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养生思想

2024-05-16

老子的养生思想(精选7篇)

老子的养生思想 第1篇

“道法自然”是养生的根本原则。老子根据这一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具体的养生方法。

一、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已出现,但是并不具有哲学意义,老子自阐发之后,便将“道”提升到哲学范畴的高度。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是万物之本原,创生了天地万物,孕育了生命。从宇宙生成和演化的过程看,万物是从阴阳和合来的,阴阳是从气来的,气是从道来的,所以道是万物的源泉。

二、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的养生方法

在“天人合一”宇宙观指导下,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强调人们必须保持一种恬淡虚无的心境,即老子所谓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尽可能避免各种情志活动对气血有序运行的干扰,实现生命活动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律运行,以达到养生目的。

老子认为人的养生应该淡泊无为,少私寡欲,返朴归真。他说: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道德经二十章》)

在老子看来,人就应该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中,从而会比较通畅,精气运动阻力就少,经常放松身体,保持柔弱的状态,精气运动就活跃,生命力就旺盛;像初生婴儿那样,过一种无知、无为、无欲、无求的完全自然的生活,这样才能保其精神,达到健康长寿。

老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物欲、性欲、情欲等各种欲望的干扰,而使人忧伤烦恼。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青、黄、赤、白、黑为“五色”,宫、商、角、徵、羽为“五音”,辛、酸、咸、苦、甘为“五味”,金银珍宝为“难得之货”。在这里,老子为人们道出了一个虽说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道理:过于追求形而下的感官刺激与享乐,非但无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反易使人的身心备受伤害,在各种各样的奢侈乐中,人的精神外驰而不知复返,迷于享乐的对象而难以自拔。所以老子提出最基本的养生方法是清静寡欲,进入最佳的养生境界。在老子看来,最好的生活应是一种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纯朴自然的生活。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人若清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道德经》中“清静”、“无为”是两个颇相类似的范畴,同时,它和“寡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在后来的道教中常以它的“无为”或“寡欲”作为一个连用的术语,如道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或“清心寡欲”。

三、以啬养生的养生方法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

“啬”,是《道德经》养生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术语,“啬”的内涵是爱惜、积蓄、节约。它的含义就是内敛精气、积蓄能量,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啬,就是惜气养身,要制怒不生气,不无端地消耗,才能保持青春活力。老子善于将治国之道与养生之道融为一体。治理国家要多藏俭用,养生亦应“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力”。养生以啬,就可以使生命的根基厚实,精神充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所以《道德经》将“啬”视为重要的养生方法,通过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始终保持“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状态。

四、以静养生的养生方法

只有心灵静寂,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洞察到万物的生长和死亡这一生生不息的宇宙奥秘。用于养生,老子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天性的守静,身心圆融于道境,就可以懂得养生之道。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里谈到了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点,坚守清静的境界。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命都始于虚静而又归于虚静。芸芸众生,世间万象,不管怎样烦杂、妖娆,最终都要回归到生命的最根本状态,即“虚极”、“静笃”。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是万物不可抗拒的必然法则。我们应该遵循以静养生这一养生方法,自觉地服从自然规律的支配,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明智”。

老子认为人应该“致虚极,守静笃”,维持清静不乱的态度,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静养生成为老子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清静为天下正。”老子要求摒弃物欲贪嗜的畸形生活而坚持饱腹强身、节欲清心的正常生活。以现代的眼光看,老子有禁欲的倾向,但并非是完全反对物欲文明而过苦行僧的生活,只是要求适度的物欲文明的满足。

老子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工资、职称、奖金、福利待遇、出国、就业、住房等问题都是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对此我们应保持“荣辱不惊”的态度,注意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之中,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样人才活得有价值。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文笔洗练、言简意赅, 立意高远、哲理深刻, 虽寥寥五千余言, 却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思想内容。老子养生学对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的影响深刻。《道德经》虽不是一部养生书, 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 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本文主要从“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功成身退”、“以啬养生”和“以静养生”四个方面讨论老子的养生方法。

