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题材论文范文

2024-06-16

教学题材论文范文(精选12篇)

教学题材论文 第1篇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要先弄清楚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为什么要设置“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整合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使地理知识成为了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素材。也就是说, 原本重知识本位的地理学科被融入了以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品德学科的熔炉内。如此融合, 地理知识就变成了充满人文的地理、充满生活味的地理、有生命质感的地理。品德教育也改变了以往在纯粹的道德环境中去宣讲的局面, 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 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 使品德与社会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

只有了解了这些, 我们才能认识到在小学阶段品德课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品德课堂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 地理知识的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让地理题材教学有效凸显品德味。

一、转变教学观念

当下品德教师在对待地理题材时重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念仍然较为普遍, 没有把地理知识与品德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忽视了地理题材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这一教学目标。

现象一:把品德课上成地理课。品德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以怎样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这是值得探究的。比如曾听某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高峡出平湖》一课中, 对于长江相关知识的教学, 该教师生硬地向学生罗列了长江的发源地、流经地区、长度等知识, 给学生感觉自己是在上地理课。而这样的教育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灌输,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增加了学习负担, 成为学生厌学的理由。

策略一:为了避免这种教学现象的发生, 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把重心偏移在地理知识的传授上, 也不能把品德教材中的地理内容当作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来教。我们知道, 品德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如果将上述教学设计调整成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了解长江的发源地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风光, 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自主去探究长江流经的区域,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并且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的, 那么地理题材就为品德教育服务了, 课堂教学效果应该更加高效。

现象二:把地理知识与品德教育分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把两者割裂开来, 分头去教学, 违背了课改初衷。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的一些教师认为地理知识只是教材中让学生记忆的知识点, 学生记住了就达成了教学目标。很多时候在地理知识外另找一个相关的品德目标, 生硬地强加给学生。这样导致了思品课程的目标失衡。

策略二:新课改把地理知识整合到品德学科中, 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地理知识的相关素材来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服务。教师应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 产生情感。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西部大开发》一课时, 有教师会首先指导学生认知西部的省、市地理区域, 在地理上对西部各省有一个知识性的了解, 然后结合地理认知述说西部经济、文化的落后,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策略正是为了东西部的平衡发展,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关注西部的情感。由于教师把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使两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关联性, 所以教学效果很好。实际上, 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 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 不但能够学到知识, 也能够激发情感, 实现德育目标。

现象三:把地理知识和品德教育过度黏着。很多“地理题材”确实包含着能够激发学生品德教育的“活力因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蕴含着情感教育的因素。有些教师从“把地理知识与品德教育完全分离开”这一极端走到了“把什么地理知识都要与情感态度挂钩”的另一个极端。教师试图在一些纯粹的认知性的地理知识点外强加上一个情感教育点, 效果往往是大打折扣的。

策略三:在一些品德课中涉及的地理知识是纯粹的认知性知识, 如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地理基本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让学生对知识准确地习得、领会、掌握就可以了, 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中涉及的地理题材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一笔账, 对于应该给学生多少程度的教育做到了然于心。

二、提高课改认识

新课程改革实行了那么多年, 我们的教材也在不断地变换, 从人教版到苏教版再到浙教版, 教育部门一直努力试图找到最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版本, 探寻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所以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 从上到下, 由点带面, 希望把新课改的理念播撒到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深处。但是现实状况怎样呢?很多教师还是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 还是沿用着自己的老方法教学, 带着老眼光来看我们的新课改, 继续用原有的认知来审视新事物。还是有许多教师把原来的地理与现在品德课中出现的地理知识混为一谈, 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品德教师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原来的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 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而品德课中出现的地理教学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的。认清了这样的区别, 就要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不要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作地理知识看待, 只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

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自身的不断学习后, 熟悉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明白了品德课中地理知识应是为学生品德发展服务的, 但是却苦于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处理课堂教学, 碰到一节地理题材的品德课, 教师还是束手无策, 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把地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学很好地整合起来。我想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尝试改变:

1. 提高教师对于教材内容再加工、再处理的能力。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往往是照顾到各个地区的学生, 有其广泛代表性。特别是地理方面的资料素材, 更是包罗万象。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差异等对教材进行取舍、扩充、重组、整合等。而这无疑需要教师付出许多精力与心血进行课前的准备, 要在选择教学素材和琢磨教学设计上花大功夫。千万不能搞拿来主义或“一刀切”, 要真真正正做到“以学定教”。

2. 提高教师对于地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能力。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给了教师广泛的自主空间, 也给了教师足够大的自主权。但是习惯了循规蹈矩的教师, 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 对于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产生了迷茫。教师应该明白, 在对教材的利用上自身应有一个尺度, 对学生的三维目标的预设上应有一定的层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在达到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下,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 不必追求固定不变的标准。

三、充实知识储备

新课改后的品德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地理知识内容, 这对于执教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试想一个教师对于所要教授的知识点, 自己都一知半解, 怎么可能有效地教导给学生呢?不管是什么学科的教师, 自身必须对该学科有丰厚的知识储备, 那么在教学中才能“有问必答”、得心应手。品德课的教师更应如此, 因为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师对于所教授的品德课中的相关地理知识有足够量的储备, 才能在课堂上“言无不尽”。一线的品德教师不少是兼课教师, 对于地理知识的储备本身就较为匮乏, 那么如何去教育学生呢?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恶补一番, 把教材上所提及的几个知识点给学生作介绍, 至于拓展、延伸那只能留给学生一句话:“同学们自己课外再去查找资料了解吧!”而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连临时抱佛脚的时间都没有, 就索性拿着教参照本宣科。这些教师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他们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 因此不适应具有综合性的品德课的教学。当下许多品德教师都存在着一边学一边教的状况, 这样就导致教师不能从整体宏观上把握教材, 对于品德教学是有莫大影响的。

品德学科历史题材教学三部曲 第2篇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加强了具体性的指导,在课程目标方面提出: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小学品德学科历史题材教学担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但如何拉近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让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呢?笔者认为,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中创设情境、课后升华情感这教学三步曲,能极大提高历史题材教学的价值。

一、课前指导搜集资料,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

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学生能力目标的落实包括“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搜索和说明问题”。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历史知识是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的,要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必不可少的。要高效完成课前资料的查找,老师设计的作业及指导的方法非常重要。

