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口译范文

2024-07-26

英汉口译范文(精选9篇)

英汉口译 第1篇

听辨、口译笔记和口译表达通常是译员面临的三大障碍。敏锐的听辨能力是一名合格译员的先决条件, 熟练的口译笔记是一名良好译员的有利工具, 流畅的口译表达则是一名优秀译员的强大优势。这三大技能的习得都非一日之功, 但还是有章可循的。

1听辨

在此首先要纠正口译初学者的一大认识误区——听辨就是听力。根据认知心理学, 英汉口译听辨认知过程大致可分为音流听辨、言意分离、意群切分和关键信息识别与浓缩、释义、概要、逻辑性重构。 (卢信朝, 2012) 而听力, 顾名思义即听的能力, 能听懂即可。由此可见, 听力和听辨之间有着质的飞跃, 前者停留在理解表层, 而后者则是融语言、信息和分析为一体的较高层面。一个“辨”字之差要求译员能对源语信息进行分析、重组。

在实际进行口译的初期, 译员在“听辨”上通常会遇到类似问题:某些单词甚至是一些简单基本词汇看到时认识, 听到时却无法辨认或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对关键词或一些重要的连接词不够敏感;词汇大致都听懂了却无法概括或复述整篇文章大意;听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所听过的内容;理解本句的时候错过了下一句信息等等。那么, 译员该如何培养听辨能力呢?毫无疑问, 听力是第一大难关, 也是口译进行下去的基础, 必须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集中攻破, 从泛听到精听循序渐进, 从而掌握源语言者的发音特点 (如重读、连诵、断句) 和语言结构规律 (如常用句式、语法) 等。养成过硬的听力素质后, 译员需要训练大脑的快速反应和实时处理能力或visualize。这种“视觉化”的即时分析方法要求译员充分调动可用的感官, 发挥各种联想, 建立一个联结各种信息的空间网, 以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 同时也使记忆更形象、更牢固。也就是说, 译员不能仅停留对源信息的理解层面, 而应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串联, 甚至养成预判能力, 这对译员的逻辑构建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通俗地讲即“顺藤摸瓜”。接下来便是解码过程, 译员应把听到的、听懂的、经过分析后的信息再进一步整合, 快速找到主线和关键词后重组并传达出来。这样, 一个基本的听辨过程就完成了, 即将输入的声音符号转换为输出的语言符号, 要求耳、脑、口的高度协调。在听辨过程中, 译者要有全局意识, 不要拘泥于某几个单词或者某一句话。我们必须承认, 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 要想百分之百地记住源语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懂得在其间取舍, 着眼于整篇的逻辑和关键信息足矣;另外, 分析信息的过程必须快而准, 尽量不影响对源语下一句的听辨。

2口译笔记

前文提到的听辨能力是合格译员必须首先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此基础上, 口译笔记是有效帮助译员减轻记忆负担、强化短时记忆的常用工具;同时它又可谓是a necessary evil, 必要而又危险。若合理利用, 口译笔记可使译员的口译更加有条理, 整体和细节均把握到位;但若译员过分依赖笔记或对笔记运用不当, 将导致译员注意力被分散, 脑记的作用大大被削弱, 对全局的把握不准, 口译质量从而下降。

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听觉信息处理的过程。人体内的信息处理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人脑首先接受信息, 进行信息的理解与再认知, 再通过符号化 (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中即语言) 将信息输出。而笔记就存在于再认知与符号化这两个过程中。笔记首先帮助译者对输入的文本进行重新架构, 即对文本形成再认知, 同时将听觉信息符号化为文字, 最后再次帮助译者输出信息, 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口语符号。

译员应明确知悉进行口译笔记的过程至少是一心三用的——听、辨和记。那么在“记”这方面注意力又该如何有效分配呢?通常是七分脑记, 三分笔记。口译笔记的本质是辅助工具, 应有效帮助大脑短时记忆和逻辑整理;它的目的是减负, 因此在记录方面应尽可能简单化、清晰化, 在对笔记的理解和转换上不能增加译者的认知负担。如果译员将过多的注意力分配在口译笔记上, 实际上译员处于被动记忆状态, 换句话说, 译员听到什么记下什么, 记的内容不一定有效, 且记的过程会影响下面的听辨, 这时大脑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 口译笔记反而成了“绊脚石”。

对于初期口译学习者来说,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过于紧张或者压力过大时, 通常会在自认为高度集中的状态下, 不自觉地记下更多笔记, 觉得笔记记得越多, 接下来的口译就更有保障。这是初学者的一重大误区——将口译简单地等同于口译笔记。实际上, 当口译笔记的作用被放大之后, 大脑处于懒惰状态, 本应主动进行的信息分析和逻辑串联过程被“笔记”大部分占用甚至是取代。然而笔记的速度通常是慢于大脑的反应速度, 而且笔记不可能将听到的东西一字不差地还原出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当回头再去看自己密密麻麻的笔记并开始口译时, 译员很有可能已经看不懂笔记了或是在译的过程中出现“断片”, 然而此时已很难再调动之前“听”的过程中大脑的记忆了, 因为当时译员的注意力几乎都在记笔记上, 而大脑并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或储存。所以, 口译笔记虽是有用的, 但并非万能的, 译员应该对其合理使用, 把握力度, 分清主次。要知道脑记才是最强有力的工具, 因为不论何时, 人的大脑蕴含巨大的潜力, 理应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脑记和前文提到的“听辨”是一脉相承的, 包括大脑的分析和记忆。脑记可以帮助译员对所听内容有整体认知, 实时理清所听内容的主线或逻辑, 这才是口译的灵魂;而口译笔记主要是为了减轻大脑短时记忆的负担, 记下文章框架, 并帮助填充一些具体的关键信息。不管是脑记还是笔记, 都应该有层次地推进, 避免面面俱到, 最终事倍功半。译员要通过实践来协调脑记和笔记的关系, 找到一个最有利于记忆的平衡点。

既然口译笔记需“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那么口译时到底该记什么呢?有些人或许会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但这在口译中并非完全适用。若译员试图面面俱到, 记下所有听到的信息, 最终会发现, 当拿着口译笔记进行口译时, 只徒增了大脑的解码负担, 进而影响了接下来的口译表达。所以, 笔记中应记下有用而不冗杂的信息, 如一些体现逻辑的连接词、关键词、数字和一些专有名词等, 同时还要通过大量练习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符号体系。译员应牢记, 口译笔记的最终目的还是帮助译员快速回忆起当场听到的主要内容, 换句话说就是应有利于唤醒记忆和强化记忆, 所以应尽可能简单明了, 结构突出。至于记什么、怎么记就需要译员不断训练探索, 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 在掌握了娴熟的笔记技巧后, 基于大脑对所听内容的初步理解和分析, 记下有效信息并适当抛弃一些次要信息, 一方面减轻了大脑的记忆负担, 另一方面可帮助译员更快速地识别笔记中的逻辑关系, 从而呈出更清晰的译文。口译笔记的关键在于熟练, 不求一律但求适合。

