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2024-06-17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精选12篇)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第1篇

按照《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 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围绕突出一个重点, 推进两项改革, 加强六项建设, 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计划和其他特色项目建设。突出一个重点, 即重点建设采矿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地质与测量4个骨干专业建设。特色项目包括:校内实训矿井建设、地质陈列馆建设。采矿必须在2年内分2个阶段完成采矿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2个骨干专业建设和校内实训矿井特色项目建设任务, 完成“建设具有真实生产场景和模拟仿真效果的实训室;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以学生为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岗位技能要求、创建优质精品课程。经过2年建设, 使采矿技术专业成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煤炭行业技能型劳动者培养基地重点专业,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把采矿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行业驰名的骨干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关于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具体安排, 采矿科认真组织开展了本专业教师到矿山企业考察调研, 讨论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而更好地调整课程内容, 以适应当前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前期矿山调研的基础上, 科室组织本专业全体 (专兼职) 教师集体讨论课程设置, 修订国家示范校建设骨干专业———采矿技术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教学计划。

1 煤炭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1.1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

在20世纪90年代, 中职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是“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在校学习三年 (含实训) 。从21世纪开始,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矿山企业培养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中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也随之改变。

1.2 生源素质的变化

从21世纪初开始, 招生对象从原来招收在中考分数线以上“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实行登记式入学, 学生素质下降, 生源质量从“品学兼优”变为“文化素质低、学习兴趣差、学习能力不足”。

1.3 适应生源变化与培训目标变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够

基于培训目标和学生生源变化, 一贯坚持的教学方向改革为“降低理论难度, 提高动手能力”。这种改革只是降低了原来理论课程部分难度, 没有突破原来的课程体系框架, 也没有提高实验实训动手能力, 目前已不能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1.4 课程设置与煤炭企业岗位工种对接不够

原有的课程体系“大而全”, 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 毕业生具有“设计”、“编制”、“设备选型”能力, 面向的工种岗位不明确, 与培养目标及学生现状不适应, 理论知识偏多, 岗位技能不突出。

1.5 课程内容与煤矿生产过程对接不够

原有课程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忽视了实用性, 忽略了技能的培养, 与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不能对接, 重理论、轻实训, 导致毕业生很难尽快适应岗位。

1.6 教材内容陈旧, 跟不上现场新工艺、新设备的要求

原有课程体系中, 大部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而岗位现场工艺及设备更新快, 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工艺或设备, 到了现场已过时。如现场使用电牵引采煤机, 而教材介绍的仍然是液压牵引采煤机。学生工作中要适应新工艺、新设备, 需要重新学习。

1.7 计算机绘图、识图能力得不到提高

矿山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才, 要求具有计算机简单绘图技术和识读矿图的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要求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和CAD绘图技术, 而在现有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计算机操作及CAD课时少, 学生很难掌握实际工作所需技能。

2 中职采矿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的初步设想

我们在前期矿山调研的基础上,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讨论, 认真剖析当前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研讨改革对策, 制订新的可行性教学计划, 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2.1 培养目标和就业范围的改革

为避免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大而全”带来的“学的多, 消化的少, 接受的少, 岗位技能不突出”等问题, 将原采矿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煤矿生产企业培养维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 并且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从事煤矿采掘安全生产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改为面向“采掘及矿井通岗位群”具有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就业范围从原来的“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矿及其他矿业, 从事矿井开拓、采矿、掘进、运输、通风与安全、矿井地质勘察与测量以及生产组织管理工作”, 分解成2个侧重点 (侧重采掘与侧重采煤、通风与安全) , 就业范围分别是:

(1)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矿及其他矿业, 从事矿井采矿、掘进生产及组织管理工作。

(2)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矿及其他矿业, 从事矿井采矿、通风与安全以及生产组织及管理工作。

改革要点剖析:原教学计划中采矿技术专业面向岗位不明确, 重点在采煤、掘进、通风3个方向岗位群, 中职教育培养模式采用“2+1”, 即2年在校学习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最后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在校学习的2年, 基础课占1/3, 专业课占2/3, 学习时间短, 如果学习内容有侧重点, 重点面向的3个岗位群减少成2个岗位群就能克服“学的多, 消化的少”这一困难。

2.2 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改革

(1) 煤矿地质面向的工种是“地质工”, 矿山测量面向的工种是“测量工”, 由地质与测量专业培养, 采矿技术专业只要求具备地质与测量基本知识, 不再要求具备地质工与测量工的技能, 不再要求测绘能力。

(2) 知识和技能要求中的设计能力或编制能力降低为识读能力。

(3) 机电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简单维护的基本技能, 降低为机电设备使用和简单维护的基本技能。

(4) 侧重采掘方向者, 主要面向采掘工作面岗位群;侧重采煤、通风与安全方向者, 主要面向采煤工作面及通风安全工种岗位群。

知识结构与能力改革确定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 依据上述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改革要点, 确定课程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

3 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立足于课程与岗位对接, 以采掘工作面工艺过程为导向, 改革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有机械制图基础、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矿图、采矿CAD、煤矿开采方法、矿山机械、矿山电气设备使用技术、巷道施工、矿井通风、煤矿安全、矿压测控技术。选修课程:侧重采掘方向开设: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采煤机司机 (或掘进机司机) 、采煤班 (组) 长管理、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侧重采煤、通灭开设: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采煤机司机、采煤班 (组) 长管理或通风班 (组) 长管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

课程内容调整如下:

(1) 将原矿山测量与矿山地质内容降低要求, 具备矿山地质与测量基础知识, 并取消原来的实训环节 (矿山测量实习、矿山地质实习) ;不再要求具有测绘能力。

(2) 针对采掘工作面工种岗位及采煤、通风与安全工种岗位的要求, 采矿专业矿山机械重点是采、掘、运机械, 其他矿山机械知识只作了解;

(3) 侧重采掘时, 采矿技术专业巷道施工技术加大课时数与实训环节, 侧重采煤、通风与安全时加大矿井通风与煤矿安全技术课时数与实训环节。

(4) 根据矿山调研的结果, 要求技能型岗位工种具有识图与绘图能力, 加大采矿CAD课时数与实训环节。

(5) 井下电工应由矿山机电专业培养, 采矿技术专业矿用电气使用技术课程只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矿用电气使用技术, 降低技能要求。

(6) 基础学科要求也应有适当调整, 如语文课, 把美文欣赏能力调整为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 要求毕业生具有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及阅读能力, 能够编写简单的技术措施和阅读技术措施的能力。

(7) 所有课程都按学分制要求设置。

4 解决教材内容陈旧的措施

中职煤炭学校使用的专业教材大多是全国统编教材, 从教材规划到大纲审定, 再到组织人员编写, 再到发行, 要经历1~2年甚至更长时间, 教材内容往往落后于现场工艺和设备。要解决这个问题, 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 收集资料, 学习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改革落后、陈旧的教材内容。此外, 应从矿山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 将现场工艺和设备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充实教学内容。

陈相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第2篇

——陈相学校生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街道书山路101号,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77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1792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清新。学校现有学生2120名,51个教学班,教师170名,退离休教师207名。幼儿园9个班,幼儿280名。学校如今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齐全,学校办学社会满意度逐年攀升,学校现在正努力打造以“生活教育”为办学目标的特色品牌学校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才能体现校本的特色;而要体现校本特色就必须构建基于本校特点的课程体系作支撑。课程的设置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只有真正实现校本化才能符合学生实际;而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必须有有效可行的具体实施策略和评价引领措施作保证。

二、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沟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实现生活教育。为此,学校提出“学为生活”这个课程理念,用课程奠基未来生活,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努力达到让我们的农村孩子“适应现代城市生活”这个课程目标。

三、课程的体系与框架

陈相学校立足于打造以“生活教育”为品牌的特色学校,建立基于学生未来成长的“学为生活”课程体系,在基于政策、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校本特色,突出促进学生“学为生活”的特点。

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是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以“学为生活”课程理念作为顶层设计,用课程奠基未来生活,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由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人文与礼仪、语言与交际五部分课程领域作为支撑,每部分都包括国家与地方设置的基础性学科课程,学校开发的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校本课程。

(一)、整合生活教育课程

1、艺术与审美

(1)、学科课程:音乐、美术、书法。

(2)、活动课程:铜管乐、舞蹈、铝板琴、合唱、竖笛、手工、绘画、书法。(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博物馆。

2、体育与健康

(1)、学科课程:体育与健康、卫生与健康、心理健康、安全教育。(2)、活动课程:跆拳道、足球、篮球、棋类、花式跳绳、跑步、疏散演练、防护等。

(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军营。

3、科技与生活

(1)、学科课程: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践、信息技术。(2)、活动课程:生活农场、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应用、12xue平台应用等。(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自然。

4、人文与礼仪

(1)、学科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地理。(2)、活动课程:现代礼仪、国旗讲话、入学、入队、班队会、毕业典礼、时事政治、养“诚”教育。

(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生活。

5、语言与交际

(1)、学科课程:语文、英语。

(2)、活动课程:演讲训练、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写作训练。(3)、社会实践课程:走进社区。

(二)、开发其它校本课程

1、生活技能课程:学会生活系列课程:1—4年级:好习惯、好孩子课程;5—7年级:好行为、好少年课程;8—9年级:好理想、好青年课程。

2、特设课程:春游节、种植节、清明祭英烈、校园艺术节、端午节、党的生日、体育节、重阳节、采摘节、冬季长跑、喜迎新年等。

(三)、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

生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

课程理念:

用课程奠基未来生活

← 学为生活 →

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

课程目标:

适应现代城市生活

课程领域:

艺术与审美

体育与健康

科技与生活

人文与礼仪

语言与交际 陈

↙ ↓ ↘

↙ ↘

↙ ↘

↙ ↘

↙ ↘ 相 学科课程: 音乐、美术、书法 体育、卫生与健康 数学、科学

品生、品社

语文、英语 学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综合、信息

思想品德 校

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 课

程 活动课程: 铜管乐、舞蹈

跆拳道、足球

生活农场

现代礼仪、国旗讲话 演讲训练体

铝板琴、合唱

篮球、棋类

科学实验

入学、入队、班队会

经典诵读 系

竖笛、手工

花式跳绳、跑步 信息技术

毕业典礼、时事政治

传统文化 构

绘画、书法

疏散演练、防护 12xue平台应用

养“诚”教育 写作训练 建

↓ 框 社会实践课程:走进博物馆

走进军营

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走进社区 架

图 生活技能课程:

