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2024-06-19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精选11篇)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1篇

一、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比较分析

传统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产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定价基础;而知识产品中主要以知识价值作为定价基础, 知识产品中知识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了知识产品价值的高低。知识价值论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 知识价值量大小的衡量、测定、评价标准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价格形成比较分析

传统产品的价格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个方面, 即传统产品价格是由土地所有者的利润、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企业家的报酬形成的。而知识产品价格形成主要靠知识分子的智力使用, 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品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知识的价值将越来越成为知识产品价格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知识产品价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四要素成本在知识产品价格所占比重较小。有人测算一片半导蕊片价格构成: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仅占3%, 设备和设施费用占5%, 常规操作工人工资占6%, 价格的86%属于设计、服务、专利和版权拥有者。

三、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市场运行机制比较分析

传统产品市场“供需—价格”作用传导链是: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而知识产品的市场“供需—价格”作用传导链是: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扩大—供给再增加—价格再下降—需求再扩大……。这是由于知识产品在市场表现出生命周期缩短, 新旧产品更新加快, 新产品上市之初定价高, 随后下调迅速, 充分表现出知识价值的时效性, 这种时效性由于知识本身更新加快产生的。

四、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的分配结构比较分析

所谓分配结构, 指依据商品的各要素对价格的贡献, 确定的分配比例。

传统产品的价格构成主要由投资成本与收益、自然界贡献、劳动贡献、营销贡献等组成, 其中自然界贡献包括土地贡献和生态环境贡献等。农业投资者主要是从投资成本与收益、体力与简单脑力劳动贡献、土地及生态环境贡献中及自我完成的营销中所得, 因此, 除去地租和简单的社会成本, 农业投资者的分配实得与销售额接近。

传统的制造业商品价值实现后的分配结构与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后的分配结构相比, 除了生态环境的贡献缺少以外, 传统的制造业中劳动者的数量及技能构成与农业劳动有显著差异, 突破了农业劳动一家一户组成全部流程的形式, 从事的是复合劳动。因此, 工业投资者的分配实得比例比简单的农业投资者要小, 但因工业创造出农业无法比拟的巨大价值, 工业投资者的分配实得的绝对量要比农业投资者多得多。因此, 工业分配的结构分为投资收益、研发收益、营销回报、管理贡献和社会贡献五大块。

知识产品价值实现的“投资—研发—营销—服务”全过程管理模式, 针对不同环节, 相应环节的价格及实现的价值贡献的重要性不同, 各要素创造知识产品价值的权重不同, 这种权重可参照同类商品的价格及其差价, 对新产品找不到参照系, 把各要素如投资、研发、营销、服务、管理的贡献综合考虑进去。

五、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定价的宏观管理比较分析

由于知识产品生产和消费趋向个性化, 政府对知识产品的成本构成信息难以把握, 导致监管知识产品定价的合理性更加困难,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比价关系、传导关系的深入研究, 更新和发展价格理论, 增强科学管理价格运行的能力, 改进价格管理模式和监控办法, 制定知识产品价格法规, 加强舆论引导, 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价格心理预期, 从而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价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摘要:本文从知识产品的界定和特点出发, 对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定价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侧重从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价格形成、价格运行机制、分配结构和宏观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这对知识产品定价主体在进行知识产品定价时有所启示。

浅析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 第2篇

刘成江

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产品世界中。据悉,每个人每天要接受1000条以上的广告信息,当然,这些广告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渡产品。我国《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构建了我国产品法律体系。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严格界定瑕疵和缺陷的定义,也没有正式提出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概念。但是这些用语在学理上是存在的,由于这些概念名称的相似,容易引起一些混淆。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产品相关责任制度的研究,重点区分了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之间的区别。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相关案例,深入分析了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的区别。本文对完善产品相关责任制度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概述

在展开对产品瑕疵责任和产品缺陷责任区别的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课题很顺利地展开。这些基本概念主要有瑕疵、产品瑕疵责任、缺陷、产品缺陷责任四个,具体见以下的论述。

(一)产品瑕疵责任概述

1.产品瑕疵概念

瑕疵的概念是产品瑕疵责任的核心部分,但是对于瑕疵的概念存在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之分。最初立法者们只偏重主观标准或客观标准中的一种,但后来则倾向于两者的同时适用。

如在德国民法典第459条中规定的瑕疵,在该条两款中规定了两种不同的.瑕疵形式:一种是“物的出卖人应向买受人担保其物在风险转移时,无灭失或者减少其价值,或者其通常效用或者合同预定的效用的瑕疵”;第二种是“出卖人所保证的品质”,对于出卖人违反品质保证而使物具有瑕疵的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请求因不履行而造成的损害赔偿。在第一种情况下,瑕疵是买卖物本身的一个特征,其通过客观的,独立于合同当事人所约定的标准加以衡量,第二种标准则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表述为“出卖人所保证的品质”。

那么,在我国立法上和法学理论研究方面,是否也存在这种主客观不一致的标准呢?或者说,我国立法和理论通说究竟采纳那一种标准呢?

我们可以参照一下我国立法关于瑕疵的表述。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第2款有“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的表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瑕疵”则有着更广的外延,该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应当保障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我国《合同法》第169条、第191条、第370条和第417条均有“瑕疵”这一用语。但是遗憾的是,我国立法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关于瑕疵的定义。这一方面是由于立法者的谨慎造成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瑕疵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

笔者认为,对于瑕疵的定义可以参考德国民法典的规定,结合主客观标准。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应该从契约法的角度去理解瑕疵,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瑕疵可以表述为:产品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在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等方面存在不合格的状况。

2.产品瑕疵责任概念

以上我们详细论述了瑕疵的定义,认为瑕疵不能仅仅从客观的标准来理解,对于瑕疵也不能设立一个通常的标准,因为不同的产品需求者对于产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产品瑕疵责任在罗马法上就有所发端,罗马法就规定,买受人可因物的瑕疵而提起“撤销诉”或“减价诉”。()这一法律传统被西方各国继受,在我国法律上也有所体现。产品瑕疵责任的概念离不开对瑕疵的理解。根据上述对于瑕疵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产品瑕疵责任的本质属于民事责任,可以表述为:产品瑕疵责任是指由于产品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在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等方面存在不合格的状况而产生的合同责任。

(二)产品缺陷责任概述

1.产品缺陷概念

我们经常谈到产品存在缺陷,可是到底什么是缺陷呢?综观欧美主要国家的立法,都把缺陷定义为“不合理的危险”或者“缺乏合理的安全性”。我国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可见,我国立法也把缺陷定义为“不合理的危险”。这一定义是一个弹性较大的定义,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多种多样,各类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也不尽相同,不能把产品缺陷或者危险作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按照各国的立法,法官在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是比较大的。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4条将产品缺陷规定为“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判断“产品缺陷”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但不合理危险这一用词本身便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大的弹性。《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不能够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性”。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公共产品;公共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使用价值;西方经济学;排他性;竞争性;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0;F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6-0005-04

一、西方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是西方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离开了这一概念,西方经济学家就无法将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套用到政治领域,西方公共选择理论也就失去了根基。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解释市场失灵的现象,同时又不能妨碍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的崇拜,西方经济学家必须借助公共产品这一概念。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历来十分重视对公共产品概念的研究。借助这一概念,他们得以解释公共产品提供上的市场失灵现象和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将政府的职能局限于仅仅提供公共产品的有限政府的理念。

在西方公共经济学中,公共产品一般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而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它包含三层含义:(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它,即使有些人有心独占对它的消费,但(或者)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者在技术上可行但成本却过高,因而是不值得的;(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它,即使有些人可能不情愿,但却无法对它加以拒绝;(3)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出来,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国防被视为就是这样的公共产品。①

二、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

就国防而论,迈尔斯认为国防支出“最终具有竞争性,排他性也有可能”②,尽管他没有明确举出相应的例子。事实上,当张学良把他的军队撤进关内时,当年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国防对关外的东三省民众来说就是具有排他性的。海曼认为,“只要我们保卫了一个人,我们也就保卫了所有人。”③但事实并非如此。而要让收复失地,让敌占区的人民也享有国防,而不是割让土地,谋求“和平”,那就要增加国防支出即增加社会成本,把敌人打败,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防同样是具有竞争性的。这样一来,国防还能算是公共产品吗?如果它不是,那么西方公共经济学若不是要让政府放弃国防这一重要职能,就只得承认需要政府去提供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按照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它只能是私人产品。事实上,“在某些场合下,人们认为,保健服务和住房就是两个由公共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例子。”④当然,政府(公共部门)不会去提供任意的私人产品,它之所以提供住房而不提供私家轿车,是因为住房和私家轿车相比虽然同样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但前者更具有公共意义。例如,新加坡的政府领导人曾经意识到,为了让军队和士兵保卫国家,就得让他们有自己的不动产,以便驱使他们至少为保卫自己的财产而战。“于是,‘居者有其屋、公共住房、公积金、全面防卫等政策一脉相承、一气呵成。”⑤另一方面,梁小民等指出,“某一种公共产品只可以使很小的团体,比如包括两个人的小团体受益,而另外一些公共产品却可以使很大的团体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受益。”⑥虽然情侣套餐使两个情侣受益,但它无疑不能被归入公共产品,否则任何非单个人独享独用之物,如一个多人口家庭的私家轿车,都成了公共产品。最关键的是,这里其实承认,许多公共产品的覆盖面是十分有限的,从而未被这些公共产品覆盖到的人就被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外了,这也是排他性。所以,非排他性并不能作为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西方公共经济学将有排他性无竞争性的产品称为俱乐部产品;将无排他性有竞争的产品称为公共资源。⑦按照上述理论,一条道路,如果收费即交费才能通过,那就是排他性的;如果人员和车辆来往过多导致拥挤就是竞争性的;而如果它既不收费,又不拥挤,那它就符合公共产品的属性。然而,道路是否收费,与道路本身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条道路是否是公共产品呢?在古代,土匪的两把板斧,就能使一条道路从不收费变成收费的。难道这条道路就因此而不再是公共产品了吗?如果是这样,古代政府就没有必要剿匪来恢复道路的不收费了。如今在西班牙,有一女子将太阳登记为她的财产,要求所有使用太阳的人都必须付费给她。⑧难道人们就应当屈从于所谓的法律而付费给她吗?

