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产妇

2024-07-04

2型糖尿病产妇(精选12篇)

2型糖尿病产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后出院的糖尿病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入选产妇经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 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排除标准为既往精神疾病史者、既往治疗依从性差者。观察组平均年龄 (29.5±2.1) 岁, 平均体重 (70.1±0.3) kg, 平均病程 (1.3±0.4) 年;对照组平均年龄 (28.6±2.3) 岁, 平均体重 (70.9±0.4) kg, 平均病程 (1.5±0.3) 年。两组产妇从年龄、体重、病程等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糖尿病产妇的常规护理方法。叮嘱产妇每日按时测量体重和血糖, 叮嘱产妇遵循医嘱用药, 切勿自行增减药量, 注意饮食控制。叮嘱产妇按时回院复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以循证护理。

(1) 饮食护理

由于糖尿病产妇的特殊性, 所以糖尿病产妇的食谱与一般产妇的食谱大不相同。对产妇每日摄入的糖分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于产妇的血糖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应当根据产妇的特殊情况, 对产妇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 为产妇制定具体的营养食谱。这样既能满足产妇在产后哺乳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又可以很好地帮助产妇控制血糖。

(2) 血糖监测

社区人员应当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血糖监测, 并且告知产妇定时监测自身血糖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社区应当指定专人每周定时上门收集产妇的血糖测量结果, 掌握产妇的血糖变化情况, 并及时根据产妇的血糖水平调整产妇的食谱。

(3) 心理护理

产妇由于患了糖尿病, 所以即便是处于孕期也不得不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这也使得产妇在孕期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这种压力并不会随着分娩而消失, 所以在产后应当对糖尿病产妇的心理加以关注, 避免由于糖尿病而使得产妇患上产后心理疾病。社区工作人员应当定期上门与产妇做心理沟通, 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 积极消除产妇的消极心理。

(4) 健康知识指导

定期举行糖尿病知识讲座, 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情况告知产妇, 让产妇在充分地了解疾病后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哺乳。

1.2.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水平。

(2) 观察两组产妇护理的满意程度、信任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血糖控制水平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信任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信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治疗后的数据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妊娠期的糖尿病分为两种, 一种是在妊娠期才出现或者确诊的糖尿病, 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另一种则是在妊娠期已经确诊的糖尿病, 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2]。对于多数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而言, 在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 产妇体内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 高血糖的情况会在产后得到明显改善, 只有少数产妇需要继续进行胰岛素的治疗[3]。但是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而言, 即便是分娩结束后, 高血糖的情况也不会有所改善, 还需进行药物治疗。

而糖尿病病程漫长, 后续并发症较多, 且临床上无法对该病进行根治, 只能对其进行控制和延缓其病程的发展。因此,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糖尿病产妇进行社区循证护理, 可以让产妇在社区中就能得到全面的护理, 不管是从饮食方面还是心理方面, 都能够让产妇在护理中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理念, 定期举行的健康知识讲座也可以让产妇更好地学习到疾病的相关知识, 使得糖尿病产妇也可以从容面对哺乳, 从而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也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提示, 在2型糖尿病产妇社区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 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信任度,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萍, 申泰生, 吴景坤.循证护理在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 01:96-99.

[2]段鲁婧, 尹卫.HEDIS社区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01:102-103.

2型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第2篇

2型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样护理好疾病呢?多数患者还是有很多误区的,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就来了解一下吧。

1、皮肤较薄时,例如皮肤皲裂和癣应积极治疗,防止恶化。

2、尽量把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足部溃疡病史的患者应当做病理基础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基础处理病足。

4、病人应接受足部感觉丧失的知识教育和学习其他替代检查方法(触诊和望诊),便于及时发现早期的足病问题。

5、有神经病变或足底压力大的糖尿病人,应适当穿足够软的鞋或运动鞋使足底压力得以重新分配,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

6、建议有明显跛行或ABI值下降的患者做进一步的血管评估,再考虑采用锻炼等介入治疗。

推拿推走2型糖尿病 第3篇

一、推拿治疗有优势

目前,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主要依靠口服西药及注射胰岛素,而长期服药又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易引起其它疾病。中医推拿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有效防治并发症,安全等优点。我院专家团队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同研发,并派医师前往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按摩医院等地,师从中医推拿治疗糖尿病专家臧福科教授等人,最后形成了以推拿为主,辅以针灸、中药封包、耳穴、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的综合治疗体系。

二、推拿的具体操作

我们首先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共分为燥热炽盛、气阴两虚、阴虚火旺、阴阳两虚、脾肾阳虚、瘀血内阻六大型,然后确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中有一个通用的主方,再根据辨证分型加减运用。下面就推拿手法、耳穴治疗、中药封包作一简要介绍:

推拿手法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为理论基础,以清热润燥,益气补肾为治疗大法,主要运用滚法、点法、振法、摩法、擦法等手法。具体操作如下:

1.患者仰卧位,术者点按百会,印堂等穴位各1分钟。

2.患者仰卧位,术者在腹部用掌摩法摩腹,顺时针36遍,逆时针24遍。点按中皖、气海、关元、天枢等穴。再用掌振法振腹5~10分钟。

3.患者俯卧位,术者用滚法沿两侧膀胱经施术,再拿捏腰背肌肉丰厚处,点按胰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最后横擦胰俞穴处,以透热为度。

推拿的治疗作用有以下几点:①增加胰岛素分泌。②改善胰岛素抵抗。③调整中枢系统,使血糖代谢区域正常。④加速体内血糖消耗。⑤改善微循环,防治并发症。

三、辅助治疗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用耳穴治疗:用王不留行籽,消毒后用医用胶布贴压肾、胰胆、内分泌。双耳隔日交替。人体经脉都与耳朵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现代全息学说也认为,耳朵包含有全身的反射区,所以对耳穴进行贴压,通过长时间的刺激,可以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的作用。

中药封包,针对不同证型的配制的药方,打成粉剂后放入熬药锅中熬好。再敷在患者的治疗部位。可使药物通过经络直接进入脏腑,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这套绿色综合疗法效果显著,绝大部分患者都有明显的血糖下降,或症状减轻,同时我们实行了跟踪随访制度,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半年、一年后都疗效稳定。

2型糖尿病产妇 第4篇

T2DM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根除手段,病情容易反复。因此认为对于糖尿病的防控治疗,除要对血糖进行有效稳定的控制外,对于其并发症的防控也是重中之重[3]。新诊断T2DM和既往诊断的T2DM患者的治疗是医务工作者不可避免必须要面对的。鉴于血糖波动和T2DM患者炎症水平密切相关,病程的迁延是否增加患者炎症水平,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方法检测并比较新诊断T2DM和既往诊断的T2DM患者的Hb A1c和炎症因子的异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600例,纳入标准:(1)根据WHO标准,符合T2DM的诊断;(2)年龄18~75岁。排除患有急慢性T2DM并发症、正在使用全身激素治疗、严重并发疾病如活动性恶性肿瘤、心肌病、肝硬化或慢性肺疾病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者。按病程分为新诊断T2DM组289例和既往诊断T2DM组31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标本采集各组患者入组后均由护士静脉取血并送检,其中Hb A1c:静脉抽血2 m L,EDTA-K2抗凝,取全血进行检测。血糖、TNF-α、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静脉空腹抽血4 m L,离心取血清检测。

1.3仪器与试剂TNF-α、IL-1和IL-6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所用试剂盒购于罗氏公司(试剂批号:00182192);Hb A1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使用美国伯乐BIO-RAD公司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试剂批号AA50249、AA40327、AA50174);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试剂批号Z507228)。

1.4质量控制(1)Hb A1c:校准品(AA50119、AA50120)和质控品(L1∶33831;L2∶33832),参加全国卫生部及新疆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成绩优良,室内质控在控。(2)血糖:校准品(L1∶58691504;L2∶58711503)和质控品(L1∶M407081;L2∶M407082;L3:M407083),参加全国卫生部及新疆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成绩优良,室内质控在控。(3)TNF-α、IL-1和IL-6:质控品(183484),室内质控在控。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Hb A1c水平比较新诊断T2DM组Hb A1c水平为(10.00±0.23)%,与既往诊断T2DM组Hb A1c水平(8.20±0.12)%相比,新诊断T2DM组Hb A1c水平有增高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2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比较新诊断T2DM组TNF-α均值为(19.96±3.34)pg/m L,与既往诊断T2DM组TNF-α均值(13.87±2.58)pg/m L相比,新诊断T2DM组TNF-α水平明显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3两组患者的IL-1水平比较新诊断T2DM组IL-1水平均值为(27.05±5.85)pg/m L,与既往诊断T2DM组IL-1均值(22.01±3.15)pg/m L相比,新诊断T2DM组IL-1水平明显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2.4两组IL-6比较新诊断T2DM组IL-6水平均值为(5.32±1.12)pg/m L,与既往诊断T2DM组IL-6均值(3.80±1.09)pg/m L相比,新诊断T2DM组IL-6水平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

3讨论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英国糖尿病前瞻研究(UKPDS)显示,患者诊断T2DM时,其细胞的功能已降至正常人的一半,并在此后逐年衰退[3]。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原因包括高血糖导致的糖毒性,脂代谢异常导致的脂毒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也与胰岛β细胞衰竭相关。近年的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血清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指标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浓度升高,因此提示糖尿病存在慢性炎性反应,炎性因子不仅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4]。新近研究提示T2DM机体炎症水平和血糖波动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平均血糖浓度和作用时间长短,是由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糖类经非酶促结合形成,过程连续、不可逆且较缓慢,与血糖浓度呈正比[5]。Hb A1c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的产物,能够反映近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与某一时刻血糖暂时性波动无关,并且Hb A1c测定不需要空腹[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通过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生成并释放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导致炎症进一步发展扩大,反复发生的血糖波动增加循环中炎症因子的水平[7]。文献[8,9]进一步明确T2DM高血糖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如TNF-α、白介素-6(IL-6)、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Fractalkine、osteopontin及APN等水平明显升高。

