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概念范文

2024-06-05

文化的概念范文(精选12篇)

文化的概念 第1篇

对于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Webster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享有企业统一的价值观、理念的一种模式,而这些统一的价值观、理念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而为他们在企业内的行为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它还指把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也指企业组织、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方式和方法。Webste在1995年又对他之前的研究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在企业中为员工提供了统一的行为规范的那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行动指南: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行使营销功能的重要性;也指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执行的方法和模式。刘光明认为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营销文化是企业在执行一系列营销策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价值目标,渗透于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他在书中写道,从形式上看,营销文化运用牌匾、橱窗设计等广告艺术手段来促进商品销售,其实只体现了商业文化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趣味、精神气质的探寻,因此,营销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罗争玉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刘毅在认为:营销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对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或组织的行为有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雷畅云、王克修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处理人和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的营销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营销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研究在营销活动中如何利用文化对经济起更好的推动作用,从文化的高度确定市场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发挥文化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软资源作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营销文化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一些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侧重于对营销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理念、营销价值观对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具体营销行为的指导作用;而另一派则侧重于对营销活动中物质层面的研究,即强调营销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营销文化等同于文化营销。

二、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从以上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来看,不同的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营销过程中的指导思想,营销哲学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价值观,审美和道德观,它决定着企业的营销行为规范和企业的营销制度。企业营销文化是由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构成的整体系统。(如图)

(一)营销哲学———深层营销文化

营销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观、认识和方法论问题,它属于哲学范畴,是哲学中管理哲学的分支。作为人们研究营销问题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营销哲学,其基本任务是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概括现代营销的本质和内在机制。任何企业的营销管理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下进行的。确立正确的营销哲学,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营销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指导营销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保证企业的成功,因此营销哲学是营销文化最深层的文化。

(二)营销理念———中层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是人们在营销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它是营销人员从事市场活动的指南,是人们对营销活动的根本看法,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营销理念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并随着营销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理念,那么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高精尖化、社会信息化趋势下的营销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

1. 企业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以顾客为中心,不是企业围着顾客转,而是应该研究顾客的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营销实践中,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使顾客满意,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只有了解了顾客的真正需求,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应从点滴做起,使顾客从最初的潜在顾客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终身顾客。研究表明,企业只有从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中才能获得长期的利润。总而言之,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才能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创新的营销理念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

营销实际上就是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的过程。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们或多或少的有点喜新厌旧情结。因此,企业要想留住老顾客,就必须坚持营销创新,必须用新的理念指导营销工作,用新的手段或方法争取市场主动权,在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不仅仅在生产上下功夫,也应该在营销上创新,生产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产品基本趋向于同质化,但是营销理念的创新却在不断前进。企业只能以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来赢得市场,取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所以,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才能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3. 坚持整合营销战略的营销理念

整合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协调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营销功能,共同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和服务的战略。整合营销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即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整合,例如生产部门,品管部门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的营销功能的整合。整合营销战略,强调企业不论是在组织上还是在功能上应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与消费者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实现营销目标,增强竞争实力。随着现在的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整合营销战略也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总的来说,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主要包括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整合营销这三个个方面,当然还应该具有服务营销、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生态营销等理念。只有牢固树立这些营销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企业才可以常青。

(三)营销形象———表层营销文化

营销形象,实际上是企业整体形象向企业外部的延伸,它是指顾客作为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总体的、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特别是对企业的市场行为或活动的综合看法和评价。很显然,营销形象有其自身的特征、作用和内涵。

营销形象的特征。首先,营销形象具有整体性。尽管营销形象反映了企业营销理念、营销人员素质、企业内在凝聚力、技术开发能力、营销管理水平、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等不同方面,但它在顾客看来总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总和的、整体的形象;其次,营销形象是动态的。营销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行为和顾客认知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再次,营销形象是相对稳定的。营销形象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这种评价为舆论普遍所接受时,顾客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其看法或评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最后,营销形象具有表面性。营销形象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感知企业营销的外在形象,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品牌、包装、产品、营销人员服饰、促销活动、广告等。当然,营销形象还有其他的特点,如外延性、主观性、多维性等等。

营销形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营销形象已成为企业一种无形的财富和战略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营销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市场开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助于企业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营销形象的内容。营销形象是一个整体的综合的抽象概念,它主要由产品形象、企业文化、广告形象、服务形象、营销人员形象、公共关系形象、企业家形象和营销环境构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品是营销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产品有形,服务无形,服务质量相对于产品质量而言更难控制。营销形象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以下几方面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对员工的诚实守信教育,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内控队伍。二是关注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注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不同的知识更新要求,通过培训、考试、考核和业绩评估等形式提升全体员工的能力水平,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技术全面、智能互补的内控干部队伍。三是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的授权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对内部员工行为的规范约束和控制管理。广告是企业塑造自身形象的一个重要方式,广告能让消费者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在生活中,许多企业做公益广告来提升企业的营销形象。企业的服务形象是消费者能否重复购买的重要影响,企业的服务由企业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营销人员形象直接影响着顾客对这次购买的最初印象,营销人员形象是指企业内部或者外部与企业营销相关人员在公众心目中的评价和影响程度。主要包括行销领导形象,营销人员形象,营销代言人形象等。

三、结束语

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建设好企业营销文化,因此企业营销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以前的学者对企业营销文化概念的梳理,认为企业营销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的建立企业的营销文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企业在营销中应该较多的去运用营销文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全球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即将来临。我们相信,蕴涵着丰富内涵的文化营销方式必将得到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与发展,21世纪企业的竞争将聚焦于营销文化。目前企业还尚未给予营销文化足够重视,理论基础还远未形成,仍需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摘要:企业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企业文化必须要建设好企业营销文化。企业营销文化系统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企业只有长期的建立企业营销文化,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企业在营销中应该较多的去运用营销文化。

关键词:企业营销,营销文化,概念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党利,郗芙蓉.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及实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

[2]周存本.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组织文化的概念 第2篇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

(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

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人本管理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它不但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地位上升的需要,而且对我国市场经济也有重要意义。

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可看作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具有多项积极功能,但它又是变革的障碍、多样化的障碍和并购的障碍。企业文化经营是适应人本管理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

(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计划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文化 行政文化 概念 界定

1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行政,具有文化的一般结构,反映文化的一般属性,行政文化的主体和内容,是把握行政文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而目前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多种争论,归纳起来也大致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当然,这只是分析角度不同,不能截然分开,不少定义就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行政文化内容方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具有特定内容,这特定的内容就成为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现实基础。理论界对文化概念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尚未统一,主要分歧在究竟是从广义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结构的哪些层面来确定文化学的学科对象,这影响到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确定,也就相应表现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整体。”这是行政文化研究早期的观点,随着行政文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二种观点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黄达强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或政府公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

第三种观点是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的各种行政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属于政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社会文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关于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行政道德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等的总和。”

2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界定的几个基本问题

概念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对行政文化研究和行政文化建设都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不是行政学家主观思想的创造,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行政管理实践基础的产物,其研究必须立足于其赖以产生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其赖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正确把握行政文化概念,首先应该分析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分析概念的来龙去脉,理顺概念的内外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由于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人们对行政概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发展性。在这一认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引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以便科学揭示行政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推动行政学研究的深入。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是人的一切目的性行为的心理动因,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行政文化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3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合理界定

明确一个概念,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即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的内容和方面。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同时,也应该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外延。科学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应该重点把握其内涵,合理界定其外延。

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而物质和制度层面的因素不应该包括在内,原因在于:从物质层面看,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行政管理手段、技术、符号、语言等,是按照人的主观意图加以改造,以符合行政管理需要的客观自然物,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且物化、体现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具有超制度、超观念的自然属性。由于涉及的是表层的、显性的因素,无法触及行政文化质的规定性,同时,由于范围太广,与其他学科研究领域有较多的交差和重复,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应该成为其研究内容;从制度层面看,行政管理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共同创造和维系着具有一定群体结构的一系列办事程序,如行政体制、行政制度、行政组织形式、规则以及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是一种心物结合的东西,可以分为“精神形态的行政制度和物质形态的行政制度”。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与行政相关的文化,它包含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具体来说包括人们的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则具有不少相对稳定的特性。随着现代社会事务的日趋复杂多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所承担的只应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当部分职能要由社会自身不同性质的组织来行使,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分化型是现代行政管理向参与型、服务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松散型到效能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究的是成本和效率,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国际化竞争的冲击中,科学定编、裁减冗员、增强服务、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成为21世纪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由集权型到参与型,参与型不仅是以行政主体积极参与为特征,而且行政客体对主体的行为内容及方式也会积极施加自己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强调参与型的管理,强调被管理者的能动作用,为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要,我国参与型的行政文化中,不仅要包括行政主体对决策活动的影响与参与,而且还要包括行政活动的社会受体对行政活动的影响与参与;由人治型到法治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的是法治,强调法的至上性,要求制订完善的行政法规,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拥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行政文化概念界定为客观行政体系及其运作过程在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反映,是通过行政社会化的途径形成并反映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行政哲学、行政思想、行政艺术等意识要素,是通过社会传承和学习而获得的关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过程、方式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道德、习俗等心理要素,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态,是行政管理之魂。

参考文献:

[1]蔡林慧.行政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3.(04).

[2]余蕊.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J].前沿.2006.(04).

