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2024-08-13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精选7篇)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第1篇

关键词:CT,胰腺黏液性囊腺瘤,诊断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是临床中认为有潜在恶性倾向的病变, 对其应做到早期的诊断及治疗。临床中多无明显症状, 故对其诊断要做到早期存在一定困难。除血液生化检测外, 影像学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中较为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其中影像学检查的种类较多, 检查效果存在一定差异[1]。本文中我们就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观察,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4例, 女性13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 (51.9±4.8) 岁, 手术病理证实: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13例, 不清楚4例;有钙化者7例, 无钙化者10例;囊壁厚度在2mm以上的厚壁者9例, 囊壁厚度在2mm及以下的薄壁者8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且签署了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将17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于手术前日分别采用B超和CT进行检查。其中B超检查采用Aloka-140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为3.5MHz, 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于腹壁进行检查, 饮水后再取坐位进行检查。然后于1h内再采用CT进行检查, 采用东芝Asteion VF高速单螺旋CT仪进行检查, 造影剂采用优维显注射液100mL。注意检查均由科室内的资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并由资深医师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将17例患者的B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并将其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需要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数据选用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 其均为计数资料 (率的形式表示) , 同时均进行卡方检验处理, 并且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B超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定位准确16例, 定位准确率为88.89%, 误诊3例, 误诊率为16.67%;CT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定位准确18例, 定位准确率为100.00%, 误诊1例, 误诊率为5.56%;CT定位准确率高于B超, 误诊率低于B超,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B超检查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边界清楚者1 0例, 准确率为76.92%, CT检查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边界清楚者12例, 准确率为92.31%, CT明显高于B超,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B超检查显示有钙化者5例, 准确率为71.43%, CT检查显示有钙化者7例, 准确率为100.00%, CT明显高于B超,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B超检查显示厚壁者7例, 准确率为77.78%, 薄壁者6例, 准确率为75.00%, CT显示厚壁者9例, 准确率为100.00%, 薄壁者7例, 准确率为87.50%, CT均高于B超,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在胰腺疾病中所占比例较低, 同时其具有潜在的恶化倾向, 故临床对其重视程度较高, 临床中多数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 往往至病灶发展较大, 对周围产生一定压迫后方被发现[2], 另外, 临床中体检中检测患者的某些血液指标对其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再者, 影像学检查方法也是筛查诊断的重要方式。以往较多研究显示[3], B超对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同时较多研究认为其可以作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首选方法, 但是其也存在较多不足, 如误诊率等仍旧较高等等。另外较多研究认为, CT是诊断本病的更佳的方法[4,5]。

本文中我们即就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 发现其较B超在较多方面显示出优势, 如在提高定位准确率及降低误诊率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 而且其对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病灶有无钙化及囊壁厚薄等的诊断效果也更好, 综合这些优势, 说明其在本病的大体诊断及细节诊断方面的优势均更为突出。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对于各个细节的分析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伟中, 曾蒙苏, 周建军, 等.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42 (3) :298-301.

[2]Berman L, Mitchell KA, Israel G, et al.Serous cystadenoma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ncreatic duct:an unusual 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entity[J].J Clin Gastroenterol, 2010, 44 (6) :e133-e135.

[3]林晓珠, 陈克敏, 吴志远, 等.CT能谱成像在鉴别胰腺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8) :713-717.

[4]Kim SH, Lim JH, Lee WJ.Macrocystic pancreatic lesions: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from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cysts by CT[J].Eur J Radiol, 2009, 71 (1) :122-128.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第2篇

关键词: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多层螺旋CT

目前, 胰腺囊腺瘤以及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而两者的生物学特点不同, 治疗方案与预后也不同[1], 所以术前确定胰腺囊性肿瘤的性质就尤为重要。该研究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间患者50例进行对比研究, 旨在分析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认证为黏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28例列入黏液组, 男性4例, 女性24例, 年龄32~68岁, 平均 (52.3±3.6) 岁;浆液性囊腺瘤22例列入浆液组, 男性8例, 女性14例, 年龄28~72岁, 平均 (48.6±4.1) 岁。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账36例, 恶心呕吐16例, 纳差28例, 触诊见中上腹包块者8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进行检查前至少要保持空腹8 h, 然后在扫描前20~30 min给予病人饮水600~1 000 m L, 患者呈仰卧位, 自膈顶至盆腔上缘行上腹部平扫, 随后经肘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碘海醇约100 m L后进行增强扫描[2]。

1.3 观察指标

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学诊断医师对两组患者MSCT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包括病灶部位、病灶形状、囊腔直径、囊腔分隔、囊壁强化、病灶钙化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黏液组与浆液组在病灶部位、形态、囊腔直径>2 cm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黏液组与浆液组在病灶囊腔有无分隔、囊壁有无强化、病灶有无钙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 (CT图像比较如图1~8) 。

图 (1) ~ (4) 黏液性囊性肿瘤CT扫描 (见于胰体尾, 卵圆形, 囊腔较大, 囊壁有强化) ;

3 讨论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50例手术病理认证的胰腺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征象对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发现黏液组病灶主要发生在胰体尾, 以圆形居多, 且囊腔相对较大;而浆液组病灶则主要发生在胰头颈部, 呈分叶状多, 囊腔体积较小。两组病灶在发生部位、形态、最大囊腔直径具有显著差异, 有关报道[3]两组病灶部位、形态没有统计学差异, 这与该研究不同;而在病灶的囊腔有无分隔、强化及钙化方面对鉴别帮助不大, 与上述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图 (5) ~ (8) 浆液性囊性肿瘤CT扫描 (见于胰头颈, 分叶状, 囊腔较小, 囊壁有强化) 。

