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语言美论文

2024-07-21

班主任的语言美论文(精选12篇)

班主任的语言美论文 第1篇

景美情美, 缘于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刘勰说:“夫缀文者, 情动而辞发;观文者, 披文以入情。”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 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 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春》的语言非常精美, 准确生动, 朴实鲜活, 意味隽永, 可品味的地方很多。

一、遣词的讲究

朱自清先生不仅仅是位诗人, 还是位散文大家, 他用词十分讲究。

动词的使用,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里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写出了不经意间, 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 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又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用“闹”而不用“叫”, “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 体现不出沸腾喧嚣的热闹景象。作者用一“闹”字, 除了声响外, 还有沸腾的热闹景象, 内涵丰富, 境界全出。用词的雕琢, 真可谓一字传神。

口语的使用。朱自清先生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 如写草“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如写雨“可别恼”, 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 显得特别亲切有情趣。

二、修辞的妙用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形神兼备, 生动贴切, 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 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又如结尾处, 用了三个比喻总写春天, 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 富有表现力。春天是新的, 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 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 到小姑娘, 到青年, 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 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三、叠字的使用

《春》的语言精致还显示在叠字的使用, 如“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开头连用四个叠字, 自然形成了欢快的节奏感。两个散句之后出现的叠字在构词法上比前面有变化, 就有了运动的力感。读起来是否有“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错落有致, 灵动之气?

四、诗情与画意相结合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作品, 它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 一幅风景画, 一曲春的赞歌。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精彩极了。读了这些文字, 我们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 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 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 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 上有蝴蝶的翻飞, 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远、近、上、下、浓、淡、干、湿、虽是信笔点染, 无事雕琢, 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 作家描绘画面, 倾注了美的情致, 因此几多诗意, 几许春色, 便从一幅动的, 立体的图画中溢了出来。、

五、语言的启示性

班主任的语言美论文 第2篇

一、结构美

严谨整饬如天裁———结构美《春》共十段,第一段内容写盼春,第二段至第七段从整体上集中笔墨绘春,第八段至第十段赞春。其中第三段从整体上描绘春天的景色,三至七段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勃发图、春花争妍图、春风和煦图、春雨润泽图、春早人勤图。文章结构严谨而整饬,首段如凤头,开篇点题,中间部分如猪肚,丰满圆润,结尾如豹尾,简洁有力,升华主题。其严谨整饬如天裁,无丝无缝,美轮美奂。具体如下:

首段写东风,扣住一个“盼”字,“来了”、“近了”,形象地展现了大寒过后,立春将临的情景,使盼春之状现于章首。二段总写“一切”,立春过后,万象更新。作者又把握住一个“起”字,写“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绘出立春、谷雨之间的景色,迎春之意跃然纸上。三段赞春草。这是谷雨惊蛰时令刚萌发的鲜嫩小草,作者工笔描摹,在细字上下功夫,先正面描写,后借助游春踏青者的动作侧面描写,写出小草的纤细、柔软、温厚的品质,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的脉脉深情,游春之悦溢于言表。四段咏春花。循着时序,惊蛰过后,百花已由萌发、含苞到盛开怒放,作者紧扣一个“闹”字,以动写静,闹春之乐力透纸背。五段赋春风。先从人的触觉起笔,“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然后攫住一个“系”字,巧妙地把风放在泥土、空气、花草、群鸟、流水以及牧童的笛声等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精心抒写,真切地写出清明前后的感受。七段颂春雨、惜春时。时序翻过谷雨,雨则“像牛毛”,似“薄烟”,小草、树叶也都变得“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作者又扣住一个“惜”字,极写农民珍惜春光,不误农时。接着写天上的风筝渐多,十分典型地写出谷雨至立夏间的暮春景象。结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使惜春之情,洋溢于卷间。末段由实而虚,扣准一个“寄”字,把人类的憧憬寄托在象征春的“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身上,展示春天无限光明的前景,使颂春之情升于峰巅。二.语言美

1、大量运用叠音字

刘勰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文心雕龙-物色》)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各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尽。

2、选用精当的动词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朱自清先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动词的使用上认真地推敲,表现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钻”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小草破土而生的挤劲,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如果用“长”字,就太俗了,只是一般的说明,表现不出小草的活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春》)“闹”既写出了嗡嗡的声响,又呈现出春天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的确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大量使用贴切新鲜的比喻

清朝学者沈德潜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司空见惯的事物,朱自清先生信手拈来,写到文章里,用活了,见新了。《春》写花朵多样,花色艳丽,连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写地上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从不同侧面写出春雨紧密、闪亮、细长的特点。春是空灵之物,属难写之景,但作者“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他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抓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他笔下的 春天给人以质感、实感。三个比喻句分别突出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有力度三个特点,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三.意境美

1.形象美。文学艺术作品必须有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作为散文,特别是描写风物、寄托情怀的抒情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形,这就尤见作家的艺术功力。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不仅潜隐着一种缠绵、委婉、深沉的感情,同时,他凭借精妙的比喻艺术也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以质实之物比质实之物,给人一种形象美,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俯拾皆是。然而,他用质实之物比“空灵”之物,从而托出“空灵”之物的形象,却更是出神入化。在《春》的结尾,作家这样写道: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写得如此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作家写物附意,扬言切事,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沉感情。

2.绘画美。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能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是诗。好的画和好的诗总是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的,朱自清写的虽是散文,却与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散文,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在《春》中有这段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还眨呀眨的。(略)

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远、近、上、下,浓、淡、干、湿,虽是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为增强画面的色彩美,再三设譬花色;为使画面呈现生气,以眼睛眨与野花的神态构成一比。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