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 第4篇

不过, 笔者认为,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和建构论的发展都为讨论技术概念提供了历史与建构论的新视角。符号学则把社会历史过程理解为“文本”, 解构了文本和语境的二元论与镜像反映关系。如库恩指出的, 概念的意义不在于它所指的特定对象, 而在于因人而异的用法, 这要求我们对技术概念的讨论从实在论转向历史文本解释学。这些都启示我们, 要分析技术概念应当如何, 就要以技术概念的实际历史演变及历史情境中的行动者对技术概念的“使用”为前提。这样, 我们就可以通过概念与语境的互文性去透视历史时空中人们对技术的思维方式与信念即技术文化, 这正说明技术史研究的“语言学”或称“新文化史”转向。[2][3][4]鉴于此, 本文以美国科技史和近现代技术概念的演变历程为例, 对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历史符号学分析, 以揭示人们通过技术概念建构技术文化的历史过程。

一 19世纪以前以“艺术”为中心的技术概念:技术文化的渊源

在西方古代技术范畴中就有一些相对基本的概念:侧重指抽象技能的概念主要是“艺术” (arts) 、“手艺” (crafts) 和“技能” (techne) 等;指实体的概念则主要与工匠的作坊、工具和制品相关。到中世纪时, “工程” (engineering) 这个概念也成为重要概念, 这与军事工程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既指设计制造的过程, 又指工程实体, 且与一种职业 (工程师) 相关。[5]这些概念为后来技术范畴中一些基本概念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到16至19世纪中叶之间, 技术概念有了新变化。技术史已表明, 这期间重要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艺术、工程、工业和手工业, 相应地这些领域中存在的基本概念如下。艺术领域中与技术范畴紧密相关的概念是“机械艺术” (mechanical arts) 和“实用艺术” (useful arts) ;工业领域的是“工业”和“工业艺术” (industrial arts) ;工程领域则有“工程”、“军事工程” (military engi-neering) 、“民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等;而手工业领域有“技能”和“手艺”等;当然, “技术” (technology) 也在17世纪初出现了。这些概念表明, 这一历史阶段, 科学与技术之间已产生某种相互作用, 但作用关系并不紧密。总体而言, 技术主要是以个人从经验中获得的技能的形态存在, 具有个人性和经验性特征, 技术本质上是“艺术”。下面我们来具体考察这些概念的历史意义。

通常学界考察“技术”的词源时, 往往只注意了古希腊词根“tekhnē”的历史含义, 它指“手工工作、手艺、手工技巧、或某种艺术”。本文以为, 我们应把与tekhnē紧密联系的其他关键词联系起来理解才能充分把握该范畴。tekhnē与tektōn紧密联系, 后者指“木匠或建筑工匠, 他制作、建造或作木工”。由这两个词源演变来的拉丁词textus则指“编织, 因而又有建造之义”。同源的另一个拉丁词tegere则指“覆盖, 置顶棚于某物之上”。[6]因此, 应该说由这多个词所组成的域才能充分概括古代一些基本的技术范畴。但是, 技术范畴中还有其他领域, 那就是“艺术”领域, 其起源与亚里士多德有关。

亚里士多德曾把人类知识区分为“发现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这成为后人把“科学”与“艺术”作为一对对应概念的渊源。后来人们进一步在“艺术”范畴中把“自由艺术” (liberal or fine arts) 与“机械艺术”区分开, 前者指美术、诗艺、修辞等, 后者指与物质创造相关的技艺, 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指思维技巧, 后者指动手能力。[7]“艺术”概念明确的技术含义由此而来。随后, 从中世纪到19世纪, “机械艺术”一直是西方技术范畴的重要概念。在15世纪中叶, “机械艺术”就比较明确地指发明、设计和制造机器或机械装置的技能, 侧重指与手工等体力相关的技巧而非思维能力。弗·培根在其著作中常常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美国则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大约于18世纪末普遍采用了一个意义更广泛的概念即“实用艺术”。

“机械艺术”概念表明它与当时技术的发展状况的纠结。即中世纪以来, 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家都出身于艺术行业, 他们利用所掌握的手工制造技能、绘画和数学能力进行机械发明, 而成为这一时期技术发明家的形象代表, 如达·芬奇。他们的工作也成为这一时期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8]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美国电气革命时期。此外, “机械艺术”概念在中世纪出现时就与当时的技术教育紧密相连, 它是师傅们和教育家为他们的技能和职业声望进行游说的话语工具。同时它反映了中世纪技术教育开始出现了技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 即技术知识和技能开始由纯粹的实践与口授变为由艺术家的插图和文字说明配合传统方式来传播。不过, 美国之所以采用意义更广的“实用艺术”概念, 这表明到了18世纪末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 发明设计制造“艺术”的领域已经大大扩展到“机械”之外;那些在职业领域“无家可归”的人们都能在这个概念中找到归属感。

另一类与“艺术”相关的概念是“工业” (industry) 。15世纪时, “工业”常与磨坊 (mill) 相联, 指“技能或手艺的应用, 装置或设计”, 实际上与“机械艺术”的含义接近。到17世纪, 它则明确指“与生产艺术或制造等实用工作相关的固定职业;系统的工作或劳动”, 与制糖、印染和纺织等工业联系在一起。相应地这时还出现了“工业车间” (house of industry) 、“工业学校” (school or college of industry) 和“工业艺术” (industrial arts) 等。[9]这些与工业技艺的学校教育和学徒教育相关的概念的出现, 是与当时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技术教育又有了新发展:即技术教育逐渐由在店铺中开展的学徒教育向在学校中实现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发展, 这就是技术史家所指的技术史中发生的“店铺文化” (shop culture) 向“学校文化” (school culture) 的转变——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中, 技术概念同样充当了话语工具。

此外, 工程领域也与“艺术”相关。“工程”概念要比“工程师” (ingeniarus或engyneolvr) 概念出现得晚些。在“工程”概念尚未出现时, “工程师”把某些工作称为“军事艺术” (the art military) , 而当军事艺术逐渐成为一个专门领域时, 一些“工程师”就用“军事工程” (the military engineering) 来与其他“艺术”领域划清界限。这表明的是, “工程师”比“工程”涵盖的领域要宽泛得多。比如说, 达·芬奇被称为工程师, 但他的工作包括了绘画、建筑、机械设计等,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涉及军事, 这涉及军事的部分后来才被称为“工程”。到法国大革命后, 工程进一步扩展到民用领域, “民用工程”概念才出现。这不仅说明“工程”渊源于军事工程, 而且说明“工程”与“艺术”有直接历史关联。正因此, 直到1930年代工程师为他们争取职业地位时还有人把工程解释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技术”概念出现得较晚却意义重大。它既继承了“机械艺术”、“工业”和“工程”等所包含的“艺术”含义, 同时又显示出技术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即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在这个过程中, 当时英国流行的培根主义观念起了巨大作用, 可以说“技术”一词的出现正是培根主义的产物。1615年, “技术”一词在英国出现, 它是指“论述艺术的文章或专题论文;关于实用艺术或工业艺术的科学研究。”而据1706年的一个文献认为, “技术即关于艺术的描述, 特指机械艺术”。这个概念明确强调了机械艺术、实用艺术、工业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它或表示关于实用艺术的科学知识或表示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实用艺术。这一观念来源于培根的思想即“利用自然哲学来改进机械艺术”, 这种观念经过18世纪启蒙哲学家和综合工艺学校的哺育, 已经在欧洲和美国流行起来。它的一个通常的表述就是“把科学应用到艺术中去”和“促进实用知识的增长”。这种流行观念常常使当时的人们将某项发明解释为某种科学知识的应用。比如瓦特的分离冷凝式蒸汽机的发明, 就被他的好友罗宾逊 (John Robinson) 说成是对布莱克 (Joseph Black) 潜热理论的应用。但瓦特本人则反对这种说法, 认为他的发明并不是布莱克的一般科学原理的直按应用的结果。[10]瓦特的反驳表明的是他对自己的工作的归属的立场;但罗宾逊的说法之所以在当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主要是它正迎合了当时“技术”所包含的科学与实用艺术 (技术) 关系的流行观念。这一时期流行的培根主义以及伴随出现的“技术”概念奠定了把技术理解为科学应用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 技术观念即人们对技术的理解又是如何影响了技术的发展方向的。

当时还有一个明确强调科学与技术之间联系的概念, “实用科学” (practical science) 。到19世纪上半叶, 科学家们把自己的一部分工作称为“理论科学”、“抽象科学”或“深奥科学”, 而把与机械艺术相关的工作称为“实用科学”。这一传统是由“科学的人” (后来称为“科学家”) 所培育起来的。[11]这表明, 在培根主义实用观念影响下, 从事实用艺术和从事科学的人都在促进技术从“艺术”形态向“科学”形态的转变。

至此我们粗略分析了古代和近代技术范畴的若干基本概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为手工业、艺术、工业、工程和科学等领域建立了一种社会历史联系。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理解, 为什么现在日常用语中的“技术”往往包括上述诸领域。

技术从古代发展到近代, 总体而言, 它以“艺术”形态为主, 仍处在“技能”阶段。把技术称为“艺术”, 这有多重历史意义。首先, 它表明技术是一种“设计制造”能力, 是与个人经验相联系的技巧。它强调了技术与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直接关联性, 这使“艺术”区别于“科学”。进一步说, 设计制造意味着个性与经验, 即设计制造过程与结果都体现着设计者的独特构思与不可明言的经验。设计制造者可以依据同一个技术原理而设计出结构和效能完全不同的技术物, 也可以在不了解基本原理的情况下纯粹凭经验来设计技术物。这就意味着“设计”是技术概念的核心内涵。正因为这样, 直到20世纪中期技术科学已经充分发展了的时候, 在一部分工程师看来, 技术中的技术原理仍只是辅助部分, 而设计制造能力才是核心。由此可见, 把技术称作“艺术”奠定了人们关于技术概念理解的根本方面。其次, 把技术称为“艺术”表明, 即使从中世纪起对技术的描述开始出现了文字、插图和数学说明, 但是当时的技术经验不仅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 而且这种“意会”经验也不便于交流——这种“意会知识”似乎至今仍在困扰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从根本上限制着技术的累积式发展;而一旦技术获得了客观化知识的形态, 它就形成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结构机制。“技术”和“实用科学”概念的出现就预示着技术发展机制的上述转变。16世纪出现的“技术”概念一方面直接承续了“机械艺术”、“工业艺术”等所隐含的“艺术”特征要素, 但另一方面也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即技术的个人性经验性正在逐渐为技术的客观知识化倾向所代替, “技术”开始被称为“科学”。这正是下文将讨论的问题。

