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2024-06-06

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精选7篇)

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第1篇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 长期处于代表名额不足 (underrepresented) 的行列。根据联合国秘书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在联合国秘书处就职的工作人员共有41, 237人, 其中中国人为450人, 具有高级职位的人员仅为11人。这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而非常任理事国的新兴经济体印度, 凭借其语言优势和政府的系列支持政策, 在联合国秘书处就职的工作人员多达为602人, 占据联合国大量核心岗位要职, 其中高级官员为9人。此外, 日韩两国工作人员总数虽不及中国, 但高级官员分别为14人与7人。[1]我国亟需全面、系统地了解联合国系统的人才标准, 并建立起一整套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储备、输送与任用的体系, 提升中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以往的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际公务员本身的发展历史、职业特性以及当今国际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 有些国际组织还开展了员工胜任力模型研究, 如联合国秘书处就开发建立了“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模型”作为联合国秘书处职员招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2]基于“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模型”,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3]国际知识产权组织[4]也开发了自己的胜任力模型。此外, 还有不少中国学者通过典型人物传记的方式分享了国际组织需要的一些人才特质。但对于联合国系统中影响最大的专业机构的专业人才缺乏系统、实证的研究。本研究选取了15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招聘网站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发布的674份P职和D职的招聘说明书, 然后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 (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 , [5]按照招聘机构类型、职级, 共抽取了134份样本, 进行编码分析。同时研究者还通过面对面或网络视频方式, 选取了6名国际公务员和2名国际组织外部专家进行了半结构访谈。他们既熟悉国际组织的人才聘用标准, 又亲身经历中国教育或对中国教育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有2位为外籍人士, 其余6位均为中国人。访谈时间共计366分钟, 录音脚本字数达77, 875字。录音脚本与134份招聘说明书均导入NVivo10, 由3位编码员同时进行人类学内容分析 (ethnographic content analysis, 简称ECA) , 编码员间信度为90.67%, 研究成果发现, 国际组织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素养。

二、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才的素养要求

(一) 价值观———国际组织职员的内在文化认同

联合国最基本的价值观为:正直、尊重多样和崇尚专业。这些价值观是国际公务员从事各项工作的原发动力,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认同这些价值观念, 就很难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国际公务员。

1. 正直

正直 (integrity) 是联合国所强调的三个核心价值观之一, 经常出现在招聘说明书中。例如, 在134份专门机构样本中, 有11份直接提到了“正直”。在日常生活中, “正直”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公正无私, 刚直坦率。但在联合国工作环境中, “正直”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遵守国际公务员的行为标准; (2) 认同联合国的工作使命; (3) 具备崇高的道德。早在1954年, 国际公务员制度咨询委员会就编撰了《国际公务员行为标准》指导国际公务员的遴选与专业工作。2001年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所更新, 共包括50条行为准则, 分别从指导原则、工作关系、骚扰、利益冲突、与成员国的关系、与公众的关系、与媒体的关系、资料的利用与保护、安全与保障、外界活动与馈赠等各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国际员工的行为准则。[6]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E女士也反映, 大部分人选择留在国际组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命感”。“我们每隔一年对员工做一次调查, 问大家是否认同世行的使命, 基本上99%的员工都认同这个”。可见, 认同联合国的工作使命是一个人选择并长期为联合国效力的根本动力。

2. 尊重多样

联合国系统是一个全球性机构, 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文化多样性, 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十分重要。在联合国驻华总部工作的C女士认为, 在联合国中工作应该有一种“开放” (open) 的心态。“你不能拿你自己的那种固有的价值观念来衡量别人的反应……只有这样, 你在处理事情上才能够比较公正, 比较有效率”。此外, 作为倡导性别平等的表率, 联合国在招聘时特别重视女性地位, 例如,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招聘说明书中, 一般会注明“特别鼓励来自各会员国的女性申请职位”。此外, 联合国不仅每年的职员发展报告中都会单列出女性的相应数据, 而且在职位晋升的过程中也会充分考虑女性的这一性别因素。

3. 崇尚专业

“崇尚专业”是联合国系统, 特别是其中的专门机构所秉持的一项重要的价值观。大多数被访者选择在联合国工作, 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联合国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在联合国秘书处从事口译工作的B先生说, “如果说, 口译工作有巅峰的话, 我认为, 联合国的口译工作可以算是一个巅峰。在联合国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会涉及很多不同的主题, 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 包括像最新的科技发展和法律, 等等, 各种议题都会在联合国的论坛上出现。所以我觉得, 做联合国的翻译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能够通过考试成为联合国的合格翻译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二) 思维方式———国际组织员工的基本工作方式

联合国专门机构对于专业人员所强调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三种:结果取向、客户取向和团队取向。其中, “结果取向”是最重要的工作取向, 在134份专门机构样本中, 共有70次强调员工要有“结果取向”的意识。

1. 结果取向

所谓“结果取向”就是指工作时必须目标明确, 并能带领团队, 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如果遇到阻碍, 就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并能积极主动地承担任何后果。“结果取向”在世界银行中强调得尤为突出, 是员工聘用和考核时的重要评价项目。世行的F女士所言:“世行的评价方式是基于结果的评估。每年我们做工作总结和下一年的工作计划时, 都要讲在哪几个领域, 你取得了哪些成绩?不管事情多难, 我们要看结果, 办成还是没办成。”

2. 客户取向

所谓“客户取向”就是要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 与客户接触, 识别客户需求, 满足客户需求并对客户反馈进行积极的回应。如C女士反映“比如说, 要开展一个项目, 你不能光说我们联合国想做这个事儿, 你要知道与你合作的成员国的相关部门他们是怎么想的, 国家的宏观政策是什么样的。然后你要说服他, 你怎么能帮他达到他想要的目标”。

3. 团队取向

团队合作在国际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如F女士所言“每一个事情, 不是你个人的, 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 因此要有团队精神……应该说, 适应这种文化很容易, 但是你要不断地补充你自己, 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 掌握业务的规程和要求, 然后把这些东西能够很好地组织在一起, 更好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

(三) 个性特质———国际组织员工的个人外交魅力

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特质:灵活开放、抗压、外向、尽责、敏锐和注重细节。其中, “开放性”和“抗压性”是最重要的两种特质。在134份专门机构样本中, 有56次提及国际员工必须具有“灵活开放”的特质, 51次提及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1. 灵活开放

首先表现在处事灵活, 如能够适应环境或工作上的变化, 并对这种变化持欢迎态度, 为人机智, 对别人提出的要求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回应。专门机构还特别重视应聘者的创新特质。C女士在工作中一直就是个喜爱创新的人。“我就不太喜欢总干一件事儿……假如说我必须上6次课的话, 我比较喜欢上6门不同的, 多开拓一些新的东西”。

