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2024-06-01

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精选12篇)

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1篇

失误展示

从历年阅卷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考生在这类试题的考查中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审题不清,孤立答题。

2010年浙江温州卷《乡村的泥土》一文后有:“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感觉无从下手,仅摘录某段的某个词语来作答,甚至是凭着感觉答题。这就是因为审题不清、孤立答题所致。题干中“阅读全文”就提醒考生要从全篇入手;“你从中感悟”则是要求在了解了作者的感悟之后讲述自己的感悟,不能完全抛开文章写感悟。

2.结构不明,表述不全。

2010年江苏苏州卷《寂寞的月亮》(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30)一文有这样一道题目:“月亮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要想将此题答完整,就要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很多考生由于对文章的结构不明了,导致表述不全而失分,很是可惜。

3.要求不清,简单作答。

所谓“鉴赏”题,无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还是表达技巧的鉴赏,都需要在基本的判断(“鉴”)之后紧扣作品主题进行适当分析(“赏”)。而相当部分的考生往往会忽视后者。

解题指导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查方向, 我们可以一一对应地从三个层面来探求答题之道。

一、鉴赏形象:

概括特征,揭示意义。首先从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判断其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从而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二、鉴赏语言:

联系主题,切合形象。这里的鉴赏语言包括鉴赏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不能只是阐述含义,更重要的是要剖析语言在文中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还要注意联系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

具体的,可以分这样几步答题:首先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和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其次简述这样写的作用,最后揭示语言的内涵。

三、鉴赏表达技巧:

理清类别,挖掘作用。表达技巧主要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因此我们要对各种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面描写等)以及各种修辞(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的运用和作用要有清晰的认识。一般答题的思路是:分析文章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鉴赏题的解答,最重要的是对文章全篇的把握。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弄清楚了作品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旨,才能够全面而透彻地品析人物形象、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之妙。

如何把握全篇呢?同学们要特别关注文章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综合起来体会文章的主旨。例如上例《乡村的泥土》,从全篇看是写“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土地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而这些意思都隐含在作者每段的抒情议论之中。

此外,还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阅读时可圈画文章的结构段、结构句,即文章的首尾段落、过渡段落,以及各段落的首尾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结构的“结点”,有利于我们快速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例《寂寞的月亮》就要求考生把握文章的层次,从全文来看,文章是从“月亮是寂寞的”“月亮是无私的”“月亮是孤独的”三个层次来写月亮的,把握了这个,解答就不成问题了。

下面我们来看今年江苏连云港卷中的一道题。

母亲石

(阅读材料略,可参见本期P8)

20.文章第 (3) 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1.请说出第 (4) 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3分)

22.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4分)

我们先看第20题。题干中的提示信息是“描写”,由此我们看出这是个描写事物的句子,再判断它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因此要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参考答案: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此题共3分,每点1分。)

第21题,题干中提示信息是“复杂的内心情感”,可见要从母亲的心理进行分析,用表示心理的词语作答。要想回答完整,就必须结合上下文,用全局的眼光思考。参考答案: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1分;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2分。

第22题,题干中的提示信息是“为什么说不孝顺”,这是一个人物形象的赏析题,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自然也要结合上下文全面分析。参考答案: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这是不孝的事,2分;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这是不孝产生的内心情感,2分。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首先要捕捉题目中的提示信息,把握题目的类型;其次题干中的分值也是个很好的提示,往往一分会有一个答题点,因此读题的时候看好分值,也可以为自己思考以及全面答题提供参考。最后,答题要有条理,主要指逻辑合理,步骤清晰。重要的信息写在前面,用序号表示答题步骤,这些都会有效提高答题的得分率。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大致可归纳为三步: (1) 明确写法(词语则先解释); (2) 分析写法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3) 揭示写法所抒发的人物或者作者的情感。

实战演练

(2010年安徽卷)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缰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1.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6分)

2.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3.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4分)

4.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分)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参考答案

1. (1) 因为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从而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2) 它是围栏里的唯一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 (3) 其它八匹马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因而这匹白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4) 这匹白马与“我”作别时的嘶鸣让“我”心里有一阵剧烈震动,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它既喊出了被禁锢者的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2. (1) 一匹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却被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一片如此辽阔且花草丰茂的草原,却成了一片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由此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沉痛与悲愤(2分); (2) 写围栏的狭窄、草原的死寂,与后文写白马的嘶鸣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强调了白马不屈的抗争精神(2分)。

3. (1) 为四百元钱,一匹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一根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作者为此感到悲愤与委屈(2分); (2) 它们的形象与作者心中“骏马”的形象相差甚远,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2分)。

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2篇

闯关式训练板块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读张爱玲

贾平凹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这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般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一连串地飘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似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一个俗女子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召听,是会说是非的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的最好者之一。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地有曹雪芹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的。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是个执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侵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桃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说害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量思,怎么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本文运用了不少比喻,揣摩这些比喻,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一段说“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这两句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戏台上的旦角”指:

 “崔莺莺”指:

(2)文中哪一语句与第三段中“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个比喻意思相同? 答案:(1)女性文章 张爱玲的散文(2)横挑鼻子竖挑眼。(或:只要听着别人说好了,就来气。)2.阅读下文,完成(1)~(2)题。

这颗星燃烧了一百年

谢 冕

五四运动出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蔡元培、李大钊、鲁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迅和周作人等。这些人站在时代的前列,高举文化批判的旗帜,面对中国传统而巩固的旧文化和旧礼教,指出它阻碍前进的保守性,以惊电迅雷的气势进行扫荡,从而开辟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他们的勇气和激情,产生于中国内忧外患的现实,产生于现实中的污垢和血腥。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他们的胆略和气魄,至今尚使我们为之气壮!这些先行者,他们给中国社会送来一剂疗救病症的“药”,这药是治“心”的,是“醒魂药”。他们继承了前人奋斗的遗产,这里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遗产。但他们推出的新文化和新文学,却是他们的前人所未曾造出的成功。

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她响应了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那一代人有一种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其实质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的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这是充满幻想和想象力的一代人。他们从中国悠久的传统中走来,而又不满并质疑那一切。但在他们的创造中却又融进了并更新了其中有益的养分。他们未曾因批判和反抗而造成文化的“断裂”,相反,他们更生了中国文化,他们使自己成为中国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

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她接受中国传统的熏陶,她又接受了教会的和美国式的教育。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起步于“问题小说”的写作,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受泰戈尔的启发,首创“随感式”的无题小诗,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的“小诗运动”;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一种崭新的抒情文体在她的笔下诞生;冰心还是新文学中的儿童文学的元老式的人物,也是儿童文学的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冰心毕生都在这样地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年,她都没有放下她所钟情的手中的笔。而且愈到晚年,她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身居郊野,不忘天下,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让人不敢相信这些文章竟出自年近百岁的老人之手!

斗换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高雅、文采、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的精神财富。

(1)文中比较了冰心先生和陈独秀等人的异同,请你加以概括。

(2)文章的标题“这颗星燃烧了一百年”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都有反抗和批判的性格,都是新时代新潮流的推动者,建设精神、温情的和人性的五四本质在冰心那里更明显;“破坏”与“激烈”则体现在那些猛将身上。(第2段有较集中的评述,利用关键词语提取要点即可。)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赞扬冰心先生燃烧自己、烛照世间之意。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于是我就不能瞧见弟弟的人,只能隔上一段时间天外来客式地瞧上弟弟的信了。弟弟说: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

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白白的,因为他们的孩子认字了;那种肉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才知道是耗子肉、蛇肉,又全部呕了。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我问哪一年吃的,爹说是三年灾荒时期。

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毛皮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真不容易。”弟弟附信中送来了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给爹吧!”爹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我取出了纸笔说:“捎带着写封信吧。”爹蹲在大门口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闷出一句:“勿挂念。”

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后来弟弟卖了,换来一些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了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这倒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全乡比赛,夺了头名!弟弟寄回一张奖状。爹看了又看,说:“贴上,哪儿显眼贴哪儿!”