1.搜集的资料应紧扣教学目标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容量大,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但是搜集的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不可给学生过大过泛的内容范围。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聚集教学目标,明确资料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前置作业,有的可用问题式的,有的适合用表格式的。如在执教《走访遗迹看历史――圆明园》一课中,课前可设计几个问题:1.你知道目前有哪些圆明园文物在国外的博物馆里?2.清朝时期,圆明园有多少件珍贵文物?这些问题设计的指向非常明确,同时也紧扣教学目标,学生在查找到相关资料后,通过对问题的回答,了解了圆明园的相关情况。又如在五年级上册《屈辱的条约》中,老师设计了相关的表格,让学生去查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发生的时间、签订的原因及内容。表格的形式不仅使学生搜集资料时省时高效,而且通过对比,能强烈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况。

2.方法的指导应具有现实意义

前置任务有布置,有搜集,但还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当前互联网信息量大,学生很容易依赖于网络上的查找,而查找到的资料又往往不会取舍,因此老师还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指导。查找资料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借助互联网,采访、实地考查、查阅书籍等方式都是现实可行的。试问,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查了事,搜集到的资料千篇一律,这样课上的交流又有何新意可言?因此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资源,引导班上的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查找资料。

除了拓宽资源来源的途径外,老师可根据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及家庭情况,引导学生互相合作,以两人小组或多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资料的搜集。可以说,学生在途径有落实、方法有指导的情况下,对于资料的搜集、整理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课中创设历史情境,多种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久远的历史必须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式让它活起来,让它贴近学生的心灵。课堂上,老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把情感目标放在首位,运用多种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让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都围绕情感目标展开,从而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进而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1.恰当的音乐渲染情感

执教五年级下册《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这一课时,在制定本课的课时目标时,我对课时目标的内容很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知道1931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罪行,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同时了解中华民族这段英勇抗战的历史,感受到抗日英雄和群众的豪情壮举。制定好教学目标后,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首先想到了音乐的渲染作用。课一开始,在感受东北人民心声的《松花江上》这一音乐中,一张张东北三省人民的血泪生活图片展现在课堂上。一段忧伤的音乐和几张典型的照片,既顺利地把学生领进了历史的大门,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调,为接下来带领学生走进历史铺设了台阶。

又如在执教《屈辱的条约》一课时,伴随着如泣如诉、略带几分悲怆情绪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大屏幕上播放着当时战争的场面及民众生活的画面,叹息、无奈、悲愤、抗争、呐喊……这些情绪通过音乐传递给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用心感受着当年的那段岁月。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品德课堂上合理运用的每一段音乐,都能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扉,它所产生的力量与课时目标相呼应、为课时目标的落实服务。

2.合理的理答引发情感

课堂上,老师的理答能力影响着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关于理答,崔允?t先生曾这样界定: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

在历史题材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理答至关重要。老师不仅要通过创设的对话情境让学生与历史展开对话,更要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理答来反思、对比现在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

(1)发展性理答

《在民族危亡》一课中,在感受东北人民苦难的流浪生活时,我问学生:“那些跟我们同年龄的孩子们呢?”“如果我们就生活在当时的东北,能在教室里上课吗?”如此的迁移思考,使学生们一下子就入情入境,感受到了自己今天的幸福和安宁。在体会北平学生的爱国情怀时,我问学生:“如果当时你是北平的学生,你会加入到游行队伍中吗?”“会!”孩子们的回答掷地有声。“你在队伍中,会喊出什么口号来?”老师发展性的理答引领着孩子一步步感受当年的情境,孩子们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沉思着当年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感受着中华民族在屈辱历史中的不息奋斗,而这段历史也一次次碰撞着学生的心扉,历史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激励性理答

激励性理答不仅肯定学生的回答,而且有针对性地点明了学生的可取之处,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如在《罪恶的战争》中,学生说:“我恨不得把所有的鸦片烧得一干二净!”老师简短有力地说:“嗯!这才痛快!那么,要怎么把鸦片烧得够干净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又让他知道,烧鸦片不只是放一把火那么简单就 烧了。

历史题材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既遥远又陌生,“情感”应是连接历史与学生的桥梁。学生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受历史,才能真正融入历史,理解历史。反之,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要素上,就会始终觉得隔着一层纱,融不进当时的情境之中。音乐渲染和老师有效的理答,是带领学生了解历史,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三、课后升华心中情感,现实生活指导学生行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课堂教学与课后成长的相辅相成,历史题材的教学更是需要把课堂上积淀的情感延伸到课后,用以铺满学生的心灵。

1.有效的评价提升情感

不论是口头评价还是书面评价,指导性的评价语言比单纯的鼓励性评价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笼统的“你真棒!太好了!”会使学生不知 “棒”在哪里,“好”在哪里。老师应把“你真棒、太好了”结合实际情况换个说法,善用激励性的即时评价。这种即时性的鼓励是驱使学生积极参与、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也能为今后的成长蓄力,指导着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以正确良好的人生态度面对一切。

如在《罪恶的战争》一课中,当学生对英国入侵者表示出深深的愤怒之情时,老师即时评价到:“你真是热爱和平的孩子。是的,我们人人都需要这种正义感,不管是现在,还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种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就不是单纯地停留在答案的正确上了,而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都有了暗含的指导。当学生今后触碰到与课堂相似的情境或内容时,他一定会联想到当年课堂上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激励的。

2.多样的资源激发情感

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后,树立起民族主义精神,懂得从自己做起,立志为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因此,本类题材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你是中华民族的风华少年,你现在要做什么,将来才能为我们的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呢?同时,历史题材的教学应注重联系当下发生的社会事件,如钓鱼岛事件、十八大、航天员飞天等等,让学生了解时事,了解现实生活,了解我们的国家大事,从中汲取、转化为自己努力向上的力量。

论如何教学革命传统题材课文 第3篇

[关键词]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理想课堂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革命传统教材

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养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语文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题材。学生对教材中很多题材都比较感兴趣,而革命传统教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色彩较浓。学生不甚理解,情感不易激发。教师如果不正确处理教材,没有正确领会编者的意图,把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就失去作为语文教材的用途了。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革命传统教材:

1.明确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首先,革命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丰富的工具内涵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极为深广的,在语文教材中加强教育是必要的。教师应深刻认识其必要性。其次,革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注重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2.认识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深远影响。它有利于学生汲取营养,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利孩子成长的浮躁气氛。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他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知难而进、先人后己的精神。可见,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明确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创造性地解读教材。

二、师生齐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此类课文叙述真实历史事件,应引领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作出正确的自我价值判断,让学生、教师、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如教学《朱德的扁担》时,教师可让学生上网、到图书馆找资料,包括:朱德人物简介,井冈山根据地的地理环境,了解八路军、红军、新四军等不同名称,1928年的政治环境,朱德的其他故事,用这些材料拓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利用教师查找到的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深刻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三、激发兴趣,找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材的结合点

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终身发展。教材中革命传统内容与当今学生的兴趣、情感世界和生活体验相距甚远,导致学生厌学,学习效果不佳。基于这种认识,革命传统教育不是一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而是找准一个教材和学生的结合点,如:《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虽属这类题材,却和学习、写字有关,学生能联系自己亲身体验,拿出自己的习字册和邓小平爷爷比一比,感觉比较亲切,能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入手,用事实说话,用榜样说话,用学生自己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受到感染和熏陶。

四、利用文本语言文字,实现学生和教材间对话

1.赏析人物外貌描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其实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描写人物外貌时总饱含着自己对人物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把作者的真情实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朱德的扁担》一文中,主要写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也写了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这外貌描必然不可省去,这外貌描写体现他艰苦朴素的革命品质。

2.品味人物语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材中描写革命英雄的语言不多,但每一句都是语重心长。在《要好好学字》中,毛主席对两个小八路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毛主席亲切的话语,就像一个长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对小八路的关心与期望全都跃然纸上。

3.理解人物行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人物的行为描写不可忽视。教材中通过描写革命英雄的行为,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在《军神》中,写刘伯承受伤以后,沃克医生帮他动手术,“年轻人一声不坑,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刘伯承在手术时如此镇定,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他的坚强。学生很容易产生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敬意。

五、延伸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实革命传统教育

课前、课上的学习,让学生充分领略到革命家的风采,课后的活动给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如让学生走访老军人,祭扫烈士墓,参观战争图片展,观看电影,更真切地体会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

发掘课外题材充实生物教学 第4篇

一、观察自然找题材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 还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在此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时, 教师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活动题材,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体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学校空地上进行蔬菜和食用菌的栽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提出许多有趣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有的问题可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有的问题可参照别人的经验, 通过实验找到答案;而有的问题, 则可能是一种新的发现。这对求知欲很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和启发, 甚至会挖掘出他们潜在的认知能力, 对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不断提高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技能有着不错的效果。

二、贴近生活选题材

很多时候, 学生会感觉到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脱节, 无法用它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这时, 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贴近生活的知识讲座或报告会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退耕还林”。有的同学百思不得其解:当初为了增加粮食总量, 咱们提倡垦荒种粮, 可为什么而今搞开发不但不巩固既有“成果”, 还要“背道而驰”?为此, 我立足西部的特点, 收集了许多课外资料, 分析研究了中央这一举措的正确性, 并安排了一场专题讲座, 列举了黄河和长江沿岸因掠夺式砍伐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 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节日宣传挖题材

与生物教育密切相关的节日很多, 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减灾日、世界粮食日等。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生物节日的气氛, 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宣传活动, 可以使其更加轻松地掌握并巩固生物学知识。

例如, 笔者结合“国际爱鸟日”组织学生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以及珍贵鸟类的观看活动。我还在上课时播放了《朱鹮》《丹顶鹤》《白鹭》等鸟类纪录片, 让学生在聆听悦耳的鸟鸣、欣赏美丽图画的同时, 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受到的威胁、以及怎样进行对鸟类的保护等知识。

四、网络遨游丰题材

网络具有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等特点。利用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 我充分利用我校已配备的远程教育和多媒体设备, 在组织学生进行了“押花贴画”比赛之后, 将各个班优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说明, 全部发布到网上。这样, 既保证了优秀作品不受损坏, 又增强了展示效果, 还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又如, 我校还组织了名为《生态校园之我见》的小论文比赛, 并为此开设了一个名为《生态校园》的网站, 许多学生, 甚至是外校的学生都投来了稿件。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 又使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还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五、走入社会创题材

我校地处农村, 因此, 在生物课外活动中, 我就带领学生走入社会, 利用调查、访问、参观、远足等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农村风情, 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 在《走进棉乡》这一系列课外活动中, 我带领学生参观了通申纺织厂、三余轧花厂, 让学生通过观察, 以及和工人进行交谈后自由组成探究合作小组, 对棉花的生长过程、棉花的作用、棉花的种植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随后, 我们又把试验田留给学生, 让其一起来感受种植的辛苦和快乐, 体验丰收的喜悦。

同时, 我还组织学生对棉花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 把常见病虫害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预防和治理的主要方法整理成册, 成为本地推广农业技术的一手材料, 使其感到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

教学题材论文 第5篇

看现在的爱国主义题材或者所谓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影片中一幕一幕的杀戮------击毙,扫射,活埋,剖腹,强暴···一幕比一幕变态,一幕比一幕揪心,方法推陈出新,死状各个不同···突然恍惚了!是我们太爱国了所以总是不忍将之搁置与丢弃所以一而再的将之拿出重温与深记,还是这些不应被遗忘但俨然已经遗忘的东西被重新拿出来唤醒我们所剩不多的爱国之心呢···说到底,我们是真的希望自己能记住些什么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某些不足为人道的恶趣味···导演们呢,是要重现历史传扬主色调还是只是为了满足现在日益诡异的观众重口味···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 第6篇

一、在精选叙事中获得心灵认知,让历史真实起来

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用大量的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成为一种只需要记忆年代、事件和人物等,孩子学得毫无兴趣可言,更别说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今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孩子心灵的通路。