由于胰腺囊性肿瘤相对少见, 未行手术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例又被除外, 入选病例较少, 放射科医生对CT征象判断亦有误差, 都可能对该研究结果产生影响[4], 所以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病理科协作, 重点随访观察, 提高术前CT的诊断正确性。

目前常用的胰腺囊性肿瘤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MRI、PET及肿瘤标记物检测等[5]。多层螺旋CT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应用方便等特点, 成为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超声易受肠道气体干扰及检查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经验密切相关, 难以作出准确的诊断[6];MRI、PET检查费用昂贵, 也难以普及;肿瘤标记物检测是有创检查。由此, 临床主要采用CT检查来明确病灶部位、大小、性质等, 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参考文献

[1]Colonna J, Plaza JA, Frankel WL, et al.Serous cystadenoma of the pancreas: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33 patients[J].Pancreatologu, 2008, 8 (2) :135-141.

[2]丁汉军, 杨蕊梦, 吴梅.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2 (2) :73-76.

[3]鞠志国, 鲁宏, 朱晖, 等.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的多层CT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 (1) :19-22.

[4]程伟中, 曾蒙苏, 周建军, 等.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42 (3) :298-301.

[5]朱跃强, 白人驹, 孙浩然, 等.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5 (3) :1001-1005.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腹膜黏液瘤2例 第3篇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50岁。以自行扪及下腹包块6 d,于2006年1月5口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月经规则,孕3产3。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子宫左附件可触及一约20 cm×18 cm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好。B超所见:左附件区可见20 cm×16 cm×15 cm液性暗区,包膜完整,内有分隔。子宫直肠陷窝处可见约30 cm×2.5 cm液性暗区,提示:盆腔囊性占位。肿瘤四项:甲胎蛋白3.83μg/L;癌胚抗原20.87μg/L;糖类抗原CA-199 4.62 U/ml;糖类抗原CA-125 18.50 IU/L。初步诊断:盆腔囊性占位(左侧卵巢囊肿)。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少量淡黄色腹水,内含胶冻状大小不等多个团块吸出约300 ml,左侧卵巢囊肿呈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约20 cm×15 cm×13 cm,已有2个长约1.5 cm破溃口、有胶冻状囊液溢出,完整取出瘤体,钳夹蒂部,切下打开瘤体探查:见多个房腔,囊腔内壁光滑,未见乳头生长。再次探查腹腔见:子宫正常大小,右侧卵巢正常,膀胱反折腹膜、后腹膜、双侧输卵管、右侧卵巢上有许多胶冻状黏液黏附其上。诊断:左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腹膜黏液瘤。因患者已到围绝经期,故行子宫全切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及减瘤术。术后病理:左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于2008年9月12口再次以食少、纳差半年、腹胀1个月入院。人院查体:T 36.8℃,P 90次/min,BP 110/80 mm Hg。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四诊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未触及包块,扣实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妇科检查:残端光滑,子宫缺如。B超示大量腹水,CT示腹盆腔大量积液,待除外卵巢癌;肝、脾被膜下多发囊实性占位,不除外转移瘤。肿瘤四项未见异常。腹水病理学意见:大量的红细胞及中量的淋巴细胞,末查见肿瘤细胞。初步诊断:肝、脾被膜下多发囊实性占位,不除外转移瘤;腹膜黏液瘤。为解决患者腹胀症状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全腹大量血性黏稠胶冻状腹水,吸出腹水见盆腔、后腹膜、肠系膜表面均可见广泛颗粒成团胶冻结节病灶,大网膜已被同样病灶完全浸润、变硬。肝脏膈面同样病灶侵犯,脾区未见正常的脾组织,只见被胶冻状组织包裹的肿块。初步诊断:腹膜黏液瘤复发。行减瘤术,吸出腹腔血性黏稠胶冻状腹水5500 ml。尽可能清除肝脏膈面病灶,切除横结肠以下大网膜,脾区因包裹组织紧密,清除部分胶冻状组织,清除盆腔、后腹膜、肠系膜表面颗粒成团胶冻结节共计2000 g。术毕腹腔内给予卡铂400 mg,稀释于温生理盐水500 ml中注入腹腔。术后病理:镜下见大量的黏液纤维和脂肪组织及少许淋巴细胞。患者术后腹胀减轻,饮食正常出院。于术后3个月再次复发,停止治疗。

病例2,患者,52岁。以自行扪及下腹包块1个月于2004年10月10日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月经规则,孕0产0(无生育)。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子宫左前方可触及一约15 cm×13 cm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良好。右侧附件区触及不满意,B超检查所见:子宫左前方可见15 cm×15 cm×13 cm液性暗区,包膜完整,内有分隔,右侧附件区可见8 cm×8 cm×6 cm液性暗区,包膜完整,内有分隔。提示:双侧卵巢囊性肿物。肿瘤四项未见异常。初步诊断:双侧卵巢囊性肿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未见明显腹水,左侧卵巢囊性增大呈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约16 cm×15 cm×13 cm,包膜已有破溃口,有胶冻状囊液溢出,左侧卵巢囊性增大呈圆形,直径约8 cm,包膜完整,膀胱反折腹膜、后腹膜、双侧输卵管、右侧卵巢上有许多颗粒成团胶冻状黏液黏附其上。初步诊断:双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腹膜黏液瘤。因患者已到围绝经期,故行子宫全切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及减瘤术。术后病理:双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于术后一年半复发,因经济条件有限停止治疗。

