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赏识教育范文

2024-09-12

教师赏识教育范文(精选7篇)

教师赏识教育 第1篇

一、教师赏识性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心理需要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即期望变成现实, 赏识变成成功, 这是一个心理影响过程, 学生会因为教师的赏识, 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不同期望会产生不同的期望反应。

新课程理念指出: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要求,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教师赏识性语言的特征

(1) 教师赏识性语言的准确性。指教师语言不能含糊不清, 这是教学语言的灵魂。著名教师于涟认为, 教师的语言虽属日常口语, 但不同于大白话, 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要给予充分肯定,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 教师赏识性语言的生动性。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评价要生动、有趣,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热情情。。教教师师要要用用巧巧妙妙的的语语言言对对学学生生加加以以引引导导。。不不仅仅要要避避免免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的窘境, 又要维护他们的自尊。赏识性语言不限于有声的赞赏, 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都能使学生感动亲切,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样能够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隔阂, 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 教师赏识性语言的启示性。教师语言不但要准确, 还要有所启示性, 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科学思维,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选择学生易困惑、易出错的知识点加以启发。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既要提出问题, 又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 使其经过自己思考或合作得出最终答案, 这样才能很好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教师赏识性语言的多样性。指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征给出不一样的评价。根据课堂的突发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 给出差异性评价, 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利用赏识性语言进行赏识教育

学会赞美、理解、宽容, 赏识性语言要注意因材施教, 要适时、适度, 以人为本。新课改要求强调评价的激励性作用, 但激励性作用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赞美, 只有正确、有效的赏识性语言, 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 这些都是鼓励性语言, 学生一听就懂, 就不能起到赞赏的作用。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千过, 莫如褒子一长。”

四、教师赏识性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 教师赏识性语言应用的形式

(1) 口头激励。表现为教师的口头激励语言。要知道, 教师的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你又想出新方法了, 真会动脑筋, 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小博士, 你的回答非常棒!”

(2) 体态激励。教师需要用话语、眼神、动作来感染学生。表现为抬头示意学生鼓掌, 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 面带微笑, 以示鼓励;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眼神交流, 拍拍学生的头部, 伸出大拇指等。

(3) 书面激励。教师在作业本上的批阅, 期末学生手册上的评价语等。如A、优、良好等评价, 或者一些激励性的文字:你的想法很好, 你的作业写得很棒, You are great, Your work is wonderful.还可以借鉴一些名人名言, 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 教师赏识性语言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1) 赏识性语言要以鼓励为主, 又要避免盲目浮夸。孙云晓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评并不是一味的否定, 而是在恰当的时间指出学生的错误。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 然后改变不合理的做法, 从而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批评和赏识相结合, 以赏识性语言为主, 批评式教育为辅,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 赏识性语言应具及时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 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及时反馈, 好的行为应该得到强化;遵循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小步骤进行, 及时反馈, 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3) 赏识性语言要以学生为中心, 实行发展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 就是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语言, 尤其是教师的赏识性语言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讲,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第2篇

对于缺乏竞争心理的学生,实行轮换“助教”制。让大家有比较,有竞争。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抱负,打破自身的局限性。

最好的“老师”就是学生本身,因此,多向学生请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活跃的状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整节课的把握,老师就是不断地设问,通过问题来让学生开动脑筋,并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作用是控制课堂的气氛,把握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做。

提倡学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争论,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正面的鼓励,即使是错误的答案,让学生把意见表达出来。为了让学生注意力集中,间或出一些有趣味的智力题或计算机当前的热门话题,以活跃课堂气氛。

有一件事至今令我难忘:6月22日是毕业班的最后一节课,当时,某班学生上主科课时只剩下三人,然而,当我走进该班教室时,全班学生竟然全在。“老师我们想听您最后一节课!”这是心的呼唤!当一个学生的心梦被打开时,还有什么理由对学习不感兴趣呢?

