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勘查范文

2024-05-17

矿区勘查范文(精选6篇)

矿区勘查 第1篇

香花岭矿田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缘、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及郴州临武北北东向深大断裂三者交汇的复合部位。

区内未出露前古生代地层、古生代地层广泛分布, 中生代、新生代及近代冲积层零星分布。

其中下古生界寒武系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沉积含硅质、含磷的类复理石建造, 岩性、岩相及厚度变化大, 与上伏上古生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古生代地层覆盖了区域面积的80%以上。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的碳酸盐岩、次为滨海相的碎属岩, 岩性、岩相和厚度比较稳定, 呈面状分布, 多为连续沉积, 未遭受区域变质。

中生代地层零星分布于矿区南北, 构成区内构造盆地, 为一套陆相红色的碎屑岩沉积。

区内南北向褶皱发育, 压性断层密集成行。

岩浆君动频繁, 从侵入岩到喷出岩均可见及。其中侵入岩占绝大多数, 喷出岩占2%以下。产状多样, 既有中深成相的岩基、岩株, 亦有浅成相的岩株、岩墙, 以及浅成一喷出相的岩墙、岩筒。岩石种类有: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安山岩、正长岩及正长斑岩。在时间上, 早期主要是酸性侵入岩、晚期过渡到中性、基性侵入岩及喷出岩。在空间分布上, 以骑田岭岩体为中心, 组成一系列众多的以酸性岩为主的小岩体群, 香花岭岩体群即位于骑田岭岩体的西南角。

2. 矿区地质

香花岭矿区位于矿田的北部与北东部, 亦即F201断裂带的南部1~1.5km2范围内。新风矿段位于矿区的东部, 西接太平矿段, 东接大井矿段, 是矿山的主要的锡生产区。

2.1 地层

矿区范围广泛出露上古生界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 (D2q) 和泥盆系上统佘田桥 (D3sh) 地层, 两者呈整合接触。

梓桥组 (D2q) 由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 总厚500米, 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其产状:倾向25~52°, 倾角26~37°。

(1) 下段为青灰色、浅灰色薄层泥灰岩, 夹少量的中厚层致密灰岩, 层间夹有极薄的钙质页岩, 蚀变强者为灰绿色, 致密块状。含有大量的腕足类及珊瑚化石, 且有黄铁矿浸染。厚30米左右。

(2) 中段为深绿色、灰黑色厚层、中厚层粒状结晶白云岩:中粗粒——中细粒结构, 局部为花斑状结构, 系由热液蚀变而成, 其岩层仍保持原始层理, 风化面呈深灰色, 不平整。击之有臭味。含丰富的苔藓虫化石及少量的珊瑚化石。系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厚约200米。

(3) 上段为深灰色——灰黑色薄层碳质灰岩:层间夹有极薄的钙质页岩及不连续的燧石条带及结核。有少量的珊瑚、苔藓虫化石分布, 部分受热液蚀变为细粒白云岩。厚约270米。

2.2 构造

矿区位于耒 (阳) ——临 (武) 南北向构造带的南段, 南北向构造形迹明显。

(1) 香花岭穹窿

香花岭穹窿 (短轴背斜) , 轴向近南北的短轴背斜, 两翼地层倾向四周, 东、西两侧分别有一条南北向的压性断层夹持, 背斜在矿区北部的三合圩一带约呈30°~40°倾伏, 南部过子母山断层之后形踪不明。

(2)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 岩体一般呈岩株及岩瘤产出, 属燕山早期产物。近矿区的有癞子岭岩体, 矿区内有含矿的花岗斑岩脉。

岩体的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 黑云母。付矿物有:黄玉、锆石、独居石、金红石、磁铁矿、钛铁矿、铌钽铁矿、绿柱石, 此外还有锡石、毒砂、金绿宝石。

由于岩浆晚期的分异交代作用, 致使岩体具有不同程度的蚀变, 主要有伟晶状黄玉云英岩化、云英岩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叶腊石化、高岭土化等。

癞子岭岩体是沿高序次的断裂交叉部位侵入的, 是香花岭锡铅锌矿床的成矿母岩。

3. 矿体地质特征

香花岭矿区主要矿床均赋存于F201断裂 (以下简称F1) 及其次级断裂中, 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按其矿体分布及提交地质报告情况, 将矿区分为三个矿段, 即沿F1断层15线以东称为新风矿段, 15~12线为太平矿段, 12~98线为塘官铺矿段。

