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范文

2024-06-28

情境体验范文(精选12篇)

情境体验 第1篇

基于低年级儿童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如何让他们在多种学习情境中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让他们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呢?我想从一节低年级的课例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活动情境中体验,感受内化中 建构

活动体验是指人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对情感、 行为、事物产生的内在感受,并通过这种内在感受,认识到某些用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一定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因此只有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识规律,给孩子们创设出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情境,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知、建构数学知识。教学苏教版《左右》一课时,教者创设了多种能调动孩子们快乐情感体验的活动情境。如,让孩子们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没有像左手右手这样成对的“好朋友”。孩子们带着极大的兴趣找到左脚右脚是一对好朋友、左鼻孔右鼻孔是一对好朋友、左眼睛和右眼睛是一对好朋友……教者还设计了让孩子们体验自身左右的游戏操:伸出左手转一转,伸出右手转一转;拍拍左肩,拍拍右肩;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左手叉腰,右手叉腰;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又如让孩子们给学具摆位置,等等。让孩子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情境中做到 “动”中学,“玩”中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2. 会话情境中感悟,合作探索中 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而会话情境的创设可以使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它带来的是视界的敞亮。会话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低年级儿童由于自身思维水平的局限,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时是不能做出完善或正确解释的。因此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会话情境,在这个会话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让他们在合作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如《左右》一课中体验“相对性”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为了能使学生感悟和理解,教者精心安排六人小组的学习方式,每三人面对面坐着,让他们将学具摆在自己三人的右边。组织讨论:你们看到对面同学的学具在你们的哪一边呢?为什么在他们的右边会变成在你们的左边呢?在议论交流的过程中同时结合“换位思考”“交换位置看一看”等活动使孩子们感悟和理解原来当他们面对面时左右的方向就变了。又如结合学生生活中最贴近的上下楼设计问题,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上下楼梯都靠右走,会不会发生碰撞呢?为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会话情境中辨一辨、走一走,从而感悟当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 他们所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

3. 操作情境中理解,主动探究中 建构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在小学阶段,儿童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认识过程中是不容易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将学生分成每四人一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时,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你是如何选择材料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发现?制作完后让学生分小组汇报,并结合汇报展示每个组制作圆柱的情况。通过制作圆柱的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圆柱的特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侧面展开图长、宽、底面周长和高之间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在充分的数学操作体验中学会思维,形成了数学概念。

4. 应用情境中深化,解决问题中 建构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呢?要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因此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能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应用情境。如《左右》一课中让孩子们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同学的位置、 介绍教室陈设……生活情境的展现,使孩子们在应用情境中理解,生活问题解决中建构数学知识。

创新情境体验的本质论文 第2篇

[摘要]《桂花》教学案例是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的一次野外教学典型案例。《桂花》教学案例涵盖了情境教育的诸多元素。体现了情境教育的基本特质,凸显出情境体验的多元性和一致性,充分展示了情境的真实体验与想象体验、自然体验与文化体验以及审美体验与道德体验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张力。创新是情境教育的基本旨趣。

[关键词]情境教育;情境体验;创造性人才

一、桂花:李吉林的人格象征

李吉林是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却因为情境教育的开创性研究而成长为一位儿童教育家,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早在30年前,她就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构建了完整的情境教育理论和操作体系,其教育理论被列入“发展之中的中国八大教育学派”之一,开启了中国式的“有意义的教育研究”的一个方向。

为了促进“情境教育学派”的完善与发展,加强与国际教育思想的沟通和融合,11月23-24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联合召开了“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李吉林在论坛上深情地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一次野外教学活动。

记得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带着二年级的孩子到野外去上观察说话课。孩子们仔细地观察桂花。桂花的美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快乐地观察着,思考着,描述着。

观察活动结束,他们爱怜地把落在树下的桂花捡起来,一朵,一朵,聚在小小的手掌中。我知道“美”总是会激起儿童的“爱”,小小的桂花成了孩子心目中美的精灵。他们不约而同把手上的桂花,放到我的大手中。我双手捧着,原本最轻不过的小桂花瞬间变得那样沉甸甸的了。

孩子的真情催生了我的智慧。我立刻想到富有幻想的童话,于是我连忙双手捧着桂花把孩子带到草地上,请一位女同学走到圆圈中扮桂花姑娘。我走到她身边,把桂花轻轻洒落在她的头上、发辫上,衣服上。在孩子的眼前,她俨然成了真的“桂花姑娘”了。我让大家坐在草地上一起来编织“桂花姑娘”的童话。

凉风习习,时时飘来阵阵桂花的甜香,此景此情构成了最佳的创造情境,孩子们身心俱适,一对对想象的翅膀悄然扇动――

一个孩子开了头,他很认真地说:“我想,桂花姑娘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我觉得这开头挺有感情色彩,就顺着孩子的思路启发:“你想得很好。那后来呢?”

孩子们很动情地想着,说:“桂花姑娘长得很美。有一天,一个坏蛋带了一伙人把桂花姑娘抢走了。”

一个男孩接着说:“桂花姑娘到了坏蛋家,受尽折磨,她绝不受坏蛋的气,她决定逃跑。”

故事被编得情节曲折。

于是有个女孩子深情地说:“那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桂花姑娘等坏蛋唾了,她悄悄地开了后门逃走了。”

桂花姑娘能否逃出虎穴呢?

沉默片刻,有个孩子说:“这时好心的风伯伯来帮助桂花姑娘。”

我听到了这儿,不能不为孩子想象的奇特而惊喜。我想,风伯伯来帮助,那桂花姑娘就会飞起来了!

果不出我所料,孩子把他们自己编织的童话推向了高潮。一个男孩忽闪着眼睛,说:“桂花姑娘拽着风伯伯从地上飞起来了,她一直飞到月亮上去了……”孩子们的心也跟着飞起来。

嫦娥奔月的神话在孩子们的口头创作中获得了新的创意。教学到此并没有结束,儿童的情感让故事有了颇有寓意的结局。

有孩子说:“桂花姑娘在月亮上思念人间,就洒落下金色的桂花的种子,从此以后,大地上便有了桂花树。”

“为了不被坏蛋发现,开出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躲在绿叶下。”

孩子神话般的想象罩上情感的光环。他们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久久不愿离去,大家在这创造美的诗情画意中一起体验着创造的快乐。

《桂花》案例引起了与会的海内外学者的强烈兴趣,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的场正美教授在演讲中还专门展示了一个关于茶树的教学案例来回应。近年来。我一直追随李吉林老师学习情境教育,曾不止一次地听她讲述过这个案例。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专家云集的国际论坛上,她再次回忆起这个案例,并将它作为主报告的第一个案例,证明这个案例在情境教育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在我看来,这里的桂花首先是一种意象。李吉林酷爱桂花,每年秋天,她都会组织学生到文峰公园欣赏桂花。所谓“桂花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是一种传统园林花木,花朵很小却能十里飘香。李吉林讲它是“开在绿叶下的一朵朵小花”,是她虚怀若谷的人格象征,她的成就很高,著作等身,却十分低调,谦虚得常常让人无地自容。中国太需要像李吉林这样的教育家了!

