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2024-07-07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精选10篇)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第1篇

1、诚信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基, 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度的社会诚信水准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 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事实上, 与法律相比, 诚信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诚信机制建立不起来, 不但加大了实施法律的负荷, 提高了交易成本, 而且法律本身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执行。法律制度的运行也离不开执法者的信誉。没有了诚信基础, 法律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非正式制度中, 诚信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任何一项交易都是建立在信用和信任基础上的。

2. 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既是道德资源, 又是经济资源, 诚信制度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诚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诚实守信的企业机构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的竞争, 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 而信誉和品牌是建立在企业的诚信基础上的, 良好的企业诚信制度是其赢得市场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诚信是企业员工价值的重要体现, 企业的诚信度高, 该机构的员工就会充满自豪感、荣誉感, 对企业的行为容易认同, 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会增强, 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同样, 有全体员工的诚信, 才会有企业的信誉度。诚信制度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诚信缺失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1.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诚信的缺失, 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 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 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 使得经济活动萎缩, 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 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诚信缺失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2. 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

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 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 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更为严重的是, 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 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 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 道德水平下降。

3. 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据统计,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 信用交易方式仅占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 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三、社会诚信缺失对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法

1. 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系统

诚信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诚信制度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诚信制度化的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从企业效益角度来讨论, 诚信制度属于经济范畴, 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通过诚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做到诚信经营, 能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 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 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提高企业的社会认知度。从而使整个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诚信制度建设的主体。诚信制度作为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规则, 它内化为经济交易准则和秩序, 外化为法律、法规等制度, 成为了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重点。诚信制度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会给社会带来直接的市场和利润, 但它是社会的一种资源, 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保障,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 坚守诚信加强宣传道德建设

弘扬诚信, 要努力打造“诚信政府”。各级党政部门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率先做出表率, 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自觉地承担起应该承担的各种社会义务。扬诚信, 要大力营造“诚信环境”。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诚信建设, 采取各种措施鼓励诚实守信, 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实惠, 让见利忘义者付出代价;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 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浓郁氛围, 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要特别抓好青少年的诚信教育, 让他们从小树立诚信观念, 以诚信为荣。

诚信是社会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缺乏注重诚信的社会氛围和道德约束, 市场经济就不可能顺利、健康运行。只有创造有秩序、守信用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竞争环境等, 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一个社会的诚信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是确保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根本, 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保证。时代呼唤诚信, 经济发展需要诚信, 社会进步离不开诚信。

摘要:诚信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要求, 更被近代以来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认可为是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 社会诚信水平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的, 另一方面, 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 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社会诚信缺失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社会诚信作为一个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只有把经济与诚信有机地结合, 才能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才能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社会诚信,经济发展,诚信体系,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文建东《: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文明大观.2003年10期第34-34页

[2]杨瑞龙《:关于诚信的制度经济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3]周建军《:论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社会科学家, 2008

社会诚信缺失与重塑的经济学思考 第2篇

[论文摘要]社会诚信问题,是关系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重塑社会诚信,既是社会良知的呼唤,也是经济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诚信问题,表面上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问题,其实它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社会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而且严重干扰社会的经济秩序,阻碍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社会诚信的重塑,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与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于“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问题。。因此,重塑社会诚信,除了继续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外,当前主要应从经济学的角度着手,建立起完善的考量社会诚信的经济学制度体系,从而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推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一、诚信缺失的经济学探因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有’‘道德说”和“制度说”两种。

“道德说”认为,社会诚信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滞后及人们道德水准的下降。人们常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正是这一说法的最好佐证。

依据“道德说”,社会诚信的缺失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缺失有关。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在社会经济转轨时期,新旧思想的更替,观念的错综复杂,道德约束的缺失等均为信用失衡提供了滋长的空间;同时,体制上的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从而使社会诚信缺失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w

以证券市场为例,道德约束的缺失已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重大缺陷。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尽管中国证监会每年都会查处一批案件,但在业内并没有形成操纵股市可耻的观念,相反,在业内却经常流传着一些令人羡慕的操纵成功的事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部分人思想道德水准的普遍下降及道德约束的普遍缺失。

“制度说”认为,社会诚信的缺失,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制度存在缺陷。在制度经济学家和遵从制度经济学的人看来,任何制度安排下的普遍违规现象的存在都意味着制度设计本身或者是为维持这一制度权威而制定的制度(制度的执行环节)存在缺陷。

关于中国市场诚信缺失原因的许多观点,比如政府过多干预下的市场畸形发展、信誉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力以及广为流行的产权不清说等等,实际上都是从制度角度寻找答案。

社会诚信缺失的“道德说”和“制度说”,就各自的视角而言,是成立的。但它们两者都没有说明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道德约束缺失和制度约束缺失背后隐藏的深层的经济学上的原因。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社会诚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失衡有关。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抛开这一基本假设的任何研究方法都不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任何结论都不是经济学的结论。在这一假设前提下,任何理性经济人行为决策的标准只有两个:成本与收益。其实,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诚信的缺失,问题很简单。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经济人个体是否守信既非因为其道德品质突然发生了什么变化,亦非简单的由于某种制度安排与其不协调,而是取决于其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对自己的成本收益的理性判断。无论道德缺失还是制度缺陷,都仅仅是覆盖在“成本―收益”这一根本内核外的“面纱”。

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上来看,中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是一个以人情事理为纽带的礼义社会。受古训“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的约束,社会成员普遍重情讲义,谁不守信用,谁就在交往中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这就等于剥夺了其生存权。在这里失信的成本是相当巨大的,信用的严肃性由此得到维护。而且,在封建宗法社会,其信用大多是建立在宗法血缘的基础上的,这种信用是封闭式的,背后隐藏着封建伦理观念,仅靠道德和舆论的约束就能够对违信者进行足够严厉的惩罚。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式的、平等的社会,旧有的道德约束机制不再能够对违信者进行足够严厉的惩罚。因此,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包括证券市场上欺诈成风现象的出现,决非像某些极端的观点所表述的是“道德沦丧”。道德依然存在,理性人依然理性,只不过历史变迁过程中道德约束给违约者带来的潜在成本(风险)在下降。至于导致诚信缺失的各种制度缺陷之所以成为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个体发现,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违信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换句话说,这样的制度安排客观上给予经济个体违信的冲动。

可见,无论道德缺失还是制度缺陷都源于违信成本的弱化;无论道德约束还是制度约束都是违信成本的约束。重塑诚信的关键在于在经济个体对成本收益的权衡中,使其认识到违信的成本大于其收益。

二、重塑诚信的经济学视角

要推动社会经济生活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重塑社会诚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重塑社会诚信,在经济学的视角看来,应解决以下两个核心问题:

(一)违信如何惩罚―选择最可置信的威胁

前文中提出重塑社会诚信的关键在于加大违信成本,给予违信者足够严厉的惩罚。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加大违信成本,如何给予违信者足够严厉的处罚。

中国自古就有“乱世重典”的说法。于是,面对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严惩失信行为便成为社会的最高呼声,也很自然成为管理当局的首选策略。很显然,严惩失信行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严惩呼声背后所反映的理念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人的。在早已走出封建文化侄桔的现代社会仍然强调高压政策不仅是极其可悲的,而且与解决问题的初衷背道而驰。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在股市建立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反证券欺诈的法律、法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现实是,随着反证券欺诈惩戒措施的逐步严厉,证券欺诈行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发向多元化、专业化、隐蔽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制约机制能否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制裁措施的威慑效果。而制裁的威慑效果取决于两个变量:制裁的严厉性和确定性。制裁越严厉,实施制裁的可能性就越小,威慑效果就越强,反之就越差。因此,威慑的效果取决于上述两个变量的最佳组合。“治乱世用重典”的想法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

首先,虽然经济学假设一般个体都是风险厌恶者,但这一假设并不适用于所有个体。大量事实表明,许多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都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如果不守信用的潜在收益很大,他们放手一搏的动机往往是非常强烈的。

其次,低概率的严厉惩罚很难产生威慑效果。以乘坐飞机为例,虽然机毁人亡对每一名乘客来说都是再严厉不过的惩罚,但由于发生空难的可能性(概率)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人会因此而不坐飞机。犯罪学家确信,制裁的确定性比其严厉程度往往能产生更大的威慑效果。因此,考虑到证券欺诈行为人的行为偏好,提高制裁的确定性可能比简单的加强惩罚的严厉性更为有效。否则,面对极低的被制裁的可能性,证券欺诈行为人会对制裁的严厉性视而不见。

另外,现代法治社会,“治乱世用重典”的信条本身就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如果用最通俗的说法说明现代法治与皇权宗法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现代法治尽一切可能避免草营人命”。例如,将一个人投人监狱的惩罚比较严厉,相应地法律要求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必要的程序性保护。因此,在现代法治社会,惩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的关系。“重典”往往意味着惩罚实施的低概率,而这必然削弱制裁措施的威慑性。

对此,博弈论给予了高度精炼的概括:在惩罚措施的实施者和承受者的博弈中,当惩戒措施实施的概率很低时,无论这种惩戒措施多么严厉,都是一种不可置信的威胁。关于诚信的回归及其他类似问题,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基本判断:真正能够产生威慑力(最可置信的威胁)的,不是“严惩”,而是“必惩”。

(二)制度如何设计―注重博弈的持续性

个体的存在必然导致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冲突―几乎在所有的时候个体的效用函数都不同于集体的效用函数。经济学著名的囚徒困境是理性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关于囚徒困境的经典论述中,所有博弈参与者都明白“合作”的意义,然而,“不合作”这一绝对占优势战略却成为其最终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参与博弈的个体不能确定其他个体合作的诚意。而这一博弈过程一旦可以重复进行,便有可能出现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参与博弈的其他个体选择合作策略是可置信的情况,此时,“合作”这一集体理性决策便可以实现均衡。在经济学看来,所谓信任不过是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当事人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反过来说,恰当的制度安排能够将当事人约束于某一重复博弈过程并使其遵从诚信。

汽车驾驶员的违规积分制度较之单一罚款的优点就在于此。在单一罚款的情况下,违规司机一旦被交警抓住,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可能会埋怨警察多事,当然也可能会表示反悔,但其再次违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变化。因为交过罚款以后,本次违规的后果就此结束,不会对以后产生任何影响。而在违规积分制下,驾驶员的每一次违规都被赋予相应的分值记录在案,并对其后续行为产生影响。而且,积分制下违规惩罚的威慑效应是边际效益递增的:随着违规积分的不断增加,违规者距离参加培训或被吊销驾照的处罚就越近,或者说,其违约的边际成本就越高。

如果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圈钱”成功便可一劳永逸,那么冒区区交罚款、受谴责的风险包装一下数据又有何妨?如果中介机构参与欺诈被吊销执照后仍能重新登记注册,那么参与造假便是一项收益极高的投资,唯一的麻烦是不断地变换招牌罢了。

