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因素范文

2024-08-02

极端气候因素范文(精选9篇)

极端气候因素 第1篇

关键词:极端气候,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影响分析

1 我国极端气候的特点

我国极端气候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统计之外的特殊气候状况, 其对于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就极端气候特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 我国极端天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 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其次, 我国土地幅员辽阔, 并作为农业大国, 极端气候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第三, 由于极端气候所带来的灾害具有一定的交替性, 诸如旱灾、涝灾会交替出现。第四, 大多数因极端气候天气所产生的灾害, 都是连续出现的, 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弱质性产业来说, 极端气候还具有一定的弱质性, 我国的极端气候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 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2 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 特别是此两方面因素的结合, 在农作物的产量方面影响作用会更大, 特别是在极端气候灾害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对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根据国家农业部权威数据统计表明, 从1983年至1998年时间段内, 我国每年被极端气候所吞没的粮食至少有400亿kg。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 在1961—1963年、1966—1968年、1974—1976年、1994年和2008—2010年, 2012—2014年等多个时间段内, 由于极端气候灾害的原因, 我国每年粮食的损失量呈持续增长的状态, 而且粮食的减产数量是中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中,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3 我国农业气象受灾的原因

3.1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 我国所处地区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 此地区具有明显的全球性气候, 气候特征比较明显, 自然因素容易对我国农业造成影响

就自然条件方面, 我国农业气象先天性较为脆弱。对于农业来说, 经济再生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 在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取得过程中, 其出发点和基础都是自然再生产, 农业的基本对象就是动植物, 其生产资料就是土地, 通过露天作业的开展, 来完成经济效益和农产品的取得工作。由此可见, 农业生产过程中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因素, 自然条件制约并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就农业生产效果方面, 自然因素中的气象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气象因素比较好、具有可视性时, 农业生产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反之则不然。

3.2 从生态环境方面来说, 我国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较容易受到破坏, 气候的稳定性比较低, 容易发生变化

我国气象灾害具有区域性、交替性、持续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且这些特点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属于弱质性产业, 在生产技术和水平方面比较落后,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 对自然灾害有着较强的敏感性。

3.3 在社会活动的影响方面,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 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

伴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 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多种有害物质, 而这些有害物质对我国的农业气象产生一定影响。比如,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伴随着气温的持续上升, 导致了酸雨的产生, 并对大气的臭氧层产生了破坏作用, 加快了气象灾害的发生。极端天气的发生本身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加上诸如此类的工业因素影响作用, 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所难免。近一个世纪以来,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工业在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服务和便捷的同时, 也严重危害地球的生存环境, 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 导致全球气象灾害的发生也随之明显变化, 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再发展。

4 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伴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强度和次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气象灾害, 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同时, 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使我国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 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就水利工程建设方面, 依照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情况来看, 为了使水利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做好资金的加大投入工作

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 既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设计, 也应当综合考虑其对于环境的影 (响, 运用相关政策, 使相关部门认真积极、合理规范地开展水利设施扩展建设工作, 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使水利基础的供水、防洪、抗旱等功能得到切实保证, 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4.2 就农作物品种选择和培育方面来说, 由于我国地域特点, 使得我国地理条件比较复杂, 在对农作物品种进行选择和培育时, 应当保证品种的抗涝抗旱功能

除此之外, 由于所处的区域不同, 各个地区的气候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应当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差异对农作物进行安排, 保证农作物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完善性。在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时, 应当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 确保所选择的农作物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合。除此之外, 为了确保农作物选择的合理性、科学性与适应性, 也可以聘请相关的农业专家来开展农作物的选用工作, 对于部分农作物, 可以请相关专业农业专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育工作, 使农作物的适用性得到保障,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3 关于气象变化方面, 通过诸多极端气候事件, 我们不难发现, 在这些自然灾害中,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区域最为广泛的, 同时也是发生最为普遍的

虽然, 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对于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控制难度, 但是, 不断加强气候变化和评估依然是气候研究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还要加大防灾措施的制定, 促使农业保险再保险的建立, 对我国农业生产风险起到极大的防范性作用。其能够将极端气候对农业造成的风险及时化解, 减少农业经济损失。2016年, 我光农业保险的签单金额高达210.7亿, 保险金额则为2 400百多万元, 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 政府在资金、人力、物力方面投入的加大, 实现了气象灾害的有效降低。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 极端气候因素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 只有不断探索更好地应对措施, 不断把握极端气候的监控, 才能够切实保证极端气候的合理控制, 才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促使我国经济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何艳秋, 戴小文.中国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时空特征研究[J].资源科学, 2016, (09) :1780-1790.

[2]李春华.极端气候因素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J].江西农业, 2016, (15) :72.

[3]滕帆, 张庆伟.极端气候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10) :4-5.

[4]张冠胜.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J].乡村科技, 2016, (15) :94-95.

