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会计范文

2024-06-20

资产重组会计范文(精选11篇)

资产重组会计 第1篇

关键词:资产重组,会计问题,解决对策

企业资产重组的模式创新和行业改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手段, 能够使企业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 为国家进步创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资产重组的关键内容是对企业资源的整理、测量、采集以及报告, 即企业会计活动内容, 由此可见, 企业会计是企业资产重组的根本内容。基于此, 必须使企业会计活动的规范工作与企业资产重组的创建工作并重, 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企业资产重组以及企业会计活动的发展现状

企业资产重组的主持者包括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企业股权的掌控者以及企业外部的经济主导者, 企业资产重组的主持者依据企业资源的分布结构和企业资金的投放状态进行企业发展结构的重组、调整和规划, 并实现企业实权的重新分配。现如今, 我国各大企业对“资产重组”学术定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 企业领导阶层对“资产重组”概念意义的认识较为模糊, 且对“资产重组”现实作用的理解不够科学, 导致我国各大企业对“资产重组”的研究都是泛泛而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外国资金投放到了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市场的广大性吸引了外国企业的投资目光, 但是, 不仅是中国企业, 还包括中国政府, 都缺乏对外资引入和利用的长久发展眼光, 使一系列外资活动受到来自企业传统的资产重组模式和市场局限的经营秩序所束缚。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几年中, 中国经济市场逐渐打开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大门, 经济市场中跨国公司林立速度之快、规模之大, 此时, 我国各大企业面临着又一发展难题, 即外资企业大幅占据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受到从未有过的市场竞争压力。与其他国家的国内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较, 中国企业的发展规模普遍较小, 企业资产匮乏, 管理结构松散, 其中, 重点解决中国企业规模小、资产分散的重要问题, 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 并且能够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 严肃对待企业会计的重大问题, 进而扩大企业的资产重组成效。另一方面, 中国企业可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 利用科学的企业规划和新颖的企业目标吸引来自其他大型企业亦或跨国公司的资金投放, 在短时期内快速实现企业的资产重组, 促进企业资产重组模式的发展, 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会计问题, 进而实现市场经济中的资源互补, 扩大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二、企业资产重组中严重的会计问题

会计问题的牵连性严重影响企业资产重组生成的效果, 贯穿于企业资产重组活动的始终, 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整体性发展和国家市场经济的有序构成。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重组中严重的会计问题, 已然成为企业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

1. 企业上市资产的直接占用

现如今, 企业上市资产的直接占用率逐渐增长, 大股东私自分配企业上市资产的行为已是尽人皆知。控制、规范企业的控股行为是企业会计部门需要亟待整治的重要问题, 也是可行度较难的会计问题。基于上市企业关联对象占用资产“规范”同“不规范”的区分标准, 不难发现, 我国各种属性的企业制度改革不够彻底, 上市企业与原始企业之间绳系于各种业务沟通和合作建设, 具有一定程度的资产占有率可以视为“规范性的上市资产占有”, 属于合理的商业行为, 但是, 超高额度的“非规范性上市资产占有”属于企业发展进程中的违规行为, 而且难以在企业会计报表中发现、处理、上报上市资产的“不规范”行为, 无法掌握大股东的上市资产占有量, 更无法准确估算上市企业的资产总额。

2. 关联交易存在不平等性

上市企业同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应属中性, 而我国将“重要的价值转移方式”作为关联交易的发展模式, 不平等的关联交易就此生成。不平等的关联交易有违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公开性, 上市企业与关联对象之间的资产转移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 以及资产投资方同市场消费方的切实权益。索取型关联交易和付出型关联交易是体现关联交易不平等性的突出样例, 索取型关联交易实现了关联对象在上市企业中的利益转移;付出型关联交易实现了上市企业从关联对象中的利益获取。不平等的关联交易可以增大上市企业的收益, 巩固上市企业的融资地位, 但是对上市企业的业绩仅仅起到了粉饰作用, 并增大了大股东“非规范性的上市资产占有率”。

3. 企业会计担保职能的落后

担保是一种企业利益维护的自发行为, 是市场竞争机制中的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进程中, 违背企业发展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控股股东借款数额进行强力担保的行为体现了商业发展的盲目性。假设控股股东不能够如期偿还全部贷款, 母企业就不得不承接连带的法律责任, 致使母企业陷入高额的负债困境。无法重组企业资产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发展进程中的财务风险, 致使控股股东无节制的贷款和借款行为成为企业会计活动的严重问题之一。

4. 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缺陷性

我国传统的企业资产重组方案与现今的企业会计核算方式相比较而言, 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成为企业资金重组模式时代创新的标志。尽管如此, 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性, 比如会计制度的制定主体存在错位现象, 会计活动的践行者滥用管理职权, 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职权模糊, 与此同时, 在企业资产重组交易过程中, 严重的允许价值高估现象十分普遍, 致使企业会计活动面临着准确确定资产允许价值的艰难问题。

三、解决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问题的战略措施

1. 加强会计工作对企业上市资产占用的规范作用

加强会计工作对企业上市资产占用的规范作用, 必须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活动中企业资产的专业评估机构, 进而规范任何人对企业上市资产的占用行为。加强企业资产专业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有助于对企业资产的配置和流动进行科学地评估、计量、整理和上报, 真实地了解企业资产的分配模式, 进而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力约束不正当的企业上市资产占有行为, 切实解决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活动对上市资产占用的监管问题。

2. 健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平等性关联交易

健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平等性关联交易, 必须在企业资产重组进程中形成规范、科学的交易原则, 发展并创新企业会计管理系统, 在企业资产重组的关联交易中体现出会计管理的严肃性、条理性以及系统性, 将会计管理标准作为一切相关企业关联交易的行为准绳, 与此同时, 确立企业资产监察和评估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管理系统能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完善市场发展结构, 为优化企业资产重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强化企业会计的担保职能

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优化企业的资金重组, 以上是强化企业会计担保职能的重要举措。提高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 增强企业业绩的可预测性, 能够切实体现企业会计担保职能的现实价值和进步意义。日益完善企业信息的披露机制能够增强企业资产重组决策的科学性, 规避企业投资风险, 进而增强企业发展的经济实力, 为强化企业会计的担保职能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4. 建立健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为切实解决我国企业会计问题与企业资产重组建设日益尖锐的矛盾, 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利用资产盈余管理和信息隐藏手段调节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发展模式, 加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可以细化到以下几个会计工作内容:一是资产转让定价, 二是资产体系评价, 三是账面价值测算, 与此同时, 必须加强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制定中对资产操作违规的处理力度, 规范关联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彻底杜绝资产重组的虚假行为, 从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根本上保障企业资产重组的成效。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只有切实解决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 规范企业发展中一切与资产重组相关的活动行为, 才能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由粗放发展模式向集约发展模式的转变速率, 优化我国市场配置结构、企业资产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结构。将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问题的处理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加强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实力, 为推动并加强我国市场企业的发展和延续做出充足努力, 以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孟伟.企业资产重组相关会计问题探析[J].中国外资, 2011, 17:46.

[2]韩旭.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03:205.

[3]杨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21:165.