3口译表达

这要求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 而且要知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能做到二者之间的灵活转化。在英汉口译中, 译员经常会遇到类似难题:英语听不懂, 汉语译不出;英语听懂了, 汉语译不出来, 即所谓的“可意会不可言传”。若是前者, 译员应着力从第一关听辨下手, 克服源语障碍后再逐层往上推进;若是后者, 译员则该首先质疑其对母语的掌握程度, 母语词汇匮乏和表达欠缺极有可能导致“译在嘴边出不了口”;其次是培养双语转换能力, 包括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句式句法差异性的认识;再次要不断积累一些常用句式、表达、专有词汇等, 这是基本功, 但不可拘泥于此, 要知道口译绝非“纸上谈兵”, 还是应以实战为主。

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曾经指出, 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 交流所得, 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 (特伦斯·霍克斯, 1987) 所谓语境, 郭庆光教授曾从传播学的角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它是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郭庆光, 2011) 比如时间、地点、场合。在广义上也包括译者以及译者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文化等大环境。在这时, 语境会形成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 并对文本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比如特殊文化背景下俚语的使用、外交辞令的使用等等。) 因此口译时, 信息的准确传达固然重要, 文采斐然固然能添彩, 然而符合语境的、流畅、连贯的表达才是最容易为听众接受和看重的。译员在口译时应置身于既定的语境之中, 跟着语感走, 不必强求辞藻的华丽, 更不必用复杂的思维去表达, 其实能快速做出反应并用简单流畅的语言确保无大偏差地传达源语信息才是口译正确的方向。简而言之, 口译的最终目标是传情达意, 所以译员不必拘泥于原文而逐字逐句口译, 应灵活处理, 在表达上应遵循八字方针——流畅连贯、落落大方。

综上所述, 口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英汉口译的整个过程中, 译员要做到“四得”——听得懂, 记得下, 看得懂, 翻得出, 这十二字糅合了听辨、口译笔记和口译表达三大技巧的基本精神, 应是优秀译员该具备的素质。口译似长征, 译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困难, 同时也在不断地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口译的捷径不多, 译员需通过大量练习和不断总结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41.

[2]卢信朝.英汉口译技能教程:听辨[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2:11.

英汉口译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第2篇

摘要:传统口译教学模式拘泥于录音、笔记、口译和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相对有所欠缺。而基于互动教学理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英汉口译互动式教学模式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侧重模拟口译现场,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于真实口译实践场景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英汉口译教学;译员能力

1导论

传统的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堂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基本上都是采用录音、笔记、口译和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DingChao,:2466),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状态。同时,这种传统的口译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训。但是,口译的本质是沟通,即职业翻译本质上是专业的沟通行为,既要遵守职业规范,也要遵守沟通规范(DanielGile,:22),如果本科口译教学只培训口译技巧,而不给学生树立沟通意识,那么学生就难以适应真实的口译实践。正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laudiaAngelelli教授在“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提出的,口译教育应该有6个构成要素,即信息处理、人际交互、语言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特定的环境与场合、社会文化(刘和平,2012)。换句话说,学生的人际交互、职业技能和素养也应该在口译课堂得到培养。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知识建构的自我完善和更新。Zakrzewska,Fry和Larkin则发现,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者沟通能力。网络教学则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来完成教学。它覆盖面广,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从口译教学角度来看,网络资源的共享可以展示真实的场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并运用口译技巧(王静,:35)。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译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口译兴趣,打好口译基础,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进一步加深对口译职业的理解。

2可行性分析

笔者曾于7月设计了一份题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学生对交替口译认知的问卷调查》的问卷,并于209月初第一堂英汉口译课上发放给英文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2012级5(24人)、6(23人)、7班(21人)的学生,并回收有效问卷68份。在将数据统计、分析完毕后得出以下结论。1.83%的.学生表示课后不会向老师提问,更不会主动反馈学习情况;2.73.53%的学生表示没太掌握短时记忆技能,69.1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太掌握笔记技能;3.57名学生(共68名)平均每天电脑上网超过3小时,但多达40人平均每天上网时点击英文站的次数小于3次;4.三个班级专四平均成绩相当,且在各个问题的回答上也表现基本持平。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这三个班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口译基础,但在学习的自主性、对口译学习的本质认知等方面较为欠缺,对于口译技能等学习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他们虽然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上网,却并未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口译学习。这说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自主口译学习是可行且必要的。

3模式应用研究

3.1教学目标

此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口译现场感。此过程的设计旨在加强师生互动,促进生生互助,加强交流和沟通,最终提高学生口译学习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3.2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基础的口译技巧,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布置任务,提供材料,明确要求,在任务进行中指导、观察、协助和监控活动的进展,并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学生的角色定位:学生是课前准备的具体执行者,是课后练习的主动设计者和参与者,在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其次,课程教学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与反馈过程,且每个过程均采用团队合作形式。教师要求各小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前准备,并在课堂展示译前准备资料,同时就展示过程和口译过程进行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区交流口译学习心得,提交作业,对自我表现进行反思总结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译专业能力;最后,在本课程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检验课堂改革的有效性。

3.3教学实践

1)问卷调查:结合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口译学习的认识、目前的口译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同伴互助和自主学习等情况。2)课程实施过程:根据前测问卷的调查结果对课程进行设计,将网络资源与口译教学相结合,并按照“课前互动准备、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后互动反馈三个步骤来实施课程改革计划。①课前互动准备:按照口译话题分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节课都要求一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料和平行文本,做相关专题的准备,包括词汇表、口译实录、背景资料等,整合专业术语词汇。②课堂互动教学:组内学生分工,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如背景和词汇介绍人、现场发言人、现场译员、记者、评委等,同时,通过随机抽取其他学生口译的方式,让余下的学生也充分参与口译现场,充分锻炼和加强演讲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并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口译的评判标准,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口译学习。③课后互动反馈:开设网络论坛,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同学间分享知识技巧、介绍心得体会、优秀的文章或网络链接等。教师建立QQ、微信群或通过邮件互动等形式,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相关材料自主练习,并将自己或同伴的练习录音,转载成文字,定期对自己或同伴的口译练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上传至共享空间,以供大家借鉴,形成互帮互助、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良好学习氛围。

4结语

英汉口译 第3篇

【关键词】 口译;身势语,非言语交际

人类交际是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的结合,非言语交际是整个交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萨莫瓦则更为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er,et,al,1991:155) 而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Albert Mehrabin)曾制定了这样一个公式:传递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和动作。此公式证明了身势语在传输信息和社会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刘玄恩,1995)从而在口译过程中,身势语信息的正确传递就尤为重要了。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与身体有关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方式---身势语(body Language)在英汉口译中的作用。

