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广播范文

2024-07-31

乡村广播范文(精选4篇)

乡村广播 第1篇

本刊讯日前,由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大力支持,广信天下传媒公司全力打造,中国电信广元号百中心承办的“乡村广播”信息扶贫项目在广元市昭化镇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启动暨捐赠仪式,前来现场的200多位农民朋友获赠“乡村广播”电话终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的“乡村广播”信息扶贫项目由此在全省启动。

“乡村广播”业务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互动交流平台, 它具备行政管理和信息发布两大功能, 能实现政策发布的双向互动, 可及时反映基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传递农副产品交易、农技服务、农村生活等各项信息。同时, 它契合了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思路, 有助于提高中国电信在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

乡村广播 第2篇

付费广播不同于我们现有的基本公共传播, 它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 以频率专业化、对象化为重要标志, 以收取用户服务费用为主要盈利方式。也就是说, 你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和专业信息, 但前提是你必须付费。

中国电视已经发展了多年, 对用户接受来说已经由单一的无线方式进入到无线卫星和有线网络多种传播手段时代, 付费电视一直走在广播前列。有报告显示, 在亚洲, 日本付费电视的收入自2000年以来, 年增长30.4%, 而在中国, 各种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服务的收入尚不足广播电视总收入的5%, 差距很大。

差距也是发展的动力。参考国外成功经验, 决定付费电视发展的因素包括内容、技术服务、价格和包装、营销、内部组织架构这5项, 而内容因素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在央视试播的6个频道中, 央视目前存储的20万小时磁带节目和2.2万小时的胶片节目将发挥重要作用, 届时观众可以看到一些以前看不到的节目, 无论是内容、形态都是全新的。先睹为快是付费电视的法宝, 随时可以点播自己想看的节目, 一个巨大的家庭片库已经成立, 付费电视的发展蓬勃向前。

在我国, 发展付费广播电视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大;二是人口众多, 受众面广, 市场潜力大;三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相对丰富, 但内容雷同, 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旺盛;四是有线电视网的模拟资源十分有限, 亟需拓展广播电视可利用的资源空间, 在这样的条件下, 我们发展付费广播电视业务, 必须选择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途径。

就黑龙江省乡村广播情况而言, 与传统广播媒体联系紧密的手机媒体, 是近几年来一种崭新的媒介传播方式, 它以新媒体的崭新发展态势融入到传统媒体的发展中, 成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补充的有效载体。手机媒体在黑龙江对农广播的推广时间仅几年, 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在对农广播各档节目中, 应用手机媒体参与电台直播热线的播打率, 占领了全台各档节目应用此项业务百分之九十的阵地。黑龙江对农广播在使用手机媒体业务中所做的有益尝试, 助力手机媒体阔步向前。

从省电台手机媒体编辑部得到的数据来看, 黑龙江对农广播手机热线——12590230945的播打率, 一直稳居全台首位, 对农广播节目中, 主持人白云、田妮儿、香香、阳光的播客点击率排名位列全台前十名, 一档由静霞主持的《信息大市场》节目的短信量排名也进入全台前十强。可以说, 这组数据对于只有250千瓦中波覆盖、调频覆盖较弱的乡村台来说, 实属难得。黑龙江对农广播在手机媒体业务中呈现出的发展态势, 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为此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首先, 手机热线在黑龙江对农广播使用率之高, 与对农广播的节目形态设置息息相关, 更得益于手机媒体业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黑龙江对农广播《945农科专线》、《信息大市场》、《法制时空》等节目, 都是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的节目, 听众的卷入度极高, 这些听众分布的地区广泛, 许多人都是外地听众, 他们在播打直播间电话时, 产生的长途话费费用较高, 而如果听众选择手机广播来参与节目, 一个月只需要花4块5毛钱, 可以随时播打电话参与互动直播节目, 不再另行产生话费。此外, 很多听众可以同时播打直播间电话和手机热线, 提高电话被接进直播间的机率。同时, 手机媒体开设的这种经济、实惠、内容丰富的服务项目, 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给听众朋友开辟了一种参与节目的全新方式。由于手机热线的播打率高, 同主持人的播客点击率产生了连锁反应, 黑龙江对农广播主持人的网络播客点击率也一直是居高不下。