资产重组会计 第2篇

财务会计包括两大门类,即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企业财务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预算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同性: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差异性:谨慎性:预算会计不设这一原则;企业会计实行配比原则,而预算会计没有;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记帐基础,而预算会计中只有事业单位执行此原则,其他则实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以历史成本计价;事业单位以此计价,行政单位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无此原则;事业单位执行专款专用原则,而企业单位则不同;

4.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期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方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一般没有损益的核算。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3.会计要素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既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预算会计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固定资产损耗价值得不到反映。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全额事业单位不从事生产,占有固定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但固定资产支出是随着固定资产的耗费而转移的,根据收支配比原则,这种支出应以折旧的形式分配到每年的支出当中。目前的规定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当固定资产购入时作“事业支出”处理,会虚增当年事业支出数;其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又人为地减少每年的事业支出数,从而虚增事业结余,不能真正地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而且,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没有正确的会计评估,使得事业单位每年使用固定资产的耗费不清晰,事业支出信息模糊,折旧得不到反映,单位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没有体现其净值,导致净资产虚增,从而影响国家对全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造成有些该投资的地方没有投资,而不该投资的地方却重复投资,形成国家资金使用不准确性。

2 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标准定价过低。根据《事业单位会计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标准定位在:“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末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显得过于偏低。按照这样的标准,单位大量的电话机、热水器、办公桌椅等简易设备也列入了固定资产管理范围,这样相对于其他价值较高的设备而言,这种简易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宽,而过宽的核算范围就会带来固定资产统计不准确。

浅谈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第3篇

关键词 资产重组 资产评估 企业风险 财务

一、资产重组概述

企业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和改变,对实物资本、无形资本等资本的重新组合,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谋取竞争优势,实现重组主体的效益最大化。

具体说来,资产重组的内容包括:

1、收购兼并

在我国,收购兼并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收购其他企业股权或资产,兼并其他企业,或采取定向扩股合并其他企业。

2、股权转让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重组,是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国股权转让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包括股权转让、二级市场收购、调拨,并通过控股股东收购管理股份转让等形式完成。

3、资产置换

在中国,这是一种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核心业务资产,或者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呆滞资产的行为。

4、资产剥离和所拥有股权的出售

这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出售部分自己的资产给目标公司,以造福于公司和由此产生的行为。

5、其他

根据资产重组的定义,我国还出现过以下几种重组方式:国有股回购、债务重组、托管、公司分拆、租赁等。

二、企业资产重组各环节的财务会计问题

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主要表现:前期调研的财务问题;资产评估过程中的财务问题;拟定谈判协议时的财务问题。

(一)企业并购前调研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开展前期调研是企业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的前提,如果调研不充分,关键问题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并购决策可能就是错误的。在调研过程中,除对企业概况、资产分布、人员、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等内容作全面了解外,更要关注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的组成情况,是否存在相關财务风险,全面分析或有事项,然后根据调研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实际的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资产并购重组时,应把被并购企业的总资产情况、净资产情况、负债结构、注册资本构成、经营性资产状况和企业负担情况等资产构成状况作为重点进行调查。通过深入而细致的调研了解,对被并购企业在财务角度有一个大体的评价。

(二)谈判前进行资产评估的财务问题

在双方谈判前,应结合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定评估基准日,确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有形、无形资产进行客观的评估,因为资产评估是双方谈判的基础和依据。在评估之前,企业要聘请评估质量和信誉都比较好的的中介机构,拟定评估意见,明确评估范围,根据评估标准选取恰当的评估基准日评估。其次要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根据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选取恰当的评估方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工作。我们还要注意到,被并购企业经营是个动态过程,在评估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给予重点关。

(三)拟定并购价格及相关协议的财务问题

资产评估工作完成后,双方即可以开始商谈并购价格。这一部分可能涉及的财务问题有: 1、确定重组方式,即根据相关制度、企业规模大小和对方意愿,确定并购重组的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资产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企业,可通过授让股权达到绝对控股的方式,实现并购目标;对资产质量不高、但通过改造后可迅速扭转情况的企业可收购其净资产;对规模适中、急需注入资金的企业,可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重组目标。2、确定并购价格,在资产评估完成后,根据其结果,以被并购企业净资产为依据,考虑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的潜力,确定并购价格。一般情况来说,有发展潜力的被并购企业,并购价格可以考虑高于评估净资产的价格,而对于哪些亏损和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应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3、确定支付方式,支付方式包括现金、债券、证券等等。应结合企业资金实力,确定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方式需要收购企业筹集大量现金用以支付收购行为,这会给收购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债券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证券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以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此类用于并购支付手段的债券及证券必须具有相当的流通性及一定的信用等级。

三、改进企业资产重组中财务会计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在我国这样的法制社会,一切事务都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所以完善相关法律,可以规范企业行为,保证各方权益。加大力气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使上市公司并购监管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二)采取正确的战略,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资产重组理论与经验

在这个全球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大企业兼并的动向、趋势及其后果。一些外国跨国公司可能会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我们对此应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吸取他们资产重组的经验。

(三)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现代企业人才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可以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学习资产重组的知识,用实例性的东西让大家更明白资产重组的过程,使之在重组前对资产重组有较强的理性认识。 着重力气培养那些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熟练掌握有关资产处理、资产认定、财务知识和各种经济法规,且能对之运用自如并具有资产重组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见,陈歆玮.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 [J].经济科学,2000(1).

[2]轧娟.我国传统行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及其绩效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

[3]曹昀.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事件与半强型市场效率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2002.

[4]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18).

集团内部资产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第4篇

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业务, 一般有子公司并购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子公司并购集团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交易等。

1. 子公司并购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

这是指集团公司某一子公司以现金或其他资产作为对价购买集团公司持有的下属其他子公司的股权, 以控股合并或吸收合并的方式将被合并公司纳入该子公司的管理序列, 由此将集团公司某一业务领域统一归口由某一子公司实施集中管理。

2. 子公司并购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

这是指集团公司某一子公司以现金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收购集团公司下属的不具有法人实体资格的分公司, 并将其作为子公司的分公司实施管理。

3. 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

为达到规范管理及合理避税等目的, 某些时候集团公司会把部分全资或控股公司吸收合并, 将其所有资产、负债均并入集团公司账簿和报表核算, 将其变更为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

4. 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交易。

为了提升子公司业绩, 帮助子公司上市融资或发债融资, 有时集团公司会将子公司的非生产性、福利性资产剥离出来, 由集团公司承接, 或将其与集团公司及其他子 (分) 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置换, 从而提高子公司的资产质量, 增强其盈利能力。

二、主要重组业务的账务处理

1. 子公司并购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的账务处理。

由于这一交易的双方是集团公司统一控制下的两个法人实体, 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 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账务处理。控股合并的, 合并方以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支付的对价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被合并方无需作账务处理, 但应到工商部门进行相应的股东变更登记;集团公司出让股权的, 应终止确认该长期股权投资, 收到的对价与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吸收合并的, 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支付的对价与其账面净资产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被合并方应将资产负债表清零, 并办理相应的工商注销手续;集团公司出让股权的, 与控股合并进行同样的账务处理。

2. 子公司并购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的账务处理。

子公司收购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时, 作为收购方, 一般应将收购的分公司看作一项业务资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 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账务处理。而作为资产出让方, 集团公司应根据分公司的资产、负债类别按照处置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以及其他各类资产、负债的有关规定将处置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 (不考虑相关税费) , 并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若收到的对价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以公允价值或其原账面价值作为收到资产的入账价值, 并以此为基础确认处置分公司资产的损益。

3. 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的账务处理。

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 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但在具体实务中应分合并全资子公司和合并控股子公司两种情况进行账务处理。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 应将从子公司中取得的相关资产、负债以其原账面价值入账, 并终止确认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小于取得的净资产入账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集团公司的资本公积;反之, 应冲减集团公司的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相应冲减留存收益。集团公司吸收合并控股子公司的, 除按前述原则确认收到的子公司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 并终止确认对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外, 还涉及向控股子公司的其他股东支付对价的问题。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 应将取得的子公司净资产入账价值与终止确认的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发行股份面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相应冲减留存收益;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的, 应将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终止确认的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 相应冲减留存收益。

4. 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交易的账务处理。

集团和子公司之间除上述交易之外, 有时也会发生其他非流动资产交易, 如集团公司将部分零星的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置换到子公司, 或子公司将部分长期资产剥离至集团公司。这类交易一般不构成企业合并, 因此不能按照前述企业合并的有关原则进行会计处理。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交易按照支付对价的不同可分为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种。对于以货币结算的交易, 出售方应按照资产处置的规定, 将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购买方应按支付的对价确认购买资产的入账价值;对于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的交易, 交易双方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处置损益。

三、账务处理例解

A集团公司拥有B、C、D三家子公司和E、F、G三家分公司。为加快发展, A集团公司计划以B公司为平台实施主业资产整体上市, 为此A集团公司决定实施以下资产重组行为: (1) 把子公司C和分公司E以出售的方式重组转让至B公司。C公司账面净资产2 500万元, 评估值为3 000万元, A集团持有C公司80%的股权, B公司按照评估值以现金支付了对价。 (2) 把分公司E以增资的方式转让至B公司。分公司E资产账面价值1 500万元, 负债账面价值500万元, 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 净资产评估值为2 500万元, 双方同意按评估值增资2 00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3) B公司把部分非经营性资产剥离至A集团, 该部分资产账面价值3 000万元, 评估价值2 500万元, A集团以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 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 000万元, 评估值2 600万元, B公司另向A集团支付现金100万元。

