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沉醉不知归路

2024-07-24

读书·沉醉不知归路(精选3篇)

读书·沉醉不知归路 第1篇

书,我的冬日暖阳

记忆中的冬天并不寒冷。别误会,并不是我不畏严寒,只是因为有了好朋友——书相伴。见缝插针地在学校读了几十页书,终于,放学的铃声将我推进了书海。早就按捺不住的我,穿上厚重的冬衣,越过斑马线,来到了这条熟悉的羊肠小道。脚步渐渐放缓,眼睛只盯着那一行行令我心驰神往的文字。静静地读,静静地想,一页,两页,我贪婪地、不知疲倦地读着。尽管深知这种读书方式不可取,被老妈责骂过多次,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此时的我真希望这条路变得漫长。结冰的路面,堆积的残雪,我视而不见,目之所及的只有书中的情节。有时,我会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这本书是不是为我而写?我是不是为读书而活?想到这里时便自嘲地笑一下,谁也不知一路上我究竟这样笑了多少次。走着走着,一个跟头不小心摔倒,捡起书,拍掉书上的雪,跺了跺脚,眼睛又被书中那扣人心弦的情景所牵走。当英雄打破奴隶的枷锁时,我在心中欢欣鼓舞;当主人公取得属于自己的王者之剑时,我心潮澎湃。我甚至一不小心陷入幻想:想着主人公究竟会怎样生活下去,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会不会继续伸张正义。一不留神,又读了大半本书。在冰天雪地中,在寒风呼啸中,一个男孩儿就这样痴迷于书中,沉醉于书中,犹如怀抱冬日暖阳。

书,我的夏日清风

每天与书如影随形的我,数不清自己读过多少本书,只记得书架上的书换了一茬又一茬。每当读到感人肺腑的情节,总会潸然泪下;每当读到励志的故事,总爱与爸爸妈妈分享;每当读到优美的句段或喜欢的作家,恨不得把他的作品全拜读。

上学期,老师推荐了不少好书:《夏洛的网》、《乌丢丢的奇遇》、《小王子》、《草房子》等。而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曹文轩的作品。细腻的语言,优美的情境,把我一次次带到梦中的乐园。《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细米》,我是一本都没落下,一直看得自己也忍不住想写本书。这个学期,我又恋上了沈石溪的作品:《狼王梦》、《第七条猎狗》、《警犬拉拉》……我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狼王梦》中紫岚伟大而强烈的母爱深深地震撼了我;《第七条猎狗》中我被赤利的忠诚所感动,知恩图报的赤利不顾主人的嫌弃、冤枉,拼死相救。

母爱、父爱、养育恩、朋友情谊……这些曾在我们眼中头脑简单的动物,却似一个个具有灵魂的人在我的面前倾吐它们各自内心柔软的情感。我甚至可以触摸到它们的心跳,读懂它们微妙的眼神,与它们同呼吸,共命运。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位机智勇敢、重情重义的警犬拉拉,在几经波折、几多磨难中逐渐成长起来;有时又觉得自己好似就是那个开心的黑熊阿宝;可有时又仿佛跟随斑羚飞渡……我沉醉于书中,犹如拂面的夏日清风,忘了自我。

喜欢看书,喜欢品书,偶尔也会静心写写小诗,抒抒心境。没想到,第一篇处女作就发表在《今晨6点》上。心哪,随着老师的表扬漾起层层涟漪:只要有比赛,我就会全力以赴。烟台市环保征文比赛,我写的《特殊的节水比赛》荣获二等奖;烟台市大众网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比赛,我荣获三等奖。《看她七十二变》发表在《烟台广播电视报》上……读书,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成长:读书让我的心灵变得更加清澈,让我心怀感恩,让我变得更坚强。书,让我成为一名美德少年!

爱书,读书,享受,沉醉!

