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消毒技术

2024-07-06

猪场的消毒技术(精选9篇)

猪场的消毒技术 第1篇

1 猪场消毒工作现状

1.1 猪场消毒的作用

消毒的作用是杀灭病原体, 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防止传染病发生。病原体有些是从场外带入的, 也有些是场内猪体自带的, 一旦猪体抵抗力降低, 病原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就会引起传染病的发作。所以消毒不只是针对进场的人和车, 还要在场内、舍内经常消毒, 使病原体数量减少到不足以发病的程度。

1.2 猪场消毒现状

(1) 常见消毒方式: (1) 喷洒法:将配制好的消毒液直接用喷枪喷洒, 适用于怀孕舍、生长舍、猪舍周边、走道消毒。 (2) 高压喷雾法:专门机动高压喷雾器向空中喷雾 (雾滴直径小于100µm) , 雾滴能在空中悬浮较长时间, 适用于任何空间消毒。 (3) 熏蒸消毒:如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 释放出甲醛气体, 起到消毒作用, 这种方法用于其他消毒方式难以消毒的缝隙、空气等。 (4) 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灯管直接照射 (对能照射到的地方起作用) , 适用于更衣室消毒。 (5) 火焰法:液化石油汽或煤气加喷火头直接在物体表面缓慢扫过, 适用于耐高温材料、设备的消毒 (铸铁高床、水泥地板等) 。 (6) 涂刷法:专用于10~20%石灰乳消毒, 用消毒机喷或用大刷子涂刷于物体表面形成薄层, 适用于舍内墙壁、产床、地板表面、保温箱内。 (7) 饮水消毒法:向饮水桶或水塔中直接加入消毒药, 适用于空栏时饮水管道浸泡消毒。带猪饮水消毒, 水塔消毒。 (8) 生物发酵法:将粪便、尸体、有机组织等密封堆放发酵, 利用生物热杀死病原, 适用于粪便、尸体、病料、胎衣等消毒。 (2) 猪场消毒现状: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大多数生猪养殖场都开始重视消毒工作, 但也有部分养殖户对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给规模化养猪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具体表现: (1) 缺乏必要的消毒制度, 有的规模养猪场虽然有消毒制度, 也只是挂在墙壁上应付上级和有关部门检查, 没有真正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定期严格消毒。 (2) 消毒设施的布局和设置不合理, 80%的规模养猪场只是进入场区的大门口设消毒池, 而在其他重点部位, 如每栋猪舍门口和生产区入口没有设置消毒池或不合理。 (3) 消毒池的大小和深度不符合标准, 大门口消毒池要深20cm以上, 进出两个车轮周长以上, 猪舍入口处消毒池要深5cm以上, 能完全覆盖水鞋底部。 (4) 70%的规模养猪场没有更衣消毒室。 (5) 外来人员未经消毒随便进入生产区。 (6) 猪场病死猪处理不当, 严重危及猪场生物安全。

2 猪场消毒制度

消毒是猪场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措施, 是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中心内容, 贯穿于规模化养猪模式下的全部生产环节,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不能掉以轻心。一般情况下, 规模化猪场消毒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彻底消毒1次。 (2)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消毒2次, 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3)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冲洗、消毒, 消毒后车辆停留30min以上方可进入, 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4) 销售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秤及周围环境等, 每售一批猪后, 则彻底消毒1次。 (5)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消毒液2次, 保持有效浓度。雨后和消毒水受污染时, 需重新配制消毒液。 (6)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 每月至少消毒二次。 (7)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消毒液2次, 保持有效浓度。 (8) 猪舍、猪群:每周至少固定时间消毒2次, 如周1和周5, 如遇天气原因可推迟1d。 (9) 人员消毒: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需沐浴更衣, 换上已消毒好的衣物和水鞋。人员进入生产区和猪舍时必须脚踏消毒池, 消毒盆洗手消毒。随身携带的手机、工具等物件需在紫外灯下照射10min以上方可带入生产区。

3 正确选择消毒剂

目前, 规模化猪场的病原微生物多重感染或继发感染十分普遍, 既有病毒的混合感染, 也有细菌的混合感染, 还有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 以及存在一些原发性感染情况下出现继发感染。据调查, 规模化猪场存在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猪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威胁。鉴于此, 选择消毒液时, 要根据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 调换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些病毒 (结构中无胞浆膜病毒) 对普通消毒药不敏感, 如圆环病毒, 一般消毒药对它不起作用, 应选择高效消毒药。火碱刺激性大、腐蚀性强, 谨慎使用, 以免造成人畜伤害 (附表) 。

4 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

4.1 温度对消毒剂的影响

多数消毒剂的最佳消毒效果都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消毒剂在低温下消毒效果较差, 当气温低于16℃时, 一般消毒剂对大部分病原体失去作用。实验数据表明:通常温度提高10℃, 其杀菌力可提高一倍以上。

4.2 湿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湿度对消毒剂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消毒剂有其适应的相对湿度范围。如在甲醛蒸气消毒时, 当提高室内的相对湿度, 可以明显增强其杀菌效果。但是湿度太大反而会影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 从而影响消毒效果。生产上, 用过氧乙酸及甲醛熏蒸消毒时, 相对湿度以60%~80%为最好。

4.3 环境p H值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环境p H值的改变可以从两方面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一是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是对消毒剂性质的影响作用。例如, 季胺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随着p H值升高而明显加强。在碱性环境中, 菌体表面的负电荷增多, 有利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