因此,产权政策也好,监管体制的改进也好,任何制度设计(就诚信而言)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将经济个体置于一个重复博弈过程并促使其遵守诚信的自我约束。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笔者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而牢固,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关心社会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使其度过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是在一定社会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它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并表达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从德育学角度看,责任感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承担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情况是否满足的道德判断;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价值取向角度看,普遍社会责任感意味着关怀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实现,关怀自我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实现,尊重生命、尊重且捍卫人格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关怀社会正义的实现、积极对抗邪恶和不义。总而言之,责任感是指责任主体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对责任对象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知、情、意、形相统一的过程。责任感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1.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我国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我国教育正面临从义务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这就要求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注意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他人以及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这种现象与我国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是我国现有发展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

2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职院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基础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信仰,形成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阶段,加强社会责任感培育,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强化道德观念,培养其崇高的思想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规范自身行为,在自觉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同时,认识社会环境,明确自我定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3.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主观需要

综合素质是由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技能、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占主要地位。社会责任感是思想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综合素质高低的标准。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对社会环境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身定位不明,价值取向模糊。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自律自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整体的社会责任感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做事功利化

当前,许多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评奖学金的方式采取的是综合测评。实行这一制度,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多方向发展,不再同于高中的唯成绩论。实行这样的制度,本意是好的,然而许多学生为了争学分所采用的手法简直让人汗颜。在评奖学金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许多人为了加分和其他同学闹得不可开交,许多人为了加分造假的事也频频出现。

2、漠视社会公德

当代的 大学生,本该是激流勇进的一代,但是在现实的面前,许多大学生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丑恶的事件根本不敢发声。为了自身的利益,一些大学生选择沉默,毫无责任感可言,和革命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相形见绌。更有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检点,随意乱丢垃圾、破坏公物的也大有人在。

3.追求权利、忽略义务

权利与义务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享受权利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然而,一些大学生根本没有义务意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讲究索取,不讲奉献,个人利益远远高于集体利益。

4. 舍本逐末,不注重传统,追求西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许多思潮的涌入,让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渐渐的`丢失了传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后,过分的追求西化。一味的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四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个体性因素的影响,也有家庭与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实现。在教育层面,社会习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在这种考分激励机制下,教师难将有限精力分配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这类德育构建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更为急功近利,狭隘地将教育孩子等同于为孩子报各类辅导班提升成绩。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错位的环境因素。

2消极影响的时滞性使高校对部分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困境显现。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不成熟,易受到成功标准庸俗化、物质化等片面观念的影响。同时我们注意到,消极理念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幼年时期对社会形成的片面理解,由于行为主体的社会性未成熟,因此较少作用于社会,但随着行为主体更全面广泛地与社会接触,即青年阶段这种片面的理念将直接作用于社会,并呈现出突发式的特征。 3当代家庭的构成模式诱发社会责任感弱化。当代的大学生多出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的构成模式客观上使得独生子女们独享了家庭全部的爱与照顾,在亲人的呵护中,常常忽视了对家庭的感恩意识。对家人和社会的期望相对高,对自我要求相对低;权利意识相对强,家庭责任感相对弱。从小在层层保护下,遇到的困难挫折少,生活阅历简单,缺乏社会实践,抗打击能力不强;认识事物比较片面,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所看到的事物现象及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辨析能力,进而容易走向极端。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从而无法产生对社会负责并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动力。

五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使之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高等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提高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高等学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除了要求教师有爱心、耐心和宽容心外,还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独立,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前提。实践证明,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人性向善性的存在和个体人格自我发展的力量,从根本上反对灌输、强迫,倡导平等对话、启发引导。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根本内涵就是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和风细雨的教化、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细致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选择、自我判断、自由思想的能力,去选择他们应该、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激发他们责任担当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2.培养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关乎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崛起关键是青年的崛起。高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发挥阵地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唤起青年大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归属感,形成民族凝聚力,激 他们民族责任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灵魂。大学生是先进思想、精神、文化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把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便是国家之幸,民族的福祉。要引导大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本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人生追求同祖国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个港湾,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能动的影响。家长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不能过分宠爱子女,要引导子女懂得担当,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谦让,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独立自主的精神,重视孩子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社会责任感相关品质的教育。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能力。家长要注意子女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家长更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让孩子接受正面的教育。

4 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一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二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5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纳入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战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始终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了“文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特色课程”的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所肩负的责任有一个具体深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专业教育课程,提高专业课质量,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学校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6在班级范围内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班级就是微缩的社会环境,教师在展开社会责任感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管理,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班集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合适的集体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爱和温暖,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在班集体活动形成团队协作概念。通过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强化其个人利益以集体利益为前提的思想观念,从而有效的提升其整体责任意识,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7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应该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起表率作用,这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8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 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社会风气、价值导向和传播媒体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通过教育来实施,更要通过制度来保障。社会应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各种责任制度,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勇于担当责任;家庭教育要突出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应发挥表率作用,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能力;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评价监督机制,努力为社会输 送品德高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浩华. 新形势下当代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xx

[2] 杨文.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 北京教育(高教). 20xx

[3] 成华军. 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xx

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讲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其特点。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21 世纪,随着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及其优势使其成为高校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技能。随着高校改革不断的深入,许多高校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高校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证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高校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的知识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因而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经过不断的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把它们整合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激发广大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以此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全部职能、活动和过程。高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主体――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辅助教学及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力资源等。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教师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及专家的关注与研究。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群体,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起到了核心和保障作用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要素,它是活的和能动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六大特点。

1.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时有较强的能力。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非常明显。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三大职能,决定了其智力要达到一定的质和量;第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人力资源必须不断更新,积累新经验,认识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第三,高校要进行智力投资,并使之转化为智力资本以便长期受益。

2.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起着主动和导向作用。高校人力资源既是单位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和客体,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的动力和主体。其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我意识强烈,能主动地寻找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如进修、读博等;二是自主选择专业,能够主动、有目的、有方向地与受教育者相结合,培养优秀人才;三是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活动。在高校里面,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是人力资源的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他们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体。学校要发展,首先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其他社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高校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人力资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为学校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投入使用以后能够继续开发,使用过程亦即开发过程。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高校人力资源在开发后,必须继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沿着“适应-不适应-开发-再适应-再不适应-再开发-再适应……”的这样一条轨迹进行,形成一个适应、不适应与再开发的环环相扣的连续链条,引领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

4.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性。高校人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资源,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受时间限制。研究表明,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后4~5年内,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不足以应付实践的需要,应该进行再学习,接受继续教育。4~5年以后,工作已经进入主动状态,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提高较快。30~55岁是一个人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年龄段,这一时期的人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5岁 后,创造性有所减弱,但教育、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工作更加成熟。由此可见,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特征,应该抓住关键时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争取取得良好的培训和开发效果。

5.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一方面培养人力资本,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成为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用已经获得的人力资本去培养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也就是说高校人力资源既是人力资本的创造者,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具有两重性。

6.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问题。然而,高校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耗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再次耗费―人力资本再次投资”的这样一条运行规律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地方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充分认识到目前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 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理念。普遍学校没有建立甚至不知如何建立统一的、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粗放、随意、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生源竞争和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高校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快速直接地解决招生、就业等宏观问题,以及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硬条件, 而忽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等“软实力”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2绩效考评指标比较模糊

绩效考评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全面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绩效考评能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和人尽其用。但从体制上来说,高校与企业有很大区别,因此不能用企业的考核要求与标准来作为高校的考核要求和标准。所以,高校绩效考评中存在考核标准无法确定、优良绩效无法评估等问题。高校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也缺少了关键性的业绩指标,比如,缺少较高的教学质量,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对于考核内容来说,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每年都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变化。

3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当前,一些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着诸如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等问题,盲目追求高学历或高职称人才的引进人才,缺少从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和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引进的人才类型、层次、素质标准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合理地论证,导致人才引进工作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表现出重视职称、学历,轻视实际能力,重视学术、轻视道德,重视引进人才、轻视人才培养等状况。

4.人事制度改革进程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推向深入,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方面。但是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却显得十分滞后,这其中有事关利益得失的原因,导致改革不深入、不彻底,改革也遇到了较强的阻力。目前部分高校的人事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其对高校的各项工作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导致难以有效调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开发出高校师资队伍所具备的能力。

四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为提升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除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外,还应该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做长远规划,加大培训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实现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1,实施“以人为本”的选拔及聘用机制

我国高校一著名校长曾说过:“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的关键之处不在大楼,不在占地面积有多大,而在与境界之高,思想之大,高等教育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与基础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等级观念淡化,在人格上双方是平等、独立的。所以加强沟通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领导与员工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可以有设立 校长接待日、设立校长信箱等,让教职工可以知道领导的决策有哪些,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同样还要经常组织人事部门深入基层,了解大家的所想、所做以及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等,并且公开的进行办理,让教职工参与到决策中去,唤起他们的集体意识,以此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人才的选拔,竞聘上岗的管理,学校对双向选择的方针坚持的前提下,应该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聘者与学校之间相互需求的吻合程度。竞聘者必须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上形成和学校一样的观点。同样,学校应充分考虑竞聘者的发展和实现其价值的高层次的需求,力求为学校教职工提供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营造激励人才干事业、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

2对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统筹兼顾,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学校的发展既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以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一批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政、教辅人员以及工勤技能人员,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作。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享誉全国的大师,同样也需要能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和服务教师的各类管理人员全方位的服务。所以,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把人性化管理思想融入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人的差异性、层次性,强调人的不同需求,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合理使用,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推进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各类各层次人才,使他们各司其职,人尽其才。

3.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充分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采用“量化管理”,无论是对业务水平还是对教学、科研能力的考核,除了教学课时、发表论文以及项目课题等硬性指标外,大多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评价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奖惩性,忽视发展性。部分高校对教师质量评估不区分学科均沿用统一的标准,对教师的评价局限于业务水平上,缺乏对其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缺乏科学性的考核标准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高校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而影响到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势在必行。在具体的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确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设置考核机构――全盘考虑考核内容――严格把关考核程序――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同时考核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以绩效为中心,要转变目前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的考核方法,特别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性。其次,由于不同学科在科研工作的内容、性质以及特点上具有较大差异,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因此制定考核标准时不可“一刀切”。再次,由于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律,考核周期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再者,考核全过程应向全校教职员工公开,以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结果的客观、有效。最后,考核结果最好量化,不要出现比较模糊的考核结果,比如,“不称职”、“基本称职”、“称职”以及“优秀”等。

4注重人才潜能开发,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发挥教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的原则,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搞活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分配上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立重贡献、重实绩,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制度,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