2. 抗压

联合国专业人员需要承受多种压力, 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能够同时担当多种任务, 适应紧张的工作时间安排, 能够适应出差、加班的工作, 应对工作上的挑战, 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 并能迅速恢复工作状态。如对于在总部工作的B先生来说, 日常的工作并不很忙, “一般是一个星期不会超过7场 (口译) (约21个小时) ”, 但每到秋季联合国总部举行大会时, 也必须要加班加点。联合国的工作看似高高在上, 实际上工作环境常常很辛苦, 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G先生讲述了他自己在联合国的工作经历。“我记得有一次去柬埔寨的乡村工作, 当时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很多联合国的工兵队都在排雷, 金边的总部一直和我们保持着联系, 告诉我们几号公路上应该从左边走还是往右边走, 以避免雷区。当时, 联合国给我们买了好多保险, 我们随时要做好受伤和牺牲的准备”。再如D女士还提到不断更换工作地点对家庭生活带来的不便, 她说:“其实一名国际职员必须考虑是否能接受那种四年一换地方的工作方式, 你的家庭是否支持你这种工作方式, 有人各方面都符合条件, 但是, 考虑到这种工作方式, 最后就放弃了。”

3. 外向

这也是国际员工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特质, 特别是要积极“主动” (initiative) , 134份招聘说明书中30次提及这一概念。所谓主动就是不能凡事都被人驱动着进行。正如B先生所言, 在联合国中工作要能“在需要的时候也必须知道如何去求助, 知道自己怎样去求助, 找谁去求助……联合国的工作方式就是如此, 往往上级设立一个目标, 要求你达到这一点, 具体怎样达到这一点, 就需要充分发挥你的各项能力。没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做什么事情……没有人规定你几点钟必须做什么事情, 都是你自己的安排, 但是你必须朝着目标想尽各种办法”。此外, 外向还表现在具有积极的态度、有信心和充沛的精力。

4. 尽责

这主要表现为负责、谨慎、可信并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E女士认为, 中国人“责任心是非常非常强的, 这点至少是比很多国家的人有优势。因为中国人很爱面子, 所以他一定会努力把事情做好”。

5. 敏锐

主要表现为对多样文化、性别和政治都要保持一定的敏锐感。如C女士提到, 她在柬埔寨在编写外语培训教材时, 就处处小心。“因为你是联合国的工作人员, 你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你举的例子是不是有政治上的倾向性?你为什么讲中国的例子?没有讲新加坡的例子?”

6. 注重细节

这是国际组织员工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如联合国发言人代表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国家, 而是联合国这个庞大、权威的国际组织, 因此联合国也有自己的着装风格。联合国官员常着蓝色条纹西装, 白衬衣, 红色丝绸领带。一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新闻发言人弗雷德里克·埃克哈德穿着这身陪同安南到普林斯顿大学演讲。埃克哈德走进办公室寻求帮助, 一位院长的秘书抬头看到他, 然后说, “噢, 能表现出权威的衣服, 我们这儿不常看到”。埃克哈德解释说, 作为一个政治发言人, 他处在新闻的中心, 甚至能够制造新闻, 人们会根据你的外观来评价他和他的老板。[7]类似的例子在外交场合比比皆是。

(四) 国际可迁移能力———国际组织员工的核心胜任力

所谓国际可迁移能力就是指不论在任何国家, 任何职位从事任何工作都需具备的基本能力, 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国际可迁移技能:交流技能、人际交往与合作技能、计划与组织技能、科技技能、学习技能和管理技能。

1. 交流技能

联合国专门机构在招聘时, 经常要求或鼓励应聘者能够使用两种或以上语言进行交流。联合国6种官方工作语言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汉语) 也基本上是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工作语言。其中, 英语、法语最为重要。除了语言和种类上的硬性要求之外, 专业人员的其他交流能力更为重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专门机构要求专业人员能够用口头、书面形式进行交流, 而比较重要的口头交流形式包括协商、做口头报告、在公众面前演讲, 另外还包括游说、采访等技能。书面形式主要指能够撰写相关报告或文件。第二, 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 需要与不同的对象合作共事, 因此, 他们必须能够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如, 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交流 (如国家机关人员、非政府组织工作者等) , 与某组织高层人员进行“政策对话” (policy dialogue) , 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就专业问题与非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等。第三, 一个合格的交流者还需学会倾听。例如, 专业人员可以在交流中需要尊重他人观点, 并能够综合各种观点, 可以通过提问去澄清问题并表示对于对方谈话的兴趣, 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信息并作适当回应。

2. 人际交往与合作技能

人际交往是合作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技能中也占有最显眼的位置。人际交往具有丰富的内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交往途径、能在多元环境下维持工作关系、信任他人、与机构内外的人保持联系、能够影响他人并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当然, 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具备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能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多种利益相关者 (如非政府组织、行业专家、政府人员) 、与不同职位级别的工作人员合作 (特别是高层人员) 、与机构内外的人员合作、与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合作。除此之外, 专业人员需要能在合作中灵活地进行角色转换, 既能够做领导, 又能做队员, 既能独立工作, 又能参与团队合作。

3. 计划与组织技能

计划与组织技能主要包括战略性思考、分析、计划、资源调动与整合、时间管理、组织协调和付诸行动。D女士在访谈中强调“组织协调能力”是国际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E女士也提到了和计划与组织能力相似的“执行能力”, 她说, “我们重视执行能力, 他是否能够执行, 他之前的经验是否能够显示出来他的执行能力, 这都是我们考核的重要指标”。

4. 科技技能

大多数专门机构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具备计算机素养, 主要指能够使用办公软件或其他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软件。但科技技能并不局限于对于计算机的使用, 专门机构还要求专业人员能积极采用技能完成任务, 跟得上现有技术的发展, 还要了解技术的局限性。

5. 学习技能

学习技能主要包含分享知识、跟得上专业和职务上的新发展、寻求所需知识完成任务三个方面。如在世界银行工作的E女士在学习上有很大的驱动力。“我一进来的感受是自己能力不足, 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管是语言能力、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都会觉得有些不足, 然后就会迫使自己去努力学习。国际组织是一种很锻炼人的平台”。同时, 联合国为新员工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 包括面对面的培训项目, 主题涉及艾滋病、性别、伦理、旅行、急救等”多方面的内容。F女士表示, “ (世行) 员工的培训非常多。因为我们同时号称是‘知识银行’。……我们非常重视自身的能力建设, 我们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新员工的培训为例, 分为好几个层次, 有办公室推出的;有人力资源部设计的;还有东亚区实施的……对于世行业务的培训也分为很多层次, 比如入门的、低级的、中级的、高级的, 我们内部各种各样的培训几乎每天都有”。世行内部还有一个“学习委员会” (Learning Committee) , “世行的每一个人, 包括秘书, 明年想在哪几个方面学什么, 申请多少钱, 只要学习委员会通过, 单位就给报销”。