2 讨论

黏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圆形卵圆形,体积较大,表面光滑,灰白色,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黏液,含粘蛋白和糖蛋白,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恶变率5%~10%,偶可自行破裂,瘤细胞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黏液,在腹膜表面形成胶冻状黏液团块,极似卵巢癌转移,称腹膜黏液瘤。瘤细胞呈良性,分泌旺盛,很少见细胞异型和核分裂,多限于腹膜表面生长,一般不浸润脏器实质。它只和腹腔脏器抢占腹腔有限的空间,最后挤压腹腔正常脏器而致腹胀、肠梗阻、进食困难等。属于良性疾病恶性损害。

2.1腹膜黏液瘤有效治疗方案

腹膜黏液瘤目前尚无有特效的治疗办法,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最大限度地减瘤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一定要有减瘤术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它不但不能很好地抑制肿瘤,反而会给后面手术增加不安全的风险,应当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清除腹腔内的肿瘤,这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

2.2黏液瘤存在或出现的形式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1995年至今共收治8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 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 (51±16.8) 岁。8例患者均存在腹部进行性肿大、腹胀、腹痛、腹部包块, 消瘦、纳差3例, 腹水征阳性5例, 3例患者CEA、CA-125略升高。查体均有不同程度腹部膨隆, 腹壁有揉面感, 其中3例腹壁触诊有如硬橡皮感。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有肿块者7例,

1.2 检查与治疗方法

1.2.1 影像学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和CT检查, 两种检查结果均提示腹部包块呈不均质囊性和 (或) 不均质腹水。

1.2.2 治疗: (1) 手术治疗:8例均行减瘤手术, 采用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取腹部正中切口。3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腹膜黏液腺瘤清除术+阑尾切除术, 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腹膜黏液腺瘤清除术+阑尾切除术, 术中均尽可能切除所有病灶, 清除黏液及胶冻样物。 (2) 辅助治疗:有5例术后未行治疗, 3例术后均行腹腔化疗, 化疗药物为顺铂50 mg/m2。

2 结果

2.1 术中所见:术中均见腹腔内大量果冻样黏液性淡黄色腹水, 6例子宫正常大小, 2例子宫多发小肌瘤, 直径最大约3 cm, 3例双侧卵巢均增大, 直径10~16 cm, 5例单侧卵巢增大, 直径11~14 cm, 囊肿均已破, 囊壁呈多房性、灰白色, 可见从破口处多量果冻样黏液性组织流出, 肝、脾、脾、腹膜表面有果冻样黏液性泡状组织。

2.2 病理结果: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腹膜) 假黏液腺瘤。

2.3 随访:5例术后未行治疗均已死亡, 1年内死亡3例, 最长存活达3年, 3例术后均行腹腔化疗, 1例存活达2年, 2例各为2009年9月及2010年10月手术+腹腔化疗存活至今。

3 讨论

黏液性囊腺瘤属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一种类型, 发病仅次于浆液性肿瘤, 二者均发生于卵巢表面上皮。黏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发作, 瘤体为多房, 腺瘤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 且肿瘤直径可长至50 cm, 多发于30~50岁, 恶变率为5%~10%。

对于腹膜假性黏液瘤的病理起源主要倾向于阑尾黏液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3], 我院妇科的8例病例均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来源的腹膜假性黏液瘤, 因我科术中如发现腹膜假性黏液瘤来源为阑尾转至腹外科治疗。

腹膜假性黏液瘤致病机制目前还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是由卵巢黏液性囊肿、阑尾黏液囊肿破裂导致黏液流出所致[4], PMP黏液的腺癌或囊肿原发瘤破裂后瘤细胞不经淋巴管或血管扩散, 而是进入腹腔, 植于腹膜或腹腔脏器表面, 黏液中的上皮细胞可刺激腹膜, 引起炎性反应, 形成弥漫性转移灶, 但一般对脏器实质性没有损伤。另外, 黏液大持续分泌可大量积累在腹腔内, 形成胶样黏液, 造成胶质状腹水, 称为“胶腹”。大量黏液可能经血流和淋巴管转移性扩散, 瘤细胞约45%源于卵巢, 29%源于阑尾。病灶破裂后黏液的聚集也可导致腹腔不断产生黏液性物质, 纤维组织增生产生广泛粘连。

目前, 腹膜假性黏液瘤治疗上, 一般认为手术切除病灶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即设法根除卵巢、阑尾等病变, 并尽可能清除腹腔内黏液物质, 但病程较长者, 切除全部病灶是十分困难的, 且这种治疗并不彻底, 肿瘤细胞仍能残留在腹腔内残角, 肠系膜根部和盆底等位置。所以, 如何在手术后彻底清除癌细胞、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化疗起到的效果得到很多患者肯定[5], 化疗分为病灶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 由研究认为, 采用切除病灶外加腹腔内化疗是最有效的方法[6], 本研究对其中3例采用手术清除病灶治疗加腹腔内化疗辅助治疗后, 1例存活达2年, 2例各为2009年9月及2010年10月手术+腹腔化疗存活至今, 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和病死率。且仍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腹膜假黏液腺瘤是一种继发性病变, 应以预防为主, 首先要提高诊断率, 避免囊肿自发破裂;术中应注意肿瘤切除的完整性, 不强行剥离囊肿, 避免囊肿破裂, 一旦破裂应立即吸净黏液并反复冲洗, 必要时行腹腔化疗灌注;一旦确诊为假黏液腺瘤, 尽可能切除原发灶及清除腹腔假黏液腺瘤和胶状物, 并配合腹腔灌注化疗。

参考文献

[1]Sugarbaker PH.Pseudomy xoma Per itonei A Cancer W hose Bi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distribution Phenomenon[J].Ann Surg, 1994, 219 (2) :109-111.

