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文化的特征

2024-07-16

现代教学文化的特征(精选11篇)

现代教学文化的特征 第1篇

商业企业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商业进行的一种深层发掘, 体现了商业活动中的精神风貌、理想追求、生活情趣、行为习惯、伦理道德等, 可以说是人类从事商业活动所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称。因为商业行为是受到商业文化支配的, 商业文化的这种巨大的作用决定了商业文化的巨大价值。只有从商业文化的角度出发, 才会深刻理解商业举措发生和发展的缘由和结果。事实上, 商业目标的确立, 生产、消费心理的形成等也都可以从商业文化得到解释。胡平先生将商业文化的内涵界定为德、智、美、情四个字。德, 即商业道德, 就是要树立商德。智, 是要发挥智力, 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美, 即完美, 从商品的设计到商品的包装、广告都要让消费者有美的感觉。情, 就是情谊, 商家与顾客要有情感的交流。这种界定得到业内和学界的普遍认可。

现代商业企业文化, 是在实施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建立的, 并形成由商业企业认同和遵守的道德标准、管理方式与规章制度。其核心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 最终目标是追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和造就优秀的商业人才。在构建现代商业企业文化体系中, 要以商品文化为基础, 以商品营销文化为手段, 以商业环境文化为条件, 以商业伦理文化为自律, 以新商人文化为主体, 以商业精神为核心, 并在其相互的统一作用下, 共同对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 商品文化是构建商业文化的基础, 缺乏良好的商品文化基础作为保障, 就断然不会有商业文化和商业经济的长期发展与持续繁荣。只有文化商品通过长久保持自己先进的专有技术、独特的工艺创新和超出普通商品质量标准等行业优势, 有效地满足商品特定的社会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方能超越商品本身而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其次, 商人是商业活动的主体, 任何商业文化都必须由人来表现, 人是创造一切商业文化的决定因素。因此要依靠优秀文化的力量来引导, 培养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代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新一代商人, 成为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经济能人”和“道德贤人”, 这是关系到商业文化建设兴衰和成败的关键。第三, 营销文化贯穿于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的全过程, 并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品格, 促进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 获得域外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同, 才能不断为商品流通产业经济的发展增强动力。还有, 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业伦理文化, 即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蕴、寻找支点, 突破传统伦理维系封建秩序的历史局限性, 提倡弘扬品德修养、强调群体关系的商业意识、突出社会道义责任的精神内核。

应该看到, 现代商业文化早已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由于商品经济本质所体现的金钱至上、人性自由和个性张扬等特点, 在此环境下形成的商业文化除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成分外, 同样存在着一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成分。这也是现代商业文化发展不可避免的特征之一。

二、商业文化的自身构建

商业文化建设从文化的角度对商业进行宏观把握, 它链接的不仅是商品的供需, 还交流着商品之外的大量文化、精神信息, 对商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商业文化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构建商业精神文化。商业精神文化的巨大意义在于树立美好的社会形象, 从而强化竞争能力, 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创造智慧;构建品牌、商号、商标文化。品牌的确定、商号的命名、商标的设计均体现了商业企业独特的文化内涵;构建营销文化。营销是联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包括橱窗艺术、柜台艺术、广告艺术、展销艺术等;构建商业伦理文化, 也叫公关文化。无论是传统商业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商业, 都必须珍视对人的真诚、关心和尊重;构建商业环境文化。包括城市的商业建筑、商业设施, 以及影响商业活动的环境氛围、店堂设计、配套服务达到的水平等。商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 服从企业的战略目标, 结合社会以及市场环境的发展, 做出与企业相适应的文化决策。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服务特色, 营造服务文化氛围, 这是企业发展最活跃、最富于创造力的因素。如果没有人的准确而全力的投入, 即便拥有再先进的技术、设备, 或是再雄厚的资金实力等外在条件, 企业的发展也形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企业的发展, 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而企业的竞争, 最终也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以人为本”的另一层重要含义是尊重顾客, 坚持顾客利益至上的经营原则。企业之间的竞争, 最终也归结为对顾客资源的争夺, 谁拥有了顾客谁便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二是塑造优秀的现代商业精神。商业企业必须实现现代化管理, 做到人尽其能, 人尽其用。员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伟大的整体力量, 当他们把个人溶于企业之中的时候, 就能形成统一协调、励精图治的自觉行为,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 树立起以文化制胜为特征的精神风貌。三是建构完善的现代商业制度。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也是法制经济。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不能不呼吁全社会共同建构起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环境。这一机制与环境的建构除了有赖于政府法律、法规外, 另一个更具实践意义的就是商业企业“自我制约”的制度建设。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 就是弘扬高尚的商业道德, 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不可否认, 商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 乃至“利令智昏”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中, 毫无疑义地必须坚决消除唯利是图的腐朽的商业道德观的恶劣影响。同时坚持“义利一致”的原则, 充分肯定经商获利, 发财致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理性的引导和必要的规制, 批判和革除传统商业文化中的糟粕, 继承和保留那些以义取利、刻苦创业、节俭守业、富贵立德等优秀商业文化因素。

三、商业文化的创新模式

商业企业文化的创新关键是企业家基于知识和素质基础上的学习创新, 不断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 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保持企业文化的时代性, 符合企业和员工个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确保企业文化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 使企业的发展时刻充满生机和活力。

商业文化反映出人类对商业活动的高品位精神追求, 是先进的商业理念在商业领域的深层体现。从管理的角度看, 商业文化带来的是文化管理。对商业企业内部来说, 它将形成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从而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对企业外部而言, 商业文化将为外部提供更多可依赖的商务路径, 从而降低社会成本。商业要发展, 必然走文化创新之路, 商业本身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大众消费文化档次的不断、全面的提升也必然带来对商业文化的进一步需求, 这种需求正由潜在变为现实、普遍的行动模式。一般而言, 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创新实施方案包括:建立企业文化的领导机制和实施机构;编写企业文化手册, 依次对各层次员工进行培训;建立企业文化责任制度, 责成各级管理层切实负责, 实施严格考核, 搞好企业文化的传播;建立企业文化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制定完整的企业文化计划和预算, 并付诸实施的配套措施。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生存的世界瞬息万变, 企业的环境、顾客的要求、竞争的对手、科技的进步等一系列因素的改变, 都要求企业及时调整自身的运作。优秀的企业会把创新模式引入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以应付各种不断出现的市场变化。