语言美则课堂美 第3篇

一、规范语言,营造学生语言环境

初中是学生语言习惯的成型时期,学生生活的环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用语习惯有着颇大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学校偶尔会听到有些学生出口成“脏”,不堪入耳之语脱口而出,已经成为习惯性的口头禅,有些学生却是语出斯文、条理清晰,体现出良好的素养,这便是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规范课堂语言,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例如,七年级上册《社戏》一节课,鲁迅的行文本身与当代的行文就有着些微的区别,如果对鲁迅的文风不是特别熟悉,在读的时候便会出现磕绊的现象,甚至在遇到一些生涩词汇的时候,阅读活动就会受阻。这就是一个可以形成学生规范性语言的大好机会。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先让大家默读一遍课文。在学生默读完成之后,笔者给大家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将每个词的表达与发音都发挥好,让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一下鲁迅的行文特点。然后,不让大家各自读,而是直接找几个学生,一人一段,完成《社戏》全篇课文的朗读,并在每一个学生朗读结束后,指出其不足之处。比如,当读到文中“……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身体还康健……”这一段时,学生便根据自己的习惯,将“母家”读作了“娘家”,将“康健”读成了“健康”;在对“……本也不愿意和乌篷的船一起,而况没有空间呢”的阅读中,将“而况”读成“何况”等等。对此,笔者一一纠正,等一轮读完,再次换几个学生,再次完成全文的朗读。这一次,学生们的朗读便注意了很多,只偶尔存在一两处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规范课堂语言。这样,即使学生在课下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纠正,从而将规范性的语言带到生活中去。

二、美化语言,激发学生效仿氛围

汉字都是一样的,可有些人说出来就是好听,有些人说出来却是泛泛,这便是语言的美化效果所导致的。对初中生而言,美化语言的习惯已经在其学习中初现端倪。但是,因为初中学生的阅读量与文字感知能力尚且有限,所以,往往还不能完成语言的良好美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面临着一定的难度,便不愿意去尝试美化语言。因此,作为教师,便要学会在课堂上教导学生美化语言,并利用美化后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效仿能力。

例如,有一次作文课,笔者给出的是话题作文“高度”,有同学在作文中举李白的例子,来论证真正的高度是灵魂的高贵,而不是位高权重。他在作文中这样写:李白虽是一个文人,却有侠士的感觉,并且不把权贵放在眼里,热爱着自由。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非常符合语言的规范,但是在语言美化上,显然还不够。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去思维。首先,让学生对他想要表达的几个意思进行全局统筹。学生指出:他是文人,具有很强的侠义心,不畏权贵,崇尚自由。然后笔者又问:在这些特点中,文人和侠义心、不畏权贵和崇尚自由各自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前者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因果关系。而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去回忆李白的诗句中,哪些能表现出这些特点。最后,让学生在笔者的提示下,完成了这句话的美化,最终成文为:李白以一介文人之身,却拥有飒沓如流星的侠士风范,不畏权贵,宁愿放浪形骸于江湖之间,也不愿屈了文人的气节而摧眉折腰事权贵。经过美化,文章瞬间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也纷纷通过类似的分析统筹的方法对自己作文中的语言进行美化,并且气氛越来越热烈。最后,大家的情绪都投入到了这个意境中去。那次的作文,单就行文方面而言,是极为成功的。

美化语言不仅仅是要在一些特定的时刻,而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语言的美化,让学生时时处于优美的课堂语言环境中,从而让学生从根本上养成一个使用优美语言的习惯。

三、创新语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规范,并可以通过各种分析与统筹来实现语言的美化之后,下一步,便是要引导学生去创新语言,从而提升其对语言把握的综合能力。这也是语言价值最终的体现之处——实用性。教师要明确一点:学生能够将语言运用自如,并最终形成一种颇具个性化的文风,这才是学语文的最终目的,而并非只是为了考试时拿高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看似对考试“无用”的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对于课本上的《诵读欣赏》里的那些名篇名段,笔者经常利用它们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语言能力。笔者经常让学生对其反复诵读,充分体会其意境,继而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意境,来创作一篇小短文。

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中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为例,笔者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给大家逐字逐句解释并分析其意境及作者的情怀,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讨论,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诗中的意境。然后,在大家的情感都被调动出来并开始深入研究诗的意境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根据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短文,可以是以作者的身份,也可以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可以进行评析、赏析,而在形式上,也可以随便选用哪一种体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来为完成这项任务,笔者给大家详细地解读了这首诗的意境,并通过音乐来让大家体味诗中的情感。最后,大多数学生的小短文都颇为精彩,对语言、情感、意境三方面的结合与把握十分到位,而且角度也颇多,各自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多样的。这种创新意识,不管是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还是对其生活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秩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要先讲究其规范性,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化能力。在这两点的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在其作文以及日常生活中,最终实现语言学习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语文课文的语言美探析 第4篇

1. 洗练美。

语文课文的作者都具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十分重视炼字、炼句, 使文章语言具有用词准确、生动, 以一当十, 言简意赅的洗练美。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使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谁主沉浮?”一个“主”字又把英豪扭转乾坤的浩大气魄, 推动历史的使命感, 必获全胜的巨大信心, 尽囊其中。就是在写景状物、记人叙事、因事说理的文章中, 也同样能感受到语言的洗练美, 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劈头就说: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六个动词乍看都很平常, 但仔细研读就会感到它们是何等言简意赅, 何等凝练厚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仔细揣摩品味,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领悟文章语言的洗练美。

