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财政政策

2024-06-16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精选12篇)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 第1篇

近年来,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 如何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众所周知, 货币政策主要是短期经济调整工具, 而财政政策主要是长期经济调整工具, 现有研究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文献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增长,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基于此, 我们依据《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2006) 将我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东北经济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 ;北部沿海经济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东部沿海经济区 (上海、江苏、浙江) ;南部沿海经济区 (福建、广东、海南) ;黄河中游经济区 (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 ;长江中游经济区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大西南经济区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 ;大西北经济区 (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在此划分基础上, 应用ECM模型探讨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

二、误差修正模型介绍

误差修正模型 (ECM) 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有单一方程和多方程两种形式, 在本文中, 我们采用单一方程误差修正模型, 因此, 只介绍单一方程误差修正模型。设y1, xt~Ⅰ (1) , 并存在协整关系, 则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其中ecmt=yt-k0-k1x1表示非均衡误差, yt=k0+k1x1表示和x1的长期均衡关系, k0和k1称为长期均衡系数, β1ecmt-1为误差修正项, β1表示误差修正项对Δyt的修正速度, 因此, β1又称为短期调整系数, β0体现x1变化对yt的影响, ut是误差项。综上, 误差修正模型表示yt的变化取决于短期的变化和长期均衡力量的影响。

三、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

(一) 变量、样本与数据

采用各经济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生产总值作为实证变量, 样本数据来源于1990~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样本数据采用

CPI指数进行平减后取对数;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得出, 各地区产出、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都是一阶单整的;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 各经济区产出、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 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 各经济区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对产出均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

(二) 误差修正模型构建

我们主要关心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对产出的影响, 因此, 建立各经济区产出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 并将各经济区误差修正模型的长期均衡系数和短期调整系数总结在表1中。

(三) 实证结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各经济区产出与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财政支出乘数较大, 财政支出每增加1%, 产出增加达85%左右, 其次是长江中游地区, 财政支出乘数达45%, 财政支出乘数最小的是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 只有17%和3%;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依赖性最强, 财政收入每增加1%, 产出增加79%, 其次是南部沿海、东北、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和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财政收入效应均为负, 长期均衡系数分别为-0.63和-0.07, 说明南部沿海地区财政收入已大大超过最优数量, 应该减少财政收入, 北部沿海地区财政收入业已达最优值, 不需要继续增加。由表1还可以看出, 各经济区产出波动的调整系数不尽相同, 东部沿海地区产出波动调整速度最快, 其次是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 调整速度最慢的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和大西北, 体现了东部地区经济系统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四、实证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八个经济区财政政策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各经济区财政支出对产出具有促进作用, 其中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财政支出作用最大, 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支出作用最小;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财政收入对产出具有负向作用, 其余地区财政收入对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东北等地区经济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强, 大西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及大西南地区经济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本文得到的启示是:为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 应继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但各经济区财政支出规模应参考财政支出乘数制定, 北部沿海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应通过降低税率、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减少财政收入;政府应减少对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经济波动的干预, 当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经济出现波动时, 应加大政府宏观调控, 当其经济稳定时, 应通过简政放权、引入外资等方式培养市场机制, 逐步提高其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

摘要: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八个经济区财政政策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各经济区财政政策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财政支出乘数最大, 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支出乘数最小;黄河中游地区财政收入正效应最大, 南部沿海地区财政收入负效应最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自我修复能力最强, 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北及大西南地区经济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制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经济增长,ECM

参考文献

[1]郭庆旺, 贾俊雪.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J].中国国软科学, 2005 (7) .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EViews应用及实例)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庄子银, 邹薇.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 2003 (7) .

经济危机中财政政策 第2篇

崔敏敏认为,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的立足点应从扩大内需和投资这两个方面着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避免我国经济因金融危机造成的衰退,同时,实施收入分配体制、财政预算体制和税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张少杰认为,财政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消费、投资、进出口、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社会保障等的特点进行,或单独采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或进行这些政策手段的某种组合。正彦认为,在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的情况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者的功能与协调机制考察主要基于: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是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表现为有效协调;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达到收入效应、支出效应、扩张效应;再次,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新的政策搭配同样要防止总体经济的大起大落、新的政策搭配应该为宏观调控市场化服务、新的政策搭配是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的问题。崔惠民提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的发挥还要注重相关制度建设,如首先应理顺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关系,从制度上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内在传导机制的通畅,然后在目标导向下优化选择二者的组合效应方式,既要注意防止总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又要保证调控的动态性与市场化取向,只有发挥优化组合拳效应才能顺利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调整困境,实现保增长目标。

