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配范文

2024-09-09

产品分配范文(精选9篇)

产品分配 第1篇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1], 任务分配的过程是一个动态且信息不完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和任务承担主体在协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有可能因为信息系统对信息接收处理方式的不一致, 信息传递反馈技术的落后, 相关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等, 造成任务分配主体和任务承担主体对信息的理解出现偏差, 做出错误的决定[2]。农产品冷藏链因为其流通农产品的特殊性质, 所以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 在任务分配主体与任务承担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不及时或者不规范, 极易导致信息的重传, 造成双方时间的浪费及经济的损失[3]。如果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承担主体不遵照约定的协商协议来执行任务并反馈信息, 那么任务分配主体极易因为任务承担主体的失信造成经济损失[4]。

在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的过程中, 任务分配主体内部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给任务分配带来风险[5]。一方面表现在面对复杂的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环境, 业务人员的诚信操守和道德价值观需要长期维护[6]。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分配主体的目标是付出最少的报酬来分配任务, 同时会制定一个报酬的最高限额, 但是这个最高限额不能泄露给任务承担主体[7];任务承担主体的目标是得到最多的报酬来执行任务, 所以他们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获取任务分配主体制定的最高限额, 然后在与任务分配主体的协商过程中争取获得最大收益[8]。当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内部的业务人员遇到复杂的利益诱惑时, 一旦处理不善, 将任务分配主体的最高报价泄露出去, 将可能遭遇诚信和道德风险, 严重影响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的顺利进行[9]。另一方面表现在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内部业务人员的工资与绩效一般没有直接挂钩, 使得业务人员即使有较高的工作绩效, 也无法获得能够体现积极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薪酬待遇, 从而影响任务分配主体内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导致其内部工作效率的下降[10]。在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的人力资源政策中, 规定了任务分配业务人员的相关职责, 却没有规定详细的执行标准, 缺乏对任务分配业务人员素质和岗位能力的评价体系, 这也增加了任务分配主体进行任务分配的风险[11,12]。

刘伟华 (2012) 建立供应链任务分配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 提出任务分配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对供应链的成本、客户满意度有很大影响[13]。綦方中 (2006) 提出建立供应链利益分配系统体系对供应链合作企业的绩效、抗风险能力进行定期评估, 来保障供应链利益分配, 促使供应链的运行更加稳定[14]。狄卫民 (2006) 提出将动态联盟供应链的结构进行扩展, 变为更一般的网状形式, 由此获得的任务分配方案能够满足联盟整体收益最大化的要求[15]。

与现有文献对供应链任务分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模型和方法上不同, 本文从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视角及任务承担主体视角出发, 提出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的保障措施, 以实现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分配的稳定高效协调。

二、任务分配主体视角下的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保障措施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的目标是用最少的报酬支付来完成农产品冷藏链任务的分配。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制定选择任务承担主体的保障措施, 其次要制定能够完善任务分配主体内部运作的管理措施。

(一) 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保障措施

在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的过程中, 对任务承担主体的选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潜在的任务承担主体进行评价选择, 找到较为适合的任务承担主体, 建立合作意向;第二个阶段是在磋商合作的过程中, 合理分配任务, 选择最优的任务承担主体完成任务。

1. 确定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原则

(1) 总成本最小化原则。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与任务承担主体建立合作关系, 除了要提高整体任务的完成质量外, 还要降低整体的运作成本, 使总成本达到最小。

(2) 风险最小化原则。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在选择任务承担主体时要考虑风险因素, 有一些任务承担主体运营状况不好, 甚至是不能正常运营的, 又或者与任务分配主体配合不好, 故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评估, 使得风险最小化。

(3) 核心能力最大化原则。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与任务承担主体建立合作关系, 不仅要提高整体任务的完成质量, 还要集中各个任务承担主体的人力、物力、财力, 尽最大努力增强任务分配主体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扩大其市场份额。

2. 规范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流程

(1) 分析任务特性。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在建立合作关系之前, 首先应分析任务的能力需求、资源需求以及约束要求等, 其目的在于找到适合的任务承担主体。

(2) 明确选择目标。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要明确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目标, 包括任务承担主体的能力类型、资源类型、成本约束、地域范围等。

(3) 获取任务承担主体信息。明确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目标后, 任务分配主体可以利用农产品冷藏链信息数据库或公共信息平台, 收集任务承担主体的相关信息, 并进一步调查任务承担主体的经营业绩、完成任务的质量、能力等内容, 找到符合条件的潜在备选任务承担主体。

(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制定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选择任务承担主体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5) 评选任务承担主体。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要收集、调查潜在任务承担主体的相关信息, 采用评价标准对潜在任务承担主体进行筛选, 选择适合的纳入任务承担主体集合, 以备任务分配主体在分配任务时, 从该集合中选取最优的任务承担主体。

(6) 任务分配主体任务分配。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利用协商协议及算法, 从任务承担主体集合中, 选出适合的任务承担主体, 建立合作关系, 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

综上所述,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流程如图1所示。

3. 制定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的能力需求、资源需求以及约束要求, 从能力、技术、设备、质量、资金、合作六个维度制定合理的任务承担主体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二) 任务分配主体内部的管理措施

1. 做好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分配主体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实现任务分配主体的信息化, 不但要加大任务分配主体内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投入, 还要改善信息化的软环境。 (1) 建立和完善任务分配主体的信息化制度, 推进任务分配主体信息标准化, 加大信息应用力度。 (2) 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任务分配主体内部规范、高效运作, 达到信息交互型任务的执行过程稳定、有效衔接运作。 (3) 注意传递信息的编码工作, 促进形成统一的传输文件格式, 使其标准化并应用到数据接口的相关代码等, 去除任务分配主体中存在的信息死角、信息孤岛, 实现任务作业智能化, 为任务分配主体和任务承担主体提供沟通的手段和条件。

2. 加强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内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任务分配主体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方面配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因而加大信息化应用中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便显得尤为重要。要塑造一支具有专业技术, 既懂得任务管理和经营, 又熟悉任务流程操作的高水平人员队伍, 一方面要提高现有任务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增强任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通过举办培训课程、进修等方式, 迅速提高任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急需的人才, 以快速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形势和市场的激烈竞争, 同时还要重视对任务管理人才的考评和激励, 加强他们对任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心, 为协商协议和算法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

3. 制定任务承担主体违规后执行惩罚措施的协议

当参与合作的任务承担主体没有遵照约定的协商协议及算法时, 要按照之前制定的惩罚措施对其进行惩罚, 增加任务承担主体的失信成本, 降低任务承担主体违反协商协议的概率。

4. 在任务分配主体内部建立诚信、道德价值观培养、训诫及引导机制

任务分配主体应规范任务分配的流程, 逐级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为保证任务分配协议及算法的正常执行提供一个健康、公开、公正的环境。此外, 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分配主体还应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定, 例如, 明确任务分配业务人员的职责以及工作方式, 并辅之以法律法规教育, 使任务分配业务人员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5. 健全个人绩效考核制度

针对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内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应完善个人绩效考核制度, 并加强该制度的执行力度, 将个人绩效与个人工资挂钩, 提高任务分配主体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承担主体视角下的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保障措施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的目标是以较多的收益来完成分配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并加强与其他任务承担主体的竞争合作。

(一) 任务承担主体能够获取任务的保障措施

1. 改善任务承担主体的能力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在进行任务分配时, 会将冷藏运输能力、冷藏储存能力、冷藏加工能力、温度湿度监控能力、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实时数据传递能力以及高效快速响应任务的能力纳入到任务承担主体选择的标准中, 因此改善这些能力, 能够帮助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获取更多得到任务的机会。

2. 引进前沿的技术和设备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要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 (例如, 冷藏运输技术、仓储冷藏保鲜技术、温度、湿度、汽车监控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 , 购进先进的设备 (例如, 冷冻处理设备、冷藏运输设备、冷藏保鲜贮存设备以及实施监测控制设备等) 。只有掌握了前沿的技术, 拥有先进的设备,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冷藏运输、冷藏包装、冷藏装卸、冷藏搬运、冷藏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及费用, 使完成任务的总成本处于最低水平,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

3. 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

随着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竞争的加剧, 任务分配主体在选择任务承担主体时, 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 任务承担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准时交货率、任务完成准确率、损耗率也越来越成为任务承担主体的筹码。任务完成质量的提高,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任务分配主体的需求, 帮助任务分配主体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而与任务分配主体达到双赢的目的。

4. 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商誉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十分看重任务承担主体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商业信誉, 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可以增强任务分配主体信心, 使得任务分配主体放心地将更多的任务分配给任务承担主体。

(二) 任务承担主体竞争合作的保障措施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之间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每一个任务承担主体都有其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在竞争力强的方面, 任务承担主体会选择单独完成任务, 而在竞争力较弱的领域, 任务承担主体为了获得任务, 会联合其他的任务承担主体共同完成任务, 以达到双赢。

1.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竞争环境的分析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所处的竞争环境中, 存在着五种力量影响着农产品冷藏链上的任务分配, 这五种力量包括:买方──任务分配主体的谈判能力, 卖方──任务承担主体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现存的竞争对手──其他任务承担主体, 潜在竞争主体的威胁──新转型的任务承担主体, 替代主体造成的威胁──任务分配主体自营。

(1) 买方是指任务分配主体。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对任务完成的及时性、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他们对任务承担主体的需求较为迫切。

(2) 卖方是指任务承担主体供应商, 例如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承担主体所需冷藏设备和设施的供货方。任务承担主体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与其本身的规模有很大关系, 任务承担主体供应商的规模越大, 执行任务的专业性越强, 承揽的相关任务量越多, 其谈判能力就越强。当任务承担主体供应商的实力雄厚或处于垄断地位时, 就会对任务承担主体的竞争产生很大影响。

(3) 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是指来自新转型的任务承担主体的威胁。他们作为后进入竞争市场者, 必有优于传统任务承担主体的地方, 无论在业务规模、设备设施, 还是在价格上, 都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不能忽视潜在的竞争主体形成的威胁。