二、《桂花》教学案例:凸显情境体验的内在一致性

《桂花》教学案例涵盖了情境教育的诸多元素,体现了情境教育的基本特质,凸显出情境体验的多元性和一致性。

第一,情境体验是真实体验与想象体验的统一。李吉林认为,想象是“会飞的思维”,能够有效地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在野外的真实场景中,孩子们快乐地观察着、思考着,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爱怜地”把落在地上的桂花捡起来,纷纷放到她的手中。小小的桂花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美的精灵”,孩子的真情催生了她的教学智慧,在习习凉风和阵阵花香中,李吉林不仅导演了“桂花姑娘”的戏剧扮演,而且和孩子们一起即兴创编“桂花姑娘”的童话。她把一个真实的.体验延伸出去了,使学生思维的空间得到了开拓和延伸,使真实场景的意蕴变得更广远,更有人文性。

第二,情境体验是自然体验与文化体验的统一。李吉林认为野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我越来越热切地感悟到,我们应当坚定地、及早地把儿童带出校园,走向那无垠的野外课堂,那里是不竭的鲜活的智慧的源泉”。她在国内率先提出“野外情境课程”,便是强调从大自然中吸收滋养。到野外去认识桂花,这是自然的体验。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自然的体验里面,生发出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桂花姑娘给一个坏蛋关在家里了”,这是童话的开头。于是,桂花姑娘决定逃跑,风伯伯帮助桂花姑娘逃跑到月亮上面去了,这就成了一个文化体验。“桂花姑娘”的童话所体现出来的儿童对弱者的同情、对自由的向往、对美的追求。这些文化性因素源于自然,又超越了自然,使自然与文化的体验非常巧妙地融汇在一起。

第三,情境体验是审美体验与道德体验的统一。李吉林认为,美能育德。在《桂花》这个案例中,无论是欣赏桂花,还是即兴创编桂花姑娘的故事,都带有很强的审美体验,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在这种感受中还有一份感动。因为在孩子们创编的童话中,桂花姑娘是个“穷人家的孩子”,长得很美,却受尽了“财主”的折磨,是“好心的风伯伯”帮助她在月黑之夜逃出虎穴,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很强。原本财主与穷孩子是一个老套的主题,但在这个花香四溢的特殊场景中,孩子们并没有感到“老套”,更没有人“反感”。相反,大家感到非常自然。“爱美必然择善而行”,“从善”必“弃恶”,“爱美”必“憎丑”,所谓“知美丑”,“识善恶”,在这里,李吉林将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基于情境教育的体验不仅是多元的,而且具有内在一致性。

三、创新:情境教育的基本旨趣

情境体验的多元统一何以存在呢?我个人以为,这是由情境教育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

首先,情境教育是回归儿童的教育。李老师自称为“长大的儿童”,“在数不尽的日子里,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心去体验,我带着激情,怀着对儿童发展的美好憧憬冥想着。我觉得周围世界中美的东西都应该首先是属于儿童的,都是可以和儿童对话的。”她将教学的视野从成人转向了儿童,按照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情感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组织教学,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正因为如此,《桂花》这个教学案例才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才学得轻松愉悦、生动活泼。

其次,情境教育是回归人格的教育。李吉林与儿童朝夕相处,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应试倾向存在的各种弊端,坚决反对“灌输式”教学,反对“题海战术”,反对以“分数”考量教学的效果,认为这是“对教育的扭曲”。在她的情境教育中,儿童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的发展,它是以教育方针为总原则,以全面提高儿童素质为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智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展,其重点为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的创造性”。在她看来,教育的任务是整体性的,而非零散的,更不是以牺牲情感与道德发展换取的“畸形发展”,她追求的是儿童完整人格的和谐发展。

最后,情境教育是回归创造的教育。传统教育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已有文化成果的传递,而创造教育却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人类文化的生成。我们反思一下《桂花》这个教学案例,孩子们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一边扮演着桂花姑娘,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创编着一段凄美的童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提倡的创造教育吗?的确,李吉林以情境教育见长,但长期的情境教育研究与实践却形成了她对创造教育的真知灼见,她视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教育的灵魂”,大声疾呼“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播种者、唤醒者、鼓舞者――去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李吉林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体验到创新的真正乐趣。所以说,情境教育学派发展到今天,已经迈向了创造教育的广阔天地。

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第3篇

一、在语言情境中激起情感波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具有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语言情境凭借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使听者的脑中呈现出一幅画面,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的基础上,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用丰富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浪花,从而引导学生依托情感体验,正确感悟文本。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新课的教学环节,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景:“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为了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在狼牙山战场上,五位英雄用生命演奏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当学生读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那一段课文时,我又这样引导:“跳下万丈悬崖的五壮士以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再去细细体会五壮士的感人事迹吧!”在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会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演绎文本。

二、在音乐情境中激发情感共鸣

音乐借助其音调、旋律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想象力,启迪其思维力,并能净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因此,在音乐与语文课堂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巧妙利用音乐可以化解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在揭示课题的教学环节,我用教学课件把《我家住在大海边》这首歌播放给学生欣赏,并引导说:“同学们,这首关于大海的歌让大家向往大海吧,那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大海那里玩一玩吧。”通过这样的引导,巧妙创设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对大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激情。在引导学生理解“大海哗哗地歌唱”这个拟人句时,我又通过课件出示如下情景:波涛汹涌的大海,不断地拍打着海滩,发出一阵阵优美动听的“哗哗”的响声。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在课件所展示的情境中受到感染,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大海哗哗地歌唱”这个句子。接着我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进行强化,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音朗读,让学生在具体的意境中,受到大海美景的熏陶。

三、在画面情境中引发丰富想象

画面可以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场面等等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感知,进而体验蕴涵于文本中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各种插图呈现的画面内容丰富多彩,如美丽的日月星辰,壮丽无比的山川河流,富有特色的各种建筑等等。这魅力无穷的大自然、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想象力丰富的童话世界和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用画面里鲜明的色彩、多样的线条,以及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去叩击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根据课文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话别”的课文插图,以画面展示、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把他们带入到1958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重点段落时,我通过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场面,以激动人心的情境画面来引导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五壮士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在实物情境中唤起美的体验

实物情境是通过展示具体事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认识世界,激发情感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图画、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句子:“啊,一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扇子,真漂亮啊!”“瞧,一只小巧的花螺壳,像一个雕着花纹的小花瓶,真可爱啊!”“看,一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有趣啊!”等等。然后,我呈现出这几种形式各异的贝壳,并让学生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与之相关的句子。这样学生在“文本形象——实物形象——文本体验”中走了一个来回,使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了学习之中。

五、在表演情境中展现内心世界

余文森教授指出:“表演是高层次的形象性展现,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学生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宣泄其积极而真挚的情感,促其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最为真切的话语倾吐出来。例如,在进行一次有关写人的作文指导课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扮演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如“老师”“妈妈”“清洁工”“交通警察”……让学生充分体验这些角色的苦与乐。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到各种角色的表演之中。课上,学生激情四射地参与表演,表达了心中最想说的话语,整节课被浓浓的真情包围着……随后,学生提起笔,把自己心中的人物一气呵成地写了下来。作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体验情境,提高实效 第4篇

一、创设情境,获得体验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 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根据教学需要,应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体验。

1.有趣的角色情境 。

角色扮演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令学生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 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 促使学生内心有所感、有所悟。

2.丰富的媒体情境 。

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景, 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影像、声音完美结合,或以QQ、博客、动漫等基于现代技术的方式,再现、模拟相关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

3.形象的语言情境 。

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

二、以生活为基础,强化体验

课标指出:“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打造生活的课堂,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 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链 接生活 ,获得体验快乐 。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体验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我掉了一颗牙》时,我由“聊一聊自己掉牙齿的故事”这个话题入手,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通过创设真实自然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回味童年往事,分享独特的掉牙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牙齿生长健康的关注,继而开展“看牙齿”和“画牙齿”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使他们在非常轻松快乐的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自己牙齿的健康状况及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关 注生活 ,内化体验道德 。

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反思, 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在体验中内化提升道德品质。

如教学《父母的疼爱》时,我请学生将儿时玩具、衣物、照片带来,并把发生在每一样物品后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学生的记忆之门被缓缓打开,在我不露痕迹地点拨、追问下,学生不断体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丝丝缕缕的疼爱之情。此时我适时播放初生婴儿呱呱坠地的情景及父母为孩子操劳的画面,孩子们沉浸在各自的回忆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并且开始反思平时自己对待父母的种种不是,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三、走出课堂,拓展体验

品德课程目标并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具有生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为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资料搜集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现实生活,从而发展道德品质。

