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角度下范文

2024-05-08

个体角度下范文(精选9篇)

个体角度下 第1篇

污染物配额分配, 也称为排污权分配, 是指决策者先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 然后将其分成若干份额, 再按照规定的分配规则分配给不同的排污企业[1]。获得排放配额的企业意味着可以合法排放相应数量的污染物。企业在积极有效减排后, 如果配额还有富余, 则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但当企业减排成本较高, 生产活动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 则可以从市场上买入额外的配额来满足生产和环境管理的需求[2]。因此排放配额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3]。

目前污染物配额分配的方式主要有两类:有偿分配和免费分配[4]。有偿分配方式指政府环保部门将一定量的排污配额以某一价格卖给参与减排的企业。有偿分配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定价出售和拍卖。虽然定价出售分配方式有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有利于政府税收的增加, 但政府很难准确了解企业对配额的供求信息, 所以很难确定一个合理的实施价格。如果价格定得过高, 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影响企业未来的生产计划, 价格定得过低则失去了有偿分配的意义[5,6]。另一种有偿分配方式是配额拍卖, 这种分配方式比较符合市场经济, 并且比较公正, 公平和公开, 而且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分配方式减少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很多学者很认同配额拍卖方式的这些优点, 但是现实中这种分配方式还是很少被使用, 因为设计一个有效合理的多单元拍卖机制存在大量技术复杂性。另外, 对于企业来说, 他们既要支付购买配额所需的费用, 还要支付获取拍卖有关信息的费用以及承担对生产影响的风险, 这无形之中又增加生产厂商的负担, 所以企业很抵触拍卖分配方式[7]。

相比之下, 企业更容易接受免费分配方式。免费分配主要有Grandfathering和Out-based allocation两种分配方法。Grandfathering是依据企业的历史产量或排污量来进行分配, 即决策者在配额总量确定的情况下, 根据现有企业某一年的具体产量或排污量进行分配[8]。而Outbased allocation是依据企业目前最新的产量水平或排污量来分配, 不再依据以前某一年的产量数据[9]。这两种分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 然而那些污染减排控制比较好的企业分到的配额却很少, 那些排污量大并且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反而得到的配额比较多。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分配方法是在变相激励企业去排污, 具有不公平和不合理的一面[10,11]。

目前, 国内在实践中大多数采取免费分配排污配额的模式, 即依据企业的实际排放量进行分配。然而这种分配方式存在上述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 (DEA) 的理论, 提出一个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全部考虑在内, 即根据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分配配额, 而不是像Grandfathering和Out-based allocation那样仅仅考虑企业的产出或者排放量。本文从整体理性、个体理性和兼顾整体个体理性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三个不同的模型, 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环境选择适合的模型作为环境管理的参考依据。

2 模型

DEA是评价一组同类型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非参数数学规划方法, 该方法最初由Charnes, Cooper和Rhodes首先于1978年提出[12]。采用传统的定义方式,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DMUj) (j=1, …, n) , 每个决策单元利用m个不同的投入生产q个不同的期望产出和k个不同的非期望产出。DMU的第i个投入和第p个期望产出分别记作xij (i=1, 2, …, m) 和zpj (p=1, 2, …, q) 。为了进一步控制污染排放, 中央决策者规定了k个不同非期望产出的总排放量为Yr (r=1, 2, …, k) , 待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将这个总排放量分配给各个参与减排的企业。

2.1 基于整体理性的分配模型

对中央决策者而言, 在整体理性下, 应该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控制污染排放和解决社会生产问题。即希望所有的企业投入总和尽可能的少 (最小的原材料, 能源消耗等) , 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总和尽可能的多, 同时排放的污染物也要尽可能少。基于这个角度, 本文提出了整体理性分配模型, 如下所示:

对非期望产出的处理, 本文采用Berg[11]、Hailu和Veeman[12]的做法, 将它们转化成投入要素, 即污染物排放越少越好。对于配额的处理方式, Sun等[13]认为配额对企业来说越多越好, 因为排放配额越多, 企业就可以在较低的减排成本下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在配额分配的过程中, 配额可以被视为企业亟待需求的财富, 是一个正向指标。因此本文也采用Sun等[13]的这种做法, 将其当做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一种产出。在模型 (1) 中, yrj是第j个企业将要获得的第r个污染物的配额, 第三个约束条件规定配额总量为Yr.

模型 (1) 是非线性的, 通过下列步骤可转化为线性模型。

步骤2:对模型 (2) 进行Charnes-Cooper变换。

步骤3:求每个决策单元的配额。

定理1如果模型 (1) 的效率值为1, 那么所有DMU的效率都为有效, 即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值也为1。

2.2 基于个体理性的分配模型

模型 (1) 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整体效率最大化, 可能会牺牲一些决策单元的利益, 即有些决策单元会被分到很少的配额, 显然这些单元不太会接受这种结果。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出发, 任何决策单元都会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基于这个原则, 基于个体理性角度的DEA分配模型如下:

模型 (4) 是非线性模型, 采用Charnes-Cooper变换, 可以转化为线性模型 (5) :

定理2假设Ed*是决策单元DMUd分配后的DEA效率值, θd*是DMUd模型 (4) 分配前的DEA效率值, 则有E*d≥θ*d.

证明假设 (w*pd, v*id) 是DMUd分配之前的权重值。在模型 (4) , 令yrdurd=0, wpd=w*pd, vid=v*id, 则Ed*=θd*.若yrdurd≥0, wpd=w*pd, vid=v*id, 则Ed*≥θd*.

2.3 兼顾整体个体理性的分配模型

模型 (1) 是从整体理性角度出发, 模型 (4) 是从个体理性角度出发。前者重点强调整理利益, 后者追求自我利益。本节提出的模型依旧是从中央决策者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 不过会适当兼顾每个参与者的个体利益, 模型如下:

模型 (6) 可以转化为线性模型 (7) :

模型 (7) 中, 珚E是模型 (1) 的整体最优值, Ej是每个决策单元从自我角度考虑得到的最大效率值, 由模型 (4) 求得。从模型 (6) 的目标函数可知, 该模型将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取得的最优目标值当做理想目标, 然后求得一个公共ε, 使之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距离最小, 这样既考虑整体最大化, 又能兼顾每个决策单元的利益。通过求解模型 (7) , 得到一组解为 (Frj, wp, vi, ur) , 每个单元的配额为

3 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和说明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现以某地区的造纸厂企业为例[16]。这些造纸厂的设备和生产技术水平相当, 生产的纸类产品相似。每家企业在生产时的主要投入为设备、能源、劳动力、原材料和投入资金成本, 主要产出为纸产品。这里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统一转化为资金形式。因此, 本文在考虑投入时使用两种投入指标:总的资金成本和劳动力,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这些企业排出的污染物有多种, 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生化需氧量 (BOD) 。为了控制总的BOD的排放, 现制定总的排放配额是450吨, 待研究问题是如何将总配额合理分配给各个企业。

表2列出了不同方法得出的排放配额的分配结果。首先分析Grandfathering (基于排放量) 方法求得的分配结果。从表2可得知DMU17分配到了最多的配额, 为37.446吨, 而DMU20分配到了最少的配额, 只有1.910吨。计算出这两个决策单元在分配之前的CCR效率值分别为0.6780和0.6278。显然它们并不是CCR有效的, 也不是CCR效率最差单元, 但是却得到了最极端 (最多和最少) 的分配结果。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Grandfathering只关注被分配者的排放量, 并没有将它们的投入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分配的结果不太合理。表2的第2列、第3列、第6列和第7列是本文提出来的模型得到的分配结果。通过比较Grandfathering的结果, 本文模型显然没有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出现。

下面再分析模型 (1) 和模型 (6) 的结果, 模型 (1) 仅仅考虑的是整体利益最大化, 可能会为了达到最大效率值, 提高某些单元的利益, 而牺牲其他一些单元的利益。模型 (6) 则是考虑了每个决策者的利益, 没有过分提高或者牺牲某些单元的利益。比如DMU12和DMU30, 这两个决策单元在模型 (1) 和模型 (6) 的分配方案下的结果相差大概超过两倍, 显然这两个单元在模型 (1) 中是被牺牲的对象。

本文提出了三个模型, 模型 (1) 和模型 (6) 的决策人是中央决策者, 可以是政府部门, 或者是企业总部的决策层等。通过模型 (1) , 在偏好整体利益最大的分配方式下, 部分企业可能会获益较多, 同时其他部分企业的利益可能会被牺牲掉。模型 (6) 则可应用于存在合作的环境中, 因为它尽可能保护一些弱小的决策单元的利益。模型 (4) 的决策对象是参与分配的企业个体, 虽然他们没有分配配额的权利, 但是可以应用该模型了解在中央集权决策下, 自己最大可以分到多少配额, 以此可以向中央决策者讨价还价来争取自己的更多利益。