(4) 替代品的威胁是指任务分配主体不再将任务分配出去, 而是转为自己完成。任务分配主体的此番做法不仅给任务承担主体的经营范围和发展空间制造了障碍, 同时也限制了任务承担主体获得报酬的最高额度。任务承担主体只有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任务, 才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间合作的保障措施

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要想处于不败之地, 就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同时在自己薄弱的方面与其他任务承担主体加强合作, 实现双方共赢。

(1) 积极建立自己的信誉。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时, 要时刻正确使用协商合作的策略, 秉承诚信为本的理念, 做好长期“信誉投资”的准备, 以良好的信用记录为桥梁, 建立与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信任合作。

(2) 加强任务承担主体文化建设。任务承担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都会造成合作难以进行, 甚至解散, 所以要积极加强文化建设, 做到任务承担主体的文化兼容。

(3) 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是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参与竞争的关键。目前, 农产品冷藏链任务承担主体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现有从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 所以要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的人才, 并且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 合理安排他们的职务, 做到用足用好。

(4) 扩展任务承担主体的业务网络。只有具备了较大的网络, 才能获得较低的成本优势。一定规模的网络可以减少冷藏运输车辆的往返空载, 提高冷藏库的使用率, 加快冷藏库的周转, 增加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信息共享、基础设施的共用程度。

(5) 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传递信息, 既减少了费用, 又增强了传递信息的准确性;而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跟踪功能、确定方位功能、双向实时通讯功能、提供冷藏车辆预定到达时间功能, 可以方便任务承担主体收集冷藏运输工具和农产品的信息, 使任务承担主体运输效率提升与运输成本减少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

(6) 加强任务承担主体间的横向合作。任务承担主体在与其他任务承担主体合作时, 既要享受合作收益, 也要承受合作所带来的风险。所以, 任务承担主体在保持互惠互利合作的前提下, 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确保与其他任务承担主体平等对话, 避免被淘汰兼并。

摘要: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任务分配的过程是动态且信息不完全的过程。为了避免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文分别从农产品冷藏链任务分配主体和任务承担主体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以期实现农产品冷藏链上任务分配的高效协调。

产品分配 第2篇

(一)售价法

在售价法下,联合成本是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进行分配的。

(二)实物数量法

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

四、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品种法

(二)分批法

(三)分步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这种企业,有的不仅将产成品作为商品销售,而且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也经常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按照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2、平行结转分步法

产品分配 第3篇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 收入分配 要素禀赋 基尼系数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壁垒和跨国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深化了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生产片段化,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国际产品内分工和中间投入品贸易为特点的新兴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产品内贸易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的收入分配产生了很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美国就出现了低技术工人工资减少而高技术工人工资增加的现象。Feenstra与Hanson(1996)[1],Feenstra(2003)[2]等认为美国厂商将低技术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移至发展中国家,降低了国内对低技术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提高了对高技术劳动力的需求,从而造成了美国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收入不均等状况也日益严重。世界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指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是0.288,1995年是0.388,20世纪初则达到了0.458,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产品内国际分工。虽然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81年的3.29亿美元到2011年的13054.83亿美元,但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却从2001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39.7%。究竟国际产品内贸易与中国收入分配存在何种关系,其内在机理又是什么,是本文试图研究和分析的重点。

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产品内贸易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Feenstra与Hanson (1996)[1]的联系型中间投入品模型,Crossman和Hansberg(2006)[3]关于国际外包成本下降对要素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等。然而,国际产品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因为发达国家往往生产高附加值的程序或部件,而发展中国家往往承担了低附加值部件的生产。Aitken等(1996)[4]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研究表明,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有增加参与分工行业平均工资的倾向。Prachi Mishra对印度、Farzana Munshi对孟加拉的研究都表明,产品内贸易缩小了该国的收入差距。金智娟、安利伟、赵曙东(2007)[5]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劳动要素在收入中的分配比重、提高了技术创新的频率, 从而降低了收入差距的扩大。李瑞琴(2010)[6]通过理论论证认为产品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不同性质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应综合考虑该国家要素禀赋状况、发生产品内贸易行业的要素密集度以及相应行业的价格效应。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大多都是从国家的角度讨论对外开放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很少考虑国际产品贸易分工对一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即使有文章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对地区内部要素禀赋差异的综合考虑。本文试图建立省级面板模型,在地区层面内解释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1 基本模型设定

1.1 理论依据

国际产品内贸易对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能笼统的分析,要针对地区要素禀赋的具体情况、地区发展水平进行多方面细致分析,才能得到更具有解释力的模型。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1.1.1 要素禀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国际产品内贸易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相对需求和预期报酬率,间接引起一国收入分配的改变。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实际上是发达国家把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移至劳动力禀赋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转移的过程中,原来的生产函数往往会改变,使发展中国家资本要素收益下降,不同性质的劳动者收入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收入差距。假定产品的生产只涉及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中国作为一个非熟练劳动丰富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底6岁及以上人口中只有8.93%的人取得大专及以上文凭),当国际产品内贸易发生在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时,中国对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工序的承接,会带来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引起不同性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缩小;当国际产品内贸易发生在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时,中国对熟练劳动密集型工序的承接,则会带来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由此引起劳动收入差距的扩大。

1.1.2 地区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不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的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某一地区的特殊资源使其具有生产某一生产片段的相对比较优势,其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的程度就相对高。各个地区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地区收益和收入分配效益的不同,因此,在中国参与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地区差异性大的特点不难理解。中国产品内贸易程度较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产品内贸易水平则相对较低,但是三个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性较弱,从而影响不同地区劳动力收入差距的趋同效应。

1.2 基本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产品内贸易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建立省级面板模型,将各地区內部收入差异作为解释变量,产品内贸易作为核心的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在要素禀赋和发展水平的框架下,将各地区的要素拥有量以及发展程度作为主要的控制变量。由于人力资本在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具有重要作用,把人力资本和产品内贸易的交叉项带入模型。由此得到:

cinii,t=αIPSi,t+βIPSi,t*labori,t+δZi,t+λi+εi,t

对所有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则待估系数可以理解为弹性系数。各变量的具体描述如下:

Gini为个地区内部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由于无法获取各省收入分布的具体数据,因而采用各省城乡收入总体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各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度量指标,计算方法借鉴陈宗胜(1991)[7]提出的插值法。林毅夫等(1998)通过Theil Entropy分解法计算出城乡间收入差距对一个地区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始终占到一半左右。赵人伟、李实(2003)[8]指出,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与中国地区间和城乡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有关。

IPS为度量各地区产品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指标。由于对中间产品界定的不同,目前理论界对产品内贸易水平的测量主要有三种方法:联合国广义分类法(BEC)、加工贸易替代法、垂直专业化指数法。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不足,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我国的产品内贸易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本文使用加工贸易替代法,即各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额来衡量各省市参与产品内贸易的程度。

Z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各省市的资源禀赋水平和地区发展水平。根据上文的论述,要素禀赋在产品内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考虑到中国熟练劳动力的比例相对较低,为了加强模型的解释力,把劳动力要素分为高技能劳动力(hlab),中等技能劳动力(mlab)以及低技能劳动力(ulab)。hlab指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mlab指6岁及以上人口中高中学历人口的比例,ulab指6岁及以上人口中初中或初中以下学历人口的比例。同时加入控制变量资本要素(cap),用地区人均固定资本投资衡量。

控制变量中用来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控制变量包括各省市人均生产总值(rgdp),外贸依存度(open)、二元對比系数(dual)。rgdp表示各省人均生产总值,预期系数为正,表明随着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增加,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open用来衡量各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预期系数为正,表明地区对外开放的加速有加剧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dual表示在二元经济中,一个地区农村就业人数和该地区总就业人数的比率,反映了经济的二元化程度。dual越小,表示地区二元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预期其系数为负,即dual的增速越小(地区二元化程度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将中国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9个省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共12个省市区;西部地区包括西藏、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重庆、青海、宁夏、新疆共10个省市区,由于西藏缺乏数据,本文将其剔除。这样选定的地区共有30个,考察的时期为2001年-2008年。

2 产品内贸易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应用上文建立的回归模型,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面板数据模型对λi有两种处理方式,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更加合适。其回归结果如表1。

首先,在全国层面上分析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模型1-5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2都高达99%,产品内贸易对于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始终为负,且在统计上显著。这一方面说明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的省份,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小,即产品内分工程度的加深在现阶段会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另一方面表明了回归结果的稳定性。例如模型5,IPS对Gini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3267,表示产品内贸易水平每增加1%,中国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就会降低32.67%。

要素禀赋中,中高等技能劳动力比例的提升能够缩小劳动力收入差距,但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的中高等技能劳动力的比例的增加,却会带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因为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的熟练劳动力比例的提升,会促进我国对熟练劳动力密集型工序的承接,由此引发对熟练劳动力需求增加,其收入水平提高,不同性质劳动力收入分配差距就会扩大。相反,低技能劳动力比例的提升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性,但是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的低技能劳动力比例的增加,即承接的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工序越多,不同性质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会缩小。

人均固定资本投资对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正是因为资本要素的相对匮乏,即使在发达国家是劳动力密集的工序,转移到中国来也要用部分劳动力替代资本。资本要素的提升,会使这种替代效应降低,这样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会更接近发达国家的情况,即加剧收入差距的扩大。

从回归系数上来看,中、低技能劳动力与产品内贸易的联合效应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更为显著,高技能劳动力与产品内贸易的联合效应在模型三和模型四中的系数都不显著,这也说明我国高技术人才的储备还不足以拉动我国增加对熟练劳动力工序的承接,我国目前依然处在非熟练劳动力众多、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现实情况,在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中承接的工序主要还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

在地区发展指标上,我们可以看到二元对比系数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产品内贸易有利于加快农业劳动向非农业劳动的转移,提高社会劳动收入的总量并且提升劳动收入比重,有利于降低经济二元化程度,从而降低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人均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居民收入分配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省份,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考虑到中国中、东、西部参与产品内贸易程度,以及要素禀赋和地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产品内贸易对地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可能会存在地区上的差异,因此在模型中加入两个虚拟变量east和central,得到以下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地区层面(2002-2008)

