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的导入方式

2024-07-25

英语新课的导入方式(精选11篇)

英语新课的导入方式 第1篇

一、直观刺激导入法

运用简笔画、插图、挂图、实物、幻灯片、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新课, 可使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具体实际。由于形、声、色的感官刺激, 使多种器官协同活动, 能够增强接受效果, 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使用的不同媒体及具体场合的不同, 此法又可分为图片评说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等等。如在讲“The Green Hills of Tangsa”一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书中插图进行评说来导入新课。

T:Just have a look at the picture.What can you see?

Ss:Two women, some young trees and a lot of big trees on the hills.

T:Can you guess which country they are from?

Ss:Yes.They are Indians. (Judge from their clothes)

T:What are they doing?

Ss:They are planting trees.

T:Why do they plant trees?

Ss: (get the students to have a discussion)

T:You're right.So they plant trees every year.The hills take a new look.But did they plant trees in the past?When did the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lanting trees?

Ss:No.

T: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二、实际生活导入法

让教材内容贴近实际生活, 同时又把实际生活引入教学过程中, 使课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此法也包括时事评论导入法、Free talk导入法等。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以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的小故事, 或者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 使学生对故事或相关事物产生好奇和关切, 从而对课文认真阅读。如在教“Escape from the Zoo”一文,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T:What's kept in the zoo?

SS:All kinds of tigers, lions, elephants.

T:If a lion escapes from the zoo, what will happen?

S1:It'll run away.

S2:It'll hurt the people.

S3:It'll be killed.

T:Today we're going to read a story about a lion that escapedfrom the zoo.Did the lion hurt anybody?Was it killed by somebody?What happened to the lion at last?

四、谚语成语导入法

古今中外的谚语成语, 寓意深刻, 耐人寻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用相关的谚语成语导入新课。如教“Travel”一课, 有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T:Have you heard such a sentence, “Thousands of miles traveling is better than thousands of books reading”?

SS:No.

T:Can you guess what it means?

SS:读万卷书, 不如走万里路。

T:Good!Do you accept such an idea?

SS:Yes.

T:If you can travel vacation,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SS:…

T:Ok.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dialogue between Betty and Jane.Now, listen careful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1.Where is Betty going?How is she going?

2.Where is Jane going?How is she going?

五、文化背景导入法

教师通过介绍课文的作者、背景知识、或者相关的英美文化习俗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问题引路导入法

教师从易到难, 步步引路, 层层深入, 向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回答, 并激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如教“Canada”一课, 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

T:Do you know which country is the largest one in the world?

SS:Russian.

T:Which country is the second largest one?

Ss:Canada.

T:Which country is the third largest?

Ss:China.

T:Right.Have you ever been to Canada?

Ss:No, we haven't.

T: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Canada, such as its capital, population, languages, weather, natural resources?

Ss:Yes.

T:Ok.Let's learn the text Canada, shall we?

浅谈新课的导入 第2篇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型激趣法。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济南铁路局第二中学的魏凤传老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形象直观法,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记一两纺车》时,可以设计以下导语: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播放《南泥湾》)。这首歌唱的是1942年延安大生产运动,歌颂三五九旅战士“又战斗又生产”,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成“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英雄事迹。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呢?那时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宁边区,想困死我们。当时边区经济极端困难:没衣穿,没鞋穿,甚至没饭吃。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结果我们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接着用幻灯放映纺车图片)

我们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讲的是与学生思想、心理距离较大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很容易搞成枯燥乏味的空洞的说教,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效果了。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听歌曲、放映幻灯能收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

三、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

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

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再如教授《社戏》时可以这样导入课文:我们很多同学小时候,甚至现在,都愿意随妈妈到外婆家去,鲁迅也是如此。他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步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品格。那里的人、事和生活,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在他四十一岁时,写下了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社戏》。

这段导语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使之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动人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得益匪浅。

四、情感感染法。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用以下导语:

【沉痛的语调】同学们,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很多,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都写了挽联,其中党中央的这幅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上联歌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下联是对钟老夫人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在这次公祭之前,朱德同志已经深情地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感人肺腑的叙事散文。

教师以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叙述,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就向作者靠拢。用党中央的挽联导入新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朱德的母亲就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为文章结尾部分“升华”主题埋下伏笔。这样一个开场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对“我的母亲”的深切怀念之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谈谈英语新课的导入艺术 第3篇

