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效应范文

2024-09-11

健康效应范文(精选11篇)

健康效应 第1篇

冬泳指的是:冬季综合标准下的自然水域的游泳, 即冬季气温在十度以下、水温十四度以下的室外水域游泳活动。有那么一群人, 尤其是不少中老年人, 他们盼着冬季能够跳入冰冷的水中, 来一次真正的冬泳。冬泳究竟有什么好处让他们乐此不疲?该如何正确地进行户外冬泳?本文为你一一道来。

冬泳时, 冷水对皮肤的刺激, 使得皮肤的血管急剧收缩, 一次大力收缩后, 必定会有一次相应的舒张, 这样血管一张一缩就能很好地改善血管弹性, 使人体能更快地适应这种冷热交替的变化。所以, 冬泳又被称为“血管体操”。同时, 人在游泳时身体处于水平状态, 心脏和下肢在一个水平面上, 使得血液从大静脉流回心房时不必克服重力的作用, 为血液循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有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此外, 冬泳还能加强人体呼吸器官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芬兰奥卢大学的专家皮尔科·胡图宁认为, 在冬泳过程中, 人体为抵御寒冷而产生的大量激素, 特别是肾上腺素, 会使冬泳者精神振奋, 身心得以放松, 并能增强人们承受其它病痛的能力。芬兰坦佩雷大学的马尔库·奥亚宁教授对数百名冬泳者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也表明, 许多患有慢性病的冬泳爱好者, 特别是中老年冬泳者, 坚持冬泳后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在体力和心理上很少有不良症状。

参加冬泳, 提倡从夏、秋开始游泳, 逐步过渡到严冬, 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冬泳是冷水锻炼的最高形式, 由于要经受低气温、冷水的挑战, 又要在水中进行活动, 对人体刺激的强度非常大, 所以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目前我国冬泳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冬泳者在冬泳前应了解科学、安全冬泳的注意事项。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冬泳对大脑皮层调节能力的影响

寒冷刺激人体皮肤时, 温度觉感受器借助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皮层, 又即刻反射到身体产热系统。此时神经系统围绕着热量消耗采取一系列对身体的保暖措施。如交感神经兴奋, 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使肺活量增加;消化功能的活跃, 使合成代谢增强, 为热量消耗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冬泳对人体肌肤的影响

冬泳者明显提高了肌肤耐寒度。人体皮肤内有温度觉、痛觉和触压觉等浅感觉感受器。因为冬泳时皮肤受到冷水刺激后, 皮下血管立刻收缩, 其表层皮肤体温下降当皮下血管舒张时, 其表层皮肤体温上升。如此反复运动, 能使皮肤表层血液循环加快, 加强了皮下组织的营养供给, 使皮肤健康红润, 有光泽, 富有弹性, 大大提高了人体耐寒能力和对各种寒冷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 冬泳消耗大量的热量。同时, 冷水对皮肤和肌肉的冲击和按摩的作用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防御细菌的侵袭, 提高了皮肤的各种功能和抵抗力, 从而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3、冬泳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冬泳者在冷水里锻炼时, 体内散失了大量的热量。人的平均体温是36℃。水温若是0℃, 就是相差36℃。再者, 冬泳者入水后, 水的导热是空气中导热的28~32倍, 也就是说, 同等的运动量, 在0℃空气中机体赤裸比着衣散热更快、更多。而在水中运动, 体内散热比其他着衣运动 (如跑步) 约快35倍左右。换句话说, 冬泳的运动散热量, 大约相当于在陆地上跑步运动半小时的散热量。而冬泳的健身效果, 因身体出汗少, 体内矿物质不流失, 时间又短, 故效果比陆地运动好。

4、冬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冬泳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呼吸功能。经常参加冬泳锻炼的人, 能动员更多的肺泡参与呼吸, 同时能增强和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强度和耐力。人在水中卧式呼吸时, 胸腔和腹部都受到水的压力, 此时, 膈肌的上提下降受阻, 于是给呼吸带来了困难, 呼气和吸气必须要克服水的压力才能实现, 这有利于锻炼呼吸肌的功能。因此, 长期的冬泳锻炼能使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功能得到改善, 增强肺组织的弹性和胸廓的活动度, 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 增加机体的吸氧能力。同时每分钟的呼吸频率相对减少, 使呼吸更深长、平稳、均匀和有力, 以提高肺活量。

5、冬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冬泳是人向大自然挑战的运动, 是强迫自我适应在高寒恶劣环境条件下生存的活动。所以冬泳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 而且也是对人的意志与心理承受能力的磨练。因为冬泳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这里就包含着意志和心理承受的持久性。

冬泳这一人群心理指标得分较高, 性格趋于理智、意志型。冬泳能磨练人的意志, 陶冶人的情操。冬泳能扩大人际交往, 增进友谊, 使人格更加完善。冬泳运动不但能健身, 而且还能调节人的心理状态, 激发人们的激情, 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6、冬泳对人寿命的影响

人类的寿命可能与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有关, 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对温度尤为敏感, 当人体温度稍有降低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就会随之降低,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处寒带的北方人比热带南方人晚熟的相对长寿原因之一。长期冬泳的人, 已适应了低温或寒冷, 冬泳时体温处于低限, 这样就降低了体内生物化学反应速度, 有利于延年益寿。

三、结论

1、人体通过冬泳锻炼, 促进了新陈代谢, 可以改善睡眠, 提高食欲, 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

2、冬泳对机体的免疫能力、呼吸系统、供能系统、心血管系

统均有积极影响, 从而改善人体各项生理指标, 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保证人体生理健康。

3、冬泳锻炼能使人体肌肤红润、光泽, 富有弹性, 符合现代

人的审美观点, 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追求健康、健美的心理需求。

4、长期坚持冬泳运动的人群, 在战胜寒冷的过程中培养了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5、冬泳可影响情绪、调节心理。机体的“应激效应”引起内

分泌系统激素的相应变化, 并通过中枢神经作用于各器官, 直接影响情绪等心理因素。有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摘要:冬泳作为一项体育健身运动, 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本文拟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 阐述了冬泳的锻炼价值, 探讨冬泳运动对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食欲、提高睡眠质量等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广冬泳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冬泳,锻炼,健康

参考文献

[1]殷志栋, 陈庆合.冬泳对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 2001, (5) .

[2]腾青, 姚峰.冬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11) .

[3]张宝苍.冬泳健身揭秘[M].北京: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1999.

[4]张俊杰, 聂平.冬泳与微循环[J].中国微循环, 2000, (3) .

健康效应 第2篇

李林 季浏

摘要: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T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旨在研究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1 前言

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本文的实验就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该领域这方面的对比研究还较缺乏。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共352人,其中小学生149人(男生77人,女生72人),中学生203人,(男生93人,女生110人)。

2.2 实验过程和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一所小学五年级中的4个班级(149人)和一所中学初二年级中的4个班级(203人),随机把4个班级中的3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小学生114人,中学生154人),另一班级作为对照组(小学生35人,中学生49人)。对实验组分别用跑的大、中、小强度锻炼策略干预6~8周,受试者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20 min。对照组则以上理论课或自习课为主。实验组的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实验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小学F(3,145)=0.179,p=0.911>0.05;中学F(3,199)=0.727,0.537>0.05,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用EFI测量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的心理感觉和运动愉快感。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同年级、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年级的中小学受试者与大、中、小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F(2,111)=21.636、37.062、22.387,p均小于 0.001;中学F(2,151)=19.146、8.380、7.582,p均小于0.001〕,而安静感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F(2,111)=1.07,中学F(2,151)=1.559,p均大于0.05〕。具体表现为: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7.62、6.24)明显高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4.09),中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8.22)明显高于大强度、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5.94、5.19);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疲劳感的得分(Mc=3.68、2.97)明显低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7.61),中学大强度和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疲劳感的得分(Mc=3.73、3.92)明显低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5.67);小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81)明显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4.18、5.54),而中学大、中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15、7.41)明显高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5.24)(表1)。

表 1 实验组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EFI的均数、标准差一览表

小学实验组(n=114)  中学实验组(n=154)

大强度  n=35  中强度  n=39  小强度  n=40  大强度  n=52  中强度  n=50  小强度  n=52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精神振作感(A)  4.09  2.65  7.62  2.46  6.24  1.55  5.94  2.55  8.22  2.30  5.19  2.60

