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2024-07-14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精选3篇)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第1篇

一、19世纪俄罗斯文学概观

19世纪初的俄国与西欧相比, 各个领域都十分落后, 黑暗的农奴制使贵族中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首先觉醒, 于1825年12月发动了反抗沙皇政府的起义, 史称“十二月革命”。起义虽以失败告终, 但在精神上却唤醒了一代俄国人的民主意识。在文学领域表现为从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 以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和果戈理的《死魂灵》宣告现实主义文学在俄国的确立。

19世纪中期, 俄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已达到空前的紧张阶段,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繁盛时期。此时,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投入到了反对农奴专制的斗争中, 他们的创作更加平民化, 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民及普通工人的文学作品。以上三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政治主张宣扬了反农奴专制的思想, 并以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为武器, 抨击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 唤起了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的勇气。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有别林斯基的《致果戈里的一封信》,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杜勃罗留波夫的《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等。以上三人所共同构筑起来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体系, 是俄国此时期的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 以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这座丰碑。

19世纪后期是俄国社会不断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 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民主主义运动开始形成的时期。70年代, 俄国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以“到民间去”为口号的“民粹运动”。他们站在农民和小生产者的立场上, 反对沙皇专制和资本主义的弊端。七八十年代,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是俄国文学的主流思想, 此时的文学领域出现了一大批平民知识分子作家, 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契科夫的《变色龙》等。“民粹运动”是俄国十九世纪末出现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 在“民粹运动”高涨时期, 出现了俄国民族主义的繁荣, 绘画中的“巡回画派”, 音乐领域的“强力集团”等都是民粹思想在俄国人民生活和艺术上的体现。

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乐中的文学性因素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Nikolay Andre Yevich RimskyKosakov, 1844~1908) 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重要作曲家, 他与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一起组成一个音乐创作团体。他们以弘扬俄罗斯民族音乐为目标, 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 这就是著名的“强力集团”。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强力集团”的其他作曲家, 所处的时代正是19世纪后期俄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上文提到在文学界出现的“民粹运动”, 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父亲是当时沙皇政府的官员, 但也是一位民主主义者, 他因不满沙皇政府的政策而被革职。因此,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从小就受到了父亲民主思想的影响, 对广大的下层人士非常同情。青年时代是他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的年代, 而此时正是俄罗斯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 同时期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伟大的革命民主思想家提出了“文学和艺术都要和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的美学观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开始大量接触这些有着先进思想的文学著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家族都是海军出身, 因此他也按照家庭意愿考入海军居官学校, 毕业后到“金刚石”号军舰上服役。漫长的海上巡航对于年轻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来说收获是颇丰的, 不仅对大海和异国他乡的人文景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他在思想上日趋成熟。他和舰上一群醉心于研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青年志同道合, 一起阅读、讨论这些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西欧古典文学, 当巡航任务完成时,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思想上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青年了, 文学领域的“现实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同时, 这些民主思想指导着他以后的生活和艺术创作。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创作主要集中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 他的交响乐作品数量不是很多, 但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在创作技法上的创新, 使其在交响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代表性作品有《第二交响曲》《萨特阔》《童话》《西班牙随想曲》《舍赫拉查达》等。以下我们就他的两部作品《萨特阔》和《童话》为例来论述其中的俄罗斯文学性因素。

俄罗斯文学因素主要体现在他的标题性交响乐作品中, 交响音画《萨特阔》 (Op.5) 就是以俄罗斯民间的壮士歌“萨特阔”为题材创作的。六七十年代, 俄罗斯文学界对民间题材的诗歌等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俄罗斯民间的壮士歌也成为重要的题材之一, 别林斯基还对这部壮士歌作了论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阅读别林斯基全集时一定也阅读到了这部作品。这个题材是斯塔索夫提供给巴拉基列夫的, 巴拉基列夫又将其提供给穆索尔斯基, 而最终还是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了这部作品。