没有粉笔使用的事儿吓了我一大跳,小心翼翼地寄信去问。弟弟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

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谁谁考了满分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

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

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 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啊呀——是爹!”

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

(选自《教育博览》2001第5期)

“小说开头弟弟说清泉乡“那不是人待的地方”,被爹一顿好骂,又被爹用棒子撵回去;后来爹去了一趟清泉乡小学,却哭着回来,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并要弟弟回家种反季节菜。这前后矛盾的言行说明爹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对儿子要求极严,十分疼爱儿子;(2)使爹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衬托清泉乡条件恶劣,进而表现弟弟热爱乡村教育的高尚品质。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是为了家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一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送给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送给妹妹?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里,我就有些感动,主持人王小丫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父母有了电脑就可以给远在万里的妹妹发邮件,妹妹也能及时把思念寄回家。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要实现这三个家庭梦想,必须全部答对12道题,谈何容易!当主持人问他,有把握吗?他笑着应道,当然。神情是那样的轻松、自信!还好,开始几题很顺,看来他真挺有实力的。可是,答到第6题时他就卡壳了,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他说,他觉得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都会而他不会。

答题依然在继续,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答到最后一题时,我的手心里已是一把的汗,心也快跳出来了。我想,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现场的观众和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定都像我一样默默为他加油,盼着他能实现梦想!

最后一题出来了,是有关水资源的,答案六选一,又偏又难。

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一样。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王小丫提醒他抓紧时间,因为连念题在内只有短短的30秒钟!

他沉默了一会儿,好像是努力地镇定自己,然后不紧不慢地问妹妹:“妹妹,你想爸爸和妈妈吗?”“想呀,当然想!”妹妹急切地说。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说这没边没沿的话?难道他要放弃这最后的冲刺吗?真急人!真可气!

“那就让爸妈去加拿大看你好吗?”又是那不紧不慢的声音。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说:“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这时30秒的时间也到了。

天啊,我一下子全明白了,这道题的答案他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借这个电话听听妹妹的声音,只是想早一点儿同自己最亲爱的妹妹分享成功的喜悦!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常的冷静。

果然他答对了!整个现场顿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我还看到不少人泪流满目,包括他的父母。王小丫也难掩自己的激动:“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选手。”是的,从来没有谁取得这样的成功,从来没有谁给人们如此之大的喜悦和震撼!

我一直以为只是“情”是美丽动人的,比如爱情、亲情、友情。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动人!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的晚上,轻舞飞扬。

(1)当现场观众帮助他答对了第6题时,他为什么沮丧?可以看出他个性的哪一个侧面?(2)“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这一部分写得非常精彩,请对此部分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1)他觉得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都会而他不会。说明他冷静,不得意忘形,勇于反省自己。

(2)这部分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现场气氛的渲染,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屋檐三境 梦天岚

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屋瓦淌下来或者挂着,乡村的童年就矮矮地觅一处干禾——坐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贞之门。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假若一条狗窜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脚踹开,那狗汪汪叫着躲到别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又会摇着尾巴回来。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粘着的草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也懒得放在心上。

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一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一扇大门静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静地候在屋檐下,开或者关似乎已无关紧要。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惟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于是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因为你还不懂得沧桑的味道。

一颗不安分的心哪里还容得下片刻的依恋之情,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待你蓦然回过头来望上一眼,屋檐就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看不见了,惟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越来越多的事情将你困扰,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无奈你身不由己,偶尔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几声。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这大抵也算是一种境界。

渐渐地,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寂寂地泊着白天和黑夜,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你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无声息地滋长„„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见了自家的屋檐,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经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大地一样辽阔,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路总是漫无边际的长。春天风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经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秋正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就要爬上你的额际„„你的屋檐呢?

哦,这就是你的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 此刻,你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某某街某某胡同的某一幢大楼里,它虽然构不成现代都市里的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但坚硬的水泥结构已经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

你已经很少出门,你将所有经历的沧桑锁进记忆的檀木匣子里,间或搬一条小椅坐到黄昏的阳台上,看雁来雁往云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阳怎样一步步迈下对面的山岗。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境界?! 是啊,每次仰起你浑浊的双瞳看到的或许已经不再是现在或者从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经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1)屋檐的寓意是什么?屋檐三境各寓指什么境界?请你各用一或两个短语分别概括这三种境界的特征。

(2)全文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屋檐的寓意是人生的家园。屋檐三境分别指人生的童年、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童年的特征是无忧无虑,欢乐自在;青年的特征是充满幻想,奋发追求;老年的特征是成熟沉稳,硕果累累。

(2)全文运用比喻象征的艺术手法,将哲理与状物融为一体,含义层层推进,指代明确,让人读来有曲径通幽的美感和回味无穷的韵味。

6.(2004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飘渺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二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颈脖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石破天惊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拓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了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1)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 ②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3)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1)①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②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

(2)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一本正经”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认识”过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3)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本质。)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作者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物形象的意义。)

7.(200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

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

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

并且你不但不须约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书是理想的伴侣,但你应得带书,是在火车上,在你住处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独身漫步的时候。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歌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雷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南针。

(节选自《巴黎的鳞爪》,略有改动)

(1)“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世界上的人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提到这几种人?为什么用“扮”“装”这两个字眼?(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胡适曾经说过,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爱”“自由”“美”。对爱、对自由、对美的讴歌正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B.一个“你”字频频出现在文章中,不仅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而且使人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C.作者以空间为序,写澄蓝的天空、山罅里的泉响„„在对美好自然的描摹之中,含蓄地歌颂生命、礼赞青春。

D.文章第三段写山泉,一连用了几个“流”字,既写出了山泉的悠长,又写出了它恢弘的气势,营造了物我一体的意境。

E.这篇文章联想丰富、组合自由、气韵生动,尽管不无“西化”的色彩,但汉语的优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答案:(1)在作者眼中这几种人在装束上是最无拘无束的,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最自由的。

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样自由,那样接近大自然。(2)答案:CD

解析:C项“以空间为序”表述不正确。D项“连用了几个‘流’字”“写出了山泉”“恢弘的气势”,评价失当,不符合上下文的意境。

8.(2004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山 峦

筱 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 或http://

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

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

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1)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

(3)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后面五段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英勇和无畏,相互衬托、首尾照应。 B.文中两处写到“腐质土的堆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 C.“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第七段的这一描写,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D.文章以“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结尾,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E.本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感情浓烈,文笔凝重,意旨深远。答案:(1)①渴望自由;②反对专制;③热爱祖国;④同情奴隶。(或①对自由的渴望;②对王权专制的痛恨;③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④对奴隶的关注和同情。)(2)①出身高贵;②童年幸福;③生活优裕;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

(3)①照应题目。②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4)答案:CE

解析:A项“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中的“过程”不对;B项“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的表述错误;D项中的“揭示”和“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的表述矛盾。C、E两项正确。

例谈作文语言的表达技巧 第3篇

一、准确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美妙的文章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文章会文采斐然,也才更具有可读性。如钱钟书《围城》一书中的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上分精妙,充满了奇思妙想,让人百读不厌。写夜,作者说它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写到忠厚老实人的恶毒,作者说它“像饭里的沙砾或者脱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写方鸿渐见到鲍小姐时自信心的降低,“像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比喻可分为化虚为实和化实为虚两种。化虚为实很常见,像古典诗词中常用各种可以感知的实物来比喻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典型例子。此外,还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化虚为实的名句。化实为虚则较少见,如秦观《浣溪沙》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就是用的这种比喻手法。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准确,就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添文采。

二、注意句式的转换

适当地变换句式,能使文章摇曳多姿,更好地突出文章想要强调的内容。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可以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之间的转换,骈散结合,长短句结合等。主动句、被动句可以强调是施动还是受动;肯定句、否定句、反问句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结合使用,语言就会显得变化多姿;骈句的前后两句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字数大多相等,体现出语言的均衡美和对称美,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散句则是由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形式上显得错落有致,表意更为自由,体现出语言的变化美。长句和短句也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长句字数多,容量大,结构复杂,表意严密、准确、细致;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变化。综合运用各种句式,灵活搭配,能极大地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使之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感。