5 消毒工作中常见问题

5.1 消毒池内消毒水

通常接触性传播大的外源病原微生物进入猪舍需要通过几道门, 即猪场大门、生产区大门和猪舍大门等, 在这些门口通常都配制了消毒池和消毒盆。消毒池和消毒盆中的消毒液需要定期更换, 否则导致失效失去作用。如火碱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破坏而使消毒水粘度变差。

5.2 消毒前卫生清理

日常带猪消毒是消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促进消毒药充分浸入消灭病原微生物, 在消毒前需对栏舍进行卫生清理。然而在生产中常发现, 在进行消毒前未能清理卫生, 使消毒效果大大降低。

5.3 消毒药的适宜剂量

常规消毒时按消毒药说明书进行配制, 发生异常时增加50%浓度配制。喷雾消毒要控制喷洒雾花大小 (80~100µm, 动作轻缓, 确保喷洒30ml/m2以上稀释消毒液。然而很多猪场喷洒雾化不够, 水滴过大, 消毒药覆盖区域不彻底, 消毒操作速度过快, 一些猪场喷洒消毒液量不足20ml/m2, 消毒效果不理想。

5.4 消毒操作方法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猪场在进行带猪喷雾消毒时消毒先后程序存在随机性, 往往只关注猪只所在区域, 猪舍内有些区域还未进行喷洒就结束了, 从而使消毒效果大大折扣。正确的常规消毒操作流程:先房顶、墙壁、后空气, 再到猪体表、食槽等, 到顶到底, 到头到边, 立体消毒。尤其重视室内粪沟的消毒, 避免存在消毒死角, 消毒枪头向上, 向上对空间喷雾。消毒时间应选择在气温适宜无剧烈温差天气时进行, 可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带猪消毒。

5.5 猪体消毒

猪体消毒对操作人员要求更加细心, 工作量较大。猪场消毒中猪体消毒常常被忽略, 往往是生产中出现问题时才会引起重视。比如重胎母猪进入产房前需要进行带猪消毒, 如不进行可能增加仔猪皮肤病和腹泻的发生;母猪配种和公猪采精时需进行擦洗消毒, 如不注意可能导致子宫炎和屡配不孕。

5.6 空栏消毒

空栏消毒时部分猪场高压清洗栏舍后立即进行喷雾消毒, 这使得消毒药浓度下降, 不利于消毒药效果的发挥。有的猪场对大体积物品不知该采用何种消毒方式, 如多次使用未彻底清洗的保温箱, 严重危害后进场猪。正确消毒程序是:首先, 猪只转出空栏后, 要求把粪污、残余饲料等彻底清扫。第二步用去污泡沫或烧碱喷洒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高压清洗, 不留死角, 彻底清除掉粪污、杂物。第三步, 空栏喷洒消毒, 待清洗栏舍干燥后再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量300ml/m2以上稀释消毒液。第四步, 对于不易消毒的用具和栏舍, 常采用熏蒸消毒。

5.7 人员消毒观念薄弱

猪场消毒管理工作不到位, 人员消毒观念薄弱, 进入猪场不通过消毒池消毒, 在消毒池中垫砖块通行。消毒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人的作用, 人员消毒意识不强, 就会使病原微生物无孔不入, 无法发挥出消毒工作在猪场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6 猪场消毒注意事项

6.1 消毒有效时间

高温消毒时, 60℃就可以将多数病原杀灭, 但汽油喷灯温度达几百度, 喷灯火焰一扫而过, 也不会杀灭病原, 因有效时间太短。蒸煮消毒时, 在水开后30min可以将病原杀死。紫外线照射时, 必须达到5min以上。注意时间, 不单纯是消毒所用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病原体与消毒药接触的有效时间。

6.2 消毒需要药物与病原接触

如果猪舍圈栏上堆积很厚一层粪, 消毒药只能将最上面的病原杀死, 而在粪便深层的病原却不会被杀死, 所以猪舍消毒前必须先将猪舍清理冲洗干净的原因。

6.3 消毒需要足够的剂量

消毒药在杀灭病原的同时往往自身也被破坏, 假设一个消毒药分子可能只能杀灭一个病原, 如果一个消毒药分子遇到5个病原, 再好的消毒药也不会效果好。关于消毒药的用量, 生产上常见到的则是不经计算, 只是把消毒药将舍内全部喷湿即可, 人走后地面马上干燥, 这样的消毒效果是很差的。

6.4 消毒需要药物对病原敏感

养猪场消毒制度 第2篇

消毒的作用主要是杀灭病菌。在规模化猪场,有四道屏障用来杀灭病菌。第一道是大门,第二道是生产场区,第三道是猪舍入口,第四道是猪舍内部。下面我们来详细的看一看。

第一道屏障是生产区的大门,大门担负着将病菌拒之门外的作用。生产区需要设置两道门,一道大门用来给车辆消毒,另一个小门用来给人员消毒。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少不了车辆的出入,这些车辆从繁华的地方驶来,难免会带有许多病原菌,所以车辆进入之前,要先给它消毒灭菌。

只要进入猪场的车辆,就要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可以使用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消毒主要针对车辆的车轮。

外来人员的车辆只能进到生产区的外面,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只有运送饲料和运送猪只的车辆才允许进入生产区,这些车辆要经过更为严格的消毒才能进生产区。

