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与儿童成长

2024-08-23

中国象棋与儿童成长(精选11篇)

中国象棋与儿童成长 第1篇

由于留守儿童处于长期亲情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甚至监护人抚养方式和抚养质量等也发生了改变[2,3,4,5,6]的家庭环境, 使得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一系列诸如教育、心理行为等发展不良的问题[1,2,3,4,5,6,7,8,9,10]。留守引发的儿童成长环境的不利变化可能是留守儿童出现不良发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笔者对有关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业问题

留守状态是否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变化的问题, 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叶敬忠等[3]指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横向的整体对比上差别不大, 但是少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出现了学习成绩下降。田录梅等[1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父亲或母亲出国打工的国内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 结果发现,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较差, 具体表现为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少令父母满意, 他们对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更低。然而, 朱科蓉等[12]调查发现, 农村的父母外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影响。有研究指出, 父母外出打工虽然对于部分心态良好的子女影响不大, 但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明显波动, 对学习的认知发生偏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习敷衍了事、三心二意、不求甚解, 听课不做笔记, 做作业有始无终, 逃学、旷课等行为时有发生[5,13]。

1.2 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而且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令人担忧。王良锋等[8]调查发现留守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总检出率为14.7%, 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 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对小学三~六年级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调查发现, 有孤独感的留守儿童占17.6%, 不同年级和年龄组之间, 孤独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随年级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7]。王东宇等[9]的调查发现, 有30.3%的中学“留守孩”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焦虑、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留守孩”的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孩”。范方等[6]对亲子教育缺失组 (留守儿童)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乐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基本上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3 道德和行为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使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5]。目前, 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6]。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10], 出现了行为问题。林宏[9]在对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时也指出, 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祖辈的教导, 或顶撞祖辈, 或保持沉默, 或行为不端, 我行我素;在学校, 许多留守儿童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和早恋等诸多问题。此外, 有的留守儿童迷恋游戏机, 夜不归宿, 甚至个别人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14]。留守儿童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相当普遍, 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出现逃学、厌学、学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淡漠、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任性、性格孤僻、内向、小偷小摸、无助感、被遗弃感、无价值感等问题行为[15]。

1.4 人身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 由于不能得到父母直接、有力和有效的监管, 极易产生安全隐患。赵科伕等[16]对安徽省长丰县3 所初级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组。范先佐[13]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归纳为:一是由于亲情得不到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二是受他人的人身侵害, 如被拐卖和受到性侵害。周宗奎[17]还提到了留守儿童易发生行为失范, 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 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2.1 联系与沟通方式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 外出父母主动与家庭打电话联系, 但这种联系往往通话时间短, 次数也很少。外出父母与家庭的电话交谈主要发生在外出父母与儿童的监护人之间。外出父母打电话回家的目的主要是询问家人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与监护人进行家庭重大事情的规划与决策, 他们在与留守儿童短短的通话时间里, 通常只是简单询问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等情况, 很少触及到更深的情感交流[4]。

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密切联系者, 自身也受到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诸多困扰, 他们往往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 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大多只停留在物质方面。从留守儿童自身来看, 他们与母亲交流较多, 但这种交流大多并不深入彼此的内心;与其他类型的监护人相对沟通较少, 更多的儿童都是从同龄伙伴处寻求安慰, 部分儿童选择封闭自己, 造成了性格上的孤僻或心理上的压抑[4]。

2.2 监护方式的变化

单亲监护是当前留守儿童中最普遍的一种监护方式, 而其中绝大多数以孩子的母亲作为监护人, 她们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较其他监护方式要好得多[18]。然而, 在父母另一方外出之后, 单亲监护人往往面临的是超负荷的劳动和生活的无依无靠。这种身心的压力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偏低, 势必影响到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和教育方式, 这也是单亲监护类型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隐患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 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教, 不仅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且由于长期疏于管理, 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辍学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等问题。加上年幼, 缺乏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 他们很容易就迷失方向, 有的甚至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19,20]。

在上代监护这类监护家庭中生活的孩子, 虽然和母亲监护类型下的孩子在得到的生活照顾方面没有太大差别。但由于孩子是寄宿他家, 很多孩子明显感觉到寄人篱下的不适, 心情和心理发育都受到了影响。

同辈监护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他们一方面要照顾田间地里和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学校的功课和学习, 可以说是在经受着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双重考验。

2.3 父母的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

由于文化水平低,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认为只需要给孩子以物质上的满足, 而往往忽略了与他们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情感沟通来看, 留守儿童与母亲交流较多, 但这种交流大多并不深入彼此的内心[4]。

另外, 父母教育观念的偏差, 使得留守儿童受到世俗金钱观念的影响, 加上学习成绩的不如意, 往往容易对学习灰心丧气, 甚至坚信读书无用论, 早早踏上了辍学打工的道路。

2.4 家庭经济状况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拖欠学费是普遍现象, 而且学费的拖欠会给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留守儿童的学费拖欠时间会由于父母在外而延长, 其自尊自信会受到严重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儿童社交焦虑发生率较高, 可能因为经济状况导致生活质量、居住条件、环境等的差异, 这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8]。

2.5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受旧的教育思想影响, 有些教师往往过于关注考试分数, 把学生分成优等生和后进生。对不同学生的关心程度与耐心状况不同, 于是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更多是批评与惩罚,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6 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

留守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 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与不良心理状态、行为问题、学业不良高相关, 且后3者密切关联, 相互加剧。

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缺失或者替代, 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不良的家庭环境诱发儿童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表现为或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 且3者互相影响, 恶性循环。

3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1 家庭方面

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有条件的尽可能把子女带在身边, 没有条件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支持子女教育, 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防止过度物质满足。另外, 代养人、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3.2 社会方面

首先要加强舆论宣传, 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宣传, 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然后建立社区、学校和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 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另外, 建立基层组织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对家长的监督制度, 乡镇社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 建立“代理家长”制。

3.3 学校方面

教师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意识。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 并且推进课改, 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重视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 开展法制、安全和生存教育。另外, 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 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3.4 制度方面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等制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降低城镇中小学招收农民工子女的门槛, 真正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各级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 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 同时在经济不发达、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 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另外在学校设置方面也要合理布局, 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

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父母的外出使得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 但是留守状态如何界定, 它与其他一些不良环境, 不良经历 (离婚, 虐待, 伤害等) 有什么关系, 目前国内仍然缺乏相关的研究。

中国象棋与儿童成长 第2篇

开学第一课《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

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我收看了教育部和央视共同录制的、以“幸福”为主题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航天英雄杨利伟、世界冠军邓亚萍、著名学者于丹、法网冠军李娜等社会知名人士,分别就“如何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发表自己的演讲,并教给孩子们拥有幸福的一些方法。节目还向全社会首次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倡议“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成长———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乐观———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

自信———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超越———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赢。

感恩———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每天想三个值得感激的理由。

分享———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乐越多。

宽容———我要宽容,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沟通———我要沟通,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也做别人的开心果。关爱———我要关爱,和长辈交朋友,和同伴交朋友,和动物交朋友,和自然交朋友。

赞美———我要赞美,帮助别人发现优点,也通过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努力———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奉献———我要奉献,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

幸福是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幸福是什么吗?有人说幸福就是天天都有好吃的,天天能有好多零花钱……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吗? 幸福犹如一首歌;幸福犹如一场戏;幸福犹如一个大蜜罐。幸福有时来得那么快,有时又是那么漫长。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觉不一样:如饥寒交迫的乞丐,有一碗热乎乎的汤面就会感到幸福万分:地震灾区失去爸爸妈妈的小朋友,这时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就会感到幸福无比;那些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会感到幸福有加;那些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老奶奶们,让他们感到幸福的是看着儿孙满堂……

