制度完善等建议, 因没有专门的牵头负责部门及处理机制存在, 往往未得到很好的处理。

此外, 会计稽核所发现的问题, 大多直接下发至业务办理机构, 使得业务管理部门对基层行实际业务办理情况不甚了解, 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只是依靠业务办理机构自身。

4.对前台业务后台集中的形势应对不到位。随着前后台分离工作的推进, 前台大量业务集中至后台处理, 营业网点所办理的业务往往经过了后台集中的处理与授权, 风险程度不断降低。对此, 目前的会计稽核检查并未明确重点, 使得检查与风险不尽匹配, 稽核监督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四、管理与改善措施

1.建设专业化稽核队伍。明确岗位职责, 将简单业务进行外包, 行方主要运用再稽核、专项稽核等方式, 负责外包质量监督与疑点分析排查。

一是分析、分拆业务, 明确稽核要点, 使得稽核工作的入门程度降低, 将简单操作性的稽核工作外包, 并由外包人员负责将与稽核要点不符的情况登记疑点;二是在行内设置专门的疑点分析岗, 由其对外包人员所登记疑点进行分析确认, 并下发经办机构;三是在行内设置再稽核岗位, 对外包人员工作进行监督, 实现行内稽核人员的精减与专业化提升;四是加强数据分析与计算机系统的运用, 以科技为引领, 提高风险预警的速度和能力, 同时加强非现场稽核力度与比例,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弥补手工人力的不足。

2.建立稽核成果的核查模式。提高稽核非现场监控手段和技术支持, 提升非现场的稽核和监控效率, 建立柜员、凭证、流水、监控视频等关键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并使稽核系统具有由上述关键信息之一索引其它关键信息的能力, 更好地确认和发现风险。同时, 可协同发挥稽核中心与视频监控中心的作用, 由视频监控中心辅助稽核中心对稽核成果进行核实确认。

3.加强稽核成果的运用。稽核成果的收集与分析。 (1) 建立差错问题的分析收集机制, 注重对稽核发现问题原因的分析, 特别关注因制度不完善, 系统不合理引发的差错, 关注可能引发案件、监管部门处罚、法律纠纷的差错, 并对此收集整理, 反映至关联业务部门和上级机构。 (2) 反馈机制的建立。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 与关联业务部门沟通稽核发现的风险点。对于需要进行制度修订与补充、系统更新、业务单据更换的, 应列出明确办理日程, 以此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及银行计算机系统, 使风险不仅止于被发现, 还能被妥善处理、解决。二是定期将稽核成果提供给业务部门、审计、合规等部门, 促使上述部门能以此为抓手, 更好地在各类专项业务检查、审计检查、合规检查中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3) 考核机制的建立。一是将稽核成果的考核纳入全行统一的考核体系中, 包括日常合规积分考评和KPI绩效考核中。在考核中应对稽核成果区分一般、较大、重大和风险性问题, 分等级考核。应将已在联席会议中进行反馈, 并明确办理日程的事项纳入考核中。对于非客观原因造成逾期未完成的事项, 应设定标准, 对相关经办部门进行考核。

4.加强会计稽核的重点性。在设计稽核模型与预警模型时, 应根据统计学抽检原理, 综合考虑新型业务、重点业务、风险性业务、业务复杂程度、金额大小等因素, 适当对被稽核对象进行抽样稽核, 使抽样样本能充分反映被稽核对象的情况。

商业管理英文简历 第4篇

No.67, Lane123 Job Road,, Job District, Shanghai

(+86) 138-0000-0000

EDUCATION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

Emory University

Atlanta, GA

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BA)

May 2010

Concentrations in Consulting & Venture Management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 Robert Strickland Scholar

and Social Enterprise

Class Gift Book Award Scholarship, 3 years

Major in African Studies

Top 100 Emory Community Builders

Cumulative GPA: 3.9/4.0

Relevant course work: Advanced Strategic

SAT: Math 700/Verbal 680/Writing 770

Management, Decision Tools & Visualization

RESEARCH EXPERIENCE

Aon Consulting

Atlanta, Georgia

Intern, Executive Benefits

2009

Created a NPV model to compare the executive benefits packages (defined benefit, defined contribution, deferred compensation, 401k) offered by the 100 largest Southeastern companies used for a sales publication

Reported monthly and annual holdings of corporate owned life insurance to companies totaling ~$65B in revenue

Communicated with executives, human resource directors and insurance carriers to transact plan enrollment and termination for a Fortune 5 company with a 5000 person executive life insurance plan

Monitored and executed daily investment reallocations in deferred compensation plans for nearly 20 clients

Women in Progress

Cape Coast, Ghana

Program Developer, Global Mamas Consulting

2008

Developed th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 non-profit consulting initiative that advises women-led small businesses on basic accounting, finance, operations, strategy, and marketing

Authored the consultant manual, cross-cultural guides, organizational recordkeeping forms and program evaluation materials

Contributed to a team-led pilot case and communicated progress between outgoing and incoming team members

Quality Control Consultant, Global Mamas Fair Trade Clothing

2006

Interviewed 35 artisans and analyzed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es to determine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raw materials

Validated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over 100 products including size measurements, pattern layout and textile patterns

Collected operational data for the creation of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which reduced customer returns by 60%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

Atlanta, Georgia

Assistant, BBA Program Office

2006-Present

Direct student concerns and assist students with advising and administrative issues

Support the coordination of daily tasks and special events including conferences, orientation, admissions and commencement

The Crib

Leland, Michigan

General Manager

2001-2006

Managed employee relations including hiring, training, scheduling and dismissals for a staff of approximately 15 people

Assisted with the purchase, tracking and return of inventory amounting to approximately $500,000

OTHER EXPERIENCE

Goizueta Consulting Club (GCC)

Co-President

2008-Present

Correspond with firms to organize networking events, case competitions, mock interviews, resume critiques and other events

Founded the annual Inter-Georgia Consulting Case Competition for students from Georgia’s largest universities

Kappa Kappa Gamma

Social Chair

2008-Present

Revamped operations to increase participation at events by 25% and decrease costs by 50%

Fortified risk management procedure at event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all members and protect the liability of the organization

Student Commitment Empowering Emerging Nations

Business Indicator Analyst

2007-2008

Researched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Wrote and published country profiles for eStandardsForum.org to promote responsible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Goizueta Guides

Tour Guide Coordinator

2007-2009

INTERESTS

Social enterprise, travel, Africa, modern dance, wine, and cooking

附:

个人简历的制作是求职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求职者需要投递个人简历来获得面试机会,进而才有可能求职成功。这样一个过程中个人简历的作用非常重要,简历制作的好方能顺利通过并获得面试机会,于是求职者编写制作简历之前都会学习有关简历制作的技巧。

个人简历的制作技巧固然重要,不过求职者还需要注意在编写个人简历时的一些要点。

一,个人简历内容必须要真实有效

制作求职简历首先要注意的是内容要真实有效,简历要讲究真实性。有些求职者担心自己的竞争实力不够,便杜撰一些虚假的内容来蒙混过关,这样显然不可取, 用人单位有丰富判断经验,一旦被发现是虚假的简历,基本上就没有被录取的可能性了。此外,简历上的内容还必须要有效,在简短的内容中有效信息才更有效果。

二,编写个人简历要有自己的个性

据有关个人简历的数据统计,一个大公司每年会收到数十万的简历,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中一份简历的通过率非常低。在众多简历中你的简历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编写个人简历需要注意的第二要点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让对方看到简历能够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留下深刻印象更能顺利通过。

