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计算机课程

2024-06-03

公共计算机课程(精选12篇)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1篇

1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大部分学生都能意识到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但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及教学考核方式等原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与热情,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 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所形成的过程,其中存在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样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该文分析当前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2.1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程教学平台、板书、教具等各种教学媒体,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给教学工作提供了多种选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来灵活选择。如采用范例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时可以把典型的案例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让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在讲解逻辑性、条理性较强的内容时,可以通过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板书、实物教具等,让学生在老师引导、讲解的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在计算机公共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教学过程中的电子教案、参考资料、实验操作指导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还可以采用屏幕录像制作工具制作网络教学课件,以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总之,只有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实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合适的评定形式来加强教与学的质量。因此,在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大学教育中,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参与课程教学互动、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平时考勤、创新与突出表现、期末考试等方面,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实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只有从考核方式上体现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培养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指出,教学活动只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互动较少,课堂气氛沉闷。通过在课程考核与评定中加入参与课程教学互动这一激励机制,教师在上课时思路清晰、充满激情,促进与学生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一方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讲、敢参与[3]。

2.4 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当的学习压力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每一次实验教学过程中,明确向学生提出此次实验的学习目标和作业安排,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及时批阅作业,这样学生就在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重点地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2.5 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大学教学学术性要求大学教师把“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种基本状态[4]。因此,大学教师应该从提高自身科研业务水平和提高教学技能2个方面来培养教学素养。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计算机教师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学习过程中找到计算机知识和自己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另外,现代大学教师更多地来自综合性大学,真正学习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很少,导致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比较贫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3 小结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改变,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理论,并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探索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彭春妹.大学教学:应然、实然与当然[J].大学教育科学,2010(3):29-33.

[3]温军生,刘卿.谈计算机公共课兴趣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76-177.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2篇

摘要: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凸显出其优势,应用领域也延伸到教育界。因此,传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也需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顺应时代和教学的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

1.大数据背景

大数据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简而概之就是大量数据信息的集合。大数据,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数据的发展历经了许多变革[1]。其概念由麦肯锡提出,他认为大数据就是由数据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速度快的数据集合。目前,数据呈爆炸性膨胀状态,数据量已经从上世纪的KB单位,上升到了PB、EB甚至ZB单位。研究表明,人类存储了超过500EB的数据,,数据量竟达到1.8ZB;根据IDC公司预测,每过两年全球的数据量将翻一番,到数据量将超过35ZB[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会对课程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是当今从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2.当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基本都设置了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高校所有公共基础课程中占一定地位,也是高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阻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

2.1学生入学基础的差异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大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比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在发达城市,由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优越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在偏远地区农村,由于教学条件落后和教学水平欠缺,有些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因而使得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很难统一性。

2.2班级制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现有的大部分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班级制教学模式,都是一个教师教授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材和相同的标准进行教学。属于“一把抓”模式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被教师忽略,因而课堂中常常出现有些学生觉得过于简单而不专心听讲,而有些学生又因没基础听不懂而放弃听课,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导致达不到课程设置的预期效果。

2.3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一致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很多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但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模糊不清,似懂非懂。如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很难懂得计算机内存和外存的正真区别,很容易混为一体,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更是略懂皮毛。

2.4教学模式单一

当今大部分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以“教”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学”为主体。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为依托,对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讨

大数据资源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展现方法多、时效性高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人性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大数据技术能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要素。随着各种数字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整个教学呈现出多姿态,如远程教学、慕课,微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基于moodle学习、慕课学习等各种网络学习资源能详细记录学生每次答题过程和答题结果,包括答题时间、答题步骤、答对题和答错题等。这些信息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掌握。利用大数据技术,很容易统计出哪些知识点是难点,哪些概念容易被混淆,学生学习哪些内容或完成哪些习题时花费时间较多。教师根据大数据技术统计结果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为学生把握学习重点提供依据。

3.1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开设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之前,对大一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的摸底测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测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于基础差的专业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入手讲解;对于理科基础好的专业,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

3.2采取学生选老师重组班级的教学模式,破除班级制教学模式

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摸底测试,能反映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计算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理论水平。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试点对全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进行重组班级制,开设基础班和提高班,分别使用不同教材和不同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重组班级,设置为提高班,可对他们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计算机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对基础差的学生重组班级,设置为基础班;只教会他们基本的实用操作技能和基本计算机理论知识。分班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弊端。

3.3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

在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手机、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许多学生都是“低头族”,部分低头使用微信、QQ等通信软件进行人际交流[3],部分学生低头“淘宝”,这对高校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极大的冲击和诱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体”制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网络多元化终端设备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不再只能通过课堂教师传授知识,也可使用多样化的学习的平台与学习方式去学习操作使用计算机。因此,作为一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需努力改变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弊端,改变教学模式,将网络由弊变利。由教师占主体的课堂教学改成由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用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采用问题导入式,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自由讨论,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不再以课堂模式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不再限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自动化等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教师需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需求,去选择相应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比如,对艺术专业学生,多注重实用软件的操作技能讲解,而论理知识则可就轻避重;对于理科专业,理解能力更强,则可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据表示等理论知识详细透彻讲解,对使用软件的操作可以简单概括,适当减少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教师需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好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使得大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来提升个人的专业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

3.4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并注重实际应用

互联网下的大数据是一种新生事物,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诸多主观因素,导致教材知识与大数据相背离,教学内容无法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应及时更换陈旧的教材知识。作为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由于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快,必须以大数据为背景,对教材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特别是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时,每月都有可能有新产品出现,需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中的硬件与实际市面流通硬件吻合,避免因教材更新不及时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操作技能。

4.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思维方面,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具备“大数据思想”,将大量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在相关技术预测和分析下,对教育和教学改革做出深度的分析,使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被时代所淘汰[4]。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面临着改革的挑战,详细了解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掌握程度,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教学、调整教学内容等。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云,李建芳.职业院校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中的困惑和变革[J].教育教学论坛.(6):188-190.

[2]陈琨.大数据与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29-130

[3]刘钰慧.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通讯世界2017(10):284-285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 创新 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 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与专科、本科院校是有较大区别的,前者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后者是侧重理论学习或研究。所以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专科、本科院校是有本质区别的。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共同探析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如何有效开展、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共同探讨64节课程教学目标。以计算机公共教研室为单位,共同探讨64节课程的精品内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四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排版、excel电子表格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重点在第二和第三部分,那么在课程安排时对这两部分要有所侧重。课时量可作如下安排:计算机基础知识(4节)、word排版(28节)、excel电子表格制作(28节)、PowerPoint演示方稿制作(4节)。

(2)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机房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教师在服务器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平台可对学生电脑进行有效控制,也就便于教师在服务器上操作时,学生可在自己电脑上看得很清楚,很容易掌握教师所教的操作技巧,同时可让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对着自己电脑把教师所讲的内容拍摄下来供学习之用。当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实行分段式教学,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操作,要明确这次教学的目标并告知学生每次要把教师所教的内容重新做一遍并以作业形式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平台上传到服务器,教师通过学生所上传过来的作业能清楚的知道学生对知识点是否已掌握。