认识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预报 第2篇

认识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预报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形成了大范围和长时间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20个省份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

作 者:钱维宏 Qian Weih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刊 名:科学(上海)  PKU英文刊名:SCIENCE 年,卷(期): 60(5) 分类号: 关键词: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   天气预报  

当投资遭遇极端气候 第3篇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2010年中国气候状况:

“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在2010年之后,北方地区将水患不断,南方将一片干旱。”

“夏季风会为中国带来降水,但同时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日渐异常的全球气候,使得极端天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如何从混乱的天气中寻找投资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已经成为中国投资者不能忽视的问题。

回顾2010年灾害肆虐的中国,民政部救灾司公布了“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名录,包括:

1月下旬渤海、黄海海域海冰灾害

3月中上旬新疆北部地区暴雪

3月中旬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

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

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降水

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

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

7月中下旬东北洪涝

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9月15日第11号台风“凡亚比”

这些在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似乎都应验着气候危机的前兆。

据统计,去年全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339.9亿元,受灾人数4.3亿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

极端气候对地区经济,对行业、企业的盈利发展甚至生死存亡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比如干旱、洪涝的发生,将减少农作物的收成,从而推高农产品价格,将有利于农业板块的上涨;但与此同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会受到较大损害,受灾省份的铁路、公路、通讯、供水、供电将面临巨大威胁。气候变暖导致的持续高温天气,从好的方面说,利好于电力设备企业和水利企业,对医疗行业也具有促进作用,但从负面的角度看,将进一步引发极端事件的频发,温暖地区的暴风雪频率和强度会增加,给当地企业的正常运作和交通运输业带来阻碍。

应对极端气候挑战的低碳法则 第4篇

人类社会正进入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在过去十年, 全球气候进一步变化, 冰川退化、风暴、水灾和次生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2011年元旦刚过, 全球又遭受极端气候的“搅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洪水泛滥;美国东部和南部遭受雪灾;中国西南各省再一次被冻雨肆虐, 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这一切都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 改变了大气环流, 引起了气候变化, 才形成极端气候。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氟里昂 (氟氯烷) 冷冻剂等。这些温室气体从地球吸收红外辐射热量, 并反射回地球表面。大气层可透过可见光, 但不能透过长波辐射。当然, 若无大气层温室气体从地球吸收红外辐射, 再反射回地球表面, 地球平均气温将从15摄氏度下降30摄氏度。

科学家长期对远离人类活动的南极和北极, 太平洋夏威夷岛中部的山峰, 非洲赤道附近的山峰等地取样研究证明, 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与人类活动相关,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某一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常常以吨二氧化碳/年来表达, 但全球的排放量通常以吨碳/年来表达。一吨碳, 相当于3.67吨二氧化碳。比较方便的单位是吉吨 (Gigaton) , 1吉吨=109吨=1012千克。2005年, 全球燃烧煤、油和天然气向大气排放大约6吉吨碳, 而陆地和森林火灾额外总排放大约7吉吨碳/年。其中, 美国大约占额外总排放量的25%。通过自然作用, 包括光合作用和冷海洋水吸收, 估计能除去至少100~150吉吨碳/年, 这正好平衡从有机物腐烂和温暖水排放的同样数量级的二氧化碳量。千百年来,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一直在280ppm。近年来, 据美国夏威夷13 796英尺高的莫纳克亚山山顶的观察记录显示: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已从1958年的315ppm, 增加到2006年的380ppm, 而且增加幅度还在逐年上升。

大气层中有3 8 0 p p m二氧化碳, 就相当于含700吉吨碳, 每年增加7吉吨碳。若所有二氧化碳都留存在大气中, 将提高二氧化碳浓度1%或增加3.8ppm。实际上,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只不过增加1.9~2.0ppm/年, 一半留存在大气中, 另一半被海洋和生长的植物吸收, 其中仅仅5%~7%额外的二氧化碳源于自然。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是个复杂的热力学流动的生态体系。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 结合红外线吸收的增加量, 海洋温度和环流形态的变化, 地球反射太阳光的比例的变化, 考虑到北冰洋冰雪消融减少, 对太阳光的反射和融化, 北方永久冻土区释放出甲烷到大气层等, 可估算出, 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摄氏度。

由此可见, 应对全球变暖, 首先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初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范了国际温室气体的排放。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2月成功举行, 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共同保护森林。其实, 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前后, 发达国家早就立法, 并制订了一系列策略, 通过开展技术研发和建立交易机制等, 创造绿色和低碳商机。美国能源部规划, 要在2050年回归到200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减量中的45%, 采用现代先进的碳捕捉及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Sequestration (CCS) 汇集封存碳;15%由陆地生态吸收,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 就像一座巨大的碳库, 将二氧化碳固定在自己的体内, 变成了有用的木材;其余40%依靠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以及研发新的可再生能源。

要实现低碳生产, 首先需要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因为不清洁的生产过程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留下难以消除的后遗症。美国环保局专家保罗和特蕾西 (Paul T.Anastas&Tracy C.Williamson) 早在1998年出版的《绿色化学》一书中就提出, 环境友善的化学合成和工艺, 是21世纪开发的前沿。绿色化学包括化工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 追求在每个步骤中尽量不使用, 也不产生有危害的物质。它涉及化工技术和化工基础理论的研究。绿色化学的发展正引导全球化工业迈向“零事故”和“零污染”的境地, 唤醒了人们去考察现行的化工工艺和产品, 给本世纪化工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

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标准。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是化学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 化学和化工已经被证实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关键领域之一。从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一直延伸到奢侈的生活用品, 如汽车、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等, 几乎没有哪个方面是化学的发展未曾接触到的。