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时,我让学生看台儿庄战役的片段,重点深度感悟台儿庄老兵回忆录,引领学生感悟:你们能告诉这个日本人心中的疑惑吗?为什么日军迟迟攻不下台儿庄?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这一支中国军队。让学生真正明白让日军攻不下台儿庄的原因是在三分之二的台儿庄被敌人攻陷的情况下,我军依然寸土不让,依然坚守阵地、不屈不挠,依然浴血奋战,捍卫着自己的领土。这就是我们不屈的民族,这就是我们坚韧的民族。学生在叙事与感悟中仿佛感觉那段历史历历在目,似乎那段历史真实了起来,从而心灵得到了洗礼,达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二、在生动情景中获得心灵体验,让历史鲜活起来

对于历史题材的内容,品德与社会教材往往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但对于学生而言,历史遥远,仅仅靠图片及文字资料并不能引发感性认识。所以,设置生动的情境显得尤其重要。唯有如此,方能让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轻松跨越历史时空,让学生的体验达到深刻。

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用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油画,带领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从蓝天白云、广场上的人、红旗等中观察,问: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它们又象征着什么?学生跃跃欲试,大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着重让学生观察朱德挺直的腰板,让学生从中明白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板做人。通过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瞬间,了解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隆重的、喜庆的、庄严的、幸福的大典,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内涵。

总之,只有顺应孩子的世界,从孩子的思维出发,创设生动可感的情景,才能让学生体验深刻,触及心灵,让历史题材的内容丰满和鲜活起来。

三、在联系生活中获得心灵感悟,让历史灵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学生与历史的对话是从现实的情景出发的,如果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他们就会失去对现实的感觉。教师在讲授历史题材的教材时,要力求为学生寻找与现实对接的桥梁,使历史和现实对接起来,获得心灵感悟,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鸦片的背后》一课时,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引出人们经常提及的“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要不要花巨额重金买回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家文物?”等的讨论,在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之后,让学生反思当年中国挨打的原因,然后接入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状况,让学生感到那些人物,走近这些人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让学生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把过去时态的历史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所以,教师只有创设联系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的效果。

四、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情感升华,让历史丰富起来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历史题材的内容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父母一起收集关于印度的地理位置,三大地形区的分布,灿烂的文化等知识。课中,我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的热情较高。在分享交流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思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了魅力无穷的印度,培养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学生的视野宽阔了起来,培养“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阔胸怀,逐步形成全球化时代的思想素质。

教学题材论文 第7篇

一、新课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 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布鲁纳语) 丰富多彩的历史影视资料经过教师的精心剪辑, 用声音、影像来传递的信息, 远比文字材料更为具体, 往往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更容易吸引和感染高中生, 从而形成一种驱动力, 以推动学生的后续观察、思考、探究等。

例如:教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单元时, 因其包含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 知识点众多, 在以往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知识点掌握混乱。为此, 笔者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贞观长歌》《雍正王朝》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 选取典型的背景片段。上课之初, 笔者播放了经过剪辑的视频, 以此导入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课堂导入自然,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凸显重点, 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依靠教师的讲述是难以完成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的, 因此教师势必要借助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视听并用, 学生的信息保存量三小时后为90%, 三天后为75%。上述结果说明, 视听并用能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 并且遗忘得慢,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历史影视资料, 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 我截取了电影《开国大典》片断:毛主席站在城楼上, 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图、文、声、像, 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宣告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伟大时刻。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断, 但学生如眼见其境, 耳闻其声, 深刻地了解了重大事件的前前后后, 再加上教科书的补充, 增强了教学效果, 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

再如《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这个单元, 笔者就播放了《汉武大帝》《大明王朝》《武则天》等的精选片段, 这些影片中的音乐、服装、语言等的展示, 不仅可以提供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又可以提供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 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源远流长, 提升了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陶冶情操,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

陶行知云:“教师之为教, 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引诱。”通过教师对教材深挖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爱国主义, 中外优秀历史人物高尚的品德、情操, 光靠老师单纯的说教对高中生而言不太管用, 历史学科要对高中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结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影视作品会使高中的历史课堂充满“情感”,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上《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时, 我播放了电影《横空出世》、《创新中国》的片断。看着钱学森等科研人员在简朴的办公室里用算盘算出了原子弹理论数据, 看着国防科技军人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 自力更生, 克服了种种来自国内外有形无形的艰难险阻, 奇迹般地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全世界为之震惊。这样的镜头, 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工作者顽强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会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延伸课堂, 拓宽教学的多样形式

我们也知道, 对学生历史认知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紧紧局限于历史课堂, 它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充分发挥历史影视资料的优势, 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

展开历史评论:例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时, 笔者就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 组织学生开展影视评论活动, 要求学生就其中的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画面或者历史细节进行“历史题材影视资料评论”或“经典片段编演”或“历史故事讲述”的活动, 同时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自己的历史感触和对事件的自我认知, 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开设选修课目:以专题形式放映相关的影视作品, 让学生观看后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谈谈见解。我曾开设了二战史的专题选修课, 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关于二战的题材可供选择的影视作品非常丰富, 有纪录片《世界大战》和剧情片如《珍珠港》、《勇敢的心》、《卡萨布兰卡》、《匈奴王阿提拉》、《圣女贞德》等。

关于“雨”题材诗文的主题教学思考 第8篇

春雨淅沥, 夏雨滂沱, 秋雨缠绵, 冬雨凄冷。雨, 以她那特有的韵致, 叩开了诗人作家的心扉, 成为诗人作家情感栖居的小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选入了很多有关雨的精彩诗文。这些诗文, 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诗人作家特有的雨中情怀, 而且还让我们获得了艺术的美感、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提升。试想, 如果把这一颗颗用“雨”织成的珍珠连缀起来给学生赏析, 岂不快哉!