安静感(B)  4.03  1.70  4.76  2.55  4.63  2.21  4.75  2.02  5.47  2.01  4.96  2.11

疲劳感(C)  7.61  1.87  3.68  2.79  2.97  2.52  3.73  2.68  3.92  2.19  5.67  2.97

积极参与感(D)  4.18  2.67  7.81  1.97  5.54  2.30  7.15  2.91  7.41  5.24  2.57  2.57

现有的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本实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EFI是直接反应锻炼参与者锻炼后心理感觉的工具,并从侧面反应其运动愉快感的`工具。以上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参与中、小强度锻炼比参与大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对于中学生而言,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比参与小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换言之,为了取得较好的锻炼效应和获得较大的运动愉快感,小学生应选择的锻炼强度是中、小锻炼强度,而中学生则是大、中锻炼强度。

3.2 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小学和中学的中等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2)。研究结果说明,中学生比小学生更适合参与大强度锻炼,而小学生参与小强度锻炼所取得的锻炼心理效应较中学生好,中等强度锻炼是中、小学生皆适宜的锻炼强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就大众健身锻炼而言,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适宜锻炼强度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表 2 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

大强度组  t  中强度组  t  小强度组

t

小学

n=35  中学

n=52  小学

n=39  中学

n=50  小学

n=40  中学

n=52

精神振作感(A)

M  4.09  5.94  -3.08**

7.62  8.22  -1.15  6.24  5.19  2.42**

SD  2.65  2.56  2.47  2.30     1.55  2.60

安静感(B)

M  4.03  4.75  -1.76

4.76  5.47  -1.41  4.63  4.96  -0.72

SD  1.70  2.02  2.55  2.10     2.21  2.11

疲劳感(C)

M  7.67  3.73  7.98***

3.68  3.92  -0.45  2.97  5.67  -4.68***

SD  1.87  2.68  2.79  2.19     2.52  2.97

积极参与感(D)

M  4.18  7.15  -5.24***

7.81  7.41  0.85  5.54  5.24  0.56

SD  2.67  2.90  1.98  2.44     2.30  2.56

注:* p<0.05; ** p<0.01; *** p<0.001。

3.3 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不同性别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小学生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相同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除大强度实验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大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存在差异外,其它组别的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相同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精神振作感与积极参与感是体现运动愉快感的两个最主要方面,中学大强度实验组男、女受试者参与大强度锻炼后EFI的t检验结果说明,参与大强度锻炼的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更能够获得运动愉快感,并从中取得更大的锻炼心理效应。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不同性别的人群应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才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

表 3 中学不同性别、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

大强度组  t  中强度组  t  小强度组

n=24  男

n=28  女

n=23  男

n=27  女

n=23  男

n=29  t

精神振作感(A)

M  4.46  7.21  -4.60***  7.91  8.46  -0.85  6.08  4.47  2.43*

SD  2.06  2.25     2.28  2.33     2.17  2.73

安静感(B)

M  4.37  5.07  -1.27  5.87  5.14  1.27  5.29  4.70  1.05

SD  1.74  2.21     2.18  1.84     1.83  2.31

疲劳感(C)

M  4.50  3.93  0.57  4.35  3.57  1.28  5.88  5.50  0.46

SD  2.60  2.78     2.04  2.28     3.01  2.98

积极参与感(D)

M  4.96  7.18  -2.91**  8.04  6.89  1.71  5.67  4.90  1.11

SD  2.91  2.53     2.38  2.41     2.33  2.73

*p<0.05; **p<0.01; ***p<0.001。

3.4 实验组、对照受试者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中、小学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除小学生大强度实验组外)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受试者则没有显著性变化(表4),这一结果不仅支持了前人的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而且与本实验研究EFI的测量结果相一致。小学生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实验前后的t=-1.91,p=0.054,表明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是不适合的,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有负面效应。

表 4 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MHT的t检验结果一鉴表

实验组别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M  SD  M  SD

小学实验组(n=114)  大强度组(n=35)  37.77  16.87  38.77  17.33  -1.91  0.054

中强度组(n=39)  40.03  16.84  36.61  14.21  5.78  0.000***

小强度组(n=40)  38.10  14.65  35.35  13.76  3.42  0.000***

小学对照组(n=35)     37.69  15.83  35.94  14.35  1.29  0.207

中学实验组(n=154)  大强度组(n=52)  41.31  17.43  38.76  16.58  3.15  0.000***

中强度组(n=50)  44.46  15.20  38.28  11.17  4.96  0.000***

小强度组(n=52)  41.63  16.01  37.13  12.51  4.12  0.000***

中学对照组(n=49)     43.16  16.45  41.42  16.10*  1.03  0.186

***p<0.00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参与身体锻炼有助于中、小学生调节身心矛盾,增进心理健康。中学生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更能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大的运动愉快感。小学生适宜参与中、小强度锻炼,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益处。

2.小学生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感觉没有性别差异,但中学男生比女生更喜爱参与大强度锻炼。

3.锻炼感觉量表(EFI)是研究身体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一种有效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测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

4.2 建议

1.适当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与激发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对大众健身锻炼而言,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应合理安排和选择运动强度。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中学生可选择中等至大强度的锻炼,小学生适宜安排中、小强度锻炼。

作者简介:李林,男,1968年出生,硕士,讲师;季浏,男,1961年出生,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

作者单位:李 林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 226007)

季 浏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62)

参考文献

1 季浏,等.当代运动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李林,等.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综述.湖北体育科技,(2)

3 Martinsen E.W..Therapeutic Implication of Exercise for Clinically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J.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1993(24):185~199

4 Rostad F.G.& Long B.C..Exercise as Coping Strategy for Stress:A Review.Int.J.Sport Psychol.,(27):197~222

5 李林,等.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体育与科学,1998(2)

6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82~87

7 冼汉昭,等.运动医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82~387

8 Gauvine L.& Rejeski W.J..The Exercise-Induced Feeling Inventory: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J.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1993(15):403~423

9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海:华东师大心理学系,1993

10 Long B.C..Conditioning(Jogging)and Stress Inoculation Interven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ping.Int.J.Sport Psychol,1994(24):94~109

11 Stepoe A.et al.Exercise and Respensivity to Mentel Stress: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ubjective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Int.J.Sport Psychol.,1993(24):110~129

12 蒋碧艳,等.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心理科学,(3)

13 黄志剑,等.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1997(5)

14 Kleine D..Sports Activity as a Means of Reducing School Stress.Int.J.Sport Psychol.,1994(22):366~380

15 Biddle S..Children,Exercise and Mentel Health.Int.J.Sport Psychol.,1993(24):200~216

16 Bosscher R.J..Runing and Mixed Physical Exercise with Depressed Psychiatric Patients.Int.J.Sport Psychol.,1993(24):170~184

17 TuckerL.C..Physical Fitn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Int.J.Sport Psychol.,1990(21):185~201

微波生物效应与人体健康 第3篇

1.微波的生物效应

微波生物效应是其照射生物体时,生物体与微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生理影响,是一种全身性的综合反应。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及各个组织,既有组织器官的病理和生理功能性的变化,也有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射和神经体液途径所引起的症状和变化,而微波的物理化学作用是其生物效应的基础。Rai等人的研究显示微波引发的不同的生物效应依赖于磁场强度、频率、波形、调制方式和曝露时间。由于组成人体的细胞和体液的分子大都是极性分子,外加微波场可使这些极性分子因趋向作用而发生频率极高的振荡运动,消耗能量而发热,导致组织温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造成组织器官变化。

一种观点认为细胞的一死亡是由微波加热造成的;另一观点认为死亡不仅由微波加热的作用,而且还有微波的电场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35℃时,没有细胞死亡,而在45、47和50℃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暴露在微波辐射中死亡率远比相同温度下通常的加热消毒法高。该研究虽然没有详细说明微波非热效应的确切机理,只认为微波既可以引发离子加速和其它分子相撞,又可以引起极化旋转,并导致微生物蛋白质第二和第三级结构发生变化。Singh等人用连续波和调制微波照射藻青菌研究微波的非热生理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的微波频率对藻类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2.微波辐射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当电磁辐射的频率超过15MHz,动物和人类身体对辐射有明显的吸收,并随身体的不同部位吸收量不同。在70-100MHz范围内,这些频率覆盖了电视和调频广播播出频率,而动物和人体就象一个有效的羊角天线强烈吸收这些波长的电磁波。

Rober的研究发现,当暴露于一定频率的微波时,辐照人员出现明显的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和心脏功能性改变,包括心电图波形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徐缓以及低血压等。

