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

2024-08-30

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精选12篇)

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1篇

一、供电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 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从各个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 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 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供电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供电企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之前, 供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 有很强的计划管理色彩。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了2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 电力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等大机组成倍增长, 电网的覆盖面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有力的提升了我国工业整体的电气化水平。

电力企业不是单一的生产、经营、管理型企业, 而是集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后, 进行了“厂网分开”, 发电企业的业务侧重于生产, 而供电企业侧重于电网经营和服务。

根据营业区域不同, 供电企业基本可以分为网 (省) 公司、地市级公司、县级公司。

供电企业的重要性和电力工作的危险性使得安全成为各项工作的基础。

二、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供电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决定了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 供电企业文化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核心, 是一种社会效益至上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说:服务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供电企业产品就是通过为用户提供服务来实现其价值。生产和服务是供电部门统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公益性与利润性相统一。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供电企业, 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 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这就要求供电部门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应当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需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 在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要提高社会公共利益, 发挥供电企业的作用, 为社会、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能源和一流的服务。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供电企业努力实现“处处通电, 家家用电”的目标, 体现了公益性;同时也占领了核心市场, 占据了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客户群和价值最大的业务领域, 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供电企业应象重视核心市场那样, 重视开发、服务“边沿市场”, 开展无歧视供电, 最大范围满足客户和社会需要。这或许就是将来中国供电企业最终战胜其他外国电力销售商的力量所在。

企业形象体现奉献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从企业外部看, 企业给用户和社会可信赖的形象, 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公认的;从企业内部看, 企业是全体职工在工作中产生和供电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激烈竞争中, 优良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供电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

其次,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 但同时也具有综合性。供电企业文化的基础价值理念应当是:

安全理念。它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完善和发展最好传统的价值理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深入到每位电力职工心中, 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工作。

质量理念。是与安全理念有紧密联系的, 也是供电企业传统理念之一。供电企业文化首先应倡导质量理念,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这就要求供电企业每一个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高超的职业技能。

服务理念:供电企业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 优质服务应是供电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观念。作为供电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 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 真诚而高效地为客户服务, 赢得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场理念。买方市场的形成要求供电企业从用户围着企业转改变为企业围着客户转。电力市场的供大于求要求供电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 而且要不断地调研市场、开发市场、开拓市场, 以市场为龙头, 带动企业的发展。

效益观念。供电虽然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 但也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 供电企业文化也应突出收益观念, 倡导提高资本盈利率, 并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创新精神。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在当今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要想脱颖而出, 必须敢于标新立异, 开拓电力市场。

民主精神。供电企业文化必须倡导民主管理。高级管理层在决策时, 应该广泛征求员工意见。高级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共商企业大事, 可以建立起融洽的气氛。

团队精神。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着力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员工个人的荣誉和企业的荣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共同努力把企业建设好。

三、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释放出他们的最大潜能。以人为本也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供电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1、建立岗位流动 (或岗位轮换) 制度

人才学有一个叫做“鲶鱼效应”的定律。鲶鱼效应在管理中就是促进员工流动、择优上岗。如果一个企业不鼓励员工流动, 那么企业就没有活力。

2、实现价值分流

价值分流也就是价值多元化, 指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建立多种评价体系, 使具有不同能质和能级的人, 处于不同岗位和职位的人都难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 都能看到自己的前途, 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单一价值”取向不仅造成人才浪费, 而且容易孽生腐败。

3、增强相互信任

在一个企业内, 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相互信任, 他们就不可能真诚合作, 企业也就不可能出现1+1大于2的整合功能。如何实现信任, 就是要高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适当予以放权, 加强宏观调控, 减少微观管理, 就能有效的增强基层供电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 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

4、引导观念更新

电力体制改革并非仅仅是“体制”改革, 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型, 对于企业来说, 落后的观念也是制约员工才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迫切需要树立三种理念:一是能力差别理念。二是互动管理理念。三是共赢平台理念。

5、主动承担风险

供电企业内部的许多创新性工作, 风险大, 如果对失败惩罚过重, 职工就“不敢”创新, 所以企业要主动承担创新风险, 在企业内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环境。

四、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文化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生机勃勃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的关键就是执行。在领导者的提倡下, 执行应该成为企业的基因,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企业运行的三个关键因素:战略、人员与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强化执行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培养一支善于“两手抓”, 能够“两手硬”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一把手”队伍。他们着力坚持发挥“一把手”带头和示范作用, 使得领导带头执行企业文化。

二是把从严治党融入从严治企,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是把“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融入企业科学管理, 建立和完善“两手抓”的运行机制。

四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

五是坚持不懈地进行建设, 靠实抓出实效, 靠长抓产生长效。

五、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供电企业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 它以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和社会文化为背景, 承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受当今世界文化的影响, 因而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一样具有人本性、和谐性。各供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 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1、以人为本, 建设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 是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综合体现。实践证明,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成功, 必须使企业目标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和坚定的信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念, 作为一切政策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要培养职工共同价值观, 以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 同时通过不断了解、引导和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 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与时俱进, 建设企业竞争文化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供电企业文化要建立新的竞争经营理念和价值观, 在企业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灵魂, 过去由于管理配置不顺, 加之电力垄断性, 供电企业职工竞争意识淡薄, 改制后, 随着电力市场的构建和开放,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这个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因此, 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 在构建电力市场的过程中, 努力建设竞争文化。在战略管理、市场开拓、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项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是电力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以次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3、敢为人先, 建设企业创新文化

新世纪里, 企业的生产规模或成本不再成为重要, 而创造性和灵活性将成为宝贵的资源。创新才能发展, 敢于创新、敢于领先一步, 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这不仅可以赢得巨大利润, 同时也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 因此, 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电企业要保持强大动力的唯一法则是创新, 必须全面的构建观念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 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4、优质服务, 建设企业服务文化

服务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形势下, 面临严峻挑战的电力企业抓住市场, 适应客户, 关键在于优化服务理念, 完善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项目, 构筑新型的服务文化。电力职工转变“以我为主, 与我方便”的观念, 确立“客户至上, 方便客户”的观 (下转第33页) 方式的扬弃, 它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管理活动要为了人、服务人、培养人、造就人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管理伦理方法是指用伦理道德化的方法从事管理的具体工作, 包括伦理道德化激励方法、人本管理方法、“社会合作式”的管理方法等。

三、通过管理与伦理的融合, 实现儒家伦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制度构想

1、以人为本,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伦理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都是企业中“人”的因素。一般来说,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对员工正式的、制度化的管理, 体现了一种刚性管理过程而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对员工的非正式影响和管理, 体现了一种柔性管理思想。现代化的人才观要求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的人才观, 要求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 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 以发挥整体效能;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 以激发人的潜能, 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 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 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2、创建和谐的企业伦理文化, 企业伦理文化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一旦失去凝聚力, 就失去了企业的动力源泉, 犹如一盘散沙, 即使这个企业设备再好, 技术人员再多, 也很难在竞争激烈的角逐中站住脚。企业凝聚力的大小与企业伦理文化和谐亲密程度密切相关。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是企业文化力的重要源

