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建议范文

2024-08-26

意义与建议范文(精选11篇)

意义与建议 第1篇

1 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现状

据2004年卫星监测结果, 全美有4 573万hm2耕地应用保护性耕作法, 达41%。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由大田作物发展到蔬菜, 2007年保护性耕作应用为41.8%。在澳大利亚, 2 000万hm2作物播种面积中, 有1/4为夏作物其中的95%以上和3/4为冬作物其中的60%以上都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1996-2000年间, 澳大利亚73%的农民在改变耕作方法中受益。

我国可以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旱作农业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5%以上。农业部从2002年启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 到2013年底, 已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 实施面积已超过66.67万hm2 (1 000万亩) , 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

2 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 抑制农田扬尘, 改善生态环境

裸露的农田是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尘源之一。目前东北区域普遍采用秋季或春季复式整地机具作业整地的方式, 20 cm以上的耕层土壤普遍过于细碎, 又在漫长的冬季一直处于裸露状态, 在春季风的强劲作用下, 表层土壤易被吹起, 形成沙尘天气。实施保护性耕作, 取消复式整地作业, 减少机械灭茬, 从而减少了沙尘的产生。

2.2 治理秸秆焚烧, 减少雾霾天气

每逢秋收时节, 农民为图省事、抢农时, 焚烧秸秆现象严重, 是各地政府最头疼的事。实施保护性耕作, 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 为秸秆利用找到了出路, 大大减少了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大面积实施秸秆还田, 可使碳元素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

2.3 减少水土流失, 增强抗旱节水能力

据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中心9年的试验测定:实施保护性耕作, 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 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 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果;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 提高水分利用效果12%~16%,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抗旱能力。

2.4 保护农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残茬覆盖, 可减少耕地表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据实地测算,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玉米田, 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2~0.06个百分点, 而秸秆还田腐植质可为土壤提供氮0.64 kg、磷0.2 kg、钾1.07 kg, 在免耕2年以上的地块里, 可以观察到蚯蚓, 增强了土壤肥力, 提高粮食产量13%~16%。

3 做好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的建议

3.1 落实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

在近年来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实践中, 笔者发现, 由于宣传方法简单, 缺乏现场有效的示范作用, 人们对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 项目完成了, 工作也就结束了, 有些地方甚至以争取项目套取国家资金, 使推广工作流于形式。有些人认识上有偏差, 认为保护性耕作越简单越好, 连年使用旋耕机进行表土作业, 耕层逐年变浅, 使作物失去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抗旱涝能力变差。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是一项新技术, 管理和推广人员也不一定认识到位, 农民更是有一个适应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过程中不能脱离实际, 急于求成, 要利用国家政策引导, 坚持从合理规划、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试点开始, 在农民认同并掌握了操作要领后, 逐步推进, 分步实施, 做好点和面、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 发挥辐射效应, 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宣传作用, 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营造科学种田的环境和氛围。

3.2 建设高标准试验示范田, 强化示范效应

从调查的情况看, 目前我们有些示范田是有名无实, 农民从中看不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 几乎失去了示范的作用, 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的最大软肋。各级农机部门应下大力把示范田搞好, 充分利用上级资金、政策和技术的支撑, 最大限度发挥好主观能动性, 让农民在示范田亲眼目睹到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示范区的典型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 眼见为实, 只有让农民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 他们才能相信, 从而想干、真干、干成。

3.3 提高政策及技术支持的力度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的技术, 必须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长期的支持, 使新技术得以逐步走入千家万户。农机推广部门也要加强新技术的适应性研究试验, 在机具、操作方法、农艺与农机结合等方面找到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工艺体系, 才能使这项新技术科学健康的发展。

3.4 搞好服务多方协作

意义与建议 第2篇

建议

加强人事宣传与调研工作的意义和建议2007-02-10 16:47:36

加强人事宣传与调研促进工作再上新水平

人事宣传调研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之一,贯穿于人事工作的决策、实施、总结等全过程,对顺利推进人事部门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加强人事宣传调研工作,是在新的形势下提高人事人才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从领导和决策的角度来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对当前形势分析来看,调研显得

尤为重要。当前,人事人才工作中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调查研究,正确认识新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人事工作的规律。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来看,宣传调研是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加强人事宣传调研工作,是树立人事部门优良形象,营造良好的人事人才工作环境的迫切需要。人事部门的工作事关人们的切身利益,每一项重要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推行,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如何争取社会各界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呢?加强宣传就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实用的方法。在当前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时,人事部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长期听不到来自人事部门的声音,看不到人事部门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那将是人事部门极大的失职。

3、加强人事宣传调研工作,是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提高人事干部队

伍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调查研究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的调查,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这样理论才能被自己所掌握,理论政策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开展宣传调研工作,也有助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其涉及的领域宽,知识面广,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好途径。对我们拓宽知识面,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水平,转变工作作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切实加强人事宣传调研工作,我认为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坚持正确取向。人事部门的宣传调研工作着重针对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人事人才工作中新的政策法规,及我们的特色性做法、经验、成效等大力进行宣传推介,针对日常人事人才工作的动态、反响,以及涉及人事人才工作的

社情民意等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当前,应紧扣人才强市战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等重点来开展宣传调研。

2、要改进工作方法。做好人事宣传调研工作,必须认真研究人事宣传调研工作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在选题上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重点、难点,不断开创新的思路,取得新的突破。在工作实施和文稿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定性调研与定量调研相结合、面与点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调研与成果转化相结合。

3、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大力培养选拔一批有思想、有基础、有热情的年轻同志充实到人事宣传调研工作中来。对宣传调研工作人员,应努力为其创造参加业务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创造各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不断促进宣传调研干部的成长,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水平。从事宣传调研工作的同志也要努力加强个人的学习提高,着力提高自

身理论思维、综合分析、文字表达能力,增加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人事部门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对这支队伍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4、要用活用好载体。要进一步加强对人事报刊的学用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重视、支持人事业务报刊的建设,加强与报刊及相关新闻部门的联系,善于利用报刊媒体来做好宣传调研工作。要进一步办好《常德人事信息》。要疏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好组稿、编辑工作。要利用和开发好网络资源,进一步办好常德人事人才网站。通过网络实现对人事宣传信息的快速反馈和传送。

5、要建立健全制度。要坚持领导带头抓宣传调研。调查研究水平是判别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尺度。各人事部门的主要领导要经常督促指导,帮助出思路,定题目,下任务。要建立和完善宣传调研工作的运行制度。建立人事宣传

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与建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 物理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当中,利于学生亲身体会、深入了解物理原理知识,既让学生最大化的获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高中物理学是一项比较难的学科,所以同学们在理解程度上都会稍微缓慢,尤其是在物理实验课上,很多实验模型都是大家闻所未闻的,非常生僻,也不容易理解,于是造成了很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上的困扰。在大家的各种困扰下,高中物理教学展开了更加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模式,并且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实验目标以及实验流程按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因为高中物理实验的难度比较大,所以研究好其实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由于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实验跨越比较大,所以研究高中物理实验的难度也水涨船高不是很容易,实验教学的优势是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定律以最表象的,更加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和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实验和日常能够想象到的实际现象联系起来,方便学生理解,也利于学生对实验的分析。