6. 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并不仅仅是具备管理职责的高级职员才应具备的能力, 联合国专门机构各级职员都应具备这样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促进团队合作、决策、领导力、绩效管理技能、具备复杂环境下的管理见识、自我管理、受权和建立信任。比如就“决策能力”而言, E女士表示:“我们特别重视这个判断力, 因为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选择, 需要我们做出判断。而决策能力与技能不一样, 技能是可以培养的, 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建立起来。而决策能力则跟他的成长经历, 甚至是家庭的影响都有关系。”

(五) 专业知识———国际组织员工的安身立命之本

联合国专门机构要求专业人员具备两类知识, 一类是个人知识, 即个人具有的与所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等;一类是组织知识, 这类知识往往与工作环境有关。

1. 个人知识

个人知识常常表现为满足学历要求、满足经验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供专业意见, 有时还要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和研究经验, 某些岗位还要求应聘者是某行业的专家, 有成果出版, 有时还要求有教学经验。总的来说, 联合国专门机构对于经济学 (economics、finance、business) 、医学 (health、medicine、epidemiology) 、管理学 (management、administration) 、工程学 (engineering) 、法学 (law) 、政治学 (policy) 、会计学 (accounting) 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大多数职位要求应聘者至少具有硕士学位。联合国专门机构对于工作经验年限通常有相应的要求。大多数机构要求高级职员应聘者应具备至少10年的工作经验, 要求中级职员应聘者具备至少5~10年的工作经验, 要求初级职员应聘者具备至少1~5年的工作经验。联合国特别注重员工的专业背景, 倾向于聘用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如A先生所言“我博士研究做的就是发展研究, 在博士阶段我研究了英国援助项目的一些影响, 随后我在一所大学获得了教职, 还是做教育和发展方面的研究。因此, 英国一些政府部门和一些机构, 包括UNESCO也让我从事有关发展方面的事务工作”。

2. 组织知识

大多数岗位都要求应聘者具备国际工作经验, 通晓国际工作规则, 如果应聘者曾经有在相关国家的工作经历, 则会对应聘非常有帮助。如A先生说, “UNESCO, 至少在巴黎, 它当然带有一些法国的特点。世界银行则是很典型的美国风, 组织的行事方式与组织所在地特点有些相似。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你怎样与美国人相处, 怎样与法国人相处, 怎样与英国人相处”。E女士介绍了世界银行的矩阵式管理及其相应工作规则。“我们的组织结构跟很多其他的国际组织是不一样的, 因为世行强调项目为主的结构, 所以我们是采用矩阵式。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实线的团队, 还有一个虚线的团队, 实线的团队是你的直系上下级, 虚线的团队是与你业务相关的平行部门, 如果搞不清楚这个组织结构, 员工的日常工作就会受到很多挑战”。另外, 国家层面的工作经验 (如曾在某国家机关工作) 、与多种机构合作的工作经验 (如非政府组织) 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如F女士所言, “世界银行的窗口单位是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我在教育部有那么多年的工作经历, 了解整个教育部的运行机制, 政策制定过程, 还有一些人脉关系, 这一点很加分”。

三、对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启发

国际组织员工是当代国际化人才的典型代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未来中国必然需要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服务。然而,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从小抓起, 也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外语, 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没有必要单独开辟一条道路专门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人才应该与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机结合,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以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才的聘用标准为参照依据, 我国人才培养有一些较为明显的传统优势, 如个人基础知识扎实, 正直、有责任心;但同时也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如合作创新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国际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还有待改进。当然, 诸如组织、计划、决策、风险承担、人际交流、科技意识、学习意识这一系列的“国际可迁移能力”不是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就能完成的, 也不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所能养成的, 需要一个创新的教育思想来承载这些“可迁移能力”的实现。

而国际组织的一系列人才聘用标准其实反映的都是“全球胜任力”的思想内涵。因此, 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将“全球胜任力” (Global Competence) 上升为未来我国国际化人才战略思考的高度, 思考当下中国教育国际化, 特别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尽管近年来, 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速度迅速, 各学校积极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 不少学校开设AP课程、IB课程、A-Level课程, 但“判断学校课程是否国际化不应将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而应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要强调课程的高选择性、现代性和探究性, 突出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内容、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领域的知识”。[8]为此, 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将“全球胜任力”的概念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之中; (2) 充分创设各类“微课程”资源, 利用各种活动教育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国际可迁移能力”; (3) 将“全球胜任力”的内涵融入到各级各类的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活动中; (4) 全面提升教师的“全球胜任力”意识; (5) 改革现有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将“全球胜任力”的元素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UN General Assembly Secretary-General.Composition of the Secretariat:Staff Demographics[A/68/356][R/OL].http://daccess-dds-ny.un.org/doc/UNDOC/GEN/N13/462/86/PDF/N1346286.pdf?Open Element.2014-05-12.

[2]滕珺, 曲梅.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模型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3) :5~7.

[3]UNIDO.UNIDO Competencies Part One:Strenging Organizational Core Values and Managerial Capabilities[EB/OL].http://www.unido.org/fileadmin/media/documents/pdf/Employment/UNIDO-Competency Model-Part1.pdf.2011-11-25.

[4]WIPO.Our Competency Model[EB/OL].http://www.wipo.int/erecruitment/en/competency.html.2011-11-25.

[5]Johnson, B.&Christensen, L.Educational research fourth edition: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and mixed approaches[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236.

[6]国际公务员制度委员会.国际公务员行为标准[EB/OL].http://icsc.un.org/resources/pdfs/general/standards C.pdf, 2013-11-02

[7][美]弗雷德里克·埃克哈德.为联合国发言[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6~7.