此外,如果一条不收费的道路在高峰期拥堵,那它就成了公共资源,而它在非高峰期不拥堵时,又成了公共产品。那么,我们又如何就一条道路本身来说它是公共产品还是非公共产品呢?其实拥挤最多只不过表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不应当就此改变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另一方面,一些生产厂家的虚假广告和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病毒以及网络上的电脑病毒,在传播上倒也是非排他和非竞争的,难道它们就能算是公共产品,并要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吗?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关于公共产品的定义是从消费的角度来规定的,与其说定义的是公共产品,不如说定义的是公共消费品。西方公共经济学如此定义公共产品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者,其消费者的属性远大于生产者的属性。西方经济学自然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对于有钱人来说,消费本身的成本不是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忽略了这个问题,并避免了因此而陷入阶级分析的风险。事实上,消费本身的成本对于消费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城市里一条免费开放又不拥挤的供汽车行驶的道路,显然私家车主的消费要比没有私家车的穷人消费得多,而出租车司机及其所在的出租车公司的消费又比私家车主多。同样地,美国石油大亨与美国贫民对美国政府提供的攻占伊拉克的所谓国防消费也不是一样的。

萨缪尔森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摆出一副让被统治阶级占了便宜的施舍面孔强调,“公共产品是这样一些产品,无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⑨然而,这种“好处”的散布却有强买强卖和强制消费之嫌。朱柏铭也指出,“任何人也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⑩其实,这种公共产品消费上的不可逃避性,恰恰是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最重要的特性,它表明,对于不同的人,尤其是不同阶级的人来说,公共产品带来的并非只有好处,也有可能带来的是坏处。比如英国的国防军曾经奉命驱赶公有土地上的农民,并烧死了拒绝离开小屋的老太婆{11},对于这些被驱赶的人来说,他们显然不愿意这样来消费国防。如果说,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反映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公共产品时的经济视角,那么,不可逃避性则反映的是西方经济学所看不到的政治视角。它不仅隐隐地揭示出了西方经济学力图回避的公共产品的阶级性,而且它也昭示了西方公共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几乎都回避了的否决预算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当然,也有西方学者从生产的角度来定义公共产品,例如,布坎南关于公共产品的定义是:“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将被定义为公共产品。”{12}但是,作为公共产品理论,恰恰要说明的是被布坎南所回避了的“任何原因”,说明为什么这样的原因会导致需要通过集体组织来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由私人来提供。而且,布坎南的这个定义意味着,私人是不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或者说,私人提供的都不是公共产品。但是,在历史上的确存在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例子。例如,恩格斯曾经指出,英国早期的运河“也像铁路和公路一样,几乎全部是私人和公司修筑的。”{13}西方经济学家把公共产品视为正外部性的极端情况{14}。但是,公共产品的生产本身也会具有负外部性。例如,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垃圾的处理就是公共产品,尽管它具有明显的竞争性,也就是说,垃圾越多,垃圾处理的成本越高。正因为垃圾处理是公共产品,所以当清洁工们参加游行时,法国军队才会被派到街头去清理街头垃圾。{15}然而,垃圾最终处理,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产生负外部性,以至于垃圾焚烧厂或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居民会反对建造这些设施。而最具有正外部性的知识,本身没有交换价值{16},也就是说,本不具有排他性。但是,就像土地所有权剥夺了原始社会以来土地的公有性质一样,随着知识产权的出现,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也被剥夺了,知识成为少数垄断者私有的私人产品了。当然,这并不排除知识在小范围内是公共产品。例如,列宁曾经指出:“帝国主义的大银行设立了各种专门的技术研究会,研究成果当然只能由‘友好的工业企业来享用。这一类机构有电气铁路问题研究会、中央科学技术研究所等等。”{17}总之,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剥削发展中国家和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利器。从这个角度说,它也是欧美帝国主义的一种公共产品。

最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还忽略了公共产品的不可或缺性(至少对某些人如此)。如果公共产品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尽管它可以非排他性地给某些人带来一些好处,人们也可以不去消费它,从而也就不需要政府,更不需要西方公共经济学了。

三、现实中的公共产品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亚洲,从远古的时候起一般说来就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或者说,对内进行掠夺的部门;战争部门,或者说,对外进行掠夺的部门;最后是公共工程部门。气候和土地条件,特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带,使利用水渠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在埃及和印度,或是在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以及其他地区,都利用河水的泛滥来肥田,利用河流的涨水来充注灌溉水渠。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西方,例如在佛兰德和意大利,曾促使私人企业结成自愿的联合;但是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因而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干预。所以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这种用人工方法提高土壤肥沃程度的设施归中央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如果忽略灌溉或排水,这种设施立刻就会废置,这就可以说明一件否则无法解释的事实,即大片先前耕种得很好的地区现在都荒芜不毛,例如巴尔米拉、佩特拉、也门废墟以及埃及、波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广大地区就是这样。同时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一次毁灭性的战争就能够使一个国家在几百年内人烟萧条,并且使它失去自己的全部文明。现在,不列颠人在东印度从他们的前人那里接收了财政部门和战争部门,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公共工程部门。因此,不能按照不列颠的自由竞争原则——自由放任原则——行事的农业便衰败下来。但是我们在一些亚洲帝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一个政府统治下衰败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在那里收成取决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随时令的好坏而变化一样。”{18}在这里,马克思提到了三个公共部门:财政部门、战争部门和公共工程部门。其中,前两个部门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服务的,后一个部门虽然也有利于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但更多的是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对于亚洲古代的统治阶级来说,这三个部门都提供公共产品;而对于那时那里的被统治阶级来说,第三个部门提供的才是主要的公共产品。其实,西欧各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大,没有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需要治理,但是,对于跨越多国的河流也有保持其航行通畅的需要,例如,维也纳条约就规定:“每个国家都应出资维修纤路和进行一些必要工作,以便使航行通畅无阻。”{19}显然,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每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除了完成帮助统治阶级进行剥削的职责外,也要完成一些对所有国民都有一些益处的更广泛的公共事务。这是因为,“要能够掠夺,就要有可以掠夺的东西,因此就要有生产。”{20}也就要有服务于生产的公共产品的提供。

马克思还指出,“曼彻斯特学派的信徒们认为,旧英国的每一种制度都是既昂贵又无用的机器,它的唯一的作用就是阻碍国家以最低的生产费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自由地交换自己的产品。他们最终的要求必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资产阶级共和国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处在自由竞争的无限的统治之下,总共只留下一个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行政管理,以便在对内对外政策上保障资产阶级的共同阶级利益并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而且就连这个最低限度的行政管理也必须组织得尽可能合理而经济。”{21}由此可见,“在对内对外政策上保障资产阶级的共同阶级利益并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所提供给资产阶级的公共产品。不仅如此,国家和政府本身就是公共产品,尤其是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恩格斯指出:“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它刚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而且它越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越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越独立。”{22}而对于不同的阶级来说,其所倚靠的国家机器即相应的公共产品也有所不同。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奴役他们的政治工具不能当成解放他们的政治工具来使用。”{23}而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机器这样的公共产品也会消亡,或者更严格地说,是被另一种公共产品所取代。“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这也表明,在未来消灭了阶级的社会里,公共产品的性质将是普遍性,即不会把任何一个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之外。

对于人类社会来讲,语言是最典型的公共产品,它不可能是单个人的产物。语言本身是一定共同体的产物,同样从另一方面说,语言本身就是这个共同体的存在,而且是它的不言而喻的存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一个共同体内语言也不一定是共同的了{25}。这其中,下层阶级的俗语与上层阶级的雅语差别也日益显现出来。而有些殖民地,也被殖民者强行用外来的语言取代了本地的语言。科学及其研究、知识和教育也是公共产品。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这些公共产品垄断并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成为他们奴役被统治阶级的一个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它们仍然是统治阶级奴役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但也多少开始向被统治阶级普及,以便这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被统治者能够在生产上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当然,资产阶级是极其吝啬的,他们只会安排工人阶级受他们所许可的基本技能教育和带有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奴役教育,提防教育导致工人阶级觉醒。我们在前面还指出,私有化的知识产权妨碍了这些公共产品的公共性。

