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舞弊范文

2024-09-16

收入舞弊范文(精选4篇)

收入舞弊 第1篇

一、收入的概念及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营业收入[2]。

会计准则对每项收入均有明确的确认条件, 无论何种收入的确认条件, 均体现了收入的特征。以商品销售收入为例, 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方可确认为收入:第一,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第二,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第三,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第四,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五,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

(一) 财务舞弊的概念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 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 并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 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舞弊”的定义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第一, 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第二, 侵占资产;第三, 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第四, 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第五, 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

(二) 财务舞弊的手法和动因

1. 财务舞弊的手法。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具体手法主要有利用关联关系, 利用资产重组, 利用收入, 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掩饰交易或事实对于重大事项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地方政府的过度扶持, 伪造各种凭证等[1]。

2. 财务舞弊的动因。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认为舞弊的产生由压力、机会和藉口三要素共同作用。压力是舞弊者行为动机的直接驱动力, 主要包括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机会的存在使舞弊成为可能, 形成舞弊的机会主要有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惩罚机制的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审计制度的不健全等方面;藉口是指个人的道德判断, 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理由。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财务舞弊的动因。

由于舞弊存在被发现的风险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压力, 即舞弊也有成本, 所以, 理性的人宁愿选择尊重客观事实, 也不愿去冒这种风险。但是, 一旦面临某种压力和诱惑, 舞弊的冲动就会变得强烈。许多企业正是由于想要扭亏为盈的压力或是急欲筹资扩张的欲望才铤而走险, 走上造假的不归路。

三、收入舞弊的手法

财务舞弊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手段是收入舞弊, 管理者往往在收入的确认条件 (时间和空间) 上进行舞弊, 通过收入造假来达到利润舞弊的目的, 最终美化财务报表、掩饰企业糟糕的经营业绩。收入舞弊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法[4]:

(一) 伪造、隐瞒收入

1. 伪造收入。

伪造收入是指通过虚构交易事实, 据以确认收入。它是收入舞弊中性质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行为, 同时也是企业最容易想到、执行起来最直接的舞弊行为。虚假的收入必定会带来不实的应收账款, 尤其是在当前注册会计师越来越重视现金审计和函证的大环境下, 如果只进行赤裸裸的收入舞弊而无相应的现金流入支持, 其简单的舞弊伎俩将轻而易举地被注册会计师识破。基于这种最原始的收入舞弊手法是最容易创造业绩的手法, 于是较多的舞弊者在虚构一个交易对象后伪造一系列的进货单、销售合同、发票等, 不择手段地进行遮掩, 想要给虚假收入披上合法的外衣, 正大光明地报出虚假的会计信息。造假者不惜真金白银的流出, 按时申报缴纳各种应交税款, 给投资者造成经营业绩良好的假象。

2. 隐瞒收入。

隐瞒收入, 主要是由于企业想要偷逃税款以及舞弊人员企图中饱私囊这两种情况所造成的。其主要手法有:截留, 隐匿部分主营收入、销售账外资产收入、对外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等。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容易滋生腐败, 而且还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 影响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 提前、延迟收入

1. 提前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就是把本应该属于以后年度确认的收入通过各种手段予以提前确认。这种舞弊手法相对于伪造收入来说要“文明”许多, 它所操纵的只是收入确认的时间, 并没有改变收入总量。但这种舞弊手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不具有客观公允性, 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 容易误导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的判断。稳步增长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良好经营业绩的表现, 也是上市公司股价攀升的有力依托。因此, 打造一条收入稳定增长的曲线成了许多财务主管的首选。虽然这种手法可以使销售收入在短期内有大幅提升, 但其实质是提前透支未来会计期间的收入, 这种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延迟确认收入。

延迟确认收入是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应在当期确认的收入, 延迟至以后各期予以确认。这种操纵手法与提前确认收入手法正好相反。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当期收入和利润处于良好经营状态的企业。企业可以在以后各期收入下降时, 通过确认以前各期递延收入来高估以后各期的收入, 以达到以丰补歉、平滑收入目的, 使报表的使用者产生企业销售和利润平稳的错觉。