注:a、b、c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

回归结果表明,产品内贸易对我国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以模型6为例,控制低技能劳动力要素禀赋时,当年产品内贸易每增加1%,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缩小2.68%,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8.87%,中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5.24%。模型7和模型8分别控制中等技能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产品内贸易对各地区收入分配影响的方向和系数都比较稳定和显著的。这一方面显示出中东西部地区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的层次和水平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成熟,市场机制相对完善,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东部更加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果较小。

同时,可以得到结论:低技能劳动力在总体上倾向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中高技能劳动力在总体上倾向于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的四个指标对各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与上文在全国层面上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了模型的稳定性。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0个省2002年到2008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对中国参与产品内贸易对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产品内贸易趋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是近期内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贾文文、周升起(2011)[9]的实证结果表明产品内贸易的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果的优化,从而收入差距趋于熟练。

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同的,越多中高技能劳动力参与产品内国际贸易分工会加剧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低技能劳动力会缩小收入不分配的差距。人均资本要素、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加深都会扩大收入差距,而经济二元化程度的降低可以缓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通过考察不同地区,可以发现产品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中东西部地区是有差异的,其影响程度在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

因此,要解决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要继续加强我国产业内贸易程度,使生产要素更加合理的配置,促进我国产业结果的升级。同时积极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提高技术科技水平,承接更多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序,虽然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收入差距,但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内贸易所带来的产品价格下降效应,会缓解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也是我国迈入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Feenstra Robert C,Gordon H Hanson. Globalization,Outsourcing,and Wage Inequalit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

[2]Feenstra R.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Theory and Evidence[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3]Grossman,Robert C.,Esteban Rossi-Hansberg. Trading Tasks:A Sample Model of Outsourcing. NBER WorkingPaper,2006(12721).

[4]Aitken,Harrison,Lipsey.Wages and Foreign Ownership: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xico,Venezuela,and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6,40.

[5]金智娟,安利伟,赵曙东.对外开放对我国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

[6]李瑞琴.国际产品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分析[J].财经科学,2010.6(267).

[7]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聯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2004(4).

[9]贾文文,周升起.产品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1(4).

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第4篇

农产品供应链企业的利益由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中介构成。

利益主体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掌握着核心资源,其运营绩效会影响供应链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应关注供应链整体运营情况,参与设计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促进供应链整体优化,这不仅对供应链上其它企业有利,更有利于自身。

利益客体是主体进行利益分配的对象即利益本身。最终农产品或服务的经济利益增值由供应链上的直接共生利益和间接共生利益转化而成,该增值利益也就是利益客体[1]。企业未加入供应链前取得的收益率视为行业平均收益率,加入供应链后取得的高于行业平均收益率的部分则是供应链的共生利益。

利益中介即供应链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与环境间存在大量连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需要依靠供应链管理来维持这个系统不断发展以及提高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确定供应链增值利益分配权重的各种数据可通过共享平台获取,从而实现供应链利益合理分配[2]。

2 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1)科学分配原则。企业在供应链中分工不同,成本投入也不同,要依靠科学的利益分配理论来制定供应链企业利益分配方案,不能全凭主观臆断,客观合理的分配方案更能被企业认可。

(2)多赢原则。企业加入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某种市场或经济利益,所以在利益分配时应保证各参与企业都“有利可图”,从而维持供应链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风险共担原则。应充分考虑各成员企业承担风险的程度,在利益分配时根据承担风险的大小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从而增强合作的积极性[3]。

(4)信息透明原则。信息沟通问题是造成误会和矛盾的主要原因,要依靠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利益分配的方案、计算方法等信息。

(5)各成员企业充分参与原则。核心企业在利益分配问题上起主导作用,而其他成员企业也应有一定的决策权,共同构建促进供应链整体合作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利益分配机制。

3 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3.1 参与主体之间利益摩擦严重

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间的利益摩擦主要是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所造成的[4]。农产品供应链上大量的利益被中间环节拿走,生产者利益偏低,生产积极性较低。并且近些年生产资料价格提高,人力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使得生产成本逐渐加大,而相应的产品价格增长却集中在中间流通环节,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有限;同时农产品生产还受地域、气候等多种因素限制,终端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还具有不确定性,农户往往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农户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影响。

3.2 分散的农户得不到利益保障

农产品供应链企业规模越大带动的农户越多,企业与分散的农户进行谈判和交易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也越高。农户在生产决策上也不可能做到每件事情都与企业商量,企业的核心地位也会导致以合同形式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户的利益受到侵占,很难有效协调相互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农产品市场体制也并不完善,农户多为封闭经营,很难准确把握和判断市场行情,造成了其决策的高风险性。大多农户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投机主义较强,增加了企业与其合作的信用风险和成本,也降低了自身在谈判中所应有的公平地位,导致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3.3 参与主体权力不均衡

作为生产者的农户较为分散造成了权力的分散,农户难以被纳入供应链管理的综合体系,导致其权力处于弱势地位。而供应链企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利益分配的多少,当企业处于核心节点时候,必然会要求生产者降低供货成本从而来降低自身成本压力,权力过多集中在中间环节,必然导致生产者利益受损。而且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和国外农业合作组织仍有很大差距,依然掌握不了很大的话语权。因此不均衡的权力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性。

3.4 缺乏利益分配合理进行的保障制度

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冲突最严重的主要是农户与企业,很多企业和农户在农产品收购上提前达成了协议,但由于缺乏合理利益分配的保障措施,由于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在实际履约时协议的效果并不理想[5]。价格上涨时农户会因协议收购价低于市场价而违约,相反价格下跌时企业也会有违约动机,导致二者间利益冲突加剧,难以建立互信的伙伴关系,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稳定,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农户和企业撤出农产品供应链联盟。

4 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农产品市场结构不均衡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较为迟缓,结构并不均衡,并且农产品存在地域性特征,地区内农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过量的农产品产出往往会引发恶性竞争,从而导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浪费农业资源。这种恶性竞争也会导致供应链波动加大,不稳定性增强。而收益较高的高端农产品在我国供应量少、产业化发展缓慢,供应链发展受限。从农产品市场整体来看,由于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终端存在多样性,导致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复杂、中间商获利较大、流通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4.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农业生产的收益不高,生产率低,投资风险较大,导致对农业的资本投入与其他产业相比偏低,农产品生产总量和质量受到影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与市场接触较少,农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常出现积压的现象,难以实现收益。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时,生产者的利益往往只限于交易产品所得所获利益,而加工商或经销商等其他供应链参与者却可通过流通来获得更高的利益,二者的利益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了利益分配不均的局面。

4.3 参与主体之间的市场地位不对等

市场地位影响利益分配过程的话语权,从而影响利益分配的均衡性。突出表现在农户的弱势地位上,农户是我国农产品主要生产者,受历史和土地制度等因素制约,农户多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单位生产规模小,分散,资本投入有限。农户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农户的交易方式,大多农户仍以独立而分散的状态进入市场交易过程,缺乏组织,也缺乏稳定的渠道,难以满足供应链的发展需求。农户面对市场上各个利益集团,必然缺乏竞争力,容易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权力和利益失衡的结果,极大地影响了其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积极性。

4.4 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合同的约束力有限。当供应链参与企业出现违约时,缺乏切实可行的法规对违约进行处罚,特别是农户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有时通过法律途径来追讨会承担更高的成本;其次诚信体系缺失。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诚信的道德约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均会为了短期利益不惜违约,影响供应链稳定持续发展;再次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防范体系。发生风险时,供应链企业只顾自身利益,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最后往往将风险转移给了终端消费者,同时也将风险扩大给了整个供应链。而风险转嫁过程也是对信任合作的损害,长此以往各参与企业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摘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重点在供应链整体优化、降低参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能对增值利益进行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分配,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供应链企业的局部利益,保障和提高供应链参与企业合作的稳定性与积极性,促进形成风险较低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水平,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利益分配

参考文献

[1]魏学成,李文涛.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3(3):14-23.

[2]梁鹏,李江.基于Shapley值法的农产品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3,8:8-10.

[3]叶飞,林强.风险规避型供应链的收益共享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34:1-15.

[4]卜祥龙.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的利润分配博弈分析[J].物流技术,2012,31,(5):22-34.

产品分配 第5篇

进料加工贸易是指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返销出口收汇的业务。

《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2年39号)及《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要求,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的余额。同时应按当期全部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当期全部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后的余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计算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并从全部进项税额中剔除,计入当期的出口成本。

次年4月20日前,主管税务机关按照企业确认的实际分配率对进料加工手册进行核销,并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企业应在次月根据该表调整前期免抵退税额及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其中:1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料加工出口货物人民币离岸价×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2计划分配率的确定:自2013年7月1日起,企业应以“上年度已核销手册综合实际分配率”作为当年度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

实务中,企业为协调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通常进行如下财税处理:

(1)在出口当期按核定计划分配率计算出口货物中耗用的进口保税料件。

(2)按出口货物金额扣除其耗用保税料件价值后的金额和征退税率差计算不予抵扣税额,并转增出口成本。

(3)将上面计算的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填列在当期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中。

(4)在进料加工手册核销后,企业在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后, 调整前期免抵退税额及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前期出口货物的成本。

(5)将调整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填列在当期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中。

例1:2013年某企业开展进料加工业务,出口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5%,“上年度已核销手册综合实际分配率”为40%。同时,该企业向海关申请办理了进料加工贸易手册,手册号为C2308000157,预计进口保税料件的价值为550万元,预计出口总值为1 000万元。

2014年该手册全部出口完毕,并已办理了海关核销手续,《海关核销结案通知书》列明:实际保税进口料件540万元、出口货物980万元、补税内销的副产品20万元。 2014年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销,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确认的实际分配率为54%。

企业处理如下:

1.出口当期。

(1)企业在出口当期,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980×(1-40%)×(17%-5%)= 70.56(万元)

(2)会计处理:

(3)税务处理:将计算的不予抵扣和退税额,填列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进行纳税申报。

2. 手册核销。手册核销时,主管税务机关依据《海关核销结案通知书》的实际进口保税料件金额和实际产品总值等信息及相关电子信息,重新核定并经出口企业确认该手册的实际分配率:

实际分配率=540/(980+20)=54%

则该手册项下累计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应为:980× (1-54%)×(17%-5%)=54.096(万元)。由于企业在出口的当期累计已经确认了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70.56万元,故在手册核销时应当调整减少“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6.464万元(70.56-54.096),同时调整减少出口业务成本16.464万元。