经济文化一体化与经商理念的新变化也要求商业竞争方式作出新选择, 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商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 而且是一种文化行为, 这种新的商业经营理念促使商业经营者改变商业运行的传统, 选择“以文促商、以文兴商”的新模式, 打造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商业企业文化。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更在客观上要求企业提升商业文化品位, 消费方式已逐渐从实用功能型转变为文化审美型, 体现出消费的智能化、健美化、个性化和世界化倾向。对此, 商业主体必须考察消费者深层文化心理和审美欲求, 运用具有文化品格的营销观念和手段, 才能打造商机, 赢得消费者。

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经济的新世纪, 体现文化融合的大趋势。发展商业文化品牌, 强化商业文化经营, 就是充分发挥我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铸造独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名牌文化产品, 并全力将其普及全国、推向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各国贸易、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更好地发展商业经济, 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形成现代商业精神和商业道德, 不仅成为当今商业文化创造的新模式, 而且成为当今世界文化追求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1]贺名仑等主编:商业文化学概论,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2年

[2]刘建湖:再论商业文化内涵, 商业文化, 2006年, 第10期

[3]周俊敏:重新认识商业文化,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现代教学文化的特征 第2篇

1当前茶文化产业园设计的具体背景分析

从当前社会大众的消费需要,以及具体的生活理念看,完善的生活内涵,不仅是人们生活理念日益成熟的重要表现,同时更关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茶及茶文化元素的价值认知和实际需要大大提升。当然在现阶段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完善的景观元素内容,是满足社会大众具体消费认知的重要展现及诠释表达,其在当前社会大众生活元素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内涵。特别是在当前现代景观活动日益成熟背景下,现代景观美学特征和价值内涵,能够全面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生活需要,以及对景观建设活动的具体诉求。在茶文化元素发展建设不断成熟背景下,如今围绕整个茶叶产业,形成了系统化的茶文化产业园。在该产业园中,其通过整体融入和系统化结合,从而造就了具有自身独立特色和价值内涵的文化元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其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结合当前茶文化产业园设计的具体诉求看,其不能单一的从文化沉淀与堆积出发,更重要都是要从文化多元融入视角出发,通过将现代景观美学的特征内涵充分融入其中,结合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构建,从而营造出极具吸引力和内涵影响里的产业园。当然,在茶文化体系中,其本身诠释的就是人文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在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突出茶文化体系的产业化元素,同时更要在现代景观理论应用过程中,从视觉和听觉,静态与动态等多样化元素相结合,从而打造极具吸引力的文化茶叶园。当然,该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控生态平衡与文化融入应用的协调发展。事实上,在现代景观美学日益成熟背景下,想要实现整个设计效果的最美展现,就需要在选择合适设计素材,确定最佳设计定位的基础之上,通过准确发挥文化因素的功能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

2茶文化产业园的时代理念和价值内涵

而茶文化产业园作为一项综合化元素活动,其中以茶文化底蕴为基础,通过融入多元化时代理念和价值内涵,从而满足社会大众自身的具体观赏需要。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其通过发挥茶文化的应用优势,加上满足社会大众的整体应用要求,从而构造极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产业园。结合茶文化产业园的经营建设要求和价值内涵看,整个产业园想要真真正正被其他外在所认可,就需要构建在融入现代大众普遍审美诉求这一基础上,结合多元化文化理念和价值元素的全面应用为支撑,多样互动,全面整合,从而打造极具市场吸引力和全面认知度的茶文化产业园。当然,仅仅从“产业园”这一概念的功能定位上,我们就能从中寻找到诸多元素内容,尤其是多样产业的整体融合,决定了在当前开展茶文化产业园设计活动时,要立足于长远,全面探究文化元素的融入需要,在建设该产业园过程中,要注重凸显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特性,结合景观布局的客观特性,通过融入现代景观美学特征,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产业园设计的品质化提升。文化底蕴是茶文化产业园设计创作基础,而具体的时代特征则是整个设计活动的关键所在。结合现阶段景观设计活动的具体发展特点和客观趋势看,如今人们在开展该设计活动时,所关注的更多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社会大众的审美从传统的单一外在关注到当前注重审美内涵的具体融入,当然,这不仅是审美理念成熟发展的具体表现,客观而言,这也是整个审美底蕴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就茶文化产业园来说,其中包含了浓厚的茶文化元素,而凸显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底蕴,才能更好展现茶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际影响力。同时,茶文化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其并不是单一应用茶文化这一元素,而是以茶文化元素为基础,以综合化元素内容为核心定位,集中整合多元内容所形成的具体体系,因此,在该设计过程中,其对时代发展特点的具体应用而言,有着重要关联和影响。在茶文化体系长期发展应用过程中,其本身就是基于具体时代内涵所形成的元素体系,所以,在茶文化产业园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就必须在立足于整个茶叶文化要素融入、应用的客观基础上,全面理解时代特征的影响力所在,以及大众审美内涵的具体变化,从而实现整个设计的最佳效果。

3现代景观美学特征的具体理念和实施要求

客观而言,对于任何一种设计活动来说,其本身就是基于相关设计理念,通过具体融入、应用其他多种设计内涵,从而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园集中打造奠定重要基础。在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过程中,作为一项市场化元素内容,其想要实现最大价值,离不开市场的具体检验和品鉴,可以说,只有市场认可、接受,才能实现茶文化产业建设与市场实际需要的深度融合。当然,茶文化产业园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文化元素是其价值优势全面展现的关键所在,但是产业园本身作为一项整体,想要实现其最佳展现效果,就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融合与协调性做支撑,只有全面分析设计活动的开展诉求,才能实现整个文化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虽然,从表面上看,茶文化产业园在进行设计时,其重点在于文化产业的凸显,但是从本质上看,其需要将现代景观元素的具体内容融入其中,通过具体分析景观元素与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协调价值,从而才有可能更好的将茶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诉求整体予以诠释和表达。就现代景观美学理论不断成熟背景下,景观设计与元素应用更多呈现出系统化、融入化特点,尤其是各种元素内容之间想要实现全面结合,就必须将具体的美学理念融入到该设计过程中。而人文美与景观元素自然美之间的具体结合,也为整个茶文化产业园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尤其是结合当前人们的具体审美内涵和价值理念看,如果能够将现代景观美学的具体内涵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为茶文化产业园设计活动开展提供全面支撑。