二 以“应用科学”为中心的技术概念:“应用科学”文化

到19世纪下半叶, 科学和技术都在职业化, 从而在社会学意义上显示出人员、组织和职业的分离趋势;但同时科学技术本身的相互作用则更紧密复杂。在这种背景下, 技术进一步“科学化”, 表现为:一方面科学知识更广泛深入应用到技术实践中, 促进了技术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专业化的工程师们应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技术问题, 从而建立起独立的技术科学体系。第一方面体现的是将科学应用于艺术的培根主义思想仍然流行, 这促成了一种把技术看作是科学知识的直接应用的技术文化观念。第二方面体现的是, 随着技术职业化进程的深入, 工程师们的工作和观念都已超越了这种流行观念的局限。工程师们已开始培育自己独立的专业领域, 并试图利用对“应用科学”这个概念的解释来宣传新的技术观念, 从而促进技术专业化并提高他们的职业地位:即工程师们认为他们已培育了“应用科学”的独立领域, 而不是在“应用”科学。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中, 人们用“应用科学”这个概念指称技术, 并从不同立场给这个概念赋予了丰富的历史含义。

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人们赋予了“应用科学”多种语义:第一, 指科学理论对实用艺术的应用, 也即“应用科学”是对科学理论 (知识) 的应用;第二, 指科学方法对实用艺术的应用, 即“应用”科学方法对实用艺术进行原创研究;第三, 指对工程的研究和教学的一个相对自主的知识体系;第四, 指对工程的研究和实践的相对自主的知识体系。后三种含义常紧密相连, 强调“应用科学”的独立性。[4]“应用科学”的丰富含义与这段历史时期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和人们对该领域发展的反应, 特别是人们如何利用技术概念来扩散与塑造新的技术文化的过程形成复杂的“互文性”关系。

19世纪末, 美国科学技术正在专业化。美国在实验科学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定量分析实验方法和数学描述方法。同时, 由于欧洲“纯科学”发展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们的职业自觉意识也越来越强, 从而要求发展“纯科学”。他们逐渐把自己的研究转向理论科学, 放弃了水力学、力学、电力工程、电力通讯等与“实用艺术”接近的课题;并改革学术机构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 由于美国电气工业革命的兴起对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也使工程师既得的职业地位与社会声望受到更加激烈的职业竞争的挑战, 因此工程师们促进技术专业化的意识也逐渐增强。由于受到了更好的科学训练, 掌握了数学和实验方法及基本的科学原理, 他们就接过了这些实用问题的研究。他们运用规范的实验科学方法对实践领域进行研究, 建立了许多工程分支学科, 如机械、土木、电机、通讯、化学等工程学科。这种转变使得技术开始实现从“工匠传统”向“学者传统”的转变, 由在田野、矿井、工场等地通过学徒训练与实践所掌握的“艺术”转变成以在不断增加的工程院校中的科学的精神气质为基础的“学校文化”, 由“经验”转变成“工程研究、教学和实践”的知识。在科学家和工程师促进上述转变的过程中, 他们在统一共同体的信念并扩散这些信念以塑造新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过程中, 都充分利用了“应用科学”这个技术范畴的关键词。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 “应用科学”概念所体现的复杂的技术观念既是这一历史阶段产生的上述技术变化的反映, 也是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思想力量。

那些试图促进“纯科学”的发展并提高“纯科学家”职业地位的科学家和支持者一般都站在“纯科学理想”的立场上来使用“应用科学”概念。所谓“纯科学理想”是指19世纪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一种提倡“为科学而科学”的思想, 其实质是促进科学专业化并提高“纯科学家”的社会地位。这种理想的支持者们为了突出“纯科学”的价值, 往往强调“应用科学”的第一种含义, 以此表明科学在从知识到物质财富的发展序列中的优先于技术的地位。比如这种观念的最杰出代表者亨利·罗兰 (Henry Rowland ) 说:“有必要知道的每一条电学规律都已经知道了;唯一的一个智力问题是具备把它们发展为理想电机的能力, 并且, 当我们说理论与实践不协调时, 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把这个理论用到实践中去, 以得到结果。”[4]罗兰在此利用“应用科学”概念把“纯科学”解释为技术革新的充分必要条件, 即纯科学是技术的唯一且可靠的源泉, 从而突出了“纯科学”的价值。

另一些试图借助“学者”声望来提高“实用艺术”职业地位的工程师们也象罗兰那样使用“应用科学”一词。19世纪末, 技术仍被视为实用艺术和技能而非理性客观知识。为促进“艺术”向“科学”的转变并提高社会声望, 他们直接利用了“科学”作为一种客观知识和学者职业的传统声望以及培根主义思想传统, 把工程解释为科学理论的应用, 以表明工程实践是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之上的。

但是那些在工程领域中从事研究、教学或实践并呼吁工程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职业地位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则反对“纯科学”支持者塑造的技术话语, 而给“应用科学”赋予后三种含义。他们认为, “应用科学”是他们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因而被称为“应用科学”的独立领域 (如电机、电力通讯和化学等工程领域) , 而不是由“纯科学家”所开创而由后者的应用实践产生的附属于“纯科学”的领域。有的人甚至更坚决地表示, “应用科学”已经发展得和“纯科学”一样完善, 其教学工作已为这个职业培养了专业接班人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工程科学职业化的一个标志) 。罗伯特·瑟斯顿 (Robert Thurston) 就是这种技术文化的积极提倡者。他是史蒂文斯技术所和康奈尔大学的机械工程教授,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第一任会长, 同时也是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机械科学分会的副会长。1884年他在向科学促进会作汇报时指出, “应用科学研究, 正如纯科学的任一分支, 已经变得和已设立的现代大学课程的一部分一样了。”[4]总之, 通过塑造和扩散这样一种技术文化, 工程研究者们逐渐实现了技术的上述复杂历史变化, 即技术职业化进程。

但是, 总体而言, 虽然这一时期有少数工程师在提倡“应用科学” (即工程科学) 的独立地位, 但是, 由于培根主义已深入人心, 由于19世纪末欧洲掀起的提倡“纯科学”的运动的影响, 也由于工程研究的薄弱和工程研究群体的弱小等等原因, 人们把技术看成“科学知识的直接应用”的观念在社会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正因为这样,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解释模型就逐渐成为“技术”概念的一个基本含义。

在塑造和利用“应用科学”概念的多重历史含义的过程中, 起本质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及其二者关系本身的复杂历史变化;但是, 科学技术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及社会利益的竞争与变化却从根本上决定了历史个体在具体历史场合中选择利用该概念的哪种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 正如上文所揭示的, “应用科学”概念所塑造的技术观念是影响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 它深刻影响了美国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对技术的理解。

虽然作为“应用科学”形态的技术正在逐渐发展, 但是作为“艺术”形态的技术传统仍未消失, 这反映在这些概念仍然流行这一事实上。一方面, 人们在整个19世纪仍习惯使用“实用艺术”这些概念, 另一方面, 人们仍保留着“技术”概念的原初含义, 并且, 有些人也把“应用科学”解释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这主要是因为工匠传统的工程师群体仍是主要技术群体。

三 以“工程研究”为核心的技术概念体系:工程科学文化

一战给美国技术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是, 科学技术专业化进程扩展到工业领域, 即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工业领域, 导致工业研究的兴起和工程研究的初步发展。这使得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关系和技术知识结构都变得更复杂, 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和地位也在发生复杂的变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技术范畴中出现了更多新概念, 包括“工业研究”、“工程研究”, 以及后来的“基础科学 (研究) ”、“工程基本原理”、“工程科学”等。这些与工业和工程相关的研究仍被人们囊括在“应用科学”概念中。这种统称为以后把“技术”当作“应用科学”的同义词奠定了基础, 从而“技术”一词也在1930年代重新流行起来并获得更丰富的意义。同样, 这些概念所体现的复杂的技术观念既是这一历史阶段产生的技术变化的反映, 也是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思想力量。本文着重论述后者。

随着一战中工业研究的兴起, “工业研究”概念逐渐流行。作为历史概念使用的“工业研究”是指工业研究者试图利用“研究”一词的传统声望来为工业研究辩护时所使用的措辞。“研究”的关键意义在于它意味着对“事物的自然属性”进行探索以获得客观理性知识, 它包含着与“科学”相似的认识论暗示。因此, “工业研究”的含义是特指工业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们对工业中的自然物或人造物的自然性质所作的科学探索与应用研究。工业研究者们即试图利用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理性内涵来塑造新的技术观念, 从而为他们的职业争取地位。许多工业研究人员都采取了抹煞“工业研究”与“纯科学”之间界限的做法。在许多公开演讲中, 工业研究者都坚持说, “工业研究”和“纯科学”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区分, 这两者在研究题材和研究方法上都是一样的, 它们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动机。比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研究部主任、公司首席工程师约翰·卡蒂 (John Carry) 在就任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会长的就职演说中说, 一个电气工程师和一个化学家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研究灯泡。但是, 工程师可能正在做“工业研究”, 而化学家则因为研究灯泡操作的物理原理, 所以做的是“纯科学”研究。[4]有的人甚至说区分动机也是困难的。通过这种方式, 工业研究者们试图为“工业研究”争取到与“纯科学”相当的学术地位和职业地位, 并为在工业中开展“纯研究”创造环境。这深刻影响了美国工业对工业中基础研究的支持政策。

工程师们也利用了“研究”的声望来为他们的职业辩护, 并同样采取了抹煞界限的策略。随着越来越多受过科学训练的工程师进入到工程领域, 他们创造了“工程研究”概念来为他们的职业声望辩护。1917年,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研究和教育家阿瑟·肯内利 (Arthur Kennelly) 在一次演讲中把“工程研究”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助于某种特殊工业的工程研究, 另一类是从事促进艺术知识或促进应用科学的工程研究。他接着说道, “通常, 在为工程的未来运用铺平道路和勘察道路时, 这第二种类型的工程研究并不能明显地与所谓的纯科学探索区分开。”[16]许多工程师和工程教育家都利用这种措辞来为工程职业争取声望。工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抹煞工业研究、工程研究与纯科学之间界限的做法虽然为他们的职业争取到了一定的声望, 也为表明工业研究和工程研究是独立于纯科学的知识领域和职业领域提供了观念基础, 但是, 由于他们采取的抹煞与“纯科学”之间界限的策略, 这就促使人们认为, 工业和工程中的发明创新是“应用”科学的结果。