上述案例 (1) , A集团公司做如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2 400;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2 000, 投资收益400。B公司做如下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2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00;贷:银行存款2 400。同时B公司还要编制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 并详细披露该交易。

上述案例 (2) , A集团公司做如下账务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 500, 相关负债500;贷:相关资产1 000, 营业外收入等2 000。B公司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相关资产1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 500;贷:相关负债500, 股本2 000。同时B公司在对外报送财务报表时应详细披露该交易。

上述案例 (3) , A集团公司做如下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100, 固定资产等2 500;贷:无形资产2 000, 营业外收入600。B公司作如下账务处理:借:无形资产2 600, 营业外支出500;贷:固定资产等3 000, 银行存款100。同时B公司在对外报送财务报表时应详细披露该交易。

参考文献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第5篇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减值转回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产生

(1)决策有用观是资产减值准则产生的起点。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应当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资产减值准则试图通过将账面金额大于实际价值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来剔除企业资产中的“水分”,使企业的资产价值更真实和公允,从而夯实资产的质量。由此可见,资产减值准则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资产价值的可靠信息来帮助他们决策,而这正是体现了决策有用观的相关理念。(2)资产的定义与本质对计提资产减值提出了要求。在如今的会计理论研究中,对资产的定义是基于斯普拉格(Sprague,1907)在《账户原理》一书中提出经济学的思想。资产被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当资产的账面金额大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是符合资产定义要求的。(3)实务操作中对资产减值计提的人为操纵产生了准则规范的必要性。资产减值准则要求管理当局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计提资产减值从而更稳健地确认企业当期收益,更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在实务中管理层往往出于某种需要(如平滑利润、扭亏为盈等)少提或多提减值准备,以影响当年度的盈利。

二、计提资产减值的动机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称价值毁损因素,是指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基于外部的宏微观环境变化导致公司资产价值下降。因此计提资产减值是为了使公司资产价值更加接近其真实的市场价值。戴德明等(2005)研究亏损了2001~2003年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动机后发现行业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率等经济因素对亏损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显著影响。王跃堂等(2005)研究上市公司执行2001年准则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后发现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行为能够反映出公司所在行业或其自身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2)盈余管理因素。盈余管理因素是指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源于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或股东利益进行的人为干预和操纵。实证研究表明,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将盈余管理因素分为利润平滑、大清洗、管理层变更等。一是平滑利润。企业的管理层为了避免业绩的大起大落,存在通过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来平滑利润的动机。在企业利润较高的年份,管理层会通过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建立起“秘密储备”。当企业业绩未能达到预期时,管理层就能释放之前的“秘密储备”来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二是大清洗。在国外,企业高管的薪酬合约中往往包括了激励性薪酬条款,而当公司业绩下滑时却缺少相应的惩罚机制。这样当企业的利润低于预期且无法通过盈余管理改变时,管理层就存在动机将以后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提前确认,从而为将来提高盈利水平创造空间。而在我国,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特殊处理或取消上市资格,同样存在着动机,通过以上手段来人为实现盈利。三是管理层变更。在企业更换管理层后,新的管理层可能会以会计估计变更的形式增加资产减值准备来向市场传递其严格管理企业的信号。同时,资产净值的减少提高了公司的资产回报率等一系列指标,能够让新的管理层“轻装上阵”。(3)谨慎性因素。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风险和损失。因此,企业对于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这个“坏消息”应当充分及时地确认减值损失。代冰彬等(2007)检验了在资产减值计提过程中谨慎性动机的存在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另两个因素相同时,“坏消息”公司将比“好消息”公司计提更多的减值损失。这就证实了除了被广泛接受的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谨慎性因素也能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三、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1)我国资产减值制度发展历程。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2年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提出企业可自愿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随后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将计提减值的资产扩展到了存货。1998年财政部出台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取代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境外及香港上市的公司在会计期末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要求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除采用备抵法对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外,对其他三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可比照上述规定自愿计提减值准备。随后,1999年财政部出台的补充规定四项将资产减值准备由上市公司推广到了到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由四项资产减值准备扩展到八项资产减值准备。2007年颁布实施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除了单独将《资产减值》作为一项准则来列示之外,还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中涉及相关资产的减值问题,同时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2)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处理上。我国会计准则对短期资产与长期资产进行了区别对待。对于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准则允许在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资产价值已恢复的情况下予以转回。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则明确规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均不得转回。第36号国际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定是否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已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只有在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所使用的会计估计改变时,才可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最后,国际准则不允许转回已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这表明,国际准则允许有条件地转回资产减值损失,且并不区分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对于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代表的长期资产,一旦发生减值损失后,价值恢复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认定为永久性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即使有迹象表明价值回升,处于谨慎性考虑也应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升值。此外,禁止转回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还能有效的遏制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国内外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这一差异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采取有条件趋同的优越性。

四、现行准则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如前所述,现行准则已经明确禁止了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转回行为。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盈余管理:(1)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公司可能会更多地采用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来从事盈余管理;(2)长期资产的实质性处置。虽然新准则规定了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在其价值恢复时不能恢复,但公司还是可以通过实质性处置来达到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目的。因此长期资产变卖、资产重组等实质性处置行为都有可能会沦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

综上所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有条件趋同。最新资产减值准则的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行为,通过禁止转回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提高了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加强了信息决策的有用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监管的逐渐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必将克服其现阶段存在的局限性,更好地实现“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周东华.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2010(5)

[2]喻梅.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现有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09(8):105

资产重组会计 第6篇

一个企业,往往会经历很多的历程,那么企业改组,自然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影响,因为它会改变一个企业的结构,当然,支持这些构造的框架就是我们的企业债权人和所有者,例如:随着企业业绩的提高,企业需要扩大、拓展业务。所以,顾名思义,就是改变原有的组合和结构。

如果再往前追溯几十年,“企业兼并”可能还是个陌生领域,然而今天,可能每一天都有企业兼并的发生,说的更通俗易懂些,就是我这个企业看好你这个企业了,我主观认为你的加入会使我企业的未来有一个质和量的突飞猛进,当然,我们会谈好一个价钱,谈妥一个条件。但是,所有的企业兼并都是成功的吗?我想并不是那么绝对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两两组合。

可能我们看到新闻报道企业的重组觉得司空见惯了,我个人觉得,企业的重新组合是个很好的现象,两个企业存在一些交集领域,但是却各有千秋,如果我们进行重组,各取所需,会带来利远大于弊,例如:企业的视线更宽广了、规模更大了、商业机遇更多了、员工的潜能最大化、发展更快了……因为它不单单是实物资本的组合,更有很多无形资产的潜力才是最大的,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企业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每一个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战略,来确保企业的正常与运行,不同的是,有的企业喜欢长远打算,有的企业擅长短期利益,这没有对与错,不同的战略可能带来的是同一种结果,那就是“盈利”。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当作出企业的企业改组、兼并或者重组的时候,他们会试想一下预期,当然随之而来的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影响。

例如,新的血液的注入,必定让企业焕然一新,上到高层下到员工,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迎接一个新的局面,我认为高层与员工的齐心协力,往往比好机遇更能使得企业突飞猛进;另外,我们会跳出原来固有的思维和模式,看到其他企业的优势,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当然了,两个企业的合并是需要磨合的,不免会发现很多问题,但是我更相信,解决问题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会发现新的“大陆”。

三、企业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企业改组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改组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是一项新的领域,尚不成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首先我们就是需要弄清问题所在,这时候,首先担当巨此任的就是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的规划与分析给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进行改组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来的债权和债务进行清理,这时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参与,拿出一个有权威的数据与分析,为了确保接下来的工作真实、顺利。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划分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政府和各相关机关的允许。

2.企业兼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兼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分别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不得来回变动,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利益问题,任用方法,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必然是违反规定。