当成千上万种化学品提供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时, 这些化学品在制造、加工、使用、废弃时也带来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显著的危害。有的化学品在危害表露时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重视, 但还有一些, 人类是在多年之后才认识到它们潜在的危害性的。如, 代替氨的氟碳化合物的致冷剂, 多年后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其毒害性。为此, 确定最终使用的化工产品的安全性, 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成为开发新产品工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对开发制造出最终使用的化工产品的化工工艺, 不能仅仅进行一般性的评价。大于任何其他因素的开发化工产品的推动力是制造的经济性, 然而, 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 往往未考虑到开发化工工艺可能出现的问题。当我们认识到开发的工艺潜在牵连的许多问题时, 真正的附加花费会变得十分明显和巨大。

其实, 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是碳排放源。开展低碳生产与生活, 实现节能减排, 应从每个人做起, 需要我们从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采用节能措施。

提高产品节能标准和使用效率。例如, 在美国, 如果将冬季室内供暖温度降低2摄氏度, 夏天室内制冷温度提升2摄氏度, 社会用电量就能下降15%。另外, 提高燃油税, 也可以促使人们使用高效率的汽车, 或采用公共交通出行。

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风能。

人类已有很长的使用风能的历史, 航行、加工粮食和输水灌溉都需要用到风能。自1980年出现风力透平发电以来, 此项技术一直迅速发展。

从上式可知, 最大的风能Pmax与风速V是立方关系, 与空气的密度?和风力透平叶片面积A成正比。风力透平发电, 风速越大, 地势越低, 空气密度越大 (如海平面) , 叶片直径越大, 输出的电力越大。据报道, 我国自主制造的单机风力透平发电功率已超2兆瓦。近5年装机容量连续翻番, 到2020年我国风机总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

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

利用太阳能已知有多种方法, 如建筑物向阳, 制热水;使用反射镜集中太阳能, 可以制蒸气供动力工厂发电。1954年Ball实验室使用带状单晶硅, 掺杂质形成n-型和p-型层, 转换光为电的效率只有6%, 现今使用结晶硅效率高达24%。但是, 大部分光伏电池使用非结晶硅, 虽然效率只有15%, 然而价格非常便宜。太阳光直接照射在水平电池板上, 能量通量大约1千瓦/平方米, 输出是150瓦/平方米。一个40平方米的屋顶可输出6千瓦 (北方效率因子只有0.1) 。

四是合理使用水力。

水力发电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它不消耗燃料, 维护费用低。可以产生低廉的电力。美国有1200座水电站, 产出大约9万兆瓦, 提供了全国12%的电力。近年来, 我国水力发电已有长足进展, 三峡水电站闻名于世。目前, 世界各国更倾向于建设规模较小的水电站, 这样可减少长时间后水坝对下游城镇的水害威胁, 保护大片宝贵的可耕地和沿岸原本的生态美景。

五是发展生物燃料。

千百年来, 树木是主要能源之一, 中国广大地区依赖它进行生产和生活。随着森林覆盖率的逐年下降, 人们越来越重视树木和其他生物资源, 包括把草、成熟的农作物和农业废料作为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其实, 这些可再生资源, 可以直接用来作为燃料, 也可转化成有用的气体或液体燃料。目前正在运行的主要生物资源转化工艺, 多是用玉米或甘蔗制乙醇和用种子作物生产柴油。判断这些工艺, 了解净能量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了农作物释放二氧化碳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NER (energy out/energy in) 输出和输入的能量比, 由使用的能量的形式和副产品的赋值而定。Shapouri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合作者对不同的副产品计算的NER值是1.19、1.33和1.67。但康奈尔Pimentel提出NER总是小于1.0。2006年, 美国作为燃料的乙醇产量大约是50亿加仑。由于乙醇的热值是汽油的2/3, 大约占汽油需要量2.3%。

阿坝州公路管理局雨雪极端气候灾害 第5篇

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

指 挥 长:陈琪州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副指挥长:黄剑州公路局副局长

成员:黄马生孟长春许小平张君华杨开亮平锡坤于加贵饶家知孙劲松吴汉东杨光明祝继华王永新张永建唐志波冯忠荣邹伟鲁伟州公路局副局长 州公路局副局长 州公路局总工程师 州公路局副局长

党委办公室主任

劳人科科长机料科科长财务科科长工程科科长 办公室副主任 安全保卫科副科长 马尔康公路分局局长 汶川公路分局局长 理县公路分局局长 茂县公路分局局长 九寨沟公路分局局长 阿坝公路分局局长 若尔盖公路分局局长

丁善平红原公路分局局长 何先渝壤塘公路分局局长 王克成金川公路分局局长 陈勇小金公路分局局长 高云峰刷经寺公路分局局长 吉海东

白小平

极端气候因素 第6篇

山区公路小桥因为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的变化以及极端气候环境的影响, 经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公路小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通行路况和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边境公路S325上的高林二桥不仅位于边境线, 还位于瑶族生活区, 桥面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分析高林二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特征和气候条件, 对如何做好山区公路小桥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养护工作进行了探讨。

