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2024-05-08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精选12篇)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1篇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必要形式, 更是获取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同时也是评价学生能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种必要手段。

本文在对民办本科高校考试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考试模式的改革方法, 旨在提高民办本科高校的教育能力。

1. 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特点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对民办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鼓励政策, 各地的民办本科高校正如雨后出笋般蓬勃发展, 这不仅大大的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也为社会贡献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异人才。尤其是通过大量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 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几种独特的特点:第一, 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都对国家大事非常关注, 但是在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上就过于模糊不清;第二, 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人生价值上有着明确的认识, 现实功利性过强;第三, 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但是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能力;第四, 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 但是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不足;第五, 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 但在综合素质能力上稍显缺乏。

2. 传统民办本科高校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考试功能界定不清晰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 现今许多高校的老师, 仅仅是将考试当作本门课程的最终环节, 人为考完以后将试卷批阅完成, 简单的做些课程总结与分析就算完工了。而学生更是将考试当作获取学位证书的一个无可奈何的途径, 为了学习而学习。

2.2 考试方式机械单一

目前, 考试多采用闭卷形式, “一纸定乾坤”, 在试卷中客观题占比重较大, 易让学生养成重期末复习轻平时积累的习惯, 学生在平时的课堂表现不积极, 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等现象。一门课程包含多方面知识内容, 仅一次考试很难全面考察出学生的掌握水平, 而不能反应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

2.3 考试内容结构设计不合理

高校考试内容多以课堂与教材为命题中心, 考试答案标准化, 教师在出卷时已列出标准答案, 考试内容又多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对陈述性知识考试较多, 考察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而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考察, 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创新和发挥。

2.4 考试结果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

考试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知识积累和学习方式中的不足, 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现在大多考试结束后, 教师对于考试结果只是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没有深入对

试卷结构和内容、考试成绩、各项分值等进行系统地分析, 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考试质量评价措施体系, 不能有效实现考试评价的激励和提高作用。

3. 民办本科高校考试模式改革办法

学校进行考试模式改革首先应考虑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办学定位, 不同类型的学校、专业及学科对学生素质要求不同, 考核内容差异化很大, 在充分认识到目前考试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 本文力争对现有考试模式进行改良和创新, 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对人才新的要求。

3.1 从思想上重新认识考试

正确理解考试的目的考试只是学习的一种反馈手段, 其目的在于找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达到查缺补漏、主动学习、持续积累的良性循环。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要充分认清考试的真正目的, 将能力培养、知识掌握、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培养和发展创新性、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考试检测知识积累、检阅学习方法, 从而更好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3.2 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 平时成绩考核有助于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高, 更有利于对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民办本科高校的考试内容应以培养具有应用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依据, 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设计考试内容的时候, 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导向, 要从培养专业人才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发展。

3.3 多渠道改革考试方式、引入更灵活的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应根据不同学科及不同课程分门别类开展, 如开卷、闭卷、综合作业、口试、系统分析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小组答辩、实验 (实践) 报告等考试形式, 具体采用何种考试方式应由教学目标和具体课程性质决定, 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课程应尽可能采用更灵活且能考察应用能力的形式。小组案例分析考试方式用案例将各知识点贯穿, 由学生对案例充分分析后进行答辩报告, 这样更能够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注重在实际分析中运用和掌握知识。

3.4 规范考后评价制度

考后评价制度即为将考试结果反馈到学生学习过程的环节。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充分运用好考后评价这一环节, 制定规范的评价程序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对评价标准, 既要体现知识水平也要考虑个体差异性, 评价要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严肃性, 降低评分主观性。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 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结语

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思路等, 把学生引导到“我要学习”的轨道中来, 形成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良好氛围, 这是本文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也力争更大范围的激发教育工作者对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和尝试, 共同为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助力。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努力研究考试改革路径, 建立一套完善的考试机制, 为人才培养服务,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宇琼.应用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03) .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2篇

一、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以讲授原理为主的纯理论性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一套较完整的分析、设计系统的方法。同时,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和专升本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改革背景

《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以数学为基础,理论性非常强,如果采用平时考核加闭卷考试的方式;在考核内容上重理论轻应用,主要以知识点考核为主,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以及实际应用还基本处于空白;考试成绩还较片面,考试成绩无法如实的反映出学生对此门课程的理解程度,因此有必要对考试模式进行相应的修改。改革后采用理论考核+虚拟仿真等环节组成,主要是加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虚拟仿真可以采用MATLAB仿真软件来实现,完成每一章节的内容相应的实验,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室的设备完成应用实例的验证。此种模式可以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查力度,避免学生单凭突击复习或者死记硬背便能得高分的考试形式。

三、改革措施

具体实施方式:理论部分的考试形式以试卷为主,主要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解决简单的自动控制问题。虚拟仿真主要是考察学生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和求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考核形式主要是重点章节的理论部分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仿真结果能够正确的分析问题。

总成绩=理论部分*50%+仿真实验*30%+平时考核*20%

四、预期成效

改革后考试模式既考理论也考操作,既考期终也考平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明显提高。虚拟仿真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结合工业实际的应用问题进行仿真,而不拘于特定题目,充分照顾到学生不同能力表现的需求。

整合课程模式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第3篇

关于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文献很多,绝大多数文献对于传统考试方式弊端的认识比较相近。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继红在2000年所总结的高校考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弊端[1]:对考试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过多强调评价,忽略教学反馈;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考试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和一次性考试为主;考试题型不合理,客观题比例过大;记分方式以百分制为主,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理。其他学者的观点虽然与刘继红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对这五方面弊端的分析与批评[2-7]。

基于对传统考试制度弊端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其中,在观念方面,提出考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善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4],考试中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而非考察学生的知识[3]。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也是大同小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由一次性考试转为多次性考试,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体系。例如,陈宪和黄健柏[7]提出了一种称为“4-3-2-1”的评价模式,将考试成绩、平时作业、面试、课堂回答分别按4、3、2、1的权重进行综合,得到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论文、设计、口试、实践等。其中,闭卷考试能够考核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开卷考试等则更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第三,倡导命题的开放化和评分标准的柔性化[8],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按照这一观点,高校的考试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标准化题型和标准答案,应当设计更多需要自由发挥的题目,以便考察学生更为全面的能力。

总体来看,前一阶段的考试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者们在以往所批评的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目前在各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行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起到了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二考试制度改革所产生的新问题

1对于不同课程的考试要求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忽视了各门课程的差异

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所学习的不同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不同的。有些课程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其能力发展的要求并不突出,对于这样的课程,盲目地强调对能力的评价是没有必要的,这类课程完全可以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标准化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目前一些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具有一刀切的特点,不考虑课程间的差异,一律要求强化能力测试、减少客观题型。其结果是一些课程完全是从应付制度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考试改革,违背了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

2考试的多次性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将高校的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在目前,高校中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等行为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应试倾向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考试的多次性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不但不能纠正学生的应试教育倾向,甚至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损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的应试倾向更加强化。