首先,针对购买法,就是说明企业有了一定的价值,可以通过买卖来实现,购买法要求按公允价值反映被购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公允价值需要同时体现在原来企业的账户中和合并后的账户中,另外,例如公允价值是1000万,而实际的购买成本是1200万,这里的差额200万,计入商誉,因为原有企业从建立到发展到今天,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度过了许多历程,所以一定是有商誉存在的。

权益结合法的运行机理和购买法是截然不同的,不再是买卖,不再需要确定其公允价值,而是一种“股权换股权”,是一种无形资产的交换,但并不是简单的交换,这里涉及到账面换出股本的金额加上现金或其他资产形式的额外出价与账面换入股本金额之间的差额,应调整股东权益。

3.企业资产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的资产重组不仅关系企业的生存,更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首先,应对并购企业的目标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提出其中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发现亏损或不盈利的业务,以便能够整合力量,稳固在市场上的地位。

四、结论

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下,经济理性的微观主体通过经济活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一种自发行为。当然,理论往往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的探讨与借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与会计核算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不但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把会计核算应用打企业变革中去。

摘要:本文以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为研究主题,首先是对企业改组、兼并及资产重组的简要理解,其次,着重分析了而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最后,每个企业会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这里重点介绍了购买法的机制和权益结合法的机制。

关键词:企业改组,兼并,资产重组

参考文献

[1]《企业并购整合/营销管理前言丛书》.武汉大学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推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陈金华.资产重组会计问题讨论[J].财会与审计,2010.

资产重组会计 第7篇

资产减值会计是建立在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Conservation) 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行为, 它的理念是宁愿低估资产、收入也不愿高估资产、收入, 宁愿高估负债、支出也不愿低估负债、支出。对于资产减值会计结果的处理, IASB与FASB存在差异:IASB允许提取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资产价值回升时在提取的范围内予以转回;而FASB则不允许提取的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转回, 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旦提取就不允许转回。

我国在2006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显然采用了FASB的观点, 其规定在无形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中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 在以后期间不允许转回, 而在存货等流动资产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资产升值时, 可以在提取的范围内予以转回。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结果记入资产减值损失, 直接记入利润表, 所以如果允许转回的话, 就会给予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罗进辉等 (2010) 对2004~200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前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进行了分析, 发现: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平滑利润、避免亏损等盈余管理的动机。谭燕 (2008) 对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的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转回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规则的规制的确约束了利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行为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张然、陆正飞和叶康涛 (2007) , 顾振伟和欧阳令南 (2008) 的研究也支撑了上述观点。这也是我国规定长期资产提取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的理论支撑。站在监管层的角度看, 从原有会计准则允许所有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到新会计准则只允许流动资产中提取的减值准备允许转回, 就是为了减少公司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大量运用公允价值, 一般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相关性。公允价值的目的是反映真实性, 要求通过动态计量达到真实反映, 实现真实资产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 (任世驰和李继阳, 2010) 。可见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减值会计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资产减值会计是公允价值的减效应, 从纯粹会计意义来看, 资产减值会计与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公允价值会计理念是相悖的。

本文试图就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资产负债观的分离与耦合进行研究, 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负债观的视角下, 长期资产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是否合理? (2)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方式是否属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范畴, 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3) 在资产负债观的视角下, 资产减值会计如果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那怎样的会计处理设计才能减少公司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二、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分离和耦合

1. 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的分离。

资产减值会计的出发点是, 当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资产的期末价值高于资产的期末的公允价值减去相应的处置费用和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时, 表明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 这时按照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就要按照两者的差额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其结果记入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润表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流动资产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资产减值回升时可以在原有的提取范围内予以转回, 而对长期资产提取的减值准备, 一旦提取, 以后期间不允许转回。要注意的是, 这里涉及的流动资产是指存货等这一类的流动资产, 而金融资产中的流动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

按照FASB的观点,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交易的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价格。公允价值具有的相关性更强。而是否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核心其实就是对可回收金额的确定, 也就是对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减去相应处置费用和未来资产现金流量的确定。FASB公布的157号公告中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盯市”方法, 如果资产或者负债存在活跃市场, 其市场价格就为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者负债, 但是存在同类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 应当以调整后的市场价格为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前两者都不存在, 则以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公允价值, 此种模式称为“盯模”。资产减值准备判断的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减去相应处置费用, 就是公允价值估计技术的第一层估计, 即市价, 未来资产现金流量的确定就是公允价值估计技术的第三层估计。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基础是一致的, 其核心都是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但它们又是分离的,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出发点不同。公允价值会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准确反映资产的价值 (本文只讨论资产的公允价值, 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 是资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反映。从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看, 它代表了公司管理层对资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预期, 如果这种预期的经济流入的计量是准确且可靠的, 那就真实反映了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从会计的角度看, 公允价值体现了IASB和FASB一直所追求的会计信息应当更具有相关性的特点。IASB一直倾向于财务会计报告从过去的收入费用观转到资产负债观。因此IASB力图将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从金融工具向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生物性资产等进行拓展。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出发点是为了契合会计所强调的谨慎性原则, 它强调现在而不是未来, 只确认减项行为不确认增项行为。

(2) 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不同。一般情况下, 资产的期末价值应当与资产的真实价值一致, 所以当资产的初始计量低于或者高于资产的期末价值时, 应当对初始计量进行调整。初始计量与期末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 一般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作为利得记入利润表中。但是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而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除了流动资产可以在以后资产价值回升时予以转回外, 长期资产当中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当资产的历史成本高于资产期末的可回收金额时, 其差额记入资产减值损失, 即记入利润表中。可见单从资产价值下降的角度看, 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会计处理效果是一样的, 对企业的损益影响的效果一致。比如某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 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为8万元, 假定处置资产不需要相关费用。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下, 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为2万元;在资产减值计量模式下, 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也为2万元, 它们对企业的损益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不考虑资产处置费用的情况下, 可以把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看成是公允价值会计处理的单向行为, 即只记资产减值不记资产增值。

(3) 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的数额存在差异。公允价值会计的理念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等于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资产减值会计的理念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等于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这里的可回收金额应当等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和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最高者。

可回收金额的确定的核心其实就是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当期末资产的市价很容易获得时, 并且不存在资产处置费用时,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其实就等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当期末资产的市价难以获得, 又不存在同类或者相类似的资产时, 就要采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 即输入参数估价。此时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至少涉及以下几个参数问题:第一, 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估计;第二, 无风险折现率的估计;第三, 未来现金流量可能变动的预期。

从理论上讲, 如果在信息完全充分的情况下, 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等于资产的公允价值, 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无论期望现值法还是传统现值法, 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一般都存在偏差, 所以使用现值法估计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不等于用市价获取的公允价值。

比如一项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是20万元, 假定此项资产的市价为18万元, 资产的处置费用为1万元, 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测算为16万元, 而按照资产减值会计期末资产的价值应当为17万元, 所以要计提3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那期末资产的价值应当为18万元, 这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万元。当资产的市价不可获得也没有相同或者相类似的资产时, 资产的期末价值按照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 此时资产的公允价值等于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由此可见, 判断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是否一致, 取决于采用何种公允价值的估计技术, 它们之间有可能相等也有可能不相等。

2. 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的耦合。

(1) 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基础是一致的。前面已经论述, 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就是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的确定, 而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确定的核心是资产公允价值的判定 (毛新述和戴德明, 2011) 。无论是公允价值减去资产处置费用还是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其实质就是利用不同的估计方法来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只不过资产减值会计是只记资产减计 (Asst Write-Down) 的一种单向行为。资产减值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对资产未来收益下降的判断, 其目的是为了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从会计计量的角度看, 资产减值会计是公允价值会计的一个特例。

(2) 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处理的耦合。在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模式下, 当期末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不一致时, 应当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至资产的公允价值, 其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 可见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变动是记入权益还是损益存在着矛盾。本文认为, 无论IASB还是FASB都支持会计准则应当趋向于资产负债观, 也就是体现一个企业的最终受益应当是资产的增值, 并最终体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所以应当将公允价值变动结果记入资本公积而不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资产减值会计中, 具体而言, 流动资产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资产的价值回升时可以转回, 但只能在原来提取的范围内予以转回。