关键词:老子,养生原则,养生方法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老子的养生思想 第2篇

老子的容和养生观与现代心理调适理论

在古代文明急速发展的时期,老子有感于人们面对诸多发展的困扰和发展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而无所适从状况,提出了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影响至深的容和生活态度和养生观.这一生活态度和养生观的理论基础是人须遵循道之容和常规生活,才能生生不息.容和的.生活态度就是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态度,即老子所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生活态度,从而保持心灵平静和心理平衡的状态.我国正处于经济急速增长的所谓“转型期”,老子的容和养生观对我们思考如何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 者:屈志勤 李悦书 苏海琼 QU Zhi-qin LI Yue-shu SU Hai-qiong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8(6) 分类号:B22 关键词:容和   养生   心理调适  

论老子的生态思想 第3篇

关键词:无为;平等;道;天人合一

一、清心寡欲,恬淡无为

老子崇尚俭朴,主张人生价值观念应该是返朴归真,人们应该做到清心寡欲、恬淡无为、顺其自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应该不断追求清心寡欲、恬淡无为的生活。同时,老子也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老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杀害生命与开发自然界。正如:“凡物当生旺之时杀之,方才为杀;至休囚衰弱之时杀之,不足为杀。”(《石音夫功过格》)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违背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如果违背天道违背自然规律,没有合理适当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发展也不会持续的。正如接下来乞儿所言:“凡事顺乎天理人心而为之,勿逆天理人心而行之,未有不心平意合者也。”道家允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强调不可竭泽而渔,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老子》第十五章)“不盈”的意思是在对待事情上,控制超过了事物本身的限度,要想做到“不盈”,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懂得适度,对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禁止。对此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几千年之前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不合理的开发不仅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而且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最终使人类自食其果。

二、万物平等,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生态思想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前面所说,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同时,老子也认为万物的发展也遵循道。因此,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

老子崇尚自然,特别强调“无为”,主张必须顺应自然万物变化发展的本性,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做到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的思想既要求人们对待自然应该做到无为,同时也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提倡世间万物一切平等的原则,求得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然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不是倡导无所作为,实际上是反对对自然界任意开发的“妄为”,反对那些不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地由主观意志的“有为”。在对待人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老子的无为思想成为了指导人们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在道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无为这一指导思想还可以具体表现为遵循生态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思想。道家主张不能伤害生命,应该保护动物、植物,道家把这些思想也作为自己修养的主要内容。正如下文所言:“人是无限宝贵的,必须无条件地受到保护。但是同样地,与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也应当得到保护、保存和照顾。我们对地球和宇宙,对空气、水和土壤,有一种特别的责任,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世代时更是如此。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联,我们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于我们全体的福利。因此,绝不应该鼓励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操纵。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养成与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

三、道与天人合一

老子对“道”思想的经典论述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道”是老子思想的关键性概念。首先,“道”为宇宙本原,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道”是贯穿天地人物的,它既是一,又是一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一也可以代表“道”。

在老子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眼里,“道”是世间万物最初本原的有机统一体,人类也是天地万物的分子。老子的以道为本原、道法自然及天人一体的重要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类与自然万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也就是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活,同时也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融洽和谐,不能对立。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顺其自然,人类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科技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应该关注人类的利益,更应该关注每项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是否有利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关注的视野一定要广阔,从人类到社会到整个自然界都需要考虑在内,尤其应该强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保护整个自然界的利益。道家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直以来全人类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可是如今为了谋取利益对生态环境不合理开发、不适当保护等现象大量存在,生态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怎样做到物我和谐。道家在书中对任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伤害生命的行为给予了谴责,对我们现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应该取道家思想之精华为我们所用,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1.