在生产区的大门前面,有一道消毒池,春夏秋三季,可以用2%-4%的火碱水溶液,泼洒在消毒池里,火碱是一种消毒作用极好的药物,其2%-4%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为了保持火碱水溶液的洁净,每2至3天更换一次。在北方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使用火碱水溶液容易冻成冰,可以采用生石灰泼洒消毒池的方法给车辆消毒。生石灰来源广、价格低、杀菌消毒效果好,对大多数细菌有较大的杀菌消毒作用。每隔三到五天,生石灰会发生潮解而变硬,这时候要更换新的生石灰。

工作人员也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因此,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严格消毒。走进消毒室,用紫外线照射5分钟。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更换消毒好的防疫服、鞋、帽,防疫服、鞋、帽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进入场区前,工作人员也要经过一个消毒池,池内盛有0.3%菌毒敌或3%-5%来苏尔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脚踩消毒池消毒。防疫服仅限在生产区内使用,不得穿出生产区。

第二道屏障是生产场区。因为病菌的传播途径很广,除了车辆和工作人员会带入病菌外,通过尘土、空气等媒介也会传播病菌。那么场区消毒就可以对这些病菌起到一定的消灭作用。常用的消毒剂有癸甲溴铵戊二醛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聚维酮碘等,这些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快速、安全、低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场区的消毒每周两次,使用时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兑水,使用喷枪或喷物器喷洒都可以。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地起到消毒的.作用。

第三道屏障是猪舍入口。猪舍的入口也有一个消毒池,主要用来为工作人员的靴子消毒,消毒池里依然使用火碱水,但是在池子里要铺上条麻袋片,这样工作人员在进入猪舍之前,把鞋上的泥土擦在麻袋片上,用火碱水为靴子消毒。

第四道屏障是猪舍消毒,猪舍消毒又分为带猪消毒和空舍消毒。

带猪消毒:带猪消毒对环境的净化和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选择对猪的生长发育无害而又能杀灭微生物的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经检测,用这些药物带猪消毒,不仅能降低舍内的尘埃,抑制氨气的产生和吸附氨气,可使地面、墙壁、猪体表和空气中的细菌量明显减少,猪舍和猪体表清洁,还能抑制地面有害菌和寄生虫、蚊蝇等的滋生,夏天还有防暑降温功效。一般每周带猪消毒1次,连续使用几周后要更换另一种药,以便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空舍消毒:对“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是指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烟雾熏蒸剂,点燃后产生气体,经一定时间后杀死病菌。是猪舍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消毒方法。熏蒸消毒最大优点是熏蒸药物能均匀地分布到猪舍的各个角落,消毒全面彻底,省事省力。在使用熏蒸消毒的时候,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猪场消毒管理及其方案的制定 第3篇

关键词:猪场消毒;药物选择;消毒方案;消毒管理

一、消毒药物的选择

(一)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1.依据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生效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

2.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猪群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可能的发展趋势,选择储备和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3.创造条件,定期开展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监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二)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及消毒剂种类

1.碘制剂 ,主要有威力碘、百菌消-30、速效碘等。

2.强碱类, 主要指2%或3%烧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烧

碱可用于空舍、场区、外环境的消毒。石灰粉既消毒又防潮,适用于产房、仔猪培育舍,也可撒在场区周围形成一条隔离带。

3.季铵盐类 ,如安力2000、百毒杀等。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

4.醛类 ,甲醛又称福尔马林,根据浓度不同可用于手术消毒、环境熏蒸消毒,也可做防腐剂。

5.过氧化物类 ,如过氧乙酸,分为A、B二瓶装,使用时先将A、B液混合24-48小时后使用,有效浓度为18%左右,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2%-0.5%,现用现配。

6.氯制剂 ,如漂白粉、消毒威、99消毒王等,消毒威使用的浓度为400-500倍溶液喷雾消毒。

7.酚类 ,如菌毒灭,使用浓度为1∶100-1∶300。

8.弱酸类 如灭毒净,使用浓度为1∶500-1∶800。

二、猪场消毒方案

(一)常规消毒方案

1.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分钟~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

2.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大于进场车轮周长两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公分~20公分,同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

3.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必须根據物品特点选择使用多种消毒形式(如紫外灯照射30分钟~60分钟,消毒药液喷雾、浸泡或擦拭等)

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二)终末消毒方案

1.清扫和器具整理 。空舍或空栏后,及时清除舍内的垃圾,清洗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及料槽内的残料,并整理各种器具。如果是疫病平息后,则要将清除的粪便和污染物进行深埋、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2.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 。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有效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彻底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直至上述区域做到尽可能的干净清洁为止。最后使用冲洗机自上而下喷洒墙面、料槽、猪栏、饮水器、通风口、各种用具及床面或地面等。

3.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 。视消毒对象不同可选用消毒威、菌毒灭、速灭5号、烧碱、过氧乙酸等消毒剂。空舍消毒可以用1:2000的速灭5号或0.3%-0.5%的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500毫升配好的消毒剂药液,间隔2天1次,共进行2次。喷洒时特别要注意那些容易残留污物的地方,如角落、裂隙、接缝和易渗透的表面,喷洒时先猪舍顶棚,沿墙壁到地面。

4.恢复舍内的布置 。在空舍干燥期间对舍内的设备、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重点是料槽、饮水器等,堵塞舍内鼠洞,做好舍内药物灭鼠工作,充分做好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5.入猪前1天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