身势语是指在言语交际中伴随话语使用或者独立表意完成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式的人体语言。身势语是非言语交际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

一、身势语在口译中的作用

在做口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身势语伴随有声语言同时使用或者身势语代替有声语言独立传达交际信息的情况。因此,口译人员在将双方的口头表达内容得体流利地传达给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原语发言人的无声语言-身势语,这就必须要正确理解和发挥身势语的作用。

1. 对口译效果影响不大的身势语。

这类身势语是指在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单纯起到伴随、辅助功能的身势语,即不用借助口译者仍可通过有声语言来正确理解原语发言人所要传达的信息,而身势语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微小,这种身势语一定程度上会对有声语言起到修饰作用,但并不影响译者对发言人表达的整体意思的理解(孟龑)。例如: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调动面部肌肉来传达感情或反映信息。面部表情通常能真实地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眼睛和嘴巴张大,眉毛上扬表示惊愕;皱起眉头或眯起眼睛表示在深思或极力想解开疑惑;目光涣散表示精力分散等。

手势是指手指、手、手臂的动作。例如;双臂交差在胸前或是设障自卫或是不想听对方的话。就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来说:身体略微倾向对方(伴随着微笑、目光接触等)是表示热情和兴趣;身体后仰,表示坦然随便,但有时会显得过于轻慢。

上面列举的身势语的例子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动作,文化差异小,一般不会影响口译者对发言人表达的意思的理解。

2. 对口译效果影响较大的身势语。

这类身势语在有声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能起到补充、替代、表露或者掩饰内心状态作用。在口译中,这类身势语对保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口译人员应该予以重视。

当某人用力猛击面前的桌面说:"Don't fool me!"时,这里手势的作用是加强了语气;当你拍着队中跑得最快的人的肩说:"就靠你了"时,潜台词可能是:"我们都输了,就靠你赢回来。"这里体态语是对言语的补充;即将离别的人

们默默无语,只用挥手这个动作来表达深情厚意,这时体态语替代言语来传递信息;而当某人惊得大汗淋漓却声称他不紧张,这时他的体态语与言语相悖,或者说否定了言语。此时到底该信哪一个呢?事实上,这时体态语发出的信息很可能盖过言语发出的信息,因为它们相对来说较少受到意识的控制,所以观察者往往更倾向于相信体态语。

二、如何处理口译中的身势语

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对身势语处理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交际的语境。口译中的语境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基本因素。同样的身势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保证信息传达完善准确,口译人员就要对身势语发生所处的语境加以分析,然后对其做出适当的翻译。

例如,耸肩是西方人用得很多的一个身势语,此动作最常表达的意思是:不知道;无所谓,这样吧,马马虎虎。口译者应该根据语境或背景来做不同的处理。北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是生意伙伴。在北京老总招待美国客户游览中国长城时,想问他是否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中国古话,口译人员把这句话翻译给了美国客户后,对方只是耸了一下肩,此时这一常见的身势语应该翻译成那种意思,就需要考虑到交流的背景。对方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对这句古话的翻译就应该是"不知道,不太了解"。如果口译者没有考虑语境,而是单凭以往经验,错误地译为"无所谓",那就容易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

2.双方的文化背景。身势语同有声语言一样具有文化传承性。中英文语言环境下身势语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了差异,而在用身体表达信息时自然出现了差异。在中英文中由于文化差异,其身势语存在差异,这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体现:

姿势:姿势指身体呈现的样子,在中国和英语国家对于姿势有着不同的要求,如英语国家认为吃饭时候两手放在桌边是不雅的行为。

头部动作:在英语国家头部动作相对较丰富,如可以用头部向某一方向转动提示别人过去,这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够尊重他人的动作。

面部动作:面部动作中文与英文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差异较大,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如说话用手遮住嘴在英语国家被理解为说谎话,而在中国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

眼部动作:这主要体现在交流时,眼睛是否看着对方。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环境对此的要求完全不同。

手和臂的动作:手臂活动范围大、动作灵活,表示内容众多,特别是和手联合在一起,所传达的信息更为丰富,如聋哑人就可以通过手和臂的动作进行手语交流。身势语的核心就是手和臂的动作,但即使英语国家之间、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相应身势语的意义也存在差异,所以在中英文中手和臂的动作所表达信息存在的差异多于相同之处。

腿部动作:腿部由于灵活性不如手臂,所以腿部动作在身势语中比例较少,在英语国家部分腿部动作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现象的反应,而在中文中却少见这样的解释。

体触行为:体触行为包括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的行为和可能导致身体接触的动作,这在英语国家所表达的意义相对中文丰富。

3.双方的个人性格特征。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口译人员还应该提前了解发言人的身势语习惯及其个性特征,特别是涉及到为一些重要人物或大众形象做口译时更应该考虑到。身势语具有表露功能,传达不便于用言语表达的语义。

口译与笔译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瞬时性。在口译过程中,说话人的语言是稍纵即逝的,它要求口译者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解、分析和输出三项任务。如果在口译过程中遇到似是而非的身势语,不可以完全按照本国文化的含义对其翻译,而是要在极其短的时间内把它和其国家的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转化。这就需要口译者平时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口译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言语因素和非言语因素是在口译中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口译者对两种因素都要有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amova, L, 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Wadsworth,1991.

[2] 刘玄恩,刘永发.实用体态语[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

[3] 孟龑,俄语口译过程中的身势语(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9 年)

[4]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M]. 北京: 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胡德清.试论体态语的功能[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

【基金项目】

对比分析听力听辩和英汉口译听辨 第4篇

听辨分为好几种类型, 其中有选择性地听是最常见的, 例如在英语专业的听力课堂上, 授课教师一般会给学生明确的听力目标, 即提出问题, 列出选项等等。听力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辨别和捕捉某些信息的能力, 对于学生是否掌握听力文章的整体逻辑则不在考察范围之内。口译初学者很容易将英语听力课中的听辨特点和技巧运用到英汉口译听辨中来。由于两者的差别较大, 因此造成口译失败。我们在听英语发言的时候发现, 即使我们听清了每个词, 但可能对文章讲的内容无法形成整体的认识, 只有零碎的片段。这是我们英语听辨的一个普遍难题, 而英汉口译听辨因为其过程的复杂性, 相比听力听辨, 其难度更高。接下来, 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概括听力听辨和英汉口译听辨的具体差别, 进而提高口译听辨的能力。