一战后, 技术领域在知识和社会组织上分层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由于“纯科学”的“纯”字往往会暗示其他研究都是“有水份的”等贬义, 因此,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工业研究者和工程师们开始用“基础科学”、“基础研究”等概念来代替“纯科学”, 并使“基础”这个修饰词有了更广泛的用途, 即他们借助“基础”这个词在工业研究和工程领域内部区分了“基础”与“应用”的工作, 从而使“基础科学”的含义扩展为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纯科学”, 还指工业和工程基础理论研究。

比如当时任国家科学院院长、国家研究委员会委员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研究部主任的朱厄特 (Frank Jewett) 曾在一次演讲中非常明确地对工业研究作了层次划分, 他说, “一旦 (基础科学研究) 开辟出了一条道路, 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发展阶段, 首先是其他一些发明家的发明阶段, 然后是比发明家知道更多的科学却很少创造新知识的工程师们的发展阶段, 最后是主要由密切合作的实际研究者和工程师负责的发展阶段。”[17]这总体上反映了整个技术领域的分层现象。随后,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业研究科学家朗缪尔 (Irving Langmuir) 也借助“基础研究”与“工程研究”这两个概念对工业研究作了区分。他认为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业研究可分为两类, 在应用实验室中开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 而在工程实验室中开展的是“工程研究”, 后者被他看作是“基础研究”的应用。[4]工程师们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承袭肯内利把工程研究区分为两类的做法, 一战后, 更多工程师赞同把工程领域区分为工程“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

通过上述划分, “基础科学 (研究) ”等概念就不仅可以用来指代“纯科学”, 而且可以用来指工业与工程的“基础研究”, 相较“纯科学”而言, “基础科学 (研究) ”概念涵盖的领域就更广泛了, 相应地“应用科学”的涵义也就有了微妙变化。到1943年布什 (V.Bush) 准备他的《科学——无尽的前沿》主报告时, 他就用“基础科学”或“基础研究”指称大学、学院和研究所开展的与商业领域无关的科学与工程研究;而用“应用科学”或“应用研究”指称工业和政府开展的商业和国防实用研究。布什报告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概念重新诠释了罗兰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所表达的技术就是科学应用的观念, 从而象是一个历史总结, 报告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与支持政策。[19]

不过, 工业与工程研究者们利用“基础科学 (研究) ”概念在工业与工程内部所作的层次划分也表明, 技术领域内部已有了明显的知识层次和职业层次, 技术本身已有了“基础理论”与“应用”的区分, 这足以说明技术已不是附属于科学的知识与职业领域。因此, 还有一些工程研究者甚至在1920年代就开始用“工程科学”概念来强调工程研究的独立地位。但这个概念的真正流行则要到1950年代工程研究得到充分发展以后, 而且这时“技术科学”概念也为人们所熟悉了。总之一战以来工业与工程研究的发展既延续了把技术当作科学应用的流行观念也为把技术当作独立领域的观念提供了基础。这为“技术”概念在美国的流行提供了思想基础。

直到1930年代, “技术”这个概念才在美国流行起来。直接原因是1930年代技术性失业引发的争论, 但思想根源还是“技术”概念的初始含义渊源以及后来人们长期培育的将科学应用于实用艺术的培根主义思想。技术的初始含义就传递了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应用于实用艺术的思想。这种观念促成了19世纪末“应用科学”概念的产生及其丰富含义。因此, 到了20世纪初技术由“艺术”向“应用科学”形态的发展相当成熟时, 人们就把“技术”当作“应用科学”的同义词来使用。后来, 当工业研究和工程研究等领域发展起来, 并且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工业研究”、“工程研究”、“基础科学 (研究) ”“工程基本原理”等来强化了“应用科学”是科学应用的观念后, “技术”就能进一步把工业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涵盖在内了。这样就形成了我们通常称为工程定义的“技术”概念。这表明“技术”概念, 就其产生过程而言, 它本身就意味着是“应用科学”, 包含着应用科学就是“应用”科学的基本思想, 即技术不断“科学化”的过程。

四 结语

企业文化的概念辨析 第5篇

使命

企业使命主要是阐释“公司为什么存在”(有的与企业宗旨是同一概念)。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以及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简单说,使命就是必须做的大事、一定要完成的任务。

企业使命包括经营哲学、企业宗旨。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观、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等,企业宗旨是企业存在目的、性质及经营范围的陈述。

愿景

企业愿景是阐释“领导者希望公司发展成什么样?”愿景是解决“企业是什么”,告诉人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

企业愿景的价值——指引方向、唤起希望、增进合作、激发力量。正确的企业愿景,就像企业远航的灯塔,它成为一种精神的归宿,成为员工的一种力量源泉。

组织先要有自己的理想,然后借助于“组织”这个平台来实现。很多组织在描述使命的时候,有时候把使命与愿景合二为一,这表明该组织把组织的主体与目标合一。这种情况下,组织所提出的使命大多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是一种基于愿景的使命。

一般来说,愿景是企业未来10~50年欲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及对它的鲜活描述,其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真正的宏大愿景目标应该明确而有力,是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指向,是团队精神的一种催化剂,一般需要10~50年的努力才可完成。可以形象地把它视为一座要攀登的高山,一旦你登上了它的顶峰,又会向另一座山峰进军。

价值观

针对客户说,针对产品说,针对员工说,针对社会说,如成就客户、传承出新、精准高效、诚信协作(有的企业把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纳入其中,其概念类似)。

它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浓缩成组织独特的文化要素或理念要素,我们也可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的表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最基本和持久的信仰,是组织内成员的共识,一般3~6条。譬如,麦当劳的“Q、S、C、V”精神,IBM的 1 / 7 “尊重人、服务、卓越”三原则。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之一应是富于深刻的识见。应该让所有的员工知道,每天都在忙什么?你为什么而忙?你要告诉你的员工。企业的共同愿景包括了每个人的愿景、团体的小愿望和组织的大愿望,这样构成了一个愿景体系。

三者关系

愿景驱动型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愿景,同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配合贯彻愿景,激发实现未来前景的各种变革,这种由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组成的企业价值体系,以及由此建立的目标、战略、计划等管理内容,我们称之为企业纲领。

使命是第一位的,反映的是组织在其生命周期中存在的目的,如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才与研究学问。

愿景是依据使命及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而来的,说明的是组织未来10几年后要发展达成的目标。如成为在某范围内的排名第一的大学。

而战略是为达成愿景而制定的路线图,包括战略目标及战略举措,如该学校准备采取大力引进优秀教师的战略举措,力争在5年后在某一专业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目标很好理解,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等,对组织来说,组织最长远的目标就是组织的愿景。

先有愿景还是先有使命?

企业愿景解决的是企业将成为什么的问题,企业使命解决的是企业存在的价值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先成人还是先成己的问题。

使命考虑的是企业通过什么手段为别人服务,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即如何成就别人的问题,愿景是企业未来想成为什么样子,即成就自己的问题。

应该是先成就别人再成就自己,成就自己是成就别人的结果和必然。所以,个人认为对企业来说,应该先考虑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自己的使命,再考虑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问题,即自己的愿景。在制定战略时也应先制定企业的使命,再制定企业的愿景。

愿景与使命的逻辑关系

从以上分析来看,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逻辑关系是,企业使命是企业愿景 2 / 7 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企业愿景包括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愿景中具体说明企业经济活动和行为的理念,如果要分开来表述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企业愿景里就应不再表达企业经济行为的领域和目标,以免重复或矛盾。

很多企业也使用“企业宗旨”一词,企业宗旨意为“企业所在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企业经营的最基本目标”,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这一理念,但从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的宗旨不外乎“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或此类表述的变形,更多像金字招牌,亮一下自身企业对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的价值,实际上对企业内外都没有实际意义,且有时与使命之间也存在一定重复。

从实践角度来看,愿景高于使命适用于企业成长的初期,这个期间企业更多为生存和发展而奋斗,愿景的作用远远大于使命;

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使命的驱动感则远远大于愿景的作用。所以我们会看到类似可口可乐等企业更强调企业使命,而非愿景的原因。

愿景驱动型企业

所以很多中国的企业即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管理学上的意义、看到了红色管理的价值,但大多数并未得其精髓。红色管理理论认为,关于纲领和愿景的理论是红色管理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为过。

一般来说,愿景是企业未来10~50年欲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及对它的鲜活描述,其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真正的宏大愿景目标应该明确而有力,是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指向,是团队精神的一种催化剂,一般需要10~50年的努力才可完成。可以形象地把它视为一座要攀登的高山,一旦你登上了它的顶峰,又会向另一座山峰进军。

愿景驱动型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愿景,同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配合贯彻愿景,激发实现未来前景的各种变革,这种由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组成的企业价值体系,以及由此建立的目标、战略、计划等管理内容,我们称之为企业纲领。

企业纲领是愿景驱动型企业持久而有活力发展的机制保障。这种机制包括: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等。愿景驱动型管理的出现,表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更加注重核心价值观、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对企业变革和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更加关注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企业管理的一个基 3 / 7 本趋势。

知名企业案例

联想集团的愿景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联想电脑公司使命: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联想公司价值观——成就客户、创业创新、精准求实、诚信正直 •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华为公司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公司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万科愿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跑者 万科(宗旨)使命——建筑无限生活 万科价值观——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1.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2.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3.“阳光照亮的体制” 4.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麦肯锡公司(愿景与使命合一)——帮助杰出的公司和政府更为成功 1.为高层管理综合研究和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和机遇。2.对高层主管所面临的各种抉择方案提供全面的建议。

/ 7 3.预测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各种机会,制定及时且务实的对策。

荷兰银行使命——透过长期的往来关系,为选定的客层提供投资理财方面的金融服务,进而使荷兰银行成为股东最乐意投资的标的及员工最佳的生涯发展场所。

荷兰银行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诚信、尊重、团队与专业,扮演了贯彻使命与实现愿景的重要角色。

惠普公司使命——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惠普公司价值观——“我们对人充分信任与尊重,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通过鼓励灵活与创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

