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2024-06-21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精选7篇)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第1篇

一、模拟上课的概念界定

1.模拟上课的相关体育文献统计分析

在中国知网总库中,检索主题关键词“模拟上课”,并筛选出体育相关论文。由信息获知,2008年首次出现关于模拟上课内容的文章,是学者吕兵文[1]的《从“小白,你做得真棒!”说起———评市小学体育优质课有感》,且当年只出现1篇文章,2009年相关文章为0篇,2010年1篇,2011年1篇,2012—2014年分别是16,15和11篇,2015年1月1日至9月下旬(笔者完稿日)发表相关论文8篇。虽然2005年开始出现了模拟上课的实践活动,但对于模拟上课的理论研究却滞后几年才出现,这期间模拟上课主要停留在实际操作、运用上,对相关理论成文处于酝酿之中。直到2012—2013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体育教学》杂志先后在网络上举办了关于模拟上课的研讨活动,通过思维火花碰撞,在一些层面上达成了共识,对模拟上课的理解上升到了理论层次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模拟上课”概念的形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学科关于“模拟上课”的文献很少,2013年才出现数学、政治学科的相关文献,直至2015年9月下旬,仍然较多学科还没有“模拟上课”的文献出现。其他学科有关“模拟上课”概念的文献就更少,这期间除体育学科以外的学科对“模拟上课”的概念停留在引用体育学科的“模拟上课”概念,同时,模仿、借鉴体育模拟上课的操作模式。因此,参考体育学科的模拟上课文献,制订新的“模拟上课”概念,不会与其他学科出现“概念雷同”的现象。

2.模拟上课的相关体育文献综述

翻阅模拟上课相关文献,最早出现“模拟上课”概念的文章是学者魏有光提出来的,他认为模拟上课,就是教师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面对评委,模拟完成教学内容、目标、过程、设计和评价等教学环节,达到与有学生相同的效果。[2]笔者认为此概念没有揭示模拟上课的本质(或许该作者并没有把这一“叙述”当概念来使用,笔者认为此“叙述”是模拟上课概念的雏形),而且概念中“面对评委”的言辞有些牵强,范围缩小了,虽然模拟上课的概念是在发展,但不能忘“初心”(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仍然存在用模拟上课形式进行交流研讨,此时面对的更多是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非奖项评比介入,无须评委,只需主持人、教研员、教师适当点评即可。2012年,学者吴国栋[3]、林鼎奇[4]对模拟上课概念提出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课堂教学”,出现了具体的完成教学过程的描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模拟上课概念的形成,但“定义过窄”,局限性仍然存在。2013年,学者杨伯明[5]、李志勇[6]对模拟上课概念的关键词阐述中均有“用语言、肢体动作,描述课堂教学”言词。笔者发现概念中的新词“肢体动作”体现了教师的站位、巡视路线、示范动作等,进一步完善了模拟上课的概念。学者孙建顺[7]对模拟上课的概念表述出现“虚拟教学”一词,此概念的形成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是首次提到“虚拟教学”,揭示了模拟上课的本质。此概念中“自编自导”的表述代替具体的“言语、肢体”描述,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模拟上课概念概括、延伸起到推动作用。但随着模拟上课的发展,所受关注日增,对于已定内容的模拟上课,往往是汇聚集体的力量(科组老师、教研员等)为授课教师“备”模拟上课,力求教学设计合理;就算抽签临时上课,也会预留一定时间给授课教师思考,有的授课教师在此期间会请教一下有经验的老师。显然,此概念中的“自编自导”表述,却受到时间推进、概念发展的限制。随后的2014年至2015年9月下旬时段里,学者们对模拟概念也进行了大同小异的阐述,仍未形成明确的概念。

3.模拟上课的定义

对模拟上课下定义,必须与模拟教学、说课、真实上课的概念区分开来,避免混淆。模拟教学是指一练习者模仿教师、一些练习者模仿学生,是有学生的“真实课堂”上课,是职前实习,或在校学生模仿真实上课的活动。由此可见,有些学者表述模拟上课概念中出现“模仿真实课堂”言词,显然这样的表达不够准确,疏忽了“模拟教学”概念的存在,产生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表述为“模仿真实上课”更为确切。说课,虽然是没有学生参与,但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表达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而真实上课是指学校正常上课。模拟上课正处于动态发展的时期,其概念受动态发展的影响,很难用具体的方式描述虚拟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已开始介入模拟上课中,如还用具体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难免形成冗长的复杂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和模拟上课的作用进一步延伸,所形成的概念很快又会存在着局限性。因此,笔者寻求概括性的言辞加以阐述,使概念简洁明了,概念的跨度、包容度增加,尽量不受局限性、时间性的影响。“模拟上课”是“模拟”“上课”两词的组合词组,参考“模拟”一词的诠释,有利于促进对模拟上课概念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8]对“模拟”的解释是“模仿”,所以模拟上课可以理解为模仿真实上课。为此,笔者综合上述分析,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模拟上课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定义)。所谓模拟上课,就是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场景下,教师模仿真实上课的虚拟教学活动。模拟上课的内涵包括:无生的课堂,是虚拟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时间在控制10~20min,备课、真实上课、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活动。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要扮演学生。模拟上课包括课时模拟、片段模拟(课时教学的某个片段)、单元模拟(重点课时模拟或逐一课时的重点部分模拟)。由于模拟上课是在模仿真实上课的情景教学,可以用情景认知理论来解释模拟上课的作用:在虚拟的场景下,知与行是相互交互的,教师的角色也在“师”与“生”之间转换,形成“交互状态”。“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的行为,促使教师去适应虚拟教学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模仿能力。模拟上课的实质就是虚拟上课,突出课中的教与学的主要矛盾(主教材),简约次要矛盾(准备活动、辅助教材、游戏),具有易组织、易操作、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此概念的建立为体育学科模拟上课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二、模拟上课策略思考