其次,适当地运用倒装句,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的一句:“‘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并不见佳”放在“我以为”的前面,表达出他对雷峰塔的深深厌恶,为全文的议论奠定了感情基础。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这一句,把“轻轻的”放在“我”的前面,很好传达出诗人离别康桥时淡淡的伤感中夹杂着思念与挚爱。如果改成“我轻轻的走了”,效果便大减,诗味全无了。

三、恰当借用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语言宝藏,如能恰当借用,可让作文增色不少。

1引用古诗词。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了明代解缙的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个对子活画出那些只知生吞活剥却不求甚解的主观主义者的丑态。再如,江泽民在讲到台湾问题时,曾经引用了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极其强烈地表达了祖国人民渴望统一的心声。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恰到好处地引用古典诗词,可使语言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凝练,作文也会更加富有表现力。

2仿用诗词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一位考生以此仿写成“月若有情月长吟”,作为自己作文题目,加上巧妙的构思和美妙的语言,文章最终获得了满分。这样的仿用,既有诗的韵味,又彰显出作者的个性。

3化用诗词名句。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名句,可以把它化用为:“思念是什么?思念是岸边杨柳的一树绿色,是早晨迎面吹来的一缕清风,是夜空上斜挂的一轮残月。”这样的化用更富有个性,富有韵味,也增添了现代意味。

适当地引用、仿用与化用古诗词,会让你的作文锦上添花、更具韵味。

四、活用其他学科的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有时显得冷冰冰的,可是若能巧妙运用,点石成金,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有位同学这样写自己的班长:“新‘班头的身材还算符合中国国情——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有点少年老成,大概是脑袋太聪明的缘故,顶上‘草木稀疏,更显老气横秋。幸亏新‘班头的发型是‘农村包围城市造型,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倒也不给人以萧瑟之感。”在这段文字中,这位同学对政治术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战争术语“农村包围城市”进行了新的发挥,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显得俏皮、诙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4篇

关键词:主持人,语言表达,形象塑造

通常我们提到“形象”这个抽象的概念, 脑海中对应的是对某一类或某一个人物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首先与职业相关。例如, “医生”是穿着白大褂认真严谨、诊断治疗、救死扶伤的形象;“教师”是站在三尺讲台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形象;“军人”是在危难来临时冲锋在前、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稳定的形象;“主持人”是穿着光鲜亮丽的职业服装在演播室镜头前进行语言表达的形象。可见, 某一群体的人物形象与职业, 也就是工作内容息息相关。

主持人群体的形象塑造在言语组织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因为主持人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调动现场、营造氛围、交流情感的语言工作者。言语组织能力是影响主持人形象的关键因素。我们很难想象口齿不清、声若蚊蚋、错字连篇、语流不顺的主持人如何准确、清晰、规范、形象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然而, 不管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在校学生, 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出现在屏幕上的主持人, 在言语组织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较突出的是声音不能有效表达。

声音形象是主持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对于“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的电台节目主持人来说, 听众对其形象的想象多依赖于他的声音形象。因此, 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首先要做到声音的有效表达, 这包括标准规范的语音、顺畅有序的语流、丰富得体的语态、自然融洽的语境。

一、语音标准规范

规范性的语音应该做到吐字清晰、圆润集中、朴实明朗、语调鲜明。这需要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进行学习。例如,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四声歌”就对声母、韵母、声调的练习做了梳理。总的来说, 主持人所预期的声音形象塑造离不开口腔控制下的唇舌有力、立字归音, 呼吸控制下气息的稳劲持久、收放自如, 喉部控制下喉头的相对稳定、放松, 共鸣控制下声音的饱满洪亮、穿透力强。这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本功, 也是主持人在镜头前能够有效表达的基础。

二、语流顺畅有序

主持人需要用真实、自然、流利的声音进行有稿播出和无稿表达。我们经常说, “有稿播音锦上添花, 无稿播音出口成章”。主持人镜头前的语流应达到顺畅自如, 在有稿的情况下需要具备相当的识读能力, 即能准确快速地辩词识意, 并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播音创作技巧表达出语句的表层意思和内涵意义;在无稿的情况下, 不准确的用词、不严谨的语法、重复啰嗦的语病、空洞乏味的内容、混乱无序的思维都阻碍着主持人流畅有序的表达。面对镜头, 主持人要做到出口成章, 就需要有长期实践的经验、积极稳定的心态、敏捷开放的思维、丰富深厚的底蕴。“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主持人作为在镜头前工作的公众人物, 镜头后的勤学苦练是他们进行有效表达的保障, 能够帮助他们塑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形象。

三、语态丰富得体

“语态体现讲述者的心理定位, 反映用什么方式说话的态度问题。”[1]主持人的语态需要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 符合媒介发展的要求, 根据节目形式的需要, 面向受众的需求作调整, 使自己的语态丰富得体。当下时代的媒介发展大环境更多地体现为:强调民本意识、注重商业运作、倾向娱乐狂欢、传播方式多样。主持人的语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也在变化着。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为例, 从邢质斌的掷地有声、罗京的稳重权威到康辉的活力清新、欧阳夏丹的亲和自然, 从“播音腔”到“贴地气儿”, 主持人的语态发生了变化。另外, 节目形式不同, 对主持人语态的要求也不同, 需要叙述、描述、评述、讲解、采访、谈话、报道等多种表达方式。同类型的节目, 由于受众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层次等因素的不同, 对主持人的语态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 主持人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具体分析, 调整语态, 表达得体。语态是主持人有效表达的声音载体。

四、语境自然融洽

语境即语言环境, 目前对它的理解没有统一的定义, 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认可的说法是:

“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 它贯穿整个节目。”[2]

“语境的构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是客观因素, 说话者的身份、职业、思想、修养以及处境、心情等是主观因素。”[3]

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是面对镜头进行的大众传播, 有的节目还要兼顾演播室内与嘉宾及现场观众的交流互动, 言语组织所处的语境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交际中, 交际的障碍时常发生。例如, 中央电视台一项“你幸福吗”的现场调查中, 记者采访一名在太原的务工人员时, 回复说“我姓曾”;一名正在喝啤酒的市民回复“你嘛意思”;一名上年纪的老人回复“我耳朵不好”。究其原因, 是采访者和被访者双方认知语境的差异所致。所以,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 需要及时有效地和交际方进行交流沟通, 不管是在演播室面对镜头独自进行录播, 还是在活动现场面对众多群众进行直播, 主持人都需要积极调动构成语境的主观因素, 运用自身的亲和力、语言的吸引力、临场的应变能力, 满足与受众交流、有效表达的现实需求, 营造自然融洽的语境, 实现传受双方的流畅交际, 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总之, 在新媒体语境下, 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 传播者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强, 话语的主导权倾向平民化。所以, 顺应媒介改革, 及时自我调整, 完善自己的言语组织, 实现声音的有效表达, 是当今媒介发展大环境的要求, 也是今后诸多主持人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应天常, 王婷.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第2版) [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180.

[2]包志坚.浅谈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J].传播与版权, 2013 (06) :93-94.