新风矿段主要有两类矿体, 一是缓倾斜矿体, 有0、1、2号三个矿体, 是工区目前主要开采对象;二是陡倾斜矿体, 共发现有3、31、17、17-1以及4-1#矿体。

0号矿体, 主要赋存于F1断层派生的次级断裂F0断层面上盘, F0的北东与南西均与F1相交, 形成构造透镜体。矿体主要分布于17~25线, (3~5) 7线的510m~440m标高, 49~53线的200~300米标高范围内, 矿体走向NE-SW, 倾向SEE, 倾角27°左右。矿体走向长40~350米, 平均厚度0.70~3.65米, 平均品位Pb3.03%, Zn2.61%。

1号矿体, 主要赋存于F1断层面上, 其深部相交于岩体,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 产状与F1产状一致。沿F1断层自下而上矿石类型具有分带特征, 下部 (深部) 为锡矿体, 中部为锡铅锌或铅锌锡矿体, 上部 (浅部) 为铅锌矿体。矿体主要分布于13线~17线以及41~59线的30~400米标高。矿体走向NE-SW, 倾向117~130°, 倾角20~38°。

2号矿体, 受F1断层的次级羽毛状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 按其产出特征又分为产于F1上盘的2号矿体以及产于F1下盘的2号矿体。产于F1下盘的主要为零星小规模的铅锌矿体, 目前还不是开采对象。上部2号矿体, 是产出特征相似的多个矿体的总称。矿体总体走向北北东, 倾向南东东, 倾角32°左右, 一般与F1平行, 少数与F1斜交, 矿体呈扁豆状、囊状、管脉状, 单个矿体规模较少, 分布零乱, 主要分布于13~21线以及47~53线, 单个矿体走向长8~50米, 厚度0.32~9.13米不等。

陡倾斜脉状矿体, 主要赋存于F3、F3-1、F17、F17-1、F4-1等断层中, 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一致, 呈不规则脉状, 扁豆状产出。矿体形态复杂, 规模小, 连续性差, 沿走向、倾向变化甚大, 常见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膨缩等现象。F3、F3-1、F17、F17-1主要赋存于400米标高以上, 已开采完毕, F41埋深于150米标高以下, 尚未揭露。

4. 控矿因素及富集规律

4.1 控矿因素

香花岭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岩体三者综合控制着矿体形成与空间展布,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位一体”控矿。综合分析矿区内各控矿因素, 归纳出:“三位”对成矿有利因素分别为地层方面:不同时代地层不整合接触面, 同一时代地层层间破裂面、剪切滑动面, 不同岩性层理发育面, 岩性结构不同的交替面等;构造方面:小型褶皱轴面, 断裂发育, 各组断裂相互交错或派生次级断裂发育, 断裂产状变化较大等地段;岩体方面:岩凸、岩凹频繁交替出现, 接触面产状变化大, 与岩体空间距离适当, 小岩脉 (枝) 发育等区间。

(1) 岩浆岩

癞子岭主体黑云母花岗岩及其位于新风矿段下部的岩凸是成矿物质的来源之一, 在岩浆演化活动及上升就位的过程中, 使成矿物质大量集中, 为形成区内各类矿床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构造运动的作用, 产生大量的热量, 使来自于岩体或地层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 通过断裂构造, 进行迁移, 充填并与围岩发生交代, 从而形成工业矿体。

(2) 地层岩性

地层是本区成矿物质来源之一, 也是充填、交代和储存的场所。以前我们在分析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方面, 均将断裂构造控矿放在主导地位。这几年, 我们通过加强对本区地质综合研究, 发现矿源层的存在, 发现了多个层状矿体。因此, 我们认为层控与构控应当成为该区两大主导控矿因素。

4.2 矿化富集规律

(1) “三位一体”富集规律

即前面讲到的地层岩性、构造、岩体三者配合对成矿最有利的地带, 我们在新风矿段根据上述因素曾划分出三个富集地带, 即“3·9”区间19线附近、49线附近和59线附近。前面2个区间已经经过矿山生产证实。

(2) 与地层岩性有关的矿化富集规律

在矿源层内, 不同地层岩性的间断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层间滑动面, 脆性大, 易于破裂的生物碎屑白云岩, 粒状白云岩, 在矿源层与岩体接触部位或与隐伏岩体隆起接触部位矿化富集。