[2]Witham G, Willard C, Ryan-Woolly B, et al.A study to explore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of 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pseudomyxoma peritonei[J].Eur J Oncol Nur, 2008, 12 (2) :112-119.

[3]Mukherjee A, Parvaiz A, Cecil TD, et al.Pseudomyxoma peritonei usually originates from the appendix: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Eur J Gynaecol Oncol, 2004, 25 (4) :411-414.

[4]Toshiyuki K, Takayoshi H, Takuji F, et al.Survey on the incidence and management of pseudomyxoma peritonei in Japan[J].Gan Kagaku Ryoho Cancer Chemother, 2013, 40 (8) :1043-1048.

[5]A rjona-Sanchez A, Casado-Adam A, Sánchez-Hidalgo JM, et al.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pseudomy xoma peritonei treated by 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J].World J Surg, 2013, 37 (6) :1263-1270.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19例超声分析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我院2 01 2 年1 月至2 01 4 年12 月术后病理诊断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患者19 例, 其中男10 例, 女9 例;年龄20~79 岁, 平均54 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19 例, 发热9 例, 恶心呕吐5 例, 消瘦1 例;右下腹触及包块4 例。19 例均行阑尾切除, 增加回盲部部分切除3例。术中可见阑尾肿胀, 其中5 例附有脓苔, 与周围组织粘连, 腹盆腔内有渗液;见阑尾根部扭转720 度, 阑尾头部肿胀瘀血发黑1 例;阑尾穿孔1 例。伴假黏液瘤形成10 例, 急性慢性阑尾炎8 例, 钙化1 例。

1.2彩超声像图表现均为单一病灶, 表现为右下腹肿块, 多数肿块与阑尾或盲肠相连, 无蠕动性, 呈囊性, 其中肿块较大, 下缘位于右侧盆腔2例。病灶长径19~101mm, 平均57.2mm;横径8~50mm, 平均23.8mm。肿块边界清晰15例, 边界模糊4例;形态呈类圆形2例, 呈条状、管状或葫芦状17例。肿块横径小者形态与肿胀阑尾相似, 腔内有积液;肿块横径大者形态呈管状或葫芦状, 腔内液体较多 (图1) , 液体内可出现点状或片状强回声漂浮, 也可出现絮状带状低回声 (图2) 。壁厚1~6mm, 壁上均未见结节。包块内部为均匀低回声3例 (图3) , 肿块内有液体16例。阑尾腔内有粪石强回声1例。下腹腔见少量积液1例。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壁上有少量点状血流10例, 病灶未测出血流9例。

2讨论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为阑尾真性肿瘤, 好发于阑尾中段, 显微镜下见囊壁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增生明显, 可呈乳头状突起形成腺瘤性息肉, 上皮细胞有时有一定的异型性。腺瘤或炎症阻塞阑尾, 使黏液潴留腔内, 黏液可穿透到浆膜层, 瘤细胞可脱落种植在阑尾周围及腹膜, 形成腹膜假黏液瘤。有时可伴有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临床上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并发症包括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腹膜假黏液瘤、癌变、继发感染、破裂扭转等, 所以对此病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笔者根据本组资料及相关文献研究[2,3,4,5], 总结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声像图特点:① 右下腹单一病灶, 肿块呈囊性;② 肿块与阑尾或盲肠相连, 无蠕动性;③ 肿块平均横径大于20mm, 形态有条状、管状、葫芦状;④ 囊内液体可有点状、片状强回声漂浮, 或絮状、条带状低回声;⑤ 壁厚度较均匀, 壁上偶有结节;⑥ 彩色多普勒肿块壁上测出少量血流, 或未测及血流。

临床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主要鉴别疾病包括:① 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成人阑尾横径大于6mm时可考虑阑尾炎, 阑尾壁层次一般清晰, 腔内液体少, 可有粪石或虫卵强回声, 阑尾横径小于20mm。阑尾脓肿肿块多为混合回声, 边界不清晰, 内有肿大阑尾、壁层次模糊, 肿块内另有透声差的液性区。② 阑尾黏液性囊腺癌, 肿块较大, 囊壁及内分隔厚薄不均, 可有壁结节, 早期发生腹膜种植形成腹膜假黏液瘤, 可能有癌胚抗原、癌抗原125 升高。③ 右卵巢囊性病灶, 如卵巢囊腺瘤、卵巢畸胎瘤、卵巢嚢肿。肿块位于右侧盆腔, 位置低, 与输卵管延续, 多呈球形, 囊内液性区可透声好, 也可有细密光点或分隔带, 可呈多房性或有壁上结节。畸胎瘤有脂液分层、瀑布征、落雪征等特殊表现与之区别。④ 右输卵管积液, 患者有盆腔炎病史, 肿块形态一般为迂曲条状, 壁是输卵管壁结构, 与子宫相邻。⑤ 腹腔包裹性积液, 患者多有外伤、炎症或手术等病史, 液体内有分隔, 根据病史易与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区别。⑥ 右侧巨输尿管, 输尿管与肾盂相连, 仔细向下探查可发现其与膀胱相连或狭窄位置。⑦ 肿大淋巴结, 本组有2 例大小约20mm类圆形低回声结节, 需与淋巴结鉴别, 用高频探头可更清晰观察淋巴结内皮髓质结构, 并用彩色多普勒淋巴结可测及血流, 而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内部多数不能测及血流。⑧ 肠系膜囊肿, 最多见为小肠系膜囊肿, 位置较阑尾高, 活动度大, 形态多为类圆形, 囊壁薄, 囊内液透声好。⑨ 肠重复囊肿, 最多发部位为小肠, 形态多为类圆形, 壁肌层低回声, 多数无蠕动性。

[本文图片电子版请登录中国乡村医药网 (www .crmp.cn) 读者作者编者栏目]

参考文献

[1]冯立新.阑尾黏液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及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诊断[J].河北医药, 2009, 31 (22) :3129.