1.课前“三心”,增强信心

(1)虚心请教,获取经验。模拟上课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技能,也考察教师模仿能力,模仿学生的言行举止。尤其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和毕业找工作的准教师而言,他们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难想象教学中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因此,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教学内容,请教该授课内容易出现的问题。例如掷实心球时,有的学生可能不按教师的发令掷出,提前或滞后掷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教授篮球内容时,教师在讲解中,学生可能在拍球,拍球声音会影响其他学生听教师讲解。根据这些出现的问题,问清楚学生会发出哪些言语,做出哪些肢体动作等,并请教如何调控。对于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教师,也应虚心请教,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多请教将会获得更多帮助。虚心请教,也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2)精心设计,有备无患。精心设计,落实重点、难点和精讲的内容,做好“八备”,即备教案、备语言、备教法、备场地、备器材、备着装、备口哨、备试课。这里的备试课是指备好一节修改模拟上课,用录像机记录上课全过程,反复推敲言语、肢体动作,进行锤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遇到抽签临时决定授课内容的模拟上课,应准备跑跳类、投掷类、技巧类、球类四套相关教学内容的准备部分、游戏和结束部分放松动作,避免抽到不熟悉的授课内容,对相应的辅助教材不知所措。

(3)细心整理,避免慌乱。明唐顺之 《胡贸棺记》:“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多不能为此。”可见,事多烦琐,容易混淆。模拟上课要关注到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避免含糊混淆,还要设想可行的意境。如能心思细密多角度剖析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整理,有利于模拟上课发挥其功效。如上课前可用本子记录所需用品,列成清单,逐一打“√”后,表示准备完毕;同时整理备试课中出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理清思路,牢记程序,避免慌乱,增强自信心。

2.把握“四关注”,运筹帷幄

(1)关注语言,体现艺术。开场白、上课师生问好、上课结束师生“再见”及致谢评委的言语不可少,能体现上课教师礼貌和道德素养。教师讲解技术要领要表述到位,精讲得当,声音洪亮,尽量口诀化,简洁明了。与学生交流(自扮学生)、故事引入,普通话要标准,语言要亲切、清晰、幽默、激情、抑扬顿挫,有启发性的评价言语,以提高语言艺术表现力和无生课堂的气氛。临下课需总结,评价优缺点,指出待改进的地方和努力方向。模拟上课课堂,巧设问题,增强师生的互动性。可列举动作相似的技术动作,如篮球运球上篮与接球上篮的技术动作异同点;列举动作衔接的相关动作,如原地推铅球与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异同点;列举激励的实例,点燃激情,促进互动,如“同学们能在10s内原地纵跳40次吗?30s能跳100次绳的同学请举手”等等。在教学环节中,如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模拟上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给予疏导[9],尽量用亲和的语言与学生沟通。例如,“你今天怎么啦”“有什么需要”“我能帮到你吗”,这些亲切的问候语,为进一步的沟通做了铺垫。

(2)关注动作,展现风姿。身体运动包含了身体动作,而身体运动是遵循一定规律和规范进行的。因此,在模拟上课中,不管是教师“教”的身体动作,还是学生(教师自己)“学”的身体动作,都要遵循运动的规律,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来完成动作。体现在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大方、自信,示范动作要准确、优美,展现风姿,教师扮学生动作要逼真、确切。教师也可以故意做错误示范动作,看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带着问题思考、明辨真理的习惯;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示范,让学生对比,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教师在巡视时,尽量不要来回走来走去,用眼睛和语言配合进行巡视。教师的站位,尽量面对评委,是尊重评委的表现,且有利于评委看到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要顾及教学场景的实际情况。例如,某教师在三级蛙跳的教学中,做三级蛙跳动作示范时,由于用力过猛,最后一跳落地未站稳,由于惯性碰到评委席上,造成尴尬的局面。

(3)关注环节,呈现重点。一是环节衔接,力求流畅。模拟课堂跟真实上课一样,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按教案上课,各个环节的顺序不可调换,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衔接,过渡自然。由于模拟上课没有真正“学生”,教师容易进入“背稿”的意境,或互动不起来。再加上评委的面部表情、眼神等影响,可能会紧张慌乱,出现“冷场”现象。当教师将要面临冷场时,可将正在讲述内容进行延伸、挖掘,或提一些注意事项,或引入关注个体差异、安全或环保教育的话题。这些话题既不跑题,又延缓将要面临的冷场尴尬场面,这期间待教师紧张情绪逐渐缓和,头脑能理顺授课内容后,再讲述下一环节或内容。二是教学环节,突出重点。重点讲述主教材部分,而对辅助教材应简约讲述,在时间分配上也应相应地详略得当。以运球上篮教学内容为例,重点讲述第一步运球持球,第二步是持球后的过渡衔接步伐,二步半腾空上篮,注意身体姿态、投篮手型。对于该课的准备部分的篮球操、篮球游戏可简约性讲述。施口令节拍时,不必四个八拍,每节篮球操施口令一个八拍就行,甚至后面的几节篮球操只叫“一、二、三、四”拍,就可以进行下一节篮球操的口令了,让评委明白设计意图即可。在时间分配上(以15min的模拟上课为例),准备部分用时在2min左右,基本部分12min左右,结束部分1min左右。当然,教师为了展示个性和才华,准备本部分也可多分配点时间。例如,健美操专业的教师,在准备活动中稍多点时间来舞动健身操,能很快获得评委好感,但要把握跳健身操的度,不能占用较多时间。