迪斯尼公司愿景: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迪斯尼公司使命:使人们过得快活

迪斯尼公司价值观——极为注重一致性和细节刻画;通过创造性、梦幻和大胆的想象不断取得进步;严格控制、努力保持迪斯尼“魔力”的形象

波音公司愿景:——在民用飞机领域中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把世界带入喷气式时代(1950年)

波音公司价值观—— 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应付重大挑战和风险;产品安全与品质;正直与合乎伦理的业务;“吃饭、呼吸、睡觉都念念不忘航空事业”。

苹果电脑公司愿景——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苹果电脑公司使命——藉推广公平的资料使用惯例,建立用户对互联网之信任和信心。

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价值观——提供大众强大的计算能力

IBM公司使命——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IBM公司价值观——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

/ 7

通用机器(GE)愿景:——使世界更光明 通用电器使命: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

索尼公司的愿景: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索尼公司使命: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索尼公司价值观——体验以科技进步、应用与科技创新造福大众带来的真正快乐;提升日本文化与国家地位;做先驱,不追随别人,但是要做不可能的事情;尊重、鼓励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

宝洁公司价值观——领导才能、主人翁精神、诚实正直、积极求胜和信任

麦当劳的愿景: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

柯达的愿景:只要是图片都是我们的业务

微软公司愿景(使命):计算机进入家庭,放在每一张桌子上,使用微软的软件;

福特公司愿景(使命):汽车要进入家庭;

耐克公司使命——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

沃尔玛公司使命——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

摩托罗拉公司价值观——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地尊重

中国移动通信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 7 TCL:

企业愿景:成为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

企业使命: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团队、创新。

企业价值观:诚信尽责,公平公正,变革创新,知行合一,整体至上。经营策略:研制最好产品、提供最好服务、创建最好品牌。

娃哈哈“家”文化:

娃哈哈宗旨:娃哈哈 健康你我他 欢乐千万家 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 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 发展大家 报效国家 娃哈哈座佑铭:先将诚信施于人 才能取信于人 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 严格 主动 高效 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 创新 负责 亲情 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 打得响 过得硬 娃哈哈人才观:唯德唯才 有用即才 人皆为才 娃哈哈团队意识:道相同 心相通 力相聚 情相融 娃哈哈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岗 能上能下 崇尚科学 精益求精

上海大众:

精神面貌:热情:工作主动,待人热情

高效:分秒必争,精益求精

律己:遵纪守法,自学严谨

自信:百折不挠,开拓创新

经营理念:向客户提供最好的大众车和最好的服务,保持上海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以人为本,人才是上海大众的第一财富。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

我们的宗旨是:满足用户的一切需要。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中了不起的概念 第6篇

我近年一直在研究“敬”这个价值理念。“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更是人的自性庄严。这涉及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

孔子的弟子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敬,人的所谓“孝”和犬马就没有区别了。

《论语》凡讲“礼”,其核心都是“敬”,所谓“无敬不成礼”。《易经》坤卦的“文言”也说:“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礼记》祭统篇说:“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这说明,敬和诚信是连在一起的,无敬则不诚,无诚则不信。反过来,无诚信的话,也就没有敬。

《孝经》说得更彻底:“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刘邵《人物志》引《孝经》义,引申说道:“人道之极,莫过爱敬。”到了宋儒那里,周敦颐、张载、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朱熹,不约而同提出了“主敬”的概念。“敬”不仅仅是一种敬意和尊敬,更主要的是合乎人类本性的一种诚敬庄严。“敬”是人的尊严的不可侵犯性。孔子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是什么?民国大学问家马一浮认为,“敬”就是人的“志”。所以,“敬”已经进入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是一种庄严醇正的境界,是不可夺、不可易、不可变的,是至纯至洁的。

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这种精神;陈寅恪毕生守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这种精神;甚至《红楼梦》中鸳鸯宁死不做贾赦的妾,也是这种精神。学者有了这种精神,可以不盲从、不屈从、不妥协、不曲学、不阿世。为了守持这种精神,必要时可以“一死从容殉大伦”(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儒家话语下的信仰力量在此,在个体生命的自性的庄严,而非由他者的“绝对”所笼罩。

“和”,同样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中了不起的概念。宋代的思想家张载阐述对宇宙世界的看法,讲过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张载的哲学启示我们,世界各种文明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却不必然发展为冲突。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总的是走向文明的融合。我相信,人类的“同”远大于“异”,正如《易经》上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在这个问题上,陈寅恪先生立说最为精辟。他用孔子的“有教无类”来阐释这个问题,认为“文化高于种族”。不分民族,不分种姓,可以在人类文明的精神层面上合流共享。有此一面,人类才能“跨文化沟通”,共存于同一世界。

文化居住概念下的环艺设计探讨 第7篇

一、文化创意概念对室内设计表达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理解对设计的影响是各不相同。西方文化促使设计布局显得更加规则有序, 层次感受分明靓丽, 主要位置常有建筑、摆设设计。喜欢通过各种规则、对称边角形式来表达出一种超越自然的信念和力量。此外, 对于建筑、空间分割、挂壁装饰也极富逻辑性, 力求表现出对称及均衡之美。与此同时, 西方文化更加强调人工雕琢之意。其家居摆设更倾向于方形或规则锥状等各种立体或几何形状体现。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下, 我国环境改造以及设计中不强调凸显轴线, 讲究利用自然花草树木、色彩建筑妥帖布置, 展现出一种极富山林野趣的自然美感。其突出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 我国环境设计自成格局, 布局适宜, 线条柔软, 建筑间并无逻辑方面的主次关系存在, 讲究因地制宜、柔和内敛之美。受居住受众者的教育水平、经济基础的影响, 文化概念对环境设计产生了各异的具象化体现。对理工科文化研习者对环境设计的要求是严谨, 细致;而在文学爱好者则是追求朦胧, 悠远意境之美。

二、传统风水文化对环艺设计影响

环境艺术同风水文化的结合,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依附。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满足观赏和摆设作用。在其根系庞大的风水学问面前, 人们根据个人爱好和信仰, 选取每一个支点尽情发挥, 把室内空间装饰按照某种格局, 如太极八卦图的结构模型, 以所谓的龙脉为主线进行布局, 安排空间结构, 主次分明。讲究遵循大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界的指引同构出别致一格的脉络气息。如现今大多数的家庭装饰中, 大门左右适当位置构造屏风, 给人以幽邃温婉, 千呼万唤始出来, 又抱琵琶半则面的朦胧之美。同时满足风水学所说的隔离隐晦之物直通家门的说法。在建筑前摆放上各种成对的动物, 以言明家门口有神灵蹲守, 护佑世代长生, 家室安康。这些根据风水文化所延伸出来的环境空间艺术设计, 从小家大市选址到布局建筑, 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同时满足人类心理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赏悦。

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是一种对弈的共力存在。传统文化风水学讲究的是人, 对环境的成天受命主题, 接受自然的馈赠而不是索取。这是符合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的。渗透进风水文化的空间、环境设计的个异性也体现出主人身份以及社会地位, 价值观。由于风水文化丰富的意象概念, 对不同物象主题的表达, 以自然事物为中心进行演绎诠释, 使环境空间既具有多样性又不失一致性, 统一而不单一。这对于塑造环境艺术识别性和多样性、展示个性追求具有极大价值。

三、感人意境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含蓄之美

中国文化讲究曲径通幽,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含蓄表达。对于室内空间设计也就会通过屏障架设、角度遮掩、创造出空间无限延伸, 意在言尽而意犹未尽之意境。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切忌通透明朗的布局, 对于色彩的选取也应考虑受众者心理需求的要求, 有利于构造出多层次的空间感和朦胧感而又不至于使人晕眩。大多采用暖色调进行舍内布局, 墙面和地板面以单一纯色为主, 点睛之笔在于巧妙利用室内灯光和附属品进行色彩点缀, 根据光影学原理构造出色彩鲜明但不凸显的朦胧意境居住空间。

意境, 是宽容和果敢的或者是随性的。可以随着不同年龄人的需求而变化, 可谓千变万化而幻化无穷。可引发环境受众对于生活、生命的联想以及回味。允许各种感受多层次存在, 多维度产生想象空间。含蓄的空间意境给人以不同的遐想, 同一具象面对不同的居住、体验者都能给以悦赏。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之所在。

四、结语

文化代表人类精神追求方向, 不同层次的文化理解代表了精神文明的高度。当主人接受来访者的赞扬时就是对环境设计者的肯定, 这种心理悦赏促使环境设计者不断探究文化模式和设计表达模式的创新, 给环境设计创造更加宽广的环境和进步的空间。在日新月异的环境改造中, 为了不让环境设计走入发展误区, 唯有利用健康、美的文化概念来指引空间设计, 环境创造, 才能使环艺设计更上一层楼, 才能为我国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强大的动力。

摘要:如今被久未尘封的文化概念开始日益盛行, 文化渗透入各行业。如何提供与时代相适应的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人以居为先, 创造出人性化、实用性、多功能、风格化的居住空间环境。需要我们充分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糅合和发展, 文化对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影响深远。

关键词:文化居住,环境艺术设计,改造

参考文献

[1]张晓晶.设计笔记室内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探讨 第8篇

“文化”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描述,公认较多的定义如下:“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的范畴如此宽泛,自然就产生了许多亚文化,如艺术文化、历史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等,每一个亚文化还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细分,如校园文化即地域文化的亚文化。

依据“文化”的定义可以对“校园文化”初步定义如下: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由校园生活、工作衍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指具有校园特色而又相对独立的精神气质和意识体系。

1 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以校园学习、工作设备设施为载体;二是具有校园生活特色;三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内涵。校园物质文化根据其载体主要分为校园建筑文化和校园景观文化。

1.1 校园建筑文化

校园建筑既是师生工作、生活的场所,又是学校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建筑往往会成为学校的一个标志、一张名片,如北京大学的西门、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在校园建筑中最能体现文化艺术内涵的当属学校的大门、主楼和图书馆了。