2. 音乐美。

作家写诗作文炼字、炼句除考虑意义外, 还考虑声音, 也就是说是从意义和声音两个方面进行锤炼的, 意义的锤炼, 要求寓繁于简, 寓静于动, 寓抽象于具体等;声音的锤炼, 则要求音节整齐匀称, 声调平仄相调, 韵脚和谐自然, 以及双声、叠韵、叠音的运用自然巧妙等。因为课文作者讲究声音的锤炼, 所以课文大都具有动人心弦的音乐美。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全诗随标题押“ou”韵, 每节后两行都以“头”字为韵脚, 构成“在这 (外) 头……在那 (里) 头”的四次反复。与四节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 更显得全诗低回掩抑, 如怨如诉, 就像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思乡曲”呈现出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3. 色彩美。

首先是语言的感情色彩。鲁迅《祝福》中叙述了祥林嫂的惨死之后, 结尾写了“我听到祝福的爆竹声响”时的感受: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 也懒散而且舒适, 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 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 都醉醺醺的在天空中蹒跚, 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在这里, 圣众的得意, 鲁镇人的幸福强化着祥林嫂惨死的悲哀和凄凉。“我”的舒适和疑虑的一扫而空, 则是反语。全文以谐调的褒义色彩的用语, 表达的都是恰恰相反的“我”那无可奈何的复杂的悲愤情绪。其次是语言的自然色彩, 即语言符号所代表的自然事物的属性本身, 如青、红、黄、绿、黑、白等, 这些色彩恰当搭配, 就构成一幅特有的形象画面。例如冰心笔下的“三百多种”日本樱花:

山樱和吉野樱不像桃花那样地白中透红, 也不像梨花那样地白中透绿, 它是莲灰色的。八重樱就丰满红润一些, 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此外还有浅黄色的郁金樱, 花、枝低垂的枝垂樱, “春分”时节最早开花的彼岸樱, 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

本来此处只写了莲灰、红润、浅黄三色, 但它却加了“不像”“也不像”, 拿“白中透红”“白中透绿”来作对比, 就更显得“争妍斗艳”。所选花色全是淡而不浓, 就使色彩协调, 艳中有雅。语言的自然色彩再现的自然事物之美, 令人倾倒。

4、朴素美。

演讲语言的风格美(三) 第5篇

朴实的美朴实的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平白如水,清新自然,不加雕饰,少用比喻而多用白描,使语境语义纯净、真诚、厚重,形象亲切、生动、感人。语言的自然天成,是一种美的极致。“理不直指,情不显出。”作者的感慨情致和见识,自然熨贴地表露出来。也许,平庸会对你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哪条大路平稳走哪条,保你一生快乐。如果这样,你在平地上走了一辈子,临终时你依然在平地上;而别人在高峰上尽管只攀援半步,但他已经站在你的平地之上了。《路,在你脚下》的演讲,格调厚朴,境界大方,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以高瞻远瞩的境界开拓攀登之路,鼓励听众“迈开无所畏惧的坚实脚步,走向憧憬,走向希望!”而这些美好哲理的表达,却是通过朴素简明的语言来点拨的。

让作文的语言富有修辞美 第6篇

修辞手法有很多种,要想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感人,可运用比喻、拟人、拟声摹色、对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想使文章的语言读来有力,可灵活运用排比、夸张、警语、反复、感叹等修辞手法;想使文章的语言曲折委婉,可运用借代、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法;想使文章的语言巧妙精美,可采用双关、回文等修辞手法;想使文章的语言齐整精致,可运用对偶、层递、对比等修辞手法。此外,锤词炼字,选择最恰当的句式,也是使文章语言达到“传神”的重要手法。

如何学习修辞呢?主要是从美文佳作中学习。

如《春》中的一段文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以上文字因恰当自然地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手法,读来分外清新活泼,富有灵气和张力,可谓文采斐然,美不胜收。我们在阅读时如果能够细细地品味。在运用上自然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精妙的修辞,有时还耐人寻味。如《契诃夫手记摘抄》中的句子——“臂短颈长的怀孕女人,完全像一只袋鼠”、“她脸上的皮肤不够用,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睛合上”、“这一带的土壤好极了,你种一根车杠下去,过上一年就能长出马车来”。多多背诵、积累这类语句,自然能得修辞之妙。

恰当而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同样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而如果能引用一些闪着智慧光彩、蕴涵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名言警句,则往往会使文章大大增色。例如下面两段文字: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南京,长江南岸的明珠,是苏渐那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给了明珠最灵动的光泽。抬眼望,“秦淮水榭花开早”,回头瞧,“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那里的“六朝旧事如流水”,那里的“夜船吹笛雨潇潇”。南京用那上天赋予的水,勾勒出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好江南”。

以上两段文字都不约而同地撷取了古诗名句,在表达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源自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比作一顶王冠,那么恰当的名言警句则无异于镶嵌在王冠上的颗颗明珠。

寒山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第7篇

关键词:唐代寒山诗歌,音乐美,修辞手段

中国是诗的国度, 其古典诗歌丰富多彩, 世界闻名。尤其是唐诗, 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诗歌本身独特而精妙的语言艺术。诗歌独特的奥妙在于其语言的“陌生化”, 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对此有特别的重视。正如雅各布森所说, 诗歌就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诗歌语言是一种被重新安排过的创造性语言, 这种语言既遵循语言规范, 又超出此规范 (即变异) 。此外, 汉语自身音节结构的特点本身赋予了汉语音乐性的特征, 而诗歌语言又是汉语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升华, 毋庸置疑, 它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音乐表现力。

诗与乐同出一源, 最初此二者与舞蹈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我国最早的诗包括《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等都能合乐而唱。这种观点也为世界各民族所公认, 西方早期的诗歌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也能合乐歌唱。后来它们分化发展为三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但诗歌在此之后仍有很强的音乐性, 音乐性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音乐美造就了诗美。诗与乐的关系最为密切, 而节奏便是二者的共同纽带, 是形成诗歌语言音乐美不可或缺的要素。