三,简历基本原则不可忽视

军工企业商业秘密管理 第5篇

军工企业保密观念新的内涵

在逐步建立军品“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充满活力”新体系的形势下,军工企业的保密内涵已逐渐从承担单一的“防敌、防特”的政治任务,扩大到兼顾承担“防同行、竞争对手”的经济任务。

长期以来,军工企业在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渠道和专有技术,是根据1989年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定为国家秘密笼统地加以保护和管理的。军工企业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保密措施,国家秘密无形中为军工企业撑起了一张神秘的保护伞,在传统的军品科研生产体系下,各环节的任何角色是指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客户、军方之间各司其责、相安无事。国际先进装备水平快速提升的形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逼迫企业必须打破原有的军品生产模式,必须面对市场竞争。保密工作的目标也将由单一的国家利益兼顾到企业的利益。2010年10月1日起实行修订后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已明确规定不再保护单纯的商业秘密。要保持宝贵的历史优势,军工企业在持续开展科研创新和加强科研生产手段建设的同时,必须利用商业秘密保护手段看好自己的家底,在为建立我国公平、有序、竞争、高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保护好企业的生存空间。

军工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有的放矢

在众多的知识产权种类中,商业秘密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国法律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TRIPS协议规定的商业秘密是指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信息:具有秘密性,即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准确参数及其组合在通常与这类信息打交道的人看来不是广为人知或唾手可得;因其具有秘密性而具有商业价值;合法持有该信息的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合理的步骤以保持其秘密性。

从内容上看,商业秘密有技术类和经营类两种,作为军工企业,技术类商业秘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经营类商业秘密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技术类商业秘密主要有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试验记录、制作工艺、制作方法、配方、样品、计算机程序等;经营类主要有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金融信息、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在商业秘密的日常管理中,技术类商业秘密是产品、方法,对象是物,多形成于企业、应用于企业,知悉范围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而经营类商业秘密的对象是人,多形成于市场、应用于市场,知悉范围和保密期限处于企业的弱控状态,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利益与相关方共享,经营类商业秘密会因员工、客户、货源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披露导致失效,即使彼此签有保密协议也将为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商业秘密管理策略要把技术类商业秘密列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全力做好做实;把经营类商业秘密作为辅助,量力争取最好的效果。

军工企业只有紧扣商业秘密的主题,做好技术类和经营类商业秘密的管理,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在生存中求得发展。

军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商业秘密工作

军工企业在商业秘密的管理上与民品企业有着显著的差别。从诸多民品企业涉及的商业秘密纠纷案件来看,企业多有较强的保护自己的技术与经营信息的意识,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密手段不到位,二是人员流动无法控制;军工企业在保密制度的要求下,习惯采取了“就低不就高”的定密及保护原则,普遍存在经营与技术信息泛保护化、保护手段过饱和化的现象,这些保密措施对在发生纠纷时的商业秘密认定非常有利。另外,根据国家秘密管理规定,军工企业的从业人员在离职时视涉密程度有1~3年的脱密期,这为限制跳槽人员竞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军工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在学术论文、会议研讨及专业合作中常常会出现自觉与不自觉中将自己的非国家秘密的信息披露出去的现象,导致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丧失了商业秘密保护的可能。由于保密管理的基础好,军工企业只要积极地适应市场经济,转变计划经济的观念,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妥善处理好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关系,就能很快把商业秘密的管理工作做上去,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驾护航。

技术资料的实用性让军工企业更具商业秘密的保护优势,国内法定的商业秘密概念增加了对实用性要素要求,其外延要比TRIPS协议规定的商业秘密的外延小,定义的更为谨慎严格,技术类商业秘密必须具备“能够应用并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特征才能算是具有实用性,在传统的军工文化的影响下,军工企业保留最多的恰恰就是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其技术类商业秘密更容易符合实用性特征的要求,一旦发生纠纷时,企业获得商业秘密保护的把握性更大。

军工企业的商业秘密要与专利、国家秘密协调管理

商业秘密与专利等知识产权相比,有不需要公开、不用政府授权、登记注册、不受期限限制的特点,企业可以随时把相关信息作为商业秘密管理起来,并根据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无限期地使用合适的保密措施维持企业的权利,如可口可乐中的“7x号物质”配料这一商业秘密已保护了100余年之久,而不同时期的可口可乐的瓶体的外观专利最多也只能保护10年。因此,商业秘密的管理关键在于意识和手段,一旦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其损失往往不可估量和无法挽回。

军工企业的很多信息既属于国家秘密,又属于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利益主体是国家,商业秘密的利益主体是企业。在保密管理工作中思路要清晰,要正确处理好两种保密业务,一项涉及国家安全的先进技术首先属于国家秘密,泄露将危及国家利益,应按国家秘密管理;对于企业的商业秘密,应注意运用知识产权维护好企业的利益,避免商业秘密的非故意流失,将本企业的商业秘密风险降低到最小。尽管向军方、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在国防工业同行内部进行技术交流甚至国防系统内人才跳槽等行为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不涉及泄露国家秘密,但处理不好商业秘密会危及本企业在行业中的技术地位,甚至会让竞争对手低成本地在技术上扯平甚至超越自己,从长远来看,不但会损害企业自身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还会刺激巧取他人智慧成果的侥幸投机行为,不利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做好国家秘密管理工作的同时,企业更要做好自己的商业秘密管理工作,恰当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关系,依靠“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则保护好自己的饭碗,同时也为创建公平、诚信、可持续的军工科研生产环境做出贡献。

nlc202309022130

军工企业的商业秘密管理要围绕法律、法规开展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四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是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是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是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和商业秘密;四是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这些条款是受到商业秘密侵权的判断依据。

军工企业保护商业秘密,要管理好劳动合同签订、执行和解除后的商业秘密保护,严格围绕《劳动合同法》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四种情况的要求,扎好自己的篱笆,尤其要避免出现会导致合同无效的霸王条款或不当行为的出现,只有这样,在发生纠纷时才能在法律上避免被动。

首先,新的《劳动合同法》特别体现了劳动者和企业权利义务对等的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保密事项,单位不签订等于放弃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权利;基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用人单位可以在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有的企业认为“按月补偿”的规定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义务负担,但从效果上看却是保障企业加强离职人员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更好地与离职者沟通、掌握离职者的状态,及时发现不正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劳动者侵犯商业秘密第三类情况或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单位可以采取协商或法律手段,要求其停止违约行为、赔偿损失或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其次,军工企业还要注意规避招聘员工尤其是行业领军人物时无意中成为侵犯商业秘密被告的风险,要转变观念,注意让应聘者签署“不会用他人的商业秘密为本企业服务”的承诺,从而避免企业成为第四种侵权行为的受害者。备受关注的“中国商业秘密第一案”的富士康起诉比亚迪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两名富士康员工因窃取、携带商业秘密跳槽被判刑后,比亚迪的一名副总裁则被以“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而惹上麻烦。

再次,军工企业在今后的市场合作中,要以诚信为第一原则,选好合作伙伴,营造诚信、可靠的行业环境,降低商业秘密被不良同行用不正当手段侵犯的概率,同时,一旦发现商业秘密被第一、二种情况的侵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诉之法律。

以科技为竞争优势的军工企业,随着融入世界产业链和地方经济圈的步伐的不断加大,面临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商业秘密在军工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将越发显现其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导弹院)