四、收入舞弊的识别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凡是进行了舞弊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只要认真寻找一定能找出舞弊的证据。

(一) 对报表相关数据进行财务分析

1. 报表数据分析。

从整体角度对企业提供的各种具有内在勾稽关系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确认是否存在重大异常或异外波动的情况。如通过计算和分析应收款项、销售毛利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将其与上年度相同的指标、计划指标等进行比较, 若比率过高或过低, 则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就很可能存在问题。

流转税与营业收入通常应保持一定比重, 该比重一般不会太大。所以, 当流转税与营业收入的比重明显降低时, 就应持谨慎的态度。

在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一般也会同比增加。所以, 当出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额与其主营业务收入额严重背离时, 就有可能出现虚构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3]。

2. 同业数据分析。

在成熟行业, 由于其技术较成熟, 供需较充足, 使得企业间很难拉大差距, 企业的获利水平基本相当, 不可能存在远高于同行业获利水平的企业;在新兴行业, 有些企业可能会凭借技术或经营优势, 短期内达到较高的获利水平, 但随着行业的成熟, 其获利水平将不断向社会平均获利水平靠拢。如果某个企业的获利水平长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其可能会有财务舞弊现象。

(二) 企业经营信息的识别

1. 企业生产能力与其经营能力不对称。

若企业的产能与其经营能力明显不对称, 其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将值得怀疑, 财务数据良好的背后很可能暗藏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生产部门的统计数量测算企业总体的生产能力, 与实际入库产品进行比较, 若超过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 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虚构收入的行为。还可以通过企业产销比率计算出应实现收入数和实际销售收入数相比较, 若相差悬殊, 就很有可能存在着隐瞒收入的问题。还可以把企业生产部门的生产统计日报、月报和年报中所反映的产量与会计账表中反映的产品 (含次品) 入库数量进行核对, 若数量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账外产品, 也就是可能存在账外收入[5]。

2. 企业经营规模非正常扩张。

企业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是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企业不论是采取大量举债扩大规模还是采取收购扩大经营规模, 都无法回避由此带来的磨合期。那些急功近利的企业, 或难以逾越磨合困难期时, 往往会采取财务舞弊手法, 以达到扩张目的。

五、控制收入舞弊的建议

财务舞弊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治理财务舞弊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财务舞弊治理约束机制的制定应考虑财务舞弊的压力、机会和藉口三要素, 要降低压力和机会的影响需要依靠相关的经济制度约束, 而对于藉口要素, 则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来加以约束[6]。

(一) 加强企业内部监管

纵观舞弊案件中的上市公司, 其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漏洞百出, 就是形同虚设。要有效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还需要内部控制这道基本的“防火墙”发挥重要作用。所以, 应该将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到强制规范的层面, 并且要建立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 将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作为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甚至可以作为首要评价指标, 以督促上市公司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二) 加强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在我国, 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接受名义上是“某某股份公司全体股东”, 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际委托人却是企业的管理当局而非股东。这样企业就有可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来决定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去留。而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迫于日益激烈的审计压力, 而迁就或隐瞒或协助舞弊, 出具令管理当局满意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 强化财务人员道德, 完善相应法律

治乱必用重典, 治理财务舞弊必须要用“严刑竣法”。在我国财务舞弊的屡次发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舞弊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在我国, 财务舞弊被揭露的概率很小, 即使被揭露出来, 被处罚的多为会计人员、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 处罚为罚款、暂停执业、吊销资格或刑事处罚, 而对幕后操纵的高层管理者的处罚力度尚显不够, 致使企业违法成本低廉, 舞弊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在尚不成熟和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实施严刑峻法提高威慑力, 并且保证法律制度能够依法实施, 才是最有效和最现实的监管方法。