T2DM是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和/或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能满足机体所需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研究证明,空腹血糖达到5.6 mmol/L时,胰岛素一相胰岛素分泌障碍,当空腹血糖达到6.4 mmol/L,一相胰岛素分泌完全缺失[10]。这种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损害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糖尿病进程[11]。因此及时控制血糖有利于解除胰岛细胞高糖毒性,促进胰岛素一相分泌。胰岛素泵因能很好地模拟生理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模式,通过调节临床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的形式,明显缩短高血糖的控制时间,更快地清除高血糖的毒性,经过短期强化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可接近正常值甚至恢复正常值[12]。国内外大型研究均证明CSI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诊断和既往诊断T2DM疗法[13,14]。

通常认为随着T2DM病情迁延,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应该逐渐升高。但笔者的结果并不支持这种判断。分析原因如下:(1)新诊断的T2DM并不代表新发T2DM,胰岛细胞一相胰岛素分泌缺失会导致血糖的急性波动,机体炎症水平和血糖波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反复的血糖波动增加循环中炎症因子的水平,Daniele等[9]进一步明确T2DM高血糖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如TNF-α、IL-6、Mcp-1、Fractalkine、osteopontin及APN等水平明显升高;(2)糖尿病教育在我国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糖尿病辅助治疗手段,既往诊断的T2DM患者大多接受过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治疗和教育,思想上对糖尿病的重视促进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摄食和运动,再加上药物控制,患者在长期控制血糖方面的行为能力明显优于新诊断患者;(3)本试验中既往诊断的T2DM患者较低的Hb A1c水平进一步支持既往诊断患者具有平稳的血糖波动。本研究中,新诊断T2DM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既往诊断T2D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T2DM组Hb A1c水平高于既往诊断T2DM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产妇 第5篇

当今,全球人类的健康面临的糖尿病威胁正日益增重,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正在人类中快速增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 IDF)统计,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 2.33 亿,而且正以每年新发 700 万患者的速度猛涨。按目前速度增长的话,估计到 2025 年全球将有 3.80 亿人患糖尿病。目前,亚洲已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区,全球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我国在 80 年代初糖尿病患病率仅为 1%,2002 年增到 2.6%。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8% 左右,亦即每 12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我国目前至少有糖尿病患者 2600 万,而且还有相近数量的已有血糖增高但尚未达糖尿病诊断界标的候补者。按IDF 的估算,我国每年将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101万,亦即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2767 人,或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115 人。不但糖尿病患者多,而且糖尿病可致全身众多重要器官损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限,并极大程度地增加保健开支。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人亦是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的共同威胁。

迫于目前的严峻形势,IDF 在 2006 年发起了一项称之为 Unite for Diabetes(为糖尿病联合起来)的行动。已完成的任务之一是 IDF 吁请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糖尿病的决议案,由联合国提请所有会员国对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予以充分关注。有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参与的这项吁请在2006年12月联合国全体成员国会议上顺利通过,反映了世界各国就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高度认知和重视。

鉴于我国糖尿病发病的形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及重点县进行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 项目推广。《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以 “ 九 · 五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 ” 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目的是统一和规范全国糖尿病防治工作,使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防治管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并予共同遵守和执行。

经过前期准备,在 2004 年 3 月起在全国和各省市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和青年委员,以及全国糖尿病学及 / 或内分泌学界的老专家、全国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极积支持或直接参与下,开始了第一阶段全国大、中城市《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医师培训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到 2006年 1 月,已完成了第一阶段覆盖全国 34 个省会、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工作,培训医师数达3579人。2006年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开始进行难度更大(如地区分散、培训人数要求更多等)的第二阶段全国 300 个重点县以上的地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推广工作。在当年,已完成 136 个中、小城市和重点县地区 2300 人的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也由医院的临床医师扩展到护士和地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这样将更适应重点县以上地区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执行。我学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广工作,在向资助部门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汇报及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在国外举办的世界糖尿病高层会议上介绍时,均对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并完成覆盖了中国大面积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培训工作表 示惊讶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的培训教材编写于 2002 年至 2003 年间。4-5 年来的全球和我国糖尿病研究和实践的进展,使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的观点和措施有所改观,有了新的见解和手段。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的领导下,再一次组织全国专家编写了《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一书,将该书作为原《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教材的补充和部分内容更新以及修正,以符合和适应当今糖尿病防治认识进展水平。

我衷心希望,通过全国各级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能减慢甚至停滞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增长形势。让我们一起来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和民众的健康,改善中国的糖尿病防治面貌,并由此为世界糖尿病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坤三

二○○七年六月

每当我面对世界地图欣赏着美丽的地球的时候,糖尿病犹如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脑海,职业的本能告诫我们,糖尿病正肆虐全球。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不但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 1/3,而且增长速度更为迅猛,甚至青少年群体也未能幸免;它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其死亡率位于各种疾病的前列,并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它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但遗憾的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有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控制状况更不容乐观,据我国2003年、2004年、006 年的调查表明,仅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 HbA1c 达标(<6.5%)。

正如项坤三院士在序中提到的一样,迫于目前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不仅仅是医疗行为,它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上升到了 “ 全民防治 ” 的高度。在我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糖尿病防治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实与理想还相距甚远,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2004 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是我国第一个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的指南,也是一个指导性的纲领。它在预防、诊治、规范和管理糖尿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队伍,并广泛开展了对患者的教育,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测的能力。

继 2004 年之后,伴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糖尿病研究领域又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基础学科研究使我们从遗传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临床实践让我们探索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在流行病学领域,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对血糖、血压、血脂实施目标管理,将起到预防糖尿病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根据最新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的国际糖尿病临床指南有 2005 年《IDF 2 型糖尿病指南》、2005年 《IDF-WPR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2006 年《ADA-EASD 高血糖管理共识》等,有效地推动了糖尿病防治策略的不断完善。

200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特点是在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主要参照了2005年 《IDF 2型糖尿病指南》、2005 年 《IDF-WPR 2 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以及国外近年来有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干预的大型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定了更新、更严格地全面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的靶目标。全书囊括了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分型、预防和治疗等章节,定会给临床医生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200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编撰与出版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成员共同工作的结果,并得到了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中华医学会的大力支持。值此之际,我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隆重地向大家推荐 2007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相信它的出版将对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起到提高和推动作用,必将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杨文英

二○○七年七月

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近20 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 年全国 14 省市 30 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

患病率为 0.67%。1994 年全国 19 省市 21 万人的调查,25-64 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5%(人口标化率为2.2%),糖耐量减低(IGT)为 3.2%(人口标化率为 2.1%)。这一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数据相近,比 1980 年增加了近3 倍。

2002 年全国营养调查同时调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该调查主要根据空腹血糖诊断 IFG 和糖尿病,空腹血糖较高的部分患者作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在18 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5%,农村为 1.8%。18-44 岁,45-59 岁和 60 岁以上3个年龄组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 1.95%,7.78%,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组分别为 0.98%,2.96%,4.41%。

*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血糖≥130 mg/dL、或/及餐后2 h≥200 mg/dL或/及100g OGTT曲线上3点超过标准(0min 125,30min 190,60min 180,120min 140,180min 125mg/dL;其中 30min 或 60min 为 1 点)。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

△PBG2h=餐后 2 小时血糖;

FBG= 空腹血糖

从上表可以看出,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 20 年中上升了 4 倍。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 1997 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 7.8mmol/L 改为≥ 7.0mmol/L。因此,表中前 3 次的调查结果与现在的指标比较起来是低估的。

按照 IDF 公布的资料,2003 年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口约为8亿 7800 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7%,估计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为 2400 万,农村 1100 万,城市1300 万。60 岁以上的人群约占 1100 万。预计到 2025 年,我国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口约为 10 亿 7900 万,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3%,患者总计 4600 万,农村 1450 万,城市 3165 万。60 岁以上的人群 2500 万。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 2 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 93.7%,2型糖尿病占5.6%,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7%。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同时,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3、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20 岁以下的人群 2 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1994 年 25 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 者占总数的 70%,远高于发达美国的 48%。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5、表型特点:我国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 在 24kg/m2左右,而白种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 多超过 30kg/m2。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可能更差,更易出现 B 细胞功能衰竭。

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 10% 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其次是环境因素,由于我国经济的迅

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 71 岁,女性达 74 岁,而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

糖尿病诊断与分型

我国采用 WHO(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 WHO1999 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 年标准。

ADA的IFG切点为> 5.6 mmol/L,IFG 下限切点下调,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意义。但目前对空腹血糖在 >5.6~6.0mmol/L 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我国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仍用 WHO 的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或 75g 葡萄糖口服负荷试验(OGTT)后 2 小时血糖值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 OGTT 后 2 小时血糖值。

就临床诊断而言,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1 型糖尿病

1.1 免疫介导

1.2 特发性 2.2 型糖尿病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3.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 胰腺外分泌疾病

3.4 内分泌疾病

3.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 感染所致

3.7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4.妊娠糖尿病(GDM)下列血糖状态应做 OGTT 大多数筛查性计划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随机血糖作为第一步检查。然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诊断标准,有相当数量的人可能仅有空腹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异常。若这部分人群不行 OGTT 检查,则可能会被误认为正常。

所以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 OGTT 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需要强调的是 HbA1c 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同样 OGTT 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

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 1 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有时在 2 型糖尿病也会出现。病人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难。