(3) 与岩浆岩有关的

隐伏岩凸上部 (10~150米范围内) , 岩凹外围, 岩枝 (岩脉) 发育处, 岩凸 (或岩凹) 产状变化或陡立处, 矿化富集。

(4) 与断裂构造有关的

主干断裂与分支断裂构成的“入”字型构造附近部位, 断裂开阔部位, 断层与裂隙、层间面, 裂隙与裂隙重叠或交汇部位, 裂隙产状变化部位, 矿化富集。

5. 找矿方向

5.1 近期找矿方向

A、在生产区域内, 1#主矿体上盘“1·9”、“2·9”、“3·9”地带, 寻找类似于2号锡矿体的缓倾斜脉状、“管脉状”锡多金属矿体以及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与碳质岩不同岩性接触面上“脉型”透镜体型“层状 (层控) ”锡多金属矿体;

B、开展227~137中段F0及其上下盘区域的找矿。

5.2 中长期找矿方向

矿区勘查 第2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查;水工环

1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重要性

1.1预防矿区灾害。鉴于我国矿区地质类型的特殊性,属于多山类型的地质。因此,相对来说我国矿区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也比较高,这就会给矿区造成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所以,在矿产勘查中一定要重视做好矿区水工环工作,以便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因为灾害事故而产生的矿难。

1.2保护矿区环境。在矿产勘查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中,我们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因为不科学的矿产勘查而遭到破坏。因此,要重视做好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这可以减少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现象。同时重视矿区水工环工作,对于促进生态进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2矿区水工环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可操作性法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和治理工作都涉及到环保、国土、安全监察。但是大部分的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同时又因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长期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导致不能真正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另外,仅靠一些零散的法律法规,会使矿山地质环境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到位的情况。所以说缺乏独立与统一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会让矿山地质环境变得没有法律依靠。

2.2人员素质不足。人员素质不足是因为我国矿山地质恢复治理技术落后,对矿山地质环境缺少深层次的研究,我国一些水工环地质勘察单位科技意识差,具备高端专业技术的勘察人员少,更不能将地质勘察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导致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缺乏强硬的技术后盾支持,地质勘察力量的薄弱直接影响地质找矿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同时严重影响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2.3缺乏对矿区环境保护。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缺乏对环境的保护,同时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没能做到把所有的工作项目都结合生态环境来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容易出现问题。一方面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其中井下开采不当容易导致出现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地质灾害。另一方面是矿山地质灾害危害大,会使地下水均衡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有的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达几米甚至数十米,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3如何开展好矿区水工环工作。

3.1矿区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了预防矿区的水文地质灾害,更好的开展矿区水工环工作,在矿区施工阶段前,要进行全面的水工环勘测,同时在矿山开挖之前,一定要对斜井或竖井的位置进行全面的工程勘察,预测好斜井内的涌水量,以及周边的含水部分的水文地质构造,详细绘制地质平面的剖面图,并根据施工情况随时修订预测结果,按照严格的施工步骤进行施工,由上级主管单位进行规范验收。对勘测过程中已知的含水部分,要综合考虑其位置以及距离井巷的深度,提前进行导水工程的建造。施工中,要实时地采取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在矿区周围要做好雨季的排水,在周边设置合理的截洪沟,及时将矿区外部的积水排出,以免外部积水倒流入巷道造成事故,在矿区内的巷道,一定要注意通风,在超标状态下进行暂时性停工作业。在巷道内进行矿体爆破时,要注意爆破点的选择。在结束开采之后,及时清理巷道周围的危岩,同时在破碎面周围和高危地区设置警戒线,以避免人员损伤。

3.2加强资金投入和部门联动。一定要完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利用的矿山废弃地、尾矿、景观等,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恢复治理,治理后的建设用地、地质景观等优先由出资人占有或使用。同时对于资金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各部门要分工明确,在分工的同时又互相合作,建立协调的联动机制,消除推诿责任的部门差别,做到共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3.3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矿区水工环工作,需要多多培养适应新时期水工环地质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多层次、多方面的吸纳优秀人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对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各方面的待遇水平,能够真正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是提升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要强化工作落实力度,抓紧制定新时期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要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科技研发能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设备,加强对现场环境的勘察,利用无人机测量扫描技术,提高对现场的把握,通过物探技术的发展,了解深度断裂的形态以及分布,为找水、找矿以及热储构造,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能够发挥实际效果,通过施工设备的更新、转换,如在桩基础施工中引用旋挖机械,在测量工程引用RTK,在高位危岩勘察中引用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

4结束语

矿区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在矿区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是矿山安全稳定性的有效保障。因此,矿产企业要高度重视水工环地质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体系,充分做好一切预防性措施,对于一些常见的矿区地质问题,要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保护,降低对矿区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从而加快我国矿区建设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晓星,矿山生态恢复还在“打补丁”,中国环境报,2010.