治理财务舞弊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手段, 还应从伦理道德加以约束。财务舞弊本身就是伦理缺失的表现, 财务舞弊产生要素中的“藉口”就是舞弊者伦理扭曲的体现。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学习必不可少, 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六、结束语

收入是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 收入舞弊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也会对企业本身造成负面影响。想将收入舞弊彻底根除很难实现, 但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抑制还是能够做到的。要有效地抑制舞弊的发生, 必须对舞弊行为进行了解, 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构筑起综合的、多层面的防范和治理体系。尽量控制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

摘要:收入是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关键指标之一, 也是评价企业核心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数, 所以企业财务舞弊中收入舞弊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财务舞弊是严重的经济违法行为, 对企业、对整个社会都存在极大危害。因此对财务舞弊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本文首先论述收入和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企业收入舞弊的手法进行研究, ;然后从企业报表数据以及经营信息等的分析来识别收入舞弊;最后提出控制舞弊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收入确认,财务舞弊手法,财务舞弊动因,控制舞弊方法

参考文献

[1]蔡嘉.收入舞弊创新手法与审计策略[J].审计月刊, 2008 (4) :32~33.

[2]财政部会计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 2008 (9) .

[3]李雪松.收入的舞弊与财务报表审计[J].会计师, 2009 (12) :81~82.

[4]黎展辉.财务舞弊识别方法与风险防范[J].财会通讯, 2009 (9) 159.

[5]田世栋.会计舞弊与会计报表营业收入的审计[J].现代经济, 2008 (7) :115~119.

企业销售收入舞弊审计研究 第2篇

关键词:舞弊审计,销售收入舞弊,舞弊手段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不少企业想尽一切办法对销售收入进行粉饰, 以此达到满足业绩考核需要等多重目的。销售收入舞弊下扭曲的财务信息给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传递了错误的信号, 同时也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难度加大, 甚至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下降。因此, 有必要对企业销售收入舞弊及销售收入舞弊审计进行研究, 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一、企业销售收入舞弊的动因分析

1. 满足企业业绩考核的需要

企业业绩考核的好坏, 关系到管理层的奖金福利各个方面, 也关系到公司自身的形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 主要会用到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对此, 不少企业往往从销售收入入手, 进行销售收入舞弊, 从而达到满足业绩考核需要的目的。

2. 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

许多企业因满足企业融资需要而进行销售收入舞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首次公开发行的需要。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而言, 发行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必须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这些硬性的指标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要求, 迫使一些急于上市却迟迟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铤而走险, 通过销售收入舞弊等方式实现股票的发行。

二是吸引投资者投资的需要。企业因销售收入舞弊而带来的利润的虚增会给投资者传递一种企业财务状况稳健的虚假信息, 以此来吸引投资者投资, 使得企业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是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的需要。获取信贷资金, 即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从而进行融资, 以满足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获取商业信用, 即企业向供应商赊购商品, 来暂时减缓企业短期货币资金支付压力。无论是获取信贷资金还是商业信用, 都需要企业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从而迫使企业从虚增销售收入入手, 粉饰财务报表。

二、企业销售收入舞弊的主要手段

1. 创造虚假销售收入

创造虚假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收入舞弊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虚增收入的手段。企业往往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创造虚假销售收入:一是会计期末进行虚假赊销, 导致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同时增加;二是采用所谓的阴阳合同, 比如企业与客户签订了价值1000万元的销售合同, 同时出具一份2000万元的秘密合同和1000万元的真合同, 并以秘密合同所列示的价款入账, 从而达到虚增销售收入的目的;三是采用虚开发票和对开发票等方式创造虚假销售收入。

2. 降低收入确认标准

一般而言,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然而不少企业却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时即确认收入, 比如:客户在购买商品后仍有退货或终止合同的选择权时、销售商品同时提供安装等劳务的, 劳务尚未提供之时等时点确认收入, 以此降低收入确认标准, 从而虚增收入。