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探析 第6篇

自从我国引入管理会计以来, 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决策科学性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 一方面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方法体系, 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同行业或同行业的不同企业, 由于面临的具体环境的不同, 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都可能不一样, 所以某行业、某具体企业建立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在大范围推广的价值受到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 当前管理会计方面著作与论文, 多是对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阐述, 一些运用的实际案例, 也多是比较常见的工业企业中管理会计运用的实例, 很少涉及到作为服务业的“银行”是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加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研究显的尤为必要和迫切。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内部管理方法, 强化内部经营, 优化资产结构,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资产收益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1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内容

1.1 成本性态及变动成本法

商业银行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银行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 依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方法, 将全部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并在成本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通过成本性态分析, 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把握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与银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变动规律, 从而为商业银行开展本、量、利分析, 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全面预算、落实责任会计奠定基础, 满足进一步挖掘商业银行内部潜力的需要。

1.2 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 是各种决策变量与商业银行最终效益-利润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 通过本、量、利分析方法, 可以为经营管理者回答一些关于业务经管规模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保本;一定的业务量能够获得多少利润;一定利润的期望值需要有多大的业务量来保证;扩大业务规模、降低资金价格, 能否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改变业务品种结构、推出新产品 (新的服务项目) 能否获利等问题。

1.3 盈利评价分析

按分支机构、部门、产品、客户等全方位评价要素的盈利性和经营业绩, 评价其对银行整体绩效的贡献程度。分支机构的盈利性指产品营销网的效率及其创造的价值。产品盈利性指每一项服务或每一种金融产品在每一次服务中带来的净经营收入。客户的盈利性是指单个客户给银行带来的净收入, 为银行净利润带来的贡献。具体经济部门的盈利性是指经营产品的利润中心、成本中心, 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成本会计数据等计算的净收入。

1.4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银行资本性支出项目数量繁多, 比如营业网点投入、科技开发投入、新产品开发等。综合应用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分析资本性支出计划, 是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运用的一个重要内容。银行内部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办法以确保银行能够将有限的资源, 投入到能给银行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项目上。

1.5 银行控制会计

控制是为了实现银行的预期经营目标, 根据经营决策和全面预算的要求, 通过一定的有效手段对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 使其被控制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内的管理过程。银行控制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存货控制等。

1.6 银行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就是在银行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 并使各责任中心对所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一整套专门制度。实施责任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划分责任单位来规范内部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划分责任中心, 明确责任范围;确定资金价格, 实行内部资全有偿使用:控制和衡量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考核责任业绩, 实行责任奖惩。

2 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应用管理会计分析、预测、计划方法, 逐步建立了适合本行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综合业务经营规划, 确定经营目标, 指导日常经营活动。

2.2 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预算体系, 实施分级预算, 控制预算的执行等措施, 确保总预算目标的完成。

2.3 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实施责任会计, 采取划分责任中心、制定责任预算、对责任业绩进行财务考核, 体现了分级管理的思想。但责任中心的划分局限于纵向的简单划分, 责任业绩的考核指标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4 试图从多角度分析银行的盈利能力, 如客户、产品、部门、分支行的盈利能力和贡献。但目前仍然以对分支行的盈利分析为主要内容, 客户产品的盈利能力分析不多见。

2.5 仍然运用传统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 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 运作模式注重账面核算, 未能控制隐形成本;试图寻找合适的方法能对银行大量的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无法准确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进行处理:运作模式虽然有成本动因意识, 但缺少系统的价值链观念;过分依赖财务会计方法, 普遍缺少管理会计手段, 无法适应有效成本控制的竞争要求。

2.6 业绩评价侧重于从财务指标进行, 对非财务指标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目前正在试图建立比较完善、全面、客观、及时的符合管理会计要求的业绩评价系统。

2.7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方法缺乏、资金管理分散、转移价格单一、资金价格管理静态, 试图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

可以看到, 我国商业银行在其内部管理中对于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还很不全面,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 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3.1 商业银行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变动与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商业银行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三类。

固定成本 (FC) :固定成本在一定业务范围内不随业务的变化而变化, 与业务量增减没有直接联系, 但从单位成本来看, 却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降低或升高。

变动成本 (VC) :变动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 但从单位成本看, 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

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同时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性质, 它是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 但不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它主要包括储蓄、信贷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会议费、审计咨询费、钞币运送费等。

研究成本习性, 从数量上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 有助于现代商业银行做出科学决策、实行最优化管理, 充分挖掘其内部潜力, 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2 商业银行本、量、利盈亏平衡分析法

本量利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经营成本、信贷业务量、利润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分析。它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 通过确定企业的盈亏临界点, 进而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盈亏的影响程度, 即敏感分析。本量利盈亏平衡分析的一般模型是:利润= (单位业务收入一单位变动成本) ×业务量-固定成本。

通过本量利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可以为经营管理者回答一些关于业务量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保本;期望的利润需要多少的业务量才能保证;降低资金价格, 能否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在不改变盈亏平衡的条件下, 若贷款业务量超过盈亏平衡点一个单位业务量就可以获得一个单位的边际贡献的盈利;贷款业务量越大, 实现的盈利就越多, 相反如果贷款业务量低于平衡点一个单位的贷款业务量, 就会亏损一个单位的边际贡献, 贷款业务量越少, 亏损额就越大。

3.3 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以增量分析为前提,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一个或几个变量的投入来研究其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 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成长性, 如确定在某一地区的营业网点的数量, ATM等设施的投入范围等。最常见的边际分析是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分析。对于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计划与决策分析, 如利润最大或损失最小, 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要素成本的决策, 都可以运用边际分析予以解决。此外, 运用边际分析可以对一定资源的不同用途所能达到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 有利于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最有效的途径, 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效率, 实现自有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摘要: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应用管理会计, 建立银行管理会计制度, 加强内部管理和战略管理方取得很大成绩。但是, 国内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缺乏完整的方法体系。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探讨了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

关键词:管理会计,战略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杰华.对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思考[J].北方经济, 2004.

[2]沈英.浅析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 2005.

商业贿赂会计治理探究 第7篇

关键词:商业贿赂,会计治理,框架,措施

商业贿赂加剧社会诚信危机, 扭曲公平竞争规则, 妨碍市场机制运转, 破坏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虚抬物价, 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遏制商业贿赂势在必行。在严打商业贿赂的同时, 更应从源头上预防商业贿赂发生, 这方面会计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一、商业贿赂行为及其危害性分析

(一) 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

所谓商业贿赂, 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 在交易之外以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 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 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可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 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 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这里所说的“账外暗中”, 是指未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账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 包括不记入财务账、转入其他财务账或者做假账等。

(二) 商业贿赂的危害分析

商业贿赂妨碍和扭曲公平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在商业贿赂条件下, 经营者不是通过价格、质量或售后服务等客观的效能标准去争取交易机会、吸引顾客, 而是依靠给予交易对方的职员或受托人贿赂来获取交易机会;拥有交易决定权或对交易有决定性影响的人, 也不是根据经营者商品或服务的客观比较来决定与谁发生交易, 从而使公平竞争机制受到严重的扭曲和破坏, 使优胜劣汰的作用无从发挥, 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商业贿赂损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商业贿赂加大了交易成本, 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在我国, 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 建筑企业每年的经营费用约占营业额的2%至3%, 而其正常的费用范围仅仅在0.3%至0.5%之内。在医药行业, 推销人员一般按药价5%至15%或者更高的比例给医务人员以回扣。所有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 使得交易成本增加, 消费者不堪重负。购货方不重视商品质量而只看回扣是否可观的做法也给伪劣商品提供了方便。商业贿赂造成了腐朽的商风。商业贿赂为企业的经理人、采购人员以及政府官员等收受回扣、中饱私囊、贪污受贿提供了土壤, 从而使这些贪财图利之人伺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严重败坏商业风气, 污染经营环境。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 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商业贿赂影响了我国国际形象。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里指出, “腐败指数越高的国家, 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越低”。因此, 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和国际援助机构在进行投资和贷款时, 将贪污贿赂行为列为考虑因素。《经济学人》杂志也对各国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和贪污指数进行了比较, 发现贪污贿赂行为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同等富裕程度的国家中, 相对“清洁”的国家所吸引的外资规模, 大于“不清洁”的国家。