2全面建立学习型网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建立学习型网站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通过网站可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网站要实现学习、模拟考试、真题考试等基本功能。以教研室为单位认真加强网站的基本建设。要把教学目标、计划、授课视频等基本内容上传到网站并做到及时更新。

3实行教考分离,可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所谓教考分离,就是把教学和考试分开,授课教师不参与所授课程的期终考试,包括出题、监考、评卷、登分和质量分析。强调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制定考核大纲,建立一套包括试题库、自动命题、阅卷、评分、考试分析、成绩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管理系统。

(2)教师根据64节课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考核范围认真组织教学,要把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教到位,教透,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3)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训练外,可进入网站进行业余学习,模拟考试等,这样能有效弥补课堂的不足。当然,对于不认真学习、考试又不及格或没有过关的学生实行补考机制,考的好的学生要有奖励。对于班级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授课教师要进行相应处罚,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方可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4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

(1)明确学习目标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一般安排在新学期。作为教师,特别是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一定要上好第一堂,讲清楚计算机的重要性,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一定要让学生清楚知道计算机是今后一种常用工具,不懂计算机将会是21世纪新的文盲。也可鼓励学生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考证促学习,还可从专升本考试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计算机。

(2)明确課堂纪律

在第一堂课上还有一点很重要,也就是明确课堂纪律,严明的课堂纪律是维护教学秩序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学生不能迟到(迟到三次算一次旷课,迟到二十分钟算一次旷课)、不准旷课(旷三次以上补考)、不能随便走动,不准用手机(发现一次扣平时分5分),不准睡觉(发现一次扣平时分5分,扣分最高者评为班上的“特困生,即特别困乏的学生”)。上机训练严格按照学号来安排座位,有问题请举手,下机请关机等。

(3)明确考核方式

一般来说一门学科成绩是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按比例组成的。那么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就要跟学生明确一下这门学科成绩怎么计算的。比如计算机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终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平时测试、作业及课堂学风等组成。可采用星级逐进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在星级逐进制中提到了坐前三排每次可得一个星星,三个星星变为一个月亮,三个月亮变为太阳,获太阳的学生平时成绩可达95分以上,获一个星星平时成绩加5分。还可以通过产生学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本人先讲操作,然后通过某种方法产生一个学号让学生到服务器上来操作。这种方法实施后,学生上课好认真,几乎没有睡觉的,也不敢睡觉担心会抽到自己,所以课堂学风及教学质量有了大大提高。

教学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不断地去探索总结,才能得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4篇

一、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背景

公共计算机课程是我国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信息类必修课程, 其开设目的主要是为培养各专业大学生的信息处理及应用能力。目前, 地方本科高校通常针对文理专业的不同需要, 选用两套不同的教学内容。文科类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 通常选用高级办公自动化作为授课内容, 该课程实用性强, 能够满足文科不同专业学生对信息处理技能的基本需要, 根据课后对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的授课内容满意度较高。相较于文科专业学生对文字处理的需求而言, 工科学生更需要了解、掌握各类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知识, 因此, 目前工科专业所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 通常选用C程序设计作为授课内容。然而, 在对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由于缺乏后续课程支撑, 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在本专业后续学习中运用程度较低, 导致不少学生认为公共计算机课程对本专业学习帮助不大, 缺乏学习兴趣与动力。经过对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调查后发现, 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宁波工程学院作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 其培养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十分鲜明。学校为切实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 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研究。在一项旨在突出为“卓越计划”各专业服务为目的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中, 课题组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工科专业学生认为, 目前的授课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意义不大, 对以后的专业学习也没有太大帮助。笔者认为,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于目前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在其授课内容上没有体现出工科专业的实际需要, 片面强调编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思维和技能。

二、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及调查

目前, 针对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 有不少高校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2]。C语言作为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其有着良好的语法兼容性, 掌握C程序设计后, 学生能够非常容易地继续学习C++、C#、JAVA、PHP等各种C类语言, 为日后进行知识扩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 C语言作为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 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知识。其丰富实用的函数功能, 则为训练学生掌握大型任务的分解能力和思想, 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和简便的操作。然而, 尽管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非常适合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信息化知识, 但是, 本次调查显示, 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 并且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本专业后续学习意义不大。部分调查数据如下。

本次调查对象为宁波工程学院首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化学工程2009级学生, 该批学生于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修完公共计算机课程。调查样本共193份, 其中有效样本186份。

1.在统计修完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对所授知识的后续使用情况时, 选择“频繁用到”一项的仅有5人, 占2.69%;“经常用到”有13人, 占6.99%;“很少用到”多达136人, 占73.12%;“完全不用”的有32人, 占17.20%。

2.在对本课程是否对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有所帮助的调查选项中, 认为“完全没有帮助”的有9人, 占4.84%;认为“帮助不大”的有64人, 占34.41%;选择“有些帮助”的61人, 占32.79%;“比较有帮助”的43人, 占23.12%;认为“很有帮助”的仅9人, 占4.84%。

3.对于大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电子期刊库使用情况统计中, 96人选择“从未使用”过任何电子期刊库, 占样本数的51.61%;68人选择“偶尔使用”, 占36.56%;仅16人选择“经常使用”, 占8.60%;能够“熟练使用”的只有6人, 占总数的3.23%。

4.在对信息素养含义是否有基本了解这一问题上, 仅27位学生选择“了解”, 占14.52%, 159人选择“不了解”, 占85.48%。

5.在对工程素养含义是否有基本了解的问题上, 仅24人选择“了解”, 占总数的12.90%;选择“不了解”的有162人, 占总数的87.10%。

从上述调查数据分析可知, 多达90.32%的学生认为公共计算机课程所授知识在后续课程中很少被用到, 只有不到10%的学生因从事网页开发或软件编程等类工作, 才会经常用到本课程所授知识。72.04%的学生在“本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否有帮助”的选项中, 选择“帮助不大”、“有些帮助”或“完全没有帮助”, 从这项调查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认可的, 认为本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对于本科生而言, 电子期刊库的使用标志着其对专业文献、信息的获取能力, 在本次调查中, 能够“熟练使用”或“经常使用”电子期刊库的学生不足一成, 更多的学生“从未使用”或仅仅“偶尔使用”。但是, 由于部分专业开设有文献检索课程, 能够熟练使用电子期刊库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对“信息素养”、“工程素养”等重要知识、概念有所了解的学生不足两成。

通过本次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工科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公共计算机课程当前所授知识的使用率较低, 而对“信息获取”、“信息素养”和“工程素养”等一些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严重不足。如果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不能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之中, 则很难实现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服务的培养目标。

三、原因分析

在对修完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工科专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进行的多次座谈调查后,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 缺乏后续课程支撑, 课程相对独立

目前, 针对工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以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主要授课内容的公共计算机课程,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通常缺乏后续课程支撑, 课程相对孤立。绝大多数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在后续课程中将不再开设编程、软件开发等相关的课程, 这就直接导致C语言程序设计所授知识在后续课程中基本上得不到运用。在本次调查中, 不少学生反映公共计算机课程对专业课程学习帮助不大,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二) 教学内容、计划与计算机专业区别不大