对于长期资产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准则规定一旦提取就不允许转回。本文认为这不符合公允价值的会计原则, 也不符合资产的定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 资产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 由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并且这种经济总流入应当能够可靠计量。既然资产价值准备代表资产的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降低的预期, 那么当资产市场价值回升时, 代表企业的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的增加, 所以应当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资产减值会计与资产负债观的分离和耦合

资产负债观是与收入费用观相对应的一种计量会计收益的观点, 它认为会计的收益应当是基于资产和负债期初和期末的差额的变动。企业本期的收益等于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加上对所有者的利润分配再减去所有者新增加的投资。可见资产负债观只关注用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来计算本期所有者的收益, 从而避免了收入费用观里的各种人为的摊销和预提费用。在资产负债观下所有涉及资产和负债变动的要素都应当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而不论其是否已经实现, 因此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实现的收益应当是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差额扣除资本投入和利润分配的漏出。这种计算出来的收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真正财富。从投资者角度看, 投资者主要关心的应当是股东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而资产负债观恰恰契合了投资者的需求。

资产负债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解交易和事项实质的方法, 旨在用一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习惯的方式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该类交易和事项的结果 (李勇、左连凯和刘亭立, 2005) 。资产减值会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理念, 资产减值会计的出发点是,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时, 表明资产的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下降 (尽管这种收益还没有实现) , 所以应当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是对长期资产而言, 资产减值准备一旦提取就允许转回, 当资产的价值回升时,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理论, 表明资产的预期未来利益流入的增长, 因此也应当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见正是因为资产减值资产减计的单向行为, 导致资产减值会计并没有完全体现资产负债观的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甚至是分离的。比如企业2007年购入一项固定资产, 期初成本为10万元, 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 按照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使用2年后其市场价值为5万元, 3年后市场价值为7万元。按照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009年的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减去提取的折旧4万元为6万元, 由于市场价值为5万元, 所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万元。2010年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万, 由于市场价值为7万, 在不允许资产减值转回的情况下, 不做会计处理。如果按照资产负债观, 2010年资产的市场价值已经上升到7万元, 表明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得到恢复, 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与市场价值一致, 应当做会计处理, 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万元。

另外, 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记入资产减值损失最终计入利润表, 也不符合资产负债观的宗旨。资产发生了减值表明所有者拥有的净资产降低, 并不代表企业的收益就减少, 它实际上是资产重估的结果, 所以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科目中, 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 同样的道理当资产的市场账面价值回升时, 也应当把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市场价值, 同时转回已经累计的“资本公积———资产重估”。

四、结语

我国会计准则现在还主要侧重于收入费用观, 这是由我国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李勇和左连凯, 2005) , 收入费用观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按照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则, 会产生大量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项目, 进入资产负债表中, 这明显不符合资产负债观所倡导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 也与我国会计准则力图推行的公允价值计量背道而驰。因此我国现在实行的资产减值会计要实现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目标。

资产减值会计应当建立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之上, 以提供会计的相关性为主要目标。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不应只是资产减计的单向行为, 而应当是双向的行为。

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有分离也有耦合, 但是它们的计量基础是一致的, 所以资产减值会计应当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协调, 在资产的市场价值回升时也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这不但符合资产负债观的要求, 也是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摘要:公允价值会计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计量方式, 其会计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而资产减值会计建立的基础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观在某些方面是分离的。所以有必要将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应当将资产减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 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期末价值, 并将其计量的差额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当中, 即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 而不是利润表。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资产负债观,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李勇, 左连凯, 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 2005;12

[2].陈丽花, 黄寿昌, 杨雄胜.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的市场效应检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试行一年的研究.会计研究, 2009;5

[3].谭燕.资产减值准备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 2008;11

[4].毛新述, 戴德明.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会计研究, 2011;4

资产重组会计 第8篇

1. 会计准则是从财务会计体系出发介绍固定资产概念及特征

固定资产具有下列特征: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因其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而在税法中,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会计岗位是指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主要涉及操作层面,包括出纳、收银、车间成本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费用核算、报表系统、税务会计等。据此把会计目标工作岗位概括为出纳 (含收银) 、成本费用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等四类岗位。

2. 本着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固定资产会计是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费用审核、固定资产分类账结算、固定资产折旧报告及资产报告,负责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等工作的总称。重点对公司总部及办事处的所有的办公生活设施、电子设备、工具仪器、车辆、生产设备、房屋建筑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本着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如对于数量多、单价较低的一些工具、模具、器具等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

税法确定固定资产标准有两点,一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二是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税法不仅从年限上进行规定且还确定了其价值。

3. 从不同角度对资产进行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从会计岗位管理和经济用途等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义,税法从岗位、功能、年限、价值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义。建立企业会计制度就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其根本点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可能性。

税收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税收利益, 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 对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制定税法主要是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保护纳税人的权益。会计目标和出发点与税法目标等不一致,导致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

1.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物资、机械使用费、人工成本、施工管理费、各项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税法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全部支出为计税基础。会计准则比税法对固定资产确认范围宽泛。

2.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

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入固定资产,在初始计量上,税法与会计准则有差异。如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资产,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3年以上,该类购货合同实质上具有融资租赁性质,购入资产的成本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应支付的金额与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从事该会计岗位核算员应掌握固定资产核算实务,具有资产使用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

税法《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税法实际成本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由此不但导致后续会计折旧与计税折旧存在差异,而且还涉及未来结转“未确认融资费用”时的纳税调整。

3. 会计准则与税法有关重要原则分析

(1) 谨慎性原则与据实扣除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从会计职业岗位出发,应保特必要的谨慎态度,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一种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即会计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实务处理。

税法根据支付发票金额确定,即据实扣除原则处理。从反避税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税法若完全认可会计核算中的谨慎原则,必然会减少或滞后企业的应交税款,这是税务部门替企业承担潜在风险。

税收制度对谨慎性不完全认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谨慎性原则对收入和费用的处理不配比。当会计事项存在不确定性时,谨慎性原则要求少计收入、多计费用。按照谨慎性原则,必将减少或递延企业应交税款。二是谨慎性原则确认的是估计资产损失,没有交易凭据,不符合税收制度的可靠性要求。三是谨慎性原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会计人员一般被认为有避税倾向,因此难以取信于税务部门。税收的据实扣除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2) 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与税收的法定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一个基本会计原则,其内涵是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比如在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核算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视同融资进行账务处理。但税法不承认这种融资,而视为销售、购入两项经济业务分别进行处理。

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或外在形式有时是不一致的。税收制度在确定计税依据时,采取的是法定性原则,如重视发票、索取凭据、合同、结算方式等。因为,对一项交易和事项的把握,尽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给予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要较多地利用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如果将财务人员专业判断的结果作为计税依据,税法就不能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和确定性,税收征纳的随意性现象则会滋生和蔓延,所以,税法必须更多地考虑一项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

由于会计和税法目标不一致,会计上关于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后续支出等处理与税法规定确定的不同,形成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税法的差异,影响会计利润,也影响了应税所得。

三、折旧范围和折旧方法的差异

会计处理上,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劳务费等。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与税法标准一致,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1.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会计岗位核算员要结合公司政策与会计制度,加强总部费用核算及费用控制,规范管理固定资产,强化费用、资产管理。

折旧范围和折旧方法方面,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

2. 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税收规定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对非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则上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

税法处理上,在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税法还就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出了规定,而会计处理时按照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

四、固定资产开办费等处理的差异

1.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再采用预提和待摊方式,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有利于防止会计信息的人为操作。

2. 税法规定

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由于支出数额较大,需要分期摊销,如果将其全部记入当期的费用中,势必影响损益的正常波动,所以,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3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果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对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在不短于3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资产减值是企业资产发生了部分或全部的损失,体现在企业资产总量和相应期间的净收益的减少。通常资产在取得时,其购入的价格代表了当时资产在其寿命期内所能产生的经济利益,其账面价值与投资者预期的可收回价值应当一致。但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在购买时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同一资产的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发生差异,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会计记录和反映这一笔资产减值就是合理的,这就是资产减值的实质。

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

(1) 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技术陈旧或其他原因导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账面价值。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上,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等到资产处置时转出。