(4)关注评价,实现公平。模拟上课中要及时评价,并评价公平、合理、客观,不能夸大。当学生完成任务或比以前进步时采用鼓励性评价或奖励性评价;学生分组进行评价时采用激励性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时,以行为科学激励理论为依据,把握好施行“外附激励”和“内滋激励”的度,不能过多施行“外附激励”。换句话说,激励性评价时尽量避免出现“德西效应”。这里的“德西效应”是指“外加报酬”(教师的赞美言语、奖品)增加时,“内感报酬”(学生的学习情趣、参与程度)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学生学习的动机。例如,教师在评价时常出现“同学们都很棒”“同学们做得很不错”的赞美词,学生听到这样过多赞美,有时也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因为学生认为反正表现一般教师也会夸奖自己。因此,教师评价应具体,具有针对性,使评价趋向公平合理。如“第三组同学表现最棒,第一、二组表现一般,第四组的表现相对差一点,加油!”不同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了相应的心理感受,教师可用学者邓若锋[10]的“身体练习体验理论”来解释学生心理感受状况,询问学生是否获得了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参与练习效果的依据之一,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体现公平性。

三、结语

模拟上课的概念正处于动态发展中,为概念下定义尽量避免“定义过窄”,不建议用较具体方式、手段进行描述;用属概念来限定模拟上课的外延时,避免“定义过宽”,否则失去了限定的意义。与模拟上课相似、相近的概念,要进行比较、区别,避免“定义含混”。同时,对模拟上课概念界定要注意定义的逻辑性,避免出现“同语反复”“定义否定”“定义用比”“循环定义”的表述。

模拟上课能较好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模仿能力,它整合了传统的说课和真实上课的一些优点,丰富了教学手段。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课堂上没有真实的突发事件(只有预设的突发事件),不能很好展现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教材内容融合(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缺乏仿真的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扬长避短、用巧盖拙,注重环节、把握细节,突出重点,并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使模拟上课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吕兵文,郑振超.从“小白,你做得真棒!”说起:评市小学体育优质课有感[J].中国学校体育,2008(6):37.

[2]魏有光.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模拟上课[J].运动,2011(11):83-85.

[3]吴国栋.应对模拟上课的几点策略[J].体育师友,2012(5):31-33.

[4]林鼎奇.模拟上课,想说爱你不容易[J].新课程学习,2012(4):170-171.

[5]杨伯明.模拟上课:体育教研活动新形式探析[J].体育教学,2013(10):51-51.

[6]李志勇.模拟上课如何做到详略得当[J].体育教学,2013(11):28.

[7]孙建顺.模拟上课存在的误区与对策:以新北区体育教师招编考核为例[J].体育教学,2013(4):19-20.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913.

[9]黄宁波.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2):3-5.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策略探究 第2篇

一、概念教学现状剖析

1. 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不够

平时教师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 有意无意地过于强调数学概念的知识本位, 忽略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 教学中“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 很多教师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 而是直接给出数学概念, 致使部分学生只是死记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而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实质。数学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 题海战术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捷径”, 这种“熟记型”学习往往是机械的, 学生对数学概念没有在感悟中“升华”。

2. 数学概念教学中“二八”错位

在数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上所花的时间一般占整个课堂的20%, 而将80%的时间花在练习上。这种“短、平、快”的战术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 但大大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大相径庭。如此重结果轻过程, 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 没有概括过程必然导致概念理解的先天不足, 也难以实现概念的正确、有效应用。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几点想法与体会。

二、概念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1. 创设情境, 注重概念理解

概念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呈现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探索新知。数学概念理论比较抽象, 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或活动能驱动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 这样学生会更积极地去参与,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学习“数轴”时, 教师可模仿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重量。秤杆具有三个要素: (1) 度量的起点; (2) 度量的单位; (3) 明确的增减方向, 这样以实物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从而引出了数轴的概念。

2. 承前启后, 强化概念联系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 三角形与多边形, 方程与不等式等等, 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 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概念。

案例: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学习

教学中, 由学生自主画一个一组邻边长分别为1 cm和2 cm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 发现满足要求的平行四边形有无数个, 在此基础上, 探究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关系, 并让学生自主体会何时面积达到最大。学生在比较与思考中得到当一组邻边的夹角为直角时面积最大, 这样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 顺利得到了矩形的概念。这样以旧知识“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起点和知识的生长点, 通过“一个操作、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教学中。这样处理, 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也为新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做好了铺垫。

3. 先学后做, 探寻概念形成

传统的概念教学中通常比较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 在教学方式上以“告诉”为主, 让学生“占有”新概念, 置学生于被动地位。

案例:浙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

教师先展示正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旋转图形。接下来用五分钟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单”。

(1) 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并标出关键词。 (2) 结合定义, 判断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并说明理由? (3) 举出几个你认为是中心对称的图形。

在教师引领下学习并尝试理解下面问题:定义中的关键词有哪些?正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能与自身重合吗?若能重合, 最少旋转多少度?能转180°重合吗?