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 1 型、2 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LADA开始起病时类似于 2 型糖尿病,但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将会很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性。尽管在欧洲 2 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常在 50 岁以上,然而在太平洋岛屿的居民和其他一些高发族群,如南亚和东南亚人,20~30 岁年龄组发病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目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于青少年前期儿童。

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包 括 ASDIAB(Asia Diabetes Study Group)在内的许多研究结果提示,血清 C 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1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增加。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大多数 2 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肥胖,有较强的 2 型糖尿病家族史。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ADA和美国儿科学会在联合声明中已加以论述,在临床上应作鉴别。

糖尿病的管理

(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与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者的针对性更强。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17-19]。教育管理的形式

每个糖尿病治疗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定期开设教育课程。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 / 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患者。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产科医生,足病医生和心理学医生。

应该建立呼叫和回呼系统,以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进行咨询和得到及时的正确指导,这种系统也可以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服务。教育的内容

疾病的自然进程 ■

糖尿病的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 HbA1c(正常值 4-6%),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 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 / 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如果没有实验室,则可以应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但须定期校准;这样的中心应定期介绍患者到有条件的中心检查,或与上级中心实验室建立联系,转送标本。HbAlc 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20]。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条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检测也是可以接受的。

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一些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证据。

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 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 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 5 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 2-4 次 ■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 2-4 次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

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 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尿糖的自我监测

虽然自我血糖监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手段,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

血糖控制目标

治疗目标和策略一定要个体化、对每个危险因素予以分别考虑。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指导患者达到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分成三类(表 7)。

饮食治疗

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2 型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营养治疗的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营养治疗的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

维持合理体重:超重的患者体重减少的目标是体重在 3-6 个月期间减轻 5%~10%。消瘦的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脂肪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能超过饮食总热量的 30% ■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要超过饮食总热量的10% ■

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为<300mg/天碳水化合物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 55%-60% ■

主要成分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含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 ■

蔗糖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 10% ■

可以摄入少量的食糖。作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无热量的甜味剂可以用来替代食糖 ■

每日进三餐,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 蛋白质

蛋白质应提供饮食总热量的 15%~20%,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每日摄入蛋白量应限制在 0.8~1g/kg 体重;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宜限制在0.8g/kg 体重以下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是鱼、海产品、瘦肉、鸡肉、低脂奶制品、坚果和豆类饮酒 ■

限制饮酒量,不超过 1~2 份标准量 / 日(一份标准量为 285ml 啤酒,375ml 生啤,100ml 红酒或 30ml 白酒,约含 10g 酒精)

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盐 ■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 6g 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

限制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例如加工食品,调味酱等。尽量选择含盐量低的食品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在 2 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12-14 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

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 150 分钟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 ■

较强体力活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上坡骑车

每周最好进行 2 次肌肉运动如举重训练,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 [26] ■

运动项目要和病人的年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 ■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 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尤其对有大血管病变高度危险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应劝诫每一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烟,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

糖尿病的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 2 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异常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双胍类药物主要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由于不同种类口服降糖药作用的环节不同,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联合治疗。

饮食和运动是控制 2 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如患者有典型的症状或有严重的高血糖,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很难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双胍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超重和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 HbA1c 下降 1%-2%,UKPDS 亚组试验显示可以减少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此外,双胍类药物还可以防止或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的进展 [33]。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并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但常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 >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临床试验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以使 HbA1c 降低 1%-2%,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目前在我国上市的磺脲类药物主要为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患者依从性差时,建议服用每天一次的磺脲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目前在我国上市的主要有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盐酸吡格列酮。临床试验显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使HbA1c 下降 1%-1.5%,马来酸罗格列酮可防止或延缓 IGT 进展为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之一。

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由于存在体液潴留的不良反应,已经有潜在心衰危险的患者应用该药物可以导致心衰加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在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之前应检查肝功能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肝功能的监测。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 2.5 倍的患者禁用本类药物。有关评价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近期研究提示此类药物可能增加女性患者骨折的风险。

α-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并通过对餐后糖负荷的改善而改善空腹血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国内上市的 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使 HbAlc 下降 0.5%~0.8%,不增加体重,并且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合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牛奶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临床研究显示阿卡波糖可防止或延缓 IGT进展为 2 型糖尿病,STOP-NIDDM 次级终点分析显示可能降低糖耐量异常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格列奈类药物

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本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可降低 HbA1c 1.0%~1.5%。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

格列奈类药物可引发低血糖,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胰岛素治疗 概述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1 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由于口服降糖药的失效和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的禁忌症时,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变成最佳的、甚至是必需的保持血糖控制的措施。

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该继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全天 24 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餐时胰岛素注射后能在进餐后 30 分钟左右达到峰值,从而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餐后高血糖。此外,理想的餐时胰岛素还能在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时其作用降至基础水平,避免下餐前出现低血糖。

胰岛素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详见附录 2)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仍大于 7.0% 时,就应该启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可以保留。当仅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

对新诊断的并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中基础胰岛素的使用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胰岛素。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首选用药

使用方法: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联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起始剂量为 0.2 单位 / 公斤体重。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 3-4 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 1-4 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白天血糖不达标,可改为每天多次注射 预混胰岛素的使用

在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HbA1c 较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预混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但胰岛素促泌剂应停用[47,48] ■

型糖尿病在蜜月期阶段,可以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 2-3 次 / 天注射

使用方法: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 0.4-0.6 U/kg 体重 / 日,按 1:1 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前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 3-5 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 1-4 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

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应该进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餐时 + 基础胰岛素)

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需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

使用方法:根据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 3-5 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 1-4 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

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 β 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各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如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注射等。应注意加强血糖的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各点血糖在最短时间接近正常,同时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围手术期(见相关章节)

感染(见相关章节)■

妊娠(见相关章节)胰岛素注射装置

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选择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或者特充装置)、胰岛素注射器和胰岛素泵。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妊娠糖尿病(GDM)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高血糖的主要危害为增加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一般来讲,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时血糖水平波动较大,血糖较难控制,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相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相对较轻,血糖容易控制,多数患者可通过严格的饮食计划和运动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仅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1.有高度糖尿病危险的妊娠妇女:曾经有 GDM、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尽早监测血糖,如果 FPG ≥ 7.0mmol/L(126mg/dL)及 / 或随机血糖≥ 11.1mmol/L(200mg/dL)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 2.所有妊娠妇女应在妊娠 24~28 周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测定血糖:

a)一步法:进行75 克 OGTT 检测

b)两步法:先行50克 OGTT,服糖后 1 小时血糖高于 7.2mmol/L(130mg/dL)者进行 75 克 OGTT

个以上时间点值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二)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

1.糖尿病妇女应计划妊娠,在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之前应采取避孕措施。应告知已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血糖强化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血糖可能对母婴带来的危险

2.在计划妊娠之前,应认真地回顾如下病史和进行相应的检查:(1)糖尿病的病程

(2)急性并发症,包括感染史、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3)慢性并发症,包括大小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4)详细的糖尿病治疗情况(5)其他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6)月经史、生育史、节育史(7)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情况

3.如计划妊娠,应在受孕前进行如下准备:(1)开始口服叶酸

(2)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3)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3.9-5.6mmol/L(70-100mg/dL),餐后血糖在5.0-7.8mmol/ L(90-140mg/dL)范围,HbA1c 控制在 7.0% 以下,如有可能尽量控制在 6.0% 以下

(4)严格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将控制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断剂(ARB)改为甲基多巴或钙通道阻滞剂(5)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调脂药物

(6)检查有无视网膜病变并对视网膜病变加强监测治疗(7)加强糖尿病教育(8)戒烟

(三)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

(1)应尽早对妊娠进行诊断,在确诊后,应尽早按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疗常规进行管理。1~2 周就诊一次。(2)进行针对妊娠妇女的糖尿病教育。

(3)通过血糖自我监测抽查空腹、餐前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有条件者每日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4~6次。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或餐前血糖 <5.6mmol/L(100mg/dL),餐后 2 小时血糖≤ 6.7mmol/L(120mg/dL);HbA1c 尽可能控制在 6.0% 以下。

(4)饮食计划应有利于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但又能控制孕妇的体重。(5)血压应该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

(6)每 3 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并做相应的治疗。

(7)加强胎儿发育情况的监护,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8)如无特殊情况,按预产期分娩;并尽量采用阴道分娩。(9)分娩时和产后加强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四)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

(1)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在分娩后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明显减少,应注意血糖监测,适时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避免 低血糖。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与一般糖尿病患者相同。

(2)妊娠糖尿病使用胰岛素者可在分娩后停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除外),多数患者不需要口服降糖药。分娩后血糖正常者应在产后6周行75克葡萄糖 OGTT,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

(五)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特殊问题[(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因妊娠而加重。在怀孕前逐渐使血糖得到控制和预防性眼底光凝治疗(有适应证者)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的危险性。

(2)高血压:无论是妊娠前已有的高血压还是妊娠期并发的高血压均可加重妊娠妇女已有的糖尿病并发症。应在妊娠期间严格控制血压。应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3)糖尿病肾病:妊娠可加重已有的肾脏损害。在轻度的肾病患者,妊娠可造成暂时性肾功能减退;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肌酐>3mg/dL(265μmol/L),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1.73m2],妊娠可对部分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肾功能不全对胎儿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4)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胃轻瘫、尿潴留、对低血糖的防卫反应差和直立性低血压可进一步增加妊娠期间糖尿病管理的难度。

(5)心血管病变:如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未被发现和处理,妊娠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应在妊娠前仔细检查心血管疾病证据并予以处理。有怀孕愿望糖尿病妇女的心功能应该达到能够耐受运动试验的水平。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1型糖尿病,但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仍根据WHO1999标准。根据病史,查体(包括体重,BMI,腰围),尿酮体等检查评估其类型。有时区分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类型很困难,当患儿貌似2型糖尿病时,仍应注意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