1.课 前体验 ,丰富感知 。

课前体验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领会有关思想观点和道德认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如教学《逛商场》一课前,我让学生星期天独自逛一逛梅李的几家商店,买一样自己刚想买的东西,逛的时候留心一下买东西有哪些学问,课堂上学生纷纷谈自己长的“见识”。有的说:“我发现,超市的牛奶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标得清清楚楚,而沿街小弄堂的一些小店的牛奶生产日期打印得很模糊,看不清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有的说:“我发现,常客隆卖的薯片比好又多超市的贵2角, 我就买了好又多超市的薯片。”还有的说:“常客隆、好又多、联华三家大超市都可以申请会员卡,付款时有的商品用了会员卡,可以便宜一些。会员卡上的积分达到一个数目时,还可以抽奖呢”……从孩子们回答时,那纯真的话语、自豪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此次小调查的收获。

2.课后体验 ,升华内化 。

课后体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社会及生活现实中实践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体验可与班队活动、学科教学、社区及家庭教育密切结合,使导行生活化、社会化、网络化,创造学生活动大环境,形成教育的强磁场。如教学《父母的疼爱》后,班级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我跟爸妈去上班、今天我当家(每周六 )、我让妈妈露笑脸、我是孝孙女 (子 )……为使这些活动能落实到位,而不是摆摆花架子,形式主义,我精心设计了一份家校联系卡,利用家校联系卡,每周一反馈,并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通过学学、做做、帮帮,不仅感受到父母持家的不易,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那无与伦比的亲情,于是体贴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在不经意间萦绕在孩子们的心间,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总之,品德教学中应以学生品德发展为本,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加以积极引导,实现体验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品德教学中,以学生的品德发展为本,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加以积极引导,实现体验学习的有效性。

唤醒生活体验,情境感悟朗读 第5篇

新邵县潭府乡龙潭完全小学

陈朝辉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而低年级的学生年幼少知,理解能力差,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就要读出语文味,学会用朗读来诠释作者的思想感情。【关键词】 表情 角色扮演 表演 配乐 重音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专家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而低年级的学生年幼少知,理解能力差,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就要读出语文味,学会用朗读来诠释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几点看法:

一、表情演绎,想象朗读

表情,顾名思义,就是情感的表露。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言为心声”。在朗读中陶醉,表情怎能不随着心情的起伏而变化!失去了表情变化的朗读,是一种多么虚假的矫揉造作。用我们的表情去演绎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要求表情去演绎朗读,这是包括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的。这时学生往往会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是喜悦的或是悲伤的,是同情的或者厌恶的。所以孩子都特别喜欢用表情去演绎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朗读是发出声的,他们一边读着,一边又能听到自己及同伴共同表达的情意,情感的交流,相互的感染,使学生的情感在抒发中推向高潮。我们应该重视表情朗读,让学生学会用我们自己的表情去演绎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角色体验,感悟朗读

对一些情节曲折生动、形象鲜明的课文,还可以用我们的表演艺术去诠释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朗读时运用已掌握的文章写作背景,身临其境的读出文章的语气和语调,配上合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一同进行表演。学生为了能够读清语气、语调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情就必然要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化、提升为自己的感情体验,再通过恰当的语调、丰富的表情表达出来,达到入文入情的境界。同时动作表情的运用还可以使朗读者与听众的读听积极性提高起来,使看似枯燥单一的朗读生动活泼起来。表演还要借助手势、表情、动作、道具等,将静态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以体会角色形象,读出真情实感。如《小马过河》一课,对话多,可通过表演再现不同角色的形象:老马是慈爱的妈妈,他的话低沉缓慢,充满慈爱;小马是一个幼稚的小孩,他的话高而快,活泼而幼稚;松鼠是一个小女孩,说话尖细快急;老牛是一个老爷爷,说话粗厚稳健,富有经验……

三、角色朗读,飞扬个性

用我们的分角色朗读去导演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它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如学习《刘胡兰》一课时,由于孩子们生活的时代与刘胡兰的不同,只能从影视上见到敌人的凶恶、残忍,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在分角色朗读敌人与刘胡兰的一段对话时,扮演敌人角色的同学,读出了敌人在一位共产党员面前奸诈、无能、绝望、穷凶极恶的丑态;扮演刘胡兰的同学,读出了刘胡兰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室里听的同学都被刘胡兰铿锵有力的话语所感动,当读到刘胡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读到“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同学们不觉流出了泪。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对敌人更加痛恨,对刘胡兰更加敬佩。可见分角色朗读不仅能导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配乐朗读,创新升华

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朗读《春天在哪里》《雨后》《可爱的西沙群岛》等时,我们可以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课文《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我们可以用一些低沉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只要教学氛围和谐,课堂上就可以让歌声飘扬,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可以成为流动的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配乐朗诵比赛,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融入诗文的境界中,让文学音乐一起提升学生的思想审美境界。

五、让我们突出重音去表达作者的感受

在朗读的时候,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从声音上还要加以突出。这种现象就是重音。它同停顿一样都是正确表达思想内容、真切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重音有两种。一种是语法重音,这种重音往往是自然重读的;另一种是强调重音,也叫逻辑重音或感情重音。它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恰当使用重音,可以使语意更加鲜明。如《小马过河》中四次提到小马向河边跑去,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各不相同。第一次是“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向磨坊跑去”。这句中“飞快地”重读,表现了小马第一次帮妈妈做事情时兴奋的心情。第二次是“小马听了老黄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这句中的“立刻”应加以重读,表现小马很相信老黄牛的话。第三次是“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这句的重音应放在“甩甩尾巴”上,表现出小马听了松鼠的话,心里迟疑和为难。第四次是“小马跑到河边抬起前蹄……”,在这里“抬”字重读,可以表达出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受到启发,要自己亲自尝试小河深浅的决心。在各句中对“飞快地”、“立刻”、“甩甩尾巴”、“抬”所强调的重音各自侧重表现了小马兴奋、犹豫到决心尝试的心理过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有些课文,我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泪流满面。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让我们用朗读来诠释作者的思想感情吧。【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汪潮:《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文汇教育家书系· 第1辑)

3、《新理念与语文教学设计》吉春亚著 方志出版社2004年5月

走进新课程 体验新情境 第6篇

关键词 课堂 情境创设 学生 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它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创新的主要手段。

那么,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那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创设导语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一根如意金箍棒,他用这根神通广大、变化莫测的金箍棒,闯入阎罗大王的地府,大闹玉皇大帝的天宫,弄得鬼神不安。还用这根棒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排除了路上九九八十一难,不知降伏了多少妖魔鬼怪。但是,你们可知道这根“如意金箍棒”是怎样来的呢?这样子将学生的思维就一下子引到了课文上来,教室里如炸开了锅,学生积极地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了。又如,教《标点符号的作用》时我首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很吝啬的财主,常常找许多理由和许多借口赖掉长工的工钱,长工对此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财主家要请一位塾师。一个聪明而仗义的秀才应聘了。它与财主签了一张契约,结果这张当初使财主满口答应的以为便宜至极的契约到年终结算时却使财主赔了一大笔钱。原来这位先生在标点上做了手脚。这张契约内容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同学们试试看,怎样标点使财主欢喜,怎样标点又使财主赔钱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动手,认真思考。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二、创设媒体情景 渲染学习气氛

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送元二十安西》这首诗对于从未离家的孩子,要他们去体会分别的那种滋味,用语言来激发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景和意境,实在是有点儿勉为其难。这个时候,画面、音乐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那种离情别绪,我给学生设置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并且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一下子融入到诗词所渲染的意境中,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总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媒体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三、创设表演情境 洞察文章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九色鹿》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并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活跃在眼前,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出来。再如《公仪休拒收礼物》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我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位置。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人物、事物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

四、创设问题情景 挖掘学生潜力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学生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抓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话进行情境创设: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共识认为卖炭翁是为了炭能够买个好价钱,心甘情愿自己挨冻。这样,卖炭翁悲苦的矛盾心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全体学生马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激起了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

五、创设争论情境 鼓励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小结说,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愚实智,智叟用停滞的眼光看问题,形智实愚。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说:“我不同意您的看法,愚公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我认为愚公还是‘愚’,它可以在山上凿一个洞,这样比搬掉一座山更省时、更省力。”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个个情绪高涨,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