中考作文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5篇

语言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没有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想写出出彩的好文章是很难的。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要想夺取高分,就必须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为载体抒写你的真情实感。语言表达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个性化的词句表达方式

技巧一:旁征博引,绚丽多姿

我飘飞的身心融入了那千年的唐风宋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静坐于烟波湖畔,看水天相接处渔舟唱晚;在夕阳斜晖里,品情爱绵绵;在古道长亭边,听古筝轻叹……

我的心开始与鲁滨逊在一起流浪,在孤魂野岛上经历凄风苦雨;我开始寻找一位吉卜赛姑娘真美的广场,体味她对加西莫多的震撼;我开始接触苔丝的温柔,柯察金的坚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韵……

我在“流水落花春去也”中感受到了李煜人生浮沉的无奈;我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聆听李清照国破家亡时的心语……(中考满分文《当我面对“书香”的时候》)运用指南:这几段文字轻灵优美,绚丽多姿,能做到这一点,与小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你看,在整齐的排比句中,古今中外、名著、人物、警句相继出现,而且用在句中恰当贴切,流畅自然,不矫情,不造作,这就要求作者不仅要有广泛阅读的基础,而且对作品要有深切的理解,读、思、用才能融为一体。

技巧二:巧用词语,幽默风趣

就这样“狂轰滥炸”了一阵子,但收效不大。我惊慌,沉思,清醒。有病乱投医靠不住,化学疗法靠不住,养颜的芦荟也靠不住。要去掉“小痘痘”必须靠“内功”,靠毅力,靠科学疗法。于是,我当机立断,只保留了“约法三章”……镜子中,我脸上的“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三个“残兵败将”还“坚守阵地”。看来与之道一声“再见”,为期不远了。(中考满分文《小痘痘》)

亮点评析:我们常说,作文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新鲜别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从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会灵活地运用语言。文段特点是善于灵活用词,能够将一些“大词”小用,从而显得新鲜别致,风趣幽默,“狂轰滥炸”“内功”“约法三章”“大势已去”“残兵败将”等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技巧三: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你把许多人的思想禁锢得铁桶一般,于是——

他们炫宗耀祖,夜郎自大,躺在前人“四大发明”的基业上睡觉,而不思改写我们泱泱中华诺贝尔奖至今为零的悲哀历史。

他们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指着“改革”大旗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不幸成为“四化”建设的绊脚石。

他们闭关锁国,鼠目寸光,堵在“开放”的门前连称“老祖宗不曾这样做过”,而不耻继承当年慈禧的衣钵。

院墙,我对你说,你莫要自鸣得意。你终将被日益觉悟的人们拆除干净,无论你筑在哪里,须知“多行不义必自毙”。历史发展的规律必然如此!(中考满分《院墙,我对你说》)

亮点评析:对于考场议论文而言,语言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一目了然。同时,语言若尽是空活、套话、大话,又会使文章失之于空洞干巴。因而,议论与抒情必须紧密结合,这段文字以第二人称的方式,直抒胸臆,历数思想的“院墙”带给人们的种种禁锢,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批判,语言表达酣畅淋漓,使得文章生动活泼,气势盛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修辞运用的技巧

作文的语言要出色,具有美感,修辞的运用必不可少。综观近年来各地中考满分作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突出,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设问、等等。修辞运用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技巧一:连续设问

这种方法结合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通过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问答中,层层深入,加强文意。如下例:

人生苦闷吗?不,我们有激情,我们有欢笑。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学习、要奋斗、要追求,我们会有自己的事业,会为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

人生如戏吗?不,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填补岁月的空白,我们会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用真情去演绎人生。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人生如梦吗?不,它并非梦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经过我们的奋斗与追求,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中考满分作文《美丽人生》)

运用指南:三个设问,三个有力的回答,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关于人生的看法。设问使文章有了含蓄美,排比的格式使文章又具有了形式美。

技巧二:巧设比喻

这种方法将博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针对同一事物连续设喻,以求穷形尽相,生动活泼。如下例:

感动好象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使迷途者奋起直追。

感动犹如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中考满分作文《感动》)

运用指南:以春风、春雷、春雨连续设喻,充分地写出了“感动”带给人们的温馨、振奋、滋润。比喻运用得当、贴切、全面。诗句的引用,排比的形式增添了文句的韵味。

技巧三:同类连缀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同类词语连用或相关意象叠加构成排比形式。如下例: 我们都来选择和气,以和待人吧,你会发现那是一种多么高贵的品质—— 跌倒时,它给人们阳光般的援助;

迷惘时,它给人们星光般的鼓励;

失落时,它给人们清风般的慰籍;

无助时,它给人们波涛般的勇气。(中考满分作文《以和待人》)

运用指南:这一例中,有三组词语:跌倒、迷惘、失落、无助;阳光、星光、清风、波涛;援助、鼓励、慰籍、勇气。每一组词都是同类词语。写这种排比句,关键是要先把同类词语选择好,词选好了,写句子就容易了

技巧四:妙用假设

这种句子一般是将假设和排比结合到一起,同时在假设中往往又有对比的因素。如下例:

也许你是一支煅烧失败、一出世就遭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样的釉彩,没有精致的花纹,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泥胚谱成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在烈火中变得灼人又亮丽,你应因此而欣慰。

也许你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又平凡无奇,在沧海桑田变迁中,被人千百年的遗忘在那里,可你同样应该自豪:长久的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也许,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不会吸引人们半点目光和惊叹,但只要拥有一双手,你就能为自己鼓掌。

运用指南::三个“也许”,三个假设,假设之中有比喻,假设之中有对比,语言整齐之中有变化,句式运用有新意。

技巧五:物类变换

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物类的变换形成排比,这些物类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景物。如下例:

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那是它们的家园。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们的家园。

鸟儿喜欢澄澈的天空,那是它们的家园。

人类需要没有硝烟的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中考满分文《瞩望和平》

运用指南:这一例将鱼儿、花儿、鸟儿、人类排列在一起,通过这些物类的变换成排比,内容丰富,层层深入,前三句的排列蓄势,为后一句的突出打下基础。

快速破解语言表达连贯类试题的技巧 第6篇

“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彼此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脉络清晰,衔接紧密,呼应自然,文笔顺畅,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综观近五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本考点主要有两种命题方式:一、定句排序,二、定位补句。笔者认为,无论哪种命题方式,只要牢牢抓住各个句子在意义、结构上的联系和照应,就能快速破解这些难题。

例如: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15题)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 ),( ),(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这是一道定句排序类的客观题。解答时,我们只要抓住句子内部意义上的联系和外部结构上的照应,就能很快找到“突破口”,运用排除法快速破解。例题1从上下语境分析,应该是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话题,代词“这样”提示我们,横线上填入的应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具体做法或措施;①、③、④句语意相联,结构相似,应该排列在一起;②、⑥两句因果关系密切,顺序固定,据此可以先排除B和D项;⑤句是对其他句子的总括,理应排在首位,据此再排除A项,就只剩下答案C项了。然后我们再依据⑤句“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来验证①、③、④句的正确顺序为③①④。

我们再来试一试主观题。例如:

2.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2011年全国高考山东卷16题)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通读这六个句子,根据语意、结构的联系和照应,可以将它们分为①③⑤、②⑥、④三组,其中②⑥为观点句,①③⑤为支撑句,④为总结句。再分析组内句间关系,排定语序。从“固然”“不过”看,②是⑥的转折,故应为⑥②顺序;从“有一些远虑”“还有一些远虑”看,⑤应排在小组最后,从“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看,③应该在①后⑤前。故此排序为⑥②①③⑤④。

那么,定位补句类的题目又会怎样呢?例如:

3.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6题)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使我们的传统美德。②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从题干得知,整段评论的对象是“感恩教育”。空缺①前后的“质疑”和问号告诉我们①句应该是个针对“感恩教育”的反问句;空缺②后的语句有应该有共同的主语“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活动或做法)”,所以②句应该领起这个主语;空缺③前的“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和“简单采取”提示我们③句应该是表达一种无视学生个性差异的错误做法;空缺④前有关联词“不但”,需要有“而且”或者“反而”与之呼应,进一步指出错误做法的后果;空缺⑤前的“涉及到很多方面”和代词“它”提示我们,横线上应该填入的是“某几个方面长期合作、共同完成”的意思。这样,基本的答案框架就形成了。再根据字数的限定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就会形成近乎完美的答案了。

附参考答案:

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一次脚吗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③“一刀切”的模式

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表达技巧 第7篇

幽默充满着智慧, 它亦庄亦谐、雅俗有度, 而不是滑稽和耍贫嘴。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在一笑而过之后, 让人们有深刻的回味与启迪。因此, 主持人若想运用好幽默技巧, 就要具备广博丰富的知识、宽厚豁达的胸怀、机智灵敏的反应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尤其是幽默机敏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需要在勤苦的修炼和丰富的实践中提高。

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通过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语用案例,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夸张手法, 出人意料