他在作品的序言里简单阐述了其文学性构思, 整首作品都是按照其文学性而创作的。“主人公‘萨特阔’是一个诺夫哥罗德的客商, 在一次海上运输货物的途中遇险, 海神要一个人作为海王的贡品, 经过抽签萨特阔被抛进了大海。在海底王国里正在举行盛大的宴会, 他们强迫萨特阔弹起了古斯里琴, 大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海神由于这次起舞狂躁了起来, 掀翻了海上的许多船只, 萨特阔见此情景将琴弦拉断, 于是海上有恢复了平静……”引子用简短的三个音的循环重复, 生动地描写了大海的形象, 几个音的反复表现了海浪的起伏, 这时的大海是安静的, 感觉到同时也在积蓄着力量。突然着音乐急转直下, 描绘了海王的活动和萨特阔被带进海底的情景, 一连串的和弦给我们描绘出了海底童话般的场景。下一段是盛大舞会的描写, 萨特阔被带到海底后要求弹奏弗里斯琴, 海王和其他人开始和着琴声起舞, 音乐由舒缓的舞曲逐渐加快, 海王的躁动引起了狂风巨浪, 海上的船只都被掀翻, 突然音乐戛然而止, 表现的是萨特阔将琴弦扯断舞会停止。之后音乐逐渐舒缓, 描写的是海面恢复了平静。从每一个乐段中我们能够联想到文学作品里的每一个形象。作品中描写的主人公萨特阔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眼中并不只是一个水手, 他的原型正式俄罗斯普通的一个人民的形象, 他要歌颂的正式俄罗斯人民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 这也正是此时期俄罗斯文学中所体现的人民性这一伟大思想。

管弦乐曲《童话》 (Op.29) 创作于1779—1880年, 这部充满着俄罗斯民间音乐色彩、浓郁的抒情性和幻想性的作品, 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刻影响。它取材于普希金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言:“在海湾那里有一颗绿色的橡树, 在那棵橡树上有一条金錬, 日日夜夜, 那博学的猫, 总是围着金錬走着……那里有许多奇迹:林妖在那里徘徊, 美人鱼坐在树枝上……在哪里森里和山谷充满幻想……英俊的勇士、王子、威严的皇帝、受难的公主……在那里, 俄罗斯的灵魂……在那里, 使人感到古俄罗斯的气息……我4记4得4一4个4:4现4在4, 4我4就4向4世4人4讲4述4这4个4故4事4……”。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用着重号标出了最后一句, 他是想告诉听者, 我要讲的并不是普希金长诗里所有的故事情节, 用普希金的长诗序言只是说明这部管弦乐曲是俄罗斯的, 是充满着幻想的, 让人们尽情发挥自己的联想。我们在乐曲里能够听到乐曲一开始森林的音乐形象, 其中一连串怪诞离奇的音乐仿佛是林中弯弯曲曲的小道, 音乐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仿佛随时都会碰带新奇的事物。还有随后小美人鱼优美的歌声, 音乐优美动人。长号的奏鸣代表的是巴巴—雅佳, 这里充满着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断断续续的音型表现了女巫飞过去的场景。总体来说, 这部作品并没有固定的情节联系, 音乐描绘的只是一个个不同的音乐场景的画面。正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我的音乐生活》中所说的那样“幻想形象的万花筒”。但我们从中还是能发现它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言中文学形象的联系。

19世纪的俄罗斯在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繁盛的局面, 而这种四面开花的文化崛起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当一个民族长期受到异族的统治、压迫, 一旦其民族意识觉醒, 便会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起来反抗, 而文学则是最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武器之一, 它对其他姊妹艺术的影响也可想而知。笔者认为俄罗斯音乐的繁盛与文学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乐中所体现的文学性因素便是雄辩的例证。

参考文献

[1]【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我的音乐生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第2篇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名字总是和财富、地位和权势联系在一起,这个年轻的石油巨头以他的显赫背景,个人资产超过80亿美元,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上的全球排名第26位,拥有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在政商两界呼风唤雨他的目空一切以及他对政府的强硬作风,叫人另眼相看。然而他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举世震惊!给我们的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企业家要专心做企业,切莫随意伸手政治。企业家的天生使命是做好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可是有很多企业家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上,而是觊觎政治,似乎政治上的名利能给他带来社会效应。一个企业家的素质诉求,与一个政治家的素质诉求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企业家,既然以经营企业为终生事业,他的知识结构、经验学识、价值追求就都是服从办好企业的。在从事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只能从事公益事业,而不应从事政治活动。但霍多尔科夫斯基走得太远了。我们放眼世界,有成就的企业家想竞选总统,却鲜有成功的。如克莱斯勒的艾柯卡曾跃跃欲试,但终归不了了之;其后,曾与克林顿竞争总统职位而一掷千金的另一位美国亿万富翁也只能一败涂地;而韩国现代集团郑周永成为韩国企业老大之后,也想参加总统选举,结果更使自己的企业事故百出,四分五裂,最终也未实现他的政治追求目标。而意大利现任总理贝卢斯科尼,倒确实是企业家出身,但从其屡生口舌事端看,他的政治家角色是很蹩脚的。毕竟,经营企业与管理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两项事业。