一、蕴藉丰富的雨中情怀

走进中学语文教材, 一篇篇精美的雨题材诗文, 就是一颗颗率真挚热的“童心”, 借助它们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诗人作家的情感领地。

在阅读古诗时, 我们读到了“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的清新, 读到了“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读到了“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洒脱, 读到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奇丽, 读到了“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 读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沉思, 读到了“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依依惜别之情。

现代作家也不甘落后, 他们用生花的妙笔抒写着自己的雨中情怀, 下面就是跟“雨”有关的几个散文片段。

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 由远而近, 轻轻重重轻轻, 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 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 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 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 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也许, 到冬天来临, 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 雨已经化妆了, 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 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 雨仍然偶而造访大地, 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 又不绵绵如丝, 或淅淅沥沥, 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这雨的精灵, 雨的公主, 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 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刘湛秋《雨的四季》

朱自清先生的“雨”是细、密、亮织成的薄烟, 笼上了人家的屋顶, 恬静优美, 是泼墨的写意画, “味道极正而且醇厚”。余光中先生的“雨”, 一切云情雨意, 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 表态、动态、声响三维俱出, 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 冷雨中透出了古人的诗韵, 透着一股淡淡的愁怨。刘湛秋先生的“冬雨”是那么飘逸、缠绵, 身姿曼妙, 丝毫没有冬的冷酷, 恰恰充满了柔情蜜意。

让我们感谢这些写雨高手的妙笔吧!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含蓄的雨中情怀, 精美绝伦的字字珠玑。我们在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品味、研读其中的滋味,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异彩纷呈的意境构建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是说诗人们用自己的情感裁剪自然景物, 并将其镶入诗作, 从而寄予自己的思想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意思是人的内心非常激动会情不自禁地通过言语、行动表达出来。对于诗人作家来说, 就是通过诗文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审美的意境。所谓“意境”, 就是指运用艺术意象, 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 创造出的一个超阶级越现实时空, 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在诗人的笔下, “雨”成为他们构建“不隔之境”的喜爱之物, 他们写“雨”时“雨”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 毫无斧凿之痕。

“雨”的意境构建形式很复杂, 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剖析。

1. 从精神产品的结果来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他说词“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看, 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以及朱自清的春雨图等皆为“无我之境”。而“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及上文中引余光中和刘湛秋的文段则为“有我之境”。

2. 从具体创作手法上来看

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电影蒙太奇式的构建方法。用摄像机摄下一组雨中之景, 形成一个有意味的场景, 如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春夜喜雨》等。二是写实。实写眼前之景, 把眼前之景作为触发情感的触发点, 如“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三是想象, 如“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四是写实与想象相结合。如余光中的选文《听听那冷雨》, 上面由眼前雨敲屋瓦的声响, 再写到灰美人冰冰纤手拂弄琴键之声, 作者情思“隐秀”其中。

总之, “主客一体, 物我合一”是境界的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引导, 帮助学生理解意境的构建方式, 提升自我的表现力。

三、主题教学的有效引导

“关注自然, 品味自然, 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明确要求。“雨”题材的诗文在中学教材很多, 怎样才能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搞好相关教学呢?

1. 诵读、品味个中滋味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 可见朗读在诗歌学习中的重要性。朗读为什么重要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在朗读 (或吟诵) 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美文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 也只有在朗读中, 学生才能品味诗的语言, 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才能被诗文中的情感所感染, 并与之产生共鸣。古诗教学如此, 美文教学亦应如此。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作者在写作中, 拿手的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 产生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艺术效果。例如, 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 那冷雨。看看, 那冷雨。嗅嗅闻闻, 那冷雨。舔舔吧, 那冷雨。”不仅可诵, 简直可唱了。我们由此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 散句也要有节奏, 而这节奏千变万化, 调度得当便是艺术。我们在读时, 伴随着语言的阅读, 那种人生况味似乎已入胸中。当然, 在读的过程中, 也应该遵循由感性到理性, 即“初读—理解读—美读”这个逐步深化的规律。

2. 想象、架构意境桥梁

“形象大于思维”的意境是古典美学的范畴, 是个超越时空的、虚拟的境界, 是“意”与“境”的有机融合。没有想象就没有“意”与“境”的有机融合。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 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有关“雨”的诗文也概莫能外, 它们也是离不开想象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 就要用想象构通“意”和“境”。例如, 教学“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时, 要引导学生思考烟雨中的诸多南朝寺院是干什么的, 想象一下当初的胜景和今日烟雨中的寂寞, 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这首诗寄予的讽喻深意了。此外, 还需抓住意象, 并反复揣摩, 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来理解意境。

3. 迁移、深化主题阅读

生活本身就是“晴”与“雨”的交响曲。我们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雨中之景或其他景物, 在观察中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借鉴诗人作家寄物抒情、情景交融的情感表达方式, 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美化自己的表达, 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审美修养。

小学语文历史性题材教学策略分析 第9篇

一、鼓励学生预习, 教师对所讲内容做有效铺垫

学生实际生活和历史性题材往往相距太远, 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 难免还会存在偏差。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就进行预习很有必要。 而且预习任务的布置也是有所讲究的。 比如, 在学习《三顾茅庐》时, 大多数学生对于《三国演义》的背景都不是很了解, 对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不太清楚, 这便会阻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要义。 因此,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 可以让学生去尝试了解三国的背景, 三国大致在讲一个什么样的大故事, 剧中主要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的。 有了这些知识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更容易, 也会更轻松。

其次, 在教学开始时, 教师也可以适当为教学内容做一些铺垫。 可以用和学生生活较为接近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这篇文章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思考, 思考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中又体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特征。 当学生开始思考并进入到故事当中, 对故事本身产生了兴趣, 学起来自然就会轻松很多。 对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来讲, 教师讲课时的课前铺垫以及让学生预习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对那个时代有所了解, 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特征, 真正地理解文章故事背后想要传递的某种情感或是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

二、加强文本细读, 教师对文章要有准确把握

在教学前, 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强化细读,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 提高文本细读质量, 尽量全面把握文本内容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准确的把握文章要传达的要义及核心价值, 主要需要向学生传达怎样的价值理念以及学生学完后需要明白怎样的道理, 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准确的把握。 其次, 对于历史性题材的教学,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预设, 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并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预案。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和之前自己预设的一样, 对于某个问题的理解存在很大障碍, 便可以马上采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再次给学生讲解,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也能够有效推进教学进度,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 在《草船借箭》 中, 同样都是来自三国的选段, 与《三顾茅庐》相比, 前者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因为两篇文章中出现的是同一个人物, 并且人物主人公还和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 学生难免对于人物特征会产生混淆, 对于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无法完全理解。 此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做铺垫, 介绍三国整个大的故事背景以及两个故事之间的对照与分析,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个性特征。

再例如, 讲到《将相和》时, 这是一篇人物形象极其丰满, 感情色彩特别鲜明的文章, 文章以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故事发展为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深刻体会到两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物特征, 不仅要认识到蔺相如的广阔心胸、以大局为重, 还要体会到知道实情后的廉颇主动与蔺相如和好的勇气和气概。 这些历史题材都堪称经典, 能够对小学生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良好的铺垫。