在传统的考试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在期末一次性完成的,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要在期末集中突击一段时间即可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种情况使考试的功能受到了影响,也是学者们批评传统考试方式的主要理由。但传统考试方式的一个积极方面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小,能够自主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这对于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考试制度改革之后的现行考试方式强调了课程评价的多次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虽然使考试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学习负担凭空增加了数倍。在平时作业和课堂回答均计入总评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事实上每天都在面临着考试,课前要准备应付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课后要抓紧完成平时作业。许多课程为了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往往要求学生完成一至两篇具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论文,并将论文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在二、三年级往往是专业课较为集中的时期,一个学期需要学习五至八门专业课。当每门专业课都布置课程论文的时候,学生就面临着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十几篇高水平论文的巨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想完成作业都十分艰难,更不必说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进行自主学习了。

3基于单一课程的考试仍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尽管每一门课程的考试都强调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但受到各门课程自身内容的局限,这些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而不能反映出他们的综合能力。一位在各门功课中都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能够把各门功课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学生。基于单一课程的考试在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必然是低效率的,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考试制度改革中没有得到改变。

三以整合课程模式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要解决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有观念上的创新,其中,整合课程的模式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改革方向。整合课程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产物,吴立保和谢安邦认为:整合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色。第一,是“在界限分明的各学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网络”,第二,“整合课程的对象是生活在信息全球化社会中的学生”。这两点恰恰是在现行考试制度的构建中所没有考虑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的考试制度改革,普遍存在着一个局限性,即这些改革都是针对具体一门课程的,而忽略了课程间的广泛联系。当我们在讨论一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是否合理时,我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达到最好效果,而不考虑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这正如我们设计了一组运筹学方程,试图使每门课程都达到目标最大化,却忘记了建立关于学生学习时间、精力和课程间相互关系的约束条件。各高校现有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对于课程间的协调是有充分考虑的,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各门课程学分的权衡,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从而达到分配学生学习时间的效果。但新的考试制度突破了课堂学习的限制,把对学生学习时间的要求延伸到了课堂之外,而这种延伸又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从而必然导致课程间平衡关系的破坏。

整合课程的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并且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具体来说,整合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专业导师组,统一设计某一专业学生的考试方案,将该专业学生学习的各门课程的考试进行合并。通过调节各门课程知识在最终考试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使其能力结构的形成尽可能与培养方案相一致。现行考试制度中对每门课程都提出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要求,其结果是平时作业过多,占用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并且在各门课程间产生了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恶性争夺。按照整合课程的要求,所有计入最终成绩的平时作业、课堂回答等都应当与统一的考试方案相适应,要通过合理测算学生的学习时间来分配平时作业数量,平衡各门学科的学习负担。

第二,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避免一刀切的弊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仍然是考试改革中需要坚持的方向,但这种多样化应当放在更大的学科范围内加以认识。多样化应当是指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强求每一门课程均需要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考试改革不是要形成新的教条,而是要允许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恰当的考试方式。

第三,每学年进行一至两次具有综合应用要求的跨学科考核,主要以课程设计或者论文的方式实现。跨学科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求考核内容应当涉及到学生在一学年中所学习的各门专业课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跨学科考核的时间应当达到8周以上,甚至可以延长到整个学期或者学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等方式来完成考核内容。由于时间比较充足,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这些欠缺,这样就充分实现了考试的诊断、反馈和评价等功能。

第四,降低考核频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考核,都要注意降低考核的频度,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以便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倾向和生涯设计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继红.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5):28-29.

[2]陈慧.对高校考试问题的认识与思索[J].教育探索,2001(11):37-38.

[3]王欢.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探索[J].高教研究,2007,83(2):13-15.

[4]赵蒙成.复杂性科学与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3):12-16.

[5]丁明珠.关于学分制下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3):163-167.

[6]彭志琼.改革大学考试,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考试研究,2008(10):176-177.

[7]陈宪,黄健柏.4-3-2-1评价模式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1-103.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4篇

1 我国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1.1 考试目的不明确, 内容陈旧, 形式单一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为本, 杜绝“一卷定终身”。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地体现,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因此考试成为课程结束的标志[1]。考试内容也多以课堂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主, 闭卷考试形式居多, 题型固定且单一, 死记硬背的内容占总体内容的90%。

1.2 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教考、教评不分

目前, 普通高校在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 常采取“统一”的模式: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评价标准, 这种“高度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批量化生产”。大班授课常采用的方式虽有益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 但对于学生而言却存在很多弊端, 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眼界, 抑制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阻碍其动手设计、实验、探索和发现的实践能力。长期以来, 考试试题仍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 而任课教师往往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 只考所讲授的内容, 即“知识再现式”的考试。因此, 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的发展[2]。在很多高校中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自身利益, 因此由任课教师承担阅卷和评卷工作会使考试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局限性。

1.3 缺乏有效地管理和信息反馈机制

考试管理是一项完整的工作, 由考前、考中和考后三部分组成。目前, 多数高校加强考中管理, 缺少对考前和考后管理的关注。部分高校的信息反馈机制也不健全。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重点讲授的反馈。目前, 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了解考试结果与教学和培养目标是否符合, 虽然教师会在试后进行试卷分析, 但多因评估工作的需要, 且试卷分析的结果也很难及时地反馈到本届学生手中。教学管理部门虽然也组织考试和抽查试卷, 但更注重考场秩序是否正常、试卷的形式是否符合规范等, 很少从各门课程的考试情况出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2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考试改革实践

2.1 明确考试目的, 变革考试内容, 丰富考试形式

更新考试观念, 树立科学的考试功能观念, 走出知识本位的误区。考试内容不应局限于有限的书本知识, 应逐步向“师创知识”和“生创知识”的方向开放。考试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 重点突出学科的特点, 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考试方式尽量做到多元化和弹性化。在考试形式上, 可将闭卷、开卷、半开卷考试合理地结合, 笔试、口试、答辩方式、课程论文等结合, 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操作实践、成果交流等结合, 终结性期末考试、平时性考试结合, 各学科还可以依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考核模式。总之,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 要打破考试模式的单一化局面, 需要将考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这样学生可以在考试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考试所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今后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双赢的效果。

2.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工作责任心和奉献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决定考试改革能否顺利地推行和成功。长期以来国内的教师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方式、模式很难在短时期内转变。因此, 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学规律、课程特点及与相关课程地联系, 不断地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 很多教师已经认知, 并着手于改革。学院的仲教师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对“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进行应用, 对她所任教的两个专业进行了实验, 畜禽生产教育专业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动物科学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经过三轮的尝试, 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采用“参与式”的教学专业的学生平均分和及格率明显地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专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 部分高校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提高, 平时成绩不仅靠出勤率, 还增加了论文写作、操作技能考核等内容, 必然会导致教师工作量的增加,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2.3严格命题环节, 加强试题库建设, 加强考试全过程的管理

命题是保证考试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需要受到学校、学院、教研室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试卷命题在试题量、覆盖面、难易度和题型等方面应尽量适当。引进通用题库与自编题库相结合的方式。在自编试题库方面, 可加入学生出题, 教师审题, 非任课教师选题的方式, 从而保证命题工作的质量。目前, 高校中存在着考试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 使一线教师只能应付日常考试, 做不到对考试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因此, 成立专门的考试组织管理机构, 实现管理人员的专职化;选拔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 检查考试制度的落实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和人员检查试卷的命题题目, 考试形式, 考核情况等。还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训, 应积极探索新的考试管理形式, 如设立无人监考、实行与分级教学相应的分级考试等。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变化和革新,以适应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其中,钢琴教学是很多高校当中广泛开展的音乐教学培养内容。在山西省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其教学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篇文章对山西省高校钢琴培养模式现状实施了具体研究,同时也给出钢琴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山西省;高校;钢琴教学;改革