学会生活系列课程:1—4年级:好习惯、好孩子课程↘ 学会做事、学会吃饭、学会洗澡、学会睡觉、5—7年级:好行为、好少年课程→ 学会保管自己物品、学会共处、学会求知、8—9年级:好理想、好青年课程↗ 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等等

特设课程:

春游节、种植节、清明祭英烈、校园艺术节、端午节、党的生日、体育节、重阳节、采摘节、冬季长跑、喜迎新年。

四、课程的推进与实施

(一)、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整合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之间的整合已越来越被中小学教育者关注和重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去研究、实践。我们利用“学为生活”课程理念整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利用“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人文与礼仪”、“语言与交际”五部分课程领域作为支撑,将国家与地方的基础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将现有课程内容进行适度整合,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将预习作业前置,利用“助学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我们在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学为生活”为课程理念,开发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和重大节日的特设课程,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分层性、整体性,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课程体系。

(二)、生活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1、夯实国家基础课程

做实以达成学习目标为载体的国家课程,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全面地学习国家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通过夯实国家与地方的基础课程,把握教材本位价值,搭建文本沟通桥梁,鼓励学生个性理解,打好学生一生的基础,最终实现以真诚理解的课堂氛围、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质疑探究的学习状态为特征的生活教育和谐课堂。

2、激活社团活动课程

激活以引导学习兴趣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生活。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科课程设置的校本化社团活动课程,它是学科课程以外的拓展与延伸。它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的选修课程,由30多门校级精品社团课程组成,学生的参与率为100%,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一生一收获。社团活动课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与学相结合的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需求,既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又灵活了学生的双手,培养了创新力,学生在自信中快乐的生活与成长。

3、开发社会实践课程

开发以体验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开发社会实践校本课程,让学生真正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走进军营、熟悉国防;走进自然、增强环保;走进生活、学会生存;走进社区、体验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进一步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定期有组织的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收集调研,活动中思考感悟,活动后讨论分享,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与校园活动、社会生活仅仅联系在一起,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感悟,真正实现课程的价值。

4、打造生活技能课程

打造以培养学生特长为载体的生活技能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掌握本领。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有一块占地10亩的生活农场,校外有一片占地100亩的学农基地。学校以生活农场和学农基地为依托,以年班为单位,划片承包,组织学生亲手种植、修整、采摘、收获各种蔬菜、植物及农作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植物、食物的种类、特点与生长周期;掌握植物与食物的区别与种植技术;通过生活农场课程的学习,达到学会技能、学会生活的目的。

5、抓实学校特设课程

抓实以丰富学生生活为载体的学校特设课程,学校利用重大节日或纪念事件设计特设课程,如:春游节、种植节、清明祭英烈、校园艺术节、端午节、党的生日、体育节、重阳节、采摘节、冬季长跑、喜迎新年等。学校特设课程的实施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使学校教育走出围墙,走向生活,教学内容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实现了教育时空的无限延展。丰富的社会资源均是特设课程实施的课堂。老师、同学、家长、甚至整个社会中的人都可以成为特设课程实施的参与者。

五、未来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坚持做好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会从学生“学为生活”的角度出发,继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调整生活教育课程内容,让丰富多彩的课程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追求理想课堂,关注学生生活成长

努力让有限的课堂不断增值,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成长需求的沃土,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乐园,成为活跃思维与升华情感的地方,让孩子们的掌声、笑声、辩论声充盈整个课堂,这才是我们对理想课堂的不懈追求。

(三)、完善综合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形成多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希望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第3篇

关键词:教学综合改革;课程体系;平台;课程群;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14-05

一、“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教学机构为了实现各类教学层次的培养目标,通过对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合理设计,从教学内容和进度上进行的选择和安排。财政学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而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从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基本素质上符合复合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和达到的要求,又要紧密围绕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虑突出专业特色及社会发展需求。从供给侧角度构建以高素质、应用型为特征的理论课程体系,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平台课程是一个基础台阶,在组建平台课程体系时,应尽可能做到课程性质相对、选修时间先后要求一致,强调课程的共性和选修的先后顺序。学生只有学习并通过该平台的所有课程考核合格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后才能向更高层次学习迈进。因此,平台课程在时序上具有层次递进性。

财政学类课程体系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基础与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和2组课程群构成,4个平台即由全校通识教育课、学科通识教育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专业教育课、实践教学环节4个既相互关联又逐层递进的“平台”而构成的必修课;2组课程群包括专业提高课和专业拓展课构成的选修课。

1.全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国家统一要求的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文化课,共58学分。

2.学科通识教育课是国家规定的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等,依据“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设置,包括四门学科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12学分)和学科选修课(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法学通论、管理学原理、信息技术与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至少15学分)、开放选修课(13学分)。

3.专业教育课程根据对财政学类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打破传统分专业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原有课程,实现专业之间知识点融合和渗透,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全部为必修课,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国家预算(含实验课)、税收学、财务会计、税务管理(含实验课)、中国财税史、地方财政、中国税制、西方财政理论、公债管理、专业综合模拟实验(财政学模拟实验/税务模拟实验)等11门课,2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类群中财政、税务两个专业设置相同的专业课程所组成,为了满足财政、税务两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需要,为财政、税收专业的相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打通财政学类专业提供了平台。其作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财税应用能力培养。通过此类核心课程的学习,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行业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素质、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

4.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实验环节是基础,毕业论文环节是核心,专业实习、专业调研、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环节是支撑。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到专业和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职业技能准备。

5. 课程群是为学生进行专业提高和拓展教育而设立的选修课程,包括专业提高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财政学专业提高课程包括财税理论与改革前沿、宏观经济管理与财政政策、税务稽查、政府采购、外国财政制度、社会保障与财政管理、税收筹划、非税收入管理、税务代理实务、国际税收、财政专业英语、非营利组织会计等12门课程(至少选修10学分)和财政学专业拓展课包括资产评估、公共政策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税收相关法律、审计学、投资学、行政能力测试与申论等7门课程(至少选修7学分)。税收学专业提高和拓展两组课程至少选修17学分。税收学专业提高课程包括外国税制、税务稽查、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筹划、税收代理基础、国际税收、税务专业英语、财税思想史等8门课程;税收学专业拓展课程包括资产评估、审计学、成本会计、财务报告分析、证券投资分析、行政能力测试与申论、税收相关法律等7门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按兴趣、特长选择课程,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力求使大众化教育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二、“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的特点

“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独立性、适度性等特点。“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为导向,以“套餐式”设置的课程系列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柔性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元性。

1.彰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专业性,具有针对性。“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而设计的,当学生通过平台课程或模块课程的考核后,就应该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其设计强化以知识输出为能力输出的教学理念,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应该获得相应知识领域的能力。

2.具有适度性及相对独立性。在“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课程模块,是一个知识面较宽泛、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平台。“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能力所涉及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通过一体化的系统设计,形成在专业平台基础上具有特定能力指向的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

3.反映了透明的个性化学习进程。通过一体化设计的“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能够使学生在能力的提高方面自我诊断,通过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自我诊断学习的质量过程。同时,在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上给予一定自由度,通过特殊的功能设计,以满足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能力需求。

三、“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

伴随着实现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仅表现在毛入学率,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财政学类课程体系的建构应集中和系统地反映社会、国家和财政学类专业学生等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应以学科知识系统化为基础,以基于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模式多样化、规模化为路向,从宏观角度确定课程体系优化目标。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应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以弘扬个性为主线,通过合理的设计,构建出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既要有利于财政类专业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又要有利于培养适应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业化人才。其培养目标可分解为:(1)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使学生了解经济新常态下现代财税理论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掌握现代财政学、税收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深造;(3)具有财税、财务会计、公共经济管理、金融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经历系统的教学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公共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5)能在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从事财政、税务、税务代理等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6)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备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四、构建“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的原则

在构建“平台+课程群”课程体系中,一要体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共同提高和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二要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体现知识的专业性和通识性、能力的专业性和发展性;四要体现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观,注重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五要在课程设置上,以平台为基础、以课程群为辅助,通过平台与课程群的有机整合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1.按照“强能力、广适应、善创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考察研究现实的财税问题,确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突出专业教育。坚持以能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重点的原则。

2.灵活设置专业课程,体现大财政思想,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课程群的课程系列模块,体现专业化与宽口径并重、更突出宽口径,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提供生长的土壤。

3.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实习基地,完善课堂实践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社会调查、创业大赛、带项目实习等实践方式。探索“教室+实验室+基地+田野+大赛+项目”的培养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使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五、“平台+课程群”课程结构体系的实践

(一)强化公共平台课的设置,搭建财政税收专业平台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平台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必须以教学质量提高为出发点。另外,平台课程体系也是动态的,随着未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优化平台课程体系。学院在2014年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打通财政、税收专业平台课程,形成了4大平台课程,即全校通识教育平台、学科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专业提高与拓展2组课程群。具体框架如表1所示。

(二)构建财税专业双学位和主辅修学习制度

构建财政学、税收学交叉学科双学位模块,鼓励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培养计划的同时修读另一专业的课程,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学分后获取第二学位。通过引导学生修会计学、金融学等财政学类交叉学科的双学位(或辅修),做到财政学、税收学与会计学、金融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符合人才培养。设计“财政学专业+会计学专业”的双学位、“税收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双学位、“财政学专业+金融学专业”辅修、“税收学专业+金融学专业”辅修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对修满专业基础平台规定的课程且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取得辅修专业资格;对修满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一个专业方向模块规定的课程的,获得相应的学分,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的同学取得双学位,为社会培养稀缺的复合型财税专才。

(三)推进全部专业教育平台课及专业选修课进行教学范式改革

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是当前国内外高校共同面临的难题,课程教学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当前制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陈旧的教学方法及使用不当教学手段。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河北经贸大学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自2013年开始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到目前已经有两批37门课程进行了改革。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加强过程管理和综合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知识传递,树立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化教学综合改革,探讨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从操作层面上组织课程计划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财政税务学院推选《国际税收》作为河北经贸大学第一批教学范式改革试点课程,《税务管理》列为第二批校级教学范式改革课程,并将财税专业平台课和专业选修课全部列为财政税务学院教学范式改革课程。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1.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研讨与交流。围绕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程实践、改革考试方式等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定期组织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教育思想研讨交流与培训。