(上接第29页) 念, 努力开创一流服务活动, 并不断完善服务业务, 开发、配套各项电力业务新功能, 追踪电力发展新技术, 为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供物质保证。

5、精心策划,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 安全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基础, 是企业文明的标志。安全没有保证, 生产便失去意义。要生产必安全, 不安全不生产。要以人为本首先是关爱员工安全, 员工的生命、健康和把员工家庭幸福放在第一位。安全管理的主旨:防患未然, 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抓安全泉。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企业伦理文化也是核心竟争力。因为, 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 即企业文化中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支持, 以约定俗成的并且为企业所奉行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基本内容, 是企业家的经验和偏好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伦理文化的包容之结晶。由于企业家的经验和偏好的不同, 各个企业的伦理文化不尽相同和不具模仿性, 因而成为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文化力成为企业成败得失的主要因素, 企业伦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管理与伦理的融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要的, 它们的融合体现了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 要想提高管理与伦理融合的水平, 关键在于认识和掌握管理与伦理融合的方法、机制、规律、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管理与伦理的有效融合。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和电力改革走向纵深的新形势, 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供电企业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执行力建设, 加快构建富有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供电企业文化。

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2篇

南方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两型两化”(即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电力企业,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认为: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员工的整体素质、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逐渐成为企业前途和命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建设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地为企业管理和经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确立可操作的指导原则建设企业文化好范文版权所有

确立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的原则。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员工素质的过硬,才有服务质量的真正提高,才谈得上树立崭新的企业形象,也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展示过硬的素质。

确立文化营造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只有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确立时代特色与独特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突出企业的自身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确立重点突破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步形成、积累、完善的过程,只能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有所建树。

确立领导倡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管理文化,企业领导班子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另一方面,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生动实践。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质。我们在抓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运用新颖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前段时间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习十六大精神《企业论坛》”。这场活动尝试采用现场讨论的形式,即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的平台,通过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探讨、互动,加深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并且要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供电企业进一步推进内部改革,获得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充足的电力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论坛中,从党的十六大的意义、精髓,到供电企业和党组织、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从那些方面着手、怎样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供电企业如何加快发展,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从加强电力基础建设,到农网改造;从强化经营管理,到提供优质服务。访谈细缕条析、事例直观实际,都是电力员工所从事或接触到的具体工作,较有亲切感,也更有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学习形式改变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简单说教,单向灌输的模式,也摒弃了原来那种“一人讲,众人听”,讲的人唇干舌燥,听的人昏昏欲睡的呆板形式。论坛的场面较为热烈踊跃,轻松活泼,参加者参与互动,人人都沐浴在一种学习的氛围,从而受到一次良好的教育,教育效果大大增强,进一步把全体党员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学习的成效体现为群策群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无究力量,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诉求的认同感,强化员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

二是抓学习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文化素质。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倡导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些年来,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政研会的作用,每年都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广泛发动有关单位、部门的同志深入学习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仅2004年这项工作就收到了20多篇有相当质量的文章,提出了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到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值得在工作中实践。

三是抓技术比武,提高业务素质。我们将强化技能培训,实现岗位成才作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抄收工”“配电运行工”“线路工”等岗位技能竞赛、技能考核,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三、着力宣传南方电网公司的识别系统,脚踏实地建设好四大项目

一是“铸魂”,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全体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神动力,是从意识形态的层次来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精神的培育,既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又要体现企业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是“立道”,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培育崭新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用人理念、发展理念和服务理念,形成完整的企业理念体系。

三是“塑形”,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之道和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形象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我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活动,体现出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展现文明优美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是“固本”,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的素质,企业文化实质也是要以人为本,这才是固企业之本的正确选择。按照上级公司的部署,积极探索创新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与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是加强宣传,培养骨干。在企业中利用宣传墙报广泛宣传,普及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发展动态,做到系统、浅显易懂,让员工都有所明白,营建企业文化氛围;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火种”,提供人才保证;建立由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具体实施的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机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二是注重实践,循序渐进。首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实行动态管理。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意识,体现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文管理效应,确立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思想,营建健康和谐、团结向上的企业氛围。在这些工作中突出“三大文化”:即“服务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

“服务文化”就是从供电企业是服务型的运营企业这一企业特性出发,是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窗口,大力开展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活动,重点对事关企业公信力和形象的优质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同时,在营业窗口开展“星级营业员”评比,并不断深化,融入新的内容。还重新调整制定新的业务流程,真正体现“始于客户需要,终于客户满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真正使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企业得益。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落到实处。

“安全文化”就是从安全工作是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出发,在广大员工中灌输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使安全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近期,我们为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举办以“电力安全生产主要靠人员素质还是设备设施保障”为主题的安全生产辩论赛,通过辩手间的思想碰撞及语言交流,进一步阐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企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好范文版权所有

“营销文化”。营销工作是供电企业生产转化为消费的关键环节,因为从供电企业提供给社会的商品而言,由于电力商品是同质的,因此在电力商品的交易过程中唯一能够创造价值差异的就是营销。我们从营销工作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这一点出发,开展营销活动。最近,我们开展“电费追收专项活动”,为完成全年的经营指标而全力冲刺,在电视、报纸上刊登《通告》,聘请追收电费律师顾问团,把欠费客户以欠费金额多少、欠费时间长短、追收难度等等分门别类,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个人,运用经济、法律、服务手段,多管齐下,有理有利有节地全力追讨当年和旧欠电费,成效显著。

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要义与路径 第3篇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员工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行为方式等,是保障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的总和。电力工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电力商品的价值转化是通过电网的稳定运行来实现的。所以,搞好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供)多年来坚持把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灵魂、本质安全的保障,摸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企业创先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可以说,安全文化是深供特色创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先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延伸、渗透和体现。

安全文化的定位

深供安全文化是深供人在长期的安全生产活动中不断创新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接受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机制及行为规范。

深供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安全生产文化,强调电力工程建设、电网调度和电力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错误操作和伤亡事故。

深供安全文化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导向功能。对企业行为及每一个员工的安全价值理念、思维取向起引导作用。二是凝聚功能。依靠员工认同的安全目标、准则、观念等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造就出忠于企业、崇尚生命、关爱他人的优秀团队。三是约束功能。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四是激励功能。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把自己的安全需求、家庭幸福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五是辐射功能。当安全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完整的模式,它不仅会在深圳供电局内部发挥作用,对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推进社会的安全与和谐。