(1)会计处理:

(2)税务处理:将调整减少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6.464万元,填列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进行纳税申报。

通过上例可见,由于企业当期的进料加工情形与上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依据“上年度已核销手册综合实际分配率”计算的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料件金额和企业实际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料件金额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在出口当期依据计划分配率确认的“不予抵扣税额”和手册核销时依据实际分配率确认的“不予抵扣税额”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进料加工出口的成本信息失真。

(二)

为减少上述差异,笔者建议,出口企业在办理进料加工贸易手册时,根据该手册的预计进出口情况,预计该手册的分配率,并进行如下处理:

(1)在办理进料加工手册时,预计手册的分配率。预计分配率=预计进口保税料件金额÷预计出口总额。

(2)按核定的计划分配率进行正常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3)将因计划分配率和预计分配率之间的差异而导致出口业务成本的差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4)在手册核销后,按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的调整数,借记或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按计划分配率和预计分配率之间的差异而确认的“出口业务成本”的累计差额,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借贷者差额,借记或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5)将调整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填列在当期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出口退免税产品不予抵扣和退税额中。

例2:沿用前例资料,企业在办理手册时,可以根据预计的进出口情形,预计该手册的分配率,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具体如下:

1. 办理手册时。预计分配率=预计进口保税料件金额÷预计出口货物总额=550÷1 000=55%。

2.出口当期。

(1)会计处理。

1按核定的计划分配率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为70.56万元。

2预计的分配率与计划分配率之间的差异对出口业务成本有影响,因此要进行处理。

(2)税务处理。将按核定的计划分配率计算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70.56万元填列在当期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进行纳税申报。

3. 手册核销。

(1)会计处理。按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的调整数16.464万元,进行如下处理:

(2)税务处理:将调整减少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16.464万元,填列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第十八栏“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中进行纳税申报。

通过上述处理,在手册核销的时候,“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发生额为16.464万元,和按计划分配率处理情形下一致,而“出口成本”的影响仅为1.176万元,同时原过渡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结平。

产品分配 第6篇

关键词:产品频度,货位分配,偏离度

0引言

仓储在物流与供应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生产配送中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在所有仓储作业中,仅拣选就占据了整个仓储操作成本的50%~75%[1]。为了将拣选成本降到最低,需要对仓库中的产品或者货物进行货位分配。

产品在被拣选前,会放在仓库中,为了能在拣选时用最快的时间取出,管理人员会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为这些货物分配货位,哪些放在快速流通区域[3],哪些放在长期存储区域,这种分配策略即货位分配[4]。由于该问题是NP-Hard的问题[2],因此相关文献多集中在启发式策略研究上。相关综述[2,3,4,5]将常用的货位分配策略分为如下5类:随机存储 (Random storage)[2]、最靠近出口存储 (Closest open location storage)[5]、定位存储 (Dedicated storage)、分类存储 (Class-based storage)[6,7,8]、货物周转率存储 (Full turnover storage)[9,10,11,12,13]。随机存储策略能够保证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但是不能保证拣选成本的最小化;定位存储策略可能获得最小的拣选成本,但不能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如果同时考虑空间的优化和拣选的优化,则需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指标对货物进行分类,找到空间与拣货优化的最佳平衡点。

仓储货位分配主要从基于产品频度的入库货位分配与基于偏离度的出库货位分配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其中,基于产品频度的入库货位分配主要是将利用产品频度对产品进行入库货位分配;基于偏离度的出库货位分配主要是利用偏离度对产品进行出库货位分配。本文提出的拣选策略,保证拣选距离最短,减少叉车行走距离,提高仓库拣选效率,降低仓库拣选成本。

1问题描述

本文中的仓储布局为单区块多巷道背靠背式存储,由廊道、货格以及库区三部分组成,仓库术语介绍如下:

(1) 廊道:仓库库区对应的货架纵排;

(2) 货格:廊道中的存储单位 (一个货格为一个托盘位,一个托盘位存放一个托盘);

(3) 库区:产品的各分类对应的存储区域 (如:将所有产品按分类存储分为3类时,相应的库区也为3个)。

图1所示的仓库共有10个廊道,每个廊道包括8个货格,每个货格是由一个托盘位组成用来存放同种货品的存储区域,因此图1的每个廊道可存放8种货品。

在平行通道式仓库中,拣货员从出发点 (depot) 开始,在通道中行走并从位于通道两边的货位上拣选产品,在完成拣选后返回depot。 另外,本文中的拣选通道只能允许一个拣货员作业,拣货员在遇到拣货通道两边都有拣选任务时只需要转身而不是移动,就可以完成两边的拣选任务,不仅减少了移动距离,而且该设计能够节省成本并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

本文研究的仓储货位分配具体关注以下问题:

(1) 产品入库货位分配时主要考虑基于产品频度的货位分配原则。 产品在进行货位分配时首先要进行入库货位分配,本文在产品入库货位分配时提出了产品频度的概念。传统的货位分配优化只是针对出库货位分配进行了优化,而对于入库货位分配优化研究的则不多。

(2) 产品出库货位分配时利用入库货位分配的结果进行检索,拣货点位置确定后,利用基于偏离度的通道访问策略对产品进行拣选。传统的货位分配并没有将入库货位分配与出库货位分配相结合,本文主要是研究出库货位与入库货位结合之后的货位分配优化。

2基于产品频度的入库货位分配

2.1产品频度的定义

为了描述产品频度的概念,本节中的符号及变量的定义如下:

fs为产品频度;

ak为第k种产品出现的次数。

产品频度(fs)定义为:单位订单 (单位订单为100个订单) 中产品出现的次数占单位订单的比例。本文根据帕累托理论, 并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按照产品频度的区间范围对产品进行分类,具体定义如下:

其中,0≤fs≤1,ak=0,1,2,3,…,100。

本文中的产品频度是一个动态值,仓储管理员每个季度 (3个月) 对产品的产品频度fs进行计算,计算出来的产品频度适合本季度使用。其中,fs中的s=1,2,3,4,f1,f2,f3,f4分别代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产品频度。在下一个季度到来之前重新对产品频度进行计算,保证客户需求高的产品优先进行出库,节省仓储空间,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

2.2基于产品频度的产品分类

基于产品频度的货位分配首先利用分类存储的思想将产品进行分类。ABC分类法是分类存储中的经典分类方法,ABC分类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按照事物影响的大小分清主次这一思想进行统计、排列并分类,对起重点作用的事物进行重点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入库货位分配时,将产品频度大的分配到距仓库出入口近的货位上面,然后依次按照这个原则分配货位。本文将产品频度与分类存储相结合,以产品频度作为标准,将一定阈值范围内的产品划分为同一个种类。根据历史统计,将入库产品分为3类,其中A类产品的产品频度区间为 ≤0.6 ,1≤,B类产品的产品频度区间为 ≤0.5,0.6≤,C类产品的产品频度区间为 ≤0,0. 5≤。每一类产品都有相应的库区,存放的固定的存储位置,在每一类库区里面每种产品的货位分配是随机的。

产品频度主要用来入库货位分配,产品频度将分类存储与定位存储相结合,既考虑了产品的存储空间问题,又考虑了产品单位时间的周转率。利用产品频度对产品进行分类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库管人员计算产品的产品频度fs;

(2) 系统对所有产品的产品频度按照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并根据产品频度模型对产品进行分类,对于产品频度前33%的划分为A类,后33%的划分为C类,其余划分为B类;

(3) 保存当月产品分类结果,并在下个季度进行动态更新。

2.3仓库分区

在对仓库库区进行分配时,参考产品分类的结果,将库区也分为3类。库区划分时首先计算每个货格 (几何中心) 到出入口的距离,将距离按照升序排列,前5/10的货格分为Ⅰ区,后2/10的分为Ⅲ区,剩下的为Ⅱ区。Ⅰ区离出入口最近,Ⅲ区离出入口最远。

2.4入库货位分配

入库货位分配时,A类产品存放在Ⅰ区,B类产品存放在Ⅱ区,C类产品存放在III区。

本文在入库货位分配时,首先计算订单中产品的产品频度,然后根据产品频度对产品进行分类存储。入库货位分配流程包括:

Step1导入产品的历史数据,计算出每种产品的产品频度fs。

Step2产品分类 (根据产品频度的区间,将产品分为A,B,C3类产品)。

Step3库区划分 (根据货位距离出入口的距离,将仓库分为Ⅰ,Ⅱ,Ⅲ3个库区)。

Step4判断仓库中相应库区中的货位是否足够:

Step4.1 if YES,按照入库货位分配规则进行货位分配;

Step4.2 else,提示货位不足。

3基于偏离度的出库货位分配

3.1偏离度的定义

为了描述偏离度的概念,本节中的符号及变量的定义如下:

β 为偏离度;

L为子通道中点到横向通道中线距离;

p,P为拣货点的索引及其集合。

偏离度的定义在文献[14-15]中有过详细介绍。偏离度是描述一个子通道内,某个拣货点与子通道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图2所示,将一个子通道从中点分成两部分,从中点到前横向通道和后横向通道中心线的距离都设为L,子通道中所有拣货点也被分成位于前端和后端的两部分,Pf和Pb。这时,所有的拣货点从其货位几何中心到通道中点的距离沿通道行走方向的投影,定义为拣货点到中点的距离D,其位于通道前半部分的拣货点p到中点的距离记为Dfp,其位于通道后半部分的拣货点p到中点的距离记为Dbp。

对于单个拣货点,其偏离度 β=D/L,对于一个通道则有如下定义:位于通道前半部分的第i条拣货通道拣货点的偏离度为 βfi;位于通道后半部分的第i条拣货通道拣货点的偏离度决 βbi。这样,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此外,当所属部分没有拣货点时,子通道的前、后部分最大、最小偏离度均为1,由此可见坌β, 0<β≤1。