在阶级社会里,法律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在我们来看看资产阶级如何作为政党、甚至作为国家政权来反对无产阶级的种种情况。整个立法首先就是为了保护有产者反对无产者,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因为有了无产者,所以才必须有法律。这一点虽然只是在少数法律条文里直接表现出来,例如取缔漂泊流浪和露宿街头行为的法律就宣布无产阶级本身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敌视无产阶级却是法律的重要基础,因此法官,特别是本身就是资产者并且是和无产阶级接触最多的治安法官,立刻就会看出法律本身所包含的这种意图。如果富人被传唤,或者更确切些说,被请到法庭上来,法官便会为打搅了这位富人而向他深致歉意,并且尽力使案件变得对他有利;如果不得不给他判罪,那么法官又要为此表示极大的歉意,如此等等,判决的结果是让他交一笔微不足道的罚款,于是资产者轻蔑地把钱往桌上一扔,就扬长而去。但是,如果是一个穷鬼被传唤到治安法官那里去,那么他几乎总是被带到拘留所,和其他许多这样的人一起过一夜,他一开始就被看做罪犯,受人叱骂,他的辩护被一声轻蔑的‘啊,我们懂得这些借口制止,最后被处以罚款,他付不出这一笔钱,于是只好在监狱里做一个月或几个月的苦役来抵罪。即使不能给他加上任何罪名,他还是会被当做流氓和流浪汉(a rogue and a vagabond——这两个词几乎总是连在一起用)送去做苦役。”{26}西方公共经济学常常举对外的国防作为公共产品的例子,而少提或不提对内的治安尤其是对工人运动的镇压作为公共产品的例子,是因为后者比较容易引导出关于人群对立进而阶级对立的分析。

而社会稳定或者说有秩序通常也是一种公共产品。邓小平曾经提到,当年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人民对我们第一件要求是‘安政治,因为人民最怕紊乱,怕无政府,要求有秩序。”{27}

四、公共产品的定义

综上所述,现实中公共产品的种类十分丰富,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受马克思关于知识是没有交换价值的说法的启发,再根据《资本论》中关于“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28}以及“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29}的说法,我们给公共产品下的定义是:公共产品是以人的活动为中介的没有交换价值或不是价值的使用价值。这个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吻合西方公共经济学关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说法。因为所谓的非排他性的特点就是无法排除搭便车的人,无法向企图搭便车的人索取报酬,也就是无法获得交换价值。同时,这个定义还说明了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中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没有明确涵盖的公共产品的有用性。这个定义还摆脱了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不可逃避性和不可或缺性,使公共产品不再是对所有阶级和人群,尤其是排斥它的人,是普适的。这个定义使公共产品只对那些认为它对自己有用的人来说才是公共产品,从而适用于阶级分析。这个定义还使虚假广告和人造病毒难以混进公共产品的概念中。总之,这个定义很好地克服了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需要加以明确的只是,正如服务有时也像物品一样是使用价值,这个定义中的“使用价值”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物品,也包括语言、法律、政府、科学、教育等客观存在的东西和行为。有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来定义的公共产品,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可能。这就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④⑥⑦⑨{12}黄恒学主编:《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94页、第95页、第92-93页、第96页、第92页、第92页。

②【英】加雷斯·D.迈尔斯著,匡小平译:《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③【美】大卫·N.海曼著,章彤译:《公共财政:现代理论在政策中的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⑤陈抗:《序(最常任秘书眼里的新加坡经验)》,载严崇涛著,陈抗编选,《新加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一位老常任秘书的回顾和反思》,新加坡: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7年版。

⑧《西班牙女子“抢”到太阳 所有人都必须付费》,http://www.chinanews.com/gj/2010/11-29/2685924.shtml,2014年7月14日。

⑩朱柏铭:《公共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1}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39页。

{13}{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页、第481-482页。

{14}【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微观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15}《法国罢工民众堵机场5小时 军队被派清垃圾》,http://news.cntv.cn/world/20101022/100392.shtml,2014年7月21日。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4页。

{17}《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页。

{18}{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9-680页、第53页。

{19}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9页。

{20}{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第140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42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308页。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27}《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28}{2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第54页。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Abstract: The public product concept is the core of the western public economics. Western theory of public product definition is not so much the public products, as defined are public goods. The types of public goods is very rich in reality, it's not easy to give it a definition. Our products to the publ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re defined as: public products are based on exchange value of a man's activities for the mediation is not or not the use of value. As service sometimes like items is to use value, the definition of "use value" is not only refers to the specific items, including language, law, government, science, education and other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behavior.

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创新 第4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产品创新,指导价值,实践意义

一、引言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也即是指自从旅游产品投放于市场之后上所在市场上生存时间, 也就是说某种新产品从开始投放到市场至最终被淘汰出局的一个过程。经济学家钱永平认为: 产品也是有生命的, 只不过是指市场上的生存寿命。产品如同人的生命, 要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衰退这样的一个兴衰周期过程。然而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 这个周期可能出现的时间和过程会有所差异, 从而在不同国家技术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也就显而易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几乎在每个行业都有所体现, 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然而在旅游产品方面,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内涵

“生命周期”一词最早是源于生物学领域, 通常是用来研究或描述某种生物从出现到死亡的一个生命过程。由于生命周期理论在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 所以很多学术领域都拿这一理论用来描述类似的变化过程。但在旅游领域内,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 life cycle of tourism product) 是指某种旅游产品从投放市场, 经过萌芽期、成熟期后到衰退期的整个市场过程。它不同于产品的使用生命, 后者专指产品的耐用程度, 也即是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在理论上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产业研究的做出了巨大贡献, 把旅游产品从兴起、发展、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演变规律描绘的淋漓尽致。

旅游产品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阶段:投放期

由于这个时期的导入的旅游产品正处于萌芽时期, 从各方面而言, 无论是产品的造型还是产品的性能都还有待提高, 而且各项服务质量还比较差, 产品的相关设施还不够完善。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也比较低, 此时的旅游者一般都是抱着一种“试试的态度”, 即使有人买也是占少数比例, 一相对而言销售量不高; 同时, 这个时期旅游产品还需要通过做大量的宣传、搞促销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增加支产品的成本费用。因此, 在在这个时期的收益往往不是很高, 甚至还有可能不被大多数人们认可。

第二阶段: 成长期

处于成长期的旅游产品在外观、性能和质量等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较好的改善并逐渐趋于稳定, 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服务人员的质量也都有普遍的提高, 从而旅游产品的销量显著增多。这个时期的旅游产品基本上不再需要做过多的宣传和广告了, 大大节约了产品额外的费用。所以说, 通常这个时期的产品在市场上的收益就开始慢慢上升。同时, 为了谋求利益, 市场上就会相继出现同类产品的的竞争者, 激烈的竞争也就随之而来。

第三阶段: 成熟期

这个时期的产品可以说已经达到顶峰且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此时的产品销售量也是最畅销的时间段, 也是生命周期的重要转折点。此时的收益利润达到顶峰并开始出现利润的下滑的趋势,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基本达到饱和, 甚至供大于求。而此时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竞争者基本上实力相当, 企业之间面临着巨大竞争力。

第四阶段: 衰退期

这个时期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处于过度饱和状态, 产品的寿命可以说是几乎是接近尾声了, 走到了生命周期的尽头。吸引力大大降低, 竞争者也逐渐退出市场。同时, 销售量日益减少, 利润也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亏损。

阶段特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销售额低迅速上升达到顶峰下降

单位成本高平均水平低低

利润无上升高下降

顾客类型领先采用者早期采用者多数采用者滞后采用者

竞争者数目少渐多相对稳定, 开始减少减少

营销目标建立知名度争取试用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市场占有率, 争取利润最大化妥善处理超龄产品, 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三、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趋向

目前,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管理、规划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 对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研究:

区域范围: 当前, 很多学者对于旅游风景区的研究都相对较为集中, 主要研究的范围也较窄。而对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来说, 其研究的范围应当进行扩大, 将旅游业的生命周期也纳入到研究的范畴中来, 从而有效的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影响因素: 研究证实, 旅游业生命周期影响因素众多, 但是对于影响因素的具体划分和总结的研究较少,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影响因素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尤其是是关键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还有待确定;

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由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 纯粹的理论的应用性比较薄弱, 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应与其他旅游产品理论相互融合, 拓展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范围。

四、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需求因素。任何一个行业, 需求都是作为发展的原动力, 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决定旅游业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旅游消费者的能力和意愿也随着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 收入水平、景点消费、景点人文素养、服务和管理等方面都将对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产生影响。