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第2篇

1.学生专业学习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首先, 在所调查的教师群体中, 对于专业学习对专门用途英语需求方面, 教师所持有的态度有着一个高度的统一, 都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所涉及到的听说读写都有着一个较大的需求。另外, 学生对于英语专业学习的需求也比较大。然而, 教师认为, 对于专门用途英语学习的需求, 除了口头表述需求之外, 学生的自评需求和专业学习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尚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需求估计要远远高于学生的自身学习需求。其次, 从学生专门英语掌握能力的基本现状来看, 学生对于其在专业学习中的学术英语能力及其他相关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对以普通英语教学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首先对以普通英语教学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 对于本校的英语教学, 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还存在着较大的进步空间, 而且由于受到英语教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也应该进行实时的调整。同大学英语英语教师相比, 专业英语教师所持态度同学生有着较高的一致性,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也比较低。大学英语教师认为,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也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 所以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他们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外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性, 专业教师更加认同, 同时相对于英语教师,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专业教师和学生则表现出了一种更加强烈的意愿。

3.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看法。针对于普通英语教学, 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师和学生持有一种一致性的意见, 而与大学英语教师态度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如: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 采取何种教学方案更为有效, 学生和专业教师普遍的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具有绝对的优势, 而英语教师的观点却截然不同;同时, 相比于普通英语, 学生和专业教师都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英语教师的观点却与之恰恰相反。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 教师和学生似乎也都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 认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才能更好的过度到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 其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观点错误现象最为严重。

4 . 对专门用途英语开展可行性看法。在大学教学活动中, 同样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点,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对英语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 其就能够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而在专业教师看来, 英语教师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需求。当专门用途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或阻力, 英语教师和学生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水平, 而专业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师资, 同时学生和专业教师都普遍认为一大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观念的转变。这一结果也直接显示出对于专门英语教学的无法开展, 一线教师更多的将责任归咎于同自身无关的外部因素, 如: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材和学生学习能力等, 对于自身能力以及观念等方面的缺陷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二、高等教育中专门用途英语实施的建议

基于对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有效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1.规定学术英语为必修课程。将大学的学术英语课程划定到必修课程范畴, 并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导核心逐步的由普适性英语教学转变到学术性英语教学, 进而有效的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国家化的背景下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从当前我国高等英语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认知程度来看, 在高等英语教学改革中, 我们可率先将通用学术英语这一比较宽泛的ESP在学生中进行开设。

2.强化学术英语教师的培训。基于大学英语教师对专门用途英语在教学中认知的缺陷, 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大量的培训实践发现, 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 都无不对学术英语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 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国外学术英语的主要目的, 即促使学生思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为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3.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国英语教学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都持有这样一种理念: (1) 基础英语多多益善。 (2) 大学英语属于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同时课程设置原则为: (1) 模仿英语专业, 语言技能、文化通识课程以及英美文学也作为了其主干课程。 (2) 课程的设置也是紧密的参照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形势下, 已经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不足, 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 就迫切需要我们走出传统的框架限制,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 (1) 针对英语主体对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需求分析。 (2) 对委托培养方即学校和一些社会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查, 进而确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必须要为专业院系服务, 进而来有效的满足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英语的需求。

摘要: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逐渐呈现出了一种国际化和开放化的新局势。基于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特点, 本文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以湖南地区数万名师生进行了英语学习需求调查, 结果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尚不能达到专业英语教师的要求, 广大师生普遍的对目前教育持有一种不满的态度。之后,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专门用途,英语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通知[J].外语教学, 2013, 01:41.

何谓“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3篇

“高端”, 形容事物的最高层次, 与低端相对。《现代汉语词典》称“高端”为:属性词, 指的是等级、档次、价位等在同类中较高的, 如高端技术、高端产品;名词, 指高层官员或负责人, 如高端会议、高端访问。在此之前, 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层次称谓, 一般认为对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人群, 可以称之为高端人才。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 我们可以认为, 所谓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中国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最高等级的高级技师”。高端人才是相对的, 它是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 在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领域范围内相对应的掌握核心技能的劳动者。而产业或行业的一般技能从业者, 则不宜称其为高端技能人才。

其实, 高职教育无论采取怎样的培养模式, 所培养的一定是准职业人。最高等级的高端技术工人, 不是单由学校培养出来的, 而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钻研、磨练出来的, 其本质内涵是劳动技能的高熟练程度, 丰富的经验, 对隐性知识与隐性技术的精准掌握, 以及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 从高职教育的层次来看。目前, 高职教育主体是专科层次的教育, 它面对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所有高端和低端产业、传统产业或地方特有产业。即使是国家主管部门认定高技能技术工人亦即高端人才, 但实际上目前的高职教育用三年时间培养出的只能说是准技师、准高级技师层次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要达到高端程度还需要长期生产实践的锻炼。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多层次的, 我们从高等职业教育这个称谓上找不到任何理由仅仅将其限定在专科层次。如果把优质高职院校的优质专业升格为高职本科, 甚至开设高职研究生教育, 对高职专科毕业生要求其从事三到四年的社会实践, 对高职本科毕业生要求其从事两到三年的社会实践后, 再进入高职研究生阶段教育, 那么其毕业后完全可称之为高端人才。而且, 高职教育并不是所有专业都可以开办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对于许多在专科层次现有理论与技术就已经足够实践应用与发挥的专业, 则不宜盲目上马。

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专门人才 第4篇

我们认为,以上情况的出现,不利于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其一,会计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是必要的,但不是学科替代。其二,多年来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和诸多学派,有必要通过会计专业教育进行继承与发展。其三,财政部会计司、中国会计学会曾经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但至今进展缓慢,收效甚微。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会计都各具特色,而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拿来主义,以前是照搬原苏联模式,后又模仿美国等西方国家模式。如何总结与形成中国会计特色,有待于通过加强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来实现学科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专业一直是长盛不衰的热门专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已日趋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学科体系。包括基础会计学、职能会计学、部门会计学,综合会计学和专门会计学。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由于部分学校片面强调培养通用人才的导向,使得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会计专业课程的时间安排比例越来越少,大量的课时都安排给管理学、经济学、或金融方面的课程了。据我所知,许多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都是以培养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所谓会计专门人才,是要求掌握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目前,各校在会计教育实施过程中,培养通用人才与培养专门人才两个概念同时在提。但实际情况是,后者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和影响。曾几何时,人们对会计专业的内涵、边界与特色的理解变得模糊起来。我们的会计教育有被边缘化的迹象。我们认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写什么、研究什么。片面地强调通用人才教育,过分地减少会计课程安排,必然妨碍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坚持会计是一个复合型应用专业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教学计划中充实更多的会计专业课程,对现有的会计专业教育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培养会计专门人才一定要突出会计专业素质教育,尽可能调动教师教专业、学生学专业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研究热情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会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会计原理重温会计史学