二、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一) 账外开辟商业贿赂资金的主要来源

账外实施商业贿赂, 一般直接以现金支付, 账外记录不需要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 只需内部关键人员认可的白条就可以从小金库中核销, 但一般仍有内部的核销程序和必须履行的手续。这种贿赂行为比较隐秘, 直接从公开的财务凭证和账簿资料中难以发现。具体表现在:一是账外经营, 或截留收入。企业的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完全独立于财务会计的反映之外, 或将某些项目的部分或全部收入截流到账外, 这部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对象一般是不要发票的个体经营者或居民个人消费者, 收入直接以现金结算。二是虚列费用支出项目, 将财务账的资金倒入账外小金库。企业将某些费用支出项目的金额加大, 超出应支付的部分由对方返还进入小金库。三是将收回已核销坏账的款项转入账外。企业将符合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的应收款项从财务账上核销, 但并未放弃对该应收款项的追索权, 实际收回后直接或间接转入账外。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违法违规活动的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坏账损失抵扣所得税。四是利用“红字冲账”法截留资金。卖方通过开红字发票, 注明以折扣、折让、优惠等名目退还买方商品或劳务价款, 直接冲减收入科目, 同时付出现金或银行存款给买方, 但不按规定向买方索要退款收据, 故意促成或放任买方不入账、入账外账或入假账。有的虽向买方开具红字发票, 并索取退款收据, 但在开具红字发票时在发票联上故意少计金额, 买方相应在收款收据存根联和记账联少计金额。

(二) 改变商业贿赂支出用途, 使其形式要件入账合法化

商业贿赂支出必须消除任何不符合“行规”要求的隐患, 凡不能在账外处理的商业贿赂支出, 必须在账内以合法的项目消化, 其会计处理手段有:一是以人员费用报销。如施工企业将贿赂支出以加大或虚列的民工工资中记入工程成本, 造成财务核算工程成本中的人工费用高于预算数;医药等行业将回扣以虚列的销售人员的劳务费或销售提成记入销售费用 (营业费用) , 使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等。二是以购货礼券形式贿赂。行贿者将资金交付商家, 商家开出购货发票的同时, 提供专门制作的购货券或购货卡, 这些购货券或购货卡最终转到受贿者的手里, 购买其所需要的物品, 行贿者拿商家提供的正规发票作为企业的费用支出。三是以提供劳务等名义将贿赂款转入贿赂对象所控制的或其关系密切的公司账户, 或以咨询费、劳务费等名义将资金划入关联企业, 再从关联企业支付各种商业贿赂费用。四是通过关系密切的企业取得发票, 顶替贿赂支出。五是贿赂对象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消费在企业报销。贿赂双方提前达成默契, 将个人及其家庭消费在行贿企业报销, 如将购买服装等生活消费品的支出要求商家开成办公用品、消耗材料等发票。财务人员对这些费用记录不但笼统含糊, 甚至原始凭证上没有经手人签字。六是企业购置贵重资产的使用权长期归贿赂对象所有。有的行贿者直接向能给本企业带来好处的关键人员提供贵重实物礼品。这些物品的购置都有合法的发票, 一般都作为企业的资产登记了相关账户。行贿企业对这些财产仅拥有名义上的所有权, 实际被相关人员长期无偿占有, 而且还能以借用的名义逃避追究。七是企业为贿赂对象及其关系密切的成员提供旅游、“参观学习”的机会, 所发生的费用以差旅费、考察学习费用等名目报销。这些费用一般都是旅行社的发票, 报销费用的原始凭证上一般没有经手人签字。八是用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替代贿赂支出。税务部门代开发票的初衷是规范发票使用, 控制税源, 为特殊经营者或特殊经营业务提供方便, 但也存在较大的隐患。有的税务基层单位还通过代开发票的办法来完成税收任务, 这就为商业贿赂等违法活动支出使其形式合法化提供了方便, 许多违法支出通过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都能以合法的形式进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对于行贿者, 少量的税收支出不但能使行贿支出入账, 而且税务代开的合法的凭证还能降低所得税的支出。九是以虚报实物资产盘亏或损耗、捐赠等形式支付实物折扣折让。十是以利润分配的方式, 将贿赂资金支付给受贿方, 通过“利润分配”账户, 将资金分离出去。

三、商业贿赂会计治理框架体系构建

(一) 健全和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 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制定、工作组织规划、程序编排以及采取恰当的措施, 来保证会计主体的财产不受损失和有效使用, 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可靠, 保证国家财经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提高会计工作的透明度, 可以防止暗箱操作, 控制商业贿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覆盖到每个涉及会计工作及与各项资金收付业务相关的岗位, 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 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监督, 只有这样, 才能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预防商业贿赂。为了健全企业自律机制, 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制度体系, 应把握好以下相互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 将“产、供、销”活动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制度,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严格禁止由一人独立处理业务全过程;第二, 设立事后监督, 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 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和周期性的检查;第三, 以稽核、审计、纪检监察为手段, 建立监督防线, 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基本建设管理专项审计、财务资产管理专项审计、大宗物品采购审计等, 发现和查找商业贿赂行为。

(二) 构建会计人员诚信体系

要树立会计人员的反商业贿赂意识。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如国家可以利用专业网站、杂志、媒体等宣传渠道, 加强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 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使会计人员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防线, 增强预防商业贿赂的能力;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自觉抵制会计造假, 坚决不为商业贿赂的发生提供方便。应建立健全包括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会计信用评价系统, 对其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责、诚信守法、认真贯彻会计法规、准则、受奖励、受处罚等情况进行综合诚信评价, 及时记入会计人员诚信数据库, 建立会计信用档案, 加强信用轨迹跟踪。通过报刊、电视、公共网站等媒体定期对会计的信用进行公示, 实施会计人员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

(三) 构建反商业贿赂社会连动体系

强化会计监管, 要将会计监管与社会中介审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财政监督等结合起来, 构建反商业贿赂监督体系。仅依靠单位的会计人员来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的力量是有限的, 只有全体会计人员共同担负起责任, 加强沟通协调, 执行法定职责, 才能遏制和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有效地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四、商业贿赂会计治理对策

(一)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完善有关会计法规体系:一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 大幅度提高对实施商业贿赂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经济处罚的力度, 使受处罚者不敢铤而走险, 以从制度上强化会计人员及各级主管人员的责任;二是规定与公司会计账目管理、审查相关的一切机构及工作人员, 对知道或应知道的商业贿赂行为不报都是构成违法或犯罪的行为;三是规定商业贿赂行为中的行贿与受贿双方主体及知情人, 只要任何一方举报, 都可以被减轻或豁免刑事及行政责任, 对于无法定义务的举报者, 可按举报金额的一定比例获得奖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以达到有效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目的。