目前, 公共计算机课程所讲授的C程序设计, 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授课进度安排上, 与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C程序设计区别不大。而这两门课程所针对的授课对象、教学目的却有着天壤之别。以指针为例, 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 熟练掌握指针知识对后续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意义重大, 而且在很多软件开发中, 指针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然而, 对于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而言, 指针仅仅是一种编程工具, 学好指针需要花费较大代价, 而实际使用意义却不大。针对工科非计算机不同专业的特点, 重新修改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授课进度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三) 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较困难

目前, 公共计算机课程在授课时所使用到的例题和课后布置的练习题也体现出计算机专业特征, 这导致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很难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将课程所授内容与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果能够在设计授课用例和课后习题时, 更多地体现出相关专业的自身特点,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如何将C程序设计运用到本专业简单问题的解决中, 那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将十分有利。将公共计算机授课内容融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 突出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将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由上述分析可知, 目前, 工科非计算机各专业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 由于授课内容过多参照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安排和设计, 使得本课程过于突出编程能力的培训, 没有体现出为工科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的专业特点, 同时也忽视了对相关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地方高校一年级新生普遍缺乏系统的工程素养和信息素养知识基础的现状, 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诸多不便, 同时也对大力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当不利。因此, 现在迫切需要通过对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改革, 实现以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工具, 以培养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工程素养为目标, 使修完本课程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工程任务分解能力、工程调试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为后续的工科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工程和信息基础。

四、为“卓越计划”服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在进行“卓越计划”相关专业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时, 首先必须明确, 以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公共计算机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 对纳入“卓越计划”的相关工科专业是合适的。C语言作为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各行业的、高效的结构化编程语言, 能够对工科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工程任务分解能力、工程调试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而这些能力的具备将对工科专业的后续学习起到积极支撑作用。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 其教学目标并非要将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进行软件开发、设计的程序员, 之所以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 是因为利用C语言这一种良好的工具, 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和信息素养, 熟练掌握基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能力, 为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必须对现行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部分修改, 使其所讲授的知识更符合“卓越计划”工科非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教学需要。

(一) 需要增加或强化的课程内容

1. 信息搜索与获取能力的培养。

尽管大多数高校新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搜索能力, 但是, 鉴于信息获取的复杂性, 该部分内容仍有必要作为一种知识增强, 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信息搜索技能。

2. 专业文献查阅能力的培养。

对于本科生而言, 专业文献的查阅能力是一项基本要求, 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非常重要。

3. 工程调试思想的培养。

在目前的授课过程中, 调试的讲解仅仅是针对排除程序错误进行的。其实, 调试思想广泛存在于各类工程实施之中, 通过本课程向学生灌输基本工程调试思想, 能够非常好地体现为“卓越计划”服务的教学目标。

4. 工程任务分解思想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 函数作为核心知识点一直是本课程的重点。但是, 在讲授时, 几乎没有提及函数所体现出来的工程任务分解思想, 因此, 增强函数的应用培养, 对实现“卓越计划”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需要删除或减少的课程内容

1. 指针。

指针内容是计算机专业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指针及其运用本身是内存数据操作的一种技巧, 其思想和技能只用于程序设计工作中,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 花费相当多时间和精力掌握的指针知识, 换来的却是在后续课程中可能再也用不到。

2. 文件。

文件操作只有在实现具体的应用程序设计时才需要使用到, 对于以C语言作为工具, 以培养学生基本信息、工程素养为目的的工科教学, 则完全可以将文件操作知识剔除。

3. 基本算法知识。

在完成程序设计工作时, 算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是, 对于不以培养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的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 算法知识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三) 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

在设计授课用例、上机实验及课后练习时, 应重点体现出相关专业特色, 尽可能减少使用为培养和训练学生专业编程能力而设计的例题。例如, 在讲授多重循环知识点时, 很多教材都用到排序问题求解。排序是C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此为例, 可以在这两门课程之间起到很好的前后衔接作用。但是, 对于绝大多数不会再开设“数据结构”课程的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 这类例题不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而且在后续的课程中也很难被应用到。因此, 根据相关专业的不同, 设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授课用例、上机实验和课后练习, 不但能够使公共计算机真正成为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融入到相关专业教学体系中, 而且能够培养、指导学生在解决专业问题时主动运用公共计算机课程所授知识, 避免学生产生所学知识运用不到的误解。

本次教学改革选取化学工程专业2010级作为试点, 即首批“卓越计划”专业学生。课后调查数据显示, 经过教学改革后, 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有了普遍的提高, 认为课程内容难度有所降低, 内容更为实用。相关教学内容在后续课程中的使用情况, 还有待进一步统计、分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大改革, 其意义不言自明。公共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涉及面极为广泛的全校性公共课程, 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众多“卓越计划”专业。针对“卓越计划”专业特点, 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使之更加突出, 贴合“卓越计划”相关专业的需要, 显得十分必要。

摘要:在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的背景下, 公共计算机课程如何实现服务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为不同工科专业培养具备较强信息应用能力的学生, 是当前入选“卓越计划”的高校所面临的一个亟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 在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公共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以服务于“卓越计划”相关专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卓越计划”,地方院校,教学改革,公共计算机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7) .

公共课程准备任务 第5篇

(2014年5月)

(一)教学文件档案资料整理★

1.所开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或纸质版)。

2.使用的理论课教材,实验指导教材、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3.教师的教案、讲稿(原始材料)。

4.学生作业、实验报告等(原始材料)。

5.考试、考查试卷,成绩单,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情况(原始材料)。

6.接受评教意见后的教学反思及其改进情况小结(纸质)。

7.教研室或实验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纸质)。

8.教研室或实验中心的教研和学术活动记录本,预讲预做记录本,教师听课本,行政会议记录本等(原始材料)。

(二)描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情况(纸质)

1.描述教学内容中的整合性内容(如有,请举例说明;如无,则忽略)。

2.描述教学内容中源自科研的内容(如有,请举例说明;如无,则忽略)。

3.描述在近5年完成更新的教学内容,列出更新的章或节或知识点。

4.描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与做法。★

(三)描述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的改进应用情况★

1.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纸质)

2.描述教师对PBLCBLTBL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运用情况,举例说明,并准备相应的教案与讲稿资料。(纸质版和原始材料,下同)

3.描述教师对小班教学、分级分班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试行情况,举例说明。

4.描述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方法的学习、运用情况,举例说明。

5.描述对考试命题、阅卷、试卷分析、考试结果分析反馈与应用等情况。

6.描述教师应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情况以及将自身获得的各级精品课程等教学内容转化为网络资源的情况,举例说明。

(四)统计汇总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情况★

2009年以来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培训情况,教师承担学习培训讲座或报告情况(含教学和科研)(提供统计汇总表)。

(五)清理教学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

1.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新开课程预讲试讲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2.教研室学术活动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教师参加学院、全校或省内外教学经验研讨交流情况。(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六)清理教研、科研情况