安全文化的内涵

“以人为本,团队互助”“一切事故可以预防”是深供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深供人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由公司决策层倡导、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深供人对生命价值、生命权利和社会责任高度认知的具体体现。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1号令及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是深供安全文化的制度支撑;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技术装备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深圳供电局安全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以实现安全生产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前瞻性管理为目标建立起来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让生命线坚不可摧,为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供安全文化涵盖了“意识、人身、设备、技术”四大方面的安全要素,体现了安全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无情”与“有情”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并不断融合、创新、发展,有效促进电力供应中的安全、可靠、稳定,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深供安全文化不仅在生产环境创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同时还全面覆盖深供人的生活和生存领域。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等手段,倡导忠诚、博爱、自律,最终达到和谐、安全、健康的境界。安全文化立足于激发和挖掘深供人自觉的安全行为和自律能力,使深供人成为理智、高素质的安全人。

深供安全文化具有独特性、继传性、开放性、先进性和吸收性,在保持自身鲜明特色的同时,大胆吸收对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有益的做法或表现形式,持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深供安全文化建设以“每一个深供人都成为理智、健康、和谐的安全人”“把深圳供电局打造成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从六个方面推进安全文化落地。

认真落实南方电网公司“一号令”,把电网安全稳定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使全体员工从内心深处切实认识到安全生产对深圳供电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真落实《反事故措施工作方案及行动计划》,强化作业和安全生产管理过程控制,杜绝人为责任事故。强化现场监督,严格以“十个规定动作”指导现场工作,有效遏制违章行为。加大安全生产问责力度,从管理源头上抓好事故防范工作,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苗头解决在发生之前。

完善安全监察预控机制,确保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分析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构筑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防线,彻底解决缺乏风险控制目标而被动管理的问题。通过开展“安全隐患大家查”“人人都是安全纠察员”等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五个转变: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控制;变“运动式”“救火式”的管理方式为发生问题及时总结、举一反三;变重视结果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变规章制度从书本挪到现场,依规操作更加明确;变“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做到关口前移、主动管理、超前管理。

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深圳供电局基于风险,涵盖电力生产各环节、实用、可操作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建立安全生产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前瞻性管理的长效机制铺设了一条可行之路。要通过建立工作例会、协调、督促与指导、工作计划、舆论宣传等机制,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暨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完善。同时,以广东省“七个统一”为基础,分阶段开展人员风险行为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标准与过程的持续改进,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建立管理标准,规范作业行为。坚持一事一标准,确保管理的针对性;建立标准和工作联系,确保管理系统性;优化层次结构,提高可操作性;规范管理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和运用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活动流程,控制作业活动流程,促进作业活动和作业效果的一致性;建立过程信息收集机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数据不足的问题;建立PDCA循环改进机制和体系运行审核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本兼治的有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局面的持续稳定。

加强“6S”管理,确保人与设备的安全状态。加强设备管理与设备维护,不断提升设备管理与设备维护水平。加强“6S”管理(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确保人、机、料、法、环均时刻处于安全状态和环境下。

持续开展安全活动,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加强安全理念的宣贯,持续开展“安全健康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大讨论”活动、“一封安全家书”征文比赛、班组“安全在岗位”亮点PPT演示大赛、“安全在我心中”签名活动、“我为安全献一句”“我为安全献一策”活动、“安全在我身边”讲演比赛和节能减排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大赛;在党团员中开展“党员结对子”线路巡视活动、“护电力设备,展青春风采”共青团主题活动,征集安全生产格言警句以及顺口溜,举办安全生产漫画大赛等,在全局形成了人人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作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

(责任编辑:郝幸田)

关于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浪潮,电力企业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中央企业, 也是为国家提供供电服务的主要企业, 对它的企业文化进行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一、供电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 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从各个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 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 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供电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供电企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之前, 供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 有很强的计划管理色彩。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了2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 电力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等大机组成倍增长, 电网的覆盖面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有力提升了我国工业整体的电气化水平。

电力企业不是单一的生产、经营、管理型企业, 而是集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后, 进行了“厂网分开”, 发电企业的业务侧重于生产, 而供电企业侧重于电网经营和服务。

根据营业区域不同, 供电企业基本可以分为网 (省) 公司、地市级公司、县级公司。

供电企业的重要性和电力工作的危险性使得安全成为各项工作的基础。

二、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供电企业文化的行业背景决定了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 供电企业文化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核心, 是一种社会效益至上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说:服务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供电企业产品就是通过为用户提供服务来实现其价值。生产和服务是供电部门统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公益性与利润性相统一。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供电企业, 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 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这就要求供电部门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应当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需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 在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要提高社会公共利益, 发挥供电企业的作用, 为社会、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能源和一流的服务。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供电企业努力实现“处处通电, 家家用电”的目标, 体现了公益性;同时也占领了核心市场, 占据了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客户群和价值最大的业务领域, 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供电企业应象重视核心市场那样, 重视开发、服务“边沿市场”, 开展无歧视供电, 最大范围满足客户和社会需要。这或许就是将来中国供电企业最终战胜其他外国电力营销商的力量所在。

企业形象体现奉献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从企业外部看, 企业给用户和社会可信赖的形象, 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公认的;从企业内部看, 企业是全体职工在工作中产生和供电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激烈竞争中, 优良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供电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

其次,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 但同时也具有综合性。供电企业文化的基础价值理念应当是:

安全理念。它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也是建设、完善和发展最好传统的价值理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深入到每位电力职工心中, 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供电企业最为重要的工作。

质量理念。是与安全理念有紧密联系的, 也是供电企业传统理念之一。供电企业文化首先应倡导质量理念,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这就要求供电企业每一个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高超的职业技能。

服务理念:供电企业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 优质服务应是供电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观念。作为供电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 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 真诚而高效地为客户服务, 赢得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场理念。买方市场的形成要求供电企业从用户围着企业转变为企业围着客户转。电力市场的供大于求要求供电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 而且要不断地调研市场、开发市场、开拓市场、以市场为龙头, 带动企业的发展。

效益观念。供电虽然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 但也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 供电企业文化也应突出收益观念, 倡导提高资本盈利率, 并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在当今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要想脱颖而出, 必须敢于树新立异, 开拓电力市场。

民主精神。供电企业文化必须倡导民主管理。高级管理层在决策时, 应该广泛征求员工意见。高级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共商企业大事, 可以建立起融洽的气氛。

团队精神。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着力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员工个人的荣誉和企业的荣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共同努力把企业建设好。

三、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释放出他们的最大潜能。以人为本也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供电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1、建立岗位流动 (或岗位轮换) 制度

人才学有一个叫做“鲶鱼效应”的定律。鲶鱼效应在管理中就是促进员工流动、择优上岗。如果一个企业不鼓励员工流动, 那么企业就没有活力。

2、实现价值分流

价值分流也就是价值多元化, 指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建立多种评价体系, 使具有不同能质和能级的人, 处于不同岗位和职位的人都难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 都能看到自己的前途, 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单一价值”取向不仅造成人才浪费, 而且容易孽生腐败。