(2)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资产可能已经发生了减值的迹象,而没有实际发生资产的损失时,在税法上不认定为资产的减值,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只有资产实际发生了损失时,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在税收上经批准才可以认定为损失,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在税务处理上,纳税人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扣除,会导致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的差异

(1) 在会计处理上,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2) 在税法处理上,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和转让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是以转让财产时的实际收回金额计量的。

3. 新减值准则下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新会计减值准则下,在会计处理上,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企业将对会计减值更加慎重,可能减少提减值准备,会减少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两种利润的差异。如旧准则核算时,A公司有一生产设备账面价值1000万元,会计和税法计提折旧相同,计提折旧100万元,会计处理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1000-100-50) - (1000-100) =-50 (万元)

新准则核算时,会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1000-100-5) - (1000-100) =-5 (万元)

因此,新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可能减少,简化企业会计核算。

从上述分析看出,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存在,对固定资产岗位工作提出很大挑战,提高固定资产岗位人员素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完善固定资产会计规范,使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尽量缩小,将使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更加协调。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最重要的资产, 而且固定资产会计对固定资产概念、折旧、计量的认识处理等, 直接关系到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质量。从固定资产会计岗位角度分析, 会计目标和出发点与税法目标不一致, 会计准则比税法对固定资产确认的范围宽泛, 而且计税基础不一样, 导致二者之间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产生对计税原则的显著差异。应进一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使之与税法制度更加协调。

关键词:固定资产特征,固定资产,初始确认,差异

参考文献

[1]高金平.固定资产的会计标准与税法标准的差异[J].税收交流, 2007, (7) .

[2]刘磊.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下) [J].税收交流, 2007, (9) .

资产重组会计 第9篇

一、企业重组概述和划分标准

从理论上讲, 企业重组囊括了资本经营、资产经营、资产重组、产权重组等多个方面。笔者认为, 企业重组是出资者或授权经营者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 以长期资产和资源为对象、以控制权的转移为核心进行的资源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行为。

企业重组的类型主要可按以下两种标准进行划分:

1、按重组的方式划分

一是资本扩张, 主要有合并、收购、上市扩股、合资;二是资本收缩, 主要方式有资产剥离或出售、公司分立、分拆上市、股票回购;三是资本重整, 具体方式有改组改制、股权或资产置换、国有股减持、管理层收购、职工持股基金等;四是表外资本经营, 具体方式有托管和战略联盟两个方面。

2、按重组的内容划分

包括产权重组、产业重组、组织结构重组、管理重组、债务重组等几个方面。

二、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重组一直是企业优化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手段和方式, 然而我国的现状则是令人堪忧的, 事实和研究成果都充分暴露了我国企业重组行为存在的种种问题, 突出表现为重组行为中存在盲目、非理性因素, 而具有实质战略意义的理性重组则显得极为罕见。综合来看, 我国企业目前重组行为的整体效率偏低, 重组内在的效绩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企业重组目的和动机

1、以融资为主要目的

部分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只关注重组本身, 而忽视企业的根本——生产经营, 即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关注, 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粉饰报表以实现如何“圈钱”的目的之上, 这些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企业重组生存动机强, 发展动机弱的弊病, 其完全背离了重组是谋求企业长期利益的根本原则。

2、重组的盲目性

企业重组的兴起以及其巨大的绩效作用, 让众多企业在面临重组大潮时均变得跃跃欲试。但是, 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 使得企业在对重组的动机和未来还不能充分把握的时候, 盲目的进行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重组活动, 如盲目涉足多个领域搞多元化等, 而由于企业对于其他领域的不熟知以及整合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使得最后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二) 企业重组主体的错位、财务权限划分不合理

在重组企业中大多数决策权仍然控制在经营者手中, 而出资者只是实行监督权。众所周知, 出资者和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不一致, 在产权交易中, 出资者若不能掌握决策权, 其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有可能最终被剥夺。因此, 可以说, 企业重组的主体应该是出资者, 而不是经营者。但从现实来看, 目前我国企业重组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出资者主体地位不够独立, 政府行为较多, 行政色彩较为浓厚。这种人为地、硬性的组合会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人事、决策等方面的矛盾而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 不利于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 从而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第二个问题是企业缺乏真正的出资者, 经过授权的出资者代表并不能完全代表出资者的利益, 更多的时候是关注个体的私利。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企业重组时, 一般很少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如重组方的实力、产业结构、收购条件等来进行取舍, 而是往往根据关系或者部分个人所得的好处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安排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重组方案的实施以及最终效果。

(三) 企业重组中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差

企业重组比商品经营更复杂, 企业进行投资、控股扩张的同时, 实际上也是企业风险的扩张。除了原有的商品经营风险继续存在外, 还出现了一些与企业重组相关的特殊风险。而现阶段我国企业重组中却往往对这些方面防范的意识较弱。所以, 我们必须高度注意对企业重组工作本身风险的防范。

三、我国企业重组问题的解决对策

成功的重组行为可以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达到重组的目的。而失败的重组行为则会使企业陷入被接管企业的管理泥潭之中;有些企业则在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发现了没有意料到的债务;更有些企业在通过重组迅速扩张的同时, 也迅速增加本企业的管理复杂度, 管理集团无法驾驭, 从此走向失败。企业重组失败的原因除了重组目的、重组对象和重组时机等方面原因之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组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失当, 在重组前, 收购方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财务上而很少制定可靠的战略, 没有适当的重组计划。因此, 我认为必须对重组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以下我从财务方面提出解决以上几个关键性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 建立有效的财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1、加强财务监督力度, 解决财务权限划分不合理现象

实践证明, 有效的分权在管理决策和控制中是具有良好效果的, 但是,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有以下几点建议: (1) 适度分散股权, 创造竞争性的股权结构; (2) 建立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支持机构, 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企业重组方案实施; (3) 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维护企业重组中各方的合法权益。

2、建立合理的财务运行机制

企业重组过程的财务运作是指从企业重组战略的制定开始至重组后的整合整个过程中各个环境的财务运作。这一过程包括重组战略的制定、目标企业搜寻、重组价格制定、融资方式与支付方式等。具体的应做到:从战略的制定上要使得公司内外部各种资源互补, 重组计划具有战略优势;目标企业的搜寻要与本企业互补且具发展潜力;重组支付方式要符合双方和重组后公司的整体利益。只有这样才算是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

(二) 企业重组后的财务整合

1、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优势, 整合财务经营战略

重组完成后, 重组企业应根据双方公司的情况和企业外部环境对重组后企业整体的经营战略进行相应的整合, 以实现协同效应。

企业重组后对经营战略的调整应当首先从最高层面的财务经营理念整合入手, 以重组双方各自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基础,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 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 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价值。

2、以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为目标, 实施存量资产的整合

提高资产效率是重整后财务整合的重要起点, 核心能力形成的同时, 应该有相应的对策处理低效率的资产或子公司。对于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欠佳的公司, 重整后首先要处置不必要的资产, 迅速停止获利能力低的生产线, 从各种可能的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以缓解财务压力, 提高获利能力。

3、重整重组后组织结构, 实现组织与机制的财务整合

在企业所有问题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和体制问题。重组企业如不对目标企业输入先进机制, 积极搞好机制的磨合工作, 两个企业就不能融为一体, 目标企业就不能真正走向市场。所以, 企业重组后的组织建设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 重组企业均将优秀的管理制度移植到目标企业, 以求与目标企业在管理上的一体化。

4、贯彻以人为本, 实施财务内外关系的整合

(1) 重组企业在完成公司重组后,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被重组企业中人的问题。因为人是任何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企业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是企业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并能取得优良业绩的基本保证。根据国内外大量企业重组案例分析, 重组后, 重组企业对被重组企业的控制实际上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选派忠诚于公司、有专业管理才能、精明能干的得力人员前往被重组企业担任主管。

(2) 从内部整合方面来看, 要善于利用优秀文化, 促进企业财务理念融合。从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 输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做好对目标企业的文化融合工作。

综上所述, 企业重组不仅快速改变着一个企业的产权格局和发展轨迹, 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判断标准。现实中的企业重组成功与失败并存, 企业稍有不慎就会毁于一旦, 应全盘考虑、谨慎把握, 才不至于吞下失败的苦果。