4 结论

传统的污染物配额分配方法仅仅依据决策单元的产出或者排放量, 这个就有可能变相的鼓励企业增加排放以获得更多的配额, 这种分配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对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DEA的污染物配额的分配方法, 该方法的分配原则是依据企业的生产效率, 即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全部考虑在内。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模型, 即整体理性, 个体理性, 兼顾整体和个体理性。通过造纸厂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些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 分配原则将企业的所有的投入和产出全部考虑在内, 而不是仅仅考虑企业的产出。 (2)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模型, 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型应用于环境资源管理问题中, 为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因此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3) 虽然本文是针对环境的配额分配, 但是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有限资源的分配问题中。

摘要:传统的污染物配额免费分配方法的分配依据是排污企业的产出或者排放量。然而, 这种分配方法的分配结果往往不利于那些污染控制较好并且排污量较少的企业, 而那些污染控制成本较高并且排污量较大的企业反而得到的配额比较多。这种分配结果显然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其实质是在变相激励企业去多排污。为解决该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DEA的污染物配额分配方法, 该方法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因素全部考虑在内, 即依据企业的生产效率分配排污配额。本文分别从整体理性、个体理性和兼顾整体个体理性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模型, 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环境选择模型作为环境管理的参考依据。通过造纸厂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些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并且与传统的分配方法的分配结果比较, 本文所提的模型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分配结果。

个体角度下 第2篇

关键词 客体关系理论;投射性认同;原生家庭;亲密关系

分类号 C913.11引言

人的一生中会有两个家庭,一个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自己长大后进入婚姻生活所建立的家庭。通常意义上,长大后所组建的家庭被称为新生家庭,而自己从小成长的那个家庭就被称为原生家庭(卢婧,曹莉莉,2011)。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建立的有较多情感卷入的关系。伯温(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将会持续影响其未来的重要人际关系,尤其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所建立的关系模式(卢婧,曹莉莉,2011)。由此可以看出,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非常大。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做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谢尔登·卡什丹,2006)。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在亲密关系里更是如此。所以,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从投射性认同的角度来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

2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人格的理论,是从对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得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婴儿对其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体验是人格形成的原始决定因素,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需要也是婴儿期自体发展的激发因素(吉尔·萨夫,大卫·萨夫,2009)。客体关系指“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前语言时期,这一关系的模型形成于养育者和婴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不良的关系容易被婴儿内射为人生固定的经验,而一旦定型后就直接影响此后的整个人格。因为0~3岁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将形成一个人格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在以后的成长中,这一关系结构将投射在所有人际关系中,一个早期失败的亲子关系几乎可以注定一个儿童将来会遭遇严重的生活后果(郗浩丽,2008)。

客体关系理论中的一个中心主题是成长过程中由焦虑引起的不良关系,这种有缺陷的关系模式通常可以通过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加以解释(Clair,2002)。投射性认同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立者克莱因(Clair)晚年引入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后来的客体关系学派中成为一个核心主题。但在克莱因之前,弗洛伊德早在1895年就详细阐述了投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论的局限,弗洛伊德没有准确地提出这个概念,而是分别使用了投射和认同两个术语,但是其内涵已经包括了投射性认同的主要内容。

3投射性认同

克莱因以独特的方式扩展了弗洛伊德的投射概念,于1946年明确提出了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这一术语,并对其过程进行了描述,之后由Hanna Segal进行了澄清,由Joseph Sandler和Jill Scharff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投射性认同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星期就已经存在了,这时婴儿正在与担心生存而引起的巨大焦虑作斗争。他们担心自己的焦虑感受过强会让他们完全依赖的照顾者感到不安。在投射性认同中,婴儿幻想将自体中危险的部分放到母亲身上来控制攻击,通过这种方式将焦虑输出体外。之后母亲便被认同为这一投射出来的或被置换了的自体部分。这是投射性认同过程的第一阶段。之后婴儿害怕那种使人不安的自体的感受现在会以一个无法摆脱的母亲形象再次回来,此时的母亲形象充满了令人恐惧的感觉,母亲被视为报复对象。这是投射性认同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婴儿通过内射性认同将母亲的这一形象吸收进来,这是投射性认同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此时,婴儿变得更像恐怖的母亲,甚至有更多可怕的感受要去摆脱。

然而,一个足够好的母亲能够对这些可怕的感受加以变形,对之进行处理,使得返回给婴儿的形象不会过于毁灭或危险。婴儿也会把自体当中有价值的方面投射给母亲,来保持好的感受。母亲也充满了婴儿投射给她的好的感受,并将自己对孩子的爱和满足感返回给孩子。将自己喜欢的优良品质投射出去,再纳入回来,并化解不好的部分,这是婴儿建立关系和形成持续人格的方法(吉尔·萨夫,大卫·萨夫,2009)。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7期 (总第23期)王文娟从投射性认同角度谈原生家庭对个体亲密关系的影响简而言之,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1)将自体中的一部分投射出去或除掉;(2)在客体中找到这一部分,即将其他人体验为自体当中这一部分的具体化,不论这个人是否是这样;(3)吸收,并且变得像被投射的客体,即内射性认同阶段。投射性认同和内射性认同在自体内部是交互的过程,在自体和外在客体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本文所指的投射性认同过程包括内射性认同阶段。

4案例分析

阿飞和阿静结婚四年,阿飞经常因为很小的事情指责、挑剔阿静,数落阿静无能,甚至对阿静大发脾气。阿静非常小心翼翼地做事,尽量不让自己出错,但阿飞总是能找到阿静做得不好的地方,挑剔、指责阿静。阿静于是觉得可能自己做得不好,不断要求自己做得更好,阿静变得越来越优秀,各种事情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阿飞的方式,开始挑剔、指责阿飞做得不好的地方,于是阿飞开始觉得受不了,用各种方式对抗阿静,说阿静强势、要求高、两人不合适,自己想找个温顺的伴侣,甚至提出了离婚,阿静没有争辩,离开了他。

阿飞有个强势的妈妈,从小他的妈妈就用各种方式数落他、批评他、羞辱他,在他的记忆中街边的陌生人都比妈妈让他觉得温和亲切。他恨妈妈,十二岁的时候就离开家,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回家。现在,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完美主义者,做每件事情都会思虑很多,尽量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在大学期间他遇到了让他心仪的女子——阿静。阿静出生在一个普通但幸福的家庭,性格温顺,自由随性,品学兼优。在大学情窦初开的年龄里,她遇到了阿飞,一个严于律己、勤劳务实的男孩,在他的苦苦追求下,她同意做他的女朋友。毕业后,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里,很快结婚了。结婚后不久,问题就出现了,一直持续了四年。

nlc202309042329

在这个案例中,阿飞有个强势的妈妈,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对他的批评、羞辱,让他埋下了“惧怕自己无能”的心理情结。阿飞无法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无能感,便将他的无能感投射到阿静身上,即使阿静很能干、很优秀,他还是会挑剔、指责她,数落她没本事,甚至大发雷霆。因为阿静的无能让他想起自己人格中最不能面对的部分,而阿飞数落阿静的无能恰恰是因为自己“惧怕自己无能”,所以阿飞做任何事都会思虑再三,对自己要求苛刻,极尽完美,以免别人指责自己做得不好,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无能感。

阿飞恨妈妈采用指责挑剔、批评羞辱的方式激励他上进,他不接受妈妈的这一部分,而实际上他却内化并习得了这一部分,并采用妈妈曾经对待他的方式对待阿静,他自己并不敢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指责挑剔、批评羞辱的方式,于是将这一部分投射到阿静身上,让阿静学会用这种方式对自己,并继续指责挑剔阿静,继而让自己不能接受的这部分合理化,而这部分恰恰是阿飞自己身上的问题。

阿飞恨妈妈强势,却通过将自己惧怕无能的感觉传递给阿静,挑剔指责阿静,逼迫阿静变得越来越优秀,然后把阿静当成自己妈妈的角色指责阿静强势,要求高,并采用各种方式对抗阿静,就像曾经对抗自己的妈妈一样。当阿静习得以指责挑剔的方式对他时,他又感受到了他的妈妈曾经对他的指责挑剔,感受到深深的无能感,于是采取曾经逃离妈妈的方式逃离阿静,提出离婚,并声称自己讨厌强势的人,想重新找一个温顺的伴侣,而自己却忘记了阿静原本就是一个温和安静的女子。当阿飞找到一个新的温顺的伴侣后,还会继续投射,重复儿时与妈妈的关系,在没有办法处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继续逃离并结束这段关系,开始下一个循环,直到阿飞能够认识并承认自己惧怕无能的情结和自己力求完美、指责挑剔的方式时,这些破坏性的模式才会改变,他与伴侣的关系才能得以改善。