3.2基于偏离度的通道访问策略

在使用偏离度决定拣选路线时,每个通道的访问策略可选方式有如图3所示4种:第一种是完全穿越整个要拣选的子通道 (Traverse);第二种是从前端入口进入,拣选完所有拣货点后原路返回 (Front-return);第三种是从后端入口进入,拣选完所有拣货点后原路返回 (Back-return);第四种是子通道从中点分成两半,拣货员分别从两个入口进入拣选靠近各自入口一端的产品 (Mid-return)。

如图3所示,拣货员在到达一个尚未决定访问策略的子通道入口时,就根据该通道的偏离度乃至当前工作区块所有尚未拣选的子通道的偏离度以决定当前子通道使用哪种访问策略。

3.3出库货位分配

常用的拣货策略中包括:S形策略,最大间隔策略,返回策略,中点策略等,本文在出库货位分配中应用基于偏离度的拣货策略,并与传统的S形策略进行对比。

S形策略也成为穿越策略,使用该策略的拣货员在通道中有拣货点时, 就穿越整个通道,没有拣货点的通道则忽略,在完成最后一个通道中的拣选后返回出入口。这种方法易于掌握与应用,但是不能优化拣选路径,在拣货点比较密集的时候,该方法才具有优势。

基于偏离度的拣货策略,拣货员在到达一个尚未决定访问策略的子通道入口时,就根据该通道的偏离度乃至当前工作区块所有尚未拣选的子通道的偏离度以决定当前子通道使用哪种访问策略。

出库货位分配根据入库货位分配结果确定拣选位置,入库货位分配时按照产品频度将产品频度高的产品放在出入口较近的位置,在出库货位分配时需要将符合条件的产品位置确定,然后进行拣选,释放足够的库存空间给后续的产品入库。

出库货位分配流程包括:

Step1接收拣选任务。

Step2计算库存中产品的数量。

Step3判断产品库存是否足够:

Step3.1 if YES,确定拣货点位置,并计算偏离度 β,决定拣选策略;

Step3.2 else,提示“库存数量不足,请及时补货”。

3.4模型

仓储中的产品被拣选时分为两种情况,拣选员由前横向通道向后横向通道穿越以及由前横向通道向后横向通道穿越。本文基于偏离度的拣选策略对产品进行拣选,根据产品货位的不同所使用的通道访问策略不同,拣选路径也有所不同,具体分为 (1)、 (2) 两种情况。

(1) 由前横向通道向后横向通道穿越

(2) 由后横向通道向前横向通道穿越

由 (1)、 (2) 两种情况交替判断,例如由前端向后端穿越后考虑由前端向后端穿越的情况,直到完成仓库所有拣货任务,综合可以求出最优路径值,目标模型为:

4实验结果分析

4.1入库货位分配

本文的研究背景主要是基于酒水企业,假设仓库中酒水的品种总共有9种,现在对这些酒水进行货位分配与订单拣选。

系统初始化设仓库共有10个廊道,每个廊道含有8个货格 (每个货格包含1个托盘位),即对应于库容为80个货格的仓库,且每个货格足够容纳分配在该货格的产品。廊道长度为12m,宽度为1.5m,廊道间距为1.2m,过道宽度为0.8m。

首先,产品入库货位分配时要生成产品频度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对仓库进行分区。本文随机产生了100个订单,对这100个订单产品的产品频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产品1到产品9的产品频度基本上是由大到小进行排列。根据产品频度的范围,将产品1到产品3划分为A类产品,产品4到产品6划分为B类产品,产品7到产品9划分为C类产品。

货位分区示意图如图4a所示,A货位为Ⅰ区,B货位为Ⅱ区,C货位为Ⅲ区。现在随机产生一组随机订单,入库货位分配示意图如图4b所示。

从图4b中看出,产生的一组随机订单为产品1、产品5、产品6、产品7、产品8。相应的产品数量依次为2、5、8、7、 6,根据产品的历史数据,分配到相应库区的货位上面。入库货位分配时按照产品频度进行货位分配,将产品尽量分布在离仓库出入口比较近的货位上面,方便后续出库货位的分配。

4.2出库货位分配

本文的出库货位分配主要是拣货点位置的确定,在确定拣货点位置时主要是根据产品入库货位分配的结果进行检索。首先接收拣选任务,然后根据拣选任务中产品的种类及数量检索仓库中相应的产品数量以及货位。每种产品可能有多个位置可以考虑,这时候选定离仓库出入口比较近的货位,减少拣货员的行走距离。

出库货位分配示意图如图5所示。

从图5中看出,接收的拣选任务为拣选产品1、产品3,拣选的数量依次为1、3。

下面分别从利用产品频度货位分配优化与利用偏离度的货位分配优化进行分析。

(1) 入库货位分配分别未利用产品频度与利用产品频度,出库货位分配基于偏离度。

本文中的实验程序是在.net平台上实现,每个实验数据组合均进行100次实验,取得平均行走距离。表2为货位分配前后基于偏离度的通道策略拣货行走距离的数据。

结果对比如图6所示。

(2) 入库货位分配利用了产品频度,而出库货位分配分别使用S形启发式算法和基于偏离度的路径优化算法。

结果对比如图7所示。

从图6与图7对应的走势图可以看出,在拣货点比较少的时候,货位分配前后拣选距离差异较大,当拣货点数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货位分配前后拣选距离差异较小。这是因为在拣货点数量到达一定拣选密度后,拣货员都不得不经过并完全穿越所有通道,这一行走距离就会达到一个极限。

5结束语

产品分配 第7篇

配送联盟是由若干个物流配送企业通过股权参与或者契约联合, 结成较为稳定的集约化物流配送作业联合体, 以达到共同开拓物流配送市场, 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提高物流配送效益的目的。配送联盟采用和推行的是共同配送模式。

1 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的组织功能

配送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间的中间性组织, 可减少盟员之间的交易费用、提高联盟抵御风险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横向的联盟可以优化配送企业的资源配置, 统筹全局以提供更高水平的配送服务, 从而提高整个联盟的竞争力, 为盟员带来更高收益。

1.1 减少交易费用

中间性组织兼具市场协调机制和企业各层组织的特征, 通过建立信任和惩罚机制结成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使双方的交易频率和交易价格保持稳定的水平, 减少了签订合约、寻找交易对象等费用。

对果蔬农产品配送而言, 保证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其首要任务, 故果蔬农产品配送交易量大且分散、交易频率较为固定。当配送企业单独配送时, 他们必须花费时间和金钱寻找货源、与货主协商合约、讨价还价以最后确定交易细则。如结成配送联盟, 则可由联盟统一进行上述程序, 节省相关的交易费用。由于盟员间建立起信任关系, 果蔬农产品在联盟内部调配时减少了验货的环节, 节约了相关的费用, 缩短了果蔬农产品配送的时间, 这对于果蔬农产品这类鲜活货品的意义重大。

1.2 降低配送成本

果蔬农产品属生鲜类农产品, 对配送的时效性要求很高, 配送成本易受时间、天气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遇上重大节日和雨雪天气时, 企业单独配送会由于供给不足和风险增加而抬高配送价格、不愿接收量小的订单, 而最终造成果蔬农产品零售价格的上涨和资源分配的不均。

如果结成配送联盟开展共同配送, 联盟会统筹果蔬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调度最优的仓库、车辆和路线完成任务, 联盟内部的交易降低了成本对供给和风险的弹性, 从而使配送成本稳定在比较低的状态。

1.3 形成协同效应

配送企业结成配送联盟能承接到更多业务, 联盟统一支配各盟员手中的供需信息和资源, 对订单进行合理的分配, 从整体最优的动机调度联盟的资源, 用相同的资源消耗完成比单独配送更多的业务量, 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在某个盟员由于遭遇突发情况而不能按时配送时, 联盟可临时调整配送方案, 将此盟员的任务交由其他一个或几个盟员完成。这样大大降低了单独配送时延时送货的风险, 保障了果蔬农产品配送的时效性, 提高果蔬农产品配送企业的服务水平。

1.4 提高配送效率

本文所提的果蔬农产品配送, 是指按照社区菜市场、超市、饭店等要求的品种、数量、时间, 将果蔬农产品从大型批发市场配送至此类零售终端。果蔬农产品的时鲜性和需求特点决定了果蔬农产品配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

配送企业进行单独配送时, 也可将多家货主的货物配载于一辆卡车上, 但配送车辆必须沿既定路线进行配送, 一辆卡车上货物所属的货主分布越为集中, 配送的边际效率越高;若有一位货主远离其他货主, 则造成配送的边际效率降低。在实际中, 并不是所有货主都集中分布, 配送企业往往要承担距离较远的货主带来的边际效率的降低。考虑到果蔬农产品配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 为某一货主增长配送路线会增加车辆非满载行驶里程和在途的车辆数, 同时延长了配送时间, 增多了配送损毁, 降低果蔬农产品的时鲜性, 因此在果蔬农产品的配送中, 这种边际效率的降低会更为显著。

结成配送联盟后, 联盟统一整合所有盟员的供需信息, 按区域划分货主所在地, 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合理的配装, 调动就近的盟员进行定线配送。由于果蔬农产品属刚性需求, 一般情况下, 配送的品种、数量、地点都很稳定, 运行稳定后的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要做的只是将不同线路的配送任务分配给最优的盟员, 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盟员间的协调和联盟的管理上。盟员只对近距离密集分配的货主进行配送, 这些货主和路线比较固定, 盟员清楚的了解自己例行的配送任务。较远单独分布的货主则由联盟根据实际情况调用特定的车辆进行配送。通过如此例行配送和特定配送结合的方式, 避免了边际配送效率的降低, 提高了联盟整体的配送效率。

2 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利益分配

配送联盟通过整体协调提高了配送效率, 但势必造成部分盟员资源被联盟调用却增加的是其他盟员的利益, 为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造成货主、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也必然出现, 而盟员间的团结程度会对配送联盟的运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这就要求配送联盟内部有合理的利益二次分配的方案。

Shapley值法是最常用的基本利益分配方法, 国内很多学者对Shapley值法进行了改进, 企图考虑更多因素使分配更为公平。但作者认为, 改进Shapley值法的不足在于, Shapley值法的原理是基于盟员对联盟的贡献来分配增加的利益, 这里盟员对联盟的贡献已经包括资源投资等因素的贡献, 而再将这些因素的贡献加入群体加权去分配利益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反而增大了分配的不公平性。