其次, 黑龙江对农广播在全省各地举行了多次宣传活动, 在活动中, 对手机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大, 这种新媒体使用便捷、费用低廉, 让更多听众了解了手机媒体业务, 拓展了手机媒体用户。

近几年间, 黑龙江对农广播的足迹遍布全省, 仅以哈尔滨市为例, 下属的10个县市, 对农广播都开展了免费收音机活动, 以此提升频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活动中, 对农广播也加大了手机媒体的推广, 进农家, 发放手机广播宣传资料, 向听众介绍手机媒体业务, 让听众知道, 手机媒体是在新形势下适应他们需要开发出的崭新的传媒方式。每次在进行完手机媒体的活动宣传后, 黑龙江对农广播各档节目的手机热线使用率都在稳步提升, 主持人播客的点击率也有所上升, 而且这种改变十分明显, 从数据上来看, 黑龙江对农广播手机热线的使用率和主持人播客点击率逐月上升。

第三, 手机媒体业务在黑龙江对农广播能够成功拓展, 节目主持人的辛苦付出和积极配合功不可没。黑龙江对农广播要求各档节目主持人, 积极宣传手机媒体业务, 及时播发手机媒体宣传公益。主持人有着较好的服务意识, 以《信息大市场》节目为例, 这档节目主持人拥有20年主持服务类节目的经验, 每一条听众参与的短信她都认真对待, 每一条发来的短信都要播读, 从不落掉任何一条短信息内容, 主持人的这种敬业精神和持续不断的后续服务意识, 是节目短信量一直名列前矛的关键。同时, 其他各档节目主持人也是及时地更新主持人播客内容和精品节目内容, 不断地充实与丰富手机广播。

第四, 对农广播制定相应机制, 为手机媒体业务的拓展保驾护航。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机媒体业务的开展, 每个月对主持人的播客更新、精品节目更新以及短信的参与量都进行了量化考核。

开通手机广播这一付费性质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为自己量身定制相关新闻信息与服务信息等。手机媒体这一新媒体与广播传统媒体进行有效互补, 目前国际上广播与电视开展付费业务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在我国, 各种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服务的收入尚不足广播电视总收入的5%, 尤其是黑龙江省, 广播付费还比较少见, 而未来, 付费广播将是广播能够持续、正常发展所要走的道路。广播不再依托目前各类广告收入支撑其运营, 应走付费广播之路, 从而降低广告的播出率, 使广播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相信,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 随着新技术、新观念的逐渐深入, 付费广播将会走上正轨, 迎来曙光。

参考文献

[1]中国付费广播电视的现状与未来——在第五届中外有线电视高级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4年8月27日)

[2]付费广播影视频道及节目建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8月

[3]手机媒体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学习与探索》2012年12期

[4]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社会背景、现状及展望《北方传媒研究》2013年12月24日作者:荆翡

建国初乡村有线广播兴起的原因探析 第3篇

一、整合基层党组织的需要

有线广播是整合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工具。乡村基层公务“在中国的传统 (依旧活着的传统) 里是并非政府的事务, 而是由人民自理的”, [1]中央政权的力量的触角往往只到县一级, 正所谓“国权不下县, 县下唯宗族, 宗族皆自治”。[2]中国近代受西方思潮的冲击以及战乱等因素的影响, “千年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 而新者未立”。[3]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走群众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大批农民被发展成中共党员, 并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 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因此农村大量基层党组织被建立, 中央的权力触角延伸到基层乡村, 政府机构的规模和纵深度也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传统社会中, 宗族势力以本姓氏为中心, 乡绅影响以本乡村为范围, 自成体系, 维持基层乡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但党组织深入乡村后, 作为党中央的“神经末梢”, 一切精神和指示需严格遵从中央, 不能自成体系, 各行其是。面对难以计数的基层乡村党组织, 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任务, 中央指令若仍只通过中央、省、市、县层层下发, 再由县及政府传达到各个村落, 显然会极大地增加行政成本, 政策的传达速度和执行力度也会大大折扣。因此, 建立一个能将中央声音直接传达至基层, 并能对乡村党员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的广播体系, 显得尤为重要。