自主学习前, 教师利用已学知识或生活现象给以简明扼要的导学, 并出示相应的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由于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概念, 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

4. 渗透思想, 揭示概念本质

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挖掘可能蕴涵的教育价值, 体会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载体。

案例:浙教版八年级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中由等式的性质出发, 通过类比学习, 从而揭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同时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事例, 让学生切身体会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将师生共同得到的结果归纳, 列入对比的表格中。在新概念教学中, 通过类比使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链条, 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类比让学生明确不等式性质形成的基本套路, 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倡导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当落霞与孤鹜动静结合, 才能展现水天一色的美景。数学概念教学也是如此, 只有当概念形成过程与结果并重时, 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才能让学生建立起整个初中知识的结构图, 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提出问题、比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才能让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 也才能真正做到“轻负高质”!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概念教学是重头戏。但在具体实施中, 由于认识不到位或理解偏执等原因, 导致概念教学重视不够, 出现“二八”错位等现象。鉴于此, 教学中教师要智慧创设教学情境, 利于概念的本原理解;要关注知识编排上的前后顺序, 强化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要引导学生先学后教, 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着力渗透思想与方法, 揭示概念的本质内涵。通过以上方面的努力实践, 确保概念教学的应有效果。

关键词:概念教学,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课堂概念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第3篇

概括20世纪初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相关因素。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为促进贸易自由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谈谈你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关系的认识。 (2分)

在答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为促进贸易自由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问时, 部分学生如是作答:

生1: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生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生3: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在回答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关系的认识时:

生1: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

生2:贸易保护主义是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生3:贸易保护主义保证了自由贸易, 是促进自由贸易的重要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也称贸易壁垒, 在人教版必须二教材中多次出现:P105页出现3次, 108页也有关于贸易壁垒的叙述, P109同样有关于贸易壁垒的描述, P112页仍然有关于贸易壁垒的表达。同样的贸易自由主义或自由贸易, 在教材第8单元中也反复出现。是什么导致课文反复出现的概念学生却回答不出来呢?原因有三:

一是对历史概念教学的不重视, 我们在授课时, 对于一些概念性的解释往往是一带而过, 没有能够细化更没有能够突出对核心概念的解释。

二是对历史概念解释的不精致, 用概念解释概念或者从理论到理论。

三是对历史概念解释的不新颖, 认为教了这么多年, 这个概念就是这么解释的不需要补充, 没有创设新情境、补充新史料。

对于高中历史老师来说, 要解决教学时间短缺和历史概念纷繁复杂之间的矛盾, 其不妨尝试采用以下策略:

一、变如烟往事为亲身经历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2]。在解释一些比较久远的历史概念时, 可以通过创设新情境, 让学生来一次穿越之旅, 让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历史活动的编排, 共同参与活动, 缩小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上必修二古代商业发展一课时, 笔者进行了一次历史活动课的有益尝试。

首先是史料收集阶段, 师生共同收集了以下材料:《隋书·令狐熙传》、《新唐书·百官志》、《梦粱录》中关于商业活动的记载。

其次是根据收录的这些材料创作历史情景剧, 全剧共分两幕, 第一幕:令狐熙在长安城东市, 告诫居民不能沿街开店做买卖, 必须在政府划定的区域交易且有时间限制。大家要听从市令等官员的命令。

第二幕:北宋年间模仿清明上河图和《梦粱录》等描述的内容, 请同学们自己扮演贩夫走卒, 体验北宋市民阶层的生活。

通过亲身体验, 理解两宋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时间:打破日中为市局面, 出现晓市和夜市。

空间:打破市坊界限, 可以沿街买卖。

管理:政府对商业的管理日趋宽松。

此外, 笔者发问, 商业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崛起, 使得自宋代以来文学艺术领域有了哪些变化?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风俗画和宋词的出现。这些结论的产生, 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果, 通过积极地参与, 使得“市”“坊”“勾栏瓦肆”等看似久远社会生活方面的概念, 一下子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二、变冷峻概念为鲜活故事

历史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在教学中, 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材料让学生触摸历史, 避免从理论到理论[3]。中学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就出现很多纯理论的概念, 如格物致知、致良知之类。这些概念老师上课必须有清楚的交代, 可是想要交代清楚确实不容易, 不如自然而然地在里面穿插一些故事, 避免从理论到理论。在讲述王阳明放弃“格物致知”而提出“致良知:学说”时, 笔者穿插了以下两个故事:

第一则是守仁格竹的故事:

在《传习录》中, 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 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 我年轻时候, 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 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 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 结果用尽心思, 不但理没格到, 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 坚持了七天, 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 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 现在想起来, 朱熹的格物致知, 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

第二则是守仁擒匪的故事:

王阳明平定土匪, 抓来一个强盗头子, 不想此阶下囚还有点见识, 听说过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 就嗤笑王阳明:“王大人, 你说人人都有良知, 我却不以为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已经没有良知!”王阳明也不解释, 让手下给这个土匪脱了上衣, 还要脱最后一条裤子, 强盗头子慌了, 求道:“大人, 留条裤子吧!怎么见人啊!”王阳明笑了:“良知出现了。”

通过故事化的演绎, 学生大致能够了解王阳明由格物致知转向致良知的心路历程。这种方法既解释了概念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变抽象概念为形象比喻

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讲解孤独抽象化现象概念, 名词满天飞, 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述的现象。教材上的只言片语, 教师口中的寥寥数语, 使得鲜活的历史被遮蔽, 具体的生活被掩盖[4]。中学历史必修二中涉及一些概念, 如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这些概念离学生很远, 平时基本躲在政治经济书本里。历史老师在处理这一类抽象的概念时, 如果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就没有必要, 引经据典地从定义、特征、发展历程等方面解释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也是没有必要的。是否可以根据教师对概念的理解, 做如下概括:

自然经济是自己生产需要的东西, 自给自足, 这种经济形态称为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 也称小农经济。即想吃黄瓜自己种。

商品经济是用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同别人所生产的不同劳动产品相交换, 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经济形态称为商品经济。即想吃黄瓜自己换 (买) 。

计划经济虽然不是自给自足, 但是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通过交换, 而是通过国家机构集中统一的分配取得的, 这样的经济形态称为计划经济。即想吃黄瓜等分配。

通过老师形象的比喻, 加深同学的理解, 变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比喻, 事半而功倍, 何乐而不为。

通过创设情境历史剧, 使如烟往事不再尘封;通过故事化地演绎, 使冷峻的概念不再冰冷;通过形象的比喻, 使抽象的概念不再抽象。我们要共同为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概念教学更好地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现代化视角下邓小平理论教学思考.历史教学, 2013 (13) :41.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12.