2.1 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利益分配是组建配送联盟最关键的问题, 合理地设定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从而获得盟员更大的认同能够减少盟员间的摩擦。配送企业加入配送联盟的最根本的吸引力还是利益的增加, 因此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应当是盟员产生作用于配送联盟、能够影响到联盟收益的因素。

(1) 盟员加入联盟时为联盟增加的资源, 如车辆、仓库、客户等。这些资源使得配送联盟的规模得到扩充, 有利于配送联盟进一步增加业务量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此类影响因素的时间价值明显, 联盟开始的组建者、早期的加入者和后来的加入者投入的资源对联盟的边际效益和承担的风险递减。在涉及此类因素时, 要充分考虑折现率并按照时间阶段予以权重。

(2) 盟员在联盟运行中对联盟的贡献, 如周转量等。盟员对联盟运行的贡献很难衡量, 这是因为联盟对订单进行了重组和任务分配, 盟员只有被动接受, 不能简单的用某一个指标来衡量。可对任务按照难度进行分级, 运距近运量大的任务难度系数越小, 运距远运量小的任务难度系数越大;再结合周转量等因素衡量盟员对联盟的贡献。

(3) 盟员由于自身原因对联盟的损害, 如货损、延迟送货等情况。盟员由于自身原因没有完成任务或出现差错会对整个联盟的收益构成影响。配送联盟提高整体竞争力, 必须对盟员进行监督, 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货损率、延迟送货率高于一定数值的盟员进行惩罚, 减少其利益的分配。

2.2 分配方法模型

设n个配送企业组成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 他们加入联盟的时间不同, 可分为三个阶段j=1、2、3, 分别代表联盟的组建阶段、联盟运行初期和联盟运行稳定期。V为联盟在一个分配周期内相对组建联盟之前多出的收益。赋权可采用专家打分法, 在此不再赘述。

(1) 盟员增加资源的分配

盟员i在第j时间阶段加入联盟时带来的资源价值为xi1, 银行利率为a (0<a<1) 。对时间阶段赋予权重r1j, j=1、2、3, 则有0<r13<r12<r11, 且r13+r12+r11=1。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 盟员i按照资源投入因素的分配比例为:

(2) 盟员任务完成的分配

盟员完成的任务按照难度系数大小分为3 级, 赋予权重r2j, j=1、2、3, 分别代表运距小运量大、运距小运量小或运距大运量大、运距大运量小的任务类型, 有0<r21<r22<r23, 且r21+r22+r23=1。一个分配周期内, 盟员i完成j级任务的周转量为xij2, 其基于任务完成的分配比例为pi2:

(3) 盟员造成损失的分配

同上对盟员延时送货的任务按照难度系数大小分为3 级, 赋予权重r3j, j=1、2、3, 有0<r33<r32<r31, 且r31+r32+r33=1。一个分配周期内, 盟员i完成j级任务累计延迟时间为xij3, 其基于造成损失的分配比例为pi3:

(4) 综合加权的分配

对以上利益分配因素赋权, 资源、任务、损失三种分配因素权重分别为rj, j=1、2、3, 且有r1>0, r2>0, r3<0, r1+r2+r3=1。盟员i基于三种分配因素综合加权vi的分配为:

其中pij为盟员i分别基于资源、任务、损失三种分配要素的分配比例。

2.3 算例

假设有4 家配送企业A、B、C、D为某一长期目的组成配送联盟, 其中A、B是联盟最早的组建者, C在联盟建立早期加入, D在联盟运行稳定后加入。4 家企业对联盟贡献的资源折现后为3 万元、2 万元、3 万元、5 万元, 银行利息为3%。在最近的一个分配周期内, 4 家企业完成各级任务的周转量和延时送货情况如表1, 相对于组建之前, 联盟多出的收益为30 万元。

表1 中:1 级任务代表运距小运量大的配送任务, 2 级任务代表运距小运量小或运距大运量大的配送任务, 3 级任务代表运距大运量小的配送任务。1~3 级任务难度系数递增。

假设由专家打分法得出时间阶段权重r11=0.5, r12=0.3, r13=0.2, 根据 (1) 式得出盟员基于资源贡献的分配比例:

假设任务难度权重r21=0.2, r22=0.3, r23=0.5, 根据 (2) 式得出盟员基于任务完成的分配比例:

假设造成损失 (即送货延时) 权重r31=0.5, r32=0.3, r33=0.2, 根据 (3) 式得出盟员基于造成损失的分配比例:

假设三种分配因素权重r1=0.5, r2=0.65, r3=-0.15, 根据 (4) 式得出盟员基于三种因素综合加权的分配:

最终的分配结果为:A企业7.30815 万元、B企业8.62485 万元、C企业7.1397 万元、D企业6.9273 万元。

3 结论与建议

可见, A、B企业同样作为联盟的组建者, 且A的出资大于B, 但B凭借更多的任务分成反而获得更多利益分配;A、C出资相等, C的任务分成大于A, 最终利益分配却是A略多于C, 这是充分考虑到A作为联盟的组建者对联盟的巨大贡献;D加入联盟较晚, 虽然出资多但任务分成较少, 最终分配利益最少。

在这方面,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 用具体可测的指标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 给出了高可行性的利益分配方法。考虑入盟的时间阶段和对任务进行分级, 使得基于多因素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

在目前的情况下, 小型配送企业组建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应当从务实出发, 在缺乏资金增加固定投资和建立共享信息系统的情况下, 可适当增加管理费用以用于盟员间协调和沟通;同时, 着重于盟员间契约的完善和建立公平的奖惩措施以促使盟员放弃机会主义而加强合作;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应加强和大型批发市场的合作, 将配送联盟的优化功能和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优势相结合, 促成大型批发市场向着多功能的配送中心转型, 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

摘要:共同配送可以促进配送合理化已得到广泛认可, 组建配送联盟开展共同配送能进一步发挥共同配送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优势。文章针对果蔬农产品的配送特性分析了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的组织功能, 肯定了其在优化果蔬农产品共同配送中发挥的作用。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联盟内部的团结稳定, 是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用资源增加量、任务完成量、延迟送货时间三个可度量的指标建立分配模型, 给出一种配送联盟中企业利益分配的方法并给出算例。

关键词:果蔬农产品,配送联盟,组织功能,利益分配

参考文献

[1]黄含其, 罗定波.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 (4) :83-86.

[2]唐振龙, 张永杰.物流联盟构建之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 (11) :125-126.

[3]戴建华, 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 2004 (4) :33-36.

[4]孙国强.网络协作环境下的利益分配理论与模型[J].管理科学, 2003 (6) :22-25.

[5]叶飞.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新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 (6) :44-48.

[6]张润红, 罗荣桂.基于Shapley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 :150-153.

[7]王旭, 贺美亮, 林云.应用Raiffa解的共同配送成本分摊模型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08 (5) :19-23.

[8]姚冠新, 刘玲玲.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的配送中心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10 (3) :24-25.

产品分配 第8篇

“三农”问题是民生、民权的关键,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目前, 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供应链契约协调解决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担、利益分配和渠道效率等问题[1,2,3,4,5]。不少学者通过价格形成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式实现了供应链的公平协调。在确定性市场需求下, 供应链可通过一个稳定的批发价格实现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公平协调, 其公平参考点是对方利润[6]。在供应链成员联盟倾向下, 供应链可通过合作博弈实现一组效率、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结果, 其公平解属于博弈的核[7]。

在“农超对接”供应链中超市占有绝对的谈判优势, 对农产品品质要求高、收取入场费等行为使得单一的小农个体感到强烈的不公平;加之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农产品供给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供需不能匹配。

基于亚当斯[8]对不公平定义, Narasimhan[9]认为, 公平感知是供应链成员对分配结果的主观感受[9]。根据Narasimhan的定义,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的不公平感可从程序不公平、分配不公平、互动不公平三个维度进行解释 (见表1) 。

在探究一种分配方式是否公平时, 不同决策者依赖于各自心理预期的参照点, 对公平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正是由于这个心理参照点的不确定性, 使得无法用一个普遍的公平理论来说服所有参与分配的行为人。然而, 参照点的位置以及对得失的计算将同时受到得失计算方法和决策者心理预期的双重影响。Kahneman和Tversky[10,11]认为人们通常以得失来判断事情的后果, 而非最终获得财富或福利的多少。

针对供应链协调研究, Cui[6]在Fehr和Schmidt[12]的基础上, 以行为人对对方利润的γ倍作为公平参照点进行了研究, 广泛运用于供应链成员公平偏好的协调与合作研究中[13,14,15,16,17]。

虽然个别学者已对供应链中公平关切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 (杜少甫, 2010[18];杜少甫, 2013[19];李建斌, 2013[20]) , 如何实现供应链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仍有待探讨。再者, 已有研究中的公平均为“绝对公平”, 即以对方收益作为判断得失的参考点, 而事实上, 公平的不稳定性使得各方的实力与贡献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态地影响着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为此, 本文探讨如何使渠道利润在各成员之间的分配实现公平, 着力促进农产品公平交易, 协调农产品供应链利润分配, 让农民可以更富。

本文基于四川省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在确保“农超对接”渠道公平协调的前提下, 分析各成员公平参照点的变化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影响。

2“农超对接”渠道的定价策略

2.1完全理性下定价策略

完全理性的农户与农批市场均无公平关切心理, 渠道成员采用分散决策方式。用w、s分别代表马铃薯的批发价格和收购价格, c表示单位种植成本且c>0, 设需求函数D (w) =a-bw, 基于Stackelberg博弈, “农超对接”完全理性决策下农批市场根据农户提供的收购价格设定使得自身利润最大的批发价格:

将式 (1) 分别代入农批市场、农户和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函数, 可得:

以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大型卖场, 属于“农超对接”范围) 为例, 2014年马铃薯需求信息 (http://cdnp.szap.com/) 如图1所示, 易知:a=473.21, b=400.18。查得四川省马铃薯平均种植成本为c=0.57 (元/斤) 。