4茶文化产业园设计过程中现代景观美学特征的具体应用思路

就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来说,其本身就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机制,所以浓厚的茶文化内涵是实现整个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更是满足社会大众审美诉求的必然抉择,我们不可能满足每一个社会人的审美诉求,但是我们必须在具体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具体趋势,通过对时代美学特征描述的具体认知和掌握,从而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的审美诉求。当然,茶文化产业园在设计与建设时,必修诠释具体茶文化元素的内涵与客观认知,尤其是要将茶文化体系的整体思维内涵全面融入其中,从而才能够提升茶叶产品中,关于茶文化理念的具体诠释,当然,对于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来说,其实际上也是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具体商品,因此,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就必须在全面了解相关市场需要的基础上,来进行产品内容的筛选和应用,所以,就当前茶文化产业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只有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与价值内涵进行深层次、集中融合,从而大大提升茶文化产业园本质影响力的深度发挥与诠释,当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茶文化之价值内涵应用的具体过程。相对于物质元素的基础、直接、简单外,精神元素又过于深厚,如果不加以集中挖掘,那么我们很难从根本上发掘到适合整个艺术资源发展应用的具体机制。所以,选择合适的文化理念展示形式,就成为现阶段整个茶文化体系全面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在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其应该呈现出两种集中特点。其一,整个茶文化体系具有全面、多样性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茶文化体系中所感知和发掘的元素内容是极其多样的,任何一种元素都在茶文化体系中存在缩影。构建茶文化产业园过程,实质上,就是传播茶文化、认知茶文化的重要艺术内容。其二,我国地域庞大,面积广,而在多个区域都形成了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内容,因此,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当然各个地区茶文化元素的不同和差异,实际上,既是地域特色的差异存在,同时也是茶文化内涵化的直接表现。而各个地区茶文化的不同,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茶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价值力。

5结语

实际上,茶文化产业园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以茶文化传播为重要基础,提升茶文化理念认知影响力的重要活动。而在茶文化产业园进行具体设计时,必须注重融入多样化的价值元素和理念内涵,结合现代景观美学理论日益成熟这一客观状况,在进行该设计活动时,如果能够将具体的美学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在集中展现茶文化产业园内涵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其传播发展的最佳效果。当然,在当前我们对茶文化元素进行集中应用和展现过程中,就必须从实际应用的客观需要出发,通过应用多样化元素内容,从而集中展现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应用价值和时代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红燕.实景感悟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J].中国林业产业,(16):157-159.

[2]刘亚丹.刍议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及相关对策[J].现代园艺,(11):119-121.

[3]秦艮娟.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15):127-129.

[4]陈浩鑫.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融入理论研究[J].思风景园林,(5):152-156.

现代城市的街道景观文化特征的探索 第3篇

关键词:街道景观 美学 时代特征 人性关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城市功能,达到城市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文明的目的,人们日益关心周围的环境。对于城市街道景观也不例外。城市街道是城市经济水平的集中体现,对人自身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B·鲁道夫斯基在《人的街道》书中指出:“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其生存能力就像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无论是非洲的卡巴那样密室似的住房,还是威尼斯的纤细大理石宫殿,它们所构成的街道都主要靠周围建筑的连续性和韵律。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才成其为街道,摩天楼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

一 现代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发展

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特色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应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建筑师简·雅各布说:“当我们想到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的是街道和广场。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沉闷。”城市街道景观与道路上穿梭不停的人群,不同的建筑,城市公共艺术,雕塑,环境绿化,岁月积累的历史文化氛围等共同组成了城市环境主体形象。

我国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局,在我国战国间流传的技术记录书《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早期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对街道的宽度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及“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等等。可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街道的组织与宽度是表现城市空间系统和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制”的重视。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观念当中,街道或街坊都与自己的家一样,都是自己的空间。街道是城市的生命线,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城市对文化的吸纳、提升功能。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历史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街道景观文化作为城市景观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活力。

二 现代城市街道形态的美学体系

现代城市街道的景观把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多重美学特征体现出来,使之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属于功能性的消费,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审美性的内涵,有的功能性的需求甚至降低到次要地位,而审美性的需求上升到首要地位。现代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相适应,适应现代人对艺术的需求和日益增强的审美能力,以及现代城市街道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及常见形态也涵盖于现代生活的一般审美属性里。

1 街道景观形态中点的审美属性

点的基本特性是聚集,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成为视觉的中心。由于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的点是纯粹形态,它的大小和形状变化直接影响点的审美属性。在街道景观中,“点”通常被做为特殊的景观聚焦点来控制一定的街道景观空间,或是做为该街道空间的趣味中心。例如,设立在林荫大道中的城市小品、城市街道交叉口的交通标识碑以及城市雕塑等,都是该街道空间景观的焦“点”。

2 街道景观形态中线的审美属性

线的基本特征是视觉导向。与点的凝聚性不同,线总是牵引人的视线运动,它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因此线的本性是运动。线做为纯粹形态而言,它的大小和形态变化能产生面的感觉,因此形态设计中线面经常穿插使用。“线”构成了城市街道景观最为重要的因素。线形的行道树、建筑布局、街道分隔带等,都构成了街道线形的特有景观特征。从形态上分析,街道空间属于一种线性空间。

3 街道景观形态中面的审美属性

面作为线的集合体,其审美属性与边界线的审美属性关系密切。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它在造型中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形态,是视觉景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的围合通常构成一个特定的空间,成排的行道树围合而成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主题。

4 街道景观形态中体的审美属性

体是面移动的轨迹,因此体的审美属性与面的审美属性关系密切。街道景观中的“点”、“线”、“面”,通过结合各实体景观而变化,要运用美学法则组合成各种特色的视觉景观。

三 现代城市街道的时代特征

城市街道景观在城市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城市结构的脉络,其主要由道路、沿街建筑、路牌、护栏、广告、路灯、绿化、色彩等构成。现代城市街道景观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体现了民族性、地域性,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和文脉的连续性。现代城市街道的时代特征具有以下特点:

1 历史文化上的继承性和文脉的连续性:指的是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精神与物质感受,通过研究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挖掘出文化内涵,将其溶入到现代城市街道景观之中,继承城市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护古建筑、改善城市环境等,城市的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

2 空间上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指的是不同的民族由于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传统。从空间上看,其重视一种空间的概念,加入时间的坐标,就是整个历史的文化沉淀。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传承历史、延续文明的重要方式。现代城市街道景观通过区域性文化特色来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让人过目不忘。

3 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指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即步移景异。根据视觉原理,通过空间串联在停留空间中,有一定的间隔规律。在现代城市街道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节点,能使城市街道景观有序地出现在视觉范围内,以利于空间景观的塑造。

4 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好的城市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风貌格调,同时也需要设置若干节点形成游憩空间,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几处变调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是城市街道景观的人性化特征。