[2]曹玮,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策,绿色科技,2010(07).

矿区勘查 第3篇

关键词:煤炭矿区资源,资源接替,勘查

1 徐州矿区基本情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职工7万人, 现在年生产原煤1 500万t。2001年前原有17对生产矿井, 关停4对矿井, 现有13对矿井, 矿井主要分布在徐州矿区, 另有2对矿井在丰沛矿区。

徐州矿务集团目前有13对矿井, 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15.5亿t。截止2003年末, 资源量尚有10.58亿t, 可采储量5.665亿t, 但可采储量中, 三下 (建筑物、道路、水体下, 主要是村庄) 压煤可采煤量近2.5亿t。

2 徐州矿区资源危机程序评估

(1) 资源危机程度分级。

共分四级:即资源严重危机型, 矿井服务年限小于5 a;资源中度危机型, 服务年限5~10 a;资源轻度危机型, 服务年限11~15 a;无资源危机型, 服务年限大于15 a。

(2) 资源危机程度评估。

13对矿井中, 资源严重危机矿井2个, 资源中度危机矿井3个, 资源轻度危机矿井1个, 无危机矿井7个。

由于三下 (主要是村庄) 压煤的影响, 其资源危机程度远远大于以上评估结果, 急需接替资源, 稳定煤炭产量, 解决“四矿”问题。

3 资源潜力评价[1]

3.1 矿区深部和外围资源前景

义安煤矿、夹河煤矿、张小楼煤矿、垞城煤矿、三河尖煤矿、张双楼煤矿深部在1994年江苏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中均进行煤炭资源预测, 共预测6块含煤区, 总面积114.71 km2, 预测资源量9.83亿t, 同时张集矿南部安徽省境内和北部付窝勘查区均有一定的资源前景。

3.2 分区资源特征和依据

(1) 安国预测区:面积30 km2, 位于沛县张双楼煤矿深部, 可采煤层为7、9煤, 煤层总厚度5.82m, 浅部有矿井及钻孔控制, 深部有电法、地震资料控制, 预测资源量2.5亿t, 煤类为气、气肥煤。

(2) 垞城深部预测区:面积32.93 km2, 位于铜山县垞城煤矿深部, 可采煤层为1、2、7、9煤层, 根据浅部矿井资料分析煤层稳定, 有可靠的电法、地震资料控制及钻孔验证, 煤层埋深600~1 500 m, 煤类为气、气肥煤, 预测煤炭资源量30 720万t。

(3) 景山预测区:面积14.89 km2, 位于铜山县, 垞城井田的东延部分, 面上有找煤钻孔控制, 含煤构造轮廓清楚, 煤层稳定性情况已基本清楚, 煤类为气、气肥煤, 预测资源量6 541万t。

(4) 刘集预测区:面积22.13 km2, 位于义安-夹河-张小楼煤矿和张集矿之间的刘集向斜 (西段) 可采煤层为1、2、7、9煤, 根据浅部矿井资料分析煤层厚度稳定, 有可靠的电法和地震资料控制, 煤层埋深1 000~1 500 m, 煤类为气、气肥煤, 预测煤炭资源量23 300万t。

(5) 张黄庄预测区:面积14.76 km2, 位于沛县三河尖煤矿深部, 煤层埋深1 000~1 500 m, 可采煤层为7、9煤, 煤类为气、气肥煤, 预测资源量1.28亿t, 有可靠的电法、地震资料控制。

4 开展资源接替工作的可行性

(1) 徐州及丰沛矿区-1 500 m以浅, 根据第三次煤炭预测成果在矿井外围预测资源量超10亿t, 开展资源接替勘查工作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保证。

(2) 江苏煤炭地质局集中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优秀地质科技专家, 为危机煤矿区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3) 江苏煤炭地质局通过50多年的煤炭地质工作积累了大量地质勘查和地质研究成果。徐州矿务集团通过一个世纪的煤炭生产。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二者有机结合, 为徐矿集团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试点提供了资料保证。

(4) 江苏煤炭地质局及所属队伍作为煤炭工业的尖兵, 用有先进技术、设备、手段, 能征善战, 几十年来勘查了无数个煤田, 为我国的煤炭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完全有能力优质、高效完成危机煤矿区资源勘查试点工作。