总之21世纪是一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其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寻找正确的创新路径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路,既要务实,又要敢于大胆创 。

参考文献:

[1] 程亚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现代交际. 20xx

[2] 张玲燕,张艳丽.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机制的构建[j]时代金融. 20xx

[3] 赖传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xx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的探讨

【摘要】教育,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今天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教育资源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培养更多的社会适用人才以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各高校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科教兴国的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完善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也成为了当今许多高校的问题。

【关键字】教育发展,高校财务,财务管理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管理是由国家投资建立的,而高校的财务管理自然就有国家的有关部门管理,但事实上并非这样,如果国家统一管理会导致高校的资金使用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与管理,所以政府部门因为不能深入的了解高校的财务使用,而建立高效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校长作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从而保证了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

而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集中在一下三点:

1、校方靠自己的力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实,使高校必须要转变“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走“争、创、筹”的路子,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建立稳定增长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纵横机制,为自己争取足够多的经费,以免学校财务出现纰漏。

2、校领导要提高理财意识,学校的财务负责部门要做好规划,搞好预算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能只注重计算花费而不预算成本,白白的浪费多余的资金。

3、做好财务分析,改进财务管理。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评价,客观总结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防范高校财务风险。高校作为一个公益部门,它是以教育学生为主的,它是非盈利的,针对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的不足,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制度防范高校的财务出现风险。例如国家严格控制高校贷款规模,并且教育部与财政部对高校贷款的原则、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均作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通过―系列指标测算,对贷款规模过大的高校给予风险警示,以防范财务风险,确保经济活动和资金活动的安全。

二、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底下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对内部财务控制重视不够

部分高校领导内部财务控制概念不清,理解不正确,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因此不够重视,使得高校财务控制的效力大打折扣。个别领导甚至破坏既定的内部财务控制程序,导致高校财务管理流于形式,使学校利益受到损害。对于高校财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模糊,也造成了制度的不健全。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

目前,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在观念上长期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3、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一般高校财务都是统一领导,而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着两种极端,导致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问题。在校长负责制下,高校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分块负责掌控的,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已经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张皮,在履行审批支出权力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义务,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这就与高校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不利于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

4、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各大高校所强调的,都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财务人员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缺乏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职业判断、沟通协调能力差,不能够熟练运用新技术、方法去分析判断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议

1、确立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高校经济工作要遵循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要统筹兼顾,加强管理,促进高校事业协调发展;要把握资源的经济属性,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资源,加强财务分析,加大对经济活动事前、事中控制,提高经济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效益性。量力而行,发挥财务在实现事业发展规划中的保障作用,又要开拓创新,发挥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以合理配置高校人财物资源,使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落到实处。

2、提高对内部财务控制重视程度

强化高校领导的财务法规意识和财务控制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遵守财务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在职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工作者更要树立责任意识,以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己任,激发工作潜力。财务人员要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人员要进行会计法及会计报表知识培训,更好地利用会计信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内部财务控制不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事,它还与学校内部其它各个单位、部门都发生联系,也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内部财务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文化需要的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高校办学形式渐渐走向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这个时候,就需要财务管理要清晰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要制定一些激励政策,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思想,坚持效益优先,调动广大职工创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科技、资产的优势,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实验室,投资见效快、效益好的校办产业,引进社会资金办学,依法多渠道筹集教育资源。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视财务基础性工作,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运用市场机制,对闲置资产进行市场评估,以确定处理价值;防止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加大对专利、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学校资产购入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审计后付款,减少资金流失。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优化财务支出结构;加大二级单位管理日常性支出力度,调动基层控制支出的积极性。

结束语

现如今,市场经济越来越普及,在此条件下,高校想要在继续立足,就要在发展中求生产,不能够陈规蹈矩,一味的只注重教学而忽略了财务的管理。所以,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创建新时代新高校。

【参考文献】

[1]李仲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理性反思与对策构建[j].理财广场,20xx(3).

[2]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大众商务,20xx(04)

[3]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8)

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创新

【摘要】社会保险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做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包括创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创新信息平台和创新人才建设四个方面。

【关键词】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它具有强制性、客观性和社会个人主体性的特点,可以起到提高幸福指数、再分配社会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但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让社会保险更好的为企业职工服务,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目前,无论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企业领导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旨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由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企业会按照相关法律为员工购买“五险”。但是,企业社会保险的管理却流于形式。为了节约资金,许多企业不会引进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1]。通常情况下,企业社会保险的管理划分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但是财务部门缺乏相关社会保险管理的知识,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然后,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由于缺乏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团队,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员工登记、工资扣划缴费、社保费用结算等阶段。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填表、盖章、审计来完成,缺乏科学的社会保险管理流程。同时,许多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并未引进科学的管理系统。这样造成管理效率低下,阻碍了社保信息化建设,影响了社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外,企业内部社会保险法律难以得到贯彻实施。虽然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链短缺,拒绝为员工办理和缴纳社会保险。在缺乏有效监督的环境下,社会保险难以得到贯彻实施。这样缺少相关法律监管,给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造成很大影响,难以保证企业员工的生活稳定。

二、创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1.在管理观念上创新

要创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观念上创新。社会保险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逐渐完善。但是,任何事物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为了提高幸福指数,必须在观念上创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观念必须兼具管理和服务,创新管理观念,即寻求更好的方法管理社会保险和服务群众。目前,大多数企业仅强调社会保险的管理,却忽视了更好的为广大员工提供服务。我们的企业管理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保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员工的利益,管理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只有建立这样的管理观念,才能发挥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切实为广大员工谋利益。

2.完善社会保险管理的制度

首先,必须引进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来管理企业社会保险。只有引进了专业的管理机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保险的科学管理。专业的管理机构,可以为企业引进科学的管理制度。引进管理机构的前期投入可能会比较大,但是一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节约更多的管理投入,并减少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纠纷。所以,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是一个长期投入,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2]。

其次,通过专业的管理机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生育保险,在统筹管理好“五险”的同时,针对每一个保险,还必须出台单独的细则。针对离退休员工,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用隔代的资金支持老员工的生活。对于在职员工,因工作受伤的情况不可避免,及时发放工伤保险,为受伤员工提供生活保障。在投保满足一定年限之后,失业的员工在未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可以享受到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失业保险。企业医疗保险是保障员工“病有可医”的基本保障,必须在定点的医保医院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主要针对女性员工,在怀孕期间不能继续工作, 过生育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客观的经济支持。统筹管理“五险”,建立完善的保险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员工服务。

3.创新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目前,社会保险的管理早已进入数字化信息管理时代,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社会保险信息。为了实现企业社会保险的科学管理,各企业必须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引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信息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办理流程,完善员工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平台。目前,国内众多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很多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但是这些系统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无法满足企业对系统的要求。所以,一定要甄别出高质量的管理系统,选择一些大公司开发出来的系统。全国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各企业的管理系统,都有一定的要求。各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管理系统,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3]。

4.创新社会保险管理人才建设

社会保险管理人才是管理系统的基础,企业一定要选择专业知识过硬、敬业奉献、踏实负责的管理人才来管理企业的社会保险。首先,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社会的发展必定带动管理系统的更新,而首先必须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进行更新。通过他们的思想创新,带动整个管理系统的创新。然后,针对不同的社会保险,开展不同的业务培训。社会保险的管理不仅仅包括社保的办理、缴费,还有费用审核、结算、基金管理等其它内容。业务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确保社保管理工作高效稳定的运行。最后,要强化社保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社保工作,是确保员工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社保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员工,必须向他们灌输服务意识。当然,这种服务意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必须体现在工作中,主动为员工提供帮助,主动介绍社会保险办理流程,主动讲解国家政策。这些都是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的体现,建立“细心、耐心、关心”的“三心”服务理念。

三、总结

社会保险是关系到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保障,管理好社会保险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创新社保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提出了创新的方法来改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从观念创新、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创新信息化平台和创新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我们系统的介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齐骏.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变革.现代商业,20xx(32):第73页.

[2]姬维.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山西建筑,20xx(02):第242-243页.

[3]于晟.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难题与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xx(01):第51-52页.

浅析社会老龄化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摘 要: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中国社会老龄化有着老龄人口数量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等特征。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诸多不利影响,为应对社会老龄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建立并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立法、发展老龄产业、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等举措来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现状;措施;建议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发展阶段及特征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 20xx 年到 2100 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到20xx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3.28%。到20xx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第二阶段,20xx年到20xx年的加速老龄化阶段。中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 20xx 年,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第三阶段,20xx年到21的稳定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老龄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预计到 21 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峰值时,人均gdp也只能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是一个“未富先老”的过程。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

1.“人口红利”的衰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口红利”的衰退。最近30年来,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显著。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影响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最近这两年,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都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日显突出。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在不远的将来,劳动力紧缺会慢慢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们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保障压力加大。老龄化研究中,老龄人口抚养比是一个重要指标。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xx年抚养15.60人,据预测到20xx年需抚养29.46人,20xx年则达到48.49人。抚养比的急剧上升导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基金等国家财政支出的急剧上升。

3.个人消费减少。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一般而言,在老龄化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消费支出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由于收入降低,老龄人口的消费水平将下降。扩大内需是中央制定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个人消费减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三、我国政府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进程。

1.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由单一的社会统筹制度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管理方式也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当然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覆盖面过窄、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养老保险金投资收益偏低等问题,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修改和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2.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偏低。一方面较低的退休年龄加重了社会保障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还有精力有能力而且愿意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有多年专业经验的人士在各个领域都非常匮乏,过早地让这批人员退休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退休年龄问题。很多国家都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延长退休年龄也在当地社会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

四、我 应对老龄化的一些建议

1.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包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人口红利”的日趋消失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应仅依靠人口红利。

2.加快相关立法。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归根到底要靠法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总的来说,有关老龄人口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滞后于老龄化的发展。为了维护老龄人口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尽快制定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家庭赡养等专项涉老法律、法规。

3.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因此要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国家对老龄产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老龄产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发展老龄服务业,培育老龄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同时我们也要大力研制开发老龄消费品,培育老龄用品市场。

4.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生育率的方案,逐步调整人口结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味地控制人口数量,会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我们需要根据现实国情,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龄人口比重过高。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相互兼顾的人口发展规划,合理控制生育率,优化人口结构,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冰,张伟.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xx-10-11(1).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 20xx-02-23 .

[3]李津.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1).

道德诚信危机威胁社会良性发展 第3篇

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尤其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这些民主国家留过学、经过商的人,都知道信用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必需品。

王华斌在2010年的一篇博文中就指出,只要将良心换成狼心,中国的任何岗位都能发财,而中国穷人大多都是良心放不下的人。

该博文介绍:有位农村的亲戚到城里来,谈起了金浩茶油的事。他说他自己种菜卖,从来没有打农药,就是怕自己的良心不安。作者说正因为你有良心,所以你才贫穷,金浩茶油如果不是因为这事败露,它们今年都要上市了,这是多么大的财呀。这位亲戚问他,难道富起来的人都是没有良心的吗?他反问农村的亲戚:如今富起来的人,谁敢说自己问心无愧呢?!