儿童成长与吹奏乐器 第3篇

管乐器有各式各样的吹口,吹奏时嘴巴要与乐器的吹口接触,所以为孩子选择管乐器时,要考虑与牙相关的一些因素,才能使他将乐器吹出美妙的声音。有许多孩子在牙齿或口腔的条件及个性方面,并不适合他所选择的乐器,只是一味追求流行,这样的学习注定是要失败的,即便勉强去学,也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音乐家。

为此,在花大量时间、精力及大笔金钱去学习吹奏乐器之前,应先了解孩子的口腔是否适合。有了先天条件再配合后天的努力才能有非凡的成就。

各种管乐器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吹口:喇叭是杯形吹口,单簧管(黑管)是楔形吹口,双簧管与巴松管是扁平竹片状吹口,而长短笛的吹口是椭圆形的。

口腔或牙齿有下列情况不适合进行乐器的吹奏:

1. 暴牙会使嘴唇不够长度来形成垫圈,而牙齿的角度对于吹口的形成也有先天的缺损。因此吹喇叭是不适合的。

2. 前齿拥挤呈不规则的重叠时(包括虎牙)也不宜吹奏长笛和双簧管。因为,当嘴唇形成吹口时要绷紧,而乐器的吹口必须紧压在嘴唇上,形成气垫,再加上吹奏时嘴唇会像簧片般振动,引起过度摩擦而使嘴唇疼痛。若因疼痛而刻意避开突出的牙齿,则很容易疲乏,无法做长时间的练习和演奏。

3. 前牙的中间有大缝隙,会因吹奏时的压力,使嘴唇陷入牙缝中,气流会使嘴唇磨破造成溃疡。嘴唇有溃疡时,也不适合吹奏乐器,除了会引起疼痛外,也会因为溃疡引起肿胀, 使吹口变形,气流不顺,无法吹出美好声音。对喇叭与长笛的吹奏影响很大。

4. “地包天”也无法吹单簧管、双簧管及萨克斯风,因为牙齿咬合时,下牙比上牙向前突出,无法含住单簧管及萨克斯风的吹口。

5. 上唇太短,嘴唇向上翘者,对吹奏长、短笛影响较大。因为要使空气进入乐器内并使其振动,必须用力才行,这会使脸部肌肉过分紧张。

6. 舌头太短、舌系带太紧会限制舌头灵活运动,也会影响吹奏铜管乐器及木管乐器。

浅析学习乐器与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系 第4篇

一、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又不想当音乐家, 学音乐做什么?”这是错误的。因为提倡小孩学音乐, 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小音乐家, 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要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就要实施全面教育。美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是畸形的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学生所实施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中, 乐位居第二。我国古代典籍《尚书·正义》中说:“我任命你主管音乐, 教育贵族子弟们, 使他们正直而温和, 宽厚而严肃, 刚强而不暴虐, 简约而不傲慢。”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法国作家雨果认为,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中有三把钥匙, 一把是数学, 一把是文学, 一把是音符。这些思想充分说明了音乐在对人的全面教育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高尔基有很高的音乐素养, 他是文学巨匠;列宁是贝多芬音乐的知音, 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爱因斯坦深谙音乐的意趣奥秘, 他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发明家。在当代, 前英国首相希思卸职后访华时曾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交响乐;据说, 法国前总理德斯坦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 到伦敦首演钢琴独奏会……他们不是职业音乐家, 仅以音乐辅佐自己的事业, 却能在音乐王国里径自漫游, 令人赞赏、倾慕。所以家长应有广阔的胸怀、开阔的视野, 以培养素质、锤炼品格为大目标, 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来学习音乐, 学习乐器。

二、学琴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 开发智力。

据说弹钢琴的人考驾车执照很容易通过。弹琴与驾车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经过一番思考, 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弹琴眼要看, 手要弹, 脚要踩, 耳要听, 脑要想, 这种多能力并用的方式, 与驾车不是有许多相同之处吗?面对复杂的钢琴曲都能自如、准确、富有表情地弹奏出来, 更何况驾车呢, 岂不举重若轻, 易如反掌?据医学家研究,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左半球主管语言、理解、计算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右半球主管音乐、图画、情感、记忆、形象思维能力等。左右大脑既分工又配合, 互相传递信息, 才能形成人的正常意识, 缺一不可。假如一个人偏重使用左大脑, 那么到一定饱和状态后, 他的智力就很难发展, 必须同时开发右大脑, 促进其积极活动, 相辅相成, 才能求得左右两个半球的平衡发展, 增进智力。由于我们写字、做事一般都用右手, 因此左脑特别发达, 而右脑却缺少锻炼。弹琴是两手并用, 因而左右脑力就可以得到均衡发展。

(二)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培养人才来说, 音乐的二次完成性对集中注意力, 增强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 尤其是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 都有巨大的意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的确, 只有当人类向往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时, 才会研制飞机并且发展航空事业;古今中外无数神话想象人们到月球上去, 才可能有宇航员的登月飞行。音乐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及灵活多样的可能。1957年, 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美国受到很大的冲击。白宫组织了强大的专家班子研究后, 认为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原因在于教育。虽然教育包括一系列问题, 但培养人的创造力是关键, 其中发展艺术和人文学科占有重要的地位。1961年白宫“研究和发展教育”专门小组在报告中指出:“最杰出的科学家从不是局限在个人的专业领域之内, 通晓和熟悉艺术及人文学科能促进优秀科学家变得更加敏锐, 视野也将更加开阔。”前苏共中央早就明文阐述:“艺术教育能够激起幻想, 开拓思想, 扩大眼界, 借助艺术培养人才整体创造才能, 能培养全面发展人所应具备的心理和个性。”弹琴属于二度创作, 完整地与表现音乐作品, 这个过程就足以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 陶冶情操。

大哲学家尼采在给他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近日来连日患病, 经多方医治均未见效, 后听了杰作《卡门》竟然痊愈了, 我感谢这音乐。”这也许是巧合, 但音乐能消除疲劳, 陶冶情操, 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完善的人, 不仅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与较量, 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音乐作品除了给人以教育启迪之外, 还有一种感人的魅力, 人们的感情和想象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驰骋。孩子在演奏作品的同时, 既是美的创造者, 又是美的享受者, 从中既能感受到生活的美, 又能从充满竞争的疲惫中解脱出来,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生命的境界。

(四) 培养毅力。

孩子成才, 只是聪明还不行。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 但并不是每个聪明的人都能学有所成, 很多聪明的人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 吃不得苦, 耐不得劳, 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反而一事无成。乐器演奏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学问, 要想掌握它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方能获得。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道出了这其中的艰辛。我佩服那些通过十级等级考试的学童, 因为他们都曾经为了获得技能而付出艰辛的劳动, 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 都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而这种良好品格的形成对他们的学习, 乃至一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三、学习乐器的负面影响

据中央音乐学院对3297名琴童的调查表明, 有11.4%的父母因学琴有时会打骂孩子, 有21%的家长经常威胁孩子, 有40%的家长在学琴时批评多于鼓励, 这些数据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担忧。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打骂批评的氛围中, 那么孩子能健康成长吗?家长本来期望孩子学琴后智力得到开发, 结果却发现孩子越来越对任何学习都不感兴趣, 凡事懒得动脑子;本来期望孩子从此做事自觉, 可是发现孩子不但练琴不自觉, 反而出现各种欺骗家长、偷懒不学习的现象;本来期望孩子自信心提高, 可孩子却越来越自卑、畏缩;本来期望孩子遇到困难能勇敢面对, 用毅力去克服, 却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退缩, 做任何事都怕困难;不仅如此, 孩子还变得暴躁, 与家长关系紧张……这一切都发生在学琴之后。对这样的孩子来说, 学琴的实际效果已走向了最初愿望的反面。