1.2009年以来获得的教研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比赛获奖,发表的教研论文,主编参编的教材、著作(提供统计汇总表)。

2.总结教师吸纳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情况,举例说明。(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3.2009年以来教师获得的科研课题与成果情况(提供统计汇总表)。

(七)清理学生工作开展情况

1.总结教师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提供有关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的帮助、支持情况,举例说明。(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2.总结教师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中担任的任务及其完成情况。(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3.总结教师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社团活动提供帮助、支持情况,举例说明。(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八)总结本科生公共课程教学特色

1.如何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公共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如何处理课时调整与保持学科内容系统性的关系。

2.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如何适应临床医学专业人数很多的现实情况,巩固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并适当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效果如何。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6篇

关键词: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 专业特色 建设研究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课程开设情况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各个专业中开设,由于开设的专业多,涉及的内容广,为了教学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很多院校都设置了一致的教学内容、考试标准。这种做法表面上来看,教学规范、统一,实际上却带来了许多的弊端。由于教学内容统一,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不能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就业的需求,教学方向不明确,往往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该课程。即使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不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2.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通常讲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内容比较浅显,在课程内容上通常设置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本编辑、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这些内容虽然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工作需求,但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没有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授课,学生通常得不到专门的训练和强化,往往泛泛地学习之后实现不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3.教师情况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通常都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而这些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师眼中过于简单,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课程重视不够,讲授内容不够细致、系统,操作过程往往容易过快,学生上课时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二、高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许多学生在幼儿园、小学时期就开始接受计算机的相关教学,到大学阶段,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许多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中常用的操作。所以,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学生在心理上已经认为自己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课程上往往表现出不认真听讲,不愿意上机操作练习,实际情况是虽然学生在之前接受过计算机相关的教育,但由于中小学时期受到升学的压力和影响,他们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是碎片化、零散的,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支撑,往往不知所措,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融会贯通,不能掌握操作规律和原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往往零基础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取得的成绩更理想,一些自认为自己已经会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成绩却不高。

三、各专业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分析

结合辽宁政法职业学院各专业开设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开设的26个专业中,大致可以分为司法类、文秘类、会计类、信息类、公共事务类、食药监类六大类,由于各专业类别不同,在开设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讲授的侧重点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我们对学院六大类专业各选取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情况,得出如下图所示的数据:

四、基于专业特色的课程建设意见

1.设置一定的工作情景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各专业学生在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时,虽然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操作过程,但是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往往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联想不到实际的工作需要。因此,我们在每一次课程讲授之前,给学生模拟一定的工作情景,布置一些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中带着这些工作任务完成学习,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虽然学会了相关知识,却不知目的、不会应用、不知所措的问题。例如在讲授word文本编辑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职场情景:“中秋节即将来临,总经理让我打印一份中秋节放假通知并下发到各个部门,这是锻炼Word公文排版的好机会,我要好好完成。”有了这样的工作情景,学生就可以清楚地明白为什么要学习Word文本编辑,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有怎样的应用。

2.设置典型的工作案例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通常都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案例,统一的练习,缺乏针对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内容时,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补充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典型工作案例,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为今后工作奠定结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例如文秘类专业在讲授Excel表格制作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员工基本信息表等典型的工作案例;如会计类专业,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员工工资表等典型的工作案例,这样就可以将统一的知识内容融入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3.增加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可以遇见许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设计环节根据具体的学时安排,可以针对某一章的内容设计一个任务,也可以针对本门课程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任务。课程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把知识范围拓展到工作环节中,同时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积累的局限性,把工作经验很好地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课程设计环节十分重要,但课程设计实施过程有一定的条件约束,比如师资力量,教师有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课程设计?实训室等硬件条件是否允许?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学时是否够用?这些都是设置课程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4.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为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工作能力,在课程完成后,除了必要的期末考试,引导学生参加一些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适合高职学生的级别为二级,在二级考试中有针对MS Office高级应用模块;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新职业国家考试,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考试方法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程序完成具体的作业任务,重在考核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其中办公应用模块特别适合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通过考试,学生可以获取相应的等级证书,不仅能够证实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为这些考试相对比较成熟,考试系统和题库比较完善,社会认可度高,教学内容好把握,考试通过率也相对较高,考试组织实施也很方便,所以适合学生参加,通过参加考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结语

浅析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 第7篇

1 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问题

1.1 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民办高校作为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开设, 一般采取两个班合班上课。第一学期主要为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 包含Office系列软件、window XP系统、网络和Internet应用及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第二学期为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应的程序设计课。学生在大二至大四期间几乎不再开设计算机相关类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没有可持续性。

1.2 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在我国, 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远远低于公办院校, 民办高校学生生源普遍分数比较低。而且民办高校一般面向全国招生, 由于我国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及高中阶段接受教育的不同, 促使同一届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有一定差异, 这也为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带来难度.课程难了, 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 课程简单了, 对于有基础的学生上课几乎不听课堂秩序不好控制。

1.2.2 教材不符合民办高校教学

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起点不如公办高校, 而现在多数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用的是公办院校学生的教材, 缺少具有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教材。

1.2.3 师资力量薄弱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一般由自有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人员流动量大。专任教师队伍里新毕业研究生和公办高校退休被返聘教师占有较大比例, 新入职教师职称低、经验少, 不好把握教学难易度。而外聘教师上完课就走, 不能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2.4 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虽然各民办高校都相应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但是部分授课教师只是把传统的“黑板+粉笔”授课方式转化为“PPT+投影仪”形式, 依旧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老师讲的声情并茂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或摆弄手机聊QQ、聊微博。

2 加强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措施

2.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简称上机实验, 实验内容比较注重验证教科书上的例题、课后习题, 只是对理论教学进行巩固。在现在的计算机实验课上要减少验证性操作、增加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作品形式进行课程布置实验教学, 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把握, 通过作品可以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目标。

2.2 丰富教学手段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怎样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手段, 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先进的科技进行紧密联系, 进而达到丰富教学手段的效果。本文总结了丰富教学手段要注意以下两点:

2.2.1 摆脱传统教学方式, 动手实践能力传授要高于理论知识传授。

现阶段在民办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仍是以讲授知识为主, 忽视了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使教学显得平淡、枯燥、缺乏新鲜感, 这样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因此, 老师要采取以教学生手动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 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类困难, 更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2.2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布置学习方向与目标, 学生自主发挥并将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这样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解更加透彻。

2.3 加强专业教师素质建设

民办高校要保障教学资金充足, 这样有可能避免教师更换的频率, 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合理。民办高校的计算机教学队伍要紧跟业界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更新换代速度要快。另外教师要参加各类省市级、校级科研项目, 让教师在科研项目中开展教学、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2.4 考核方法多元化

考试是教学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考试中以卷面考试为主, 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要将考试进行多元化, 例如以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方式, 在考核过程中能提高同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以教评结合方式考核, 能够使师生间关系更加协调。

2.5 教材选择

选择好的教材是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保证, 而选择教材的条件是:所学必为所用;内容新颖、章节连贯、安排合理、逻辑性强。编写符合民办高校类学生特点的计算机教材, 能够使计算机教学效果更好。