二、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正所谓“言传身教。”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并着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尤其是实验教学中,要亲力亲为,不能敷衍了事。由于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的局限,学生对一堂实验课的理解与创新是有限的。作为教师,不但要做好每个实验,还要研究实验与理论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实际,积极对实验加以改进,努力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不能眼高手低,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从每一堂实验课开始,从每一个实验开始,把新课程背景下新的物理理念贯彻到实验当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当对所做实验积极开展专题性研究,培养教师对学术的钻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带动学生钻研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师素质,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重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物理课。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我们都知道:“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应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做示范之前,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质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在物理实验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先思考问题,考虑实验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教师要将实验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能动性,当然,教师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一些简单易行的就要将课堂设置在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实验室独立完成。如果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师就要先提前示范,将试验中的可能出现的故障都提前告诉学生,避免学生走弯路。

4.为学生多创造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

学生们会否动手设计实验在很大程度上都关乎物理教学的成败,个别学生由于不拘泥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总是希望能有个动手的窗口把个人的物理思想付诸于实践,来探明是否可行。此外,還有部分学生因自身对物理公式或规律理解欠透彻,而表现出害怕做实验或者只想着单纯提高物理成绩而不愿意亲自去实验,担心出错会打击个人学物理的自信力。基于此,教师就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协商好,完全开放实验室,给不同物理层次的学生都营造出一个良性互动的实验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从实验中不单单能学到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严谨的、踏实的物理学习态度,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夯实基础。这也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和初衷。

5.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要适时、适用

多媒体技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以及逼真的演示效果,确实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意想不到、不可替代的演示效果。但是,多媒体的运用要适时、适用,过多地使用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要适时、适用,对物理实验在实验室内不能正常进行或不能完成的实验,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可以灵活地呈现运动的状态、变化的过程和场景,使学生对物体运动的情形看得更清晰。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技巧的,要根据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的对象恰当运用。

三、结束语

教师要高度注重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革除过去轻视实验的错误教学观念,激发大家实验的兴趣,全面提高物理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李晓芬,侯占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J].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3).

[2]陈永维.新课程中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新教育,2009,(09).

意义与建议 第4篇

2010年, 国务院在下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0]56号) 中明确要求:卫生部要逐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剂型和规格, 根据基层用药的实际需求, 确定基本药物的标准剂型、标准规格和标准包装。为顺应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新要求, 同时面对药品过度包装愈演愈烈的情况, 2012年开始上海市在药品招标采购中探索采用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的新思路, 先后开展了两批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集中招标采购。大包装、简包装, 顾名思义是指对药品包装方式的两种简化形式, 大包装是指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进行改变, 如铝箔包装改为塑瓶包装;简包装是指不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进行改变, 仅是增加每销售单位药品的包装数量, 如每盒装1板改为每盒装4板。相比较简包装而言, 大包装是对包装材料及方式更为彻底的简化。

1 实施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的意义

1.1 节约资源消耗, 避免环境污染

药品的外包装需要使用纸箱、纸盒, 内包装需要使用铝箔、铝塑板。这些包装材料的生产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药品使用后, 包装就成了垃圾, 尤其是其中的塑料包材不可降解, 即使填埋也会污染土壤和水质, 焚烧会污染大气。通过药品大包装与简包装, 一是可以有效减少纸张、铝及塑料的使用;二是减少包装回收量, 避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1.2 降低药品成本, 减轻用药负担

按照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品年销售总额300亿元计算, 假设药品包装成本占药品销售价格的10%, 那么光是药品包装的消费一年就是30亿元。如果所有药品均简化包装, 按照包装成本下降20%计算, 可为患者用药减轻负担6亿元。

1.3 增加用药选择, 方便患者配药

大包装、简包装药品的供应, 使医生和患者可选择的药品数量增加。同时, 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配一盒药可以服用2周到1个月, 减少了到医院配药的次数, 节省了老年病人往返医院造成的体力和精力的付出。

1.4 促进分装机使用, 减少人工成本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的发展, 上海三级医院已普遍配备了药品自动分装机。但是, 医院反映可直接倒入分装机使用的药品很少, 绝大部分药品都是铝箔包装, 医院不得不手工剥药, 再倒入分装机, 既消耗大量人力, 也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

2 实施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的基本情况

2.1 招标药品范围

大包装药品: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口服常释剂型及缓控释剂型的化学药品 (抗微生物药除外) , 其最小包装应为200或以上制剂计量单位 (如铝箔包装改为瓶装) , 主要适用于有药品分装机的二、三级医院住院部。

简包装药品:第一批简包装药品的招标从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心血管系统口服药品和口服降血糖药两类先行试点, 第二批简包装药品的招标范围扩大到基本药物目录类所有适合慢性病长期服用的口服化学药品, 最小包装应至少满足两周用量。简包装药品主要适用于门诊患者。

2.2 投标资格要求

2010年本市对基本药物实施过集中招标采购, 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是在原基本药物中标结果基础上进行的补充采购。因此, 2010年基本药物招标中标的企业及药品, 在原中标规格基础上增加大包装或简包装的规格可以参与投标。

2.3 评标要素和办法

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的招标采购完全按照国办发[2010]56号文的要求, 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评标要素包含质量、信誉与服务、规格及价格, 评标分为质量与信誉服务评价、规格评价和价格评价三个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质量与信誉服务评价:质量是评标的首要条件, 由全体药招委成员单位共同审定。主要是对投标企业和投标药品近两年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记录、是否存在质量不合格记录或其他不良记录进行审核。

规格评价:规格评价由专家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委会成员会前24小时内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 既有临床专家也有药学专家。评标委员会审核投标药品是否符合大包装、简包装的规定, 以及包装规格是否适合临床实际需要, 特别是对简包装的投标药品是否都适合慢性病长期服用进行评价。

价格评价:价格评价由全体药招委成员单位共同审核。审核的要素包括:国家发改委的差比价规则;根据与基层中标品种的价格差幅再下降5%-10%;不高于同企业同品种药品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五个省市的平均价或次低价;不高于国家发改委的统一定价等。

2.4 政策实施效果

通过两次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集中招标采购, 共有423个品规的药品中标。其中大包装药品39个、简包装药品384个, 平均降价幅度13%, 加上社区零差率因素, 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配药, 药费负担可以减轻28%。

中标药品中有不少都是医生和患者认可度高的药品, 如兰迪、安内喜、信谊的辅酶Q10等。中标结果执行后各级医疗机构和患者反响良好, 不仅增加了用药选择, 而且可以明显减少慢性病人配药次数, 也有助于缓解医院限量配药、处方限价的特殊矛盾。