5 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性: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环境是社会物质发展和精神追求的最直接展示,更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街道形式与水体交融相依。水体设计重点放在街道的行人视线组织上,并注意保护原有水体的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地形种植绿化,与各种建筑、小品有机结合在一起。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理论,更加注重“人性化”的需求,在文化、功能、情感方面沿着多元化、纵深化的方向进行。

四 现代城市街道的人性关怀

现代城市街道除了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外,还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城市精神与形象。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过去我国城市街道景观建设长期以来遵循着“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讲究美观”的原则。然而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随之更新。在分析了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的时代特征之后,我们提出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街道景观。

1 加强城市街道美学、景观学的研究

指导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主要理论——城市街道美学、景观学,从兴起至今,学科发展并不成熟,必须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同时,城市街道景观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必须结合城市的功能和文化定位,来研究现代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内在思想和理念。

2 在城市街道景观中突出文化主题

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艺术性,应该体现出城市的审美标准和理想追求,因为只有融入高品位的文化、历史和艺术,才能提升街道景观的审美品位,渲染人文气氛,体现特定的人文特征。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中,要突出自然清新、风格现代的基本格调,展现城市景观外在形象。在形式层面上,赋予表达对象以外显的形态,如路面、小品、水景、绿化等,它反映了街道景观的表面属性;在意象层面上,通过对空间进行结构组织、符号化处理,使景观表现出相应的内涵,如环境性质、场所特性、可识别性等环境的文脉意义,要把与文化、历史、生活等相关的象征性因素融汇之中,从而赋予城市街道景观以深层的文化含义;在文化传播层面上,要以演进、发展的观点看待地域景观文化的交流,打破传统空间意义上的地域界线,寻求异域外来文化与地域环境条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造基于世界文化基础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景观文化。

3 丰富城市街道绿化景观,提高整体艺术水平

城市街道绿化是城市街道整体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贫乏,就会影响城市街道整体景观的提高。因此,街道隔离带绿化和行道树的布局形式应彻底改变,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变化的城市街道景观,并能很好地与附近景物配合,使城市街道的空间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从而提高城市街道景观的艺术性,环境与艺术结合。

4 注重生态效应,环境优先

现代城市街道景观融合了社会、人文、历史、经济等因素,体现了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充分发挥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的作用,在设计中顺应自然、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有效地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城市景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噪音、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当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在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注重生态效应,环境优先,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构建生态城市街道,是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5 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是文化的主体和文化构成的要素及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城市大多具有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关注人、人的活动和需求。现代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绝不应是表面的美化,而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让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与实践进入了一个空前高速上升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杂乱而分立的街道景观实践,这些现状是形式化的、缺乏对人与环境真实关怀的,缺乏对现代文化的融入。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中形成能参与自然界的演替,达到自然力平衡,稳定而优美的街道自然景观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现代城市的街道景观文化特征做了一些试探性的研究,现代城市的街道景观的时代特征,不但具有历史文化的继承性和文脉的连续性,在空间上还体现了民族性和地域性,体现了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和整体景观的和谐性、连续性以及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性。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街道景观时代特征的研究,阐述生态观和人性化是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现代城市的街道景观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对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系统的探讨有更深入的理解,使现存的问题得到一些改善,并引发对城市街道景观的新思考。

参考文献:

[1] B·鲁道夫斯基:《人的街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谢林霞,女,1983—,湖南耒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工作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浅谈中国现代朴素酒包装的文化特征 第4篇

关键词:酒包装,朴素美,文化,民族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从古至今就有高低、文野、粗精之分, 历代艺术形态更是华贵与简朴、装饰与自然共存。从美学角度看, 错彩镂金的富贵美和芙蓉出水的自然美是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自然即朴素, 素者至美, 朴也无敌, 朴素之美是一种不雕饰、不造作、不张扬的自然美和本色美。面对中国酒包装的“红火”场面, 朴素自然的风格会显得更为沉静、平淡和本色。朴素酒包装既反映出人们高境界的审美追求, 也是中国人尚朴情节的外化形态。包装是文化的一面镜子。窃以为朴素酒包装的文化特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文人风格的包装

文人自古以来与酒就有着不解之缘。酒的特殊味道和品质, 及饮酒后另人产生的解脱束缚、逃离世俗、放浪不羁的精神境界, 使得酒成为了中国文人墨客获得创作激情的一种重要途径。文人们追求自由、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内在气质决定了他们崇尚自然简素的精神美, 而自然素泊的朴素酒包装正与文人气质相一致, 它是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是文人品质和精神抽象化的外在体现。文人风格的酒包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带给人亲切自然的精神享受, 独具特色的朴素酒包装既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也能使人从这样的包装中感受到其他包装所不能替代的艺术魅力。朴素风格的酒包装中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内涵, 是从古至今文化人的追求,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视觉表现。

二、是自然情调的包装

“所谓情调, 是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 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情感的特质。”[1]在文学作品中, 情调常常与“浪漫”一词相配, 而朴素酒包装展现的正是与浪漫并驾齐驱的特别情调, 朴素酒包装是设计师通过取自自然的天然包装材料、内敛的包装色彩及包装文字、大气质朴的包装造型等因素充分地传递出其文化特性, 是将个人质朴的情感与对酒文化的理解融汇一起的包装形态, 这样的视觉设计所传递出的情感即是一种自然情调。取材于各种天然材料的朴素酒包装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雅致的审美情趣。自然情调是朴素酒包装设计的生命真谛所在, 也是设计家智能、技能及社会生活体验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它独具特色的包装魅力可以使顾客瞬间将此商品与彼商品区分开来, 并从货架上脱颖而出。

三、是绿色环保的包装

1987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宣言, 随即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绿色包装的浪潮。绿色包装指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 能重复使用和可再生的包装。据统计,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 中国每年的包装废弃物已经占据了全国废弃物总重量的五分之一, 体积的四分之一, 这不仅严重的污染了城市的环境, 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损耗。绿色包装是国际环保发展趋势的需要, 也是中国包装业发展进程中急需关注的一个问题。朴素酒包装多选用竹、石、麻、藤、草、纸、纸浆、织物、陶瓷等原生和再生材料, 这些材料都具有无污染、重复再用或再生的性能。朴素酒包装不仅带给人瞬间的视觉吸引, 其强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意义则显得更为深远。绿色包装成为了人们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必要手段。