3、增加相互信任

在一个企业内, 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相互信任, 他们就不可能真诚合作, 企业也就不可能出现1+1大于2的整合功能。如何实现信任, 就是要高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适当予以放权, 加强宏观调控, 减少微观管理, 就能有效的增强基层供电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

4、引导观念更新

电力体制改革并非仅仅是“体制”改革, 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型, 对于企业来说, 落后的观念也是制约员工才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迫切需要树立三种理念:一是能力差别理念。二是互动管理理念。三是共羸平台理念。

5、主动承担风险

供电企业内部的许多创新性工作, 风险大, 如果对失败惩罚过重, 职工就“不敢”创新, 所以企业要主动承担创新风险, 在企业内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环境。

四、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文化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生机勃勃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的关键就是执行。在领导者的提倡下, 执行应该成为企业的基因,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企业运行的三个关键因素:战略、人员与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

强化执行有以下五点:

一是培养一支善于“两手抓”, 能够“两手硬”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一把手”队伍。他们着力坚持发挥“一把手”带头和示范作用, 使得领导带头执行企业文化。

二是把从严治党融入从严治企,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是把“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融入企业科学管理, 建立和完善“两手抓”的运行机制。

四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

五是坚持不懈的进行建设, 靠实抓出实效, 靠长抓产生长效。

五、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供电企业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 它以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和社会文化为背景, 承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受当今世界文化的影响, 因而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一样具有人本性、和谐性。各供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 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1、以人为本, 建设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精神是企业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 是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综合体现。实践证明,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成功, 必须使企业目标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和坚定的信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念, 作为一切政策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要培养职工共同价值观, 以形成鲜明的企业精神, 同时通过不断了解、引导和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 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与时俱进, 建设企业竞争文化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供电企业文化要建立新的竞争经营理念和价值观, 在企业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灵魂, 过去由于管理配置不顺, 加之电力垄断性, 供电企业职工竞争意识淡薄, 改制后, 随着电力市场的构建和开放,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这个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因此, 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 在构建电力市场的过程中, 努力建设竞争文化。在战略管理、市场开拓、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项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是电力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以此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3、敢为人先, 建设企业创新文化

新世纪里, 企业的生产规模或成本不再成为重要, 而创造性和灵活性将成为宝贵的资源。创新才能发展, 敢于创新、敢于领先一步, 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这不仅可以赢得巨大利润, 同时也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 因此, 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电企业要保持强大动力的唯一法则是创新, 必须全面的构建观念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 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4、优质服务, 建设企业服务文化

服务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形势下, 面临严峻挑战的电力企业抓住市场, 适应客户, 关键在于优化服务理念, 完善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项目, 构筑新型的服务文化。电力职工转变“以我为主, 与我方便”的观念, 确立“客户至上, 方便客户”的观念, 努力开创一流服务活动, 并不断完善服务业务, 开发、配套各项电力业务新功能, 追踪电力发展新技术, 为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供物质保证。

5、精心策划,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 安全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基础, 是企业文明的标志。安全没有保证, 生产便失去意义。要生产必安全, 不安全不生产。要以人为本首先是关爱员工安全, 员工的生命、健康和把员工家庭幸福放在第一位。安全管理的主旨:防患未然, 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抓安全无捷径, 唯有持之以恒。

供电企业年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第5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企业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客观需要;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确保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思想,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电力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整体策划,分步实施,合力推进,充分运用文化的价值导向、力量融合、精神激励,行为约束和形象塑造功能,努力建设符合公司发展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管理内涵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企业文化领导体制是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共同策划、分工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由公司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经理工作部、思政部、人资部、财资部、营销部、安监部、输配电部、农电部、监察部、工会、科信中心、客服中心、电视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思政部。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规划、指导、检查,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办法,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以重塑企业文化为契机,营造上下同欲、团结同心的人文环境。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历经萌芽探索、构建导入两个阶段,在理念识别和视觉识别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出了“领导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班组文化、社区文化”等五大优秀文化。但是,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企业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管理从契约型向文化型转变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升华重塑。

企业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即使你不做它也客观存在。重塑企业文化是一个用心锤炼的过程,自醒自悟比学习借鉴还重要。我们要对企业愿景、行业特点、企业个性和员工认同度等多个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企业文化内容体系、组织体系、推行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创新性设计。

尤其要对企业文化精神层中的共同价值观进行重塑。通过梳理企业对员工的义务,员工对企业的义务,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义务,修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彼此期望和互惠承诺,并以此来解决当前公司改革过程中,决策层和员工层思想不统一,各项规范管理推行乏力,影响公司快速发展等关键问题。

在市场份额相对稳定、队伍建设渐趋成熟的情况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始终坚持以人智为本、人才为本、人心为本、人和为本的“四本”思路,紧紧围绕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电力客户、企业与职工和谐共赢的工作方针,进一步重塑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要努力把人心为本作为重塑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全面打造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扎实敬业的员工队伍,形成优势互补、充分信任、上下同欲、团结同心的优秀团队,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努力把人智为本作为重塑企业文化的可靠保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活动,进一步激励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毅力,切实加强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提升整体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要努力把人才为本作为重塑企业文化的坚强动力,坚持以理想和目标激励、精神和物质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相结合为导向,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探索发现、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善于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和凝聚人才。

要努力把人和为本作为重塑企业文化的共有平台,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上下沟通,通过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改善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进一步陶冶职工的道德情操,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竞争、拼搏的良好氛围。

2、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指针,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理念就是企业的哲学观念,亦经营之道。加大宣传力度与内化的力度,让企业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识与认同,让企业理念人格化,根植于心,并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指南。2006—2008年公司各单位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要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企业宗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

企业精神:努力超载、追求卓越。

企业发展目标:“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

企业工作思路:“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

企业内部建设:提高“五方面素质”(安全素质、质量素质、效益素质、科技素质、队伍素质)。

企业形象建设:塑造“五方面形象”(认真负责的国企业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

企业价值观:诚实守信、服务领先

企业发展观:在发展目的上坚持服务性、在发展战略上坚持前瞻性、在发展布局上坚持系统性、在发展方式上坚持集约性。

论供电企业的“大营销”体系建设 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大营销;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一、“十一五”期间

国家针对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厂网分离,打破垄断,改善服务,促进发展”的要求,再加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其它形式能源的迅速发展,供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然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早日适应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等待用电市场的自然延伸,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一型五化”的“大营销”体系核心,建立起集中统一、责权明细、行之有效的营销专业管理体系,从而借助电力市场的杠杆作用,有效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电力传统营销体系与电力大营销体系概述