投射性认同使自体那些“坏的”或者可怕的、不被承认的方面能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常常可以更为安全地批评或攻击这些方面,而个体批评和攻击的这些方面恰恰是个体自己的。当某人不断地抱怨或攻击某位重要他人时,探索这个人是如何体验以及承认或否认所抱怨的属性常常是非常有益的。因此,阿飞对阿静的挑剔指责,数落阿静无能,恰恰是阿飞自己“惧怕自己无能”的部分;阿飞对阿静指责挑剔他时的对抗,恰恰是阿飞不能接受的自己对待别人的指责挑剔的方式;阿飞对于阿静强势、要求高的抱怨,恰恰是阿飞自己强势、对别人要求高的表现。阿飞对自己母亲的强势、挑剔等方面指责抱怨了二十几年,但这部分也恰恰是阿飞自己身上具有的。阿飞一方面恨母亲身上的这些部分,一方面又习得了这一方式并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阿飞那么恨自己的妈妈身上的这部分,他不敢承认这一部分,他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竟然跟母亲一样,他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阿飞“惧怕自己无能”的心理情结源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与母亲对自己的指责挑剔、批评羞辱有关,阿飞无法承认和接受自己惧怕无能的感觉,便将他的惧怕无能感投射到阿静身上。阿飞挑剔指责别人的方式和强势的性格也源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儿时与母亲的对抗和斗争中内化习得的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及强势的性格,自己不敢承认和接受,于是就投射在阿静身上,并进一步内化到自己身上,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从阿飞的妈妈对待阿飞的方式及阿飞妈妈的性格特点,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阿飞妈妈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阿飞妈妈的,也许阿飞的妈妈曾经也很讨厌自己的父母如此对自己,但她仍然习得了这一方式并将其内化。阿飞恨自己的妈妈这样对自己,但他也习得并内化了妈妈的方式,他不敢承认和接受这一部分,于是在亲密关系中投射给阿静,在亲密关系里阿静就莫名其妙地接受了阿飞的这一部分,成为阿飞的被投射者。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个体长大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夫妻很容易把自己人格中所不能接受的“坏客体”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结果,他们常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

5小结

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在亲密关系里更是如此。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是被这个人“教会”的,就像阿飞教会阿静采用挑剔指责的方式对自己,并变得强势,越来越像自己的妈妈,阿飞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早年与母亲的联结,重复早年与母亲的关系,弥合童年的创伤。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更应该不断觉察自己,觉察自己过度强烈的情绪反应,分清好的投射和不好的投射,清理各自的原生家庭,分清此刻和过去的界限,不断寻找新的应对模式,在婚姻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郗浩丽. (2008). 客体关系的转向: 温尼科特研究.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Clair, M. S. (2002).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贾晓明, 苏晓波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吉尔·萨夫, 大卫·萨夫. (2009). 客体关系入门(邬晓艳, 余萍 译 ).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卢婧, 曹莉莉. (2011). 混沌理论视角下原生家庭影响力探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1(47), 71-74.谢尔登·卡什丹. (2006).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鲁小华 译).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How Original Family Affects Individual Intimate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WANG Wenjua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Abstract: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s a core subject of object relations school,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theoretical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tic.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oncept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adopts case analysis form to explore how original family affects individual intimate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provides a way for reference for people to perceive and impro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Key words: th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original family; intimate relationship

从个体消费角度看社会存在 第3篇

人们几乎每天都会处于消费环境之中, 适度拉动消费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过去对于刺激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 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社会保障等因素;从微观层面, 影响个体消费决策的社会影响、消费情境、文化习惯、自我概念等消费者行为因素对于刺激消费也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存在 (Social Presence) , 便属于后者, 即有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存在的情境。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 消费者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个个体, 其日常的消费过程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进行的,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因此, 社会存在在个体的消费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2]试想在没有外人的时候, 自己吃东西可以比较随意, 购物可以捡便宜实惠的买, 也不会刻意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 吃东西就尽量不会显得太寒酸, 购物会更注重品位, 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留下的印象。因此, 有社会存在的情境下, 个体的消费行为会不自觉地受到身边的他人的影响, 即使他人没有与自身进行任何互动和交流, 仅仅是简单地存在。

社会存在包括有交流的社会存在 (Interactive social presence) 和无交流的社会存在 (Noninteractive social presence) [3]。过去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有交流的社会存在, 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与其身边的其他人有交流与互动, 如在购物时受到店员的热情推荐[4]或者有长辈或者伙伴在场的时征求他们的意见[5]。而Latane? (1981) 提出社会影响理论 (Social Impact Theory) , 指出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真实的、隐含的或者想像的社会存在的影响[6]。社会影响理论的提出, 开始引发大家对于无交流的社会存在的兴趣。最近的研究逐渐开始关注无交流的社会存在, 即身边存在着的他人没有与自身进行任何互动和交流, 仍然会影响自身的消费决策, 如商店里一起买东西的人数仅仅站在附近的人 (Argo et al., 2005;Pham et al., 2010) [3,7]和排队排在自己前后的人 (Zh ou R, Soman D, 2003) [8]。而本文所要介绍的社会存在, 主要是指无交流的社会存在, 并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二、社会存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

研究表明, 无交流的社会存在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Hui et al. (2009) 指出, 购物环境中其他消费者的存在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三大因素之一[9]。然而在场的人数过多, 造成的拥挤的感受又会降低消费者在此处进行消费的倾向 (Harrell et al., 1980;H ui et al., 2009) [9,10]。Ar go et al. (2005) 发现, 消费者购物时身边的陌生人人数增多将会时消费者倾向于过度消费[3]。董春艳et al. (2011) 发现, 周围其他陌生消费者的存在会弱化消费者的自我控制[11]。

近来, 一些学者也在探究无交流的社会存在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原因, 认为是社会存在促使消费者进行了印象管理。前文所提及的, 在他人在场时, 个体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留下的印象, 即为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

Er ving (1959) 提出的自我表现 (self-pr esentation) 的概念是印象管理的雏形认为人们通过运用有意识的、有策略的沟通来创造他们所希望的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在与他人的互动中, 个体通过沟通来管理人们对自己的印象[12]。后续的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将此概念纳入印象管理的范畴, 对印象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完善, 并对印象管理的过程进行了细分 (E.E.Jones et al., 1965;Baumeister, 1982;Tetlock et al., 1985;H ogan et al., 1985) 。Lear y&Kow alsk i (1990) 对以前的观点和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发展, 提出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其他人对其印象的过程, 将印象管理的分为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这两个过程[13]。实际上, 前人研究中所提到的管理印象的期望、意图等属于印象动机的范畴;前人提出的为管理印象所产生的策略、努力、行为就属于印象构建的范畴。综上所述, 印象管理即指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试图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即“管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在有其他人存在的公开的环境下, 即使是无交流的社会存在也会导致人们自发地关注其他人正形成的对于自己的印象, 激发个体进行印象管理 (Puntoni&Tavassoli, 2007) [14]。消费者对于别人怎样评价他们的决策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 即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提高个人形象, 消费者会在消费活动中尽可能地强化对其有利的特征 (Rantner&Kahn, 2002) [15]。因此, 当人们预期他们的做出的决策将会形成别人对自己的某种印象的时候, 他们会在商品的种类、价格、数量等方面做出与自己本来想要的决策不一致的决策。商品种类的选择上, 例如, 个人如果仅仅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对其他商品不闻不问, 会给他人留下迟钝、无趣、偏执的印象, 因此, 他们往往会在有其他人陪同购物时选择多样的商品 (Ratner&Kah n, 2002) [15]。商品支付价格上, 例如, 消费者对商品支付的价格的高低被消费者认为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 (Leigh&Gabel, 1992;Lich t en st ein, 1993) [16,17], 因此, 他们在有其他人在旁边时选择价格较高的商品 (Argo et al., 2005) [3]。商品消费数量上, 例如, 在身边有其他人存在时, 个人吃饭的食量可能会高于或者低于自己原来的食量, 这取决于身边的其他人所表现的出的食量以及自己期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程度 (Herman et al.) [18]。

三、社会存在的影响因素

Latane' (1981) 在社会影响理论中提出, 社会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源于包括他人的数量、他人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和社会资源强度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个体身边的其他人的数量越多, 其他人与自己的距离越近, 社会资源强度越强, 那么该社会存在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 (Latane'&Wolf, 1981) [19]。