大门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和车流从门外经过或由大门进出。对于大学生,踏入校门是他们校园生活的开始,所以大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校门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点原则:大门的造型应别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切忌与其他学校大门相仿、雷同;校门不宜过于高大,太过高大的校门容易使人产生敬畏之感,不够亲切;校门装饰设计应突出校名,完整的校名应有学校中文全名和标准的拼音或英译名,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有当地民族文字的校名。校名一般设置在大门最醒目的位置,夜晚要有足够的照明;校名的旁边可以辅以校徽作为装饰和说明。

主楼是一所大学建筑的核心、也是师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校园建筑中处于中心位置,要能起到统摄全校建筑风格的作用。主楼的外形应有厚重、大气并稍带威严的感觉,所以主楼应以方形、长方形为主,主色调应以中色、浅色为宜。为凸显主楼的中心地位和威严气质,周边的建筑高度尽量不要超过主楼,正门前还可设置小广场以开阔视野。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知识、智慧的源泉,许多思想的火花和创新的灵感都是在图书馆孕育的,所以图书馆是大学当之无愧的第二课堂,对一些学生而言,图书馆给予的知识要比教室和课堂还要多。在他们心中,大学生活的回忆中最清晰的就是图书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和那一片惬意的安静。图书馆造型应与主楼的风格保持一致,但作为自主学习的场所,图书馆不宜设计过于威严肃穆,应稍显亲近。内部装饰应以学术文化为主,比如廊道设置一些著名校友、重大活动、学校历史事件的照片。一楼应设置一定规模的大厅来进行学术、艺术展览。

1.2 校园景观文化

校园景观文化的载体是校园的各类风物、装饰。美丽的风景不但是学生学习、休闲的场所,著名的风景也会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武汉大学的珞珈山。

校园风景应保持统一的格调,或古典、或现代、或西洋。对老校区原有的风景不应轻易改动,尽量保持原有的风格。新校区的建设应考虑校园景观格调的问题,中外结合的造景要谨慎使用,运用不善可能使景观显得不伦不类。如果新校址内有湖泊、河流和地势起伏,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景,改造成校园景观[1]。

校园风景还应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和融合。人文景观的主要形式是校园雕塑。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文化追求的集中体现。

校园雕塑可分为人物雕塑、历史事件雕塑、抽象雕塑等。人物雕塑主要是历史名人、学术大师、著名校友的雕塑,尤其是与本校又重要关系的人物雕塑,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雕塑,清华大学的朱自清雕塑;历史事件雕塑主要是与本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雕塑,如北京大学的五四运动雕塑;抽象雕塑大多设置在主楼前的广场上,正对大门,一般都取奋进、腾飞、扬帆、跨越等积极向上的意境。

2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工作、生活衍生出来的但又相对独立的精神气质和意识体系。人们通常说是的校园文化都是指校园精神文化,其内涵包括校园精神内核文化、校园历史研究文化和校园艺术文化。

2.1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即大学办学的理念和管理的宗旨,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学精神,它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本,进步创新的源泉,精神体系的灵魂。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是大学精神内核文化的高度浓缩和生动诠释,更是无数前辈、校友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校园精神内核文化的具体体现就是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里最能体现学校精神内核的是学校的学术创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大学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才把校园精神内核的种子深深地埋进每一位师生的心中。学生毕业后奔向四面八方,大学精神的种子就在祖国各地生根发芽,发挥它的影响力。

一般综合性大学的精神内核文化多以真理、奋斗、自强等为主。如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光明”,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专业性大学的精神内核文化往往与其所属行业有着深刻的渊源,如医学院校的精神内核文化往往与救死扶伤、博爱奉献等相近,师范院校的精神内核文化多与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相近。

2.2 校园历史研究文化

现代大学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校园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在城市发展历史、所属行业发展历史、教育科学发展历史都有着深刻的渊源。

每一所大学的发展历史上,都有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关键的人物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的历史就是这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串联起来的,如学校办学方针的转变,专业的拓展与合并,有影响力的学术科研活动等都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而一些有能力的领导和杰出的校友则在大学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大学培养的这些杰出校友,校园是他们智慧的源泉、精神的故乡,他们毕业后都非常留恋自己的母校,对母校的发展给予不同形式的支持、帮助、关心。许多成功人士都以毕业于一所著名大学而自豪,而一所大学往往因拥有一批杰出校友而骄傲。

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高等教育政策的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引导着大学发展的方向,在大学校园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建国后国家对大学实行文理分工的改革,影响了大学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上世纪末大学合并的热潮又改写了许多学校发展的轨迹。同时,大学又是我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都在大学接受过严格、系统的高等教育。所以大学发展历史与我国高等教育史、科学科技进步史之间,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历史悠久的大学,其发展历史是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的,大学发展的历程恰恰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斗争、重生、奋进、辉煌的真实写照。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大学生都站在反侵略、反压迫的最前沿,是他们在用自己嘶哑的声音唤醒民族的精神。如当年的西南联合大学,其学校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的一个缩影。

大学的发展与所在城市息息相关。大学里产生的科技成果,首先会应用于所在城市,大学散发的精神文化气质,往往会影响周边城区的发展风貌。大学是城市的一笔重要的精神和科技财富,设置在小城市的大学,更可以直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比如英国的剑桥大学设在剑桥镇,剑桥镇就是因为这所大学成为著名的城镇,也是最有文化水平的城镇。

2.3 校园艺术文化

校园艺术文化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影视等各种形式的艺术。这些艺术作品既是校园生活特色的反映,又能锻炼校园艺术创作群体,还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教化、引导的作用。

大学生是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学习之余创作了大量反映校园生活文学、书法、绘画和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或许不能在艺术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些稍显稚嫩和青涩的艺术作品是他们青春生活和梦想的真实写照,也曾在校园的星空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正因为校园艺术流淌着大学生活的色彩和青春活力的动感,才在艺术苑林中独树一帜,散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校园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平台,也是他们进行生活体验的舞台。而大学独有的优雅、宽松、自由的环境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所以能培育出许多艺术大家。校园艺术作品正是这些艺术家成长、发展的见证。

校园艺术作品经常在大学的图书馆、会议厅进行展览,供同学们欣赏、品评。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这些作品所蕴含、散发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艺术文化修养。校园艺术作为社会精神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同社会主流文化是相生相融的,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并反映着主流文化思想,所以校园艺术作品可以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其向主流文化靠拢[2]。

综上可知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通常人们所说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即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碧华,林忠文,王宁.新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承的调研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174-176.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第9篇

一、解构:深入探析概念教学之本源

概念是对某个知识的精确阐述或对某样知识的高度总结,具有简洁明了、精准朴实的特点。可以说,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它自身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都是经过前人不断探索和研究得到的。只要学生们用心去挖掘和探索,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概念的背后都有非常丰富的背景,而概念的本源就是从这个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下面用一个实例具体阐述。

a与b是两条异面直线,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异面直线夹角的知识,就是通过转化,把异面直线放在同一平面内进行观察和比较。如可以过b上的一点o作直线a的平行线a',那么就得到了一个交点,也就是把异面直线变成了相交直线,在一个平面内,求相交直线的夹角显然就简单多了。

师:我们发现,由于a与b是异面直线,很多同学会觉得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很随意的,并不能确定哪个长度才是两直线之间的距离,但我们知道,任意两点的连线不能叫做距离,距离必须是垂直于某条直线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我们都很熟悉,那么是否有一条同时垂直于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线段呢?于是,我们就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些同时垂直于异面直线a和b的垂线中,是否有一条最短的?是否有一条垂线与两异面直线同时有交点?

在引发学生充分探究后,教师最后进行梳理和总结: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而且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公垂线位于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公垂线段,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这样的题型,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距离这个概念,再引导学生认识距离这个概念的关键点和本质属性。

二、取舍:灵活选用概念教学之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繁多,概念之间所属的体系不一样,概念的本质也不一样。通常,在学习新概念的时候,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对于抽象的概念,在初次接触时适合用一些具体或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增强对概念的表层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用举例子的方式摆出大量的实例,且是结合生活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概念。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归纳和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尝试提取出相关的概念。

当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对概念进行辨析和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讨论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完成,结合原有的知识和自己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这个概念。在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中的对称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比如,一些传统的窗花剪纸,自然界的一些植物花卉,还有最常见的建筑,大部分都是具有对称性的。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对称的美感,同时引出函数的奇偶性,这个知识点正是研究对称,体现对称美感的。

又比如,异面直线的概念。这个概念也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长方体模型,通过观察这个模型,是否有发现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棱?把长方体的棱看成一条直线,是否就得到了异面直线,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或概括出异面直线的概念吗?”教师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之后可以再次进行总结。

也可以采用探究和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概念进一步探究,从表层认识拓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对概念进行理解和认识。

三、实证:有效提升概念教学之品质

概念的教学过程在很多教师看来是比较简明的,目的就是掌握好一个概念。但实际上,概念的教学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得多,这不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契机。

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整个过程中带给学生的就是一种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实践运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念,运用不仅是用知识解决问题,更是对知识的再一次学习。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并不断反复进行,数学概念和知识才能被学生深刻地理解。

比如,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AC与BC1的距离。

解:取BC的中点P,连结PD,PB1分别交AC,BC1于M,N点,易证:DB1∥MN,DB1⊥AC,DB1⊥BC1,∴MN为异面直线AC与BC1的公垂线段,易证:

小结:此法也称定义法,这种解法是做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来解。

在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中,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是促进理解概念和掌握概念的有效方法。概念的逻辑性和表达的缜密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之后,才能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概念的学习才可以说是有效的,对概念的掌握是到位的。

文化的概念 第10篇

关键词:创业氛围,创业意愿,创业文化

一、创业氛围的概念梳理

所谓“氛围”指的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强烈感觉的情境, 以及个体在这一情境下的主观感受。通常, 国外学者一般多用“climate”来表示, 描述的是一个类似于某个特定组织或者群体内部的“微观文化”的概念, 或者是有利 (或不利) 于某项活动开展的一切外在人文环境的综合体。