四、如何在积极财政政策下,保证财政收支的稳定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而财政来源又会减少,如何才能降低了我国财政的压力,而又使得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实施,马洪范认为,首先要保吃饭与稳定,其次才是建设与发展。要点在于:一是中央发行建设性国债的期限要在十年之上,而且要避开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所发国债的偿债高峰;二是谨慎对待地方政府发债问题,绝对不能一哄而上;三是大力挖掘潜在财源,壮大财政基础;四是将现有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务求取得实效;五是千方百计地撬动社会资本,“众人拾柴火焰高”;六是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与制度,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万庄等强调解决这一问题,应重点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第一,要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进一步投入财政可用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持和农业产业化有关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适当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直补力度。第二,财政要把优化结构的支出重点放在贯彻国家区域战略方面,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事项的落实。第三,在民众所关心的一系列基本民生方面,财政要通过支出安排加以落实,进而增强民众的信心和满意度。第四,财政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白明认为保证财政收支的稳定增长要做到三个适度:一是财政支出的适度增长。增加公共投入必须确保相关项目能够带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二是税收的适度增长。减税与不减税,不应当是非此即彼的“质”的选择,而应当是兼而有之的“度”的选择。三是适度的财政赤字。积极的财政政策离不开适度的财政赤字作为辅助手段。

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3篇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异;财政政策;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建议

经济发展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相应地,财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地区经济实力的反映,而财政收入是财政能力的体现,既有收入作用,也有调节作用。因此,中央政府应发挥财政政策力量,积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一、社会经济的新格局

中西部和东部的地区差异导致收支水平严重倾斜,进而影响了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导致落后地区经济实力下降,产业无法转移,加上落后地区无法追逐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失调。调查显示,我国地区差异还会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市场经济会加快地区经济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地区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几年我国始终坚持西部开发,试图振兴东北工业基地,进而发展中东部地区发展,形成全国视野下的新格局,借助东部的经济补偿西部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新社会经济的新格局。实际上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地区之间的差异缩短,将地区差异控制在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范围,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只有差异缩短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因此,政府对地区差异化的干预是势在必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下,地方政府只负责本区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只能依靠中央政府进行控制,从财政的角度出发,就是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给落后地区财务支持,减少落后地区经济负担,进而储备实力积累自身经济实力。

二、集中财权政策

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上世纪我国政府下发的偏重政策导致的,上世纪政府对东部地区优惠政策和支持政策,是造成东西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直到近10年来,中央政府才开始重视地区差异化,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但是因为财政的分散性,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非常困难。虽然中央政府征收的税费较多,但大部分都返还给当地。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要提高政府自身财政涉取能力,与此同时,增加管理税收的力度,集中财权,尤其是提高涉取发达地区资金能力。采取资源共享制度,将富裕地区财政共享到落后地区,缓解落后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实施转移支付政策

中央政府是监管整个国家的一股力量,无论地区发展是否富裕,中央政府都应给予群众相同的公共服务标准,这也是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一旦出现投资项目选择矛盾,中央政府应及时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改革税收政策,根据税收地区经济情况制定税收标准。

实施专项拨款政策,这是一种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一种费用补偿,也就是地方政府受到政策影响出现严重经济损失,中央政府可进行专项拨款,通过公平、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给予落后地区支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无法使全国各地得到统一,但是应尽量协调,并制定最低标准准则。

四、财政支持技术人才培养

技术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首先要从当地人才培养入手,紧抓教育,地方政府应重视对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型人才,政府应在财政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下拨经费到落后地区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创建技术型培训基地,及时更换现金设备,为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后备支持。财政政策应与教育政策结合,减少落后地区教育成本,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完善地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在技术的推动下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五、科学投放资金

最后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要做到用到实处,合理下发资金。我国在资金投放上重视对发达地区的投放,导致东西地区经济差异越演越烈。所以,我国资金投放必须改变方向,虽然发达地区的资金投放回收率较低,但是从国家整体经济的角度看,这只是一时的利益,需要从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落后地区的资金投放量。因此,资金投放应以教育和设施为基础,提高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而吸引富裕地区投资者到落后地区投资,久而久之便会降低两地差异,实现良性发展的蓝图。我国财政政策应建立细致的制度,防止资金被贪污或挪至他用,严厉处罚贪污资金者。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明显,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推进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财政政策是最直接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加快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乜堪雄.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助推机理和困境突破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何丽娜.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张晓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甘肃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5]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6]张秀莲.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7]王伟兵.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8]赵艾凤.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9]温天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对教育公共服务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邵康林.财政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 第4篇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西部大开发以前,国家投资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人才也随之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不够雄厚,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全国平均高3.5个百分点。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优秀人才紧缺,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20.4%,且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13.6%,两院院士仅占8.3%;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15.4%和8.8%,只有东部地区所占比例的一半多一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物质资本投入方面,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 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5 000多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另一方面,国家重视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采取对口支援等形式积极引导东部地区人才到西部创业。国家向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郭庆旺,2005)。