2. 加强教学范式改革研究,持续开展观摩、示范和评选活动。(1)加强研究。学院设立以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为主题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2)定期观摩。学院每学期组织集中的课堂教学观摩,提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交流学习平台,观摩的主体是大力推进课程教学范式转变的教师。

3.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政策。学院重点支持课程范式改革试点课程,对试点的每门课程采取后拨经费方式学院给予资金支持。对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课堂教学效果突出的试点课程成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职称晋升以及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4. 相关制度的支持和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相关政策和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由教授委员会定期做好试点课程的检查和评估验收等工作。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成效。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改革成效不大的课程,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将取消项目,停拨后续经费。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使教师完成了四个转变:一是从注重教师授课精彩到注重学生学习精彩;二是从注重“课中”精彩到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精彩;三是从满堂灌式的知识传递到启发引领;四是从关注考试结果到强化过程管理。学生也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改变长期应试教育环境下所形成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二是克服消极学习情绪为积极学习,提升求知欲,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三是从学生个体学习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促使学习和教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四是从接受与适应学习到创造与超越学习。

(四)多渠道开展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类课程包括教育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社区服务活动、社会调研、撰写毕业论文等内容。“校内课程实验+校外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专业技能证书+学科知识竞赛”的素质拓展体系在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大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形成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分散与集中实践相结合、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等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本科阶段的能力培养不断线,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财政税务学院与河北省多家省直单位和税务局签订了“财税专业人才培养共建协议”,为广大师生掌握更多的财税实践知识提供了广阔平台。利用假期组织专业实习小分队奔赴国内外,分别就财政税收等情况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积极开展知识竞赛,采用社会调研等多渠道多形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五)加大选修课比例,建立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根据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课程体系设计的各个层面应做到整体优化。由于课程体系架构具有层次性特征,各门课程在内容上环环相扣,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凸显专业特色,反映本学科和专业发展前沿,又要在建构课程体系中扩大具有学科深度的课程设置,为向深层次方向发展的学生提供条件;既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以及其平衡,又要强调整体课程结构与各专业选择的兼顾。培养方案增设了一系列专业选修课,在学校规定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将财政和税务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由原来的13学分提高到17学分,整个课程模块着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注重新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为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齐小艳.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戴发山,黄世秀.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2).

[4]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5]张兴旺,吕树清,查小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8).

[6]戴宪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7]鲁飞,秦勇,李小刚,徐俊,陈维亮.基于模块化教学的新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平台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

责任编辑、校对:张增强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structure will greatly promot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As the key point and special difficulty of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is a worthwhile field in deepening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tinency, independence and applicability,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platform+ curriculum group" aims at optimizing 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will facilitat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discipline structure and improve students' potentials and learning autonomy.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方法来源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并对其“学习情境设计”部分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在我国, 随着政策推动与职业院校多年的开发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已被职业院校广泛接受, 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步骤为工作任务分析 (筛选典型工作) —行动领域归纳 (整合典型工作) —学习领域转换 (构建课程体系) —学习情境设计 (设计学习单元) (姜大源, 2014) 。本文主要从课程开发的操作层面进行论述。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与查阅发现, 从开发主体的角度来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有两种, 一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主要产出课程体系, 即某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名称、分类与编排, 虽也有对微观课程 (即课程体系中具体的某一门课程) 学习情境的阐述, 但仅是一些原则与方法, 由于课程过多, 且微观课程需要相关专业教师的参与, 客观上也不容许对学习情境的深入设计;二是微观课程的开发, 主要针对某一课程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与方法开发出具体案例, 形成课程的内容框架, 对于学习情境的分析更为深入具体, 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落实与以生为本的学习实践提供了承载与支撑。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先生认为, 课程的系统设计至少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课程载体设计的系统化三个层面 (1) , 其中的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载体设计对应了笔者提出的课程体系与微观课程两种形式。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工作过程”为关键词检索到的课程相关文献的统计结果显示, 2012年是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分水岭, 从2012 年开始, 实践研究比重加大, 占半数以上。从下表数据可知,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略少于微观课程开发研究, 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是从“课程体系到课程再到单元”的系列过程, 但从操作层面来讲, 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微观课程的开发往往是割裂的, 它们可以分别由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发起组织。

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的引导下,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微观课程开发均遵循普适性开发范式, 但二者在操作细节的处理上有需要注意之处。笔者发现大多数研究论文对微观课程开发没有清晰的认识, 或是机械套用, 以专业大局分析微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未能落到实处;或是没有注意到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的制约, 将课程体系开发的相关结果直接用于微观课程开发;或是对各阶段的开发目的没有明确认识, 仍以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指导微观课程开发。下文将对二者的开发与建设进行分析比较, 提出建议。

一、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

(一) 课程体系的开发

课程体系的开发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步骤的前三步, 分别为“工作任务分析 (筛选典型工作) ——行动领域归纳 (整合典型工作) ——学习领域转换 (构建课程体系) ” (2) (见图1) 。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学生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获得从业能力和资格以顺利就业, 因此, 课程体系开发的起点是职业岗位 (群) 。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 筛选典型工作。采用问卷、访谈、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 选取合适的企业样本与岗位 (群) 人员, 考察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记录岗位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任务要有完整的工作过程 (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与要素 (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3) , 通过同类项合并将工作内容和要素相近的工作任务归纳汇总, 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步:整合典型工作, 形成行动领域, 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 (4) 首先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职业标准, 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提炼对应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 形成典型工作分析表。以这些职业能力重新审视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行动维度和任务要素的相似性将其整合为反映综合能力的任务集合, 即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将描述性的工作任务提炼、升华、整合为综合能力领域, 是一个去粗取精、先分析再综合的过程, 它源于实际的岗位工作任务又高于工作任务, 是抽象化的企业要求。另外, 这些职业能力也是后面步骤中课程目标的重要来源, 可以将其分解至每一门课程目标中。

第三步:行动领域转换, 构建课程体系。这是从“职业场”向“教学场”转换的过程,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课程名称与内容的界定, 二是课程间的序化关系。课程内容由行动领域转换而来, 但课程 (也称为“学习领域”) 与行动领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是映射关系, 因而课程体系始终要在行动体系框架下进行开发。一门微观课程一般要确定目标、内容和时间, 课程目标从教学论的角度可以划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 知识主要指在能力培养中适度够用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工具/设备等的操作知识, 能力主要指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素质主要指职业能力中的社会能力 (见图2) 。课程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描述, 学科体系的相关知识融入任务完成和能力培养过程中, 其目的仍然是应用知识, 而非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课程间的序化关系主要考虑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与专业的关联性, 根据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 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 根据课程学时将课程分布到不同的学期。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形成平行课程、前导课程、后继课程的关系。

(二) 课程体系的建设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需考虑实训与实习环节。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实训、实习的统筹安排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任务, 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的步骤展开, 强调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一致, 即为学生提供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 (也是学习环境) (5) , 因此, 有些时候课程与实训是一体的, 即边学边做。根据职业成长规律与课程体系考虑实训与实习目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以达到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校企合作培养

首先要求职业院校的专兼职教师要有企业锻炼经历且实践技能较强;其次要对学生的企业实习给予指导。

3.资源建设

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 硬件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与工作环境类似的实训室、一体化教室、校外实习 (训) 基地建设, 软件资源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

4.评价

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主要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部评价, 包括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与毕业生评价。

二、微观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一) 微观课程的开发

微观课程开发对应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第四步即学习情境设计 (设计学习单元) , 因此, 本文中所界定的“微观课程”等同于相关文献中的“学习情境”。微观课程开发是由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承接而来的, 它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对某一门具体课程 (学习领域) 的内容进行取舍与序化, 形成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因此, 它的课程总学时已经在课程体系中确定, 需考虑的是每一个学习单元或载体的学时分配。微观课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在课程体系中也有确认, 只是比较宏观, 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性不强, 所以, 在课程体系中明确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是纲领性目标与内容, 微观课程开发是对这些宏观的目标与内容的进一步细化, 使其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 微观课程开发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落脚点。

微观课程开发也要进行“职业场”的分析, 但应从微观课程本身考虑, 不需要考察、分析某一岗位 (群) 中的所有工作任务, 需选取其中涉及微观课程的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分析, 选取范围较小, 对微观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的考察会更全面与深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

微观课程开发的起点是职业岗位 (群) , 需明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这个课程目标具有纲领性质, 对微观课程的开发形成约束。在实际工作中, 也会出现没有自上而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情况, 即在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下, 担任实际授课任务的一线教学人员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微观课程的课改试验。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 筛选典型工作。通过岗位调研, 描述与课程相关的工作任务, 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本步骤与前文中“第一步”的操作方法相同, 调研的侧重点是与课程相关的工作任务。之后提炼出与课程相关的职业能力, 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职业标准解构学科知识, 在行动体系的框架下形成对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学习情境。

第二步:设计学习情境与子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依托载体并根据教学论、学习论和方法论将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是映射关系, 以此保证行动体系的课程本质。

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是案例化的学习单元, 它需要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载体使其具体化, 载体的呈现形式可以是项目、任务、问题、活动等, 载体隐含解构后的学科知识, 如设备类型、故障现象、零件种类、产品结构等。

学习情境设计遵循比较学习的三原则 (6) , 即比较必须3个以上、比较必须同一范畴、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首先, 3 个以上的学习情境之间可以具有平行、递进、包容三种逻辑关系;其次, 比较的载体是同一范畴, 实际的课程开发往往比较复杂, 每一个情境还需通过不同的载体使工作过程具体化, 即需要在学习情境中进行子情境的设计, 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里, 学习情境之间的三种关系可以同时存在, 以三者排列组合的形式存在。 (7) 在微观课程开发实践中, 很多研究者运用了这种方法, 如子任务和小任务、情境和子情境以及情境和任务, 闫宏生设计的建筑结构课程学习情境与子情境 (8) 如图4所示。

学习情境设计的产出是微观课程的内容框架, 还需要通过学习任务承载具体的学习内容。根据比较学习的第三个原则, 每一个 (子) 情境是步骤的重复, 通过三次以上的相同步骤的比较练习掌握岗位完整的行动思维方法, 以从容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现实条件。学习情境通过载体将相关知识融入工作过程, 通过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来学习工作知识与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 其中也包括解构后的适度够用的学科知识。