这就是中国这个年代的特征,有良心的人肯定是穷人;而富起来的人肯定都是没有良心的人。作者举例:老家有个队长,在外面包小工程。如果人家要他做点工,就尽混时间;如果人家包工包料,他就偷工減料。正因为这样昧良心干活,所以他也快速地小富起来了。而当时带这人的师傅,卻为人老实还是贫穷。因为中国社会不是每个人都是样样精通的专家,所以被糊弄是中国人的通病。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小商小贩都是没有良心的富;而老实的相反还竞争不赢。如今的农村,村干部是新生富翁阶层,想当初他们也是收入最低的人。老实的村干部还得自己种田维持生计,而没有良心的村干部就依靠欺上瞒下,把农民的补贴费据为己有。现在的村干部,连农民拆迁款都敢提成,所以如今的村干部成为新时代最富有的人,当然这必须是最没有良心的人才能干出来的。因为土地款按照规定应该是赔偿农民的,连农民拆迁款都贪污的人还有良心吗?所以最没良心的村干部,是最快致富的人。

如今政府官员就更甚,权力谋私是特色。权力是公权力,而谋私卻是自己的,这才造成了中国社会有权必谋私的社会现象。中国跑项目要好处,中国评职称同样还要好处,就连中国提拔干部也是好处先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掌权者能有良心吗?!所以,中国社会的项目不公,中国社会的职称不公,中国社会的干部提拔同样还是不公,因为中国行使权力的人没有良心,所以才造成这些社会不公。然而这些人在製造社会不公时,卻把自己培养成了富翁,所以说,官员也是没有良心的人才能富,而且财富与良心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越是缺德的人越富,这已经被中国社会的腐败分子证明了。

中国社会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没有良心的才能富,一位医生,明明知道患者已经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他卻还要别人开刀。最后人家花了8万多的手术费,依然还是两个多月就去世了。这就是没有良心的体现,人死了还要其后代背负巨债。中国的教师,同样也是没有良心才能致富,如今的教师个个有多个工资卡,就是中国社会没有良心的乱收费带来的。

中国的专家学者,只要没有良心就能暴富,如某认证公司,明明一家公司全部从实际出发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可专家竟然说这不合格,要5万元钱另做。结果只是用别人的文件给这家公司改个名字再复制一份,就这样两天这个专家就赚了5万元。而王华斌指导这家从实际出发制定管理体系5个月,竟然只有1500元的补贴费。为什么ISO9000没有给中国人带来质量安全感,卻培养出了不少通过认证而发财的千万富翁,就因为这些专家学者没有良心,竟然把有毒的奶粉和油推销给中国的老百姓。

这就是中国社会,没有良心的人在危害社会的同时,自己卻成了富翁。

王华斌说,如果中国人都有良心,中国社会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假冒伪劣;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没有良心,中国社会也不会这么两极分化。中国社会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高薪,竟然是建立在下岗了几千万员工的基础上的。当他们拿著几千万的年薪的时候,下岗人员竟然只能依靠低保生活。中国社会没有任何单位给过下岗人员补贴。

现在有些专家学者还在误导老百姓,说中国富人是相信创造财富靠规律而致富的;而中国的穷人则是相信创造财富因运气而贫穷的。卻不知道中国的财富是全民的,而只有没有良心的人才敢据为己有,所以中国富人看到改革就是机会,而中国穷人因为良心而看到的永远是障碍。在现在的中国,有良心的人是永远难以致富的,这是一条被改革开放30年证明的真理。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你有一颗永远也放不下的良心;富人为什么富,因为他们早就将自己的良心换成了狼心,这就是中国社会穷与富的秘密。

纵观中国大陆整个60年,1950年代的人,绝大部分是非常悲惨的人,他们遭受饥饿,接受洗脑,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压迫。1960年代出生的人,是比较幸运的,虽然有痛苦的童年,但赶上了改革开放,他们现在不少人成为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主流。国内中产阶级和亿万富翁的年龄,平均年龄是1967年出生的人;千万富翁是1971年出生的人。这两个阶层是中国大陆现在政策获益的人。但是现在,人们发现,最悲惨的阶段就建立在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的这些人。1980年代这些人,他们的遭遇是:上学需要钱,毕业之后没有工作,然后紧接着高房价、高物价。买不起房子,没有房子就结不成婚,所以就祖孙三代去给他买房子,一旦这个房地产崩溃的时候,他们全部的希望都破灭了。而到1990年代人,早期1990年代的人开始大学毕业了,他们所面临的更严重的一个失业率。房地产在高涨同样是困扰他们,他们可能连婚都结不起了,没办法结婚,没有钱去结婚了。所以,在整个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这几个年龄层,真正最苦的就是80后和90后。他们在社会上没有劳保、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作。上大学交高额的学费,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还要买高价的房子。这是他们面临的比60后、70后更艰难的一个局面。而这些人,将来可能会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而这是被逼的。

人们看到浙江法院公佈的一个数据:2010年浙江省高级法院跟中级法院统计的经济纠纷案的每年增长率为80%。当中增长的案件,全都是政府对外资企业的诉讼案。因为政府土地财政在土地卖光后没有钱了,就要利用各种政策上追究这些台商、外资企业在过去政策漏洞中所犯的法,对它们进行罚款。整个2010年,在仅仅浙江一个省,就有130万件外资企业的纠纷案,可以想象,这种纠纷增长80%,在全国达到什么程度。所以,现在就可以看到很多台商、港商包括一些外国商人,都讲:“在中国大陆上当受骗了,被大陆政府坑了。”显而易见,现在,政府对自己的穷人的钱,已经达到了再也压榨不出来的地步,他们太穷了,挤不出钱来了。於是,目光就盯向了企业界,包括内外资。

其实,这当中也体现一个社会诚信问题。无论是王华斌所说的“只要将良心换成狼心,中国的任何岗位都能发财”,还是政府对穷老百姓榨取到无法再榨的地步,然后就针对企业敲诈(所谓的钻“政策漏洞”所犯的法,首先也是政府的责任,是其政策的残缺),抑或80后和90后的困境,全部的责任,当归咎於这个制度的毫无诚信。

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的老百姓,在这些国家都有由信用评级机构对每个人的信用情況进行跟踪、评价。在你买房、买车的时候,经纪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你的信用。如果你的信用达不到标准,经纪人就会遗憾地耸耸肩膀,告诉你这个事情没法办,就是不能买房、不能买车。当然,贪官的大奶、二奶和儿子、女儿来到这些国家,用成箱成捆的现金美元、欧元买。因为钞票本身不会因为贪污得来而变臭,所以用现金买房、买车,就不必去查信用。

长期生活在以信用为本的社会,靠工资生活的正常人,买房很少有不贷款的;买车也是需要贷款的人多。在这些国家买货退货,是家常便饭。多数商店连问都不问,就给办理退货手续。有的商家个别办事人员会问几句:用过吗?有什么问题吗?你说没用过,人家就不会怀疑;你说不喜欢,人家也不再多话。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商店、极个别的办事人员会节外生枝、刁难你,不愿意办理退货手续。如果你坚持要退,可以找经理。还不行的话,就可以找消费者保护协会,也可以去法院起诉。在是非不容易判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況下,法院和消费者保护协会都是偏向消费者的。

在中国这一切都是完全相反的。消费者与商店发生争执的时候,由於商店是强者,有钱贿赂法院和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往往是消费者损失钱财又生气、打碎牙齿和血吞。这样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尤其是对於法院等公共机构,更是深恶痛绝。中国是“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们常说,只有中国自己的想象力不够丰富的问题,没有当今官员干不出来的坏事。

由於政府官员带头搞诈骗,中国社会已经是信用丧尽,除了自己谁都不信。新华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报》在2011年1月18日发表文章说,怀疑和警惕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假的”早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口头禅。社会调查机构对各种职业的诚信作过调查,妓女的信用最高、政府官员的信用最低。由於怀疑和警惕使人神经绷紧,中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超过一亿多。据世界通行标准,中国的精神病患者超过人口总数的10%。

中国社会形成整体性诚信丧失的原因,在於制度性的腐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2011年1月8日“中国改革2010年会:转折与转变”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突破;二是腐败的蔓延,侵入政府肌体,影响政府公信力。吴敬琏说,首先,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即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早已走到尽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新问题,1980年代初,中国政府便提出将经济发展转到以消费提高为基础的轨道上去。此后,“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他表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突破,在於体制性障碍。其中,政府掌握过多资源,抑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相反,一系列集权式的制度安排,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大量投入资源,获得GDP高速度增长这一“虚假繁荣”。

吴敬琏称,腐败问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第二大问题。腐败的蔓延,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民众对於执政党的不信任,“一些很小的事件常常造成官民对立,引发群体性事件。”他认为,腐败问题的根源仍在於体制性障碍。行政权力介入交易,官员利用权力实施非法“寻租”。尽管中纪委曾努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清理“寻租”的制度基础,“但清理审批制的行为,並未贯彻到底”。相反,近年来,行政审批用各种方式越发宽泛起来。

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保留国有经济不坐大的原则外,在体制外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使两条轨道处於长期交错状态。特别是2003年后,为应对当时经济过热,政府採取加强行政管制,增加了“寻租”的可能性。在“寻租”上取得既得利益的官员,反对、阻止改革,使腐败问题难以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停止。

吴敬琏指出,在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一些合理的制度性安排不可缺失。早期,市场秩序、市场关系依靠熟人市场维持,信誉、名声具有威慑力量。而到了20 世纪末期,“非人格化”市场交易逐步成熟,合约的履行必须依靠第三方执法来维护。但直到现在,明细的法律、公正的执法依然无法保障。一些商人为此寻求当地政府、官员支持,出现另一方面的“寻租”需求,导致腐败问题进一步蔓延。

铲除制度性障碍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目标是实现1992年第14次代表大会所说的,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同时强化与市场化配套的政治改革、社会改革。

中国社会的诚信问题,在於中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腐败,而腐败的根子,则在权力不由人民所赋予,更不受人民所监督、所制约。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如果不从这个根子入手,所谓的一切改革,就如3月14日温家宝总理所言,所有的经济改革成果,将会毁於一旦。如何重拾社会道德风尚,已关係到整个民族和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在3月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表示,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暴露的问题集中在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而中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形势更为複杂严峻。

500元存款3年缩水百余元

■据《潇湘晨报》报道,“3年前在建行存了500元,现在去取,没想到账户上只剩下382元。”存在银行的钱不但没利息,还贴了本钱,长沙市民李女士怎么也没想通。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这3年银行收取了相应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和短信通知费。

打桩不算閒置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钱塘江边一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目前仍是一片荒地,而该项目施工许可证规定应在今年1月14日竣工。早在2006年11月,上述土地使用权已被开发商竞得。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认为,该地块已打桩故可不视为閒置,而业内专家认为,只打桩不建设就是变相囤地。

存款变保费?