(指导教师:翟晓琳)

评委会意见:

沉醉不知归路 第2篇

啊,在这儿!漆黑的书脊,闪闪发亮的四个字《群星闪耀》。它像极了夜空的一颗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像一个饿了许久的人看见大餐一样,不由自主地跳进了书的海洋。

我一会儿和拜占庭皇帝一同守护城墙;一会儿与亨德尔见证奇迹的发生;一会儿跟斯科特上校一起去往神秘的南极;一会儿又痛心地看着在决定命运的一分钟拿破仑惨败滑铁卢,无可奈何地看着格鲁西率领着将士们慢慢远去……

在家里,我沉浸在《瓦尔登湖》,流连忘返。书房看,餐桌看,就连上厕所也在看。瓦尔登湖的叮咚流水声;梭罗的咔咔造房声;周围松鼠、百灵的歌唱声就像一支变幻莫测的曲子;湖面碧波荡漾,周围尽是参天大树,梭罗的精致房屋美不胜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瓦尔登湖,脚麻得犹如蚁啮却浑然不觉,只知阵阵书香扑鼻,全然不知身处“乌烟瘴气”的厕所。

“啪”,门被拧开。妈妈一脸的不悦:“又这样!”双目喷火,似乎又是一场暴雨。“这是最后一次,绝没有下次。”我赶紧乖巧的保证。其实,我的心里却盘算着下次怎么逃过妈妈鹰一样的眼睛。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书海深处。争读,争读,惹得妈妈愤怒。

读书·沉醉不知归路 第3篇

迷失童趣:“趣”的折射——“游戏”的精神

【案例一】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 (撷取课堂上老师的几个提问)

师:北风吹过, 发生了哪些变化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师:小鱼怕不怕北风呀?为什么呢?

师:小朋友, 你觉得小鱼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思考:

一年级课堂上这样的提问是不是很平常?很“语文”?是的, 这些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再平常不过了, 从语文的角度来看也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可再看看课堂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们, 他们坐得端端正正, 回答问题也很准确, 有读书, 有思考, 似乎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语文课堂有什么问题吗?似乎没有, 但课堂上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那就是——童趣!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怎么给我们老师用“语文”的方式一上就失去了童趣了呢?甚至连文章本身应该闪射的童趣都被遮蔽了。我们教师可以反问一下自己:一年级的语文课堂需要对课文内容这样分析吗?需要到最后“提升”出人物值得学习的品质吗?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吗?识字应该是低年级学生主要的任务, 有趣的文章应该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趣味中识字的一个凭借。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年龄、这样的课堂本来都应该是活泼生动的, 可为什么现在的低年级语文课堂因为有了“语文”两个字就变得死气沉沉了?大胆设想:如果课堂上老师即便什么都不讲, 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阅读, 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去读, 分角色进行朗读, 其效果也许并不比老师这样引导差。

早在1990年, 联合国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 人在童年时代拥有“从事与儿童年龄相适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正当权利。游戏精神就是儿童的精神, 它渗透、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全部过程。它携裹着原发性的生命动力, 承蒙着后天社会文化的熏染, 并以不断成长的姿态演绎出儿童生命与成长的历程, 即“游戏性”成为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可当下的语文课堂, 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堂, 很大程度地存在这种“童趣” (游戏精神) 的丧失, 课堂昏沉而无力, 内容呆滞而枯燥, 方法机械而刻板, 严重缺少“语文契合”,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具有小学生特有的童趣味, 我们更多地要反思: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有哪些?儿童的生命拔节点、精神成长点究竟在哪里?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 课堂才有可能从儿童生命的原点出发, 从儿童自由成长的需求出发。

淡视童心:“心”的坐标——“人格”的奠基

【案例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 (某一次青年教师赛课, 结尾处理)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邓小平爷爷的名字。 (生齐呼)

师:包含的真情不够, 再深情地呼唤一次。 (生声嘶力竭地、毫无情感地再次呼喊)

师:面对在大海中永生的邓爷爷, 你有哪些话对邓爷爷说呢?请敞开心扉说出来吧!

师:如果邓小平爷爷被评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在颁奖会上, 你会怎样为他写颁奖词呢?