家长应该明白, 弹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孩子一时弹不好时, 应该多一些引导, 多一些鼓励, 少一点责怪, 少一点打骂, 应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如果做事的时候, 你的领导或者同事在旁边不断地提醒、警告、厉声训斥, 你的心情会如何?要知道由于你的打骂、训斥使得练琴活动成为孩子每日不断的痛苦经历, 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 责任应该在于家长。孩子的兴趣很不稳定, 自觉性不强, 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地加以引导、鼓励。练琴中即使由于一时冲动训斥了孩子, 打骂了孩子, 过后也应及时向孩子道歉。只有这样, 才能携手共渡难关, 达到预期效果。

四、正确认识学琴目的

目前, 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导致大多琴童承受着巨大压力, 有些家长甚至错误地将学习乐器当成万能教育机。当孩子学琴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甚至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 导致学琴结果与最初学琴目的完全相反时, 这时家长们就会问:学琴既不能开发智力, 又不能培养毅力, 也不能考级加分、比赛获奖, 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精力与财力让孩子坚持学琴呢?这些家长甚至怀疑学琴是不是错了, 是不是从一开始就不该让孩子学琴。其实问题不在于学不学琴, 而是在于如何学琴, 以什么目的学琴, 在什么状态下学琴。

现在许多家长将孩子的所有活动都赋予了参与社会竞争的色彩, 认为孩子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助于在未来的社会生活竞争中获得优势, 除此之外都是浪费时间。其实, 在要不要让孩子学琴的问题上, 我们要跳出目前将所有心思都用于培养孩子社会生存竞争力的思维定位, 应该认识到培养一个人的艺术修养能够促进和提高人的感性能力, 能够改善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这就是幸福的根源。可以说, 一个崇高、喜爱艺术的人比一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有着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 学琴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丰富人生、丰富生活, 使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五、儿童学琴注意事项

(一) 把握最佳学琴年龄。

一般来说, 电子琴和钢琴的入门年龄可以早些, 最佳年龄段为4—7岁。像手风琴、小提琴、琵琶和古筝等可以放在7岁以后才开始学习。

(二) 选择乐器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

如果说家庭条件不允许的话, 就可以选择如笛子、二胡和古筝等较为经济的乐器来学习。

(三) 家长应具有耐心、恒心与信心。

学琴的过程是漫长的, 更是艰辛的, 因此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当孩子学琴遇到困难时, 家长应耐心地加以引导、鼓励, 少一些训斥, 因为你的态度将决定孩子的学琴效果, 应该持之以恒、勇敢地面对困难, 千万别半途而废。

(四) 家长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当孩子学琴年龄较小时, 在入门阶段家长应适当地陪练, 等孩子入门后, 就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习惯。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儿童学琴的确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诸多效用, 但万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 不能正确地认识学琴的目的, 也不要因赶潮流才让孩子学琴。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学习、掌握一门乐器, 因为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因为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是生命的春天, 音乐是春天的百花园, 有了它,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丽多彩;有了它,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更加有意义。

摘要:音乐艺术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开发智力,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能够陶冶情操, 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由于家长认识上的偏差, 许多孩子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 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反而成了“问题孩子”。本文深入分析了学习乐器与儿童成长的关系, 认为只要家长提高认识与引导恰当, 就能趋利避害,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反之, 则事与愿违, 弊大于利。

浅谈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 第5篇

一、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

1.性格内向,自我封闭

留守儿童从小就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了常有的孤独感。他们因为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容易变得内向,不自信。遇到事情常常会感到无助,有少言寡语的倾向,日积月累将会导致性格自卑、孤僻,以至常常封闭自己。

2.情绪波动,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因年龄偏小,情绪相对不稳定,一般意志比较薄弱,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容易解除对周围人的警惕和敌对心理。总感到自己在被同学欺负,与人交流时充满戒备甚至敌意,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若是不加以管束,长此以往,还会有暴力倾向。

3.认识偏差,无远大目标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家庭不富裕,父母学历低,能力不强,只能离家赚钱,出大苦力,而收入又偏低,从而怨恨父母和家庭,而产生偏激的情绪。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对未来感到迷茫。大部分儿童缺乏进取心和自律意识,学习成绩和生活状态都落后于他人,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逃学,甚至辍学,最后比同龄人提前进入成人世界。

二、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缺乏家庭监管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一些与父母中的一方生活,或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单亲对孩子的照顾欠佳,而隔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落后,对留守儿童缺乏管束,容易溺爱孩子,儿童难以得到正常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缺失学校安全

学校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和缺失。由于学校学生太多,教育教学任务又繁重,教师对于留守儿童关注也不够。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里,教师很难与家长进行沟通,很难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品德、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学校缺乏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有效方法,在学习生活上不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爱护,难给留守儿童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教育环境。

3.缺少社会关注

近几年,社会上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勢,留守儿童极易在成长中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熏染,在心理、生理上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缺乏社会教育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观念还处于落后状态,不能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感情空缺。部分娱乐场所没有禁止未成年人的出入,甚至主动拉入未成年,在网络、报刊书籍这些文化传媒中,充斥着暴力、色情之类的具有腐蚀性的内容,诱惑、侵蚀着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少社会的关爱与关注。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及建议

1.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关注

每学期开学报名之初,学校就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详细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要掌握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并进行跟踪管理。应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环境,做到处处参与育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受教育者亲身的参与,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烦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有留守儿童的学校的老师要提高素质,不歧视留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既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又关心学习的过程,让孩子乐于学习,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多与家长沟通非常必要,父母要多为孩子考虑,承担父母的教育责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儿童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教育。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平时几乎断了与父母的联系。因此,教育部门和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应当以协调者的身份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联系的桥梁,督促家长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和沟通,让外出的父母抽出些时间多写写信,平时与孩子多通些电话,增加亲情交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家长要增加与孩子老师的交流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精神状况。

3.面对现实,强化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正视现实是留守儿童必须具有的健康心态。留守儿童要把父母不能在身边陪伴自己这一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当成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全社会要给它们生存空间,允许它们合法存在,不仅如此,而且应尽力地帮助他们,尽量多给他们出台一些实用的政策,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如何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开展好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个全新且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现在还很难说出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道理来,期待全社会进一步加深研究。

盛永明小说中的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 第6篇

在盛永明的儿童小说集《爹是英雄:盛永明少儿小说精选》[1]中, 故事发生的背景被置于江南农村, 倾力塑造那些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父亲们。辛酸的童年、苦难的生活是他作品的基调。在盛永明的笔下, 父亲往往呈现出一种渺小、平凡、卑微、软弱、病态、无助的面貌, 无论《爹是英雄》还是《是谁带走了弟弟》等概莫能外。这些父亲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社会上丧失权威和尊严, 任人嘲笑与欺凌, 在家庭内部亦处于压抑的状态之下, 父子情感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一、情感从疏离走向回归

作为子女, 谁都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 家庭的顶梁柱, 孩子的守护神。“在儿童的心目中, 父亲是威严的象征, 他的理性、责任、能力、遵从、功利、刻苦、奋斗、冒险、秩序、权威等字眼连在一起”。[2]而盛永明在第一人称小说《爹是英雄》中, 一开头便写道:“让我自卑、耻辱、抬不起头的爹死了。我应该高兴, 或者应该轻松, 至少用不着悲伤———背在身上十几年的精神包袱终于‘解脱’啦。”为父子之间的关系蒙了一层阴影。“我” (大明) 的爹陆三元不再是强壮、高大、智慧的化身, 反而是一个懦弱、无能、矮小、木讷、委顿、受人欺凌的小丑型角色, 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因为矮小、丑陋, 被人称作“武大郎”, 儿子也跟着受牵连, 在外受欺负, 被笑话为“武小郎”。因为老实巴交, 爹总是吃亏:买砖给家里盖房子, 明明买的是5000块砖, 搬回来一数少了500块;在医院被临床的病人借去的大衣一去不复还。