3. 递延确认收入

递延确认收入的手段是不少企业为平衡各报告期收入而采取的一种销售收入舞弊的手段。企业在当期销售状况良好并预计下一会计年度销售量不佳时, 往往在当期期末递延确认收入, 以此来平衡下一会计年度的收入, 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

三、企业销售收入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 注册会计师缺乏发现被审单位舞弊的意识

许多从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审计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导致在实际审计的过程中, 许多销售收入舞弊的现象被忽略, 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下降, 导致审计失败, 进而使被审单位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

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在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注册会计师由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与被审单位会计人员一同舞弊、造假, 包庇会计人员, 导致审计失败。

3. 销售收入舞弊隐蔽性较强

销售收入舞弊的隐蔽性较强的特点使得注册会计师即使在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并完全恪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情形下还是很难发现被审单位的舞弊现象。

四、加强企业销售收入舞弊审计的对策

1.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注册会计师在对销售收入舞弊审计时, 必须保持强烈的职业怀疑态度。对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可能存在矛盾的审计证据保持必要的警觉。

2. 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为加强销售收入舞弊审计质量, 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势在必行。对此, 首先应加强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其次, 应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定期的执业培训, 通过系统学习, 使注册会计师深刻认识到提升职业道德的意义所在。

3. 在实施审计前对被审单位进行充分了解

针对销售收入舞弊很难被发现的问题, 在实施正式审计之前, 注册会计师应首先对被审单位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 对可能出现销售收入舞弊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提高识别舞弊的能力。

销售收入舞弊作为一种常见的舞弊形式, 带来了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误导了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因此, 必须加强销售收入舞弊的审计, 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销售收入舞弊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丽华.试论财务欺诈与舞弊审计[J].经济经纬, 2005, (4) :64-66.

[2]牛芳溢, 王迪.不良会计行为的有关研究与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4, (10) .

[3]宋常.舞弊及其审计问题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 2001, (4) .

[4]胡宏春.企业会计舞弊与舞弊审计[J].国际市场, 2002, (10) :58-60.

企业收入舞弊与审计策略探析 第3篇

一、收入舞弊的方法

收入舞弊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虚减收入, 目的在于减少税款、为以后的盈利创造条件或减少社会关注度;二是虚增收入, 目的在于创造业绩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特别是上市公司, 为了稳定股价, 达到证监会对利润指标的硬性要求, 在实际亏损的情况下, 有强烈的动机通过虚增收入创造经营业绩。收入舞弊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 虚构经济业务。

收入舞弊一般是由企业管理层所为, 因此舞弊者有条件利用手中的职权制造一套从销售单、销售合同到发票、出库单的完整的原始凭证, 会计据以记账, 待次年再按销售退回进行处理。为躲避审计人员的函证措施, 企业虚构经济业务时一般不会采用虚假的购货单位, 而多采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或企业自己出钱购买收入的做法。如上市公司按市场价将商品销售给第三方, 并确认销售收入, 再由子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此外, 通过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以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进行债务重组等方式也可以达到虚构经济业务、虚增收入的目的, 而且不易被注册会计师发现。

(二) 调整收入的确认时间。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 企业销售商品在满足规定的五个条件时就应当确认收入, 而不应以是否开具发票为界定标准。但企业在实际运用时, 往往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调节收入的入账时间, 以达到“以丰补歉”、平滑利润的目的。企业在利润偏高时可以通过延后开具发票、出库单以推迟入账时间;在利润偏低时通过优厚条件刺激经销商提前购买以使营业收入激增, 但这样做的实质是将企业下期的销售业务转移到了前期。除此之外, 比较常见的方法还包括开具不实合同、隐瞒重大不确定性条款等方法。例如甲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乙公司, 双方签订了一般销售合同, 甲公司已经开具销售发票并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货款, 甲公司据以确认了主营业务收入。从形式上看, 这是一笔普通的销售业务, 但实质上双方可能另有协议规定当乙公司不能将购入的产品售出时, 乙公司有权利退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这笔交易甲公司应当在乙公司将商品售出后才能确认收入而不是在收到货款时。