1 高林二桥的特征、气候环境和地质分析

位于边境公路S325线K52+305路段的高林二桥, 是一座坐落于十万大山山脉马鞍坳的公路小桥。高林二桥于2003年建成通车, 是一座浆砌石拱桥。该桥海拔350 m, 桥拱跨径6 m, 全桥总长13 m。2009年5月12日, 高林二桥所处地区发生强降雨, 日降雨量达到389 mm。5月12日上午8时30分, 高林二桥所处的沟渠水位满拱, 夹着土石块的水从东兴桥台溢出, 将路面淹没。此时, 夹杂着大量石块的洪水冲撞着东兴桥台下游的八字墙体。洪水爆发后, 滔滔的沟水如同银蛇奔腾狂舞, 卷着乱石沿着沟渠向山下滚动。10 min后, 即8时40分, 高林二桥承受不住洪水的冲击, 桥台与桥拱发生分离, 东兴桥台悬空, 高林二桥被洪水冲毁。

高林二桥所在地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常年无雪, 但是雨量却十分充沛, 年降雨量高达1800㎜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这4个月的雨水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整个夏季的强降雨过程主要有台风暴雨、西南低涡暴雨、对流雨等, 降雨时间相对较集中, 降雨强度大。因此, 山洪暴发十分频繁, 对路桥的损毁也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路毁桥断的情形, 严重影响了交通顺畅和边境线的安全性。

该桥所在的十万大山南麓, 地质环境为花岗岩发育的砂质土层, 且土层较厚。在少雨的季节, 河床干旱时间较多, 偶尔仅有少许的水流;而在多雨的季节, 水量流动也不会太大, 属于小溪水流类型, 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大量山洪。小桥所在位置是半山腰, 靠近瑶族的山寨, 人们的活动不算十分频繁。而且, 该片区域植被覆盖较好, 少有人为破坏的情况。高林二桥的桥台所处的位置十分平坦, 但是桥的上边坡有35°的坡度, 而桥下边坡是一个八字墙的出水口, 坡度达到55°, 如图1所示。桥所处的河沟, 宽度约12.3 m, 沟中遍布大小不等的花岗岩石块。在上游单块的花岗岩石头最大的达到5 m3, 最小的仅约0.06m3, 下游多为1 m3的石块, 如图2所示。可以预见, 高林二桥所在的沟渠一旦出现山洪, 将携带着石块一起冲击桥体, 造成一定的损伤。

2 高林二桥水毁的原因分析

高林二桥损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沟水暴涨, 沟水从东兴台溢出横过路面, 直接冲击东兴桥台下游的八字墙体。在洪水的冲刷之下, 八字墙体背面的回填土被冲空, 直接造成了八字墙体的损毁。在八字墙被冲毁之后, 东兴桥台回填土也逐渐被洪水带走。之后, 沟水夹杂着上游大小不等的花岗岩石头从上滚落, 犹如一台大型的破碎机, 将桥的海底砸碎。在沟水进一步的冲击之下, 犹如一台大型的推土机, 将裸露的破碎的海底碎块向山下推去。逐渐的将桥台掏空, 在洪水的推动下, 桥台的基础、台身和桥拱便慢慢推离了, 使得高林二桥被完全损毁, 直接导致了交通的阶段性中断。

由此可见, 高林二桥被毁具有普遍代表性。一般说来, 山区公路小桥的设计和建造都会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桥体抗冲刷的性能是相对较好的, 若是高林二桥的桥拱没有被淹没, 将不会出现被损毁的情形。这说明了, 及时疏通渠道可以有效地避免路桥被毁的情况发生。鉴于高林二桥所处的位置是人群活动较少的地方, 疏于维护也是导致桥梁被毁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山区公路小桥的养护措施

3.1 优化小桥的结构设计

山区公路小桥的设计优化, 是有效预防路桥被毁的根本性措施。设计环节是路桥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相关的路桥工程技术标准, 科学布局桥的走向, 注重对排水量极限的设计。要充分意识到消除水毁威胁的重要性, 增强路桥的抗灾能力。在山区公路小桥的设计中, 必须结合实际的环境和地质条件来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从基底和桥整体结构上加固小桥, 确保坚实;对于山洪暴发和石块冲击的现象, 只要注重沟渠的畅通, 及时进行疏导和排泄, 便可以有效地保护桥体不受损伤。

3.2 加强山区公路小桥的养护管理

公路小桥的养护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日常的养护与管理中, 要加强对沟渠水量的观测和预测, 尤其是关注气象预告, 有计划的实行养护和管理。让排水设施和排水渠道处于畅通的状态, 一旦出现险情, 能够及时地进行修复和治理。在多雨或者暴雨的季节, 持续观测水位状态, 对桥拱下方进行清理和疏浚工作, 也能有效地防止桥体的损毁。

对于如高林二桥一般的山区小桥, 其桥体的设计为了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 一般均存在坡度。养护桥体的时候, 定时地关注坡体的状态, 也是十分必要的。关键需要持续的安排好养护人员, 在山区, 人口较少, 路桥的养护需要专人长时间的看护, 这也是需要合理的规划与投入的。若要避免过度的投入, 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人员额配置即可, 比如气象预告的强降雨时期。

3.3 注重生物防治措施, 加强路桥养护宣传

1) 山区的植被完整, 将能够有效的涵养水源, 能够有效地降低强降雨带来的水石冲击力。加强生态植被的保护和培植, 是养护山区路桥的另一重要补充措施。山区小桥周围种植植被, 可以加强土壤的稳定性, 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击力。在高林二桥被损毁的原因分析中, 我们发现, 八字墙里的填土被冲刷掏空之后, 致使墙体损毁, 也是导致了整座桥体损毁的原因之一。可见, 若是能够有效地加强填土的稳定性和抗冲刷力, 便能有更好地抵挡流水和石块的冲击。