(三)带猪消毒方案

1.消毒前,先清洁卫生,尽可能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粪尿和生产垃圾等。

2.消毒间隔时间,根据猪场具体情况而定,平时预防为主5-7天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3.猪舍内带猪消毒常用0.1%过氧乙酸溶液、0.5%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015%百毒杀溶液喷雾消毒。药液用量以舍内地面面积考虑,一般控制在0.3l/m2~0.5l/m2。

4。消毒药液必须现用现配,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等现象。

三、日常消毒管理方案

(一)在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合理分布的紫外线灯,最好保持24小时不间断亮灯,紫外线灯管一般要每45天更换1次。

(二)使用消毒脚盆的,药液深度至少超过脚踝部位,踏脚盆前应保持胶靴的清洁。

(三)重点防疫期内,可适当增加带猪消毒时的消毒次数和药液用量。当猪群出现死亡增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有必要适当提高带猪消毒时的药液用量和药液浓度。

(四)对于无法空舍的妊娠舍和配种舍等,应至少每半年彻底清理一次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等平时不易清扫的地方。

(五)对同一对象的消毒,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但不能同时混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六)当空舍内安装有独立的加药饮水系统时,必须对此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制消毒溶液,掌握准确的配比,不随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

(二)不随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

(三)严格按消毒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四)定期更换消毒剂,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消毒一种对象。

(五)现用现配,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技术 第4篇

1 日常消毒

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主要就是日常消毒和空舍后的终端消毒。日常消毒主要就是对场区入口, 生产区入口, 进舍入口, 猪群, 场内环境, 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消毒管理。

2 场区入口的消毒

规模化养猪场的场区入口应设专职人员负责进出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及监督工作, 并检查消毒液的浓度。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踩火碱消毒垫, 紫外线照射5~10min, 并用消毒液洗手, 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 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3~4m, 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 池内药液高度为15~20cm, 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 以利于对车辆的喷洒消毒。进入场区的物品根据其特点使用多种消毒形式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消毒处理。

3 人员、工具的消毒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洗手, 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淋浴后进入内更衣室, 穿舍内工作服和胶靴, 经专用消毒通道进去。进入的物品需进行消毒液消毒, 车辆需进行再次的喷雾消毒方可进入。猪舍入口均设消毒脚盆和洗手盆, 并及时更换消毒液, 人员进出猪舍要进行脚手消毒。对猪群进行消毒要先清理垃圾如粪便等, 要每周用冲洗机低压喷雾消毒一次, 消毒液必须现用现配。场区环境全场至少两周进行一次喷雾消毒, 及时清理垃圾杂草等。出猪台场外购猪车一律禁止入场, 装猪前严格喷雾消毒, 售猪后对使用过的装猪台磅秤等及时清理消毒。兽用器械的消毒均应达到规定的消毒时间。

4 空舍的消毒

终端消毒就是空舍后对猪舍及器具的消毒, 空舍后要对舍内所有的垃圾进行清理, 并整理舍内所有的用具, 并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 必要时进行多次的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 包括墙面料槽猪栏通风口等。用冲洗机高压冲洗以上地方尤其是不易冲洗的地方如料槽等, 最后再用冲洗机低压自上而下喷洒, 清除高压冲洗中飞溅的污物。消毒后的猪舍保持通风干燥, 空置3~5d。入猪前1d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

规模猪场消毒技术要点 第5篇

1 消毒池设置

在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和各栋猪舍门口各设置一个与门同宽的消毒池,入场人员能自由踩踏到一步以上。池中装消毒液,每周更换消毒药1~2次。在选用消毒剂时,要多种轮换、交叉使用。最常用的是2%~3%的烧碱溶液(氢氧化钠)、5%的来苏儿溶液等消毒药物。条件差的也可设置消毒垫消毒。

2 人员消毒

猪场消毒首先是猪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消毒,他们是将病原带人猪场的重要媒介。所以,这些人员在进入猪场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猪场应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场,确实需要进入猪场的,严格按照规定消毒后入场。

2.1入场人员要清洗更衣, 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 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按指定路线行走和工作。

2.2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除经清洗更衣, 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外, 还要设置紫外线消毒室消毒后进入。

2.3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和更衣室要定期洗刷消毒, 每立方米空间用42 mL甲醛熏蒸消毒20 s。

2.4工作人员在接触生猪、饲料等之前后必须洗手, 并用1∶1 000的新洁而灭溶液浸泡3~5 s。

3 猪舍消毒

3.1育肥猪舍实行全进全出制, 每批生猪出栏后要彻底清扫干净, 再用2%~3%的烧碱溶液浸泡10~20 min, 有条件的最好用高压水枪冲洗, 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也可选用菌毒敌、灭菌灵等药物消毒。消毒方法:消毒时先喷洒地面, 然后墙壁, 先从离门远处开始, 喷完墙壁后再喷天花板, 关闭门窗30 min后再开门窗通风, 用清水洗刷饲槽, 将消毒药味除去。

熏蒸消毒的方法: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5 mL, 水12.5 mL, 倒入盛有12.5 g高锰酸钾的容器内, 密封门窗16~24 h。

3.2在进行生猪圈舍消毒的同时, 要将周围环境、猪舍、生猪和污染的地方和物品同时进行进行消毒。

3.3带猪消毒 (含配种圈) :可以每周消毒1次, 可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药物喷雾消毒猪体和猪舍, 每平方米300 mL左右 (或参照说明书配制) 。带猪消毒前, 应对生猪和圈舍清洗后进行。