一、复习导入法

每节课的教与学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此,在新课开始之前,对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习与巩固,既能弥补学生旧知识掌握中的缺漏,又能使学生很快投入新知识的最佳学习状态,为完成本节课教学作好准备。

二、实物和图画导入法

真实的实物和图画对新课的导入有很大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出示实物和图画,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清楚地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运用实物和图画不仅形象、具体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与回忆。

三、设问导入法

教师以富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是为了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教初中第三册第10课课文时先设置问题。1. Why did Miss Zhao say “Congratulations”to the class? 2. Why was Miss Zhao not pleased? What did Class3 do last Sunday?学生带着赵老师“先祝贺,后不高兴,学生做了什么”这一贯穿主题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就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去。

四、简笔画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物和图画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特别是简笔画,它能创设情景,有直观、方便、节省时间、幽默等特点,一支粉笔在手,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就能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如教初中第一册21课画人物简笔画就可问答:Who’s this? This is Li Lei? How old is he? He is twelve.又如教初中第二册76课时,画上太阳、云、雨就能进行天气情况的教学。

五、情景导入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语言环境。直观真实的画面。真实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教师在情景导入中抓住时机,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本节课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上去。如教第三册22课,讲台上放一个小书架,让一个学生扮演图书管理员,另一个扮演借书人练习对话:A. Excuse me. Have you got any books about the moon and the stars? B: Yes, they are on the shelf.然后引出话题In the library的教学内容。

六、故事导入法

心理研究证明,兴趣对人的未来活动有准备性作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爱听故事,故事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前,选择与课文内容情节紧密相关的知识性及趣味性故事,讲给学生听,以达到巧妙引入的目的。如:教初中第三册42课前,我先讲了一个只读了三个月书,后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的故事,听完故事学生都知道是Thomas Edison.然后我问:爱迪生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都想弄它个水落石出,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故事中去。

七、电教导入法

運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既有声又有像,形象、直观、生动、新颖、有趣,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录音机教学,先放录音让学生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好的效果。新教材的编排在很大程度上都倾向于这一方面。

运用投影仪、多媒体既能节约时间,又形象直观,并且还有动态功能,就象电视上的“现场直播”一样。

另外,用电视录相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镜头、片段,可增加学生感性认识,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如在教初中第三册的The sport时,播放一些运动会(最好是本校)的场面,学生看到熟悉的镜头,倍感亲切,好象自己又回到了当时的场面。

八、现场导入法

教室是一个很大的“教具”,室内有门窗桌椅,还有学生、老师及学习用品等,如教现在进行时时,叫一个学生去关门,老师在学生关门时说He is closing the door.叫一个学生开窗时说She is opening the window.在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叫三个学生站到前面,说:A is tall. B is taller than A. C is the tallest of all.学生通过这实实在在的人或物的现场表演,学起来更加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九、游戏导入法

中学生是长知识的时代,他们精力充沛,参与意识强。因此,我们的课堂应当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将要学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前,做Is it a bus?的游戏,让学生用Yes, No回答,直到猜对为止。当要学到祈使句时,做Polly says “Stand up!” Touch your nose的游戏,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又进行了实际操作,学生记忆深刻。

十、自由交谈导入法

在每天安排的同桌3分钟的自由交谈时,事先叫学生作好就当天所学的新课内容有关的话题进行交谈,使这个交谈能达到承上启下,水到渠成的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一切新颖的、有效的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导入新课。寓教于乐,让学生觉得上课是一种乐趣,而不枯燥乏味,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与老师达成一种默契,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浅谈小学英语新课的导入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导入,兴趣培养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教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服务者、参与者,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导入, 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地学习英语。科学合理的导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深深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诱导学生探求新知。一个好老师应该知道怎样吸引学生进入课堂, 适时恰当的导入,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使学习兴趣高涨, 笔者常采用如下几种启发方法来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从旧知探究新知是平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只有关注复习环节, 采用灵活有效地复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旧知, 学生才能做到知识的不断积累。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 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还要巧妙设疑,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在小学的英语教学活动中, 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 提高语言的复现率, 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表演上节课学过的对话等活动开始, 向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要点。这样导入, 就能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 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从而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 教师在教学生“What’s this?It’s a/an…”句型时, 可以利用图片, 选用学生已学句型This is…复习以前学过的单词, 如:book、pen、apple等。通过出示图片和实物, 请几组学生依次用This is a/an…句型进行复习, 然后自问自答引出What’s this?It’s a/an…句型。