■据《东方网》报道,石家庄市的黄先生向记者反映,他的母亲王大娘3年前在当地工商银行存的3万块钱,现在才发现竟然是交了保险公司的保费。而离奇的是,投保人一栏的签字竟然不是王大娘亲笔写的。

■3月7日,在浙江德清县工商局消保分局的指导下,浙江省德清县首批美容、足浴以及健身等行业的12家单位成立了预付式消费诚信联盟。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诚信,诚信缺失,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及由诚信缺失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

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诚信。为了解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的现状, 2011年2月11日至2月14日, 《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调查数据显示, 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 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 48.7%评价“一般”, 接近半数 (46.6%) 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 甚至“很差”。我们对此更多的是一种反思。据《人民日报》报道, 人们购买的书刊音像制品当中, 盗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对北京、沈阳等地古玩文物市场调查, 有些摊点摆放的全部为假货。诚信缺失导致了太多的社会问题, 不仅会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 、当前我国诚信缺失导致的社会问题

首先, 诚信缺失扭曲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缺失会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 限制发展, 为防范风险增加交易成本。如果失信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惩罚, 守信者就会做出调整, 出现失信行为。若越来越多的认同了这一理念, 诚信缺失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就发生扭曲造成损害。

其次, 诚信危机加剧社会公信力的下滑。社会公信力是维系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准绳, 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公众事件, 从“华南虎照”到“躲猫猫”, 从“开胸验肺”到“钓鱼式执法”, 以及数不胜数的“被хх”, 说到底, 都是对社会

公信力的挑战, 它会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道德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 决不能熟视无睹。

最后, 诚信缺失使社会秩序失衡, 引发公众心理焦虑。诚信的缺失, 使每个人和社会变得非常敏感, 从而使社会秩序失衡。同时, 诚信的缺失会使社会成员在心理上高度紧张, 缺乏安全感, 感到十分孤独, 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焦虑。

二、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根本动因

市场主体的所有行为都受效用驱使。失信者通过自己的失信行为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经济利益。但由于心存侥幸, 失信行为可能不被发现而逃脱惩罚, 或者失信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惩罚导致的损失;或者失信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诚信带来的经济利益。失信行为便不可避免。

(二) 、信息获得不对称是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活动是要相互交易来进行, 市场上的信息量增大。而我国的市场机制远未完善, 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 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之间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三) 、法律法规不健全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法制不健全、政府监管能力不足, 舆论监督不力等因素, 会使得失信者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 或者即使受到惩罚也很轻微。

三、加强我国诚信体系建设, 推动社会诚信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 、加强诚信宣传, 树立诚信信念, 营造良好社会诚信氛围

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 从思想上廓清人们的认识误区, 确立义利并重的现代诚信价值理念。通过各种形式去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多宣传先进典型, 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氛围, 让人们感知诚信交易的重要性、诚信问题的严峻性, 从而树立“诚信交易”意识, 进而自觉地诚信做事。

(二) 、培育信用服务中介组织, 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

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信息服务组织, 建立起对公众开放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和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 将这些数据库中的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组织共享, 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

(三) 、进一步完善诚信法律法规, 构建制度化诚信体系

首先, 要重视政府诚信制度建设。政府自身的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对公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在社会管理中, 我们必须是目标为了群众, 同样也要依靠群众, 要相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越俎代庖。

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社会诚信制度的核心, 完善高效的个人信用制度是建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突破口。当前, 应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 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 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 引导个人增强诚信观念, 抵制失信行为。

最后, 要建立健全相关诚信奖惩制度。构建诚信社会必须要有制度性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 伦理文化才能培育成可持续的力量。对于失信行为, 要有严厉的惩戒措施, 让其付出沉重代价, 唯有如此才能鼓励诚信的人, 树立人人诚信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雷丹, 邵秀娟: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现状、原因及对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4

[2]赵振增, 王浩:博弈论视角下的社会诚信问题研究.理论视野, 2011, 2

[3]辛向阳: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诚信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4

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第5篇

(一)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不可或缺的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详细说明了诚信的作用,这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主要内容是诚信。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即诚实守信,诚实是指保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事求是、不任意夸大或者缩小事实;守信是指遵守契约,不投机取巧。这就需要经济活动主体做到诚实待人。在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经济关系为信用,是社会生存发展的根基,缺乏信用,将无法维系社会正常运转。

(二)诚信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一,信用信息能够确保市场充分发挥效率,在不确定性中促使经济主体节省成本,保障或者增加收益,有效延续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量出现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自然形成了不确定性与市场风险,扭曲了经济主体,降低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

第二,信用管理制度可以延长博弈过程和时间,避免出现潜在欺诈问题,确保市场积极发展。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最大化的利益目标,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的状况下,假如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对其限制,则在交易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欺骗行为。实际上,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交易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进行博弈。在博弈有限的数量中,假如经济主体担心将会是最后一次交易,都不敢信任对方,那么就不会存在信用关系。因此需要构建自行履行的信用管理制度进一步对交易进行约束,帮助经济主体可以自行塑造信用形象和交易对方之间的信用关系。

第三,信用管理机构的社会化信用服务行为,确保了有序实行各种经济活动和交易,保证市场经济的运作效率。信用管理机构利用将专业化的防范风险和处理信息提供给市场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程度,节约了信用交易所需的成本,延伸了博弈过程,拓展了市场规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失诚信的危害

1缺失诚信是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失衡的具体原因。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已经逐渐脱离了短缺时代,进入了买方市场时期,面临着消费不足的巨大挑战,我国长远经济政策是扩大内需。但是,由于缺失诚信,造成市场中充斥了大量的伪劣商品。结果导致投资主体怯于投资,消费主体无法消费,进一步无法充分发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功能。

2由于缺失诚信,极大削弱了将诚信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经济往来更加重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模式。这一向现金交易、以货交易等退化传统交易方式的趋势,为企业节省了生产资本以及降低了投资风险,强化了预期投资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与银行更加谨慎与收缩投资行为。

3缺失诚信也对有效构建我国一些特殊经济政策造成了影响。例如,改革城镇住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因为缺少诚信制度的支持,将很难实施改革。

4在金融系统中不断累积诚信风险,特别集中于国家银行,最后,不断延伸的失信行为,导致道德风险加大,混乱了经济秩序,加重了财富分配不均。尤其是部分企业与个人通过违法犯罪等方式达到暴富,损坏了市场制度的信誉,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5缺失诚信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国家诚信环境的好坏是国家投资者对环境恶劣情况进行衡量的尺度。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环境的缺失,促使外国投资者产生了顾虑,不但增加了我们对外资进行吸引所需的成本,并且加大了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成本,阻碍了我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三、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诚信原则的思路

(一)宣传诚信理念,提升公民道德水平

第一积极提倡诚信,加强社会的诚信理念。在现代化社会中,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信。从前的信很多都用于对朋友关系进行处理,逐步扩展到市场经济中的人和人、企业和企业之间,因此可以更好的体现作用。第二积极培养将诚信作为中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标准。在全社会推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积极遵守诚信,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事业的关键内容。

(二)强化法制建设,保证诚信规范

虽然诚信是规则的根据,但是缺少规则,诚信也将无法存在,国家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提倡诚信,都无法利用法制加强诚信。从微观角度分析,诚信和法制之间关系紧密。在不断完善的竞争制度中,诚信的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而诚信缺失的人最终会被淘汰。可是,在竞争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诚信的人迫不得已隐藏诚信而主动与社会相适应。可见,要想得到完善的市场竞争制度,关键是健全法律系统。

(三)通过社会制度对诚信生存环境积极维系

缺乏诚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本较低。在诚信机制完善的国家,一旦在诚信档案中产生污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在中国,不管是从立法还是执法上,惩罚诚信缺失行为都不能提高失信成本到无利可图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失信惩罚制度,这也是对诚信系统进行巩固的重要步骤。解决市场经济中产生的诚信缺失问题,需要系统管理制度建设。在构建有关法律的同时,重视严厉执法,产生一整套诚信激励、失信惩罚的制度,促使诚信良好的企业与个人获得社会的信任,进一步取得巨大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犹如经脉,很好的联系了经济交往主体。只有不断完善经济诚信环境,促使其贯彻落实,才能确保健康发展成熟经济。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诚信环境,对于推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诚信社会体系构建的经济学分析 第6篇

诚信,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种基本美德。诚信的内涵是诚实信用的品行, 诚信本质上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诚信的价值是巨大的, 能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本质上来说, 社会诚信是不同的个体自利之间斗争所达成的一个互利均衡的结果。社会诚信包括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和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是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重点和突破口, 个人诚信是基础, 政府诚信是关键。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开展诚信社会体系建设时, 必须要加强对诚信及诚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诚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解释, 这些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博弈论等理论, 笔者从以上三个不同的视角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为诚信社会体系建设提供经济学支持。

二、诚信社会体系构建经济学分析的意义

我国的诚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诚信社会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诚信体系建设研究理论。近年来, 诚信缺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 经济领域中的诚信问题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因此, 从经济学角度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经济学分析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诚信建设是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 更关系到整个社会及经济发展大局, 在对其研究时必须寻求理论的有利支持。从经济学的不同视角对诚信建设进行解释, 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必将从根源上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 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 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正是因为这些国家在诚信体系构建上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细致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发达国家完善的诚信社会体系的形成。在开展诚信社会体系建设时要加强对诚信建设的理论研究。

(二) 经济学分析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信是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的产物, 诚信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价值非凡的“无形资产”, 诚信是政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诚信是个人工作、生活的“通行证”, 诚信贯穿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 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对企业、政府和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曾提出加快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在全面总结近些年来我国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1]通过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到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 从而解决我国在诚信体系建设中需要从哪些方面建设、如何建设等问题。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时, 首先要构建诚信社会体系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从而从一定的高度来指导诚信社会体系构建的实际操作。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对诚信社会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诚信社会体系构建的经济学分析