三、教学方式更灵活, 帮助学生理解与领会历史题材

小学语文课本中通常文章都会配有一些生动形象的插图,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图像是比文字更加有感染力, 也更加直观的表达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某一张插图, 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去乐于思考, 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性题材的文章。

同时, 对于有些已经被拍成影视作品的文章, 老师可以适当的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好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影像比图像表达起来更加生动, 它可以让整个故事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很多故事即使教师不讲解, 学生看完后也能马上明白故事的大致内容。影像看完后教师要记得提问,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故事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哪些优良品质又是值得去学习的, 帮助学生抓住历史性题材的精髓, 落实教育目的。

四、结语

历史性题材作为小学语文课本中非常有价值的部分, 教师要想善用这些题材, 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历史故事的意义。首先, 需要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对所学知识大的背景有所了解; 其次, 教师要准确的把握文章要传达的要义及核心价值, 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再次, 教学方式上要多元化, 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为历史题材提供很好地教学服务, 那教师不妨营造出更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郜根珍.小学语文关于历史性题材的教学探讨[J].新课程导学, 2013, (28) :6.

教学题材论文 第10篇

“历史”角度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爱情这根标尺, 去追踪时代发展的历史轨迹。例如:《长亭送别》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悲喜剧, 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的残酷迫害;《祝福》中祥林嫂的两次不幸婚姻, 反映了以封建政权为基础的夫权、族权、神权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亡人逸事》写的虽是媒妁促成的婚姻, 但是夫妻通过相处, 进而相知相爱, 情深意笃, 抒发的是无限的思念和爱恋之情。

“地域”就是引导学生透过爱情窗口去查看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各种社会现象及其本质, 剖析爱情中所表现的特定的阶级关系和形形色色的婚姻爱情观。《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一对相互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 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 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竟花费三分之二的篇幅, 描写别里科夫令人啼笑皆非的婚事, 深刻揭示了沙皇专制统治下俄罗斯人的心理特征和民族劣根性。

男女爱慕之情本来是一种十分美好的感情, 但许多教师对爱情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 欲言又止, 生怕误导学生。那么, 是让病态的、丑恶的东西占据孩子们的视野, 还是让健康、美好的文苑精品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青年为了要看虎狼, 赤手空拳地跑到深山里去固然是呆子, 但因为虎狼可怕, 连用铁栅围起来了的动物园里也不敢去, 却也不能不说是一位可笑的愚人。”因此, 在当今“开放”的时代, 实行“禁欲主义”的封闭式教学, 只会给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入提供可乘之机, 误人子弟。文学的教育作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行动, 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帮助人们认识美丑善恶, 辨别是非曲直。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丑善恶, 辨别是非曲直,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 在具体课文的教学中又该如何去落实呢?

首先, 语文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爱, 是一种责任”。

例如在教学欧阳修的《蝶恋花》时, 学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闺怨词, 甚至认为欧阳修因政治失意而自避于家门。所以, 怎样让学生懂得这首词中的爱情观念就难上加难了。我在教学设计中刻意安排了两个问题来切入:1.结合书中注释谈谈你对“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的理解。2.下阕谈到“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有何深意?

学生在结合注释并讨论后, 自然会意识到本词的主人公并不是欧阳修, 而是个女子, 一个遭丈夫抛弃的怨妇形象, 她正独处高楼, 她的目光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 向丈夫经常游乐的地方凝神远望。由“章台路”我们得知, 这时的丈夫正游荡于歌楼妓馆。而“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说明妻子却在无尽的盼望和期待中, 深锁闺中而红颜逝去。词人借一个怨妇的自述谴责了男子喜新厌旧、始爱终弃的丑恶行为, 使学生认识到“爱, 是一种责任”, 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就不配谈爱情, 因为真挚的爱情是需要双方的精心呵护和倾力投入的。

其次, 语文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 更要培养他们识别假恶丑的洞察力,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由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有高低强弱的差异, 有家庭、文化、道德的差异, 所以对美丑的判断能力不尽相同。我国晋代著名哲学家葛洪在谈到鉴赏文学作品时说:“用思有限者, 不能得其神也。”“以常情览巨异, 以褊量测无涯, 以至粗求至精, 以甚浅揣其深。”那就会美丑不辨, 对优秀作品“毁之以恶”。学生作为社会初级阶段的人, 在对真善美的确立和假恶丑的识别上有一定的困难, 对正确的爱情观就更盲目与无知了。那么,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责无旁贷了。

在具体教学中, 我做了认真的研究。讲授《无题》时, 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全诗并设问:“首句相见为何难, 别为何也难?”学生自然会回答:“难见面说明有困难, 有阻碍, 离别难说明感情真挚、深刻。”然后我迅速追问:“有什么困难阻碍呢?”学生在讨论中必然谈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封建礼教的束缚, 以及二者对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扼杀。在“别亦难”的爱情受到扼杀时, 诗人疾声唱出了“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李商隐与心爱的姑娘的爱情波折, 以及双方情感的坚定与执著。既然前面已然说到封建势力的阻挠, 封建礼教的束缚, 那么“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这句学生就更好理解了。

再次, 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之美不仅仅在那短暂的两情相悦之时, 更重要的是两情的长久与永恒。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学生经常面对社会上“网络婚姻”“闪婚”“快餐式婚姻”等新兴爱情观念的思想冲击, 耳濡目染, 短命、快速、多向似乎成了爱情的主要特征。在此严峻的形势下, 语文教师的授业解惑至关重要, 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讲授苏轼的《江城子》时, 我特别设计了两个问题:中国古代男子三妻四妾很普遍, 而妻子死后丈夫续弦就更正常不过了, 那么苏轼在妻子去世十年之后是如何对待亡妻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在诵读此词时, 必然被上阕所述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深深触动:十年了, 岁月的流逝, 生活的变迁, 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 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两茫茫”体现的不只是词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生者和死者, 一样的情思, 一样的哀绪。可见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 死后刻骨相思之切。细节的处理是词人特别着力的地方, 学生也很容易找到:“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进一步表现苏轼对亡妻的思念。这份思念随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消退, 反而愈久愈浓。通过这首词的学习,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爱情并不是一场短暂的相识相知, 而是永恒不变的, 是经得起时间和世事考验的。