二、歌曲引入式

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 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 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Lesson 1 Look at the picture of my family》这一课时中, 我先让学生欣赏《Come to see my family》这一首歌, 歌曲中的歌词“Come and see my family/Under the big apple tree./This is my father.How do you do?Sit down and have a cup/Of tea with me!”伴随着温馨的旋律带给同学们一种优美轻快的感受, 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学生轻松地步入了新课。

三、谈话式导入

谈话导入法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普遍、操作最简便的导入方法。通常情况下, 新课之前, 英语老师会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话题, 进行“Freetalk”。.通过几分钟的“Freetalk”, 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引导学生充满热情进入新课的学习。通常我们会谈论到的话题是“The weather, The sports, Subjests and Animals…”这种话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 自然而流畅地导入了新课。

四、图画式

在课堂教学中, 实物和图画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 特别是简笔画, 它能创设情境, 有直观、方便、节省时间、幽默等特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差, 所以使用图画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东西, 这种导入式可以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 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 融入到课堂中来。如在讲The family are getting together.They are having a big dinner.There are fruits and food on the table.The moon in the sky is bright and round…变化无穷的画面随着老师的讲述、拼贴, 一幅优美的图画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这种导入式不但容易将全班的精神集中在一起, 而且学生从中也受到美的熏陶。

五、游戏式

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 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教学工作变得活泼生动, 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力条件, 使学生乐而好学。例如, 在教授What is this和What is that这一内容时, 我先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 以及形态, 从而引出新的词汇“hippo、panda, elephant、monkey”等。这样既让学生参与了游戏, 又让他们学习单词, 使他们懂得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增强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的意识。

此外,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看相关影片、录像、介绍故事、运用多媒体等。而且, 同样的教材也可有不同的导入方法, 但是,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导入的设计必须遵循同一个原则, 即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的特点, 从教材内容出发, 同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心理的特点和生活实践, 尽量多采用形式活泼、手段灵活的方法来导入教学内容, 同时要变化, 不要使学生产生疲倦以至分散注意力。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新课的导入方法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新课的导入方法也在不断改善和创新。新课导入将老师和学生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共同促进阅读学习,新课导入环节体现了回归生活,交流互动,创新和谐,开放自主等科学理念,为师生的和谐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设计科学的新课阅读导入成为了教学的必然选择。

1.角色扮演导入法

角色扮演导入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带动表达能力稍弱的同学,促进和谐成长。举个例子,我在处理Book2 Module3 Music这个单元时,采用了一个叫Art Life的环节进行导入,一组同学来到台前,一名主持人说“Interview: Welcome to Art Life. I am..., Today we have... and... with us.”其余的同学分别是Haydn, Mozart和Beethoven。大家以访谈的形式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情况,顺利导入到本单元阅读的学习理解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和成功的快乐,这个环节能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2.演讲微谈导入法

演讲微谈导入法旨在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写好一段Talk Show,学生进行演讲或者朗读。例如,在Book1Module2 My New Teachers这个单元的导入环节,可以让同学准备一段Talk Show,阅读前对班级的某一位老师进行英文描述,然后大家猜这个人是谁。课堂现场异常火爆,同学们特别热情。用所学的阅读文章中描述人的词汇短语句型做准备,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升了学生写作、口语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妙问生花导入法

妙问生花导入法关键在于就阅读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课上展示问题,让学生在回答和思考时,进入学习主题。例如,在Book1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导入环节,我问了一系列问题1 Do you like travelling?2 Where do you go?3 How did you go there?4 Whats your feeling about your travel?5 Talk something about it. Say as much as you can. 在师生提问和回答中,逐步引导学生们进入本单元旅行这个话题。阅读新授课使用这种导入法最为普遍,教学模式简单,教学密度适中,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所要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

4.实物展示导入法

实物展示导入法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从事某项教学活动的不竭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去学习英语。实物展示是英语最直观最真实的导入法。例如,Book5 Module4 Carnival这个单元的导入环节会出现一个Halloween面具的展示,我将曾经去美国留学买的南瓜面具展示给学生们并让学生用专业词汇进行描述,这一环节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这种效果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活思维,使学生自动参与学习。