一、山西省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现状

(一)钢琴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目前,山西省高等院校在钢琴培养模式上教育理念陈旧。在新的社会需求下,需要的是具备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其不仅能够在学校当中学习知识,还要确保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但是,在山西省高校的钢琴教学当中,由于存在教师为主,主动教学,被动接受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对于新的学习内容不能够及时领会。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比较生硬、教条,不利于知识的鲜活性和趣味性传达。此外,将教学这个本该互动良好的过程全部寄希望于教师一身,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任务,使课堂效果受到限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能够学到的内容多少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钢琴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就目前来看,山西省许多高校的在钢琴培养内容连贯性上还是有一些不足。钢琴内容教学不仅仅讲究理论教学,也有实践方面的技巧性学习。如果一味地强调其某一部分内容的单一化理论和技巧性教学,就会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出单一性和鼓励性,使整个学习内容难成一统。学生在学习起来就会较为松散,无法运用提纲挈领的办法把知识和技巧组织起来。显然,这样的情形对于钢琴学习兴趣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的松散性,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系统性梳理整合、归类,对于分类教学和因材施教来说,也会造成阻碍。

(三)钢琴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就当下的情况而言,我省高校钢琴教学内容除课堂授课外就是独奏练习。这种独奏训练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己领会弹奏技巧,自我感受和领悟是有帮助的。但是,学习过程是一个交流和呼唤的过程,这种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阻断了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可能性,使同学们之间无法随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存在共性的地方也无法及时做出共享和解答。而且,相对单调的钢琴培养方式也缺乏定向指导。学生独自练习弹奏,在理论和技巧方面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及时向老师求教解答,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出现障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四)对教学的评价不够全面

山西省高校钢琴培养过程中,为确保钢琴课堂内容的教授任务能够顺利开展,保证钢琴培养质量,校方会对钢琴培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能够课堂接受度及教学实际实施评估,为下一步针对性改革贡献参考。但是,目前我省高等院校对于钢琴培养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评价涵盖的范围也不够广泛。在钢琴教学评价中,仅仅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实践过程,这样不仅对于钢琴课堂教授和实际学习情况的评价不够科学,而且对于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山西省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改变传统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在山西省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贴近实际耳朵教学目标。所以,在实际教授当中,教师第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观念,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基于这一目标来开展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社会需求,钢琴教师必须认识到如今需要的人才是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主动讲解和灌输为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钢琴课上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钢琴弹奏技法,适时对其进行矫正。之后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其领悟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也有必要继续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的钢琴教学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进步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教师素养,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钢琴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将对整个课堂接受度和教授传达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省高校有必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在钢琴教学方面的思想认知水平和课堂安排以及协调能力。在课程安排当中,不能仅仅以学生的技术学习为出发点,而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也可以藉此提供大力支持,通过对学校学生的整体调查摸底,编制出适合于本校学生学习,并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钢琴教材。

(三)根据现实需求,改善钢琴培养方法

在山西省高等院校的钢琴培育课当中,可依据实际环境需求,对高校钢琴培养方法实施改革。具体来看,过去的钢琴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独自演奏练习为主但是这种独自演奏的方法对于学习的演奏技巧交流,以及互动学习是不利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尽量依据当下时代对钢琴教育的要求,适时地改变钢琴培养方法。例如,可以在过去单一的独奏练习的基础上,实施交叉交融的练习方式,让几组同学一起练习钢琴弹奏,共同探讨和研究,在演奏和探讨过程中互通有无,使自己的演奏技巧得到提升。另外,学校也应当结合时下的新方法、新技术,为钢琴教学开发新的教学平台。

(四)多角度交叉,完善教学评价

在山西省高校的钢琴教学中,为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稳定,并能够通过阶段性总结对学习效果进行改善,高校可以采用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形式,来对钢琴培养情况进行评估。一般来说,评估分为三个角度,即教师和学生评价自己、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被第三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环节,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认真找寻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时会对学习情况实施综合评价,确定整体学习状态;教师和学生互评的环节,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钢琴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特质,进行客观评价,学生针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客观评价;而所谓的第三方评价,就是其他班级的教师和同学对某一班级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评估其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这样,采用多角度综合评价的方式,才能使我省的钢琴教学评价机制更加客观公正。

三、结语

如今,在教育领域最为重视的就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展开的各项教育活动。在山西省高效的钢琴培养当中,不仅仅要传承过去教授方法当中的精华,更要勇于弃其糟粕,敢于结合时代需求,对我省高校的钢琴教学培养模式实施改革。只有认识到钢琴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钢琴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培养内容、改善培养方法、健全评价机制,才能使山西省高校的钢琴培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在新时代教育出更多杰出的钢琴演奏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冉.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

[2]王丽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高校考试改革与考风建设 第6篇

内容摘要: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是我国高校的头等大事,高校通常以考试形式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程度进行检验,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检查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摸底。目前,各大高校针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纷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出考试改革的种种方案,以达到规范考风考纪,推动学风建设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考试改革,推动考风建设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高校 考试改革 考风建设 作为高校教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一直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基础建设和校风建设的工作。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是用考试形式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高校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用考试评价教学质量、测验学习成绩已成为一种惯式。同时,随着高校考试人数增加、考试规模扩大、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考试相关的考风建设逐渐被提上日程。严格考风考纪是严正学风、严谨校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一、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高校在改革考试制度时,应该首先明确学校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教学核心,要使高校走出的人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因此,考试制度改革要以加强诚信教育为根本,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做人再做学问,保证为国家输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针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方法:

首先,选择最佳教材,调整教学计划。教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能够掌握全新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关键媒介。在选择教材方面,需要高校成立专家组织,共同在繁复混杂的教材中选取最能够体现专业技术知识,最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材。教材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学精神,引导其走上自主创新的学问之路。根据教学内容的修改,相应调整教学计划。高校教学计划要体现出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

其次,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堂安排。高校应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时代创新型人才。课程结构的重新设置,要做到削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建设那些能够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生命力的重点课程。同时,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智能素质的培养,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含量为根本,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只有这样,学生在考试环节里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

最后,改变考试程序,变单一的试卷形式为全方位、立体测试模式。现今高校大都是以期末考试为学生能力高低的最终定夺,一锤定音的方法很难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所以,应该将高效考试划分为学术论文、读书心得体会、创新思维和观点等多维标准。如果是应用型的学科知识就应该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果是理论型的专业知识就应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灵活变换考试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个人优势,促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加强考风建设,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扫清障碍