党连凯等也对微波辐射对小白鼠睾丸发育和精子损伤进行了研究,发现用功率密度为30-40Mw/cm2的微波照射对睾丸生精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睾丸发育迟缓,曲细精管的细胞层次减少,精子发生过程障碍,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膜结构,特别是核膜则更为敏感。膜结构的破坏是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细胞结构破坏是微波的生物效应引起的。

微波照射不仅对细胞有直接的急性效应,而且还可能有续发作用。用2450MHz频率的微波照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温度达42℃,肥大细胞直径从12.7μm增加到37μm,最大直径高达47μm(约占30%)。

刘国伟等人用雄性SD大鼠研究手机微波辐射对去颅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发现完整的颅骨为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微波辐射损伤的重要因素。

邓中荣等人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受微波辐射后,研究发现微波可引起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长期的低强度微波辐射也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脑电改变,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等。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零三年二月五日报道瑞典一些科学家研究显示,移动电话的辐射会破坏老鼠大脑内与学习、记忆和活动等方面有关的细胞组织。科学家据此指出,移动电话可能会在人类身上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又称早老性痴呆病)过早出现。瑞典马尔默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十二到二十六星期大的老鼠进行研究。这些老鼠脑组织的发育程度相当于人类十几岁青少年的大脑。研究人员让老鼠暴露与移动电话辐射相等的辐射中。五十天后,那些暴露于中量或者大量辐射的老鼠大脑内的死亡脑细胞比较多。由于老鼠的脑组织与人类大脑组织相似,因此,在老鼠大脑出现的问题也会在人体大脑出现,但目前仍缺乏足够资料对此结论加以证明。但是陈安宇等通过实验对116只小鼠施加不同的微波辐射,进行了相关的生物化学和病理解剖学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当前流行手机在正常使用时基本是安全"的推论以及对手机微波防护提出建议。

此外,微波常常使生物体的血液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改变,外周血管张力下降,而且微波辐射还会影响消化系统,使胃分泌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甚至形成溃疡,还会损坏骨髓,引起肺、肝、肾等脏器的组织损坏,使人的嗅觉迟钝和听觉灵敏感下降,痛阈提高;微波辐射还会抑制人体的免疫能力等。当然如果微波辐射量控制适当,可对人体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因此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动物和人体受微波局部照射可以刺激组织修复和再生,减轻紧张状态和促进恢复。从细胞和有机体层次,可减轻X-ray的作用。微波已成功地应用于胃、十二指肠的溃疡、心脏及心血管和呼吸疾病、肺结核、皮肤病的治疗。

因此,低强底、长时间的电磁波辐射生物体时,在生物体中不能产生明显的热量,但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微波的生物效应往往发生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生物对电磁波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外界小能量的诱导可能在生物体内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微波的健康防护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根据照射的强度、辐射的频率、受照时间以及照射重复的间隔和次数,可分为急性整体损伤、慢性整体损伤和局部伤害三种,另外生物体各组织器官对微波辐射的反应也不同,眼晶状体、睾丸、胃、肠等循环不良的器官,受微波辐射后易受损伤。各种的动物实验和卫生学调查表明,在低强度微波辐射下引起的改变,多属功能性变化和可修复的病变,而高强度的微波辐射,所产生的病理改变不但是严重的和不可恢复的,甚至可造成死亡,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和避免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对微波健康防护也显得尤为重要。

构成微波辐射的主要污染源有雷达、广播电台和无线通讯设备,微波加热和理疗用的电子设备等,因而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内的人群可分为职业辐射防护和公众辐射防护。

对于职业辐射防护应做到,尽可能减弱辐射源的直接辐射,可针对泄露和辐射源采取防护措施,屏蔽辐射源以及辐射源附近的工作位置,加大工作位置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采用个人防护用具。而随着广播电视以及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已经被微波辐射所污染。高强度的微波辐射不仅对人类的身体有害,还会干扰电子设备,因而要尽量避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公众辐射防护可采用的基本措施:1)尽量远离强度微波辐射源如电视发射台;2)对易受电磁波干扰的电器进行遮蔽,可用铜或铝皮封闭起来;3)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对电子烟雾的抵抗力;4)对于开放性天线,雷达装置,必须重点加以监督防护;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观看电视一般都在于2米以外,这个位置的磁场强度很低,不太会影响到人,但有些小孩常在电视屏幕前玩耍,家长应予阻止;6)微波炉启动后应迅速离开,不要逗留;7)电热毯预热后,应在睡前关闭。对于微波损伤无特殊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服谷维素,每日三次,多数病人在脱离接触适当休息后能逐渐恢复。

健康工人效应的调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健康工人效应,调查分析

健康工人效应[1]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一般而言, 是指用人单位对上岗前工人的健康选择 (或倾向) , 导致在岗工人健康状况优于 (或不低于) 该地区总体人群健康水平, 总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总体人群, 以致掩盖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的效应。经过调查, 我们对健康工人效应引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效应的原因与强度。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某地区3家大型合资、私营企业 (以下简称非国企) 和3家国有大型企业 (以下简称国企) 及其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上岗前体检对象年龄、工龄未作统计。噪声作业调查对象国企为热电厂锅炉车间、气机车间, 合成橡胶厂聚合车间、后处理车间, 机械厂锻压车间、成型车间等共436人 (男302, 女134) , 年龄19~55岁, 平均 (24.4±9.4) 岁;专业工龄1~31 a, 平均 (8.2±6.9) a。非国企为某玻壳厂研磨车间、打磨车间, 空调生产厂钣金车间, 某重型机械厂机加车间、下料车间等共274人 (男193, 女81) , 年龄18~48岁, 平均 (23.5±7.9) 岁;工龄1~24 a, 平均 (7.3±5.7) a。2组工人性别、年龄、工龄、吸烟、饮酒等情况基本均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查证2006和2007年的上岗前体检和在岗期间体检资料, 用人单位信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并经安全部门核实, 采用表格式调查为主, 配合电话查实, 资料可靠。对6家企业采用统一的检查仪器和方法, 体检医师均经过专业培训, 取得相应执业医师执照, 体检前统一记录标准。

作业环境噪声测定用仪器法 (江西宏声仪器厂ND2型精密声级计) 。

2 结果

2.1 上岗前健康筛选结果

2006年末, 3家非国企共有员工27 683人, 2007年新增员工达3556人, 员工更新率达12.84%。参加上岗前体检人数为4633人, 体检项目为常规检查项目[内、外、皮、神经科, 心电图、X线胸片、肝脾B超、乙肝表面抗原、丙氨酸转氨酶 (ALT) 、血细胞分析、尿常规],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大多数加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因健康原因淘汰达1077人, 淘汰率为30.28%。主要淘汰原因为身高 (28.88%) 、乙肝大三阳 (HBsAg、HBeAg、HBcAb) 、乙肝小三阳 (HBsAg、HBeAb、HBcAb) (23.49%) 、ALT活力增高 (复查后) (16.81%) 、无症状高血压 (复查3次后≥140/90 mm Hg) (15.23%) 、其他 (15.60%) 等, 其中, 因职业禁忌证, 由职业病防治机构出具了证明不宜从事所禁忌作业的仅有83人, 仅占淘汰人数的7.70%。

2006年, 3家国企共有员工3567人, 2007年新增员工65人, 员工更新率1.82%。进行上岗体检66人, 体检项目为内科常规项目, 仅1人因肺结核 (经胸片复查确诊) 免予上岗, 淘汰率为1.52%。

2.2 2类所有制企业定期体检结果比较

2.2.1 噪声现场监测结果

国企工作制为四班三倒, 工人均为巡检时接触噪声, 每班实际接触约2 h, 其余时间均在控制室操作, 车间噪声均为稳态, 声压级为86.0~103.0 dB (A) , 几何均值为92.0 dB (A) , 操作室67.0~75.0 dB (A) ;非国企工作制为三班倒, 工人接触噪声为连续性, 每班实际接触约5~8 h, 车间噪声均为稳态, 声压级为85.5~93.0 dB (A) , 几何均值为89.3 dB (A) , 工间可休息二三次, 休息室噪声58.5~68.0 dB (A) , 结果见表1。

2.2.2 噪声作业者防护情况

国企设有控制室, 每月配备1副防噪声耳塞, 每年发1次工作服, 每月发2副口罩和手套, 每2年发1次工作皮鞋;非国企设有工间休息室, 每半年发1副防噪声耳塞, 每年发1次工作服, 不定期发口罩、手套。