老子养生观发微 第4篇

一、老子的养生观渊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来源于个人实践生活的感悟体验。老子出生于没落贵族奴隶主家庭, 李门祖上曾因直谏犯上而遭到迫害株连, 家道中落而辗转流离, 经过几代辛勤耕耘, 家业渐有起色, 老子的父亲李乾、母亲婴敷待人忠诚热心, 与邻里关系和睦温存, 还经常广散家财济助处于危难时期的四方乡邻, 名望高尚。幼小的李耳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 胸怀“积德为道”、“以德布道”的品行, 形成了急人所难、乐于助人的高贵素养。比如有一次, 老子与伙伴一同到灵溪戏水游泳, 突然间他的伙伴脚下一滑, 跌落水中, 眼看着就要被滚滚洪流冲走, 值此危难之际, 老子奋不顾身跳入水中, 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同伴;还有一次, 三九寒冬大雪纷飞之时, 冒雪赶路回家的老子看到路边有一个幼小乞丐衣衫单薄, 冷得浑身瑟瑟发抖, 见此情景他非常同情, 便匆忙赶回家中, 拿起母亲刚刚蒸熟的馒头飞奔出门, 沿着那个幼小乞丐行走的路线追赶上去, 将热乎乎的馒头递到对方手中;另有一次, 老子受人之托为人照看桃园, 他以身作则、遵守规矩, 从来不随意跨越桃园一步, 对于那些妄想偷桃之人, 他也苦口婆心劝其为善, 改正偷摸行为。少年老子所处的时代, 战乱频繁, 生活艰辛, 他亲眼目睹的种种灾难在其思想上打下了深深烙印, 也促使他对现实的人生之道进行了深度思考。在成年之后, 老子利用担任史官的便利, 饱读了大量有关夏、商、周等王朝的历史典籍, 在面对尔虞我诈、表里不一的皇室权力之争和纷扰烦躁的世俗世界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主张“好静”、“无欲”、“无事”, 倡导“致虚极, 守静笃”, 反对刚强进取, 推崇“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则已”, 强调“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以及“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一时名声大噪。为依理规劝世人, 老子九旬之年强忍失国之痛, 挂冠归里, 宏论讲学, 广布道义, 授教乡梓, 在函谷关著下洋洋洒洒五千言之《道德经》, 并选择奇峰雄伟、环境幽静、千祥云集、风景秀丽的景室山作为个人隐居论道和修炼养生的绝佳之地, 一方面遍采百草万物精炼药丹, 另一方面汇聚养生秘诀强身健体, 从而凝练总结出了博大精深、顺乎人性的独到养生观[1]38。

二、老子的养生观内涵

老子的养生观具有极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老子编撰的《道德经》中, 无论是基本的养生保健, 还是日常的为人处事;无论是政治斗争, 还是军事作为, 涉及养生理论的内容相当广泛, 无所不包。由于老子关于养生方法的许多观点和做法切中时弊, 结合现实, 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重视, 《道德经》也因而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知识的经典著作, 及至后世的许多古代帝王都试图希望从道家学说中寻找到“长生不老”之术。分析老子的养生观,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主张无为好静。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也延伸到养生方面, 他提出“致虚极, 守静笃”的观点, 认为事物如果强大, 自然就会衰老, 最终引起死亡, 因而倡导静谧自然, 以便使个人心灵虚寂悠闲, 清静寥廓。在老子的心中, 无为是最大的有为, 只有静默旁观地看待自然、看待人生, 才能达到个人心灵的静谧, 实现个人生活的价值。按照老子的养生观念, 人们只要做到淡泊名利、心态平衡, 没有过多的欲望奢求, 自然就不会感到烦恼和疲劳, 也就才能更好地避免疾病的发生[2]51。

2. 福祸相互转化。

在哲学思想上, 老子具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内涵, 比如其曰:“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 针对福和祸的关系, 提出了一些矛盾法则, 揭示了客观世界的相互对立面, 特别是正反两面相互转化的法则。对此, 韩非子在《解老篇》中为其做了高度评价, 认为老子的养生观念内涵丰富, 催人遐思, 并阐述了个人对老子养生学说的深刻理解:人如果作出了一些祸害之事, 必然会心里万分恐惧, 心里一旦恐惧, 在后期的行为举止便会端正起来, 行为端正之后, 自然对各方面的事情考虑得就比较周到细致, 进而会明白事物的基本道理, 人们行为端正, 自然就不会对他人造成祸害, 而由于没有祸害, 那么就会颐养天年, 明白了事理则做事时便会取得成功, 此乃“尽天年则长寿, 必成功则富贵”, 因而“祸兮, 福之所倚”。换而言之, 人们如果天生有福自然生活富贵, 富贵之后自然衣食华美, 这就会渐渐产生骄纵之心, 一旦生成骄纵之心, 则行动必然淫邪, 举止必然违理, 而最终自然无成功, 此乃“短命无成功叫做祸, 而祸本生于有福”, 因而“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主张如此的养生之道, 在于提醒人们要顺其自然, 松紧有度, 适意人生。

