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院派范文

2024-08-16

网络学院派范文(精选12篇)

网络学院派 第1篇

1.1 校园建设的概要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 除了为上层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高速通道之外, 同时也是目前大多数弱电智能化系统 (例如综合安防、有线电视、宿舍强电控制、校园一卡通等) 的主要传输通道之一。目前多数弱电系统的传输方式正逐渐从原有的模拟方式向数字化方式发展, 其主要利用的技术依托就是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因此, 网络系统是学院数字化校园规划建设的关键内容。

1.2 园区网络

网络建设采用双核心技术, 通过48芯单模光缆实现东西两院的安全连接, 汇聚设备通过双链路连接校园网双核心, 采用IPV4/IPV6双栈技术、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 能够根据目标有效实现负载分流。各楼宇设置1-3个配线间, 将楼内的信息点全部集中到各配线间内, 采用百/千兆接入交换机提供各信息点接入的需要, 通过千/万兆链路连接到相对应的汇聚中心设备上。

1.3 校区互联和Internet接入

学院的校园网通过光纤高速联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地区结点。同时, 要充分考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IPV6试验网CERNET-2互联的扩展性。

学院计划采用若干100M链路联接到公众网上, 同时采用神州数码负载均衡设备 (DCFS-8000) , 用以解决电信、网通、教育网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2、弱电基础设施

弱电系统规划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校园安全防范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电话通讯系统、机房工程、消防工程等子系统。其中消防工程委托建筑设计院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考虑。

2.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全校园共约2万个信息点。

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系统拓扑结构相统一。核心层设在网络中心网络设备机房;汇聚层基本上以各单体建筑为单位进行设置;接入层设在各弱电间综合布线配线机柜处。

两个核心设备之间采用48芯单模室外光纤连接。核心层与汇聚层采用96芯单模室外光纤连接。相邻汇聚层之间采用1根12芯单模光纤连接, 作为各汇聚层与核心层的备用连接;汇聚层与接入层采用1根12芯单模光纤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 充分考虑到各建筑在功能的差异及对网络的实际需求, 分别选用六类布线系统和超五类布线系统, 使系统设计更加合理;

(2) 设置信息点时, 充分考虑到办公区、学生公寓区、教学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网络中心和公共场所的功能特点, 做到合理布置, 适当冗余;

(3) 在各教学区教室、实验室均设有信息点。

(4) 在有关大楼的大厅预留了一卡通 (考勤、电子消费、门禁等) 和LED显示屏、触摸屏信息点, 为将来校园弱电系统集成创造条件;

2.2 电话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一是利用电话运营商的电信网络, 为校内用户提供各种语音通信服务。二是利用学校现有网络, 利用赛尔网络提供的网络电话实现通信。三是学校自己购置一台小型程控交换机, 实现内免费内线电话。

2.3 校园广播系统

通过一套广播系统满足学校自动打铃、广播通知、背景音乐等基本需求, 同时通过校园的背景音乐系统, 提供新校区良好的学习氛围。

2.4 多媒体教学系统

规划中每个教室留有数据接口, 以满足将来大量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室内各系统的管道预埋到位。

2.5 校园安全防范系统

学院专门组建网络, 为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提供服务。

2.6 弱电机房系统

弱电系统机房包括网络中心机房、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安防中心机房、一卡通中心机房等。机房是重要网络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集中存放地, 确保机房安全正常运行是一项重要常规的工作。

3、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 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 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它是以网络为基础, 从环境 (校内、校外、设备、教室等) 、资源 (人力、设备、图书、讲义、课件等) 到活动 (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的信息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 完成现实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提供。在数字校园里, 师生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 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效率的目的。通过网络整体结构的改造, 长城学院设计实现了完整的数字化校园,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整合了数字化校园。

摘要: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始于2005年, 随着学院发展, 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本文主要长城学院网络建设的经验, 分别从网络建设规划、网络安全建设、整体弱点链路共享、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建设、校园网总体建成后的效益等几方面加以说明。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数字化校园,弱点链路

参考文献

[1]王春雁, 朱文英.2004年一2005年校园卡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F) [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5 (5) ;6-7.

[2]郑贵林, 夏丹, 岳林.基于J2EE的城域网公交一卡通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21) .

网络学院派 第2篇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男.感谢大家莅临由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艺术学院网络部承办的艺术学院第一届网络嘉年华开幕式大会现场,在活动开始前,请允许我先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到场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男:再次感谢本次活动到场的嘉宾。感谢长乐联通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校新媒体网络部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女:为了配合全院共青团组织信息化建设,带领广大青年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丰富校园文化,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我院开展“绿色网络 助飞梦想”第一届网络嘉年华活动。

男:“绿色网络 助飞梦想”—— 第一届网络嘉年华,发挥网络优势,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使网络更好地服务学生,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网络素质,养成良好网络习惯,更好的成长成才。今晚我们在此隆重举行艺术学院网络嘉年华活动开幕式。

女:.现在让我们掌声有请艺术学院老师为我们网络嘉年华开幕式剪彩。

感谢各位老师!有请礼仪!

男:现在让我们掌声有请(胡瑞安)老师为我们的开幕式致

女.感谢胡瑞安老师

女:在网络新媒体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形势下,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学校共青团组织新的组织建设模式、新的组织动员方式和新的工作活动载体,对于提升各级团组织的吸引力、扩大各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完善学校共青团的运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团委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建设,将团学组织微博体系打造成为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工作创新的新阵地,并在已经形成的“团学部门微博”基础上,向专业委员会、班会等延伸,向成果展示的新阵地、师生对话的新阵地等拓展,积极搭建大学生思想引领和网络育人的新平台。

男: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由我院团委网络部拍摄的网络嘉年华活动宣传的视频。

女(看完这段的视频后)让我们掌声有请网络部代表(陈婉真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网络嘉年华系列活动。

男:感谢婉真同学。

男:现在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有请、老师为本次活动揭开网络嘉年华徽标。

女:网络和人为的设计元素,传达了我们“绿色网络,放飞梦想”网络嘉年华的主题,很形象地传达了网络嘉年华活动的开

男:现在让我们有请(陈建任)同学阐述徽标的创意与寓意。女:感谢建任同学为我们精彩的解说。

女:现在请XXX为我们的徽标设计者颁发奖品。

男:谢谢xx老师。

现在到我们活动的精彩环节了,就是我们的微博大屏幕抽奖。现在请我们工作人员为我们抽奖。

请为我们抽取幸运观众。并颁发奖品 女:请为我们抽取幸运观众。并颁发奖品

女:最后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最大的)老师做重要的讲话。

男女: 合.感谢XXX老师的精彩发言。

男: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中国联通长乐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校新媒体网络部、院兄弟部门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女.接下来请在场的各位老师,嘉宾、以及网络部代表、徽标制作者、幸运观众上台拍照留念。