爹的软弱、无能, 决定了其在家里没有地位, 长时间受到妻子儿女的冷落, 亦无脾气。作为儿子成长的引路人和家庭靠山, 当儿子在外受到伙伴的欺负, 他奋起反抗, 一拳打得刘根出鼻血, 刘根在他父亲阿进的带领下找上家门来算账, 这时的爹唯唯诺诺, 不能为儿子撑腰, 反而被阿进推得摔了个狗啃屎。在阿进气势汹汹的进攻之下, 爹一声不敢吭, 显出那么的无助, 留给儿子心中永远的痛。本应受到父亲庇护的“我”, 却无法从父亲那里获得安全感。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我”变得自卑、懦弱, 心中充满耻辱, 于是一心一意要逃离父亲。“我”拼命读书, 考入县城的中学, 脱离父亲的阴影。逃离父亲, 逃离家园, 因为只有这样方能在情感上独立自主, 重新塑造自我。为了彻底与父亲决裂, “我”在县城中学求学期间从来不给时, 爹一大早把稀饭煮好, 提出要送“我”去读书。但在“我”的生硬拒绝之下, 爹只好放弃。在临出门之前, 爹嘱咐“我”:“大明, 外面坏人多, 你要当心, 千万不要上人家的当。”爹到县城中学来看“我”, 给“我”送来袋子, 买好米线, 为了不给“我”丢脸, 在寒冷的冬日里, 一个人在校门口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爹节俭之极, “上身一件破旧的中山装, 里面穿一件硬邦邦的棉衣, 有的地方已经磨出了口子, 露出残败的棉絮, 有的地方已经成了窟窿, 可以看到里面的粗布衬衣。”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零用钱交给“我”, 要“我”好好读书。这时的“我”已经感受到了爹的关爱之情, “我站在那里没有去接钱, 注视着爹, 面前的爹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清晰。”而这些要么被处于叛逆期的“我”所忽视, 要么是“我”要对父亲的温情作出回应时, 而父亲却已远离。

爹去了粮仓守仓库, 和阿进一同上班。“我”从姑父那里听到了爹的死讯, 以为是阿进害死了爹, 要找阿进报复。后来才明白了爹是为了保卫国家资产而牺牲。当“我”知道爹任劳任怨、忠于职守, 和偷粮的五六个贼扭打在一起, 被贼推到冰凉的河里, 爹不罢休, 从河里爬起来, 终因寡不敌众, 又被贼们逼到河里, 再也没能爬上来的事迹之后, “我”对父亲的印象瞬间突转。

在小说中, 我们看到了父亲温情的一面, 正直的一面。爹的死亡, 凸显了爹的高大形象, 在作品中爹的死亡无疑对“我”产生了极强烈的震撼, 在知道爹死的真相之后, 原本或许模糊的爹的形象, 顿时变得更加清晰, 对“我”产生强烈的震撼, “我”与爹的精神得到接续。爹注定无法走出“我”的生命。父亲的死成为儿子重新认识父亲的一个重要契机, 父亲用自己生命获得了儿子的认可, 获得了社会的尊严。只有真正透彻理解父亲, 年轻一代方能真正从心理上、文化上、人文情怀上走向成熟。“按照村里的风俗, 要在亲人死去的地方烧纸钱, 烧衣服, 然后把它的灵魂带回家。“我”将爹使用过的东西全部拿到爹壮烈牺牲的码头, “我”不仅要把爹的灵魂带回家, 而且要永远把他安葬在自己心中。”

二、沟通的隐遁

盛永明笔下的农村生活是艰苦的, 凋敝的, 恶劣的。生活空间的狭隘, 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在生活的重压面前, 后代子女的教育便成为一种奢侈。

《学箍桶》是盛永明又一部儿童小说力作, 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小说中的父亲做过八年村主任, 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一直教育儿子大明, 穷人唯有靠读书方能有出路, 要大明好好读书, 大明亦体会到父亲的苦心。作为子辈, 沿着父辈的指引一路向前。但父亲在大明读初二的时候, 突然让大明辍学, 让大明感到父亲的失信, 颠覆了对父亲的看法。原本心目中那个讲原则, 对家人慈爱的父亲的形象已经在儿子心中抹去了。

失学是儿童世界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苦难的家庭环境之下, 中途辍学成为儿童心中最难接受, 最痛苦的事情。失学之痛为儿童的成长抹上了灰暗的色彩。父亲没能把儿子当做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来看待, 用一种强势迫使儿子退学, 而在情感上无法与儿子沟通接轨, 导致父子情感断裂, 使父子关系恶化, 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大明在学手艺的过程中, 遇到种种的郁闷和不安。师傅严厉, 对徒儿下狠手, 大明因惹师傅生气, 被师傅迫使脱掉裤子, 蹲磨新马桶, 弄得一屁股刺;在雇主家干活, 因师傅发错号令, 将主人要做的饭桶做成马桶, 被师傅打得脸上流血。学手艺的艰辛, 促使大明更加迁怒于自己的父亲。在大年夜, 父子之间爆发冲突, 结果以父亲的退让而告终, 而儿子心中的那个死结一直没能解开。

父亲对真相的隐瞒导致子辈与父辈之间形成隔阂。大明要到城里面打工, 在临走之前, 父亲为了挽留大明, 方把真相托盘而出:“爹让你去学箍桶, 是因为你娘得了胆囊癌, 你是家中的长子, 你必须作出这个牺牲, 爹没把这件事情告诉你, 是怕你受不了。”在父亲的真情告白中, 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难言苦衷,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父子关系才发生了转机。如果父子之间能够坦诚沟通, 父亲把儿子当做一个有独立思想、有灵魂的个体来对待, 而不是对儿子的心理感受采取一种忽视的态度, 那么这种父子关系的矛盾冲突, 父子之间的种种误会, 就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

三、父爱的悲剧

在《是谁带走了弟弟》中, “我”的父亲是个痨病鬼, 常年在家休养, 每天抱着药罐子, 无法干重活, 只能编竹篮贴补家用。父亲的病因为年轻时好强而落下, 在工地上干活, 直到累得咳出血, 才回家休养;病没好, 又在冬天与村人打赌去打鱼, 结果, 鱼没打上来, 人掉进了河里, 从此, 药罐不离手。“我”的弟弟小龙生性顽皮, 父亲对弟弟的管教就是打。弟弟听阿芬的爹谈及蛇胆能够治百病, 天天到野外捉蛇, 父亲吃了蛇胆, 脸色红润之后, 对弟弟疼爱有加, 而放松对弟弟的管教。当弟弟玩蛇吓着了村里的阿根, 被阿根的父亲找上门来, 父亲不分是非曲直, 一味袒护弟弟。当看医生后明白吃蛇胆并不能治病, 反对身体有害时, 父亲要找阿芬的爹算账, 被母亲劝回。弟弟为了替父亲出口气, 将蛇放进了阿芬的书包里, 将阿芬吓出了精神分裂症, 父亲仍然依旧袒护弟弟。因为这件事情, 阿芬家来讨债为阿芬治病, 家里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父亲又病又气, 含恨离世。弟弟辍学去外打工, 结果因好强, 死在了工地上。

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两代人的悲剧。阅读这个文本, 我们不禁深刻反思, 究竟是谁害死了弟弟?如果我们把视线聚焦到父亲的教育上就不难找到答案。古人云:“养不教, 父之过。”在这方面他是有责任的。父亲的非理性行为, 导致教育的误区。子辈以不合理的行为顺从父亲, 为父亲吐了一口恶气, 付出沉重的代价。当弟弟玩蛇吓着阿根时, 如果父亲不是一味袒护纵容弟弟, 而是及时对弟弟进行教育, 那么就不会有后面弟弟用蛇将阿芬吓成精神分裂症, 也就不会因此让一贫如洗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 弟弟更无须辍学, 进城打工。作家柳青曾言:“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 但是关键的就那么一两步。”如果在对待阿芬爹所谓蛇胆泡酒能治百病这件事情上, 父亲能反躬诸己, 不是找阿芬爹报复, 弟弟也就不会为爹出气。弟弟的死还有一个原因, 就在于性格太好强, 在工地连续干了两天一夜, 不休息, 最后体力不支从脚手架上摔下来, 死于非命。弟弟性格的好强从父亲身上继承而来, 父亲的好强前已有所述及。子脱胎于父, 是父亲的延续。