3 完善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的政策建议

3.1 扩大大简包装药品范围, 形成长效机制

药品大包装、简包装有利于降低药品成本、有利于方便群众配药、有利于绿色环保, 是一项应该长期坚持的招标政策。上海基本药物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的探索从短期实施效果来看, 已经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 建议适当扩大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范围, 即从基本药物扩大到非基本药物, 从口服化学药品扩大到适合慢性病的中成药。同时, 形成大包装、简包装招标采购的长效工作机制, 鼓励更多的药企参与大包装、简包装药的生产供应, 形成激励药品集约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3.2 药监、卫计委等多部门联动, 朝着大包装方向发展

大包装是药品包装的真正简化, 香港等地区的医疗机构普遍使用大包装药品。简包装是在当前政策环境和医院药品配备现况下过渡阶段的做法, 与真正的药品简化包装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真正的大包装药品只有住院病人才可以使用, 门诊由于受到外配药品的管理限制, 不能向病人提供分包装的药品。为使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必须在门诊也推广使用大包装药品。这需要在门诊部配备药品分装机, 更重要的是要允许药品拆零销售的政策支持。建议药监、卫计委等部门研究出台允许药品拆零销售的配套政策, 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 通过拆零销售促进合理用药, 避免浪费。

3.3 做好医院用药的跟踪分析, 确保降价效果惠及百姓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是万能的, 需要政府、医院、医生、企业等多方配合。建议有关部门定期分析医院大包装、简包装药品的使用情况, 同时密切跟踪基层医院用药品种的变化情况, 引导医院保持低价药品和品牌药品合理的采购比例,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用药需求, 同时要避免基层医院单纯采购品牌药品, 造成患者用药负担增加。

3.4 深入探索采购新模式, 进一步降低药价

实施大包装、简包装是上海在探索药品招标采购新模式上迈出的第一步, 单纯简化包装对药品价格下降的作用是有限的。今后上海还将积极探索量价挂钩、招采结合、统一结算、定点生产等方式, 配合采购规模、回款时间, 对企业的影响将更大, 降价的效果也将更加明显。

3.5 综合利用网络平台技术, 招采配用全程监管

建议药监、卫生、物价、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加强药品信息化数据库建设, 形成统一的药品基本信息数据库, 使药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更加标准、有序、科学、合理, 也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做好招采配用的全程监管。

参考文献

[1]何芬华, 力晓蓉.中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历程的文献研究:1999-2010[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 (4) :64-70.

[2]国务院办公厅.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0]56号) [Z].2010.

[3]陈恩东.中国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3.

农业创品牌的意义和建议 第5篇

农业创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一、企业及商标基本情况

大英县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三户,四川汇强油脂有限公司,拥有“魁山”商标,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大英县新生态大英县象山镇新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拥有“XST商标,为遂宁市知名商标;大英县天保米业有限公司,拥有“天府天保”商标。天保米业公司生产规模十分小。

专业合作社119户,其中养殖55户,生猪养殖29户,鹅养殖6户,兔养殖6户,鸡养殖13户,仅大英县鑫燕野鸡专业合作社拥有一个“鑫燕”商标,今年才拿到商标注册证,拥有相对固定的产品(野鸡和野鸡蛋,还准备投产生产野鸡制品)。其余的产品即养殖成熟的牲畜。

种植41户,种植的品种大多为蔬菜、水果、树木等,拥有商标量十分低,据我局掌握的仅有“荣仙”、“蜀中果园”、“通仙”三个商标。

二、我县农业创品牌的主要难点

(一)农产品生产主体商标意识淡薄,无自我保护意识。

品牌意识薄弱是阻碍我县农业创品牌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农民创品牌意识薄弱。建县以来,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

平上,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信息闭塞,“科技”、“品牌”等字眼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创品牌意识十分淡薄;②地方干部创品牌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品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如“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能创品牌”,“农产品产量高比什么都好”等,从而对农业创品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③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创品牌意识薄弱。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是农业创品牌的主体,虽然有些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识,也创出了一两个农业品牌,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品牌意识,常常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农副产品品牌的创造与保护工作,导致农业创品牌止步不前。

(二)注册商标周期较长和费用问题,影响申请人积极性

我国商标的注册受理核准全部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统一受理、核准。由于近年内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大幅增长,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2010年达973460件,而2011年上半年就达951547件,国家商标局从收到申请文件到发出受理通知书的时间为1个月以上;商标注册受理申请后必须经过六个月的公告期,公告期无异议方可取得商标注册公告,商标注册公告六个月后无商标注册争议才能拿到商标注册证,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从取名、设计、制作、申请商标如

果顺利也要18到24个月才能取得商标注册证。法律没有对商标审查的完成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最终以商标局的完成时间为准。如果在受理公告或注册公告有异议或争议,周期就更长,一旦遇到被驳回,就只能重新申请。

商标代理职能已经和各级工商部门分离,即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能代理商标注册,也就是说企业要不亲自到北京提交申请,要不就要选择商标代理机构代办,这都必须花费不菲的费用。有些农产品创造主体只顾眼前利益,认为花钱申请商标不值得,还不如把钱用于扩大生产经营。

(三)农业资金的短缺和农产品的质量,制约企业对品牌的持续培养 我县建县时间不长,拥有的农产品商标很少,而品牌的创立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农业资金投入较少,从而对农业创品牌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主体整体规模较小,质优量不大,产量和产值在全省、全市相比均处于弱势状态,而经济主体争创三名商标(即遂宁市知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的两个必备的条件就是注册商标必须使用三年以上,企业的近三年内产值必须在全市、全省、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三、农业创品牌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商标品牌发展与保护,增强全社会商标意识,提高企业创品牌热情。十二五末,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总量力争达到20件,实现商标注册总量翻番;力争新培育、发展遂宁市知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件。

(二)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营造品牌兴县的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3.15”活动和“4.26”知识产权日为平台,以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及新办执照的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势,广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三名”商标认定、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社会公众对商标品牌的认知程度,大力宣传商标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商标发展和保护环境。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一方面宣传政府出台的品牌兴县的相关政策和重奖办法,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特别是要宣传创牌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效益,以激励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促进品牌兴县的经济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三是开展商标知识“三进”活动。即“商标进企业”、“商标进社区”、“商标进农村”,开展定向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引导农户和涉农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和品牌创建的自我意识,指导其发展品牌,为合力推进品牌大英建设而努力。

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商标总量大幅度增长 一是引导农民、涉农企业顺应消费时尚,注册符合消费心理的农副产品商标,使我县的农产品商标有所增加,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的农副产品进行梳理筛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重点引导申报注册。二是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和年检、验照时,注重收集企业的商标情况,未注册的商标实行“未注册商标备案”并及时回访,建议其申请注册商标。三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有注册商标意愿的企业上门服务,从商标设计、查询、申请、上报等环节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帮助他们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及发展前景,选定和突出有企业经营特色的商标,进行注册。