(三) 利用会计政策操纵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大量的特殊销售业务, 如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委托代销、售后回购、以旧换新、分期收款销售、出口销售、售后租回等, 一些企业便利用这些特殊销售业务操纵收入。如企业在销售业绩欠佳时可以通过以自产产品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或进行债务重组的方法实现收入。同时, 公允价值也成为了企业操纵收入的手段之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销售合同或协议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收入, 但由于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估值技术的复杂性, 使企业在计算合同的公允价值时随意性较强, 存在根据需要人为地调节销售收入和融资收入的情形。

二、针对收入项目可采取的风险评估措施

会计报表中的收入是由企业多笔交易构成的, 而每一笔交易的完成过程又都不同甚至可能极为复杂。在有限的审计成本下, 如果注册会计师只注重对收入的细节测试, 显然得不到好的效果, 因此风险评估对收入审计来说至关重要, 它可以使注册会计师以全局的角度洞察企业收入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 关注管理层是否存在舞弊动机。

舞弊一般是管理层的一种主动行为, 管理层的品质是控制环境的基石。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首先应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诚信度进行评价, 如果管理层的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 或者管理层承受着来自证券市场、投资者或上级主管部门的异常压力, 都可能成为管理层舞弊的动机。我国上市公司收入舞弊往往是为了达到证监会规定的再融资指标、避免ST或配合股票市场的价格预期而进行的。因此, 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发现企业有强烈的上述动机并伴随股价发生异常波动则应予以特别关注。

(二) 关注企业的生产效益。

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出收入数额的真实性。从企业的生产角度来讲, 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盘点时可以同时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存货的出入库情况, 如果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而存在停产现象或存货周转缓慢都表明企业的生产状况不佳, 应同时伴随着销售业绩的下滑;从企业的销售角度来讲, 产品过时、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都会使企业的销售情况恶化从而减少收入。如果企业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企业收入舞弊的可能性较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当密切关注可能影响企业收入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并进行充分的评估, 与企业的账面情况进行对比。

(三) 评估与收入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舞弊三因素理论, 仅有“动机”和“借口”还不足以产生舞弊, 要想将舞弊行为付诸实施还需要“机会”, 企业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舞弊者所要寻求的机会。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立起与销售、收款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要重点审查企业与收入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以及内控的关键点是否严格执行。企业的销售业务必须实行恰当的职责分离和必要的授权审批, 例如, 企业应当依据附有有效出库凭证和销售单的销售发票记录销售, 且销售发票、销售单应当连续编号, 记录销售与处理销货交易的职责应分离。

三、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

审计人员在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前提下, 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大胆运用职业判断。对收入舞弊进行审计, 除了使用传统的检查原始凭证、函证应收账款以及截止测试等程序外, 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审计程序。

(一) 分析性程序的运用。

在企业存在舞弊风险的情况下, 运用分析性程序可以从总体上合理把握企业实际情况。对收入进行审计除可运用传统的分析数据, 如比较收入的波动情况、将本期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数据对比或计算毛利率外, 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对比方法以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知性。1.将收入与应收账款或现金流进行对比。企业虚增收入一般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流入, 因而会使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增加。通过测算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比率关系, 注册会计师可以发现企业营业收入的实际金额, 从而将其中的“水分”挤出。2.将收入与增值税和所得税实际缴纳金额进行对比。企业真实的销售业务应当带来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同比增加。按一般情况测算, 生产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应为收入的3.5-5%左右, 若相差太大, 则有虚构收入的可能。3.将收入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进行对比。若收入远低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 则表明可能隐瞒了收入;若收入远高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 则表明可能虚增了收入。