男:在活动的最后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送嘉宾离场。

网络学院派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音乐专业 网络学习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人们可以用它来学习、娱乐、交友等。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活跃、探求欲最强的群体之一,对于网络的使用当然应该首当其冲。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的运用及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网络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一个群体,因此,研究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但有利于加深人们对网络学习行为的认识,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平台建设、网络教学管理等方面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研究基于在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开展的一次关于“音乐专业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活动。此项调查旨在对独立学院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的行为、观念、途径、目的等情况作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针对所调查出来的结果提出一定的对策,以期为学生进一步挖掘好网络资源获取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一、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活动属于抽样调查,在赣南师院科技学院音乐系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中各抽出一个班级进行。考虑到大四学生正值实习期间,均在校外,其网络学习行为也不在常态,不便进行统计,因此并没有安排大四大学生参与。此次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6份,分别是大一38份,大二61份,大三18份,统计人数占全系大一至大三三个年级的63%。所统计人数当中男生34人,女生82人;声乐专业方向的有59人,舞蹈的有15人,器乐的22人,钢琴的20人。在统计的所有学生当中,拥有电脑的学生占70%,这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具有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硬件条件,在最后统计的结果上看同学们并未充分地利用好这一现代化技术为自己学习提供服务。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于网络学习主动意识不够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录取时普遍比一本、二本院校分数更低,自然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个性突出但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可能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性都大打折扣,就更别提课外在网络上自主地获取知识了。通过调查,学生普遍还是能意识到在网络能够学习到知识,对于网络的教育功能还是比较认可的,只是付诸实践的主动性不够。学生上网主要做的事情有查资料、看网页了解新闻资讯、看视频、游戏、聊天、网购等,其中上网期间运用网络的娱乐功能如游戏、聊天等的同学占大多数。有24%的同学明确表示会经常上网进行学习,69.8%的同学只是偶尔会进行网上学习。

(二)在网络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

经过调查,学生网络学习方式普遍以听音乐、看视频、看网页为主,说明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学习技能,但知识获取的途径太过单一,技能太过业余,层次不够深入,学习范围也不够广——仅仅以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为主,没有充分挖掘地对网络无限资源的利用。

(三)网络资源、专业的音乐软件了解不多

学生搜索资料普遍只是在百度、谷歌等公共信息搜索平台或者虫虫钢琴网、wo99伴奏网等一些搜谱网站。不能熟练运用一些专业检索平台如中国知网、万维网等。对于全国比较知名的专业音乐网站如中国音乐学网、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网站、缪斯音乐论坛等一些可以快速获得音乐资讯、学术动态的网站浏览甚少。对于音乐软件的了解学生仅仅只是列举了百度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等一些音乐播放软件,较少同学列举了专业打谱、作曲等软件。

(四)对于网络知识的甄别能力偏弱

在网络世界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有很多高质量的学习资料,但也不乏滥竽充数的。网络学习具有灵活性、及时性的特点,资源非常丰富,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如果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反作用。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学生找一个谱子,有的学生为了图方便,直接在一些业余的搜谱网站上找,结果找出来的谱子与原谱千差万别、漏洞百出,贻误教学。

二、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网络学习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和知识急速增长,充斥眼球,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持续保持学习的状态,且还要学会从海量的信息中进行甄别,选择性的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们的最大的挑战,这是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最大的地方。传统的学习是被动的单一集中式的学习,是填鸭式的学习,而如今的教学方式则逐渐向个性化、网络化方式进行转变,更加强调自主探究、协作讨论,因此要求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进行网络学习就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宽

课堂讲授的知识毕竟十分有限,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大学生更有必要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互联网的海量教学资源,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的广阔平台。通过网络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内国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教学视频,聆听他们的讲座和报告,感受大师风采。这些辅助资源,都能大大地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对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补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虽然具有海量的信息,但鱼龙混杂,有着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因此,无论是什么文化背景、政治立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们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讨论,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地了解所需要的任何知识,接受各种不同角度的观点,最终经过思考甄别,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事物判断、处理的思辨能力,从而,有助于其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网络学习的建议

(一)教师拓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学习

教师不应作为旁观者,要重视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网络资源相较于传统教学资源更具有灵活性、便利性、及时性,对于传统教学内容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和补充。任课教师自己应该很好地掌握网络学习技能、熟悉专业的音乐资源、音乐软件,在教学当中很好的运用并推荐给学生,授课时尽量以启发式、开放式教育为主,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兴趣,让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行为。

(二)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的指导、规范

可以利用《文献检索》课程,教授学生正确的网络学习技能,运用专业的搜索平台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料。专业老师运用自己深厚的知识背景正确引导学生甄别网上资源的可信度,准确度。教育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不能对搜集到的信息直接复制粘贴成为自己得学术成果。

(三)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师生网络学习互动

教师、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公共信息平台,如可以利用博客发表一些自己的学术论文、转载一些优秀的文章供学生学习,可以利用QQ群、MSN等网络聊天工具与学生交谈,共享一些网络资源,并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指导。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经常会用点滴的时间手机上网,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看微博,教师就可以在微博上分享一些学习资源,推荐一些网站,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总之,互联网今后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既不能因其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对学生使用网络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而是要注重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适度规范,合理引导,这是今后高等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好互联网于我们有利的一面,趋利避害,让互联网在培养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予以重视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李宏宇.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以沈北高校为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网络学院派 第4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宝鸡文理学院的大学生为本次调查的总体。于2014年9和10月对文理学院17个系部学生每个系部随机抽取最少100名,共计3 458名,其中男生1 649名,女生1 80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837名,大学二年级学生803名,大学三年级学生883名,大学四年级学生935名。

1.2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数据库编制的问卷实施调查,调查员均经过集体培训,对所有调查的学生进行集体匿名的方式完成答卷并现场回收。

1.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7.0软件统计包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总上网率为99.8%,不同性别学生上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03,P>0.05);不同年级学生上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5)。见表1。

2.2上网的目的各项上网目的百分比及顺序排列, 见表2。

2.3过去7天内每天上网的时间分析从周1~7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率依次为3.4%、32.9%、22.4%、16.6%、 14.8%、9.8%,55.3%,学生每天上网的6个时间段上网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09,P>0.05),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6,P<0.01)。见表3。

2.4网络成瘾情况在性别方面,9项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在年级方面,除“不能上网时不舒服、无所事事、不能静心干别的”“逃避现实”两项指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7项发生率年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本次调查显示,有11.9%的大学生具有网瘾行为, 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23.430,P<0.01);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χ2=6.915,P>0.05)。

3讨论

宝鸡文理学院学生上网率为99.8%,大学生上网目的前3位的是浏览新闻 (84.1%)、查阅学习资料 (79.8%),下载软件(78.9%),这与李洋等[3]的调查:大学生网上活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聊天”“玩网络游戏”“看碟和听音乐”,比例分别是22.7%、22.1%、20.6% 的研究结果有区别。这与高斌等[4]的调查“查询资料的占75.8%、交友聊天的占63.1%,看电影的占56.5%研究结果相接近。

每天上网超过2 h的占49.1%%,高于李洋等[3]对南京某高校的调查结果(42.6%)。二年级学生较长时间上网(每天≥2 h上网)率最高(44.3%),其次是四年级 (41.3%),这可能与二年级学习压力较低,较多课外时间有关系;也可能与大四学生面临找工作,需要借助网络收发电子邮件、查阅材料等有关系。