3、全面推进三名商标培育,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一是开展品牌兴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入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帮助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商标管理水平。从企业广告宣传、产品包装、装潢设计等方面给予指导,促进企业有效运用商标,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商标品牌的含金量,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实施“商标富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专业户、农民个人生产经营的农副土特产品,大力推进实施“公司(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努力创立以高知名度商标为标志的品牌农业,实现培育好一个专用标志、扬一方品牌、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商标品牌助农、富农、促农的效应。三是加速成长型企业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梯队建设,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做好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品牌的孵化工作,提升商标品牌的档次。四是在企业已有争创的基础上,围绕著名、知名商标的构成要件,采取对症下药,面对面指导,反复督促,深入

企业现场帮助指导等方法,逐一查漏补缺,及时向上推荐,上档升级。

意义与建议 第6篇

一、政府采购助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机会

政府采购是采购单位在财政预算得到审批后, 在财政资金基本到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开招标活动。 政府采购之所以 能够促进中小 企业融资发 展,一是政府采购项目有预算作基础, 国库集中支付为保障, 不存在拖欠资金的风险, 有利于克服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心理障碍。 二是采购供应的中小企业是政府公开筛选出来的一些信誉好、有供应能力的企业,它们不仅有固定的经 营场所和必要 的营运资 金, 而且具有履行政府采购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服务能力。 这为商业银行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寻找一些信用记录良好、 资质过硬的中小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一般情况下的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上浮贷款基准利率的30%,而且还有抵押物评估、保险、 抵押等费用。而政府采购融资利率最高不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5%,2015年利率又降到最高不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0%;对于有融资担保项目,政府采购融资利率上浮最高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20%,2015年又将利率降到最高不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15%; 担保公司的 年担保费率最 高不超过1.6%,2015年又降到最高不超过1.5%。 由于政府采购项目是单项贷款,不仅资金需求的时间短, 而且可以随贷随还。 这样,企业年度常用周转的贷款额度就会适度减少, 不需要大批资金一直占用,由此可以减少企业年度财务费用。

(三)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中标、成交的中小企业供应商, 以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作为抵押凭据直接向银行贷款,且无需任何抵押。而银行则根据中小企业近年来中标的政府采购合同额、 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来确定企业的年度授信额度。 企业授信申请只要提供相关资料, 无需支付任何成本, 银行审批的授信额度一年内可以循环使用。 银行放贷后到财政部门备案。 而财政部门则在企业履约后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企业在贷款银行设立的专户, 用于归还贷款。 贷款程序的简化, 有效解决了政府采购中标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时间长、 缺少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水平低、办理手续多、融资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四)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

为控制风险, 银行贷款一般都有严格的抵押担保要求。 而中小企业大都处在创业初期和发展阶段, 可供抵押的资产往往不多, 固定资产大多陈旧落后、变现能力较低,申请贷款时抵押物严重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导致银行不愿放款, 加上抵押担保费用高,利润空间很低,经常出现中小企业有标不能投的现象。 政府采购融资突破了传统抵押物中固定资产或房产的限制, 以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作为抵押凭据直接向银行贷款。 这样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平台中标后就可以寻求多银行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寻找一些服务好、 效率高的银行合作, 从而为中小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带来可能。

(五)有利于中小企业和银行达成多方位合作

政府采购不仅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也为中小企业与银行开展全方位合作搭建了平台。 中小企业在利用政府采购信息资源的同时, 还可以和银行寻求一些新产品的合作, 积极推进资金的支付、结算、代发工资和理财的相关业务, 给银行带来新的商业机会。与此同时,银行则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 开发配套适用的多样化金融产品, 拓宽现有金融产品的运用空间,帮助中小企业更加灵活、便利地运用现代融资工具, 从而拓展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双赢。

二、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大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经营方面的原因, 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需求存在“短、频、快、少”的特点,与大企业相比,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成本高、手续繁杂和收益不高的不利因素。政府采购融资是一种以政府采购合同作为信用核心的新兴融资业务。 在政府采购融资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政府采购融资风险评估的标准,大银行按照对中小企业传统业务的担保风险评估标准,主要关注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务指标、经营状况、偿债能力、信用记录和反担保条件等,由此造成大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他们为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二)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不到位

在政府采购融资过程中, 尽管小银行积极性很高, 但它们在服务方面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为了规避风险, 小银行常常为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一些门槛,如设置保证金、在放贷之前要求账户留足进货剩余资金、 要求提供担保等;二是由于贷款时间短,收益低, 小银行经常要求中小企业提高贷款利率;三是小银行由于信贷额度不富裕, 在月初和月底为中小企业贷款时经常出现额度紧张拖拉现象。 上述这些问题, 常常造成那些能够紧贴市场行情和政府采购需求、 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诚信履约能力的中小企业有合同却贷不到 款或者不能及 时贷到款的 现象, 制约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采购商对中小企业融资配合不够

虽然政府采购 融资主要 涉及政府、银行、中小企业三方,但在整个过程中,采购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保证中小企业融资顺利实施,采购商不仅要了解政府采购融资的具体政策,而且还要熟悉相关工作流程,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中小企业工作。 但现实工作中,由于政府宣传不够,采购商对中小企业融资理解不充分,经常会在具体步骤上配合不到位,在具体事务中给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增加了许多难度。

(四)政府政策激励和服务功能不到位

在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大银行积极性不高、小银行服务不到位、采购商配合不够,这些问题的出现, 不仅给中小企业扩大融资带来一定的困难, 也背离了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减弱了政策执行的效果。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功能发挥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虽然出台一些政策, 但没有一套完整政策规范政府采购融资行为;二是政府公 共信息平台 的作用发挥不 够, 还不能降低银行和担保机构的风险压力; 三是政府的政策优惠缺乏针对性, 还不能够有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不同需求。

三、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建议

(一)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一是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 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一方面,政府应该在现有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库和企业征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将中小企业的信息进行汇总筛选, 建立一个准确、全面、高效、共享的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平台, 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为担保机构和银行提供深层次数据支持,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全国财政系统普遍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 对政府采购合同和实际资金支付情况进行整合对比分析, 建设独立的政府采购应收账款情况查询平台, 和政府采购供应商库相辅相成, 成为银行等社会各界核实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中标、履约和资金流向情况的权威数据库。

二是加大政策激励, 加强政府引导,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 努力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 政府主管部门应结合各种针对中小企业担保和贷款的补贴及奖励政策, 以及各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提高有关银行和担保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的积极性。 同时, 设法引入多家金融机构实现有序竞争, 并相应合理降低担保费用及贷款利率, 对于政府采购融资过程中业务量做得大、 服务做得好的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激励。 人民银行还可以针对中小银行融资制定相应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解决额度短缺问题。 例如: 允许中小银行针对不同的政府采购融资对象和融资种类规定不同的贷款利率; 允许中小银行在人民银行核定的幅度内, 适当提高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的利率水平, 以增加中小银行可运用资金的规模; 允许其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以解决短期资金的余缺,对经营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小银行开办再贷款再贴现业务。 而政府采购经办机构也要做好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平台搭建工作, 在采购信息发布、标书制定、中标成交通知发放和合同签订等环节, 要宣传政府采购融资政策信息,加强中标、成交企业与经办金融机构的联络工作, 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政策激励和政府引导, 建立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优质银行, 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政府采购。