3.4分娩室、分娩母猪的消毒:对分娩室的地面、地面漏缝用清水冲洗干净, 干燥后最好用喷灯火焰消毒, 或用菌毒敌等喷雾消毒两次, 待地面干燥后放入母猪。母猪临产时, 用百毒杀、0.1%高锰酸钾等消毒药物消毒乳房和阴部, 母猪产子完毕后, 再用百毒杀等消毒药物消毒母猪后躯、乳房和阴部, 地面清洗干净。分娩后每天用百毒杀等药物喷雾消毒1次, 直到断乳。冬天宜用温水擦洗。

猪舍的预防性消毒一般每月1次。

有条件的生猪饲养圈舍也可用日光曝晒消毒。夏季曝晒1 h以上。

4 环境消毒

4.1猪舍周围环境每2周用2%~4%烧碱或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或撒石灰乳1次。

4.2猪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沟、下水道出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4.3场内道路消毒:用2%~4%烧碱等消毒药物喷洒消毒道路。

4.4污染场地消毒:被患病生猪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 可用5%~10%的漂白粉溶液或10%烧碱溶液消毒;对停放过能产生芽孢所致传染病的病猪尸体的场所, 先用10%~20%的漂白粉乳剂喷洒地面, 再将表层土壤掘起30 cm左右, 撒上干漂白粉与土混合, 将此土壤运出深埋。对污染场地先用机械消毒, 也可用复合酚作喷洒消毒。每日1次, 连续7 d。

5 用具、兽医室和隔离场所的消毒

5.1猪场的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等的消毒:先将用具冲洗干净, 用0.2%~0.5%的过氧乙酸或0.1%新洁尔灭等消毒药物消毒。最好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5.2被生猪疫病污染的玻璃器皿、注射器、针头、金属器械、工作服等物品, 用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30 min左右。

5.3兽医室、动物疫病诊断室、无菌操作室、手术室等空间和物表用紫外线灯光消毒。每次消毒30 min以上。

5.4被污染用具用碘制剂或氯制剂浸泡消毒:被污染衣服、鞋等用氯制剂浸泡消毒。

5.5隔离场所消毒:隔离的出入口设消毒池, 用复合酚水溶液进行消毒, 圈舍每天用机械消毒法和用复合酚喷洒消毒法各消毒1次, 连续7 d。

6 供水系统的消毒

猪场的水箱、水管和饮水器表面在生猪进场前,用碘制剂,从水箱的顶部灌入,确保整个供水系统浸泡20 s以上,再从饮水嘴依次排水,冲洗饮水系统。

7 垫料消毒

对运送生猪和猪场产生的垫料,由阳光照射消毒,在烈日下暴晒2~3h。被生猪疫病污染的垫草、粪便等污物和病死(扑杀)生猪尸体采用焚烧消毒,以烧成灰烬为止。污物和污染物也可集中堆放,用坑(堆)生物发酵消毒法进行消毒。

8 运载生猪的车辆消毒

规模化养猪场消毒技术要点 第6篇

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前,必须进行机械性清理。一是对猪场内进行清扫、用高压水冲洗。二是用清洁剂,将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彻底除尘、擦洗,去除污垢和有机物质。

2 正确的消毒程序

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舍内从上到下喷洒足量消毒液→消除粪尿等污物→高压水充分冲洗→干燥→将已消毒好的设备及用具搬进舍内安装调试→密闭门窗后用甲醛熏蒸并封闭空舍3~5 d,消毒程序才算完成。

3 正确选用消毒剂

理想的消毒剂应该具备:杀灭病原体的效果好,不受水质和有机物的影响,见效快,消毒的每个单元成本较低,易溶于水,对人和猪安全,容易购买,对金属、木料、塑料制品等没有损坏作用;性能稳定,没有令人厌恶而持久的气味、无残毒。如甲醛、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消毒作用都较强,对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4 正确使用消毒方法

4.1 喷洒消毒

可用一些带腐蚀性、杀菌(毒)效果强的药物进行喷洒,主要用于对地面、空舍、墙面等环境的消毒。如,生石灰,具有消毒力强、无不良气味、价格低廉易得,无污染的优势。使用石灰消毒最好的方法是加水配制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涂刷猪舍墙壁1~2次,称为“涂白覆盖”,既可消毒杀菌,又有覆盖污斑涂白美观的作用。但不可将石灰直接撒在鸡笼下或圈舍内,否则会造成石灰粉尘飞扬,猪只吸入后,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甩鼻、呼噜等一系列症状,易造成呼吸道炎症。

4.2 饮水消毒

饮水消毒是把饮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控制猪只内的病原体。常用的药物为高锰酸钾、百毒杀、碘等药物,用时一要按说明书进行配制,不要任意加大水中消毒药物的浓度或长期饮用,否则会引起猪只急性中毒和杀死或抑制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对猪只健康造成危害。

4.3 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是利用挥发性消毒药物对密闭空间和种蛋进行熏蒸,达到杀灭病原体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的药物一般为甲醛溶液、过氧乙酸等。熏蒸消毒的做法是:需甲醛溶液15~30 m L/m3空间,加等量水,然后加热打开门窗通风使其不能残留。甲醛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气温和相对湿度,一般室内温度不应该低于20℃,相对湿度应该为60%~80%。