考风建设已成为高校考试改革的关键。良好的考风考纪是对学校整体素质的衡量和考量,在考试过程中严肃考风考纪,公平客观的为每一位考生提供证明自己才能的平台,真实反映教师教育教学的情况,是高校考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就这一点,国家教育部甚至颁发了相关文件,对高校考试纪律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要加强考试管理,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高校针对考试违纪现象制定一整套管理体系,对学生违纪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将监考老师的监考力度纳入问责体制中,如监考老师的散漫、没有责任心、包庇等问题都要严格处理。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很多学生将作弊看成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观念意识中默默肯定这种违纪行为。所以为了提要学生的精神风貌,矫正他们已经偏离正轨的价值判断,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从思想上做到观念正确、态度明晰、学风优良。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自律意识,坚定学习信念,培养学习热情,减少因违纪现象导致的严重危害,营造一种诚信文明的考试氛围,,促进考风考纪建设。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7篇

一、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科举选士追求公平色彩

什么是逻辑起点?用恩格斯的话说, 就是指科学应该从何开始。这表明, 逻辑起点是指范畴体系的起始范畴。从最简单的基本的东西出发, 在这些基本东西那里, 全部发展就在萌芽中[2]。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对人类历史的记忆与传承, 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表现在考试的公平, 而教育公平与考试公平是紧密相连的。从公元前165年西汉文帝首次举行书面测试算起, 考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考试尽管历经了许多变革, 但人们不难发现贯穿始终的一条主旋律———追求公平。

有人说科举有如现代的高考, 高考亦被称作“现代科举”, 说明科举的影响力之大, 曾经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教育、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科举最初源于隋代, 属于“草创”阶段。进入唐代后, 出于稳固政治的需要, 科举得以迅速发展, 唐政权在科举改革中努力渗入公平因素, 如从“投牒自举” (考生需有人举荐) 至“怀牒自列于州县” (考生自由报考) , 只要考生德行无缺, 名实相符, 都可自由报考, 并被一直延续下来, 使平民子弟享有参政的公平竞争机会。至宋代人才选拔方式逐渐完备和成熟, 特别是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如建立殿试制度、确立糊名法、创立誊录法和实行双复位等第法, 将考试严密化, 使科举“唯才是举”的公平性有了制度保障。科举演进到清代, 历经千年改革与完善, 已成为一部结构精细复杂的制度机器, 其整体运作之周严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但同时科举的积年弊端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使清政府不得不对科举进行革新与变通, 如废止“八股文”, 增设算学和经济特科等新的考试科目。封建社会的科举制曾经被时人视为天下最公平的一种制度, 尤其是科举的会试和殿试, 全国各地的举子汇集到京城参加统一的科目考试, 采用相同的考试内容和形式, 统一的命题和评卷, 这都充分调动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和士子的学习热情, 对文化教育的普及和任人唯贤起到了推动作用。科举考试能使真正的人才出人头地, 而不论其出身草根阶层还是上流社会, 从这一点来说, 科举无疑是公平的。

历史表明, 科举因其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公平做法而广受社会各阶层的维护, 但作为一种以笔试为主的选拔人才手段, 科举毕竟有其局限性, 在1300多年的历程中, 也经历过数次高层次的存废之争, 终因随着大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而完结了科举的命运, 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科举悠久的考试历史对现代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运作及其改革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教育公平的发展轨迹:高考制度改革的脉络

高考自产生之日起, 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就从未停歇, 而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6月, 教育部发布规定, 首次明确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实行本、专科统一招生考试。至此, 以统一高考、统一录取为标志的高考制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具有封建科举制无法起到的在人才选拔、振兴科技、发展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对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奋读书、报效祖国有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高考制度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仅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而且不同程度地损害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造成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同时高考不考什么便不教什么不学什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其他各类教育只能沦为其附庸, 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因此, 高考自1952年建制迄今的60余年间, 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也几次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 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改革。

1. 招生体制的改革。

如在招生来源体制方面实行定向、委培招生;在收费体制方面实行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1994年7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深化了我国招生计划的体制改革, 拉开了以国家教委所属40余所高校为主体的招生并轨改革序幕, 1995年试点高校增至257所, 1996年又增至660所, 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2/3, 此后的改革步伐逐年加快, 至2003年以后, 高考改革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进入了改革深化的全面探索时期。

2. 考试方法的改革。

1985年, 国家教委开始在广东省试行数学、英语科目的标准化考试改革, 随后逐渐在全国推行。高考的标准化, 其实质是实现从传统考试向现代考试的转变, 是考试内部多项工作系统的整体改革。通过考试命题的科学化、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手段的现代化, 来克服传统考试命题的盲目性和管理的随意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尽可能公正准确地反映考生掌握考试内容的真实情况[3]。与此同时, 推行各省自主命题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 进一步激活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工作机制, 有利于各省市对各类考试的统筹协调, 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指挥棒”对基础教育积极的导向作用, 也带动了整个高考制度的改革进程。

3. 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高考内容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目标, 进行了标准化考试改革以及命题立意的革新, 强化能力立意,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题目设计上注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考生的实际, 并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考试形式的改革近些年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 开考的次数是当前社会关于高考形式问题讨论的热点。由于它是一个社会影响面十分广泛的宏观制度层面问题, 尽管前些年一些地区和高校进行过高考多次化的改革探索, 但始终未被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高考多次化改革还是势在必行的。

4. 录取与评价制度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天津率先进行网上录取试点, 并逐步推广至全国, 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高考改革新思路不断推出。其改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适应以普通高中新课改逐步推广为标志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客观上对高校招生改革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二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人才的迫切需要;三是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校办学层次、类型的多样化对人才培养选拔多样化的需求。同时, 考试评价制度也一直是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进行改革的重点。但高考既然是分配原则, 就需要分配参数, 考试评价制度为录取制度这一分配规则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参数, 在这些参数中, 通过统一高考所产生的高考成绩是现阶段录取制度所采用的重要参数之一[4]。考试评价制度的一系列改革,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制度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为高考注入了多元色彩与活力。

三、教育公平的发展前瞻: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模式改革的对策

1. 要改革高考教育评价机制。

高考从表面上看尽管只是一种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制度, 但由于它同时肩负巨大的社会功能, 致使其发展与制度以外的方方面面有着各种牵连, 尤其与学校教育有着无法割舍的巨大关联。比如, 考试成绩是评价教育结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明确的指标, 追求好的考试成绩便与高考如影相随, 成为教育施行过程中的一个直接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以分取人”的单一标准, 就是伴随着高考的激烈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不正常教育现象, 它作为对高考教育评价功能的一种反应, 成为笼罩在每个考生头上一块长久不散的乌云, 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制造了“应试教育”和“以分数论英雄”, 阻碍了素质教育并导致正常教学秩序遭到破坏。于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学将素质教育宣传得轰轰烈烈的同时, 也将应试教育开展得扎扎实实。其实这并非考试评价功能的必然结果, 而是社会激烈竞争强加给考试的产物。即当考试成为获取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乃至唯一手段时, 考试在教育中占据轴心地位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考改革的必然, 其改革方向应该不断朝着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推进, 朝着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迈进。即将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年级排名和所得的荣誉级别等因素进行量化, 将学生的个性以及其他品质等无法量化的进行定性评价;这两部分的因素构成学生的综合特征, 将综合评价建立在综合特征基础之上, 并充分考量不可量化的学术成就、个人品质、课外活动等其他因素, 把学生作为一个饱满的个体进行考核选拔, 向“唯分数录取”的高考制度迈出“破冰之旅”的坚实步伐, 这将对推动知识的繁衍生长、培养开拓性创新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要创新高考的形式与内容。