四、符合中国哲学观念

一种审美观, 必有其所追随的一种哲学思想, 自然也有一种特定的哲学观念。朴素酒包装的审美观所追求的哲学观可以追溯到我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为“天人合一”实际上讲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也与我们前边提到的绿色环保问题相等同。这一哲学思想在本质上与西方提出的人性化以及以人为本的主张有相通之处, 即对人类所处的环境的重视。正因此, 在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定位的今天, 西方一些学者甚至断言, 中国古代艺术中那种超越苦难、欲望、激情和冲突之上的平淡恬静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朴素酒包装正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外化形态, 它增进了人与自然的情感沟通, 它所具有的古朴、优雅, 并带着几分宁静与轻松使消费者感受到酒包装独到的人文关怀, 并唤醒消费者内存的人文积淀与愿望。

五、符合国际文化语境

俄国曾经有三位巨人强调过朴素。托尔斯泰说:“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2]契诃夫说:“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就是朴素和诚恳。”[3]别林斯基说:“纯朴是艺术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就其本质而言, 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纯朴是真理的美, 艺术的作品因为他而有力量;另一方面, 虚假的艺术作品却常常因他而毁灭, 因此, 更不得追求雕琢、复杂和奇特。”[4]这三位巨人都是世界文坛大师, 从他们的看法上, 也可以看出朴素在国外美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历史传递下来的话语资源无疑是一种文化资本。”[5]就朴素酒包装来说, 其特殊的风格表现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象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心理因素备受众多设计师们的关注, 那就是, 全球化的“怀旧情结”, 于是, 他们试图把这种历史传统中的东西作为了一种文化资本体现在了设计艺术中。朴素酒包装正是这种文化的、心理的、美学的外在体现。

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1月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应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中, 消费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购买意义上, 它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 无论从购买的档次, 还是色彩造型都体现出他们高雅的文化修养、独特的审美趣味乃至社会地位的高低。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 同时也能从令人赏心悦目的包装形式中体味出一种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朴素酒包装是一门将艺术和科学、物质和精神的有关因素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创造性活动, 其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日益为人们所瞩目。

注释

1[1]曾景祥.肖禾编著.《包装设计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第218页

2[2]《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第564页

3[3]汝龙译《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第91页

4[4]《玛尔林斯基作品全集》的《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 第5页

浅谈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5篇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求知欲,体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现实性的时代特征。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概念要让学生去归纳,结论要让学生去获得,操作要讓学生去实践,实验要让学生动手做,猜测要让学生大胆想,疑难要让学生去解决,规律要让学生去总结。当然,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因此,要在教学话动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把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位置变为导的角色。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冲击着教师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教逐步向学生的学迁移,教师的讲逐步向教师的导调整。所以,我们在设计或选择教学形式时,要看哪些内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哪些内容更适合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哪些内容采用自学方法最有效,哪些内容研究性学习最合适,哪些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最恰当,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重视过程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大特征。教学活动过程是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联系,体会探索知识之间前后联系、相互衔接的内在规律的过程。过程教学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按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体现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开放式的教学思路,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开放性的练习设计,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现实性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现代教学文化的特征 第6篇

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叶至下半叶, 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热”催生和推动了我国各学校倡导“第二课堂”的热潮, 一时间“校园文化”、“校园群众文化”、“学校文化”等等与之相关的字眼和概念开始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不可避免的“失误”, 然而在重新审视和改革后, 我国的“校园 (群众) 文化”终于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着。时至今日, 它已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二、“校园群众文化”简述

关于“文化”, 无论是中西方从古至今仍没有一个学者可以完整的诠释其内涵和意义, 她是历史的、多元的、综合的。那么, 校园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是否有其独特之处?它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又是如何?可以肯定的是, 校园群众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1, 目前学术界关于“校园群众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范畴, 一是广义上来讲, 它包括校园群众文化活动、工作、视野和理论研究等, 涉及科技、文艺、体育、思想教育、娱乐等师生员工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它还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设施的建设、组织的落实、活动的开展、理论的研究等。二是狭义上来讲, 校园群众文化特指“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 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2。由此可见, 校园群众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态, 其内容主要是以文化艺术为主体, 比如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本文所述之“校园群众文化”正是以此为据。

三、关于“现代音乐”的界定

何谓“现代音乐”?众说不一。从音乐史学角度看, “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音乐, 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无论哪种流派, 从广义上讲, 它“不仅包含严肃音乐, 也包含通俗音乐和运用世界各地民间音乐素材而创作的音乐, 不仅包含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辉煌的余辉, 也包含超越时代、提前进入未来的所谓‘先锋派’曲风”3。更有学者认为, 只要是“现代人创作的音乐都是现代音乐。不管它是什么形式、风格, 采取什么技法, 表现什么内容, 都应该被列入现代音乐范畴”4。从音乐人类学角度看, “现代音乐”不仅是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 更该被视作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即把“现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去理解, 或者在文化中去剖析“现代音乐”的内涵, 那么, “现代音乐”则“既不现代也非音乐”5。从音乐美学角度看, 界定一种音乐是否是“现代音乐“, 不是孤立地对这一音乐作品作解释, 而是通过音乐艺术的美学原理和方法寻求其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包括音乐本体、音乐实践以及音乐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那么, “现代音乐”的美学意义则在于它的音乐材料 (诸如音调、和声、旋律、乐队编配等等) 、形式和内容、表现对象、创作、表演甚至欣赏等有别于所谓的“严肃音乐”, 它所展现给人们的是别样的标新立异的音乐听赏感受。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 “现代音乐”颠覆了以往“严肃音乐”带来的社会效应, 它的音乐生产、音乐听众、音乐传播、音乐流行、音乐商品以及音乐职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孕育而出的, 是时代的产物更是里程碑式的标记。从音乐批评学角度看, 依据基本的客观标准来对“现代音乐”的“音乐现象 (音乐创作、唱奏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现象中的人和事) 的观察而形成的、对该现象社会功利价值、艺术价值的双重判断并以文字或语言表述出来”6的评说应该是受到科学思维规律和艺术规律双重制约并能够接受音乐实践的检验, 因此“现代音乐”减轻了评论家们“对那些熟悉的作品和熟悉的演奏的令人厌倦的评论的不断反复”7。而, 本文所述之“现代音乐”是特指, 现代流行音乐, 也就是学术界所谓的“通俗音乐”、大众所称的“流行歌曲”, 包括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说唱乐、嘻哈乐等等。如今, 这些音乐逐渐成为人们音乐生活的主体, 人们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古典音乐 (或者严肃音乐) , 具有较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校园群众文化中的现代音乐