二、听力听辨和英汉口译听辨

1.听力听辨与英汉口译中的听辨对象和材料不同。听力练习的重点在于听“标准音”, 一般这样的标准音都由讲话类似于英美播音员的人朗诵, 语音清晰, 发音准确到位, 语速适中平稳, 口齿清楚, 无干扰音, 语法规范, 主题固定, 逻辑清晰, 文本的语体较为正式, 接近我们平时课本中所接触的文体。而英汉口译中的听辨, 口译员面对的一般是动态语流, 语音变体丰富, 即便是母语演讲者也难达到语音专家的水平, 更何况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由于生活及工作背景、教育背景的特殊性, 其语音语貌可谓五花八门。除语音变体外, 每个演讲者的口齿、音高、语速、咬字、语调、词句偏好、口头禅、思维等也会多种多样。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使得上述演讲者的话语差异更显得多样化。此外, 语言表达不规范或错误、话语信息密度高、逻辑混乱、即兴发挥等现象也很常见, 还有可能出现演讲主题及内容艰深晦涩、口译现场声音系统不佳等情形。可见, 英汉口译听辨对象的特征极其复杂。

2.听力听辨与英汉口译中的听辨认知心理过程不同。听力听辨主要是语音解码, 意义理解的过程。学习者先从听力材料的语音入手, 进行语音的辨析, 从语音信息中形成词汇, 在大脑中寻找对应的词义, 进一步理解词句, 从而获得对语篇的理解, 整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 以语言为主要关注对象。而在英汉口译听辨中, 语音解码只是一个基本前提, 译员还需通过各种认知加工手段对解码后的语言意义混合体进行言义分离、意义集成、提取、加工等多种操作。由于口译的高语境化特征, 译员常常是以从口译背景、主题背景、知识图式到语言和话语的具体信息的自上而下的理解为主, 结合“自下而上”的理解完成听辨, 以信息为主要关注对象, 译员在整个认知过程中要调动各种精力资源来完成多种加工任务。此时, 译员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获取发言人话语的意义, 而将话语的形式尽量地抛开, 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自己的精力, 将剩余精力运用于分辨发言人逻辑, 记忆发言内容和记笔记等过程中。

3.听力听辨和英汉口译中的听辨动机不同。听力听辨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英语, 掌握英语语音、词句、语法,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英汉口译听辨的根本目的在于用另一种语言将所听信息重新发布。因此, 听力听辨注意力分配的重点在于词汇的语音的辨析、词汇的搭配、句子的构造、语法的特点;而口译员听辨的注意力重点则是透过纷繁复杂的语言形式获取话语的信息或意义, 如果过于关注语言形式反而会影响信息听辨的完整性, 不利于口译员对英语源语的理解。听力听辨止于语言层面的理解, 而英汉口译听辨要达到话语信息层面的理解, 且要对信息进行便于储存和译语搜觅的各种加工。

此外, 在进行一般的英语听力训练时, 我们往往强调让学生尽可能减少心译的过程, 尽量不要将听到的原语一个词一个词, 一句话一句话地在心里先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再进行理解, 这样可以在听的时候降低遗漏信息的可能。而在进行英汉口译听辨时, 尽管译员也会抛弃绝大部分非关键词汇的语言形式而直接从中提取意义, 但对于部分关键的信息或者语言难点会在原语有冗余或者有多余精力的时候进行译语搜觅, “同时不断积累, 接着在下一步初加工理解程序中迅速加以检验, 然后再参照语言和语言外信息用综合分析的手段完成顿悟”。这样, 译员一方面抛弃原语形式另一方面又会根据需要部分地提前组织译语的形式, 在“抛弃”与“捡拾”形式之间来回切换。而且一般英语教学为目的的听辨实践在课堂进行, 允许复听, 允许查阅资料, 寻求帮助等, 而口译听辨现场译员心理压力大, 且几乎不允许复听和查阅资料。

三、结语

在口译学习的初始阶段, 初学者如果不能及时地认识到以听力听辨和英汉口译听辨之间的差异, 会导致努力方向的错误, 重新回到背单词提高单词听辨能力的一般英语学习路径上, 影响学习者对于自己口译能力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口译教学中, 教授学生正确的口译听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1.

[2]鲍川运.再议大学本科的口译教学[J].外语教育.2008 (3) :34.

英汉口译 第5篇

一、英汉口译中的文化障碍现象

(一) 信息弱化

由于源语文化中的某些物品在目的语文化中不存在, 使得口译过程中出现信息丢失或弱化, 导致受话人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例如, 汉语中的“粽子”、“油条”、“馒头”在英语中是不存在的, 如果受话人没有见过或者亲自品尝, 纵然在口译过程中详加解释, 受话人仍然得到的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能理解其具体含义。此外, 英汉语言中有的词汇属于内涵词汇, 除了其本身的概念意义外, 还蕴藏着更深远的内涵意义。如果口译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 就会导致信息流失。例如, 在英汉语言中, “花” (flower) 都可以用来喻指“女人”, 但在汉语中, 经过与一些词语的组合, 还进一步喻指“品行不端”、“不三不四”的女人, 如残花败柳、水性杨花、花街柳巷、路边野花等。

(二) 信息错误

英汉词汇内涵意义的不同不但可以造成信息弱化或流失, 还可能导致信息错误。例如, 汉语中,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配偶时, 往往说“这是我爱人”, 而不会用较为书面化的“丈夫”、“夫人”、“妻子”等词汇, 在口译中, 如果直译为“This is my lover”, 可能会让外国客人大吃一惊, 因为“lover”一词在英语中有着“情人”的特殊含义, 配偶只用“husband”或“wife”来表达。另外, 表达习惯也是口译信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习惯用“吃了吗?”, 在口译时如果直译为“Have you eaten yet?”则会让外国友人产生误解, 以为别人想请他一起吃饭。所以, 不如意译为“How are you?”更为恰当。

(三) 信息混乱

中西思维习惯的不同可以导致口译时的信息混乱。例如, 在中国, 参观或者展示以后, 接待方或展示方说“请多提宝贵意见”, 以示谦逊, 乃人之常情。但是, 如果口译时直译给外国客人, “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 会让对方无所适从,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意见是不是“valuable” (宝贵的) 。所以, 译为“Please give us some opinions!”既可以让外国友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又比较直接和中肯, 较为符合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的谈话方式和直线型思维。此外, 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容易导致口译信息混乱。例如, 中国人善含蓄, 善用一些套话表示谦虚, 如“招待不周, 多多包涵!”、“哪里、哪里?”等, 为了在口译时避免信息混乱, 可以分别用“I hope you have enjoyed the feast.”和“Thank you!”来代替。

二、英汉口译中跨越文化障碍的应对策略

(一) 培养和加强跨文化意识

口译重在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因此, 口译工作者应当注重对交际双方国家文化渊源、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全方位知识的学习, 以培养和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为口译的成功奠定基础, 铺平道路。

(二) 提高处理文化信息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时, 交际双方一般只会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表达意愿, 而不会顾及对话者的文化习俗,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口译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信息处理能力, 即在了解说话人真是意图的基础上, 并在遵从听话人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在口译翻译时进行巧妙、合适的调和或转换。

(三) 运用适当的口译翻译技巧

(1) 直译

直译法是异化手段在语言层面上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其优势在于, 既可以保留源语所承载文化的特征, 又有利于文化交流和目的语词汇丰富。例如, “Let sleeping dogs lie”就可以直接口译为“勿惹睡狗”。因此, 在不影响听话人理解的情况下, 尽可能首选直译。