2) 沟渠里的碎石和石块, 大部分是因为流水和雨水的冲击, 从山体或沟渠上游冲刷而下, 击碎桥梁的海底, 冲空桥台基础, 导致整座桥体的损毁。我们在高林二桥附近可以发现, 尚未出现明显的植被破坏情形, 可见沟渠里的碎石块是天然形成的, 若是能够定期进行清理, 或是减少其流动性, 这也是桥梁很好的养护防护措施。如在桥体附近种植一些藤蔓荆棘类的植被, 可以在不影响沟渠畅通的情况下, 减少水石对桥体的冲击, 有效地养护公路小桥。

3)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加大对路桥养护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附近居民对路桥养护的责任意识, 能够从源头上确保路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提高山区公路小桥的抗灾能力。譬如, 高林二桥处在瑶族居民聚居的山寨, 人流量较少, 可在聚居山寨进行路桥养护的宣传, 让居民产生自主养护意识, 在多雨的季节自发的组织小桥的养护工作。

4 结语

山区公路小桥的养护至关重要, 尤其是边境线上的山区公路小桥, 属于战略性交通要塞。不仅关系着居民的生活便利, 还关系着边境线的安全管理, 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确保山区公路小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从日常的养护及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养护增强公路小桥的抗灾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山区公路小桥要面临诸如台风暴雨、西南低涡暴雨等极端气候条件的长期考验, 有效加强养护工作是预防路桥坍塌损毁最有效的措施。以边境公路S325上的高林二桥为例, 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 分析极端气候条件下, 山区公路小桥养护所面临的难题, 并提出有效的养护措施。

关键词:极端气候条件,山区公路,小桥,养护措施

参考文献

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罗沙旅舍设计分析 第7篇

1 项目缘起与建筑理念

罗沙山峰(Monte Rosa)是本宁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山峰,其最高峰海拔高4 634 m。这里群峰环绕,白雪霭霭,是著名的滑雪胜地。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为迎接2005年的150周年校庆,决定在这里设计一幢绿色山间旅舍作为庆贺。

旅舍基地四周是积满冰雪的山峦与坡地,戈内尔冰河在西边流过,空气稀薄,气候严寒(见图1)。ETH认为,新项目应该通过资源—能源友好的建造和运作方式来取得大众的认可,并确立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90%的能源自给自足。

建筑学院的助教Andrea Deplazes和一位在Bearth & Deplazes Architekten的合作者成为项目的领导者。他们建立了Monte Rosa工作室(Studio Monte Rosa),在这里超过30名的学生参与了旅舍设计,最终构想出一个可行的建筑方案。

2 基于生态/功能考量的形体策略

建筑形体策略的出发点是构筑一个表面积最小的致密建筑。在有着同样体积的几何体中,球体的表面积最小。旅舍在4层楼高的建筑体块里逐渐向上收缩和斜削,最终被切割成一个上小下大的体量,形态大致接近球形。建筑的平面轮廓呈不规则的八边形,从下往上,每层平面都有各式的变异:缩进,旋转,切角……这些平面轮廓上的变异呼应于体块上的切割,共同构成旅舍独一无二的形体特征。

建筑的木构架和表皮都是预制好再空运到现场的,由计算机模拟确定最优化的装配顺序。180 mm厚的外墙保温层外侧由铝板覆面,可抗风雨。选择铝板的原因是它的轻质和耐久性。铝质外墙闪着银白色的光芒,使旅舍看上去像一颗高山上闪着银色光芒的晶石。建筑的南立面上则满满地铺设太阳能光伏板,为建筑提供能源。经过精确的计算,南立面的倾角被定为66.2°,以最大化太阳能的产出。

建筑外表面最显著的形态特征就是蜿蜒环行的带形长窗。

它从1层正南方的厨房入口开始,绕着餐厅水平环行。在东边遇到由1层通向2层的大楼梯,便开始沿着楼梯的上行轨迹绕行。在这里,建筑内部的布局和交通构成决定了带形长窗的位置和标高,从而直接限定了其螺旋环绕建筑的形态特点。

由生态和功能的考量出发,经由理性的推断而生成的旅舍形体具有明确的几何感,远远看去像是从山体中雕刻出来,与环境浑然一体的岩雕。旅舍的外观与场所相匹配,与自然相融合,又暗示了内部的空间构成和交通组织的秩序(见图2~图4)。

3 空间和领域性

在旅舍中,空间的构成秩序井然。建筑形体勾勒出明确的空间分隔界面,厚厚的表皮和保温层把室内空间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外部冰雪遍地寒风刺骨,建筑里面却温暖如家。内外部领域的反差强化了旅舍柔软而温馨的感受,让每一个雪山间的旅行者都对它印象深刻。

建筑内部空间呈放射性分布。中心核是一个紧凑的小门厅,所有周围的房间都是从它开始呈扇形发散开去的。1层为厨房和餐厅,2层~4层是为旅行者提供的床位,地下层是床位、储藏室及辅助空间。