2.2.3 常规医学检查结果比较

我们选用常规项目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发现高血压、视力下降、脂肪肝等异常检出率非国企高于国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慢性咽炎, 肝胆结石、HBsAg阳性、ALT增高、白细胞下降、尿常规异常国企均高于非国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沙眼检出率非国企高于国企,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国企高于非国企,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2。

2.2.4 噪声作业工人检查结果比较

我们将3家国企和3家非国企中接触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纯音测听、心电图和血压等体检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 结果发现高血压检出率非国企 (12.77%) 高于国企 (4.98%) , 听力损伤 (耳) 检出率非国企 (27.55%) 高于国企 (8.0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国企 (8.03%) 高于非国企 (11.24%)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3。

3 讨论

我们认为在非国企, 健康工人效应产生的原因有2个, 第1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对上岗前工人的健康选择 (或倾向) , 特别是在新经济条件下, 非公有制企业及其灵活用人机制[2]的影响是巨大的, 非公有制经济体制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 排除潜在的健康隐患成为需要, 灵活的用人机制将这种需要变为现实, 而其灵活的用人机制源于定单式生产模式, 即“以产定员”——产量大用人多, 产量小用人少, 无产量不用人, 不可更改, 因此, 健康工人效应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非国企员工年更新率达22.94%, 淘汰率达30.28%;而国企仅分别为1.82%和1.52%,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2个原因是用人单位对在岗工人的健康选择倾向, 这一点在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明显, 用人单位往往根据定期体检结果对员工进行倾向性的解聘, 特别是职业病危害观察对象, 这种情况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可能会有所改善。

通过对在岗期间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国企和非国企常规医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的不同, 在选择的11个指标中, 仅沙眼检出率差别不大, 其他10项指标两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高血压、视力低下、脂肪肝检出率等非国企高于国企;而慢性咽炎、肝胆结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ALT增高、白细胞下降和尿常规异常等检出率国企高于非国企, 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病损谱。产生这一差别与上岗前健康筛选的结果是吻合的, 非国企普遍认为高血压比较好控制, 经复查后一般可通过;视力低下基本不作为筛选指标;脂肪肝是慢性病损, 基本不影响劳动力, 因此, 这3类人均可顺利进入用人单位, 选择性地增加了在岗期间体检阳性检出率。但非国企对传染性疾病, 特别是HBsAg阳性者要求高, 一般难予聘用 (一方面是企业大食堂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员误解的结果) , 而乙型肝炎为血液传播, 日常接触基本无传染 (严进, 而新发少) ;肝肾检查异常影响劳动力的可能性较大, 非国企选择时也是比较慎重;白细胞下降与职业因素有关, 非国企也轻易不会选择, 因此, 选择性地降低了在岗期间体检阳性检出率。

噪声作业体检结果分析发现, 非国企高血压和听力损伤检出率均高于国企 从常规检查结果看, 非国企员工高血压基础检出率高 (11.36%) , 应该是噪声作业人员高血压检出率高的原因之一, 不能完全用噪声影响来解释;非国企工人接触噪声时间长 (达7 h/d) 、休息时间短 (三班倒) 、个体防护用品较少、使用率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听力损伤, 但主要归因于噪声影响, 而且, 从车间噪声测定结果看, 国企车间噪声最大值和均值都高于非国企, 但因实际接触时间短, 对听力的损伤作用相对较小。但是, 调查对象高血压检出率均低于学者报道的总体人群检出率[3,4], 职业人群在外出打工前已经考虑了身体因素, 有病损者自动留守, 这可能也是健康工人效应的一大来源。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 用人单位上岗前体检比较规范。这种规范产生了一系列的效应, 一方面, 对防止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的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 客观上为工人就业设置了一道门槛,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环境下, 用人单位的健康选择标准产生了健康工人效应, 这种效应具有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健康工人的选择, 形成相对健康的工人群体;二是对某些特殊病损人员的剔除, 形成该病损检出率相对降低的工人群体;三是在岗体检结果为用人单位解聘员工提供了借口, 形成相对健康的存留工人群体, 而且在国有企业改制、富余人员分流时, 也曾采用“病退”的方法。因此, 理解健康工人效应应该包含以上2个方面的含义。同时, 不同类型企业病损谱差别非常大, 在职业病防治研究工作抽取样本时, 应特别注意总体之间的差别, 否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金泰廙, 孙贵范, 王生, 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4.

[2]刘镜愉.溶剂中毒——新经济形势下的新问题.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3, 21 (2) :81-82.

[3]赵清水, 张琼, 王化金.北京房山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 (1) :43-44.

红酒,被放大的健康效应 第5篇

红酒,被放大的健康效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罗纲 郝丽萍(副教授)

喝红酒

——果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防治脑血栓?

有人统计,相比较不饮酒者,少量或适量饮酒者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较低。但是,酗酒者会有更高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饮酒减少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和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加纤维蛋白原溶解和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促进抗氧化效应等。

那么,红酒与诸如啤酒、白酒之类的酒精饮品相比较,真的具有更好的健康作用?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现有数据并不足以推荐饮酒(或者专指红酒)作为预防心脏疾病的策略,也没有证据表明红酒相对于啤酒、白酒之类酒精饮品更有优势。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精神压力过大等。来自丹麦的一系列追踪调查也发现,与啤酒、白酒饮用者相比,红酒饮用者饮酒更为适度,并且有着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烟更少、锻炼更多、吃更多健康的食物等,由此带来的健康效应,很大程度上被误以为是红酒的功效。因此,这并不足以证明红酒的健康效应更高。红酒对心血管疾病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显著。若想仅仅通过饮用红酒预防心血管疾病,那是不可取的。

哪些营养成分被“神化”

——晒一晒,红酒中多酚物质、白藜芦醇的健康功效

美容美颜 在红酒的广告宣传中,特别能打动女士的是红酒具有卓越的美容美颜功能,理由是红酒含有丰富的多酚物质和白藜芦醇,具有超强的抗氧化功能,能提高新陈代谢,淡化色素,使皮肤变得更加白皙和光滑。研究表明,红酒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900-2500毫克/升)种类比较丰富,包括有黄酮类(750~1060 毫克/升)的槲皮素、花青素的衍生物,以及非黄酮类(240~500毫克/升)中的原儿茶酸、白藜芦醇。虽然这些多酚类化合物确实具有抗氧化的生物功能,但这些功能证据多来自于动物实验,实验中多酚类化合物存在的形式与红酒中不一定相同,并且给予的剂量远高于红酒中的浓度水平,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充分说明多酚类化合物对于人体的功能。另外,多酚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吸收也贯穿整个消化过程,并受消化道微环境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人群研究没有明确支持红酒的美容养颜这一功能。因此,单从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功能方面而推论红酒具有美容养颜功能有些牵强,红酒的美颜作用更多的是商家的炒作。想要美容美颜,更适合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抗衰老 宣称喝红酒能抗衰老、延年益寿,是迎合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噱头”便是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桑葚、花生等食物,以及虎杖、藜芦等药用植物中。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激活“长寿”蛋白,延长低等生物如酵母、果蝇、蠕虫等寿命。美国国家老化研究所针对小鼠的动物实验结果认为,白藜芦醇虽能减轻由于衰老带来的高胆固醇及炎症损伤,但不能影响小鼠的生存率和存活时间,不能调节老化的进程。然而,这些实验结果只存在于动物实验之中。科学家也进行了一些人群调查,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为止的证据并没有显示白藜芦醇能够延长人类的寿命。

据测定,红酒中的确含有白藜芦醇,不同种类的红酒白藜芦醇含量不同,并且都非常低。即便白藜芦醇真能延长人类的寿命,用外推法将动物实验剂量换算到人的剂量,那么,相当于每天喝红酒要超过1000杯。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饮用量。更何况,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外推到人类。

因此,靠喝红酒长寿是一种不靠谱的宣传,是“神化”了白藜芦醇的功效。

“如饮酒,应限量”