摘要:企业资产重组不仅快速改变着一个企业的产权格局和发展轨迹, 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判断标准。但是现实企业重组给我们留下的困惑、问题大大超过已取得的共识和结论。本文主要讨论了两个相关问题的研究:一是企业的内部重组;二是企业重组的财务整合。

关键词:资产重组,财务整合,财务治理与运作

参考文献

[1]、窦月涛.国企资产重组中的财务整合《会计之友》2004年03期

[2]、李强论资产重组中的财务整合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3]、李红梅.论集团公司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原则《企业活力》2006年04期

[4]、袁满.资产重组企业的文化冲突及对策分析《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从资产负债表看会计环境 第10篇

关键词: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

1.国外文献

在西方学者中,对会计环境有较深研究的人是英国学者杰佛里·S·阿洛和李·H·瑞德堡教授,他们在《国际会计与跨国公司》中,根据英国管理学家R·法玛和B·理西门的四要素理论,把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分为五个方面,即文化的相对性、教育因素、文化文明因素、法律和政治因素及经济因素。他们认为,在所有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最重要。美国的乔伊和米勒在《国际会计》这本书中指出,对会计的发展有影响的因素涉及以下十二个方面:法政治和法律体制、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企业大小及复杂程度的区别、社会氛围、企业管理层以及金融界精通会计的程度、法律制定对企业的影响大小、特定会计立法的存在、企业改革创新的快慢、经济发展所处的层次、经济增长的方式、专业教育和职业组织的现状。美国学者法默和里奇曼认为,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有教育文化的特点、社会特点、经济特点、法律政治特点。英国学者诺布斯认为,影响会计的因素有五个:法律制度、企业组织的常见形式及其融资方式、税制的影响、会计职业界的力量、历史的偶然性。美国会计学者阿潘和艾哈西姆认为,会计信息的用途及信息使用者的广泛程度、社会文化特点、法律政治特点、经济特点四个方面对会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2.国内文献

郭道扬认为,构成会计环境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构成会计环境的正面影响因素,一是构成会计环境的反面影响因素。前者体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这四个方面;后者从影响全局性问题方面考察,包括社会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方面;就具体的或者局部影响而言,包括经济犯罪现象的发现、通货膨胀、“三角债”与企业财务危机以及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等。陈张莹在“关于会计环境体系研究”中认为会计环境体系按照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会计活动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第一,稀缺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们想法设法平衡二者的关系,在会计上促进了物流会计、成本会计、资源会计等产生和发展;第二,随着环境被破坏的加剧,人类的生存环境随之恶化,因此人们开始注意到要善待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使得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社会环境中对会计产生影响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陈国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认为会计外环境与会计内环境有机结合,构成了整个会计环境。会计外环境是指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中涉及到会计的部分;会计内环境即会计应用和发展过程,包括各个发展阶段的会计思想、会计工作人员价值观、会计工作程序与方式、会计工作方法、会计工作内容等内部因素。胥连碧在关于中国会计环境和会计概念结构的特色中指出,在对会计有影响的环境中,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结构对会计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

3.文献述评

总结一下以上中外学者对会计环境分类的方式,可以看出大致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按环境层次分类,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大类;第二,按影响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大类;第三,按影响方向分类,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因素和反面影响因素两大类;第四,从影响范围角度分类,可以分为全局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虽然他们的分类方式不同,但可以发现,大部分分类中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因素,说明他们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而差异仅仅表现在表达方式和划分的粗细程度上。

以上这些分类,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不能绝对地说一种分类方式比另外一种好。但是这些分类,都具有局限性,即只是从外部环境为出发点,判断什么样的环境会对会计造成影响,而没有从会计的本质为源头,寻找影响会计的环境因素。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分类更加盲目化,复杂化。因为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试图穷尽所有环境要素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是大家各抒己见。要想真正把握会计环境的关键,还是应该从会计本身为出发点。虽然会计本身也是一个多维立体概念,包括会计实务、会计理论、会计法制、会计组织等许多维度,而且各维度之间又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看起来很错综复杂,但它的本质却是一个信息系统,以财务报表为载体,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的关键在于财务报表,了解了财务报表我们便了解到了会计所要传递的所有信息。而财务报表的基础则是资产负债表,其他所有的报表都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编制的,因此资产负债表才是会计的最最核心部分。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个核心,来研究会计的内涵,从而由内而外地推导出会计环境的构成。

由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来看,左边一列是资产,右边一列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资产是由企业在过去进行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能够被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企业期望会使其获得经济上的利益的资源。它代表的是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生产力。负债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在将来会使经济利益从企业流出的义务,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取的投入资本以及资本的增值额,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本钱,它与负债构成企业的权益,需要企业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因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体现会计主体的生产关系。由以上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会计的内涵实质上就是处理企业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平衡问题,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同一定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力相适应,而处于统治地位,这个时候各方面的总和便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因此从根源分析,会计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生产关系环境,上层建筑环境这三个环境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体现的是人类的主观上的能动性,因此生产力环境应该具体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物质资料的丰富程度三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因此生产关系环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因此上层建筑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以及文化。以上这三类环境因素遵循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范畴的发展规律,在矛盾统一中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共同决定会计发展的大方向。通过从会计的内涵出发,把会计环境分为生产力环境、生产力环境、上层建筑环境,更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更易于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的核心。此外,这样分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所有学者关于会计环境的构成因素都可以归结到这三类里面,这将更有利于我们对会计环境的整体研究。(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杰佛里·S·阿洛,李·H·瑞德堡,国际会计与跨国公司[M].

[2]乔伊,米勒,国际会计[M].

[3]郭道扬,会计环境论[C].

[4]陈张莹,关于会计环境体系研究[C].

[5]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

资产重组会计 第11篇

关键词:资产重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 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使企业面临着分立、合并、资源置换, 甚至倒闭清算等状况, 因此企业试图通过资产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 使企业获得发展和重生的机会, 并为清偿债务和解决社会就业压力提供可能。但是在资产重组中存在的会计问题也越来越多, 必须高度重视, 深入分析, 正确认识, 并对不利的会计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才能使资产重组健康发展, 达到重组的目的。

一、资产重组所呈现的特点分析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的实际拥有者、控制者利用企业的资产与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进行资产架构的重新配置和整合, 或对资产架构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不仅能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还可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存在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是能够改善公司业绩, 使公司盈利能力得以提升。公司上市之后, 可通过增发股票, 向社会配股, 以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这正体现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优势。但是此种融资行为也存在其弊端, 即国家的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该行为, 而运用资产重组方式则可以有效改善公司业绩。目前大多数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良资产, 该资产的长期闲置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 甚至会拖累公司的发展使公司出现亏损状况, 而通过资产重组这一方式, 就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比如, 很多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剥离方式, 即通过关联方交易, 特别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方交易, 出售效益不好的资产, 同时将效益好的资产植入公司, 这样就使公司的业绩得以有效的改善, 且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二是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公司在扩大规模、清偿债务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都需要充足的资金, 因此, 公司必须拥有连续且稳定的资金链, 一旦资金出现短缺就会造成公司的瘫痪。另外, 公司无论通过贷款或是发行股票进行筹资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公司通过重组其效益不好的非主营业务资产的形式, 不仅可以筹集大量资金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 也可以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

三是可以使企业重视主要业务, 专攻其效益好的业务, 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知名度。通常证券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重组盈利水平高, 未来发展好的资产, 突出其主营业务, 剔除不相关的业务, 改善其形象, 为保持其股票高价格提供可能, 从而提高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知名度。

四是挽救效益差的上市公司。有些上市公司由于一些原因其经营效益不好, 使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甚至面临倒闭清算的危险, 此时通过资产重组形式, 不仅可以通过合并盘活企业, 也能将优质资产注入公司, 同时剔除不良资产, 从而使公司的生产结构得以迅速改善, 使企业走出困境。

同时资产重组也存在如下问题, 如:一是企业资产重组破坏了资产的完整性, 有些企业对资产重组认识不清楚, 为了追求企业最大化效益, 盲目的对资产进行剥离、合并, 使企业资产的完整性遭遇破坏。二是资产重组可能导致会计主体混乱, 影响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处理