型糖尿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测定B-细胞自身抗体和C-肽释放水平,有助于分型诊断。(一)1型糖尿病

目前认为病因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糖尿病。我国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0.6/10万左右,属低发病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数不少于100万。

1、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诱发起病,可有家族史。(2)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

(3)不典型隐匿发病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

(4)约20%~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

2、治疗方案及原则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使糖尿病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1)胰岛素治疗:

儿童 1 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患儿残余β细胞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要注意个体化。

(2)饮食治疗

① 计划饮食,控制总热量,但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 均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

③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最好是一日三次主餐和三次加餐。应注意进正餐和加餐的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及作用时间相配合。

(3)运动治疗:

儿童 1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4)心理治疗和教育:

此是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给予糖尿病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5)要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SMBG)

(6)门诊随访及预防:一般患儿应至少每 2~3 个月到糖尿病专业门诊复查一次。

① 每次携带病情记录本,以供医生对病情控制的了解,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② 每次随访均应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尿常规、尿糖及酮体、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③ 每半年至1年应检测一项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空腹或负荷后C肽水平,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并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

(二)2 型糖尿病

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青少年中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1.临床表现

发病较隐匿,多见于肥胖儿童,发病初期超重或肥胖,以后渐消瘦,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患儿伴有黑棘皮病,多见于颈部或腋下。2.治疗方案及原则

(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矫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和减轻胰岛 β 细胞的负担为原则,肥胖儿童的减低体重量因人而异。

(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在儿童青少年 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的控制和促进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根据性别、年龄、体型、体力、运动习惯和爱好制订适当的运动方案。

(3)药物治疗:原则上可先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观察 2~3 个月,若血糖仍未达标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与成人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相似,有理由推测这些药物对儿童和青少年 2 型糖尿病有效。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基本上与成年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未在儿童进行过全面的评估。FDA 仅批准二甲双胍用于10 岁以上儿童患者。用药应体现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特别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二甲双胍作为首选药物。与磺脲类药物相比,在控制 HbA1C 水平相当时,二甲双胍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有一定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胰岛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与儿童 1 型糖尿病相同。(4)心理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 1 型糖尿病相同。

(5)控制目标:保持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肥胖或超体重,FBG<7.0mmol/L,HbA1c<7.0%。

(6)应每半年至 1 年到门诊随访一次,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和 HbA1c 的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2 型糖尿病的筛查

有高危因素的儿童或青少年(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女孩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应每半年至 1 年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以求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 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 >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 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1.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国外报告 65 岁以上人群的 2 型糖尿病和 IGT 的患病率为 10%~20%。

2.老年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血糖或尿糖时发现。3.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如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视力改变等。4.特殊表现:少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体温低、多汗、神经性恶病质、肌萎缩和认知功能减退。

(二)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常为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死亡率高达15%~20%。

2.慢性并发症

(1)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80% 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均随增龄而增加。

(3)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增多。

(三)老年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相似,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糖尿病多属于 2 型糖尿病,多数病情较轻,因此如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不到要求者,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多器官功能减退,伴肾、心、肝功能不良者,忌用二甲双胍。2 有心功不全者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等,以避免低血糖。可选择 α-糖苷酶抑制剂,或小剂量作用温和或半衰期短的胰岛素促分泌剂,根据血糖变化逐渐加量。

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后果严重,因此在治疗中重点是避免低血糖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标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可略宽于一般人。

(四)老年糖尿病的筛查预防

1.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预防是关键。要从中年开始预防,对 40 岁以上人群应每年例行空腹及餐后血糖检查。

2.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手术风险。此外,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造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术后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高血糖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及伤口愈合延迟。围手术期正确处理需要外科医生、糖尿病专家及麻醉师之间很好的沟通与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前准备及评估

(1)对于择期手术,应对血糖控制以及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糖尿病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病变及肾病。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8mmol/L以下。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为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良好的患者手术前一晚或手术当天停用口服降糖药,大中手术应在术前 3 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

(2)对于急诊手术,主要评估血糖水平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有,应及时纠正。2.术中处理

(1)对于既往仅需单纯饮食治疗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物即可使血糖控制达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小手术时,术中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2)在大中型手术术中,均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的目标为 5.0-11mmol/L。术中宜输注 5% 葡萄糖液 100-125ml/h,以防止低血糖。葡萄糖钾联合输入是代替分别输入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简单方法,并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3.术后处理

(1)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以前仍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恢复正常饮食后可予胰岛素皮下注射。(2)对于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的高血糖(血浆葡萄糖大于 6.1mmol/L),通过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而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 4.5-6.0mmol/L 范围内,可改善预后。较为保守的目标6.0-10.0mmol/L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合适。

(3)中、小手术术后血糖应控制在 5.0-11.0mmol/L 之间。在控制血糖同时,应注意严格防止低血糖。

糖尿病与感染

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为常见和更为严重。糖尿病并发感染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感染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而高血糖进一步加重感染。感染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之一。

1.糖尿病感染易感性机制是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减退;局部因素,如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其它因素有血 糖大幅度波动等。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有泌尿系感染、肺炎、肺结核、胆道感染、皮肤感染、外耳炎和口腔感染。

(1)泌尿系感染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的肾盂肾炎、肾及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和败血症。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及克雷白菌。

(2)肺炎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毛霉菌病及曲霉病等呼吸道真菌感染亦多见于 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患者结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并且非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多见。(4)皮肤葡萄球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感染之一,常见于下肢。足部溃疡的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增加,并且导致牙齿松动。外耳炎常常是被忽略的感染灶。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1.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多种炎性疾病的治疗,同时也是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药物,长期应用或单次应用均可以促发或加重糖尿病,这种作用通常是剂量依赖性的。当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糖代谢通常会恢复至用药之前的状态。但是,如果用药时间过长,则可能不能恢复正常。

2.非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或疗程中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3.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糖,典型的血糖谱为相对正常的空腹血糖及逐渐升高的餐后血糖。因此,不能只监测空腹血糖。其次,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应加强降糖治疗。随着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改变,降糖治疗应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常作为首选。

抑郁症

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74]。伴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抑郁糖尿病患者。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但某些抗抑郁药似乎对血糖控制不利[75]。总的来说,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HIV/AIDS 和糖尿病

治疗精神异常和 HIV/AIDS 的某些药物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并且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第二代药物)可增加发生肥胖、2 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ADA 已发表了关于抗精神

病药物与糖尿病的共识报告。治疗 HIV/AIDS 的高活性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可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尤其是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时。建议在选择精神疾病和抗 HIV 感染的治疗方案时要考虑这些不良反应。

开始上述药物治疗前,应检查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询问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吸烟史和家族史。

建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每个月测量血糖和体重一次,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者应进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总之,临床医生应权衡治疗带来的益处以及可能与之有关的代谢并发症。

低血糖 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老年、肾功能减退以及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是血糖控制达标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 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 3.9mmol/L 就属低血糖范畴。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或可能含有影响肝肾功能的成分。与 NPH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较少见。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DCCT和 UKPDS 等临床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对策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的调整剂量

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准备。

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低血糖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以便及时食用。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 3.9mmol/L(70mg/d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发生在 1 型糖尿病,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 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在各种诱发因素作用下,胰岛素缺乏以及拮抗激素升高,导致高血糖、高酮血症和酮尿症以及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同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症状:烦渴、多尿、夜尿增多;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深;腹痛、恶心、呕吐;小腿肌肉痉挛。

实验室检查 血糖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体阳性。

应积极抢救,治疗原则包括:大量补液,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以及处理诱发因素。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生在老年 2 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在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的因素,同时伴有严重失水,导致血糖显著升高。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严重者昏迷,死亡率高。

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脱水,进行性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严重高血糖,血浆有效渗透压升高,尿糖强阳性,无明显酮症。

治疗原则:应积极抢救,大量补液,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处理诱发因素。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预防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的发生。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主要是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血 pH 降低,即为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见于服用苯乙双胍者。

主要临床表现:疲乏无力、恶心、厌食或呕吐,呼吸深大,嗜睡等。大多数有服用双胍类药物史。

实验室检查有:明显酸中毒,但血、尿酮体不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

乳酸酸中毒的治疗包括补液,扩容,纠正脱水、休克、补碱应尽早且充分。必要时透析治疗。去除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证,尤其是苯乙双胍,对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食欲不佳,一般情况差的患者忌用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大大低于苯乙双胍,因此建议需用双胍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尽可能选用二甲双胍。使用双胍类药物患者在遇到急性危重疾病时,应暂停本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慢性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妊娠和糖尿病肾病等。2 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工作年龄段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在 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 20%-40% 出现视网膜病变,8% 有严重视力丧失。2001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中国大城市 24496 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 型糖尿病并发眼病者占 35.7%,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早期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晚期严重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在 NPDR 中,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样改变是常见的眼底特征。而 PDR的特点是出现新生的异常血管、玻璃体出血及纤维状瘢痕。NPDR 的另一个并发症是发生黄斑水肿,以接近黄斑中央部位出现肿

胀及硬性渗出沉积为特点。筛查

所有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之日起,应每年由具有眼科专业水准人员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及视力评估。

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如轻度 NPDR应每 6-12 个月检查一次,重度病变应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治疗

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以防止或减慢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转诊至眼科,由专科医师处理: 1.增殖型或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

2.黄斑水肿或视网膜中心凹的一个视盘直径内出现视网膜病变。3.无法清楚地看到视网膜(如白内障)。4.无法解释的视力减退。

对于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及时给予激光光凝固治疗,可有效防止视力丧失。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2001 年国内住院患者回顾分析显示 2 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 34.7%。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液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减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高。因此,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脏病变一样,都应视为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筛查