我们的《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或《会计学基础》)教材基本上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旧体系,在新形势下亟待更新。我国近代著名会计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在其代表作《高级商业簿计教科书》中写道:“故通常言之,会计可称为簿记之研究,而簿记则可称之为会计之应用。吾人常称簿记为术,会计为学。”A·C利波尔顿在《会计的再发现》中指出:“会计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科学会计,二是技术会计。”可以设想,将目前的会计原理一分为二,分为簿记原理和会计基础理论两门课。前者,专门研究记账、算账、报账的规则;后者系统研究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国际上称概念框架,国内称基本规范),重点研究如何创立中国特色会计学。值得关注的是,开展中外会计史教学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了解、认识、热爱本专业的重要举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许多高校受到重视,特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的《中国会计史稿》(1982年)问世后,一度在财经院校会计专业师生中出现学习会计史的热潮,有的学校通过开展比较会计史的研究,可以既知道世界会计史的辉煌,又了解中国会计史的源远流长。重温中外会计史,温故可知新。学会计,不数典忘祖,才能开创会计的未来。

二、开拓会计领域完善会计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学科的新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许多门新领域会计或称新兴会计。它们有的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逐门扼要简述,有的还停留在论文写作和会议研讨中。我们可以组织会计专业的师生,成立课题组进行调研和设计。对于部分发展得比较成熟且社会又有需求的新兴会计,我们可以单独编写教材,开设新的会计课程。如物价变动会计、合并报表会计、租赁会计、网络会计,特别是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法务会计等。成熟一门开一门,会计发展永不停。

在会计的三个组成部分,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中,相对而言,会计分析是个薄弱环节。在传统的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中,会计分析称作经济活动分析,是很重要的专业核心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引入了西方的财务分析,取代了原来的经济活动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是失去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地位,二是财务分析尽管引入了财务比率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从而更新了会计分析的内容,但它不能像经济活动分析那样联系生产经营活动,对财务指标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因此,可以将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结合,二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称之为财务经济分析,进一步完善会计分析。

三、会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评估

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我们认为,其内容应以会计内部控制为主,兼顾其他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而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上是模仿美国COSO五要素制定的全面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内控和管理内控。这是值得商榷的。相对而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与国际接轨、协调、趋同的国际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因为内部控制是一项人控制人的管理活动,具有社会性与技术性双重属性,且社会性更为突出。所以应该注重中国国情和国际协调,不应全面照搬美国模式,或言必称COSO。根据我国国情,内部控制宏观上财政部推广,微观上由企业财会部门牵头实施,因此,内控制度应以会计内控为主。此外,与会计内控关系密切的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控的核心,是内控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它可以通过开展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工作来进行。可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企业财务管理评价制度即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总之。作为会计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内容不应是全面内部控制或全面风险管理,而应该是会计内部控制与财务控制相结合。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是从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角度出发的,如岗位责任制。

四、引导会计选题实证会计辨析

教师要引导和鼓励会计专业的学生,研究探索会计学科本身发展中的理论与实务问题,把握好会计论文选题的专业方向。有关企业管理、金融证券方面的选题要密切联系会计(财务)的内容,如公司治理中的财务治理、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会计专业人士担任独立董事的制度安排等等。另外,可以写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以及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案例分析和问题研究(此类问题包括关联交易、长期股权投资、股份支付、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会计政策、合并财务报表、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处理、会计内部控制、企业财务控制、财务战略、财务风险防范等)。在论文写作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有的院校在强调实证研究方面有走极端的倾向。学生们忙于找数据、建模型,拼凑出的论文花架子多,内容雷同,千人一面。这类论文难以对会计理论进行创新和对会计实务有所指导。我们认为在会计论文的写作方法上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盲目与盲从,根据论述的需要,或规范,或实证,或二者兼而有之。

五、尊重会计名师传承会计经典

会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知识结构应做到横向(多学科)发展与纵向(会计学科本身)发展相结合。特别是要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加强对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中外会计史、中外名家著作的学习与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更好的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在这方面,我们会计学界的许多老师、专家、老前辈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一辈子坚守会计岗位,学会计、干会计、教会计,或是高足满门,或是著作等身,纵观其学术成就,始终围绕会计专业方向的内容,做文章、写著作、编教材。之所以能对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重大的影响,源于他们明确坚定的专业方向、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在这方面,葛家澍教授以其厚实的会计专业功底和极深的会计学术造诣,令人肃然起敬,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他在1956年提出会计是反映社会主义资金再生产,称之为“资金运动学派”;上世纪60年代初,受教育部委托主持编写国内第一批高校文科教材《会计基础知识》获优秀教学成果奖;1963年参加编写出版的财政部第一本会计统编教材《会计原理》发行量高达100多万册;1978年发表“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炮;上世纪80年代提出会计本质是“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以来,葛教授一直致力于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研究,作为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组成员,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组织师生阅读会计名著、传承会计经典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会计专业师生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均有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原著的安排,恰恰忽视了对会计经典名著的研读。这是不正常的。在这方面,2009年12月,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经典丛书》很值得关注和推荐。

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第5篇

本文从我国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 探讨专门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教学实践为基础, 提出可行的培养途径。

1 专门翻译人才培养

在翻译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 专业学位招生规模大幅增长, 翻译教学远远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对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 不少训练者对于翻译专业的理念与翻译教学原则还缺少研究与理解。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4个误区, 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学翻译, 就必须掌握一切翻译的技能, 既可以做文学翻译, 也可以做专门翻译;既会笔译, 又能做口译 (仲伟合, 2010) ;苗菊、王少爽 (2010) 提出专业化人才培养应该依据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展开, 穆雷 (2011) 提出各学校应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开设专门翻译专业如医学翻译、科技翻译等。

1.1 专门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MTI设立以前, 我国翻译人才培养集中在外语类硕士研究生专业, 属于学术型研究生, 招生数量少, 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才, 对专门翻译人才培养少有研究。随着市场需求的细化, 专门翻译人才紧缺, 传统翻译人才培养的缺陷也随之暴露。

1) 缺乏专门翻译师资

根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第九条,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 要“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笔译教师承担过不少于30万字的正式笔译任务, 口译教师有至少20场的口译经验。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原来承担的是英语专业甚至是大学外语的英语课程、翻译课程, 由于外部条件制约, 本身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更缺乏金融、法律、科技、政治等专业知识, 不能够胜任专门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教学 (葛林, 罗选民, 董丽, 2011) 。专门翻译人才培养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翻译理论, 掌握普通翻译技能, 还要教有所长, 对其他一门或多门专业有所研究。缺乏合格的师资已经成为制约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2) 学生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有教师传输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 选择性的吸收、融合、内化。二语习得理论也认为, 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即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时, 才能促成习得。根据诺德对翻译困难划分的类型, 专门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是第第二类:与译者知识能力水平有关的困难, 涉及译者的专业知识、语言能力、传译能力等。如果译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不理解专业文本的真实含义, 则无法输出正确的译文。缺乏背景知识在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生中普遍存在。