(一)电力传统营销体系概述。目前,我国的区域大电网的建设多是由小电网多次联网所形成的,各营销部门只负责所辖区内的用电及收费等小型业务,这种运营方式我们称之为电力传统营销。在传统的电力营销体系下,,营销部门对客户的服务是不顺畅的,客户只能在指定的营业厅办理相关的用电业务,处于一种被动消费的状态,相关的互动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电力传统营销体系的最大弊端在于买方市场中用户的优越性和可选择性无法体现,难以与数十年内未来电力市场的发展要求有效匹配。

(二)电力大营销体系概述。电力“大营销”是指电力企业依托互联网的快捷性优势,建立起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多维度电力营销模式。相较于电力传统营销体系,电力大营销体系不需要实体的营业厅,也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用户可以打破地理界限和空间界限,在联网银行办理各种业务和缴纳各种费用。同时,电力“大营销”系统帮助企业更即时地掌握电力需求的实时变化,给决策部门电力营销策略的调整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因此,电力大营销体系体现出了买方市场中用户的优越性,使得用户能够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三、供电企业实施电力大营销的必然性分析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建立起了省、市、区县层级化的电力用户服务网络,这就为电力营销的新模式的探索奠定了优秀的硬件基础。而很多供电企业的网站也建立起了完善的服务功能,包括电力营销自动联网系统,电力风险分析与智能控制系统,客户分析与评价系统等等,这就为电力“大营销”体系的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

具体而言,电力营销技术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和客户缴费技术支持系统五大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在部分模块中存在一定的关联度。而电力“大营销”系统恰恰是对这五个系统的有机整合,帮助这五个系统发挥出更强的优越性。因此,建设电力“大营销”体系,已然成为了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技术整合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企业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其质量水平更是与供电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基于此,电力企业也不得不借助“大营销”体系,引入新型的市场营销理念,进一步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电力营销体系。

四、电力大营销对供电企业营销流程的要求分析

考虑到供电企业面对的是整个电力市场,故电力“大营销”体系要求供电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且具有一定弹性,但现阶段,供电企业营销业务的组织结构是如图1所示的直线型结构,这种结构的弊端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和市场营销调研工作难以兼顾,使得与电力企业“大营销”的“一型五化”核心要求不能匹配。

因此,供电企业“大营销”体系的建设可以参考“一部四中心”的形式,即建立起包括营销部、电费管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和配电中心在内的组织结构,其中,营销部的职责包括市场开拓、配网规划和需求侧管理等等;电费管理中心则负责进行电费收缴与电费核算;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客户对口业务的受理;电能计量中心则用于指定相关的电能计量标准以及执行相关的技术监督工作;配电中心负责城市配电网络的建设和检修工作。这种“一部四中心”式组织结构,不仅能够突出供电企业的核心部门,整合相关业务,更是通过使用信息化平台,构建起了部门间的横向协调机制,达到了提高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优秀效果。

图1:现阶段供电企业的组织结构

五、建立电力服务大营销体系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优化配置营销负责人和营销人员。电力服务大营销体系可以从优化配置营销负责人和营销人员入手,具体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全局营销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分析,针对人员岗位、办公地点、计划安排等重要工作,在结合营销业务的具体流程的基础上,开展全面梳理工作,并对现有的营销标准制度体系进行修订与完善。其次,开展营销部门负责人的选拔,将营销人员中具有优秀品格和全面文化素质的优秀员工提拔为营销部门负责人。在直接从事营销的部门和单位领导岗位上,需要安排善经营、懂管理,并且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使得其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供电市场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最优化反应。确保其能够在维护用户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供电市场营销效益的最大化。

(二)促进营销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利用科学高效的营销管理工作,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销售能力和销售业绩是企业最实际的战略发展目标。因此,在供电企业“大营销”体系建设工作中,促进营销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将会是最重要的工作。可通过从升营销管理的质效出发,制定出符合供电企业营销工作并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同时注重激励营销活动的开展,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大营销工作。供电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营造“大营销”电力市场营销理念,秉承整体意识和全局性的大营销观念,真正树立起 “基建为生产服务、生产为营销服务、营销为客户服务”的一体化战略,从而更好地满足真个社会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六、结束语

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工作,在提升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供电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等方面均有着中药效果。现阶段的营销工作应定位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客户为宗旨”上。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不断加强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是更好地促进整个供电行业实现不断发展和长足进步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新形势下的供电“大营销”管理变革研究[J].企业信息交流.2011, 6(20):190-191.

[2]李虹波.建立電力服务营销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 企业管理安全与技术分析.2009,7(11):67-68.

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实施 第7篇

班组建设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 其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科学应用, 能够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满足“三集五大”建设活动的客观要求, 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对县级供电企业应用班组建设模式的效果分析, 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班组建设模式的作用, 为其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自身管理水平, 实现管理体系的科学调整与优化[1]。同时县级供电企业各部门在进行班组建设模式应用的过程中, 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 在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 降低了管理难度。

2.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能够增强县级供电企业的服务能力与水平。班组建设模式能够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梳理, 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2]。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供电企业运行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满足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同时班组建设模式的开展, 能够实现资源的科学高效应用, 减少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浪费, 因为其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应用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1.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目标的实现, 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 只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班组建设模式重要性、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满足实际的管理要求, 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管理条件为基础, 进行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方案的科学高效应用。

2.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县级供电企业的日常运行, 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 从实际来看, 资金的稳定供应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在应用班组建设模式的过程中, 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最大限度降低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的管理成本, 降低县级供电企业财政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利用于其他方面, 提升县级供电企业自身的服务质量。

三、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的途径与方法

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科学高效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为了保证应用效果, 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 从多个方面入手, 采取多种方式, 进行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的构建。

1.进行传统理念的转变

为了保证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的科学应用, 电力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 要进行管理的转变, 树立起新的工作思维与模式。为此需要电力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班组建设的重要性[3]。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县级供电企业应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开办企业期刊、网站宣传以及召开会议等各种形式对电力工作者与企业员工进行班组建设理念的讲解, 充分说明班组建设在提升工作效率, 增加经济收益方面的重大作用, 并在这一过程中, 进行班组建设模式的说明与分析, 从而能够在提升供电企业员工思想认识的同时, 为班组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对班组建设模式的权责进行合理划分

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应用之前, 县级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参与班组建设模式的各个部门进行权责的划分, 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班组建设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 保证其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有序开展[4]。为此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层要从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对班组建设模式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并且根据各部门开展班组建设模式的实际需求, 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 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各部门的权责进行划分, 从而大大提升了各部门开展班组建设模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保证了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科学开展。

3.班组建设领导机制与管理制度的确立

为了保证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的长效性, 在其应用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领导机制与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通过领导机制能够实现班组责任的明确, 有效避免了班组建设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断层与空白的情况, 增强班组建设的横向交流与纵向协调能力[5]。为此工会在领导机制的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 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 提高相关问题的处理效率, 促进班组建设的有效开展。从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进行管理制度的构建, 最大程度地消除班组建设过程中与供电企业发展情况不适应的弊病, 实现班组建设的规范化。

4.进行奖励机制的构建

为了进一步巩固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应用的效果, 充分发挥班组建设模式在提升县级供电企业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方面的作用, 要逐渐进行奖励机制的构建。在班组建设模式应用的过程中, 一旦取得一定的效果, 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层应及时给予肯定, 并组织相关会议, 对在班组建设模式应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体与个人进行表彰与奖励,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持电力工作者的积极性, 有助于班组建设模式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彦斌, 邓红英.县级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6) :158-160.