在网络成瘾9项指标中,男女之间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男同学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形成网络成瘾行为概率远大于女生,这可能与男同学贪玩、喜欢寻求刺激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男生计算机的操作比女生熟练有关[4]。宝鸡文理学院有11.9%大学生有上网成瘾行为,高于文献[3,5-6]的调查结果(4.48%~9.8%),但低于杨弋星等[5]网络成瘾率(16.5%),大学生上网率不同的原因可能与地域差异有关、使用的量表差异、抽样方式与样本容量的不同有关,但随着网络普及,特别是手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上网成瘾的比例明显增加。男女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有显著性异,男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于女生,这与文献[3,5,8-9]的研究结果相同。导致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大学生活的环境、社会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性格人际关系等有关[3,7,10,11]。因此,高校应加强健康教育,转变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1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青少年情感发育的需要[13],特别是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干预提高对网络的认知以及对行为的自控能力。大学生网络成瘾许多不是心理问题,只是一种不良的习惯[14]。成立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干预系统:净化学校周围的网络环境,实行综合治理,坚决打击一些非法的网吧;家长应该与孩子交流,监督孩子上网的情况,对孩子的上网情况进行指导;学校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加强心理辅导,改善心理状态[15]。以其达到科学使用网络,有效干预网络成瘾行为。

注:每天上网时间比较性别间 χ2=3.409,P>0.05;年级间 χ2=45.816,P<0.01。

注:A= 不上网,脑中浮现与网络有关事情;B=不能上网时不舒服、无所事事、不能静心干别的;C=希望增加上网时间;D=上网时间超过预想时间; E=想停止上网但不能自控;F=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G=向他人隐瞒上网事实;H=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I=为逃避现实、摆脱苦恼而上网。 按 Young 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必须出现 A 和至少 B-I 指标中的 4 项[2]。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学院17个系部共计3 458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上网率为98.8%,上网目的依次是:浏览新闻所占比例为84.1%,查阅学习资料为79.8%,下载软件为78.9%,媒体娱乐为78.1%,其他占70.8%,聊天占68.0%,玩游戏占54.4%,参加论坛、博客、讨论组等占52.3%,收发邮件占45.6%;有11.9%的大学生具有网瘾行为,网瘾学生发生数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学生年级、性别、个人特点,倡导丰富多彩生活方式,满足情感交流需要,积极进行运动干预,采取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干预方式,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网络行为。

网络学院学习心得 第5篇

七月份我加入九商行这个大家庭,进入第四季度,我第一次开始学习网络学院。对我而言,网络学院不算新鲜事物,因为在学校里也接触过。但是如今的网络学院,让我感到惊奇,不仅在内容上,在技术资源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只要有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在单纯依靠电脑。并且除必修课外,还可以自主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如今,网络学院已成为我日常学习的一部分。网络学院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针对不同岗位制定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学习,能够提升岗位的专业性,也勾画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地图。

通过本季度的学习,我不仅学习到了大堂经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学习到了到了一些关于提升服务相关知识。其中有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这节课主要讲的是银行服务要“深入人心”。说到“深入人心”,并不是说我们要四面出击,全面开花,恨不得把客户的事情全包了,而是要求我们给客户提供服务时,一定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要时时处处把客户放在心中。同时也要求我们不能忘记风险,在服务过程中,要严格把握适度原则,服务流程、手段一定要依法合规,防止过头服务,否则会砸了我们银行服务的牌子。

医学高等院校医学院网络规划与设计 第6篇

关键字 网络设计 网络设备 交换技术 医学院网络应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需求分析

医学院网络必须具备教学、管理和通讯三大功能。教师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网上资源实现远程学习;通过网上学习学会信息处理能力。学校的管理人员可方便地对教务、行政事务、学生学籍、财务、资产等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实现网上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现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因此,医学院网络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医学院网络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开放性;可扩充性;可管理性;安全性。

主干网技术的选择:

(1)高性能与技术先进性

医学院网络网络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数据通信能力和较大的带宽;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较强的可扩展性。为了及时、迅速地处理网络上传送的数据,网络应有较高的网络主干速度。

(2)安全性

医学院网络作为一个支持众多用户、同时和INTERNET / CERNET存在连接的网络,网络安全性在整个网络中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采用一定手段控制网络的安全性,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网络中应采取多种技术从内部和外部同时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网络系统还应具备高度的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够防止非法侵入和信息泄漏。

(3)可管理性

强有力的网管软件是有效地进行网络管理的助手,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设备级和系统级的管理,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灵活的设置每个用户对Internet访问功能,能够对每个用户实行管理;并且能够实现计费管理。

(4) VLAN划分

根据医学院网络的实际需求,属于同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在不同的建筑物中,但需要在一个逻辑子网内。网络站点的增减,人员的变动,无论从网络管理,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讲,都需要虚拟网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网络主干中要支持三层交换及VLAN划分。在整个网络中使用虚拟网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5)多层交换技术

通过三层交换技术,特别是基于硬件的第三层交换,可以充分地利用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实现真正的线速交换。

(6)对多媒体应用的支持

医学院网络要求具有数据、图像、语音等多媒体实时通讯能力;并在主干网上提供足够的带宽和可保证的服务质量,满足大量用户对带宽的基本需要,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突发的数据传输使用,最大可能地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整个网络在服务质量、预留宽带设置、合理进行带宽管理方面应提供优良的品质。

2方案整体设计

医学院网络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校园内部主干网设计、广域网互联设计、拨号网络设计、服务器系统设计、医学院网络应用系统设计。

(1)设备选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网络设备选型

在网络设计时应选用扩充能力和升级能力比较强的网络设备,如Cisco、3COM和INTEL公司的网络设备,国产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有较高的性价比,应该也在选择之列。主要考虑网间网互联技术和产品供应商,能为客户提供可靠、可用、先进、安全而又易于管理的产品。所选用的交换机应支持设备管理、VLAN划分等。

②服务器平台选择

SUN服务器和HP服务器或者国产的联想、浪潮服务器都有很好的开放性和互连性,可以作为服务器硬件的选择。在主机系统建设中,选用UNIX与Windows NT相结合的方式:用UNIX服务器作为外部WWW服务器、FTP、PROXY、DNS服务器以及网管工作站;用NT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2)医学院网络服务器的需求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Internet服务器;主要包括:DNS、MAIL、WWW、FTP、BBS、PROXY。

网管工作站,医学院网络应用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等网络中心管理、开发、调试平台(可以与网管工作站共用)。

在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考虑:

①网管工作站设计

网络管理是医学院网络必须考虑的关键技术,这里的网络管理主要指网络设备及其系统的管理,它包括配置、性能、安全、故障管理等,网络管理设计需要在配置每个网络设备时,都选择具有网络管理代理的、驻留有网络管理协议的设备。网络管理设计的另一方面,是配置一个网络管理中心,配置网络管理平台,在平台上运行管理每个网络设备的应用软件。网管软件应能够支持对网络进行设备级和系统级的管理,并能支持通用浏览器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及配置。