(二)对融资银行的建议

一是完善中 小企业信 用评级制 度,寻找优良合作伙伴。 银行利用政府采购信息资源,在推进政府采购融资的同时,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对中小企业政府 采购融资信用 评价和服务 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信用记录,为中小企业取得政府采购融资提供信用依据。 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 、信用记录良好 、经营效益 优良的企业 , 可以扩大授 信额度,推进其他业务进程。 还可以根据其需求, 探索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实现合作共赢。

二是改变信用评估思路, 提高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 在和中小企业合作的同时, 中小银行应改变信用评估思路,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将评估的重点从静态的指标转移到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中, 充分考虑其上下游公司的实力, 从多维和动态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 信用状况做出 准确的评 价,通过上下游公司的关系状况,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将现有的审批流程和收费标准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申请人、不同目的的融资提供差异化服务。

(三)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一是企业经 营应合法 化和规范 化。 中小企业要自觉按照国家政策确定发展目标,提高管理水平;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改善其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国家的法律、 法规尽快规范自身经营的政策措施, 使日常经营活动更加合法化和规范化。

二是关注国家优惠政策, 转变传统观念,提供信用水平。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的优惠政策, 转变传统的融资观念,认真履约、按时还款、诚实守信,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另一方面要整合公司资源,努力宣传公司,争取更多支持, 还要积极地和多家银行合作,建立授信关系,挑选支持力度大和服务好的银行长期合作。

摘要:政府采购助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是政府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它不仅有助于为中小企业创造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而且有助于实现多元融资和拓展银企合作空间。但在政府采购融资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银行积极性不高、小银行服务不到位、采购商配合不够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共同努力,相互协助,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府采购助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政策目标。

意义与建议 第7篇

模式的比较一般认为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 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 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 即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 税务会计受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以及会计规范方式等的影响, 形成了三种税务会计模式。

1. 英、美独立税务会计模式

英、美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分离模式, 其特点为: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 财务会计有充分的独立性, 不受税法的约束。纳税人的税务事项由税务会计另行处理, 无须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纳税调整来实现。

形成这种税务会计模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 从法律环境看, 英、美属于普通法系的国家, 适用的法律是经过法院判例予以解释, 成文法只是对普通法的补充, 税法也不例外。所以法律对经济的约束较笼统、灵活, 也没有系统、完整地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 (2) 从经济环境看, 英、美是“自由式”的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 投资体制以企业为主, 市场决定供求, 企业的组织形式以股份制企业为主, 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企业的纳税按税法进行,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 从会计规范方式看, 英、美的会计规范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核心, 立法对会计规范无直接影响, 基于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有用性, 财务报告全面反映与投资决策和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

英、美的“投资者导向型会计模式”强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财务会计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不受税法约束, 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公允、真实。因此, 该模式有利于财务会计的完善和税务会计的形成。具体表现在: (1) 财务会计能够真实地反映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税务会计在此基础上调整确认纳税销售、纳税所得, 使之符合税法的要求。 (2) 财务报表能够满足真实、公允的要求, 而税务会计可依照税法的规定详细列明调整项目, 编制税务报表。 (3) 财务会计不受税法的制约, 而按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进行核算, 可使会计准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4) 税务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处理结果进行调整, 使之符合税法的要求, 促成了税务会计的形成和不断完善。

该模式的缺点是, 将导致会计销售、收益与纳税销售、纳税所得不一致, 因此, 计算应纳税款时, 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调整。尽管如此, 由于该模式能发挥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各自的作用, 它还是被各国广泛应用。

2. 法、德的合一税务会计模式

法、德的税务会计模式是典型的财税合一模式, 其特点是:财务会计被认为是面向税务的会计, 税务当局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税法对会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 不允许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的存在, 企业对会计事项的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

形成这种税务会计模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 从法律环境看, 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 强调成文法的作用, 政府往往通过完备的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会计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 财务会计受到诸如公司法典、证券法典和税法典的影响。 (2) 从经济环境看, 法国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干预经济, 投资体制以企业为主体, 但政府在投资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小型家族企业为主, 但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交通、能源、通讯、运输等重要产业, 而德国的公司大部分由银行控制或拥有。所以, 法、德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国家对税务管理的需要, 而对会计信息的公允、真实性要求则相对较弱。 (3) 从会计规范方式看, 法、德的会计制度是行政型的, 强调会计要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服务, 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由国家会计委员会制定, 财务会计受税法约束, 强调为政府税收服务, 税法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

法、德的“政府 (税收) 导向型会计模式”强调其纳税申报必须与提交给股东的财务报表一致, 企业应纳税所得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差也不大, 没有必要建立独立的税务会计, 因此, 可省去一系列复杂的调整。到期计税时, 可直接根据财务报表所确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款。

该税务会计模式的缺点是:资产、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受税法规定的直接影响, 不能按会计准则进行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对纳税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不符合真实公允的要求, 不能反映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税法中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目标的规定会在财务会计中体现出来, 从而造成财务会计核算背离一般会计准则。财务报表按税法规定编制, 虽然满足了税务部门的需要, 但难以满足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 日本的混合型税务会计模式

日本的税务会计模式既不像英、美那样财税分离, 也不像法、德那样是典型的财税合一, 其特点为:依据税收法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 也就是说其税务会计是一种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

形成这种税务会计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 从法律环境看, 日本的经济立法全面。在会计规范方面, 起重大作用的法规是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商法、证券交易法不仅仅是法律, 而且是会计规范的具体条文。会计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 原则性的内容较多, 实际上是对商法、证券交易法及税法的补充。因此, 日本的税务会计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纳税调整的形式。 (2) 从经济环境看, 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干预经济, 推行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 证券市场较为发达, 但其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国内银行和国际资金, 所以政府、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都对财务会计信息有所要求。 (3) 从会计规范方式看, 日本兼有立法和行政的双重特点 (制定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评议会就是一个行政性的机构) , 商法和证券交易法对会计核算的规范较详细, 会计准则并不涉及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日本既没有类似美国的一整套会计准则, 也没有类似法国的“会计总计划”, 因此, 日本的税务会计是一种没有完整理论框架指导的“会计方法体系”。

日本的“企业导向型会计模式”强调会计为企业管理服务, 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是要促进企业会计方法的统一,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公平税负。但会计准则只是商法、证券交易法和税法的补充。日本的财务报告体系在商法的要求下面向债权人, 在证券交易法的要求下面向投资者, 在税法的要求下面向税务机关, 所以企业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必须一致。因此, 日本的税务会计表现为依据税法对商法和证券交易法规范的财务会计进行调整的会计。

总之, 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同, 选择的税务会计模式各有不同:在英、美等国家, 税务会计早就独立于财务会计;在法、德等国家, 税务会计则融于财务会计, 实际上是财务屈从于税法;而在日本、荷兰等国,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则有分有合。