高考形式改革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大众接受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往往是以招生考试的方式、形式为起点, 因而建立符合特定时期社会发展与大多数人利益的考试形式是教育公平和高考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我国现有的统一高考, 利用一次考试为所有层次、类型高校选拔生源, 尽管效率很高, 但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上根本无法兼顾所有高校的需求, 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 创新高考的形式与内容, 以高校和考生为服务对象, 针对高校的实际需要“量身”设计考试, 更加注重体现高考的“服务性”与“适应性”,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和选择机会, 并反映考生的实际, 实现高校和考生互相适应的现实要求, 以进一步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 建立多元化的招考体系, 从而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这就需要在坚持国家统一考试为主体的基础上, 对部分地区的考试组织 (命题) 主体、考试次数以及考试类型进行系列改革。如通过分散性分类考试、高校的单独招生考试与国家统考相容的格局, 形成国家统考与地方统考并存、国家统一高考与高校单独考试结合的局面, 使高考形式逐渐从统一走向多元[5]。在高考内容的改革上, 应当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与素质等“综合能力测试”, 包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尤其是要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文化、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的发展, 突出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相关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 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3. 要加强高校自主招生模式改革。

我国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教育制度创新与演进的过程。自主招生不仅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人才选拔方式转变社会对高校选材的观念。高校自主招生的前提是大学真正具有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是个体能够自主行事的前提条件;同样, 缺乏独立性的大学, 很难使人相信它是否具有自主招生的能力, 是否在招生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性的原则。近年来, 高考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被认为是一种公平、公正、客观的选材模式,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深远,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自主招生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目前依托高考制度的自主招生, 无法体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对考生的要求, 人们看不到高校招生方式的可比性, 认为自主招生模式会带来很大腐败, 在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方面, 高校自主招生比不上统一高考。因此作为自主招生的高校, 无论从思想观念、体制创新和利益格局上都需要进行调整, 尤其是现阶段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不能废弃现有高考这一相对成熟的人才选拔模式, 而应通过改革完善形成高考和自主招生取长补短、互补共赢的格局。使统考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用适合自己的考核方式, 录取适合和志愿报考该校的学生。使所有的高校挑选到最合适的生源, 使所有的学生选择到最合适的高校, 充分体现双向选择原则制度, 达到多样性地选拔人才目的。同时, 需要建立独立而负责任的治理机构, 以及信息通畅、反应便捷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 通过舆论监督和公正的高校评价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高校招生中的“黑箱”操作。只有社会各方面的相关配套机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 高校自主招生机制才能健康、和谐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海利.教育公平视阈下高考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 2013 (9) :21-22.

[2][3]罗萍.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探析[J].教育评论, 2010 (4) :54-56.

[4]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33-36.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8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考试,高校文科考试,考试改革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考试制度的改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教学考试是教师检验自身教学成果,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重要方法, 不仅能帮助师生正确认识教与学的效果, 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 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与启发。

一、高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高校考试制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学进步, 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及社会发展。 总结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考试目标定位不准确

考试作为考查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方式, 科学的考试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 教学考试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 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学校及学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 对于考试的目标没有准确定位。 一些学校及教师将考试分数当做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品行的评价依据, 往往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与保送、评先评优、就业等学生个人利益挂钩, 使得学生的考试及学习都带有极强的功利性, 缺失了考试的导向性作用, 忽略了考试的真正意义。

(二) 考试方法较为单一

一些高校的考试方法都较为单一, 大多是以闭卷考试、笔试、书本知识考试、期末考试等为主, 开卷考试、答辩考试、操作性考试和日常考核等考试方法十分缺乏。 单一的考试方法,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面考核都不够全面, 考查的知识点缺乏科学性及代表性, 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而且在考试中很容易出现作弊、突击复习的现象, 没有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 使得学生对于制度的公平性产生质疑, 给高校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考试评价制度不合理

多数高校考试都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 对学生平时表现等的考核较少, 考试评价制度不够合理全面。 而且大多数考试方式及结果都是以教师的个人喜好定, 考试内容多数是教师讲什么, 学生考什么, 考核缺乏科学性及公平性。 而且高校对于考试试卷仅仅止于教师审阅评定, 并没有真正分析试卷, 试卷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大多被忽略, 考试的真正意义没有得到体现, 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情况, 改革教学方法。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一) 明确考试目标

明确考试目标, 是实现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 各高校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 考试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社会竞争力、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 以考试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 因此, 在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中, 首先需要将原有的理论型考试转变为能力型考试, 考试内容由理论知识转化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其次,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及平台,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将功利学习、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 只有明确了考试目标, 才能充分发挥出考试的导向功能,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实现考试方式的多元化

改变原有的单一考试模式。 各高校的考试方式的选定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 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 制定出最科学的考试方式。 如, 可以将笔试与答辩相结合。 笔试时应注重灵活性及多样性, 考试内容的设定应结合实际,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文学理论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 在考试时, 应将其与新时期的文学及创作相联系,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结合起来,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及评论等,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程所学知识。 可以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在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及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时, 离不开开卷考试。 考核一些学生必须熟知的重要知识点时, 闭卷考试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因此在考试改革中, 应根据课程内容及考试目标, 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两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 单就文学理论而言, 其中的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比例应为1:1.

(三) 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

改革考试制度, 应该不仅仅依靠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学习情况, 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 在实际教学中, 高校应加强对于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监督与考查, 可以不定期地进行多形式的抽考, 可以口试, 也可以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甚至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考勤纳入到考核中, 丰富考核内容, 改变考核形式。 考核结束后还应做好试卷的分析工作, 从中总结出教师教学及学生知识掌握的不足, 以便随时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及教学效率。

三、结语

高校考试制度关系高校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情况。 高校应该积极改革文学理论考试及高校文科考试制度, 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性作用,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兰, 康梅钧, 李剑凤.关于文学理论考试改革兼论高校文科考试改革研究[J].沧桑, 2007, 06:210-211.

[2]黄成松, 刘鑫.高校文科考试方式改革:依据、背景及基本原则[J].皖西学院学报, 2006, 06:139-141.

[3]邓泽宏, 丁宇, 雷德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考试方法改革刍议[J].中国冶金教育, 2004, 06:24-27.