[2]袁振, 杜永强, 钱永.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误诊巨输尿管1例[J].罕少疾病杂志, 2013, 20 (6) :59.

[3]余颖萌, 陈金金, 包凌云, 等.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7) :1116.

[4]陈雅玲, 曾炜, 常才.阑尾黏液性肿瘤超声表现3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 21 (4) :311.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第6篇

关键词: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超声诊断,误诊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术前诊断难度较高, 因此术前临床诊断中存在很高的误诊率[1]。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少见, 且临床报道中也不多见[2,3]。通常情况均是在手术过程中发现, 术前的诊断准确率较差。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08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2482例阑尾手术患者, 其中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482例阑尾手术患者, 其中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 男2例, 女4例, 患者年龄最大71岁, 最小46岁, 平均 (58.7±5.3) 岁。患者临床症状以腹胀、右下腹疼痛、触及包块为主。

1.2 方法

使用日本日立EUB-5500型、日本HI VIISION AVIUS、日本HI VIISION PREIRUS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 腹部探头频率是2~5 MHz, 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8~12 MHz。通过超声仪检查患者腹部, 并嘱咐患者在检查时, 需保证膀胱的适度充盈, 对患者右下腹、腹部、肿块等进行多切面的细致检查, 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包块以及包块的形状、边界、位置、血液供应、大小以及内部回声等, 观察患者包块周围是否存在积液, 若是存在积液, 需观察积液量, 对患者肠系膜位置的淋巴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声像图检查

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 患者肿瘤处在右下腹部位, 位于盲端与盲肠之间, 大小不同, 形态多为长条状或是椭圆形, 呈现单房或是多房, 纵径在5~12 cm, 横径在2~7 cm, 肿瘤壁厚, 且光滑, 不存在粗糙感, 透声性不好, 且周围存在发炎迹象, 无网膜包裹, 肠系膜位置未见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类型如下: (1) 混合性不均质回声型:声像表现主要是囊性回声, 包块壁较厚且不规则, 少数存在不规则的乳头状突起与斑片状强回声; (2) 实质性回声型:包块边界较为清晰, 但内部回声不均匀, 且偏实; (3) 囊性回声型:包块壁规则且壁厚正常, 囊液存在良好透声; (4) 条索状回声型:主要以条索状、管状回声为主, 位于盲端与盲肠之间。

2.2 术前超声检查

由于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属于临床中较为少见的病症, 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 再加上超声表现不一, 临床症状不典型, 因此误诊率较高。在本次探究过程中, 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 仅有1例患者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2例患者误诊为右下腹包块, 1例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2例患者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

2.3 病理资料与临床手术

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且在手术过程中, 在患者回盲部均存在囊实性或是囊性肿块, 表面呈现炎症与充血状态, 少数患者存在脓苔, 且和周围肠管相粘连, 质地较软, 肿块剖开内部组织是胶冻状, 内壁属于毛糙或者是光滑, 存在局限性增厚, 有的向内隆起, 少数结构属于乳头样增生。6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均是阑尾黏液性囊腺瘤, 个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钙化与异型增生。

3 讨论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少见, 发病率较低, 占阑尾手术切除总数的0.20%~2.01%[4]。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腺上皮表现出腺瘤性或者是不典型增生息肉, 对阑尾造成阻塞, 导致粘液潴留在患者阑尾腔中。肿瘤能够将浆膜层穿透, 以腹膜后黏液性或是阑尾周围存在肿块为主要临床症状, 患者还可伴有结肠肿瘤与卵巢粘液囊腺瘤。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在临床上的症状不明显, 普遍是在体检或者是其他手术治疗中发现, 且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并发症与阑尾炎症状较为相似[5]。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主要是因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多并发肠坏死、肠套叠、坏死出血、肠梗阻以及髂静脉栓塞。囊肿破裂会导致患者腹腔出现癌变或是种植性假粘液瘤变。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彻底难度较大, 会给患者带来长时间的痛苦, 5年生存率低于20%, 因此大部分学者均认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偏向于恶性。在临床治疗中,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因此需保证患者病灶切除的完整性, 因此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早期诊断与诊断准确率极为重要,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见图1。