(一) 企业资产重组中会计处理方法问题分析

1. 资产重组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其一是权益结合法, 其二是购买法。所谓权益结合法是参指参与合并的各个企业将它们的资产和权益进行糅合, 共同控制它们全部的或实际上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权, 在合并后共同承担合并后主体的收益和风险, 且共同继续承担其合并前就存在的风险和收益, 企业合并后并不存在购买方的企业合并。而购买法也称购受法, 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转让资产或现金, 承担债务, 发行股票等方式获得一家或多家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合并。

2.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1) 计价基础不同。权益法根据账面价值计价, 而购买法则按照被并购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来计价。 (2) 费用处理不同。权益法下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了当期费用, 而购买法下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投资成本, 间接费用列入了当期费用。 (3) 对合并当年的利润处理不同。权益法下将整个年度合并日前的利润也合并进来, 而购买法下只将合并日后的利润合并进来。 (4) 在商誉方面处理不同。权益法下不需要确认商誉。而购买法下需要确认商誉。

在资产重组的会计实务中, 国际上普遍仅采用购买法来进行企业合并, 因为权益结合法存在如下问题:采用权益结合法, 合并日前的利润也会合并进来, 这种瞬时收益的行为为企业提供了操纵利润的机会。而我国采用的企业合并处理方法是购买法和权益法相结合。从理论上来讲购买法能更好的反映资产重组的实质, 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尽完善, 评估机构发展也不是特别完善, 且不能可靠地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 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完全采用购买法, 因此目前在我国完全采用购买法进行资产重组还不够现实。在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时候, 也有明确规定, 即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模式;而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只能采用购买法, 也称控股合并, 因为控股合并能够简单明确的分清购买方和被购买方, 且被购买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得到可靠的计量。此外,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要有互斥性, 也就是说同一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的时候两种处理方法只能选择其一, 即采用购买法就不能采用权益法。预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逐步以完全采用购买法会计处理方式取代权益结合法来进行企业重组。

(二) 企业资产重组中资产置换的会计问题

资产置换是资产重组中的一种很重要的重组方式。在企业资产置换中, 假如涉及的货币资产相对较少, 即可将该资产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 其取得资产的实际成本要分按两种情况来处理, 分别为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资产置换涉及补价的, 又分为在账面价值计量下的补价和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补价。账面价值下和公允价值下的处理方式并无太明显的差异, 问题只在于是否确认损益。如果资产置换不涉及补价, 则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就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所支付的相关税费。

1. 在账面价值计量下的补价。

支付补价时, 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就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而收到补价时, 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就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补价之差再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在账面价值计量下, 不管是否支付补价收到补价时均不确认损益。

2.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补价。

支付补价时, 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等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再并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而收到补价时, 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则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收到的补价之差再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不管是支付补价还是收到补价, 其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均确认为损益。

(三) 企业资产重组中通过会计政策则操纵利润的问题

操纵利润就是公司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其他手段来人为的抬高或压低利润的行为。主要途径为以下两点:

1. 在资产重组中选择不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来提高利润。

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 忽略本应该采取购买方进行企业合并, 而采取将合并日前的利润也合并起来的权益结合法来进行企业合并, 从而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2. 通过关联方交易来调整利润。

上市公司调整利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关联方交易。在关联方交易中, 很大一部分的关联方交易依靠非市场化行为, 制定一些非市场化规则的重组条款和交易价格, 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是违背市场正常运行规则的。利用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密切关联关系, 将效益好的优质资产以低廉价格置换到上市公司;同时将效益不好的资产通过资产置换以高价转移到母公司和其他关联方。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也可避免不良资产可能导致的亏损。另外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 将盈利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优质资产换入公司, 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三、完善企业资产重组的会计问题的相关措施

(一) 加强评估建设工作, 提高资产评估公允性与真实性

1. 确保中介机构组织独立性。

资产评估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首要环节, 其在资产重组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尤其是在确定资产交易价格公允性方面。而企业进行资产评估主要是由市场上的中介机构来负责的, 中介机构则往往按照资产评估的执业标准, 对参与置换的资产给出估价意见。在资产评估过程中, 评估机构应当按照行业规范, 业务准则, 执业标准以及职业判断等标准来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机构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对交易资产进行真实公正的评估。但是目前评估机构在市场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盈利性企业机构, 已逐渐市场化, 这种发展趋势不利于保持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因此中介机构组织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其必须确保其独立性, 在资产重组评估时,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这样才能确保资产评估的真实、公允。

2. 评估标准化。

资产重组和资产评估是密不可分的, 确定资产重组成本的基础是资产评估。所以需要对资产评估确定其会计标准和会计规范, 也就是制定相关的标准化评估程序和评估规范, 做到在资产评估过程中有据可依, 从而来保证资产评估的真实、公允。例如制定一套评估技术标准, 从技术上来规范评估业务的实施。应当对资产评估法令制度做出严格统一的规定, 让所有的资产评估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依据统一的规范, 以更好地对资产评估进行监督和管理。此外, 资产重组的规模与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应当相匹配, 毕竟重组的规模与其风险成正比, 重组规模越大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企业不能为了减少成本, 盲目选择资质较低的评估机构, 最终而影响资产重组的效果。所以, 应加强资产评估标准化, 以保障资产评估的质量。

3. 改善业务人员素质、提高行业自律能力。

其一, 要不断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素质水平, 评估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估质量, 且影响评估机构能否继续存活和更好的发展;此外, 评估机构要在内部建设上加大力量, 提高其评估业务能力, 使其成为我国评估行业优秀的评估主体。因此, 要将对评估人员的继续教育贯穿于评估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当中。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 大力加强评估人员的评估业务能力。

(二) 会计信息要充分披露, 规范信息披露环节

1. 规范定价信息披露。

在资产重组中, 信息使用者会利用重组价格信息做出主观判断决策。所以披露资产的定价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环境中, 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双方交易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存在很大的变动的, 且该变动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的, 就必须充分披露重组资产的定价信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交易的合法性、真实性时, 应给予充分的关注, 并且给予真实、准确的审计意见。

2. 规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

在资产重组中, 关联方交易的重组是有着特殊的目的的, 尤其是上市公司和其母公司之间的交易。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是为了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 开拓市场, 扭转亏损局面, 或获得相应的配股资格。而由此产生的关联方交易都会产生资本操纵的行为。在关联方交易之间, 隐藏一些相关会计信息, 对外并不完全充分披露, 这样就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对证券市场上的资本流动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 应该规范交易信息披露环节, 充分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这样做不但能保证交易双方之间的利益, 使资产重组效果良性发展, 也使证券市场更加的透明化, 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同时使证券市场的资本运作效率得以提高, 从而积极有效地引导证券市场。

(三) 大力加强外部监管, 使资产重组走向规范化

1. 要大力加强行业监管。

外部监管是审核企业是否规范并且有效的进行资产重组的重要举措, 因此应大力加强行业监管。而作为企业资产重组行业监管的中坚力量的注册会计师行业, 应大力加强会计师行业的监督, 充分利用其会计师行业监管的专业性、客观性来保障重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重组的效果。

2. 要大力加强行政监管。

所谓行政监管就是利用国家行政机构对资产重组进行监督和管理。行政监管是提高资产重组质量的重要举措, 它能使企业资产重组更加法制化、市场化。因此, 应大力加强行政监管, 提高资产重组效益。

3. 要大力加强市场监管。

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是在市场中进行的, 其整个交易过程要依靠市场才能完成, 由此来看, 利用市场监管是一种很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应积极有效地监控不符合资产重组条件的企业和一些流于形式的虚假重组, 使市场环境免受其影响。

综上所述, 资产重组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对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社会资源、扭转企业亏损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资产重组中的一些会计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并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将资产重组的效益更加充分、有效的发挥, 以促进我国企业快速、健康、优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标.集团内部资产重组会计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 .2011 (08) .

[2]王信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2012 (12) .

[3]王翠萍, 林忠.企业重组中资产重组的会计处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2 (09) .

[4]赵兰英.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4 (33) .

上一篇:区应对策略下一篇:物理微课及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