②WWW服务器设计

WWW应用是Intranet的标志性应用,最核心的应用服务集中在WWW服务器上完成。因而对于WWW服务器的设计首要考虑的就是服务器性能问题,另外考虑到将来在Intranet平台上做应用开发的可能,对于WWW服务器同数据库互联的问题也应作为重点考虑。

③DNS服务器设计

建立Intranet,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DNS(域名系统)。IP地址和机器名称的统一管理由DNS(Domain Name System)来完成的。

④FTP服务器的设计

FTP是Internet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服务,主要用来在两台机器之间(甚至是一同系统)传输文件。FTP采用C/S模式,FTP客户软件必须与远程FTP服务器建立连接并登录后才能进行文件传输。为了实现有效的FTP连接和登录,用户必须在FTP服务器进行注册,建立帐号,拥有合法的用户名和口令。

⑤E-mail服务器设计

为了作到Intranet内部Mail系统同公共Internet Mail系统的平滑对接,要求采用Internet公共标准的通用MAIL系统,在内部的MAIL系统同外部通信时需要一个Proxy应用作适当的转接服务,进行相应的地址转换工作。

3医学院网络应用系统

网络服务系统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整个网络发挥功效的关键,网络服务系统设计包括网络服务器的软硬件平台选择和基础服务功能的配置。

(1)网络计费与服务系统

基于医学院网络环境的网络服务与计费管理集成系统根据医学院网络管理员的管理实际,选择Internet高性能免费服务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对系统软件的核心加以改造完善,使之一方面保证满足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又能够实时地对用户使用服务产生流量的计费和控制,计费管理软件必须在网络投入运行的同时投入使用。

(2)视频点播系统

高性能的医学院网络络应向用户提供实时活动图像和声音,VCD影像,多媒体文件等音视频源;用于用户从网络上收看和点播视频和电视节目;

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电视会议,广播实况讲话,楼宇视频监控,远程网上教学,电视节目播放,现场实况播放,多媒体动态视频节目的检索、点播(VOD)等,使仅能传输数据表格的普通用途的计算机网络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多媒体网络。

(3)医学院网络办公管理系统

医学院网络办公管理系统是针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下,紧密结合医学院网络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开发的,系统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功能和界面上的修改,使之更适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老师的使用习惯,系统使用全中文操作界面,并配合大量的图表,一目了然,便于老师使用。该系统是一个面向内部网模式的办公管理系统。

因此医学高等院校的网络建设是一个既复杂又慎重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医学高等院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需要而建设。

职业学院网络教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7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学手段日益先进, 为了更好地合作与交流、协作与共享, 职业学校的教研活动的方式也应随之跟上时代步伐。职业学院网络教研系统目的是为教学科研服务, 为职业学院教师构建一个网上协作教研平台, 以形成教师集体互助合作, 推动教育现代化。网络教研作为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开展的跨时空远程教研活动, 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 扩大教研的职能, 从而促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这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教研教改的必要性。网络教研中的“研”指教师经常通过记录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进行自我反思, 与自我、同行及专家保持专业发展对话, 进行教学研究, 形成并积累教学经验。

(二) 传统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组织的教研活动, 因受时间、场地、经费等限制, 能参与现场交流的人数往往有限, 达不到人人参与, 共同探讨协作提高的目的, 并且传统的教研活动通常是口头交流, 碍于各人的性格而可能有所保留, 从而使教研流于形式。

2. 互动能力差, 无法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遇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回应。由于时间长短的限制, 有些问题得不到完善的思考, 教研教改的目的达不到。

3. 传统的教研需要即时记录, 可能记录不全面, 研讨成果也无法长期保留、再利用及共享能力差。教研活动一旦结束, 研讨也就随之结束, 研讨中的亮点和结果无法长期保留, 不能在遇到问题时随时进行查看, 更不用说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 未能参加研讨的教师也很难从中学习而获益, 时间一过也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三) 网络教研系统的设计

1. 网络教研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力量。职业学院网络教研系统以这三种力量为核心考虑构成相应三大类模块, 见图1。

(1)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等功能。通过系统管理模块可以为每个老师分配其一定的权限;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防止访问者随意删改数据和资料。管理模块包括教师管理、论坛管理、信息发布管理、网站系统设置、资料管理等模块。 (2) 交流模块。 (1) BBS论坛模块。创建B B S论坛、教研课题研讨室、重点问题讨论区、集体备课区;作用是方便教师之间、协作、交流和反馈。BBS论坛:各个登录成员均可在论坛中提出问题并一起进行相关探讨。教研课题研讨室:可根据不同的教研问题 (可是专家提交的问题或教师提交已审核的主题) , 进入相应的模块进行评论探讨。重点问题讨论区:将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放入此区, 通过专家引导与普通教师共同讨论完成对热点的外延拓展和内涵的深入探讨。集体备课区:可由多位教师对同一节课进行备课, 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课后研究, 是教师间同伴互助的主要体现。同一课程的教师可围绕共同的教学任务, 预先分工, 之后将各自撰写的预案发布上来, 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修改, 以达到提高教案编写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2) 学习与反思模块。在该模块中教师可对以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 并对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分析, 他人可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再实践, 对该反思进行修改补充, 以提高了自我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3) 信息公告模块。提供教研教改动态, 相关专业动态, 最新新闻动态, 以及教研类公告信息。 (3) 资源模块。 (1) 学科资源模块。主要提供有关学科的教学资源, 包括计划模块和备课模块。计划模块提供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计划与教学进程等, 方便具备相应权限的教师在系统中查询相关内容;备课模块开辟主干课程专栏, 为任课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资料、辅导材料、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 (2) 重要讲座与成果演示模块。鉴于科研是职业院校承担的一项教育教学基本任务。通过此模块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68页) 可以向教师们提供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项的基本流程, 还有相关专题和主干课题的讲座, 以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新教师能通过此处在此模块学习, 保证以后在科研方面少走弯路, 尽早进行科学研究;并有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资料下载模块。提供分专业的工具软件、办公软件、系统资源及专业电子书籍等下载。

2. 网络教研系统的特点。

(1) 突破时空限制, 交流方便迅速。网络教研可以突破时空限制, 使相关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教研;并能充分利用网络快捷、及时海量信息的优势, 扩大教研活动的规模和深度, 有效提高教研的可行性, 对促进教师的经验交流提供可靠保障。 (2) “教”与“研”同步进行, 提升教学教研质量。因各种内容可在网上长期保存, 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去查找, 使得教研活动能够贯穿在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各环节, 方便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后分析中, 资料的提取、汇总方便, 减少查资料的环节, 有利于进行教学总结, 提升教学教研质量。 (3) 共享集体智慧。通过将一些真知灼见的观点、经验和案例, 以及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共享, 实现相互促进与提高。

(四) 网络教研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

1. 系统模式的选择。

结合职业学院校园网实际情况, 本系统选用B/S (Browser/Server) 结构模式的三层应用结构, 即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 通过WEB页面最终完成本系统的一系列操作, 教师提出的服务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均可通过因特网传输, 所有数据信息存贮于后台数据库, 如图2所示。

2.身份认证机制。

网络教研系统采用三层应用结构将用户界面和用户逻辑数据放到不同的层。用户端只能通过中间应用层访问数据库, 其中要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对教师和管理员身份进行鉴别。教师和管理员通过用户界面向服务器提交个人信息和相关凭证, 服务器确认信息后, 完成身份认证。

(五) 结语

网络教研是职业学院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 是在传统教研的基础上, 扩大教研的职能, 共享网络资源, 促使教研更加科学, 用新的技术保障教研成果的不断总结升华。有领导的足够重视, 和教师的积极参与, 网络教研比传统的教研有更大的优势, 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和创新精神, 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有明显的作用。

摘要:文章先分析传统的职业学院教研活动存在着时空限制、互动能力差等的问题;然后介绍搭建教研教改系统平台, 让教师可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反思、交流、合作、研究, 形成一个集体互助合作的良好教学教研环境,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网络教研,b/s

参考文献

[1]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 (1) :34-36.