适当地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赏识教育的又一原则。

播种好的方法,必然收获丰硕的果实。中考中,大庆市第六十一中学以高出全市12个百分点的优异成绩,名列教育处微机优秀率榜首;中考中,我校的平均分、及格率、差生率均列教育处微机学科榜首。

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 第3篇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其不断追求成功。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它是一种凡是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

二、赏识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优点和长处,能够认识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而且在正确教育的引导下使“闪光点”得以释放和发挥。它能够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并在一种充满自信的状态下更好地成长。

三、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

1.实施班级问卷调查,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闪光点”。通过赏识教育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可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我在课堂教学探索中总结到的最直接的方法。

2.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最真诚、直接的赞赏。古人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给予学生赞赏,其实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手段。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赞赏不仅搭建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自信、自强。一位哲人曾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够最打动人心。”然而,我们经常会在课堂提问的时候空泛地给孩子们送上一句:“你真棒!”“good,你请坐!”“回答得真精彩!”“你真聪明!”等等类似的赞扬。甚至有的学生回答的问题处在对与错的临界,概念十分模糊,让人感觉不到到底好在哪里,精彩在何处。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表扬与赞赏,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甚至会觉得听到的赞美是虚假的。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经过反思与整理,我调整了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生进行赞美的尺度和方法。

3.课堂教学中时刻保持向学生学习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间接的赞赏。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有益无害。尤其是老师,这个作为传授知识的引导者,如果能够放下架子向自己的学生谦虚地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力度最大的赞赏了。因为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高处不胜寒的位置,怎么可能会放下身价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呢?这也许是学生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教师的赏识是孩子的动力 第4篇

在此次事件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欣赏”“感谢”,这足以证实金老师始终和学生保持着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金老师的教学行为从深远的角度诠释了音乐教学不只是把目光停留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的多少上,更是教会学生用心倾听音乐,点燃其对音乐的渴望,激发音乐的情怀。而这样的收获是教师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赏识的心境去构建的。

在教学中,金老师始终带着信任与鼓励,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鼓励的话语、亲切的目光,促使学生大胆尝试。正是这样,在信任中,她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在鼓励中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同样,在课堂上,学生也喜欢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认同和欣赏。也许学生的演奏技巧并不高超,但是金老师始终保持欣赏的微笑,这微笑与肯定让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力量。正是教师由衷的感谢、真诚的夸奖、肯定的表扬,让学生保持了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快乐地行走在音乐的旅程中。※

教师招聘范文赏识 第5篇

用赏识的目光看孩子,要注意用心发现孩子细微情绪的变化。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而忽视对他们的赞美,幼小的孩子更在乎成人对他的赏识,特别注重老师对他的评价。我们常发现在课堂上表扬某个孩子时,其他孩子的目光会齐刷刷看着老师,没有坐端正的孩子会立刻挺直腰杆,这时的活动室内会比任何时候都安静。孩子们这种情绪和肢体语言上的变化,无非是期望老师给他一个表扬,期望得到老师一份赏识的目光,渴望得到老师对他所做的某件事情的肯定。孩子的心是很容易满足的,教师和家长的赏识会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助进剂,牵引孩子不断向前冲刺。

孩子的思想每天都在变化着,他的思维永远不会停在昨天的某个时间段,他的内心会一天比一天成熟,成人要相信孩子的各项能力也在一天天递增,要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帮助孩子改掉缺点和错误,看到孩子的进步,要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卢勤曾说过:“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出奇迹”,的确如此。“赏识,是激发孩子兴趣的最好营养剂。”兴趣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奠基石,是孩子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足可见,赏识的力量有多大。

试论赏识教师 第6篇

关键词:赏识教师;教育改革;学校改善;赏识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5-0012-03

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让人们对赏识教育不再陌生,一些复杂的教育问题在赏识中迎刃而解。而教师作为学生赏识的给予者,却很少得到应有的赏识回馈。由此引发的教师问题如职业倦怠、心理不适等层出不穷,因而,赏识对于教师而言同样重要。赏识教师将会是学校改善的又一剂良方。赏识在这里既指表扬、积极的反馈,也指认可、承认并申明一个人或一种情况的真实性。[1]

一、为什么赏识教师需要被倡导

查尔斯·夏布认为:“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无论多么伟大或尊贵的人,都和平常人一样,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比在遭受谴责的情况下,更能奋发工作。”[2]教师亦非完人,也需要在赏识中不断成长历练,站稳三尺讲台。其实,对于教师而言,赏识就是一种需要,一种激励,一种肯定,一种理解,一种关注。具体而言,赏识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赏识满足教师心理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人的需求按重要程度和先后次序,依次排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或被承认的需求、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于绝大多数平凡而伟大的教师而言,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是纯粹的精神层次的需要,是人生价值的彰显。而赏识恰恰满足了教师这种心理需求。

2.赏识点燃教师工作热情

学生的理解和感谢、领导的关注和称赞,这是教师工作热情的来源之一。什么时候教师付出的努力无意间得到了承认,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这件事辛苦了!”都可能令教师有知遇之感。赏识可以抚慰教师心灵,提升工作兴趣,激发教师斗志,从而用更大的动力和激情去认真工作。尤其对于自卑感强、心思敏感的年轻教师,赏识会给他们无限的自信和力量,使他们克服困难,快速成长起来。