(2) 音译

音译法主要用于人名、地名及目的语中文化空缺词汇的翻译。如英语中的clone、mosaic、Internet、talk show等, 在汉语中被相应地译为“克隆”、“马赛克”、“因特网”、“脱口秀”。汉语中的“阴阳”、“风水”、“饺子”等则被译为“Yin Yang”、“feng shui”、“jiao zi”。使用音译, 既弥补了目的语的词汇空缺, 又保留了源语鲜明的文化特色。

(3) 意译

意译是采用归化手段处理口译中文化现象的常用方法, 即摆脱源语形式上的束缚, 只看重其文化意义, 并用目的语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例如, 上文中的“哪里, 哪里。”被译为“Thank you!”;又如, “开门见山” (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a green thought” (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等。

(4) 注译

注译也是一个需要理解思想重新表达的过程, 对于源语中听话人不熟悉的“词汇”或“典故”, 需要译者运用自身的目的语文化知识进行加注讲解, 补充说明。如, 秦始皇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云南省 (位于中国南部, 毗邻越南、缅甸) 等。

结论

口译不是机械地进行语言符号“转换”, 而是一种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且以意义信息交流为目的的语言、心理、文化交流活动。只有口译者加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才能具备过硬的文化信息处理能力, 运用一定的口译技巧, 减少翻译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 实现“动态等值”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振东, 张珊珊.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1) .

[2]罗健.论以文化研究途径进行口译教学[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2001.

英汉口译 第6篇

关键词:口译,错误,译出,策略

1 前言

英汉口译中涉及到的困难环节和因素很多, 其中就包括数字处理, 究其原因一是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法上的巨大差异性;其二是口译临场实践中的多任务性。这就导致英汉口译的数字处理成为了一个瓶颈。对业外人士来说, 他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难度, 但是对于口译员来说, 这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即便如此, 现有的英汉口译研究对数字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特别重视。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于纯口译理论的研讨, 实践性不强。即使偶尔有一些关于口译实践的研究, 其使用的口译范例多数是建立在语音实验室模拟的场景上, 试验的对象也多数是学生或者初级口译实践者, 与口译实际的临场场景结合得并不密切。此外, 还有一些关于英汉口译数字处理的研究集中在技巧的传授上, 缺乏能指导口译现场实践的策略性原则。可喜的是, 也有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涉及到真实语境下实证语料的收集, 并对英汉口译中数字口译错误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归档, 这些研究已开始慢慢深入到口译中数字处理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口译的实际工作经验, 对口译数字错误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数字处理的策略, 供口译员和口译爱好者参考。

2 常见英汉口译错误归类及原因分析

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 源语数字输入的信息复杂性和流量对口译译出质量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最常见的数字口译错误, 并不能将其称为错误, 而应称为理解失效, 其最具体的表现在于:大量数字的漏译 (deliberate omission) 。

由于译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大量复杂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随着数字信息量和流量 (特别是大量的数字串) 的叠加, 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在数字表达上的巨大差异, 理解失效便容易产生, 并往往表现为数字译出信息遗漏。漏译的主要表现为:有意地回避对输入的数字进行处理、遗漏数字本身以及未完整的译出数字信息。

造成译员数字理解失效的原因千差万别,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口译员的知识面涵盖不足。口译员的知识储备不足, 难免会影响译出的质量。口译员在极力思索主干信息时, 对源语信息中数字的敏感度下降, 最终导致译出的数字大量缺失。

其次, 口译数字处理还会出现大量的误译和错译 (wrong interpretation) 。

多数情况下, 译员对数字的处理都很谨慎。但由于源语输入的语速、现场的干扰和译员本身精力集中度和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原因, 译员在对数字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误译, 甚至是错译。

误译和错译既包括数字本身的译出错误, 也包括数字单位译出错误。比如“346”译成“four hundred (and) thirtysix”;“10 million”译成“十亿”;或者“200 tons”译成“200公斤”等。

误译和错译还包括数字整体信息译出不完整或者数字修饰对象错误等。比如,

“Between 1997 and 2001, the US accounted for about 35%of scientific papers, Europe 38%, and Asia Pacific just about 20%.”

译出成“美国在科技论文方面占百分之三十五, 欧洲百分之二十, 亚太百分之三十八。”[译1]

对比输入和译出, 在数字处理方面, 除了漏译, 其中的百分比数字部分, 一个 (百分之三十五) 信息并不完整, 其他的两个百分比数字 (百分之三十八和二十) 的修饰对象错误。

第三, 近似译 (approximation) 也是数字口译处理中大量出现的现象。一般都认为近似译是一种口译错误, 但它其实是口译员在口译现场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此认识是妥当的, 但从口译的标准来看, 采用近似译的策略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3 汉英数字口译的策略选择

所谓数字口译策略选择, 是指解决数字口译难题的思路选择, 与通常所说的具体技巧的运用有一定的重合, 但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对英汉口译数字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而不是局限在口译技巧的讨论上。作者认为, 在紧张的临场口译情形下, 按重要性和使用频率来说, 译员可采用的译出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总体性策略、偏向性策略和模糊性策略。

3.1 总体性策略

英汉数字口译处理中最重要的策略在于注重整体。所谓的数字口译的总体性策略分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要全面, 最好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数字信息;二是要弄清楚数字的具体修饰对象, 不能乱戴帽子;三是要注重整体效果, 毕竟数字还不是源语意义中最核心的部分, 因而数字部分的译出要服从输入和译出的整体效果的需要。

如上例在译出时, 译员关注的是意义的传达, 而不是具体的细节, 也就是说, 译员在做选择时, 宁可牺牲具体的数字细节也要保证整句的意义传达。因为从整体和细节的角度考虑, 句子 (有时是结合上下文的整段或整个语篇) 的整体意义传达更重要。因而, 数字译出时首先就要关注整体效果, 能否证明作者的意图, 即“亚太的科技论文产出率较低”这个想法, 而不是割裂开来, 单独的讨论数字本身的译出效果。

所以, 从整体策略的角度出发, 译员可以将上述实例译出为, “从1997以来的几年中, 美、欧在科技论文产出方面各占了百分之三十多的比重, 而亚太只占百分之二十。”[译2]

由于上例只是一个高度简化了的实例, 缺乏口译的紧张环境, 似乎显得说服力不够。将译文处理到这个程度, 虽欠完美, 但整体的信息传输还是有保障的, 其数字的处理比较全面, 兼顾到了其单位和修饰关系, 因而总体效果较理想。

3.2 偏向性策略

在口译的实践过程中, 如果遇到大量的数字串, 难免会让译员顾此失彼, 加之译出时间紧张, 百分之百的译出是很困难的, 在英汉同传中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 译员要进行快速准确的译出, 就必须有所侧重, 即口译的偏向性策略。