5 试点工作初步方案

5.1 目标任务

通过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地质勘查, 寻找到可供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为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稳定和提高煤炭产量, 保证东部地区市场的煤炭供应服务。同时, 为资源危机煤矿勘查试点工作提供范例, 总结经验, 指导资源危机煤矿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5.2 总体思路

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计划纲要》为指导, 在国土资源部危机矿山资源勘查试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质单位、煤矿企业的积极性, 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密切结合, 煤矿企业与地勘单位相互协调, 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资源危机煤矿勘查试点工作。根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计划纲要》的精神, 确定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系统收集、以往煤炭生产、地质勘查、科研工作的成果与资料, 充分调研煤炭矿区资源危机程度, 编制资源接替试点论证报告和工作方案, 在此基础上编制煤炭普查设计, 通过综合勘查手段, 获取可靠的地质资料, 勘查过程中加强地质三边工作, 经过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 提交优质的煤炭普查地质报告。

5.3 资源接替试点项目

根据徐州地区矿区和外围煤炭资源前景分析, 安国预测区具有煤层厚、煤质好的特点, 勘查完毕, 可以为张双楼煤矿改扩建或深部新建大井提供资源保障, 因此选择安国预测区作为资源接替勘查工作的试点, 开展煤炭普查。

勘查区位于徐州西北81 km, 沛县西北21 km, 属安国、大屯乡管辖, 勘查区浅部以张双楼煤矿矿井深部边界为界, 深部到山西组7煤层-1 500 m采高线和F3断层, 勘查面积30 km2。东部至大屯断层, 西部F3、F4断层为界, 长14 km, 宽1.3~2.8 km, 勘查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主要开采煤层两层, 平均7煤、9煤总厚5.82 m, 为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洁净煤。煤类为气、气肥煤。

勘查区为全掩盖区, 勘查涉及地层由老至新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厚110 m,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厚220 m,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厚50~100 m, 侏罗-白晋系 (J3、K1) , 残厚400~1 500 m, 第四系:一般厚270 m。

采用地表, 钻探综合勘探, 配以地球物理测井、采样测试化验、水文地质工作, 达到普查地质工作程度。

6 预期成果

资源量估算, -1 000~-1 500 m资源量估算面积30 km2, 7煤、9煤容重1.35 t/m3, 7煤+9煤总厚5.82 m, 估算333+334资源量2.5亿t。为下部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为煤矿建设提供资源保证。

7 问题、建议

徐州矿区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为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开采历史长, 开发强度大, 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因此, 徐州矿务集团对寻找、勘查接替资源非常重视, 建议将丰沛煤田安国煤炭普查列入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水文地质矿区勘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第4篇

1 水文地质矿区勘查的主要任务分析

在矿区勘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的主要作用就是查明矿床的允水条件和矿区的水文地质的基本条件, 并矿坑涌的水量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 以确保矿区的安全生产。同时开展水文地质的勘查还应当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的质量等等, 最为重要的是还要科学的预测水文地质的走向。一套完整科学的水文地质矿区勘查还应当包含开矿可能导致的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1 水文地质中进行隔水层划分的必要性探讨

在实际工作中, 查清楚含水层剖面的变化规律是做好矿区水文地质的勘查的重要内容。在水文地质的报告中大部分关于灰岩含水性都是以“上强下弱”作为笼统的概念进行表述, 所以对于防、治水工程设置的标高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确定, 一般只能进行盲目的随采矿井巷来进行布置。但是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 不管是进行勘查还是治水, 都需要查清厚层灰岩的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作过程中所要研究的地质体认识的更加的全面, 从而为矿床的合理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

1.2 灰岩含水性厚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在水文地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一些工程师片面的认为厚层灰岩不能够划分出含水层和相对的隔水层, 将灰岩全厚都认为是含水层, 这样的认识和事实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实际上市厚层灰岩可以分出相对的隔水层和含水层, 这对于水文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水文地质矿区勘查中常见的问题

2.1 灰岩含水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勘查问题探讨

为了能够准确的了解灰岩含水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有人曾经做了有关水文、抽水的实验,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所采取的方法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岩心描述和岩溶裂隙统计资料, 只提供岩心柱状图及岩溶裂隙发育强弱的定性概念;这些资料都是根据钻孔中获取的岩心描述的, 而一些取不上岩心的地段, 大多是因为地岩层溶液隙发育最为强烈的地方, 但是大多却在描述中被忽略。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在钻探的过程中仅仅是记录了掉钻的起止深度, 但是却没有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资料, 并且溶液岩隙的统计方法也不够科学, 因此很多矿区的所统计的结果并不理想, 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误差, 这些统计结果很难作为划分含水层的重要依据。