——饮酒不以预防疾病为目的

饮酒,要控制总量和方式。那么,这个量是多少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适量饮酒的限量值为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 毫升,或葡萄酒250 毫升,或38°的白酒75 克,或50°白酒50 克;成年女性一天的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 克,相当于啤酒450 毫升,或葡萄酒150 毫升,或38°的白酒55 克。然而,并不是说只要饮酒不超过限量值,对机体就没有伤害。由于个体代谢乙醇的差异,这样的标准并不适合每个人。比如,喝酒脸红,是由于缺乏乙醛脱氢酶,导致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堆积,造成面部潮红、出汗、心跳加速等不良反应。因此,饮酒的限量值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合适。中国人在交际应酬中,“酒”是很好的助兴剂,酒逢知己千杯少。在应酬中,有些人喜欢狂饮,把一周的饮酒量一次喝完,这样的饮酒方式会对机体造成一系列急性损伤,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急性酒精性肝炎或脂肪肝,危及生命,同时也会引发一些慢性损害,长期影响身体的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如饮酒,应限量”。言外之意,本来不喝酒的人,不要饮酒;任何人,不建议以预防疾病为目的开始饮酒或频繁饮酒。

饮酒时,最好饮用低度酒,如啤酒、红酒或黄酒。其实,红酒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多酚类化合物,也可通过日常饮食中的蔬菜、水果获得,而且摄入量更高。

Tips:长寿,始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防止不良效应促进教科研健康发展 第6篇

“眼球”效应

所谓“眼球效应”, 笼统地说就是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方法造成醒目、轰动的效果, 以便把别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引起人们的注意, 以达到宣传自己, 推介自己的目的。一些教干或教师片面地看到教科研能够抬高身价、提高知名度并在评先树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因此他们从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出发, “积极”参与到教科研工作中来, 其真正目的是“四为四不为”:为了证书, 为了装潢, 为了名利, 为了引人注目;而不是为了促进自身成长, 不是为了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不是为了优化教育生态和教学过程, 不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益。这样的人喜欢虚报浮夸, 搞花架子, 善于做表面文章, 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 有的在研究上隔靴搔痒, 轻视实验, 敷衍了事, 甚至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要避免教科研中的眼球效应, 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加强教科研作用的正面宣传, 让教干、教师明确教科研的真正价值在于解决问题、改善工作、探索规律、提高质量, 而不在于对个人和集体带来的短期利益。第二, 严把课题管理“四关”。一是严把课题“立项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立足实际, 选择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参考作用和探索价值的课题立项;二是严把课题“过程关”。切实培训, 按时开题, 及时指导、检查、督促, 适时研讨交流, 重视实验过程和研究结论, 加强中期管理, 使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三是严把课题“结题关”。指导课题组梳理实验材料, 总结研究过程, 形成结题报告, 严防抄袭拼凑、突击蒙混过关;四是严把“应用关”。重在加强课题成果转化, 把课题成果与教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体现课题的真正价值。第三, 实行打假和问责制。凡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的, 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四, 公开教科研过程与结果。教师要及时在博客中报告课题研究动态, 展示课题实施方案、阶段研究报告和研究情况总结、案例研究等材料, 增强研究的透明度, 拓宽交流渠道, 启迪智慧, 丰富、完善自己的研究结果。第

五, 搞好教研、科研与教育教学的结合, 追求教科研的实效性, 避免两张皮现象。

“搭便车”效应

课题研究既可以是个人独立承担, 也可以采用多人合作形式, 所以就有一些“乖巧”的教师挂名参与课题研究, 这就形成了“搭便车”效应。在课题组内出现“搭便车”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存在“搭便车”的客观条件。如课题组人员未满, 尚有增加成员的空间等;二是有些教师存在着“搭便车”的主观动机。教师乐于“搭便车”是为某些期待的利益, 他们看到只要课题上有了名字, 就会在评先、树优、晋级、评聘等活动中获益, 所以, 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投机取巧加入了课题组, 却不愿付出, 只想坐享其成。三是缺乏制约机制, 课题组分工落实不到位。虽然在课题立项时就已经明确了分工, 但是如果没有人监督, 分工约定与个人自觉性是靠不住的, 这反而纵容了懒散和搭便车的行为。四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成员承担课题实验的成绩缺少有效的评价, 课题组结果无法归因于任何成员, “平均主义”盛行, 个别成员得过且过, 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五是成员排名与出力多寡不对称, 造成有些成员的心理失衡, 不愿付出应有的劳动。

克服教科研“搭便车”, 需要我们做到:一是明确目标, 责任到人。做到分工加协作, 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事事得干好。二是鼓励开展适当的合作与竞争。成员间的密切合作是实现课题组共同愿景的根本途径, 而成员间的合作又是与正当、理性的竞争分不开的, 即所谓“合竞”。在合作中竞争, 彼此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三是完善奖惩机制。课题组视成员对课题的贡献情况, 将其利益与之挂钩——或调整成员, 或表扬批评, 或分配奖金等等。四是建立“会商交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汇报完成任务情况, 交流经验与困惑, 形成新目标、新任务、新措施、新合力、新动力。

当然, 对一些积极进取而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来讲, “搭便车”并不是坏事, 因为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从中学习教科研的思路、方法、流程和经验, 而且能够感悟内涵成长与教育发展的真谛。对此, 我们不仅不能反对, 而且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把“搭便车”改造成骨干教师与之结对帮扶的一种内培形式。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实质上是非理性的从众心理——随大流。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在每次课题立项申报的时候, 有些教师看到其他教师参与教科研, 自己也马上参加课题研究, 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究其原因, 一是受环境的影响。本校或本地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高、人数多, 不少教师就有做出回应的冲动。二是攀比心理的影响。别的教师参与课题立项, 自己也不甘落后, 会争取参与到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课题研究中来。三是博弈心理的影响。在同一专业或同一层面的其他教师有课题的情况下, 为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的教师也会有参与课题的倾向。四是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对教科研的宣传, 特别是来自专家的报告以及名校、名师成长的报道, 也深深触动着教师浮躁的心。五是跟风的影响。什么课题时髦或其他教师立什么内容的课题, 自己一律不加选择地跟进。

教科研工作中要避免“羊群”效应的消极影响, 需要我们做到:一是确定教科研的目标。教科研课题的选择不仅要注意其前瞻性, 而且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这样才会增强自己参与教科研的针对性, 减少盲从。二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在参与教科研的时候, 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不能人云亦云, 必须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分析。三是要增强自身判断、选择能力。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明辨是非, 善于扬弃。

当然, “羊群”效应也并非一无是处。“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 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所以, 我们应该树立教科研典型, 因势利导, 让他们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共生”效应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 显得矮小、单调, 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 则根深叶茂, 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 称之为“共生”效应。在教师的教科研中, 也存在着“共生”效应。这是因为:一是教师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社会互依性是教师合作共生的理论基础。在课题组内, 每个教师将自己的目标与集体目标、他人目标结为一体, 求得共同实现。二是教师的个人实践智慧需要在集体合作中提升。在课题实验中, 教师只有同伴互助、集思广益, 才能推陈出新, 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发展自我, 推进课题研究。三是合作有助于教师课题研究的成功。课题研究涉及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工作,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需要发挥群体合作的力量, 才能无往而不胜。四是校本研究需要教师的合作。学校的发展不能单靠哪个人, 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形式, 为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 自然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

建立融合共生的教师关系, 需要我们:一是提高对合作意义的认识。价值取向的一致是合作成功的前提条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在于互利, 就会把个人的参与和贡献看成是实现研究目标的一部分, 积极搞好协作。二是形成共同的愿景。课题组应该有一个共同愿景, 即在研究中共同成长。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 并使这个感觉遍布到整个课题组的活动中, 把实验和研究活动融会起来。三是端正合作的态度。平等待人是维系合作的基础, 诚实守信是合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 课题组作为一个团队, 要想同心同德, 团结协作, 它的成员之间就必须平等相待, 相互尊重, 学会赞赏别人、宽容别人, 信守诺言, 以诚相待。四是重视他人的作用。五是要有主人翁意识。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主动承担责任, 才会赢得其他成员的好感和认同, 才能与其他成员结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场”效应浅议 第7篇

一、课堂教学“场”效应的表征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形成“场”后会产生“场”效应, 其表征要根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特色来分析。分为知、情、趣、境、气五个方面。

(一) 知

在教学课堂中, 存在两方面的知:一是教师的知, 二是学生的知。

教师的知, 教师要知道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由于学校、教师及家长片面地追求分数, 致使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同时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 学生没有任何负担, 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一旦他们认为这是一门有趣的课程, 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 并喜欢上这门课, 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二) 情

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是课堂教学中“场”效应的重要表征。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 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容易被学生感知, 就需要良好的情感条件和心态环境。现在提倡爱的教育, 尤其是在小学中, 教师要用爱心与激情来教学。当小学生的思想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能引起学生积极的行为活动。在“场”中能产生超乎想象的力量。

(三) 趣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小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会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 并对这一事物产生肯定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和谐乐观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重大意义, 同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有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中的“场”效应。