[3]现代化视角下邓小平理论教学思考.历史教学, 2013 (13) :42.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第4篇

一、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研究的理论与策略

(一)概念转变的含义

概念转变是对已有知识的主要重构(major restrucutring),一般被定义为现有概念的转变(如信念、观念或思维的方式).现有知识或信念的转变或重构是概念转变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区别.在概念转变情形下,现有概念得到了根本的转变甚至被取代,成为学生用来解决问题、解释现象和在他们世界中活动的概念框架.概念转变有两种面向,其一是发生在学生利用现有的概念来处理新的现象,这种改变我们称之为同化;而当学生现有的概念不足以用来处理新的现象与问题时,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取代或是重新整理他的中心思想,这样根本上的概念转变,我们称之为顺应.其中顺应的观点较接近于概念转变.[2]

(二)概念转变教学理论依据与策略

1. 以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许多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认知冲突基础上的.这些过程包括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一些现象所持的观念明朗化,然后直接对其进行挑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解决冲突的尝试为随后的学习提供了前提.

2. 以发展学生与科学观点相一致的认识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与引起冲突并要求学生解决冲突的教学策略不同,第二类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观念基础之上的.这种策略假定,在学生掌握定量规律之前,给学生提供机会建立对现象的定性直觉的理解,这样可以促进概念的转变.随后的教学使学生的现有观念向科学认识发展和拓宽.

(三)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结构模型建构

通过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文献学习、分析与研究,以及从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多年经验积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概念的特点、学生形成概念的认识过程,笔者初步构建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结构模型(见图1).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结构模型的各个环节互相递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过程与整体.

二、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下面节取新课程人教版第四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作为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具体实验案例.

(一)说学情

对于刚由初中升学至高一的新生而言,在学习高中物理时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 前概念———根深蒂固

(1)作用力有先后之分;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有条件的;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

(4)接触的物体间才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接触则无.

2. 前认知———先入为主

(1)初中教学中的不规范,如压力等于重力;

(2)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3. 非智力因素———不容乐观

(1)缺乏观察、抽象思维、动手、合作等能力;

(2)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可能出现不适应现象.

(二)说重点与难点

由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不难得出.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自主构件相结合;教师引导、学案辅助相结合.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小组反馈、动态评价相结合.

(四)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三个方面展开.

1.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引入新课

(1)采用《幸福拍手歌》为音乐背景,请学生上台演唱———主体参与策略;师生鼓掌共同赞扬,手掌的疼痛感引出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个体激励策略.

理论依据:物理课变为了音乐与游戏方式,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到课堂之中,缩短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很多学生心理就会产生疑虑:老师葫芦里倒底装的是什么药?沙锅被打破了!符合教育心理学:原有的思维模式被打破,认知结构失去平衡,就有强烈要求重新平衡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2)情境展示. (1)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 (2) 河中两只小船,用力推另外一只船; (3) 放于浮子上的两磁极间相互作用.

学生相互讨论,分组探究,小组汇报.前两个案例在接触的前提下才有相互作用,而第三个案例则突破了空间的局限,即物体间不接触也存在相互作用,不受空间限制,前概念(4)推翻.结论:[板书]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 运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探究牛三定律

探究实验1:两人一组,两只同型号的弹簧秤,两人对拉,平衡后读数.

结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可抵消(前概念(3)推翻)

探究实验2:两人一组,两只同型号的弹簧秤,一只弹簧秤固定,另一只可动,一人做,一人观察记数.

结论:同一直线,动态变化,作用力与反作用无先后(前概念(1)推翻).

探究实验3:利用力学传感器进行实验验证.

师生归纳总结:[板书]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表达式:F=-F′(“-”表示方向).

解释说明: (1) 两个力与两个物体的区别; (2) 总是———任何物体,任何条件; (3)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 同种性质的力.

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检索法进行研究:两个力、两个物体、总是.解释说明中的第二点又将前概念(2)推翻.而第三、四两点则是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区别.

探究实验4: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3. 回归社会和生活,展示牛三定律的运用

(1)卵击石;(2)马拉车;(3)掰手腕;(4)拔河赛

三、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概念转变研究的四个反思

概念转变教学模型的提出,对科学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概念转变教学模型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有研究者开始反思并对概念转变模型提出质疑和批评,主要的观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过于关注学习者前概念对知识建构的负面影响, 忽视前概念中的积极成分.(2)概念转变发生在复杂的教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 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3)不要过于强调儿童日常经验中的核心信念对具体概念的限制, 概念转变常常并不是随核心信念的改变而整个地改头换面, 而是一个一个地进行的.(4)概念转变并不一定是一步完成的, 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时两种概念同时存在和使用.指向概念转变过程的理论研究,首先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中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具体概念的转变?概念生态的研究是否能够给概念转变全面的支持?[3]

(二)概念转变的检验与评价问题

学生学业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怎样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呢?目前我国物理课程的评价现状表明,教师虽然认同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但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以及多年的教学习惯,评价的实践基本仍是应试模式,基本仍以:“知识与技能”的单一目标为核心.[4]又物理教育研究领域欠缺对概念转变过程的评价机制研究,而概念转变模型的研究仅指向概念发生转变的条件.也就是说,概念转变模型初步确定了概念转变的条件,而目前需要对如何达到已转变为科学概念做出评价上的回答.以贴近学习者生活实际的问题检测概念建立情况的基本原则.更值得深入思考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学习者达到怎样的状态才能表明概念转变真的发生了?新的概念如何得以稳固, 而不退回到前概念?