第二、吸引力因素。旅游景点是否具有吸引力决定了是否能赢得旅游消费者的关键。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其一, 旅游资源在配置和利用上是否合理, 它能够决定着旅游业能否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旅游资源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证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环境适宜, 其生命周期也就更长; 其二, 旅游景点的优势资源, 旅游景点的特色和优势往往是展现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而言, 如果旅游景点的优势和特点突出, 形成一定的品牌价值, 让更多的旅游消费者能够接受, 那么该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也就越强, 其生命周期也就更长。所以, 对于旅游业来说, 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决定着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也能够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环境因素。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很多, 主要可以分为: 内部、外部和社会等方面。不仅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旅游景点自身的供给和需求也都会对旅游生命周期产生影响。所以, 在旅游景点的发展过程中, 对于环境的依赖性不断加强,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来应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各旅游景点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人文文化等方面, 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供给因素。旅游产品的供给同样对旅游地生命周期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种类、主导旅游产品形象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各旅游产业部门之间发展的平衡性。旅游产品质量低下, 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名誉、回头率低、旅游产品口碑差, 则会直接导致游客对产品的关注度降低, 导致产品滞销, 从而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

第五、效应因素。效应因素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

1. 经济效应

经济效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影响。一方面: 健康、稳定的经济效应。这是一种能够实现旅游产品不断发展, 不断巩固旅游发展成果, 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 还会作促进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另一方面: 病态、消极的经济效应。这是一种不适合旅游产品发展的经济效应, 会阻碍旅游产品的发展, 只会逐步将旅游产品的淘汰。

2. 环境效益

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是非常普遍的。在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前提下而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 如果不加合理管理, 必将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从而旅游者的的数量就会日趋减少。加之环境问题所引起的社区各利益集团的负面反应, 都必然会加速旅游地的衰退。

3. 社会效益

根据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旅游业的历程和经验分析看, 旅游产业的社会效应与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关系紧密相连。一般而言, 在旅游产业的早期研究、参与和发展阶段, 旅游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进的影响主要是正能量的、积极的, 而在旅游产业达到成熟阶段时, 再加上旅游行为的普遍, 于是对区域文化的冲击就更加激烈, 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 从而也就潜意识地加速了旅游产业的衰退。

五、旅游产品的创新

( 一)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也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于市场的关键。产品只有通过创新, 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从而给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利润。因此, 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对产品创新, 而且要更多地去对市场进行考查, 了解行情, 以获取及时、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 为产品的创新奠定雄厚的基础。

( 二) 利用世界先进技术进行产品创新

目前, 由于国内的很多企业的技术水平有限,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突破限制, 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技术含量和综合竞争地位, 尽可能多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施来实现产品的新颖。其一, 先进技术更能, 加快产品创新以对新产品的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其二, 先进技术生产的产品更具有独特性, 更容易受到市场的欢迎。

( 三) 根据时代主流进行创新

产品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 一定符合市场的需求。有些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后, 很快就在市场上消失, 当然也有很多产品投入市场后一直很畅销, 生命周期相当长, 而且非常受大众的青睐。不难分析这些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出类拔萃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创新通常是符合市场的需求的。

( 四) 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产品在创新过程中, 通常是制定一些方案, 生产出少数量的产品; 然后通过计算成本和收益, 不断进行优化。如果成本较高就放弃, 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所以企业应将成本和市场一并考虑, 否则这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将不会带来利润, 反之亦然。因此, 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适当地应降低成本。

六、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与旅游产品优化创新的关系

从发展角度而言, 旅游地和旅游产品在演化过程中不尽相同, 各有特色。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充分发掘旅游资源, 将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旅游产品, 然后再利用形成的产品反作用于旅游资源,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共同促进旅游也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所以, 对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重点研究, 旅游产品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其在市场上的需求状况和能否为旅游消费者所接受。同时, 旅游产品的发展又受到旅游地的发展的限制, 而旅游产品的质量、知名度等又会影响到旅游产品的发展。

一般认为, 旅游地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在以上四种因素等综合作用下旅游产品不断调整的过程, 旅游产品创新和调整伴随着整个生命周期, 是旅游产品不断演化和创新的中坚力量。研发出满足市场大众需求的、具有创新型的旅游产品是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重要策略。

七、旅游景区创新产品的开发策略

产品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影响至关重要, 面对当今市场激烈的竞争, 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产品的创新, 因此制定了以下几种开发策略:

( 一) 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策略

首先, 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一定要注重效率。通常要在市场饱和前期投放到市场才能抢占先机, 一旦市场达到饱和就会出现滞销的局面;其次, 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这样开发的新产品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同时, 还要做到产品的创新。一般而言, 创新型产品应具有结构新、原理新、功能全和适用性强、效益好的特点; 此外, 产品价格要适宜。在确保效率优先、质量第一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适当降低成本、销售价格低廉, 产品才会在市场上受到人们的青睐。 ( 下转第129 页)

( 二) 延长产品寿命周期策略

简单来说, 就是延长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时间。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可以分为发展期、稳定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几个时期, 如果能够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那么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也就越长, 从而创造出来的价值也就越高, 企业的收益也就越大。延长寿命周期的策略主要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的工艺, 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增加产品的款式和外观; 创新产品, 增加产品功能; 扩展产品销售领域, 打开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路。

( 三) 新技术领先策略

新技术领先策略是在指率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 最早进入市场, 从而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获取巨大利润。其产品投放策略分为高价投放和平价策略两种, 前者是以较快的补偿收回投资, 取得利润后者是为增加销量从而获利。

( 四) 新产品商标策略

商标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很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商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比如说: 当前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几个品牌苹果、宝马等, 人们一看到商标就能联想到其相应的品牌, 同时也深知其品牌的价值, 也能激发观众的购买欲望。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就会面临着商标的选择, 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有: 一是企业的产品以同一商标进入市场, 即采用统一商标策略; 二是企业根据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商标策略; 三是利用具有知名度的企业或厂家的商标, 即采用销售商标策略。总之, 在采用商标时必须严格遵守商标法。

八、结论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游客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标准在不断提高, 多样性在不断变化, 这就要求新的旅游产品要不断涌现, 从而各旅游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的场面就会不断加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旅游风景区的生命周期有待调整, 旅游产品有待创新。

虽然本论文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旅游业的优化研究,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由于旅受到特定的历史和区域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游景区产品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局限。倘若仅以少数的旅游产品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难免会在优化方法和产品创新上会让人觉得有点以偏概全。因此, 只有通过大量的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分析才能对旅游产品优化理论、原则、导向及开发方法以及产品的创新问题做出明确的界定, 从而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产品优化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 形成互补。

参考文献

[1]钱永平, 程小琴.晋中传统民间文化生态的整体性维度[J].晋中学院学报, 2014 (01) .

[2]杨吉, 彭勃.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主题公园发展策略[J].管理观察, 2015 (24) .

[3]薛东前, 张茹茹, 郭晶, 马蓓蓓.文化产业生命周期的时空特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07) .

[4]张晶.旅游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复合模型拓展研究——以桂林为例[J].浙江学刊, 2015 (03) .

[5]陆林, 天娜, 虞虎, 朱冬芳, 汪莹.安徽太平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 2015 (04) .

[6]鲁小波, 陈晓颖, 郭迪.基于矛盾论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03) .

[6]王晶, 杨宝仁, 何超.新疆入境旅游市场波动周期及结构演化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4 (02) .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5篇

有一句话说的很精辟:

产品经理——靠想。产品经理是做正确的事,其所领导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

项目经理——靠做。项目经理是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作得完美,在时间,成本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完成目标。

从管理的角度讲,项目经理是纵向的,而产品经理是横向的。

产品经理关注的是做正确的事,关注的是产品生命周期,关注的是产品是否能够赚钱,能否持续的赚钱。因此产品经理必须要能够规划整个产品的架构和发展路线,能够确定产品的定位和受众,能够预计产品真正的价值和效益。

项目经理是需要正确的做事情,即按照产品规划制定的项目目标正确的做事情。项目能够按照目标完成则项目就是成功的,如果项目的产品不能真正盈利往往则是产品规划出现了失误。

例如我们姑且理解项目经理是一个开发部门的项目经理,那么他一定是对某个产品进行开发的管理,负责开发的进度,开发过程中的协调,供应链等有关开发方面的问题,他最大的目标是时间第一,立项目标达成第一。并不会很尊重产品本身的市场需求以及业务逻辑的问题。

在一个公司中类似这样纵向管理的部门都是一个个职能部门,例如市场部,主要负责推广,销售部主要负责销售等,而产品经理是横向管理的,也就是说他将负责某个产品或者某个产品线从商业计划市场竞争开发需求推广方案渠道策略物流等各个方面。当然产品经理不一定是决策人,每个公司对产品经理的权限限制也不同,但是产品经理一个产品线从头到尾的重要参与人。想做好产品经理需要很多方面的才华和技能,他也是一个公司中最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潜力的职位。

一个产品经理可能没有权利,但是一个产品经理要善于运用同事关系,客户关系去协调去促进事情的发展,一个项目是属于项目经理开发的,他有开发目标达成的责任。而这个项目也是属

于产品经理的,他有对商业计划负责的责任。因此作为产品经理就意味着的和本产品有关的事,不论是开发生产推广销售成本物流渠道都是你的问题!