5.快乐游戏导入法

快乐游戏导入法是一种互动性最强的导入法。学生在开始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时,会觉得它很神秘,从而对它很好奇,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但由于阅读的学习缺乏阅读环境以及原汁原味的阅读文章,他们的兴趣容易中断或者是转移,而游戏是一种原始的人文活动,会使学生迎难而上,保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Book4Module3 Body Language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中运用一个老师给出形容词让学生做出相应动作的游戏。引人入胜,把课程推入了新的高潮。

6.观图看影导入法

观图看影导入法旨在通过把英文电影图片导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推动高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高中英语阅读的新授课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影音这些环节,因为简单易操作。这种导入法能够有效地以打破学生的“聋哑英语”现象。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这个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則,体现了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7.英文歌曲导入法

英文歌曲导入法旨在用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情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英文歌曲可以借用音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起一个好的开始。像《Trouble is a friend》《Burning》等英语歌曲都是不错的选择。英文歌曲本身就承载了一定的语言文化,是英语在生活和在知识上的反应,用英文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加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热爱,对最终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8.每日汇报导入法

每日汇报导入法中心在于讲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代感强,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兴趣。每日汇报的展开方式是让学生每天都在China Daily上收集新闻,然后自己提炼简短的文章,课前共享。英语报刊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透彻地了解西方文化,为日后阅读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

结语:如上所言,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线教师应该根据自身个性化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不同阅读课不同类型的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师生之间在导入中情感得到交流,通过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任务,使每节课都别开生面,新颖生动,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探究阅读,同时,授课者也会享受到教学中带来的乐趣。

[1] 郝保文. 教育学纲要 [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

[2] 郭砚冰. 英语课堂阅读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3] 曾金秀.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2008[02].

[4] 李文海. 语言教学与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导入新课的“四忌”“四要” 第6篇

忌平淡无味、要充满情趣

课堂导入的技术就是一种调动的艺术。意在以一个有趣的情景, 几句优美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新内容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导入淡而无味, 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以引人入胜, 也难以实现预先的课堂教学设想。所以, 有经验的老师都很注意课堂的导入部分。他们往往要以亲切可敬的表情语言, 幽默生动的口头语言, 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哺乳新课。或以故事笑话, 或以歌曲民谣等形式, 来吸引学生的教学情趣, 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

忌老调重弹, 要新颖独特

导入新课的方法应随着授课对象、内容以及时间、地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教学内容、环境变了, 却一直沿用老一套“开门见山”的导入技法, 这不但产生不了教学的新鲜感, 还会引起学生学习的负重感, 致使其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质量下降。所以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新颖独特、独辟蹊径, 随着教学内容、课程类型的变化而要有所不同, 使学生在进入新课内容学习之前,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忌喧宾夺主, 要适可而止

课前的导入部分就如演戏前的过门儿, 乐器的渲染是为了主人公的出场。主人公该出场了, 乐器声却止不住地依旧宣泄。这势必会使观众高涨起来的情绪转为焦躁不安。同样, 本该进入新内容学习了, 却依然在新课程外围兜圈子, 这一方面会侵占核心内容的教授时间, 致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同时, 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里, 降低课堂效益。所以, 课堂导入部分应该应用的非常恰当。一般要限制在一堂课的前十分钟以内,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基本标准, 却不能过分渲染, 喧宾夺主。

忌牵强附会, 要有的放矢

导入新课的方法 第7篇

一、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识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 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 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如在讲“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时, 通过复习茎的结构以及韧皮部、木质部的构成导入新课, 为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作铺垫。

二、利用直观演示,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 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活跃课堂气氛。

三、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实验操作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 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 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 既动脑又动手,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 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 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进行实验, 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 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 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 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四、从生产实验和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导入新课

实际问题能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用生物学史或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

教学中, 适当介绍一些生物学史或科学家的传闻逸事, 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六、用“动动脑”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 每节课的后面, 都设有与过去教材中的复习题类似的“动动脑”这个栏目, 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紧扣教材, 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只要学生积极思维, 一般均能口头答出来。尽管这是课后的习题, 但有的题目也可在上新课前提出来作为创设问题的情境, 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七、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通过插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 学习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八、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情感。具体生动的情境, 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