每年都应做肾脏病变的筛检。

最基本的检查是尿常规,检测有无尿蛋白。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以及其他一些非糖尿病性肾病),但是会遗漏微量白蛋白尿。

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尿中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只需单次尿标本即可检测。如结果异常,则应在 3 个月内重复检测以明确诊断。

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 / 肌酐

男:2.5-25.0mg/mmol(22-220mg/g)

女:3.5-25.0mg/mmol(31-220mg/g)大量白蛋白尿:白蛋白 / 肌酐 >25.0mg/mmol(220mg/g)(男、女)应每年检测血清肌酐浓度。

确诊糖尿病肾病前必须除外其它肾脏疾病,必要时需做肾穿刺病理检查。治疗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断剂(ARB),即使血压正常,亦应该使用。在开始使用这些药物的前 1-2 周内检测血清肌酐和血钾浓度。

应积极治疗高血压,血压目标值应维持在 130/80mmHg 以下。大量蛋白尿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25/75mmHg 以下。

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积极控制血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血脂异常等。

应考虑存在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出现持续性血尿,或者只有轻微的蛋白尿,而血肌酐浓度却相对较高。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诊断 10 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 60%-90% 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 30%-40%的患者无症状。2001年国内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在吸烟、年龄超过 40 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更高。

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局部神经病变、弥漫性多神经病变(近端和远端多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汗腺、周围血管、瞳孔等)。

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及预防神经病变的进展与恶化。

病因治疗主要包括纠正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其他治疗;给予维生素B1,B12,甲基 B12 等神经营养素;改善神经微循环;止痛以及针对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肌无力、感觉缺如或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许多特征,其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是外周神经病变。末梢感觉的慢慢丧失通常是无症状的,然而却会增加足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少部分外周神经病变病人足部会出现疼痛,呈烧灼感或针刺感,夜间加重。疼痛的治疗通常无法令人满意,但有证据显示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有较好疗效。所有罹患外周神经病变的病人都应接受足部护理的教育,以降低发生足部溃疡的机率。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 85% 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

糖尿病足发病的基本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组织的坏死、溃疡和坏疽。神经病变可有多种表现,但与糖尿病足发生有关的最重要的神经病变是末梢神经病的感觉减退。由于感觉减退或缺乏,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足部受到的损伤。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造成的皮肤干燥、皲裂和局部的动静脉短路也可以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周围动脉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周围大动脉闭塞病变可以引起间歇性跛行,而周围小动脉闭塞病变多见是引起缺血性足溃疡,或加重了在感觉减退基础上的足病变。有严重周围动脉病变的足溃疡患者,首先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血液供应,否则足溃疡难以好转。

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容易合并感染。感染又是加重糖尿病足溃疡甚至是导致患者截肢的因素。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的感染,大多是格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甚至合并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的治疗十分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点在于:1)定期检查和识别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2)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和有关医务人员进行足的保护;3)穿着合适的鞋袜;4)去除和纠正容易引起溃疡的因素。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病史:以往有过足溃疡或截肢;独居;经济条件差;不能享受医疗保险;赤足行走;视力差;弯腰困难;老年; 合并肾脏病变等。

神经病变: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如下肢的麻木、感觉减退、刺痛或疼痛,尤其是夜间的疼痛。

血管状态:间歇性跛行;休息时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

皮肤:颜色呈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胼胝;溃疡;皮肤干燥;足趾间皮肤泡软。

骨 / 关节:畸形(鹰爪趾、榔头趾、骨性突起、关节活动障碍)。

鞋 / 袜:不合适的鞋袜。

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来了解患者是否有足部感觉异常:10 克压力的尼龙丝检查、128 Hz 的音叉检查震动觉、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用棉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反射。

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可以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时,则需要检查�� 动脉和股动脉搏动。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踝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ABI,<0.9 提示有明显的缺血;>1.3 也属于异常,提示动脉有钙化)。必要时可进行经皮氧分压、血管超声、血管造影或 CT、核磁血管造影检查。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下列教育:每天检查脚,特别是足趾间隙;有时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来帮助检查足;定期洗足,用干燥而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擦干足趾间隙;洗足时的水温要合适,低于37℃;不宜用热水袋或电热器等物品直接给足部加温;避免赤足;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否异物或异常;不穿过于紧的或毛边的袜子或鞋子;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每天换袜子;不穿高过膝盖的袜子;水平地剪趾甲;由专业人员修除胼胝或过度角化的组织;一旦有问题,及时找到专科医生或护士。

不合适的鞋袜可以引起足溃疡。让患者学会选择合适的鞋袜。这类鞋子鞋内应该是有足够的空间,透气性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

首先要鉴别溃疡的性质,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的部位,如跖骨头的足底面、胼胝的中央,常伴有感觉的缺失或异常,而局部供血是好的。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足背外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 / 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不能触及。

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减压,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

对于缺血性溃疡,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度-中度缺血的患者可以实行内科治疗。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

对于合并感染的足溃疡,及时去除感染和坏死组织,局部供血良好的感染性溃疡,必须进行彻底的清创。根据创面的性质和渗出物的多少,选用合适的敷料。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足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但是,糖尿病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 倍,使大血管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 5.2%。

“ 中国心脏调查 ” 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伴发疾病:1)中国冠心病病人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 80%,较西方人高;2)中国冠心病人群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3)冠心病患者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 75%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

在亚洲人群中,中风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形式。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的血压和中风间的相关性更明显。

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升高,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筛查

糖尿病确诊后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包括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年龄;腹型肥胖;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和家族史);血脂谱和肾脏损害(低 HDL 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房颤(可导致中风)。静息时的心电图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价值有限,对有罹患

大血管疾病可能性的患者(如有明显家族史、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应作运动试验来评估心脏情况。治疗

控制高血压(参阅高血压章节)

改善血脂异常(参阅脂代谢紊乱章节)

阿司匹林治疗(参阅 2 型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章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HOPE 研究的结果表明,雷米普利辅助其他治疗,可显著降低 55 岁以上、合并一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建议这类病人(无论血压高低都应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98]。糖尿病人在急性心肌梗塞接受溶栓治疗时,即使存在视网膜病变,也是安全的。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塞后的糖尿病人群中的有效性等同于普通人群。

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

应严格控制所有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而不能只关注血糖。

应始终保持对心血管病变的警惕。当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时常是无痛性的,体格检查难以检出缺血性心脏病。型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

ADA 的专题性综述和关于阿司匹林治疗的立场声明详细阐述了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问题。阿司匹林已被推荐用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和二级预防。一项大型的荟萃分析和多项临床试验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包括卒中、心梗在内的心脑血管事件。无论是青年或中年、既往有或无心血管疾病、男性或女性,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应用阿司匹林均可使心肌梗死降低约 30%,卒中降低约 20%。

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为75-325mg/d。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使用某一特定剂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有助于降低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尚无证据表明应该在什么年龄开始使用阿司匹林,目前尚无关于 <30 岁人群使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资料。

推荐:

1.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 75-162mg/ 天作为二级预防措施。2.应用阿司匹林 75-162mg/ 天作为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

1)心血管风险增加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2)心血管风险增加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3.30-40 岁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考虑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4.由于 21 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与发生Reye 综合征风险增加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不推荐此类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目前尚缺乏 30 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资料。

5.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问题,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可用于治疗严重和进展性心血管疾病。

6.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用于以下几类高危患者,如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期胃肠道出血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活动性肝病患者。

氯吡格雷已被证实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极高危患者,可考虑应用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也可考虑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高血压

高血压为糖尿病常见的伴发病之一。国外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40~80%,我国糖尿病患高血压也占 28~4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每次门诊均须测量血压。血压持续超过130/80mmHg 的病人都应接受治疗,治疗的目标是使血压130/80mmHg

以下,可降低心血管病变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着重于运动、减轻体重、限盐及限制饮酒。如初始收缩压在 130-139mmHg 或舒张压在 80-90mmHg,可先予生活方式干预,至多 3 个月。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理想的血压目标或初始血压≥ 140/90mmHg,即应开始使用下列药物,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为首选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ARB)

β 受体阻断剂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噻嗪类利尿剂

为达到降压目标,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使用 β 受体阻断剂和噻嗪类利尿剂需注意药物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

脂代谢紊乱

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

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HPS,ASCOT-LLA,CARDS等研究证明他汀类调脂药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有益的。

尽管目前没有专门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心血管终点二级预防研究,但是 4S、HPS、PROVE-IT、TNT 等研究中的糖尿病亚组分析显示他汀类调脂药在减少冠心病与中风的风险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相似。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目标。不论目前血脂水平如何,所有之前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 2.07mmol/L(80mg/dL)以下或较基线状态降低30%~40%。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5mmol/L 以上或总胆固4.5mmol/L 以上者,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年龄在 40 岁以下者,如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微量白蛋白尿、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及估计的心血管疾病整体危险性增加)时开始使用他汀类调脂药。

一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目标,如果甘油三酯超过 1.5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 1.1mmol/L,可考虑使用贝特类降脂药。

如果甘油三酯浓度超过 4.5mmol/L,就必须首先使用降低甘油三酯的治疗,以避免发生胰腺炎。

对于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对传统降脂药无法耐受时,应考虑使用其他种类的调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缓释型烟酸、浓缩的omega3脂肪酸等)。

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及戒烟、限酒、限盐等。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目前研究结果显示,MS 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 MS 者相比,其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和发生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均显著增加。

MS 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表11列示 WHO(1999)、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三次报告(NCEP-ATPIII 2001)以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 年等3种标准。2004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 MS 诊断标准列在表12。

1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具备以下 4 项组成成分中的 3 项或全部者:

1.超重和(或)肥胖:BMI≥25Kg/m2 2.高 血 糖:FPG ≥ 6.1 mmol/L(110mg/dL)及(或)2hPG≥7.8 mmol/L(140mg/d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SBP/DBP ≥ 140/90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mmol/L(150mg/dL),及(或)空腹HDL-C<0.9 mmol/L(35mg/dL)(男)或<1.0 mmol/L(39mg/dL)(女)

应用 CDS 建议对中国人 MS 患病率调查的结果如下:1)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中国人 MS 的患病粗率为 14~16%,标化患病率为 9~12%,总体上呈现南方低北方高、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2)男性 MS 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MS 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增龄趋势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65 岁以前 MS 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在 65 岁以上则女性高于男性。

目前防治 MS 的主要目标是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以及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对已有心血管疾病者则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原则上应先启动生活方式治疗,然后是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保持适当的体重、适当运动、改变饮食结构以减少热量摄入,尽量避免吸烟和适度减少饮酒等)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如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肥胖等的药物治疗,治疗目标如下:(1)体重降低 5% 以上(2)血压 < 125/75mmHg(3)LDL-C< 2.6mmol/L(100mg/dL)、TG<1.7mmol/L(150mg/dL)、HDL-C>1.04 mmol/L(40mg/dL)(男)或 >1.3mmol/L(50 mg/dL)(女)

(4)空 腹 血 糖 <6.1mmol/L(110mg/dL)、负荷后 2h 血糖 <7.8mmol/L(140mg/dL)及 HbA1 c< 6.5%。

表 11

MS 的三种诊断标准

① 如果 BMI> 30 kg/m2,不需要测量腰围,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② NCEP-ATP III及 IDF 诊断标准中,高甘油三酯和低 HDL-C分别作为 2 个单独的组分。

③ 如果 FBG 超过 5.6 mmol/L(或 100 mg/dL),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但对诊断 MS 并非必备检查。

在临床实践中,IGT亦可作为诊断依据,在 MS 流行病学研究中,只用空腹血糖或已被诊断为 2 型糖尿病。但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多结合筛查糖负荷后 2 小时血糖,以期早期预防及发现糖尿病。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大多数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 “ 代谢综合征 ” 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增高及体重的增加,2 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其危害亦显著增加。因而,2 型糖尿病科学、合理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减重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降糖治疗包括

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型糖尿病理想的控制目标值见表 14,治疗未能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病人都将有 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的并发症风险,如 HbA1c 水平的降低(见图 2)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表 15 是 2007 年 IDF 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中提出的血糖控制目标值。

HbA1c 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 HbA1c 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反映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浓度)。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结果以及 HbA1c 水平综合判断,HbA1c 水平不仅可评估 2~3 个月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且还可用于判断血糖检测或患者自我报告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 SMBG 监测次数安排是否足够多。表 13 列举 DCCT经过 2~3 个月重复检测血糖和 HbAlc 的分析结果,即 HbA1c 水平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在重视血糖控制的同时亦应该重视对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肥胖或超重等的调控,这将有利于减低微血管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特殊人群的控制标准参见相关章节),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存期在 5 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治疗方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超重 / 肥胖而有所不同,治疗路线图见图 3。

图 2.HbA1c 从 10% 降低到 9% 对减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影响要大于从 7% 降低到 6%。

*糖尿病处理的更高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把所有血糖参数降至接近正常。上述目标为启动和监测高血糖临床处理的一个框架,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本目标不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 2 型糖尿病的预防

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初级方案应包括:1)针对社会中高危人群(如 IGT患者或肥胖患者)的方案;2)一般人群(如计划增加运动、进行健康饮食的成人或儿童)的方案。一般人群和高危亚组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目前正在评估,需要进一步研究;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老化、易感人种、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静坐生活方式、妊娠糖尿病病史、明确的冠心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和 IGT。糖尿病前期是最重要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全球每年约有 1.5%~10% 的 IGT 患者进展为 2 型糖尿病。

一、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和预防 2 型糖尿病

热量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庆市629例非糖尿病人群6年随访发现,在基线血糖正常、血糖水平相似的人群中,BMI>27kg/m2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BMI<24kg/m2者的4倍。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 10%~20% 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因此,以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将有助于高危人群预防 2 型糖尿病。芬兰 DPS 研究的结果显示,改变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可以降低血压及血甘油三酯水平,因此也会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 2 型糖尿病

许多研究显示,给予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 或 IGT+IFG)患者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者摄入脂肪含量 <25% 的低脂饮食,如果体重减轻未达到标准,则进行热量限制;50% 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体重减轻了7%,74% 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周至少150min 中等强度的运动;生活方式干预 3 年可使 IGT 进展为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 58%。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大规模研究也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在芬兰的研究中,随访 4年生活方式干预组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11%,而对照组为 23%。因而应建议 IGT、IFG 患者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1)使 BMI 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 5%~7%;2)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 400~500cal;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 30% 以下;4)体力活动增加到 250~300 分钟 / 周。

三、药物干预预防 2 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如 IGT 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 100% 预防2 型糖尿病发生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和减肥药奥利司他都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性。大力提倡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但对于难以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药物干预。

四、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筛查:

筛查方法:推荐应用 OGTT,进行 OGTT 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监测空腹血糖。但仅监测空腹血糖会有漏诊的可能性。

重点筛查人群为年龄≥ 45 岁者,特别是≥ 45 岁伴超重(BMI ≥24)者。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年龄小于45岁者,如有其他危险因素:肥胖(BMI≥28);2 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高危种族;有巨大儿(出生体重≥ 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有高血压(血压≥ 140/90mmHg);HDL-C≤35mg/dL(0.91mmol/L)及 TG ≥250 mg/dL(2.75mmol/L);有糖耐量受损及(或)空腹血糖受损史亦应进行 OGTT 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参见“2 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部分)。2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2 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 2 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包括 2 型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 2 型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2 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即对已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预防 2 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防治 2

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纠正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和吸烟等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对2 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并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求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三、2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加重和降低残废率和死亡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治疗,早期慢性并发症有可能逆转。糖尿病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

初诊

1.为确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初诊时首先应该进行以下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1)体格检查: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和足背动脉搏动。

(2)化验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

(3)特殊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和神经病变相关检查。若条件允许,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2.制定最初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体力运动,制定饮食方案,减轻体重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目标。建议患者戒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做好纪录。随诊

查看糖尿病记录手册,分析化验结果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讨论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确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附录 1 常用口服降糖药

附录 2 常用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

附录 3 糖尿病常用降压药

附录 3 糖尿病常用降压药(续)

附录 4 常用调脂药物

附录 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

1.晨 7~9 时开始,受试者空腹(8~14 小时)后口服溶于 300 ml 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 75 g,(如用 1 分子水葡萄糖则为 82.5 g)。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 1.75 g,总量不超过 75 g。糖水在 5 分钟之内服完。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 2 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

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4.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5.试验前 3 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 150 g。

6.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 OGTT 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 3~7天。

附录 6 常用体质指标

BMI(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2(M2)

腰围: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的腹部周径

臀围:臀部最大周径

腰臀比(WHR):腰围 / 臀围

2型糖尿病治疗新途径 第6篇

肥胖者作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为非肥胖者的5倍。据医学专家介绍,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减重和控制饮食。目前国际上用于治疗重度肥胖症较安全可靠的手术是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术后1年的减重效果在30%~40%,3年后可达到50%~60%。

医学专家指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在降低体重的同时还可以纠正糖代谢紊乱,改善由于单纯脂肪过剩引起的2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综合征。大量临床经验也证实,多数重度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术后的限制饮食,糖尿病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重度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可调节胃束带术来帮助自己控制饮食、改善糖尿病。此外,减重手术对改善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可逆手术,安全便捷

可调节胃束带术主要是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原理是将一条低压的软性绑带环绕在胃的上部,就像给胃系上了一条腰带,将胃分为两个部分,中间留一个小开口方便食物通过。胃绑带内置有硅胶内囊,并与埋入皮下的调节泵连接,术后可通过调节泵抽注生理盐水来调节内囊口径,从而控制胃小囊出口大小。术后进食,食物很快会将胃上部塞满,刺激胃部神经造成一种“饱”的假象,反馈给中枢神经,自动减少进食。一段时间后,患者的体重即可恢复正常状态,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有效避免了肥胖带来的并发症。当患者因特殊原因需要营养时,可调大胃束带内径,恢复胃容量,进食营养物。手术的安全简单及可逆转性,使其在全球40个国家成为治疗极重度肥胖症的首选手术。目前,此手术受到越来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关注,成为他们战胜疾病的又一新途径。

适应人群及术前术后须知

虽然可调节胃束带术能够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此种手术方式。该手术适用于以下人群:

1年龄在16~65岁。

2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血脂紊乱:TG(甘油三酯)≥1.70毫摩/升和(或)空腹血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0.9毫摩/升,女性<1.0毫摩/升。

3虽没有达到第二条的要求,但确认出现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肥胖伴发病,且预测减重可以有效治疗上述疾病。

4经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同时,患者还需对此手术有较大认同,并能积极配合术后随访。

患者在术后必须形成新的饮食习惯。要注意饮用足量的液体、进食足够的蛋白质、补充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患者在术后还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由于可调节胃束带术属高端技术,因此患者应选择相当二级或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手术。

两栖动物帮忙人类去瘢有望韩曙

如果人脸上或者身上受了严重外伤,很可能要一辈子留下瘢痕这样的“记号”。而科学家最近的研究给这些“破相”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利用青蛙研究出相关的药物,来促进瘢痕的愈合,更令人期待的是,利用这项技术,可能有一天能让失去肢体的人重新长出手脚。