建筑中的主要公共空间(1层的厨房、餐厅以及上几层的交通空间和休息平台)全都由通透的带形长窗环绕,明亮而开敞(见图5)。而2层~4层的客房有些没有开窗,有些只开有小窗,形成封闭的,适合睡眠和休息的阴暗空间。“墙上的窗则通过控制进入室内光线的多少而具有影响和决定室内气氛和质量的作用”[2]。路易斯·康也“将窗作为室之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赋予空间以特征和生命[3]”。因为开窗方式的不同,光明的公共领域与阴暗的私密领域具备了完全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性格气质。拥挤而阴暗的客房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并不适合除睡眠和休息之外的功能,因此更多的人们被引导到明亮的公共空间(见图6)。在那里,带形长窗引进太阳的光和热,清新的自然空气,以及周围令人惊叹的雪峰景色,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促进停留、相遇与诱发社会交往的场所。

4 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南立面安装了85 m2的光伏板,可供污水净化设施、照明,以及家用电器使用。多余的能量储存在阀控铅酸蓄电池中,在阴天时也可以保证持续供电。在用电高峰时期,一台以菜籽油为燃料的综合供热供电发电机可以提供补充能源。此外,还有35 m2的太阳能集热器可为建筑提供热量。

建筑采用热回收处理技术,回收废气的热能为房间供热。另一方面,人们散发出的热气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房间的采暖需求。在热能的需求较大或是旅客较少的时候,就需要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能源来维持房间温度。

旅舍装有特殊的供水系统,夏天的冰川融水储存在地下仓库中,为冬季所用。收集的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用于淋浴和清洁,厨房和浴室的污水过滤净化后用来冲洗厕所。固体垃圾被最小化处理,以减小对山地的污染。

高效的能源管理策略把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优化了各种技术协作工作的方式。专家们可以从瑞士理工大学校内的电脑上遥控设备的使用。天气预报和预计访客数量被提供给系统,建立起预测模型,控制旅舍内的能源供应设施。这提高了系统效率,减少了能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旅舍每位客人每夜的排放量比标准情况减少了2/3。

生态系统设计系的专家们通过完整的生命周期分析来评价这幢建筑。旅舍开张后,ETH将进一步研究和评价这些可持续技术在其日常运营中发挥的作用,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如何优化。新技术的效果也得到评价,其指标为能源的自给程度,这为以后使用该技术提供了标准和实证性的资料。

5 结语

罗沙旅舍通过对太阳能的利用、节能减排等技术措施实现了90%能源的自给自足,并通过水循环使用和废弃物处理技术减轻了环境的负荷,成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周围极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强有力的限制条件,约束了建筑形式的生成。最终的建筑形式是由生态和功能的考量出发,经由理性的推断而生成的,具有强烈的独特性和识别性。而建筑的空间感受与形式(开窗方式)紧密相联,建立了可持续理念与空间、形式之间的高度统一性。

参考文献

[1]优秀绿色建筑奖相关信息.http://www.europeanarch.eu/a-wards.html.

[2]沈克宁.光影的形而上学[J].建筑师,2001(4):9.

极端气候因素 第8篇

1 气候基本要素分析

1.1 气温

2010年获嘉县平均气温14.6℃, 比历年偏高0.2℃, 属正常。2010冬季平均气温1.5℃, 与历年均值持平;春季平均气温14.9℃, 较历年同期偏低0.7℃, 属正常范围;夏季平均气温26.7℃, 较历年同期偏高0.4℃, 属正常范围;秋季平均气温15.1℃, 较历年同期偏高0.2℃, 属正常范围。2010年, 极端最高气温38.8℃, 出现在6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11.3℃, 出现在1月13日。2009—2010年初霜日为2009年11月16日, 终霜日出现在2010年4月13日, 初终间日数为147 d。2010年初霜日为10月28日, 比历年的11月1日提前了4 d;无霜期日数为197 d, 比历年值220 d偏少23 d。

1.2 降水

2010年获嘉县总降水量571.7 mm, 比历年同期偏多17.4 mm, 增幅为3%, 属正常范畴。冬季总降水量8.5 mm, 比历年同期偏少51%, 属显著偏少范围;春季总降水量67.0 mm, 较历年同期偏少28%, 属偏少范围;夏季总降水量407.6 mm, 较历年同期偏多19%, 属正常范围;秋季总降水量88.6 mm, 比历年同期偏少11%, 属正常范围。

全年雷暴日数19 d, 日最大降水量75.9 mm, 出现在7月19日;全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8 d, 降水量136.0 mm, 出现在8月18—25日;全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69 d, 出现在2009年11月29日至2010年2月5日。

1.3 日照

2010年获嘉县总日照时数为2 235.2 h, 比历年同期偏多18.8 h, 增幅为1%, 属正常范围。冬季总日照时数395.9 h, 比历年同期偏少7%, 属正常范围;春季总日照时数645.6 h, 比历年同期偏多5%, 属正常范围;夏季总日照时数601.4 h, 比历年同期偏少6%, 属正常范围;秋季总日照时数500.7 h, 比历年同期偏少4%, 属正常范围。

2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2.1 冬旱

入冬以来, 获嘉县降水持续偏少, 特别是2009年11月29日至2010年2月5日长达69 d的时间里, 获嘉县无降水, 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 大田失墒严重, 造成全县冬小麦普遍发育不良, 个别地块有死蘖现象。