二、普及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需要

在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社会里, 政府并不直接承担对农民教化。“县下唯宗族, 宗族皆自治, 自治靠伦理, 伦理造乡绅”, 乡绅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通常采取办私塾、学堂等方式完成对传统思想的传承和说教。乡村农民耳濡目染, 自觉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守护和执行者。共和国成立后, 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 在军事上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非衍生于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 要想有效地对民众进行普及甚至取代传统伦理道德在乡村的地位显然绝非易事。如果单单依靠派遣宣讲队下乡入村无论在财力还是人力上都很不现实;另一方面, 建国初, 中国5亿余人口中, 文盲率高达80%, 而占总人口数约为80%农村人口中, 文盲率则更高。[5]由于大量农民不识字, 报纸、图书等纸质媒介对农民的影响相当有限。农村农民,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 掌握先进的生产生活知识成了当务之急。因此, 时任华北局书记薄一波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和教育农民出身的党员和干部”。[4]毛泽东同志也特别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6]由此, 把一批专业素养过得硬的马列主义学者集中起来, 点对面, 以可以延伸到乡村每个角落的广播电台作为喉舌, 经中宣部严格审核把关, 对城乡进行大规模宣传成了上上之策。

三、人民公社运动高度动员能力的需求

人民公社的高度集中化管理与有线广播传播传播迅捷、高效可控的特点相得益彰。1958年,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推动和毛主席“人民公社好”的号召下, 人民公社在全国遍地开花。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相结合, 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特点被毛泽东同志归纳为是“一大, 二公” (生产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 。一个公社的面积可以达到几十里到上百里不等, 公社的人口一般都达到几万到十几万人, [7]公社管理的事务多而全, 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什么都包括。因此, 拥有一个服务面广、传播速度快、鼓动力强的联系工具来指挥生产工作成了当务之急。而有线广播恰好具备了这些优点, 乡村有线广播也就在这种形式下迅速如雨后春笋般在入乡下村, 深入每个农家, 早晨播放着《东方红》催促着社员起床出工, 傍晚放着《打靶归来》提醒着社员作息休工。广播成了我国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生产生活的“背景音乐”, 党中央的指示得以第一时间传达到全国的每个角落,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 发挥出很好的乡村动员能力, 出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高潮。

在人民公社兴衰的二十余年间, 乡村的有线广播与其同盛同衰。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在全国推行, 个体户逐渐代替里集体公社, 有线广播在农村组织集体劳作的功能也随之衰落。随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出现, 有线广播慢慢退出淡出历史舞台, 走向转型发展道路。

摘要:共和国成立后, 有线广播在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使党对农民显示了超强的动员能力。党和政府对基层党组织动员、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人民公社运动等三个方面的需要, 正是乡村有线广播兴起的客观需求。

关键词:有线广播,乡村动员,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49.

[2]秦晖.中国乡村研究 (第一辑) [M].商务印书馆, 2004:2.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20.

[4]薄一波.加强党在农村中的政治工作[N].人民日报, 1951-6-29.

[5]张健, 徐文龙, 等.中国教育新走向 (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 [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120.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1:1477.