有偏向性就意味着要有比较和侧重, 这需要译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对数字有高敏感度以及高超的临场应变能力。如上例, 若采用偏向性策略, 可译为:

“九七年以来, 在科技论文产出方面, 美欧占了较大的比重, 而亚太只占了较小比重, 约百分之二十。”[译3]

之所以能这样译出, 译员实际上是采用了偏向性策略, 也就是说对大量的数字串进行了必要的策略处理, 将最核心的几个数字完全译出, 而对其他数字采用虚化处理。

这样的偏向性处理, 通过虚化处理一些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的数字串, 节省了译出的时间, 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整体信息的输出上来, 其效果是可以接受的。

3.3 模糊性策略

模糊性策略在英汉数字口译的临场实践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模糊性策略是数字处理的最重要策略, 方可认为它是最方便、最实用的策略。模糊性策略在技巧上的主要体现就是近似译 (approximation) 。

使用近似译的技巧, 目标是通过虚化处理数字, 为译员节省宝贵的时间, 译员可以腾出时间来考虑译出的整体效果, 提高口译的质量和可理解度。但近似译并不是漏译, 而是对具体的数字进行艺术处理, 省掉不必要的繁复部分, 使用的原则也以不影响对输入语源的意义传达为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采用模糊的策略是英汉数字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采用近似译的技巧也无可厚非。

若采用模糊性原则, 上述例句可译为:“九七年到零一年, 在科技论文产出方面, 美国占到了百分之三十多, 欧洲占了约百分之四十, 而亚太只占了百分之二十。”[译4]

4 结语

英汉数字口译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 出现口译失误的可能性很大。为迎接这些挑战, 译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策略选择, 虽各种策略都非尽善尽美, 但在实际的英汉口译实践中每一种策略都必不可少。若能综合运用这些策略, 采用一整套的技巧组合, 对提高口译质量, 尤其是译出的可理解度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黄建凤.数字口译探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1) .

[2]雷天放, 陈菁.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刘建军, 肖德法.英-汉同声传译中的数字口译错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4) .

[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 (三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5]牛化旭.数字口译技巧教学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

英汉口译 第7篇

传统的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堂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 基本上都是采用录音、笔记、口译和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 (Ding Chao, 2014:2466) , 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状态。同时, 这种传统的口译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训。但是, 口译的本质是沟通, 即职业翻译本质上是专业的沟通行为, 既要遵守职业规范, 也要遵守沟通规范 (Daniel Gile, 2011:22) , 如果本科口译教学只培训口译技巧, 而不给学生树立沟通意识, 那么学生就难以适应真实的口译实践。正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laudia Angelelli教授在2012 年“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提出的, 口译教育应该有6 个构成要素, 即信息处理、人际交互、语言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特定的环境与场合、社会文化 (刘和平, 2012) 。换句话说, 学生的人际交互、职业技能和素养也应该在口译课堂得到培养。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知识建构的自我完善和更新。Zakrzewska, Fry和Larkin (2003) 则发现,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者沟通能力。网络教学则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来完成教学。它覆盖面广, 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从口译教学角度来看, 网络资源的共享可以展示真实的场景, 使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 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并运用口译技巧 (王静, 2010:35) 。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译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并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口译兴趣, 打好口译基础, 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进一步加深对口译职业的理解。

2 可行性分析

笔者曾于2014年7月设计了一份题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学生对交替口译认知的问卷调查》的问卷, 并于2014年9月初第一堂英汉口译课上发放给英文学院英语专业 (翻译方向) 2012级5 (24人) 、6 (23人) 、7班 (21人) 的学生, 并回收有效问卷68份。在将数据统计、分析完毕后得出以下结论。

1. 83%的学生表示课后不会向老师提问, 更不会主动反馈学习情况;2.73.53%的学生表示没太掌握短时记忆技能, 69.1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太掌握笔记技能;3.57 名学生 (共68名) 平均每天电脑上网超过3 小时, 但多达40 人平均每天上网时点击英文学习网站的次数小于3次;4.三个班级专四平均成绩相当, 且在各个问题的回答上也表现基本持平。

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说明, 这三个班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口译基础, 但在学习的自主性、对口译学习的本质认知等方面较为欠缺, 对于口译技能等学习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他们虽然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上网, 却并未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口译学习。这说明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自主口译学习是可行且必要的。

3 模式应用研究

3.1教学目标

此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加强口译现场感。此过程的设计旨在加强师生互动, 促进生生互助, 加强交流和沟通, 最终提高学生口译学习的兴趣,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3.2教学设计

首先, 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基础的口译技巧, 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布置任务, 提供材料, 明确要求, 在任务进行中指导、观察、协助和监控活动的进展, 并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学生的角色定位:学生是课前准备的具体执行者, 是课后练习的主动设计者和参与者, 在活动中占主体地位。

其次, 课程教学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与反馈过程, 且每个过程均采用团队合作形式。教师要求各小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前准备, 并在课堂展示译前准备资料, 同时就展示过程和口译过程进行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区交流口译学习心得, 提交作业, 对自我表现进行反思总结等,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译专业能力;最后, 在本课程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检验课堂改革的有效性。

3.3 教学实践

1) 问卷调查:结合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口译学习的认识、目前的口译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同伴互助和自主学习等情况。

2) 课程实施过程:

根据前测问卷的调查结果对课程进行设计, 将网络资源与口译教学相结合, 并按照“课前互动准备、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后互动反馈三个步骤来实施课程改革计划。

①课前互动准备:按照口译话题分类, 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一节课都要求一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料和平行文本, 做相关专题的准备, 包括词汇表、口译实录、背景资料等, 整合专业术语词汇。

②课堂互动教学:组内学生分工, 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 如背景和词汇介绍人、现场发言人、现场译员、记者、评委等, 同时, 通过随机抽取其他学生口译的方式, 让余下的学生也充分参与口译现场, 充分锻炼和加强演讲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并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口译的评判标准, 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口译学习。

③课后互动反馈:开设网络论坛, 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 同学间分享知识技巧、介绍心得体会、转载优秀的文章或网络链接等。教师建立QQ、微信群或通过邮件互动等形式,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相关材料自主练习, 并将自己或同伴的练习录音, 转载成文字, 定期对自己或同伴的口译练习进行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 上传至共享空间, 以供大家借鉴, 形成互帮互助、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良好学习氛围。

4 结语

从访谈反馈结果及学生的课堂与期末表现来看, 本次课堂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84%的学生认为口译学习兴趣提高了 (42%的学生表示希望去参加上海中高级口译考试和人事部三级口译考试) ;65%的学生认为自己公众演讲能力有了提高、73%的学生认为在模拟会议中锻炼了与各方的沟通协调能力;74%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译技巧有所提高;99%的学生认为自己利用互联网促进口译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从评教分数来看, 绝大部分学生认可教学理念:三个班级评教分数均为96 分以上。但是, 在课堂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口译话题难度、作业难度需要适当调整。如何帮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刻苦学习的积极性, 选取何种口译教材或练习材料等仍然需要探索。

参考文献

[1]Chao D,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preting quality with inter-pretive theory and teaching strategies[J].Theory and Practicein Language Studies, 2014 (12) :2466.