他人的数量, 包含了他人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数量这两层含义———有社会存在 (vs.无社会存在) 会使个体注重自身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从而进行印象管理;而当其他人的数量增多时, 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倾向性越强, 社会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越强。首先, 社会存在会引起个体的负面情绪, 随着他人数量的增多, 这种负面情绪会逐渐增多, 则个体感知到的社会存在会更加强烈 (Argo et al., 2005;董春艳et al., 2011) [3,11]。其次, 随着个体周围其他人的数量逐渐增多, 他将注重自身在更多人心中的形象, 将对更多人进行印象管理 (Leigh&Gabel, 1992) [16]。

他人与自身的距离, 是他人能够影响到自己的一个必要条件。一方面, 当周围的他人离自己比较近时, 个体才会感受到他人对自己个人空间的入侵, 从而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另一方面, 当周围的他人离自己比较近时, 他人才能够观察到自身的行为, 才有必要进行印象管理。当他人离自身的距离越近时, 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越强 (Argo et al., 2005;董春艳et al., 2011) [3,11]。然而, 距离的远近程度因人而异, 但一般认为, 距离两步远时社会存在的影响比较明显, 而距离八步以外时社会存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社会资源强度, 是指在特定地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所能给自身带来的资源与效用。当个人依赖于他人获得有价值的结果时, 在他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将变得更加重要, 个体将会有更强的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 (Leary&Kowalski, 1990) [13]。例如, 个体依赖于老板获得升职与加薪, 为老板留下好印象比为其他同事留下好印象能带来更有价值的结果, 因此, 自己的老板在身边比其他同事在身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更强, 更能激发个体的印象管理。

实际上, 将他人的数量和他人与自身的距离综合起来看, 就是公开性, 即个体的行为能够被更多的人观察到的可能性 (Leary&Kow alsk i, 1990) [13]。他人的数量越大、他人与自身的距离越近, 则个体的行为就越公开, 被更多的人观察到的可能性越大, 就具有更强的印象管理动机。

四、社会存在的实验操控

社会存在的实验操控包括实地实验和想像操控两种, 分别应用于实地实验和问卷实验中。

Ar go et al. (2005) 在实地实验中对社会存在进行操控。他选定了一个便利零售店进行实验, 预先对扮演者进行培训, 让扮演者假装也是来店里购物的其他消费者。对于有社会存在组, 在被试被要求在不同价格的几种商品之间做选择时, 扮演者站在距离被试两步远的范围内, 假装也在挑选商品, 但不能与被试进行任何交流。对于无社会存在组, 在被试选择商品时, 旁边没有任何人。对于身边其他人的数量的操控, 是通过增加两步远的距离范围内的扮演者的数量进行操控的, 数量小的一组有一名扮演者, 数量大的一组有三名扮演者。对于身边其他人与自身距离的操控, 是通过调节扮演者与被试距离的远近来操控的, 距离近的一组扮演者与被试相距两步的距离, 距离远的一组扮演者与被试相距八步的距离。Dahl et al. (2001) 的实地实验做了更精细的控制:考虑到在场的人性别的平衡, 使扮演者 (男性) 与商店的店员 (女性) 为不同性别;为保证操控效果, 选择到店顾客较少的时间段 (如早上10:00-11::3和下午2:30-4:30) 。

然而, 想像的社会存在也同样会影响个体的行为 (Latane', 1981) [6]。在操控社会存在时, 社会观众并不一定需要实际地在场, 当个体是独自一人时, 让其想像其他人能够观察到他和他的行为的情境也能达到操控的效果 (Edelmann, 1981;Miller, 1996;Dahl et al., 2001) [20,21,22]。用想像的方式操控社会存在主要有文字描述操控和图片操控这两种方式。董春艳et al. (2011) 的实验情境与Argo一样, 其有社会存在组被试被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要求想像“店内还有另外一位消费者, 这位消费者距离你大约两步远, 因此可以观察到你的行为”。He et al. (2012) 使用漫画来操控组外社会存在 (陌生人) 与组内社会存在 (熟人) , 漫画中的陌生人头没有朝被试这边看, 漫画中的熟人头朝被试这边看;不仅使操控更加生动, 而且了有效地避免了情境中其他因素对被试的干扰。当然, 也有一些研究者通过照片的方式进行操控。

五、总结与展望

社会存在是一种社会影响因素, 通过激发个体的印象管理使个体注重自身的行为与表现在他人心中留下的印象, 为了能够给他人留下自己所期望的印象而调整自身的行为。理论上, 过去的研究对社会存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扩展与补充;实践上, 为零售商店、商场等情境下的店铺设置、顾客价值评估提供参考与借鉴, 对于刺激消费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还仅仅是简单地着眼于他人是否存在、他人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人与自身的距离, 研究的场景也仅仅局限于商店零售场景, 而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深入探究社会存在的机理。其一, 社会存在激发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过程中会引起个体的负面情绪 (Argo et al., 2005;董春艳et al., 2011) [3,11], 未来可以对负面情绪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其二, 不少学者猜想社会存在激发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社会存在引起了某种的社会压力 (Social pressure) 促使个体调整和改变自身的行为 (Leary&Kowalski, 1990;Ratner&Kahn, 2002;Ar go et al., 2005) [3,13,15], 但目前还没有实验对此进行验证。其三, 印象管理是一项需要花力气的事情, 会耗费个人的认知资源 (Pauls&Crost, 2004;Vohs et al., 2005;Gravdal&Sandal, 2006;Lalw ani 2009) [23,24,25,26], 因此, 消耗掉个体的认知资源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存在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强弱。

个体角度下 第4篇

【关 键 词】小组合作学习;本质特点;个体责任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性教学理论,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促进“社会建构”与“互动”的前提和基础。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选取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个人责任特征为切入点,在对个体责任特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个体责任”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合作学习的本质特征。

一、合作学习中“个体责任”特征的概念与界定

“个体责任”作为合作学习基本特征之一的观点为广大研究者认可。斯莱文(Slavin, 1983)指出,“小组奖励”和“个体责任”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其中“个体责任”是“要让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为小组的成功作出平等的贡献”,是两者的重心。约翰逊兄弟(2004)认为,“个体责任”是“衡量每个组及其成员是否取得了小组的目标的标准,旨在评估每个成员贡献的质量和数量,并把结果传达所有的小组成员”。[1]

卡根(1998)认为,“个体责任”是“个体的公众表现与所有同伴的相关性”,[2]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有对小组的成功做出贡献的责任心。王坦(1997)指出: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务”。[3]

盛群力、郑淑贞(2006)也曾指出:“合作学习之所以体现出强有力的优势,主要是由于解决了合作学习中的“责任不清”的问题,并指出明确个体责任体现在三方面: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尽责;通过责任分配使每人都承担小组的特定责任,难以“充数”;小组成员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单元检测,统计分数时也要计算每个人的个人成绩”。[4]

综上所述,所谓“个体责任”,应是一定个体对于遵守和维护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规范,对于他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和符合他各种社会角色规定的自觉意识,态度和行为表现。个体责任意味着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即学生个体在合作中必须承担一定学习任务、掌握该任务,并用可以看得见的行为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就有所贡献。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与特点

研究者们对合作学习基本要素与特点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的特征包含六个方面:“1. 小组目标;2. 责任到个人;3. 公平的成功机会;4. 小组间竞赛;5. 任务专门化;6. 适应个别需要”。[5]

Veenman,Van Benthum,Bootsma,Van Dieren,Van der Kemp等人(Veenman et al., 2002)和约翰逊兄弟(Johnson, D.W. and Johnson, R.T)总结了合作学习的五项原则与特点,分别是:“积极互赖,个人责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交流,社交技能,小组自评”。[6]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和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原则的落实程度。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借鉴,本文将合作学习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六点:

1. 在目标结构上,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共同目标为导向;2. 在合作形式上,小组成员以异质分组为主要形式;3. 在合作过程上,以小组成员为主体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合作;4. 在合作的手段上,以同伴之间的沟通合作技能为保障;5. 在实施原则上,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是促成积极互赖和成功合作的关键;6. 在评价标准上,以各组的整体表现和成绩为主要标准。

这些特点和原则其核心都集中为一点: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在合作中,每个学习者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为他人和小组的学习负责,共同积极地完成小组的任务。

三、“个体责任”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合作学习的特点的认识,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因素理论,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强调个人对小组的责任,因此可以视为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与本质特点。“个体责任”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可通过与其他诸要素的关系得以体现:

首先,积极互赖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所在,也是促进学生面对面的相互作用的基础,而促成小组积极互赖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感:在合作过程中,合作伙伴必须保持相互负责,彼此之间语言或非语言的互动,都影响着合作成果。一方面,小组成员作为个人,应清楚如何分担不同的角色,承担责任,为自己确定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小组成员,应了解如何将他们的任务进行划分并相互沟通,明白他们的个体和集体责任。

其次,小组成员的人际技能和小组自评是促进小组合作发展的动力,属于合作技术层面的因素:社交技能是小组合作是否有效的技术性保障。如果学生缺乏社交技能,也难以确保其合作。小组自评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提供手段。同时,它们也会增加小组成员之间寻求帮助的意愿,同样有助于促进合作的实现。

最后,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小组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共同负责的基础之上的;这又是以合作者对这种互补性关系的认知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组员必须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在合作活动中的责任和贡献都是合作努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小组的成功仅靠小组中个别人的努力就可达到,则容易导致各自为战,没有实质上的合作。

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没有得到落实,便不存在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也就没有实质性的小组合作。每个组员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的个体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帮助所有成员在合作中取得进步。

注释:

[1]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译.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0-71.