[2]杨小惠.供电企业班组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 2014, (11) :103-104.

[3]韩辉, 杨妹, 陆永智.班组建设的“三大四小”管理实践[J].供电企业管理, 2016, 24 (1) :65-67.

[4]郁从丽, 石玉江.县级供电企业的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0X) :115.

对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第8篇

1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县级供电企业接触信息化管理相对较晚, 并且企业的职工在就业时往往对学历要求不高, 造成企业职工在掌握信息系统的技能方面无法切实的做到游刃有余, 从而对信息系统优势的发挥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1.2 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

我国的县级供电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信息化建设相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现阶段, 我国多数县级供电企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为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0千伏线线路故障定位分析系统以及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等。但是, 因为县级供电企业有着较强的独立性, 导致建设信息系统中所指定的标准体系有待统一, 进而使得各个信息系统只能独立运行,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各种数据标准统一性不足, 这对系统之间的信息统一管理及继承共享是不利的, 并且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

1.3 信息技术力量缺乏

县级供电企业的技术性专业人员储备匮乏, 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不足, 直接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甚至对供电企业信息化工作带来严重的束缚。与此同时, 供电企业的开发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信息化系统软件质量偏低, 软件生产厂家竞争无序、鱼龙混杂, 导致低质量开发,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及积极性带来严重打击。虽然有些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然而, 当这些企业遇到花样不断翻新、各式各样的技术名词的软件及设备时, 往往无所适从, 难以找到专业顾问来选择相应的设备和技术。

2 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强化职工基本技能

县级供电企业应当不断的促进职工对信息敏感性的提升, 在对职工进行考核时, 必须高度重视职工的计算机技能考核成绩。同时, 应当想方设法的调动供电企业广大职工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 从根本上对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发挥, 大力的倡导自主学习, 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水平。

2.2 选择适宜的管理软件

供电企业业务流程实施、改进以及重组的重点就是业务建模, 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目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再加上企业缺乏通用软件的支持, 使得企业无法与市场竞争相适应。因此, 供电企业应当全力的打造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软件, 重视软件的可操作性和方便使用性, 要求软件产品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加强软件产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以优质的管理软件, 促进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加快电力营销信息建设

所谓电力营销信息建设具体指的是在有关电力营销工作环节和流程中, 采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借助于无笔化作业, 进而实现工作的便捷以及高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信息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反窃电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集中抄表管理系统以及负荷管理信息兄等, 而现代化营销建设的核心环节就是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国家电力系统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电力市场化进程的逐渐加快, 我国电力工作管理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各级供电企业就需要尽快的将现代企业制度加以构建, 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强化信息反馈,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3 结语

总而言之, 供电企业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 那么就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 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精心实施, 精心组织, 实现“以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摘要:近些年以来, 随着我国城网以及农村电网的不断改造, 国家也随之加大了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入, 并且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也迫切地要求供电企业更为灵活机动, 以便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这便需要供电企业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本文针对我国电力发展的现状, 对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郑为民.供电企业信息化发展[J].山西电力, 2008 (5)

[2]田珍华, 王冬.供电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电力信息化, 2007 (3)

[3]夏传鲲, 刘思青.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煤炭技术, 2011 (6)

[4]黄锋涛.浅谈对供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J].科技传播, 2010 (16)

[5]王彦春, 张小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过程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 2004 (1)

[6]杨琦.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 2001 (7)

浅析县级供电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第9篇

1.1 服务民生, 建构和谐社会不可或缺因素

十七大会议指出:“中国各层机关, 能够做到反腐倡廉, 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 是党必须落实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反腐必须坚决执行, 对于腐败分子必须严厉惩处, 只有在廉政建设中做出最大努力, 才能够真正的取信于民、服务于民。”坚决打击腐败行为,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形势下的首要工作, 是不断增强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县级供电公司建设廉政文化, 是其完成民生承诺的唯一途径。

1.2“三集五大”建设的保证

为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的步伐, 腐败的毒瘤必须从其中彻底清除,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首, 逐渐深入“三集五大”发展体系, 构建集约化企业管理氛围, 要求县级供电公司, 能够理智的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 加快步伐开展廉政建设, 将职务犯罪、权钱交易彻底杜绝, 才能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自身资源, 从而完成“三级五大”集约型管理体系。

1.3 陶冶情操, 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县级供电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 可以达到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 以此来解决供电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 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开展“进班子、进部室、进班组、进家庭”为主题的“四进”的活动, 能够促使广大员工更加坚定“干事、干净”的廉政文化理念, 促使警钟常响, 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在浓郁的廉政文化气氛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洗涤自己的心灵。企业开展的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征稿, 面向全体员工及其家属, 不仅能使员工受到一次思想文化的洗礼, 也能促使员工家属增加对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 深入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从而自觉的支持自己的家人恪守廉政理念, 自觉监督他们廉政奉公, 支持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 并积极的参与其中。

2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2.1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机制

首先, 应从内部管理机构入手, 以定期展开学习的等方式逐步加强企业内部廉政文化宣传, 做到以深入人心为基准, 党政班子做好模范工作, 通过讲座等多种方式帮助普通员工认识腐败危害, 提升员工自我意识, 从根源入手彻底切断腐败行为的滋生;其次, 结合各地企业特点, 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入手点宣传, 以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引导企业员工, 开展“移动”课堂, 随时随地的宣导廉政建设, 结合网络、报纸及手机订阅等信息媒介, 将廉政建设牢固在每一个人的脑中, 使员工在潜意识中便可以充分完成廉洁的要求;最后, 极力建设企业廉洁文化, 企业文化能够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 能够促使员工对企业要求具有更深刻的认同感, 健康的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保障, 员工在企业内耳读目染廉洁讯息, 廉政文化将快速充斥公司中的每个角落。

2.2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机制

制度的存在能够更好的要求员工, 是员工自律的前提条件, 也是建设廉政文化的重要基础。结合“三化三有”的国家电网发展目标, 在建设的同时, 通过可行制度, 将腐败行为防患于未然, 有效监督腐败行为, 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廉政工作从领导抓起, 遏制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 引导各级干部和基层工作者互相监督, 共同建立廉政企业。同时, 注重员工家属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和支持员工家属参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并对于做出突出贡献者进行适当鼓励, 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3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监督机制