[2]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3]Zakrzewska J, Fry H, Larkin K.A case study of mdethodsused to tackle a common pedagogic problem in medical anddental education:time pressure[J].Medical Teacher, 2003 (4) :391-397.

[4]刘和平, 许明.探究全球化时代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述评[R].中国翻译, 2012 (5) :54

英汉口译 第8篇

本科翻译专业是口笔译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学生的语言功底是本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口译的即时性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语言能力要求。

二、英汉词汇对比分析

英语和汉语都有实词 (Full Word) 和虚词 (Form Word) 之分, 语法作用大致相同, 但是, 也存在诸多差异。

1. 冠词

英语中有冠词a、an、the, 而汉语没有, 冠词是一种虚词, 本身不能独立存在, 只是放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的意义, 口译中碰到冠词时应注意下几点:

(1) 不定冠词可以译为“一”, 有时可能需要加上适当的量词。

a student一个学生;an apple一个苹果。

(2) 不定冠词在表示抽象意义的一些具体名词前时不用译出。

She has an ear for music.她对音乐有鉴赏力。

(3) 定冠词一般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 通常不译出。但是, 如果在句中含有“这”“那”“这些”“那些”等的意思时, 则要译出。

The end does not justify the means.即使目的正当, 也不能不择手段。 (不译)

——Which question?

——The one you just mentioned.

——哪个问题?

——你刚才提到的那个。 (要译)

(4) 在有些短语中, 使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时, 其意义相去甚远。

out of question没问题;out of the question不可能。

2. 介词

英语介词数量比较多, 使用广泛, 意义变化大;而汉语介词则比较少, 使用面窄, 意义比较固定, 口译中介词可以这样来处理:

(1) 有些表示时间、地点、状态等的介词可以省去不译。

In 2014, we visited their company.2014年, 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公司。

He is good at English.他擅长学英语。

(2) 含有动作意义的介词可以转译成动词。

Across the street, she entered a building.她穿过大街, 走进了一栋楼。

(3) 固定搭配, 约定成俗, 不可乱译。

It depends on you.由你决定。

3. 连词

英语中连词的使用率远远高于汉语连词, 因为英语重形态结构, 而汉语重内在联系, 有不少连词不需要译出。

Call me when you have time.有时间就给我打电话。

My parents and I visited the new museum.父母和我一起参观了新博物馆。

4. 代词

英语中代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都远远高于汉语, 英语的代词通常分为八类: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和不定代词。汉语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英语中的名词往往在第一次出现之后就由代词代替, 避免重复, 代词常常略而不译。

One should never pretend to know one does not.不懂不要装懂。

We had much rain this year.今年雨水很多。

5. 名词

(1) 有些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意义不同。

cloth布料;clothes衣服;people人们;peoples民族。

(2) 有些抽象名词在翻译时要具体化。

unemployment失业现象;tension紧张局势。

(3) 英语的名词所有格不一定都译成“……的”的结构。

a bird’s-eye view of Changsha鸟瞰长沙;St.Paul’s圣保罗教堂。

(4) 英语名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汉语, 而动词的情况恰恰相反。因此, 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将一些有动作意义的名词或短语译成动词。

They fe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他们一见钟情。

(5) 有些名词复数概念需译出来。

Steps have been taken, but without success.已经采取了一些步骤, 但毫无结果。

6. 动词

在英语中,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比汉语动词复杂得多。

(1) 汉语中, 一个句子可以连续使用几个动词, 即“动词连用”。动词连用是现代汉语句法的显著特征之一。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动词, 或者几个并列动词。因此, 英译汉时, 除了英语动词之外, 还要把其他词类也译成汉语动词, 方能体现出两种语言各自特点。

I forgot my key.我忘了带钥匙。

He offered me a cup of tea.他倒了一杯茶给我喝。

(2) 英语动词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而汉语中大多是及物动词, 只有极少数是不及物的, 因此, 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区分, 尤其是有些动词由及物动词变为不及物动词时, 其意义会发生变化。

I know him.我认识他。

I know of him.我听说过他。

They have approved the plan.他们已经批准了计划。

They have approved of the plan.他们赞成这个计划。

(3) 英语动词的时、体变化。英语时态有十几种之多, 此外, 还有语态的变化。汉语是通过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来表示“时”的变化。在英译汉时, 要将复杂多变的时态通过“着”“了”“过”“已经”“就要”“现在”“将来”“正在”“过去”等这些词来表达, 将语法手段转换为词汇手段。

He gets up at 7 a.m.everyday.

他每天早上七点起床。

The boy students in this school have not been allowed to grow long hair.

这所学校的男生一直不许留长发。

三、结语

要掌握好口译技能, 首先要有坚实的语言基本功, 本科口译课程教学作为口译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段, 承担着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重任, 口译教学中学生对英汉词汇差异的学习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身。

摘要:英汉词汇除了在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其用法也有着较大差别。简单来说, 英语是拼写文字, 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有曲折变化, 汉语没有曲折变化;英语词义比较灵活多变, 汉语词义相对稳定严谨;英语动词形态变化复杂, 汉语则直观简单。掌握英汉词汇的异同对于作为口译初学者的本科翻译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是学生语言功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口译教学,词汇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英汉口译 第9篇

随着口译活动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口译研究者与口译实践者对口译质量的评估予以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 西方口译研究者开始对口译质量评估进行理论研究。塞莱斯科维奇与勒代雷通过实验提出了释意理论, 认为优质的口译产出应达到意义对等。[2]意大利口译研究者Maurizio Viezzi提出了口译评估模式, 将对等性、准确性、合适性及可使用性作为评估口译质量的四个指标。蔡小红总结了西方不同学派对口译质量评估的研究, 最终概括出如下评估指标:可信赖度, 可接受度, 简洁性, 灵活性, 及时性以及专业技巧。[3]通过此后诸多实证研究, 不难发现上述六个指标中, 最具争议的是可接受度。这一指标不仅需要考量译员摆脱源语束缚并准确地道地表达讲者信息的能力, 也考查译员能否根据不同的口译服务对象, 灵活使用口译技巧, 将口译产出处理地更易于接受。

对翻译产出而言, 衡量可接受度的标准往往依赖于母语掌握者凭综合性的语感对目的语的感知。[4]翻译产出的可接受度取决于能否准确完整、精准流畅地将源语转化为目的语。翻译产出能否被接受, 在于其能否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以及能否被目的语受众理解并接受。针对口译产出, 其可接受度的考量维度可以包括:产出是否逻辑清晰, 信息传达是否准确到位, 选词是否恰当, 译员的表达是否清晰。