夸张就是运用语言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 从而引起想象的修辞手法。

在一期节目里, 主持人杨澜向观众介绍加拿大。提到这个国家的寒冷, 她夸张地说:“有两位加拿大人在屋子外面说话, 那天冷得出奇, 话一说出口就冻成冰碴儿了, 那听话的人赶快用手接住, 进屋火烤了会儿才听见说了些什么……”这一夸张手法的运用活泼俏皮、出人意料, 顿时使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营造了开心愉快的现场氛围。

奇妙联想, 相映成趣

幽默的思维需要联想, 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 而引起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类似事物的关联, 并通过联结产生新思想, 而且所联想的事物差别越大越出人意料。主持人崔永元在节目《鸟与我们》的开场白中说:“今天在场的嘉宾中, 有一位朱鹮养殖专家, 这种鸟现在世界上只剩下不到40只, 比地球上的总统还少!”世界上的总统已经够少的了, 而寥寥无几的朱鹮更为珍贵, 主持人正是利用了二者之间都很稀少这样的逻辑联系, 才产生出了相映成趣的幽默效果。

奇妙的联想出幽默, 但联想要符合事物的逻辑规律, 要切合语境、切合事物关系, 才能充满趣味。那种为出奇而乱想胡凑是不可能引起共鸣的, 当然也称不上幽默。

调侃自嘲, 拉近距离

自嘲, 就是趣说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自我调侃、娱乐他人, 以求达到一种轻松、诙谐、逗乐的效果。自嘲不是自轻自贱, 而是自信洒脱、和善宽容的体现。主持人把握分寸、恰当自嘲, 可以消除现场的紧张气氛, 拉近与嘉宾、观众的距离, 换来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主持人马东在一期《背后的故事》中, 邀请了一位双目失明的电台主持人古灏做嘉宾, 马东为了缓解嘉宾的紧张, 自我调侃地对他说:“我坐在你的右边, 我是一个胖子, 我叫马东。我们这台上有点热, 一方面是灯光照的, 剩下的热量就是我发出的。所以, 你多担待啊!”古灏和现场观众一起笑了起来。这里, 观众看到的是当众自嘲的马东对嘉宾发自心底的尊重和关切。

会说笑话, 活跃气氛

笑话是笑料编成的幽默语段, 它用对话、悬念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揭示生活中的某些不协调, 以引起人们的发笑。主持人在说笑话的时候要保持常态、不动声色, 要短小精练、突出重点, 注意与受众的交流, 增强现场效果。

央视主持人李咏就很擅长在节目现场讲笑话, 例如, 在一次颁奖典礼中, 一段片花之后应该是钢琴演奏, 可这时演员还没有到位, 为避免冷场, 李咏就围绕着钢琴的话题说:“钢琴我不会弹, 但是从小我就梦想当钢琴家, 老想让我爸给我买钢琴。我爸说咱们买不起。于是我就跟我爸说, 大钢琴买不起, 咱就买个小钢琴弹行吗?我爸说:‘儿子, 那哪儿是钢琴, 那是手风琴!’”现场观众都笑了起来。这时演员已经在琴边就坐, 琴声响起, 典礼继续顺利进行。

反常思维, 出口成趣

反常思维式幽默, 就是用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 打破人们惯常的逻辑, 产生出乎意料的幽默效果, 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一次综艺晚会上, 台湾艺人凌峰登台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叫凌峰, 凌峰的凌, 凌峰的峰。”他接着又说:“你们听过凌峰的歌没有?”听过和没有听过的观众在台下都有回应, 凌峰继续说:“没有听过凌峰唱歌的朋友, 终生遗憾。听了凌峰唱的歌, 遗憾终生。”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这个案例里, 凌峰用拈连和回环的修辞手法和正经的语态说出大家都知其谬误的话, 这种类似“脑筋急转弯”式的反常规语意组合和同语反复的玩笑, 和人们常规的心理定式相背离, 造成期待的落空而产生了强烈的趣味性。

借题发挥, 临场应变

节目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 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发生, 这时就需要主持人急中生智, 根据当时的情况迅速做出反应, 立即组织幽默语言临场发挥。这种即兴发挥出来的幽默, 会化紧张为轻松, 在大家会心一笑之余, 营造出其乐无穷的现场效果。

在一期节目中, 主持人倪萍正和嘉宾热烈讨论歌星的假唱话题, 突然现场内灯光暗了下来。面对灯光故障, 倪萍沉着应对, 她一脸严肃地说道:“你看, 灯光也不容忍一个假……”说完灯光又恢复了正常, 观众都会心地笑了。现场讨论不仅没有因此中断, 反而增添了一种乐趣。

故意歪解, 偷换概念

用似是而非的荒唐道理去解释某种事物或者某种概念, 可以使其产生奇巧怪诞的谐趣, 让人啼笑皆非。概念偷换得越离谱, 幽默味越浓。

例如在一期《非常6+1》节目中, 有一个选手自我介绍说, 自己是黑带级别的跆拳道运动员。主持人李咏马上掀起外套, 露出黑色的腰带, 说:“我也是黑带。”选手也不甘示弱地拉起上衣, 不想露出的却是黄色皮带。李咏见状马上又指着自己的领带说:“你看, 我的领带也是黑的, 双黑带段位!”全场观众都大笑起来。

这里主持人故意将跆拳道高手的级别标识———黑带, 曲解为只要是黑色的带子哪怕是领带, 都是跆拳道的级别标识, 形成了主持人与跆拳道高手一比高下的滑稽风趣的现场效果。

衍名释义, 妙趣横生

衍名释义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根据主观意向将人名、物名、地名等加以解释、推衍、联想、想象, 从而引申出新颖、丰富的内涵。主持人使用衍名的方法, 能够使语言更显轻松活泼、妙趣横生。

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在综艺节目主持中, 就很擅长用衍名的技巧营造轻松愉快的现场氛围。在一次节目中, 汪涵送给歌手满江一束花——大麦, 并说:“祝你的新专辑能够大卖。”满江调侃说:“这好像是水稻啊!”汪涵应答道:“那更好呀, 水到渠成嘛!”这里汪涵将“大麦”、“水稻”的谐音衍释为“大卖”和“水到渠成”, 风趣机敏的话语, 既讨口彩又活跃了气氛。

比喻比拟, 形象生动

比喻和比拟都是修辞手段, 主持人口语表达中若运用好比喻和比拟, 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鲜活风趣。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一事物来说明跟它相似的另一事物。著名体育记者徐济成经常担任篮球赛的主持解说, 在姚明加盟NBA赛早期的一次比赛中, 姚明连遭对方小个子球员的“绕前防守”, 比较被动, 徐济成风趣地解说:“姚明就像个大袋鼠, 防守队员像小袋鼠坐在姚明的肚子上。”这个比喻, 把球员比成“袋鼠”, 形象生动地解释了“绕前防守”这个篮球术语。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即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 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比拟能收到特有的幽默效果。主持人元元平民化的语言风格很受观众喜爱, 她善于把事理做拟人化、趣味化处理, 鲜活生动、俏皮幽默。例如, 主持人元元在一期节目中说道:“有人反映, 卢沟桥的狮子损毁严重, 因为每天一早一晚总有一帮锻炼身体的人把它们当健身器, 有抱着打摽悠的, 有拿肩膀撞的, 有在上边压腿的。按说这些狮子多少年的风吹日晒甚至战火硝烟都能挺过来, 这点花拳绣腿应该不在话下, 可也架不住这种日复一日的消磨。这些石狮子辛苦艰难了大半生, 熬到了和平的好年月, 就别让它们再接受新的考验了。”这段话把石狮子进行拟人化处理, 以风趣俏皮的口吻对百姓中的陋习做了委婉的批评, 让观众在微笑中回味思考、掂量是非。

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8篇

一、借助肢体语言表现自信

现场面对媒体记者时, 新闻发言人一定要有信心, 起码要让记者看起来信心十足。因为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 而是一个政府或者机构的形象, 充满自信是每个新闻发言人必须牢记的信条。要影响听众, 必须首先影响自己。卡耐基说:“你的精神和灵魂会通过你的目光、你的语音和你的神态向外放射。你不冷不热, 他们就三心二意;你轻率肤浅, 他们就视如儿戏;你出言不逊, 他们就对你侧目而视。”姿态和表情宜于稳重大方, 适当节制手势的幅度, 彬彬有礼却不咄咄逼人。