(二) 广泛采用会计手段

商业贿赂的治理除了采用法律等手段进行之外, 还有一种重要的治理手段就是会计手段。由于会计是一种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其对各单位每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理性和有效性都要进行审核和控制, 以保证会计信息客观反映各单位财务上的问题。因此, 会计人员若能真正负起责任, 完全可以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审核与控制, 对收、支、付、转的全程进行监督, 一定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从商业贿赂的特征看, 商业贿赂的发生与会计密不可分。我国的《会计法》中明确规定, 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凭证和经济业务, 不予受理。从业务性质上看, 商业贿赂是商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项资金支付业务, 但这种业务是违法的, 不能以真实面目纳入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 否则就违背了《会计法》的规定。正是商业贿赂的非法性, 造成了商业贿赂的隐蔽性, 两者相辅相成。由于会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因此, 商业贿赂的发生与会计存在着密切关系。从会计基本职能看, 会计具有发现商业贿赂的可能性。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尽管商业贿赂具有隐蔽性, 但只要资金是从单位流出的, 会计就基本上能客观反映或发现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商业贿赂是行贿与受贿的双方面经济行为, 这就决定了商业贿赂行为发生之后, 一般至少有一方需要对商业贿赂资金进行登记, 根据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程序的要求, 即使受贿方不进行入账登记, 那么行贿方一般是要对这一非法性的资金支付行为进行记账的。当商业贿赂的资金在单位发生流入或流出时, 如果会计人员能依据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真实性、合法合理性和有效性原则对商业贿赂资金收付的业务进行审核与控制, 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因此, 只要会计人员能严格按照会计法规的规定进行经济业务的审核与控制, 必将遏制或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三) 创新会计处理方法

有以下方法:一是对费用列支报销制度进一步规范。如对实报实销, 要重建严格的审查制度, 严格审查和控制化整为零、化大为小、提前或延期支付, 或改变支付性质等做法。所有费用报销都必须按真实姓名和单位列支, 限额以上支付必须通过银行办理且必须附列清单。二是对寻租关系进行会计治理。寻租寻利都最终要向个人或单位支付, 通常的方法是通过某些特定的账户再转入个人账户, 或通过个人账户之间的转移, 完成向第三方支付。这类行为的会计监督, 首先要列明对个人支付的理由, 其二是要明确对个人支付的线路, 其三是对支付的金额控制。限额以上金额必须留下相应手续, 这一点对于连环支付是最有效的监督手段。三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改变财务支出管理, 强化财政监督机制, 堵塞制度上、管理上的漏洞, 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账户, 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会计核算中心通过对各单位每项收支的审核, 管理好不合理的财务支出, 使单位的财务账目、资金来源和使用去向, 都可以一目了然, 有利于从制度上杜绝腐败产生的根源。四是在财务报告中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门披露。由于商业贿赂行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难以量化, 其表内确认是相当困难的。在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下, 可以在相关披露准则中明确在何种情况下企业要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披露。如可借鉴国际商会有关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 应要求当事方在财务报告中对商业贿赂进行披露: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的罚款和处罚很严重时;遇到商业贿赂指控或确实出现了贿赂的事实, 为支付罚款或其他诉讼费用而产生巨大的资产负债时;商业贿赂行为使公司面临着其他重大经济损失或负债, 如失去政府合同或重要商务关系及与此相关的收入等。同时, 还以进一步建立一套鼓励守法经营、不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自愿对其诚信经营的行为进行声明, 并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会计主管人员就这一声明负责, 从而允许其能够通过财务报表申明将自己与那些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企业区分开来。

(四) 切实加强外部监督

社会对账是一种广义的对账, 即从以内部核对为主扩大到全社会的核对。社会对账是相关的经济组织之间会计信息的核对, 其既可以是各种具体数字的核对, 也可以是行为活动的核对。社会对账的基本目标就是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 消除虚假的会计信息, 实现信息的充分披露, 从而达到信息对称, 这就要求各个经济组织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沟通。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大为加快, 使信息的浏览、获取、分析不再困难。网络页面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递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新技术的应用使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只要在网络内输入会计信息, 任何地点的信息使用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相应的会计信息。如只要通过发票检索系统输入相应信息, 就能立刻辨别该发票的真伪以及该发票的来源地、内容等相关信息。通过发票检索, 财务人员就能判断该发票的支出是不是真实、有效的支出, 从而可以避免和预防利用发票进行的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体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在审计监督结果上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特征, 因此, 注册会计师审计除了传统的财务审计, 即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外, 在治理商业贿赂行为方面应有所作为。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给予适当关注, 针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 注册会计师应做到:一是发现企业的管理当局对自身已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及其相关支出没有向会计信息使用者通报的, 独立的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对商业贿赂事实进行通报;二是发现了企业从事非法的商业贿赂活动, 注册会计师有责任查清商业贿赂活动造成的或有负债或损失, 并合理估计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三是当被审计单位的商业贿赂行为已经被相关部门发现, 并且已经支付了相关的罚款, 注册会计师应特别关注其非法贿赂支出及罚款是否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了恰当的披露;四是如果被审单位阻止注册会计师获得足够的证据以发现企业的商业贿赂行为及相关内部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应拒绝表示意见, 同时应向企业的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及其他监管机构报告。

参考文献

[1]姜毅:《商业贿赂的会计治理》, 《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第8期。

[2]敬采云:《会计在反商业贿赂中的前沿作用》,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8期。

[3]蒋国发:《治理商业贿赂的会计对策》, 《国际商务财会》2008年第6期。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管理难点问题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 会计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和依据, 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作用愈加的重要, 这样就对会计信息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会计信息管理, 解决管理中难点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渡过金融危机难关, 尤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管理的难点问题

(一) 法律观念和思想认识问题

会计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效果很大程度决定于管理层的需求。管理层需要什么, 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市场定位在哪里, 在规模与效益、风险与收益、对私业务与对公业务、存贷款产品与中间业务、大客户与中小客户当中, 到底重点关注什么, 希望看到什么, 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商业银行管理层树立法制观念, 更需要银行上下各个部门及人员的共同参与。可以说, 会计信息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转换观念和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 是一个重新梳理银行金融风险的过程, 是一个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过程, 更是商业银行改革和变革的一个艰难的过程。

(二) 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问题

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银行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种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 有一定弊端, 如责任不清楚, 成本分摊不准确, 产品和客户的数据难以获得, 给会计信息管理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问题不是商业银行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适时相应进行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管理模式的调整和组织机构的改革, 才可能真正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 数据质量和数据转换问题

数据质量是会计信息管理的基本前提。它也会成为会计信息管理的一个瓶颈。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管理, 一方面需要抽取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系统的交易数据, 有的数据要进行整合, 没有的数据要进行补充, 无法获得的数据争取今后予以改善;另一方面, 需要将现有各系统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加工, 这要求熟悉业务和熟悉技术特别是熟悉核心业务系统和会计系统的人员共同参与, 才可能获得解决方案。

(四) 统一会计平台问题

统一会计平台是会计信息管理的基础, 目前, 商业银行还没有十分完善的这一平台, 也使银行强化会计管理造成困难, 因此建立一个全银行统一的大集中的会计平台, 实行财务大集中, 集中全行数据, 规范操作流程, 节约人力资源, 是实施会计信息管理的基础, 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