弟弟小龙是一个苦难的承担者, 他是一个未成年人, 却因为替父亲的报复行为把阿芬吓出了精神病, 为本已经济崩溃的家庭再添上了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父亲病故之后, 正是他履行了父辈的职能, 主动辍学, 外出打工, 用自己的劳动支撑家业, 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为哥哥完成学业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当一切都将步入正轨的时候, 一场意外事故导致了弟弟的离世, 使人物命运染上了强烈的悲剧色彩。弟弟的血液里流着父亲好强的基因, 而这种基因导致了弟弟的丧命。“小龙, 跟他爹长得像一个模板压出来的。”项目经理在“我”说起弟弟时, 说:“小龙这孩子和你爹一样好强。”当儿子成为父亲的复制品, 悲剧的命运已无法阻挡。

四、结语

盛永明的小说扎根乡土, 笔底蘸着深情, 书写乡土家庭的爱与悲, 艰难与希望, 病态与温馨的底层境况。盛永明的小说, 用朴实的语言, 塑造一群原生态的乡土父亲形象, 父爱主题得到充分的张扬。然而在苦难的生活环境下, 文中父子关系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少年的成长在这种父子情感之下变得更加艰难。

摘要:父爱主题是儿童文学书写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盛永明的小说塑造了一群乡土父亲的形象, 这些父亲往往呈现出一种渺小、平凡、卑微、软弱、病态和无助的面貌,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的父子关系充满了矛盾冲突。

关键词:儿童文学,盛永明小说,父爱主题,儿童成长

参考文献

[1]盛永明.爹是英雄:盛永明少儿小说精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9.9.

中国象棋与儿童成长 第7篇

围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根据我校地处大城市大农村结合部的区位特点 (距重庆市中心商圈40余公里) , 将我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比较, 探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有效措施,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一张有效的保护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样本选择基本步骤是:问卷调查样本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在读学生。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全体留守儿童和按学籍号随机抽取的60名非留守儿童在读学生。

2014年9月, 我们发放留守儿童学生问卷224份, 回收有效问卷220份, 有效回收率98.2%;其中男生108人, 女生112人。发放非留守儿童学生问卷60份, 回收有效问卷60份, 有效回收率100%, 其中男生29人, 女生31人。为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 我们还运用访谈和个别走访等方式展开调研, 总计访谈50多人次。通过调研, 我们对我校留守儿童群体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我校留守儿童样本基本情况

我校全体学生样本量为736人, 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1-15岁之间。从表1可知:非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69.6%, 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30.4%。我校留守儿童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 较全国留守儿童人数占农村儿童的37.7%的比例低。

三、我校留守儿童监护人样本情况

我校留守儿童主要监护人:爷爷奶奶41.8%、母亲35%, 外公外婆9.5%, 其他直系亲属较少;非留守儿童基本都是父母共同监护。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偏低, 小学及以下55.4%、初中31.4%、高中以上13.2%;非留守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较高, 小学及以下26.7%、初中50%、高中以上23.3%。留守儿童监护人平均年龄在53.2岁以上, 繁杂的家务事使他们的监护职责难以切实履行;非留守儿童父母年龄在38岁左右, 核心家庭多, 父母共同养育孩子, 都能胜任监护职责。

四、学生样本的教育与发展现状比较

(一) 学生学习兴趣、态度比较

从总体上看, 我校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是比较积极的, 78%的学生喜欢学习;95%的学生认为自己“特别喜欢”或“比较喜欢”上学;9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重要的”。其中, 留守儿童有96%的喜欢上学, 有98.2%的认为读书重要, 有78.6%的喜欢学习, 有82.6%的从不迟到。总之, 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少数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 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基本与非留守儿童持平。

(二) 学生学业成绩比较

我校学生学业成绩分布比较均匀。在留守儿童内部, 学业成绩好坏参半, 与非留守儿童成绩分布持平。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自我评价约低于非留守儿童, 说明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不如非留守儿童自信。

(三) 学生心理压力比较

近八成的留守儿童学生感到有压力, 其中压力一般的占61.4%, 比较大的占17.3%。超九成的非留守儿童学生感到有压力, 其中压力一般的占73.3%, 比较大的占21.7%。说明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内心压力, 且非留守儿童大于留守儿童。

(四) 学生对自己性格认同比较

学生对自己性格的认同差异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认同自己的性格属于开朗型的分别为38.6%和53.3%;属于内向型的分别是29.5%和8.3%;属于任性型的分别是10%和26.7%。开朗型、内向型和任性行性格差异大的现象, 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对监护人的教育和依赖程度有关。

(五) 学生人际关系在交友方面的比较

我校学生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都喜欢交朋友。其中留守儿童喜欢交友的52.7%, 一般38.6%, 不喜欢的仅占5.9%;非留守儿童喜欢交友的73.3%, 一般25%, 不喜欢的仅占1.7%。总体上看,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别较大。

(六) 对学生情绪情感比较

我校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比非留守儿童低,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恐惧感和抑郁感比非留守儿童高。访谈显示:有近1/3的留守儿童缺乏足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其中4%左右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部分留守儿童常有孤独感, 经常感到恐惧, 个别的留守儿童有抑郁倾向, 有过余敏感倾向。教师访谈显示:52%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抵触情绪比非留守儿童要强一些。总体来看, 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比较严重的消极情绪和不满意的幸福感。

五、对我校留守儿童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

第一, 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考虑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发展趋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这种差异应当被看成是“量的差异“, 而不是“质的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都在一个正常的、积极的人生发展轨道上成长。但他们仍然是弱势群体, 需要各方面的关爱。

第二, 少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好、不自信。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他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当有关。因此, 留守儿童课堂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学习习惯应当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

第三, 少数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发展、品行等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关注留守儿童学习是必要的, 但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矫正不良品行显得更加紧迫、更值得我们倾注心力。

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举措

综上所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问题都较非留守儿童严重。为保证留守儿童的茁壮成长, 建议农村中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结对帮扶, 共同成长。班主任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结对, 成为同桌、成为好友, 共同学习、玩耍。一方面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感, 消除他们的社交焦虑;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同桌、队友的感染下, 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兴趣。

2.以生为本, 情感哺育。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特别关注留守儿童, 坚持情感教育的原则。从每个留守儿童的兴趣、特长、爱好出发,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坚持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 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 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3.家长访校, 学习培训。学校要积极搭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 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针对留守儿童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家长进行培训与对策引导;倡导家长校访, 主动作为, 及时掌握孩子的现实情况;家、校互动, 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教育, 激发其学习热情, 培养其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寻求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措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关乎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界要携起手来,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一张有效的保护网。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滞留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为此, 我校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形式在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丰富了留守儿童教育宝库。

关键词: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成长现状比较,举措

参考文献

[1]、[3]中国妇联新闻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人民网.2013年05月10日.