2008年2月,陕西省府谷县近日决定免去高乃则、王乃荣、王万东、刘过门4名“煤老板”的“县长助理”职务。从2008年6月“悄悄任命”到如今“仓促免职”,“煤老板县长助理”们的任期只有8个月。府谷县任命几名“煤老板”做“县长助理”的理由着实荒诞不经——挣钱多、纳税多。按照如此逻辑,美 国大富豪比尔〃盖茨怎么也得混个总统助理当当。

“县长助理”也是一顶“乌纱帽”,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谁要是想戴这顶“乌纱帽”,就必须符合必要的条件,履行必要的程序,当然,这些条件和程序必须是合法的,而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私定的“山寨版”。府谷县把“县长助理”这顶“乌纱帽”作为荣誉,作为奖品戴到“煤老板”的头上,不仅伤害了政治的严肃性,亵渎了官员的任职程序,也犯了官商不分的大忌。历史警示我们,商人和官员的过度纠缠往往伴随着权钱交易等蝇营狗苟之事,鉴于此,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官员及其亲属经商,更严禁官员充当商人的保护伞。府谷县给“煤老板”戴上“县长助理”的“乌纱帽”,“煤老板”的商人和官员身份合一,既有金钱,又有了权力,就可以为自己的违规经营之路大开“方便”之门。事实上,“煤老板”高乃则、王乃荣荣升“县长助理”不久,他们开办或承包经营的煤矿因越界开采导致王家焉村大面积塌陷,带来至少7000万元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家如确定需要进入政治领域,切忌要撇开企业家身份,专心投入到政治领域中。治国理政亦需多面手,而一些国有大企业的领导人,他们经历过商场残酷的历练,亦经历过国际同行无情的竞争,其战略思维与国家利益观念反而得到提升。因此,这部分人的政治前景更加看好。不过,从商场转战官场,只是意味进入中组部考察的后备名单,今后发展如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商场与官场虽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大区别。商场注重实力,官场注重资历;商场讲究规则,官场讲究派系,尤其是中共的官场,山头林立,派系複杂,行错一步,终生耽误,紧跟几步,人生羡慕。近年,内地从商场转战官场的不在少数。比如中国一汽原总经理竺延风,目前担任吉林省副省长;中国二汽原总经理苗圩,在出任武汉市委书记之后,又出任工业与信息部副部长;中海油原董事长留成,则担任海南省委书记;肖亚庆的前任郭声锟,目前担任广西自治区区委书记,如果再加上曾经担任过中石油总经理的***,他们已经在中共政坛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种变化亦是党中央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应对之策,中央对治国理政人才的要求,是要经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锻炼,最好工农兵学商,样样都干过,如今再加上懂外语、识国际,又红又专,文武全才。中共体制虽然极其庞大,基层腐败严重,但党机器的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应变形势发展方面,有其过人之处,这与其一贯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密切相关。

梅克夫人与柴科夫斯基 第3篇

梅克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令人们不解。本文运用有关最新资料,向读者揭示这个谜。

★资 助★

梅克夫人是个杰出的女人。她出身贵族,17岁时嫁给了一个受聘于政府的铁路工程师卡尔·冯·梅克。婚后,她说服年薪只有1500卢布的丈夫辞去公职,从事铁路工程事业。在她的协助下,她丈夫建筑了从莫斯科到梁赞的铁路,他的两个儿子把铁路延长到喀山和乌拉尔山。1876年冯·梅克去世时,给梅克夫人留下一大笔遗产,两条铁路,11个孩子。那一年梅克夫人45岁,她是个富孀。

1876年底的一天,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在梅克夫人的客厅里弹奏了柴科夫斯基的《暴风雨》。梅克夫人眼睛闪着光,急不可待地问:这部作品是谁创作的?鲁宾斯坦向梅克夫人讲述了这部作品的作者,他的学生柴科夫斯基的经历和现状:柴科夫斯基原来的专业是法律,为了学习音乐,辞去司法院的职务,没有任何收入,他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和创作的。鲁宾斯坦问梅克夫人:您是否愿意帮助这位音乐界的后起之秀呢?