(三)概念转变教学对师生的要求[5]

概念转变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理解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因而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1)所教的科学领域的知识;(2)在这一领域中学生们所倾向使用的概念;(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的概念发展方式等.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认知要求是不同的.无论采用哪种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个主要的特征在于,知识不是提供给他们的“现成的东西”,他们自己需要对理解学习活动负最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5-47.

[2]Posner G.J., Strike K.A.&Hewson P.W.et al.Accommodation of a scientific conception: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J].Science Educa-tion, 1982, 66 (2) :211-227

[3]徐宁, 郭玉英.国外物理概念转变研究:借鉴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29 (6) :92-96.

[4]孙新, 彭征.中学物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研制[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30 (9) :80-86.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第5篇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1. 概念和核心概念。

概念是共同具有某些特性或属性的事件、物体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一种由相近、相似的事件、想法、物体或人所组成的集合。生物学概念就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生物学现象、本质特征或共同属性的反映,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这个概念,反映的就是所有酶在来源、生理功能和化学本质上的共同特征。

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基本理解和解释。生物学核心概念即那些能够展现当代生物学科图景的概念,是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是生物学知识领域的中心,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且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2. 核心概念的表述方式。

大部分人认为核心概念就是学科知识中的某个词或短语,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实际上,这样的一个短语仅是一个相应的学科专业术语,并不等同于核心概念,或者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标记核心概念的符号。核心概念的表述,常采用“××是××××”、“××××称作××”、“××××叫做××”或“××是指××××”等形式[5]。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对有关核心的概念分别表述如下:“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二、核心概念在中学生物学教材研发中的地位

依据《标准》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现行高中生物学教材有五个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五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相关的核心概念来编写的,除了小部分概念的词语存在差异外,大部分核心概念的内涵是完全相同的。如“细胞的生命历程”部分内容各版本教材的章标题虽然有“细胞的生命历程”(人教版)、“细胞的生命周期”(中图版)、“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浙科版)等不同的表述,但其内容都是围绕“细胞周期”(为表述简洁,此处及以下用相应专业术语代表核心概念的具体内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癌变”、“细胞衰老”及“细胞凋亡”等核心概念来组织编写。这说明不同版本教材的编者们都充分意识到了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学生物学教材就是由一系列的核心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其设计的框架也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此外,各版本教材都用不同事例阐述了许多核心概念的发现、证实、发展、更新和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沿着先辈科学家们的足迹去体会科学探索的历程,有助于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核心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1. 据核心概念确立教学目标。

教材的每一单元、每一节的知识体系都是围绕相关的核心概念而建构的,核心概念指引了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核心概念来确立教学目标。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人教版)一节,教材首先介绍了本章的核心概念“细胞代谢”,然后引出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科学家们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来揭示“酶的本质”,最后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酶的特性”。根据这些核心概念我们可以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方面: (1) 能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 能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 (1) 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 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同时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3)能力方面: (1) 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2) 在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探究等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获取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必要时还需对核心概念进行细化处理。

2.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

确立了教学目标后,教学活动也必须围绕核心概念来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核心概念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中,“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为了让学生正确地建构出该概念,可以采用分析、探讨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资料“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以挥发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捕食者,夜间又能够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进行分析,探讨这种化学物质在协调烟草、蛾及其天敌之间关系的作用,进而分析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学生比较自然能得出“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一概念。再如对于“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教学活动,可以先提供如表所示科学家们为探索光合作用过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见右表)

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料,沿着先辈科学家们的足迹体会科学探索的历程,对于“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核心概念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生物事实抽提出生物学本质的东西,以此建立科学、正确的生物学概念,进而在头脑中建构出合理的概念体系,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框架、理解生物学的重要观点以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

[2]刘恩山, 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J].生物学通报, 2010, 45, (7) :40~42.

[3]樊庆义.核心概念教学是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之一[J].山东教育中学刊, 2010, (3) :34~35.

[4]张颖之, 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 2010, 6, (1) :57~61.

[5]李高峰, 张迎春.我国五个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概念的差异比较[J].生物学教学, 2009, 34, (6) :12~15.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地位 第6篇

1.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概念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都是一些需要学生去记忆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对概念的教学都不太感兴趣。在当前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去寻找一些方法去解决我们的课堂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真正地做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概念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教师不重视概念的教学

在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对于概念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数学的教学就应该是学生不停地做题不停的训练,题做得多了自然数学的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没有必要去把概念作为重点教学的内容。其实不然,我们的数学概念都是经过很多的数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文字的提炼所得出来的结论,它相对而言更加的简洁也更具有概括性,我们的教师可以把概念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去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对理论知识也精通,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3. 只要求结论,不追求过程

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把概念的结论记住,也就是强迫学生去记忆一些结果而不去重视概念的得出过程,这种教学的形式导致了现在普遍出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的学生对于一些结果了如指掌,推理的过程却完全不会。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一个误区,希望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纠正。