3.赏识催生教师榜样人物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赏识会让教师萌生一种必须努力否则“有负重托”之感,领导和同事真诚的赏识有助于教师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发现优点,正视不足,扬长避短。因此,赏识教师有利于教师出成果,催生教师榜样人物,塑造积极健康的教师形象,推动整个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如济南七里山小学的朱国红老师就是赏识教师下的成功案例:她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鼓励下,积极思考研究,提出了享誉全国的“零差生”理论;她笔耕不辍,完成了影响力较强的《没有孩子是差生》一书。

4.赏识融洽教师的工作关系

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无形中给教师营造了一个凝重的工作氛围,而学校领导自上而下的赏识和教师之间的水平赏识在给大家带来好心情的同时还会让环境变得融洽柔和。中国自古就有“文人相轻”的劣根性,如果学校能用“相赏识”替代这种“相轻”,让“你真棒!”“这堂课真不错!”……这些真诚善意的赞美充盈于校园,那么,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就不会那么敏感,工作起来也少了许多顾虑。

二、为什么现实中教师难以被赏识

也许有人觉得现实中对教师的奖励并不算少,节假日领导问候、各种荣誉评选、津贴福利等等,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各种荣誉相互关联,要评这个必须那个,结果是各种荣誉像滚雪球一样高度集中到个别人身上”。[3]可以说,无论从受到赏识的人数及其频次,还是从赏识的种类,受教师重视的程度来看,赏识对教师来说是普遍缺乏的。[4]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传统观念的原因

教师向来被视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以谦虚和奉献为标志。[5]这点从我们日常的描述中也可以体会到:比如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是“园丁”,花儿一天天灿烂园丁一日日老去;教师是“粉笔”,挥洒着真理牺牲了自己。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人们觉得教师为学生所做一切都是职责所在,不足为道。

2.外在环境的原因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让人们尤其是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公众认为这些变革理应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6]因此,教师即使竭尽全力,也难得到中肯的肯定。

3.教育工作本身的原因

首先,教学的复杂性、多维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付出与收获之间差距悬殊,极易造成动机枯竭。[7]其次,教师的人际关系大多局限在教室内,同未成年人在一起,这种相对独立封闭的工作状态,使得别人几乎不可能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再加上大多数教师更擅于与学生交流而极少与同事、家长深谈,这就使赏识变得无从下手。

4.教师自身的原因

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师大多处于人生或者职业生涯的中后期。长期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使得教师的闯劲与锐气大不如前。已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很容易“安于现状”;没能如愿晋升的教师,低成就感则导致自卑或自弃心理,工作失去激情,对学校布置的任务消极应付,“得过且过”。这势必助长“瑕能掩瑜”。

三、如何提高赏识水平

1.做优点的“显微镜”

很多学校领导只相信“问责”的力量,只问结果不看过程,在没有看到好的变化和成就前,一律不给予赏识。这不仅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误认为工作结果总是比过程重要。因此,学校领导应该走出办公室,多与教师互动,善于发现与询问、示范与鼓励、认可与支持,密切注意进步与改善的蛛丝马迹,哪怕只是不起眼的小点,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另外,变革开始于使人们去尝试新的东西,或者更加努力地做同一件事。相应地,聪明的领导也应该从奖赏兴趣、好奇心、探究,尤其是新的尝试开始。[8]对于年轻教师,学校领导尤其应该用“显微镜”一点不落地寻找教师的闪光点,善于抓住契机,点准“穴位”,放大优点,满足教师获得赏识的心理需求,增加教师成就感,进而树立工作信心。

2.做热情的“催化剂”

要让教师积极热情地投入工作、应对改革,肤浅的表扬和应许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领导要善于激活和维持教师要求进步的热情。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起始阶段,不确定性很大,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师的努力和结果不断地提供反馈意见,防止“三分钟热度”或者畏首畏尾、犹豫不前。同时,帮助教师把握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把大目标切割成一个个小任务,赏识教师取得的每一个小成就,鼓励其一步步走向成功。另外,既然教育改革是艰难的,那我们就应该允许失败和失误的存在。因此,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学校领导该做的不应是责备,而是首先要赏识教师敢于尝试并付诸行动的努力和勇气,然后真正地走近教师,倾听他们在工作中到底遇到哪些困难,多问几个“为什么”“需要什么”,诚恳地作出回应,创造条件做实事,真正帮教师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令教师热情不退。