(二) 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恰当的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可以从两个方面佐证企业销售交易的真实性。第一, 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应收账款的期后收款情况。从实务上来说, 注册会计师的细节测试往往会延续到次年的2-3月份, 而企业的正常赊销期间一般在30-90天左右, 如果应收账款特别是大额的应收账款是真实的且具备商业实质, 那么在此期间应当回款。注册会计师可以调取企业的银行对账单, 与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对比, 对企业不能合理解释的没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重点审查。第二, 不少企业为了完成经营业绩, 往往在年末制造虚假销售, 次年再做销货退回处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 应特别关注资产负债表日后有无大额或连续的退货, 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应当将与交易相关的原始凭证抽出重点审查, 逐笔进行函证, 并深入探究是否存在隐含的关联交易。

(三) 关注企业的其他营业数据。

浅析收入循环舞弊及审计方法 第4篇

收入循环一般包括销货循环、税金、收款循环等。收入作为主要财务指标——利润的基础, 又是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 因此, 审计风险较高。

(一) 销售或应收账款虚构的风险

为提高净收入, 达到配股或分红等目的, 管理当局可能会通过制造虚假的销售业务, 从而夸大销售收入。由于这种舞弊存在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要评估销售的审计风险, 找出易于管理当局制造重大错报的环境, 并采用审计程序来发现这些问题。

(二) 提前确认收入的风险

审计人员应警惕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性, 如企业在商品已经发出, 发票账单已交付卖方, 并已经收到部分货款, 但买卖在质量弥补方面尚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时, 造成提前确认当前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已经发出, 发票账单已交付卖方, 并已经收到部分货款, 但没有履行完安装义务时, 造成提前确认当期收入;采用分期收款结算时, 不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造成提前确认收入;劳务、建造合同的完工程度估计不合理致使当期多确认收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得不到补偿或全部不能补偿的, 造成仍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

(三) 关联交易存在的风险

关联交易的存在使上市公司与自己的控股公司 (或潜在的控股股东) 进行销售非常容易。如可以将公司生产的产品卖给控股公司, 而实际上控股公司却未能将其再销售出去;研究开发费用就可以通过竞争性项目卖给关联方而转移到关联方;公司可以通过将宣称有价值的专利卖给“壳”公司而使每股收益大增, 由于这种专利是通过公司内部开发而获取, 其价值难以判断, “壳”公司的款项来源是通过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而获得的, 并通过购买而流到公司, 完成其交易。我国的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上市公司与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上市公司的业绩已是业内人士不争的事实。

二、收入循环的舞弊方法

(一) 伪造收入

伪造收入指通过虚构交易事实, 据以确认收入, 是性质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财务欺诈行为, 也是进行利润操纵的企业最容易想到、利润操纵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舞弊行为。这种舞弊手法从虚构原材料购进到产品生产、发货、运输等, 根据这些虚假的原始凭证和单据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制作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 发布会计信息。

根据复式簿记原理, 虚假的收入必定带来不实的应收账款, 特别是在当前注册会计师越来越重视函证和现金审计的大环境下, 倘若进行的收入舞弊而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支持, 其简单的舞弊技巧将会被注册会计师轻而易举地识破。于是越来越多的舞弊者在伪造了进货单、销售合同等后, 不择手段不惜代价地进行遮掩。

(二) 非营业收入营业化

上市公司依赖非经营性收入提高业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事实上其持续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只是虚假的美化。但是随着投资者对主业的日益重视, 利用一次性、偶发性的非营业收入操纵利润的伎俩很容易被识破, 将非营业收入操纵为营业收入, 这样既满足了操纵利润的需要, 又满足了投资者对营业收入的偏好。于是非营业收入营业化成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新方式, 其舞弊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投资收益营业化。投资收益和营业收入都会增加利润, 但是两者的分量却迥然不同, 投资收益不属于企业正常核心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流量, 真正代表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是营业收入水平。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在评价和预测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创造能力时, 一般只关注具有可持续性特征的营业收入, 而不在乎营业外收入, 因为后者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2.营业外收入营业化。营业外收入不能代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倘若一家本身经营状况存在严重问题, 缺乏造血功能的公司, 仅靠偶发性的营业外收入是很难长久生存下去的。逐渐理性的投资者不再仅仅关注会计盈余数量多少, 而更多地关注会计盈余质量优劣, 希望拨开营业外收入的面纱看到公司业绩的真实面目,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通过营业外收入操纵利润显然已经落伍了。将营业外收入包装成为营业收入成为许多舞弊者的共同手段, 比如将罚款收入、补贴收入直接操纵为营业收入等。