监督是任何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缺少监督的企业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停滞发展, 随即逐渐下滑。因此, 县级供电公司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监督职能, 特别是如今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建设, 只有做好监督, 从根源杜绝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行为, 才能够更好地确保企业内部的廉政步伐。这需要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之间互相监督, 员工要对岗位负责, 领导干部要对权利负责。在领导保持自身廉洁的同时, 加大检察力度, 要做到无死角、无缝隙的多方位监督。面对违法行为时, 要挺身而出、不畏强权, 寻求法律作为依据, 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上举报, 尽可能的为企业弥补损失。只有这样, 才能将企业的蛀虫不断清楚, 通过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也使企业能够更快的发展。同时, 也要引入家属监督的机制, 家属的行为和品德对于员工本人影响巨大, 因此, 企业可以邀请部分员工家属代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监督。

2.4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惩罚机制

在企业发展之时, 任何规范性体制都能够被不法分子找到漏洞, 面对层出不穷的犯罪方式, 宣传和引导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这需要领导干部在做出表率作用的同时, 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先从最基本违纪行为抓起, 出现问题时“紧抓”、“快抓”、“严抓”, 将违法犯罪遏制在萌芽阶段。在抓住问题之时, 要做到“抓住一个严惩一个”, 对待任何违纪违法行为, 严惩不贷。一切要以法律法规为基准, 不徇私情, 坚持原则, 杜绝包庇等行为, 将犯罪者的行为公之于众。使初犯者闻风丧当, 想犯着望风而逃, 不敢触碰违法乱纪这条“高压线”。

2.5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紧抓廉政建设并不是一时之需, 中国也并非仅仅在如今需要反腐倡廉, 这要求企业必须在内部建立长效机制, 杜绝“上面检查、下面规范”的应付行为, 企业在不断宣传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 要快速建立监督机制, 在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纪的行为, 快速健全自身管理体制,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减少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将党委、公会、检察及财务机构有效的联系起来, 使管理、检察、财政等多个机构产生有效的循环监督体系, 减少管理者监守自盗、检查者徇私情以及财务资金流向不明等情况出现。紧随党的指导性方针, 快速落实廉政文化建设, 促进县级供电公司稳定、和谐发展, 为建立“一强三优”企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县级供电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整个电力行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电力行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企业才能更好的为民众、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通过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希望能够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春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J].广西电业.2010 (Z1) .[1]韦春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电力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J].广西电业.2010 (Z1) .

[2]杨瑞.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S1) .[2]杨瑞.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S1) .

[3]吴灿明.浅谈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1 (16) .[3]吴灿明.浅谈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1 (16) .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 第10篇

一、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能够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大力建设企业文化, 能够将员工的工作思想进行有效地统一, 能够为企业员工工作指明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经验的积累, 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导向, 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精神, 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断提高。在统一的企业文化带领下, 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合作, 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这对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能够丰富供电企业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是文化活动的主要指导思想, 而文化活动又是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供电企业在大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 调动供电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企业运营和发展氛围, 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另外, 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健康向上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尤其是在大力提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 通过文化活动这种容易被员工接受的方式能够大大的体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点, 不仅能够让企业员工达到身心娱乐的目的, 而且对推动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层次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 能够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同时企业文化也对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供电企业在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能够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教育, 在宣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内容的同时促进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另外,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供电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态度等等, 进而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纠正员工的错误观念, 促使员工能够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并且通过经过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还能够加大企业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 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 以人为本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供电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电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本身的重要要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工作理念、工作态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而要想建立成功的有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就必须“以人为本”, 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 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企业员工的主观意志, 要多收集员工的意见、看法, 充分总结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和对文化建设的诉求, 在以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基本精神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具体的文化建设措施。第二, , “以人为本”还要求尊重不同员工的不同要求, 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个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 保证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取得最佳效果。

(二) 制定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企业文化价值标准是确定企业文化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 因此, 供电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的结合供电企业的特点。我国供电企业的特点是服务性和社会效益性, 作为国有企业, 供电企业文化的基本基调应当是为人民服务, 并且在当前电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供电企业的发展又呈现出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公益价值要求提高等特点, 而这些都是供电企业建设文化的重要依据。因此, 在制定供电企业文化的价值标准时, 应当对供电行业的行业属性、供电企业的员工特点、供电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 制定出符合供电企业特点的文化价值标准。换句话说, 供电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是供电企业彰显优秀企业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 也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强化企业文化员工认可度的重要基础。

(三) 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供电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而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则是有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基础和观念。因此, 要想成功有效的建立企业文化, 必须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强化员工意识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 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高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种是, 从企业领导文化角度提高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意识, 供电企业领导个人的精神文化层面和职业道德素质表现能够对员工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采取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感染企业员工, 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转变、工作效率提高和工作方式创新等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四) 设计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供电企业员工的工作比较辛苦, 尤其是供电企业的基层员工, 不仅要保证生产安全, 而且还要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而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能够放松员工的心情、调整员工的工作状态, 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在设计文化活动的时候, 不能一味的强调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 要将娱乐与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体现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三、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对供电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在实际运作中, 供电企业要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 制定符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价值标准、强化员工的企业意识、精心设计文化活动, 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摘要:供电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而作为企业发展灵魂和关键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此加大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本文首先分析了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索了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以期为相关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涛.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7) .

[2]朴宇.关于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贸, 2011 (12) .

[3]王鹏, 王震.浅析供电企业企业文化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24) .

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发展;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也愈发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竞争规则的国际化使得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倍感压力,国内企业需要成长壮大,应对国际化市场的竞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典型性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时代,重视供电企业企业文化的构建,动态地把握供电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更新倍显必要。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关键的软件基础架构。关于文化,易经上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具体来说,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在解决其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所学到的由群体自身发明创造的一组基本假定类型,因为这些基本假定类型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而被视为有效,由此被新的成员所接受,并作为处理相同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和保持起着根本性作用。

(一)企业文化本能地具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和约束力。企业在给予员工物质鼓励的同时,还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使抱有不同事业目标、不同经济需求的员工在共同分享公司前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公司变化带给其精神层面的满足。而约束力体现在由企业伦理、职业道德、公共舆论、人际关系等形成的软约束,它能弥补企业规章制度在管理硬约束上的不足。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精神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对于员工个人是强大的激励。同时,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在企业目标的指引下,员工会自觉地为他们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

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将原有的企业文化去粗取精的过程,通过对企业各种元素的深层次挖掘,使文化由隐性向显性转变,然后将阻碍企业发展的部分剥离,将有利于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部分进行系统整合,形成文化,发挥效应。供电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为供电企业建立一整套完善、有效的运作体系,并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具有较长时期内的普遍适用性。