综上可见, 关于口译产出可接受度的定义目前并未形成公认的标准, 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因此, 本文旨在根据哈贝马斯针对言语行为提出的有效性诉求, 以口译实例探讨口译产出可接受度的衡量标准。一直以来, 对口译产出可接受度的探讨往往集中在口译产出接受者的角度上, 而几乎不考虑讲者的可接受度。但笔者在口译实践中不断发现, 即便在不懂目的语的情况下, 演讲人对译员的口译产出也有一定的可接受度。这也是本文从口译产出接受者 (即目的语听众) 与演讲人两方面探讨可接受度衡量标准的原因。

本文选用的口译实例为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的“亚太区合作计划:学习行为”的会议交替传译实录。

1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下的言语行为有效性诉求

自20世纪80年代起, 哈贝马斯开始转向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交往行为理论最初用以描述不同个体基于共同的动议与观点而进行的合作行为。哈贝马斯在构建交往行为理论的时候引入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 在这一世界中, 语言是人类交往行为的媒介。哈贝马斯认为言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众多独立的行为人的行为, 并为交往互动有秩序、不起冲突地展开提供可遵循的看不见的途径。在他的理论中, 哈贝马斯强调了言语行为中的“共识”与“有效性”, 即言语的语用意义取决于其有效性, 而说话人为达成共识而提出的理由则是有效性的基础。通过分析生活世界和以语言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活动, 哈贝马斯提出了言语行为的有效性诉求。只要说话人想通过言语交往行为传达信息, 达成共识, 则其必须遵守以下四条有效性诉求:

1) 可理解性:讲者须选择听者与讲者双方都能理解的表达。

2) 真实性:讲者必须具备真实表达的意向, 以便听者分享讲者的知识。

3) 真诚性:讲者必须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向, 从而取得听者的信任。

4) 正确性:讲者必须选择正确的表达, 以便听者与讲者双方达成默契与一致。

哈贝马斯总结言语行为的有效性诉求时认为当我们了解了究竟什么能让言语行为可接受, 我们便理解了言语行为。

2 有效性诉求在口译质量评估中的运用

在口译活动中, 作为交流的桥梁和推动者, 口译员负责将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通过目的语进行表达。因此, 当口译员开口翻译时, 他/她即相当于暂时“取代”了讲者在交流中的位置, 而承担了沟通者的角色。这就意味着, 从某种程度而言, 处于翻译状态的口译员即讲者。由是, 口译员要使自己的口译产出具有较高的可接受度, 也应满足哈贝马斯对言语行为提出的四个有效性诉求。

目前, 在中国,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已被运用于翻译文本的探讨、翻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文学批评的标准讨论等文学与翻译领域的研究。但其理论很少被应用于口译研究。哈贝马斯的这一交往行为理论常被用以研究交往行为的有效性, 而口译作为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交际行为, 其本质就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言语行为, 也可运用这一理论进行探讨。故本文尝试将哈贝马斯所提出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诉求应用到口译质量的评估中, 作为衡量口译产出可接受度的标准。针对口译工作的要求与特点, 口译产出须满足的四个有效性诉求如下:

1) 可理解性:译员须尽力使用交际行为参与者都能理解的词汇和表达。

2) 真实性:译员必须忠实于讲者所讲的内容与所要表达的意图。

3) 真诚性:译员必须力求准确地传达讲者所要表达的信息与情感意图, 从而使听者能清楚讲者的立场及谈话的走向。

4) 正确性:译员必须能清晰、正确地进行表达。

结合英汉交替口译产出实例, 对以上四个有效性诉求在口译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1 口译产出的可理解性

源语:所以呢, 我们有个“百千万人才工程”, 就是想从这方面找一些理论依据, 找一些老师来示范,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翻译提问:您能解释一下“百千万工程”那个“百千万”具体指什么吗?) “百千万”具体就是指培养100名专家, 就是这个专家, 就是理论方面的;1000名校长和10000名老师。

译员产出:...We also have another program aimed at produc-ing 100 excellent academics, 1000 excellent head teachers and 10, 000 excellent teachers.It is also a ten-year program, and it is timeto initiate the second round.

汉语中有不少专有名词是由阿拉伯数字构成的, 例如上文中的“百千万人才工程”, 若此处译员选择直译为英文, 恐怕听者会觉得不知所言。因此, 此处的译员充分考虑到目的语的可理解性, 采用解释策略, 选择了听者能轻松理解领会的措辞与表达, 提高了译语的可接受度。

2.2 口译产出的真实性

源语:现在是很多学校都设有家长学校, 对家长呢, 应该说是有这样的一些指导和培训。只是从我们看来呢, 是不太够的。

译员产出:There are certain schools here actually having par-quite immature.

此处, 讲者在评论中国的家长学校现象, 通过“是不太够”, 讲者想表达的原意是家长学校给家长提供的指导和培训在量上还没有到位。然而译员在此处却将其传达为“处于初始阶段, 还很不成熟”, 将讲者原意所强调的数量不够变成了质量尚欠佳, 违背了真实性的有效性诉求, 没有做到忠实于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与意图。

2.3 口译产出的真诚性。

源语:Because as I said in the beginning, we are not interest-ed inshort-term relationships.We are interested in meeting mind-like people to work together with.

译员产出:因为我们想跟你们发展的是长期的一个关系, 我们希望与我们英雄所见略同的人一起合作。

在这一例子中, “英雄所见略同”这一产出在听者当中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效果。讲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与想法一致的人共同合作”, 但译员的产出中却使用了汉语中的俗语。而当汉语听者听到对方将彼此夸为“英雄”, 不禁发笑了。但是英语讲者并没有在源语中添加任何幽默的成分, 因此讲者并无意产生幽默的效果。所以, 译员的产出在此处违背了真诚性的有效性诉求。然而, 诸如此类违背, 虽未能忠实传达讲者的情感意图, 但是否影响口译产出的可接受度呢?口译产出时是否需要考虑讲者对其的可接受度呢?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4 口译产出的正确性

检验口译产出是否满足正确性诉求, 即判断译员的表达是否清晰、正确, 口译用户或听者才更具发言权。因此, 可适当设计问卷, 收集口译用户在这方面对译员的反馈意见, 以更好地检验译员的产出是否符合这一诉求。

3 结束语

口译质量评估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课题, 其中涉及的可接受度评估也一直为不少口译研究者所关注。抓住口译是一项交往行为的这一本质, 从言语行为的有效性诉求—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的视角衡量口译产出的可接受度, 可以强调其作为交际沟通的功能, 从交际沟通的角度考察口译产出质量。同时也能为口译员提供更多自我评估与提升的维度。

参考文献

[1]陈菁.弗里斯的语言学理论与口译原则[J].厦门大学学报, 2005 (1) .

[2]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 2006. (7) :24-28.

[3]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上一篇:演讲视频下一篇:世界各地最美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