美国在线将法律收入包装成为其主营业务收入——广告收入的手法更具有创造性。美国在线应收取英国一家大型娱乐公司——温布里公司20280万美元的法律仲裁收入并外加400万美元的罚息。美国在线认为在英国向温布里提起诉讼价格过于昂贵, 即使获胜也不能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为此, 于2000年9月向温布里公司提出一项和解方案:签订一项金额为20380万美元的广告合同, 美国在线就将豁免温布里的全部20680万美元的欠款。面对这样的诱惑, 温布里当然愿意, 既可以体面解决法律纠纷又可以做广告, 于是在美国在线广告部的精明策划下, 开设一个赛狗网站 (取名为24dogs.com) 宣传其在美国的赛狗赌博生意, 并由美国在线为这个赛狗网站做广告。但赛狗网站还在筹备期间, 美国在线在没有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就为24dogs.com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广告攻势, 以至于用户打开美国在线的网站就看见许多狂奔而过的大灰狗, 纷纷抱怨美国在线的网站几乎变成狗窝了。赛狗广告播出几个小时后, 温布里尚未完工的24dogs.com网站便被美国在线分流过来的客户点击瘫痪了, 美国在线终于赶在第三季度结束之前确认了1064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 达到了操纵利润的目的。

(三) 提前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是把本应该属于以后年度确认的收入通过各种手段提前予以确认, 这种舞弊方法相对于赤裸裸的伪造收入来说要“文明”许多, 它所操纵的只是收入确认的时间而没有改变收入总量。但是这种舞弊手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具有客观公允性, 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容易误导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的判断。提前确认收入的骗术主要有以下两种手法:

1.委托销售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在委托销售中, 虽然委托方向受托方发出产品, 但仍然持有商品的拥有权, 由受托方去寻找最终的消费者。在这种销售方式下, 库存仍然停留在委托方的账簿上, 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不应该确认销售收入, 待受托方实际将商品卖出后, 委托方才能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的成本。如果委托方在产品发往受托方而受托方没有实际售出的情况下确认销售收入, 这就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

2.递延收入提前确认收入。有些项目特别是服务性项目或劳务型项目, 一般是提供者先收取全部或绝大部分的款项, 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提供服务和劳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这种项目受益一般作为递延受益处理, 即先在收到款项时作为负债和递延受益处理, 待实际提供服务或劳务时再按一定的比例确认收入。许多有收入操纵动机的公司往往在收到款项时立即确认为收入, 而不管未来是否提供服务, 这是一种常见的舞弊手法, 特别是收到款项马上出具销售发票时, 这种手法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四) 其他收入不入账, 形成小金库

当前, 部分单位收入循环中舞弊的方法还有将无票销售业务及非主营业务收入不入账, 形成“小金库”。这种做法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而且还容易滋生腐败。做法有:

1.截留、隐匿部分主营收入。如在经营中若对方不要发票或是企业的代销收入, 企业就不作销售处理, 将收入截留为“小金库”。

2.截留、隐匿销售账外资产收入。如有些企业以下属部门领料为由, 将空领取的材料计入成本费用, 而获得大量账外资产, 由此获取收入不入账。

3.截留、隐匿对外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劳务收入。如企业提供加工维修业务、运输服务、延伸劳务等形成的收入, 大都收取现金, 很容易成为截留的对象。