[2]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网络学院派 第8篇

高校网络舆情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和传播的, 大学生作为特定人群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1]。由网络而衍生出的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 若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网络舆情, 则它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网络舆情的看法和态度对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学会并用好网络媒体, 是发展网络舆情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网络舆情的研究, 并且取得一些成就。但是面对新发展和新要求, 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最新的网络舆情心理动态已经势在必行。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对象展开此次调研, 结合学院治学精神和战略目标, 为建设绿色有效的网络通道而努力。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及特征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情况, 笔者设计了《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网络舆情调研问卷》, 并开展了相关调查, 利用大量翔实的数据说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提出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正能量发展的对策。

(一) 调查说明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拥有6000余名学生的普通高等院校之一的独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调查对象, 选取在校就读的本科生,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 问卷发放与样本构成。

(1) 问卷发放

本次调查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5个系25个专业的50个班级每班随机选取10名学生填写问卷。在调查中, 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85份, 有效回收率达97%。

(2) 样本构成

在问卷中被调研的学生共计500人, 其中本科一年级学生100人, 占总参与人数的20%;本科二年级学生100人, 占总参与人数的20%;本科三年级学生100人, 占总参与人数的20%;本科四年级学生100人, 占总参与人数的20%。

(二) 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对信息的可靠性认识不深刻。

调查结果显示:50.45%的学生偶尔验证新闻信息的正确性或翻看他人对新闻的评论, 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验证信息的正确性或翻看评论。由此看出, 学生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对他人看法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刻。当今, 网络已经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的主阵地, 高校青年已成为网络生活中的活跃群体, 微博、BBS、博客、QQ群、QQ说说、论坛等都是他们网络生活的主要领域。一旦对网络中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认识, 轻信错误的言论, 势必会对网络舆情产生负面影响。

2. 某些大学生能做到“独善其身”, 但是做不到“兼济天下”, 缺乏社会责任感。

针对当前网络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 调查显示:65.22%的学生认为提高个人认知能力, 自己做好就够了, 30.43%的学生认为应由政府学校等单位好好监管, 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施压可以改变不良风气, 极少数人任其发展、漠不关心。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 从自己做起, 但缺少网络责任感, 觉得自己做好就够了。在“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中, 有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是想发发想法而已。这说明目前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论的舞台, 人们在网络上可以自由抒发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表达情绪, 但是, 有极少数被调查者觉得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可以不用为自己所发表的言行付出责任, 很自由, 这反映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存在不足。此外, 虽然大部分学生在面对热点问题时会有自己的看法, 但仍然有1.54%和1.54%的人分别表示只是看看和会跟帖分享随大流。因此, 尽管有自己想法的善于思考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但是思想觉悟滞后、价值体系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大学生仍然占有一定比例,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就势必会对高校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影响。

3. 大部分学生比较关注“网络领袖”在某一事件中的看法。

在网络领袖关注度的提问中, 有40%的被调查者显示偶尔会关注看看网络领袖们对发生的大事的看法, 有19%的被调查者会相信网络领袖们对发生大事的看法, 仅有8%的被调查者从来不关注。由于高校学生主体的特殊性, 他们对网络上公认的“领袖”关注度很高, 存在“跟风的现象”, “舆论领袖”在高校青年网络舆情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这种现象会带来两种影响:一方面正面的网络舆论领袖会引导大学生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另一方面如果网络领袖恶意利用自身的影响力, 向大学生有意散布负面信息, 则会造成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 学校及各学院要对主要的学生干部进行教育引导, 促使其在网络舆情中摒弃不良观点, 发挥积极作用。

4. 大学生很少通过官方网站获取信息。

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私人博客微博微信”、“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天涯猫扑论坛”和“人人网”等途径获取新闻信息, 通过政府官方网站获取信息的学生只占12﹪。由此可见, 上官方网站的学生相对较少, 这种现象会加速学生“追求另类”思想的疯长, 造成有些学生只为追求个性而标新立异, 忽略自身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5. 学生并不是特别排斥校方关注自己的言论动态。

针对“有些学校经常会关注学生在网络上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一题, 65.22%的学生认为学校不过于管着学生的言论就行, 17.3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关注学生们在网络上对各种事情的看法, 13.04%的学生觉得学校管着烦, 言论不自由, 只有较少的人认为事不关己。这说明, 大部分人认为学校关注学生的看法, 要以不过分为前提, 学生并不强烈反对学校的关注, 反而需要学校的关注避免言论泛滥。

三、正能量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对策及建议

调研明晰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们应该发挥引导作用, 让高校网络舆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作为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 在校学生更应该自觉遵循法律及道德规范, 主动为校园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努力。

(一) 加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深入了解, 客观评价, 避免盲目跟风

调查显示,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验证信息的正确性或翻看评论, 由此看出, 学生对信息真实性的掌握程度、对他人看法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刻。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发挥任课教师的一线教育作用, 让老师在说知解道的过程中无形间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新闻, 多方关注和搜集相关问题, 以求得到准确的信息, 避免盲目跟风。此外, 还要引导大学生多阅读和思考他人的评论, 这有利于大学生冷静地思考, 纵观全局, 避免极端化。

(二)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不仅要使其“独善其身”, 更要“兼济天下”

问卷中在关于“当前网络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的探讨中, 有65.22%的学生认为提高个人认知能力, 自己做好就够了;30.43%的学生认为应由政府学校等单位好好监管;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施压可以改变不良风气;极少数人任其发展、漠不关心。由此看出, 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 从自己做起, 但缺少网络责任感, 觉得自己做好就够了, 这就需要学校引导他们, 关注身边人的网络行为, 为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 大学生在网络上就个人及其身边的舆情发表论述时, 必须意识到其后果的不可预知性, 不可以自作主张, 把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信息在网络上散播。当代大学青年必须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三) 发挥“网络领袖”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调查报告中显示, 有40%的被调查者显示偶尔会关注网络领袖们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有33%的被调查者会关注, 但觉得他们的看法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也有19%的被调查者会相信网络领袖们对发生大事的看法, 仅有8%的被调查者从来不关注。由此可知, 大学生对网络上公认的“领袖”关注度很高, 那么, 作为网络舆情中的“领袖们”应该发挥特殊作用, 在信息的真实性上, 要保证其“原汁原味”;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风潮中, 能给广大学生网民正确的引导, 敦促身边的同学, 说话做事要负责, 把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到健康的发展道路上。