翻译能力由双语基础、双语转换能力和百科知识三大板块构成, 基于这种观点, 翻译本科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语言类课程、翻译技能性课程和百科知识或某些其他专业类课程, 但百科知识类课程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基本上只能由学生通过通选课等其他途径自行学习, 而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语言教学。据《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分为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技能和通识教育三大板块, 百科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不在要求之列, 但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社会需求和本校专业学科特色加以扩充调整。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翻译本科课程设置为例, 总课程学分共152, 政治、体育、计算机、二外等通识教育模块占总学分的20.4%, 通选课, 占11.8%, 双语语言文化类课程占42.1%, 翻译技能课程占23.7%。口译教学是广外高翻的强项和特色, 口译课程与笔译课程数量相当。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也是该院翻译专业的教学目标, 开设的专业性翻译课程包括应用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中国文化英译和法律翻译, 其中以法律翻译最具专业性, 学生学习难度最大。由于在法律翻译课程前没有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课, 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先普及法律语言、讲授法律英语词汇, 难以进行真正的法律翻译教学。通选课因其课程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连贯性, 内容相对浅显, 也不足以作为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

1.2 本科专门翻译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提出, “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语言,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了解中外社会文化, 熟悉翻译基础理论, 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 熟练运用翻译工具, 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 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由此看出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包括本文讨论的专门翻译人才是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综合各高校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情况, 专门翻译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通过双学位的学习, 二是通过翻译专业本身的课程设置, 增加某一专业的基础课程, 培养某一专业的翻译人才, 在此暂且称为专门翻译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四年或五年内完成三个专业的学习, 即外语、翻译和其他专业。双学位途径有翻译+其他专业和其他专业+翻译 (外语) 两种类型, 立足于翻译通才教育, 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获取更多的知识, 是一种有弹性的学习方式;而专门翻译教育立足于专才教育,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对某些学生而言过大, 到毕业时有可能出现三种专业都没学好的现象。

2 双学位模式

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 又修读其他学科门类专业, 修满一定学分, 达到毕业要求, 毕业时可以获得两个学位, 如文学和经济、文学和管理等。双专业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 修读同一学科门类的其他专业, 毕业时获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 如英语和新闻, 法语和英语等。双专业要求的学分一般低于双学位要求的学分, 在此为了表述方便, 统一称为双学位。双学位教学的优势在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都开设了英语双学位专业, 要求完成的学分在40-60之间,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专业训练, 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复旦大学没有开设英语专业双学位, 但开设了翻译专业双学位, 称为“英汉双语翻译”。“英汉双语翻译”的培养要求是: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英汉、汉英互译的技能, 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能承担一定难度的口、笔译任务。课程分四个学期完成, 只要求学生修满40学分, 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0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 另从人文类基础课程II组外文学院开设的课程中选修4学分。翻译课程共18学分, 占全部课程的45%, 比重较高, 但开设的课程只有翻译概论、英汉互译技巧1/2、视译1/2、交替传译4门, 其余的是语言基础和文学文化课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从2005年开始招收英语 (翻译实务) 双学位学生, 学制五年 (含第一学位学习时间) , 2007年改为四年, 即学生在校四年内完成两个学位的学习, 第二学位课程从二年级开始, 实行“严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学生入学时主修专业的平均学习绩点和英语成绩必须达到一定要求, 并要通过高翻学院组织的入学考试, 严格管理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完成与翻译本科专业大致相当的学习任务, 撰写毕业论文。英语 (翻译实务) 仍然注重英语语言基础的培养, 语言文化系列课程占全部学分的一半, 口笔译系列则包括翻译本科的主要翻译课程, 如基础口译、连续传译技巧、专题口译、口译工作坊、英汉汉英翻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高翻学院双学位学生来自全校英语专业外的其他所有专业。

对2011届双学位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76%的学生认为对双学位学习对考研有帮助, 87.8%的学生认为对就业有帮助, 通过三年双学位的学习, 毕业时72%的学生认为达到了对双学位的预期目标。该班学生毕业后近一半学生在国内外读研, 继续深造, 就读的学校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值得注意的是, 一名2010届软件工程专业的双学位学生与高翻学院一名口译老师合作, 开发出了一套“基于网络的口译自主训练系统”, 安装在语言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上供学生使用, 2011届毕业生中, 一名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就读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 一名申请到英国利兹大学读口译专业, 2010至2011年, 每年都有两名学生保送或考入就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读翻译学硕士和MTI, 可算是英语 (翻译实务) 双学位课程成功的典范。另外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外企, 如IBM、知名会计师实务所等, 英语双学位的学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还有直接从事与英语或翻译有关的工作, 如做英语老师。

双学位课程对学生的另一重要影响是观念的转变, 经过一至三年的学习, 接近90%的学生对翻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了解到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 还涉及到其他相关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各种学科知识, 明白了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和辛勤努力, 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 也有学生更加增长了对翻译的兴趣, 坚定了继续学翻译做翻译的决心。

3 结束语

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 翻译人才要有广博的百科知识。但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全能的翻译人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专业性的翻译人才则是可以实现的目标。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个误区是“学翻译, 一定是学外语出身的”, 很多学生如果在学习了另外一个专业后再从事翻译硕士专业的学习, 则更加容易成为其第一专业领域的专门翻译人才 (仲伟合, 2010) 。无论第一专业是外语还是其他专业, 专门翻译人才都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熟练的翻译技能和某一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专门翻译人才培养,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从事自己擅长的专门翻译。本科专门翻译教育和双学位教育的毕业生业为翻译硕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有专业知识的本科生也为翻译硕士教育提供了优质生源, 减轻硕士专门翻译人才培养中教师的压力。只要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提高双语应用能力和翻译技能, 就有可能成为合格的通用或专门翻译人才。上述在本科阶段进行翻译+专业、专业+翻译的双学位教育, 在翻译专业内部进行外语、翻译+专业知识, 外语、专业+翻译或通过外语、专业、翻译中两种或三种内容互相融合的课程来进行专门翻译教育, 或与其他专业合作办学, 都是可行的培养专门翻译人才的有效模式。

文中有关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复旦大学双学位的资料都来自各校教务处网页公告。

摘要:我国翻译本科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对传统的翻译教学提出了挑战, 专业型翻译人才培养成为翻译教学的新目标。该文通过描述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教学经验, 提出本科生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Don Kiraly.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 cation[M].Manchester, UK&Northampton MA:St.Jerome Pub lishing, 2000.