正确地使用目光, 以目光集中记者的注意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眼神、目光, 判断、感知这个人内心的想法及态度。在新闻发布会上, 新闻发言人的目光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必要的时候, 一束目光等于很多深沉的语言。”新闻发言人说话时, 目光不必聚焦于对方脸上某个部位, 而是放虚一点, 用目光笼罩台下所有人。观察记者的表情, 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声音, 让记者始终跟着新闻发言人的神态和话语思考。

二、增强语势的感染力

要注意声音的力度和弹性。我们说话时往往会耸肩、皱眉、提高音量、改变声调、调整频率等。但是姿态和表情更好地配合谈话, 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记者从发布会上能接受更丰富的思想。新闻发言人采用温和平缓的叙述方式, 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 表情放松、语气平和、眼神亲切、动作轻柔, 尽量拉近与提问者的心理距离, 争取获得信任感。如果新闻发言人讲话有活力, 那么表情兴奋会对他人的精神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 甚至记者的情绪也会随发言人的姿态和表情而发生变化。

说话时要注意吐字清楚, 音量音高适中。语言要清晰规范, 表达流利自如, 词汇丰富, 字句多样。有时音调放低, 更加表现出权威感; 当要加强某个观点或态度时, 语势可以较急促, 音量提高, 使记者集中注意力;在表达悲痛或强调沉重心情时, 可以用较缓慢的语速, 注意重音和适当停顿。停顿在静默中为记者提供思考的空间。停顿产生思想, 产生回味, 令发布会的进程呈现节奏感。当记者需要笔录的时候, 发言人以适度的停顿给他们点时间, 让记者从容地记下需要的内容, 否则记者就会手忙脚乱。停顿还可以集中注意力, 强调某个观点, 表达深刻的寓意。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60年代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问:“总理先生, 中国是否有妓女? ”周总理立即回答:“有。”他停顿了一下并扫视各位记者。中国记者惊愕地看着总理, 认为他发生了口误, 外国记者高度注意, 等着周总理如何自圆其说。大厅里寂静得听出每个人的呼吸声, 这时周总理抬高声调说:“在台湾。”听罢, 所有记者对周总理的智慧与敏锐万分佩服, 他的停顿增强了表达效果, 增强了感染力。

三、照本宣科与脱稿表达相结合

新闻发言人照本宣科一般不如脱稿表达效果好。脱稿发言针对现场情况生动活泼地予以宣讲, 与记者的眼神接触能增强表达效果, 凸显新闻发言人的自信。事实上, 发言人根本不可能事先知道每位记者的提问而做好准备。如果记者的提问和发言人宣读的稿子内容出现很大差异, 反而会削弱发言的效果。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如果针对重大事件的发言事先有讲话稿, 那么较多地照稿宣读也会增强其权威性。

在发言方式的选择上, 照本宣科与脱稿表达各有用处, 可以取长补短、结合使用。当发言人介绍数据和重要细节时, 根据文稿照本宣读, 在与会记者的心目中留下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良好印象。在表达观点、申述理由时, 不妨脱稿表达, 文采飞扬、轻松自如、平易近人的语言和适当发挥的诙谐, 能够塑造新闻发言人的出色形象。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周恩来答一位美国记者问:“总理阁下, 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 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总是挺胸仰头? ”周总理风趣地回答:“那是由于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 而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如果总理照本宣科, 就无法回答这种突如其来的问题, 只有自由发挥才能显露新闻发言人的自信与机智。

四、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切勿“绝对化”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 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记者的提问, 他的一言一行会代表本部门的观点和立场, 在发言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切勿太过“绝对化”, 或者掺杂太多个人情感色彩。例如某部委的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情到激动时宣称要“要建立‘记者黑名单’制度”。这让现场的记者都很吃惊, 也非常尴尬。他的本义是加强对媒体的管理, 杜绝不实报道, 这是非常正面并且值得提倡的理念, 但“黑名单”的说法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太过绝对化, 而且比较笼统, 用词非常严谨, 无形中伤害了记者的感情, 从而引发了媒体的炒作。其实仔细斟酌, 没必要说“黑名单”, 完全可以选用一些精准而恰当的用词, 比如, 媒体稽核制度。这是更专业化、更符合受众接受习惯的表述。媒体发言人今后应该在精准用词上多下工夫, 多吸收新知识, 多锤炼语言, 让表达更上一层楼, 最终赢得受众的信服。

五、直截了当, 避开语言“陷阱”

在新闻发布会上, 新闻发言人难免会遇到一些记者提出的假设性问题,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陷阱”, 比如记者经常喜欢以“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提问, 问的都是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就会有不确切性, 人们就会追求和期待, 引起大众的兴趣, 最终引发新的话题。如果发言人被这种语言陷阱套住, 顺着记者的假设性话题展开回答, 就很有可能被带偏, 引发一些新的舆论话题, 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连锁反应。面对这种“陷阱”性的提问, 发言人最简单的应对方式就是直截了当“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谢谢”, 这种直截了当的回答, 既能保证发言人言语的严谨性, 又能有效避开全套式的提问,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可见, 学习运用好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的必备素养。只有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勤于思考, 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应对记者的挑战, 才能临阵不慌、应对自如, 从容面对发布会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从而有效进行新闻发布。

摘要:新闻发言人应当在语言表达技巧上注意:借助肢体语言表现自信;增强语势的感染力;照本宣科与脱稿表达相结合;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切勿“绝对化;直截了当, 避开语言“陷阱”。

试论主持人形象塑造与语言表达 第9篇

节目主持人不似新闻播音员, 后者在成稿的基础上进行语音语态上的再加工播报出去即可, 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则直接影响到主持人的形象, 继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效果和信息传播质量。

(一) 语言表达不够规范

对于主持人来说, 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往往会影响到主持人自身形象的塑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词语使用上不够准确。另一方面, 是语法的使用上不够严谨, 很多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往往对语法不够重视。

(二) 缺少专业知识及基本知识的积累

由于广播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 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快速壮大, 尤其是主持人群体当中既有科班出身, 也有从编辑、记者中选拔而来, 还有很大一部分从社会上招聘而至的, 这些非专业主持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 对播音主持语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加之匆忙上岗, 经常出现语音不规范的现象。另外很多主持人缺少与节目相关基本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三) 主持的内容过于空洞

当前我国很多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修养, 另外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 缺少相应的生活阅历, 这样就会使得主持人在进行节目主持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尴尬的场面, 往往会不知道该如何主持或者是手足无措。

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塑造主持人形象的途径与策略

上文出现的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 但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主持人自身形象的塑造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主持人来说, 其工作性质就是用声音和语言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因此主持人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 那么应当怎样提升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继而更好地塑造主持人自身形象呢?

(一) 主持人应当对声音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主持人来说, 声音的音色往往是主持人天生具有的, 声音的特色不一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主持人主持风格会有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 主持人对自己的声音要做到一定程度的清晰了解和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寻到适合自己风格的节目加以主持。

(二) 主持人应当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个是内部语言组织能力, 一个是语言的编码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对于主持人来说, 在进行主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要将以上能力进行有效地结合, 继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总的来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方面, 主持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合理、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另外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所谓的规范主要就是指在吐字发音上应当有一定的规范性。

另一方面, 对于主持人来说, 应当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式, 在节目整体允许的范围之内使用比较独特的感情特征以及语言的形式来展示自身的能力和展示自我, 具体来说就是, 主持人在使用个性化语言的时候应当做到言之有物, 同时还应当富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要做到睿智、生动以及幽默。

(三) 塑造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

首先, 对于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来说, 主要就是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时候应当做到言之有物, 应当进一步考虑到观众自身的需求以及感受。同时还应当做到尽量的生动和形象化, 使得受众比较容易接受,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

其次, 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应当具有相应的情感色彩, 只有具有饱满的情感感染力, 主持人自身的语言才会有感染力, 只有主持人具有真挚的情感才会在受众的心中引起相应的共鸣。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以及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 广播电视产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就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在质量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对于主持人来说, 其形象塑造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主持人自身形象的塑造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则往往使其自身形象大打折扣, 这样也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主持效果, 继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效果和信息传播质量。所以说, 主持人要想获得良好的主持形象, 就应当提升自身在节目主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持人应当意识到这一关系的重要性, 继而提升主持人自身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从而提升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主持人自身形象的塑造打好基础, 提升整个节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声武.主持人形象塑造与语言表达[J].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1 (1) .