2.2 钻孔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的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钻孔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仅仅只是表示钻进深度以上的一个综合成果, 属于混合水位的消耗量, 不能够分别表示钻孔内的不同深度的各段的水位和冲洗液的实际消耗量。因此,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简易的水文工作不是分层来进行的, 没有能够随钻孔衍生到已经打孔的地层逐段的分层起来进行研究。因此长期以来钻孔简易资料进行灰岩汗水层的变化的时候, 仅仅只是停留在上强下弱的概念之上。

2.3 分段压水实验问题

分段压水实验是水文地质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主要的目的在于获得岩土层某段的透水性的参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分段压水实验要使用高压的方式对钻孔进行注水, 然后依据岩体的吸水量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获得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下对象岩土体的裂隙的发育状况。在实践的过程中, 在钻孔定量抽水的条件下, 通过测定孔内的不同深度的孔壁照样以及水流的速度, 就可以确定含水层的厚度。

3 提升水文地质矿区勘查效果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要强化矿区的水文地质工作的科学管理工作,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最大限度的确保水文地质各项资料的可靠和真实, 这是做好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其次要依据水文地质开展的规范进行工作, 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矿区进行勘探的时候, 应当加大水文观测工作的工作量, 制定科学详细的简易水文地质的工作思路, 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认真的落实, 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 最大限度的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另外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矿区的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区的正常生产, 所以选拔那些技术力量强, 综合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很有必要。在工作的过程中, 还应当强化力学的计算理论的探讨, 将非稳定流和有限元等理论应用到水文地质的各项工作之中, 对实验结果多一种验证手段, 往往积累经验选择会更加接近于实际的数据, 这能够为矿区的水文地质工作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促进矿区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资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矿区频繁出现的矿难已经成为了管理层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经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矿难都是因为透水事故而造成的。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建矿的时候没有依据对矿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必要的防范。本文主要结合实践, 就目前水文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矿区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水文地质,矿区勘查,常见问题,思路研究,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宋金栋, 韦重韬.高家庄井田地质条件及其对煤炭开采的影响[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 4.

[2]周尚忠, 张文忠.丰城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资源量估算[J].录井工程, 2011, 2.

[3]王小利.东宁煤田浪东沟地区找煤简介[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2.

矿区勘查 第5篇

贵州毕节可乐矿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分属威宁县、赫章县及七星关区管辖, 矿区所在大地构造是毕节煤田最大的含煤向斜, 构造总体形态为一轴向北东东-南西西、轴面略向北北西方向倾斜的长条状向斜, 其北东段北西翼地表含煤地层出露于云南省镇雄县境内。矿区东西长约92 km, 南北宽10.00~27.00 km, 矿区从西至东分为辅处、结构、财神、青场4个井田。矿区含煤地层在辅处井田、结构井田为陆相沉积的宣威组, 在财神井田、青场井田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龙潭组、长兴组[1,2,3]。可乐矿区M18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如图1所示。

2 矿区可采煤层情况

矿区含可采煤层5层, 从上至下编号依次为M3、M11、M15、M16、M18, 各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 夹矸多为泥岩、炭质泥岩, 少数为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 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 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各煤层可采范围分布、厚度、可采特征简介如下:①M3煤层:可采范围分布于结构井田宣威组第三段顶部、财神井田长兴组顶部, 上距煤系顶部0.5~15 m。煤层厚0.09~2.58 m, 平均厚0.85 m, 面积可采率47.3%, 局部可采, 属不稳定煤层。②M11煤层:可采范围分布于结构井田宣威组第二段顶部、财神井田北翼龙潭组第二段顶部。在结构井田上距M3煤层17.44~39.73 m, 平均26.19 m;在财神井田上距M3煤层30.20~66.21 m, 平均51.13 m。煤层厚0.37~1.80 m, 平均厚0.81 m, 面积可采率30.46%, 局部可采, 属不稳定煤层。③M15煤层:可采范围分布于结构井田宣威组第二段中部、财神井田北翼龙潭组第二段中部, 上距M11煤层10~30 m, 一般15~25 m。煤层厚0.37~2.45 m, 平均厚1.26 m, 面积可采率27.93%, 局部可采, 属不稳定煤层。④M16煤层:可采范围分布于结构井田宣威组第二段中部、财神井田北翼龙潭组第二段中部、青场井田龙潭组第二段中部, 上距M15煤层3~15 m, 一般5~10 m。煤层厚0.11~3.12 m, 平均厚1.23 m, 面积可采率39.56%, 局部可采, 属不稳定煤层。⑤M18煤层:可采范围分布于整个矿区第二段中部, 上距M16煤层3~20 m, 一般5~10 m。煤层厚0.31~8.39 m, 平均厚1.23 m, 面积可采率90.96%, 大部可采, 属较稳定煤层, 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