[2]Nord, 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 Methodolo 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Second Ed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3]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

[4]柴明熲.对专门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J].中国翻译, 2010 (1) .

[5]葛林, 罗选民, 董丽诺.德翻译能力理论观照下的MTI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翻译, 2011 (4) .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R].学位[2007]11号.

[7]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试行) [Z].2011.

[8]穆雷, 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 2011 (2) .

[9]王新庄, 倪师军, 郭科.双学位本科生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2) .

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第6篇

一云南省旅游院校专门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 旅游院校大量开办

自2005年提出并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后, 云南省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使得旅游行业、企业对旅游专门人才需求量大量增加。作为旅游专门人才主要培养和输送基地的旅游院校也随之大量开办, 从2009年的12所, 增长到2012年的178所, 位列四川 (283所) 、广东 (241所) 之后, 全国排名第三。其中, 2010年增幅最大, 达到161所, 新开办的149所旅游院校是2009年总数的12.5倍。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09~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年报表》。

2. 院校结构组成中职学校占大多数

虽然云南旅游院校大量开办, 但截止2012年, 普通高等院校为38所, 只有四川省的53.5%和广东省的50%, 中等职业学校却达到了140所, 是全国中职旅游学校数量超过100所的3个省份之一, 普通高等院校占比仅为21.3%, 远低于全国平均49%的高校占比比重。见图1、图2。

3. 旅游院校高校、中职毕业生严重失衡

受云南旅游院校结构中职比重较高的影响, 2012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为2975人, 中职为9318人, 高、中职毕业生数比为1∶3.1, 远高于全国平均1∶0.9的高、中职毕业生数比。部分经济和教育发达的省市, 高校毕业生已接近或超过中职毕业生。见表2。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09~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年报表》。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09~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年报表》。

从总体来看, 云南省旅游院校大量开办, 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旅游专门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任, 但高校、中职的结构不合理, 造成了高校、中职毕业生比例严重失衡。由于高校招收员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也较多, 均不利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年报表》。

二云南省旅游行业职工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与旅游院校的学历教育相比, 结合少量成人学历教育开展的行业职工培训是旅游专门人才培养和提升的有力补充。

2009年, 云南省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为84674人次, 2012年达到了111976人次, 已连续三年突破10万人次的培训数。但相对于全省72万的直接从业人员, (1) 培训比例仅为15.6%。重庆市培训总数222161人, 直接从业人数33.1万人, (2) 培训比例67.12%;全国以湖南、广东的培训总人次最高, 分别为547986人次和452406人次, 为云南培训总人次的4.8倍和4倍。总培训人次超过云南的省市, 其成人学历教育人次也均高于云南。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2012年《全国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年报表》。

此外, 因国家对旅行社导游、领队需持证上岗的要求, 有完备的培训教材、课程、认证机构和认证、管理程序的旅游业职工教育培训, 仅为导游证的培训和考核。旅游饭店职工教育培训量虽占培训总人次的50%以上, (3) 但多因酒店业受招工难、流失率高等原因影响, 采取“零门槛准入”而开展的大量新员工短期培训。

可见, 云南省结合成人学历教育开展的旅游职工培训, 无论从量上, 还是质上, 都无法与“旅游大省”相匹配。

三解决云南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途径

虽然云南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发展较快, 但相对于完成“‘十二五’期间云南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翻一番、旅游业占GDP的10%” (4) 等目标所需的旅游专门人才而言, 其人才培养规模、质量、方法均需提高, 由此提出解决途径如下:

1. 提高各层次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度

受生源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的影响, 普通高等院校以下学历的毕业生, 在基层岗位踏实肯干, 但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职业生涯高度较低, 需要通过普通高等院校学历教育进行提升。可在招生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中职对接高职院校开展“三校生”招收培养或定向培养, 或开展技能高考增加中职升高职的入学比例;通过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历教育对接, 增加专本套读比例;中职以下起点的, 可通过“3+2”或“五年一贯制”对接高职院校;或通过成人教育, 实现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的提高, 将有助于旅游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造就大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所需的人才。同时, 成熟的旅游院校和旅游专业, 应向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申请自主招生名额, 建立健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企业优秀人才的学历提升, 留住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2. 提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 我国旅游企业的从业门槛相对较低, 使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和持续的提升。设置准入门槛, 在现阶段还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设立, 准入制度执行、监管等难题, 但可依托省、市大型活动, 由政府部门引导, 逐步提倡。如2013年“南亚博览会”前, 为提高从业人员在“南博会”期间的语言沟通能力, 昆明市旅游培训中心发出了《关于举办昆明市星级饭店从业人员英语达标培训班的通知》, 做出了有效尝试。

同时, 借鉴全国导游考试、年检等工作的经验, 逐步推行酒店行业、景区管理等方面的考试与年检制度。

3. 提高人才培养的认识, 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在企业中积极宣传, 提高对人力资源储备和培养的认识, 行业主管部门牵头, 连同企业、协会、院校, 开发适合不同层次的培训体系, 建立专业师资库, 由企业按比例拨款到培训体系的建立中来, 形成联动, 共同打造高素质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的职业氛围。

4. 形成人力资源流动的良性循环, 增强行业凝聚力

在以上三项措施的基础上,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联合会牵头, 建立完善的人才流通渠道和职业经理人评议制度, 将人才晋升、流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 提高和保护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 增强从业人员在行业里的自豪感和社会认同感。

最终, 通过持续、系统的培训——准入——提升——人才流通渠道, 培育出云南旅游业所需的, 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申丽霞.关于旅游人才培养的几点思索[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1)

[2]赵力.旅游教育质量提升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3 (13)

[3]杨磊.黑龙江省旅游人才培养的意义[J].经济师, 2013 (1)

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第7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专门人才

科技古籍文献包括传世古籍文献和出土古籍文献。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发生的有关科技方面的种种事件进行记述, 或者加以理解、总结之后记载下来, 就成了科技古籍文献[1]。我国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的出现历史久远, 其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 涉及天文、地理、医学、冶炼、建筑以及农牧业生产各个领域, 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先民生产经验和科技成果的积累, 很有利用价值, 应充分研究, 使其文化精华发扬光大。