3 结束语

民办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大纲。能够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尤锋.民办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问题探究[J].华章, 2012.29

[2]杨艳华, 郑立平.网络环境下的民办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科教文化

[3]阳慧岚.民办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方法与手段[J].中国校外教育, 2009.08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8篇

1 网络考试系统的功能

考试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2],实际考试的全过程在各个考点的局域网上进行,学生只需要使用IE浏览器登陆到考试界面[1]。题库管理、考生报名、试卷生成、试卷评判、成绩统计等功能则在考试系统服务器上进行。考试系统服务器主要负责系统中题库管理、组卷管理、考生报名信息和后期的判卷及成绩统计等工作。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网络考试系统按功能可以划分为6个子系统:题库制作系统,试卷定义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和查卷系统。

1.1 题库制作系统

题库制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试题分类,题库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等维护工作以及试题的统计和审核工作。

题库制作系统应用灵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多个题库、多个科目,进行试题的扩展、完善。添加试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录入试题,也可以将试题以文件或库的形式批量导入,内置的评分规则实现了操作题的制作,题库中的试题可以灵活的进行分离与组合。

1.2 试卷定义系统

试卷定义系统能够根据考试对试卷的要求自动生成试卷模板。

试卷模板是某一套试题的出题标准,不是试题的集合而是试卷中各个试题所在的知识点的集合。试题模板包括考试时间,试卷总分,题目总数,以及每章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以及题型和题目数。所在的生成试卷程序就根据试卷模板中知识点的集合,在所有对应的试题库中生成一套套试题内容不同,所考知识点相同、试卷的难度程度相同的试题。从而将试卷的重复率降到最低。

以2007级计算机文化基础期中考试为例,所使用的试卷模板信息如表1,表2。

1.3 考试管理系统

考试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考生信息,生成试卷,向客户端随机分配试卷并且在考试结束后回收考点的答题信息到考试服务器。

考试管理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试卷的生成,同以往传统的考试方式相比,网络考试系统的优势是可以按照试卷定义系统定义的试题模板从试题库中快速组织出多份完全符合考试要求的试卷。这些试卷具有相同的试题数量,类似的难易程度和知识点分布状况,但题目本身或题目在试卷中的排列顺序又各不相同。这一点是人工组卷难以实现的,体现出了考试系统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1.4 成绩管理系统

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试卷评判,对成绩汇总统计和分析,及导出打印成绩。

通过成绩处理系统,可以生成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表,成绩排名表,单科成绩得分分布情况表,考试情况分析表,每一小题学生得分情况分析表等多种统计表格,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利的数据。

1.5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远程控制、维护和服务功能。利用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考生身份的验证,并在考试过程中对整个考试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

考生身份验证是为了确保考试科目和考生信息的正确性,同时也防止作弊事件的发生。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有交头接耳或其它作弊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给学生发出警告信息,甚至终止他的考试。当遇到计算机意外死机使考试中断时,通过二次登录口令,允许重新登录考生考试,原有答题信息均有记录。

1.6 查卷系统

通过查卷系统,对学生的考试的数据可以进行翻查,能了解考试各题目的得分情况,并且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网络考试系统的特点

2.1 技术特点

网络考试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借助Sql Server 2000大型数据库和先进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实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考试[3]。系统从整体上划分为客户端浏览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三个层次。当用户使用IE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应用服务器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通过ODBC接口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完成数据库的操作,最后生成HTML页面返回客户端显示[4]。由于ASP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再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客户端,因而程序不会泄露,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又因为考试系统采用了Web+服务器这种“瘦客户”方式,降低了客户端软件要求,只需要安装Windows2000/XP和IE6.0浏览器就可以实现信息的访问,同时所有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因而系统的修改、升级等维护均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不需要任何修改,系统的维护比较简单。

2.2 功能特点

网络考试系统具有强大的题库管理功能,不同科目,不同题型,不同知识点的题目以试题编号作为唯一标识有条不紊地存放在系统数据库中。获得管理员授权的用户均可以参加题库的维护工作,增删或修改有关题目。另外,题库中的题目只有在通过工作人员的审核后才被允许抽取到试卷中,避免了错题或不严谨题目进入考场的可能。

考试系统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在屏幕右侧的树型目录显示试卷题目列表,已经答和未答的题目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以示区别。学生可以自由调整答题顺序,考试结束前对答过的题目也可以进行更改。此外,对于计算机类学科的考试,还鼓励学生学以至用,不死记硬背软件的使用方法,真正做到一边使用软件,一边完成试卷,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考试系统具有详细的成绩统计功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在考试系统中采用了大量的安全技术,例如,禁止刷新,禁止查看源代码,禁止右键复制,同一用户不能随意多次登陆等等。

3 考试方式改革对教学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我院逐步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考试模式由传统的考试模式转变为网络考试模式,考试的科目已经由最初的一门增加到现在三门,已经2000多名学生通过网络考试系统进行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基本了解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也深入研究了考试系统的运行过程,并能够利用题库制作系统自主设计练习题提供学生练习。考试系统对我中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产生了深入了影响,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好评,应该称得上是很成功的改革。

1)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编制题库并在学生实验课进行充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批改不再用传统的方式批改作用,使考核及评价更加公平、合理、准确。

考试服务器提供两种登陆模式,使用模拟用户登陆考试系统后,学生就可以用于平时赖宁西,学生做完题后,可以通过评析界面了解做题情况,而使用管理用户登陆考试服务器则作为考试使用,不提供评析界面。作为基础的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上重复不断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另外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自主选择练习的内容及难度。

2)考试系统可以根据知识点随机抽题,在考试中即避免了学生作弊行为,也真正考核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3)考试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动生成考试模板,将各科目的试题根据不同的分值策略,利用树形知识目录,动态生成电子版试卷供学生进行无纸化考试。

4)系统的成绩处理功能,可以生成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表,成绩排名表,单科成绩得分情况分析表,单个成绩分析情况表,考试情况分析表,每一小题学生得分情况分析表等多种统计表格,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教师做试卷分析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5)可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网络考试。目前我们正在尝试本校区和北校区,两个校区通过互联网共享考试服务器,实现远程网络考试,节省考试成本。

4 结束语

总之,网络考试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试卷的批改,成绩的发布和统计都实现了自动化,是考试更加公平,准确,合理[5]。网络考试模式取代传统考试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武茜,史岳鹏.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348.

[2]贾佳,郝洪明.ASP与SQL Server网站架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7.

[3]殷桃.对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J].电脑学习,2007,(6):39.

[4]王国荣.Active Server Pages&数据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10-115.