3.实施评优“新概念”

教书育人是评价老师的根本标准。赏识要着眼于“发现那些做正确事情的人”。[9]学校有必要效仿NBA、麦当劳等根据员工在实践核心价值观上的表现评选“最佳”的做法,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酝酿、提名候选人,投票评选年度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0]这对净化校园风气,增加教师对学校领导的信任,化解教师对赏识的抗拒大有裨益。另外,学校还应该多组织赏识教师的活动,参与对象可以从学校教师延伸到家长、社区代表,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评优不评劣”的局限,在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上授予评价者充分的自主权,让尽可能多的教师感受到自身被群体认可、重视。鼓励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用欣赏的眼光、赞美的语言讲述身边教师的感人小故事,令教师以直接感受的方式体验自身价值,享受职业幸福,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引领校园“赏识风”

学校领导在自身做到赏识的同时,还应该引领校园的“赏识风”,倡导积极的心态,让大家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看事,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不妨为每个教师设置一个“感恩盒”。 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总是比较含蓄,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讲或者心里很感念嘴上却不便说,那么就写个小字条投进“感恩盒”吧!不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甚至家长,当教师的努力触动到你的内心时,请留下一笔。试想辛勤一天的教师看到这些赞许、感谢,发现有人在关注着他的付出和进步,怎能不加倍努力?而且“感恩盒”在鼓励教师的同时又让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变得温馨和谐。不过要注意的是,赏识应该是真诚的,虚假和勉强只会削弱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可信度,也使真正的褒奖大打折扣。

5.打造教师“好口碑”

教师都应该有“好口碑”。虽然说口碑好坏取决于教师自身,但是,学校领导应该建立一个赏识教师的网络体系。借助这个体系,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得以名声在外。许多有经验的校长总会在外面夸赞本校的教师,言语间不时地表露出对教师的满意,并且不断为教师寻找展现才能的机会,做教师的“活广告”。此举让学校教师在外很受尊重,在内自然会不遗余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之余,也会有其他展示自己的平台,比如博客、空间、论坛、报刊等等。学校领导应该呼吁社会公众关注这些媒介,通过这些媒介更加真实地了解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师印象,从而提高教师地位。正如韦伯(Weber)和米切尔(Mitchell)所说的,“教师跟孩子一样,在学校教育的辩论中,他们的声音被淹没,甚至被压制。补救的一种办法就是大声地说出来。难道教师不应该在广阔的公共论坛上继续再造自我吗?”[11]

总之,赏识教师不单是学校领导的责任,更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认识和配合。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赏识,只要对教师有意义,都是好的。关键是落到实处,否则就变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或作秀。赏识教师是一件不难做到,结果正面的重要事情,对教师的赏识即使只有小幅的增加,也会起到增强教育工作的意义、提升教师的自尊、改善学校的风气以及提高教育变革的可能性等等作用。

本文是余进利副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8年度重点课题“教育变革主观意义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HA080099)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4] [10]余进利,张雪.赏识教师:学校改善的高杠杆解[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12).

[2]转引自肖克文.校长要学会赏识教师[J].当代科学教育,2008,(4)

[3]卢乃桂,陈峥.赋权予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领导[J].教师教育研究,2007,(4).

[5]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3.

[6]王行东.试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建议[J/OL].

http://www.pep.com.cn/xgjy/jiaoshi/xsyj/jstd/201001/t20100108_624634.htm,2007-07-20/2010-05-20.

[7]Evans,R.The human side of school change[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6.121.50.250.

[8]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5.

[9]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领导力(第3版)[M].李丽林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69.

[11]Weber,S.and Mitchell,C.Teacher Identity in Popular Culture[A].In Prosser,J.(ed.).School Culture[C].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1999.160.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赏识教育 第7篇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44

每每接到新一届的学生,笔者总爱送给他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笔者希望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使笔者深深感觉到:学校是浩瀚的海洋,学生就是那想要跃龙门的鲤鱼;学校是辽阔的天空,学生就是那渴望飞翔的雄鹰。关键是我们如何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如何送给学生跃龙门的力量。

回想它们“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些话语,无不提醒人们应该绝对地尊敬教师,把教师放在很高的位置去尊敬,可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远了学生与教师心理之间的距离。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更多地去赏识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我们兰苑中学的办学宗旨,也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力实施的爱心。关于赏识教育,笔者想说有几个细节是我们应该多加重视的。