一、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概述

1.天文历法文献。我国少数民族在天文历法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傣族的天文历法发展很早, 重要的文献有《苏定》、《苏里亚》、《历法星卜要略》;彝族有《十月兽历》、《定经纬》、《遁月时干支》;藏族有《康熙御制汉历大全藏文译本》、《汉历发智自在王篇》;蒙古族的《天文学》、《天文原理》;壮族有《农事季节歌》、《水旱歌》等。

2.农学文献。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重视对生产经验的总结、积累和传播, 产生了大量反映耕地、插秧、收割、采茶、打鱼、驯养等内容的文献, 如彝族的《万物的产生》、《叙果树》;傣族的《自然与生产知识全书》、《十二月歌》;壮族的《农事歌》、《生产工具歌》等, 这些农学古籍文献在生产不发达的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农业生产都是不可或缺的史料。

3.医学文献。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 也产生形成了卷帙浩繁的医学文献。著名的有藏族的《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彝族的《元阳彝医书》、《双柏彝医书》、《医算书》;傣族的“胆拉雅” (药典) ;蒙古族的《蒙药正典》、《普济杂方》等, 它们对各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医疗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农田水利文献。如傣族各勐土司庄田的各种收租清册、各村社占有土地的登记册等, 较清楚地反映了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情况。另外有关水利灌溉和用水分配的古籍文献, 如《景洪的水利分配卜书》、《景洪田亩数及水利分配》和《景洪坝的宣慰田及官田》等, 对后人了解傣族农田水利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着可贵的史料参考价值[2]。

5.数学文献。少数民族在数学运算方面的文献最具代表的是傣族的《数学知识全书》、《演算法》, 蒙古族的《割圆密率捷法》等。

6.建筑文献。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独特, 技艺精湛, 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现今保存流传的许多民族建筑文献, 仍对我国建筑史研究和民族地区的房屋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如彝族的《造房》、《建筑房宅》等。

7.地理文献。少数民族先民在迁徙发展中记载了丰富的地理山水、物产矿藏和地震情况, 如彝族的《地理书》、《地震记录》、《念地理山水书》、《地名简介》等, 它们是当代地理研究的珍贵文献资料。

8.工业文献。少数民族的手工业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 富于特色, 如彝族的古籍文献《造灯》、《造酒》、《实勺织锦》、《制造器具》、《铸铜织锦》、《造喜床》等, 详细载录了彝族在纺织、器具方面的发明和工艺技能[3]。

二、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中培养专门人才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它的抢救保护是我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因此, 加强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专门人才的培养, 是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科技古籍的重要举措, 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承载了古朴深邃的科技知识, 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仅从制版工艺来分, 民族古籍文献就有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等。有的古籍既是文物也是档案, 在搜集过程中, 只有掌握了版本知识, 才能辨别其真伪, 才能做好古籍整理工作。就文字记载问题来说,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创制使用过30多种古文字, 如藏文、傣文、彝文、东巴文、蒙古文、维吾尔文等, 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科技古籍文献, 它们在积累民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今天大部分古文字只能被极少数人释读, 许多珍贵的民族科技古籍文献因此成了无人能懂的“天书”。而在对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的整理中, 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无形科技文献的发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主要通过世代言传身教传承至今的, 因此口碑文献是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的重要部分, 靠民族语言传承, 具有较分散, 易流失的特点, 亟须开展收集、翻译、注释、编目等整理工作。可见, 少数民族科技文献的整理时间紧迫, 任务重大, 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

民族科技文献工作既要熟悉民族语言文字, 掌握民族传统科技知识, 还要进行艰苦的实地调研工作。而培养热爱这一事业的专业人才是做好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的关键, 这不是一两期培训班就能解决的, 需要长期综合规划。政府有关部门要以人为本, 对那些事业心强、基础扎实, 对民族文化有深厚感情的好“苗子”, 要予以重点培养, 从工作条件、科研经费、社会待遇等方面予以关心和支持。各民族地区要结合实际, 注重对热爱少数民族事业的古籍文献整理人才的培养, 对那些既有古籍工作实践经验、又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熟悉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的人才, 要给予各方面的重点扶持和倾斜, 使他们在民族科技古籍翻译整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 要设置相关专业, 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加大培养力度。

三、少数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中培养专门人才的思路

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的整理是学术性强、知识面广的专业工作, 需要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好、能力强、业务精的古籍保护人才队伍, 这是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利用的重要环节,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民族科技古籍文献专门人才的语言文字素养。民族文字记录的民族科技古籍文献众多, 要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译注民族古籍文献, 需要用适当的汉语文字词对译古代民族词语和简练的学术语言表述民族古籍中的学术名词, 并对一些生疏和古奥的疑难词语进行正确的注释和解说。这就要求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人员能够娴熟地运用汉语文知识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并且对各民族语言的文化背景要全面掌握。因为目前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应用汉文译注民族古文字典籍。此项译注工作, 一方面要求译著者精通民族古文字和古代民族语言, 并能够对文献内容深刻领会;另一方面, 要有较高的汉语文表述能力。与此同时, 整理翻译工作者还要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 才能在翻译中对译如流、注释准确、解说得当。因此, 加强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翻译工作者对于各民族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2.拓宽民族科技古籍文献专业人才的知识面。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是一项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工作, 对有关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整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外, 还要掌握与民族古籍文献整理工作相关的语言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民间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等知识, 切实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 真正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特别是随着电子科技的普及应用, 应该广泛利用缩微技术、复印技术及文字处理等新科技作为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 民族科技古籍文献整理工作者, 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要与时俱进,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为民族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4]。

3.重视专业人才与民族科技人员的沟通协作。民族科技人员是各民族传统科技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掌握有大量的科技经验、特色工艺以及本民族生活区域内特有的技能及其运用, 他们熟悉本民族的传统科技文化, 收藏有大量本民族科技文化遗产资源, 了解丰富的民族科技古籍文献遗产资源线索, 因此, 应该把他们纳入民族科技古籍文献发掘整理的工作队伍中来, 和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并赋予他们一定的职责和权力, 共同合作攻关。只有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基层, 落实到个人, 才可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4.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要充分利用民族高等院校和理工科院校的资源优势, 建立少数民族科技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在民族院校、理工科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采取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模式, 结合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特点和发展需要, 逐步发展并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储备机制,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并完善少数民族古籍学科体系, 提高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如国家民委充分发挥了民族院校现有资源, 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建立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 在西南民族大学古籍文献研究所建立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为民族科技古籍文献的整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照.科技古籍整理出版漫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8.

[2]张公瑾.民族古文献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7.11.

[3]华林.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科技历史档案研究.[C].2006.9.

上一篇:上颌活动矫治器下一篇:企业管理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