三、供电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纵观国内外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的供电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既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又要将其科学理论付诸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发展适应于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在构建企业文化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融合网”

所谓“融合网”,即以人为本的企业结构。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等级森严,讲究级别、界限和分工,限制了信息的沟通,限制了人与人的正常交往。“融合网”是把领导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强调要让员工方便接近领导,参与企业决策。领导者不是简单发号施令,而是提供对话平台并不断参与对话,通过不断扩大影响力来实现其管理目标和任务,促使员工在平衡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更有动力地投身于工作。“融合网”不是取消企业内的等级,而是提倡各等级间公开交流式的运作方式,改变员工被动式的工作状况。供电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这种文化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是可以被企业员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二)在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粹

国外企业文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充满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但任何一个国家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都必然要受到世界性文化的影响。

企业只有赢利才能生存和发展。但同时企业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利益的要求。诚信是中国企业道德的核心,现代企业的价值观也应是义利并重。

(三)确立企业精神是关键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要通过供电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居支配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汤庆刚.浅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2012(S8).

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 第12篇

一、当前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 优质服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不足。

优质服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 需要一定的前瞻性思考, 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严密的策划。目前, 大多数供电企业虽然对优质服务文化建设很重视, 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也暴露出了整体性、长期性、系统性不足等问题。突出的有:一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各种创建、评优等活动很多, 但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性、延续性 ;二是缺乏科学、严密的策划, 不少供电企业只把政工部门开展的宣传教育作为优质服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是相关培训不足, 仅有的一些培训基本上也是针对决策层和管理层, 基层员工很少能接受到相关的知识。

(二) 个别员工践行优质服务理念的自觉性不够。

总体而言, 当前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文化建设的水平与“理念生根、行为落地”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究其原因, 主要有:一是受长期计划经济、垄断特性以及考核机制不科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 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等不同程度地滞后于企业发展、社会需求和服务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是部分员工进取精神不足, 满足于现状, 认为供电企业目前的优质服务水平已经完全满足了社会的要求 ;三是基层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制约着优质服务文化的推广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突出的表现就是基层班组普遍人员紧张、年龄老化, 进而影响到教育培训、管理创新和文化实践等工作。

(三) 开展特色活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毋庸置疑, 按照“四统一”的要求, 传承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 使其在本单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也证明, 供电企业只有在国家电网公司文化理念的指导下,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成为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就目前而言, 无论从思路来看, 还是从实践来看, 在如何融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 开展富有特色的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文化活动方面, 各基层供电企业发展还很不平衡, 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二、提升供电服务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与举措

(一) 以科学发展思想明确目标。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总体要求。彰显国家电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 的服务理念, 从构建和谐的供用电关系出发, 按照“四个服务”的宗旨, 借鉴和吸收当代先进的服务理念,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统一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推动供电企业整体优质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优质服务文化建设, 引领广大员工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使“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成为员工的心理需求, 让“客户为中心、服务无止境”变为员工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必须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通过服务文化建设, 使广大员工能够坚决执行、自觉实践服务宗旨和服务理念, 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 从而推动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理念更为先进、服务行为更为优秀、服务机制更为完善、服务形象更加良好, 促进“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建设。

(二) 优质服务理念普及要全员参与、层层落实。

服务理念是服务文化的核心, 也是推动服务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因此, 必须加大服务理念的宣贯力度, 使其能被所有员工熟知、理解, 实现服务理念全员化。一是要继续以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和宗旨的宣传教育, 引领广大员工正确把握、深刻理解服务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使之人人知晓、全员参与。二是必须加大服务理念的内化力度, 使其与不同地域文化特点、企业优良传统和不同层级组织、岗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 实现服务理念层次化, 取得全体员工的认知和认同。三是必须加大服务理念的实践力度, 着力解决如何将服务理念体现在广大员工的具体服务行为中, 真正发挥服务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作用。特别是要结合工作实际, 针对岗位职责、服务流程、工作环节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讨论, 探索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 实现服务理念细节化。

(三) 服务行为要力求规范, 体现个性和时代特征。

服务行为是服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包含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多个方面。“观念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结果”, 服务行为是否良好, 直接决定了服务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为此, 一要严格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员工道德规范》、“三个十条”等规章制度, 细化岗位职业道德规范, 加大职业礼仪规范等的培训力度, 进一步完善有关标准、职责和流程, 并建立长效固化机制, 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二要结合自身实际, 充分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特点, 本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尽量为客户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的目的,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努力实现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三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载体, 有效发挥科技进步成果的作用, 不断推动服务行为的时代化, 进而促使供电服务文化能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四) 服务机制要不断健全, 促进文化建设的科学、长效。

一是要不断健全组织机制, 形成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推动服务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要不断健全考核机制, 努力实现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的具体量化, 指导广大员工按照国网公司服务理念和“四个服务”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逐步完成“理念转化行动、行动变为习惯、习惯形成文化”的培育过程。要不断健全服务激励和技能培养机制, 为各类优秀服务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 切实将服务转化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二是要坚持“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是服务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广大员工是服务文化建设的主体推动者和实践者”的定位, 科学地调配人力资源和服务资源, 着力解决基层服务人员不足、培训缺乏针对性、服务只在营销等问题, 切实为服务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三是要对服务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并严格落实, 保证此项工作的一贯性和长期性, 而且各项文化实践活动的设计, 以及有关服务机制的形成和出台应群策群力, 广泛听取意见, 加强可行性论证, 避免“一阵风”、“虎头蛇尾”等现象。

(五) 服务形象要追求品牌化, 以赢得群众的口碑。

优秀的服务品牌是服务文化的最终体现, 也是企业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一是要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品牌建设, 进一步推广应用国网公司标识系统, 规范使用公司VI手册, 全面展现国有企业的责任和形象, 提升品牌价值。二是要在传承国家电网公司服务文化理念的基础上, 结合地方文化和企业实际, 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努力塑造具有行业特点、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供电服务品牌, 打造充分体现供电企业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服务团队, 提升企业形象。三是要高度重视内质外形建设, 注重培养、发掘企业服务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和个人, 并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四是要广泛进行走访调研,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沟通, 主动接受监管、监督, 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调查, 使政府、媒体、用户、群众等全面了解企业在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上做出的努力, 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优质服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文化工程建设, 通过优质服务文化建设, 引领广大员工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使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通过服务文化建设, 从而推动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理念更为先进、服务行为更为优秀、服务机制更为完善、服务形象更加良好, 更好促进“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建设。

摘要: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要求, 供电企业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公用性行业一定要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本文在分析当前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提升供电服务文化的主要思路与举措。

上一篇:媒介伦理下一篇:产前运动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