中国与美国儿童国民性格的差异 第8篇

尽管中美两国对家庭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但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其差异之处也颇多。而国民性格的塑造从最早的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就美国而言, 其历史要追溯到英国的清教徒, 他们不满于当时的宗教政策, 义无反顾的坐上“五月花”号离开英国驶向美国的波士顿并在那里开始了新生活。美国第一批移民的目标就是追求自由与平等。从一开始, 我们就能发现美国人的勇敢自信, 鄙视旧习, 勇于创新。他们又是非常注重个人主义的。这在“西进运动”中可见一斑。那些初到西部的人带着帐篷、枪和工具, 无人依靠, 只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开发、生存。今天, 我们看到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和自立自强。除此之外,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接受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和他们各式各样的文化, 因此, 美国人思想开放, 易于接受新事物, 即使遇到任何问题, 他们总是有一种乐观精神去面对任何挑战。而说到中国人, 中国文化也是“大一统”文化, 即汉文化。从古至今, 中国人信奉儒家文化、中庸之道, 遵从传统, 喜欢和平稳定不喜欢竞争变动。他们说话委婉, 爱面子。

这些中美国民性格的差异代代相传, 在这其中, 家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生活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正是家庭, 而不是学校, 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 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与经验。” (Baker, 22) 。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的行为、观点、价值观和家庭的情感环境都能影响孩子向他们传递着国民性格。“父母通过行为为自己的孩子建立榜样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性格。” (Burden, 365) 。我们以表达爱的方式为例:美国家庭中, 每天早晨, 丈夫与妻子会亲吻彼此后再分头去上班。每天晚上, 丈夫会对妻子说“我爱你”。对他们的孩子, 他们同样通过拥抱亲吻来直接表达爱, 从不隐藏对彼此的爱。孩子们一次次地观察父母们的行为, 他们逐渐开始模仿, 最终他们变得开放、外向、做事直接。然而, 在中国家庭中, 中国父母很少如此直接的表达感情。久而久之, 中国孩子的性格是保留的、内敛的、保守的。其次, 父母持有的价值观也会想象孩子的国民性格。譬如, 美国父母告诉孩子成功的本质存在于人们努力争取的过程;而中国父母告诉孩子成功的意义在于结果。美国父母教孩子靠自己用最小的代价达成目的;而中国父母教孩子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以求平衡。慢慢地, 我们发现, 美国孩子相对的独立自我, 有效率意识。中国孩子处理问题时喜欢妥协、考虑全面、但忽视效率。

无论是美国孩子还是中国孩子都要在学校里度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学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它同样在孩子国民性格的塑造中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学校文化, 包括班级规模、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 中美儿童形成了不同的国民性格。就班级大小而言, 明显美国学校的班级规模远小于中国学校的班级规模。“研究证明, 小规模的班级中的学生比大规模的班级中的学生更易培养出领导意识, 更易培养出领导技巧、责任感、认知和社会能力, 并帮助形成个性” (Berns208) 。中国孩子在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中表现的较为被动, 不愿意主动发表观点, 甚至在被提问后变得更沉默。相同情况下, 美国孩子却更积极主动, 外向地、自信的表达观点, 他们会更主动地和老师同学交流。所以中国学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练习他们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然而, 美国学生则具有主动性、创新力和想象力, 因为美国人的教学方法强调创新和实践。他们注重“个人主义”, 通过个人力量达成目的。另外, 中美两国的教学重点也存在差异。前者是要尽可能地告诉学生更多的学术知识, 好学生就是“学习好的学生”。后者是要进行个性教育。这一点与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的理念相一致。

综上所述, 在中美两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不得不分别受到本国历史文化、家庭文化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国民性格。

参考文献

[1]Baker, Larry.Communication.Chicago:Prentice-Hall Inc., 1984.

[2]Burden, Paul R.and David M Byrd.Methods For Effective Teaching.Boston:Allyn and Bacon, 1994.

童话创作与中国儿童观的发展 第9篇

在中国, “儿童”这个词的意义被忽略了太久。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一“孝”为“埋儿奉母”, 讲古代有一对夫妻很穷, 但是对母亲极尽孝道, 妻子生育一儿, 夫妻俩担心抚养孩儿会使他们难以赡养母亲, 于是二人商量后决定把孩子埋了。这样的故事成为古人推崇的孝顺之典范, 可见古代的儿童实为成人的附属品, 在“父为子纲”的社会环境下, 他们连生存权都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有着漫长的空白期。新文化运动如同一缕清新的风吹遍中国大地, 也带来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觉醒。故本文将考察的时间跨度选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

一、五四时期

五四以后, 儿童的存在第一次得到了重视。1919年10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标志着中国儿童观发生转型。鲁迅表达了改革家庭和解放子女的意见, 鲜明的提出了应该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儿童观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上来, 涌现出一批知名作家进行儿童文学的创作。但是具体到童话作品上来, 这样的影响又未必是全面的和直接的。

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童话作品有叶圣陶的《稻草人》。作者将稻草人拟人化, 用稻草人的眼睛去看世界, 他到了几个不同的画面。第一个画面是一个失去儿子和丈夫的老太太种了一片田维持生计, 稻草人发现田里有很多虫子在吃稻谷, 可是老太太却看不见, 于是一大片稻谷都没了。第二个画面是在一个渔妇的船舱里, 渔妇正忙着打鱼养活自己和孩子, 可是船舱里的孩子生病了咳嗽的厉害, 渔妇只好从河里舀水给生病的孩子喝。第三个画面是一个女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欠了赌债把她卖给了别人, 所以要投河自尽。最后稻草人也倒在田地里, 死去了。整篇文章都弥漫着悲伤的味道, 展示了旧时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

叶圣陶认为, “在成人的灰色的云雾里, 想重视儿童的天真写儿童超越一切的心理, 几乎是不可能的企图。”因此着力描写现实的苦难。《稻草人》反映了这样的儿童观:儿童不能孤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 有必要了解现实的世界, 了解人民的苦难, 文学作品也应该承担帮助孩子了解现实的责任。可见“儿童本位”的思想尽管已经被很多人接受, 却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具体儿童文学作品中来。例如《稻草人》以及同时代其他的童话作品, 还没有能够上升到契合儿童心理特征, 给儿童审美享受的功能上来, 与其说是给儿童的童话, 不如说是给成人的童话。

二、“文学为革命服务“的三十年代

随后儿童文学创作很快就被卷入了三十年代的革命与救亡的社会浪潮中。30年代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宣传“革命的文学”, 文学应该为革命服务, 要“配合一切革命斗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儿童文学加入了更多的现实主义因素。张天翼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竭力的揭露和批判现实。有人说, 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 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第一个里程碑, 而张天翼的作品则是第二个里程碑。我们以张天翼在这一时期的长篇童话《秃秃大王》为例。

秃秃大王是一个剥削人民的大财主, 他吃人肉喝人血, 就连椅子都是人骨做成。他想娶美丽的干干小姐为妻。干干不同意, 秃秃大王便把她父母还有弟弟抓了起来。最后人民忍受不了他的残暴, 一起冲进秃秃宫把他打跑了。这篇童话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一个荒淫又贪婪的剥削者形象。描述秃秃大王丑陋的外貌“只有三尺高, 脑顶上光溜溜的, 一根头发也没有。眼睛是红的, 脸上还长着绿毛, 原来他脸上发了霉。耳朵附近还生出了几个小菌子。”还大量描述他的丑陋行为。《秃秃大王》反映了残暴的统治者和下层劳动人民之间尖锐的矛盾, 丑陋、残酷和血腥的秃秃宫则是当时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还表达了惩恶扬善的愿望———人民打倒了秃秃大王。

作者张天翼是左联的成员之一, 所以他的作品有鲜明的阶级斗争的意味。虽然儿童是难以理解复杂的阶级概念的, 却依然可以从他的作品里感受到两类人的对立, 感受到某些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痛苦。我们不难从张天翼的作品里归纳出这样的儿童观:儿童应该直面社会现实, 应该了解并参与革命斗争。至于儿童的心理特征则被忽视了。毫无疑问, 这篇作品所流露出的儿童观是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并且这种意识一直影响到五六十年代建国初期。