注:左图箭头所示病灶内钙化, 右图箭头所示与盲肠相连处

我国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诊断中, 普遍使用超声手段进行检查, 但是超声在探查过程中, 虽能够发现肿块, 但是无法确诊, 也无法通过诊断标准进行明确。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过程中, 需注意以下几项: (1) 肿瘤常见于患者右下腹, 且肿瘤位置较为固定; (2) 肿瘤多属于多房或者是单房, 形状多是椭圆形或是长条状; (3) 肿块位于盲端与盲肠之间, 肿瘤壁上的血流量较少, 局部存在点线状的血流信号; (4) 肿块大小各异, 横径普遍>2 cm; (5) 肿块壁较厚且光滑, 内部具备絮状光点、透声差等特点, 少数存在钙化趋势; (6) 肿块附近存在炎症, 且反应较小, 不存在网膜包裹, 肠系膜位置没有重大淋巴结的存在[6]。在本次探究过程中, 2482例阑尾手术患者中, 包括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 均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现, 在回盲部发现囊实性或是囊性肿块, 表面呈炎症与充血状态, 部分患者存在脓苔, 且和周围肠管相粘连, 剖开内部属于胶冻状组织, 内壁或毛糙或光滑, 存在局限性增厚, 有的向内隆起, 少数结构属于乳头样增生。6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均是阑尾黏液性囊腺瘤, 个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钙化与异型增生。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主要是与阑尾炎进行鉴别。在超声诊断中, 阑尾炎主要是阑尾增大, 横径一旦超过6 mm, 即可判定为阑尾炎, 一般情况下, 阑尾肿块一般均<2 cm, 且存在层次清、壁厚以及黏膜下明显增厚等特点, 肿块内部不存在回声区、虫卵以及粪石等回声团块, 患者腹腔中存在肠系膜淋巴结或者是积液。阑尾周围脓肿的包膜不完整, 或者是网膜、腹膜以及肠管等, 且形态不一, 多包裹于患者阑尾, 周围存在网膜包裹, 肠系膜中存在肿大淋巴结, 同时女性患者还需区别于卵巢囊肿, 女性患者右侧盆腔中存在清晰分界的卵巢组织, 即可用于判别[7]。

通常情况下,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都是在术中或者是术后进行确诊的, 术前确诊的难度较高, 且误诊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在临床治疗中,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较为少见, 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经验较为缺乏, 本次探究中的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 5例患者出现误诊现象, 误诊率为83.3%, 其中2例患者误诊为右下腹包块, 1例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2例患者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与卵巢肿瘤、结肠肿瘤同时存在的话, 大大增加临床诊断难度;若是患者存在蒂扭转, 其和盲肠相连位置无法清晰显示, 而在穿孔过程中, 又会造成患者周边组织的粘连, 形成假粘液瘤, 和包裹性积液、阑尾周围脓肿的鉴别难度较大, 因此误诊率较高。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 笔者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08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82例阑尾手术患者, 其中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 由超声进行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表现不一, 临床症状不典型, 因此误诊率较高。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 仅有1例患者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超声诊断准确率是16.7%, 误诊率是83.3%, 与张颖凤[8]的探究结果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 术前诊断误诊率较高。超声诊断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肿瘤的位置、器官、大小、形状、周围组织以及粘连情况等信息, 医务人员需与患者临床诊断、表现等进行结合, 以全面诊断, 降低患者的误诊率, 保证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娜, 吴鹏西, 周锋盛, 等.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表现与误诊原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4 (12) :2029-2031.

[2]曹立昆, 田国华, 杨国民, 等.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J].疑难病杂志, 2013, 47 (12) :969-970.

[3]孙佳丽.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探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38 (19) :71-72.

[4]林春梅.超声诊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80例符合率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20 (15) :3686-3687.

[5]张志鹏, 唐科, 廖辉军, 等.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诊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1, 18 (9) :1016-1018.

[6]罗庆华.阑尾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0) :58-59.

[7]张希宝, 张少军, 宋向飞.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43 (15) :51.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第7篇

患者, 52岁, G2P1。因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术后3年, 再次发现盆腔包块2周, 于2008年12月5日收住我院。患者9个月前出现排便习惯改变, 就诊外科, 肛门镜检查为Ⅰ度内痔, 并作对症处理。50天前骶尾部疼痛, 2周前B超检查提示上次术后的阴道断端上方包块, CT和ECT检查提示复发转移瘤。患者近期无阴道流血、排液、尿频等。体重减轻2 kg。母亲患直肠癌, 已去世。

18年前患者因左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在外院行左侧附件切除术;13年前左侧附件区囊肿, 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 病理检查为左侧阔韧带囊肿。3年前, 因右下腹部呈持续性疼痛3周于2005年9月17日入我院。入院后妇科检查, 于右侧附件区可触及8 cm包块, 有压痛。肿瘤标志物:CA125 26.42 KU/L, 卵巢癌相关抗原 (CP2) 0.1 KU/L。腹部B超检查:肝、脾、胰、双肾未见异常。盆腔B超检查:子宫前位, 大小为6.4 cm×5.3 cm×5.6 cm, 前壁不均, 下段结节直径1.0 cm, 子宫后方不规则液性暗区5.4 cm×3.7 cm×2.4 cm, 宫颈上唇近内口1.9 cm×1.5 cm, 非纯囊性;右侧卵巢7.4 cm×5.6 cm×5.2 cm、多房隔囊实性肿物, 内房隔密集, 隔厚0.7 cm, 最大囊区2.7 cm, 肿物周边血流 RI 0.29, PI 0.33。心电图检查示:ST段轻度改变。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经充分术前准备于2005年9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探查:子宫前倾, 孕7周大, 质韧, 子宫左后壁一直径4 cm囊实性包块;右侧卵巢囊实性包块, 表面有自发破裂小口;右侧输卵管正常;左侧附件缺如。先切除右侧附件, 送冰冻病理检查。剖视标本:囊壁内有突起, 质地稍糟脆, 内有黄色黏稠液体。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不除外交界性。手术范围:全子宫切除术+右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直肠表面结节切除术。术后我院病理检查示:右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伴性索间质) , 局灶核分裂活跃 (直径7 cm) , P53 (-) , CD99 (+) , CK (+) , CD10 (+) , 波形蛋白 (Vimentin) (-) , 抑制素 (inhibin) (+) , 肿瘤增殖抗原 (Ki67) (+) 30%;腹腔液可见多数细胞浆内充满黏液空泡, 细胞核大小形态正常, 未见典型细胞;分泌期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表面黏液腺上皮瘤样增殖、化生;其中可见腺样结构, 组织挤压严重。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会诊结果示:右侧卵巢高分化黏液性腺癌, 伴有宫腔内种植。肿瘤间质内可见灶状卵泡膜细胞增生;子宫内膜晚期增殖与早期分泌期改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结果示: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种植于宫腔内膜。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会诊:腹膜黏液瘤, 可能来自卵巢或阑尾 (经输卵管) 种植于宫腔。术后诊断:①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ⅠC期 (伴性索间质细胞增生) ;②子宫肌瘤。于2005年12月1日至12日行两次顺铂腹腔化疗, 鉴于副反应重, 患者拒绝继续化疗, 因诊断为黏液性囊腺瘤ⅠC期, 故嘱严密随访。