如果希望做一个复合人才就选择产品经理,如果希望做一个专注人才就选择项目经理。(iamsujie补:对这句话持保留态度,做不同的事情而已,没法用通才、专才概括)

产品生命周期和项目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关注的是整个产品从规划到制造,再到最终维护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一个产品往往会由多个项目来实现,也可能分多个迭代周期来实现。由于项目有特定的目标,一般产品制造出来通过验收则项目生命周期就算完成。而产品生命周期则不同,既包括了项目开始前的预研,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也包括了项目完成后产品的维护和废弃。

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

产品管理的目标是产品,是产品生命周期;而项目管理的是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目标的实现。产品管理关心的是产品能够真正的赚钱和创造效益,因此前期的项目分析决策,后期推广都很重要,跟产品管理相对应的是组合项目管理。IPD集成产品开发是产品管理常用的方法论,其中两个重点就是组合项目管理和研发流程管理。

项目管理关注的是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产品究竟应该规划哪些Feature不是项目管理的事情,而是项目管理的范围输入。项目管理始终关注的是进度,质量,成本和范围四个要素,要把项目做好则首先需要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管理和支持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实施CMMI或其它一些敏捷的项目管理方法论是可以保证项目管理成果的重要方法

项目经理与产品经理另一个重要区别是授权的范围不同

项目经理一般是被授权的合同履约的负责人:

项目合同是规定承、发包双方责、权、利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文件,是处理双方关系的主要依据,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双方行为的准则。

项目经理是公司在合同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代表公司处理执行合同中的一切重大事宜,包括合同的实施、变更调整、违约处罚等,对执行合同负主要责任。

当然,根据企业的不同,老板能否给予项目经理相应的授权是另一回事。

产品经理的授权是保证流通链的畅通:

产品经理保证其所负责的产品,从上游创意、研发开始,至采购、生产,到下游渠道、通路,直至终端用户的整个流通链的畅通,因此要求产品经理既要有产品知识,也要有市场意识,还要具备协调能力,例如:财务、售后、物流……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6篇

阅读全文链接 (需实名注册) :http://www.nstrs.cn/xiangxi BG.aspx?id=4591&flag=1

摘要:863计划重点项目“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与应用研究”第三课题“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集生成系统研发与产品生成”针对叶面积指数、反照率、发射率、下行短波辐射和下行光合有效辐射5个典型陆表特征参量, 发展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反演算法。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生产全球公里级尺度产品的生产系统, 该系统能够进行快速处理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典型参量产品。生成一套长时间序列、高精度的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数据集, 包含迄今为止时间尺度最长的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和发射率产品, 也包含空间分辨率最高的两种辐射产品。生产的5种陆表特征参量是反映地表植被状况和地表能量收支变化的重要参数, 是中国科学家自主生产的首套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 弥补了我国该领域内的空白, 将直接服务于全球变化研究, 提升气候系统模拟的准确性, 扩大我国在全球变化领域的影响力, 促进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共享。

关键词:陆表特征参量,卫星遥感,全球变化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7篇

提到理财, 人们大多会认为是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管理从而通过有效的投资使其增值, 但却忽略了一点:在追求财产增值的同时, 应合理规避因一些意外事故或疾病给家庭或个人造成较大财务影响的事件, 即财务管理的首要原则应为保证财产的安全。而这正是保险理财的独到之处。

保险理财, 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 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 同时使资产获得保值和增值。由此可以看出, 保险理财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家庭或个人的财产安全, 亦即保证在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家庭或个人财产的平稳性, 防止产生过大的账务波动给家庭或者个人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以此做到资产的保值;而近年来为顺应市场的发展与客户的需求, 市场中出现了如投资连结险、万能险、分红型保险等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 这又使得在购买此类保险后资产能够增值。

(一) 丰富了产品结构

不仅仅是在银行个人理财中增加保险服务者一项, 保险理财本身就具有很多种选择, 如目前市场流行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资连接险。还有正在崛起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 不仅仅符合亚洲人还本的理念, 更具有保障功能。

(二) 扩大了银行理财的适用群体

投资人在制定投资计划时, 需要在了解金融产品风险属性的前提下, 选择适合的金融工具, 设定理财目标, 追求安全稳健的财务增长。谈理财, 不能只谈收益。很多金融理财产品虽然收益很高, 但风险也是成正比的, 而理财的首要一点是财务安全, 如果“财”都没有了还怎么“理”?因此, 学习“守财”、做好财务保障是投资者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来说, “保险”作为理财工具, 在理财中应扮演更多的角色。

保险理财是分层次进行的, 从收入水平角度, 对于低收入家庭或个人, 最主要的是能够保障正常的生活状况, 一般没有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 抗风险能力最弱。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 应在能够承担的情况下, 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 并且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购买意外伤害险, 使其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 同时保证其他家庭成员生活上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对于中收入者, 在保证了日常生活开支的情况下, 还会有少量的闲置资金作为应急资金以及投资资金, 其承担意外事故或疾病带来的额外支出的能力较弱, 更倾向于风险较低、收益较平稳的投资, 这部分家庭或个人可以通过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理财产品进行理财, 在能够减少意外事故的冲击之外, 还可以得到较平稳并且可观的投资收益。因此, 保险理财产品更多的适用于中低收入家庭在保证财产安全的前提下, 又能够得到平稳的投资收益, 为中低收入家庭或个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

对于高收入者而言, 主要的理财目标是获得资产的增值, 其抗风险能力较强, 因此更倾向于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 高收入者无疑也需要保证财产的安全, 只是其抗风险能力较强, 因此会忽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 而只是将其投资收益与其他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作简单比较就将其否定。

(三) 保险理财是一种长期投资

保险理财产品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投资, 从建立家庭购买房产时建立的住房按揭贷款保险, 到孩子出生时购买的子女教育保险, 再到盛年时购买的医疗、养老保险等都是延续几十年的险种, 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险种。

二、银行个人理财服务中保险理财的现状及原因

虽然保险理财具有上述优点, 但是实际中保险理财发展不足, 尤其是银行理财服务中, 保险理财的地位相当薄弱, 其原因如下:

(一) 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不对称

在简单的销售代理模式中, 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是不对称的;且保险公司之间“价格战”比较严重, 保险公司处于低利润的处境

(二) 银行保险产品无法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多为以寿险产品, 另外加上储蓄分红型或投资连结型, 消费者缺乏选择;同时, 虽然银行是我国居民最经常打交道的金融机构, 在与客户的经常联系中, 银行可以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而实际情况是, 各网点没有理财专柜, 银行员工虽然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 但对于保险专业知识和保险产品的了解很不够, 远不能满足保险代理业务发展的需要, 无法满足个性化服务的要求。

(三) 保险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及人们对保险认识的偏差

自从保险业恢复营业, 保险业进入了原始资本积累期, 由于这时期一些保险公司采取了不规范的运作行为, 使得保险公司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重投保、轻理赔的印象。由于引进保险代理人制度, 加上规范和教育的不严谨导致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经常发生, 现实生活中, 存在的夸大保险作用, 诱导购买, 误导客户, 承保与理赔“两张脸”等失信行为因此保险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导致社会大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够。

(四) 信息技术共享平台缺位

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出于对行业资源的保密需要, 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与要求不同, 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平台不能实现共享, 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够完全对接,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客户资源的开发利用, 降低了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客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增值。

三、保险理财产品的前景

(1) 随着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 金融产品综合性服务已经成为趋势, 中国的一大金融控股集体----中国平安已经开始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不仅在产品开发、销售支持能够运用统一的管理和技术平台, 而且具有较强的开发银行客户能力, 真正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 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 金融危机使消费者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 资本市场波动也让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到风险的危害与保障的重要性。

(3) 消费者风险保障个性化需求增强。消费者群体分化, 中产阶级的崛起可能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最大因素。如麦肯锡一项调查表明, 目前国内居民大致拥有约35亿元财产, 并且今后每年还将以16%的速度递增。其中, 有120万个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2025年, 这一数字将达到5.2亿至6.12亿。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对一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

(4)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老龄社会中人们对于长期的保障产品的需求提高, 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将更受欢迎。

摘要:文章介绍了保险理财对个人理财的重要补充, 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发展不足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保险理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保险理财,理财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龙清, 孟倩, 江姗.经济下行期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特点、问题及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 2009 (6) :65-67.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8篇

1 产品标识的价值和用途

1.1 产品标识的作用和价值

通常在终端用户眼中, 产品标识的作用和价值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①提升品牌的形象;②可追溯;③防伪;④防窜货。

不论是食品 (包括乳品、饮料) 行业, 还是烟草等领域里, 他们的终端用户都非常看中标识的可追溯作用, 其中医药和烟草领域无论是对标识追溯功能的认知度和应用度都达到100%。这说明可追溯功能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起到的意义非常大, 可追溯不但能够方便企业的物流管理, 最重要的是当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而准确的召回问题产品, 查出问题原由, 并能使正常的产品不受涉及, 把厂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1.2 产品标识的用途