创设情境,体验历史,升华情感 第7篇

一、设立影视剧场体验历史

影视具有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如通过播放《林则徐》、《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垂帘听政》、《开天辟地》、《血战台儿庄》、《大决战》等众多影片,以及大型历史纪录片《世纪中国》、《百年百事》等片段,让学生体验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感悟“落后挨打”的道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树立振兴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又如通过播放《南京大屠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片段,体验法西斯的残暴与血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以及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悲壮史实,感悟珍爱生命,远离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再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播放美国电影《光荣战役》中众多黑人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由的片段,当看到那些战士纷纷倒地而亡的悲壮场面时,所有学生的情绪都会被感染,整个课堂气氛会达到高潮。诸如此类的场景不胜枚举,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同学们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喜怒哀乐,经过老师适时的点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得到升华。

二、编演历史剧再现历史

历史是有血有肉、生动而又立体的,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灿于二战的战场问题。随着战争进程,在全世界形成了欧洲—大西洋、北非—地中海和亚洲—太平洋等几大局部战场。在各大战场上,由于交战双方的各种情况与变化,又分为若干更小一些的局部战场。如欧洲战场,开始有西北欧战场、东欧战场,后来又有苏德战场,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开始只有中国战场,后来又增加了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等。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些战场不能一一讲到,只重点叙述欧洲战场中的苏德战场及西北欧战场、第二战场,北非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太平洋战场及东南亚战场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介绍各个战场的发展情况,使学生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上的英勇斗争,又要使他们认识这些斗争不仅沉重打击和削弱了本地区法西斯的军事力量,而且给其它战场上的反法西斯斗争有力的支援和配合,因此,它们都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如,在二战中,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等方面活动很多,这些活动往往与军事行动密切配合。如慕尼黑会议直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德黑兰会议确定了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作战方针;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日作战等问题。教师在讲述这些内容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从全局出发,讲清楚这些具体事件在二战整体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军事行动和其它事件的内在联系。在处理二战中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时,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即在教学中如何处理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二战中的地位,以及中国战场与其它战场的关系问题。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和各套历史教科书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将中国抗烂人生,以及闪光的思想与人格,把历史长河映照得绚丽多姿、光彩照人。除了设立影视剧场体验历史外,编排历史剧也是比较好的方式。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为编排历史剧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师生配合,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大禹治水》、《商鞅变法》、《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杯酒释兵权》等丰富的内容改编成有血有肉的历史短剧,使鲜活的历史人物得以“再生”,可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让静态的历史“活”了起来,使学生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在表演中发挥想象,感受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让图片诉说历史

图片是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资源。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师生共同配合,积极搜寻各时期的图片,或通过自创连环画的形式,达到以图说历史的目的。具体途径有:历史教科书、上网查询、照片、各类普及读物等。比如:图说抗日站争、图说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变化、图说新旧中国的外交、图说法西斯的暴行、图说二战、图说近代中国的抗争等。通过搜集大量图片资料,用图片述说历史,同学们能体验真实的历史,通过设计问题、说解说词、联想补全、大胆作出预测图、面对图片我想说等形式,既培养搜集史料的能力,又体验图片历史的直观形象性,充分拓展想象力的空间,引发情感的共鸣。

四、欣赏诗歌、散文、小说、歌曲感悟历史

“文史不分家”,中国历代文学题材多,各类文学作品灿若星海,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歌曲等艺术形式都在诉说着各朝各代各时期日战争放到中国历史中,而在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主要涉及欧洲战场及其它战场。从适合教学的角度看,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二战整体看,这种分开叙述的方法,不能充分体现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对其它战场抗击以至于最后歼灭法西斯侵略势力所起到的重要支援和配合作用也反映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二战史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缺憾。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一方面,教科书编者及有关人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要找出更好的处理教材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和讲解,以弥补这一不足。

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总结和学习二战的经验教训。

二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我们给今天的一代青少年学生讲述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让他们为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而是着眼于这样一个高度,即今天这一代青少年进入21世纪后,不仅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而且必将会对全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学习、了解历史,总结、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当二战的枪炮余声还在地球上空回荡时,就有人开始思考战争的得失,以及这场战争会给人类留下什么。几十年以来,人们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不同角度,对人类历史上的这场空前大战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总结,可以说成绩斐然。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量吸取史学界的这些优秀研究成果,以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这段历史的重要经验教训,使他们受到历史的启迪。

小制作,大收获

———地理教具制作实践与思考

潘殿平

(金湖县外国语学校,江苏金湖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理性的知识,这些抽象的知识是学生们难以接受的。生长在平原地带的学生,要学习了解雪崩、冰川、地震、火山的喷发等现象,这些地理知识把学生从日常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学生的思想要进入广阔的宇宙空间,要想象行星的运动和太阳系,熟悉地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这些单凭教师的讲述,是不够的。无论教师怎样有经验,讲得多么有趣,如果手头没有一个地球仪,就无法使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和它的运动有直观的概念;如果没有气候地图,就不可能把等温线讲解清楚,不可能指给同学们看雨量分布的情形。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和理解程度大部分取决于教师选择的教具和直观教材。地理教具有直观作用,而且形式多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配给了足够的教具,这就要求教师多想点办法,如果学校中没有足够的地理教具,就可以运用学生地理小组的力量,自己来制作教具,使教具的数量逐渐增多。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很有用处的。

一、学生制作地理教具的意义

在学习自然地理的过程中,许多知识是属于理性的,而理性知识的获得是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做”来获得经验,理性是通过不断的实践而积累增长的。

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地理知识学习与提高,并获得理性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在地理教学时,我们可以收集许多素材,将这些素材进行一些加工组织,就可以形成一些教具,如果把这些教具制作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则对地理教学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自己制作教具,不仅能帮助教师加强地理课堂的直观性,而且对学生动手具有非常有效的提升作用。看课程进行时需要哪些教具,由地理小组的学生自己来制作,这个生动的创造过程,能够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做新教具的工作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他们对塑造、着色和剪贴都很喜爱。因此这种工作不仅可以吸收能力强的、积极的学生参加,而且可以吸收那些中等的学生参加。经验证的历史。通过朗读、阅读、音乐欣赏或歌曲独唱或合唱,同学们既能欣赏艺术,又能体验屈原的无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唐朝的兴盛与衰落、元朝统治的黑暗、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西方列强对我国的蹂躏、近代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愤慨、中华民族的怒吼、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期盼、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喜悦与中华民族的腾飞……学科在历史与艺术中交融渗透,情感在历史与艺术中无声流淌,价值观在历史与艺术中得到提升。

五、以感情丰富的语言设置历史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注重“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富于感染力,和图片、文字、学生的表演相结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讲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教师可引用慈禧太后的话:“长痛不如短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话:“为什么不让中国人摆脱那些外国人,他们尽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破坏。如果他们能滚回老家去,那么中国这个国家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我郑重声明,……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我也是义和团的。”通过这两段生动的、对比鲜明的

明,那些在地理小组中热心做实际工作的学生,一般都逐渐对地理课程发生兴趣,成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地理小组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更为接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解决许多问题,发展求知欲,培养实践的技能,复习学习过的材料,并使之系统化。有时教师自己也能找到新的方法,以改善原有的教具。

二、教具制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 由于学生自己制作教具需要花费时间,有的学生得到

教具制作的任务,不是动手去做,而是想办法买现成的教具,这需要花费不少钱,会增加家长的负担。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布置制作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教具是无法买到的,在动手制作时材料应该是廉价的或者是可以废物利用,在制作教具之前先考虑好制作步骤,把准备工作做好,并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这样就不会花费很多时间。

2. 在地理小组中,一些十分起劲的学生往往包办任务,即使不是全部任务,也要包办大部分,而且是最有趣味的任务。

一般说来,这种学生不久就会对任务冷淡下来,不能贯彻到底,而且对小组中其他学生也有不好的影响。结果是小组中只剩下两三个学生担当着过重的任务。教师应该适当地分配任务,使大家的任务都是适度的,大家都感到有兴趣。给学生留作业或习题的时候,不仅应当估计这些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而且应当注意学生能不能做出来。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三、地理教具制作小组的组织原则