二、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合理选择

建国以后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主要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考虑, 受国家财政体制、税收政策、财务制度的影响较大, 会计制度高度集中管理, 实行的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一模式。这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资料可以直接作为计算税款和上缴税利的依据, 便于国家实施财政、税务监督和宏观管理。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暴露出来, 并严重阻碍了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三、完善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几点建议

1. 加强税务会计理论研究

建立税务会计学科体系。应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经验, 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税收法律制度、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实践, 继续深入研究探讨税务会计的目标、税务会计的原则、税务会计内容, 建立和充实税务会计学科体系, 进一步明确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 从而为我国税务会计的制度设计与税务会计实务提供理论指南。新晨范文网

2. 我国应建立以流转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并重的税务会计体系

从税收体制上来说, 我国属于复合税制。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 流转税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税制改革, 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同时, 随着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进一步改革, 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与此相适应, 我国应该建立以流转税会计和所得税会计并重的税务会计体系。

摘要:自1799年英国正式颁布所得税法后, 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所得税制。在推行所得税制度的过程中, 税法与会计两者相结合的实践, 为西方国家以所得税会计为主的税务会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4年12月, 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出台了《会计研究公报》第23号《所得税会计》, 结束了美国会计师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面的“自由创造”时代, 标志着现代税务会计的形成。此后, 西方税务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空前发展, 并形成了多种税务会计模式。相比较而言, 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方法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会计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税务会计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和借鉴, 试图对建立我国税务会计模式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析。

中国量刑建议制度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8篇

一、量刑建议制度概述

(一) 量刑建议制度概念

量刑建议制度就是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人民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涉嫌犯罪的被告人应当判处的具体刑罚 (包括刑种、刑期、执行方式等) 向审判机关提出建议, 以及此项诉讼活动的行使和行使的目的、价值、程序、监督等一系列问题和措施的总称。量刑检察建议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成为刑事诉讼法程序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二) 量刑建议权

量刑建议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量刑建议权。量刑建议权是指公诉人在出庭支持公诉之过程中, 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 代表人民检察院提出建议, 要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处以某种特定之刑罚, 对刑种、刑期、罚金数额、执行等若干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之权力。

1. 量刑建议权的性质。

量刑建议权本质上属于公诉权, 是公诉权的一部分, 是公诉权的应有之义, 并非一种新的权力。理由是, 公诉权是检察机关提请法院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权力。公诉权是一种司法请求权, 请求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请求人民法院对起诉的犯罪予以确认, 即定罪请求权;二是请求人民法院在对犯罪行为定罪的基础上给予被告人刑事制裁, 即量刑请求权。量刑建议权实质上就是求刑权。

2. 量刑建议权的法律依据。

中国现行法律对量刑建议权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在一些法律中我们不难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 经审判长许可,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 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1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 应当制作起诉书。起诉书应当包括起诉的根据和理由, 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 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条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7条规定, “……证据调查结束时, 公诉人应当发表总结性意见”。

3. 量刑建议权的理论依据。

量刑建议制度的理论根据在刑事诉讼法上是诉权理论中的起诉权或者称为控诉权, 在刑法上是刑罚理论中的求刑权。如今主流的观点有如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量刑建议权的理论根据是公诉权。第二种观点认为量刑建议权的法理基础有三:一是合宪性和合法性理论;二是人权保障的宪政理论;三是诉讼原理。第三种观点认为量刑建议制度的法理依据有三:一是量刑建议是公诉权的应有之义;二是量刑建议权是适应庭审方式改革的理性选择;三是量刑建议权符合诉讼原理。

二、中国量刑建议制度的研究现状

(一) 立法现状

目前中国法律并未对量刑建议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但是现行刑事诉讼法为人民检察院享有和行使量刑建议权提供了一定的法律空间。这里的法律空间首先主要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 公诉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其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1条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 应当制作起诉书。起诉书应当包括起诉的根据和理由, 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 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条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7条规定, “……证据调查结束时, 公诉人应当发表总结性意见”。总之, 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为量刑建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但都不是十分明确。

(二) 量刑建议制度研究进程

1. 量刑建议制度的研讨论证和文件起草。

量刑建议制度在国外一些国家早已存在, 但在中国仍然是一种新生事物。2001年检察日报和中国检察理论研究所举行了量刑建议制度研讨会。检察机关内部也就“检察机关是否拥有量刑建议权”、“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开展量刑建议工作”、“如果行使好量刑建议权”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讨。

2005年7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将量刑建议权作为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全国各地检察机关试点推行。2005年8月24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将“实行量刑建议改革试点”明确列入其中, 量刑建议权由此成为全国检察机关一项长期存在的检察改革举措。最高人民法院也正式提出了量刑规范化改革。2008年底, 将“规范裁量权, 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确定为中央重大司法改革项目, 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 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等五部委共同完成。2009年6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决定在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 并下发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试行) 》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 (试行) 》。随后,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下发了《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点参考稿) 》, 对实施量刑建议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2. 量刑建议的试点检验和成效。

2010年初, 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指导意见 (试行) 》, 2010年9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量刑建议书格式样本 (试行) 》。量刑建议工作在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逐步开展。一些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时候同时送达量刑建议书, 使被告人不仅在开庭前就知道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 也知道了公诉机关建议的刑期, 这一举措更好地保护了被告人的知情权, 更好地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其实在这之前, 一些检察院就率先尝试了量刑建议工作。某市检察机关在2005年至2007年提起公诉的17 000余件公诉案件中提出量刑建议16000余件, 提出率超过90%, 法院采纳率也超过了90%。自实施量刑建议制度以后, 法院的当庭宣判率明显提高, 被告人上诉案件明显减少, 被害人请求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也大幅降低。

量刑建议制度是进年来中国检察工作中一项新的改革, 还刚刚起步,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需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量刑建议制度研究的意义

(一) 量刑建议制度是从程序上保障量刑公正的良策

公诉人在法庭上提出量刑建议及其理由, 可以树立一个给予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批驳的靶子, 由此通过控辩双方对量刑的充分辩论, 找出一个合理的量刑界限, 提高量刑程序的透明度和量刑的可预测性, 保障量刑的公正。

(二) 量刑建议制度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 提高诉讼效率

在法庭审判中, 公诉人在法庭中明确地提出量刑建议, 并引起控辩双方就量刑问题展开充分的争论, 首先, 能让法官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关于量刑问题所涉及的意见和证据, 获取更多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 有利于法官提高做出正确判决的效率。其次, 被告人对判决的结果也会有一个较准确的心理预期, 从而使其能很好地把握是否行使上诉权, 有效地减少被告人滥用上诉、申诉的权利。检察机关也会减少不必要的抗诉, 提高了诉讼效率, 节约了司法资源和诉讼成本。