4.截留、隐匿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如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有意不留残值, 以后取得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和变价收入不入账;有些单位废旧物资处理收入不入账, 成为“小金库”。

5.只计主产品收入, 相关副产品收入不入账。如有些单位, 其主产品有许多副产品 (如焦炭有焦油、焦粉等副产品) , 这些单位将所有副产品成本摊入主营成本, 所有副产品出售形成的收入不入账。

三、针对收入舞弊行为的审计识别技术

(一) 分析性复核方法是一项针对收入舞弊行为量身定做的识别技术

通过指标分析或比率分析发现收入舞弊行为。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非常广泛, 它在计划、实施和报告阶段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计划阶段, 有效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获得更好的了解和确认资料间的异常关系和意外的波动, 以便找出存在潜在错报风险的领域;在实施阶段, 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分析性复核程序的目的是确认是否存在重大异常或意外的波动情况。因为在没有存在反证的情况下, 数据之间应存在一定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对于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都要认真地予以关注。如通过计算和分析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将其与上年度相同指标、同行业指标、计划指标等进行比较, 如该比率过高或过低,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就可能存在问题;通过计算销售毛利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观察其波动情况, 注册会计师可以发现销售的异常;从公司产品结构进行分析, 相关产品如果都属低附加值商品, 出现奇高的毛利率足可以引起注册会计师对此关注。

(二) 常用审计程序执行到位是发现收入舞弊行为必不可少的方法

随着会计准则的完善, 企业可以利用准则操纵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 只要严格履行以下程序, 企业在收入方面的舞弊行为应能显露原形。

1.通过函证方式有效地证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存在。

注册会计师关键是要进行函证的控制, 以防被审单位篡改记录的行为。根据上述对收入舞弊行为特征的分析, 注册会计师该对那些大额、异常而一直未予回函、函证书被退回或存在差异的往来款及销售收入应予以特别关注。

2.通过审查期后是否收款以证实应收账款是否为虚构。

如果应收账款在期后收回, 则说明了销售行为从一开始就是真实的。如果发生的是注销坏账或直到审计时所欠货款一直未能收回, 也一直未收到回函的, 注册会计师必须详细追查相应的发运凭证和顾客订货单、销售发票及产品发运记录。对于期后收回的应收账款, 应该核对收款凭证、银行对账单等。

3.从会计账簿记录为起点查找虚构的销售收入。

对未曾发货却已将销货业务登记入账, 这类舞弊行为, 注册会计师一般是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择若干笔分录, 追查至相应的发运凭证和顾客订货单等, 这样能够证实已入账的收入是否真实发生。内部控制存在时, 则检查在相应的单据上是否存在赊销批准或审批发货的手续也是很有效的一种审查虚构销售收入的方法。

4.截止测试, 审查企业移石补天的行为。

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 是进行收入截止测试, 证实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 有无多记收入的常用方法。

摘要:企业销售收入是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关键指标之一, 也是评价企业核心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数, 所以在虚假的企业财务报表中销售收入的舞弊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一般收入循环的舞弊方法有:伪造收入、非营业收入营业化、提前确认收入、其他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 为避免收入循环舞弊, 应采取分析性复核、函证方式、审查期后、截止测试等审计识别技术, 甄别收入循环舞弊的行为, 防范销售收入循环的风险。

关键词:销售收入,收入循环,舞弊

参考文献

[1]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毛洪涛, 万云.会计最新制度、准则——深度阐释与案例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3]吴革.财务报告陷阱[M].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收入舞弊】相关文章:

销售收入舞弊09-10

舞弊因素07-30

舞弊审计08-25

管理舞弊审计06-19

会计舞弊防治07-08

舞弊审计责任08-14

会计舞弊防范08-22

反舞弊审计08-26

会计舞弊防控措施05-06

舞弊原因及手段05-17

上一篇:教学辅助下一篇:自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