(二) 微观课程的建设

微观课程的建设包括课程的教学准备与课程实施, 主要内容如下:

1.教学方法、组织与策略

(1) 比较提倡项目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引领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这是由课程开发理念决定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要实现课程工作化和工作课程化的双向转化 (9) , 需要情境载体的支持, 而载体的呈现形式可以是项目、案例、任务、活动、问题等。 (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 这是由于课程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接受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 而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就是这六个阶段。在操作过程中, 有人提出“四环节” (梁新平, 2015) 、“5步法” (仲剑锋, 2014) 等来组织教学, 其实也是六个环节的简化与变形, 它们都遵循了同样的思维过程。 (3) 教学策略主要指在同一范畴、三个以上的学习情境教学中采用渐进式教学策略, 即“手把手”教、“放开手”教、“甩开手”教 (姜大源, 2014) , 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在重复与比较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内化思维。

2.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教材、数字资源、实训环境建设。教材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与具体岗位工作过程知识的有机结合,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是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的延伸, 它使课程开发理念落到实处。这里指的教材也包括由教材延伸出的任务书、引导文、工作单等。数字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在线学习空间等, 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进行知识的建构与内化, 迎合了职业院校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实训环境包括实训室及其中的实训素材, 它是学生“做中学”的必要载体, 也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教师配备

教师需要具有实践属性和教育属性, 实践属性要求教师懂技术、能操作, 熟悉企业工作过程;教育属性要求教师懂原理、能传授, 专业知识扎实。一般需要配备专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需具有企业工作经历, 能够将企业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转换, 既懂学科理论又能动手操作;学生的实践操作一般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

4.课程评价

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 课程评价可分为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课程社会评价三类。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企业评相结合,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指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 社会评价主要指企业对该课程内容与培养效果的评价。

三、课程体系开发与微观课程开发的比较

(一) 相同之处

1.指导思想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 以工作过程为参照, 在行动体系框架下开发课程, 课程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内容, 即以知识的应用为主, 以符号化的陈述性知识为辅, 解构学科知识并融入完整的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本质是通过完成不同职业具体的工作任务及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获得该职业的工作过程和方法, 从而掌握工作的思维方法, 生成个体的职业能力。

2.职业场到教学场的转换

职业教育属于跨界教育, 课程及课程体系就是两个场的跨界桥梁。 (10) 二者的开发都必须进行职业场到教学场的转换, 首先要在企业中进行工作任务的分析与职业能力的整合, 对职业岗位 (群) 的行动体系与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在职业院校中根据教育、认知规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融合学科知识, 形成课程和课程体系, 生成某一职业人才培养的内容。

3.强调整体性

课程开发强调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整体结构实现局部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整体性的思维和方法, 从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与学习的整体性出发, 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课程的每一个单元 (学习情境) 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遵循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和六步骤。

(二) 不同之处

1.起始点不同

课程体系开发完全是从岗位 (群) 出发, 直接从工作实践开始, 没有限制条件;微观课程开发除确定岗位 (群) 之外, 还要明确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目标, 为后续开发过程提供纲领和导向。

2.工作任务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在职业场中进行工作任务描述与分析时二者的侧重点与选取的范围不同。课程体系开发从专业角度考虑, 侧重专业, 描述岗位 (群) 涉及的全部工作任务, 强调全面性;微观课程开发重点考察与描述岗位 (群) 的某一典型工作 (即与课程相关) 的工作任务, 侧重课程主题, 强调针对性和细致性。

3.微观课程没有进行行动领域的归纳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是相辅相成的, 行动领域作为反映综合能力的任务集合, 是对典型工作任务整合的结果, 是先分析再综合的过程, 它源于而又高于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的转换只能从行动领域中来。在微观课程开发中, 课程内容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工作任务转换而来, 只是遵循比较学习原则将它们进行了教学转化。按照赵志群博士的观点, “设计学习情境的过程就是课程开发人员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 ”11即学习情境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现有的微观课程开发案例基本上均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

4.课程排序的基点不同

课程体系开发强调课程 (学习领域) 间的关系, 可以有前导课程、后继课程、平行课程三种关系;微观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单元 (学习情境) 间的关系, 可以有平行、递进、包容三种关系。

5.结果不同

课程体系开发的结果是课程体系, 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微观课程开发的结果是课程内容, 服务于课程教学。

不论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还是微观课程的开发, 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具体化, 它们形成职业教育特有的行动体系的课程框架, 共同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厘清二者在开发操作与实践中的具体步骤与异同, 为当前操作过程比较模糊的微观课程开发与不同指向的开发人员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或微观课程开发提供清晰的开发步骤与方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建彩, 褚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9 (2) .

[2]潘志安, 沈平, 宋振云.基于工作过程的“循环式”课程开发模式与实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

[3]王元生.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学习情境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 2013 (12) .

[4]仲剑锋.基于工作过程的制药机械安装维修项目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1) .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第5篇

2008-11-24 21:04:45【大 中 小】阅读次数:45

5摘 要:文章从学前教育专业改革背景入手,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同时对学前教育教材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实践教学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改革背景;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在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学前师范教育有高师教育与中师教育两个办学层次。高师教育主要是为中师培养师资,而中师教育则是培养一线幼儿教师。从原有的课程体系来看,中师课程体系属于“技能型”,艺术类课、师范技能课三年不间断,重视未来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有人认为中专的幼儿师范学校准确地应叫艺术师范学校,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薄弱,教育理论知识也浮浅。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容易陷入“工匠式”的就事论事甚至照猫画虎,接纳新事物、新理念的后发能力不足。

早在1983年,舍恩(Sehon,D)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就提出了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家”的专家形象转变。从目前的的学前教育现状分析,传统的以“技术理性”为支撑的“技术熟练者”的教师职业形象正逐渐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以“行动者”为支撑的“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职业形象。根据我们对毕业生反馈信息的调查,目前幼儿园最受欢迎的正是这些具有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娴熟的、有发展潜力的专家型人才。由此可见,原有中师的“技能型”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的要求,必须对原有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原有的培养体系进行新的结构凋整。结合本地区人才需求和学校教学实际,以教育部专家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方案为指导,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紧贴“以人为本,突出教育能力,注重整体,加强人文”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增加人文知识,加大专业课比重,突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的系统定位、统筹安排。

从整个布局来看,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一个原则,二个阶段,三个技能块,四个理论平台”的特点:

(1)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原则,即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反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教育方法”;

(2)二个阶段为前一年的“宽基础教学阶段”,主要开设:职业道德与指导、法律基础、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历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和教师口语、乐理、唱歌、舞蹈、琴法、美术等技能基础课程;后一年的专业教学阶段,主要开设:幼儿卫生学、幼师英语、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活动指导、幼儿文学、幼儿园科学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及幼儿专业艺体技能课、音乐综合课、美术综合课、幼儿园五大领域综合课等专业方向课程;

(3)三个技能块,贯穿于专业能力培养主体的“基本技能(弹、唱、跳、说、画)、专业技能

(活动设计与学科教学)、综合技能(主题活动及特色课程)”模块;

(4)职业文化公共课,专业必备技术课,专业方向特设课和“相关知识选修课”则构成了四个理论平台。

2、改革实施方案

1.1 教材改革

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多元化办学或受地区经济制约的特征,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实践性等原则。

(1)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基础的,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我们在第一学年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普通话口语交际》这门课,安排普通话正音、口语表达、儿歌朗诵及故事讲述等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充分体现实用性原则。

(2)技能训练课程应针对学生所从事的岗位要求,组织开展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课程内容要强调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唱歌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是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改革后的唱歌课第一学年打基础,教学内容基本维持不变,第二学年安排儿歌演唱、创编及唱游、歌表演等综合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3)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总之,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保持教材的主基调的相对稳定,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1.2 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提升对实施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技能课教师只注重技能训练,不懂幼儿园上课的方式方法,不能身体力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缺乏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更谈不上掌握一技之长。因此,教师必须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实践的示范者,具备“双师型”能力。形象的说,不仅是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型教师,更是技艺高超能问能武的教练和师傅。

1.3 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合理的教学方法不再单纯地被看做是指导学生的方法或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法。我们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强调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则,鼓励各科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1.1“问题式”教学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

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在文化基础课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一听赏一提问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 等过程,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讲解;还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1.1.2 “互动”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包含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活动,学科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如《唱歌》教学,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讲故事、情景创设等方式导入新课,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1.1.3 “小课题研究” 教学法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如:幼儿教育学内容《如何指导幼儿结构游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下列环节获得知识:

(1)确立课题:“调查我区幼儿园开展结构游戏的情况”、“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的方法”、“模拟结构游戏教育活动计划《飞机》(中班)设计一个幼儿结构游戏教育活动计划”(以上方向任选两个);

(2)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包括搜集并观看一些以往幼儿园开展结构游戏的录像资料,利用网络查资料,阅读有关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关于游戏指导的有关理论,拍摄实践活动照片,收集幼儿结构游戏的录像资料,搜集有关积木游戏的儿歌和有关童年游戏歌曲等;

(3)总结汇报:采用小组提交结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归纳的策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小课题研究坚持“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探究来开展活动,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还应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优点,是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施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方法。

1.4 实践教学

原有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课与学科课是并行独立的,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将实践环节安排在学程中期和后期。实践课(实习、见习)、技能课与文化课相互脱节,特别是学科课程多

数不重视实践环节或没有针对性。学生的技能训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学校、任课教师的诸多要求,是一种工具性、技艺性、程序性的操练,这样的趋向很难将“实践教学”中的操作纳入幼儿教师课堂、幼儿教师的行为、幼儿教师的生活等生命意义中去。

力学类课程体系优化与管理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力学 课程体系 平台课程建设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6-01

为改革本科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加速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按“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按学科大类设置平台课程并加速建设,促进平台课程精品化。

1 建设目的

按照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整合与优化校内教学资源,构建学科大类教学平台和实验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建设内容和范围

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船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二是同类或相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港口与巷道工程、测绘工程等。建设重点是:一方面要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若干统一的模块,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

3 学科平台课程的模块设置及建设目标

3.1 模块设置

建设前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由建筑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若干门课程组成。

建设后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仅由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组成(见表1)。课程门类、层次明显减少。教学管理、档案管理、资源利用得到优化。

3.2 建设目标

(1)教学条件建设

①建立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基本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②建立齐全的教學文件档案,包括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试题库、历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考题等;