(三) 量刑建议制度有利于提高刑事案件办理质量

量刑建议制度的建立, 将对公诉人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使量刑建议既维护量刑标准的统一性, 又达到量刑的个别化, 必然要求公诉人在审查起诉时对案情进行精准掌握, 不仅审查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而且还要斟酌影响被告人量刑的各种法定和酌定的从重从轻情节;不仅要做充足的庭前准备, 而且还要密切关注庭审中量刑情节的变化, 以便根据变化随时修正、补充量刑理由和结论, 有利于提高公诉水平和案件质量。同时, 也必将促使审判人员和律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办案能力。通过建立量刑建议权制度, 还可使检察机关准确把握抗诉标准, 增强抗诉的针对性, 保证国家刑事处罚权的正确行使。

(四) 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在刑事诉讼中, 被告人不仅有权对自己是否有罪以及犯何种罪进行辩护, 对将受到何种处罚在判决前也应具有知情权与辩护权。但以上权利的实现, 必须以检察机关行使量刑建议权为前提, 否则就只有被动接受法官通过自由裁量得出的量刑结果。推行量刑建议制度, 能够使被告人获得充足时机和充分条件为自己进行辩护, 这不仅使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也让被告人更容易从心理上对裁判结果产生认同。

参考文献

[1]徐鹤喃.诉权与刑罚权的结合点——从量刑建议的理论根据谈起[N].检察日报, 2002-06-04 (3) .

[2]冀祥德.构建中国的量刑建议权制度[J].法商研究, 2005, (4) :12.

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的意义和建议 第9篇

1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有了农机购置补贴, 能够把农民的目光吸引到农业机械化上面, 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和人工相比, 机械化作业能够缩短5~10 倍的作业时间, 在播种和喷药等方面能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和用料成本, 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 农业机械化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将当地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进一步实现增产增收。

2 推进农机企业创新,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了新型农机具和大型农机具在农村的推广, 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 农机市场异常火热, 甚至出现供需两旺的现象。农机具生产企业趁势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创新, 提升产品质量, 使农机具在生产应用中能够及时更新换代, 推陈出新, 改善了设备型号陈旧、农机种类少的局面。农业机械规模也由单一化向耕、种、管、收全方位综合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3 解放农村劳动力, 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 十几户的农业任务只需要3~5 个人就能完成。剩余农村劳动力就会向城市转移, 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同时, 也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诞生。以运城市盐湖区为例, 截至2014 年底, 全区累计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2 个, 实现全区17 个乡镇全覆盖, 入社社员达到了200 余户, 拥有各类机械300 余台, 资产达900×104元。农机队伍的壮大和农机专业组织的完善, 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规模化推广, 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4 助力生态农业, 保障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兴起了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新型农业技术, 如秸秆还田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等。既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结构, 减少细菌传染, 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促进粮食生产, 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和国家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 近几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5], 使得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工作显得十分迫切, 必须对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改革调整。

4.1 重视市场导向, 完善政策落实运行机制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补贴工作的开展, 我国现行的农机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办法中对农机具补贴的价格办法、产品类别以及企业公平竞争相关的规定都不是很明确。然而, 在实际农机补贴管理工作中, 普遍存在一些管理部门私自限定设备厂家、补贴金落实不到位以及农户通过各种手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现象。因此, 应当以市场为基准, 建立开放的农机流通渠道, 让农民自主选择、自主议价, 再通过农机管理部门登记、核算补贴款。农机管理部门要做好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设立信访举报制度, 接受群众监督。

4.2 扩大补贴范围, 让更多农民享受到补贴政策的益处

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 国家主要是针对以耕、种、收为主的大功率机械以及各类综合性农业机械进行补贴, 随着购置补贴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 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扩大到5.88~58.84 k W的机械, 增加了一些小型耕种机械。但这样的惠及面还不够, 还不能满足部分特殊类别的劳动任务。这就需要将补贴政策深入多个农业领域, 如畜牧、养殖、水产加工等领域。此外, 还应根据农业的区域性特点, 针对不同区域的特色农业进行有目的的政策倾斜, 合理分配资金, 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带来的好处。

4.3 制定农机补贴机具全程跟踪机制, 保障售后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补贴农机具得到应用, 但只注重销售, 忽视了售后服务, 导致设备出了问题后, 农民维修难、维权难。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信息系统的逐渐应用, 能够较详细地掌握各项补贴明细, 但在售后管理环节仍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各管理部门要做好对经销商的管理监督工作, 督促其做好农机售后服务, 为广大购机农户免去后顾之忧。

5 结语

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政策落实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方面体现了农机补贴政策已深入基层, 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策落实工作应根据需要, 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断完善, 充分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摘要:根据农机补贴政策近十多年来的落实情况, 分析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化新型农业转型发展、农民增产创收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立足基层, 针对在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提出了重视市场调节导向、扩大补贴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农机产品售后保障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做好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 要时刻围绕不同时期不同发展特点来开展。

关键词:农机补贴,农机化,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张世忠.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0 (6) :23-24.

[2]王来军.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J].农机科技推广, 2010 (6) :29.

[3]韩淑芳.农机补贴对农机化发展的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 (2) :16.

[4]张志星, 袁晓霞.浅谈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资讯, 2011 (5) :145.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及建议 第10篇

研究意义。上述问题是以人类走出地球为应用背景而提出的,但它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对些问题的研究必将有助于加深对生命规律特别是人体及其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每一个进展又必将推动医学的进步。比如,人体在空间飞行中出现的类似老化的现象就可以作为研究老化过程的模型,探索延缓老化的对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和社会的进步。又如,一旦发观对重力敏感的发育阶段就可以采取对抗措施保证人在地球以外长期健康地生存,而且还有可能在发育的某一个阶段,给予适宜的重力刺激,延缓人体的老化。

若干建议。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很大,因此首先需要探讨研究的方法。这里作为抛砖引玉,只提出若干粗浅的想法。在研究对象方面,可先选择生命周期较短的昆虫或哺乳动物;在方法上,可先从宏观着手,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空间和地面同时开展研究;在目标上,首先找出对重力敏感的发育阶段及有效的重力变化阈值,重力因素的输入应是双向的,在空间研究失重效应,在地面则研究超重效应,二者相互印证。20世纪末发射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是开展这一问题研究的较为理想的实验基地,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研究。虽然这一问题很难,但只要认真着手去做,并不断总结经验,就会找到突破口。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先锋就可以开辟出人类在地球以外生存、探索、开发的康庄大道。

nlc202309012250

意义与建议 第11篇

笔者最近连续接触了一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和一个大型医院项目, 在公众参与工作中, 均收到了公众较强烈的反对意见, 公众参与工作进行较困难。由此, 引发了笔者深思, 在此谈谈对公众参与的一点认识以及建议。

1公众参与的涵义

公众参与是公众对生活、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参与。公众参与 (Public Participation) 是环境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 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 平等地参与与公众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和环境管理, 并有权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对政府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单位、个人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行为进行介入, 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活动。