高校“概论”课考试改革探索 第9篇

一、问题的提出

“概论”课考试是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充分发挥这个环节的独特作用, 必将有利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探索“概论”课考试改革, 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的。

首先, “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 “概论”课的试题设计和考试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和体现教学目标, 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并以此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

在“概论”课考试的试题设计上必须杜绝仅以死记硬背原理为内容的试题, 要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两个方面设计题型。其一, 要设计适量的理解性、掌握性试题。其二, 要设计适量的运用性试题, 也就是考察学生运用“概论”课的基本原理、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其三, 在试题设计上, 还要注意有适量的鼓励学生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进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试题, 以引导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提高大学生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能力。从“概论”本身的性质看, 这种试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 高校“概论”课的考试形式不断变化。但不能否认的是, 目前, “概论“课考试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本课程的考试, 使考试的某些功能被过分地强调, 而另一些功能却没有被充分发挥。具体说, 就是“概论”课考试多以知识点的对误以及答对的知识点的数量作为评分标准, 其答案带有客观性和绝对性倾向, 这种机械的高度“求对”、“求同”式的考试标准, 不仅不符合“概论”课自身的精神, 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绝对、客观的考试, 使“概论”课教育走向极端, 偏离其教育目标。考试本是教育的子系统, 而今教育却变成考试的子系统了, 将应付考试视为本课教育的目的。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得不把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多花在标准知识点的传授和总结上, 联系实际地讲解“概论”课的基本观点的作用几乎成了每一次课的点缀;而学生也只不过是盲目地记笔记, 机械地记忆背诵, 很少主动地去思考所记知识的具体含义及其作用。这种由考试标准答案制约的教学, 最多也只不过能训练学生机械地重复前人的基本理论及观点, 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处处迎合教师和现存的理论观点, 造成思想的僵化和停止。要克服这种考试的弊端, 首先必须改变阅卷评分标准的绝对化和机械化, 必须紧紧抓住“概论”课的教学目标, 从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入手, 制定阅卷评分标准, 无论是理解性试题, 还是测试能力的试题, 都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余地。

第三, 在“概论”课的考试中还要设计少量的无标准答案的试题, 为学生分析、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能力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这既符合“概论”课的本质特征, 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学生不能偏离老师也就是不能超越老师, 当然也就谈不上创新精神, 没有了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基础。“概论”课作为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科学, 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其根本任务。这一任务不仅要在教学中始终贯彻, 而在考试中也要有所引导和体现。

二、“概论”课考试改革的路径及其做法

“概论”课考试改革上的做法是把考试成绩分为平时和期末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40分, 主要用于培养、训练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成绩占60~70分,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关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原则及经验总结, 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

1. 调整平时成绩的记载依据。

以前给学生记平时成绩大多是让学生做两道题, 学生随便应付一下, 并不能检测出其平时学习状况。将平时成绩的依据调整为主要看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 并结合学生的出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 这样对学生能起到很好的一个督促作用。学生必须有“读书”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在每讲完一个专题后, 要求学生读教材, 或到图书馆读相关资料, 记录所读内容的主要观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要定期检查,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

2. 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通过多种形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理解和运用能力。 (1) 小论文。在讲完某个专题后, 要求学生写小论文, 运用本专题所学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 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不合格的小论文退回重写, 直至合格才记入成绩。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专题, 要求学生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分析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原因, 写小论文或体会。 (2) 讨论提纲。在讲完某个专题之后, 要求学生联系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写出讨论提纲, 然后在课堂上公开发言、讨论, 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根据讨论提纲内容、发言的质量、效果记入平时成绩。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专题, 要求学生运用我国的分配制度及政策就“如何看待当前收入差距问题”写讨论提纲。 (3) 调查报告。同样在讲完某个专题后,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社会中的现实情况做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专题, 要求学生到企业、机关、社区、商场等做精神、文化方面调查, 了解各行业、各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指出存在问题或不足, 提出改进的思路、对策。

3. 充分运用多种奖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概论”课不但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 而且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学好概论课的关键之处在于理论要进入学生的头脑,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分析、解决社会中、自己的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平时, 要改变以往只有期末一张考卷定成绩的一贯做法, 必须在平时采用多种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评选优秀学生。对一些听课认真、发言积极、读书笔记认真详实、小论文质量高、讨论效果好、调查报告有理有据, 在本课各项活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学进行表扬, 主要体现为平时成绩范围内机动加分。 (2) 对在该课平时学习中表现极为优秀的学生实行免试, 成绩达90分。免试的原则是宁缺勿滥, 不是矬里拔大个。而是选择极优秀的。免试的比例可以控制在2%~3%, 以所上课的大班为评选单位, 不论同学所在哪个院、系、班级, 都一视同仁。具体要求是:有健康向上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无迟到、旷课现象;听课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效果好;平时完成的小论文、讨论提纲、调查报告都极优秀。

4. 期末闭卷考试。

尽管闭卷考试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 但考虑到闭卷考试的严肃性、客观性, 考虑到师资力量, 现在闭卷考试仍然是概论课考试的主要形式。为防止以往的闭卷考试只能考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并不能考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等缺点, 我们在考试试题的设计上, 陆续减掉死记硬背的名词解释、填空、问答题, 加大了重理论应用的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的分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辨析题、材料题, 学生们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概论”课考试改革的积极效应分析

1.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由“浅式学习”转向“深式学习”。

注重平时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将“概论”课的考试功能由简单的测评工具变为促进和强化学习、思考、研究的教育手段, 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查找资料、写小论文、写讨论提纲、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 学生们显示了极大的热情, 由“浅式学习”转向“深式学习”。所谓“浅式学习”, 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加以机械地记忆;所谓“深式学习”, 是真正理解学习内容, 把所学到的思想观点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融会贯通, 并会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 考试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很大, 我们有必要对考试进行更仔细的研究和策划, 使考试从正面更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

2. 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调查报告, 讨论时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 就需要自己选题, 查阅资料, 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 并加以分析、综合、讨论、运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例如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查阅书刊资料的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等。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有利于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 尤其是创新素质。

3. 多样化的考试方式能够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刍议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第10篇

一、高校考试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师生对考试的认识不足。

考试自其诞生起就不是一个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1]高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能否获得学分、奖学金、学位及能否顺利毕业的依据, 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 只注重考试分数而不注重自身能力。部分教师认为, 考试就是让学生某门课程能顺利通过, 打出分数后, 即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久而久之, 形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的闭性循环。部分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或荣誉、顺利毕业的捷径, 如此考试已经成为一种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 而不是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手段。师生考试的认识不足, 就难以掌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阻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2. 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在课堂里系统地传授知识, “教”、“学”、“考”都以知识的再现为主。目前高校教学中, 大多数仍然进行着“填鸭式”的教学, 教师手拿讲稿进行两、三个小时的授课, 就好比一出独角戏, 演员和导演都由教师一个人来担当, 而学生只是观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考试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 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 学生习惯于接受和承认已有的知识结论, 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较弱, 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3. 考试形式单一, 局限性大, 未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

当今高校的考试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考试中仍是闭卷考试多, 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 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 技能、操作实践考试少;统一考试多, 因材施考少;一次考试定结论的终结性考试多, 数次考核综合评价的形成性考试少。这种考试方式范围狭窄, 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难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也由于考试形式单一, 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 不利于人才培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主要内容。如何改革现行考试制度, 使之适应学生可塑性的要求,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题, 已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重视。[2]

4. 考试的过程及考试的结果中存在着不公平的因素。

考试过程不公平主要指考试违纪、作弊现象普遍而且屡禁不止。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于看重, 致使学生在考试中为了考出好成绩而铤而走险, 利用各种作弊手段以求取得好成绩。目前高校不仅违纪作弊率有所提高, 而且作弊的方式更是层出不穷, 通讯工具、米粒耳塞等高科技作弊工具的出现, 更是严重影响优良考风、学风、校风的建设, 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管理质量。考试结果不公平主要指成绩评定的不公平。当前高校很多课程都是授课、出卷、评卷由同一教师完成, 于是便出现印象分、人情分等, 主观随意性导致了评分上的不公平, 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