③建立和严格执行互相听课、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等制度,包括研讨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法,开发CAI课件,分析考试情况等;

(2)教学改革

①课程内容改革既要注重使学生能建立扎实的力学基础,又能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②在采用多讯道教学手段的同时,根据授课内容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加大教学信息量;

③严格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坚持课程组统一(背靠背)命题、流水作业评分,实现学生整体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并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实行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4 建设程序

争取通过学校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加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与管理。学科平台课程建设程序如下。

(1)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需要,提出建设学科平台课程的需求。相关学院根据建设需求,推荐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一般应为教学团队首席教授)申报学科平台课程建设项目。

(2)项目申报人提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认真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院批准。

(3)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申报人提交的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核,经专家审核通过后正式立项。

(4)学校根据《平台课程建设合同书》对建设项目进行进度管理、经费管理和质量管理。

(5)各学院根据学科平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平台课程模块,制订所设专业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

5 建设成效

教师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原来的单班授课改成合班,既节省了开支,又优化了资源。

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调配,教室使用率得到优化,实验设备利用充分,网络教学更加合理。

管理资源趋于规范,教学档案条理清晰,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钱令希,钱伟长,郑哲敏,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孙训方,胡增强,金全心.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第7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工学结合,考核与评价

一、现行职业学生工学结合的必要性

2006年, 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各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

职业学校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 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正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专业课程学习要求, 有机会到实训工场、生产一线、到企业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 把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 同时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各种专业问题, 通过再学习, 寻找答案, 得以提高, 即完成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多次循环过程, 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得到全面提升, 从而可以成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术型人才。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 在学校里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 对计算机的系统维护、日常数据处理、网页制作、网络基础、综合布线等知识有所了解和部分掌握, 通过工学交替, 解决了学生真正进入到实习环节和企业实践时, 进行机器维护实战、网络后台编程或网络组建布线时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的情况, 从而让学生发现理论学习知识的不足,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加大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力度, 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 及时有效地与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毕业能上岗, 上岗能适应岗位要求, 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这既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符合企业用工的需求, 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有利。

二、现行职业学生工学结合面临的一些问题

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从2013学年开始,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过去的2+1模式, 改成2.5+0.5, 即学生在校学习由原来的两年改成两年半, 原有的顶岗实习从1年消减至半年, 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加强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通过在校的实践教学以及后期的顶岗实习,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新修改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实施计划中都规定了一定学时的工学交替或工学结合的学时段和要求, 如何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合理安排工学交替工作是目前新形势、新机遇下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所述工学结合是指学生在校或短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 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两方面场地。

目前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

1. 配套的运行机制尚需健全。

工学结合缺少管理体制、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工学交替时, 参与组织的部门较多, 工学交替实习单位或项目往往会由学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学工处以及各相关的系 (教学单位) 共同联系落实或其中的某个部门去联系、落实;企业单位因学生实习可能影响生产, 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这也成为工学交替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 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 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2. 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滞后。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大多是由国家统一规定, 没有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有的课程陈旧落后, 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有的内容太深, 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力, 而大多数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重理论轻技能,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不少专业无法进行工学交替或工学实训脱节、不对口。

3、专业生产实践场所和资源受限。

首先因为实习设备的数量、工位、精度差, 导致学生达不到实践要求;其次, 职业学校学校自身师资薄弱, 指导教师数量不够,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灌输式, 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学校部分专业实训室, 虽可以进行实习, 却又存在利用率太低, 或是实训建设较滞后, 很难完成实训要求;部分校外实训基地由于企业的经营、质量和生产效率等问题, 又难于接纳整建制、全班级的生产实训;再则有部分冷门专业都相对很难找到对口的生产实践单位, 往往由学生自找单位进行工学交替实习, 无人专业指导, 使得工学交替的效果与质量大打折扣。

4. 工学交替专业不对口。

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能考虑到工学交替时段与企业用工需求的衔接, 因此当学生将要进入工学交替的时候, 企业不能提供接收学生实训的条件;或企业急需用工时, 学生尚未学完相关课程, 不能去企业参加实践实习, 解决用工困难, 更有甚者还出现为了完成工学交替任务而让学生去与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去进行工学交替活动。如让财会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去电信部门进行转移呼叫实训, 让机电专业学生去电子工厂电器元器件安装流水线操作, 将工学交替与解决企业用工混为一谈, 严重的挫伤学生工学交替的积极性。

5. 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大。

职业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后, 学生处于半工半读状态, 其思想品德教育、实习管理等问题都会出现很多盲区, 加之在企业生活、学习, 职业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差, 加之生产实践指导教师或跟班带队教师对学生的熟悉也需要时间, 这就出现学生管理上的漏洞。

6. 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考核体系不能适应工学交替企业的管理, 简单地把劳动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有少数学生因事、因病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 而这一阶段的学习成绩也无法实事求是的反映出来;有的学生把工学交替不当回事, 学生成绩也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上, 按人才培养要求去完成工学交替实践, 正确评价学生工学交替或工学结合阶段的成绩, 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 改革和创新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办法, 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一大课题。

三、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与成绩评价体系的思考

工学结合期间, 不能只注重学生劳动态度的好坏, 并以此作为评价指标, 一个学生按时上、下班、尊重师傅、不打架、不骂人其工学结合阶段的成绩企业或实训指导教师会将该学生被评定为良好或优秀。而从专业实践角度出发, 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机器设备的运转、保养、零件加工的工艺和流程、产品的质量标准与检测、安全生产要素等应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 企业需要的是有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是能为企业生产熟练的操作者。因此学生在此阶段的成绩评价就需要结合多方因素, 正解的给予成绩和评价。

1、合理设置与实施工学结合课程

(1) 工学交替作为必修课程, 其成绩纳入到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之中, 从制度上保证工学交替过程的严肃性。在职业学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 根据专业设置和主干课程的要求, 规定工学交替或工学结合的时间段,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在教学指导性计划指导下, 完成工学交替任务, 取得合格成绩或学分。在职业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与专业相适应的工学交替计划和方案, 即规定哪些课程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比例、时间段、实训场所, 给出指导性方案。

(2) 工学交替必须具有针对性, 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必须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前提下, 除去最后半年的顶岗实习时段, 学生在校2.5年的学习过程中, 至少应有1年 (约1140学时左右) 的时间, 进行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的学习, 将课程搬入到实训室、实训工场 (车间) 、企业等实践场所。

例如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技能要求中规定:

1) 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正确、快速的文字录入能力;

2. 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 具备按照具体要求运用OFFICE软件制作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能力;

4. 具备计算机组装、软件安装、常见硬软件故障排除能力;

5. 具有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图绘制、现场布线及测试能力;

6. 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7. 具有小型应用程序的编制能力;

8. 具有平面图像处理能力。

2) 职业特定能力 (网络管理与维护方向) :

1.能够安装、维护网络操作系统;

2.能够编写网络管理日志;

3.能够处理常见网络故障;

4.能够组建中小型计算机网络;

5.能够配置网络相关设备及各类服务器;

6.能够进行规范的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

7.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像处理;

8.能够按照客户要求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功能丰富、界面美观的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上述能力的实现在教学实施计划中反映出来, 所以教学安排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网络技术、小型网站组建、综合布线、图像处理等课程中都规定了必要的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的实践 (或实训) 课时。理实教学基本都是1: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组建与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等都在分学期教学计划中, 规定了集中进企业进行实践周, 进行工学结合学习, 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完成相应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学分, 该专业课程才能合格。其他专业亦可对照上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明确工学交替和实习的课程设置, 以便后期工学结合学分的计算。

(3) 制定规范化的学生实习 (训) 指导书或任务书, 是确保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评价学生技能掌握程度 (可量化) 的一个重要手段。专业教研组或专业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和学生应掌握技能的要求, 制定好本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指导书, 明确本课程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的课时要求、实践操作的技能要求和技术水平考核方法。对需要进入企业进行对口工学交替的应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实践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商定实训指导书或任务书, 对实习工段 (部门) 、机器设备操作规程、产品生产要求、技术要求, 产品质量、等级的把控, 熟悉生产流程、安全生产规范等, 并对实训过程的考核要求作较详细的说明。

2、建立正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1) 工学结合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劳动表现分开评价。分开考核或评价不再是彼此独立, 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个劳动态度较差的学生, 很难会是一个技能特别好的学生, 或者说一个劳动表现比较好的学生, 专业实践技能就一定很好。工学结合阶段学生的技能成绩与劳动表现分开考核, 将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和劳动表现两方面的真实情况。技能考核方面可以从学生实习任务书的执行情况, 实训期间对机器、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生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文科类的实践操作的速度与正确率等可量化数据) 、安全生产情况、简单故障的排除、独立生产操作等方面由生产实践指导教师 (或企业指导老师) 评定, 必要的技能可通过结合技术等级考核由劳动部门进行评定考核,

(2) 评价的形式可多样化。由于工学结合期间的授课对象不再是传统的校内教师一言堂, 授课场所也不是教室单一固定场所, 而随着“导师”和“场地”的变化, 所以学生的技能成绩的评价应由实训带队指导教师、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互评等几部分组成, 最终该专业课程或学科的成绩, 由理论学习成绩和专业实践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得到最后成绩。而劳动表现则结合学生的考勤、遵守企业规章、遵守社会公德等情况进行评定。两个成绩都应反映在学校的学生成绩卡上, 作为学生操行评定和用人单位录入的依据。

(3) 严格把好学生毕业关, 学生工学结合已作为必修课程, 纳入到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对因各种原因, 没有参加工学交替或工学交替专业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将按该专业学习不及格处理, 且不能按期毕业。不合格学生可以通过申请重修和补修的方法, 重新进行工学交替的实习, 完成规定实习经考核合格后可申请毕业, 由此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学生自理, 这样大大地可减少学生逃避工学交替, 去企业生产实习的过程, 严格控制一些劳动表现极差且技能水平也差的学生流入社会, 增加企业的负担, 给学校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工学结合质量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修定, 专业发展要结合地方产业的结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加强职业学校教育教材体系创新。在选择与使用教材的时候, 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特点, 坚持“理论够用, 技能实用”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 要删繁就简, 面对实际, 讲求实效。不拘泥于现行的规定教材。在教学和课堂实践过程中, 应鼓励教师结合市场与学科的实际, 不断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与技能化程度。