4.4 种蛋熏蒸消毒做法

用甲醛溶液14 mL/m3空间,高锰酸钾7 g,水7 mL。消毒孵化机内的蛋(入孵12 h的蛋不要熏蒸消毒),先将高锰酸钾放置于玻璃器皿内并置于熏蒸处,再加入甲醛溶液,立即关闭孵化机,熏蒸20 min后,将残余气体排出。

4.5 带毒畜喷雾消毒

带毒畜消毒是对畜体表、猪只所在的空间和环境实施消毒。带毒畜消毒应该将喷雾器头举高一些,喷嘴向上喷出药雾,使药雾从空中缓缓下落,除与空气中的病原体接触外,还可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起到杀菌、除尘埃、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夏季使用还有降温的作用。

小型猪场的消毒工作 第7篇

1消毒的原则

消毒是免疫接种与药物防治的有效补充, 是猪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贯穿于生猪养殖的全过程。小猪场应根据本场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计划, 定期或不定期对猪场、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1) 准备工作。场所消毒要事先进行彻底清扫, 器具消毒要事先清洗干净。

2) 消毒时间。消毒最好选择晴天, 一天中最好选择中午。

3) 消毒剂的选择。根据本场及周边当时或近期疫病流行情况与病原体的特征, 选用针对性强的消毒剂, 必要时可咨询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定期轮换不同性质的消毒剂, 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

4) 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配制和使用, 使用时保证消毒药有效接触消毒物体的表面, 并维持尽可能长的作用时间。

2消毒项目

1) 人员进出消毒。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非本场人员和无关人员一律不许进场。在养殖场入口及每栋猪舍入口处设消毒池, 池内消毒液保持3~5 cm深度, 平时每3 d更换1次, 下雨天1 d换1次;有条件的应设更衣室, 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供工人在场内穿着工作服、水鞋等。饲养员和其他需要进场的人员进入养殖区要按消毒程序, 更衣, 换鞋, 并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 方可进入。

2) 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烧碱喷雾或撒生石灰消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积粪池、下水道出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3) 猪舍消毒。

①空栏消毒。即对无猪的空舍栏进行消毒。消毒前栏舍内的猪已经全部出栏或临时全群转出, 彻底空栏;栏舍的空间、地面要全部清理打扫干净, 将粪便、垃圾、杂物、尘埃等彻底清除, 不留任何污物,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猪舍地面可选用3%~5%的烧碱溶液喷雾或洗刷, 待10~24 h后用水冲洗。墙体表面可用3%~5%的烧碱溶液喷雾或石灰水粉刷消毒。舍内空间消毒可选复合酚类、强效碘、氯类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 气雾粒子越细越好。常规消毒按标签推荐用量配制药剂, 疫病流行期可适当加大浓度。消毒钢结构圈栏, 应选用对金属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百毒杀等。

空栏消毒后, 栏舍地面必须干燥、空置3~5 d, 才能转入新的猪群或原猪群, 保证消毒效果并防止残留消毒剂对猪产生腐蚀或刺激。

②带猪消毒。

即对有猪的栏舍进行消毒。只在没有发生传染病, 又没有条件或不方便将栏舍内的猪全部转出去的情况下采用。带猪消毒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

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栏舍内的猪粪、猪尿, 并打扫、冲洗干净。

选用广谱、高效、稳定性好, 对猪只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消毒药, 如强效碘、百菌消、强力消毒灵、二氧化氯等药物。不可选用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消毒药。

严格按使用说明书配制消毒液, 不可随意改变消毒液的浓度, 过低达不到消毒效果, 过高则产生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引起猪只不适, 并造成药物的浪费。

带猪消毒应采用喷雾方式, 且雾滴越小越好, 雾滴小可延长其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 增强消毒效果。猪的全身及舍内的物品、地面、墙壁表面等都要喷淋至完全湿润, 不能有遗漏。

带猪消毒应选在中午进行。冬春季节的中午气温较高, 此时消毒可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刺激;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 在此时带猪消毒兼具杀毒灭菌和降温解暑的作用;较高的温度还有利于发挥消毒药的药效。带猪消毒以1周1次为宜。出现疫情或面临疫病威胁时, 应增加消毒次数, 隔日1次或每周2~3次。

4) 用具消毒。猪场各岗位的工具不得交换使用, 并定期消毒。小件用具宜采用浸泡消毒, 大件的可用喷雾消毒, 也可将其置于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消毒。用具消毒数小时至数天后, 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再用。

5) 贮粪场消毒。新鲜猪粪带有大量的病菌、寄生虫及虫卵, 不宜直接用作肥料, 更不能直接施用于猪的青饲料地。应将猪粪堆放于发酵池内发酵腐熟后使用, 利用发酵产生生物热杀灭猪粪中的病菌、寄生虫及虫卵, 并提高其肥效。

小猪场可建有2个发酵池的简易贮粪场, 发酵池为无渗漏、无外溢的水泥池子, 池的四壁以砖砌成, 高约1 m并以水泥砂浆粉刷, 地面硬化, 池子容量依需要而定。池上设简易屋顶, 粪堆表面撒生石灰并覆盖塑料薄膜。贮粪场周围定期或不定期用2%烧碱溶液或生石灰消毒。