此次患者因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术后3年, 再次发现盆腔包块2周入院, 查体:心肺无异常, 腹部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正常, 阴道通畅, 分泌物少, 断端愈合好。盆腔阴道断端右上方可触及直径3 cm结节, 活动欠佳。三合诊肿物与直肠关系密切, 直肠黏膜表面光滑。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近膈面及S7段, 脾下极多发结节。盆腔B超检查:阴道断端厚1 cm, 上方偏右低回声包块2.8 cm×2.0 cm×1.7 cm, RI 0.64。 肿瘤标志物: CA199 57.1 KU/L , CA125 (-) , CEA (-) 。心电图检查示:ST段轻度改变。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结合各项检查及既往史情况, 初步诊断: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术后复发, 恶性不排除。于2008年12月11日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骶前乙状结肠数个质硬结节, 直径1~1.5 cm, 与盆壁粘连;膀胱后壁与

直肠粘连, 其间有直径5 cm包块;肝膈表面小结节。行乙状结肠系膜肿物切除术+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乙状结肠修补术+盆腔肿物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修补术+大网膜大部分切除术+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顺铂腹腔化疗, 手术满意, 无肉眼残留灶。术后病理检查示:膀胱直肠间隙结节、骶前乙状结肠结节等切除结节为中~高分化黏液性腺癌浸润, 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肿瘤标志物:P53 (-) , CK7 (+) , CK20 (-) , CEA (+) , P16 (-) 。于2009年1月6日至6月4日行化疗:TC方案1个疗程, 因过敏性休克反应改为PC方案化疗3个疗程, 化疗期间CT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梗阻, 盆腔多发转移灶, CA199进行性上升, 再更换为氟尿嘧啶+草酸铂方案, 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草酸铂方案化疗2个疗程, 均效果不佳。因CA199进行性上升, 患者放弃治疗, 于2009年10月6日死亡。

2 讨 论

唐军 (妇产科超声主任医师) :卵巢交界性肿瘤 (BOT) 发病率约2/10万, 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20%。其中50%~80%为Ⅰ期, 多数为年轻患者, 总体预后好。BOT的定义为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介于明显良性和恶性之间, 无损毁性间质浸润 (即使出现也不超过微浸润的界限) 。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MBOT) 的诊断主要从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来做术前的初步诊断, 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CA199对诊断MBOT有一定意义, 据报道约57%会有不同程度升高。比较有指导意义的辅助检查是彩色多普勒超声。1995年, Zanetta提出BOT的超声影像模型:囊内复合体, 多有乳头或房隔, PI<1, 缺乏肿瘤汇集血管, 结合CA125<150 KU/L, 年龄<60岁, 准确率达91%。卵巢上皮性肿瘤超声检查特点:①BOT。48%有小乳头, 基底宽度<10 mm, 高度<15 mm, 24%有房隔。②恶性。纯实性或囊实性, 囊内乳头基底宽度>10 mm, 高度>15 mm。③良性。单房, 囊壁光滑, 直径<5 cm。乳头内低阻血流, 交界性56%, 恶性66%。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 (SBOT) 和MBOT:肿瘤体积小, 囊腔小, 囊内多有乳头或实性区, 乳头内低阻血流 (RI<0.4) , 其中肠型MBOT:单侧, 肿瘤体积大, 多囊腔, 囊壁光滑, 少有乳头或实性区。