(五) 实现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盈利分析问题

商业银行目前普遍采用按机构的会计核算以及业绩评价和考核模式, 还难以实现按部门、产品、客户的盈利分析和考核评价。如何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建立起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业绩评价系, 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会计信息, 为业绩评价奠定基础, 让商业银行管理层知道到底什么部门、什么产品、什么客户在为银行赚钱, 或给银行带来了亏损, 这对银行管理层进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二、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管理的难点问题原因

(一) 经济转型是会计信息管理缺失的直接诱因

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变迁的在本质上具有利益冲突的内涵。利益冲突将会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而会计正是操纵利益的一个重要工具, 这就为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提供空间上的可能。我国正处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 经历着从关系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向的阵痛之中。于是, 部分利益相关主体利用这个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混水摸鱼”, 以丧失会计诚信、会计信息真实为代价获取局部私利, 从而间接或直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导致会计信用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逐渐下降。

(二) 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一些管理部门及人员为了出政绩, 搞花架子, 风险意识差, 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 或者完成一定数目的任务, 逼得有些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及会计信息, 不能有效实施会计信息管理。另外, 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滞后,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风险抵御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也给银行会计信息管理带来困难。

(三) 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业务不精, 法律意识不强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 私欲不断膨胀, 有的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有的会计人员屈从领导的压力, 被动做假。有的会计人员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 专业技术水平低, 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 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 这都给银行会计信息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四) 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 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有的商业银行在日常工作中, 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法律意识淡薄, 削弱了自我约束能力。当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 往往片面强调自身利益, 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 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 功能上相互交叉, 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 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同时, 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 而银行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 在许多情况下, 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信息造假的产生。而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处罚力度不大, 使得违法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 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

三、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管理的原则、措施

(一) 遵循责权利相结合、组织制

度保障的原则

建立以责权利相结合的人员管理机制, 确保责任人的落实。商业银行各部门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 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 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责权利结合是会计信息管理必须遵守的原则,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在强化会计信息管理的决策上要明确和坚定, 并给予各部门工作大力支持, 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到各方面利益, 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 如果没有决策层坚定的支持, 会计信息管理会“走样”。还应进一步健全各部门负其责的组织机构保障系统, 确保组织上的落实;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系统, 确保制度上的落实。

(二) 依法管理, 以法治假, 规范性防范

依法管理, 以法治假,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会计法为防假、治假, 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会计法在会计监督方面, 追究造假单位负责人责任方面, 承担法律责任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会计法对责任人的违法处罚, 将有效地控制造假源头, 也为会计信息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 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管理部门在内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 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而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体系。它能及时发现、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 避免把潜在的危机转变为现实的损失;能使凭证有效、记录完整、正确, 稽核有力;能有效地堵塞漏洞、防止或减少损失。内部控制系统是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工具, 是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 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

(四) 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通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 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 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运行。强化会计监督, 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 是对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有力挑战, 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措施。同时, 它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同时, 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 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 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 重视学历因素在"考评"中的作用。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 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积累经验, 更新知识。忠于职守, 坚持原则, 不做假帐。

总之, 商业银行在精心做好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 同时将会计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会计信息管理实践, 形成一个融核算与管理、反映与监督、经营与服务于一体的会计信息管理新模式, 是改革和深化会计信息管理、抵御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雷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发展研究》, 2006第11期[1]雷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发展研究》, 2006第11期

[2]郭云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时代经贸》, 2007年5月版[2]郭云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时代经贸》, 2007年5月版

[3]王力、王朝阳:《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综合评价》, 《中国城市经济》, 2007年第11期[3]王力、王朝阳:《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综合评价》, 《中国城市经济》, 2007年第11期

[4]文芳:《控制环境与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建设》,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年第11期[4]文芳:《控制环境与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建设》,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年第11期

[5]何凤瑛:《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现代商业》, 2008第5期[5]何凤瑛:《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现代商业》, 2008第5期

论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管理 第9篇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内部会计工作管理, 由于会计处理、内部管理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存在而造成的商业银行经济利益损失, 进而导致银行资金损失的发生。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具有四个特点:

其一, 风险具有客观性, 指商业银行整体经济环境中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风险并不会由经营者的主观意志发生变化而改变。

其二, 风险具有隐蔽性, 指商业银行常规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由于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并不强, 对可能造成风险的业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进而造成风险的发生, 给银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三, 风险具有突发性, 指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尚未发生之前, 很难预测具体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发生时间, 但一旦发生或蔓延, 解决会计风险则非常困难, 风险的突发性很难进行准确估计。

其四, 风险具有严重的后果性, 指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主要以赢利为经营目的, 因此, 银行的信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极其重要, 其直接关系到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会计风险, 将给银行经济和信誉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并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二、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1. 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和经营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 有效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促进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 形成高质量、有效的会计信息, 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决策, 实现最大化经营收益, 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2. 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

规范会计工作是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发生的根本, 加强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能够有效促进银行内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 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体系, 加强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和管理, 建立并完善行业内部经营管理标准, 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和全面实施化, 降低会计工作的随意性现象发生, 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会计工作更加规范。

3. 有利于会计人员素质提高

城市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是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提高银行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受理、记录和分析等环节工作, 进而全面提高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水平, 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相关会计工作专业知识, 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后续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 提升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有效控制各项风险隐患的发生, 避免银行会计风险。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 缺乏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体系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 我国金融市场缺乏完善的银行管理体系建设。随着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违规现象大大提升, 进而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逐渐加大。当前, 我国对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尚不完善, 管理体系建设并不成熟, 管理监督力度普遍偏低, 不能有效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城市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制度也并不健全, 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开展, 给银行会计风险留下不良隐患。

2. 内部控制建设不到够具体化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我国银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有所提升。然而, 具体内部控制实施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存在。银行内部控制不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 还是对内部控制机构资源的配置, 都并未实现其合理性建立和优化, 不能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各工作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独立存在, 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给银行相关环节运行和管理造成了不便。随着城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 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未跟上银行发展步伐, 各工作环节之间的会计控制工作得不到有效统一, 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3. 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尚处于强制阶段, 绝大多数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实质性内容, 加之对会计信息的操作性极差。上市银行并不会主动对外界披露内部完整的会计信息, 只会对个尽可能少的或是披露一些不重要的会计信息。也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 使得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存在不足和问题。

4. 缺乏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管

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会计监管多以账务检查为主, 会计监管尚停留于表面工作, 很难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调查, 不能很好的对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这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会计监管在会计风险防范方面不能起到及时、有效的作用。除此之外, 在会计监管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并不能将工作深入执行, 使会计监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没有起到控制会计风险的主要目的。

5. 银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随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和业务的不断增多, 银行会计工作人员非常匮乏, 很多银行为了追求高营业额, 而忽视对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的培养, 导致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并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和会计知识, 综合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有限, 这也是银行会计风险发生的客观因素。同时, 城市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具有极强的随意性, 不能开展有序的工作操作, 岗位职责和权限不明现象时有发生。此外, 银行一些会计工作人员借工作之便挪用或窃取公款, 造成银行经济的严重损失。

四、规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1. 建立健全银行会计体系

规范的商业银行会计体系主要应当具有完善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在当前经济环境中, 商业银行经营必须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和管理, 如果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未能遵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那么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银行会计体系还应当规范工作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由职业理想、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内容构成, 会计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会计规范, 所以, 更多应当依靠会计工作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内容体现。

2. 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对银行各会计制度进行规范, 特别是对会计核算环节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做到具体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在相关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吸取经验和教训, 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和部分, 弥补制度上存在的缺陷, 使其对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帮助, 进而减少由于会计制度而引发的会计风险。