从上文笔者所述可知, 校园群众文化是以文化艺术为主体内容, 而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是校园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成员, 更是校园群众文化中最常被涉及的形式。那么, 校园群众文化中的现代音乐有着怎样的基本特征?起着怎样的特殊作用?介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 笔者拟从音乐学角度, 结合群众文化学原理, 一窥“现代音乐”在校园群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功能。

纵观校园群众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研究分析, 总结出现代音乐在校园群众文化中具有以下五点基本特征:

1、文化性:

校园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其中包括音乐等文学艺术内容。而现代音乐作为距离我们历史最近、生活最密切的音乐形式与风格, 无疑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在校园群众文化中, 现代音乐往往体现着学生的生活状态、内心情感, 同时也体现着校园群众文化中特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追求。诸如很多学生所喜爱的“中国风”的歌曲, 往往运用了中国戏曲的旋律、引用中国古诗词、用民族乐器伴奏等等, 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极具民族色彩和中国特色。

2、多元性:

现代流行音乐的曲风多样, 无论是爵士乐还是摇滚乐, 无论是R﹠B还是嘻哈音乐, 无论是美国乡村音乐还是“中国风”, 在校园群众文化中都处处可见。学生们喜欢多元化的音乐风格, 不同的曲风往往代表着他们不同的心情和审美取向。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 现代音乐的中西共存以及港台、内地流行音乐的合璧, 更加推动了现代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群众文化中现代音乐的形式和内容。

3、时代性:

校园群众文化是社会性文化, 虽然它的对象及活动者是校园里的学生, 但它却以一个相对较小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丰富的校园生活、学生生活, 同时也像一个缩影时刻体现着整个社会的变化, 因此它具有时代性是无可厚非。譬如,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台湾校园民歌传入内地, 受到了大学生们的喜爱, 促进了内地校园民谣的萌芽, 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 以《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为代表的校园民谣不但盛行在各个校园里, 更闯入了现代流行音乐音乐的主流行列, 一时间风行全国。

4、教育性:

作为校园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员, 现代音乐所具有的教育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通过音乐将其传达出来, 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入, 是现代音乐所独具的特点。有歌唱祖国的, 如的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我的中国心》, 八十年代末内地“西北风”中的《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以及当代的《国家》、《黄种人》等等;有传递亲情、友情的, 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恋》、《妈妈的吻》、《一封家书》、《祝你平安》以及当代的《听妈妈的话》、《爸妈的话》、《朋友别哭》、《明天也作伴》等等;有激人奋发的, 如20世纪八十年代的的《《年年轻轻的的朋朋友友来来相相会会》》、、《《青青春春无无悔悔》》以以及及当当代代《《怒怒放放的的生生命》、《超越梦想》等等;有世界一家、期盼和平、宣扬互助的, 如1986年的《让世界充满爱》、2008年的《北京欢迎你》等等。

5、广泛性:

在校园群众文化中, 现代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都早已突破了音乐课堂的欣赏局限, 全面且深入的渗透进校园里每个学生的生活中。在现今的校园里, 没有哪位学生不听现代流行音乐, 没有哪位学生不会唱流行歌曲。甚至, 随着“快女现象”、校园歌手大赛等途径,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上音乐的表演舞台, 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这种广泛性使得现代音乐越发的融入到校园群众文化中, 并成为校园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种重要形式。

校园群众文化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选择各自适应的校园群众文化活动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从上文关于于现现代代音音乐乐在在校校园园群群众众文文化化中中的的基基本本特特征征可可以以见见得得, , 学学生生选选择择现现代音乐这种活动方式, 是融娱、教为一体的, 具有形象性、生动性、通俗性, 在娱乐休息中增长知识, 从而在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最终转化为物质力量, 实现校园群众文化的目的。作为当代校园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现代音乐具有区别于其它活动的鲜明的特殊功能, 主要包括娱乐休息、宣传教育、传承文化及社会实用等。

1、娱乐休息功能:

现代音乐, 尤其是其中的通俗音乐、流行歌曲, 本身就是为了接受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而创造产生的。学生通过收听、欣赏现代音乐, 调剂精神, 消除疲劳, 丰富课余生活。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学生们也都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校园群众文化活动得到娱乐和休息。

2、宣传教育功能:

学生在对各种现代音乐的接受活动中, 通过寓教于乐的途径实现现代音乐的宣传教育功能。现代音乐用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使学生的思想、感情、性格甚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正因为此, 良好的宣传教育功能的实现直接取决于现代音乐所蕴含的内容, 健康的、向上的内容才能对学生起到鼓舞、教育的作用;反之, 低俗的、消极的内容则会消磨学生的意志, 甚至引向歧途。

3、传承文化功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 从古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过程, 音乐也是如此。时至今日, 现代音乐不但是音乐历史积累、沉淀的结果, 更蕴含着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精华。就西方现代音乐来看, 无论是爵士乐反映出的非洲文化与欧洲文化碰撞出的火花, 还是摇滚乐折射出的“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结合;就中国现代音乐来看, 无论是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语言的“中国风”歌曲, 还是在R﹠B和Hip-Hop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国式”说唱 (Rap) , 都是文化传承在现代音乐中的体现。

4、社会实用功能:

现代音乐之所以能成为校园群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它能够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之外, 还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实用功能, 这种功能突出的表现了它的社会性, 也体现了校园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的根本特性。

五、总结

校园群众文化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了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通道, 使学生有了获得新信息、展示自我、增强信心、修养身心的途径。现代音乐作为当代校园群众文化中最普遍、最通俗的形式, 为学生带来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音乐享受,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思想情操, 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校园群众文化中的现代音乐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精神境界的满足, 更拓展了学生的社会面、知识面和交际面, 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铺砌了良好的台阶。笔者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关注当代校园群众文化, 关注现代音乐, 为我国校园群众文化建设以及现代音乐教育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爱宝,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

[2]庄曜, 《探索与狂热——现代西方音乐艺术》[M], 东方出版中心, 2000年10月;

[3]汤友权、胡鹗飞, 《简明群众文化词典》[M],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8年1月;

[4]管建华, 《音乐人类学的视界》[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

[5]曾遂今, 《音乐社会学》[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12月;

[6]尤静波, 《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年8月;

[7]魏续臻、刘伟, 《校园文化论》[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0年1月;