试论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第10篇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 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 如果他们缺乏必要的语言表达技巧, 必将导致节目的整体质量下降。特别是在新的时期, 国内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增多, 如何提高节目的品质与受欢迎程度, 播音主持的自身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从播音主持的角度进行分析, 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要作用是传播信息、串联节目、表述观点, 以及听众或观众进行沟通、交流, 在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很多广播电视节目中, 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凭借自己的语言功力、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促进节目质量的提高, 即他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准确、优美、得体, 否则将导致节目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收听率或收视率。

2. 组织节目形式的重要载体。

目前, 国内的广播电视节目多数以语言为主干, 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形式的组织中, 更多的发挥了“载体”的作用。以现在比较流行的脱口秀节目为例, 主持人需要与大量的观众面对面进行交流, 为了满足节目中各类信息的传播要求, 主持人必须准确、客观的传达自己的感受, 而语言的组织、协调、串联与解说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 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 播音员、主持人只有掌握了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 才能更好地发挥节目形式重要载体的作用。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策略

目前, 在国内中央及各省市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很多, 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各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差距。从根本上进行分析,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是否过硬, 是节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此, 在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能力提高方面, 一定要注意采取有效的策略, 加强对于他们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1. 语音标准, 用语规范。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行业的快速发展, 播音员、主持人行业也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 承担了政策宣导、信息传播、娱乐等社会职责, 但是在近年来, 我们发现部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修养相对较差, 在节目中经常出现语音不准、语法不通、用词不当与语流不畅等问题, 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广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运用对于社会大众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所以, 在语音、用语等方面, 必须注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 真诚情感表达技巧的培养。

语言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象覆盖了国内大部分人群, 所以, 播音员、主持人只有通过真诚情感的表达, 才能引起与听众或观众的共鸣。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 播音员、主持人要尽量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并且掌握将真诚情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技巧。在真诚情感表达技巧的培养中, 由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不同, 很难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一定要注意表达技巧的实际应用效果, 即是否达到促进与听众、观众形成情感共鸣, 并且能否引发全社会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 他所主持的多为谈话类节目, 通过亲和、质朴、平易的主持语言, 不但准确表达了主持人的真诚情感, 而且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体现了“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特点, 这是我们年轻播音员、主持人要加强学习的, 也是进行真诚情感表达技巧培养中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

3. 文化内涵与品位的培养。

我国第一代主持人赵忠祥曾经说过:“没有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就当不好中国的节目主持人”。由此可见, 在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中, 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认识到提升文化内涵与品位的重要性, 这也是新时期媒体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文化内涵与品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可以将其总结为人类内心情感的外观表现,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 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关注受众的基本审美需求, 而自身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味, 才能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文化的独特见解, 进而影响到广大受众。但是我们也发现, 国内部分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过于咬文嚼字, 满口之乎者也, 甚至是卖弄学问、故弄玄虚, 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受众的反感。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了解受众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在各种语言的组织与应用要注意节奏感、时代感的有机结合, 尽量体现出广播电视节目应用的人文关怀, 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进行信息与文化的传播、渗透。总而言之, 播音员、主持人运用语言的文化策略具有能动性, 他们必须加强日常的学习和积累, 进而才能形成独具一格的语言气质。

4. 直播节目中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与录播节目相比, 直播节目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要求更为严格, 他们不但要将现场内容及时传达给听众或观众。而且要对现场环境和节目流程进行有效的掌控。如果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 很难提升直播节目的品质。在直播节目中, 播音员、主持人应注意以下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1) 在现场直播节目中, 需要与现场环境有机结合, 合理组织语言, 以保证各类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准确性、生动性, 并且使观众或听众又如身临其境, 尽量缩短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2) 播音员、主持人要结合自己的理解, 对于全局进行掌控和协调, 特别是在文化综艺、访谈、新闻、体育等直播节目中, 主持人要善于随机应变, 节目组提供的资料仅是作为参考, 而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日常加强知识储备, 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运用语言技巧灵活处理各类现场的各种突发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广播电视节目日趋繁荣的背景下, 各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与素质则是决定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 其中语言表达技巧是不容忽视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 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注重自身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 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 从而才能有效提升节目的品质和受欢迎程度。

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型解题技巧 第11篇

在此,特对“新闻点评”和“品味语句”两类试题的考查情况及解题方法作一概述,以便考生备考之用。

一、新闻点评

◎考情概述◎

“新闻点评”类试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这类试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题料大多来自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热点、焦点。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洞察、剖析事物的能力和评判是非的能力,考量考生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看,“新闻点评”类试题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较高的得分。但是,从实际应试情况看,仍有不少考生不得要领,屡屡失分。出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对材料把握不准,偏离中心,漫无边际地说一些无关的话;②缺乏是非分辨能力,立场、态度模糊,甚至观点错误;③不能全面审视材料,答题时以偏概全,顾此失彼;④抛开内容,只是对新闻的写作特点如新闻的语言、结构、手法进行评析,发一通议论;⑤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和高度;⑥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

◎解题技巧◎

“新闻点评”要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拓展。点评要做到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写新闻点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了解有关的背景,弄清主要的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②选好点评角度,切中要害,观点鲜明。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③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点评时要以理服人,既不说过头话,又不能浅尝辄止。要深挖深究,适当拓展。④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要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做到严密、准确、新颖、连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⑤要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⑥点评字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请看以下典型试题:

1.(2006年北京卷)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参考答案:(1)“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2)“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无端猜疑,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

技法印证: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答案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③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70字左右。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参考答案:(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

(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龙”的标志不能丢!

(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的标志正当其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争议型”新闻点评题,既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四要”:一要读懂新闻。熟读题料,熟悉主要事件及细节。二要评在点子上。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三要评得有理。做到以理阐释,事理清晰,鞭辟入里。四要评得生动。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答案正是根据上述要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个人观点,紧扣题料,观点鲜明。

3.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字数100字以内。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②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普通型开放性试题。答案从题料中提炼出不同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都言之有理。从人们的行为入手进行点评,挖根源,析利弊,寻措施,有一定深度。

◎冲关演练◎

1.据《都市热线》7月8日报道,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门口停满接送孩子的家长的车辆。通常情况下,早上7∶15到8∶00近百辆,晚上6∶00有113辆,接送孩子的家长占两成以上。大量的接送车致使交通堵塞,车满为患。对此网友吐槽道:“那些开着车停在马路上接送孩子的家长们,我衷心祝愿你们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然后去当交通协管员。”

针对有些中学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40字左右。

2.2013年8月29日,李某某等人涉嫌强奸案继续在海淀法院开庭。早上9∶15分左右,梦鸽趁着一片混乱进入法院过了安检。因为在李天一一案中梦鸽屡屡为儿子狡辩并诬告受害人,当她进入安检口后,有很多人直呼她的名字,现场围观者群情激愤,叫骂声不绝于耳。

针对这一新闻事件,你怎样看待?请作一简要评说。不超过60字。

3.刘培、刘洋兄弟俩是武汉市黄陂区人。2013年6月,他们的父亲刘盛均在工厂劳作时发生意外,身上96%的皮肤被重度烧伤。明知大面积取皮会有风险,兄弟二人还是争相割皮救父。截至8月,兄弟俩已接力式地为父亲进行了三次取皮手术。刘培、刘洋被称为“中国好兄弟”!