(一)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诚信社会体系构建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 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 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不一样, 部分人所掌握的信息总比另一部分人多。信息不对称的产生主要由于不同的经济个体获得的信息不同所致, 而不同信息的获取又与他们各自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关, 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经济个体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对称性。我国社会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不充分, 放出的贷款收不回来, 形成呆账、坏账;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难辨真伪, 导致损失;消费者被厂家打出的广告所蒙蔽, 购买了价高质劣的商品。信息经济学认为, 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 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在企业或个人的交易中, 一方可能隐瞒一些信息或者一方所掌握的信息要比另一方多一些, 市场交易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正确的分析企业或者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实现交易主体关系的均衡, 达到交易主体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交易过程中, 如果企业或个人交易行为透明度低, 或者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不畅, 他们之间就会存在信息不对称, 信息优势方就会产生失信行为, 企业或个人的失信行为不能被所有潜在的市场参与者及时发现, 那么失信的企业或个人就容易摆脱信用的约束;如果企业或个人交易行为透明度高, 同时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畅通, 社会失信行为就会减少, 因为其他市场参与者可以有足够的信息判断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 从而制定正确的对策。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 要解决失信问题就必须增加企业或个人交易行为的透明度, 健全交易行为的信息传递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进行信息披露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2]综上所述, 对于企业或个人之间的交易行为, 由于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道德风险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和可行的途径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来规范交易双方, 从而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二) 诚信社会体系构建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 (Game Theory) 又被称为对策论, 是研究各方策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 理性决策人的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根据双方的信息获得不同, 博弈论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也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是一种建立在纳什均衡基础上的均衡概念, 其基本思路都是通过逐步剔除不合理均衡而得到更为精确和合理的均衡。所谓纳什均衡, 是指博弈中在其他局中人的策略选择既定的前提下, 每个局中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 所有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即为纳什均衡。

通过上面对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分析, 市场交易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行为, 信息劣势方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尽可能的实现最大化, 会采取措施来限制信息优势方的行为。而信息优势方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自身的利益尽可能不受到损失, 这就会在交易主体之间出现博弈现象。根据交易主体之间博弈的次数, 可以分为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对于笔者要分析的诚信社会体系构建而言, 从短期来看, 交易双方进行的是一次博弈, 博弈中局中人对自己与其他局中人的策略和支付函数都有充分的了解, 行动同时进行, 但是每个局中人不能观察到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因此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从长期来看, 交易双方进行的是重复博弈, 每个博弈局势彼此独立, 一个阶段的博弈结果不会改变其他阶段的博弈局势, 所有局中人能够观测并记忆以往所有的博弈历史。同时博弈的最终结果是要实现双方的共赢, 也就是说, 要实现市场交易主体的效益最大化。

1.一次博弈

在市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诚信与利益两者之间形成某种线性关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 使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诚信行为的坐标。在此前提下, 企业在市场交易中诚信与否, 同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在一个信用环境不好、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社会, 假设现在市场上有A、B两家企业, 在他们的交易过程中均存在以下两种选择:诚信或不诚信。如果两者均选择诚信的话, 那么生意成交、利益共享, 各获得的效用为5。如果有一方选择不诚信而另一方选择诚信的话, 诚信者因而损失的效用为-3, 不诚信获益的效用为10。如果双方均选择不诚信的话, 那么大家互不信任, 生意谈不成, 在存在资金成本和资产折旧的情况下, 双方各付出的代价为-1。在A、B双方的博弈过程中, 其各自战略选择均是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条件的, 由图1不难看出, 对A而言, 无论B采用何种战略, A采用不诚信战略的收益总是最大的;同样, 对B而言, 也是如此, 于是在一次性的博弈中, 得到了这样的纳什均衡, 即两个企业都会在交易中选择不诚信。这样就可以列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矩阵:

如果市场中存在着完善的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企业不诚信不但得不到10单位的收益, 而且, 还要被惩罚5单位, 诚信企业的损失和预期收益会得到适当补充, 随之得到2单位的收益。那么, 两个企业的得益矩阵就发生了变化 (如图2所示) 。

于是得到, 在企业之间存在一次博弈时, 并且所在的环境是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中, 企业的最优策略就是不讲信用, 如果不讲信用被大多数企业作为最优策略时, 企业之间的信任随之降低, 信用环境就会恶化;相反, 在一个信息传递方便、市场监督机制健全的良好信用环境中, 如果某家企业某次不讲信用并因此获得额外利益, 但别的企业可以很快知悉并在其后的经济交易中拒绝对它提供信用, 或者信用监督机制对失信的企业及时进行惩罚, 那么这家企业就会处于孤立状态, 从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 从短期来看, 在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都很健全的社会环境中, 企业不讲信用不是其最优策略。

2.重复博弈

假定在上面的例子中, 企业A与企业B的交易不只进行一次, 而是有可能重复进行, 再看企业A与企业B的交易, 第一次交易中企业A首先选择诚信, 如果企业B选择不诚信, 得到10个单位的收益。但企业A观察到这一结果后, 就会选择不再与企业B交易。那么企业B的总收益即为10。如果企业B选择诚信, 得到5个单位的收益, 并有p的机会进行下次交易。那么下次交易的收益就是5p, 再下一次交易的收益是5 p2, 则得到, 企业B的总收益为5+5p+5p2+5p3+…….=5/ (1-p) , 只要企业B重复交易的总收益大于第一次交易选择不诚信的收益, 即5/ (1-p) ≥10, 也就是下一次交易的机会p≥1/2, 企业B就会选择诚信, 而不是选择不诚信, 这样诚信得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 在重复博弈中, 由于一种局势多次重复, 局中人需要考虑到长远利益, 所以在其中可能会达到比单次博弈更为理想的结局。[3]

博弈论研究结果表明, 交易双方之间的博弈次数取决于它们之间交往的次数, 在市场交易主体之间, 如果进行长期博弈, 只要博弈的次数足够多, 则企业之间的失信行为就会得到控制, 如果交易主体进行短期博弈而缺乏长期博弈, 那么企业就会产生失信行为, 在此过程中, 就要选择合理的失信惩戒机制, 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 提高失信的成本, 加大对违信失约的经济惩治, 建立健全长效诚信激励约束机制, 使企业进行短期博弈的失信成本远远大于企业因此博取的收益, 才可能使企业进行长期博弈, 减少企业的失信行为, 从而使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三)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诚信社会体系构建分析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 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 初步创立了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成本, 简单地讲就是指人们完成一笔交易所付出的货币、时间、精力和体力等各种成本。根据人们研究具体问题的不同, 交易成本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很多。根据一桩交易由内部完成和由外部完成所产生成本的不同, 可以把交易成本分为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科学, 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 特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 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因此, 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探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将具有重要意义。[4]

如果企业交易的外部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 则企业应该选择“以企业代替市场”的方式来节省资源, 使交易成本更低;相反, 如果其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 则企业应该选择“用市场来代替企业”的方法来使交易成本更低。交易成本论认为若失信行为不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损失, 失信行为就会继续下去;相反, 如果失信的成本大于失信产生的收益, 则失信行为将因失去利益驱动而减少甚至消失。可见, 要减少失信行为、创造良好信用环境, 就要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惩罚, 使失信招致的损失大于失信取得的收益, 企业就没有动力做出失信的决策, 企业自律才会逐步实现。同时, 信用交易双方需要相互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完成, 也可以委托给一个可信的信用服务机构来完成。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 他们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5]一般而言, 自己完成比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完成所发生的交易成本高。因此, 交易方会更多地选择委托信用服务机构的方式, 这就推动了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行业的发展。

四、诚信社会体系构建的经济学启示

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方位考虑, 才能真正形成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完整的诚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目前信用稀缺的问题, 诚信社会体系构建需要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通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论对诚信社会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启示:

(一) 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了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中建立征信系统的经济根源。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看, 要解决失信问题就需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因此, 在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中就要引入征信系统, 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并对信用信息进行公开。

(二) 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博弈论和交易成本论解释了企业诚信建设中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的经济根源。从博弈论角度来看, 企业总是寻找对自己最优的策略并由此形成一个均衡状态。因此, 为了避免企业进行短期博弈, 在企业诚信建设中就要引入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同时, 从交易成本论可以看出, 要减少企业失信行为就必须建立起严格的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使企业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

(三) 完善信用服务机构

交易成本论从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信用服务机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根源。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 专业信用服务机构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必然, 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因此, 在诚信体系建设中要不断完善信用服务机构, 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梅芳.关于企业诚信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7) :30-32.

[2]迟国泰.企业信用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9-26.

[3]高振沧.中国企业的信用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2) :71-72.

[4]孙晓琳.企业诚信缺失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12) :6-7.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诚信缺失,构建,诚信体系

一、引言

诚实守信, 简称诚信, 即诚实、无欺、守诺、践约, 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诚信,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传统美德。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的今天, 我们审视一下社会诚信究竟是何种状况?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使一个历经市场洗礼而没有倒下的三鹿倒下了。在这场奶业大地震中蒙牛、伊利等耳熟能详的品牌无一例外牵涉其中, 整个行业形象大受损害。事情虽已过去, 但母亲怀中啼哭的受害婴儿, 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事实上类似的欺诈事件还少吗?藏秘排油风波, 欧典事件, 手机爆炸事件, 工业酒精事件, 地沟油事件, 大头婴儿事件, 等等。不能否认,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 少数不法经营者仍靠着欺诈发家。

二、社会诚信的现状及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 社会诚信的现状

由于我国处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转型期, 我们的社会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信用缺失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存在。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 数字政绩;经济领域中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文化领域中的泡沫学术、虚假文风;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企业信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主体, 在经济活动中, 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更为突出。

1、企业造假, 售假现象, 令人防不胜防。根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83家名优商品企业的调查, 16类650种名优商品几乎全部被假冒。可能我们中有些人曾经是假冒伪劣的受害者。

2、企业赖账, 逃债现象普遍, 一方面, 企业不守信用, 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另一方面, 企业不讲信誉, 相互之间拖欠货款。

3、企业作假, 虚开增值税发票、虚假出口骗税、上市公司做假账、失实账等行为, 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4、企业间缺乏诚信, 毁约率较高。据我国工商部门的统计, 目前, 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万亿份, 合同标的为140万亿元, 但是, 平均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

(二) 诚信缺失的危害

市场经济是守信经济, 坚守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我国目前的诚信危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诚信缺失对经济发展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诚信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 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 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据调查, 我国诚信缺失造成的危害仅次于腐败, 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第一因素。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每年约55亿元, 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每年至少有2000亿元, 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每年约有2000亿元等。据有关专家分析, 由于我国市场交易中缺乏信用, 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为无效成本。另据《中国资讯报》报道, 由于福建泉州部分企业老板雇用农民工, 在工资待遇方向不讲信誉, 2005年该市有20万岗位“无人问津”。

2、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 造成无数人身心受伤, 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 受消费者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诚信缺失使有些被骗企业举步维艰, 而有些企业和个人则靠欺诈暴富, 这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3、诚信缺失使得许多新的快捷的现代化交易手段和方式得不到发展。诚信缺失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 交易双方相互防范, 采用快捷的网购方式的人较少。例如, 企业采购中选择“网上采购”的比重仅为1.2%, 这大大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