青少年鉴赏力差、模仿性强,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是我们进行爱情作品教学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情景“进入”作品中去, 深刻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内涵;另一方面, 又要引导学生 “走出”作品, 冷静地思考分析, 在优秀爱情作品的感情熏陶下, 成为一个情操美好、道德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国才主编《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题材论文 第11篇

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Love Must Not Be Forgotten),入选美国Mc Dougal Littell公司出版的高中文学教材《文学语言》(The Language of Literature),编排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单元(主题:变化的挑战)第二个专题“文化十字路”部分。

一、单元教学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这篇小说与小说《婚姻是个人的事情》共同组成“文化十字路”专题。单元教学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这两篇小说有什么联系?培养学生发现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

2.比较观点:给学生提供对两篇小说进行比较分析、形成观点的机会,着重分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选择配偶的问题。

3.批判性思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考虑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的选择,这种价值观的选择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对立,因而可能会导致个体的消解或受排斥。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宗教信仰,选择与谁约会、跟谁结婚以及追求什么样的事业,这些问题都应该围绕个人幸福展开。

教学中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什么叫婚姻。观察自己熟悉的一对夫妻,在此基础上,思考对美满的婚姻来说,什么样的修养最重要,并与小组成员讨论。

二、课文教学实现三个目标,完成六项任务

《爱,是不能忘记的》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理解和鉴赏短篇故事(文学分析)、认知文化背景要素(文学分析)、辨别文化特征(积极阅读)。第一个目标是理解与鉴赏作品,分析作品的文学要素及特点;第二个目标要求把作品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爱情婚姻问题;第三个目标则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辨别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而增进学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以下六项教学任务:

1.语法教学:主要讲代词例说,教会学生区别反身代词和起强调作用的代词。

2.词汇教学:主要教学词源知识。教学前,要求学生预习词汇,掌握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陌生词汇意义的方法和技巧。

3.写作训练:注意文章的结构。(这项教学任务将在本文最后展开讨论,这里从略。)

4.交际训练:正式的表达。这项内容集中安排在小课堂的“观点与表达”部分,要求学生结合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红牡丹》进行表达交流。

5.综合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如录音和视频等。

6.文化联系: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三、在爱情婚姻的主题下,美国学生获得的新知与技能

1.探究造成爱情和婚姻冲突的原因

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个人可能面临来自家庭、朋友、社区成员,或者公众观念的压力。在《婚姻是个人的事情》和《爱,是不能忘记的》两篇小说中,学生将读到一些人物,他们被个人愿望和社会传统观念弄得心力交瘁。这两个故事都关注个人,但他们也反映了社会整体的冲突和紧张。

教学时,教师要强调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观、人生选择以及生活行为的影响,要求学生辨别那些影响人物生活的社会准则,鼓励学生关注个人行为准则以及限制个人特殊行为的社会期望值。然后,让学生讨论这种潜在的或者公开的社会习俗影响的程度,列举出小说人物公开挑战社会习俗的事例,探讨他们的行为结果。

2.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分析和比较

首先要求学生把整部作品分为几个部分,并且分析那些在日益变化着的世界里寻求爱情的人的难题,帮助学生构建一种分析框架图(如下图所示)。框架图可以帮助学生把每一个难题分为几个部分。开始时,考虑我们的社会准则给一个寻求理想配偶的人设置的障碍,然后,继续挖掘爱情与婚姻的其他潜在障碍。比如,阻碍婚姻的其他障碍可能包括社会期望值、一个人的教育水平、社会交际圈。

分析框架图:

3.分层教学,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训练

对于水平低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阅读故事的时候思考下面的问题:

(1)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2)故事讲述者的难题是什么?

(3)钟雨的难题是什么?

对于水平高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完成下面的任务:

小说叙述者的母亲是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找出在毛泽东时代,对一个女人来说,事业成功与个人生活的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讨论这些变化,无论这些变化是否在故事中反映出来。(引导学生寻找关系,发现问题,并且思考解决。)

4.构建背景,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1)文化背景

①构建背景: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以及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这个故事发生在社会主义中国,当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求他们列出文化背景要素,要求他们考虑或解释这些要素对人物的可能影响。

②请一位学生大声朗读小说最后两个句子,要求学生回答女主人公珊珊独身的呐喊反映了这篇小说怎样的文化背景。

(2)文化环境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就叫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你阅读的这个故事里,作者提供了关于故事的文化环境的许多线索,例如下面这个片段:“从母亲那沾满泪痕的纸页上可以看出,他被整得相当惨,不过那老头子似乎十分坚强,从没有对这位有大来头的人物低过头,直到死的时候……”阅读小说,寻找故事中其他对文化环境的描写。

(3)跨文化链接:传统

责任和义务:古典传统依然保存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形成这种传统的思想基础,一方面是苦行的佛教精神的启蒙,另一方面则是儒家提倡的消融自我、勇气和名誉的理想人格。儒家思想对个人生活有着严格的约束,男人一旦结了婚,就必须对自己的妻子和家庭负责任、尽义务。

(4)跨学科链接:历史(关于“文化大革命”,略。)

5.积极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

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叙述者为什么认为她的母亲应该结婚?

(2)你从决定结婚的爱人身上了解到哪些中国文化?

(3)这些事情表明了中国文化怎样的价值观?

(4)通过语言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5)要求学生概括在钟雨的爱情中发生的事情。

(6)要求学生阐述:叙述者说她的母亲是一个“缺心眼儿的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7)对这位母亲为她所爱的人所做的奉献,你有什么看法?

6.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挑战思维

美国语文教学提倡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1)要求学生写出与某个人物有关的事件,或者乔林或者老人,叙述者除外。

评价标准:整篇文章表现出对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的整体把握,3分;文章的重要部分表现出对事件的一般意义的理解,但不能完全把握故事中的人物,2分;文章的片段表现出对事件或人物的一点点理解,1分。

(2)联系作品,进行文学反应。

①你想到了什么:读了这位母亲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觉?叙述者面临着什么样的抉择?母亲给了她怎样的劝告?母亲给她和所爱者结婚设置了什么障碍?