3 煤质

3.1 煤的物理性质

矿区M3、M11、M15、M16煤层肉眼观察以块状为主, 局部有少量呈粒状、粉状;煤岩类型以半暗型为主, 少量暗淡型、半亮型, 煤质较硬, 不易破碎。局部点上发育内生裂隙, 裂隙为方解石脉充填。M18煤层在辅处井田、结构井田以块状为主, 局部有少量呈粒状, 煤岩类型以暗淡型为主, 少量为半暗型、半亮型;在财神井田以块状、碎块状为主, 少量呈粒状、粉状, 煤岩类型以半暗型~半亮型为主, 少量为暗淡型;在青场井田以粉状为主, 少量呈块状、碎粒状, 煤岩类型以半亮型为主, 少量为半暗型、暗淡型, 局部含少量镜煤条带, 发育内生裂隙, 裂隙为方解石脉充填。

矿区各可采煤层视相对密度在不同井田变化情况如下:①M3煤层:视相对密度在结构井田1.48~1.78 t/m3, 平均1.63 t/m3;在财神井田1.52~1.68 t/m3, 平均1.60 t/m3。②M11煤层:视相对密度在结构井田1.27~1.77 t/m3, 平均1.51 t/m3;在财神井田1.55~1.66 t/m3, 平均1.61 t/m3。③M15煤层:视相对密度在结构井田1.50~1.77 t/m3, 平均1.63 t/m3;在财神井田1.62~1.67 t/m3, 平均1.65 t/m3。④M16煤层:视相对密度在结构井田1.42~1.64 t/m3, 平均1.53 t/m3;在财神井田1.56~1.65 t/m3, 平均1.62 t/m3。⑤M18煤层:视相对密度在辅处井田1.65~1.68 t/m3, 平均1.67 t/m3;在结构井田1.39~1.74 t/m3, 平均1.54 t/m3;在财神井田1.48~1.67 t/m3, 平均1.58 t/m3;在青场井田1.42~1.72 t/m3, 平均1.57 t/m3。

3.2 煤岩特征

3.2.1 煤岩特征

(1) 显微组分:①镜质组: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均质镜质体次之;碎屑镜质体和团块镜质体少量出现。②壳质组:由于受煤变质程度加深的影响, 已无法辩认该组分。③惰质组:以半丝质体为主, 丝质体、碎屑惰质体次之。

(2) 矿物成分:①粘土矿物:以大小不等的团块状 (6~52μm) 、细条带状、细分散状、透镜状粘土矿物为主;分布于基质镜质体细微细胞充和裂隙充填状粘土矿物次之。黏土矿物以基质状与其它显微组分共生现象较为普遍。②硫化矿物:以莓粒状 (3~18μm) 、团粒状 (3~26μm) 、星点状、微粒状黄铁矿为主, 局部可见其在煤粒中富集现象;细胞充填状黄铁矿和莓粒集合体黄铁矿零星出现。③碳酸盐矿物:少量裂隙节理充填状方解石出现;局部可见块状方解石矿化有机质现象。④氧化硅矿物:少量石英颗粒零星分布。

3.2.2 镜质组反射率

矿内可采煤层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油浸) :M3煤层3.40%, M11煤层2.81%~3.32%, M15煤层2.74%, M16煤层2.72%~3.43%, M18煤层2.81%~3.49%。矿内可采煤层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 (油浸) :M3煤层2.95%, M11煤层2.54%~2.89%, M15煤层2.50%, M16煤层2.49%~2.98%, M18煤层2.54%~3.02%。

3.3 主要煤质特征及煤类

矿区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及煤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 矿区M3、M11、M15、M16煤层在辅处井田、结构井田为贫煤, 在财神井田、青场井田为无烟煤;M18煤层在辅处井田、结构井田为贫煤, 在财神井田、青场井田为无烟煤。各可采煤层均可作动力用煤, 亦可作民用煤。