既然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 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本文仅从唐代寒山诗歌入手, 以其语言修辞的节奏为视角, 通过分析以下的各种修辞手段对这一问题作一番探讨。

寒山是继王梵志之后唐代白话诗派的最重要代表, 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 其诗歌中既有人生无常的感叹, 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感;既有山林隐逸的禅语, 又有世俗生活的洒脱。它是佛教思想在中国诗歌领域中结出的精华, 其语言所带来的音乐美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寒山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除了表现在语音方面讲究平仄押韵等外, 还表现在修辞方面, 即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或语言手段以构成诗歌音乐性的美感。平仄、押韵等固然可以增强诗歌节奏感, 但二者却不是唯一要素, 修辞格也是生成诗歌语言节奏美的方式之一。就寒山诗歌来说, 为了达到音乐美, 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段。

一、复叠

由于历代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有点出入, 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我从修辞角度, 采用了陈望道的观点。《修辞学发凡》曰:“复叠是把同一个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共有两种:一是偏离的, 或紧相连接的而意义不相等的名叫复辞;一是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 名叫叠字。”寒山诗歌大量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一) 复辞

《文则》是中国第一部修辞学论著, 其全面、深刻的理论为后来修辞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则·丁二》载:“文有交错之体, 若纠缠然, 主在哲理, 理尽后已”。复辞即陈骙所谓的“交错之体”。寒山诗第79首最为典型:

益者益其精

益者益其精, 可名为有益。

易者易其形, 是名之有易。

能益复能易, 当得上仙籍。

无益复无易, 终不免死厄。

寒山此诗说的是道家的修炼之术, 只有“能益复能易”才能修成正果, 否则免不了死之灾难。“益”和“易”在句中反复间隔出现, 前两联二者均出现3次且位置相同。第一个“益”或“易”是形容词, 第二个作动词, 第三个是名词, 它们词性不同, 意义也不同。这非但没有重复之嫌, 反而给人精深的哲学思辨, 句式整齐而不呆板, 抑扬顿挫, 富于节奏。“益”和“易”在整个诗体结构中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相互辉映的复杂关系之中, 这种节奏一旦形成, 它便对作者及接受者形成一种统辖作用和力量, 为整首诗的节奏模式奠定了基础, 并成为支配整个诗体结构的力量。复辞手法的运用, 不仅显现出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而且使其气势强而有力, 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朱自清认为叠字的运用“重复而不可厌, 繁颐而不觉乱了” (《古诗歌笺释三种》) 。

(二) 叠字

叠字这一现象, 前人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物色》篇中已较早提到:“故‘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物柳之貌, ‘杲杲’为日出之容, ‘漉漉’拟雪雨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 ‘嗤嗤’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 情貌无遗矣”。寒山诗歌复叠手法中运用最多的即叠字。这些叠字有放在句首的, 如第256首中的“朝朝无闲时, 年年不觉老”;有放在句中的, 如第183首中的“砖瓦片片落”;有放在句尾的, 如第28首中的“溪长石磊磊, 涧阔草蒙蒙”。有名词, 如人人、声声等;有动词, 如“拂拂”、“窥窥”等;有数词, 如“三三”、“两两”等;有量词, 如“片片”、“寸寸”等;有象声词, 如“啾啾”、“札札”等;形容词最多, 如“纷纷”、“渺渺”、“忽忽”等。我们以寒山诗歌中第31首为例: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这首诗显示了寒山高深的艺术驾驭能力, 通篇句句都用叠字, 且与诗中的山水、人鸟、风雪等巧妙的结合, 组成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 呈现出特殊的音乐美。而且他在写诗时遵循了“阻缓原则”, 使我们熟悉的事物以“陌生”的面目出现, 当读者读到“杳杳、落落、啾啾”等这些加点叠字时, 立即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并陶醉在这优美的节奏之中, 从而放慢阅读的速度去细细体味诗的美感, 进而达到共鸣。叠字是一种典型的语义信息强化的表达格式, 诗人用叠字把景物描绘的幽冷寂寥, 把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心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看似单调的字却成就了自然而又丰满的音乐形象, 读起来和谐连贯。可以说, 叠字在构建诗歌乐感方面发挥了巨大潜能。

二、顶真与回环

顶真常见的修辞格之一, 即用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开头, 从而使相邻的句子前后顶接、蝉联而下, 使得文章紧凑, 文质合一。这种辞格早在《诗经》中便有了萌芽, 如《大维既醉》从第二章到第八章都用了连环体。根据连环节在句中的位置, 顶真可分为句内顶真和句外顶真。句内顶真如寒山诗第136首中的“问道道不会, 同佛佛不求”;句外顶真如第211首中“若能如是知, 是知无背面”。既有词的顶真, 如第275首中“痴人何用疑, 疑不解寻思”, 又有短语的顶真, 如第239首中“达道见自性, 自性即如来”;既有严式的顶真, 如第280首中“本志幕道伦, 道伦常获亲”, 又有宽式的顶真, 如第28首中“登陟寒山道, 寒山路不穷”, 等等。从形式上看由于这种修辞文本范式使上下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 使语气和语义环环相扣, 节奏感极强, 因此诗人的感情更能畅通无阻地抒发, 从而引发接受者的共鸣和思考并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回环是讲究语序回环往复的一种辞格, 这里采用广义的理解, 即把一个字、词、短语、句子甚至段为单位颠倒顺序, 构成具有节奏感并具有连贯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用“往复”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事物的运动过程和辩证联系。回环早在《经》、《书》中就有出现, 《老子》一书中就有回环形式, 如“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等。回环辞格有严式回环和宽式回环之分。如寒山诗第7首中“学文兼学武, 学武兼学文”即属于严式回环。回环辞格在语句形式上的回环往复, 是构成诗歌语言节奏美、形式美的一种有效的格式。