(四) 境

这里指的是课堂教学的情境。由于课堂教学“场”是由不同的课堂教学场景组成的, 所以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在课堂教学“场”中, 师生和生生之间所感受到的直接影响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具体情境使课堂“场”效应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情境性的教学在小学中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 喜欢各种形式的新事物, 情境性的教学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同时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传递、技能习得、情感交流达到最佳状态。

(五) 气

这里所说的气可以理解为氛围。课堂氛围对教学中“场”效应的强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也表明, 积极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产生深层动机, 并且注意理解、迁移、广泛阅读, 把学术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反之, 不良的氛围将导致学生害怕失败、记忆零碎知识等表层动机, 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小学中, 生动有趣、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 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

二、影响教学“场”效应的因素

课堂教学产生“场”效应, 它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各种教学模式为媒介, 凭借教学环境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 产生一个动态的教学“场”。影响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对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设定的, 具有弹性和可变性, 而其他课程的教学是以预成的教材为基础, 按顺序进行讲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场”时, 灵活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原理操控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小学低段的学生会无条件地服从教师, 将教师当作权威来看待。小学高段的学生虽然对教师的看法有所改变, 但还是以教师的言行为参考。所以课堂教学“场”效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这主要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教师的教学能力、人格魅力、教学风格、自身修养等都能够通过教学在课堂环境中引起学生对信息作出反馈。

(二) 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 儿童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 但还不够稳定, 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其他课堂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注重人格的培养。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 教学方法以其他教学方法为主, 如游戏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知识讲授法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在课堂教学“场”中,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的习惯、对课程的情感、交际能力、竞争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都是影响着课堂教学“场”效应的重要因素。

(三) 教学媒介对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影响

课堂教学“场”中, 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传递和交流要凭借一定的教学媒介, 所以课堂教学“场”离不开教学媒介的参与。教学媒介是处理和传播教学信息的必要介质,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媒介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应用必须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所以它是利用生动的文字、形象的实物、唯美的图片等多种媒体向小学生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介质。它包括交换信息的教材、传递信息的教学手段、引导师生行为的教学制度等, 它们影响着教学“场”效应的产生、发展与升华。这里强调一下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巧妙地应用教学手段, 从而缩短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 减少学生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教学媒介的应用能够使课堂教学“场”效应发挥其正能量。

(四) 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影响

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升华依赖于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的质量影响着“场”能的发挥, 因此课堂教学环境影响着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这一时期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而形式多样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小学生品质的培养。在教学环境分类上, 《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有一个较全面的看法, 它明显地倾向于将教学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种类型。物理环境包括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 时间环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花费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环境指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所依靠的物质基础, 包括教室布局、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等。心理环境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良好教学环境的创建, 有助于发挥课堂教学“场”效应的积极价值。

三、提高课堂教学“场”效应的策略

基于课堂教学“场”效应的表征, 我们对“场”效应有了清楚的认识, 进而了解影响课堂教学“场”效应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教学环境这四个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影响课堂教学“场”效应的这四个主要因素,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操控课堂教学“场”, 强化教学环境对“场”效应的积极作用, 利用教学媒介在课堂教学“场”效应中的价值, 使课堂教学“场”达到以知悟人、以情感人、以趣引人、以境动人、以气得人的最佳效果, 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从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与课堂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来介绍提高课堂教学“场”效应的有效策略。

(一) 教师要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 强调教师是引导者这一地位。因为在小学教学中, 学生始终以教师的行为参照来进行各项活动, 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和技能, 还要在教的过程中学会引导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潜在的能力,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 因为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身心感到愉悦。只有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场”效应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场”效应的价值,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专业和教育理论知识,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前沿知识, 通过实践将理论运用到实处。其次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再次是在课堂教学“场”中运用教学技能, 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应用多种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二) 学生要完善自我, 树立自信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学习活动的主体, 也是主要的参与者, 学生的言行影响着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发挥。我们知道, 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合作能力、培养情感、增强自信心等都是影响课堂教学“场”效应的因素。因此,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场”效应的能量, 作为学生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场”能, 首先要在教师、父母、同伴的帮助下提升自身的素质。其次要培养各方面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树立自信心。

(三) 充分利用教学媒介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 对教学媒介的要求较高,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继而影响课堂教学“场”效应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我们也知道教材、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制度都影响着课堂教学“场”效应, 因此, 要营造积极的“场”效应, 首先尽量满足学生对教学媒介的需求。其次在合理的教学制度下, 最大化地利用教学媒介。

(四) 完善教学环境

健康效应 第8篇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集结构监测、系统辨识和结构评估于一体的监测系统, 能实现对桥梁运营荷载效应的长期实时监测, 在桥梁荷载效应的研究中应用广泛, 杨跃等[1]周建庭等[2]、兰成明等[3]、MingLiu等[4]等利用健康监测系统实测荷载效应, 对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效应及其最大值进行了研究。

1 工程背景

下白石大桥是沈阳至海口国高主干线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的特大桥。主桥为145m+2×260m+145m四跨预应力混凝土刚构, 全长810米, 桥面宽为24.5m;设计荷载为汽超–20, 挂-120, 无人群荷载;设计时速为80km/h。该桥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 湖南路桥施工, 于2003年7月建成通车。2007年5月完成了健康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2012年6月动态称重 (WIM) 系统安装完成, 实现了双系统的同时运行。

2 车辆荷载效应模型的建立

在累计时长为3个月的WIM系统车辆荷载信息采集中, 共采集到通过下白石大桥车辆830731辆, 在车重、车间距等车辆荷载参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平衡更新和荷载等效的原理, 对其实际运营车辆荷载效应模型进行研究。

经过对不同荷载重现期应变最大值分布进行拟合, 得到下白石大桥车辆荷载效应服从极值Ⅰ型分布, 拟合结果如如图1。结合下白石大桥“双系统”的特点, 本文尝试利用健康监测系统来验证基于WIM系统所建立的车辆荷载效应模型的准确性。

3 下白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

下白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构成如图2, 经过多年系统监测数据分析与荷载试验验证, 下白石健康监测系统能够真实反映下白石大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效应, 这也为车辆荷载效应模型的验证奠定了基础。

4 应变数据的预处理

下白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测点50s内的应变监测结果如图3所示, 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应变, 其中应变产生明显波动处表示有车辆通过。由图可知: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应变信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桥梁振动、温度变化水流冲击、地脉动等, 使得监测结果中含有很多高频的成分 (噪声) , 因此需要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去除这些干扰信号, 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车辆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桥梁应变信息。

考虑到小波具有低熵、去相关、多分辨率以及基函数选择灵活等特性[5], 可以利用小波去噪的方法对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应变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 本文利用MATLAB中的小波去噪函数wden进行应变信号的小波去噪, 采用7层小波分解, 使用的小波基函数为db3小波[6], 去噪前后应变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健康监测系统应变信号噪声较大, 可能导致部分车重较小的车辆产生的应变在进行小波去噪的过程中被人为剔除, 这是用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缺点, 但不会影响到整体车辆荷载效应的统计。

由于小波去噪并不能消除温度的影响, 因此在对健康监测系统应变信号去噪处理的同时, 还需剔除温度引起的应变。本文取36s内没有车辆通过的应变作为应变基准值, 将降噪后的数据减去随温度变化的应变基准值得到车辆荷载作用下应变。

5 实测车辆荷载效应分析

经过对健康监测系统应变数据预处理, 即得到了车辆荷载产生的应变及其出现频率的数据点集 (εi, fi) , (i=1, 2, 3) , 其中εi为应变值, fi为该应变值所对应的出现频率。对此数据点集进行参数拟合, 可得到εi所服从的分布特征 (见图5) , 拟合结果如式1所示。

在对实测应变分布概率密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对由下白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应变分布和基于平衡更新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对 (如图6) 。

由图可知:虽然小波去噪影响实测应变的分布, 但对应变分布区间的影响并不大, 断面相应测点应变分布0.95分位值所对应的应变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差很小, 断面应变分布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相当接近, 表明:基于平衡更新理论的车辆荷载效应的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车辆荷载效应最大值的统计规律。

6 基于健康监测系统的车辆荷载效应模型

在下白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车辆荷载效应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平衡更新原理和荷载等效的方法, 可得到下白石大桥断面相应测点在不同荷载重现期内的荷载效应最大值分布 (如图7) :

由图可知:基于健康监测系统分析的车辆荷载效应仍服从极值型分布;断面测点实测得到的不同荷载重现期内应变最大值均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0.95分位点所对应的应变均小于图1中的相应值, 主要原因是实测值只取了24h的荷载效应数据, 调查时间有限, 且在这一天内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应变。

7 结论

(1) 基于小波去噪的数据处理会影响荷载效应的分布特征但对其分布区间影响不大, 能够用于车辆荷载效应数据的预处理。 (2) 基于平衡更新原理的车辆荷载效应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受荷载效应最大值的影响较大, 不宜用于分析有突变特征的车辆荷载效应。 (3) 在统计数据充分的情况下, 健康监测系统能够用于车辆荷载效应的验证。

参考文献

[1]杨跃, 彭君义.基于健康监测的斜拉索荷载效应分析.施工技术, 2009, 38∶25~28.