乡村广播 第4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字显示, 2013年, 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6.18亿人, 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亿。而微博与微信的兴起, 都是我国互联网和手机上网人群快速发展的结果。

传统媒体增加新媒体, 也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互动, 目的就是在更广范围推介自己, 让更多受众了解自己, 并对广播节目产生黏性。

不难发现, 相对于微信, 广播节目的自我推介更适合在微博平台上进行。因为微博每天不限制发布条数, 可以全天不间断对节目进行展示。“评论”和“转发”条数和内容, 都是公开的, 网友除了和主持人互动之外, 还可以在帖子下面和其他网友展开交流互动。

而在对农传播中, 农民和农民工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方兴未艾。据《人民日报》调查, 在上网的受访者中, 67.39%的进城务工人员上网的目的是“聊天”, 59.78%会“看新闻”, 52.17%“上网搜索实用知识”。而使用微博的受访者未超过半数。目前农民、农民工群体使用微博更多的是销售农产品, 以及反映基层贪腐事件, 对新闻的跟帖评论并不多。因此, 在农民群体刚开始接触新媒体的情况下, 传统媒体如何占据新媒体领域对农传播的阵地, 如何吸引农村受众在新媒体平台发声, 并与广播节目形成绑定, 是需要对农广播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已经成立快三年的中国乡村之声, 在对农传播方面进行了广泛尝试, 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以下将以“@中国乡村之声”官方微博2015年4月23日到5月23日, 共计一个月的互动情况为样本, 对此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在此的“互动”概念, 并不单指互动话题的问答, 还包括所有帖子的评论和转发内容。

一、中国乡村之声微博互动概况

中国乡村之声目前七档自办节目都有自己的微博账号, 每天固定更新节目预告、互动话题、节目制作过程、精彩片段等内容。@中国乡村之声作为频率整体形象、法人微博, 除了自行选择的内容之外, 还会对各档栏目的精彩内容进行转发, 每天大约发布10条左右, 其中包括发布《三农中国》节目每天的互动话题。

目前@中国乡村之声官方微博的粉丝量为77万3802个, 其中包括政府官员、三农专家学者、三农领域投资者、电商达人、媒体人、农民、进城务工者、农二代, 以及关心三农发展的普通市民。

从2012年8月9日第一条微博至今 (5月24日) , 已经发布了1万7647条微博。其中, 2015年4月23日到5月23日共发布270条微博 (重复发布除外) , 互动总量为2655条, 其中有效互动 (不包括只发表情等无效信息) 为1726条, 占总量的65%左右。

二、互动效果

@中国乡村之声账号发布的微博从内容上分为14大类, 每个类别的微博发布数、评论和转发数, 以及发布条数和反馈条数比, 如下图。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图表说明:“其他”类包括一条有奖调查, 贡献了113条互动。如去除有奖互动因素, “其他”类别的平均数为21.62。)

评论数量, 代表网友参与话题讨论或表达自我观点的意愿。转发数量, 代表网友对内容、观点的认同, 愿意分享, 或用于彰显自己知识面交际面。因此, 这里用评论数和转发数的总和, 代表网友对互动的整体反馈。

从内容分类上看:

网友更愿意参与互动的是 (前8名) :时政类、其他类、婚姻和生育类、乡村管理和腐败类、奇闻异事类、户籍和城乡差距类、养老保健心灵鸡汤类, 以及土地政策类。平均每条微博能获得10条以上的互动。

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时政类三条, 分别是李克强总理做客爱尔兰农场 (2条转发) , 李克强总理谈简政放权 (2条评论12条转发) , 习大大为农代言 (8条评论、45条转发) 。

而中国乡村之声官微更愿意发布的内容是 (前8名) :各地风土 (包括“爱在乡村”演出活动的现场图文分享) 、市场和价格类、保健养老和心灵鸡汤类、农技类、土地政策类、法制类、户籍和城乡差距类, 以及对农政策解读类。

数据统计上可以得知, 互动效果最不好的话题是 (前3名) :各地风土 (主要是“爱在乡村”活动分享) 、市场和价格, 以及气象农技类。有的微博甚至没有任何互动效果, 评论转发点赞都为零。

因此可以发现, 官微对发布内容的选择, 与网友的喜好、沟通欲望之间存在偏差。如何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 又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节目互动的热情, 还需要深入研究。