[2]乔治·雅各斯等,杨宁等译.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5.

[3]王坦.合作学习述评[J].山东教育科研,1997(2):33.

[4]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46-47.

[5]Slavin, R. E.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ying contact theory in desegregated schools[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83:43-62.

[6]Veenman, S. Van Benthum, N. Bootsma, D. Van Dieren, J. & Van Der Kemp, N.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2(18): 87-103.

个体角度下 第5篇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个体评价体系现状

1. 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目前, 国内众多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领导都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并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管理模式,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医院职工素质, 促进医院健康发展。但是,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医院还未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效果有限, 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未完全激发出来, 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及创造性, 过分注重管理手段的改革创新。

2. 不注重职工的长远职业规划

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组织的整体工作效率, 同时还要积极帮助员工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使员工与组织一起发展。而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却并不注重职工的长远职业规划, 职工没能与建立起与医院发展战略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 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医院的人力资源尚有很大开发建设空间。

3. 专业人才稀少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单位, 专业人才的多少与其医疗水平密切相关。但是, 新医改的深入将医院置于市场化发展境地, 医院必须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分配机制、薪酬标准、福利待遇等的差异造成了部分医院人才的流失, 医院核心竞争力降低。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里, 一人兼多岗已不鲜见, 人力资源管理混乱。

4. 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 大部分医院依旧沿袭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 职工的薪酬分配机制不灵活, 没能根据职工岗位的特点来区分收入档次, 无法表明各个职工对医院的责任和贡献, 进而导致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工作效率低下, 进而影响到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 从激励机制上来说, 医院没能根据员工的职位特点以及心理诉求构建出科学的激励机制, 没能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5. 缺乏人才培养体系

没有建立起人才培养体系, 大多数员工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 员工的发展空间小。而这种情况也极容易造成医院岗位的真空和中断, 当医院的某些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寻求更好的发展而离开医院时, 医院的某些岗位就空缺下来, 没有能迅速替补上去的员工。缺乏人才培养体系不利于医院凝聚力的提高, 不利于医院吸引优秀人才, 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医院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个体评价体系优化的建议

在新时期里, 医院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占领更多市场, 进而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促进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用人制度——择优、平等、竞争

第一, 在选拔人才时, 将择优作为第一标准, 既敢于在内部公开人才选拔情况, 又敢于向社会公众公开。在医院内部选拔时, 既要看到其工作表现和经验, 同时还要看到其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潜能、培养价值等。在面向社会招聘新员工时, 要重视求职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重视其综合素质高低。

第二, 平等选拔人才是用人制度的第二标准。面向社会招聘时, 只要符合医院招聘岗位素质要求的, 也就是符合招聘要求上的学历、经验、资历等要求的, 就应给其平等的应聘机会。

第三, 竞争。优胜劣汰是用人的基本准则, 在招聘中, 允许一个岗位多人竞争, 医院在众多求职者中择优录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岗位评价、岗位说明书、岗位规范、工作要求等工作, 招聘到高素质人才, 增强医院的人力资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2. 灵活的岗位责任制——轮岗、职责明确

第一, 职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匹配性。当职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时, 职工就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个人价值, 从而在施展才华的过程中感受工作的快乐, 进而使医院与职工都获得一定效益, 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第二, 轮岗。医院是知识密集型单位, 其专业性非常强, 大多数岗位存在不可替代性。当某些关键岗位出现空缺情况时, 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 医院可以在一些关键岗位上实行轮岗制或是多角色配置同一岗位, 这样既可以防止关键人才流失带来的医院发展危机, 又可以避免技术、权力垄断现象的产生。另外, 采用轮岗制也可以增强员工的活力, 开发员工的创造性。比如说:在内外妇儿等一级专业上, 实行同专业不同技术岗位的轮岗, 逐步增强医院各个科室的核心竞争力, 防止个人技术垄断, 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3. 绩效考核制度——公开、透明

绩效考核直接表明了职工的工作表现, 是医院支付职工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参考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可知, 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在绩效考核中, 医院要摒弃人情关系, 做到对事不对人, 向所有考核者公开考核结果。同时, 医院还要做好信息交流反馈工作, 鼓励员工向有关部门反馈意见, 相关管理者再根据员工的反馈意见做好交流沟通工作,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 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挖掘职工的潜能。

4. 职业生涯规划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每个职工的职业生涯特点, 帮助每个职工做出长远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职工为实现职业目标而不断学习、提升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为每个职工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挖掘职工潜能, 发挥职工的个人价值和特长, 促进职工与医院共同发展。

5. 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可以分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这里特指精神文化, 指医院的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团队精神等。在现代社会里, 医院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 营造出适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工作氛围, 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依靠人才、发展人才。加强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交流。利用信息手段构建顺畅的交流渠道, 在大范围内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推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6. 重视人才培养

医院必须认识到人才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认识到人才是其核心竞争力,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将人才作为医院的战略性资源来管理, 重视人才培养,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才培养, 从而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促使每个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价值。

7. 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不仅要给患者人性化的关怀, 同时也要给职工人性化关怀,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体现出以人为本,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将职工发展与医院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使职工建立与医院发展战略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 挖掘职工潜能, 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逐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促进医院的加快发展。加强交流沟通, 了解每一个职工的心理诉求, 实行人性化管理, 逐步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凝聚力强、健康向上的医院职工队伍, 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在当今社会, 医院要认识到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要看到人才的重要性, 看到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个体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个体评价体系, 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本, 吸纳、留住专业人才, 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摘要: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的重要资源, 具有非常强的开发建设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可以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促进组织发展壮大。随着新医改的逐渐深入, 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笔者基于医院发展, 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个体评价体系的优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个体,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桂芝.论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运用和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9) :124-125.

[2]钮春娟.医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J].办公室业务, 2012, (23) :193-194.

类型学视野下先秦个体量词初探 第6篇

在现行的汉语语法体系中, 量词在经历了定名之争后, 在语法界获得了独立并取得了共识。现阶段, 量词被定义为“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在这个定义下, 量词又可划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内部又再度分为度量量词、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自主量词。[1]

但是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 外国语言学术语“classifier”与中国语言学常用的对译术语“名量词”或者“量词”并不对等。就意义来说, classifier指的是“项目所属的形式或语义类”[2], 而汉语量词的范围显然要更广泛一些, 因为, 无论是度量量词、集合量词, 还是时间量词、容器量词都不具有分类的功能, 只有个体量词的作用与classifier相称, 因此, 我们把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到个体量词上来。

先秦作为汉语量词的萌芽时期,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这一时期文献中的量词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汉语量词系统。因此, 本文分析统计了先秦七部古籍的个体量词, 包括《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以及《庄子》,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 试图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

为了方便检索, 本文所分析的先秦古籍内容为电子版, 以《国学宝典专业版》为主。

综上所述, 以下量词并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内。

度量量词:

僬侥氏长三尺, 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 数之极也。 (《国语 · 鲁语下》)

集合量词:

夫吴民离矣, 体有所倾, 譬如群兽然, 一个负矢, 将百群皆奔, 王其无方收也。 (《国语 · 吴语》)

容器量词:

今之为仁者, 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不熄, 则谓之水不胜火。 (《孟子 · 告子上》)

时间量词:

钦厥止, 率乃祖攸行, 惟朕以怿, 万世有辞。 (《尚书 ·商书 · 太甲上》)

本文所统计的先秦文献中主要的个体量词如下:

一、人

“人”在《说文解字》中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那么“人”是否可以充当量词这一问题不可避免陷入争论, 总体来说, 学界支持“人”充当量词的理由如下:

第一点是“人”主要是对名词进行修饰, 作用在于指出其类别, 而这正是量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第二点是“人”可以和某些公认的量词进行对举, 前后一致, 我们没有理由否认“人”不是量词。[3]