(四) 强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引导大学生多关注官方网站, 减少不良信息的肆意谣传

在关于大部分学生上网都是通过非官方网站而且大部分学生上网都是为了看视频、聊天及逛淘宝等娱乐活动的调查现状可知, 网络的学习功能没有被充分挖掘, 官方网站的主流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学校要在网络技术方面攻关克难, 用外部力量引导大学生多关注学校和政府的官方网站, 增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敏锐性, 比如在所有的使用学校网络的学生电脑的主页都设置为学校的官方网站, 让他们一打开电脑就能第一眼看到学校的最新动态指向。此外, 擅用网络技术, 用快捷、方便的软件代替繁琐、复杂的人工作业, 实时关注学生的最新动态, 实现学校监管者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使高校网络舆情持续健康发展。

(五) 学校要适度加大舆论监管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关注学生, 只要不过分就可以接受, 学生并不像监管者想的那样强烈反对学校的关注, 反而需要学校的关注避免言论的泛滥。再者,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上发表评论主要是想抒发自己的感情, 有极少数被调查者觉得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可以不用为自己所发表的言行付出责任, 很自由。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足可见一斑, 这就要求学校可以适当加以管治, 主要是实现从校级各部门到歌二级学院的层层把关, 职责明确、分工合作、部门和各级学院联动, 共同营造校园的文明健康网络舆论氛围。师生共同关注网络舆情, 持当家人的态度, 发现含有不安定因素的网络舆情要及时报告。将职责细化, 落实到人, 可以安排专人适时监控网络舆情。各级单位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 认真做好该项工作, 要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把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 网络舆情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合理规范和发展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情和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舆情将继续是一个热点社会问题。无论是大学生, 还是扮演监督引导角色的学校和政府, 都有责任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到健康的发展道路上, 让网络舆情真正服务群众, 沟通群众和政府部门, 从而让网络舆情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 2012 (19) .

[2]毛欣.高校青年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27) .

[3]刘猛, 曾禛.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北方经贸, 2012 (10) .

[4]徐文福:高校危机管理“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基于网络舆情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2 (09) .

网络学院派 第9篇

2011年7月19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中显示, 截至2011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 我国网民中高中以上学历群体占全部网民比例的56.1%, 可见, 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 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网络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信念、人格、道德等心理因素和现实行为。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 归纳其网络行为规律, 试图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 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教育,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有针对性的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 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经济、管理、人文、国际交流、信息科学与工程五个学部的一至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兼顾到文、理科和艺术类学生。共印发调查问卷950份, 回收916份, 其中有效问卷896份, 有效率为94.3%。

2、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 使用的问卷为自己设计的《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由选择题一、二和是否题共38道题目组成。调查涉及学生的上网时间、地点、目的、内容以及网络对学生学习、生活、价值判断、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

三、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1、关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的调查

调查显示, 92.5%的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 30%的学生认为除了课堂学习以外, 网络是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由此可见, 网络凭借其信息量大、涉及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等优势, 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知识来源渠道。

2、关于使用网络场所的调查

调查显示, 我院上网学生中68.7%在宿舍, 30.4%在网吧。可见, 很多学生拥有了私人电脑, 除此外, 网吧仍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但另一项调查表明, 59%的学生认为舍友在宿舍上网会对他们的学习和休息造成影响, 因此, 高校应更加重视加强学生宿舍的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和学校附近网吧的安全管理。

3、关于使用网络动机的调查

通过调查可知, 我院84.7%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用途是聊天和娱乐, 只有少数用于学习, 因此,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教育和指导, 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

4、关于使用网络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调查

调查显示, 58%的学生每周上网在10—20小时以内, 20%的学生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 57%的同学认为使用网络对睡眠影响不大, 34.5%的学生有时会因为长时间上网影响睡眠, 21%的学生身边有同学或家人会抱怨他们上网时间过长。可见, 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 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

5、关于网络大学生在网络交往情况的调查

调查显示, 我院53%的学生在现实中有固定的朋友圈子, 56.3%的学生会选择找现实中的朋友而不是上网打发时间, 26%的学生曾经因为好奇心等原因以异性的身份上网, 27%的学生曾经与网友见过面或者有过与网友约会的想法, 经常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聊天的同学只有4%。可见, 我院多数学生能够以比较理智、冷静的态度对待网络交往。

6、关于网络行为道德的调查

31.8%的学生认为网络行为应该遵守现实中基本的道德规范, 50%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网络特有的规范。半数以上的学生无意中进入色情或非法网站会置之不理或马上离开, 87%的学生完全没有或者偶尔在网络上使用过不文明语言或符号。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能较自觉的抵制不文明的网络信息和行为, 但学校还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四、结论和建议

网络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 是人与人交流的平台, 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 然而, 它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般本科学生相比, 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但他们具有思维活跃, 接受新鲜事物快等优点,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分析可知, 我院多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认知比较理性, 客观, 可以比较积极的使用网络。然而仍有少数学生对待网络认知不清, 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以至于耽误了学业。

我们认为, 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情况, 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管理, 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教育和指导, 让学生懂得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加强网络使用道德规范, 使学生在上网时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与此同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让学生脱离电脑的束缚。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1年7月) [EB/OL].http://www.cnnic.net.cn

[2]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 。

[3]李怡:《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调查——以文山师专在校生为例》,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9) 。

网络学院派 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网络舆论,引导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大众化普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校园, 大学生网民的发展速度更加迅猛,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学习模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媒体的兴起和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新传播方式的出现, 传播媒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 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 对独立学院宣传部门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那就是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 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一、加强独立学院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的意义

1.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是提高独立学院管理水平的需要

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 不仅打破了信息垄断, 还打破了学校宣传管理部门对信息扩散的限制。舆论引导还受到新的传媒技术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提高宣传管理部队对舆论的调控能力, 适应网络传媒的新要求, 保持舆论引导能力的与时俱进值得探究。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 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不足, 理性面对网络舆论, 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有利于独立学院健康良性发展。

2.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有助于学校管理者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

教书育人是学校之根本, 学生是主体, 独立学院生存发展取决于学生的培养质量。高等教育扩招之后, 在校生规模日益膨胀, 大班授课现象普遍存在, 师生沟通渠道偏向于课程教学, 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不能及时反馈, 尤其学生对食堂饮食、住宿条件、图书馆、校园交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缺乏快速及时的反馈渠道, 极易产生矛盾, 引发学生群体事件。为学生提供“发声”的平台, 建立健全校园网络平台, 让学生在平台上平等、自由提出意见和建议, 有助于让学校管理者正真了解学生诉求, 解决实际问题。

3.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倾听教职员心声

高校教职员工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如何稳定现有师资队伍, 激发其最大创造力, 助推发展, 是每一所独立学院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 管理服务经验缺少, 没有政府财政支持, 教职员工归属感低, 教职员工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鉴于聘用制体制的原因, 大家往往有怨不敢言, 带着诸多怨言工作必定影响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长此以往不利于学院长远发展。因此, 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一个网络平台, 及时解决教职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是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安心治学育人, 有利于独立学院健康发展。