2.2 大风

12月4日、1月12日和2月10日共出现3次大风天气, 因持续时间短, 无灾害发生。3月20日、4月26日和5月11日获嘉县再次出现3次大风天气, 因持续时间短, 无危害发生。10月25日夜里受冷空气和高空槽的共同影响, 获嘉县出现了1次极明显的大风天气过程, 瞬时风速20.2 m/s, 达9级, 对获嘉县部分乡镇造成严重灾害, 其中, 徐营镇10个塑料大棚倒塌, 损失10万元, 受灾面积1.25 hm2, 成灾面积1.0 hm2 (数据由民政局提供) 。此外, 这次大风过程对全县的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3 大雾

2010年秋获嘉县共出现2次大雾, 时间分别是9月26日、27日;2010年冬获嘉县共出现4次大雾, 时间分别是2009年12月1—2日、9日、17日和2010年2月7日。大雾天气对全县的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2.4 雷暴

2月28日13:05, 在获嘉县正西方出现雷暴天气, 这次雷暴天气比历年平均初日提前51 d, 为近40年来雷暴初日出现的第3个最早年份。

2.5 冬春连旱

2010年1—3月, 获嘉县降水偏少, 发生冬春连旱现象, 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十分不利, 导致获嘉县小麦受旱灾影响比较严重。

2.6 及时雨

4月20—21日1次35.2 mm降雨天气, 解除了旱象, 补充了大田墒情, 对小麦拔节、抽穗及灌浆攻粒十分有利, 使得小麦在关键的发育阶段能够正常生长, 可谓是及时雨。

2.7 夏旱

6月中下旬, 气温异常偏高, 降水仅0.2 mm, 比历年同期均值偏少近100%;加之大田蒸发增强, 使得大田土壤含水率下降, 造成玉米秋苗严重受旱, 大部分地块不得不抗旱灌溉。另外, 由于干旱, 中和镇、徐营镇部分乡村的地下水位下降较多, 造成附近村民饮水困难。

2.8 高温

6月中旬和7月上旬及8月上旬气温偏高、6月下旬显著偏高, 获嘉县长时间出现高温天气, 季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8.8℃, 出现在6月17日;全季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63 d;全季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20 d, 比历年同期偏多9 d, 从而对获嘉县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9 暴雨

2010年7月19日获嘉县出现了75.9 mm的暴雨天气, 彻底解除了旱象, 补充了大田墒情和地下水分, 对秋作物中后期生长十分有利, 但同时造成全县1.1万人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733.33 hm2, 成灾面积663.33 hm2, 直接经济损失148.8万元;8月13日出现了82.9 mm的暴雨过程, 此次暴雨天气使获嘉县受灾人口达1.5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 246 hm2, 成灾面积273.33 hm2, 倒塌损坏房屋31间, 直接经济损失130.7万元;8月19日再次出现75.3 mm的暴雨过程, 造成大辛庄乡受灾人口达1150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71.33 hm2, 成灾面积35.33 hm2, 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2.1 0 雷击事件

获嘉县于8月13日17:30出现强雷电, 于23:00结束, 此次强雷电天气, 致使获嘉县史庄镇阎庄村一村民家中房屋周围的一棵大树上部被雷击撕裂1/2, 2间瓦房及电源线路也同时遭受雷击, 房顶全部塌陷, 线路短路, 造成火灾, 室内物品和家用电器被毁, 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幸无人员伤亡。同时造成获嘉县电视台1台播出机、1台发射机、3台非线性编辑机、2台1031光发机、5台1031光接机、10台供电器、20台放大器、1台稳压器、1台UPS电源等44台设备损坏;另损坏分支分配器、双通、F头等653个, 直接经济损失13.94万元。还造成获嘉县联通公司史庄、北马厂、后李等3个机站空调遭击毁;前寺、苏章营、王官营、徐营等4个机站的设备电源模块遭击毁;十里铺机站的2块数字中继电路板遭击毁;另有16个监控设备被击毁, 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此次雷击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44万元。

2.1 1 秋旱

秋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36 d, 起止时期为10月26日至11月30日。此次干旱对小麦分蘖生长不利。

3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1 小麦

冬季获嘉县气温正常, 但降水显著偏少, 尤其是2009年11月29日至2010年2月5日, 获嘉县无降水, 麦田出现旱情, 个别地块有死蘖现象, 影响小麦越冬发育。返青以后, 特别是2010年2月降水8.5 mm, 比历年同期偏多, 有效地补充了大田水分, 利于小麦返青生长。气温除4月中下旬偏低和5月上旬明显偏高外, 其余各时段气温均较平稳, 且接近常年均值, 2010年6—8月降水各旬分布不均, 但在关键的发育阶段既及时又丰沛, 6—8月光照充足对小麦拔节、灌浆及成熟十分有利。2010年9月上旬降雨75.8 mm, 雨量充沛, 有利于小麦的播种;9月和10月气温正常, 11月气温偏高, 光照充足, 对秋作物晾晒入仓及小麦播种和正常出苗生长十分有利;但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的干旱天气对小麦的分蘖生长较为不利[4,5]。

3.2 玉米

2010年6—8月获嘉县虽然光温正常, 但是温度起伏较大, 尤其是前期异常偏高;加之干旱少雨, 在玉米苗期的6月, 降水偏少, 利于蹲苗, 却不利于玉米拔节抽雄。秋后光温适宜、降水充沛, 3次暴雨过程虽然对全县造成了重大灾害, 但对玉米生长和灌浆攻粒均十分有利。9月上旬降雨75.8 mm, 雨量充沛, 有利于夏玉米的灌浆和成熟;9月和10月气温正常, 光照充足, 对玉米晾晒入仓及小麦播种和正常出苗生长均十分有利[6,7]。

参考文献

[1]王银龙, 格根图雅, 周彦鹏, 等.呼伦贝尔市2011年春季气候影响评价[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5) :85-86.