二、采取多种方式, 推进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1. 转变传统考试观念, 完善考试规章制度。

学生、教师要把考试目的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 促进教和学,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同时,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 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和专业思想教育, 使其明确考试目的, 充分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 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思想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

除了端正师生的考试目的外, 为严肃考试纪律, 我校还制定了《考场规则》、《监考须知》、《考场巡视制度》和《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这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得考试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执行纪律有据可依。

2. 严肃考风考纪, 建设优良学风。

考风考纪贯穿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环节。考前教师要对学生做好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教育, 学校要加大“诚信考试光荣, 违纪作弊可耻”的宣传力度, 培养学生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 从自身做起,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特别是从考试不作弊等做起,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考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形成, 有利于考风、学风的建设, 有利于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考试过程中加强巡考力度, 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感, 监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 使有作弊动机的学生无机可乘。考后强化考试结果的分析评价和考试总结工作, 最大限度地实现考试评价的功能, 实现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与考试质量的持续改进。

3. 转变课堂教学形式, 推动考试方法科学化。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开放式、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学模式的改革牵动着考试管理的改革, 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必然带来考试方式、形式的多样化。考试方法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 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等, 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实操、论文、案例分析等多种考试形式, 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促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复习, 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使学生从简单应付单一课程考试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从而把学生学习的重点由单纯的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

4. 创新考试模式, 推进素质教育。

模式一, “免监考”考试。“免监考”并不是抛开监考老师, 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地考试, 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范的新型考试方式, 是一种新的教育探索, 也是一种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和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我校自2006年起实施“免监考班级”已有5年了, 实践表明, 这有效地促进了学风、考风建设, 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模式二, “期首”考试。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 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学期末进行。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无论在社会影响上还是在学生的心目中,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课程, 学生学习英语所花的时间也大大超过了学习专业课所花的时间。因此, 可以试行期首考试制度, 也就是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在下一学期开学初考试, 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 实施考教分离, 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为了提高考试的质量和水平, 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应努力创造条件实行教考分离。我校大学城校区利用其有利的教学环境与其他高校资源共享、共同命题, 共有的课程实行分工负责形式, 每所高校教师负责一到二个题, 最后从所出题目中随机抽取组成试卷库, 每套试题采用标准化命题, 每份试卷中不同要求和类型的试题应尽可能组合, 确保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这样避免了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只讲其认为的重点, 学生复习时只背老师所划定的重点这种单一的、机械化的学习模式, 而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让考试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推进高校考试管理改革, 宣传教育是前提, 制度建设是基础, 强化管理是手段,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根本目的。只有加大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力度, 不断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才能最终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摘要:考试作为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高校加强考试管理改革是保证考试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校考试管理,问题,方式

参考文献

[1]邓义桂.高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农业教育, 2008, (5) :34-37.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11篇

关键词:考试;形式;内容;改革

考試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评价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从学生对待考试的情况来看,它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考试的现状

学生对待考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作为多年的系部教学秘书,我发现有以下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一)有的学生惧怕考试,一到期末考试就申请缓考

这种学生也许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但由此可见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有的学生平时根本不读书,甚至连课都不去上

这些学生一到快要考试的时候,就会到处借别人的笔记抄,狠记几天之后似乎也能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

(三)有的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试时舞弊

“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现在学生舞弊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夹带的、抄书的、传纸条的、发短信的乃至用微型耳机传递答案的。真是无奇不有啊!

二、出现不正常的考试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不正常的考试现象呢?我觉得,除了学生个人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我们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不少的弊端。

(一)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从学校与教学系部来看,是通过考试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此来督促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以作调整,从而达到实现高校教育的目的。但从现行的考试制度来看,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往往是“一考定成败”,也就是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了一个学期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样就容易造成任课教师只把期末考试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学生只为获得一个成绩来参加考试。然而,期末一次性考试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的限制,又怎么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的整个过程呢?又怎么能客观、全面地检查一个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呢?又怎么能准确、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呢?所以,一张小小的试卷,不仅给任课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才导致了个别学生出现惧怕考试的现状。

(二)考试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局限于教材与笔记

一般高校的考试都是放在期末,往往采取固定的方式,形式和方法都过于简单,往往出现以下“四多四少”的现象:理论考试多,实践、技能考试少;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集体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笔头答卷考试多,口头论辩考试少。同时考试的内容也常常局限于所学的教材与老师上课的笔记。这种单调、缺乏弹性的考试形式与狭窄的考试内容,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却忽略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感觉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或干脆不上课,临到考试前才借抄别人的笔记,甚至出现有的学生在考场上夹带舞弊等违纪的现象。

(三)考试的结果缺乏及时反馈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并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所有的考试都放在期末进行,考完之后就放假了。老师虽然对学生的考卷进行了评阅与分析,但体现在学生那里的只有一个分数。然而,一个简单的分数又怎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呢?同时期末考试结束之后,试卷经过任课老师评阅统分就要进行重新装订保存在各个教学系部,以备检查。所以,从考试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到学生那里去。这样,这个学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势必要影响到下一个学期的学习。由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教育与教学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实现了。

三、如何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正因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所以需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下就是本人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改变考试观念,真正实现考试目的

改革制度,观念先行。要想改革现行高校的考试制度,更新考试观念是前提。自古以来,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考试观念是从“人”出发的,重在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查教学的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创新。科学的考试观念还要求考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在考试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诚信的品德,培养顽强的毅力。考试不只为取得学期的成绩,而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检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补充,让自己在考试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考试也不是一门功课的结束,而是师生对该门课程的一个互动了解、信息反馈、共促完善的过程。教师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得教学不断走向完善。学生把考试当作一次检查、一次促进,通过考试信息的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能力不断得到完善。这样,教师与学生就再也不会把考试当作一种负担,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学生惧考、逃考的现象了。

(二)丰富考试形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局限于单一的书面考试,局限于纯粹的理论考试。这种考试形式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当前高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模式相违背。所以,我们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个性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形式。从试卷类型来看,可分为开卷与闭卷;从考试时间来看,可分为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从考试形式来看,可分为口试、笔试以及实践操作演练;从考试对象来看,可分为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等等。当然,在选择考试形式时,必需注意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考试方法,力求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特质。只有完全摈弃以前那种“一考定成败”的单一考试形式,把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集体考试与个人考试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更新考试内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除了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之外,在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考试的内容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更新首先体现在命题的开放性上。任课教师的命题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过各种各样的开放式题目,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能。这种开放式题目,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诚信的美德。其次体现在试题答案的多样性上。我们的考试因一味地追求公平公正和改卷的简单快速化曾走上了一条弯路,那就是标准化命题考试,每个题目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这种考试题目完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是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摧残。所以,改革考试制度,就要求任课教师改变以往的标准化命题模式,用开放性题目,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可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创造性解答。答案显示出多样性。最后体现在评分标准的人性化上。其实,命题的开放性就决定了评分标准的人性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和笔记,是无法得到高分的。相反,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得出言之有理且富于创造性的答案,却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与高分。这种崭新的考试内容,使得学生能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对话,完全消除了其考试的紧张心理,为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创新。

这样,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自然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甚至逃课的现象,更不会出现考试舞弊的现象。相反,学生通过一次次考试,大大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品德,逐渐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这就是我从自己所看到的几个小现象而引发的几点浅薄思考。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关系到高校人才模式的培养,关系到整个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充满艰辛。但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调查与研究,不断开拓创新,一定能迎来高校教育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韦巧燕,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2]施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3,(5).