二、独立学院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途径

1. 加强师生员工网络素质教育, 正确理解网络舆论

加强师生员工的网络素养教育是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应对互联网“双刃剑”的最有效措施, 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价值观, 一方面将网络素养教育与学生的课堂教学、社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将提升网络素养与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两方面高度重视, 正确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 在价值多元化、信息复杂化的网络世界客观面对网络舆论, 强化爱校荣校感、集体责任感, 使得广大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网路舆论引导中来, 使之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 也成为舆论引导的主体。

2. 畅通诉求渠道, 建立过硬的网络舆论监控队伍, 提高专业性

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主要是解决意见表达有平台、问题反映有反馈的问题, 重在时效性、真实性。与传统提意见方式相比, 网络平台不实名化、意见公开化、透明化, 容易引发群体事件。所以, 对诉求渠道畅通提出较高要求, 要求建立一套上通下达的网络诉求渠道, 建立一支过硬的网络舆论监控队伍, 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专业性, 对师生员工的诉求及时收集、上报、反馈。对管理者提出了较高要求, 要及时、迅速的公开相关信息, 使网络舆论成为校园矛盾的“减压阀”, 而不至于长时间问题积压成为“高压站”, 及时化解矛盾, 合理对待师生员工利益诉求。

3. 网络舆论引导与实际解决问题相结合,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重在及时解决问题、做好反馈。所以网络舆论引导力建设要与实际解决问题相结合。高校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对于负面信息要敢于直面问题, 遇到问题千方百计封锁消息, 只允许正面声音, 不允许一点旁音杂音, 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有些管理者对于突发事件抱着要彻底理顺问题后才肯发声, 结果往往错过最佳时机, 网路舆论已经形成, 网络时代时效性往往比事件全面性更加重要, 所以需要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具备基本网络新闻工作基本知识与素养, 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一定要有主动意识, 积极介入, 及时回应, 用事实说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助网络、借助媒体解决实际问题, 平息舆论热潮, 才能主动形成舆论引导力。

网络背景下的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对策 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网络普及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全球的一项调查,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使用率仅次于印度,排在全球的第二位,在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以年龄划分,其中15到34岁年龄段为互联网的最活跃的使用年龄,其用户占到中国总用户数的59%左右,如果把数据再具体的划分,其中15到24岁年龄段占到的比例约为27%,25到34岁年龄段的比例为32%。从以上的数据看到,中国年轻人受网络的影响最大。以高职学生为例,目前中国在校的高职学生年龄在18到22岁之间,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在校的高职学生的调查,一般采取问卷和面对面的访谈,100%的学生拥有手机,90%以上的学生开通了流量,通过手机终端能够上网,其中高达一半的学生每个月的流量超过500兆,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的时间也是比较惊人的。除去手机的接入网络外,70%的同学拥有手提电脑,全部接入网络,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其中很多学生明确的表示上网时间基本占据了自己休闲和娱乐的全部。网络如此的普及速度是很多高职学院的管理者是没有意料到的,那么在网络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管理是目前各大高职学院的辅导员和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是一个双刃剑,对当前高职学生带来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将仔细的分析网络背景下对当前高职教育的积极和不利的影响。

1目前网络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1网络提供了最新的信息来源

网络是所有媒体中时效性最强的,很多新闻事件和国际局势都会通过网络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作为当下的大学生,紧跟时代的脉搏非常重要。网络作为一个新闻和信息的载体非常好的开阔了当前大学生的视野和对世界的把握程度。除此外,很多国家政策和发展的规划等等导向性的文件也通过网络深入学生的生活,这也是网络的有利表现。目前很多就业信息也是在网络上公布,学生通过提交电子简历或者是电子邮件来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也是当前就业中最常见的模式。

1.2网络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

目前大学生除了在网络开展网络游戏、视频下载外,很多大学生在网上自制一些论坛、微电影、群、微博话题等等,在网络的大千世界里,大学生也是最活跃的群体,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中也获得较多的娱乐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交际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网络的有利方面。

1.3网络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方式

网站上的学习内容非常的丰富,除了教学大纲、习题、教案、课件等等,还有重要核心教师的视频,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收看全国最著名的教师的课堂,甚至海外。除了精品课程的学习,很多教师在网上有公开课,作业的提交、答疑解惑、师生互动等等都在网络上进行,目前在很多学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4网络给辅导员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生管理,以前任何事情的公布都需要在教室面对面的进行,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輔导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更多的可以借鉴网络的便利和及时性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如可以建立班级的群、飞信群等等,甚至可以开展视频的多方会议和视频等等。除了面对面的学生聊天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和微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跟踪和管理,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2网络给高职学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很多不正当的思想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想产生了消极的作用。网络带来学生对道德的评判标准降低,网上人群素质有高有低,部分网络上的网友崇尚的很多思想动向实际与现实的道德标准是相违背的,如果受网上的思想影响过多,直接导致高职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准的下降。除此外如果高职学生过多的沉溺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就会将大把地时间浪费在游戏上,甚至是白天睡觉,晚上通宵游戏,长此以往,网络降低了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网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一事无成。

通过以上的分析,网络对高职学生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网络的不利影响已经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不加以关注和解决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毕业生的质量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作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一线操作技能的高职毕业生将担当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解决网络在高职学生中的不良影响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解决网络对高职学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分析

3.1加强网络监控

高职学校一定要要净化校园网络,尤其是屏蔽一些反动、色情、黄色的网站和游戏,坚决杜绝学生从事相关的违背道德规范的网络事情。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和监控中心,形成有效监控系统,保证校园网安全而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3.2学院出台相关的网络使用制度

学校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通过制度来管理学生是很多学校常见的做法,很多学校有很多学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很多学校目前在网络管理制度方面是一片空白。为了更好的规范学生的网络使用,学校当局出台一个合适的网络(下转第66页)(上接第61页)管理制度迫在眉睫。网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网络使用时间规定,晚上和午休时间坚决断网,在网上有不正当的言论需要及时的制止,并且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等等。

3.3加强校园人文教育和活动

为了分散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高职学院应该举办很多人文相关的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过课外生活的开展,减少学生课余时间对网络的依赖,课外活动不仅给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也锻炼了学生在活动的各种交际的能力。

3.4引导积极向上的网络利用方式

开展网络相关的活动很重要,以网络为载体,一方面让学生知晓网络、利用网络,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同学的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如校园的网络微电影比赛、网站设计大赛、论坛设计大赛、模拟炒股等等。以上活动采取学生常见的网络方式展开,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意识到网络的作用。

3.5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发达和普及的今天,更不能忘记传统的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高职学院要充分利用“两课”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区别与其他国家的特殊国情。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渗透的载体,尤其可以利用网络的视频教学相关的资源,积极宣传主流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外,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网上的正面教育,尤其是各种典型的优秀事迹和人物,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尤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通过努力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自觉约束自身的道德行为。只有思想教育做到位了,学生才能武装自己,不会被网上的不良的思想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如见今天迈入了全民上网的时代,网络的使用和普及将进一步的低龄化,高职学院作为培养国家积蓄的一线操作人才,承担着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的双重重任。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者要站在为国家发展的高度,通过不断摸索和进步,在网络背景下,管理好学生,培养好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屈桂梅.网络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和对策[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04-106.