6) 病尸消毒。场内出现病死猪时, 严禁取肉食用, 非专业兽医技术人员不得私下解剖。病死猪的尸体要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或投入专用的沉尸井化尸。并立即对其原来所在的圈舍, 受其污染的用具、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疫病蔓延。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选择哪种消毒方式, 消毒药物都要定期更换品种, 交叉使用, 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摘要:猪场消毒是猪场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给养猪场消毒是最基本的环节。通过消毒, 可以将病原体消灭在猪场外, 防患于未然。而小型猪场由于条件有限, 养猪场主容易忽视消毒工作。笔者总结了小型猪场消毒的原则以及消毒项目。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第8篇

养猪场只有重视消毒, 科学消毒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 消毒种类

消毒可分为预防消毒、患病期消毒、空舍消毒和带猪消毒。

2 消毒的方法

2.1 物理消毒

2.1.1 清扫冲洗

病原微生物常与排泄物或者分泌物一起存在, 它们妨碍消毒药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 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对环境的彻底清扫冲洗不仅可以除掉大部分病原 (据消毒效果监测可除掉70%左右的病原) , 而且为消毒药的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1.2 通风干燥

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病原的数量, 加快猪舍内水分的蒸发, 保持干燥, 可使除芽孢、虫卵以外的病原失去活性, 起到消毒的作用。

2.1.3 阳光暴晒

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主要适用于猪场内生产工具的消毒。

2.1.4 紫外线灯

适用于对工作服进行消毒。

2.1.5 火焰消毒

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消毒时间最少60s/m2。同时消毒时要注意防火。

2.2 化学药物消毒

用化学药物消毒是目前主要的消毒方法。该种消毒方法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也受药物的种类、浓度、用药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常用的消毒药物

3.1 酸类消毒剂

常用药物:0.5%~1%过氧乙酸。可杀灭除虫卵以外的病原微生物。可带猪消毒。

3.2 碱类消毒剂

常用药物:火碱和生石灰。火碱是高效的消毒药, 不能带猪消毒。2%~5%的火碱水溶液作用30min以上, 可杀灭各种病原。20%的生石灰乳剂, 用于猪栏、地面、墙面的粉刷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可杀灭虫卵、繁殖型细菌, 对芽孢无效。不宜久贮, 现用现配。

3.3 醛类消毒剂

常用药物:甲醛溶液。主要用于熏蒸消毒, 仅用于空舍消毒。熏蒸消毒方法:舍内需要30mL/m3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15g/m3, 放于同一容器中, 密闭门窗12h, 可杀灭细菌和病毒。

3.4 双季胺盐消毒剂

常用药物:双季胺盐 (商品名:百毒杀、百毒威等) 。此类消毒药无色、无味、无毒, 应用广。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可带猪消毒。

3.5 卤素类消毒药

常用药物:漂白粉和碘制剂。

漂白粉:配成10%~20%的水溶液喷洒, 作用1~2h, 可杀灭除虫卵以外的病原微生物。不能用于金属物体的消毒。

碘制剂:碘对各种病原体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是双季胺盐络合碘, 效果较好。

4 消毒程序

4.1 预防消毒

进出场区、猪舍的门口常设消毒池, 用2%~5%的火碱水溶液消毒。场区每月用药物消毒一次。猪舍每周一次带猪消毒。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更衣、换鞋和洗手消毒, 而且经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

4.2 带猪消毒

可选用的药物有双季胺盐消毒剂、双季胺盐络合碘、过氧乙酸。药物按说明书中介绍的中等浓度稀释使用。

4.3 空舍消毒

彻底清粪、清扫、冲洗, 用火碱消毒 (或者熏蒸消毒) , 而后空干。

4.4 患病期消毒

首先清扫、冲洗, 而后用双季胺盐络合碘、双季胺盐类、过氧乙酸带猪消毒, 此时药物的浓度比平时带猪消毒要高一倍。舍内过道用5%火碱水泼洒消毒, 床面用火焰消毒 (70s/m2) , 要适度的通风, 保持舍内的空气清新 (尤其是猪群患呼吸道疾病时) 。

5 影响消毒的因素

5.1 药物的浓度与作用时间

一般来说, 药物浓度越高, 作用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 但对组织的刺激越大;而药物浓度太低, 接触时间太短, 又不能达到杀菌目的。因此必须按药物的说明, 选用适当的药物浓度和足够的作用时间 (一般药物的消毒时间不少于30min) 。

5.2 猪舍内温度和喷洒药量

猪舍内温度与消毒药的抗菌效果成正比, 浓度越高, 杀菌力越强。一般温度每增加10℃, 消毒效果可增强一倍。不同消毒对象每平米需要喷洒稀释后的消毒药量:圈栏50mL、木质建筑100~200mL、砖质建筑200~300mL、土地和运动场200~300mL。