1.2.1 防伪和可追溯特性

针对市场需求,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标识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产品的“防伪”和“可追溯”。如美国伟迪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S追溯系统”可以在产品上喷印系统自动生产, 并且是不重写的防伪码 (是一串如产品的“身份证”一样的不重写序列号) , 企业在自身的数据库中可以记录这些产品的“身份证号”和销售流向等一系列信息, 进而可以方便地查询以达到可追溯的效果。另外RFID技术起到的可追溯作用也十分明显, 该技术不仅能够防止产品被盗, 还能监控在货架上存货数量, 当减少到一定水平时提醒超市及时补货, 提高零售中的供应链效率;还可以直接建立一些具有可追溯作用的系统, 如“畜牧业射频识别系统”。该系统在每一个动物身上装有感光器随着跟踪和记录装有感光器的每一个动物的基本情况, 包括流动情况、卫生防疫情况、生长情况等, 从而保证了畜牧业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这种可追溯力极强的系统无疑会在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危及人身安全的病源爆发时, 以最快的速度查询到问题的源头。

1.2.2 防窜货能力

企业通常会根据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喷印一些包含了地区信息的标识以防止窜货。换言之可以说是不同地区有不同 (或特定) 的编号, 一旦出现问题, 企业就可以根据标识上区分地区的不同编号查出问题的源头所在。在调查中, 有24%的终端用户企业都遇到过窜货的情况, 且苦于没有解决方法。其实, 窜货问题一般是通过对标识进行涂改等造成的, 将传统的喷墨码换成激光打码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发生。在标识中添加代表不同地区的编码, 这些编码可以细化到不同城市居于不同的编码, 一旦出现问题, 靠标识就很容易查到问题的源头。防伪方面, 激光打码与喷码相比, 很难被仿造,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防伪的作用。

1.2.3 先进的标识技术让产品“个性”突出

据了解, 所有行业的终端企业对标识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价值的认知程度和应用程度都比较低, 最高百分比也仅为药草行业的50%。其实, 先进的标识技术可以对提升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标识的优劣对于一个产品的包装而言尤为重要, 标识的清晰程度、颜色、位置等都可以体现出一个厂家对于包装的态度, 对于产品的态度, 对于品牌的态度, 最终会影响其产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 产品标识的基本要素

产品标识是指表明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名称、地址、产品的质量状况、保存期限、使用说明等情况的表述和指示。产品标识由生产者提供, 目的给产品的销售者、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的信息, 帮助他们了解产品的成分、质量、所执行的标准, 说明产品的使用、保养事项, 起到指导消费者的作用。

《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产品标识应具备的内容, 即产品或者包装上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地址;③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需要表明产品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 相应予以标明;④限期使用的产品, 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⑤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有警示标志或者警示说明。

3 产品标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产品的标识应该具备的第一项要求是, 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这是产品标识必须具备的内容之一。质量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或者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人员等, 为表示出厂的产品质量经过检验合格而签证并印刷在产品或包装上, 说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标志和证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3种:合格证书、检验合格章和检验工序编号印章、印签。合格证书一般是统一印刷的, 其特点是对同一产品的合格证明是统一和一致的。检验合格印章是以加盖印章的方式证明产品检验合格。检验工序编号印章、印签是证明产品经某个具体的检验人员在某道工序进行检验, 表明产品合格而加盖的印章、印签, 其特点是, 可以进行质量责任追溯, 找到具体的检验人员, 有利于企业的质量管理。

产品标识应当符合的第二项要求是, 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地址, 这也是产品标识必须具备的内容。所谓中文系指汉语文字, 单独的汉语拼音不能作为中文。产品的名称是产品的名字和称谓。例如鞋类行业在全胶鞋的名称中分工矿靴、耐酸、耐碱靴、轻便靴等等。有的甚至表明颜色, 如黑色雨鞋、彩色雨鞋。布面胶鞋中分足球鞋、篮球鞋、跑步鞋、休闲鞋、旅游等等。皮鞋要标明鞋帮材料如牛皮、羊皮、猪皮及头层皮、二层皮、贴膜皮、轧花皮等等。生产者在标明产品的名称时, 应该用语准确、清晰, 不能含糊不清, 令人误解。生产厂名、厂址的标注必须与企业的营业执照相一致, 即厂址是企业的主要驻所地。厂址不能仅标生产企业的所在省、市, 如“温州”“上海”字样。进口产品可以不标原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 但应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 (国家/地区) , 以及代理商或者进口商或者销售商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厂名、厂址对生产者、销售者具有特殊的意义, 按西方国家有关责任法规定, 当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上标明自己是产品的生产者时, 他就应当对因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 承担赔偿责任, 而不论真正的产品生产者谁。对于销售者, 按照《产品质量法》第三十条要求, 不能指明产品的生产者的, 销售者应当对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 承担赔偿责任。所以产品标识上明确厂名、厂址, 形成法律对销售者、消费者的一种利益保护。

产品标识的第三项要求是, 有些产品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标明有关的产品标识, 这些产品的标识包括:产品的规格、等级、产品所含的主要成分的名称、含量。产品标识的内容可以是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视具体情况而定。

产品标识的第四项要求是, 限时使用的产品, 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限时使用的产品, 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 超过这个期限, 产品就会变质后失效, 丧失原有的产品的特征或特性, 降低或失去原有使用性能。限期使用的产品多见于化工产品、食品、药品以及日用工业品, 这类产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时间。生产日期是生产者对产品经过检验的日期, 等于是产品的出生日。标明生产日期时必须到日, 而不能只写年、月。安全使用期也就是保质期, 是指产品可以正常使用并保证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时间长短。

产品标识的第五项要求是, 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使用不当, 容易造成损害的产品, 多见于剧毒、危险、易燃等特殊产品以及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产品, 如硫酸、汽油、复杂机械设备、高压电设施等, 这些产品如使用时缺少必要的注意, 容易造成产品本身的损坏, 更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造成恶性事故。对这些产品, 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有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

警示说明是以文字说明的产品在安装、运行、使用和维修等等环节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的说明和警告语, 警示说明的作用和警示标志的作用相同, 主要是提醒消费者和使用者注意, 防止意外事故, 保护产品本身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警示标志一般是国际通用的一种社会公知公认的图案, 如同禁止吸烟标志、高压电标志、易燃易碎标志等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产品标识是产品身份的介绍, 它更具有对社会的法律效应。正确对产品进行标识尤为重要。对产品标识作用的认识程度和应用程度的比例吻合度很高, 则说明企业的公众形象就越好。我们相信, 随着先进标识技术不断推出和企业对产品标识带来的价值能力的了解加深, 标识对于企业而言, 将在增加产品价值, 赢得产品市场, 确保生产企业获得最大效益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传荣.制造企业产品标识与跟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南大学, 2006.

[2]游战清, 李苏剑, 张益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刘平友.产品标识中应标清标准的主要内容[J].上海标准化, 1995 (2) .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9篇

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产品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并在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假如在这个基础上,将宏观研究与细观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我国在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将会有更大的飞跃和突破。

本研究论述了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趋向及产品的现代设计。

1 产品设计方法的发展

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正在向如图1所示的几个主导方向发展[1,2,3,4]:(1)在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思想指导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2)面向产品质量、成本或寿命的设计理论与方法;(3)为加快设计进度及实施设计智能化的设计理论与方法;(4)面向复杂系统和高难度(非线性、非稳态、高维、强耦合、不确定、多变量等)问题的设计理论与方法;(5)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这些设计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是这些设计方法是以单一目标设计理论方法为基础,所以对单一目标设计方法研究工作的深化是搞好综合设计法的基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研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应该更加突出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以实施;设计方法应该更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保证使用寿命;应该考虑如何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更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应该针对更复杂机械系统和更高难度(如非线性系统等)的问题进行研究,应该在最大范围内来满足用户对产品广义质量的要求等。

1.1 在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思想指导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应该遵循协调、稳定、持续和高速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能源的消耗达到最少;而且所取得的功效达到最高,这样,人类与自然界始终处于协调与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的延伸,也是科学发展观中特别强调的研究方向。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必然会遇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总量的相对局限性和短缺、生产过程对人类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自然而然地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性和矛盾。“绿色设计”是通过产品的设计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在发展过程中趋于协调与和谐,既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要考虑保护社会环境、生产环境,更要考虑劳动者及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绿色设计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上述目标,这可使资源获得合理和有效的利用。

创新设计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或新的设计思想和观念指导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它不仅要贯穿在绿色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源源不断地给绿色设计增加活力,用创新设计的思想来完成绿色设计的全部内容,也要在其他各种设计方法中加以贯彻,创新设计的基础是实践,必须大大加强包含实践环节在内的各种创新活动。

1.2 面向产品质量、成本或寿命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在这类设计法中有三次设计法、全性能优化设计法、功能质量展开的设计法(如QFD设计法等)、全生命周期优化设计法等。三次设计法包括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这里所指的是设计工作的三方面主要内容,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设计法应该说是最先进的;全性能优化设计法强调的是产品的性能,功能优化设计法所强调的是功能的优化,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点;全生命周期优化设计法的主要目标是产品的寿命,但其他方面的要求还讲得不十分具体。以上这些方面各有其优点,实施的好坏取决于设计者的经验和能力。在参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系统工程的全功能和全性能优化综合设计法。