孙秀丽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有关BOT的手术治疗范围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选择。2010年美国国家癌症网 (NCCN) 指南指出BOT的手术治疗:①对于Ⅰ~Ⅳ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BOT患者, 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②对于Ⅰ~Ⅳ期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行标准的全面分期手术。③术后病理检查如无浸润型种植, 可随访观察, 如有浸润型种植, 可观察随访或参照卵巢上皮性癌治疗方案 (循证2B证据) 。④对于既往诊断为BOT并经病理复诊的患者, 如既往手术完全, 可依据有无浸润型种植进行处理。⑤如既往手术不完全, 疑有残留灶, 需要完善全面分期手术;对于既往手术不完全, 考虑无残留灶又无浸润型种植及生育要求者, 可行全面分期手术或观察;对于既往手术不完全, 无残留灶但有浸润型种植的患者, 可观察或参照卵巢上皮性癌治疗方案 (循证2B证据) 。注意BOT的随访:每3~6个月随访1次, 共5年, 以后每年1次。虽然BOT复发多为交界性肿瘤, 但部分患者发生恶性变, 因此, 应加强随访。一般随访内容包括: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有指征做超声检查;若术前CA125或其他肿瘤标志物异常, 每次随访均应复查。对单侧附件切除患者, 完成生育后, 可考虑进行完全手术 (循证2B证据) ;对术后复发患者, 若条件合适, 可手术探查+减瘤术。术后无浸润瘤的可观察;术后有浸润瘤, 可参照卵巢上皮性癌治疗 (循证2B证据) 。本例患者2005年右侧MBOT手术基本符合上述指南。初次手术因无生育要求, 进行全子宫切除术+右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直肠表面结节切除术。这次复发可疑为恶性, 参照卵巢上皮性癌, 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沈丹华 (病理科教授) :BOT病理学诊断标准为肿瘤上皮内呈复杂增生, 伴有细胞及结构的轻度及中度非典型性, 且该结构至少占到10%;没有超过微浸润界限的间质浸润;微间质浸润、微乳头浆液性和 (或) 筛状肿瘤结构、腹膜种植及上皮内癌、淋巴结受累等为BOT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BOT病理类型包括: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及Brenner瘤等, SBOT和MBOT多见。MBOT包括:①肠型。占90%, 单侧, 肿瘤体积大, 多房隔 (>10个) , 囊壁光滑, 囊内实性区或乳头少;复层增生黏液上皮核异型为轻~中度;可有微间质浸润 (< 5 mm) 。②伴上皮内癌。MBOT中某些区域显示癌的细胞学特征, 但无微间质浸润。诊断标准:重度细胞异型, 上皮复层4层以上, 腺腔内出现筛状或无间质的乳头状增生, 无微间质浸润。③宫颈内膜型。占5%~15%, 与SBOT相似;由宫颈黏液上皮和浆液上皮混合组成, 上皮细胞复层, 核轻~中度非典型性, 可显示微乳头、微间质浸润和淋巴结受累, 但不伴发腹膜假黏液瘤。MBOT微间质浸润诊断标准:最大病灶的直径≤5 mm, 细胞异型性未达到重度。腹膜种植包括:①浸润性种植。上皮杂乱增生, 不规则延伸到腹膜下面的正常组织并将其破坏;种植由细长的乳头、腺体、小的实性细胞巢或筛状上皮巢组成;核轻~中度非典型性。②非浸润性种植。有上皮增生但无间质反应的上皮性种植 (上皮型) 和伴随明显间质反应的促纤维生成性种植。MBOT诊断较困难, 包括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的石蜡病理检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准确性报道不一, 普遍认为诊断有局限性, 文献报道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符合率为60%, 阳性预测值89%, 提示黏液性肿瘤具有异质性。误诊率高达22%, 分析其原因有:形态学病理局限、腹膜浸润性种植、间质微浸润、淋巴结受累, 腹膜假黏液瘤;取材有限;病理医师水平参差不齐。术后的石蜡病理检查也经常因医院不同而有差异。本病例2005年第1次手术后经4家医院病理诊断得出4个结果, 充分说明MBOT病理诊断的困难性。当时我们复习了患者第1次的病理检查结果, 仍然坚持本院诊断。本例患者3年前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手术满意。本次发生的腺癌不一定是复发, 很可能是再发。另外, 遗憾的是患者既往存在左侧附件黏液性囊腺瘤未能进行病理复习。

李小平 (妇产科副教授) :BOT是否进行辅助化疗, 目前存在争论, 尚无前瞻性随机研究支持化疗的益处, 但部分研究认为, Ⅱ期以上患者, 无论DNA倍体如何, 均应进行化疗。 因此, Ⅰ期和其他期别无残留者、无腹膜种植者、无间质浸润和腹膜浸润种植者, 不必接受辅助治疗;而对期别晚、术后肿瘤残留者, 存在微乳头型和腹膜浸润种植者, 可考虑进行化疗, 为再次减瘤手术提供条件, 但不能改善预后。BOT的细胞生长速度慢, 化疗应有别于卵巢上皮性癌。宜选择温和的方案, 如PC方案, 且疗程不宜过于集中。一旦BOT复发, 对再次化疗反应性差。本例患者此次复发后, 即使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和PC方案和IAP等多种方案化疗, 但反应性差, 均不敏感。

影响BOT预后的因素目前除病理学因素外, 其他因素不详。挪威370例研究显示辅助化疗不改善预后, 其中分期、年龄和染色体倍数是生存独立因素。非整倍体BOT死亡率是整倍体BOT的19倍。遗憾的是本例未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王建六 (妇产科教授) :BOT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临床Ⅰ期的患者, 标准术式是留取腹腔冲洗液后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 腹膜多点活检。如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不能确定交界性或恶性, 一般应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对于Ⅱ期以上的患者应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也有学者认为, 对于较晚期的患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但可不行淋巴结切除术, 因为它与生存期无关。本例患者2005年术后诊断为BOT ⅠC期, 当时手术未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对于初次手术未行分期手术的患者, 是否在病理检查确诊后再行分期手术尚存争议。有报道发现, 再次手术后有17%的患者会升级, 但5年总生存率及复发率没有差异。但对于后续辅助治疗的选择, 期别是有指导意义的。本例患者2005年第1次手术未行淋巴结切除, 术后未能坚持进行化疗, 是否与本次复发有关原因待定。复发SBOT基因突变研究发现, 浸润性癌来自原发的BOT, 非新发恶性肿瘤。本患者18年前具有卵巢黏液瘤病史, 3年前BOT仍为黏液性, 此次是复发还是再发值得商榷。

上一篇:资助理论与实践下一篇:民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