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 第9篇

随着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 普通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出台, 计算机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需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全面转型。还有很多教学法, 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实践当中, 它的有效而合理的应用将有助于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变革。

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常用的一些方法如: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教学科研法、研讨交流法等。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兼有基础文化课程, 强调用计算机, 而不是学计算机, 以计算机为工具, 与其他学科整合在一起, 起到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教育专家们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极其重要, 计算机工具论———学会应用计算机———成为课程的主导思想。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能力既是“计算机文化”又是计算机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从而可以认识到“计算机文化”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在我国公共计算机课程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是在1982年, 随着各行各业的计算机使用的普及, 在高等教育教学的基础教学中都已经开设了公共的计算机课程, 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生应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自动化和处理专业领域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各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这是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用于教学的内容逐渐广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 要教好计算机, 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各高校已经开设公共计算机必修课, 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 研究教法, 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材,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巩固和扩大已取得的成果。适当的扩大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训练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 要充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

当前非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一, 知识面太窄。有的学校只开设一门语言课,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对计算机系统全面了解, 对计算机应用知识掌握不够。第二, 对计算机发展中的新技术知之甚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 而授课内容还停留在常用的应用软件上, 许多学生对计算机发展中的新技术知之甚少。第三, 动手能力普遍较弱。许多学生还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甚至有的学生还不会使用常用软件, 汉字输入速度非常慢。

为培养本专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服务的。它既要求学生要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各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分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 只要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就应接受这个层次教育, 它是面向所有大学生。这个层次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 该层次的基本要求是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或用数据库语言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个层次主要面向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 这个层次的教育主要是为理工科应用类专业大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中的问题打基础, 是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这个层次主要是针对机电类、建工类专业的学生。

为了达到三个不同层次教育, 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应区别于社会上的职业培养;二是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三是程序设计, 这是计算机应用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教育思想对计算机教学的一个强烈映射, 要求教学过程具有如下特征:贴近生活:突出体现在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 在“真实”的情况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包括两种可能, 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教学, 二是将计算机应用于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实质在于连接学生的已有经验, 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两种“贴近”方式。

探究学习:指教学过程要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 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 在探讨过程中培养能力。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 给学生以帮助并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而不是滔滔不绝和面面具到地讲授和演示。

因材施教:指教学过程要从一刀切和整齐划一向因材施教转变, 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特色发展。特别的, 由于受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历史制约, 计算机教育一直就存在“零起点”的问题, 地区与地区之间, 学校与学校之间, 即便在同一个学校的每个班级内部, 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起点水平也存在极大的差异, 导致从“零”开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零起点”问题将逐渐化解, 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仍将客观存在, 需要我们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 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 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 组织学生讨论、合作, 但这都应不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 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在问题解决中, 学习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 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 并查阅有关的资料, 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 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 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而在此过程中, 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 老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不同的问题或任务,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 解决问题, 以便深层次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的任务相结合,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 从而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内容, 并且通过任务来举一反三,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将能力和性格定义为“在活动中反映出的个性倾向”, 也就是说只有在活动中能力才能表现出来, 才能获得提高, 获得培养。如何组织活动?在教学中, 提出具体的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去学习, 从而使能力得以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必须使学生接触实际, 而任务是真实的, 完成任务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因为任务是具有开放性的, 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因此, 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这样可使得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容易灵活地扩展自己计算机知识范围, 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计算机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当前, 公共计算机课程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现就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希望对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共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佚名.发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N].光明日报, 2000 (6) .

[2]关心.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 2006.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10篇

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计算机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高校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并实行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这是高校计算机教学普及并推动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如何结合军事院校的实际情况,融合计算机最新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尤为重要。

2 课程分析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2000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Power 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知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本知识等。该门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让其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以适应信息时代人才的需要。

2.1 课程特点

从计算机学科和近几年的学生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如下:

(1)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更新速度飞快。

(2)实践性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基础课意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脱离应用的教学毫无意义。

(3)要求有一定的教学条件。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性较强,对硬件要求较高,如需要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足够数量的机房等。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水平有高有低。

(5)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计算机不同于其它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且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

2.2 课程难点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

首先,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有关计算机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问题。这些抽象概念较为枯燥、难于理解;

其次,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数制之间的转换问题。转换方法中的知识点多,容易混淆,学生难于掌握;

最后是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操作性很强,操作步骤的繁琐让学生更易遗忘。

3 教学方法

3.1 抽象概念形象化

一般来说,概念是抽象的,是对事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已获得的知识,适时、确切地使用比喻是十分有效的形象记忆概念的教学手段。

按照教材上的定义,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分为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输出设备”用来把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为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师可以这样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相当于人的躯体,“软件”相当于人的思维,“中央处理器”相当于人的大脑。

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把它比喻成人脑的工作过程:例如,如果要计算“3+2=”这样一个数学式子,那么把大脑的工作过程细化来看,首先要通过人的眼睛或耳朵接收这个信息,眼睛或耳朵的功能就相当于“输入设备”的作用;这个信息会暂时存放在大脑里面,这就相当于“存储器”的作用;之后大脑会对“3+2”进行计算,得到结果“5”,这就相当于“运算器”的作用;同时“5”这个结果也会在“存储器”中暂时存放;大脑发出命令,整个工作过程都由神经中枢控制,这就相当于计算机中“控制器”的作用;最后再由“口”说出或“手”写出结果,这个过程就是“输出设备”的作用了。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可以对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等抽象概念有更加直观、透彻的理解。

3.2 激发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中,若能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实际应用,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学习对文档的排版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文字内容相同的2个文件:一个未排版,另一个用Word的各种技能排版出精美的效果,分别放映给学生看,学生一对比,便有了学习的欲望。又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件中加入一些动画效果,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觉得神奇,迫切想自己动手去做。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兴趣也就被激发了。

3.3 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今天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对于从事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课件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且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接受知识。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比如,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教学制作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Adobe Acrobat Reader Professional,Macromedia Authorware和Founder Author等。通常,较为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和Adobe Acrobat Reader Professional来完成,它们操作简单,比较容易上手;如果课件功能要求较为专业、复杂,则可以选择Macromedia Authorware和Founder Author。Authorware是功能强大、专业的Windows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软件。教师可以几乎不需要任何编程知识,就可以制作出功能强大、效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Founder Author(即方正奥思)是国内最优秀的多媒体开发软件之一,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有利于非机算计专业教师开发各类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 教师素质

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高校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建设与改革的关键。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和“角色创新”的问题,都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是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核心。

4.1 更新知识

计算机这一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终身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息。这样,在解答学生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比如,教学大纲中关于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是基于Microsoft Windows 2000,但是今天最新的操作系统已经是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学生在课余或课后可能会询问这些信息,所以只掌握书本上的教学信息根本无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

4.2 科研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所在。教师要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把理论有机地转化为创新实践。这样,将有助于教师把握教育教学的动态,明确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5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已经受到各专业院校的高度重视,普遍成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飞速,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本着“面向未来,面向前沿,面向学生,面向应用”的观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不断刷新,对这门课程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珍,周李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123-124.

[2]宋轶夫.论布卢姆教学思想的本质和局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5):28-29.

[3]王红军,迟津愉,石飞.高职计算机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9(7):38-39.

[4]姚辰松,张筱丹.谈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次分模块教学[J].