具体到创业氛围, 国外学者通常将其定义为一系列有形和无形的环境因素。如Jackson&Rodkey (1994) 提出的概念范畴侧重于一个地区公众集体持有的创业态度, 包括愿意承担风险并接受可能的失败、对启动新公司困难的理解、对新的和小的企业及企业主给予足够的尊重等。Roxas (2007) 从社会支持系统与激励、官僚程序和政策、非正式网络、风险倾向和社会接受等方面, 将其界定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Birch等 (1999) 则把创业氛围概括为一种微妙或“软”因素。而国内学者则大多将其视为创业群体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如荣兆梓 (2006) 认为创业氛围是特定区域内个体创业意愿、创业冲动与创业行为特征的概率分布。

本文认为, 所谓创业氛围指的是人们在创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气候”, 即该地区创业活动开展的整体态势, 以及这一地区社会公众在创业相关活动过程之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如果一个地区创业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意愿和冲动, 面对创业机会时大多数成员能积极采取行动, 而社会公众对创业活动能给予充分的关注、鼓励和支持, 我们则认为该地区有浓郁的创业氛围。

总体上看, 创业氛围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描述, 也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的反映。创业氛围的客观性在于, 一方面它弥漫于某个地理空间, 能在有意无意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成为影响人们创业意愿和行为的力量;另一方面, 其形成总是与特定的创业活动相联结, 是人们在创业活动上的行为方式与互动关系的一种抽象。而我们说创业氛围是主观精神状态, 是因为它是在特定地理空间上表现出来的一种集体认知, 是由相关主体在创业活动中与环境互动, 并将个体情感、理念、偏好等融入集体而逐步生成的, 反映了特定群体在创业活动上的价值判断、主观意愿、意识情趣。

二、创业氛围与创业文化内涵的一致性

在创业理论中创业文化的概念虽有不同表述, 但总体上将其界定为是“建立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大文化背景基础上的子文化, 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产物。”创业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创业、创新和风险行为, 特别是潜在行为人创业意愿、创业态度的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 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一个组织的经久不变的价值观念集合 (George et al, 2002) , 文化差异往往是为什么许多政府计划促进创业和创新的努力并不成功的一个重要解释 (Samit, 2005) 。一方面, 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家的地位 (Mitchell et al 2002) , 如在高度个人主义价值观 (如美国) 的文化中, 个人会因为其创业精神、远见、领导能力等受到公众的喝彩 (Morris et al1994) , 而这种对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不被接受 (Peterson 1988) 。另一方面, 创业作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行为, 不同文化对成败得失的理解的差异也会影响人们关于创业的态度。在美国, 关于创业的一个较为盛行的观点是, 失败未必一定是“不好”的事情, 虽然没有人愿意失败, 但失败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使得企业家能够重新再来;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 失败可能会给一个人带上无能的标签, 甚至受到社会遗弃 (Lumpkin&Dess 1996) 。

同样, 创业氛围一旦生成并成为创业者创业活动中所感知的客体, 以及必须适应的外部条件。如同文化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 创业氛围也会影响人们对创业的态度及由此导致的创业行为。浓郁的地区创业氛围激发出人们敢于面对风险的勇气和驾驭创业活动的信心, 且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人们能获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相反, 创业氛围水平低, 社区成员对创业活动的怀疑、淡漠、甚至抵制, 会促使人们选择对风险的规避, 而倾向于较为稳健的决策。因此, 就影响人们抓住机遇并积极创业的个人态度、价值观、认知和雄心 (Mueller, 2000) , 进而引起地区创业倾向的差异 (Lee, 2000) 方面的功能而言, 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在本质上并无明显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 创业氛围是一种创业文化环境。

三、创业氛围在创业文化范畴中的特殊性

当然, 创业氛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按照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 社会文化心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表层结构是指特定时代文化中的非理性的感情色彩较为强烈的某种意向、时尚或趣味的层面;中层结构是指文化心理中理性积淀的层面, 主要是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诸方面的观念因素;深层结构指的是深植于心理结构最底层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等文化心理的精神本质 (田虎伟, 2005)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社会文化心理的中层和深层, 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从严格意义上是一种历史现象, 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且短期内则更多表现为稳定性。按照威廉姆森的说法, 包括非正式制度、习俗、传统、道德和社会规范、宗教以及语言和认知等由文化所涵盖的内容, 属于制度的最高层次, 这个层级的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基础, 这些社会和文化的基础制度变化非常缓慢, 改变和适应的过程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罗小芳、卢现祥, 2007) 。从而, 创业文化对于个体创业活动而言, 是外生的, 也是静态的。

创业氛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则属于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尽管我们认为创业氛围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理性成分基础上, 需要人们在识别创业信息、驾驭创业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甚至我们将其归结为一种社区成员的心智特点 (参见本文3.2.1) , 但其无疑带有较为强烈感情色彩。且这种与创业相关联, 意向、时尚、趣味层面的社会心理, 主要是由特定地区和特定时期范围内的创业活动促成的, 往往也是易变的。因此, 我们说创业氛围不仅是内生的, 而且是不断演化的, 是一种微观的、局部的、有特定目标指向性的、关于创业的文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之间既互有区别, 又彼此关联, 相互影响。一方面, 创业文化是创业氛围形成的背景, 不仅影响创业氛围演进的进程, 也会影响到其取向, 而创业氛围经长时间的演化和沉淀, 又会融入到创业文化背景之中。最典型的是美国文化, 在许多文献中, 它被作为正面创业文化的典型来解读, 诸如其注重个人奋斗、创新和冒险, 以及对失败的接受等等 (Peterson, 1988;Morris et al1994;Samit, 2005) 。而这种文化恰恰是与这个移民国家的历史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 美国文化就是从淘金狂潮中涌入新大陆的欧洲移民的冒险行动开始的, 美国经济史本身就是创业史。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 创业文化是历史化了的创业氛围, 创业氛围是正在演化中的创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江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罗小芳, 卢现祥.制度演化的层次及其设计分析.江汉论坛, 2007, 9:43-48.

[3]Lee, S.M., Peterson, S.J..Cultur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0, 35 (4) , 401-416.

[4]Samit, M..Cultural Effects O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Why Every Society Can’T Be Entrepreneurial[R].Charleston:AIB-SE (USA) Annual Meeting, 2005.

教师文化“新概念” 第11篇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种对经典文化的抵抗而异军突起,且像如今中国的牛市一样,一路走强、走高,而对它的责难也自从它在中国一出现就没有中断过。一样事物能引起人们如此众多的争议,也说明这种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积习的观念之根深蒂固。那么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新生”文化,但在当代的中国,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对它的研究和理解还是缺乏某种条件的——事实的和观念的。经典文化在过去一直被看作是主流文化,是我们文化的维系,且现在这种观点依然占有主导市场。这种对待文化的一元观,也“造就”了我们一元的文化观。在这样的文化观中,生长出来的教师文化,显然无法避免地带有某种僵化的痕迹。

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

在如今大众文化背景下,以这种一元的文化观来看我们的课程改革,来看我们的教师文化重构,我觉得困难重重。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人物,课程改革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成果。而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责无旁贷。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实际解读者,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是否与教师的价值观相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可与抗拒的态度。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可能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文化,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撑,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难以为继的。

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新课程本身是否具有多元文化视角,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兼容性、开放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大众文化作为资源,引入到课程中。第二,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大众文化,教师的文化心理是否具有某种开放性、教师的文化结构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师的文化思维方式是否具有创生性等等。而这两点,对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单就第二点来说,教师如何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来落实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应对大众文化所带来的不适;如何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新问题下来实施新课程,乃至于创生新课程,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大众文化是一种直面现实的文化,而“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大众文化理应纳入新课程的课程资源,理应进入教师的文化视野。相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最合理的情况是:大众文化,既被充分地作为学校的课程资源,又是构成教师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此,课程和教师的最佳组合就可能会创生出最优质的教育。

按照“课程即生活”的观点,新课程没有理由拒斥更具生活化的大众文化,教师也不要仅仅沦为课程的忠实阐释者,而应力图成为课程的创生者。这已经有了理论和现实的基础,而且,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材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教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一切又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重建自己的教师文化。相对于学生来说,我们的课程和教师文化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种滞后性。课程的泛政治化、概念化、精英化倾向,教师文化的保守性、封闭性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达成。当然,我们的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问题是,课程在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这一倾向并未得到很好的纠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这涉及到课程设计专家对课程的理解,也有政治经济的因素,还有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等。那么,作为一个一线的中学教师,他在这场变革中,就自身而言,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开拓领地。课堂是舞台,教师是演员。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同样的课程中,可以有别样的表演。而且,他们还可以构建一个“后现代剧场”。以课程为剧本,以“文化”为依托,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互为表演者及欣赏者的关系。

教师亚文化与学生亚文化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高度而凝练地概括了新课程的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和亮色。这也意味着课程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型:由精英主义教育转向大众主义教育。这句话也喊出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学生不是“容器”,也不是“储蓄罐”,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在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无疑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公民社会”的建设目标,也必然要求教育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而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对话”,已经使得师生的相互影响成为现实的可能,事实上,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也正在形成。

在学校里,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使得他们的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成为可能,并在和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这种可能性也正在向实然性转变。学生亚文化的表达,同时也给教师的固有文化带来冲击,因而迫使教师去了解、去适应,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文化知能结构,甚至是自己的认知“图式”。在当代大众文化场域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肯定会遇到自己感到有点“陌生”的文化。学生亚文化,本身就是属于青年的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是一种世俗的文化,是一种“当下”的文化,是一种不断更新的文化。相对于教师的那种经典倾向的、非世俗化的、相对稳定形态的文化,学生亚文化是一种刺激和诱因,促使教师文化发生变化,从而构建教师的亚文化。课程和教师,因为惯性的原因,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典的倾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老化。这些,与当下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表现出一种主动性,在师生的相互交往影响中,教师应表现出一种“自适应”,而不是无动于衷和排斥。教师永葆对文化的这种敏感度,是其创生和重构教师文化的一个必要前提。