3. 改善会计信息与信息披露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发展, 会计制度逐渐向国际化靠拢, 并且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操作应当与新巴塞尔协议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和规定相符合, 使得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真实、有效且可靠, 减少会计风险的发生和隐患。城市商业银行还应完善其风险管理制度, 采用风险评估方法, 提高其会计信息披露标准, 进而提高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

4. 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对会计工作进行检监, 主要是对会计工作实现规范化、有效化以及全面化管理, 确保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会计监管根据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逐渐形成智能化、现代化的监检系统, 对以往人力检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完善。通过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的全面应用, 强化会计风险防范和管理控制。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会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全面采用实时监测系统和检管系统, 彼此之间实现共同协作, 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防范预警, 增强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5. 加强员工业务素质的培训

城市商业银行在追求高经营收益的同时, 应当将提高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作为重点。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学习等形式, 对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行提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树立会计工作人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商业银行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培训,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综合业务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进行有效的内部风险知识培训,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在个人业务水平得到发展的同时建立谨慎的工作态度, 加强银行整体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

五、结语

会计工作始终贯穿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过程中, 每个工作流程都离不开会计工作, 这也使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会计风险。所以, 对于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应当具体表现在每个工作流程中, 对会计工作的每个细节处理都不容忽视。城市商业银行对会计风险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管理, 不但要从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还应当根据城市商业银行各具体环节会计工作, 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进而使得会计风险防范工作贯彻落到实处, 并有效促进和确保商业银行平稳、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峰.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J].企业导报, 2014 (12) .

[2]焦枰.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14 (11) .

2004国际化商业管理榜样 第10篇

“人气”和“价值”的聚光灯又照亮了哪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鼓掌,喝彩,兴奋,惊叹。从2001年第一届“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评选开始,这种场景已是第四次出现。

与往届相比,本年度“双十”评选活动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具有广泛影响力。本届双十获奖者来自我国经济领域包括石化、汽车、IT、运输、机械制造、零售、医药等十几个行业。为确保跨行业、跨地区推选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中国管理宣传主流媒体联盟在历时四个月的筹备与甄选过程中,组织了广泛的候选人征集和信息收集工作。联盟通过组织地方企业家高峰论坛、开设专栏以及24小时热线等方式,保证了各地推荐人、投票者与候选人之间的即时、深入沟通。

具有社会权威性。“双十”人物在“2004中国管理100人”的基础上,由评选委员会根据评选标准投票产生。评选委员会由国内经济界著名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国内著名商学院院长、知名财经媒体总编组成。他们或是经济政策的参与制定者,或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现状有着最深刻的认知,他们对企业家和企业现象有着最前沿的信息跟踪,从而确保了“双十”评选的权威性。

采用国际化评价体系。对于人才的考量,特别是对于企业高级管理者的考量,一直是没有定论的话题。而2004年推出的“双十”评选旨在通过一套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来为企业管理精英们作一具有公信力的社会评价。为此,此次主办方特别邀请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专业咨询公司美世咨询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参照国际经理人与企业家的评估标准,结合我国现状,对评选体系进行了层次性和系统化的梳理与完善。国际化标准评选最终必将铸就具有国际化精神的企业家和经理人。

获奖感言

刘长乐(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商品经济社会,企业是民族实力的代表,企业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在任何时候,创业领袖对公司创业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笔无价财富,作为中国管理界的媒体讲,我们期待着中国企业通过我们这个资讯共用的平台,四海一心,以创新的思维,变化的视野,在全球经济版图高效普局。当我们四海一心向世界企业的王国迈进的时候,别忘了我们的管理之道,四海一心。

张延平(北京青年报社社长):今年我们主办方的阵容比以前都要强大,由《北京青年报》、《英才》杂志、新浪网、凤凰卫视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管理主流媒体联盟,很荣幸地请到了《广州日报》、《天津日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成都商报》、《钱江晚报》、《春城晚报》、《福州晚报》和《生活报》作为主席盟员,这些报纸基本是在全国各个地区最活跃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报纸,从而使本次典礼推出的管理榜样更具人气及价值。当今社会,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任何一种单一媒体都无法像过去那样聚拢注意力,所以合作不仅是媒体的主题,也是各行各业的主旋律。

刘德树(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在当今世界,一个企业,今天办得不错,明天可能要有人超过你,所以企业要永远看到自己的不足,本着学习的精神。

周明臣(中国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果说我们在市场竞争的这样一个驱使下,不加快我们自己的改革,不加快自己业务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我想这个企业是很难在世界500强的位置上保持下去。

魏家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如何做到“船大好调头”?我的理论是,首先,必须要制定一个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方向的战略。第二,要把这个战略方向变成具体的战略规划。第三,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短期和中期的发展策略。第四,必须随时按照市场的规则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五,必须要拥有一支满意的员工队伍,以人为本,他们给你创造更大的价值。第六,要建立客户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最后,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周伟焜(IBM大中华区董事长):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常青树般经理人,首先,要有信心,如果你没有信心,你没有办法把事情办好。第二,不要相信龟兔赛跑的故事,要做不会停下来的兔子,能够飞的龟。第三,绝对不要犯错,犯罪。

孙振耀(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在企业经营中,平衡非常重要。企业经营每天是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不管人还是事,是创新还是守成,是改革还是稳定,是过程还是结果,是短期还是长期,每天都要在一个动态的环境里,用自己的经验和信念,用公司的战略来指导我们保持平衡。

徐和谊(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到底目前中国的轿车降价的空间还有多大?我们的广大汽车消费者,或者是未来的消费者,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总体看,中档以下的轿车(含中级轿车),我个人认为降价的空间基本没有。

姜林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追求对企业的长远影响力。企业不断发展,企业经理人应该说也是不断更迭的,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经理人的更迭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遵循传承与创新。

李志强(清华紫光集团总裁):五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能不能在一个企业里共事,需要多少年的缘?很多时候和家人是在一种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度过的。而跟我们的员工,每天则生龙活虎的在一起,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我们的员工。

陈天桥(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实际上我没有承认过首富,首富的感觉不像大家想象的那种孤单的感觉。财富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干活的附产值,有时候你只会享受工作的乐趣,和企业发展的乐趣。

陈峰(海航集团董事长):人各有命,一个人不可能做所有行业的事,而让别人都没有事可做。

南存辉(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职业经理人的权力应该超过企业家的权力。你给他的职责,他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力去完成。假如没有权力,只有责任,可能就做不好,所以权责立一定要。

中小商业银行需求管理 第11篇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银行网络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我国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软件产品开发, 中小商业银行具有规模较小、服务范围有限但金融产品更新频繁的特征。银行IT建设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各商业银行的领导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都认识到IT建设的重要性, 从资源、政策方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具有业务体量较小、业务种类齐全、规模较小、IT资源投入有限等特征, 在需求管理上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 全行重视

随着业务的发展, 银行对软件产品需求量大大增加, 银行业务拓展、市场推广等重要业务领域都离不开软件系统的支持。各级领导和部门对软件产品开发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并从资源和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二) 科技部门建立了一定的需求管理流程