5.3 不同的消毒药物不能混合使用

一种消毒药物不能长期使用, 需要多种消毒药物替换使用。

5.4 圈内的有机物影响消毒效果

只有彻底的清扫、高压冲洗后消毒, 才能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

5.5 微生物的特点

病毒对碱类敏感, 而细菌的芽孢耐受力极强, 较难杀灭。

如何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 第9篇

如生物的一种方法或措施。其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布于外︵何黑龙江D1界播环途猪境径场中, 防的的止消病疫毒原病措体蔓施, 延以。切断传做彦巴OI:11.1消毒栏舍、设备和好县松花0.3用具的清洗96面进行低压。喷洒 (1) , 并确保其充对所有的表猪范江乡畜9/J.ISS分面种用湿、猪具润栏等。、, 喷进尤洒气其口的是、范食风围槽扇包和匣括饮、水地各场建新牧发展N.16器730m, in有。此效步骤可尽可浸润时间能不多低的于的务60服1-去除有机物和细菌。 (2) 使用消心中27.高压20槽、饮水器冲洗机、猪栏彻底冲、进气口洗地面、、风食毒巴彦, 13.04.0扇上匣述、区栏各域舍种显、用得设具干备、净粪和清沟用洁等具为, 的直止至消。工15173毒。使用选定的广谱消毒药彻作︶8002底备.0消、%~毒用3.栏具0%舍。火内必碱所要液有时对表, 猪面可栏及先、设用地

面、粪沟等喷洒浸泡, 30、60min后低压冲洗;后用另外一种广谱消毒液 (0.3%过氧乙酸) 喷雾消毒。此方法要注意

使用消毒药时的稀释度、药液用量和作用时间。消毒后栏舍保持通风、干燥, 空置5~7d。

1.2卫生保护场区入口处设专职人员, 负责进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及监督工作, 负责维持消毒池、消I毒盆内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 须经“踩、照、洗、换”四步消毒程序 (踩火碱消毒垫, 散射紫外线照射5~10min, 消毒液洗手, 更换场区工作服、鞋等并经过消毒通道) , 方能进入场区。

进人生产区的人员, 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洗手, 更换进入生产区的衣物、雨鞋后, 经过2%~3%火碱消毒池后, 方可进入生产区;进舍需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 在淋浴室用温水彻底淋浴后, 进入内更衣室, 穿舍内的工作服、雨鞋后进舍。

生产车辆必须在场区入口处进行消毒, 经过2%~3%火碱消毒池后, 要用另一种消毒剂喷雾消毒, 消毒范围包括车辆底盘、驾驶室地板、车体;进入生产区车辆必须经再次的喷雾消毒。

进入场区的物品, 在紫外线下照射30min或喷雾或浸泡或擦拭消毒后方可入场;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再次用消毒液喷雾或擦拭到最小外包装后, 方可进入生产区使用。

2 消毒剂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1 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苛性钠)

对细菌、病毒、寄生虫卵都有杀灭作用, 常用2%~3%的热水溶液消毒猪舍、饲槽、运输用具及车辆等。

2.2 生石灰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液, 粉刷猪舍的墙壁, 寒冷地区常撒在地面或猪舍出入口作消毒用。

2.3 来苏儿

是煤酚溶于肥皂溶液中, 所制成的50%煤酚皂溶液。用时加水稀释成2%来苏儿, 用于洗手、皮肤和外伤的消毒。3%~5%来苏儿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猪舍、饲槽的消毒;也可用于内服, 治疗家畜的腹泻、便秘, 猪1次内服2~3m L, 加水100~150m L。

2.4 甲醛溶液 (福尔马林)

配制成4%的溶液, 可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 浸泡30min。5%福尔马林酒精溶液可用于手术部位消毒。也可将其作为气体消毒剂, 用于猪舍、房室熏蒸消毒。消毒方法是, 1m3容积内用20m L福尔马林, 加等量水, 加热使其挥发成气体, 室温在15℃以上、相对湿度为60%~80%时, 消毒8~10h。

2.5 过氧乙酸 (过醋酸)

为15.0%~20.0%溶液, 有效期为6个月, 应现用现配。0.3%~0.5%溶液可用于猪舍、食槽、墙壁、通道和车辆喷雾消毒, 0.1溶液%可用于带猪消毒。

2.6 百毒杀

1210均为季铵盐类, 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常用量为0.10%。带猪消毒常用量为0.03%, 饮水消毒可用0.01%的剂量。

2.7 漂白粉

能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 用于猪舍、饲槽、车辆的消毒。一般用其5%~20%混悬液喷洒, 有时可撒布其干燥粉末。用于饮水消毒, 每升水中加入0.3~1.5g漂白粉, 不但杀菌, 也有除臭作用。

2.8 威力碘

是一种含碘消毒药液, 具有广谱速效、无毒、无刺激、无腐蚀性的优点, 并有清洁功能, 对人畜无害, 可用于猪舍、畜体消毒。“I型速效碘”如用于猪舍消毒, 可配制成300~400倍稀释液;用于饲槽消毒, 可配成350~500倍稀释液;杀灭病毒, 可配成100~150倍稀释液。

2.9 高锰酸钾溶液

0.05%~0.10%用于饮水消毒;其2.00%~5.00%水溶液用于浸泡、洗刷饮水器及饲料桶等;与甲醛配合, 用于猪舍、孵化室、种蛋库的空气熏蒸消毒。

2.1 0 新洁尔灭

又称苯丸溴铵, 用0.10%溶液消毒手指, 浸泡消毒皮肤、外科手术器械和玻璃用具。用0.01%~0.05%溶液做家畜阴道、膀胱黏膜及深部感染创的冲洗、消毒等。应用新洁尔灭时, 不可与肥皂同用。浸泡器械时, 应加入0.50%亚硝酸钠, 以防生锈。禁忌与碘酊、高锰酸钾、升汞等合用。

2.1 1 酒精、碘酊、紫药水及红汞水可用于个别猪局部创伤消毒。

3 结语

上一篇:环境检测技术下一篇:美术院校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