[2]周建庭.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桥梁远程监测系统安全评价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2005.

[3]兰成明, 李宏伟, 李惠等.大跨度斜拉桥智能拉索活荷载效应分析.市政公用建设, 2008, 1, 55~58.

[4]Ming Liu, M.ASCE1, Dan M.Frangopol, F.ASCE2, Sunyong Kim.Bridge Safety Evaluation Based on Monitored Live Load Effects.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9, 257~269.

[5]葛哲学, 沙威.小波分析理论与MATLAB 2007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33~335.

健康效应 第9篇

一、“大学生村官”和“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新鲜美味的沙丁鱼, 可是沙丁鱼性情温和且死气沉沉, 生存周期很短暂, 所以, 对于沙丁鱼的运输有了严格的要求。但聪明的商人把生命力旺盛、凶悍的鲶鱼放在沙丁鱼群中, 从而激活了鱼水并保证了沙丁鱼的新鲜质量, 带动了整个沙丁鱼市场的发展和成功。从这个故事来看, 大学生村官扮演的就是起激活作用的鲶鱼, 那么, 大学生村官到底在复杂的农村环境中扮演着怎样的“鲶鱼”角色呢?

(一) “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

作为政府投入到农村环境中的“鲶鱼”, “大学生村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 “大学生村官”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大学生村官”有文化,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思想相对开放, 更具开拓精神。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基层组织的“智囊”, 他们能够为农村的发展积极地出谋划策, 他们的行为可以增强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效地激发组织的活力, 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 “大学生村官”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农民。“大学生村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高校学生, 他们怀揣人生的理想, 都有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因此, 他们积极转型, 深入学习新的科技农业技术, 有的成为了农牧科技专业的“大学生村官”, 负责起乡里的黄牛改良、种植养殖技术推广之类的项目。同时, 带动了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学习, 丰富了他们的头脑, 使得农民也变成了“科技型”农民,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 “大学生村官”命途多舛, 暴露了许多现实问题

不可否认, “大学生村官”面对农村环境的多变, 在现实的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状况。笔者以临沂沂南县为例, 调查研究了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有40%的村民认为,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走过场、形式主义;20%的村民反映大学生村干部很一般, 挂闲职。考察目前已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 很少真正让大学生担任一村的重要职位, 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两委工作”, 不可避免地, 在某些农村地区, 大学生村官就此成为“摆设”, 成为当地“政绩”工程的一部分, 而不能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发挥“鲶鱼效应”的限制因素

(一) 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难以长期扎根农村

1.“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知不够

功利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重要原因, 他们对于村官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是很准确。国家的鼓励政策———优先考研、公务员加分机制等因素, 成为大学生选择村官相对重要的砝码, 而当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没有真正实现的时候, 他们的角色认同感就会遭受打击, 进而感到前途渺茫, 因此, 动机的“不单纯性”直接导致大学生村官出现“水土不服”的症候群, 心思偏离, 难以长期扎根农村。

2.“大学生村官”工作不深入, 有效实质性的工作难以开展

大学生村官对于自己的工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们的工作无非就是打字人员、办公室文员以及打杂人员, 基本都是一些类似村长助理的工作, 工作计划完全听从于基层组织的安排, 其余空余时间没有自己的规划, 大学生村官直呼:很难开展实质性的工作, 很压抑。

3.“大学生村官”不熟悉农村环境, 自身能力受限制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 “大学生村官”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所学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离, 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需求。由于农村问题复杂难以解决, 加上村民与当权的矛盾积怨甚深, 使得大学生村官难以深入自己的工作, 面对于自己有隔阂的地方,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

(二) 村干部缺乏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 工作困难重重

1. 对“大学生村官”的“战略作用”认识不足

在思想认识上, 村干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个层面上来考虑, 而没有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所以, 面对新一轮国家政策的时候, 地方基层政府只是消极的响应政策。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设置不明确, 非官非民, 角度很模糊, 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 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本领。

2. 对“大学生村官”重使用、轻帮带

地方政府对于选聘而来的大学生村官安排类似助理性质的工作, 比如打打文章、收发一些报纸文件等。村干部注重的是“片面的工作绩效”, 忽视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发展, 缺乏培育、激励、考核、扶持等帮带机制, 造成大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失调, 认为自己处在没有前景发展的空间, 长此以往, “重使用”积极性也会降低, 甚至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极后果。

(三) 政府缺乏保障性的措施, “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

国家刚刚出台这一政策, 有许多机制和政策还不完善, 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大学生村官往往就比较吃力, 面对无从寻找解决出口而颇感无奈。从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如教育、管理、培养和爱护大学生村官制度缺失等问题, 有些地方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存在多年工资不调、待遇不变、职务不动, 以及大学生村官工作两三年还不能“入门”等现象, 致使不少大学生村官因农村工作“门难入”、“心难安”、“才难展”、“志难酬”而纷纷跳槽, 重新寻求施展才华和发展自我的途径, 导致大学生村官“无心恋栈”。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发挥“鲶鱼效应”的有效对策

(一) 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大学生村官”保驾护航

随着大学生队伍的逐步壮大, 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也要应运而生, 这就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制度为大学生村官健康发展护航。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坚持自愿报名、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 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上, 要逐步向专业要求靠拢。二要加强培训机制。把培训大学生村官纳入当地基层政府的工作计划, 形成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一体化培训体系, 使他们掌握党的大政方针, 熟悉农村政策, 了解农村形势, 学习工作方法, 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竞争考核机制。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核, 对工作表现突出的, 及时给予奖励, 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 经严格考察确认后, 予以辞退。四要建立激励机制。选拔优秀大学生进村工作不是一项权宜之计, 而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因此, 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扎根农村, 千方百计提高他们在农村的扎根率、成活率和成功率。

(二) 村干部要提高认识, 两者相互扶持相互发展

首先, 村领导要提高认识, 积极重视大学生村官, 把大学生村官安顿好、发展好、利用好。其次, 农村干部虚心学习, 接受先进的思想, 多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们思想活跃、理论扎实, 村干部要多学习多沟通, 通过交流和逐渐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 给予最好的定位。再次, 村干部要给予大学生村官工作支持和鼓励, 村干部要定期与大学生村官进行交流, 能够让外地的大学生感受到如家的温暖和工作上的奋进激情,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地区的环境。

(三) 大学生要积极转变观念, 自觉发挥作用, 主动创新

大学生村官要时刻砥砺自己为农民、农村服务。首先, “大学生村官”要调整心态, 积极转换角色, 克服现实和理想的落差, 避免较大的心理波动。其次, “大学生村官”要懂得“入乡随俗”, 要先消除和村民的隔阂, 多跨农民的门槛, 多为农民办实事。再次, 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创新, 要珍惜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努力学习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不断创新发展, 带头领导农民致富。

(四) 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能力

高校不仅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出者, 更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安心扎根农村, 帮助他们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首先, 在推荐选拔方面, 高校应该积极往地方政府推荐一些好的人才, 建立一套完整流畅的人才推荐选拔机制, 保证高校人才顺利输出。其次, 在岗前培训方面, 高校应该对任职前的大学生进行培训, 帮助他们尽快的了解农村问题和现状。最后,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实践的课程, 在学校模拟农村矛盾问题处理相关场景, 锻炼大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砥砺过程, 随着机制的不断健全, “大学生村官”能够更好的发挥“鲶鱼效应”,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尖兵。

参考文献

[1]胡跃高, 等“.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10) .

[2]刘唐宇, 彭桂汤, 林莉“.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

[3]刘桥生“.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2008, (4) .

[4]林浩.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思考[J].理论探索, 2009, (2) .