科学家解释说,负责皮肤再生和恢复的蛋白质名叫“转化生长因子β”。在胚胎中,能找到很多这种蛋白质,但在成年动物的身体中,这种蛋白质的含量则非常少。

尽管在两栖动物身上找到了除去瘢痕的药物,但科学家更关注的则是重新长出肢体的秘密。科学家指出,肢体的再生和皮肤的生长不同,需要血管、骨骼、肌肉组织等按一定的模式再生。如果能够在两栖动物身上发现它们的肢体再生的秘密,便有可能在人的身上复制这个过程。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第7篇

1 饮食指导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进行饮食控制, 是控制血糖的根本, 而饮食控制必须做到长期坚持和落实。在临床上我们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劳动强度、运动量来制定饮食计划, 指导患者根据热量进行食物等份交换, 并进行合理分配。

以1例身高166cm、体质量95kg、年龄50岁的男性患者为例, 正常体质量应为166-105=61kg, BMI=34.4属于超重, 患者为轻体力劳动, 每千克体质量所需热量为20~25Kcal, 每日总热量为1220Kcal, 按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占15%、脂肪占30%、每份80~90Kcal热量计算可将食物分为14.5份, 主食7份、肉、鱼、蛋、豆制品2份、乳类2份、蔬菜1份、油脂1.5份, 三餐可按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三餐各1/3分配, 其中一份主食可以是25g生米、生面、生小米, 25g挂面、125g土豆、35g馒头、25g苏打饼干、37.5g面包等;肉、鱼、蛋、豆制品1份可以是25g瘦猪肉、牛肉、羊肉、猪肝、鱼75g、虾100g、鸡蛋55g、豆腐200g、豆腐干50g、干黄豆20g等;乳类一份可以是全脂奶粉15g、低脂奶粉25g、脱脂奶粉220mL、豆浆200mL、酸奶110mL等;脂类一份可以是15g豆油、芝麻酱、花生、瓜子等;水果一份可以是200g苹果、甜橙、菠萝、桃子、李子、猕猴桃 (带皮) 、100g香蕉、750g西瓜 (带皮) 、300g草莓、250g橘子、梨、葡萄等;蔬菜一份包括500g绿叶蔬菜、350g青椒、胡萝卜200g等。

在制作饮食的过程中, 谷类、碳水化合物不宜加工太细, 加工精细后胃肠道吸收好, 血糖升高快, 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可增加肠道蠕动, 减少和延迟糖类吸收。血糖较高的患者应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食盐控制在每日6g以内, 嘱患者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喝粥, 当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时可以适当喝粥, 水果可在两餐间或睡前食用。

2 运动护理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 运动可以使血糖降低, 增加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运动要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及合适的运动强度, 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 个体60%的最大耗氧时心率简易计算公式为:心率=170-年龄。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才能长期坚持。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 如散步、打太极拳、跳交谊舞、平地慢跑、爬楼梯等。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足部准备, 并随身携带饼干、糖块、水和饮料等, 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在合并有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时避免剧烈运动, 血糖较高或较低时都不宜运动。运动时携带急救卡, 卡上标明患者年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病情等, 以免发生意外时与家人联系。

3 足部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较好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以避免患者致残、致死, 提高患者生活幸福指数。指导患者每日温水洗脚, 保持足部清洁, 但应避免烫伤, 清洁后进行足部检查一次, 了解足部情况。外出时患者不可穿拖鞋, 以免踢伤。选择棉毛质袜子, 柔软宽大鞋子。已经发生足部溃疡患者每日换药1~2次, 严格控制血糖, 并嘱患者戒烟, 以免溃疡进一步加重。

4 小结

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第8篇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通过分析接受胃转流手术的肥胖症患者术后随访,发现胃肠转流手术在治疗肥胖症的同时,部分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血糖恢复正常,并可以缓解及减轻其并发症的发生[4]。现对胃转流手术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1 手术方法

首先分离胃体部后,将胃中部用闭合器闭合胃远端及近端胃小弯侧,将胃分出一个袋状小胃;然后于十二指肠悬韧带下30~50 cm处分离切掉空肠袢,远端空肠与近端大弯侧吻合;近端空肠吻合于距胃空肠吻合处远端50~150 cm处空肠,完成Roux-Y式胃转流术,见附图。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下胃转流术因其创伤小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开放手术,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式。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漏、肺栓塞、肠梗阻,发生率为0.60%~6.00%[5]。目前美国及欧洲已经广泛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国内采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也取得了根治性效果[6,7,8,9]。

2 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现已明确,肥胖症并存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胃转流手术的手术适应证。但术前检查患者血清胰岛素和C肽值升高或正常,才适合做胃转流手术治疗。如果这两项指标降低,常提示胰岛功能不全或衰竭,应属l型糖尿病的诊断,为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禁忌证。

手术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胃肠道出血、脾脏伤害、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肺栓塞、肠梗阻等,发生于3.00%~10.00%的患者[10]。MORINO等[11]报道13 871例患者RYGB后60 d内的死亡率为0.2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大约为10.00%~20.00%,其中95.00%可治愈和不留后遗症。由于重度肥胖患者脂肪组织肥厚,手术难度增加,故胃肠专科医师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死亡和并发症风险可进一步降低。NGUYEN等[12]比较16357例腹腔镜手术和6 065例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0%和13.00%,常见吻合口漏和出血。HAN等[13]报道835例腹腔镜胃空肠转流手术,进行了标准化临床路径管理,无吻合口漏和死亡患者。

3 手术机制

胃转流手术通过改变食物消化路径,可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但其主要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现已开展多个基础实验研究和提出多种理论假说,这里将主要的两类学说进行阐述。

3.1 肠-胰岛轴学说

1999年MASON[14]提出外科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与消化或部分消化的食物及早进人远端回肠有关。其机制认为,胃转流手术使食物绕开了胃远端、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使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及早进入末端回肠和结肠。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这一学说,但关于这一机制又存在两种假说:

3.1.1 前肠学说(foregut hypothesis)

一种被证实有效的理论认为,胃转流术后近端空肠释放的抑胃肽(GIP)的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减轻或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因上段空肠壁上存在的一种K细胞,食物刺激其释放抑胃肽GIP水平增加,从而造成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的提高,造成2型糖尿病。行胃转流术后.减少或停止的对近端小肠的刺激,从而减少了K细胞释放抑胃肽,从而减轻了胰岛素的抵抗,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得以下降。MIYAWAKI等[15]指出用GIP受体的基因敲除的办法减弱GIP的作用同样能改善肥胖型糖尿病的症状。FLAU等[16]认为行胃转流术后后糖尿病的改善在于近端空肠释放的抑胃肽减少有关。

PORIES等[17]提出另一种可能:胃转流手术排斥可能引起糖尿病激素的产生位点,患者近端小肠过量产生某种不直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却有拮抗胰岛素,诱发胰岛素抵抗和继发高胰岛素血症的激素。RUBINO等[18]观察糖尿病GK大鼠模型,分别进行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排除近端小肠但保留胃的胃空肠吻合术以及胃空肠切除术后发现,近端小肠的排空是2型糖尿病糖耐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且可以选择性地降低糖尿病患者抑胃肽的水平而不影响非糖尿患者。RUBINO等[19]发现,单纯胃空肠吻合增加捷径通路。但并未排空近端小肠,并未发现改善血糖的结果;再次手术,使近端小肠空虚。糖耐最显著改善。这一试验认为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主要来源于近端小肠排空,排斥了引起糖尿病激素的产生位点,减少抗胰岛素物质的释放,解除了对胰岛素的抵抗。

3.1.2 后肠学说(hindgut hypothesis)

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过早到达回肠,食物刺激诱导肠源性内分泌激素合成和(或)分泌增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通过肠-胰岛轴凋控胰岛内分泌功能,明显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引起这种效应的可能介质是GLP-1或存在于肠道远端的其他肽[20,21,22,23]。目前认为,GLP-l是肠-胰岛轴控制2型糖尿病最核心的介导因子[24]。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直接到达回肠刺激L细胞分泌GLP-1,GLP-1可促进糖原合成及脂肪分解、抑制胃排空、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合成、促进B细胞增生和抑制凋亡;GLP-1的增加引起胰岛细胞和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从而引起血糖降。MEIRELLES等[25]对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Zucker大鼠实施GBP术后发现,血糖的下降伴随着GLP-1水平的升高,同时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最改善。PATRITI等[26]对2型糖尿病G-K大鼠模型进行了回肠转位术后发现。虽然没有进行胃十二指肠空肠的切除、短路或是旷置。但由于回肠的转位,使得食物较早进入末段回肠。5个月后回肠转位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都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张国新等[27]采用保留全胃、不同区段小肠转流的GBP手术模型,探索食物转流的确切效应部位,研究转流手术后GK大鼠糖代谢与GLP-1及胰高血糖素原m RNA表达变化的关系,初步研究显示:保留全胃的GBP具有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作用;食物转流的效应部位是远段空肠及回肠;GBP手术可能通过刺激小肠L细胞,增加回肠胰高血糖素原m RNA合成,上调血浆GLP-l的表达水平,通过肠-胰岛轴调控血糖水平。