4 瓦斯

4.1 瓦斯含量变化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在各井田内变化较大, 但各井田平均值在整个矿区则有着规律变化:在矿区内瓦斯含量从西至东逐渐升高, 且升高幅度较大。

各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在各井田具体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4.2 瓦斯含量影响因素

通过对可乐矿区各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影响瓦斯含量的因素有煤类、煤岩类型、煤的粒级、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等, 其中煤类为主要因素。

(1) 煤类。贫煤瓦斯含量较低, 多数点低于8 m L/g, 仅个别点高于8 m L/g。无烟煤瓦斯含量较高, 多数点高于8 m L/g;少数点低于8 m L/g。

(2) 煤岩类型。暗淡型煤瓦斯含量较低, 多数点低于8 m L/g;仅个别点高于8 m L/g。半暗型煤瓦斯含量比暗淡型煤瓦斯含量高, 多数点为8~12 m L/g, 少数点低于8 m L/g, 仅个别点高于12 m L/g。半亮型煤瓦斯含量比半暗型煤瓦斯含量高, 多数点高于12 m L/g;少数点低于12 m L/g。

(3) 煤的粒级。块状煤瓦斯含量较低, 多数点低于8 m L/g;仅个别点高于8 m L/g。碎块状~颗粒状煤瓦斯含量高, 多数点高于8 m L/g;少数点低于8 m L/g。粉状煤瓦斯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无明显变化规律, 含量2.44~32.77 m L/g不等。

(4) 煤层厚度。瓦斯含量高低与煤层厚度关系不明显, 但有随煤层厚度增大瓦斯含量随之增高的趋势。

(5) 煤层埋深。瓦斯含量高低与煤层埋深有随煤层埋深增大瓦斯含量随之增高的趋势。

4.3 瓦斯含量分布规律

通过对矿区内各可采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进行研究, 各可采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规律为:①瓦斯含量从西至东逐渐升高, 即由陆相沉积的宣威组地段到海陆交互相沉积的龙潭组和长兴组地段, 瓦斯含量逐渐增高;②从贫煤地段到无烟煤地段, 瓦斯含量逐渐增高。

矿区主要可采煤层M18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可见图1。

5 结论

可乐矿区煤层瓦斯含量与煤类、煤岩类型、煤的粒级、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煤类与煤层瓦斯含量关系最为密切, 是控制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在贫煤地段, 瓦斯含量较低;在无烟煤地段, 瓦斯含量较高。矿区内辅处、结构井田含煤地层为陆相沉积, 煤类为贫煤, 瓦斯含量较低;财神、青场井田含煤地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煤类为无烟煤, 瓦斯含量较高。

根据煤层瓦斯分布规律, 矿区内辅处、结构井田瓦斯含量较低, 目前暂不宜进行煤层气勘查和开发;财神、青场井田瓦斯含量较高, 是矿区内进行煤层气勘查和开发的重点地段。M18煤层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 是开发煤层气资源的主要煤层;M15、M16煤层与M18煤层间距较小, 可将M15、M16煤层与M18煤层作为一个煤层组进行煤层气综合开发。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区域矿产志[M].北京: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7.

[2]毛佐林.贵州省毕节煤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R].六盘水: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大队, 1990.

矿区勘查 第6篇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矿勘院承担的“江西省广丰区桃源矿区黑滑石勘查”项目取得新进展,黑滑石矿资源量有望达到大型规模。该矿床为沉积变质黑滑石矿,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中段,根据探槽和钻孔资料,目前已连接圈定黑滑石矿体3条,其中主矿体目前控制长300m,倾斜延深180m,矿体平均真厚度55.88m;矿石主要成分为滑石,呈黑色,以鳞片状为主,变形鲕状次之、鲕粒状少见,片(粒)径1~3mm,呈定向排列,片理化;由硅质、石英、白云石等胶结,滑石中含有有机碳质,其是使滑石呈黑色的主要原因,矿石中滑石含量60%~70%。通过进一步的勘查工作,初步估算主矿体可获资源量约600万t。从目前勘查成果分析,主矿体倾斜延深没有控制住边界,预测延深大于400m。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矿区勘查】相关文章:

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论文04-23

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论文提纲08-20

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论文参考文献09-13

淮北矿区05-16

矿区地质05-18

矿区企业05-24

矿区监测06-05

金属矿区06-06

现代矿区07-15

生态文明矿区07-28

上一篇:技术监测广播电视下一篇:功能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