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榜样效应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榜样效应;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

现当下,在中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榜样效应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着,并且一直都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领域,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如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突出榜样效应就成为了一个让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学者引起深思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在进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时,如果可以将传统的心理教育方法与榜样效应的积极性相结合,充分发挥榜样效应的积极作用,对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因此,在进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时建立有效的榜样效应的运行体制,形成科学的预警机制,发挥榜样效应的积极性,削减消极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榜样效应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学生的效果尤其明显,因为榜样效应采取的不是面对面的传统教育模式,再加上榜样效应的全方位的影响力,持续的时间比较久,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使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会更好。

1.发挥榜样效应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通过树立正面榜样并进行推广来更好地发挥榜样效应,这是榜样效应的基础和核心。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建立评价奖励机制,在建立这个机制时,我们应该放开思维,不要局限于学习成绩及纪律,否则会影响榜样效应的作用,奖励的范围可以包括成绩、纪律、学习进步、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尤其要重视课外活动、文娱等方面,老师要跟随学生的流行趋势,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使学生可以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进行评选时,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率,是评选更加真实可信,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决定实施什么样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是树立正面的榜样事例,就是说举办一些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修养的活动,宣传一些结合时代背景和教育意义的事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在组织这些活动时,要突出活动的主题同时又要让活动现场的气氛轻松幽默,因此我们可以在活动中加入互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并感受到快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思想和生活态度,这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树立和推广正面榜样,占据榜样效应中的主体地位,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榜样效应推广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可以依据榜样人物的特点和事迹进行深入培训,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培训去改正缺点,改进不足,除了优势的地方之外,其它的评价环节都应该是合格以上的水平;

二是加强对他们沟通能力的培养,指出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总结经验,同时给他们建立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从而达到普通学生与榜样人物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效应的积极作用。例如组织交流会议、演讲会议、成立互助团队等等,将榜样的影响力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进一步推广。对于榜样事例主要是用来经验交流和总结,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或者进行情感交流,总结活动的特色并分析其意义,让大家对活动有深入的了解后以便日后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然后进行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

从上述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正面榜样的树立和推广实际上就是将优秀的人或事进行宣传和交流,推广他们的正面形象,增强他们的积极作用,扩大影响力,从而实现利用榜样效应去进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削弱榜样效应的消极性

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强度、缩小范围来削弱甚至抵制榜样效应的消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防止榜样的出现,所以在对严重违纪甚至犯罪的学生的处理应该低调的进行处理,除了个别特殊情况之外尽量避免更多的人知道,以此来降低其成为消极榜样的可能性;

二是对于那些已经成为了消极榜样的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重点跟踪,及时的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去减少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缩小影响范围,同时加强正面榜样人物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利用正面榜样人物的积极影响来削弱消极影响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对于减少消极影响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信息公开的预防与引导,这里所说的信息公开是指把消极人员或消极事件的前因后果说清楚,让学生知道怎样去识别消极人物或事件,在遇到这类情况时学会怎样去面对和求助,不至于茫然失措,最主要的是让他们在内心深处认识到它的危害性,不至于自己也受影响而误入歧途。而对于那些正在发生和扩散的消极事件,学校要事先估计它们的后果和影响程度,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有引导性以及防止事态恶化的方案,对可能造成消极影响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防止问题的扩大。最后要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讨论并进行分析,将经验教训转变为积极活动的开展,也能减少消极影响带来的后果。

结束语:

就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其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这类学生显著的特点就是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叛逆性强、个性突出、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不被人所重视,限制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这就造成了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比较低下。由于榜样效应的积极作用可以很好地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身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目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榜样效应是合理有效的,可以真正更好地实现提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加强心理健康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维廉.少年心理咨询手册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8-59

[2]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5-127

健康效应 第11篇

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栋梁,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来自学业、就业、经济、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令人堪忧。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改善健康状况的手段,已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太极拳,以其“虚实变换、阴阳交替、松静自然、修心养性”等运动特点区别于其它竞技体育项目。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满意度,改善心态,使个体身心健康得到统一、协调的发展。

2 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1 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北京大学的王登峰、张伯源提出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是: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互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人格完善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有的大学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甚至达到30%,二十世纪末,国家教委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在10%—30%。在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虽然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一些由心理问题或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极端行为屡见不鲜。可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探讨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新方法,是摆在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3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太极拳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瑰宝,其拳理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古老的太极拳“取象于天”,把打拳人体比作“太极”,身体一动就分阴阳,主动与主静相对相引,互为补充,使人处于一种宁静、松脱的状态。太极拳在技术上要求松静自然,无拘无束,“动静作势,纯任自然”,动作中调息绵绵,呼吸顺其自然,行拳圆活流畅。强调放松训练,慢中求动。在应用中千变万化,与其动分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走粘相望、缓疾相随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太极拳中虚实、开合、刚柔的变化,处处包含着“阴阳对转”、“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于本身的自然,在行拳中强调“中正”、“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的适中,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动中求静,动静结合,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完美,把人的和谐观念纳入一个新的框架。

太极拳要求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求心,以心行气,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基础,使心理状态与太极拳养气合神统一起来,实现对心理的调节作用。大学生练习太极拳,在技术动作熟练时,伴随着对太极哲理的深层次理解,就会体会到身心合一,洋洋得意的忘我境界,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长期练习太极拳,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有助于预防大学生敌对情绪、精神疾病等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

4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4.1 练习太极拳能有效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

太极拳本身的特点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时必须进入“放松入静”的心理状态,重视内在精神,强调意识锻炼。在习练的过程中,把纷杂的思绪纳入某种控制之中,进入一种似有似无的舒适、宁静乃至忘我的境界。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提高,大大减少了从外界传入神经中枢的信息,使思维活动降到最低程度,而意识则处于十分清醒的高度入静状态。这对修复身心的创伤,降低忧虑和消除抑郁情绪有很大的作用。太极拳活动持久而有耐力,从而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绪得以有效控制。

4.2 练习太极拳陶冶性情,造就美的心灵

太极拳运动不是机械的、空虚的形式,而是富于生命节奏和人生哲理的内在精神生活的运动形式,对陶冶人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太极拳动作要求柔和、轻盈、连贯,一招一式须贯穿一气,劲变意连,意到气到,动作规范到位,形神兼备,从而达到身动心静,气冷神舒的情景;使性急的人沉着,提高敏感,抑制浮躁,有利于性格的塑造。可以使心理从一切实用的、利益的、不良情绪的束缚中超脱出来,心情舒松,获得精神自由。其次,伴随着柔和美妙的乐曲进行演练可以启迪演练者的思维,消除运动之外的精神压力与身心疲劳,忘记苦闷与忧愁,调剂人的思想感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再次,太极拳运动体现出一种崇高的武德思想,要求练习者“无私”、“无虑”、“无欲”,要端正无邪,公正平等,加强练习者“德心”、“德行”、“德性”的修养。

4.3 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减少,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而大学生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心情急躁、感情冲动的现象。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本来就差,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抑郁倾向。太极拳活动和其他武术运动项目一样,也讲究“以武会友”。通过共同的爱好,可以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练习太极拳不仅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而且也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出它在社会交往中的价值功能。比如各种形式的武术竞赛、表演以及校际的、社会的武术交流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增强自信,使他们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4.4 练习太极拳能够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

完善的人格对大学生很重要,它渗透到大学生的所有心理行为活动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太极拳是一种极富哲理的体育运动,其中道家的尚柔、尚自然的思想在太极拳运动中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每一次的演练都体现着力求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性的自我净化、人格的自我完善、内心的自我更新,整个演练过程始终在追求人性的真、善、美境界,对消除刚愎自用、多疑多虑等不健康的人格具有很好的功效。长久的太极拳练习能使人性情变得柔和、刚毅,形成不畏艰苦、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更加成熟,人格更加完善。

5 结语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集修身养性于一体,注重内外兼修的健身术,是一项身心合修、内外兼顾的理想健身方式。在练习过程中,不仅对锻炼者在生理上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练习者在锻炼过程中达到健康身心的效果。大学生练习太极拳,可为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就业、适应社会、接受挑战提供精神保障。因此,我们应将太极拳作为高校体育的重点项目进行推广、普及和研究,最大程度地发挥该传统体育项目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修身养心功效而为世人所瞩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从而为大学生通过太极拳健身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太极拳,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2]谢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6).

[3]李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北京经贸教育论坛,2004(12).

[4]王岗.太极拳对现代人心理调节的作用于[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

[5]韩旭升.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7(2).

上一篇:行文思路下一篇: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