设定马铃薯的收购价格的可行域为 (c, a/b]= (0.57, 1.182], 绘制分散决策下农户、农批市场和整个渠道的利润函数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在原点处农批市场与渠道利润一致且最大, 这是因为农户以成本价出售马铃薯, 使利润全部到了农批市场的手里。事实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农户会在 (0.57, 1.182]范围内设定一个收购价格, 促使农批市场以高于 (元/斤) 的批发价格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但是这样降低了渠道利润。若农户以smax=1.182 (元/斤) 向农批市场出售马铃薯, 这时仅收购价格就已超过市场需求所能接受的范围, 因此渠道总利润也为零。

图2清楚地展示了当收购价格为s0*=0.876时, 农户的利润曲线达到顶点, 而此时农批市场与渠道的利润都不是最优, 说明分散决策下完全理性的“农超对接”渠道不能实现协调。

2.2公平协调下定价策略

这里采用Cui提出的不公平厌恶函数, 各参数及对应定义如表2所示。

农批市场的效用由既得利润和不公平厌恶组成:

其中农批市场不公平厌恶函数为:

当农批市场具有劣势不公平时, 最优决策满足:

当农批市场具有优势不公平时, 最优决策满足:

农批市场根据不同收购价格得到最优批发价格:

农户根据农批市场的售价再次调整收购价格, 其目标利润函数为:

分别在式 (7) 中不同s取值范围下进行最优化决策, 将结果整理得到式 (9) 。

在农批市场具有完全不公平厌恶的情况下, 农户可以通过一个恒定的收购价格实现“农超对接”渠道的公平协调。

当农户也具有公平关切时, 假设农户的公平收益为ηπm, η>0, 农户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 S是决策变量, 公平函数同样由劣势不公平厌恶和优势不公平厌恶组成:

假设θ0≤λ0, 0≤θ0<1, 那么λ0=0, θ0=0为农户没有公平关切的情形。农批市场认为自身应分得的渠道份额为 (σ/ (1+σ) ) πc, 而农户认为自身应分得的渠道份额为 (η/ (1+η) ) πc, 因此渠道的整体公平收益为:

若ση>1, 即EFCP>πc, 意味着既得收益没有达到公平收益, 是一个苛刻的渠道;若ση≤1, 即EFCP≤πc, 意味着既得收益超过公平收益, 是一个和谐的渠道。

只要农户不太厌恶劣势不公平, 即λ0≤1/ (ση-1) , 那么他可以通过式 (6) 得出的收购价格协调苛刻的渠道, 使“农超对接”渠道利润和渠道效用同时最大化;只要农户不完全厌恶优势不公平, 即当θ=1/ (1+σ) , λmax{ (σ-1) / (1+σ) , θ}时θ0≤1/ (1+η) 或当θ>1/ (1+σ) , λmax{ (σ-1) / (1+σ) , θ}时θ0<1, 那么式 (8) 的收购价格对和谐的渠道同样有效。

3具有公平关切的农批市场对渠道定价策略的影响

在实际的经济行为决策中, 农批市场处于强势的一方, 势必要瓜分渠道中绝大部分的利润, 因此这里仅在σ1范围内进行探讨。农批市场的公平参照σ点取决于外部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批市场优势 (劣势) 不公平厌恶参数θ (λ) 的最小取值。为使结论具备可比性, 这里假定θ=0.7, λ=1.2。

假设农批市场认为既得收益应是农户既得收益的1.25倍才公平, 即取σ=1.25, “农超对接”渠道的利润分配如图3所示。

图3中, 水平直线代表在完全理性的“农超对接”渠道可以达到的渠道利润最大值, 即πc*= (a-bc) 2/4b=37.532 (元) 。在s1的右侧, 马铃薯收购价格过高, 图中代表农批市场效用的曲线急速下降, 甚至在某一点后低于农户的利润, 说明农批市场极度厌恶这种劣势的不公平, 渠道双重边际效应恶化;在s2的左侧, 马铃薯收购价格较为慷慨, 农户利润的增长速度比农批市场快, 这说明在贪婪与优势不公平厌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农批市场在确保自身利润获得增长的同时还愿意牺牲一部分边际报酬来回报合作者, 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得到缓解。当马铃薯收购价格适中 (s2<s≤s1) 时, 公平关切的农批市场正好获得其公平收益, 因此更趋向于放弃优势与劣势不公平厌恶的行为, 从而没有不公平的感知。图中, 代表渠道效用的曲线与完全理性下的渠道最优利润存在唯一的交点, 此时“农超对接”渠道实现公平协调。该点处, 公平关切的农批市场自觉联盟了自身与农户的利润, 通过恒定的收购价格s*=0.706 (元/斤) 使3组函数值同时最大化, 它们分别是:

①农户的利润:πf*=16.681 (元)

②农批市场的效用和收益:um*=πm*=σπc*=20.851 (元)

③整个“农超对接”渠道的效用和利润:uc*=πc*= (1+σ) πf*=37.532 (元)

注意到, 当“农超对接”渠道公平协调时, 农户的收购价格高于其边际种植成本。相比于分散决策中农户的收购价格s0*=0.876 (元/斤) , 公平关切下的收购价格更低, 且需求因子a/b的权重由0.5降为1/2 (1+σ) =0.22, 边际种植成本c的权重由0.5增加到1。因此农批市场的公平关切还能压低“农超对接”渠道的收购价格, 进而提出更注重渠道边际成本的定价决策。改变农批市场的公平参照点, 任取σ=1和σ=2, “农超对接”渠道的利润分配如图4所示。

当σ=1时, 农批市场以农户的既得利润作为公平参照点, 从图4 (a) 可以看出, 马铃薯收购价格在 (s2, s1) 范围内时, 农批市场的效用曲线与农户的利润曲线重合, 渠道利润在农批市场与农户之间恰好平分, 达到了绝对的公平。当σ=2时, 农批市场以农户既得利润的2倍作为公平参照点, 从图4 (b) 可以看出, 三条曲线同时达到最高点, 且农批市场的利润恰好是农户的两倍, 实现了公平协调。

综合比较图3、图4可知, 不论农批市场如何设置其公平参照点, “农超对接”渠道均能实现公平协调, 只不过在协调处马铃薯的收购价格发生了变化, 从而引起渠道利润在农批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分配也随之发生变化。

结论1当农批市场追求较高的利润份额时, 农批市场的不完全公平厌恶会压低马铃薯的收购价格, 但不会改变“农超对接”渠道的公平协调状态。

4多方式渠道对定价策略与分配公平的影响性分析

4.1 特殊的和谐渠道

当农户的谈判力逐渐变强时 (例如以农民合作社形式出现) , 农户便开始关注农批市场设定的收购价格是否公平, 并同样具有劣势和优势不公平的感知。这时, 农批市场的目标效用函数仍满足式 (3) , 而农户的目标效用函数则变为:

取σ=1.25作为农批市场公平关切的基准, 在渠道利润刚好够分的和谐渠道 (ση=1) 中易知η=0.8。根据2.2节的结论可以推知θ0只需满足0≤θ0<1即可, 假设θ0=0.6。绘制农户和农批市场同时公平关切且在特殊的和谐渠道 (ση=1) 下“农超对接”渠道的效用分配曲线, 如图5所示。

比较图3与图5可以发现, 图5只剩下了s1右侧和s2与s1中间的部分, 而s2左侧曲线缺失。这是因为农户的决策必须满足优势 (劣势) 不公平厌恶存在的条件, 从而缩小了收购价格的可行域。又因为图中曲线表示各自的效用而非利润, 因此原点处效用值可不为零。从图5中容易知道, 农户和农批市场同时公平关切时渠道同样可以实现公平协调。通过计算有:和谐渠道中马铃薯的最优收购价格与图3中的最优收购价格一致, 即s*=0.706 (元/斤) , 即只要农户不完全厌恶优势不公平该收购价格对和谐的渠道同样有效。

4.2 一般的和谐渠道

一般的和谐渠道应满足EFCP>πc, 即渠道的实际收益超过公平收益, 渠道总利润够分。令农批市场的公平参数保持原取值不变σ=1.25, 农户的公平参数在η∈ (0, 0.8) 中任取的三个值η=0.3、η=0.5和η=0.7, 分别绘制一般和谐渠道中“农超对接”渠道的效用分配情况, 如图6所示。

由于优势不公平厌恶的存在, 马铃薯收购价格的可行域随之缩小, 例如图6 (b) 中的收购价格就必须满足smin0.647 (元/斤) 。通过计算可知, 处于和谐渠道的农户不论如何改变其公平参照点, 协调处的收购价格、农批市场效用均不变。农户的效用由η和θ0同时决定因此会发生改变。再者, 由于受到公平关切的驱使, 农户宁愿放弃一部分自身利润, 以降低优势的不公平厌恶感, 从而拉低了渠道的整体利润。反应在图6中, 即渠道越是和谐, 渠道效用曲线的最高点越是远离完全理性决策下的渠道利润。

4.3 苛刻的渠道

苛刻的渠道满足EFCP>πc, 即渠道的实际收益没有到达公平收益, 渠道总利润不够分。在实际的经济行为决策中, 农户处于弱势的一方, 被迫分得渠道的小部分利润, 其对公平的追求也被局限在整个“农超对接”渠道利润50%的范围之内, 因此这里对苛刻渠道中农户的公平参照点进行约束。令农批市场的公平参数保持原取值不变σ=1.25, 农户的公平参数则应满足0.8<η≤1。农户劣势不公平厌恶参数λ0的最大值在 (4, ") 范围内变动。为使结论具备可比性, 农户的劣势不公平厌恶参数取作λ0=0.7。

在η∈ (0.8, 1]中任取η=0.83、η=0.9和η=1, 绘制苛刻的“农超对接”渠道效用分配曲线, 如图7所示。

由于劣势不公平厌恶的存在, 马铃薯收购价格的可行域同样也会缩小, 例如图7 (c) 中马铃薯的收购价格必须满足smin0.674 (元/斤) , 这个最小值在范围 (s2, s1]内, 可以取到最优值sⅡ.通过计算可知, 改变苛刻渠道中农户的公平参照点, 同样只会使得农户的效用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在渠道协调时农批市场的效用函数与η无关, 而农户的效用由η和λ0同时决定, 引起渠道总效用也发生改变。与一般的和谐渠道类似, 图7中渠道越是苛刻, 渠道效用曲线的最高点越是远离完全理性决策下的渠道利润, 原因在于农户由于受到公平关切的驱使宁愿放弃一部分自身利润, 以降低劣势的不公平厌恶感, 从而拉低了渠道的利润。