九、利用类比导入新课

通过类比, 重现“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联想, 就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十、通过典故、谚语、仿生学、广告词等知识导入新课

总之, 灵活多样的导课方法, 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我想,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 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使生物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

摘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学生爱问爱动, 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 每一节课如何开头才能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到最佳状态, 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言, 通过导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住。

小议物理新课的导入 第8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导入,兴趣

课堂教学是几个环节构成的, 其中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起始环节, 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灵活巧妙地导入新课,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启发思维, 使学生积极参与听、看、讲、动手、动脑等课堂活动, 师生双方共同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可以说, 设计好新课导入是上好一堂新课的第一步,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常言道, 万事开头难, 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一节课就要把学生带到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当然, 物理课的新课导入方法很多, 但无论怎样导入都应力求新颖、吸引人,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 举几个实际教学中引入新课的例子。

一、故事法

抓住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 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惊险、有趣故事以及物理和物理学史上的故事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 可以拓宽学生对物理和物理学史上的故事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 既可以拓宽学生对物理学的知识面, 激发兴趣, 还可以使学生知道物理知识来之不易, 感受到科学家们艰辛的努力, 大胆的质疑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在讲“浮力”时, 先将阿基米德巧断皇冠真伪的故事讲给同学们,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学习新内容。

在《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一节, 我先讲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国唐代有一座古庙里某和尚的房间有一个磬, 敲击可发出悦耳的声音, 但这个磬不敲也常自鸣作响。和尚找不出原因, 很害怕, 就把它锁在一间空房里, 但这个磬仍然不敲自响。和尚以为是闹鬼, 竟被吓得生了一场大病。他的朋友听说后前来看望, 一面陪伴病人, 一面仔细观察, 发现当寺院敲钟时磬才会响。同学们听完故事后, 会提出很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二、实验法

研究物理学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尤其是演示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时, 首先, 是对老师做的实验感兴趣, 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既贴近生活, 又让学生感到有趣。我经常因陋就简地自己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实验来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实验观察, 获得感性知识, 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奠定基础。有的小实验还能让学生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奇现象,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从得不学”的消极状态进入到“我要学”的积极态度。

在讲“大气压”时, 做杯吞蛋, 纸板托水, 大小试管套在一起在大试管中加水倒置等。在讲“浮力”时, 可以用乒乓球和一个去底的饮料瓶做浮沉条件的实验。讲力学时, 先用直尺做一个游戏;把直尺放到伸直的且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手食指上, 然后使两食指逐渐相互靠近, 并使直尺继续保持水平, 让同学们观察现象并动手操作, 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这些实验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趣味法

课堂上应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争取每一节课都有笑声, 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例如, 在讲利用比例法解决物理题时, 常用到繁分式化简, 有些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可给学生总结出规律“就近相乘做分母, 远相乘做分子”, 但有的同学记不住, 就这样总结为“远为客列为上宾, 请上坐, 近为主可席地而坐。”这样, 学生听起来风趣易懂, 很容易记住, 在笑声中就可掌握计算的规律。在讲“运动和静止”时, 学生们在理解参照物这个概念时有些困难, 引用歌曲《闪闪的红星》中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和《彩云追月》中的“彩云追月”, 这样学生会感到亲切, 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立即调动起来。

语言的风趣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四、史料法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物理学史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 也可激发一些后进生产生对物理的兴趣, 更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一种手段。

例如, 牛顿煮表、安培追马车、爱迪生孵蛋等, 这些史料学生听了会发笑, 然而笑声过后留给学生的是积极进取的信心。

五、计算法

数学是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工具, 物理学的发展和数学的发展密不可分。重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用数学来导入新课, 无疑是教学上极有说服力的一种好方法。用数学推导、计算出结果, 既能使学生获得新发现、新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法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数学运算不能复杂, 要简明扼要。

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中, 首先用学生学过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边长为L的正方体全部浸没在密度为р的液体中, 求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学生很快计算出F=рg13=рgv。根据计算结果, 通过分析, 让学生明确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重力的结论,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导入新课有很多形式, 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认真研究, 另辟新径可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上几种导入方法在教学中除可以独立使用外, 还可以综合使用。总地来说, 教师要根据课型、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设计运用导入法, 以达到引人入胜, 有的放矢, 激发思维, 培养能力, 并取得最佳教学状。