后现代教学观的特征 第7篇

1.“去中心化”。

这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中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去中心化”。现代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中心的教育。后现代教育者认为, 这种自然学科的中心主义使得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被打入冷宫, 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的浅薄、道德的沦落和美感的丧失。因此, 学校在学科的选择上必须“去中心化”, 以使教学重新焕发人性的光辉。 (2) 权威的“去中心化”。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和教材处于中心的地位, 成为教学的权威。这种教学权威实质上反映了教育的霸权性和压迫性———对知识的霸权、对学生的压迫。后现代教育者认为, 要使教育关注边缘文化、边缘学科以及学生自身的自主性, 就必须去除这种教学权威。 (3) 去除“学校中心化”。在现代社会中, 学校被认为是惟一的进行人才培养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对教育的理解, 必将随着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 得以改变。

2. 提倡对话与交流。

后现代教学十分强调不同个体间的对话和交流, 因为后现代教育者认为, 人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促进这种思考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话与交流。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这种对话有利于学生的横向发展,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同时诚恳、平等的对话还能给学生之间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这种对话有利于学生的纵向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 激发学生对新的知识挑战的兴趣;三是学生与社会的对话, 这种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 激励学生探索、思考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

3. 崇尚“差异性”。

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特征 第8篇

现代教学方法服从于现代教学目的, 是根据现代教学规律确定的。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所谓“无定法”, 指的是现代教学的“辩证法”和“艺术性”。总的说来, 教学方法现代化应具有以下特征:

1. 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教与学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一对矛盾。现代教学过程是教学双方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其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现代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是教学工作效益的最终体现。为此, 现代教学要求把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学双方相约相长、彼此协调的最佳结合的关键。具体表现为“两个统一”:一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统一;二是“控制”和“开放”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保证教学的组织性和有序性, 又要保证其开放性、活跃性,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穿插灵活多样的交往活动。

2.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

教学方法可划分为三种:第一程度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信息;第二程度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是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第三程度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是使学生善于进行创造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为了达到第一程度的目标, 现代教学方法大多是以第二尤其是第三程度为目标。因此,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 必须做到: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 运用求同、推理、联想的方法以及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的方法思考问题, 提供实践情境, 注重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发展的最佳结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意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动力系统, 因此, 现代教学已把情感、意志因素作为现代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最佳结合, 促进知、情、意和谐并协调发展。

4. 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调控的最佳结合。

现代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部活动, 更要注重研究、调控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正如原苏联教育家休金娜提出的, 教育方法的教育学价值常常是由认识过程的隐藏的、内部的方面决定的, 而不取决于该过程的外部表现。

浅谈现代语文教学的特征 第9篇

1. 紧跟时代的脚步, 反映时代精神。

语文教师在教授时代人物这类课文时, 必须宣传时代人物的事迹, 讴歌他们的精神, 以更加有力地感召和教育一代人。如在教学《春天的故事》过程中, 就要让学生感知邓小平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 反映现代科技和现代化建设。

现代语文教学应主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积极地传递现代科技和世界文明建设的重要信息, 自觉地渗透人类进步的现代意识,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要以电教手段, 让学生徜徉在网络世界里, 汲取网络世界无穷无尽的知识, 因而产生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3. 渗透现代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现代人的思想和理念,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时代精神,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以时代性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语文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 渗透、培养学生现代意识, 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朗读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过去的文段, 又要引导学生找出刻画小村庄的人们砍伐树木的愚蠢行为的文字, 让学生读, 讨论, 谈体会, 从而获取环保知识, 活动产生环保的意识。

二、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注重语文的文化知识传播, 通过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内容, 积极地拓展获得文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 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习惯, 学生不仅会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更会得到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民族、外民族等多种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 是现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教材安排的时段正好和中秋节相合, 教师就应该和学生商议, 共同调查了解中秋节知识, 包括中秋节的起源、风俗、发展变化、内涵以及与它相关的趣事、名联、名句等, 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渠道, 获取相关知识, 达到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只要遵循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 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往往会事半功倍。如汉语拼音教学, 如果将所学几个字母纳入一幅图中, 设定故事情节, 就能化难为易, 提高课堂效率。

2. 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见成语、读背儿歌、童谣、名言警句、谚语、古今贤文及古诗选萃等, 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筑实学生的文化功底。这样, 学生的领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了。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尔德有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 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重视习惯的培养, 特别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要借助教材把孩子所需要养成的习惯分别渗透到相应教材中, 不急不躁, 耐心细致, 因人而异, 经过反复不断的训练, 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习惯。

四、具有明显的整合性、探究性

怎样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呢?陶行知先生说过:“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用这三个标准去教学, 它必定能引导人去实践, 引导人去思考探究, 引导人去创造创新。

1. 整合教学。

教师把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与学习心理健康、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结合起来, 沟通课内课外, 组织学生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 探究地学习, 激发学生讨论, 课堂效果就会提高, 学生能力会得到加强。

2. 设计探究性语文练习。

练习时, 教师要让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进行延伸。如设计带有思考和探究性的问题:续写故事《中彩那天》。

五、为师生留有充分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留有空间, 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个别化,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促进教学生动活泼局面的形成。如设计精练的作业, 突出主要的, 留下非主要的;引导学生活动设计简单化, 留有空间。同时, 语文教师必须注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对话, 相信学生, 给学生留下创造的天地。

现代教学文化的特征 第10篇

關键词:经典文化 诗歌 特征 意义

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它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完美的作品。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文学的一类,是各种体裁的诗的统称。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根据作品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是否直接抒写作者的感情,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诗歌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词是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有比较固定的样式,即词牌名。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1.积累经典文化是提升民族素养的必然选择。经典文化积累在世界各地被高度关注,发达国家都把经典积累当作个人修养、满足振兴的一项工程来抓。经典文化的积累一直以来就被作为汉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育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就必然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中,通过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完成语文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词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的古诗词作品,是文学的极品,是文学之上乘,让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有效地积累语言文字,培养语感能力,历练想象思维,而且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育界对此高度重视。

2.积累经典文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建设书香社会,积累经典文化,有利于扫涤社会上的浮躁之气,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古诗词是语言文字的精华,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新的挑战。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不仅反映出社会的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实现中国梦,需要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公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阅读的普及、书香社会的建设。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运用”,首先就要学习与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可言。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经典文化积累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GS[2015]GHB0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英语语音教学的中国本土化特征 第11篇