3. 提倡去甚寡欲。

在哲学思想上, 老子主张“去甚, 去奢, 去泰”, 也就是舍弃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处世方式, 追求少思寡欲、无忧无虑的养生观念。老子认为,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 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就是说, 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 而过分地追求生存也可能导致死亡, 告诫人们要衣食有味、衣着随便, 不刻意追求, 要以自己居处的社会风俗为乐, 不去羡慕别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同, 减少过多的奢望追求, 清心寡欲、淡然处世以积精全神, 使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外, 老子还强调对“五色”、“五音”和“五味”等欲望要适度控制, 谓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道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些劝人清心寡欲、志闲少欲的养生观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仍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4. 躲避困境危险。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 强调知难而退, 因势利导, 其在《道德经》中云:“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换句话说, 就是对善于养生之人而言, 应当时刻保持一份神气内敛、志意安宁的精神状态, 要惯于设法避开猛兽、刀兵等危险, 善于和精于保全自己, 实现安享富足的极乐人生。

三、老子的养生观影响

老子的养生观, 对后世影响比较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 老子倡导的“好静”、“无为”的虚无主义养生观与那些倡导进行加强室外体格锻炼的观点是相互对立的, 存在一些消极的、片面的成分, 但是总体而言, 老子所主张的带有朴素辩证法的养生思想, 追求去甚、去泰、节制、非欲的许多养生思想还是具有可取之处的, 也极大地影响了同世和后世之人, 同世的比如孔子, 后世的比如葛洪、嵇康、苏轼等[3]。比如公元前526年, 在一个风光明媚的日子里,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为了“观先王之遗制, 考礼乐之所极”, 当面到老子居处向其请教人生之道。当得知孔子来访时, 老子骑着黄牛亲自前往郊外迎接。行过见面礼之后, 老子解答了孔子心中的关于人生发展的诸多疑问, 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如果时运好时就可以去做官以施展个人抱负;但要是时运不济, 就应当如同蓬草随风飘落一样顺应自然, 知难而退。一个善于做生意的商人, 即使再有钱, 也不会轻易张扬, 因此别人看不出他的富贵;一个富有修养的君子, 他的德才只有深藏不露, 就可以算是大智若愚了。”聆听完老子的此番教诲, 孔子深受启发和若有所思, 他对老子主张的养生之道可谓是敬佩有加、推崇备至, 并在后续的个人施教过程中经常向自己的弟子们讲解传播。

参考文献

[1]杨玉辉.老子养生思想新解[J].中国道教, 2002 (6) .

[2]万岗.老子养生观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

浅谈老子的哲学思想 第5篇

老子的哲学思想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一个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它属于唯物主义,有人认为它属于唯心主义。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唯一根源,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的开篇老子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释义: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名,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说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主要是对“道”的不同看法。说它属于唯心主义的是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主观精神的东西,而说它属于唯物主义的则认为“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笔者认为,实际上老子哲学本身具有不清楚的地方,其中既有唯物主义的一面,又有唯心主义的一面,因而对老子哲学应具体分析,要防止把老子哲学现代化和绝对化。老子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十分突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两处引用了老子的名言。一处在高中二年级上册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的第一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原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释义: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下互相补充,合音和单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应)这说明老子已经看到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老子不仅看到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在第五十八章中写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释义:灾祸啊,是幸福的依身之地;幸福啊,是灾祸的藏身之所。谁知道它们变化的究竟呢?难道没有个定准吗?正会倒转作邪,善会倒转成恶。)。另一处在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第二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义:合围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筐土筑起的;千里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六十四章,说明老子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这一观点在第六十三章中也有表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释义:考虑难办的事要从简易处着眼,实现大的目标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都必定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都必定从细微处做起。)

《道德经》中虽然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如:在第二十六章中老子写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释义:重是轻的基础,安静是躁动的主宰。)老子认为,在静与动的对立关系中,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次要的方面,而静才是永恒的、绝对的、主要的方面。这显然违背了唯物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的原理,反映出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在第八十章中,老子写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盛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释义:国家狭小而人民稀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却并不应用;让人民看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舟船车辆,却不需要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方阵列它。让人民又回到上古结绳以记事的时代。人民吃得很香甜,穿着很漂亮,安其居所,乐其习俗。邻国之间举目可望,鸡鸣狗叫声彼此可闻,人民却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希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见老子回避矛盾的消极态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老子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唯心主义的思想,他轻视实践,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老子的养生思想 第6篇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思想文化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的产生的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具有亲密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周王朝衰落, 各诸侯国逐渐摆脱王权的控制, 争霸斗争日趋激烈, 社会动荡不安, 先后出现了五霸称雄的局面。为了拯救社会, 当时不同派别的思想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的治国良方, 总的来说, 这些不同的治国方略分为“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两大类。老子通过对各派有为之政来揭露社会现实矛盾, 极力倡导无为而治, “运用到政治上, 就是给人民以最大的自主性, 允许特殊性, 差异性的发展。”[1]正是基于这一理念, 老子构想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