一、赏识学生,就要发自内心去关爱每一名学生

没有爱的赏识,是肤浅的,也是冷漠的,它不会让学生感到幸福,也不会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像笔者所教学生中有一个女孩,她来自农村小学,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更难得主动找教师交流思想。可是从她的作文中笔者能感受到她对于接近教师的渴望,更能体会到她对于教师点评的重视。笔者就试着走近她,去点评她的点滴进步。笔者利用课间十分钟和她谈心,谈学习,也谈生活,笔者看到了她越来越多的笑容;利用作业批改给她鼓励性的评语,告诉她她是优秀的,激励她不断上进,课堂上,笔者听到了她越来越多自信的回答和大胆的质疑。因为教师的爱,因为教师真正的关注,她的性格在转变,成绩也有可喜的提高。她就是笔者班上有突出进步的黄婧同学。在她的身上,笔者更多地感受到关注内向学生的必要性,也体会到一个教师如果爱学生了,收到的反馈力量有多大。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教师的爱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理由获得爱,爱才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二、赏识学生,就要俯下身子去关注每一名学生

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抓住关键去鼓励学生。教学过程中,的确有很多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可是却有一个细节很多人忽视了,那就是我们的赏识只是根据教师的观察所进行的,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不知学生的心里想法。所以,我们的激情表扬,并不一定是学生真正想要的。在平时的接触中,教师的聆听非常重要。像笔者班上有一个个性较强的男孩李某,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一开始,笔者没有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经常表扬他的某些进步的地方,可是收效并不太大,他的缺点还是经常显露出来。后来,笔者多次在办公室和他谈心,听一听他的苦恼,听一听他的喜悦,慢慢地笔者自然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倾向,也知道了他在哪一方面的进步。这样有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他很乐意接受,因为他感觉到了教师就像是他的知己,很能懂得他的心思,自然地,他与教师的距离也缩短了许多。教师的赏识,做到对症下药自然效果颇佳。

三、赏识学生,就要有的放矢去指导每一名学生

如果赏识教育只是停留在表扬完就结束,那学生的进步也可能就此结束。所以,教师应该多指导,多给学生定方向和确立目标。“乘胜追击”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当学生有了进步,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的前进动力是十足的。但是如果学生“力有余而心不足”,空有一身力量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使,只有盲目的付出却没有明显的成效,那也不行。无舵之船只能顺水漂流却不能掌握航标,没有方向的努力是徒劳的。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就好似拨开云雾的清风,送来了光明;又仿佛冬日里暖人的阳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温暖和关爱。一个人如果充满了感激之情,再加上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强大的动力,他的进步肯定会让教师吃惊的。

在一次班会上,笔者面带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望着全班学生,说:“今天,我让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优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学会自己赞赏自己。”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炸开了锅。这个说:“真新鲜,哪有自己赞赏自己的。”那个说:“老师,缺点还写吗?”顿时,笔者意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已在学生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但此时,笔者要让学生们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笔者要让学生们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听了笔者的一番解释,同学们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过了一会儿,笔者发現班上一名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里呼某只字未写,焦急得抓耳挠腮。学习上的劣势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在班上发言时,总是低声细气,连头都不敢抬。此刻,鼓励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于是,笔者让同学们帮他找闪光点。有的说:“他热爱班集体。上次秋季田径运动,他主动帮助运动员拿东西,帮生活委员买东西,运动会取得好成绩还有他的一份功劳呢!”有的说:“他经常与劳动委员检查班上清洁区的卫生。”还有的说:“他主动帮助同学修理课桌椅。”……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赞扬,看到教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他体会到了受人赞赏的喜悦。从那以后,他变了,真的变了。他上课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学习比以前主动了,作业基本能完成了,还多次得到过教师的表扬。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一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赏识学生,就要把握分寸去表扬每一名学生

掌握合适的度,凡事多则滥,赏识教育也是如此。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毕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初中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辨别能力,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如果教师的鼓励太过于频繁,他们会觉得很假,也会觉得很不自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一味地赏识而不批评最要不得。这个世界不会遍地鲜花,也不是到处都充满欢声笑语。如果学生只能听表扬,而不能听到别人一句指责,那么,他们的心灵会很脆弱。试想,这么脆弱的心灵如何能适应社会,如何去面对竞争过程中的失败?教师的得体批评不失为赏识教育的必要补充。让学生锻炼一下抗挫折能力,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总之,赏识是教育原则,也是教育艺术,而教育的科学性最强,因此我们要多用赏识,还要善用赏识。笔者相信学生会从教师的赏识中获得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的。

上一篇: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下一篇:传统武术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