2、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 以更好地适应工学交替的需要。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 在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必要调整, 让学生学得进, 用得上。学校可以按照企业需求, 改变原来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 设置基础课程、共同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1:1, 即半天理论, 半天实践课程, 并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保持同步, 实践课程的操作内容达到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接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在学习基础课程和共同课程的基础上, 把专业课程细化, 按照分类, 实行单一模块强化学习。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 学校与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的学生取得该模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立“三导师”制度即班主任 (辅导员) 、实习指导教师 (专业教师) 、师傅 (企业技术员) , 形成了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网络, 共同管理学生。在工作中, 专业课教师既是班主任, 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企业技术人员既是企业的生产员工, 又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整个管理网络各司其职, 每天有记载、每周有考核、每月有评估。

4、学习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结合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生成绩管理要求, 根据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具体项目, 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方案, 把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参加的学习折算成学分,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同时, 还要积极研究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的不同, 按照学校和企业所承担教学培训的实际, 逐步建立实行学校学籍和企业学籍的双学籍管理制度。

由于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工作中可直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 并且这些企业都有用人计划, 这就为学生提供直接、全面、详实的企业资料和就业的机会, 一部分学生通过在企业工学结合, 为理想就业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只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探讨新形势下的工学交替或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使学生能真正意义上地通过工学交替或工学结合去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 缩短工学差异的距离, 才能培养出受社会、企业欢迎的有道德、有技能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 职教论坛, 2007。

[2]徐世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

[3]扬州高等职业学校2013级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周明星, 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

[5]聂伟, 等.“工学交替”概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0) 。

[6]陈志生.推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1) 。

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第8篇

创业与就业课程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针对大学生特点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等教育创业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零散, 缺乏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尽管随着创业与就业科学研究成果对其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不断丰富, 创业与就业教学也通过一定的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设置来反映这些研究成果, 但创业与就业科学的交叉融合还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如何通过课程融合来促进学科体系形成便成为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建设重要任务之一。

一、以能力培养和创业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创业与就业课程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形势分析, 以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引领, 以引导高校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为课程主线, 以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创业知识与能力为依据, 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课程内容。通过真实岗位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确定相应的创业就业技能或能力模块, 设置对应的实训项目。在课程内容设计上, 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分解出创业就业所需的能力要素, 形成由基础技能, 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构成的教学内容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准备与训练、就业准备与训练三大模块。

创业与就业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理性评估自身特质, 确立创业定位;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 合理规划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 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能和技巧, 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将课程目标对准某种职业, 落实到具体岗位, 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 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 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二、构建全程化、分阶段的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

高校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 创业与就业课程的建设需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课程体系。创业与就业教育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让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关注创业与就业。在贯穿全程的基础上, 课程设置还应针对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教育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如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环节应在大一、大二阶段统一开课, 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 增强就业意识, 强化竞争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 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着重自主创业、考研、出国、求职等就业方式的指导。创业训练教学环节在大三阶段统一开课, 着重创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的引导。就业训练教学环节在大四阶段统一开课, 主要进行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职业测评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入学教育应该从大一开始,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帮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使他们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在大一、大二阶段, 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的职业理想树立和专业毕业流向结合起来,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启蒙,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 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压力, 使学生明白就业是自己的事, 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帮助学生逐步确立将来的就业方向, 进行自我认知训练及试探性的职业生涯设计, 合理规划大学期间的生活及将来的出路。并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验证,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测试, 了解其心理、性格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适应范围, 修改完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大三、大四阶段是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阶段, 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创业就业意愿增加创业与就业课程, 联系实际,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鼓励学生增加参与竞争的筹码。本阶段主要以咨询、分类指导、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 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水平, 为将来的创业、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既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 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 重点培养各种能力, 又要为他们提供实践和培训的机会, 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创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 让学生掌握创业思维方法、创业方向的选择、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等。就业准备及训练课程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实践环节;结合就业形势, 既加强就业准备及训练课的理论教学, 又指导学生参与择业实践的训练, 通过模拟择业实际过程, 提高择业的技巧和能力, 提高其择业竞争力。

三、突出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的实践创新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 还要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生的专业特点, 突出可行性和实用性, 精心制定创业就业教育教学计划,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师生互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法, 实现课程体系与相关技能平台、创业就业实践平台、创业就业实践项目的相互支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知识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来组织教学, 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树立自主意识、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为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创业就业实践、岗位实训等方式对课程进行有益补充, 开展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技巧辅导等方面的讲座和指导活动。建立就业实践与实战体系, 通过就业实践提供真实工作预览,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创业指导中心为依托, 以“挑战杯”及“创新·创意·创业”等创业大赛为平台, 在校园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成功创业校友为大学生授课, 讲述创业就业知识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构建学生与社会联系、到单位实践就业的畅通渠道, 建立教学实习与就业实践基地。举办大型的就业实践双选会, 为学生到企业实践搭建平台。

四、加强创业与就业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在教材建设中要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突出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针对性及创业就业理论的完整性。创业与就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素质的校本教材, 无论是结构设计、案例选择还是实训活动, 均把创业就业素质和能力的训练作为主线。在内容选取上, 针对在校学生动手能力差、创业就业能力欠缺、职业素养水平偏低等现状分别设计各章知识点、教学案例、实训活动、深度思考等模块, 旨在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 以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内容设计上, 职业生涯规划按照一年级 (生涯认知阶段) 、二年级 (自我探索阶段) 、三年级 (探索环境阶段) 、四年级 (生涯发展阶段) 来编写, 围绕阶段主题开展教学工作。创业准备与训练从创业思维 (高效创业思维的基本方法) 、创业方向选择 (创业方向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创业机会识别 (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技巧) 、创业资源管理 (创业资源获取途径、技巧) 、创业团队管理 (创业团队组建及重要性) 、新企业开办 (企业注册流程、相关文件编写) 来编写。就业准备与训练从心态准备 (主动求职积极性的调动) 、职场调研 (如何了解目标行业、职位) 、渠道分析 (获取求职信息和该获取职位的渠道) 、政策解读 (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困惑的解读) 、文书准备 (简历、求职信的书写) 、笔试面试 (礼仪、着装、技巧等) 、细节管理 (其他想对毕业生说明的问题) 来编写。

创业与就业课程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针对大学生特点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等教育创业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 对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可以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 加快课程教材建设, 这对于大学生成才观的建立、就业观念的更新、择业技能的增强、就业率的提高、高教事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 大学生面对择业存在诸多困惑。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实践创新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探索适合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教育,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庄新豪.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研究[J].学理论, 2010.3.

[2]张耘.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1.2.

建筑制图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第9篇

一、重构课程体系

重构后的建筑制图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各知识模块对应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见表1。

1. 理论教学模块

整合的理论教学模块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减少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和建筑制图的学时,加大了计算机绘图的教学力度。其中画法几何以介绍投影理论和图样的表达方法为重点。研究用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制图基础主要是贯彻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和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训练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建筑图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筑制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的阅读方法和绘制方法。计算机绘图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其教学目的除了学习具体的绘图软件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展示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教学模块

通过实践教学模块的学习,加深对理论课程相关概念的理解,让原先“虚”的内容通过实践环节来予以验证,使学生在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行进行构思和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认识参观的目的是通过参观学生熟悉的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及城市的著名景观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房屋构造知识,帮助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尺规作图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圆规、丁字尺、三角板等基本绘图工具手工绘制建筑工程图样。房屋测绘是选择校园内一个简单建筑进行测量,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图。建筑制图课程大作业则是根据真实的建筑方案图,设计并绘制一套中等复杂程度的建筑施工图。计算机上机实践主要是学习和应用通用的绘图软件AutoCAD和建筑专用绘图软件Architecture,掌握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教学实践

1. 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课程学习前,先带学生参观制图模型室、陈列室,使他们对投影理论和形体表达有感性的认识。课程学习中,参观校园建筑和城市的特色建筑,使学生接触所学专业,了解房屋构造,增加对建筑工程图样表达方法的阅读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并教给学生怎样欣赏建筑艺术美。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导学、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布置学生完成简单建筑物的测绘,从而使建筑制图的直观教学与课堂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

2. 支持学生自学和课外活动

在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留出部分章节布置学生自学。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后续课程和工作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通过自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建筑专业学生积极备战全国技能大赛,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鼓励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建筑C A D创新活动,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创新设计的指导评定工作,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教师的各种科研课题的机会。

3. 建设课程网站,拓展学生思维

组织学生建设和维护该门课程的教学网站,通过网络资源,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图1所示是学生自行设计的建筑制图课件总体框架图。学生通过与课题组教师的交流,广泛收集资料,大量绘制各种建筑图,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作激情,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螺旋式提升。

三、结束语

重构后的建筑制图课程体系,加强了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12月,我院1名学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的AutoCAD建筑设计”,获得该项目惟一的特等奖,说明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较好。该课程体系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和建设,2009年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网站,并积极申报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琳.建筑制图平台教育模块化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4):45~47

[2]魏莉.工程制图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与应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3):96~98

滑雪课程内容探讨与体系建构 第10篇

伴随着20世纪末大众滑雪的广泛兴起, 我国东北地区高等院校开设滑雪课程已经有十年有余。在这十余年期间, 东北地区开设滑雪课程的高校数量逐渐增多, 课程内容也从单一的高山滑雪发展到越野滑雪和单板滑雪等多类项目, 对于滑雪运动在群众中的推广普及和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哈尔滨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已经建立了设施较为完善的属于自已的滑雪场, 设置了较为系统专门的滑雪专业,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滑雪运动的专业人才。如今, 东北地区高校开设滑雪课程不再是新鲜事物, 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之一, 而且蜚声全国。尽管由于场地、经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 传统的滑冰课程还占据着冬季课程的主流, 但滑雪课程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滑冰课程, 在未来的冬季体育课程中将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在大众滑雪愈加普及、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 高校滑雪课程应充分发挥引领、创新的文化功能, 适应飞速发展的国际滑雪运动的趋势和国内大众滑雪运动开展的需要, 不断调整滑雪课程内容, 构建完整的滑雪内容体系框架。

1 滑雪课程理念聚焦

课程内容设置常常以课程目标为先导, 课程目标往往是课程理念的具体描述。因此, 课程理念与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目标为纽带, 建立起密切而必要的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理念的反映, 同时也是课程内容的指南。建构滑雪内容体系首先应明确滑雪课程的理念, 如为什么要设置滑雪课程, 设置滑雪课程的目的是什么等等, 阐明滑雪课程理念需要以课程目标作为参照来理解和确定。