比如: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 赐之大辂之服, 戎辂之服, 彤弓一, 彤矢百, 玈弓矢千, 秬鬯一卣, 虎贲三百人。 (《左传 · 僖公》)

武王戎车三百两, 虎贲三百人, 与受战于牧野, 作《牧誓》。 (《尚书 · 周书 · 牧誓第四》)

很明显, “两”为量词, 所以, 与“两”在相同位置的“人”也是量词。

总的来说, “人”作为量词, 广泛存在于本文所统计的七部古籍中。

予有乱臣十人, 同心同德。 (《尚书 · 周书 · 泰誓中》)

二、个

“个”在现代汉语中为通用量词, 在所考察的有限的先秦文献中, 虽然出现次数不多, 但仍初具通用量词的特性, 就是所修饰或限制的名词较为广泛。

“个”本义是竹子, 在《说文解字注》中为“箇或作个。半竹也。”遗憾的是, 文本语料较少, 并没有检索到“个”修饰或限制竹子类名词的情况。跳出这个范围, 在其他论文中, 我们可以轻松找到这样的例子:

通邑大都, 酤一岁千酿, 醯酱千瓨, 浆千甔, 屠牛羊彘千皮, 贩谷粜千锺, 薪稾千车, 船长千丈, 木千章, 竹竿万个。 (《史记 ·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在文本所选取的先秦文献中, 我们检索到以下四例:

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 缕綦以为奉, 鹿皮四个。 (《国语 · 齐语》)

夫吴民离矣, 体有所倾, 譬如群兽然, 一个负矢, 将百群皆奔, 王其无方收也。 (《国语 · 吴语》)

二惠竞爽, 犹可, 又弱一个焉, 姜其危哉。 (《左传 · 昭公》)

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 而即安于甥舅, 其亦使逆君。 (《左传 · 昭公》)

我们可以看出, “个”可以修饰或限制名词鹿皮, 属于量无生物;可以修饰或限制动物类名词, 属于量有生物;也可以修饰或限制名词人。

三、匹与两

之所以把这两个量词放在一起, 是因为“匹”与“两”最初都为度量词, 在《说文解字》中分别为“四丈也”和“二十四铢为一两”, 之后有了个体量词的特性。

“匹”因为“匹配”义可以将“马”与“君子”、“帛”与“诸侯”相互匹配, 之后出现了“马称匹者”的说法, 变成可以修饰或限制名词马的个体量词。

辞不敢见, 固请见之, 见, 如见王, 以其乘马八匹私面。 (《左传 · 昭公》)

有时, “匹”还可以修饰或限制名词牛:

齐侯伐莱, 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 皆百匹, 齐师乃还。 (《左传 · 襄公》)

“两”因其带有“二”的意思, 所以发展为“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通过检索, 我们发现“两”的用如下:

武王戎车三百两, 虎贲三百人, 与受战于牧野, 作《牧誓》。 (《尚书 · 周书 · 牧誓》)

葛屦五两, 冠緌双止。 (《诗经 · 国风 · 齐风》)

百两彭彭, 八鸾锵锵, 不显其光。 (《诗经 · 大雅 · 荡之什》) 此句中的“两”可理解为“辆”。

我们可以发现“两”所修饰或限制的名词, 无论是“车”还是“履”都带有“二”的特征, 车轮两个、鞋子两只, 可见“两”在演变为个体量词后仍蕴含本义。

四、口

“口”在《说文解字》中为“人所以言食也”, 显而易见, 作为个体量词的“口”与名词“口”在意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语法化的体现, 因此“口”在一般情况下用于量“人”。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饑矣。 (《孟子 ·梁惠王上》)

从古代汉语之后的发展使用情况看, “口”不仅用于“人”, 还可以用于“器物”和“动物”, 但是在有限的先秦文献统计中并没有出现。

凡造兽糖者, 每巨釜一口, 受糖五十斤。 (《天工开物 ·兽糖》)

其军每日给羊二百口、牛二十头、米四十石。 (《旧唐书 ·回纥》)

五、篇、章

“篇”与“章”所修饰或限制的名词均为篇章、书籍, 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帝釐下土, 方设居方, 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尚书 · 虞书 · 舜典》)

褚师段逆之以受享, 赋《常棣》之七章以卒。 (《左传 ·襄公》)

除了“篇”和“章”, “编”也可以修饰或限制篇章, 在统计中虽然没有找到适合的例子, 但是发现一例“编”在语法化后修饰或限制编织物品的例子。

或取一编菅焉, 或取一秉秆焉, 国人投之, 遂弗爇也。 (《左传 · 昭公》)

六、乘

“乘”是“车”的专指量词, 最初专门修饰或限制兵车, 后来逐渐泛化。

秋, 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 入于桔柣之门。 (《左传 · 庄公》)

左右皆免胄而下拜, 超乘者三百乘。 (《国语 · 周语中》)

七、物

“物”的本义是杂色牛, 在《说文解字》中为“万物也。牛为大物”, 可见, “物”逐渐变为客观事物。

出此三物, 以诅尔斯。 (《诗经 · 小雅 · 节南山之什》)

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孟子 · 尽心上》)

从以上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 “物”不是典型的量词, 其自身还带有很强的名词的特性, 因此刘世儒认为“‘物’作为量词也是似是而非的”。[4]

除了上述统计文献中所出现的主要个体量词, 还有一些, 比如:曲、家、驷等, 全部个体量词分布次数如下:

《尚书》:匹 (1) ;两 (1) ;篇 (6)

《诗经》:两 (5) ;物 (1) ;乘 (3) ;曲 (1)

《左传》:匹 (6) ;两 (4) ;物 (5) ;乘 (57) ;个 (2) ;节 (2) ;章 (10) ;言 (5) ;札 (1) ;编 (1) ;家 (5) ;驷 (1) ;封 (1) ;张 (1)

《国语》:物 (12) ;乘 (10) ;个 (2) ;章 (1) ;言 (1) ;封 (1)

《论语》:物 (1) ;乘 (5) ;言 (8) ;家 (2) ;驷 (1)

《孟子》:两 (1) ;物 (1) ;乘 (18) ;家 (1) ;驷 (1) ;口 (2) ;策 (1)

《庄子》:物 (96) ;乘 (10) ;曲 (3) ;家 (7) ;封 (1) ;脔 (1)

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根据量词所修饰或限制的名词看出先秦个体量词的语义层级关系:

通用量词:个

有生 (人) :人、口

有生 (动物) :匹、驷

无生 (物理属性) :张

无生 (专用功能) :篇、两、编、物、乘、曲、节、章、言、札、家、封、策、脔

从类型学来看, 无论是广义语言类型学, 还是狭义语言类型学, 都离不开一个“跨”字。“必须有一种跨语言 (及跨方言、跨时代) 的研究视角, 才能称为类型学研究”[5]。因此, 我们综合西南大学博士论文《先秦两汉量词研究》中汉代个体量词的情况, 将这两个时期的量词进行对比, 发现以下不同点:

先秦时期“个”初步具有通用量词的特性, 但是并不典型, 在经过汉代这一量词从产生到发展的重要时期后, “个”成为通用量词, 同时还有“枚”。

躁者有馀病, 即饮以消石一齐, 出血, 血如豆比五六枚。 (《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

随着语言的发展, 两汉时期的量词数量必然大幅度提升, 这是区别之二。张赪在其著作中给出了一个汉代名量词体系, 共60 个。除了单音节量词, 还有“领衣”、“衣衣” (衣物的专用量词) 这样的复音节量词, 这是区别之三。最后一点, 先秦时期表示外形特征的量词只发现了“张”, 形状特征为平面。

子产以幄幕九张行。 (《左传 · 昭公》)

而到了两汉, 形状量词发展较快, 例如:丸 (圆形物) 、条 (长形物) 、梃 (长形物) 等[6]。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统计有限的先秦文献的个体量词, 梳理了在量词萌芽时期个体量词的类型学特征, 同时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 对比先秦和两汉这两个时期量词的类型学区别。

注释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2]沈家煊.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3]步连增.汉语名量词起源再探[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4[4]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5[5]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 (04) .