大众文化对经典文化(主导文化)的规避,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经典文化职能的有限性。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即时性,是对经典文化的一个弥补。教师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以及自身文化的构成要素,都对教师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加之,教师本人的文化性向,教师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都影响着教师亚文化的构成。特别是当下,审美化已经泛化,审美业已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商场文化”“时装模特”“偶像效应”“广告”等等,审美已无处不在。而学生对时尚、对流行的推崇,也是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传统的美学强调“超功利”“无利害”,这种审美标准,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已经表现出困境,美学需要重构,美学的研究领域需

要拓宽。那么,在对待学生亚文化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表现出理解,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不能以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亚文化。当然,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还仅仅来自自己感性的认识,缺乏理性的辨别。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干预。这就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批判力。这种文化批判力的形成,得益于教师长期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得益于教师对文化的敏感度。宗教强调的是信仰,哲学强调的是怀疑。所以哲学更彻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一点哲学,至少也要多看点哲理的书。这对于“文化批判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及时地关注学生的文化生活,关注课堂内外所表现出的学生亚文化。除了“经典”的文本,流行音乐、电影、动漫、广告、时装模特等等,都应理所当然地纳入到教师的文化视野中。大众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活背景,也给我们的文化批判提供的无限的可能性。

教师文化的形成与教师文化的生长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家庭的背景、教育的背景,个人的文化性向、工作的环境、地域文化等等,都对教师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文化的“图式”一旦形成,便可能会形成某种单一而定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于是,教师文化的重构,便被提上议事日程。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雷蒙德·威廉斯),而社会的变革,又必然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样,教师文化就应该适时地表现出某种转变,表现出某种转化,表现出某种顺应。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变革,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文化”如果依旧一成不变,那么,造成与课程、与学生的格格不入就会在所难免。

对一般的大众而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现世的生活。那种高高在上的,“生活在别处”的,“彼岸”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伪生活”。大众文化的这种现实性,无疑是对精英文化的一种抵抗和反驳。人生的意义应该蕴藏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文化本身也来源于生活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教师文化的生长,也理所当然地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中,来源于对一切文化现象的关注。教师文化的生长,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鉴于以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师文化的生长更新,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必然性。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生活是变动不居的,文化也应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创生的。任何对文化僵化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理性的。教师因为职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经验本身的排它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容易造成教师对事物的单一和僵化的看法,因此,更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师文化”进行重构,甚至改组。文化应该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丰富,每个社会的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都有权力对自己生活时代所周遭的文化,进行当代意识的阐释。经典应该是常读常新的,文化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对待文化和经典文化的态度。

教师文化的生长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自身因素的影响。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合理的知识结构,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等等,都会影响到教师文化的生长。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 第12篇

一、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文化工业/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概念明确的文字表述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1944年的《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的, 此文后来收入到《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 我国学界一直将这一概念译为“文化工业”。在该文中,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针对文化产品工业化生产日益严重的现象, 从艺术和哲学价值的角度, 对“文化产业”予以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它们把自己称为工业”。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的斯图亚特·坎宁安教授将文化产业随后的演变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性观点;20世纪70—80年代文化被重新用来界定已成型的商业产业;撒切尔时期城市重建等实用艺术的实践, 以及后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艺术的应用。

关于什么是文化产业, 学术界的说法很多。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贾斯廷·奥康纳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活动, 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自它们的文化价值;安迪·C.普拉特博士提出文化产业生产体系说, 认为文化产业体系包括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部分。前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大卫·索斯比用一个同心圆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行业范畴;芬兰的芮佳莉娜·罗马则提出了文化产业的金字塔模型, 在金字塔模型中, 文化产业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处于塔底的是由经济、技术和艺术组成的三角, 这个三角支撑了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蒙特利尔大会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用大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等一系列活动, 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3年9月, 我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并将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九大行业门类纳入文化产业的管理范围。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下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并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外围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二、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

1997年5月, 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振兴英国经济, 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这个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研究报告, 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1998年,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 提出创意产业主要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该定义主要强调了三个要素:一是“以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为创意产业的主要投入;二是“知识产权”为创意产业的主要产出;三是创意产业的产出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属性。根据这个定义, 英国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手工艺品、 (工业) 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和录像、互动性娱乐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及电脑游戏、广播电视等13个行业。从英国所界定的创意产业范围来看, 除了涵盖我国文化产业所界定的基本范围外, 还涉及到建筑与设计等科技创新行业。

目前, 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超越一般文化产业层面, 进入创意经济的系统创新阶段。理论上, 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 (The Creative Economy) 一书中,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 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 通过具体可操作的“经济职能部门所能保护的范畴”, 将创意产业的类别归属在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4大领域中。实践上, 国外创意产业以英国为先驱,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 已经从当初注重发展与文化含量高的相关产业部门 (如英国政府划定的13个产业部门, 其中大部分为文化艺术产业门类) 逐步发展到包括“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等在内的整个经济系统的层面, 进入了创意经济的新阶段。在创意经济的新阶段, 由于创意产业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文化产业的单一产业层面, 因此各国政府在实际操作中, 也跳出了初期主要依靠文化部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局限, 开始由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部门来负责创意经济的推进。比如, 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均采取了高层的综合推进机制, 以适应新的发展;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改变了原先将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的提法, 成立了诸如“创意柏林”的社团组织, 有关杂志出了介绍德国创意产业的专辑, 德国外交部还印制了介绍德国创意产业的年历, 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由各驻外使馆向全世界散发宣传。

三、文化创意产业 (Cultural and CreativeIndustries)

由于创意产业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环境, 文化产业就自然地和创意产业交融在一起, 因此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概念经常被交叉使用。不过, 文化产业具有集约化、规模化的工业特征, 而创意产业强调的是每一个个体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力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 尽管两者包含的行业内容具有较大的重叠性, 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仍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2002年, 我国台湾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创意或文化累积, 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 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可见, 我国台湾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同时强调其文化性和创意性的。2006年12月,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 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 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这个定义较以前的文化产业的定义有了很大的区别, 在保留文化的同时, 更加突出强调了创新的特性。相比国家统计局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配》, 文化创意产业较文化产业扩大了知识产权服务、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和其他计算机服务等行业内容。

四、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

按照世界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的理论, 创意产业可以分为“文化类创意产业”和“科技类创意产业”两部分。文化类创意产业涉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乐、电视等行业, 科技类创意产业则包括设计服务、咨询策划、软件研发等行业。同样, 文化产业根据创造性属性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传统类文化产业和创意类文化产业。传统类文化产业主要指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 例如传统戏剧表演、传统民间活动、传统手工工艺和饮食文化等等。创意类文化产业则指需要通过个人创意、创造、创作来体现成果的文化产业, 例如新闻出版、电影和音乐、广播和电视、歌舞表演等等。按照上述分类办法, 科技类创意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但以科技属性占主导地位, 所以不能归口为文化产业;传统类文化产业由于其创意性不强, 违背创意产业定义的三大要素, 也不能归口为创意产业。而文化类创意产业和创意类文化产业既有文化性质, 又具有创新性质, 是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公共交叉部分 (具体结构关系见图1)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文化创意产业。 (这里参考了兰建平和傅正有关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关表述。兰建平和傅正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同创意产业的“总和”。)

在概念的定义上, “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理解为由“文化”和“创意”共同作为双重的定语来修饰“产业”比较合理, 即“文化创意产业”是同时具备“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特征的产业, 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 体现的是文化积累和科技创新的融合。

(一)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

从创意产业的内涵来看, 文化无疑是创意产业的重要要素, 但是文化产业决不等同于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只是创意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 有数据分析表明, 目前以设计服务、咨询策划、软件研发等行业为代表的科技类创意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到整个创意产业销售收入的85%左右。初步比较, 创意产业与中国的文化产业内涵上主要有三点差别:一是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包括整个设计业, 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设计业方面只包括“工艺美术设计服务、美术图案设计服务、展台设计服务及其他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 而不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服务, 包装装潢设计服务, 模型设计服务, 其他专业设计服务”;二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不包括旅游业, 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包括“旅游文化服务”;三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文化服务”中还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显然, 国内的文化产业概念不足以表述创意产业的内涵。

(二)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非常接近, 事实上, 众多专家往往也都将两个概念作为可以互相替代的概念来使用。但这并不意味文化创意产业完全等同于文化产业, 一方面是因为与文化产业相比, 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涉及传统文化产业, 反而还增加了包括软件、计算机服务、专业设计等传统文化产业以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另一方面, “文化产业”更多地强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更为突出“个人创意”和“内容生产”, 文化创意产业不包括“传统的受赞助的艺术部门”。在整个文化产业中, 文化创意产业更偏重于智慧文化产品的产业链运作, 更强调对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 而创意是其核心启动力。比如电影院、书店、画店、印刷厂、大剧院、电视台、互联网等行业或产业, 它们经营文化产品, 提供文化服务, 但由于涉及原创的因素较少, 只能归属于文化产业而不能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而电影制片、出版、作画、文化演出、电视节目制作、动漫制作、互动游戏软件制作等等这些行业, 由于具有原创性质, 能形成知识产权, 故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三) 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 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 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 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 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 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结合创造产值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具备原创性质, 能够形成知识产权, 从而具有创意产业的一般属性, 而强调“文化积累”则又将文化创意产业同一般意义上的创意产业区别开来。相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文化价值、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意产业更为强调个人的创造力的实现。

目前, 在人们的认识中,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概念之间还普遍存在着交叉、重叠、边缘模糊现象。这种情况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 厘清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弄清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 以廓清理论上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所以, 笔者建议, 国家在强调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 应尽早制定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明确文化创意产业范围, 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既密切联系, 又相互区别。在概念的定义上, “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理解为由“文化”和“创意”作为共同的定语来修饰“产业”比较合理。“文化创意产业”是同时具备“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特征的产业, 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强调文化积累和科技创新的融合。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陈海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机制与发展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2].兰建平, 傅正.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J].浙江经济, 2008 (04)

[3].金元浦.文化创意实践的全球蜂起[J].瞭望, 2005 (01)

[4].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02)

[5].章建刚.文化产业, 抑或创意产业——概念与政策趋向的差异[J].学术探索, 2009 (05)

上一篇:奖补项目下一篇:校园经济运作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