[5]宋掉,刘力,邹长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T-T教学模式与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2):254-256.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Computer Course Effectiv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Zhang Huaqi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skilled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ion,processing,Handli-

ng,express and exchan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or the core literacy.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use of information,development information,training and ability.Computer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to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l,emphasizing it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discipline,using a variety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optim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Keywords: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Information literacy

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应该培养以下几种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观念,信息协作能力。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学习者积极主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激发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他无限的求知欲望,他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才能完成这件事情,才会主动地去面对在完成这件事情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会主动去获取与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我们应当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前。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尽量挖掘选取一些能体现现实生活的操作性强的内容。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安排。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搞活课堂气氛,鼓励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改变教学模式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學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师只有实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意识,形成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利用、判断、处理和创造信息能力。

(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硬性的掌握课本上的所有内容。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大纲,通过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并且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顺序。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现状,支持并引导学生关注信息产业的发展,适时地介绍一些国际、国内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信息意识,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同时,我们要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校园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学科整合

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计算机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计算机学习,进而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工具为其它学科学习服务。计算机教师应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商讨合作教育事宜。计算机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便可为其在学习其它知识时发挥作用。例如,WORD的学习,如果单纯从计算机教材出发,学生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知道怎样打字、排版和打印后,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得到了发展,教学任务也可以算完成了。如果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上述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没有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转化为一种素质,还没有学会自觉运用计算机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在计算机学用结合的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稳定地提高。所以,WORD单元教学可以有机整合语文内容。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时,可以与美术知识整合。互联网使用增多,并非每个站点都是好的资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站的技术、目的、内容、拥有者(发起者)、实用功能、设计(美学)等方面去评价一个网站的精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看该站点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Internet网络的教学可以与政治,品德教育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奥尔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与资源、他人等的交互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查找资料,提高理论;会用工具书,达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两个层次,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能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并产生一种不满足感,更主动地学习,都是自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自学的基本途径。

总之,计算机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学习生活中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公共计算机课程 第12篇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编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即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2006)明确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它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比其它课程更为直接、更为深远的作用;本科培养计划中计算机基础是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实践,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对省内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通过对调研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一些想法,现通过该文加以阐述。

1 我国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1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体构架

为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良好发展,引导其向更加科学、更符合教学规律方向持续发展,教指委在白皮书中提出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如图1所示)。

“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1.2 程序设计课程与专业需求的结合存在不足

国内大多数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均直接或间接地依据教指委白皮书“1+X的课程设置方案”设置了相应课程。也有一些重点大学,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有C、C++、Java、VB、VFP、Fortran等课程。不同高校所开设程序设计课程的语种以及开设范围都会有所差异。多数高校会结合不同的专业需求,开设多门程序设计课程,也有些学校全校只开设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比如VB),还有少数高校仅把程序设计语言作为选修课。各校开设程序设计课程的总课时多者可达到90多课时;少则也有60多课时。

根据笔者对江苏省高校的调研,绝大多数高校都会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程序设计课程,不同的专业在选择程序设计课程时,理工类专业多选择C、VC++、JAVA,文科类多选择数据库技术,如SQL SERVER、ACCESS、VFP,医学类、农学类则多选择VB,也有部分理工科、文科类选择VB。

总体来看,多数院校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与专业需求的结合度不够。即便不同专业选择了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但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较少有与专业结合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质量,会用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这就使得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教学重点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展开。

过于强调等级考试通过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脱离。教学内容始终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展开,使教学内容单一化,难以体现程序设计课程与专业结合的应用性特征。这样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结合,忽视了对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解决本专业相关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

1.4 教学管理模式过于统一

多数高校对同一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管理采取“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测评”),这种方式虽然为教学的开展与考核带来了便利之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与专业需求结合不紧密,教学效果不明显,课程价值不高的弊端。

1.5 部分程序设计课程在技术上存在较严重的滞后性

当今市场主流程序设计技术是.Net平台上的开发技术以及Java技术,数据库的主流技术是SQL Server、Oracle和Access。而大多数高校却仍然在开设VB,较多的高校还在开设VFP。

随着程序设计课程在中学的逐步普及,江苏省内相当多数的中学开始学习VB程序设计,VB课程在高校继续开设似乎有重复学习之嫌,同时,在技术上VB也应该被真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VB.NET所取代。

而VFP在技术上则更加落后,微软已经宣布到2014年停止对它的技术支持。VFP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培养了大批的数据库爱好者,但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少,其自身技术上存在不足,已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美国公司对Visual FoxPro的采用也显著下降。即缺乏市场的支持,技术上又存在不足,最终导致Visual FoxPro未能被微软公司把它加入到目前的主流开发技术.NET的大家庭中。

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如果高校的教学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是让大学生去学习即将被市场淘汰的技术,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更加无法满足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性需求。

2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2.1 构建新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知识的不同需求,程序设计教学的语种及内容应该具有不同的选择与设置。根据教指委的白皮书建议,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对程序设计知识的不同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灵活性,同时兼顾实用性与先进性,具体划分如下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变革后的教学体系中必修课由1变2,但程序设计类科目增加,以体现程序设计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X部分增加更多的选修课,以满足不同专业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对新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上可采取分类对待,试点改革,积累经验,逐步展开的策略。

分类对待就是对工科类与非工科类专业区别对待。因为工科类专业对程序设计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仍以等级考试为教学重点,通过增加课时讲授与专业结合的综合实验项目,来兼顾等级考试与专业需求。非工科类专业对程序设计课程均以限选课形式出现,但仍属公共基础课程范畴,选修时必须全班整体选修,开课学期可放在大二上学期进行,其教学内容不再以等级考试为中心,而是以专业需求为导向。

试点改革就是选择部分专业试点开设一些新的(目前未开设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VB.NET、C#、Java、Access)。比如,根据校内调研,商学院会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认为,ACCESS数据库技术比VFP更贴近市场需求,目前单机版的会计软件基本采用AC-CESS数据库,网络版数据库基本采用SQL SERVER和ORACLE。学习ACCESS数据库既可以满足专业需求,又可兼顾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需求。因此,可考虑会计、市场营销专业改学ACCESS,并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又比如,机电工程学院的电器自动化专业,对.Net平台上的程序设计技术有需求,可考虑开设C#程序设计课程。

积累经验就是通过局部试点,积累教学资料、教学经验、培养教学师资队伍。同时,还可以通过把新增设的但短期内无法大面积开出的一些程序设计课程(如VB.NET、C#、C++、Java)作为公选课开设,从而为后期程序设计语言的更替做好准备。

逐步展开就是随着教学条件的成熟,结合等级考试语种的调整、高校程序设计教学新趋势、新动向等情况,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替代较老的语种。比如:待时机成熟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均开设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替换原来的VFP;VB课程用VB.NET加以替代,C用C++或C#加以替代。

近期,考虑到师资队伍人手以及教学经验、教学资料积累的不足,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设置的具体情况,当下的改革试点应该选择非工科类专业加以局部试点,同时对于那些对.Net平台程序设计技术有明确需求的工科类专业增设相应课程。

2.2 分类别制定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大纲

考虑到不同类别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需求程度的不同,在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时,要加以区别对待。