导入新课的几点技巧 第9篇

一. 利用歌曲导入新课

音乐不仅可以激发人的兴趣, 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因此语文课上, 适时恰当地利用它, 效果是非常好的。如讲《鸿门宴》时, 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霸王别姬》这首歌, 歌曲优美的旋律, 屠宏刚富有磁性的声音,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者歌曲的内容与项羽的《垓下歌》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 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切地感受项羽这个人物形象, 以至他们急切地想从《鸿门宴》中了解“来世也当称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利用歌曲来导入能使整个教学进行得活跃, 生动, 自然。

二. 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导入新课

语文课实际上就是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知识, 提高能力的一门课, 因此干巴巴的说教效果是不会好的, 适时地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 能变枯燥为生动, 变抽象为形象, 从听觉、视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 给语文课带来生机和活力。如讲作文“写出景物特征”时, 可以先给大家放一段“云台山风光”的录像, 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 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跃入学生的眼帘, 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而且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抒写大自然的兴趣。讲《荷塘月色》时, 可先利用图片和影像, 从不同侧面展示荷塘月色的美景, 如此再来学习课文, 就能更深地领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 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导入新课

名言警句的出示, 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讲《勾践灭吴》时, 我给大家出示两句话“有志着, 事竞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这两句分别写了哪两位人物吗?”有学生说:“项羽、勾践。”但也有部分同学不知道, 我紧接着说:“咱们经常用‘有志者, 事竞成, 苦心人天不负’来勉励自己, 其实越王勾践才是真正的有志者苦心人,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勾践, 看看勾践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 终于报仇雪耻, 吞并吴国的。”巧妙的导入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学习了本文。

四. 针对课文内容, 设计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对一些含义深刻或耐人寻味的文章, 导入时如能设计出合适的问题, 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问题的设置, 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寓意深刻, 讲这一课时, 可以从“病”字入手, 提出疑问:梅花是大家熟知的, 历代文人歌咏梅花的也很多, 然而什么是“病梅”呢?再比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一课, 可以从题目入手, 提出疑问:“忘却”与“纪念”分别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矛盾吗?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问题的提出, 难度适中, 方向明确, 势必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 抓住时机, 创设情境, 引学生入境

语文教学过程, 不但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认知的过程, 而且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 好的导语往往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 深深地受到感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名篇, 文章体现了作者伟大的爱国情感, 怎样让学生深入体会这种情感呢?上课时, 正值深秋季节, 教室里寒气袭人, 见此时机, 我说:“同学们, 你们冷吗?”“冷!”“那你们现在特别想什么?”有的说:“想得到温暖。”有的说:“想有一个小火炉, 然后坐在旁边看书……”我进一步追问:“你们知道大诗人杜甫在如此冷的天气中, 置身于一种怎样的环境中吗?而在那样的环境中, 他首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吗?”带着这样的疑问, 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时, 就切实感受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伟大爱国情感, 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以上几种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式, 当然导入的方式还很多, 如利用名人逸事来导入, 让学生来导入等等, 我们应灵活多变, 不拘一格。

新课的巧妙导入 第10篇

一、趣味性的导入调动参与的内趋

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数学中的趣味性。其实数学本身存在着许多趣味因素,只要善于挖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主动热情,越学越有兴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地学。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儿歌、小故事、数学游戏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寓学于乐,增强学习兴趣。

二、新颖性的导入营造活泼的氛围

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必然带来沉闷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变得没兴趣了,本来就没兴趣的学生长久下去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一些新颖奇特的问题,设计一些让学生有耳目一新感觉的练习,通过出示新颖的题材,让学生收到以新引思,以新促思的教学效果。

三、直观的导入提升参与的广度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教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任何一条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都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概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学。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新奇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演示的过程更感兴趣。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

四、挑战性导入强化参与的深度

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刻服困难而获得答案,才能得到满足,才会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儿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探索的愿望,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困惑、迟缓;遇到新奇现象时,他们会感到惊讶、不解;当问题获得解决后,他们会感到欣喜、轻松。好奇心往往是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出于对某种问题的好奇,发生疑问,希望找到答案,因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努力融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设计适当的“困难性”题目,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挑战自己的智力,让他们品尝攻克难题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