[2]崔絢.高温天气范围大东北地区降水多[J].气象, 2009, 35 (9) :119-123.

[3]贺俊艳, 朱紫明, 刘晶, 等.通辽市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3) :89, 93.

[4]郭瑞, 季书勤, 王汉芳, 等.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1) :37-40.

[5]贺俊艳, 朱紫明.通辽市2010年夏季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1) :9-10.

[6]何守法, 董中东, 詹克慧, 等.豫中补灌区主要气候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7) :47-49, 53.

极端气候因素 第9篇

1 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显著, 气候要素变率大, 旱、涝、低温等气象灾害频繁。同时, 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全球范围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 这种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 势必导致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 造成巨大损失。在中国不稳定的气候背景下, 再叠加气候变化带来的水分胁迫、高温热害、暴雨洪涝、臭氧浓度增加带来的危害等负面效应, 很可能加大农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直接影响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使中国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3个突出问题, 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产量波动大, 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民政部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4 721.4万hm2, 绝收面积达491.8万hm2。极端灾害天气的发生, 对我国部分区域的粮食生产造成了显著影响。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 气候变暖一方面将使中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将使中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有关研究表明, 气温每升高1℃, 水稻生育期缩短7~8 d, 冬小麦生育期缩短17 d, 直接影响单产水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2个纬度 (100~200 km) 。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三是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性变化, 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 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气候变化将改变施肥量, 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 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的海拔高度升高了100 m以上, 发生流行时间提早15 d左右。近10年来, 水稻螟虫成灾的早发和高发, 成为影响我国南方水稻高产最严重的病虫害。稻飞虱和南方果树黄萎病的发生区域也明显逐步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张。草地螟在北方则连年暴发。近5年来,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 000万t左右, 占粮食总产的10%。

2 极端气候背景下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2.1 科学规划农业生产格局

要高度重视和着力缓解极端气象灾害和不利气候条件对粮食增产、稳产的不利影响, 重点加强主要粮食作物和粮食主产区农业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 加大农业抗御干旱、洪涝、冻害、热害等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的投入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工程标准。从保障农业持续增产和粮食长期安全角度出发, 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优化配置粮食生产资源。深入分析未来光、温、水资源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 开展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和利用途径研究, 加快更新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对现有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进行重新规划, 尽快适应新的资源环境, 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2.2 依靠自己力量保障粮食安全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市场可交易量、库存量在不同年份会有更大波动;加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歧, 粮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趋势难以根本扭转, 加大了粮食需求压力, 全球粮食贸易可用于我国进口的总量微乎其微。因此, 我国粮食安全不能依赖国际市场, 只能立足于自身。当前, 要更加严格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质燃料的政策。国家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措施应当长期坚持并认真落实, 夯实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2.3 适时加大粮食储备

粮食储备是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 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项物资储备制度。在正常年份, 即便遇到一些极端气象灾害, 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波动幅度也能控制在10%~20%。但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极端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空间、强度及其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 主要粮食产区极有可能同时发生具有较大影响的极端气象灾害, 发生连片、连年、高强度的干旱、暴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不确定性, 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幅度甚至会扩大至30%~50%。因此, 要认真对国家现有的粮食库存进行一次彻底摸底, 适时加大粮食储备,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的法律制度。

2.4 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

着力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御技术研究, 加强长期天气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调控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预警系统,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供科技支撑。从防范气候变化的风险角度来看, 农业生产应当加强能力建设, 如加强粮食主产县数据的监测及处理能力, 增加监测站点, 推行全国统一的监测标准, 推进监测“三网”合一;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农业灾害的监测评估;加强培训和服务, 让农民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5 加强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测和防治

加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气候背景的关系研究, 加强气候变暖对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的影响研究,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气象指标体系, 重点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大发生年份的气象预测预报服务。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等抗逆品种, 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

2.6 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 受季风气候影响, 北方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 华北地区则更少, 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使许多水库往往无水可蓄, 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 或者是过度依赖超采地下水。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地区, 农业用水居然占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根据目前的用水结构分析, 降低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最大潜力在农业。因此, 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应对农业生产长期气候风险的当务之急。在干旱和半干旱以及干旱化趋势明显的地区, 必须采取选育抗旱作物品种、秸秆覆盖抑制蒸发、少耕免耕深翻改土、化学节水等措施, 努力降低农业生产和全社会的用水量[4]。

2.7 积极发展气象农业灾害保险

在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力度的同时, 加快推进农业灾害保险的商业化进程。鼓励商业保险进入农业领域, 进入农村, 平滑农业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确保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罗绮, 郭耀文.设施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及其对策[J].北京农业, 2008 (3) :60-61.

[3]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现代农业集中区下一篇: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