4、诚信缺失影响了我国的国家信誉和形象。加入WTO后, 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 诚信问题更是与国家、民族的声誉、形象联系在一起。在国际市场上, 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按合同履约、侵权盗版、商业欺诈、不讲商业道德窃取商业机密、在国际市场上互相拆台自相残杀等, 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家信誉和形象。由于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售假, 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从长远看, 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 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总之, 诚信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了。

三、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传统诚信观的局限

诚信是人类最根本的道德观念, 也是最古老的道德规范。在自然经济时代, 人们推崇和宣扬诚信, 不是为了谋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和不断增长的财富, 而是为了修身养性, 完善人格。传统诚信更为偏重“内诚于心”, 而非“外信于人”, 更多强调的是道德主体的单项要求, 而非针对社会整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而且, 传统诚信蕴含着超功利的道义性, 主要的依据是情感;而现代诚信观念更为关怀利益上的规则性, 依据的是实在的利益特别是物质上和经济上的利益。

(二) 体制转型的原因

随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和基础手段, 市场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地提高, 追求利润成为其根本的行动动力。我国体制转型期的特殊性为诚信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人们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尤其是信用观念淡薄, 同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部分企业缺乏职业道德,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伦理观念, 不讲信用、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观念支配了企业。政治体制、法制不健全以及市场规则、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为人们追求短期利益、制假售假、以欺诈谋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不充分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机制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的前提是充分的竞争和各市场交易主体拥有完全的信息。所谓完全的信息就是交易主体不仅充分掌握当前正在发生的交易情况, 而且还要了解交易完成以后将要发生的情况。事实上, 市场交易中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经常发生, 有些企业和个人利用自己掌握信息多于交易对方的优势, 来操纵交易行为, 谋取不正当收益, 从而损害消费者或者企业的利益。

(四) 法制约束不健全导致失信成本过低

目前, 我国的各种市场交易制度、市场规则的建立尚处在逐步探索、发展与完善中。这就决定了规范和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作、市场竞争有序运行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 法律对失信者的惩罚不得力, 使得他们的“失信成本”过低, 甚至为零, 这无疑助长了他们的失信行为;另一方面, 对失信者的惩罚不得力的对应面就是对守信者的法律救济不够强, 这就会造成不少“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守信者走向失信。

此外, 诸如政府的不依法行政、人们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因素也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约束

1、健全法律制度, 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制定系统完善的法律制度, 将诚信的道德准则上升为法律原则,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力促使人们讲诚信。诚实信用原则已经成为了《合同法》的“帝王原则”, 司法上各地法院也开始逐渐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裁判的依据, 但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还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同时, 还应加强执法的力度, 严厉打击一切失信行为, 公正且快速得裁决案件, 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正当的权益。

2、积极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17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 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 具有重要作用。”“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和价格信用建设”。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会员资料设立行业信用数据库, 通过行业信用机构, 建立行业协会信用平台, 形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目前, 中央银行正在建立中小企业的信贷信用体系平台。工商、税务等部门同样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建立这样的信用体系平台。行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营造良好发展的信用环境, 为社会化的商业性联合征信体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尽快建立起一套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完整的个人、企业资信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主要分布在公安、街道、单位、税务、工商、海关、司法、保险、技术监督、商检、证券、银行等部门。政府应积极推进部门之间市场诚信记录信息共享, 并逐步将其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4、建立诚信激励机制与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记录好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和便利, 使守信者“路路畅通”;对失信者要依法公布行业内的“黑名单”, 并在经济上进行严厉的惩处, 提高制假售假、赖账、诈骗等各种失信行为的成本。

(二)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非制度约束

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与健康发展除了要有制度的保障外, 还应有道德准则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 营造讲诚信的浓厚的社会气氛, 形成“守信光荣, 失信可耻”的全民意识;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加强传统优秀思想文化教育, 提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使诚信深入人心, 发挥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作用。

2、以媒体宣传为引导, 积极营造诚信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利用行政、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 报道诚信建设的先进典型, 加大诚信道德宣传的力度, 扩大诚信宣传的信息量;曝光失信者的欺诈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 用新闻舆论敦促有关部门惩处失信者, 为受害者讨回公道。通过媒体的宣传, 强化舆论监督的力量, 形成社会联防, 使失信者受到道德良心的谴责、审判, 为社会经济交往对象所不容、鄙夷, 以纠正其失信行为。

总之,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通过制度的、非制度的诸多措施的综合运用来推进其建设, 这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钟荣荣.加快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诚信体系建设[N].光华时报, 2008-06-17.

[2]、赵玉侨.我国企业诚信危机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3) .

[3]、张艳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体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

[4]、祝志兵.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N].安庆日报, 2005-06-13.

[5]、秦玉霞.体制转型中诚信缺失原因探究[J].甘肃科技, 2004 (12) .

社会诚信成本与效益分析 第8篇

一、企业诚信成本与效益简析

对于企业而言, 是否选择诚信经营有着较强的复杂性, 企业领导者的个人道德素质、企业所属行业、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企业发展战略等等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 企业在诚信方面的选择问题也涉及到了博弈论, 在博弈论的模型中分析企业诚信问题会发现, 在博弈的初期, 企业会重视自己的诚信和口碑, 也愿意付出较大的诚信成本, 在博弈论的后期, 企业则不重视诚信, 只注重利益。从现实的企业交易关系来看, 永久性的长期合作是几乎不存在的, 更多的交易是短期的甚至是一次性的, 这与企业所属行业也有很大关系, 但是可以看出, 在交易的末期, 很多企业出于利益考虑, 都会不顾诚信问题。在企业付出诚信成本的同时, 也同样会得到收益, 这种收益便是企业的诚信成本效益。整体而言,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 诚信成本效益都是远大于其诚信成本付出的。

二、我国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对于诚信认识不够

自我国经济改革快速发展以来, 企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不重视诚信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对于诚信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些交易或者合作中, 不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责任, 随意损害自己的信誉, 这种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一些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就以我国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三鹿奶粉事件、明胶事件、蒙牛牛奶事件等等, 都是企业不重视诚信的直接后果。我国的一些企业, 为了获取利润, 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置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安全于不顾, 大量制造伪劣产品, 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这种不重视诚信的企业无异于自损根基。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自己讲诚信, 而别人不讲诚信, 那么最后受到损失的肯定是自己, 在这种心理下产生了损害诚信的行为。正是这种不正确的想法才造成了不讲诚信的外部环境, 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对于我国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 吝于付出诚信成本

诚然, 对于企业而言, 讲诚信必然会付出一定的诚信成本, 在企业的交易、合作等过程中, 如果另一方不讲诚信, 必然会给自身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应的, 自己履行诚信义务, 则会蒙受损失。因而很多企业在经营发展中, 为了避免承受损失, 都会吝与付出这种诚信成本, 事实上, 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对于企业来说, 诚信的价值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收益的, 这种诚信成本的效益是长期性的, 但是不诚信的后果会极大的损害企业信誉, 甚至使得企业被淘汰出市场。在我国很多的企业中, 特别是中小企业, 之所以不讲诚信,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这种诚信成本的考虑, 而诚信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的外部诚信环境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企业吝于付出诚信成本时, 必然会导致企业外部诚信环境进一步恶化, 也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就以奶粉事件为例, 在多次的奶粉质量问题爆发后, 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奶粉荒”, 大量国外奶粉充斥市场, 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信赖程度大大下降。

3. 逐利性过强

在我国很多的企业中, 还体现出逐利性过强的特点, 一些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 为了获取短期的效益, 而不重视诚信, 这种较强的逐利性也是企业诚信方面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虽然诚信关乎的是企业管理者或者领导者的道德水平问题,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都会自然的遵守诚信规则, 只有当遵守诚信带来的效益大于成本付出时, 他们才会严格的履行诚信责任。然而, 很多企业在诚信带来的效益上缺乏充分的认识在分析效益时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而不是从长远上为企业的发展考虑, 缺乏远见性。

三、提高我国企业诚信水平的对策

1. 重视诚信

对于企业而言, 应当首先认识到, 诚信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不讲诚信的企业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企业讲诚信, 那么就能够很容易的找到合作伙伴、交易伙伴, 可以获得更多经销商的信任, 从而大大的拓展企业市场渠道。同时, 重视诚信也是建设企业品牌的基础, 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 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诚信与否上, 我国很多的百年老字号品牌, 其品牌价值的基础正是这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诚信经营, 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同时, 企业重视诚信对于建设一个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 企业的诚信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就会自觉履行诚信义务,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 诚信不但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也是其个人的立世之本, 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才有有所发展, 有所提高。

2. 正确认识诚信成本与效益

很多企业不讲诚信, 是因为吝于付出诚信成本, 这种问题在根源上是对于诚信成本效益的认识不足。对于企业来说, 有成本付出, 就有相关的效益回报, 在诚信成本方面, 效益并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数据, 也不是短期时间内能看到效果的, 因而一些企业就认为这种诚信成本的付出是不能得到效益回报的。事实上, 并非如此, 就企业的诚信成本效益而言, 这种效益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 例如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拓展企业的合作伙伴范围、提高市场认可度等等, 这些效益虽然是不可以量化的, 在短期内也不能给企业产生资金上的收益, 但是从长远来看, 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就以海尔的砸冰箱事件为例, 海尔在创业初期, 发现库存的冰箱里有76台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张瑞敏当众砸毁了这76台冰箱。事实证明, 虽然海尔当时砸毁冰箱付出了一定的成本, 但是这一行为给海尔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海尔的诚信形象受到了广泛的认同, 之后海尔公司一步步发展为世界五百强, 这种效益的回报可以说是极大的。

3. 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长远性

企业在发展中, 应当具有长远性的发展目光, 不能以短期的获利与否作为企业发展的依据, 更应当了解, 以损失企业信誉获得的短期效益, 必然会葬送掉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 应当建立起一个具有战略性的企业发展规划, 把企业的发展立足于长远发展之上, 而不是把企业当做获利的工具。虽然企业是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组织, 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把这种盈利性建立在诚信、合法、长远的基础之上,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一个企业。企业都是逐利, 这并没有错, 但是应当把这种逐利性控制在一个合理、合法的范围内, 避免逐利性过强, 应当把这种逐利性放在一个基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从这一角度来看, 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诚信控制机制, 包括决策机制、财务管理机制、产品质量管理机制等等, 这对于保障企业的诚信经营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加强法律建设和监管力度

同时, 还要加强相关的规律法规建设和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去督促企业主动的履行诚信义务。对于一些不讲诚信的企业, 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情节严重的, 如食品、药品造假等, 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严格的惩处措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还很不成熟, 存在一些漏洞, 对此应当正视, 积极进行改正, 以对企业的诚信问题进行法律上的规范, 这对于促进企业自觉履行诚信义务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对于企业来说, 在诚信经营的过程中会付出一定的成本, 相应的也会获得效益回报, 当企业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不正确时, 就可能做出一些有悖诚信原则的行为。就我国的企业而言, 在诚信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对于诚信认识不够、吝于付出诚信成本、逐利性过强等问题。为了保障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就应当积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这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 以诚信为根本是企业的立足之道, 没有诚信、没有信誉的企业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 然而我国很多的企业认为讲诚信是要付出高额成本的, 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 事实上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我国企业中在诚信方面普遍存在对诚信重视不够、吝于付出诚信成本、逐利性过强等问题, 应当通过重视诚信、正确认识诚信成本与效益、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长远性等措施提高社会诚信效益、降低社会诚信成本。

关键词:社会诚信成本,效益分析,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志祥.企业诚信与道德资本逻辑[J].长白学刊, 2011 (4) :119-124.