针对刘培、刘洋两兄弟的做法,写一个简短的评论,谈谈你的想法或看法。30字左右。

4.读了下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话要说?请写一则点评。60字左右。

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以来,当年72岁的南京市民汪侠为圆他的大学梦开始参加高考,此后连续12年从不间断。尽管每次都铩羽而归,但他毫不气馁。2013年6月7日,84岁高龄的汪侠参加了人生中的第13次高考。

5.阅读下列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委《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中央电视台计划今年9月至12月减少播出17项晚会类节目,占原计划播出量的50%左右;自2014年起减少播出56项晚会类节目,占以往播出量的60%左右。

据中央电视台负责人介绍,央视将继续办好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自主创办品牌晚会,杜绝过度使用声光特效、舞台布景等,不搞异地分会场晚会,减少明星大腕,并邀请更多基层群众,打造真正的“群众大舞台”。

中央电视台此举意义何在?效果如何?请进行简要点评。60字以内。

二、品味语句

◎考情概述◎

“品味语句”是近年高考试题的新题型。它的题料主要来自于名家名篇、经典名言等,主要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准确、简明、连贯等。试题题型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分析鉴赏表达效果,一般要从表达方式入手,体会情感、情趣、事理的完美结合。二是考查表达技巧,侧重于艺术手法的考查,一般要从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品味。三是从语体色彩入手,赏析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因为是新题型,从近年的命题来看,“品味语句”类试题设置的难度都不太大,题料比较浅显,不会为难考生。也正因为是新题型,临场失分还是很常见的。出错类型主要有:不得要领,随心所欲,答案游离于题料之外;语言表达逻辑混乱,不连贯,不简明;不能结合语境进行赏析,缺乏针对性;不能准确理解语句(特别是经典名句)的含义,挖掘不出其中的哲理等。

◎解题技巧◎

“品味语句”类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哲理、情趣、表达技巧等。解答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反复研读题料,做到精读细嚼,细心体会其中的奥妙,然后选取最“耀眼”的亮点进行赏析品味。赏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从内容入手,品味语句抒发的情感或蕴含的哲理,凸显思想性;②从情趣入手,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灵活驾驭语言表情达意的技巧,凸显理趣性;③从手法入手,品味语句的表达方式,如比喻、夸张、反复、对比、仿词、呼告、拟声等修辞格的运用,还要品味不同语体色彩表达效果的差异,凸显艺术性;④要全方位、多角度鉴赏,综合品味,不能只抓一点,不顾其余,以致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凸显全面性。

下面结合经典考题的解析,来领悟品味语句的方法技巧。

1.(2013湖北卷)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参考答案:坟墓像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

技法印证:细心品读,可以发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官地”中的“丛冢”,即层层叠叠的坟墓。为了表现坟墓之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祝寿时候的馒头”为喻体,形象生动,也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愤恨之情。参考答案选择表达技巧这一突破口,是非常准确的。

2.(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以及表达效果的异同。不超过90字。

参考答案: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一视同仁。前者用对偶句、对比式,整齐优美;后者用排比手法,语势畅达,一气呵成。

技法印证:解答这道题,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三要明确表现手法。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答案正是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的。

3.下面两段文字,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不同,试作简要赏析。50字左右。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天空蓝蓝的,一点儿云彩都没有。青青的草地上,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参考答案:两段内容相同的文字,一个用书面语尽情描摹,文采斐然,庄重文雅;一个用口语娓娓道来,质朴无华,亲切自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比较型鉴赏题。对于内容相同的文段,答案从表现手法和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品赏,同时,还辨析了表达效果的异同,是全面准确的。

◎冲关演练◎

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高三学生姚某不服管教,还动手打伤了班主任,但由于人情关系等种种原因,学校没有给姚某任何处分。临近毕业,主管安全的刘副校长找到姚某的班主任,要求给姚某办理毕业证。班主任问:“请问刘校长,姚某是不是我校学生?”刘校长听到这句话,知趣地走了。

班主任这一看似平常的反问柔中有刚,很有杀伤力,请对此作简要分析。80字左右。

3.品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感受。请赏析其中的奥妙所在。90字以内。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4.假如你是少儿夏令营的辅导员,要用下面一段文字向营员们口头介绍将要去参观的水帘洞。画线部分显然不得体,请作简要分析,并请重新表述。130字以内。

水帘洞在山的北面,洞口朝北,有城门那么大,常年有水流出。山洞很深,极难走到尽头。洞外一条瀑布自高空垂下,如带如练。水石相激,雾气升腾,阳光一照,绚丽多彩。

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 第12篇

一、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1) 提高节目质量、实现节目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播音主持人语言能力的强弱与节目质量和实现节目有效传播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播音主持人的水平低, 就会拉低节目的档次。在广播节目中需要表达能力过硬的播音主持人来有效地表达观点、传播信息, 并与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节目的质量一部分取决于节目的内容, 但更大的方面是由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想和心理素质决定的。在提高节目质量的同时, 主持人要能将节目有效地推广出去, 以此来提高收听率。

(2) 播音主持人语言是播音主持节目的重要载体。语言类节目在国内的广播节目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在节目中就成了重要的载体, 支撑着节目的正常运转。在节目中, 播音主持人需要和观众随时进行交流, 这就对主持人简洁、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在节目中发挥载体的作用, 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二、播音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

在各类播音主持节目中, 并不是每一位主持人都有标准的普通话, 部分有着一定的口音, 这是地方广播电台普遍存在的现象。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现在的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如用词不当、没有现实根据、法律意识薄弱, 甚至有的主持人语言功底较差, 在节目中信口开河, 缺乏语言魅力。其次, 广播电视节目都有其时间限制, 很多主持人在节目中废话太多, 导致节目的主旨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完毕, 严重地影响了节目的质量, 影响了节目的传播。

三、播音主持人技巧的培养

(1) 使用标准普通话, 规范节目语言。播音主持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得以建立, 对主持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却没有规范主持人的质量, 导致主持人水平参差不齐,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部分主持人没有标准的普通话, 且在节目中经常出现不规范的用语。广播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 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 规范播音主持人的普通话和节目用语至关重要。

(2) 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培养。文化是能够让人从内而外感受到的气质。在播音节目中, 主持人都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内涵来表达节目内容的, 需要播音主持人对文化有独特的见解。从听众的角度, 要让他们觉得节目既不是阿谀奉承、投机取巧, 又不是纯粹的说教节目, 而是潜移默化地给观众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的渗透。同时主持人的品位决定着节目的品位, 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提升语言技巧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3) 增强语言的动人性。“以情动人”就是要求我们用饱含真实情感的语言去打动别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 主持人要对听众保持“对象感”, 将听众当成真实情感述说的对象, 在节目中与他们展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交流, 充满感情、热情与真情, 才能使节目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在广播节目中巧用幽默的语言。幽默是节目的催化剂, 幽默的语言能够让广播节目变得生动与活泼, 作为一名优秀的广播主持人, 应该学会用俏皮的语言来制造节目的幽默感, 让听众能够会心一笑, 这样一方面增强了节目的生动性;另一方面也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5) 在节目中展现语言的意境美。意境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意境能够全面地体现艺术的美感。在广播主持节目中, 语言所表达的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节目最佳的呈现方式。要追求语言的意境美, 首先要让主持人将情感融入节目的内容中, 如节目的重要朗诵文稿, 主持人需要先深入细致地了解文章固定内涵, 发自内心地与文章产生共鸣, 并给文章定好基调, 是明快还是低沉, 是激扬还是冷静。最后运用自身的语言技巧在节目中有意境地、有感情地朗诵整篇文章。

四、结束语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繁荣, 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 各个电视台与广播电台节目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激烈起来。在广播节目中, 播音主持人是其成败的关键, 而语言技巧又是播音主持人制胜的法宝。语言是播音节目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也是最能体现播音主持人素质的部分。作为播音主持人, 想要掌握语言的技巧, 取得在语言上的重大进步, 就需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提高品位能力, 着重在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上进行培养。因此, 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地实践, 积累经验, 努力地完善语言的表达技巧, 才能做出让听众满意的节目。

参考文献

[1]于泊洋.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J].魅力中国, 2012 (10) .

[2]齐薇.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8) .

上一篇:畜牧应用下一篇:精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