②你认为叙述者从母亲的劝告和经历中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③这位母亲对和她爱的男人之间的关系所做的选择,你怎么看待?解释你的观点。

④积极阅读与辨别文化特征。浏览你自己创建的文化特征框架图(学生练习册里),从你的观点来看,叙述者和她母亲生活中的什么事情受到她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从你的框架图和故事中给出支持的证据。

⑤你是否同意母亲这个观点:依靠自己生活比稀里糊涂地结婚更好?从故事中寻找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

⑥预测叙述者的未来:她会同什么样的人结婚?结婚之后,她会幸福吗?

⑦比较文本:在《婚姻是个人的事情》一文中,你认为当故事中的母亲反对儿子同Nene结婚的时候,她将会给儿子什么样的劝告?

⑧联系生活:我们的社会对人们结婚有哪些压力?与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⑨比较观点:看看自己在第187和194页所做的分析结构图,为这个故事做出第三个结构图,辨别爱情的障碍,并把它与先前做过的结构图进行比较。

7.专题研讨,比较分析两篇小说,写一篇论文

写作话题:

从《婚姻是个人的事情》和《爱,是不能忘记的》两篇小说中探究个人寻找真爱并在一个变化着的文化环境里实现它的难题。你的文章中必须包括以下几点: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面临的难题;比较两篇小说中每一个人物挑战传统和自己所处社会的期望值的方式;每个人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成功?从选文中找到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1)写作前,教师进行写作指导

让学生认真、完整地通读话题;在黑板上列出写作的关键词:分析、比较、包括证据;确定每个关键词在写作实践中的运用策略,告诉学生怎样用自己的话复述话题。

(2)分析文章的写作计划

设计一个能够帮助你分析问题的结构图;为主要人物解决他们面临的爱情与婚姻难题列一份表格;在两类难题之间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在两篇小说练习中完成的结构图。老师建议学生扩展自己的结构图,添加一些每个人物面临的障碍;通过添加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任务标签,学生能够加深对“比较”二字的理解。

(3)构思文章的结构

导言:辨别每个人物的主要难题,描绘每个人物对难题的反应。

正文:对每个人物,你需要划分难题,讨论某一时间段的障碍;在整个故事中先集中讨论一个问题,然后才讨论其他问题。确信你在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所做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包括例子。

提醒学生确保分析结构的平衡性,也就是说要保持对故事A和故事B的讨论结构是对称的。这样将有助于保持平稳、平行的结构。最后处理不同点,因为它们与相同点不是对称的结构。

结论:用一句清晰的陈述句结束文章,比较两个人物面临的难题和他们对难题的反应。学生应该运用自己在正文中写到的理由或证据来支持自己的陈述,告诉学生在结尾不能提出新的观点或论据。

最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修改自己的论文,尽量减少草稿里的错误。

小学语文关于历史性题材的教学探讨 第12篇

一、鼓励学生预习, 教师对所讲内容做有效铺垫

历史性题材往往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 学生并不那么容易理解, 理解上难免也会存在偏差。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但预习任务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例如, 在讲《三顾茅庐》时, 很多学生对于《三国演义》的背景都不太了解, 对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的性格特征都不清楚, 然而这些正是关系到学生理解文章的要义。因此, 在布置学习任务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了解三国的背景, 这部作品大致在讲怎样一个大的故事, 剧中主要人物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学生对于文章接受起来更容易, 理解起来也更轻松。

其次, 教师在教学开始时也可以适当为教学内容做铺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和学生生活较为接近的表达方式向他们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篇文章会讲述怎样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思考, 思考故事主人翁为什么会这样做, 其中体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特征。当学生进入故事中, 对故事产生了兴趣, 学起来自然就会比较轻松。对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 学生对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以及老师教课时的课前铺垫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那个时代有了解,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特征, 从而能够读懂故事背后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或想要传递的某种情感。

二、加强文本细读, 教师对文章要有准确把握

教师要对教材文本强化细读,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 提高文本细读质量, 尽量全面把握文本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讲授的题材有准确的把握, 这篇文章主要需要向学生传达怎样的理念及价值?学生学完后需要明白什么道理?这些教师都需要有准确的把握, 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游刃有余。此外, 对于历史性题材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在哪些方面上会存在障碍, 教师也要有良好的教学预设, 并且提前准备相应的预案。一旦发现学生的确如自己所料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理解上存在很大障碍, 便可以立刻采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给学生讲解, 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也能够有效推进教学节奏与教学进度。

例如《草船借箭》中, 同样是三国的一个选段, 与《三顾茅庐》相比, 这一篇则更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对于天文、地理及人心都有很准确的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让学生能看懂文章之外, 更要能体会文章传达的意义, 体现人物怎样的特征。由于出现的是同一个人物, 并且这个人物和学生的生活相隔甚远, 学生对于人物特征会产生混淆, 不能完全理解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时就需要教师来给学生做铺垫, 通过对三国整个大的故事背景的介绍以及对两个故事的对照与分析,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个性。

又如在讲到《将相和》时, 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鲜明的文章, 人物形象也很丰满, 以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故事发展的梗概为主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深刻体会到人物特征, 不仅要认识到蔺相如的宽宏大量、以国家为重, 廉颇知道实情后主动与蔺相如和好, 这体现的也是一种气概。这些堪称经典的历史题材, 对小学生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良好的铺垫, 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把这些好的品质传递给他们。

三、教学方式更灵活, 帮助学生理解与领会历史题材

对于小学生的教学, 尤其是在历史性题材的教学中, 如果教学方式上过于沉闷, 课堂气氛不佳, 很容易让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 学生不愿意学, 这些文章也显得更难懂。因此,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不断做出改良,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课本中通常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 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图像是比文字更直观、更有感染力的说明,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张插图让同学们仔细观察, 然后谈谈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性题材的文章。

同时, 有的文章可能会被拍成影视作品, 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观看好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影像是比图片更生动的表达方式, 它让整个故事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很多故事不需要老师讲解, 学生看完后马上能明白故事讲的是什么, 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最有效的途径。看完后教师要不忘提问,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故事背后的内涵, 故事中体现出人物的哪些值得学习的优良品质, 帮助学生真正抓住历史性题材的精髓, 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四、结语

上一篇:大众传媒中的隐喻下一篇:后程放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