顶真和回环是汉语中两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者表面看起来很相似, 易混淆, 实际二者是有区别的, 我们来看寒山第287、100这两首诗:

(1) 高高峰顶上

高高峰顶上, 回顾极无边。

独坐无人知, 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 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 歌终不是禅。

(2) 欲识生死譬

欲识生死譬, 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 冰消反成水。

已死必应生, 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 生死还双美。

例 (1) 属于顶真格, 例 (2) 属于回环格, 从以上可以看出, 顶真与回环都是将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始的词语, 但顶真的基本格式是:甲→乙, 乙→丙, 丙→丁……, 回环的基本格式是:甲→乙, 乙……X, X→甲。顶真反映的是顺接或连接关系, 它从一个事物或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而回环则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 利用语序的变动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尽管二者的修辞形式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构成诗歌的音乐美。例 (1) 中前两句写诗人孤高绝俗, 远离世人, 而后两句深入禅之意境, 认为不刻意追求、不特地体会、不求自得的才是真禅。从诗句内部看, 后两联前后语句分别被“泉、月、歌”这些顶真词紧紧相连, 这些顶真词便成为语义交叉的聚焦点, 由它负责将语义传导到诗句的其它部位。而从它的外部形式看, 前后语句便有种热烈拥抱之势, 使其衔接紧密, 语言流畅,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例 (2) 中诗人把生死循环比喻成冰水转化, 从“水”到“冰”, 再由“冰”到“水”;由“死”到“生”, 再由“生”到“死”, 视觉上给人恰似循环往复的美感, 以灵活的方式表现了诗歌深刻的内涵, 形象地表达了禅宗的生死轮回观, 同时也带来了音乐的美感, 展现了寒山深厚的语言功底。

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性, 对此一般没有什么争议, 但对这种音乐性的具体内涵理解却因人而异。有人认为讲究平仄押韵才是有音乐性的, 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有些偏颇, 因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在于其内在节奏及律动, 绝不仅仅在于平仄、押韵, 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亦能体现节奏, 增强乐感。诗歌的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而形成的, 这在寒山诗歌运用的复叠、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寒山把日常化的语言放在“特殊的光束”下照射, 引发了读者强烈的感想, 展现了“诗性的质地, 音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3]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5]骆小所.试析叠字及其修辞功能[J].楚雄师专学报, 2001.

[6]钟敏.回环辞格的文化意蕴与结构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 2007.

让你的语言“美”起来 第8篇

一、运用修饰语, 讲究形象之美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童话中的一个片段:第二天天亮的时候, 我明白了:我的生命只有三天了, 我不能再浪费每一分钟。于是, 迎着太阳, 我挺直了腰杆。就是这一个动作, 我由一粒种子变成了一颗芽儿。我猛地想起了风姐姐的话, 忙把脚插进了泥土。我对着太阳大声喊道:“太阳公公, 早上好!”一整天, 我向上长, 到与太阳公公道别的时候, 已经有妈妈一半高了。噢, 我的妈妈, 您现在还好吗?这段话语言单调、不够丰富。我们可以把它改成:第二天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候, 我猛然醒悟。我的生命只有三天了, 我不能再浪费每一分钟。于是, 迎着太阳, 我用力挺了挺腰杆。就是这一个动作, 我由一粒皱皱的、扁扁的种子变成了一颗小小的芽儿。圆圆的腰杆上长满绒绒的小手, 透过这嫩黄的小手似乎可以看到里面细细的茎脉。我猛地想起了风姐姐的话, 忙把脚插进了湿润的泥土。我对着太阳大声喊:“太阳公公, 早上好!”一整天, 我努力地向上长, 到与太阳公公道别的时候, 已经有妈妈的一半高了。噢, 我的妈妈, 您现在还好吗?经过一对比,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具象描写, 给人以形象美, 文章显得细腻、丰腴。而这都归功于八个字:修饰限制, 丰富形象。形容词的一大作用就是修饰限制中心词。在学生们的作文中, 语言常常显得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音标教学

徐丽君, 赵井英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姜山镇中学, 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学好音标是英语学习入门的关键, 也是练好听说读写基本功的基础, 只有扎实过好音标这一关, 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那么怎样做好音标教学呢?先入为主, 打好基础;不断巩固, 时时强化;趁胜追击, 不断内化。

关键词:兴趣;基础;强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目前,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是:初一学生兴趣盎然, 兴致勃勃;初二部分同学疲于应付, 差距拉大;初巴, 只有皮骨没有血肉, 这往往是因为不善于修饰。对比上面的两例可以看出, 没有修饰的文字和修饰过的文字反差极大。学生的原文语言平淡缺乏美感, 修改后的文字就不同了, 无论是写动作还是写形态, 都加入了许多修饰语, 这些修饰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状态, 灵活地再现了生活。如“圆圆的腰杆上长满绒绒的小手, 透过这嫩黄嫩黄的小手似乎可以看到里面细细的茎脉”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种子发出嫩芽的形态。不仅动词、形容词有这种作用, 叠词也能起同样的作用。叠词的使用, 不仅能使描绘说明更加准确, 而且能使语言具有节奏感, 从而让语言富有音乐美。如朱自清的《春》中的“微微”、“渐渐”、“软绵绵”、“轻悄悄”、“稀稀疏疏”。

二、妙引诗词, 讲究古典之美

我国为诗歌大国, 几千年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宝库。我们可以借经典的诗词使语言多一份典雅之美。《上苍的恩赐》这篇湖南省益阳市的满分作文, 小作者就很善于运用诗词经典故, 读来令人心生羡慕:上小学后我接触到了唐诗宋词。开始, 我只是浅显地读一读, 背一背。读多了, 我就学着体味诗的意境!我会因“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气概而流出坦诚的泪水;也会由于“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生愁绪而发出一声声深深的叹息;当然我也会神往于“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境界。真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短短几句话, 作者心游万仞, 思接千载, 联想到了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李清照的多愁善感、辛弃疾的淡然平静。