[2]李一鸣, Thomas Tao, 王亮.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收益分析及时间模型构建[J].商场现代化, 2007 (31) :55-56.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第9篇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已经几十年了,但屡屡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显示出经济社会中社会道德缺失,诚信沦陷,它带来的伤害不止是人们对商家不再信任,严重的话有可能造成整个市场经济的崩溃。每一天人们的生活中似乎都充斥着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地沟油”,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为了一己私利,生产加工“地沟油”,最终这些既恶心又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垃圾被作为食用油流回到人们的餐桌上,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带来极大伤害。还有动辄几十元一碗的日式味千拉面,宣称用猪骨经过20多个小时熬制的营养汤底,被媒体曝光只不过是由汤粉、汤料调制出来的,毫无营养可言,每碗成本仅是售价的几十分之一,这些不诚信的案例太多太多,不胜枚举。缺乏健全的市场规则与法治约束,缺乏经济市场道德建设为基础,金融信誉、商业信誉逐渐沦陷,虚假广告遍地,坑蒙拐骗成风,越来越多的商家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投机倒把获取高额利益,想方设法的掠夺消费者,甚至不惜代价造假贩假,完全置消费者安全健康于不顾。更令人担忧的是,类似这种损人利己的企业的行为却正在无耻地向社会各领域弥漫扩散,毒大米、瘦肉精、染色馒头、达芬奇的天价假洋名牌,诚信沦陷的企业越来越多,名企也纷纷加入,涉及领域五花八门,出乎意料,一场愈演愈烈的社会诚信危机已经多么无孔不入地扰乱着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总是要等到一切失信事态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被制止、惩罚,而且这些卑劣的行径多数是通过媒体报道才公之于众,管理监督机构总是不能及时有效的起到应有的作用,市场管理的法规也不能有效的控制欺诈作假等行为的泛滥,长此以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受阻碍。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事实表明,在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里没有赢家。

所谓“诚信”,就是要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实话、办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讲信誉,信守承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经济是交换的过程,交易双方形成的是一种契约关系,诚信便是维护此关系稳定的关键,信用的价值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但它所带来的却是更多的无形财富。一个诚信的企业,提供给社会、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其生产的商品,而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文化和服务。只有既生产了优质产品,又提供了真诚贴心的服务,加上持续发展的营销推广策略,才能使得企业赢得利益和口碑,这才是一家企业的真正成功。著名的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就认为“诚信”无比重要,他“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处事原则,正是他取得今天这些成就、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首先是诚信经济,其次才是法制经济,它需要道德的支持,须在法律框架之内和商业道德的约束之下形成。面对市场经济下逐渐沦陷的商家诚信,要重新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尽快完善信用体系。首先要重塑市场经济中担任商品及服务供应者角色的企业及商家的诚信。失信的企业就算拥有再先进的技术,再良好的服务、再成功的营销宣传,都会因不诚信而损失自身价值及文化,伤害消费者。企业唯有严格规范和完善自身的诚信制度,才能使企业其他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获得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其次,经济社会中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健全的社会监督制度和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失信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毕竟仅靠法律调整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就要通过建设政府的行政监管体制进行有效监管和处罚。最后,也是尤为重要的,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进行诚信教育和宣传,全员动员讲诚信。诚信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光凭少数人的诚信,既不能成功,也不会长久。加强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树立正气,抑制邪气。诚信不仅是道德信念更是一种责任,社会失去了诚信这块道德的基石,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的。经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需要每一个参与者能做到有道德、守法规、诚实守信,在国家法律的维护和保障下,全面树立和巩固诚信意识,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改善社会风尚,人们才能规范、道德的交往交易,企业才能稳定发展,树立维护品牌形象,真正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社会医疗保险,诚信体系建设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诚信问题现状

1、医疗机构角度的不诚信行为

首先, 虚高药价。尽管我国一再降低药品价格但并未触及医疗机构运行的利益机制。开具药品的依据并非是效果而是从中获利程度, 甚至将价格高的药品放在醒目位置。对于有着同样疗效的廉价药非问不提等。其次, 治疗费用不透明。医疗机构作为医药资源的垄断方处于地位和掌握药品信息的优势。作为病人不完全了解每种药品药效, 一些医疗机构就会在费用处理上增加或延长并未操作的项目或药品。最后, 医疗机构作为中间机构联合个人骗取医保。乱开医保发票行为, 将一些并不属于医保范畴的治疗服务项目例如美容, 篡改成医保内项目。医院通过采取虚报住院病历、虚报门诊医药费处方等行为骗取医保。医院存在着“串用药名”的违规行为, 即将不符合医保目录的药品串名为医保目录之内的药品, 甚至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医患双方公开的秘密。

2、政府经办机构角度的不诚信问题

这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是通过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技术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非法性支出的行为。我国医保也存在着大量资金挪用和非法不合理流动的问题。医保资金的挪用问题在医保资金监管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和基层乡镇基层发生的频率更高。这种不诚信行为的发生不仅使得医院的医保基金不能及时到账影响医院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病人的及时治疗, 同时也使得医保资金以及资金的运用监管陷入信任危机。

3、病人个体角度的不诚信问题

首先, 过度医疗行为造成医疗资源的紧缺和浪费。我国医疗资源极其匮乏, 小病大看等个人过度消耗医疗资源的行为不仅使医疗资源造成了浪费, 更使真正需要医疗资源和服务的病人不能得到救治。过度医疗的病人通常都或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地位偏高较其他病人来说有获得医疗资源的优势, 通过钻制度漏洞不合理地挤占医疗资源, 不仅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给, 更不利于整个国人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其次, 病人主观上也存在着骗保心理和行为。这些骗保行为包括:隐瞒病情, 夸大病情, 以病套现, 转借他人医保卡, 或者冒充他人看病等各类不诚信行为。这种个体性、分散化的医保不成信行为的规范和监管, 对于政府和监管机构来说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需要靠病人自身价值观的判断和社会的道德的约束来维系支持, 仅仅依靠社会的督促和政府医保制度完善是很难实现的。

二、经济人假设下诚信缺失原因探索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国家和单位完全负担的公费医疗到需要自我负担的社会医疗保险, 我国的医保已从完全的政府管理单位包办到趋于竞争性和市场化的转变。新的经济环境驱使人们在就医过程中更加的理性, 需要分析主体三方的行为心理。经济人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完全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 希望通过尽可能少的付出最大程度上获利。在医保中的经济人并非与经济学意义等同, 而是在社会活动中在合乎自身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并追求自身利益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和行为, 或者可以称之为经济社会人或者半经济人。

作为政府经办机构, 追求的是制度的合法性和社会价值为此可以牺牲掉少部分人的经济利益以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少数部门或个体为了追去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会脱离组织规则做出违法或违规的行为。由于这种心理产生了医疗市场监管不利、挪用资金等行行为。作为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也需要资金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医生治病救人靠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维系。因此我们要做的不仅需要国家给予经济支持缓解医院的经济压力, 更应规范药品市场和价格以做到公开透明减少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建立更全面的法律制度和行业规范来对医生的行为, 使“看病”这个职业良心行为做到更加标准化, 法制化。作为病人, 由于需要负担一部分医疗费用, 因此病人会从理性的经济人角度出发, 希望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正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 使得病人产生如“挂床”、“冒名”等行为。

三、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诚信体系的构建思路

为了避免不诚信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 需要通过政策倾斜和制度手段来减弱或避免主体三方的经济人心理使得医保作为一个普惠型社会政策减少经济利益的冲突增加社会性价值。沿着从心理到行为的规范思路, 建立有效的诚信医保路径。

1、个人角度的诚信构建建议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首先, 加强对于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诚信和信任问题的宣传, 使人们不是在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而是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对此都有整体认识。其次, 应该推动“先尽义务, 后享权利”的医保意识, 而不是想着怎样从医保资金中获得个人利益。使人们认识到“骗保”不仅仅是违法的行为更是可耻的行为, 有悖于社会整体风气的行为。最后, 建立起上下通畅的群众监督管理建议机制, 使人们能自觉监督医保的实施过程, 并能主动参与其中对于发生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2、医疗机构的诚信构建意见

首先, 要做到“医药分家”, 这是切断医疗机构经济人行为的基础。只有断掉医疗机构不合理的利益来源, 才能使医疗机构无法钻制度漏洞。其次, 完善现有医疗服务的付费方式。从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转变为服务项目与人头付费按比例相结合的付费方式, 并制度完善后最终实现按人头付费的方式。最后, 建立健全的医疗机构诚信等级积分制度。对评价等级积分低的医疗机构实施整改或处罚, 激发其自觉提高服务质量和规范服务的热情和信念;对评价等级积分高的医疗机构给予奖励, 以鼓励其继续完善服务过程, 得到更好的评价和更高的积分。积分的评定主要来自于社会公众的监督投票、病人在就医后对于此次服务过程的评价以及医保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于医疗服务各方面的考核。

3、医保政府机构的诚信构建方式

首先, 完善对于医保流程的监督工作。目前, 我国医保的监督方式主要是“自监自管”缺乏监督效率。我们应该建立起独立于医保机构的医保监察机构, 实现医保建设中“监管两条线”即监督与管理彼此相互独立。其次, 加强医保的立法。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法》还未正式颁布, 对于医保的执行仅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条文和其他的条例办法等, 法律层次水平低, 涉及范围不完善。因此, 迫切建立《社会医疗保险法》对于医保的执行, 补偿制度、奖惩办法、监督机制等作出更细致更完善更全面的规定和解读, 让医保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这样才能限制“经济人”因制度和法律漏洞而产生的逐利心理和行为, 为医保诚信体系的构建提供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传俭, 王玉芳.社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吕文洁.社会医疗保险与家庭经济状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生产经营管控下一篇:语言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