当前开设滑雪课程的绝大多数高校中, 所设置的滑雪课程目标虽各有异, 但基本都大同小异, 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可以诠释, 即地域特色;滑雪运动概况;大众滑雪;滑雪基本理论;滑雪基本技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可窥视当前高校开设滑雪课程理念的大致轮廓, 即通过在高校中开展滑雪课程, 让大学生多了解一门健身的手段,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使他们掌握滑雪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为弘扬冰雪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基础。此种课程理念并没有将滑雪运动的分类、层次等更为深入的问题系统地表述出来。

应该说, 这种理念在滑雪课程开设初期没有问题。大众滑雪刚刚兴起, 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开设滑雪课程, 对推广和普及大众滑雪运动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引领时尚生活的需要。在这段时期, 高校的师资和科研力量较为薄弱, 新兴的滑雪运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陌生的事物, 对滑雪运动处于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当中。大家都忙于在理论上进行学习, 在实践中进行摸索, 笼统的滑雪课程理念可以为众人所接受。但是, 高校滑雪课程开展十多年以后, 还延续这种模糊的课程理念, 就会对高校滑雪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起到限制和阻碍作用, 这将直接影响到滑雪课程内容的建设。

当前, 滑雪运动在我国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滑雪人群遍及大江南北, 很多人已经成为发烧友, 滑雪俱乐部、滑雪学校遍地开花、滑雪场数量急骤攀升、滑雪场遍布全国, 大众滑雪开展的运动项目不断拓展, 比赛接二连三, 水平日益提高。我国滑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同样层级飞跃, 已经取得了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并且国内承办的各个项目、各个级别的国际赛事愈加繁多。在这种大气候环境下, 高校如果再固守原有的滑雪课程理念而不与时俱进, 必将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而被时代所淘汰。当前时代所需要高校开设的滑雪课程已经不是掌握滑雪运动的“三基”, 而是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包括系统的滑雪理论知识, 懂得欣赏滑雪运动的各个项目, 熟练规范地掌握一项或几项滑雪的技能, 了解各项滑雪运动的基本常识, 学会正确的滑雪健身方法。简单地说, 滑雪课程的理念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滑雪这项运动。

2 滑雪课程内容探讨

当前我国开展的滑雪运动, 不管是大众滑雪还是竞技滑雪, 基本上都沿袭国外滑雪运动的项目内容, 毕竟, 现代滑雪运动起源于欧洲。在我国, 还没有创新特色的滑雪项目内容。尽管新疆阿勒泰地区为弘扬古老的传统滑雪文化, 从2006起每年举办一届用毛皮滑雪板进行的古老滑雪比赛, 但也只是局限在阿勒泰地区, 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推广。由于滑雪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国外的许多滑雪运动项目基本上都引入到我国, 有些可能没有在大众中普及, 有些仅仅是被人们粗浅的认识和了解, 但作为引领时尚, 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校大学生群体, 有必要全面地掌握滑雪运动的基本内容。不是要求学会所有滑雪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 而是要学会欣赏、懂得观赏, 这对以后滑雪这项健康的时尚运动在我国大众中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意义重大, 并且对发展滑雪产业, 加快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现代滑雪运动项目大致分为七大类, 即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冬季两项和北欧两项, 因为冬季两项是由越野滑雪和射击构成、北欧两项是由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构成, 所以现代滑雪内容主要包括五大类, 每一大类内容还包括若干小项。如高山滑雪包括大回转、小回转、滑降等, 单板滑雪包括四人追逐赛、平行大回转、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滑雪等;自由式滑雪包括空中技巧、雪上技巧、四人争霸赛等。近些年来, 国外滑雪发展迅猛, 又创新了更多的滑雪内容, 形成了更多的滑雪项目, 只不过这些项目都没有超越五大类滑雪, 而是分门别类归属在相应的大项之列。这些小项中的大部分都适合在大众中开展, 根据滑雪者的水平高低, 可难可易, 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竞技性, 而有少部分项目属于竞技类项目不太适合在大众中开展, 如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大项中的空中技巧小项等。

高校滑雪课程面向大学生群体, 不适合开展竞技性较强的滑雪内容。而且, 就适合大众开展的滑雪运动项目而言, 根据不同高校的滑雪教学资源可能对滑雪内容选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实际上, 开展滑雪课程的高校, 不必将所有的滑雪项目都囊括到课程内容当中, 但是, 必要的滑雪运动的知识和常识在课程内容中应该有所体现, 比如, 滑雪运动包括哪些项目、各个项目的规则是什么等, 也就是说, 开设滑雪课程应该向学生全面介绍滑雪运动的知识, 建立系统的滑雪课程内容体系, 即使没有其他滑雪运动项目, 但也应该了解相关的知识和常识, 使大学生们对滑雪运动有个完整的了解, 不能只识树木, 不见森林, 应该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样才会使大学生对滑雪运动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迎合不同喜好、不同兴趣的大学生, 而且能够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内容, 最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滑雪技能属于哪类大项。从长远看, 对提高大众对滑雪运动的认识, 全面推广和普及滑雪运动也有重要作用。

3 滑雪课程内容体系建构

根据上述滑雪课程内容的探讨, 本文建立如下滑雪课程内容体系 (见下图) 。

由上图可见, 适合在高校中开展的滑雪课程内容有四大类, 目前在东北地区高校开展的滑雪课程内容主要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以前在我国只在专业队开展空中技巧, 这个项目不适合在大众中开展, 而2010年引进的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 尽管也是在专业队开展的, 但融高山滑雪和空中技巧为一体, 在跳跃动作方面的难度远远小于空中技巧, 对于高山滑雪娴熟的人来说, 跳跃易如反掌, 而且可以做一些专业运动员的动作如横大一字跳、直体跳、团身跳等。当初我国引进这个项目的时候, 也是看好了这个项目在大众中可以普及推广的特点。因此, 雪上技巧项目也应纳入到滑雪课程体系当中。

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大类滑雪, 虽然下设许多小项, 但是动作技术要领大同小异, 只要掌握了基本动作技术, 勤加练习水平会逐渐提高。图中所列的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下设的小项并不全面, 只因为现在这两大类滑雪项目在国际上较为热门, 由于参与人数众多, 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新兴的项目及从别的项目移植过来归类项目较多, 有的已经组织过比赛, 有的正在筹备当中, 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及。因此, 只列出了较为普及有成熟规则的小项。对于图中大方框内的滑雪内容, 都可以作为实践技能课在高校中开展, 当然也需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 如图中所列的安全常识、裁判法、动作技术原理及练习的方法。

滑雪运动赏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而且是滑雪课程体系当中必不可少、最为关键的环节, 正如不一定身临其境参与奥运会, 但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转播, 一样可以感受到奥运会的盛况, 同样能够获得激情和梦想。滑雪运动赏析可以让大学生直观地了解滑雪运动的独特魅力, 以及享受高水平运动员高超技术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滑雪运动赏析不仅仅针对竞技性较强的跳台滑雪、冬季两项和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 对于大众普遍开展的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更为适合, 尤其对于体验过滑雪的人或是经常滑雪的人来说更具效果, 可以拓展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对于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结束语

本文构建的滑雪课程内容体系只是初步的设想, 还有很多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业内人士共同关注滑雪课程, 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和发展, 充分发挥高校的先锋作用, 大力弘扬滑雪文化, 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滑雪运动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红.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探析[J].冰雪运动, 2002, (4) .

[2]宋改俊, 朱志强, 李福祥.电教录像片在高山滑雪教学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 1995, (1) .

[3]郭芳.论影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展滑雪课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冰雪运动, 2004, (1) .

[4]陈宝海.对北方高校冬季开设滑雪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 2005, (1) .

[5]王揖涛.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现状与展望[J].冰雪运动, 2004, (10) .

[6]余兰.我国体育经济人才培养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5) .

[7]李玉新, 丁奕.我国滑雪场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1) .

[8]田有年.我国滑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

[9]唐云松.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竞争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 2008, (9) .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课程体系 改革与建设 探讨

1 独立学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独立学院学生是本科层次第三批录取,与二本录取线相差几十分,且学生个体之间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同一专业学习,对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这类学生具有怕吃苦、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学习习惯养成较弱等特点。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应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较突出的位置。

(2)独立学院的师资特点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独立学院的师资由外聘教师和自有师资组成。外聘教师来源复杂,自有师资队伍年轻,数量上外聘教师往往超过自有师资。外聘教师来源主要有:母体高校或其他高校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校或科研构退休人员。在职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因有着自身的本职工作,独立学院的教研工作作为兼职很难全身心投入,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退休返聘人员因为年龄大,精力不足,很难完全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此外,独立学院自有师资主要是高校毕业直接来应聘的年轻硕士、博士,由于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必须注重对自有教师的培养。

(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原则,“应用”是独立学院课程的特点。独立学院大多沿袭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侧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作为介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三本院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特色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要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有别于研究型和学术型大学,改变纯理论的课程性质,把理论学习和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加强技能训练。

2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总的来说,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就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院发展为出发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1)课程设置整体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独立学院课程设置需注重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组成、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课程学时分配等等都必须考虑到位。第一、二批次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侧重以学科知识为主线进行设置,独立学院设置则侧重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强调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技能知识课程建立紧密的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避免发生脱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尤其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依据与其他院校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适当增加选修课程,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教育必须充分重视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世界一体化的形势。课程体系的个性化要求日益凸显出来。要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根据生源特点、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为各专业构建符合专业基础要求、具有独立学院特色区别于母体院校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为类别,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分类设立。通过必修课构建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选修课构建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对未来的预期,以就业和考研深造两大趋势为导向,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制度。针对以就业为毕业目标的学生,根据具体岗位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增加相应的课程,科学构建就业岗位指向型的课程体系,但要避免盲目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针对以考研为目标的学生,根据考研要求,尽可能开设更多的理论知识选修课程,以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理论知识框架。