三、具有贴近性的话题更容易获得反馈

目前@中国乡村之声官方微博的粉丝量为77万3802个, 其中包括政府官员、三农专家、三农领域投资者、电商达人、普通农民、进城务工者、农二代, 以及关心三农发展的普通市民。可以看出, 粉丝的构成相对复杂, 对三农领域的了解程度和观点立场也各不相同, 如何最广泛地吸引网友关注并获得互动, 可以从以下具体实践中摸索一些规律。

生活中的事——《三农中国》节目结合每天新闻事件设置一个互动话题, 综合过去一个月的互动情况, 互动质量较好的话题中, 大多为农民身边事, 以及对其他群体也有借鉴意义的事。例如, “农村还重男轻女么?生男生女哪个更有幸福感?”有42条互动;“高龄农民工如何养老?”27条互动;“如何辨别假币”29条互动;“您需要什么样的农村广播?”51条;“您出远门选择什么交通工具?”25条互动;“4G网络乡村全覆盖”23条互动;“宽带费多少能接受?”25条互动。

这些与农民、农民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让不善言辞的农民群体也有话说, 身边有实例可以列举, 张口即来, 互动效果比较好。

基层管理和廉政——“基层公务员待遇低”22条互动;“村里如何分配宅基地?”46条互动;“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有27条互动;“农村宗族派系之争”31条互动;“中央选派优秀干部任村第一书记”25条互动;“农家书屋如何发挥作用?”24条互动;“副班长索要财物, 贪腐入校园”31条互动;“西安社区主任贪污过亿”51条互动。

此类话题的互动中, 倾诉情绪的内容较多, 表达观点和积极提出建议的较少, 这也与农民群体文化素质、语言能力较低有关。节目中使用此类互动内容, 须严格把握舆论导向, 注意平衡, 避免一边倒式的情绪倾倒。

涉农热门话题——“您接触过电商么?会用互联网卖农产品么?”有27条互动;“电商巨头农村之战”32条互动;“长丰草莓起诉央视”29条互动;“河南冰雹砸坏小麦”22条互动;“农村空校是去是留?”22条互动。

此类话题不仅农民群体关注, 城市人群也会关注, 所以能够更广泛地吸引网民参与互动。

与土地有关的事——“土地改革你最关心什么?”33条互动;“你相信土地流转中心么?”30条互动。

提振三农信心——保健养老鸡汤类中, 五一劳动节向农民致敬的帖子, 评论16条, 转发40条;习大大为农代言53条互动;每天一条的心灵鸡汤类帖子, 互动也都在5~10条。农民群体需要此类内容增强自己的信心, 吸收正能量, 鼓励自己, 相当数量的转发也有利于品牌推广。

四、结尾

目前对农宣传主要是国家推出的对农政策的报道和解读, 以及扶贫成果、基层腐败等内容, 媒体设置相关议程对之进行专题报道。这些报道中农民始终是报道对象, 农民之外的群体才是受众。

如今,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农民群体有了发声渠道和平台, 逐渐成为受众主体。听众和主持人之间、听众和听众之间, 频繁的、有趣的、多向的互动, 会形成一个互动场, 听众在这个场里也会加强凝聚力, 逐步发展为特定的粉丝群, 这对保持广播节目的收听黏性无疑也是巨大保障。

随着农民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多, 越来越娴熟, 传统媒体有必要更多地深入基层, 观察农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急, 他们对新媒体的需求是什么, 以及不同时期的变化。一方面找准节目报道定位;另一方面对传统媒体占领新媒体市场也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传统媒体增加新媒体互动, 目的就是在更广范围推介自己, 让更多的受众了解自己, 并对广播节目产生黏性。通过对中国乡村之声官方微博一段时期内发布帖子的互动情况监控和统计, 用数据探讨对农报道的互动方式, 以及什么样的话题更能吸引农民网友参与, 更具有互动和传播效果。

上一篇:自动控制施肥下一篇:优化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