小班环境下面向个体的教育教学研究 第7篇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是社会对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深化改革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一向是学生教育合力的来源。家庭对孩子的重视和需求迫使学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发生变革,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小班化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必须面对家庭和社会的需求, 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更具个性化的需求。

长期的实践证明, 在实施适合不同个体的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同时, 更要建立反馈追踪制度。

一、面向个体的教育教学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通常分为:分层次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1. 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同时, 一定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上的需求, 即对不同难度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教学中对不同个体的一种关怀, 体现了对不同个体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达成度。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要求, 体现学校教育的一种人文关怀, 利于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形式的情感认同,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分层次教学按不同形式, 可以分为对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分层、对教学要求分层、对作业分层以及对评价分层等几种形式。

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分层次教学的度是个难点, 有时很难把握分层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往往是相关联的, 简单地以难易程度划分教学内容而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教学。针对个体差异, 实施不同要求的作业和评价反馈往往能体现分层次教学的达成度。教师在实践中不仅要总结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的差异, 也要总结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并对这些差异合理分层, 实施动态的分层次教学。而分层次教学目的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 让不同的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 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学校这种教育形式的形成正是人类社会属性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班级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社会活动的环境, 而小班化教育的形成正是学校教育在寻求适合每一个个体成长环境的产物。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几个学习组, 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用各种方式合作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力量。

小组合作的组合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 也可以将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内容, 可以实施不同的小组合作, 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合作中感受到小组成员的智慧和集体力量, 逐渐形成团结互助、合作进步的班级学习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注,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团队中的一名重要成员。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在协作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成长, 正面教育、引导和鼓励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方面, 但是反馈和追踪教学效果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班环境下建立一套反馈追踪制度是确保每一个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建立科学的反馈追踪制度

小班化教学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可以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评价反馈的形式可以分为:作业评价反馈、专项考核反馈和综合分层考核反馈。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作业评价反馈和专项考核反馈

作业评价反馈, 从教师角度看, 对作业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反馈到每一个学生, 直至每个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为止, 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作业档案和图表信息。作业档案的分数记录可以分阶段进行总结, 并给出等级, 便于在追踪过程中进行比较。

专项考核反馈, 就是将一门教学科目分为几个项目进行考核与记分, 学生可以显示自己的强项, 他们都有机会在某一项中获得好成绩, 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的来说, 小班化教学在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实践中被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式。“小班化教育的确有利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结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随着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面向个体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实践中将被得到广泛的应用, 小班化环境下的每一个学生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小班化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 同时也展示了教育方法的个性化。小班化教育的形式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

个体角度下 第8篇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实质是差异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实施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既相对稳定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学习兴趣的差异,特长的差异,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与人交往能力的差异,智力的差异,等等。

学生的差异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经验的作用。遗传因素是指从祖辈或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点,即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遗传素质是学生发展的物质前提。后天经验主要是在环境中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成长的生存必需的物质环境,如地理气候和食物营养等。第二是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环境对学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他们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进行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是教师为了保证每个学生能获得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优势、不足、兴趣、风格、偏好与需要的实际,改变教学速度、难度和方式方法的一种教学。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着手,综合有效地实施这种教学模式。

1. 整体把握,合理分层

教师想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必须有整体的了解;班主任更要对整体学生和个体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经常与学生谈话,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也进行过一些问卷调查,甚至仔细地观察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和测试的表现与日常的生活情况。在研究了记录之后,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三种差异状况,即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水平、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发展方向主要是对学科的喜爱程度、专注状态,乃至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它可以通过观察和谈话作出判断;不同发展层次水平主要是现有学业成绩达到的水平,它可以通过多次的考查或检测作出判断;不同个性特长主要是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学科特长、体育特长、艺术特长、文学特长、科技发明特长、社会活动特长等,它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表现作出判断。

上述发现让我从整体上了解了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为我在以后教学中为学生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需要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根据学生在各门学科上的差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意愿,我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后进层、发展层和上进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等,以达到因材施教,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分层便于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对他们进行辅导和教育,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教材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自行拟定教学目标,自行选择学习目标,从而使目标更具实效,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再实施分层教学,最终达到差异发展。另外,我让学生明白,层次不是静止不变的,后进层可以变成发展层,发展层也可以变成上进层,反之亦然。我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调整,从而时刻激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也提醒高层次的学生不能松懈,并要向更好的水平发展。整体把握,合理分层可以很好地促使学生你追我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集体教学与学生互补合作学习相结合

各学科的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初,可将本学科本节课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显示在投影仪上,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记住自己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然后将具有互补差异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团体中进行合作学习。学生的分组,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每组学生一般由2名上进层学生、2名发展层学生和2名后进层学生组成。这个分组是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事先分好的。学科不同,分组也会不同。根据学生发展情况的变化,可以进行调整。上进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表现与对本学科的浓厚兴趣将对发展层和后进层的同学起到激励作用。他们对同组基础薄弱同学的积极指导,将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兼顾的问题。利用集体教学与学生互补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不足。互补合作学习,既可以照顾到学生程度上的差异,又可以使学生之间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尤其是可以提高本学科后进层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分层作业,分层考试,合理评价

3.1 分层作业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一个有效平台。学生通过作业来培养和发展思维、判断、评价能力与责任感等,它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活动形式。然而作业过重过多过难,会直接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我所授科目的作业,总有几个学生不交或者延迟交。我将这几个学生找来,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说明作业的重要性,对待作业应有的正确态度,可是收效甚微。有几个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再找他们谈话,有学生就毫不在乎地回答自己不会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心里十分恼火。但是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业问题处理不好,对于学生的发展、师生间的交流等将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于是我迅速作出决定,你们会什么,我就布置你们做什么,并规定时间进行检查。时间一长,这几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学习情况反而好起来了。经过这件事情,我感觉到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制定。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根据后进层、发展层和上进层的分层,把练习题的难度分成易、中、难三个层次,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或用文字说明。虽然这样做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2 分层考试

在教育过程中,考试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起着反馈教育效果、调控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作用,而且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我曾经作过一份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学习是否需要考试?请说出理由。全班99.4%的学生都认为学习需要考试,但对于考试的内容和难度有不同的看法。在减负增效的要求下,不延长和加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强度,却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提高,分层考试势在必行。

分层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量力而行,逐渐进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考试时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试卷作答。考卷分层次,学生在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试卷后,成绩能逐步提高,会重新找到自信。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要适时提高后进层和发展层学生试卷的难度。通过分层考试,最终达到缩小学生差距的目的。

3.3 合理评价

成绩优秀的学生并非十全十美,成绩一般的学生并非一无是处。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那时我刚做班主任,带的又是高一新生,由于缺乏经验,加之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于是任命了一位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甲担任数学课代表。可是时间不长,学生纷纷传给我小纸条,希望我能重新任命数学课代表,并附上了胜任者的名字乙。得到这样的信息之后,我考虑再三,决定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甲虽然成绩好,能力强,也很负责,但是在处理问题时态度比较傲慢,说话不注意分寸,经常刺伤那些后进层同学的自尊心,同学关系比较紧张,大多数学生不愿意配合她的工作。而学生乙为人随和,严于律己,做事或说话经常考虑他人的感受。虽然他处于上进层与发展层之间,但只要同学有问题问他,他总是认真解答,从不讽刺或嘲笑他人。因此,他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感到仅仅依靠成绩好这个标准,是不能对学生作出全面评价的。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为了得出较为正确的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将较多的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又可以使学生的能力从不断的信息反馈中得到调整和完善。

在减负增效的要求下,从班级每个学生的实际和他们不同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合理地运用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层次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差异教学法,对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雨.把成绩最差的学生集中起来开课—“潜能生”——班在争议中开课[J].中国青年报, 2007.12.

[2]曹宏图.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J].甘肃教育, 2009.9.

[3]廖茂忠.教学公平论[J].2007.1.

[4]潘新红.如何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3.

[5]缴润凯.关于差异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7.

[6]胡晓胜, 贾一竹.差异教学及其实施策略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8.2.

[7]杨能生.重视个体差异, 促进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 1998.3.

[8]曹继宝.新课程背景下对历史差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经济, 2009.3.

[9]徐传义.小议“差异教学”[J].安徽教育, 1998.6.