梅克夫人对柴科夫斯基长达14年的资助和他们之间的友谊就此开始。

★断 交★

梅克夫人从请柴科夫斯基为她改编小型音乐作品,付给他可观的报酬开始,到后来每年资助他6000卢布。这些资助不但使柴科夫斯基可以坚持在音乐学院的学习,还可以到国外去旅游。穿着时尚高贵,入住高级饭店,宴请亲朋好友,慷慨支付小费,累了就到乡间休养。总之,梅克夫人的资助对柴科夫斯基很重要,到1890年梅克夫人和他断绝关系前,资助款在他的总收入中占三分之一。

1890年9月,柴科夫斯基到高加索的第比利斯开音乐会时,接到梅克夫人的一封信,说她的产业现在已濒临破产,以后不能再寄钱给他了。信的结尾说:“不要忘记我,有时想想我。”

这使柴科夫斯基非常吃惊和不解。刚刚在几个月之前,梅克夫人在例行的每年资助额之外又给了他一笔数目可观的款项,现在怎么这么快就“濒临破产”了呢?他继续写信给她,可是,梅克夫人再也没有回信——她和他绝交了。

从第比利斯回来时,他得知梅克夫人并未濒临破产,铁路和其他资产都未受丝毫损失。他非常气愤,觉得受了侮辱。梅克夫人从未爱过他,只不过是拿他当作玩偶。现在玩腻了,也听厌了他的音乐,就假借破产,经济困难,无情地把他抛弃。他的心理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的弟弟莫杰斯特说,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柴科夫斯基,这个伤口不断地使他痛楚,使他最后三年的生活变得苦闷和忧郁。

★隐 情★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梅克夫人断绝和柴科夫斯基14年的友谊?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梅克夫人听到了柴科夫斯基是同性恋者的传说。可是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梅克夫人在和柴科夫斯基交往之初,曾费尽心机了解他的一切情况,对这个传说是不应感到意外的。

梅克夫人的孙女加琳娜·冯·梅克(其母为柴科夫斯基的侄女安娜·达维多娃)在其1973年(82岁)出版的《我的回忆》一书中透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信息,可以使我们据此对梅克夫人之所以要断绝和柴科夫斯基的关系,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1876年1月,梅克夫人的丈夫来到彼得堡,住在已婚的二女儿亚历山德拉·贝宁森家里。一天晚上,这位被加琳娜称为梅克夫人家中“一个恶毒的女人”的亚历山德拉,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其他什么心理,向她父亲揭示了她的4岁的小妹妹米罗日卡的真实身份:米罗日卡其实是个私生女,是梅克夫人和她丈夫秘书的孩子。这个被欺骗的丈夫听说这件事后几个小时就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14年后,这个私生女米罗日卡已经18岁,她爱上了英俊而自负的公爵安德列并和他结婚。婚后,梅克夫人的二女儿亚历山德拉又把米罗日卡私生女的身份告诉了这一对新婚夫妇,并把她父亲14年前在圣彼得堡为什么突然死去的原因告诉了她的母亲梅克夫人。

于是梅克夫人承受了双重打击:一是得知丈夫的死因,深深的内疚感折磨着她的身心;二是女婿安德列对她进行威胁和敲诈,声称如果不答应他提出的要求,就要让整个世界都知道她的隐情,让她和她最爱的小女儿身败名裂。

在这种恶劣的境况下,梅克夫人得了肺病和可怕的精神病症,卧床不起;之后就写信通知柴科夫斯基,不再向他提供资助,并且断绝了和柴科夫斯基的书信来往。

停止资助未必就得断绝包括书信来往的一切联系。笔者认为,梅克夫人可能会有另一层考虑:如果继续和柴科夫斯基保持书信来往,恐怕她女婿会借此造谣生事,进行新的威胁和敲诈,并且因此连累柴科夫斯基,损害他的声誉。

★心 底★

如果柴科夫斯基是个善于为别人着想,善于体察别人疾苦的人,他就会想,这个14年来一直慷慨地在金钱上给予他帮助的女人,绝不会突然无缘由地断绝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既然她的产业并未遭受损失,是否有某种难以启齿的原因?他这时应该做的是体谅,如果可能的话,给予必要的帮助。可柴科夫斯基实际做的却是一味从自己这方面着想,不理解、责备,觉得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以致于三年后在临终前的呓语中还带着愤怒和埋怨的语气呼喊着娜杰日达·冯·梅克这个名字。

笔者认为,柴科夫斯基之所以如此对待这件事,其原因是,他的自恋使他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情感甚于关心他人。

当年鲁宾斯坦为他的学生向梅克夫人寻求资助。柴科夫斯基在致梅克夫人的信中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表达了热烈的情感。可是,这些表示是否全部都是真诚的,还是在某些时候或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虚伪呢?

就在柴科夫斯基向梅克夫人表示永恒的爱和感激的同一天,竟然在给他的弟弟安那托和莫杰斯特的信中说,同梅克夫人无休无止的通信使他感到无聊,他已经着急地等待着应该寄来的钱。很多人因此而发出了对柴科夫斯基的愤怒谴责,说他利用、欺骗并伤害了梅克夫人,说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自私的变态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相关文章:

上一篇:军用通信电缆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技巧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