[3]刘桂荣.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改革高校考试模式 第12篇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最终体现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过程来实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结点, 可以说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考核和结课考试两个方面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不仅是为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引导、督促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严格、科学、灵活开放的课程考试管理制度是实现考试目标的基本保证。近年来, 我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课程考试的科学管理, 在加强对课程考核规范化和严格化管理的同时, 加大课程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力度, 完善课程考试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考试管理制度, 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强化教学过程考核, 促进过程考核和结课考试的有机结合

课程教学是教师围绕某一知识领域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我校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课程考试本身只是一种评价教师教 (引导和启发) 和学生学 (接受和思考) 的效果的手段, 而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 我校在课程考试管理文件规定中, 明确了课程考核的总评成绩中应包括平时考核成绩和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 并且规定平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不应低于30%。但平时成绩评定的方式则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具体特点自行决定, 一般来说, 平时考核成绩可以根据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等综合评定。同时还规定学生平时考核不合格, 任课教师在报教研室备案的前提下有权取消学生参加结课考试资格, 但实施平时考核成绩记入总评成绩以来, 强化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学生上课、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平时作业质量也显著改观, 曾经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了。结课考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 结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约束具有重要影响。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教学目标, 规定以试卷形式结课考试的, 考试内容要求覆盖面不小于90%, 题型要多样化 (至少有四种) , 难易程度要适中, 同时要求要有30%左右的分析题或案例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 同时启发促进学生学会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上述课程考核的方式以来, 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学习, 不仅重视基本知识, 而且重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创造性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目前我校有39个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中所涉及的各类课程上千门, 每门课程的性质不同、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 特别是课程内容的内在性质差异很大。因此, 学校鼓励教师针对课程的特点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与此相对应的是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也不做统一的刚性规定, 旨在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采用多种适宜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探索未知领域, 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素质) 。在实践中, 部分教师 (主要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根据工程类课程知识更新快、前后课程衔接紧、实践性强等特点, 采用了案例式、研讨式教学, 课程考核也摒弃了一卷定高低的闭卷考试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在加强平时过程考核的同时, 采用了开放式的结课论文或大作业、案例分析、口试、答辩等多种多样的考试方式。这种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的方式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枯燥, 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一卷定高低的负担, 引导和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教材知识, 而且主动围绕课堂讲授内容, 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搜索等多渠道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拓展, 充分体现了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当然这种灵活、开放式的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实施, 首先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 同时还要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知识结构以及新的教学理念。为了避免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够强或学术水平、知识结构、教学理念的缺陷, 导致这种课程考核方式流于形式, 学校采取了两个措施, 一是对青年教师采用上述课程考核的, 必须有教研室指定老教师或水平较高的教师指导;二是在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课程考核档案检查中, 重点检查以多样化课程考核的课程考核档案,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四、齐抓共管, 严格考试纪律, 着力营造良好的考试风气

考风是学校学风的重要反映。狠抓考风、考纪, 着力营造诚信考试的良好考试环境是我校近年来重要工作之一。由于社会转型中浮躁和社会诚信某种程度上缺失的影响, 高校课程考试中违纪和作弊现象严重, 曾经令学校头痛, 教育部也曾为此专门发文重申严格考试纪律, 坚决遏制考试作弊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一方面加大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 尽可能做到使学生无弊可做, 如鼓励开卷考试, 对适宜的课程鼓励采用以结课论文或大作业或口试答辩等开放式考试等;另一方面, 按照教育部有关加强考试纪律的文件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 完善细化有关考试纪律的规定, 在加大对考试纪律的宣传和引导教育学生树立诚信考试的工作力度的同时, 对考试作弊的学生严格按照规定予以严肃处理。以严格的考试纪律引导和约束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而不是为考试而考试, 考前突击, 甚至为考试作弊而精心策划。近年来, 通过学校上下共同努力,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员动员狠抓考风考纪的工作方式。新生入学教育中把考试纪律的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教务处和学工部专门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宣传大学期间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和学校有关考试纪律的规定, 特别是考试作弊处理的严肃性和对学生学业的重要影响。召开全体监考教师动员大会, 要求监考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 严格履行监考教师的职责, 考试之前宣讲考试纪律, 提醒学生清理座位周围考试不允许携带的物品。考试周期间, 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 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试巡视组, 教务处负责组织考场巡视工作, 要求各巡考小组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巡考, 明确巡考职责, 不仅要巡视学生的考试状态, 还要巡视监考教师的监考状态。近年来坚持不懈地做法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形成了全校重视教学、重视考试的良好风气;二是学生形成了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的良好习惯和监考教师形成了一丝不苟的监考作风;三是拯救了一部分有考试作弊企图的学生, 使他们没弊可做, 避免了因考试作弊而影响其学业。自从实施上述工作方式以来, 每学期上万人次的考试, 考试违纪和作弊的人次由原来近百人次大幅下降到个位数。应该说这种做法对于良好考风、学风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强化课程考核的分析, 规范课程考核档案的管理

课程考核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是考试管理工作重要环节。我校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三年来, 对课程考核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极为重视。课程考核档案整理归档工作不仅仅是材料的简单堆砌, 更重要是从整理归档过程强调对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与结果的分析研究。在这方面我校2006年出台了新的课程考核档案规范, 明确要求需要归档的材料, 包括教学日历、平时教学记录、试卷、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成绩报告单、课程考核分析等内容。要求档案真实反映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同时对课程考核分析提出明确要求, 要求教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分析, 特别强调要分析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要求各教学单位在课程考核档案整理完毕后, 要组织教研室对课程教学和考核进行研讨, 对存在的问题要明确, 解决方案要具体。在执行课程考核档案规范化管理近两年来不仅课程考核档案规范化了, 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已形成了习惯, 促进了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推动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另外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 专门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各教学单位课程考核档案进行抽查, 对不规范或不认真的课程考核档案要求进行说明和补充完善, 对问题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 甚至给予教学事故处理。

六、结语

高校的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学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教学质量内涵不断发展的今天, 特别是知识爆炸、学科交叉、融合情况下, 尽管课程教学仍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但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优化, 教学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改革, 课程考试的内容、方式方法、组织、管理等课程考核环节也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我国大众化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管理工作不能过分强调规范统一, 它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 应鼓励教师围绕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造性进行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考试管理应强化过程考核, 贯彻考核方式多样化、考试纪律的严格化、考核档案规范化、考核分析的实质化的四化要求。以科学、严格、开放的课程考试管理, 促进教学改革深化,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树立良好考风, 带动引导学生求知、钻研、诚信的良好学习品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叶志明, 宋少沪, 王德江, 等.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 把学的主动性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3) :8-9.

上一篇:人均GDP下一篇:智能电能表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