瑞典学派视阈下的个体突发性事件 第9篇

一、瑞典学派的相关理论

瑞典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亦称北欧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它起源于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 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开创了以国家干预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的瑞典社会福利模式。瑞典学派的理论和政策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依靠政府的干预, 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 以实现‘充分就业’。二是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实现收入均等化。”[1]这两个基本点揭示了目前中国个体突发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也告诉了我们以后应在哪些方面做出相关努力。

二、校园恶性伤人事件的简单分析

去年, 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多起校园血案, 典型的几起陈列如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

1. 五名犯罪嫌疑人均为中年男子。

人处中年, 理应心智成熟, 较之青年, 应更加稳重, 犯罪的概率应更低。但五名犯罪嫌疑人却用血淋淋的事实给我们举出了一个个反例, 危害了公共安全, 影响了党与政府的公信力。

五名犯罪嫌疑人均为男性, 较之女性, 他们在社会生产、家庭生活中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以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力欲, 同时达到为全家老小提供稳定生活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五名男子都是失败的, 因而他们想通过暴力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惨剧也就此发生。

2. 五名犯罪嫌疑人大多数处于失业状态。

处于失业状态也就意味着他们无固定的经济来源来解决全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可以说将处于或已然处于贫困阶层。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他们在社会结构中表现出一种弱势:他们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救助, 利益心声也缺乏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因而, 在他们的心理上潜存着一种仇视社会、仇视富裕阶层的情绪, 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转化为危害社会的实际行为。

3. 五名犯罪嫌疑人的籍贯多为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

与中、西部相比, 广西、广东、江苏等省份所在的东部地区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 而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与效率为其核心价值取向的。因而, 这三个省份贫富差距比其他地区相对更悬殊一些。据近年的相关统计, 广东、福建、广西、江苏这四个省区的基尼系数分别大概为0.65、0.53、0.49、0.43, 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处于经济上劣势的人们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 最终酝酿出更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正如社会学家查尔斯·布思说过的一句话, “现在仍旧有触目的贫困, 有贫困、有饥饿、有酗酒、有凶残与犯罪;没有人怀疑这一点”[2]。

三、个体突发性事件产生的根源

个体突发性事件的一个主要特征为突发性,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每起类似案件的发生仅仅是由于犯罪嫌疑人一时毫无理由的冲动, 相反, 它们恰恰是一些深层次原因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为:

1. 贫困与失业是个体突发性事件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当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分层趋向于复杂化, 一些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下降, 另一些群体崛起, 贫富分化加剧, 一个数目庞大的贫困阶层也就此出现。这个阶层中的每个人在与富人完全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中生存, 他们面临着相当大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 更容易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更易产生挫败感, 特别是容易产生报复性心理和反社会心理。他们中的一部分将不满情绪指向政府和社会, 积怨积累到一定程度, 社会报复行为也便发生。在当代中国, 贫困人口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贫困并不必然导致犯罪, 贫困也不是引起犯罪的首要原因, 但贫困与犯罪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失业也是个体突发性事件发生的一种强大致因。失业首先致使社会公民经济地位急剧恶化, 基本生活难以保障, 其次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社会归属感降低, 基本价值观扭曲, “失业与贫困使弱势群体陷入一种既‘无产’又‘无业’的生存状态”[3]。社会报复行为也就更易发生。

2. 社会忽视与不公正是个体突发性事件屡禁不止的社会原因。

自古以来, 思想家们就认为, 贫穷并不必然导致犯罪, 但贫穷无疑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贫穷与不公正结合在一起时, 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 令我们骄傲的是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几年的持续增长, 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的产生与拉大也成了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 因此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靠市场自发调节是行不通的, 那得靠社会的关爱、政府的宏观调控。现阶段, 中国在这方面仍做得不是很好, 这是导致个体突发性事件屡禁不止的另一个原因。

3. 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制度的失调是导致个体突发性事件不断发生的一个制度性原因。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 也是“矛盾凸显期”, 各项政策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的发展很容易脱节, 也就是说具体的制度层面的改革具有相对滞后性, 尤其是中国当前的分配制度, 因而, 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表现较为极端的就是个体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从中国目前的基本分配制度来看, 目前尚未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还得不到充分体现。首先, 在初次分配过程中, 社会成员的报酬除了与自己的能力、社会地位、机遇有关, 还与其拥有的生产要素密切相关, 而生产要素又具有稀缺性, 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其拥有的数量与质量也不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 收入差距也就形成。在再分配过程中, 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转移支付制度等的作用也发挥的不完全。业已形成的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得不到缓和, 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阶层就被置于不利地位, 从而使他们通过一些极端方式给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4. 政府与社会的沟通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个体突发性事件不断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政府与社会沟通机制的不健全的表现:一是公民尤其是一部分弱势群体表达利益的组织化渠道不畅通, 使得他们的意愿、心声不能上达。二是党与政府制定的政策往往是从国家大局出发,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而弱势群体的意愿则会被相对忽视。在这两点的双向作用下, 一部分公民对党与政府的不信任感也便产生, 长期的积怨最终导致极端行为的出现, 从而加剧了社会转型期的动荡。

四、个体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对策

多起校园伤害事件发生以来, 各级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防范事件的再次发生, 如洛阳市的“五项措施”[4], 洛阳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疑对防范校园伤人事件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但我认为, 这不是长久之计, 这样做一方面会加大治安部门的工作量, 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治标不治本措施的长期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显得过于苍白无力。其实, 要彻底减少或消除个体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最根本的措施是完善各项相关制度、真正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以消除他们的内心积怨。在这方面瑞典学派两个基本点给了我们些许启示。主要体现为:

1. 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 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这就使得国家在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国家福利水平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 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中, 政府及社会各界应从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现代服务业及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这个角度来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促进中国充分就业。

服务业具有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等一系列优势, 并且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一些新兴技术逐渐向服务业领域渗透, 从而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和岗位, 可以有效吸纳社会劳动力。所以,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 提高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以缓解中国沉重的就业压力。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等特点, 这一产业能够极大的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机会, 从而改善中国总体状况。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这一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 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份, 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 一跃成长为‘支柱产业’。”[5]在“十二五”期间, 我们更应该借助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功能提升的契机加大力度发展这一产业, 最终达到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目的。

2. 调整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制度。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中国进行过多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它们都是在效率与公平这两个价值取向上不断权衡, 我们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方面, 公平是效率的唯一合法来源, 没有公平的效率是不能长久维持的, 也是合法政府所不能允许的。另一方面, 效率是推动公平发展的历史动力, 没有效率的公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6]中国的分配制度必须妥善权衡这二者间的关系。在现阶段, 中国经济稳步增长, 但社会内涌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政府更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调整分配制度, 以维护社会秩序, 避免社会动乱。

目前, 中国的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GDP增速在8%以上, 这是个值得我们欣慰的成就, 但另一个问题我们也不容忽视, 即公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中国GDP增长速度, 收入额仍处于世界中偏低水平。就这一问题而言, 日本实行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或许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也曾指出, 通过实行这一计划, 中国可年增工资15%, 大多数人收入有望在五年内有大幅度增加, 从整体上可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

另外, 现阶段, 中国的国民收入还存在一个分配不均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维持在3.3倍左右, 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 少数金融国有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 而个别企业高管的天价薪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 000多倍”[7], 如果再不解决这个问题, 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来说, 中国主要运用税收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基尼系数过大的问题。在税收方面国家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 进一步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更好地体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要求。而在转移支付方面, 政府也日益重视对失业人员、农民、农民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与扶持工作。力争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来提升国际竞争力。

最后, 政府还应采取一些更具有操作意义的措施来加强个人收入的调节, 比如化税为薪、提薪让税措施, 即政府通过减少一些竞争过大行业的税负, 给他们腾出空间给员工增加工资, 增加福利, 从而更好的发挥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3. 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沟通机制。

个体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还与民众—政府间的沟通不畅有很大的关系, 在实际政策制定与实践过程中, 弱势群体往往因为其“弱势”, 利益被忽视、心声无法表达, 时间一长就会在他们心中形成积怨, 最终以极端的方式体现出来。因而, 我们必须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 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正规的方式表达出来。“一项政策是否能够得到落实, 运行是否成功, 政府的精心设计固然重要, 但建立与完善沟通机制, 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了解弱势群体的急需也不能忽视。”[8]所以, 党与政府无论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还是在执行过程中, 必须在顾全大局、反映主流意愿的同时, 充分重视更易造成社会恐慌的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政府必须引导弱势群体在体制内建立起自己合法的社会组织以反映他们的意愿、维护他们的利益。一直以来, 中国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大多处于一种分散状态, 农民工和失业人员没有自己正式的、合法的社会组织, 因而, 他们的利益呼声凝聚力不强, 致使党和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操作过程中很难完全重视, 积怨在他们心中产生, 在不特定的某个时间, 就可能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所以, 我认为, 弱势群体的组织化在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政府与社会应该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6, (3) :23.

[2]科特.英国经济史 (1870—1914年) [M].剑桥大学出版社, 1965:289.

[3]徐永健.弱势群体偏差行为社会矫正的制度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05:13.

[4]洛阳:五项措施预防校园恶性伤害事件发生[Z], 2010-05-07.

[5]聚焦两会:代表委员谈文化产业症结[Z].人民日报, 2011-03-08.

[6]吴鹏森.社会学与现代化发展难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79.

[7]陈建明.房产成为中国收入分配隐形冠军[EB/OL].http://nj.bbs.house.sina.com.cn/thread-5083457-1.html.

上一篇:研发结构下一篇:定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