结论2不论在苛刻或是和谐的渠道 (ση≠1) 中, 农户的公平关切都会降低“农超对接”渠道的整体利润。此时尽管渠道仍能协调, 但农户为了追求公平支付了一定的机会成本, 渠道效率遭到损失。

结论2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对立性, 这里的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只有在特殊的和谐渠道 (ση=1) 中, 农批市场和农户的心理公平预期与他们的既得收益相等, 渠道利润刚好够分, 公平与效率才能够得到兼顾。

综合图2至图7对应的定价策略, 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农批市场的公平参数σ越大, s*越小, 农批市场分得的渠道利润越多, 满足结论1。当农户也具有公平关切时, 马铃薯的收购价格和批发价格一直不变, 只有农户的效用发生改变, 引起了渠道总效用的变化。和谐的渠道中农户越慷慨 (η越小) , 优势不公平厌恶的存在使得农户的效用越低;而在苛刻的渠道中农户越嫉妒 (η越大) , 劣势不公平厌恶的存在也使得农户的效用越低。只有当渠道利润恰好够分 (η=0.8) 时不仅能实现公平协调, 渠道效率也能同时得到保证。

5结论

本文以四川省“农超对接”渠道为背景, 研究在确保“农超对接”渠道实现公平协调前提下如何制定定价策略, 并得到如下两点结论:第一, 在农批市场追求较高的利润份额时, 农批市场的完全不公平厌恶会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但不会改变渠道的公平协调状态。第二, 若农户也同时公平关切, 农户为了追求公平宁愿放弃一部分自身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超对接”渠道的整体利润。这说明, 公平的渠道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 渠道效率损失。事实上, 当每个渠道成员都充分厌恶不公平时, 公平的渠道关系是很难达成的, 甚至还能成为渠道关系不和的导火索。

同时, 以上论及的公平关切只是从社会偏好的角度设想了“农超对接”渠道成员的行为决策, 更多的公平理论存在于法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而如何将这些领域内的公平理论运用于供应链的行为决策中, 如何在供应链效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也是作者今后研究的方向。

产品分配 第9篇

关键词: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GM(1,1)模型

一、引言

国家标准文件中对生鲜农产品的定义是“通过种植、养殖、采收、捕捞等产生,未经加工或经初级加工,供人食用的新鲜农产品,其包括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鲜蛋等类”。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国家对生鲜农产品经济也越加重视。2015 年伊始,中央就下达了一号文件,明确指示要大力促进果蔬产业、畜禽养殖业,可以预见,与此相关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但就在生鲜农产品物流总体发展形势大好的背景下,国内的相关物流企业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起点低、起步晚、资源有限、区域性分布明显、东西部差异显著,企业利润下滑等,局面不容乐观。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体上可分为“供”和“需”两方面,然而就当前既定的物流水平条件来看,这些都可归结为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现有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在市场中分配极度不合理,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为此本文选择以承载中国经济命脉和东部长三角地区枢纽的上海市为例,就本地生鲜农产品“供”量下降,“需”求上升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型进行分析预测,优化物流资源分配,以起到促进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二、灰色系统理论和GM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由邓聚龙先生于1982 年提出,理论结合了控制论和运筹学知识,对“少信息”问题进行研究。模型预测正是理论中的一个应用,它通过已有信息构建出数学模型,从而预测出某个变量值。其中,GM(1,1)模型最具有代表性,其原理是将收集到的信息,按时间先后组合成序列,得到模型所需的初始值,然后对其进行累加、累减、均值、级比等处理,生成一个新序列,再经差分、微分处理,转换成模型的基本形式,最后结合矩阵、最小二乘等较为成熟的理论,拟合出时间响应式,并根据该式作出预测。

由于生鲜农产品本身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内容宽泛,这就使得其在相关数据的收集颇为困难,如该地区相关部门在某一时段内对统计指标进行了改动,又比如某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对某项指标产生了极性诱导作用等,兼之在经济生产中越久远的数据对当前影响越小,因此若一味追求信息的数量,往往会让分析结果出现较大偏差,甚至导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灰色系统理论则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指明了一条道路,其突出的优点正是依赖信息少、预测精度高,现如今已在各个预测领域获得了大量认可和得到广泛应用,如吴中如院士、孙才新院士等都对其做过深入研究。

三、GM(1,1)模型构建与精度检验

1、均值GM(1,1)模型构建

设观察值序列X(0)= (x1(0),x2(0),…,xn(0)),有(k=1,2,…,n)。将X(0)进行累加生成,得到新序列X(1),此时

设为白化微分方程,令△t=1,根据微分求导定义于是白化微分方程化为:,此即为GM(1,1)模型原始形式。

x(1)(1),于是白化微分方程化为:x(k)(0)+ax(k)(1)=b,此即为GM(1,1)模型原始形式。

为使模型兼具平滑,将X(1)进行均值处理;同时令Z(0)(1)=X(0)(1),生产累加序列的均值序列Z(k)(1);用该均值序列Z(k)(1)替代GM(1,1)模型原始形式中的X(1),整理出最终的均值GM(1,1)模型:x(k)(0)+az(k)(1)=b。

令运用最小二乘估计出,回带均值GM(1,1)模型,得到时间响应式:

此时带入时间变量k,计算出拟合值,得到拟合序列,进行累减还原,即可收获预测结果:

2、GM(1,1)模型的检验

本文对模型检验采用了后验差分析,即利用观测值序列和残差值序列的标准差S1、S2之比C,核定两者间的波动相关性,同时计算假设检验中的小误差概率p。求解方式如下:

此处C、p值能够反映出时间序列值的离散程度,C、p值越小,表示模型精度越高,预测效果越好。表1 为模型的精度评定标准。对于评定结果,经常会出现C、p值检验精度级别不一致情况,为此设定以下原则:精度级别=Max(C的级别,p的级别)。

四、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研究

1、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预测

(1)原始数据的处理。实际数据收集是一个定量的过程,本文基于生鲜农产品的定义,选取其中最为主要的8 个品类作为计量指标,即猪肉、牛羊肉、鸡鸭、蛋类、鱼虾、鲜菜、水果、奶制品,又考虑到城镇居民的日常消费是生鲜农产品物流面向的主要对象,故从上海统计年鉴中整合出相关数据,再结合各年末上海市城市人口数量,算出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总量,汇成表2。

(2)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总需求预测。将已经建立好的模型编写程序,代入初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3,经分析可知观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残差是非常小的,相对误差大小均不超过0.6%,平均值仅为0.27%,对此进行后验差检验,得到C=0.052083,远小于第一精度级别的0.35,同时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事件并未发生,于是该模型构建合理,所得到的时间响应函数成立。藉此对2014 年、2015年、2016 年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可获悉其值分别为:2982.157805 万吨、3020.321747 万吨、3058.978089 万吨。

2、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预测

(1)原始数据处理。采取类似表2、表3 中的数据处理办法,查询上海市月度生产数据库,择取其中与生鲜农产品物流有关的所有计量指标,汇总制成表4。可以明显看出,此处的统计指标发生了变动,且计量单位上未予以统一,同时数据库中对2011 年以前的各品类产量也未有记载,可见由此得到的原始数据并不具有可比性,还需要进一步处理。于是将各年份各指标数据皆除以该指标2011年的值,得到物流需求能力指数见表5,借此来衡量其本地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需求,使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经分析得出,上海市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注: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网站。)

(2)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能力指数预测。由于指标的变化和量纲的差异不利于后续研究的进行,于是将数据以比例形式重新处理,即为物流需求能力指数。将表5中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能力指数在各年的总计值代入GM(1,1)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记入表6,所得的相对误差依然很小,平均值仅为0.68%,经过后验差检验得到C=0.08676,同时假设检验的小概率事件未曾发生,因此符合第一精度标准,模型构建合理,时间响应函数成立。据此进行结果预测,得出2015 年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能力指数为5.010805,2016 年指数为4.82247。

3、结果分析

为使结果更为直观,将表2、表3 所得数据再进行一次处理,即将2011—2016 年观测值和预测值数据与2011年相除,得到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总需求增长的倍数关系,即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总需求能力指数,再结合表4、表5、表6 的结果,按时间序列制成表7 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7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总需求上升的趋势下,本地生鲜农产品对物流的需求正在逐年减少,因此上海市原有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分配方式已经很大程度上不再适合当前的局势,需要做出新的调整。经过表7 的比较分析,建议上海市2016 年应考虑将原本用于满足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的资源进行缩减,同时扩大对外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的分配,针对沪内的份额只需保留相当于2011 年本地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分配的83.5%和80.4%即可。

五、结束语

本文从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消费状况入手,发现上海市对生鲜农产品物流有在总体需求上不断上升,在本地产品需求上不断下降的趋势,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上海市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分配不合理,需重新进行分配调整的结论。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和预测结果的分析,给出了上海市应将更多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资源投放到对外省市中的建议。

此次研究不仅可以为政府在宏观资源调配上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具体某一家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在资源的地域性分配上带来借鉴。联系到此次选取的对象仅是颇具代表的上海市,而国内出现这样现象的城市远不止于斯,所以对其他省市的物流资源分配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是一个宏观数据,其基数巨大,如若扩大研讨范围,不仅可以缓解国内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困境,而且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使国内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造福于民众。

参考文献

[1]GB/T 22502-2008,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基本要求[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Z].2015.

[3]何黎明:2014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5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5(2).

[4]Deng J L.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J].Systems&Control Letters,1982,1(5).

[5]吴中如、顾冲时等:大坝安全综合分析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18(3).

[6]孙才新、毕为民等:灰色预测参数模型新模式及其在电气绝缘故障预测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2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产品分配】相关文章:

财政分配05-10

分配激励05-13

分配不公05-16

功率分配05-25

优化分配05-29

分配结构06-10

质量分配06-13

行为分配08-02

分配格局08-06

参与分配08-08

上一篇: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下一篇:感悟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