1.3 为加快设计进度和实现设计智能化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并行设计、协同设计、网络设计及智能设计等设计理论与方法,对于加快设计进度,缩短设计周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早产品的交货期,对于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和非线性问题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1)以复杂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目前对复杂的机电耦合系统,还缺乏深入研究。从理论上来说对该类系统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对于强耦合复杂机械系统,多目标、多约束的机械系统,均需建立新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

(2)以非线性动力学为基础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由于目前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屡屡发生毁机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非线性因素引起的,因此,以提高产品结构性能为主要目标,使机械获得优良的动力学特性,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对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迫在眉捷。建立以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和非线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的非线性动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5 单一目标和多目标设计法研究工作的深化

除前面所述的研究方向外,由于产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很多,例如,从设计思想和观念方面来看,有概念设计、创新设计、绿色设计等;从设计的内容来看,有机构设计、结构设计、摩擦学设计、传动设计等;从设计方法来看,有优化设计、智能设计、网络设计、数字化设计等。这些方法对提高产品质量或加快设计进度等均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单一目标或多目标设计法的研究,仍有其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这些方法研究的深化可为以这些方法为基础的综合设计法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6 面向产品广义质量或产品全部功能和性能的综合设计法

设计方法论正面向产品功能或性能的总体化方向发展,它是以产品的广义质量为目标,即在最大范围内来满足用户对产品广义质量的要求。总功能和全性能综合设计法是功能优化、动态优化、智能优化和可视优化为一体的广义优化的设计方法,由于单一方法通常只考虑产品质量或产品性能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因此,产品总功能和全性能优化综合设计法将几种设计法综合在一起,以便在较大范围内来满足用户对产品广义质量的要求。综合设计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满足产品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功能优化设计。任何产品都有其功能要求,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即以改变产品几何形态、物理形态、化学组成、信息状况、生理机能等对产品进行功能优化设计,以便达到工效的实用,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参数和工作过程进行智能控制和优化,使产品技术指标更加优越。

(2)以提高产品结构性能为主要目标的动态优化设计。产品的结构性能包括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紧凑、有足够的寿命、造型艺术、对环境无害、设计经济等方面,通过产品的静动态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特别是对于大型高速旋转机械,还要考虑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这种动态优化设计:动态设计和可靠性设计都是保证产品结构性能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此外,还要考虑产品外形的造型艺术等。

(3)以提高产品工作性能为主要目标的智能优化设计。以提高产品工作性能为主要目标,使产品获得良好的工作指标(或技术性能),即产品的工作稳定性、工效实用性、性能优越性和操作宜人性等。智能化设计是要设计出具有一定“智能”程度的产品,因而它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这和一般书本中定义的智能化设计有所不同。具体内容包括工作状态的智能监测、参数的智能控制及优化、工作过程的智能控制及优化、故障的智能诊断等。智能优化设计通常是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控制理论(包括非稳态过程、滞后过程)为基础,以广义优化为手段。

(4)以提高产品工艺性能及广义质量为目标的可视优化设计。以提高产品性能为主要目标,即检验产品制造、装配和工作过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装配可视化和工作过程可视化,可以对所设计产品的制造工艺性、零部件的规范性、设备可装配性和可维修性等进行检验,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进而对设计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

可视优化设计和虚拟设计有所不同,它不仅是一种手段,同时为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发挥作用,因而也是一个追求的目标。它包括几何图形可视化、机器或机构运动过程可视化、机械系统动力学状态的可视化、机械及其系统的各种工作过程的可视化等。

2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比较

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一方面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受着社会发展的反馈作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更新。为了反映设计思想和方法随社会的变化情况,人们通常采用“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这两个术语予以区分,事实上,“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只是一个相对的两种不同的概念而已。

通常所说的传统设计可以定义为以经验为基础,运用长期设计实践和理论计算而积累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修正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5];而现代设计是指凭借计算机、网络或其他现代化设备,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或方法,例如采用创新设计、绿色设计、数字化设计、优化设计、动态设计、综合设计、稳健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并采取并行或协同的模式来进行产品设计。现代设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的提高,并且在不断吸收传统设计的经验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几个重要特征如图2所示。现分别说明如下:

(1)在使用工具上的区别:传统设计主要是依靠手工操作来完成的,例如一些设计计算及绘图基本上要靠手工完成,这样不仅导致设计进度缓慢,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人脑的设计思维进度。现代设计主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设计计算、绘图、分析甚至样机检验都可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有了计算机,设计人员可以把精力重点放在产品创新上,而不是一些重复性的劳作,从而显著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2)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传统设计在设计计算中通常依赖于解析求解方法,由于工程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一些具体问题无法求得解析解,因此,为了求解不得不将问题简化而采用近似计算,导致设计的精度降低。现代设计在设计计算中通常采用数值计算法,例如有限元方法,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获得较精确的解。

(3)在设计形式上的区别:传统机械设计主要采用“方案设计—图纸设计—样机制造及检测—设计改进—生产制造”这一串行模式。在传统设计中,往往只有在制造物理样机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设计上的缺陷,或对物理样机进行实际试验和使用时,才能获知设计质量的高低。这种设计模式不可能使设计过程获得较高的效率和使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这与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不相适应。现代设计一般尽量采用并行设计模式,由于计算机网络等先进通讯工具的出现,使得协同异地进行产品设计已成为可能。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产品设计中完全采用并行设计模式是不可行的。例如按照综合设计理论方法体系,产品设计大致可以分为调研、规划、实施和检验4个阶段,在这4个阶段中仅仅在某些阶段可以考虑采用并行和协同的设计模式,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要想用并行模式全部代替串行设计模式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图2中笔者将现代产品的设计模式写为串并行相结合的模式更为科学和合理,以免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

(4)在知识运用上的区别:传统设计通常凭借设计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通过类比分析或经验公式来确定方案,由于方案的拟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即使同时拟定几个方案,也难于获得最优方案。现代设计从以经验为主过渡到以知识为主,设计者利用知识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可以科学地进行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决策,从而促使设计效率、产品质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5)局部或全局性的区别:传统设计通常只根据产品设计的各种需求,一对一地去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整体的或全局的观念,而现代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因此,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具体地贯彻了现代设计的思想。

从前面所述的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5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设计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必将被现代设计所取代。同时现代设计也必须从传统设计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而使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为此,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实际的产品设计工作服务。

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6,7]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它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对产品全部设计工作进行妥善的处理,对产品的整个设计工作能进行全面的规划,对产品设计各个子系统进行系统与协调的安排。

该系列著作中所阐述的综合设计法,就是为了避免给产品设计工作带来的许多不足(例如,设计中常常出现的片面性和随意性等),以便获得优越的产品质量、较低的制造成本、较短的生产周期、良好的环境保护,以及较少的售后服务工作量等。

因此,本系列著作提出的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理论是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它从宏观角度对产品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的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以使产品设计工作得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开展,同时,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采用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各种先进设计方法。

按照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产品设计应该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

(1)在产品研究与开发及设计之先,应该进行详细和全面的3I调研,即了解用户需求、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各类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调查;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产品设计的规划,即7D规划,针对设计指导思想、设计环境、设计过程、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质量检验与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

(3)接着在产品设计的实施阶段,按照“1+3+X”的公式开展产品的设计工作,即以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和有效的方法开展功能优化设计、动态优化设计、智能优化设计、可视优化设计和特殊性能的优化设计。在实施综合设计法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要采用各种先进和有效的方法,如创新设计、绿色设计、概念设计、全功能设计、全功能全性能设计、动态设计、智能设计、虚拟设计、稳健设计、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等。

(4)最后通过3A的检验方法,即根据经验和理论方法、通过试验及用户的信息反馈等对产品设计质量进行检验与评估。

因此,应该对现代设计从两方面来理解:

(1)从宏观角度,以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在产品研究开发之先进行全面的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产品的设计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并严格地按系统工程的思想予以实施,还要严格地进行检验与评估。

(2)从细观角度,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单一的先进设计方法,如创新设计、概念设计、绿色设计、数字化设计、网络设计与平行设计等。

这应该是现代设计的完整概念,如果孤立地考虑某一先进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忽略宏观方面的全面、系统、协调的规划与安排,这将是不完整的。综合设计法采用了功能优化设计、动态优化设计、智能优化设计、可视优化设计与特殊性能的优化设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采用其它先进的设计方法,如稳健设计、网络设计、协同设计、并行设计、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等。这应该是一种理想的和比较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3 与各类设计目标相适应的各种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选用

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种类繁多,如何选择相适应的理论与方法来完成不同设计目标的设计任务,这是摆在产品设计师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对功能与性能有全面要求的设计。产品设计方法的选择首先要依据所确定的设计目标,例如,对于新产品的设计,一般考虑的问题比较多,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也比较全面,因此,通常可以选择综合类设计方法,如采用基于系统工程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