二、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采取的策略

1. 注重概念的印证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概念的探究的过程。举例而言:在进行加法结合律的教学时,概念是这样的“三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把这个概念而不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的话,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教师可以随机出十组数字让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一组验证一组数据的加和,来验证这个概念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与验证得来的概念,记忆起来自然也就更加牢固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

2. 对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

小学数学的概念虽然简单但也是经过反复的提炼得来的,所以一些数学的概念学生按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概念拆开来进行分析,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概念是这样的“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个概念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问题,记忆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概念进行拆分再一点一点进行分析,先说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教师一边进行举例一边来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理解,向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是分子大的就大;然后再进行异分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学生往往会有误区会觉得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了分数就越大;教师可以把我们的分数比作一个除法运算让同学们进行理解,当被除数相等时,除数越大那么所得的商就越小,让学生以这种形式去去理解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当分子分母都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分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前面两点学生们明白了之后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教师通过将复杂的概念进行拆分剖析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方便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运用这个知识。

3. 理论联系实际,创建概念教学的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因为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如何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生活中的一些与概念有关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时,如果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乘积一定那么它们就是反比例的量,如果他们相除所得的商一定,那么它们就是正比例的量,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汽车匀速行驶的视频,汽车的速度是不变的,那么时间和它所行驶的里程就成正比例,时间越长行驶的距离也就越长,当汽车行驶的里程是一定的时候,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速度越慢用的时间就越长,那么这个时候速度与时间是呈反比例的,教师利用生活实际中的现象制作成教学的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对于概念学习的兴趣吸引上来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也能有所提高;其次,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创设教学的情境,利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往教学的方向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利率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大家有没有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银行存过钱呢?银行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告诉你们存一年会给多少钱的利息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利息的具体数额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利用这种创建生活问题情境的形式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从而引出利率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把自己开头的提问解决了而且也能够引出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学到了知识。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来进行概念的教学。

三、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教学而言,我们的概念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很多教师一直在尝试一个能够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下仅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建议,希望这种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到教师的教学:我们拿质数来进行举例,教师在课前的十分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个概念并每个人列举10个质数;在学生完成这个工作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去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学生列举的质数中有错误,为什么会错,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质数,引导学生自己去对知识进行一个探究和推理;在学生学成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反馈和总结;教师把学生反馈给自己的知识进行评价。这是我们教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预习-讨论与探究-反馈与总结-评价”,这种教学的模式充分重视了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新形势下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模式,当然我们的教学中还会有更多的更有效果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总结和研究。

四、总述

在新形势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来进行概念的教学也成了教师们所研究的课题。今天我们就现阶段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的策略和采取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下探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教师们能够意识到概念教学的意义,让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摘要: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常常被教师忽略的教学内容。随着近几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今天来探讨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来进行概念的教学,希望能够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模式

参考文献

[1]邵丽萍.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模式.内蒙古教育,2010,(20).

[2]许幻生.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7).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 第7篇

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

1. 重解题,轻概念

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存在“重解题技巧教学,轻数学概念教学”的倾向,有的教师还刻意追求“概念教学的最小化和习题教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受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的影响. 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在没能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无法形成能力的情况下匆忙去解题,使得学生只会模仿老师解决某些典型的题型和掌握某类特定的解法,一旦遇到新的背景、新的题目就束手无策,甚至导致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成绩陷入无底的题海之中.

2. 重结论,轻过程

有的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数学概念看作一个名词,对概念作解释,只重视对概念的记忆,而忽视概念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在引入概念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概念的产生、探究过程,没有真正理解和揭示概念的本质,这样很难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致使学生创造力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 重讲授,轻探索

由于数学概念的单调、枯燥,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而是强行地将一些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仅注重教师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也没能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揭露概念的本质,这样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数学观念的形成,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理论基础以及教学方法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概念教学的几种策略.

1. 创设生活情境,感知数学概念

概念的引出是进行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如何,将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不应只简单地给出概念,而应加强对概念的引出,加深对新概念的印象,创设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案例1在“算法语句”教学时的教学片片:

师:编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

生1:输入A,输入B,然后A = B,B = A.

师:这样做行吗? 大家再想想这样真的交换了A与B的值吗?

生2:不可以,这样输出的都是B或A的值.

师:这个问题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两瓶红、黑墨水,你想交换两者,可不可以直接把黑的倒到红的瓶里,再倒回来?

生2:不对,应先把其中一瓶倒入一个空瓶,再交换.

师:也就是说要借助空瓶才可实现交换,所以这里应该引进一个变量T. 首先把红墨水倒入空瓶T中,再把黑墨水倒入原先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最后把空瓶T中的红墨水倒入原先装有黑墨水的瓶中 ( 如图1所示,在黑板上画出图1). 上述A与B的交换问题该如何抽象为数学符号语言?

生众:T = A,A = B,B = T. (学生齐声说出了答案)

在教学片段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生活中倒墨水的情境自然引导学生引入变量T,实现了从经验性概念转变到理论性概念的过程. 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意义建构数学概念,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加强例证分析,类比数学概念

概念的形成,需要从大量典型、丰富的具体例子出发,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伪存真,从中分析、类比、猜想、联想、归纳、概括出一类相同事例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理解和掌握概念.

案例2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教学时的教学片段:

问题1:书架有三层,上面一层放6本不同的数学书,中间一层放5本不同的语文书,下面一层放3本不同的外语书. 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问题2:书架有三层,上面一层放6本不同的数学书,中间一层放5本不同的语文书,下面一层放3本不同的外语书. 从书架上取数学书、语文书和外语书各1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师:以问题1和问题2为例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生1:这两个问题相同之处都是取书问题,但是取书的方式是不同的.