(3)建设独立学院校本教材。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还是要通过教材建设来实现,因此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符合校本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独立学院的教材主要是借用母体高校教材,其弊端是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不足,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独立学院要编写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材。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有别于研究型、学术型本科教育教材,以“必需、实用”为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教材理论深度。此外,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把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知识编写进教材。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在就业市场增加就业筹码。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是加强校内实验教学。建设校内实验室,为实验教学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改变以验证为主的实验,强调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的结合,使学生掌握运用理论验证和探索新知识的实验操作技能。二是做好实习实训教学。一方面鼓励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社会关系资源,寻找实习单位,学校指派指导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作好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另一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指定的实习实训基地集中实践教学;三是积极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创新;四是职业化教育融入实践课程,把市场需求与教学内容相整合。

(5)完善课程评价制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建立和实施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同时评价结果又能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课程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动手能力的考核,主体上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传统考核形式是建立在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之上,考核形式为书面考核,考核内容以理论知识为重点,考核范围有限,不能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可以尝试多样的考核方式,对纯理论课程,主要采取书面笔试形式;而对实践性强的课程,需采取书面理论笔试和实践动手能力测试两种方式进行考核,尤其侧重考查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其次,评价主体上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课程体系的质量如何,直接从毕业学生的身上得到反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用信息最有发言权。不同院校的毕业生来到同一单位工作,经过横向比较,人才的实用信息清晰明了。用人单位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课程体系的实际情况,使学校获得课程改革信息,使课程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得更紧密。因此,独立学院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以往的评价方式,不应该是固定的,而是根据独立学院课程目标来设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第12篇

一、教学现状分析

钢琴是以表演为目的的, 优秀的钢琴演奏是建立在对音乐深入了解和认识基础之上的, 但是现今的大学生对钢琴的认识都停留在了演奏层面, 都没有对钢琴进行全面的认识, 缺乏对钢琴作为一种音乐文化的认知。

目前我国高师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都是选择独奏作品, 并且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时期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虽然这些作品都是钢琴的经典之作, 但仅仅着重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 虽然钢琴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但是他们毕竟不都是钢琴专业的学生, 按照传统钢琴专业的教学内容来教, 就不能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 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高师钢琴课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富有热情和效率, 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 是高师钢琴教师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

(一) 扩展曲目范围

1.将单一的J·S·巴赫至德彪西音乐史时期向两端进行扩展。我们可以引入F.库普兰、J·P拉莫、G.F.亨德尔等人的重要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增加展示不同风格、流派钢琴作品。如今是二十一世纪, 钢琴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 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风格和不同流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因此, 我们在教学内容中应该选择尽可能多的风格以及不同流派钢琴代表作品加以展示, 包括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以及一些二十世纪其他的杰出钢琴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梅西安、布莱兹等人的作品等等。

(二) 增加钢琴合作性曲目

众所周知, 钢琴是独奏性很强的乐器, 一般而言, 我们都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钢琴独奏, 而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需要而言, 需要的是良好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在钢琴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 比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

(三) 增加“钢琴演奏理论”的讲授

现在, 普通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只重技能而忽视理论的重大缺陷。钢琴演奏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与支撑下才能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知其然, 也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学习钢琴演奏理论, 学生可以了解钢琴的构造和发音原理、人体生理的运动与训练机理, 涉猎不同钢琴艺术大师和不同钢琴流派的理论著述。

(四) 增加“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

为歌曲进行伴奏, 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 通过大量的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的实践, 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伴奏技巧, 既能锻炼他们的伴奏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 增加“钢琴教学法”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加入“钢琴教学法”十分有必要, “钢琴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的是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一方面, “钢琴教学法”可以引导没有钢琴基础或者钢琴基础较差的学生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理论知识, 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实践, 便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钢琴教学法”可以帮助钢琴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 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的层次。而且不论对哪一类的学生来说, “钢琴教学法”都能在他们今后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依照传统的教学观念, 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 但是如今高校扩招, 学生众多, 教师资源却是相对固定的, 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显然不能再适用, 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也比较落后, 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学习被动, 学习效率低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象, 革新教材教法, 改变教学理念, 在原有个别授课和集体课的基础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有效的钢琴课程体系十分必要。

(一) 改变教学模式

高师钢琴课程的本意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但现在的教学模式正在脱离这个设想, 教师只注重生硬的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 一味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和仿效, 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学校应当重视所有音乐课程的相互渗透, 并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 培养出新一代的基础宽厚的综合性艺术人才。

(二) 改变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 单一的个别或者集体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钢琴课程的发展需要, 我们应该有机的结合多种授课方式来进行教学工作。

1. 技术训练多采用有针对性、阶段性的使用个别授课方式。

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 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展开极具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应该定期的进行个别授课, 比如两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 这样便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钢琴学习情况, 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理论知识多采用集体课形式。

集体课可以以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 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 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集体课上主要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并且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 生动地展示渊源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 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

(三) 重视教学实践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 提高专业水平。要增加学生多种形式的舞台实践, 可以独奏、重奏、合奏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开设钢

对高等美术教育中书法课程的几点认识

蒙一宗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高等学府里的书法课程近几年来已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重视, 但由于传承的断层、急功近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人们对研习书法的目的性和方法存在误区。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 绕开笔墨技法, 从强调认识入手, 引导大学生重新审视自我、享受“奢侈”过程, 指出进入笔墨的“冥想”状态才是练习书法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书法;功利主义;状态;过程;满足;安静

笔者这里所讲的书法课程并非专业美术学院里所设置的书法专业, 因为那样的专业是本科四年制, 四年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不是这一篇短文所能说得清楚的。笔者针对的是综合类大学里的美术系或是美术学院的师范专业里的书法课程。因为书法课程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中相对课程时间较短, 而对于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引导几乎没有任何书法基础的大学生认识、重视和喜欢上书法, 在这里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书法课程已经受到普遍重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们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越来越完善, 随着政府的导向和各界人士的努力, 人们对书法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成熟, 虽然相对于古代教育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还相去甚远, 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书法教学不再局限于民间的力量, 而是上升到有国家体制制度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由于上个世纪的那场民族灾难, 技术与意识的落后导致人民错误地对自身民族文化形成了怀疑甚至全盘否定的态度, 种种历史上的原因造成了几代中国人对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上的断层。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人民把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当中,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虽然号召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丰收, 但不可否认的是物质的文明在这段时间内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不断地追求物质, 导致了社会上享乐主义、贪污腐败、富二代富三代道德品质沦丧等等不良风气的蔓延, 其中原因不是简简单单地就能说个明白。随着三十年岁月的磨砺, 我们还是清醒地看见在过往道路上的这些种种弊端, 而急功近利、追求物欲、道德沦丧等不良品行又恰恰是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所抵制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 在研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能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书法, 就是这么一种优秀文化的典型, 他让人们在越来越浮躁, 越来越功利的今天把行走的脚步放缓下来, 给予人们一个喘息的, 进行自我心灵抚慰的机会。从这一点上说, 惠州学院将美术类学生的书法课扩展为十二周甚至十六周的时间, 每周上课时间虽然不多, 但将大量练习的时间留在了课外。笔者认为有关的领导和决策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的。

二、书法课程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尴尬地位

我们知道, 研习书法贵在坚持, 书法这门艺术, 由于其高超的技巧性与要求学习者具备相当的领悟力, 因此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他的长期性和困难度导致课程一旦结束, 大部分

琴教学实践的机会, 可以用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作辅导的形式进行, 促使学生“教学相长”, 培养其教学能力,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结语

高师钢琴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整个钢琴课程的方方面面, 并对提高钢琴教学的艺术水平、科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使钢琴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学生就会因为不能在相对的短期内尝到甜头等各种原因而终止练习。据我和学生们探讨的结果, 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以下的想法:首先, 学生们认为自己并非书法专业的学生, 毕业以后不靠这门手艺吃饭;其次, 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效果, 学生普遍缺乏毅力和等待的耐心;第三, 即所谓的“实用性”不高, 无法在将来的生活中与社会接轨;等等。综合分析, 其实还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意识和文化素质没有跟上, 对学生观念的形成产生相当的误导性, 导致大学生的功利主义过强, 对于学习的知识以功利性做为判断的标准, 价值观走进了误区。因此, 在这个民族意识苏醒与实用功利主义至上相互存在的时代, 书法, 实在是一位身份尴尬的贵族。

现时中大学校园既要面向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还必须在某些学科上保持其学术的独立性。我们知道, 不是所有的学科研究都具备商业价值, 而一些纯粹的学术研究又常常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与预见性, 其研究的成果短期内不能形成产品或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又甚至未必能形成可以量化的物质价值, 比如人文与道德学科的研究。以古代高等教育为例:古埃及著名的海里普利斯神庙、卡拉克神庙和孟菲斯神庙教授的内容包括宗教、道德、文学等;古代中国分为官学和私学, 其中南朝的官学设立有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 唐宋时期的私学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与官学一样主要进行的是儒学教育, 以经史为根本, 以“明人伦”为中心, 通过“四书”“五经”的学习, 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入学前需保持5年的沉默, 过极端简朴的生活, 入学后上午在神庙边散步沉思、学习, 下午学习, 晚上散步沉思, 睡前听音乐, 以慰藉心灵的创伤和解除烦恼……诚然, 古代高等教育并不能与现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与科学性同日而语。通过以上列举我们不难看出, 古代高等教育还是以人文与道德为主, 强调人性的关怀, 我曾惊异于古代高等教育中传统习俗、道德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而雅典大学的伦理学教育竟然包括爱智、公正、节制、勇敢等知识。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但是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一辈子普及学习的传统、习俗、道德、伦理, 在今天的教育中却不多见了, 或者说已经让位给了寿命短暂的分数。我们的教育机构在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超前教育的, 笔者更愿意理解为没有人性的爱与智慧的知识在构建我们自己的人性。从小学开始, 我们就一直在冰冷的分数中长大, 绝大部分的家长、绝对比例的学校只看重分数的意义, 全国几千万学生学习过奥数, 难道都要当数学家?我们的大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 却无法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讲了一辈子中文, 却又有几个人能写出一首七言律诗?我们的书法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典型, 他的境遇和现状, 由于民族意识与文化觉醒的暂时滞后状态同样是令人着急的。

三、书法的真正目的

1. 书法不是练字

社会在飞速发展,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发生。有些变化甚至

也更加顺应高校教育改革和不断提升自我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邱旸;浅析在音乐教育中钢琴的教学方法;[J]大众文艺2011 (17) ;

[2]孙艺辉;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9) ;

上一篇:化学利用下一篇:春季鸡病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