科技部门作为中小银行软件产品开发的承接部门, 不但要面对各个业务部门、各个业务条线对软件产品的需求, 同时也承担全行科技信息规划的主要职责。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 科技部门已形成了一定的项目管理流程, 在软件项目的立项、计划、设计、实施、检测、验收、维护各阶段, 都确定了较为明确的需求管理目标。有的银行也引进了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 如CMMI, ISO等质量管理过程, 并形成了适合本行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 以外包为主的软件产品开发方式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其规模、服务范围及投资的具体情况, 在资源有限、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在软件产品开发中, 大多采用外包或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需求管理流程和干系人的增加, 对需求进行有效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商业银行需求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行业竞争加剧, 银行软件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中小商业银行对软件产品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强, 因而出现了软件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科技为了满足银行对科技总体规划的要求, 抓进度、抢时间, 但仍然赶不上业务部门对软件产品的需求, 许多行都出现了需求大量排队的现象。一方面科技部门加班加点, 另一方面业务部门需求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满足, 原有的需求管理方法受到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需求分析工作不充分

各需求干系人对需求的理解难以达成一致, 沟通成本高且效率低下。需求提出人员、分析人员、软件产品设计人员、维护人员等在面对同一需求时, 由于自身的业务技术背景、在项目组中的职责定位不同, 采用的视角也不一致, 导致需求理解歧义。

(二) 业务需求不准确

在需求提出、分析和处理过程中, 往往没有采用规范的术语、定义、流程, 导致需求提出人员无法准确描述需求。大多银行采用的外包模式或合作模式开发软件项目, 随着需求干系人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导致了需求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

(三) 业务需求随意变更

需求从提出开始, 由于不准确、各自理解不一致等诸多原因, 导致需求从一提出就不断变更。需求确定工作困难, 很多需求虽然经过评审, 但落实到后面的设计、开发、维护阶段时, 仍作出市场变更, 且允许的变更范围偏差较大, 难以控制。

三、中小银行需求管理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 中小银行的需求管理体系应从原则、流程、方法、工具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一) 需求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理论基础

银行软件产品的开发首先是软件开发, 具有软件工程的特征, 又有金融行业特殊的要求。因此, 在需求管理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需求约束原则

(1) 科学性:要从全局出发, 不能单纯从本业务考虑问题。不但要遵循全行信息化发展规划, 也要适合本行业务特征。

(2) 准确性:业务定义、范围、流程、约束等要准确描述。

(3) 可追溯:需求经过提出、分析、设计、开发成最终产品并投入使用, 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变更、细化等过程要可追溯。

(4) 适用性:要适合中小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特征和业务拓展模式。

(5) 前瞻性:依据业务发展规划、需求定义需要有足够的前瞻性。

(6) 稳定性:避免由于需求描述不清导致的频繁变更。

(7) 可行性:要从技术、时间、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 确保需求是可行的。

2. 需求管理原则

(1) 负责制:应用部门和开发部门都应实行, 两个部门要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从本部门的角度进行需求管理, 由专人负责, 有专门的部门领导负责协调, 并对需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错误负责。

(2) 规范化:规范化是现代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规范化管理, 可以避免非程序性、随意性等多方面问题。

(3) 严肃性与灵活性:业务需求的提出及变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求管理的目标之一, 就是减少需求的变动, 维护需求的相对稳定性。

(二) 需求管理体系中的资源保障

商业银行需求管理是一项贯穿信息化建设始终的重要工作, 非常繁重和复杂, 需要有效的组织和资源保障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在资源保障方面,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团队组织保障

应形成全面覆盖需求干系人的组织架构, 各司其职, 一个典型的需求管理组织架构如下。

(1) 需求小组:由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

(2) 需求负责人:负责组织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的相关活动。

(3) 项目负责人:协调项目组内各角色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

(4) SCCB:负责对需求变更申请进行审批, 并最终决定变更后的需求是否纳入基线库。

(5) 技术专家:参加需求评审以及关键技术、架构的把控。

(6) QA:参与需求开发和管理过程的监督与跟踪。

(7) 项目领导小组:监督需求管理工作、支持资源安排。

2. 需求干系人能力保障

在需求开发及交付使用的过程中, 需求提出人员、描述人员、需求分析人员、软件设计人员、系统运维人员等不同的岗位都是需求干系人, 要保障各需求干系人对同一需求的统一理解, 其能力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在技能保障上, 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技能。

(1) 业务技能:对银行业务的理解在需求开发过程尤为重要, 要理解业务的范围、术语、约束、风险等多方面的知识, 才能保证在需求开发过程中需求在各角色中流转、形态变更过程中的稳定性、准确性、科学性。

(2) 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指在需求开发过程中, 需求干系人对本行信息化建设目标、本行在需求生产过程中相关规范、工具等需求开发要求要具备认识和使用能力。

(3) 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在需求开发及传递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是保证需求在提出、分析、开发各环节及各干系人之间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 需求管理体系中的流程保证

需求管理是一项耗时长、复杂的工作, 需要有一套规范的流程来保证这样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是处于计划控制下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四) 需求管理体系中的需求管理方法

在完整的流程基础上, 需要有一定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在需求管理中最重要的需求捕获方法及需求分析方法。

1. 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是软件项目的基础, 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主要需求获取技术对比见表1所列。

2. 需求分析方法

选用适合的需求分析方法对整个开发过程至关重要, 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在商业银行信息化应用中, 主要需求方法列举如下。

(1) 功能分解法 (function decomposition) :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

(2) 数据流法 (data flow approach) :数据流+数据处理 (加工) +数据存储+端点+处理说明+数据字典。

(3) 信息建模法 (information modeling) :实体 (对象) +属性+关系+父类/子类+关联对象。

(4) 面向对象分析法 (OOA) :对象、类+结构与连接+继承+封装+消息通信。

(5) 四步法:采用与客户交流、采集相关数据、与客户进行确认、形成文档化的最终需求4个步骤。

(6) 基于业务目标法:以业务为模型的分析方法。

(7) 快速原型法:以最熟悉或最简单的工具在最短时间内建造一个用户系统的简单模型, 通过让用户简单使用来摸清用户需求。这个模型一般不作为后继工作的继续, 而是抛弃处理。

(8) 动态分析法:将整体结构做了解之后再根据需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五) 需求管理工具化

需求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周期长、细节繁杂的巨大工程, 采用成熟的需求管理工具能够帮助需求管理团队更高效的开展工作。

1. 目前主流的需求管理工具

(1) Requisite Pro:Rational Requisite Pro是一个集成的需求管理产品。该产品能为软件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成果提供强大、方便的信息查询、跟踪、管理功能。

(2) DOORS:DOORS是一款需求管理套件, 它能对各方的沟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辅助需求管理团队进行有效的需求阶段管理和成果管理, 并有分析功能。

(3) 青铜器R D M:青铜器R D M是IPD+CMMI+Scrum一体化研发管理解决方案, 针对需求管理, 涵盖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市场客户需求收集 (创意管理) 、产品路线图 (Roadmap) 定义、产品特性需求、产品设计需求与规格、项目开发Build划分 (迭代划分) 、测试用例库、测试计划、测试执行、缺陷跟踪、全方位的需求跟踪矩阵RTM。

2. 中小银行需求管理工具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在选用需求管理工具时, 应遵循统一原则。即在本行采用的需求管理工具是同一个需求管理工具, 需求干系人对工具的熟悉会大大节约成本, 提高沟通效率。

(2) 需求管理工具的选择应具有普遍性。针对银行业务和各行IT系统的特征, 工具应具有多种类型系统需求的管理能力。

(3) 适当的定制化, 银行应根据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业务特征、区域特征等对选用的需求管理工具进行适应性的定制化改造, 使之更适合于本行的需求管理工作。

四、结语

上一篇: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下一篇:有效组织课堂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