(他的回答引 来同学们 一阵笑声,认为他没 说到点子上)

生2:在问题1中,只要在数学书、语文书和外语书这三类书中任取1本就可以了;而问题2却不同,它需要每一类书中都要取出1本才行.

生3:问题1中的取书是分类做的,而问题2中的取书是分步做的.

生4:这两个问题的最大区别就是,在问题1的三类方法中,每一类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取法都可以将工作做完;而在问题2的三个步骤中,缺少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将工作做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请同学们再谈一谈,这两类问题中的方法种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生5:问题1用的是“加法”,而问题2用的是“乘法”.

生6:如果完成工作是分类进行的,那么就把每一类中的方法种数加起来;如果完成的工作是分步进行的,就把每一步中的方法种数乘起来,作为完成这项工作的种数.

师:通过对问题1和问题2的讨论,我们发现:完成一件事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类去做,一种是分步去做.一般地,我们有(提出两个计数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 m1+ m2+ … + m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在教学片段中,两个计数原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逐步概括得到的. 这一过程与前人形成这个概念所经历的过程有某种一致性. 这样进行概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而且也能更好地培养思维能力.

3. 创设自主探究,建构数学概念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概念教学重点并不在于概念本身,而在于建构概念的整个过程,更在于学生本人的思维构造. 教师作为概念教学过程的引导者,要恰当地搭建探究平台,使学生通过主体探究,在新知识与各种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同时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自主建构数学新概念.

案例3在“二项式定理”教学时的教学片段:

师:牛顿究竟是如何发现二项式定理的? 1664年冬,22岁的牛顿在研读沃利斯博士的《无穷算术》时,引发了许多思考……

(2)引导学生观察(a + b)2,(a + b)3的展开式,发现规律.

问题:请你观察(a + b)2的展开式并思考:1展开式中各种类型的项是如何得到的? 2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是如何确定的?

(3)引导学生探索( a + b)4的展开式的项和系数的规律.

问题:1展开式中会有哪几种类型的项? 2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是多少?

(启发学生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两个计数原理和组合的知识分别解决这个问题)

(4)类比猜想,对二项式定理形成初步认识.

问题:你能将 ( a + b)3的展开式直接写成类似的形式吗?

(5)归纳猜想,进一步认识二项式定理.

问题:你能猜想(a + b)n的展开式吗?

(6)引导学生发现一般项. (暂不称通项)

提问:展开式中的哪一项具有一般性?

否则提问:展开式中的每一项a,b的指数各不相同,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吗?

(7)证明二项式定理.

说清楚两点即可:1展开式中会有哪几种类型的项?2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是多少?

(8)提出“二项式定理”的概念.

在教学片段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4. 运用先行组织者,同化数学概念

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知识的习得和建构,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去影响和促进新的理解、掌握,沟通新、旧知识的互相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系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倡导的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为促成有意义学习,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其核心思想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呈现给他们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与所学新知识之间能够建立实质性联系. 其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已经知晓”的与“需要知晓”的知识之间架设桥梁.

案例4在“对数”教学时的教学片段:

由于对数是借助于指数式ab= N( a > 0,且a≠1) 来定义的,因此,在学习对数概念之前,应系统复习指数知识. 可以说,指数知识是学习对数概念的第一个“引导性材料”.

为减少学生对logaN进行工作记忆的负荷,可以在学习对数概念之前,说明符号log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去看,并介绍logaN的读法. 可以说,对符号log的提前说明是学习对数概念的第二个“引导性材料”.

提出问题1:已知2b= 5,求b = ? 可以直接给学生讲,这个b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是无法求出来的. 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为解决这类问题,花了十多年时间,发明了“对数”. 纳皮尔定义,b叫作由2和5确定的“对数”,简称b叫“对数”. 这种类似于科普的讲解,可作为学习对数概念的第三个“引导性材料”.

提出问题2:已知3t= 7,按照纳皮尔定义,在3,7,t中哪个叫“对数”? 这个问题,可作为学习对数概念的第四个“引导性材料”. 问题2是问题1的一个变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准对数在指数式中的位置,为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做铺垫.

通过上述四个“引导性材料”,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学生在正式学习对数时就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并建立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性认识就有望实现了.

5. 设计应用实例,内化数学概念

李邦河院士曾说过,“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与内化,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案例5在“向量坐标”教学时的教学片段:

典型实例既是对数学概念的解释,也是良好的形象补充,学生对典型实例的深层挖掘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从而巩固数学概念和更新内在知识结构.

6. 运用几何动画,形成数学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的优势,在新概念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几何画板来展现新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案例6在“抛物线概念”教学时的教学片段:

(1)活动:折纸. (图2) 在纸片2厘米处设置点如图2方法将纸折20 ~ 30次形成一系列折痕,它们整体地勾画出一条曲线的轮廓.

(2)观察、猜想:众多折痕围出一条抛物线.

(3)建立坐标系,画图,发现与y =1/4x2很接近.

(4)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折纸过程及抛物线.

(5)活动(图3):画3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折纸,发现1:其反射线经过y轴上一定点.

(6) 几何画板演示这一过程 ( 证明可以学生课后完成).

(7)概念形成:焦点(一组平行于y轴的直线经抛物线反射后汇聚到焦点,由焦点出发的直线经抛物线反射后成一组平行线).

(8)发现2: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纸边的距离,定义准线.

(9)形成概念:(学生概括,教师补充)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作抛物线.点F叫作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作抛物线的准线.

从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到,在不知不觉中,每名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教师的动画演示,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游戏教学法下一篇: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