1.第一次要给一些容易的、很快就能完成的制作,这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愿望。也就是说,如果他喜欢塑造,就可以让他做模型。

2.进行地理小组的工作,应当没有任何的强迫性。给学生加分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把新制作的教具在教室中悬挂起来,或者在上课时分析研究,这对于那些制造教具的学生,就可以给予很大的鼓励。

3. 制作教具的工作必须具有各种形式。

各种教具必须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单靠一两种制作方法,是不能制造出所需要语言描述,揭露慈禧太后奴颜婢膝的丑恶嘴脸和马克吐温义愤填膺的对八国联军罪行的强烈谴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轻而易举地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六、以体验实际生活了解历史

生活中有历史,历史中有生活,历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让学生访问老人,畅谈古今对比;搜集布票、粮票、油票、豆腐票,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今天,从毒品的蔓延联想到虎门销烟的艰辛;全球经济化的利弊———我们生产与生活密切联系及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威胁和世界人民所肩负的责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相互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充分去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思考路在何方,以及如何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重视情境创设加强体验教学 第8篇

一、创设言语情境,促进内化发展

言语情境不单纯是师生、 生生之间交谈的课堂组织形式,作为情境教学的一种形态,它还需要具有一定情感性与教育性. 课堂语言的交流是充满激情的, 是个体之间向往的有效互动. 课堂交流活动应始终围绕着学科问题进行, 在不断的言语交流中,学生的认知获得发展,技能得到提升,陶冶情操.

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老师带来了一瓶洗涤精,与学生一同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当学生读到“洗涤精和水的混合比例为1 ∶ 10”时,有学生提出来:这个1 ∶ 10是什么意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如果洗涤精用1滴,那么就要加入10滴水;有学生认为,如果洗涤精用1升,那么水就要倒进去10升;也有学生说,1瓶洗涤精就要掺进10瓶水;还有学生指出,水的用量是洗涤精的10倍,洗涤精的用量是水的十分之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言语情境的种类不单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 事实上,我们借助于一定的教具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和自我对话, 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逐步完善,这也是言语情境的形式之一. 我们给学生呈现一定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交流,这也是言语情境的重要形式.

二、创设价值情境,诠释学科功能

小学数学课堂价值情境是指借助一定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环境, 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价值有所认同,并在不断的学习体验中强化学科功能,领略数学学科的人文魅力. 数学价值观的建立不是通过教师空洞的说教形成的,而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直接感受和接触,通过学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认同感,借助于判断、筛选、同化、拓展等活动,不断更新和改变原有的价值观,最终使得学生爱数学,主动学数学.

一位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后 ,引导学生 思考: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有学生提出,可以借助剪刀等工具,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然后折一折就知道了. 动手操作后,大多数学生都发现,自己所折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这时, 有学生拿出一个菱形,通过折叠、比较的方法证明,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学生追问: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平行四边形要有怎样的特征? 经过一番交锋,大家一致认为,平行四边形可能是轴对称图形. 归纳、演绎思想在数学课堂上纵横驰骋,数学学科的严谨、科学特点在学生思想中逐步建立.

小学生数学价值情境的创设需要有民主的教学环境,只有学生具有了自由的表达权利,面对价值情境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大家平等交流、分享感受,价值观才得以建立.这一过程往往都是要从模糊走向清晰, 从错误走向正确,从困惑走向豁然. 这还需要我们的课堂建立起一种规范的教学秩序,如听讲、发言的秩序,面对他人的困惑深入思考的习惯,发现错误能接纳他人的意见等精神品质.

三、创设艺术情境,培养数学情感

从现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我们的教学活动常常比较单调和枯燥. 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 也担负着激发学生的情志,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特长的重任.当数学课堂不断充斥着猜想、验证、想象、比较、推理、论证等活动时,这样的课堂就是艺术的殿堂.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给学生艺术化的学习情境.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用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出课题. 然后搜寻生活中与7有关的数学现象:孙悟空被关熔炉7个星期, 七七四十九天. 一个成人每天大约要喝8杯水,七八五十六,一周要喝56杯水. 《枫桥夜泊》这首诗,一行有7个字,四七二十八,全诗共有28个字. 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数字和图形,数学是和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的,数学是好玩有趣的,学生触摸到的是全方位、立体感比较强的数学.

情境体验式习作教学初探 第9篇

一、巧设情境, 开掘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的“活水”来源于生活与阅读。习作, 回归生活, 以生活为本源。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一堂语文课, 学生们正安静地在教室里阅读, 坐在窗边的孩子突然叫起来:“下雨了!”细雨如丝。我连忙让学生把窗户关上。然而, 窗户关上了, 可孩子们的心却飞了出去。教室里的孩子几乎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我灵机一动:何不抓住这雨景, 让孩子来个体验式习作呢?我慢悠悠地说, “从刚才大家的眼神和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欢, 请把你们的感受写一写, 谁写得最棒, 说明他最喜欢。我先请他出去玩。”先玩为快的冲动, 加上描写的内容是自己此刻最想表白的感受, 这一切汇聚成孩子们的写作动力。此时, 孩子们一改往日的拖拉, 快速打开笔盒, 刷刷地写了起来。

在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催促声中, 我请几个学生读自己的习作片断。获胜的孩子在同学们的注目礼中疾步走出教室, 奔进雨幕中。望着孩子眼中慢慢熄灭的希望之火, 我再次进行激发鼓动:“孩子们, 现在可以大大方方地欣赏雨景, 尽情地发挥你的想象。谁能把雨景描写得最真最好, 也可以亲近雨精灵。可以观察雨中同学是怎么玩的, 想象他此时的心情。”孩子们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于是, 又有几段稚气清新的文字脱颖而出。后来, 我看火候已到, 说:“想出去的都可以。待会儿别忘了把你和小雨的悄悄话带回来哦。”

孩子们欢呼雀跃, 迫不及待冲进雨中, 欢呼、奔跑,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趁机抓起手机, 捕捉镜头录制视频……回到教室后, 孩子们不忘我们的约定, 争先恐后要告诉我, 他们与小雨亲密接触后的感受。伴着录制镜头的回放, 孩子们侃侃而谈……教学中, 我巧借雨景, 创设了“与雨丝亲密接触”这一习作情境, 让孩子们有话想说, 欲罢不能。生活中同样蕴含着大量的习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 用心感受。只要有心, 源头活水将永不枯竭。

二、凭借情境, 观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想法。如上课例, 一阵突如其来的细雨, 看似无意实为用心的体验式情境的创设, 给了孩子们一次观察的机会, 一个小小的体验。孩子们用眼睛、耳朵、手, 乃至身体的每个部位, 去感受雨。课堂中, 引导学生真情体验, 认真观察。在观察雨景、观察他人中, 学会选择观察角度。在体验跃跃欲试的兴奋、愿望不能实现的焦灼、与雨共舞的激动后, 表达出最真实的感受。

一场雨景, 一个“我与雨丝亲密接触”的情境创设, 触发了学生们内心表达的愿望, 成就了这一次较为成功的小练笔。孩子喜欢新奇的事物, 又善于模仿, 让他们进行多种角色体验, 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也让他们体验到人间的真情与关怀, 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体验成功的幸福、失败的沮丧, 同时又解放了他们的手、脚, 孩子们乐于参与。在观察体验中, 孩子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情境速写, 即兴训练

情境体验式习作教学, 一改传统习作严肃的面孔, 把握时机,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敏锐察觉学生练笔的“冲动”, 迅速作出判断, 及时“煽风点火”, 趁热打铁, 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教学中, 我创设了“与雨丝亲密接触”这一习作情境,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 步步给学生“设套”:从刚开始孩子们上课偷瞄雨景时的“请把你们的感受写一写, 谁写得最棒, 先请他去玩”;再到孩子们觉得玩雨无望时的“观察雨景, 发挥想象, 描写得最真最好, 也可以亲近雨精灵”;最后到玩雨后的“把你玩的感受写一写”。不经意间, 为孩子们架设一座从生活通往写作的桥梁, 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激发了写作的欲望, 让学生感到"有米下锅", 有话可写, 有话要写。