三、五六十年代“教育儿童的文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 儿童文学的创作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涌现出大量优秀童话作品, 例如《“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篇童话后来还被拍成了动画片, 深受儿童喜爱。《“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孩子的故事, 一个做事粗心大意, 绰号叫“没头脑”, 另外一个干什么都爱说“不高兴”。有一天老神仙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没头脑”当上了建筑师, 而“不高兴”成为了一个演员。“没头脑”在当上建筑师后设计了一幢很高却没有电梯的大楼。而“不高兴”在舞台上扮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时因为不高兴被武松打死而闹了大笑话。两个小孩子最后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篇童话流露出浓郁的教育气息。这是一种“教育中心”的儿童观:童话可以充当镜子, 让孩子们在阅读童话时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缺点, 改正缺点后还是好孩子。童话是教育的工具。这种教育的痕迹在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中屡见不鲜, 童话作者们总是在作品中树立一个有缺陷的形象, 然后引导人物改正错误, 或者树立一个完美的儿童形象, 充当儿童的榜样。由此可见, 这一时期的儿童观仍然不是以儿童为中心, 社会关注的重点也不是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童话, 而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儿童。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回归儿童性

童话创作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长久的沉寂, 在改革开放以后终于又重新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挖掘童话本身的审美价值, 娱乐价值, 关注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长特征。郑渊洁是新时期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童话作家。本文将以他的童话《驯兔记》为例剖析新时期的儿童观。

《驯兔记》的主人公皮皮鲁善良有个性, 不爱受拘束。他的双胞胎妹妹鲁西西则是一个标准的乖孩子。他和妹妹同一天进入小学学习, 皮皮鲁因为不符合传统乖孩子的形象, 不被家长和老师喜欢。皮皮鲁发现学校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变成听话的、胆小的兔子。他坚决不变兔子, 后来皮皮鲁发现自己的班主任有一个瘫痪的儿子却没有时间照顾他, 皮皮鲁很感动, 于是订购了一套表演用的兔子装, 出现在家长和老师的面前……童话里出现了皮皮鲁和鲁西西这两种不同的儿童形象, 一类是大人们眼里的坏孩子, 另一类则代表着成绩好, 听话的乖孩子。在过去很多文学作品里, 坏孩子是应该被感化被教育的。但是皮皮鲁的身上却有纯真、善良的特点。作者抓住了他的闪光点, 我们便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小男孩的形象。颠覆了以往那种“乖孩子才是好孩子”的观点, 并且道出了这类孩子不被大人理解的苦闷。同时,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质疑那种一味要求孩子听话, 按大人所设定的方向前进的教育模式。

这篇童话道出了这样的儿童观: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样的儿童观是一个极大的飞跃。它不再影射政治, 不再揭露社会丑陋, 回归文学的本性, 将注意力转移到家庭生活, 校园上来, 同时摒弃赤裸裸的说教, 深入儿童的内心, 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 满足儿童审美和娱乐的需要。

五、结束语

数学启蒙教育与学前儿童成长的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儿童教育;数学;启蒙;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08-01

数学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而且是普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所以在儿童入学前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无疑将有利于他们顺利地在小学学习数学,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

一、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

幼儿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生活的环境逐步扩大,从家庭、邻舍到托儿所、幼儿园、公园、商店、街道等等。

在他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每样东西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位置呈现在幼儿面前,如幼儿见到自己母亲的脸是圆圆的,两只眼睛是大大的;自己的一只小手有五个手指,粗细、长短各不一样;玩具皮球是圆的,积木盒是长方体的;知道小白兔有两只长长的耳朵、两只红眼睛、三瓣嘴唇、四条腿,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等等。

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断感知着数、量、形、类别、次序、空间、时间等数学知识,在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因此,向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既是儿童生活的需要,又是其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有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注视、观察、摆弄、发现、探索、了解周围事物和环境。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需要通过某些活动方式,如观察、操作、提问等表现出来。

例如,在和幼儿玩二进制猜数游戏时,他们会被一个个神奇的二进制猜数玩具所吸引,会对老师或同伴猜中的数字或物品产生很大的好奇,会迫切地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在这样的认数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展现。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发了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并由此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

三、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多途径的,向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即使是让幼儿掌握初浅数学概念和学习简单的运算,也需要他们把感知到的材料,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起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作用。

1、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通常所指的幼儿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它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前提。幼儿数学教育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的数学教育内容,丰富、具体、形象的物质材料,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对待智力活动的良好态度和主观愿望。

2、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思维按其抽象性可分为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的主要思维方式,这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成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

因此,培养幼儿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充分依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例如自然数3,它可以代表3个皮球、3只小鸡、3架飞机、3朵花等一切数量为3的具体事物的集合。3就是从元素为3的具体物体集合中舍去了皮球、小鸡等具体特点,仅抽象出它们数量关系的结果。幼儿在初步数学概念的获得及进行简单的运算过程中,经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由对感知到的材料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运用不同材料,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反复多次感受同样数量的多种物体,在取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抽象出它们在数量方面的共同特征,会正确点数并说出总数,从而达到初步理解某数实际意义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也通过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敏捷性、灵活性是思维在智力品质上的特点,是衡量思维水平的标志之一。

例如,让幼儿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形状或其他不同特征)进行多种角度的分类、排序活动;用不同的方法使两排数量相差1的物体变成一样多;10以內的加减运算等等。这些活动均要求幼儿改变思维方向,对同一对象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加快思维的速度,进而提高。

中国象棋与儿童成长 第11篇

我们围绕“梦想”这一主题, 将数学、人文与阅读紧密相连, 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接, 不断被主人公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不畏困难的精神所感染, 从而达成在阅读中实现“完整育人”。

一、以绘本为媒介, 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绘本因其故事性和趣味性, 深得低年级学生喜欢, 以绘本为素材引发学生学习, 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有着重要作用。 数学学科教学中强调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借助故事情节, 在猜测剧情中培养学生“四能”, 与学科教学相辅相成。

课始, 老师出示绘本封面 (如图) 。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绘本《宇宙小子》。

学生们很好奇地看着封面。

师:仔细观察封面, 都了解到什么?

生:作者是劳拉·德里斯科尔, 绘图是瑞贝卡·桑伯罗, 范晓星翻译。

师:好, 这些是作者信息。有补充吗?

生:是新蕾出版社出版的。

师:在哪儿有这个信息? 观察得很仔细, 看着封面的图画, 有疑问吗?

生:这三个人都是宇宙小子吗?

生:他们拿的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好, 带着这些疑问, 同学们自由朗读绘本第3-5页。

学生自由朗读。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吉姆”, 他应该就是“宇宙小子”。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

生:因为他喜欢吃“宇宙小子牌能量棒”。

师:很有证据的推理, 边读边思考收获就会多。 应该还可以找到证据解答刚才的问题。

生: 封面上那些糖果包装纸一样的东西是宇宙小子能量棒。 吉姆旁边的两个人是他的好朋友, 分别叫“艾弗雷特”和“雷切尔”, 但谁叫“雷切尔”不确定。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介绍我懂了, 这个宇宙小子叫———

众生:吉姆!

师:他非常喜欢吃一种能量棒, 叫———

众生:宇宙小子牌能量棒。

师:这种能量棒的广告里有位宇航员, 说———

众生:宇宙小子能量棒, 冲向宇宙!

师:这个宇宙小子牌能量棒可不简单, 它不仅在电视上做广告, 还要酬宾做活动呢。

师:快速阅读第6页, 看看他们要做什么活动。

生读。

生:集齐10000张包装纸, 就能参加太空夏令营。

师:这真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消息。 吉姆想参加吗? 这天晚上……

学生读。

师:真是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啊。 参加太空夏令营, 可有个条件———

生:集齐10000张包装纸。

师:好!吉姆开始行动了。

师生共读:早餐的时候, 吉姆吃了一块……吉姆不清楚到底差几张, 但他知道差得很远很远。

师:吉姆攒了一周, 有10张, 和10000张还差很远。 有多远呢?