思考:

只要是写名人、伟人的文章, 深情喊一喊他的名字似乎表达的就是怀念崇敬之情了, 说一说想要与他说的话, 似乎成了这样的课文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写颁奖词似乎是“提升对人物精神感悟”的创新手段了。发展到最后, 甚至对蔺相如、法布尔、王冕等也要说上两句, 仿佛已经成了一种格式, 似乎这样做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就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了。殊不知, 这样不分场合、不顾学生实际感受的做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矫情多了, 做作多了, 大话、假话、套话也就多了,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童心的误导甚至是伤害。

语文课的价值取向之一当然是要让孩子心灵感动。孩子不应当只是为了受教育才出生的, 把处于儿童期的学生一味当作学习工具来对待, 是对童年不该有的忽视和摧残。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是用语言文字、文中人物的情感呼唤学生的情感, 用教师的真情感染学生, 让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共振、同构, 这样, 儿童心灵感动就更有其重要意义, 对其人格的奠基与培养才是“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

遏制童思:“思”的指向——“自我”的舒展

【案例三】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笋》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 像嫩生生的娃娃”。

师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笋) :让我们来看看它!瞧, 它有浅褐色的外衣——这就是“浅褐色”哦!请个小朋友给它脱掉一件外衣吧!

师:你剥的时候, 觉得它的衣服怎么样?

生:很紧。

师:它把春笋裹得很紧, 那你得使点劲。好了, 老师再来把它的外衣一层层剥掉。

师 (拿出笔, 画上眼睛、嘴巴) :小朋友们看一看, 现在的春笋像什么?

生:嫩生生的娃娃!

思考:

这样的过程学生真正理解了吗?真正懂得“嫩生生的娃娃”的真正含义了吗?细细分析一下, 教师的所谓的“直观式”教学手段其实是挤占了儿童的思维空间, 限定了儿童的思维方向, 扼杀了孩子思维的“自我舒展”。成人往往会忽视对儿童思维方式的维护, 不讲场合地把自认为是科学、有现实意义的思维方式, 自觉不自觉地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过早地告别他们本应具有的童真面孔。要知道汉语是整体的、形象的、模糊的, 是有丰富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教师过分地剖析和演示, 会使儿童在成人式“理性”的思维指导下, 失去对语言的直觉, 失去思维的过程和想象的空间。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 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 他想飞上天空, 他要钻入蚁穴。”以成人的思维去框定孩子的自由思维, 对孩子的思维成长来说是一种僵化, 甚至是一种扼杀。尊重儿童的世界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口号, 尊重儿童的思维, 即便他们的思维是稚嫩的、可笑的, 但都应该积极保护, 有谁能肯定他们的这些稚嫩的思维将来不会结出丰富多彩的果实呢?

缺失童语:“语”的价值——“精神”的皈依

【案例四】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雨点》

“如果你是一滴小雨点, 你会去哪儿呢?”孩子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于是老师启发说:“如果我是一滴小雨点, 我会飘到草地上, 给小草浇水。”于是, 孩子们顺着老师的话议论开了“我会飘到池塘里, 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我会飘到小树上, 给小树洗澡”。这时,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觉得小雨点是老天爷的眼泪, 有一天, 他看到有些地方老不下雨, 很多人都渴死了, 于是, 老天爷就伤心地哭哇哭, 泪水救活了很多的人和庄稼……”老师接口打断了学生的话:“哦, 我听出来了, 你是说小雨点飘到一个地方, 救了许多人和庄稼, 是吗?说话要简洁些, 要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要求去说。”

思考:

显然, 这个孩子没有用老师暗示的“规范”性语言去回答, 这位孩子独特的言语表达, 让我们感受到了成人与儿童言语表达上的巨大差异。教师“规范性的语言”其实是僵化的、机械的、呆板的。而这位孩子的语言才是生成的、灵动的, 这样的“童言”恰恰是我们的课堂所需要的!遗憾的是, 教师不但没有肯定与表扬, 而是用“说话要简洁些, 要按照我们刚才说的要求去说”这样的否定评价, 孩子的个性语言被强行修剪、灵性被窒息与禁锢, 在这样的成人话语霸权下, 儿童只能简单地去模仿、挪用成人的话语, 久而久之, 孩子的天性就荡然无存了, 一个个成了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只会说套话、假话的“小大人”, 造成可悲的“儿童失语”现象。

上一篇:企业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下一篇:计划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