片段1:雨精灵, 越过窗台, 飘进教室, 偷偷地欣赏着我们阅读。瞧它多顽皮呀, 还钻入书页中和我们捉迷藏呢!片段2:细雨绵绵, 像妈妈的手, 抚摸着我的脸, 轻轻柔柔的;又像淘气的娃娃, 钻进我的脖子, 给我挠痒痒呢。我张开嘴巴, 它亲吻我的舌头, 丝丝甜甜渗人心底。片段3:我像脱缰的小马, 冲入雨中, 尽情地奔跑, 搏击。可无论我怎么出手, 小雨总不还手。

体验:让学生与语言情境相遇 第10篇

相遇, 是非常美好的瞬间。儿童与文字背后的丰富情境相遇需在教师策略的引领下悄然实现, 当儿童不知不觉地和文字背后的丰富画面或情节拥抱的时候, 语文学习的诸多目标也将实现。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遵路识斯真。体验, 当是一条可行的“入境”之路。

一、在角色活动的体验中与情境相遇

角色互动是一种儿童自我表现的体验性活动。自我表现是儿童对自己的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等角色核心要素的表现, 它是建立在儿童亲身体验基础之上的一种表现,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这样的角色化体验。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 找到可以提供角色活动的空间, 或给予儿童模仿角色的机会, 把文本当做演员的脚本, 儿童在模仿中回味文字, 通过外在表现传达对文字情境的理解。当然这样的方式不是引领儿童和情境相遇的最好方式, 因为儿童和文本角色没有同一化, 心灵的感受将不会最大程度地和文字符号内蕴涵的情感相融合。所以, 我们提倡把文本人物“提取”出来, 把儿童置身其间, 这几乎是一种角色的镶嵌, 儿童在文字中和情境相遇, 这是真正的相遇, 语言以最丰满的立体感性形式出现在儿童的眼前。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片断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世界多美呀》) 。

课文片段: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它啄呀啄呀, 啄了很久, 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 树木是绿茵茵的, 小河是碧澄澄的……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 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 慢慢站了起来。

片段教学实录:

师:可爱的小鸡宝宝们, 你们看着这蛋壳里黄乎乎的一片, 心里怎么想的?

生: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 多不好看呀!

生:世界难道就一种颜色吗?

生:一种颜色, 太孤独了。

师 (笑) :呵呵, 一种颜色太单调了, 让你觉得孤独了!

生:我不信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师:嗯, 我也不信哪!那我们就想办法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生:好!

师示范动作:来, 用上我们的小尖嘴开始啄蛋壳啦!

师生边啄蛋壳边说:啄呀, 啄呀, 啄呀, 啄呀……

师:啊, 啄开啦!

(生欢呼)

师:小鸡宝宝, 要啄破这蛋壳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说说怎么个不容易啊?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生:啄呀, 啄呀, 一直在啄啊!

师 (笑) :是啊, 我们刚才都没有歇着呢!

生:啄了很久。

师:嗯, 时间还挺长。

生: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师:连上前面的话就更能感觉到不容易了, 再说说。

生:它啄呀啄呀, 啄了很久, 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师:那这么不容易, 可你们在啄的时候还在笑啊, 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生:我急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生:马上就要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颜色了, 我很开心!

师:我跟你们一样激动哦。虽然我们只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可是已经有了大惊喜了, 快来看啊!

师生齐读:天空是蓝湛湛的, 树木是绿茵茵的, 小河是碧澄澄的……

二、在自身观照的体验中与情境相遇

儿童虽然对我们通常呈现的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在教师帮助入境之前是不够澄明的,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对文字中的生活完全没有生活的经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儿童立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语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生活经验帮助儿童穿越文字的“生”度, 成为走进文字深处的一个入口。儿童对自身的反观是儿童生活经验的一种, 儿童在学习陌生或似乎熟悉的文字时, 他们会不自觉地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 这种对自身的观照是作为人的与生俱来的心理反映, 从哲学意义上讲, 人总在这样的自身观照中不断发现“我”的存在和“我”与世界的存在。我们的语文课堂, 教师在其间的最重要任务也是目标, 就是帮助儿童在儿童自身经验和陌生化的语言经验间 (包括历史经验、审美经验等) 建立起一座桥, 一边牵起儿童阅读, 一边牵起教师已经找到的语言情境, 让二者在桥上美丽相遇。尤其是当文本中出现了儿童的身影时, 我们就告诉儿童, 那就是你自己, 你不是在读文字, 你在看自己的故事, 那个故事也许就是呈现在儿童面前的这些文字潜藏着的那个情境。湘教版四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首诗:

不久以前, 不久以后

不久以前的一滴泪珠,

不久以后的一抹欢乐。

不久以前的一枚鸟蛋,

不久以后的跳跃飞翔。

不久以前的一个春天,

不久以后的遍野金黄。

不久以前的一个我,

不久以后的一个我,

一定很不一样。

片段教学实录:

出示:

不久以前的一个我,

不久以后的一个我, 一定很不一样。

教师范读, 同时出示相关照片。 (从前的老师, 现在的老师。)

师:这是从前的老师, 瞧, 一个在油菜地里撒欢的小丫头。

(生笑)

师:这是不久以后的一个我, 站在了孩子们身边, 成了孩子王了。

(生笑)

师:瞧瞧, 不久以前的那个我和不久以后的这个我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你长得不一样了, 原来是短头发的小孩子, 后来是长头发。

师:哦, 年龄不一样, 外表不一样, 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不久前是儿童, 不久以后是老师。

师:身份不一样了。

生:照片旁边写着的, 您现在取得了许多成绩, 还是特级教师, 还写了书。

师;谢谢你的夸奖, 你是说内涵也不一样了?

生:对的。

师:那我们同学自己呢?

出示:

不久以前的一个我__,

不久以后的一个我__,

哦, 真的很不一样。

师:同学们用这样的诗句来说说不久以前的自己和不久以后的自己吧。

生:不久以前的我又矮又小, 不久以后的我长高长胖了, 哦, 真得很不一样。

生:不久以前的我是个爱哭鬼, 不久以后的我很阳光, 哦, 真得很不一样。

生:不久以前的我不会读书, 不会写字, 不久以后的我写出了长长的文章, 哦, 真得很不一样。

……

三、在创造表达的体验中与情境相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为语文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的基本任务也是核心任务, 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实践这样的提法本身就蕴涵着儿童“亲身经历”这样的概念。课文语言形式运用于语言表达活动, 或在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和触发下调动语言储备, 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是语言运用教学的重要类型。引领儿童结合领悟课文内容、情感, 调动语言储备进行创造性表达, 将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语言形式结合起来, 使儿童的“得意”、“得言”浑然一体。儿童对教材的阅读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 当儿童没有遇见文字背后隐藏的情境的时候, 教材仅仅是一个被阅读的对象, 是它者, 与儿童的心灵没有真正地交融, 也不可能产生共鸣。只有当儿童的心灵进入了文本, 参与其间, 在文字留白处用创造性表达进行补充的时候, 他们才真正得以与那美好的情境相遇, 让符号复活还原成故事、情景和生活。创造性表达是体验中的语文实践, 也是引领儿童入境的重要途径。我们仍然以《不久以前, 不久以后》为例, 如何让儿童从“不久以前的一滴泪珠, 不久以后的一抹欢乐”这样简洁的诗行中有形象的感受, 怎样让儿童通过这两句诗的阅读就能洞悉作者创作的目的, 作者究竟要让我们知道一个怎样的哲思, 这些都需要儿童遇上情境, 才能读得通读得透。下面的教学环节给了我们一种澄明的享受。

片段教学实录:

出示前六行诗句。

师:请同学们带着时间流淌的感觉自由诵读这六行诗歌。

师:我们读到这里依然只是在读诗歌表面的文字, 读诗最重要的是读出什么呢?

生:读出诗歌的内涵。

师:那怎样才能读出藏在短短几行诗歌中的丰富的内涵呢?