生:这么说吧, 跟没有差不到哪里去。

生笑。

师:这10000张包装纸有多少呢?

生:很多很多, 估计我们一个教室都装不下吧。

生:如果一天攒一张包装纸, 那就得攒10000天呢。

师:一年是365天, 这10000天就是27年还多145天呢。如果吉姆现在是你们这么大, 8岁, 那得到多大的时候才能攒够10000张?

生算:35岁多。

惊呼, 这么长时间! 10000竟然这么大!

师:是啊! 即便吉姆现在一天攒2张, 也要大约14年才行呢。 等攒够了, 这个活动早就结束了, 还是算了, 不参加了。 同学们是这样想的吗?

有同学点头, 有同学摇头:这怎么行呢, 怎么也要试一试!

生1:遇到困难要想办法, 一个人不行, 可以找好朋友帮忙。

生2:我觉得可以在班上宣传, 请全班同学一起帮忙, 这样人更多。

生3:对, 同学们回家还能发动家里的亲戚朋友, 大家一起, 人多力量大!

生4:还可以在小区里发广告, 让大家帮着收集, 写清楚放的地址, 然后吉姆去取。

生5:可以编辑个微信信息, 发在微信群里。

生6:还能群发短信, 这样知道的人也多。

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乐此不疲, 看似不经意的提问, 与故事本身紧紧相连, 却又直指思考问题的核心。 观察—发现—提问—阅读—推理—结论, 这个过程不正是在锻炼学生数学地解决问题吗? 尤其是“10000这么大, 去哪里集齐10000张包装纸”的大问题, 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延展, 与生活经验链接, 学生们在猜测剧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不难发现, 只要问题切中要害, 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是如此科学。

二、以故事情节为载体, 丰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绘本, 首先是一本绘本, 其次是一本数学绘本。在学生对有趣的故事进行充分了解后, 便产生了由阅读引起的积极情感体验, 之后在深入阅读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宇宙小子》中蕴含着相关的数学内容, 包括十进制、位值制、数感等。 在读绘本之前, 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接触过, 因此, 本节课的阅读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上述数学概念的理解。

1.对十进制计数法、位值制的进一步认识

师:这么多的包装纸, 怎么数清楚呢?

生:先十个十个地数, 再一百个一百个地数。

师:阅读得很仔细, 吉姆把这些包装纸10张一摞用别针夹好, 这样看着就很容易了。

师:十个一摞, 怎么就看着容易了?比如这个是多少?

生:13。

师:怎么看出来?这个呢?

生:35。

生:三摞就是30, 还有5张, 合起来就是35。

师:十个一摞真是挺好!就这样一直数下去行吗?

众生:不行!

生:十个十个地数少点还行, 多了就数不过来了。

师:数得眼都花了。怎么办呢?

生:用购物袋, 一袋有100个。这里面有10个一摞。

师:我们看看, 这里有多少张包装纸?

生:425张。

师:吉姆他们想到的这个办法很好, 你还有其他办法记录这425张吗? 可以借助学具, 也可以在作业纸上自己创造。

借助学具:

学生创造:

师:随着广告的贴出, 包装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我们发现, 一个一个的包装袋数起来也不方便了, 于是吉姆拿来了垃圾袋。

师:一个垃圾袋装有多少张包装纸?

生:1000。

师:具体说这里面有多少个包装袋?

生:10个。

师:有多少摞?

生:100摞。

师:把这些包装袋100个放一个垃圾袋的好处是什么?

生:这样数着就简单了, 不用来回数, 看着也清楚。

生:有几个垃圾袋就有几千。

十张包装纸一摞, 与学生之前捆小棒的经验 (满十一捆) 有效对接, 丰富学生对十进制的理解。 尤其是借助故事情节, 让学生帮助吉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想办法记录425, 帮助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对 “ 计数法” 的发展有所体会, 顺应故事情节的发展, 借助了直观模型进行补充学习。 这既是对课内学习的延伸, 又是对绘本学习的补充, 借助绘本实现课内外对接已水到渠成。

2.对数感的培养

师:6354张, 你能想象它们有多少吗?

生:把吉姆的房间都占满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妈妈只能从门外探头喊他, 都看不见吉姆, 只能听到他的声音。

师:6354张, 离10000近了吗?

师:在数线上指指, 到什么位置了?

师:回忆一下前面的425在什么位置?10呢?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已经超过一半了, 而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师:上了报纸一周后, 数量的增加更是快速。 随之带来的麻烦也很大。 这些垃圾袋、包装袋把汽车都挡住了。当吉姆数完这些包装袋, 发现有9个大垃圾袋、9个购物袋、9摞别针夹好的、9张零散的。 吉姆惊讶得合不拢嘴。

师:同学们也合不拢嘴了, 为什么?

生:差1张就10000张了。

师:怎么差1张呢?

生解释。

师:吉姆的愿望实现了!这10000张里有多少个大垃圾袋?

生:10个。

师:同学们, 如果你是吉姆, 会把这10个大垃圾袋怎么处理? 在解决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发现, 用老师现场拿的这些包装纸全部放在一个纸箱里就行, 不会像书上讲得那样, 堆满整间屋子。 从而对书中的描述产生质疑。

本节课对数感的培养凸显在三个方面: 一是借助书中的描述想象:6354张包装纸有多少? 9999张包装纸有多少? 二是在数线上描点, 感受数的大小不同, 在数线上表示与10000的距离也不相同。 三是借助具体实物, 进一步建立现实数感, 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

三、以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为榜样, 实现价值观熏陶

《宇宙小子 》这本绘本, 故事性和数学相辅相成,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尤其是吉姆这个小男孩还能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课上, 教师在三处有意设计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一是反问学生吉姆会不会放弃这个活动, 二是在“社区消息”中贴的广告, 三是最后吉姆实现了梦想是怎么做的。 学生感受到吉姆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他懂得坚持、懂得积极面对困难, 还懂得感恩。 而这些,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 是多么重要!

师:10000张这么多, 收集起来太难了, 老师想放弃了, 你们放弃吗?

生:不放弃!

生:遇到困难可以想办法解决, 如果每次都放弃那就一事无成了。

师:能够迎难而上, 才是真正的梦想!

……

师:是谁帮助吉姆实现了梦想?

生:吉姆的好朋友。

师:好朋友就要懂得相互成全。

生:校长也帮助他了。

师:你怎么看这位校长?

生:这位校长很愿意帮助同学, 很和蔼。

师:生活中, 我们要做这样的人。

生:社区的老爷爷帮助他了。

师:看看吉姆写的求助广告, 最后写着“谢谢大家”, 小箱子上最后写的什么?

生:谢谢各位!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吉姆和老爷爷说话的表情, 看看他站着的姿态。

师:同学们, 懂礼貌的孩子人人都会帮他。

生:还有健身房的阿姨、邮递员叔叔。

……

师:同学们, 梦想的实现需要靠亲人、长辈、朋友……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实现梦想的所在, 其实这里面还有看不见的工具在帮他。 知道是谁吗?

生:数学!

师:数学怎么帮他了?

生:数学帮他数清楚了那么多的包装纸, 不乱。

生:他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这样很清楚。

师:10000张啊, 这么多人帮他也仅仅是当下的热情和行动。 还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 是谁?

生:自己。

师:没有自己的坚持, 其他都枉然。

师:吉姆的梦想实现了, 实现后他是怎样做的呢?

师:此时此刻, 请你为吉姆颁个奖, 你给她颁什么奖?

生1:坚持不懈奖!

生2:梦想奖!

生3:感恩奖!

……

师:同学们, 一节课要结束了, 喜欢这个绘本吗?

众生:喜欢!

师:那就把它推荐给别人吧! 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上一篇:医疗服务环境下一篇:预制直埋蒸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