以“清心寡欲”, “无为而治”等为核心建立起来的“黄老之学”也曾被各朝统治者所采用, 但多数是在开国时期, 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即采纳萧何的建议, 采用“黄老自学”休养生息, 一直到“文景之治”。可以说, “无为而治”在开国初期对恢复生产、恢复国力上具有很大的作用, 这也是历代统治者推崇“黄老之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黄老之学代表人物的老子, 还对持“有为之政”各派别思想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和抨击, 极力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 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和爱国爱民的责任感, 老子还构想了与其“无为而治”思想相统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对于老子对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构想, 历代学者多从肯定的角度去研究, 但笔者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文集的收集、查阅, 却也发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老子思想研究的多元化取向, 这也可使我们更加辩证、客观的看待老子的哲学、政治等思想。

二、历代有关对老子的批评言论的综述

结合查阅的有关古籍以及今人著作, 现就收集到的有关批评老子的言论总结如下:

(一) 胡适认为“老子反对‘有为政治’, 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 是当时政治的反动。[2]

(二) (老子) 所认识的转化是循环的, 而不是上升的。……“复”就是倒退, 这个观点是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3]

(三) (包括老子在内的“反复”思想) 以及更新再始即是复反于初, 因而陷入于简单的循环论。[4]

(四) (老子辩证法的) 缺点在于……不敢迎接新事物;摆脱了条件讲变化, 没有摆脱循环论的影响。[5]

(五)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介绍了小国寡民的内容之后说:“老子想分解正在走向统一的社会为定型的和分离的无数小点, 人们被拘禁在小点里, 永远过着极低水平的生活, 彼此孤立。……这种反动思想正是顽主的思想……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是反历史的。”[6]

(六) 由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也说“道家的社会政治思想, 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 民至老死不想往来, 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与鸟兽同居, 与鹿豕并, 则是要退回到草味未开的洪荒之世。”[7]任继愈说:“老子的社会历史观是不现实的, ……老子为了反对当时的剥削制度, 从而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为了反对剥削阶级的文化, 从而反对一切文化;为了反对欺诈和不信任, 从而反对一切知识。这是老子的错误所在。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错了, 却不能说老子对不合理现象的攻击也错了。”[8]

(七) 冯友兰说:“有人可以说, 照这样理解, 《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 而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老子》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9]老子认为道不可以言说, 却写了《老子》一书来阐述他的“道”, 对此矛盾, 白居易曾写诗揭示这一矛盾:

言者不知知者默, 此语我闻于先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缘何自著五千文。[10]

(八) 老子的理想明显带有理想化, 甚至是幻想化的色彩, 葛洪说:“道家之言, 高则高矣, 用之则弊。”[11]王安石批评老子主张“是不察于理, 而务高之过矣。”[12]

三、从理论角度对历代批评老子的言论再解读

认真分析上文列举的历代批评老子的言论, 不难发现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有批评老子思想的, 例如“与无相成”、“小国寡民”等, 有批评老子行文的原因, 例如老子认为“道”不可言却著文五千言。有批判老子社会观的, 例如冯友兰和任继愈等。可以说, 历代文人、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对老子思想及其思想进行了批判, 更深入地揭示了老子的思想。但从我个人角度看, 有些观点确实是从学术层面对老子思想进行了“逆向”剖析, 使世人能够更辩证的看待老子思想, 而有些观点却是作者站在当时的角度来分析的带有很明显的时代色彩, 因而有待商榷。针对上述的有关批判老子的言论, 我的看法综述如下:

胡适认为:老子主张“无为政治”是当时政治的反动。我认为, 这种看法与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的动机并不一致。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思想核心, 这从《老子》全书所阐述的内容可以得知, 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的目的, 是要矫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放弃给老百姓带来害处的无为之政。消除加于老百姓身上的束缚和压迫, 运用无为而治来拯救社会。况且, 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 老百姓倡导倡导无为而治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这也是一种“爱国爱民”的体现。《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就是从无为治国的角度来解释老子经文的, 陆德明认为老子的要旨为“言治国治身之要。”[13]胡适是一个实用主义哲学家, 他在美留学时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 回国后, 当时国内政局混乱, 民不聊生, 因而其在治国方面也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力推“有为而治”, 因而会对“无为而治”认识有所偏颇。

在第二部分的综述中, 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老子的“循环论”进行了批判。我认为, 老子虽然是一位循环论者, 但他并不否认事物的递进发展, 在许多章节中, 他却谈到了递进论的问题:

明道若昧, 进退若退, 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 大白若谷,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第四十一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 其用无穷。大直若曲,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第四十五章)

像这样的论述在《老子》一书中还有很多, 如第八十章中的“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里他用了“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什伯之器可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递进关系。”这一思想对我们审视、处理现代科技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老子不可能用“递进”、“三段论”这些现代词汇来表达他的思想。但他的思想中无疑已经包括了这些理论。笔者认为, 老子的“循环论”也是广泛的, 它和递进论都是正确的。我的观点是:一般情况下, 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观察, 事物的发展是递进式的;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进行观察, 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式的。

针对范文澜、白寿彝批判的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我认为, “小国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老子关于理想社会的论述, 同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小国寡民”并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社会, 他通过理想化的形式, 表达了老子的社会改造构想。这一构想的深层理念是自然主义, 无为则是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方法。“小国寡民”的社会改造方案包括政治和人生两个方案。在政治上, 老子主张实行无为而治, 尽量减少政府的意志和不必要的干预, 使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在人生方面, 老子主张减损贪欲和智巧, 化简人际关系, 恢复和保持人心的质朴淳真的自然状态。这些构想都是老子针对时弊提出的, 反映了道家学派的社会批判精神。

而任继愈、冯友兰对老子社会历史观的批判, 我认为, 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看, 老子提出社会回归观的主观目的是值得肯定的。老子主张让社会回归到纯自然状态中去, 很难说这是代表了当时或者其后那一个阶级的利益。在他提出的看似“反动”的政治观中, 我们不难看出其出发点是好的。第一、老子主张社会回归是为了平均社会财富, 是对当时社会不平均制度的严厉批判。第一、老子主张社会回归是为了保持社会的安定, 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老子提出这一主张, 并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在内, 从道德角度上是应该肯定老子的。

葛洪、王安石认为老子思想过于理想化的批判, 我认为, 王安石的批判老子“不察于理”并不完全正确, 但说他的思想务高而不切实际却是对的, 老庄从最高政治理想—恢复原始的朴素社会。到具体的政治措施—以反对提倡仁义的办法去维护仁义, 都是“务高”的结果, 孔孟已经被人们视为迂腐, 而老庄则更迂腐, 这就使他们不可避免地成为自己政治理想的牺牲品, 使他们在规定生活中成为注定的失败者。

最近对王安石对老子提倡无言而著书立言这一矛盾做出的批判, 我认为, 老子始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 至少他没有在书中为自己的这一矛盾辩护, 但在我们阅读庄子中, 却发现庄子对此有所察觉:

今我已有谓矣, 而谓知吾所谓之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14]

四、老子思想在当今语境下的意义

老子作为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以“无欲”“小国寡民”等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后世。例如, 老子在讨论社会问题时, 将无欲、不欲或寡欲作为治国的根本原则。这种无欲, 首先是对圣人自己的要求, 他希望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来解决社会贫困悬殊的矛盾。老子提出“愚民”, 并不是对人民采取敌视的态度, 而是要把人民的境界提高到圣人的程度, 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在“儒道兼济”的中国古代社会中, 老子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代历朝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 它塑造了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方面。然而, 长期以来, 对其思想顶礼膜拜者众, 批判挞伐者少。任何一种理论都带有时代局限性, 我们只有辩证的看待, 才能使其完善。对于老子思想, 我们若都能从辩证思想去看, 会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老子思想的价值﹗

摘要: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他的“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影响了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方案。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界多从正面意义上对其进行阐述, 但历代中也不乏对其“小国寡民”思想、“循环论”思想、“无为而治”思想进行了批判, 事实证明: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老子思想, 可使我们辩证的认识老子思想, 也可使学界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更加全面。