“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 的出现距今不过20多年。一般认为是葛传榘首先把“中国英语”作为一个严肃的概念提出来的。他在指出Chinese English和China English的区别时认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 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 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从此, “中国英语”的提法已渐为中国学者接受并不断地引起关注。依笔者检索所及, 汪榕培的“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论断在先, 李文中的旨在区别“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文章“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稍后。再后, 杜瑞清、姜亚军又撰文讨论“中国英语”问题。同时, 刊载该文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编者在该期“新年的话”中称:“中国英语已不是学者们虚构的概念, 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了。”该文预言, 随着学习英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英语有可能成为许多中国人的第二语言, 最终“中国英语”也许会成为英语最大的一种变体。如此, 针对“中国英语”的各个层面进行客观的定义、描写和解释都是不可或缺的。按照杜瑞清和姜亚军的看法, 英语的迅速国际化引起了英语的本土化。至此似可确认, 带有中国地域色彩的一种英语变体在对内对外的交际活动中的存在是客观的。然而迄今为止, 尚缺乏对“中国英语”各层面的普遍接受的定义和描写。李文中曾提到有人认为“中国英语”的定义应包括三部分含义:“中国人在本土上使用的”;“以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李氏认为这种解释有一定见地却不免狭窄、粗泛, 他对“中国人在本土上使用的”定义更有质疑而举证。杜瑞清、姜亚军的研究指出了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并以音位、词汇、语篇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语音方面的论述较之李文中更有所进展。李文中对“中国英语”的观察主要从词汇、本地化词义独特句式以及篇章结构入手, 其中涉及到的“中国英语”的语音特征部分并非专论, 也未能明确“中国英语”的语音规范问题。事实上, 他们更多地注意了“中国式的语音失误”, 而姜亚军曾指出“中国英语在音位层面的特征, 如英美发音混杂和源于中国英语教学和词典编撰体系的保守型发音等”。

二、中国本土化英语发音的成因

首先, 中国普通话关于语音的定义和不同地方中国人实际上所操的普通话发音“背离”现象也许能为中国英语的语音界定带来某些启示。“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依然单就语音而论, 几乎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中都有需要纠正的方音。试想, 如果某人在讲普通话时未能克服其方音系统中的不谐音素, 那么他必然从语音方面对其所操的普通话进行“修正”。换言之, 他使用了其语音系统某些已经存在的音素来替代应有的音素。让我们姑且将其看作是普通话在推广进程中的“本土化”现象。

英语语音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因与此相仿佛。一些英语学习者在把握某些英语音素时感到困难。他们对此的应对策略是:使用语音替代, 即使用母语系统中已有的最为相似的音素来替代目标音素。还有学者指出, 汉语中缺少的英语音素正是中国人感到困难的音素。事实上, 音素带来的困扰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对中国为数可观的英语学习者而言, 另一方面的麻烦来自超音段音位层面, 如重音、弱化、同化和连读等。确实, 在实际的言语统一体中, 上述要素都是在我们称之为“语流”中体现的。例如, 通常的情况是单个音素的克服容易些, 在单词的发音中正确地体现这些音素就困难些, 更难的是在语流中对这些音素的正确把握。然而, 它才是最有价值的。可以想象, 如果一个人该层面的问题得不到或尚未解决, 其后续对策必然是求助于母语系统的相应部分。如此, 英语语音在中国的被“修正”则是难以避免的。

三、对英语语音中国本土化的讨论

就英语在不同国家的语音特征而论, 使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人“生于齐者, 不能不齐言, 生于楚者, 不能不楚言”的论断。这表明,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同操汉语的人们实际发音表现为多种地区口音并存的语音特征。就发音而言, 英语的多样性不断被人们所认识。今天, 大多数人已习惯了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英语的存在。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们能够不费气力地将它们从发音方面加以区别。另外, 我国一些学者也曾指出区域性变体如印度英语、尼日利亚英语和新西兰英语的某些语音特征。那么, 作为另一变种的中国英语必有其相应的语音特征。这是因为, 不少人在学习英语发音时, 母语发音的负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现实的情况是, 汉语中的多种地区口音使中国不同地区的英语学习者的发音更为纷繁。我们认为, 一方面分别对其语音进行描写不容易进行;同时其中任何一种英语发音也缺乏普遍意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专注于某一国家的对外英语广播一段时间, 不必等到播音员自报家门, 我们就能辨别出是哪个国家的英语广播节目。我们姑且把这种现象视为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效应。也许, 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客观上助长了英语发音在不同国家的“本土化”。应当承认, 所有这些不同的英语发音尽可能与native speaker的发音接近, 显示了对英语正确发音的热烈追求和殷切向往。

目前在中国, 即使电台、电视台播音员的普通话发音有时也偏离了纯正的、正统的、符合定义的普通话标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普通话发音被广泛接纳, 在一些广告、娱乐节目中尤为显著。这说明在实际交际活动中, 公众对一些语言变体的态度越来越宽容。故尽管中国的电台、电视台英语栏目主持人、播音员所操的英语与英美播音员的发音尚有差距, 但仍应视为中国英语的语音典范和被描写对象。实际上, 任何标准语音的确定都具有一种人为的选择或干预印记。例如, Jones曾多次宣称RP本身并不比其他发音模式“优越”或“漂亮”, 他之所以把RP作为词典记录的对象, 是因为他恰好能够充分地、正确地取得有关这种发音的知识。他无意成为语音改革者或决定语音好坏的评判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中国英语的语音界定既要正视和反映大多数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中国人英语发音的客观实际, 又要有在语音标准认定上的人为干预和选择。就其实质而言, 定义中国英语的语音应是认定一种英语变体的语音标准。我们认为, 该标准应该是既有广泛的代表性, 又具备学术意义上的可描述性。为此, 中国英语语音层面的界定既是规定性的, 又是描述性的, 且规定性先于描述性。换言之, 其描述性是以规定性为前提的。其规定性的意义:避开了中国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发音的纷繁, 专注于具有代表性者;其描述性的价值体现在反映中国英语的语音现状, 以发现英语教学的问题, 而后寻求对策, 图谋改善。相应地, 一种制度上或机制上的逐步健全有助于这种语音环境的形成。我们相信, 中国的各级学校的英语教育与以英语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我们主张, 语音学习的范型还应以英美主流英语国家的大众英语发音为首选。毕竟, 以此为追摹对象, “虽学之不至, 亦不失正路”;不然, “路头一差, 则越鹜越远”。实质上, 被界定的中国英语语音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状况,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音还需要持续学习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语言和情景.徐家祯译.北京:语文出版社, 1988.

[2]杜瑞清, 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1) .

[3]李桂南.新西兰英语的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4) .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4) .

[5]孟悦, 王艳宇.普通话发音水平与英语发音水平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1) .

[6]颜治强.第二型英语的形态和社会功能.外国语, 1997 (4) .

上一篇:文化生态学下一篇:社会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