初中化学新课的导入艺术 第11篇

新课导入是没有什么固定模式的, 每个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新课的导入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无论化学课教师采用的是什么导入方式, 只要能够快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快速进入到理想境界中, 极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就是很成功的导入方法。下面, 我就从教十余年来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做一下总结。

一、趣味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精髓”与“灵魂”,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用一些化学方面的小魔术或是小实验导入新课。实验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课伊始, 教师首先演示几个趣味性较强的实验, 像用清水点燃蜡烛、用木剑定鬼等等, 给学生留有细心观察实验和思考的时间, 并激发他们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演示实验在化学课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一种形象真实的教学形式, 可直观展示化学知识, 同时又演示了示范操作。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在教授《燃烧和灭火》课时, 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魔术的心理, 给学生表演一个小魔术:将一块棉料质地小手帕浸入到酒精与水的溶液里, 然后轻轻挤压, 分别用镊子夹住小手帕的两个角, 在酒精灯上点燃, 待火焰减小时快速甩动小手帕。这时候, 火焰迅速熄灭。此时, 大家看到的依然是完整如初的小手帕。同学们看到老师表演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对这个现象很是好奇, 特别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此时, 老师可以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为什么手帕没有烧坏呢?”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燃烧是有条件的”, 为后面学习灭火的方法、着火点等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学习“着火点”时可以做同上魔术实验, 用化纤手帕代替纯棉质地手帕, 结果手帕燃烧, 学生议论纷纷, 认为魔术失灵。这时, 阐明“着火点”的概念以及燃烧的条件。通过一些趣味实验, 向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导入, 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 并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及观察的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通过讲化学故事导入新课法

学生都特别喜欢听故事, 故事对同学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 将所要讲的化学课内容和故事结合起来, 一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极大兴趣, 并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们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新课程的状态。在讲“二氧化碳”时, 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德国一个地方, 有个人牵着一条小狗。狗走了一会就晕倒了, 牵狗的人却安然无事。这个人弯腰去看自己的小狗时, 感觉呼吸特别困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感到特别奇怪, 想知道什么原因。接着, 就进行讲解, 让同学们认识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二氧化碳”……

三、趣味导入法

在化学新课导入中, 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有趣的问题、趣味性很强的小游戏。此方法寓教于乐, 能将同学们带进新知识的殿堂。它能最大限度地使化学课课堂活跃起来, 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 感悟抽象深奥的道理。比如, 在讲“空气”这节课时, 我给同学们出了一个小谜语:“看不见, 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动物植物离不了”。同学们很快地说出谜底是“空气”。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再次被调动起来, 教师就此导入新课。在这样兴奋愉悦的状态中进入新课, 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激趣导入新课法

(1) 形象激趣导入法。新课导入时,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借助音频、三维动画等, 使教学生动形象不再死板,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可以把一些深奥的化学概念制作成通俗易懂的课件, 供学生从电脑上观看。这样, 就可以将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 使学生更易领会, 同时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2) 激趣质疑导入法。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解决一个一个疑难问题的过程,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常常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求的欲望, 使学生进入一种非常想解决难题的状态。 (3) 激趣悬念导入法。导入新课时, 可以“巧设悬念”。看起来和本节课内容没有关系, 实际上联系很密切。某些有特色的问题, 不仅可以很快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 还能让他们的情绪迅速高涨, 进而进入渴望求知的状态, 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这节课的一开始, 我讲了下面的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 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 而狗走进洞里则一命呜呼。因此, 当地居民就称之为“屠狗洞”, 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叫做“屠狗”的妖怪。以此作为悬念, 使学生一开始就兴趣盎然, 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五、“创设情景”导入法

新课的导入, 要讲求艺术。所谓“艺术”, 人们通常给定义为音乐、绘画、舞蹈、表演等形式。实际上, 艺术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同的话,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含义, 那么相同的课, 相同的导入, 可能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情景的创设, 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授新课的时候, 以创设情景的方式导入, 对培养学生的意识、思维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老师对一些抽象概念的导入, 可以利用创设情景的方法, 使学生达到对概念理解更透彻的目的。例如在讲“分子”概念的时候, 如果教师直接提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那么学生就会有难以理解的感觉。

总而言之, 注重教学导入的艺术性,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 采用符合学生实际, 又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教学导入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达到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生态交通规划下一篇:中美贸易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