3.2 脂肪-胰岛轴学说

脂肪-胰岛轴学说认为,脂肪组织可通过释放脂肪细胞因子参与调节葡萄糖与胰岛素的代谢。已知的脂肪细胞因子有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且已证实胰岛B细胞上有瘦素受体。有资料表明瘦素可能直接影响糖和脂肪代谢[28],诱导的脂肪酸氧化增强可以间接通过脑和交感神经系统或血清脂肪酸浓度和肝内葡萄糖流量的改变提高葡萄糖利用[29],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正常状态下,脂肪堆积可促进瘦素分泌,同时抑制胰岛素分泌;而病理状态下,正常的脂肪-胰岛轴的反馈机制被破坏,瘦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则减轻,高胰岛素血症随之出现[30]。实验证明瘦素水平的升高及脂连素水平的下降可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31]。PACHECO等[32]通过G-K大鼠非肥胖糖尿病模型的糖代谢的激素水平的研究指出,十二指肠空肠旷置术后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的下降,从而导致糖代谢的正常恢复。胃转流术后瘦素水平下降、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维持血糖的长期正常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长期缓解2型糖尿病[33]。

4 讨论

虽然目前手术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彻底阐明,但国内外的文献证实,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胃转流手术是目前尝试的热点。微创手术不仅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治疗糖尿病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改变其基本的治疗原则。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摘要:2糖尿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方式仍为口服降糖药物,但降糖药物并不能够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证明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手术治疗糖尿病已逐步进入临床,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该文对胃转流手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褪黑激素与2型糖尿病 第9篇

最近有多项研究表明, 负责编码褪黑激素受体的基因变异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这些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这是科学家第一次从人体中获得遗传证据, 表明褪黑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褪黑素是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 能刺激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表皮颜色的变化, 能调节生命体的生物钟。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 褪黑素能调节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 胰岛素的水平会随着这种循环而变化, 并在夜间降到最低。以前的证据能将生理节奏的紊乱与糖尿病联系起来, 而新研究更提供了一种遗传关联性。

研究小组收集了以前数种泛基因相关性研究的数据, 报告了其中的一种变异, 该基因负责编码两个人类褪黑素受体中的一个, 这种变异增加了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携带这一基因变异风险的个体在生产胰岛素细胞的胰腺上增加了基因表达, 褪黑素抑制了胰岛素的释放。

阻击青少年2型糖尿病 第10篇

临床统计数据表明, 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儿都体型肥胖, 至少也是超重。除了体型之外, 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处于青春期。美国科罗拉多丹佛大学, 有位名叫凯尔西的医生正试图弄清,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得2型糖尿病, 以及如何预防青少年2型糖尿病。她把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胰岛素上面, 或者更准确地说, 集中在胰岛素抵抗上面。

一个人代谢水平正常的人在进餐时, 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 帮助细胞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来供能。胰岛素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此——在生命的某些特殊阶段, 它还能起到促进身体生长的作用。比如说, 在青春期和女性的孕期。在这些特殊阶段, 胰岛素帮助身体生长甚至要优先于帮助葡萄糖代谢。

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通常, 身体对此作出的反应是产生更多的胰岛素, 一般情况下足以应付日常代谢需求和帮助身体生长。

然而, 拜当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赐, 在美国已有17%的未成年人体型肥胖。对他们来说, 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日常代谢需求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儿了, 而进一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跟上青春期身体生长的需要, 这个任务可能就显得过于繁重了, 这两方面的综合压力可以将胰腺推至崩溃的边缘。

凯尔西医生认为,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的2型糖尿病都只发生在青春期的原因。她目前正在研究体型对青少年的影响, 看看超重和肥胖的孩子在青春期是否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并因此更容易让胰腺处于过度工作的状态。她说:“我们认为就是这么回事, 因为几乎见不到青春期前的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

在凯尔西医生的研究当中, 她将标准体型的孩子与肥胖体型的孩子进行了对比, 采用检测手段追踪其身体对葡萄糖负荷的反应。凯尔西解释说, “如果随着胰岛素分泌的增加, 血糖水平仍然持续在高位或者下降得非常缓慢, 就说明存在着胰岛素抵抗。”

凯尔西医生打算进一步将100个孩子分成三组, 第一组是体型标准的孩子, 第二组是肥胖的孩子, 第三组也是肥胖的孩子, 但和第二组不同的是会给他们服用二甲双胍 (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 , 以此探索预防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尽管二甲双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 但它对少年儿童的作用究竟如何, 迄今为止却研究甚少。很多成年人服用二甲双胍来对付胰岛素抵抗, 但是想要应用在儿科领域, 我们还缺乏一些研究证据。”凯尔西医生说, “在用药方面, 孩子们并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是成年人的缩小版, 他们的病理机制很多时候都和成年人的不一样。”

将二甲双胍用于未成年人的想法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越来越多青春期的孩子体重超标或肥胖, 因此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青少年之中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假如这些孩子都能控制好体重, 那就太好了!”凯尔西医生说, “向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是成年人最佳的糖尿病预防手段, 但是对青少年却未必, 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 很难将好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

抑郁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第11篇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男112例,女50例,年齡41~78岁,平均59.6岁。

方法:调查表采用Zung编制的信度、效度均较好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由经过心理测查培训的工作人员统一发放调查表,按照测查操作规范,在控制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测评时间范围是评定对象过去1周的实际感觉,评定后由工作人员逐份检查,及时补漏纠错,确认资料合格有效。评定结果为总粗分,根据中国量表协作组研究结果,SDS常模粗分33.46±8.55分,超过41分,则被认为有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根据SDS自测结果分成抑郁组和对照组。结果

抑郁发生情况:本组162例患者经过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确诊合并抑郁30例,抑郁发生率18.5%。

抑郁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比较:抑郁组与对照组间生命质量的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活力(VT)、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共8个维度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见表1。

讨论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患者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情绪反应的应激可通过机体的生理机制,包括自主神经通路,神经内分泌机制及迷走神经对胰腺的直接影响,诱发糖尿病的发生,或者是加重糖尿病的进程。糖尿病并发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比非抑郁糖尿病患者效果差的原因:①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易疲乏和精力不济等;②糖尿病又是一种身心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合并症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③糖尿病患者长期患病,对药物及医疗服务的依赖性强,不仅获取各类医疗信息的欲望强,而且更看重家庭的支持和同事的关心,因家人无法持久照顾和经济负担重,患者自卑、抑郁的心理状态无法自我调整,也将加重他们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导致他们对自我生活现状的不满。同时,心理功能障碍与躯体功能的减退又进一步导致患者家庭、社会角色功能的下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下降。

本组162例患者经过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确诊合并抑郁30例,抑郁发生率18.5%。抑郁组与对照组间生命质量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共8个维度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糖尿病并发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比非抑郁糖尿病患者效果差。

参考文献

1 Van der Does FEE,Kostensse PJ,de Nealing JND,et al.Randomized study of tow different target levels of glycemic control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in type Ⅱ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8,21:2085.

2 刘彦君,宋晓菲,王爱红,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的调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2):123-125.

3 Gavard JA ,Lustman PJ ,Clonse RE ,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adults with diabetes:an epidemiological evaluation[J].Diabetes Care,1993,16:1167.

4 赵真,王淑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5):223.

5 Tellez JF,Cardiel MH.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Ⅱ diabetes mellitus.Arch Med Res,2002,33(1):53-60.

6 Eaton WW,Armenan H,Gallo J,et al.Depression and risk for onset of typeⅡ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6,19(10):1097-1102.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7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 , 男性14例 , 平均年龄 (63.82±4.29) 岁 , 平均病程 (5.18±3.26) 年 ;女性11例 , 平均年龄 (61.56±2.83) 岁 , 平均病程 (6.39±2.17) 年。对照组22例, 男性13例, 平均年龄 (62.14±3.66) 岁, 平均病程 (5.59±2.78) 年;女性9例, 平均年龄 (62.71±2.08) 岁, 平均病程 (6.44±2.07) 年。文化程度:14例大专以上, 17例高中 (中专) , 16例小学。两组病程、年龄与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建立临床档案,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基本生活能力、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功能指标, 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用药指导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全面的用药指导, 充分讲解降糖药物药理作用、服用方法、给药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使患者充分了解用药期间可能遇到的并发症, 并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救治。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检查血糖与尿糖, 做好详细记录,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教会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坚持无菌操作原则[3]。

1.2.2饮食指导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 指导患者尽量摄取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食物, 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 g以下, 铵盐摄入量低于7 g, 若患者肾功能存在异常, 给予其特殊指导;若患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 及时对饱和酸与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摄取进行限制。禁烟酒, 最好避免饮用咖啡或者浓茶等饮品, 多进食新鲜蔬果, 平衡膳食, 增强体质, 少吃多餐, 树立健康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4]。

1.2.3运动干预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户外运动,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性别、病情、年龄、身体情况、个人爱好等针对性的制定运动锻炼计划, 主要控制患者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 并适当给予科学指导。循序渐进进行, 注意不要空空腹运动, 以免发生低血糖, 外出时准备好含糖饮料或者糖块[5]。

1.2.4心理护理2型糖尿病病程长, 目前尚未有一致有效的解决方案, 患者接受长期治疗, 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心理, 不利于临床疗效的发挥与患者康复。因此,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 耐心倾听患者想法, 并进行宽解与支持, 向患者介绍临床中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 增加临床治疗信心, 缓解不良情绪, 放松心情[6]。

1.3 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 观察组基本生活能力评分 (18.56±3.19) 、心理功能 (63.39±5.43) 、躯体功能 (64.29±7.18) 、社会功能 (61.32±6.54) ;对照组基本生活能力 (12.39±4.17) 、心理功能 (53.58±7.18) 、躯体功能 (54.83±5.36) 、社会功能 (52.64±5.27) , 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该研究中, 应用针对性临床护理的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由此表明,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 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行之有效,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7例, 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 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 观察组基本生活能力、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 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行之有效,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胡柳.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1:937-938.

[2]郝改凤.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 9:1131-1132.

[3]胡柳.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2, 10 (11) :138-139.

[4]黄冬荷.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 2012, 25 (6) :92-93.

[5]徐永峰.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13.

上一篇:尿白细胞计数下一篇:纳米三氧化二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