2公众参与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全面性、合理性和针对性, 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公众与项目方或环评单位的开放的、持续的、双向的信息交流, 通过监督与介入, 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正常机制, 这种相互的交流目的是使双方学习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可使项目影响区的公众能及时了解关于环境问题的信息, 并利用合理合法的权力, 参与到项目的决策管理中。公众的感受是直接的, 也是敏感的, 因而往往会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中忽略的某些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因素。从而得以提高项目的环境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有利于将潜在的社会冲突显化并使之得到及时的识别和解决, 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有效性, 同时更有利于环境管理。

在我国现实国情下, 一个感到在决策过程中被封闭或忽视的群体的愤怒和挫折感将大于一个在决策过程中发表过意见的群体。因此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穿公众参与, 可避免事后费时费力的诉讼或者其它纠纷。

3公众参与环评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3.1 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在国外,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 对投资决策往往会产生明显影响。在我国, 尽管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实施, 公众参与工作逐步趋于规范, 绝大多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都有公众参与的内容, 但建设单位及评价单位往往为争取项目顺利通过, 一方面评价单位替建设单位说话, 另一方面评价单位为满足环评报告的要求, 对公众参与工作大都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从目前来看, 公众参与很大程度上仍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实际性作用。

3.2 环境信息公开不全面

环境信息的获取量多少决定了公众参与真实有效性程度的高低。长期以来, 建设单位投资方中多存在一种误导思想:公众参与会威胁到投资方的利益, 妨碍项目的建设。从而在利益的驱使下, 建设单位担心如果项目环境信息全部公开后, 会遭到公众的抵制, 所以就采用比较含糊或避重就轻的方式向公众简单说明项目的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保障公众获得环境信息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 但未明确赋予公众获取信息、参与决策的权力, 在环境信息的公示方面还不能做到完全透明化公开化, 使得公众参与缺乏最基础的必要条件。

3.3 公众参与形式单一, 代表性不强

从笔者多年环评从业经验来看, 环评公众参与工作多采用网上公示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网上公示有较大局限性, 对项目感兴趣或受项目影响的人群不一定能够从网上关注项目。问卷调查多是选择题, 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对项目可能引起环境问题的看法、接受程度及态度等, 便于公众问答, 调查能获得精确的统计数据, 但统一的问卷往往局限了被调查者的思维。发放问卷, 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出发, 可能将问卷发放给特定的人群, 摒弃有可能反对项目的人群, 以有利于项目建设, 也可能是遗漏某些有代表性的群体, 使得问卷调查结果代表性不强。

3.4 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采纳牵强

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中出现反对或质疑的意见时, 并不是所有的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都能正面接受和解答。可能对其置若罔闻, 采取不解释不采纳的态度。在环评报告书中, 编写公众参与结论时, 环评单位有可能片面地摘取对其有利的部分, 忽视公众的民声。

3.5 缺乏对公众参与工作的审查

在环评报告的审查阶段, 缺乏对公众参与工作的审查。环评专家多是从技术层面审查项目或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合理性。对于其中公众参与的部分, 很少专家会去调查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收集统计的公众意见方式方法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真正反映公众的意愿等问题。从而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对公众参与情况严格审查的“真空”地带。

3.6 公众环境意识不高

公众参与中各方面的群众, 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以及社会背景和各自利益的不同, 在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较难以形成集中的意见。公众自身环境知识缺乏, 在现实中多出现以下三种状况。状况一:建设项目不管是否有危害, 不论危害大小以及建设单位是否对危害采取的防治措施, 自始至终都持抵制态度, 坚决不同意项目在自家周围建设;状况二:不清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这项工作, 认为是环保部门来调查征询, 是上级领导, 只能说好、服从, 只好违心同意;状况三: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只要不影响到自己, 便不参与、不发表任何意见, 即无所谓的态度。

4完善公众参与的建议

4.1 信息公开, 保障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的先决条件。只有当参与者对项目有了充分的事先了解, 才能有效地行使公众参与权。所以信息是否公开将直接决定着公众参与的程度。譬如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有关政府部门只公布环评报告的简本, 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估的真实性含糊不清, 关键信息缺乏全面性, 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在环评工作中, 相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负有信息公开的义务, 公开地提供信息, 公正地评估问题, 在信息公开时应当及时、真实、全面, 要便于公众获取, 以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使双方达到共赢, 化解公众因缺乏知情而引发的公众危机。

4.2 采取合理的公众参与形式

在公众参与形式方面, 应该灵活多样, 借鉴国外经验, 可以采用公告、听证会、民意调查、记者会邀请意见、发信邀请意见、座谈会、大众传媒等多种参与方式。可以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环境特征, 针对性的选择工作参与方式。应重视新闻媒介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快捷获取信息方式的运用, 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

目前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即以问卷发放、收集、统计、整理及信息反馈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科学地设计公众调查问卷, 对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十分重要。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应具有针对性, 针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具体的问题, 尽可能使公众意见得到有效表达。在问卷内容设置和调查题目类型方式进行合理搭配, 在描述上, 为保证公众对调查问题的准确理解, 尽量避免使用专业化术语, 用民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描述方式来设计问卷。

4.3 认真对待公众反馈信息

要使公众参与真正发挥作用, 就要认真对待公众反馈的意见。在调查过程中, 应注意认真倾听不同的声音、不同层次的反馈意见。对公众参与的结果, 应客观全面分析论述。公众参与并不要求公众全部同意、支持, 众口一词、千篇一律一个声音, 这不现实, 但可以多做一些工作、一些解释说明, 尽可能争取到被调查对象的谅解和支持。根据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社会经验、距离项目远近等的差异性, 将个人特征及其回答问题的类型, 对不同的公众意见进行辨证分析。对公众意见应进行综合全面的整理和分析, 有针对性的吸取或采纳公众提出的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缓解措施。对问卷的发放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避免出现随便发几张, 闭门造车的行为, 确保调查问卷真实有效反应公众意见。公众参与的结果应作为重要信息对公众进行及时反馈, 不能只作为报告书技术评审与项目管理的依据, 要让公众有畅通渠道了解和明确公众意见的处理结果, 从而打消公众的顾虑, 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应对公众反馈意见处理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 如处理时限、处理意见的公告、公众不服处理意见时的申诉措施等。

4.4 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建立公众参与的全过程参与机制。公众越早介入建设项目的环评程序, 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越有效, 建设项目社会成本越低。应选择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介入, 每个阶段应有不同的公众主体参与, 进而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确保公众参与的全过程。通过公开环境信息各种方式, 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对环境管理的监督, 建立权力保障机制, 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

5结语

环境为公众所共同享有, 良好的环境普惠众人。为了更好地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保工作的公众参与, 还得通过全社会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 [ID:7704]

参考文献

[1]段小平, 李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意义与建议】相关文章:

意义互联网与意义价值09-17

功能与意义05-15

意义与问题06-23

翻译与意义07-05

重要作用与意义07-10

运用与意义论文08-30

意义与重要性07-02

自由意志与历史意义09-02

工作与生命的意义07-15

人生与目标的意义07-28

上一篇: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下一篇:中国式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