三、运用多种句式, 讲究匀称、参差之美

不同的语言风格给人不同的感觉。长短不齐的句子是一种参差的美, 两两相对的句子是一种匀称的美。如:阳光依旧灿烂, 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光芒;天空依旧湛蓝, 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 我不应该这么悲观, 我要向前看。文中前两个分句比较工整, 音节整齐匀称, 节奏轻捷明快, 这样的整句运用于文中, 增添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感人的力量。

四、多用修辞, 讲究绚丽之美

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 可以使文章语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2) 08-0268-02

三很多同学精疲力竭, 了无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 初一学生刚学英语, 对英语充满好奇。但言变抽象为具体, 变枯燥为鲜活。如比喻的形象美、排比的气势美、引喻的哲理美、设问的波澜美、反诘的阳刚美、对偶的音乐美, 都会为作文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语言美起来。如果说一篇优美的文章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 那么贴切的修辞, 就是她雅而不冷、亮而不妖的服饰。比喻、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可以点石成金, 使平凡的词句闪动熠熠的光辉。《中国石拱桥》一文,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 “长虹饮涧”喻赵州桥美丽的弧线。朱自清的散文《春》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 描绘出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 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前几年重庆市的中考优秀作文《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中对大海的描写可谓妙绝:“碧绿的海面不时地飞溅起白亮的海浪, 浪花在空中显示着自己的雄伟和多姿。海水不断地冲击着礁石, 被礁石击成片片绿色的翡翠, 装饰着大海的美丽。撞击声、欢笑声、嬉笑声传入我耳中, 原来是海水和礁石苦苦抗争, 孕育出串串美丽壮观的浪花。”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写出了大海的博大和浪花的美丽, 细腻生动, 赞颂了大海奔腾不止的生命活力。当然, 修辞手法的运用应以语言环境的需要为原则。在作文时修辞手法用得好, 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 丰富文章的内容, 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 增添文章的亮点。

当然, 欲使自己的语言美起来, 除做到以上这些外, 还要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文章写得好坏与人的知识多寡、阅历深浅有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这里的“会吟”、“有神”、“逸于”是建立在“熟读”、“破万卷”、“劳于”的基础上的。因此, 平时要多读书, 读好书, 只有博览群书, 广泛涉猎, 坚持不懈, 方能旁征博引, 得心应手。当然书读多了, 有了材料, 并不是任何材料都有用, 这就要求平时经常梳理,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加以归类。使用材料时, 要好中选优, 选取准确、典型、有价值的材料, 这样才能使文章说服力强, 血肉丰满。

参考文献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第9篇

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朱自清散文有《绿》《春》《背影》《荷塘月色》等, 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读朱自清的散文, 宛若早春晨曦, 晚秋山泉那样, 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 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

一、朴素美

前人评论朱自清的散文, 都说有“腴厚从平淡出来”的文风。就是说, 它的语言, 有丰腴的神采和醇厚的情味, 但又不觉得浓妆艳抹, 而是淡妆素裹, 不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 无不娓娓动人。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经评论韩愈门下难易两派学生的文风时说, 一派“主张新而不妨怪”, 于是“矫枉过正, 语艰意奥, 扭曲了自己的语气, 自然的音节, 僻涩诡异, 不易诵读。”另一派主张“新而不失自然”。他赞成后一派, 指出文学语言一是自然, 二是创新。强调“现在诗的语言第一要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

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 提倡文章的“谈话风”, 像“寻常谈话一般, 读了亲切有味。”《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 久别思亲, 亲人的音容、举止往往萦绕于脑际, 而朱自清“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一词, 平淡而朴素, 却蕴含了深厚真挚的情感。

鲁迅先生说过:“以文字而论, 就不必在旧书里讨生活, 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 使文章更加接近口语, 更加有生气。”叶圣陶先生也认为,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太过于注意修辞, 见得不怎么自然”, 而后期则不然了, “全写口语, 从口语中捉取有效的表现方式”, “念起来上口, 有现代口语的韵味。”

将口语、方言的活水引进文学的园圃, 会使散文“富有文学的风格与文学的艺术” (胡适语) 。如, 《威尼斯》全文都是“一些老老实实, 普普通通的白话, 而且用的是通常说话的口气, 十分接近口语。”又如, 《春》中不说桃树、杏树、梨树花开得茂密, 而说“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花赶趟儿”, 赋予花树以生命力和动态感, 使文章栩栩如生。

二、修辞美

古往今来, 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称赞闻一多创造出“散文的语言”“字字句句似称量而出, 却又那么自然流畅。”诚然,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的遣词造句, 都是经过艺术雕琢的, 十分讲究语言美。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 许多语句“都那么活生生地跃到纸上去, 使你感到文章的生动、自然与亲切”。绿色是常见的一种颜色, 而在朱自清的笔下, 句型词汇丰富活泼, 避免了单调、呆板、枯燥。如, 《绿》中对梅雨亭的描写:“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 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句话中“踞”字生动传神, 梅雨亭有如“龙盘虎踞”, 显得虎虎有生气。“浮”用得精巧, 使梅雨亭这个静态物, 像雄鹰展翅那样富于动感, 显示其风姿。