浅谈老子的女性哲学思想 第7篇

关键词:老子;女性哲学;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边婷婷(1994-),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

在儒家社会思想长时间占据主流的背景下,一些名家也指出我国历史中缺少带有女性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其实不然,早被孔子问道的老聃早就在儒家思想成为完整的体系前,创出了一套主要以女性视角论述的哲学体系。

一、女性哲学思想在《道德经》中的体现

(一)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王弼著《老子》第六章)《说文》注:“牝,畜母也。”此处的“牝”字,高亨注为母体之意。道是老子思想哲学的根基,以道做天地万物之母体,可见老子的生殖崇拜更重于雌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明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说文》训:“始,女之初也。”《尔雅》训:“胎,始也。”“始”字是指女子刚刚怀孕之时,而“母”字依旧是指母体。从两个例子中看出老子喜欢运用女性的生殖和身体比喻道和天地万物自然的关系,不比其父,只言母体,足以看出老子对母体崇拜的意识特征。

除此以外老子还直接运用“母”等字眼直接比喻道,如二十章中提到:“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在散文论述中仅仅类比“母”可见其浓烈的女性生殖崇拜意识,类似的例子不再赘述。

(二)老子思想中带有女性特质的思想主张

1.守柔贵雌

老子首推雌性之柔,“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十章)在本章中,老子指出要集中精气,行为柔弱,在眼睛、耳朵、口鼻一张一合中像个婴儿和雌性一样退让不争,坚持以柔克刚。女子似水的比喻随处可见,且老子崇尚水的智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七十八章)此外,老子甚至以是生是死来强调柔弱处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正如古话常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若在某方面过于强势,并不会一定如己所愿,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人生观扩展到政治论,老子提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柔弱胜刚强才是王道。《老子》的贵柔思想在某些领域某些事件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被反复强调,绝对阐述,足见其思想的片面性,是陷入自己哲学体系的表现。

2.尚静守谦

宁静也是老子追崇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言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就像分量轻的东西要依附于重者,静就是躁的主宰者。重女倾向更加明显的还有“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对于此处的“牝”和“牡”,高亨先生在《老子注释》中直接解释为女性和男性,而以女性的谦卑安静之性,来作比大国在对外斗争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二、老子产生女性哲学思想的原因

存在即合理,在《老子》一书中透露出的老子重视女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就像伏羲部落的图腾是母虎一样,女性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稀少的时代,因为孕育而被众生敬仰,涵养后代,哺育众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为数不少,当然这也是文明尚未开化的体现之一。老子在这种惯有思想的影响下,将这种生殖崇拜,鬼女重雌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作“周守藏史之史”,亲自掌管图书使得老子有机会接触各类古书,比如重弱轻强,把上阴卦多设置为吉卦,上阳卦作为凶卦的《易经》。但是好景不长,周景王死后,其子争位,引起国家内乱,其中王子朝带着东周王国的图书逃往楚国,作为送给楚王的礼物。正是这个时候,老子的官职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老子便去往秦国,而后写下“五千言”。

目睹十几年众王纷争,尔虞我诈,互相残杀的惨象也是老子秉承带有女性特质思想的原因。周景帝的三个儿子互相蚕食,斗争长达十几年,这种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藐视生命的行径使得老子坚定地赞成退让、谦卑之道,以柔胜强。

三、带有女性哲学思想的现实性意义

首先,《老子》本身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藏匿在女性思维中的人生论,政治论,宇宙论构成老子的美学特性,是中国思想史乃至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家。其次,退让,顺应母体“道”、无为的哲学对于我们当下处世也有应用意义。在“头顶雾霾天”的时代,将环保事业提上日程,并且脚踏实地,不存侥幸心理地贯彻实施环保措施何尝不需要老子的退让思想,并非向之前以大力气干预自然本身的良性循环,一味地追求人类自我实利。最后,守静的思想何尝不是一方治疗这个浮躁社会,浮躁人心的一剂良药,守得心静,不流俗地泯于社会主流,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人生智慧。

从某种程度上讲,老子是女性文学的先驱,从女性哲学的视角研究老子不失为一种研究新视角。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老子思想的文化特质,解析其中女性哲学内蕴,吸纳老子思想体系智慧,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继而完成文化传承和立足当下做好自己的大任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输血前患者下一篇: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