工科类专业需要通过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因此应该增加程序设计语言课时。考虑到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总课时增加比较困难的情况,在保持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减计算机基础(一级)课时,增加程序设计课时,并灵活安排课时分配,比如把增加的课时放在等级考试之间开展等级考试强化教学。在制定大纲时,分两个学期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仍然是一门课程,只是把一级削减的课时放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并放置在开课后的下一学期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开考前施行。而课程考试在前一个学期完成,考前强化学时不进行课程考核。同时,在开课学期增加课外自修机时,并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编程能力。

非工科类仍基本维持现有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可适当增加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比如引入与专业结合更紧密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改进教学效果。制定大纲时基本知识点以够用为准,不必围绕等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教材的选用或编写,也要更多考虑专业需求,而不再是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对接的程序设计教材。

2.3 实践教学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实践教学。各学科专业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善于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简言之,就是培养本科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行理论与实践课程相分离的课程设置模式将打破原有的实验附属于理论课程的模式,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并行又相互独立、相互联系,会有力促进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

在教学模式确立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尤其需要重视实践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原有理论课程和实验中提炼出来,既要保证与理论课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应增设与相关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符合的综合性应用内容,使实验课不再是对理论课内容的简单验证。

基于上述考虑,实践课程的独立设置,并不是将原有课程的课内实验内容的简单分离,而是要精心选择一些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独立设置教学大纲,独立考核,且考核方式采取上机考试、大型作业(大作业报告+分组答辩考查)、平时练习成绩综合评价机制,采取强调过程的考核机制,而非一次性的结果考核。对于大作业可采取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

考虑到实验大作业可能比较耗费机时,应该提供免费开放机房的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2.4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2.4.1 倡导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

美国高等教育一般非常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每门计算机课程的实验学时都不少于课程总学时的一半,而且实验、平时作业和测试要占课程成绩的70%,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更少!这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是面向过程的重能力教育,而非我们的应试教育!

为了时时监督整个教学过程的好坏,教学过程成绩构成环节与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即:学生作业、平时小测验(或提问表现)、期中考试、实验报告、期末考核等形成性考核环节。为掌控教学进度及学生问题所在,关键要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环节。常用提问/回答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要惧怕犯错误,借助此过程暴露学生思维的漏洞,当场讨论并予以纠正,使学生在思辨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这一面向过程的教学设计虽然给授课者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但对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2.4.2 改进教学方法

开展案例驱动或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效果。比如,VB的传统教学中,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VB的控件知识相脱节,而且对每个控件的各项功能还会非常详细地介绍,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过程中很盲目,前后知识不连贯,动手能力差,随之丧失学习兴趣。优化后可将书中知识点打散,把程序设计知识点与控件知识点融合在一起,通过编程案例来学习控件及语法知识的运用,最后再进行总结。再比如,程序设计课程的语言基础部分,内容多而枯燥,用时多效果差,同样可采取打散后分解到程序设计题目中加以讲解的方式进行。

2.4.3 创建自学模式

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方式如下:

1)规定必须完成的自修时机。由于一门课程的课时有限,无法承载很多教学内容与教学期望,因而为提高教学效果,需要为每位学生提供免费自修机时,为课外上机实践提供保证。在自修机时内,学生可以分组完成实践课程的大作业,也可以完成要求自主完成的验证实验,同时,平时小测验及期中考试均可安排在自修机时里进行。对于课外学生自修机时的实行,应该设立一定的考核机制,避免学生的逃课及作弊行为,真正发挥该措施的实际效果。这种自主上机的方式在很多高校都在施行,比如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2)网络资源。每门课程均应构建相应的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教师的多媒体教案、相关电子文档、配套的应用软件系统等学习资源。这种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缩短了教学时间,开辟了学生自学的天地。

也可以为每门课构建一个QQ群,由老师定期为群中提问做出解答,也便于群中同学相互之间交流。

3)辅导答疑。每学期制定辅导答疑时间表,给出每门课程的答疑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解决自己的疑问。

2.5 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

通过调研可知,许多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都已经采用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考试系统的使用可提高命题和评阅效率,从而为教学效果及时有效检查提供有力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推进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在引入自修机时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考试系统构建各学习阶段的测试卷,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利用自修机时完成每学期2次的平时测试(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前摸底测试),每次均应该由任课老师来巡视检查,避免出现冒名顶替现象。同时,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加强平时阶段性测试,通过自修机时加以完成。这种加强过程控制的方法既可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可为学生查漏补缺提供具体的方向。

2.6 师资队伍建设

2.6.1 各课程教师队伍构成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全校,学生众多,为确保教学质量必须保持现有计算机基础教学队伍的稳定并适度加强,同时应利用好信息技术学院和其它学院及部门可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力量。

对于需要过通过二级考试的工科类专业,安排专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优质师资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不必通过二级的非工科类但选修程序设计课程的专业,由于课程放置在专业限选课内,其师资来源可由三部分构成:计算机基础课程专职教师、选课学院具备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能力的教师、其它来源内外聘教师。考虑到非工科类专业程序设计课程开设的目标是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更好地为后继课程服务,各选课学院应该鼓励本院教师讲授程序设计课程,并加强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研究,并由信息技术学院指定的课程负责人,共同制定适合专业需求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比如,商学院各专业可在VFP或ACCESS课程中任选一门课程作为程序设计限选课程,并鼓励其专业教师提出授课申请,由信息技术学院课程负责人负责审核聘用。

对于目前暂时不能大面积开设的选修课(比如C#、VB.NET、JAVA、C++等),一旦有学院选修,则可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部3-4位老师负责一门课程加以建设,需要时也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教研室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

2.6.2 计算机基础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考虑到计算机行业的特点,对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学校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使他们能安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比如在年终考核方面应该更多考虑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做出的贡献,而不能要求该部门教师与其它部门教师一样完成相同的科研工作量。同时,要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便能够跟上飞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外,也要避免简单地把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从专业教学中分离出来的思路,只要分清教学的主次,让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能够讲授一门计算机专业课,对其自身的发展及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都是有益的,这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根据调研,有些高校目前就没有专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部门,而是整个计算机学院的教师都要可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且其通过率也不错。只要各项措施安排得当,教学效果也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也许目光放得更长远些,高校专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将最终消失,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将完全融入到与专业密切结合的各门专业课程中去,这也许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6.3 实验课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实验课程大多已经独立成课,因而要建设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并让他们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而不是仅仅进行实验设备的维护。要重视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使从事实验工作的教师以教学为荣,自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3 结束语

作为一所年轻的应用型本科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能简单模仿重点院校及办学历史悠久的一些老高校的办学特点,应该在吸取有益经验基础上办出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后发优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重点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所学的应用技术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使学生所学的实用技术在毕业时能够学用一致、学以致用。

作为一所市属院校,学校的未来将在南京战略指导下向前发展,而南京的未来将努力成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城和中国的软件名城,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南京的第一支柱产业。这些都需要每一位大学毕业生掌握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投身于南京的建设大潮。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方向为地方院校如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艺术插图下一篇:再生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