生:边读边想象, 边读边让眼前出现画面……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 这已经不是用嘴巴读了, 而是用心在读。你们的办法就是要把这“瘦瘦”的诗歌变得“胖胖”的, 来, 我们试试。

出示:

不久以前的一滴泪珠,

不久以后的一抹欢乐。

师:我们先想办法把这两行诗歌“增肥”吧。

出示:把这两行诗歌的行距明显夸张地拉大。

师:把这两行诗歌的距离调得远一点, 这样就“胖”了吗?

生 (笑) :当然不是!

师:对呀, 只有把同学们刚才的好办法用上才能让诗歌变得“丰满”起来。

出示:

不久以前的一滴泪珠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不久以后的一抹欢乐

(有这么一个故事……)

师:当我们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的时候, 这两行诗就已经“胖”得很可爱了, 对吧?

师:同样的办法, 读下面的两节诗句。前后四个同学合作选择你喜欢的那两行诗歌, 把中间的那个故事讲出来。开始吧, 先思考, 再商量, 然后以小组长为代表讲给大家听。

生讨论后汇报:

生:我们讲“不久以前的一滴泪珠, 不久以后的一抹欢乐”之间的故事。那一次的英语测试, 小刚考砸了, 当他拿着试卷看着妈妈劳累的身影时, 他哭了。从此, 他每天坚持背诵英语单词, 坚持阅读英语报纸, 不久以后又一次英语单元测试, 他考出了95分的好成绩, 我们都看到他笑了。

(全班鼓掌。)

生:我们讲“不久以前的一枚鸟蛋, 不久以后的展翅飞翔”之间的故事。鸟妈妈生下一个漂亮的鸟蛋, 她为了早日看到自己的小宝宝, 每天坚持孵蛋, 小鸟宝宝终于睁开了眼睛,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使劲儿地撑破了鸟蛋, 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可是, 它却只会慢慢地、摇摇晃晃地走路, 没法飞翔, 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小鸟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不停地练习, 日复一日, 羽毛变得丰满了, 又过了些时候, 它终于展翅飞向蓝天。

(全班鼓掌。)

师:当我们在诗行间读到了这些故事, 你知道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诗人告诉我们, 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事情都会变。

生:诗人告诉我们, 随着时间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无到有, 坏的变成好的。

生:诗人还让我们知道, 要取得好的变化和成就, 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立足情感体验,创设言语情境 第11篇

关键词:情感体验;言语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7-3

语言交际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支持,任何一次言语行为都是行为主体与适当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过程、反馈相互作用的一种预设表达。语言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其学习和体验都是以情感为中介的。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1]变单向为主的言说为教学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际,并从教学相关要素的整体出发,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信息刺激能动思维,并在言语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是提高语文常态教学质量与效率、优化生成言语资源的重要策略。注意言语情境的创设,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正是语文教学的言语智性审美之所在,能很好地体现还学生以语用“权”,使教学中的积极语用不仅落到实处,更能落到深处。

一、围绕情感体验的规律,创设不同方式的情景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情感体验

生活才是激发学生开展语用兴趣之源。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的社会功能使儿童对语言的听、说、读、写、思有先天的自然性。他们的激情,他们对语言交际的冲动,是因为他们对大千世界复杂的万事万物进行了带有浪漫色彩的概括。因此,创设生活情景,构起他们天真无瑕的回忆与想象,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用智性表达的目光艺术地审视生活。教师应该选取那些典型的场景,象铺设桥梁那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的真实,进而产生言语智慧的火花,创造出融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为一体的语用审美场。

例如依据学生的欣赏水平主要反映在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上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景物时,引导学生研读习作例文《山坡上》的同时回顾欣赏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的课文内容。通过:读(感情读)、议(议美在哪里?)、画(画好词好句)、想(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说(以“我读了这段后,仿佛看到了……”和“读了这段后,我感觉到了……”等为开头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几个步骤,在回味生活的同时欣赏比较文中美的语言、美的结构、美的意境。在这一化繁为简的认识过程中,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欣赏,从熏陶中提高了鉴赏的能力,同时也理清了习作的思路,学生自觉体验、自觉探索的心理被激发得淋漓尽致。接着学生自动编组回忆生活中所见到的真实美景,并模仿作品畅所欲言,聚集了创作的欲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用能力。在言语情境中进行体验,离不开教师适时的指点、启发、描述,开展动态性对话就是要让教师在主导学生认识的过程中把握重点与方向,以利于他们充分感受形象,进而不断优化教学语境。

2.创设音画情景,促进情感体验

言语交际是个动态的过程,信息处理不但必须参照或者依赖那些已经加工过的信息,还要对即将加工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期待。[2]利用多种媒体设备,可以惟妙惟肖地提供音画情境。在充分展示情节、生动再现真实场景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跨跃时空、排除障碍,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根据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文字所描述的情境,把乐曲内容形象化。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这篇课文时,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进行情感体验,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生活观,我进行了这样的点拨和引导:“这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在春天从各地飞来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图。”然后出示放大的能促进学生理解的配音插图,利用学生的情绪,将他们带入情境:“现在请小朋友化作布谷鸟。这时候,你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美,你们要为勤劳的人们做点什么呢?”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充满了春天田野的气息,孩子们几乎全身心地倾注到了这幅画上,犹如真的成了一只只小布谷鸟,轻盈地穿行在飘荡的柳枝间、飞翔在郁郁葱葱的田野上。

音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用音画再现情景时,还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以便他们充分感受形象,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在领会文本语言意境的过程中,我们的情境创设不能只停留在情感体验的激发上,还应充分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言语内容的直观感受,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以此促进学生深化情感体验,产生积极探究的强烈愿望。

3.创设活动情景,深化情感体验

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儿童往往乐衷于凭借想象认识客观世界。这些想象经常脱离现实,极具浪漫主义的气息。正因为儿童喜欢想象、富于幻想,所以其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露性而易受暗示,因此,我们常见一些少年儿童在看电影或电视剧,尤其是动画片时,常为自己所喜爱的角色或悲伤、或欢喜、或欢呼雀跃、或担心受怕,在情不自禁时或悲伤落泪、或捧腹大笑。鉴于此,我们就可以借助创设活动情景来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清晰流畅、丰富多姿的动画功能,为儿童想象所具有的特殊夸张性提供出与伙伴交往的模拟情境。由于孩子们常常幻想自己是动画故事情节中的一员,所以再加入一些活动、游戏作为对情境创设的必要补充,使学生似乎与音乐中的朋友同甘苦、共患难,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进入角色、扮演角色,变课文中的角色为自己,必然会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拓宽他们的语言交流视野。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文本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被罩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学习形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感受语言智慧的各个方面的官能,因而学生学习的情绪得以持续高涨,印象深刻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二、创设灵活多变的情境,促进不同方式的体验

1.分层体验,循序渐进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情感体验的连续性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探索的持续性,关系着他们的进行与活动的质量,还会对他们终生的生命质量产生深刻的作用。因此,言语情境的创设需要整体的把握,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体验。

如:以语言交际为主的语文综合课性学习,可以从建立在学生资料收集基础上的言语话题介绍、语言技巧训练、智性言语表达几个阶段入手,把整个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整体情节,依据情节的发展来推动教学的进程。学生随着情节的发展从进入角色到扮演角色,在过程中完成各个环节内容的体验与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文学艺术的鉴赏也是如此。

2.寓教于乐,触景生情

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性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其产生如历其境的真实体验。这种触景生情的前提是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即能够寓教于乐。

例如,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作品和设计教学内容的情境。尤其是诸如修辞手法一类使大多数学生敬而远之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用特点相近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学习中某个知识要点。如:为在语用过程中习得健康人格,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批判性,我带领学生开展“我们的校园真美丽!”作文教学观察体验活动。在一个秋日的早晨,当薄雾笼罩苍茫大地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沐浴在校园柔和的晨光里。当远看座座雕塑隐没于霞光薄雾之中、近看细细水珠装扮得雕塑无比夺目之时,学生们顿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感叹于大自然的有如魔术师一般的造化之功。于是我与学生展开了一场“我们的校园真美丽”的习作竞赛。交流中,学生满怀钦佩之情地吸收着我在景物描写中采用的诸如通感、移情、想象等艺术的写作方法。这不仅让学生大开眼界,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抒发感情和再现感情的诸多方法,更是让学生在有感而发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表达的习惯,培养他们积极探索进取的人文品质。