比喻、拟人是常见的修辞方式, 而朱自清运用起来却显得巧妙, 增强了语言的情味。《春》这篇精心结撰之作, 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一番斟酌锤炼。如, 他不说春风拂面, 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草开始生长发绿了, 作者用了一个“钻”字, 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天里, 像钉子一样突破了板结的土地而生长的动态, 表现了小草所蕴藏着的巨大的生命力。这些比喻、拟人手法新颖、贴切, 不落俗套, 于朴实清新中见隽永。

迭字、迭词、迭句的大量运用, 也增加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活泼自然的余味。如, 《绿》第二段, 其中有好些迭词错落有致的搭配, 读来琅琅上口, 颇显抑扬顿挫的音节美:未见飞瀑, 先闻“哗哗哗”的声响, 接着以“湿湿”这一迭词渲染水花飞溅的水晕。“深深”“空空”更夸张了飞瀑的高度和梅雨潭的神秘感。继而又以“微微的云”“油油绿意”烘托了梅雨潭周围环境的色彩。那“一朵朵”“小小”“纷纷”“点点”一连串迭词, 对水花、杨花、白梅刻画得细致入微, 声色并茂。有“既能悦目, 又可赏心, 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魅力。据统计, 《荷塘月色》中用了二十六个迭词,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运用迭词竟达七十二处之多, 可见, 朱自清驾驭语言的精深造诣。

三、诗意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 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女士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上面说过, 朱自清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 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 他的散文语言, 既写得如此朴素自然, 又富于蕴含的诗意美感, 两者相得益彰。

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 (诗“眼”或文“眼”) 的安设。沈德潜《说诗粹语》中指出:古人作文, “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 都是语言中最富于生命表现力的词汇, 负载着含蓄的诗意美。如, 《荷塘月色》一文, 作者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全篇的“眼”。接着写小路的“静”, 写月色朦胧的“静”, 以此反衬“心里颇不宁静”。接着又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暗示在江南时期朱自清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心态。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 还能做到不事雕琢, 不露痕迹, 使人在“看似寻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 《春》这篇抒情散文, 乍看起来, 还不能一下找到它的“眼”。但细加体味, 就会觉得“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 就是为了写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可见, 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 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 更没有粉饰字句, 显得平易、自然、和谐, 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浅谈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第10篇

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语言更美呢?

一、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能力是人类智能的核心, 思维是口才的灵魂, 只有想得清楚, 才能说得明白。古人讲:“慧于心而秀于口。”“精于思而善于言。”陆机在《文赋》中说:“思风发于胸臆, 言泉流于唇齿”一个人思维清晰, 说话便条理分明;思维混乱, 说话便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优秀的教学语言应当是有浅入深, 层次分明, 句句扣题, 简洁明快, 既不动拉西扯, 也不猛然跳跃, 使学生听起来脉络清晰,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所以课堂教学语言应遵循逻辑规律的要求, 不违背同一律矛盾律等, 立论有据, 不偷换概念。严密的逻辑性会产生一种吸引力, 让学生紧跟你的思路。否则会使学生信疑不定、兴趣索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用词的准确性

课堂上, 学生是通过对教师讲授语言的感知、理解、吸收和转化来开拓思路、进行思维接受新知识的。因此教师的用词必须准确明晰。按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发准每个音节的声、韵调, 不用同音词, 不带方言音, 少用方言词, 多用短句和一些通俗易懂的词语。语义完整, 句式简洁, 用词通俗, 朴实易懂。音正才能传情, 词准才能达意, 否则就不能起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阐述的生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生动的、充满情趣和魅力的语言, 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消除疲劳, 活跃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感情, 并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支配下接受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表达思想时言必中的, 掷地有声, 字字珠玑。评论时见解独到, 高人一筹, 使人耳目一新。说理时旁征博引, 纵横捭阖, 逻辑严密, 挥洒自如。听了你的话, 比喝了醇酒更令人兴奋, 比听了交响乐更叫人舒畅。学生在愉悦和欢畅的同时, 开启了心扉, 启迪了智慧, 增加了知识, 提高了修养。

四、节奏的优美性

声音的节奏美, 一是表现在语调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 二是表现在语速快慢的适度、张弛相间。教师要根据讲课的内容和语境的需要, 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多种语调, 不呆板, 求活泼;不陈旧, 求新颖;不平淡, 求异趣;不单一, 求灵动, “俗”与“雅”恰如其分, 就能造成一种特有的氛围, 把你所要表达的信息及委婉、复杂、细致情感传递给学生。大声疾呼时, 如排山倒海;轻声慢语时, 如涓涓细流;声沉语缓时, 似黑云压城;谈笑风生时, 似山花烂漫———从而把学生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 不仅使人信服感动, 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五、内涵的创造性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 离开了创造, 艺术便不复存在, 讲授艺术的生命同样也靠创造来维系, 教学中没有雷同的模式,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 只有不断创造, 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针对不同时期, 不同内容, 不同学生, 因材施教, 不断更新自己的讲授方式;再者, 每个教师的性格、情感、表达能力、业务水平等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在讲授中能充分表现出来, 这种表现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过程。

六、方式的启发性

现代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素质教育,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这就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理解水平, 结合实践经验,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融合各种知识, 理解并掌握新知识。为此, 教师要用婉转的话烘托、暗示,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思而得之。如:《师说》“惑”, 一作疑惑疑难解;二作迷惑糊度。本文的这句话作什么解?这种选择式的提问, 让学生比较之后, 一目了然。再如《促织》“宣德间, 宫中尚促织之戏, 岁征民间”如果换一种说法, 说成“宣德间, 宫中需促织, 百姓争献焉”好不好?这种比较式提问,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机器, 收到了异乎寻常的效果。

七、语言的幽默性

庄谐并举, 寓说于谐, 可以打破沉闷气氛, 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领悟。正如得国的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 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能让人所接受。”莎士比亚也指出:“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 是一瞬间闪现的火花。心理学家表明, 人的注意力最长时间只能保持11秒, 如何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引起学生的注意, 消除疲劳, 让学生得到心绪上的震憾, 心理上的快慰, 拉回学生的思绪, 提升课堂效果。

总之, 讲授语言即不是纯粹的书面用语, 也不是普通的日常用语, 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语体, 它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 文学语言的形象, 相声语言的幽默和科技语言的规范于一身, 是一种融多种语言风格于一体的语言形式。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作为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 美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探索, 影响着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 从而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本文从逻辑性、准确性、生动性、优美性、创造性、启发性、幽默性七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美,准确,规范,创造

参考文献

[1]张严明.口语表达技能训练教程[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5.