(2)要求有良好技术性能的设计。对于一些已经完成功能设计的产品,而对其性能(如工作耐久性及寿命等)有特殊的要求,如某些汽轮机,其功能设计已经完成或基本得以实现,对于这类机器,其设计主要内容为三大性能,如振动设计,以及工作稳定性、工作可靠性与疲劳强度等的设计等。

(3)要求降低产品成本的设计。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是产品设计始终要考虑的一个目标,但对于某些产品,产品制造成本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在设计时要从产品的各个方面,如材料、产品结构、制造工艺、采用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等,寻求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途径,以便设计出制造成本较低的产品。

(4)要求缩短生产周期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周期会直接影响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对于某些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直接依赖于产品投入市场的早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到试验等全部过程采用快速的方法,即并行设计与制造、协同设计与制造、网络设计与制造的方式,来加快设计制造的进度。

(5)要求改型升级的设计。产品总是要不断的更新,进行改型或升级,产品的改型或变型设计和快速反应设计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6)要求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的设计。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设计是提高产品自动化程度的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当然还需要有其它设计方法的配合与协作来完成。

(7)适应环境的设计。采用绿色设计与和谐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品环保的要求。绿色设计主要针对环保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和谐设计则除考虑上述要求外,否定学要考虑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资金环境等。

(8)引进与消化国外产品的设计。如果从原理上对引进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那就和新产品的设计一样,要采用基于系统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如果只从某一方面进行改进,那就要根据具体内容采用相应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9)仿照已有产品的设计。对于这类工作,通常采用仿型设计或反求设计等方法。目前已有专用的计算设备,用于产品零部件的仿型设计。

(10)考虑产品维修及再制造的设计。有许多产品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以后,必须进行必要的维修,才能使产品继续工作,产品的维修与再制造,对于产品使用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使产品的有效利用时间大大延长,进而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产品的可维修性与再制造的方便性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4 结束语

本研究讨论了下列几个问题:

(1)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制造成本、生产周期、环境保护、售后服务等的影响;

(2)产品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向;

(3)产品的传统设计模式和现代设计模式;

(4)根据不同要求应该采用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法。

由于产品目标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对于具体产品的设计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开展,才能使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取得好的效果。

摘要:产品的设计是产品质量的“灵魂”,产品设计对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除了对产品质量影响之外,对产品的制造成本、产品的生产周期、产品的环境,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重大变化。目前,产品的设计已从传统设计模式转向现代设计模式,因此,假如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设计还采用传统的设计模式与方法,所设计出的产品自然是落后的,必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介绍了产品的现代设计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传统设计模式与方法,现代设计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闻邦椿,韩清凯,姚红良.产品的结构性能及动态优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闻邦椿,周知承,韩清凯,等.现代机械产品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兼论面向产品总体质量的“动态优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三化综合设计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0):43-52.

[3]WEN Bang-chun,ZHANG Yi-min,HAN Qing-kai,et al.High-level design method of 1+3+X for general quality ofmodern mechanical product[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Nanjing.Science Press and Science Press USA Inc.,2005.

[4]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闻邦椿,刘树英,李小彭.产品的主辅功能及功能优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闻邦椿,张国忠,柳洪义.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产品与信息 第10篇

助中国高性能计算再创颠峰

10月28日,在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0)上正式发布了2010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排行榜。榜单显示,英特尔公司为80套上榜系统提供了核心计算引擎,比2008年和2009年数量都有所增加。在今年TOP100上排名前10和前30的系统中,分别有9套和29套采用了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而排名第一、Linpack性能值达2.507PFlops(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秒)的国防科技大学“天河一号A”系统,也配备了至强 5600系列处理器 。

蓝讯在纳斯达克上市

互联网内容及应用传输服务商蓝汛(chinacache)近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票价涨幅高达95%,收盘价高达27.15美元,打破了2007年以来企业在美上市当天涨幅的最高纪录,也创造了3年来所有在纳斯达克IPO企业上市当天涨幅比例的最高纪录。作为中国最大的CDN提供商,2009年,蓝汛的收入已占到CDN中国市场总收入的53%。蓝汛首席执行官王松表示,未来三到五年,蓝讯不止要做区域型的公司,还要做全球IT公司服务提供商。现今中国CDN的普及率在5%以下,而美国的普及率约在30%〜40%之间,中国的CDN产业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欧特克评选出年度卓越工程师

日前,“我爱酷设计──欧特克2010年度卓越工程师评选”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行业主管、技术专家和优秀工程师汇聚一堂。此次活动是欧特克首次举办的面向制造业工程师的评选活动,评选自2月份启动以来,共计收到来自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院校供职工程设计人员的各类作品2246件。

中国航信荣获创新企业称号

产品与产品成本论文 第11篇

网络理财产品就是紧随着余额宝的步伐, 市场上的各种“宝”。他们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打造的一项增值服务。通过网上理财产品, 用户不仅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 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 还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 同时网络理财产品内的资金通常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转账等支付功能。网络理财产品的用户将资金转入网络理财产品中相当于购买了货币基金。网络理财产品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个创新性产品, 给用户带来了无限惊喜, 给银行业带来了无限惊悚, 给基金公司带来了无限惊奇。

二、网络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比较

1、风险性。

如果将网络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对比, 两者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整体上属于货币基金的网络理财产品的风险小于银行理财产品。首先它们的风险都来自于各自的投资对象, 网络理财产品所在的货币基金主要以银行存款及债券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 银行理财产品则没有一个统一的投资范围, 因而投向类型不同的产品风险也不同。例如, 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 是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最低的, 其风险几乎等同于银行存款, 因为银行保证该类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的兑付。但从整体上看,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更加广泛, 部分产品还包括股票、基金等高风险的金融工具。所以从投资领域上讲, 整体上网络理财产品的风险小于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在发售时会设定了一个预期收益率, 而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来看, 在产品到期时, 银行往往也是按这个收益率兑付收益, 而不是根据产品实际的投资收益进行收益分配, 长期以来就形成银行理财产品具有“还本付息”义务的假象。而网络理财产品根据投资情况每日分配收益的运作方式, 能够使得投资者形成正确的风险投资意识, 真正关心产品的风险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理财产品的理财过程全部通过互联网完成, 投资者在享受互联网理财便捷性的同时, 也面临着额外的网络风险。

2、流动性。

网络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强于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网络理财产品不仅可以随时赎回基金, 还能实时消费支付和转出, 其流动性与活期存款相差无几。而银行理财产品, 除开放式和基金化运作的产品外, 都是封闭式的产品, 即具有固定的投资期限, 在产品运作期间, 既不能提前赎回, 也不能追加投资, 因此在购买产品的时候, 投资者必须对资金的流动性需求做好充分的预估。

——以余额宝为例

3、收益性。

在收益性上, 一般投资者对比网络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习惯于拿网络理财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比较, 或者是与具体的银行在售的某款理财产品比较。实际上这样的比较存在两个错误:一是把不同风险类型、不同流动性的产品横向比较;二是把网络理财产品某一交易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做绝对比较。而事实上, 网络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获取方式不同, 前者是根据每日的实际投资收益进行收益分配, 投资者最迟可在T+1日获得当日收益。而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有一定的投资期限, 属于封闭型理财产品, 是在投资结束时才能获得投资收益。不过, 不同的风险性和流动性, 使得二者要求不同的投资回报水平, 因此单纯的收益率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但就历史表现而言, 网络理财产品在增值能力上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太多。例如, 余额宝自推出的第5日起, 七日年化收益率均保持在4.30%以上, 尽管历史表现并不能代表未来, 但对于该基金的盈利实现能力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 在余额宝运行的6-8月期间, 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为113天, 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2%。高于目前网络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4、起始金额。

网络的投资起点较低, 通常为1元, 而银行理财产品最低的投资起点为5万元。可见, 网络理财产品是“零用钱”理财工具, 同时为暂时还没有能力进入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理财渠道, 而银行理财产品针对的是具有一定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因此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对银行现有理财产品也难以形成直接的威胁, 但长期来看, 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三、结论

从具体的投资角度看, 目前的网络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 虽然都有替代银行储蓄的趋向, 但两者定位不同, 面向的投资群体也有所差异。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不同理财方式。对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 可以选择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对收益和安全要求高的, 可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3年6月, 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天弘基金公司合作, 开通余额宝功能, 直销中国第一支互联网基金。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在不足一个月内, 客户转入余额宝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 引起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讨论。余额宝自诞生以来, 不断显示出其强大的吸金能力, 引起理财产品市场的巨大震荡。余额宝引发了网络理财的热潮,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层出不穷, 不仅影响银行的活期存款, 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有一定的冲击。很多投资者可能不清楚, 究竟余额宝与银行理财产品孰优孰劣?网络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产品, 但在风险性、流动性、收益率起始资金等方面, 双方有不少可比之处。

关键词:网络理财,银行理财,余额宝

参考文献

[1]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金融发展研究, 2013 (9)

上一篇:试验系数下一篇:研究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