创设那些易于学生理解的情景,使学生在不用过多思考的情况下便能触景生情,不但可以加快学生习得言语,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思维品质和审美认识。变简单说教为寓教于乐,也确是课堂教学语境创设的一大原因。

3.动静搭配,激情激趣

只有那些生动的情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的言语情境创设,既需要一定的动,也离不开必须的静,如静听、静看、静思等。因为一切情感体验都是有静有动,有时静中蕴含着动,有时动中也体现着静,唯有动静搭配,才能激情激趣。

例如课文《小露珠》是用生动的拟人化诗意语言来描绘小露珠的循环过程的。在进行这篇课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静静地倾听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然后再让学生静静地观察小露珠成长过程的动态画面:在碧绿碧绿的荷叶上,小露珠滚呀滚呀,慢慢地,阳光照亮了珍珠似的露珠,迎来了小青蛙等动物。然后,跟随着音乐与画面,让学生尝试在朗诵中构思自己对小露珠的认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深入细致的情感体验,而且也使大家明白了小露珠形成的科学原理,同时很轻松地记住了文中美的语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言语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语言环境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组织者、引导者都将教师隔离在语境之外。首先,教师也是参与者、言语者,参与学生的活动。对学生的言语实践与其指导,不如引导,教师的语用就是对学生语用的引导。其次,教师也是发现者、发起者,发现学生的差异,发现表达的亮点,全班进行模仿训练的发起者。继而,教师也是领头人、探寻者,利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共同探讨,带领学生步步深入,在另一个层面上,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此外,我们还应多从学生角度思考合理创设语境的问题。

1.创设情境要与教学语言互为补充

在语境创设中,当情境在孩子们眼前展现时,如果缺乏教师生动简练的语言描绘,那么孩子们往往热衷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忽略了对整个情境的感受。因此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恰当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能起到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效应。好的教学语言往往与教学情境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此,运用怎样的语言,对教师的语言组织是有着相当的示范要求的。而且还需要我们的语言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和可知性。其实,有时候适合的教学语言本身就能起到良好的创设情境的作用,所以只有那些与创设情境交融为一体的教学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创设情境要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符合

即儿童的“最近发展期”是我们创设情境和利用情境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依据。所有情境的创设不能超越学生的心理范围,应该遵循“跳一跳、摘葡萄”的原则,让学生具有体验和经历的难度值,不能跨跃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进一些类似成人学习的情境,以致学生无所适从。加德纳曾尖锐地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3]此外,创设情景还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验,切忌重理性而轻想象的成人模式。当然,情境创设合理性的另一方面是不能生摆硬套,完全沉浸于为情境而情境,从而哗众取宠,故弄悬虚。

3.创设情境要与多感官活动相融合

情景教学是将视听等多种感官活动融汇在一起的,于情于理之中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体验与判断。例如学习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我们让学生在WTV同名曲的看、听、唱、评中逐步探讨对诗歌的内涵。由于着眼于“视”“听”结合的形式,将形象思维引入课堂,结果一下子就激活了课堂,学生情绪亢奋,思维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对话方式不但能对文本内容进行虚、实的转化,呈现意境,还能促进动、静之间的和谐融合,活化意境,进而促使整体与局部的组接。这就是多种感官交汇作用所产生的功效,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提高了体验文本语言的能力和对言语表达的实际欣赏水平。

4.创设情境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如在学习《雪儿》一课时,我让学生联想并创编雪儿走后的故事,有学生为凸显“我”的重要作用,编出了最终“雪儿”因离开“我”而冻饿致死的结局。诸如此类海阔天空的想象实际上偏离了课文原有的价值取向,让人倍感别扭,不善不美。进一步的探讨交流后,学生终于认识到了语言文字更高层次的追求乃是“真善美”的艺术统一。语文学习,最终要感受体验并创造出学生内心的美,这本身就是人更高层次的一种需求。

审美冲动在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里都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时期。创设情境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体现合理的价值诉求,实现言语与语境的整合,为的是进一步拓展开学生表现生活、认识自我的充分表达的空间,体现“教学即创造新知”、“教学即精彩观念的诞生”的利于课堂和谐发展的理念。

5.创设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紧密配合

老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控制情境导入的时机,把握情境导入的节奏、逐步展开和延伸情境。如:在学习《赶海》这篇课文时,一些学生对“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这句话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这句话强调了“我”对“这支歌”的喜爱之情。于是我紧抓“这支歌”这一错误,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解读“这支歌”对“我”接下来的回忆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探索如何寻找文章线索的学习中,并热烈的讨论,大胆的尝试,独立的操作,积极地思考……最终学生认识到了这句话中最为重要的原来是“趣事”这一词语,并理解了课文的文脉所在。语用需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这样才能实现由感性愉悦到理性体验的转化,才是真正产生精神的“享受”。

6.创设情境要与科学的手段相结合

教学中,包括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内的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智性言语生长方面的情感体验,老师就必须注意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从而借助这种组合更好地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和优势。如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先把要读的内容在学生朗读时用录音完整准确地录下来,授课时结合投影,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练习,待学生完成得差不多时,我再放不同版本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评判。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品评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在充满思辨气息的言语氛围中为达成自己语言交流预期而不断尝试突破自身的语言表达瓶颈。各种不同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使用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应有的作用,同时,又要十分注意多种教学媒体的结合,发挥其整体综合效能,这样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情境不是课堂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从而开启课堂言语交际大门的一把钥匙。如果说情境是条船的话,那么老师就是这条船上的导游,带着学生游历语用的广阔海洋;而学生,则是划船的桨手,要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用及语用审美素质;我们的目标,则永远锁定在那无限风光的远方。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吴炳章.生成整体论:语用学研究的新范式[J].外语学刊总第142期第60页.

在创设的情境中探究、体验、感悟 第12篇

在数学教学中, 要根据所教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为基础来创设问题情境。可能是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件实物、一个模型、一个情景图、一项运动、一个动作等作为我们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只要用得恰当, 都能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之中, 主动探究, 在开放性情境之中学习, 多渠道地索取知识, 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避免超前, 防止滞后, 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 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

例如, 教学“秒的认识”片断。

播放视频:在去年的“六一”举办的50米赛跑中, 我班的同学获得第一名。 (播放时让学生拍手数数)

师:像这样的短路比赛, 往往不到1分钟, 表示这样短的时间, 通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师:你们今年除夕之夜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吗? (课件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场景) 请说说此时钟面上是几时几分?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师生一起倒计时:10, 9, 8, …, 2, 1。

师:刚才我们数的10到1用了多少时间?

创设这两个情境, 让学生对秒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思考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错误的想法, 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 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 然后因势利导, 让学生认识到秒表示比1分还要短的时间。

二、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步步深入, 从而掌握新知识。

师:说说在日常生活中, 你看见过哪些地方也是以秒来计量时间的?你还知道关于秒的哪些知识?

师:我们来感受秒针“滴答”的声音。 (课件播放“滴答”声)

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用手拨动 (钟面模型) 秒针, 其他同学说说秒针走几格, 是几秒?

学生可能有几种说法: (1)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2小格是2秒, 走3小格是3秒…… (2) 秒针走1大格是5秒, 走2大格是10秒……

师: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从5走到8走了几秒?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内练习:由组内1人问, 其余答, 秒针从几走到几是几秒?

师:报一个秒数, 请学生回答秒针从几走到几。

通过课件展示, 钟面模型演示, 教师诱导, 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丰富了学生对秒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练习,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秒针走1圈是60小格, 也就是60秒, 这时分针走小格, 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学生体验1分钟: (1) 闭眼感受1分钟的长短, 聆听钟表的“滴答”声。 (2) 看着钟表体验1分钟的长短, 轻声数秒。 (3) 体验1分钟能做些什么? (如:写字、写数、拍手、默读课文等) 做完后向大家汇报。

上一篇:施工干扰下一篇:态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