[2] 张瑜,刘涛雄.在互联网上如何赢得青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4:67- 68.

网络学院派 第12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2006~2009级各专业在校生中随机抽一个班级, 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调查, 样本含量根据预测阳性率为20%, 允许误差为0.2, 计算需要调查人数最少需400人。本次调查共涉及临床、口腔、药学、预防、中医5个专业406名学生。其中男生155人, 女生251人;汉族182人, 其他民族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 224人, 年龄在18~23岁。

1.2 研究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为消除被试者的顾虑, 提高调查表的可信度, 调查采取匿名方式, 被试者在统一指导下当场填写调查表。发出的406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 且均为有效问卷。本研究采用美国Kimberly S Young教授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IAII) [2], 量表共设20个项目, 每个项目按0~5级记分, 满分为100分。判定标准:0~30分为无网络成瘾者, 31~49分为轻度网络成瘾者 (或网络成瘾倾向者) , 50~79分为中度网络成瘾者, 80~100分为严重网络成瘾者。该量表用于中国被试时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05 1, 各项目与量表的相关在0.27~0.67之间[3]。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 (当格子中期望的频数少于或等于5时, 采用Fisher精确检验) ,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大学生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 汉族学生182人, 少数民族224人;男生155人, 女生251人。网络成瘾者共110人, 在被试者中占27.09%;轻度97人, 占成瘾人数的88.18%;中度13人, 占成瘾人数的11.82%;无重度成瘾者。其中男生成瘾率为38.1%, 女生为20.3%, 男生成瘾率高于女生,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5.277, P=0.000) , 汉族成瘾率为30.2%, 少数民族成瘾率为24.6%, 汉族成瘾率高于少数民族,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32, P=0.201) 。

2.2 不同专业间比较

2.2.1 不同专业问卷平均分值比较 (见表1、图1)

由表1和图1可见, 不同专业问卷平均分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388, P=0.010) , 不同性别和民族各专业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t性别=4.083, P=0.000, t民族=2.153, P=0.032) , 不同专业男生 (F男=3.201, P=0.015) 和汉族学生之间 (F=8.165, P=0.000)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而不同专业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t性别=4.083, P=0.000;t民族=2.153, P=0.032

2.2.2

不同专业网络成瘾构成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 男生口腔和临床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中医专业最少, 女生以药学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预防专业最少, 经Fisher'sExact Test检验, 男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男2=14.931, P=0.030) , 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女2=8.077, P=0.348) ;汉族口腔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临床专业人数最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汉2=16.643, P=0.018) , 而少数民族药学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中医专业成瘾人数最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少数民族=6.571, P=0.588) 。

2.3 不同年级间比较

2.3.1 不同年级问卷平均分值比较 (见表3、图2)

由表3和图2可见, 不同年级问卷平均分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F=4.092, P=0.007) :高年级高于低年级, 而且随着入学时间的增加, 存在升高的趋势。分性别和民族比较发现, 不同年级问卷平均分值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 (F男==4.631, P=0.004) 和汉族学生 (F=10.911, P=0.000) 之间, 而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2 不同年级网络成瘾构成比较 (见表4)

由表4, 经Fisher'sExact Test检验, 男生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男2=12.071, P=0.034) , 女生无统计学意义 (χ女2=6.269, P=0.338) , 男生2006级成瘾人数较多, 女生2007级成瘾人数较多;汉族不同年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汉2=16.657, P=0.005) , 以2006级成瘾人数较多, 其他少数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少数民族=9.376, P=0.091) 。

注:χ男2=14.584, P=0.068;χ女2=8.710, P=0.367;χ汉2=17.958, P=0.022;χ2少数民族=5.678, P=0.683

注:χ男2=12.151, P=0.059;χ女2=5.992, P=0.424;χ汉2=17.516, P=0.008;χ2少数民族=9.557, P=0.145

3 讨论

根据美国匹兹堡大学Kimberly S·Young的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据报道, 在美国大学生中网络成瘾者的比例为8%~13%[4]。我国大学生中有5%~10%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 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率高于女生, 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分别为10%和5.1%, 男生约为女生的2倍[5]。于立群等研究发现医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20%[6], 而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在校生网瘾患者在被试者中占到27.09%, 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男生成瘾率为38.1%, 女生为20.3%, 男生成瘾率明显高于女生;汉族成瘾率为30.2%, 其他少数民族成瘾率为24.6%, 汉族高于少数民族;成瘾主要以轻度为主。一些调查发现网瘾患者因性别不同表现出成瘾倾向不同, 在酒、香烟、赌博、看电视和上网方面, 男性比女性更易成瘾。男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 可能与男性较女性更有探索性、冒险性、攻击性及管理难度较大有关。另外大学生随时都可以接触网络, 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都离不开网络, 校园周围的网吧为了吸引大学生上网, 提供各种优惠服务, 竭力吸引大学生消费者。

本次研究对问卷平均分值进行比较, 发现不同性别、民族、不同专业的问卷平均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同专业男生和汉族学生之间问卷平均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专业成瘾构成比较发现男性口腔和预防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中医专业最少, 女生以药学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预防专业最少, 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汉族学生口腔专业成瘾人数最多, 临床专业人数最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少数民族学生药学专业最多, 中医专业最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专业之间的差异与专业性质有关, 口腔专业学生专业性较强, 技术操作性高于其他专业, 而且就业前景较好, 预防专业课程设置与其他临床专业不同, 临床专业存在学科难度不断增加和临床实习的训练, 业余时间少, 上网时间也相应少。药学专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成瘾人数较多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平均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高年级高于低年级, 而且随着入学时间的增加, 存在升高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与高年级学生承受到的毕业和就业心理压力比较大, 繁重的专业基础课已修完, 在最后临床和其他专业见习, 时间相对松散, 有较多时间上网等方面有关。不同年级间主要表现在男生和汉族学生之间问卷平均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各年级成瘾构成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网瘾率高于低年级。

综上所述,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复杂多样, 已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 家庭、学校与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应对大学生辅导员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培训, 提高其素质, 及时发现网络成瘾学生, 从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给网络成瘾学生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 帮助其尽早摆脱网瘾的危害, 这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根据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不同专业和年级的406名在校网络使用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和年级的问卷平均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调查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27.09%。男生高于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成瘾者多数为轻度。结论 所调查学生网络成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学院要加强网络监管和心理疏导, 营造健康的大学生网络环境。

关键词:医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参考文献

[1]高燕, 李兆良, 万兵华, 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11) :1368~1369.

[2]Young K 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h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6 (3) :337~244.

[3]张敏, 杨扬, 陈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1) :77~78.

[4]Whang L S, Lee S, Chang G.Internet over—users, psychological pro-files:a behavior sampl ing analysis on Internet addiction[J].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2003, 6 (2) :143~150.

[5]李兆良, 高燕, 冯晓黎, 等.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6) :664.

上一篇:公司出资下一篇:先心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