[2]林化君.论体态语言的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 2002 (9) .

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初探 第11篇

一、语言美在规范

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学生使用语言的楷模,因此,从语音、语义、语序到语法均不能有差错。语文老师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做到:咬字准确清晰;语音的高低、快慢适度;说话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性;用词切确;语句完整、简洁;没有语病,没有口头禅。

语文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还表现在说话得体,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不说;适度,适可而止,不失教师身份,不虚假,不轻率。另外,他们讲的内容,必先经过深思熟虑,明辨是非真伪,有独到的见解,能启迪学生的思想。

二、语言美在传情

一传爱生敬业之情。俗话说,情动于衷,才能声形与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深刻的理解自己职业的特点,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让自己的语言凝聚一种“情”,既有方法的意义,更有教学语言本质的要求。那么,要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必须在做好职业的基础上,要勤学好问,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强化职业的自信。也只有在这种自信之情的激励下,一个教师才能在讲台上镇定自若,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以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提升到艺术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这种情还是爱生之情。一个对学生缺乏爱心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语言的苍白、凝涩、浮躁、苛求和理性公事,这一切正是课堂教学语言的大敌。

二传文章作者之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就必须“披文以入情”,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灵;悲的地方,讲得学生落泪;乐的地方,讲得学生开怀大笑;美的地方,讲的学生神往;丑的地方,讲得学生厌恶。

三、语言美在色彩

语言是有色彩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使用语言的能工巧匠,说话行文都要经过仔细推敲,精雕细刻,加工润色,富有艺术性的审美特点,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色彩感受。

语文教师应该有较好的文学修养,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富有文学性的语言。特别是教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要能通过自己娓娓动听的讲述,把学生领进作品所描述的各种艺术境界里去。上海市有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课,文学意味很浓。许多听过她的课的人都说:听于老师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溪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里,潜入你的记忆。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请听听她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的导语吧。“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的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大地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随着于老师的揭示,同学们一首一首的背诵古诗,春景顿时一幅幅呈现在眼前。这时老师接着说:“大家背的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二、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草、树、花、鸟、风、雨等等。现在,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是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那末,请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姿态、色彩吧。”

这样充满文学性的教学语言,感情真挚,启发性强,一下就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张开了求知的眼睛,恨不得立刻闯进课文所描摹的意境中去浏览一番,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试谈说明文语言的形象美 第12篇

一、紧扣教材,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会说明文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具有的准确性、简明性和形象性。

准确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形象生动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色。可以说,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活泼有趣,吸引读者,二者相得益彰。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平实居多,《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形象居多。例如,《看云识天气》中一段语言:“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在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胎,满满的盖住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作者抬头看天空,美自空中来,这段话以生动形象语言说明了云的形象变化,看云可以识别天气的特征。句中的词语:“峰恋,河川”概念具体形象,“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的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云块变幻飘动的实况,具有生动美。这段话既准确生动地概括了看云识天气这一事理的本质特征,又表现出了云的形态美。

作者俯首望海洋,美从海上来。如《海洋与生命》一文中有一段话:“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海渐进,天渐进,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阅读学习这样的文章,感到在作者笔下的海洋是那样浩渺无垠,有气象万千的美感。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有一段话: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教师在讲授这类文章时,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和准确严密一样都是写好文章的共同要求,都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寓审美教育于说明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词语能力和形象感知能力。

说明文作品虽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未尝不可以“以情感人、以形象感人”。好的说明文是闪耀着文采的。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这种美的特点,师生共同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领会文章内容,并得到美的享受。例如《蜘蛛》一文写得小巧隽永、情趣横生。文章开头就写得富有生活气息、自然亲切,引人入胜。尤其是第三自然段介绍蜘蛛捉披甲飞将的经过,用绘声绘色的描募,写出各种具体情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分析这段精彩的语句:“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蜘蛛只好怅然地在网上上望一望。”这里“缚了几转”、“啪的一声”和“怅然”绘声绘形地写出了蜘蛛在捕捉披甲的飞将时吃力的情形和失望的神情,显示出语言的图画美、形象美,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状。在分析中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足见其语言的形象感染力。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时,师生可着力地分析这两段话:全桥(赵州桥)结构均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古人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这两段不但说明准确,而且如诗如画,令人拍案叫绝。在分析中学生既领会到桥的和谐美、古朴美,又领略到语言的形象美,从中国石拱桥引发出民族自豪感,进而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再如《苏州园林》说假山全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有的巍峨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说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梁柱、木床、栏杆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浅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全文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说明文,既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由此看出说明文中巧妙运用的以语言文字之美来打动读者的心,使文章能产生强烈的艺术的效果,而师生由此展开的审美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章是靠语言来表现的,语言形象生动和准确精当对文章都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同是说明文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却笔触有别,风格迥然,各具特色。但优秀的说明文作品都十分讲究语言的运用,它们往往文采斐然,笔底生辉,能给人以语言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这种语言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又可以通过语言剖析去发现课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这是在说明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参考文献

[1]白晶,牟晓慧.说明文教学之我见.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微观经济下一篇:物流服务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