二、文献综述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内学者对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利用1991-2003年各省区的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中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李建华(2001)认为西部的财政投资政策应遵循市场导向、对内对外同时开放、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重、政策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等原则,并提出要提高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的比重,对西部地区企业实行适度的投资补贴,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钟雅苏(2002)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直接投资的现状,比较了西部吸引直接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吸引直接投资的具体对策。在西部大开发投资方向上,中国社科院课题组(2001)认为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应重点投向全国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适当减少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间接投资的比重,采取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地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在资金来源方面,江世银(2006)认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已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虽已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但仍然不明显,转移支付没有起到明显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作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政策效应,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中央政府应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方面,蔡昉、都阳和陈凡(2000)在对中国592个国家贫困县1990-1997年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经济增长的有条件趋同在贫困地区是存在的,在促成趋同的条件中人力资本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西部开发应该吸取过去类似政府区域开发实践的教训,不应以产业投资为开发重点,而应注重以提高和改善人力资本为目的的投资。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工程中,知识资源已成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人才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载体,只有以人为本,紧紧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加大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孙威和苗长虹(2002)从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状况,提出了加强教育、促进人才流动等人力资本积累手段。在研究方法上,Kiel(1995)基于panel data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焚化炉的建造对周围房价的影响,Cornwell和Trumbull(1993)基于panel data,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州立法对犯罪率的不同影响。这些研究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本文拟从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两个角度,借鉴Kiel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政策进行评估。

三、模型设定

(一)模型设定的理论依据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模型、劳动分工演进的增长模型和制度变迁的增长模型等四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Lucas(1994)吸收了人力资本的思想,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只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其模型如下:

该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时间。

依据Lucas模型,借鉴Kiel(1995)的模型设定方法,本文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gdp代表经济增长速度,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主要包括:劳动(l)、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对外开放程度(o)、市场化程度(m)、政府支出(ge)、消费(cn)、出口(ep)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y2在2000年以前取0,2000年以后取1。

(二)变量选取

物质资本指经济系统运行中所使用的资本量,可用资本存量代表资本的投入。本文用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代表省区物质资本的投入(lslam,1995;王成岐,2002)。

人力资本指劳动者所受教育的水平,可用年度教育投资额表示,也可用一个省高校在校生人数与总人口的比值表示(沈坤荣和马俊,2002)。

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体现了其参与国内、国际分工协作的能力,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指标可用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表示。

市场化程度是反映制度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场化程度难以准确度量,可以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表示。

政府支出是地方政府影响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选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

劳动力投入既可使用劳动者人数,也可使用劳动工资总额,由于现阶段,中国工资总额不能切实反映劳动投入的真实水平,本文选用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的度量。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9)。采用1997—2008年西部12个省份、东部11个省份共23个截面,共299个观测值。

四、模型估计

(一)物质资本投资政策效果分析

本文采用STAT13.0对数据进行估计,结果见表1。表1第一列的常数项代表2000年以前西部地区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约为8.8%;y2的系数表明,2000以后东西部增长速度比2000年以前平均快5.8%;k的系数度量着与西部大开发投资政策出现无关的区位效应,即使在2000年以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比西部地区平均快0.2%,y2k的系数度量着西部大开发投资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个回归中此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表明虽然2000年以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是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政策并没有真正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

表1第二列的回归结果和第一列基本类似,投资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回归结果表明y2和物质资本投资滞后一期的系数为负值且不显著,这表明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政策并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在第四列,加入市场化程度(m)这个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该因素的系数为正值且高度显著,m变量的加入使模型的R2由0.24提高到0.28。第五列又引进了从业人员(l)、对外开放度(o)、政府支出水平(ge)、消费(cn)、出口(ep)和经济结构调整(st)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引进这些因素虽然使模型的R2由0.24提高到0.322,但是这些变量均不显著。

(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效果分析

表1第三列的常数项代表2000年以前西部地区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常数项估计值不显著。y2的系数表明,2000年以后东西部增长速度比2000年以前平均快3.7%;k的系数度量着与西部大开发投资政策出现无关的区位效应,h的系数为正值,表明即使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前东部地区就比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要快,虽然系数为正但不显著,y2与h交互项的系数虽然为正值但也不显著,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并没有起到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

在第五列,我们引入从业人员(l)、对外开放度(o)、政府支出水平(ge)、消费(cn)、出口(ep)和经济结构调整(st)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引进这些因素虽然使模型的R2由0.3提高到0.354,但是这些变量均不显著。

五、结论

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东西部23个省区的panel data,借鉴kiel(1995)估计panel data的方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回归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物质资本投入虽然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该政策并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西部大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并没有显示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一结果也符合现实,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巨大差异,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与东部相比有着巨大差距,市场化程度越发达,要素流动越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甚微。因此,加快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向西部流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优先和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变量指标的选取上,本文用各省在校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人力资本投资,但有的学者用教育资本的投入量占GDP的比重来表示,这一指标的选取可能有争议。此外,在第三列的回归中许多系数不显著,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摘要:基于中国省区水平上的面板数据,借鉴Kiel处理面板数据的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物质资本投入虽然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该政策并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落后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并没有显示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经济繁荣与经济政策 第5篇

经济政策能否同科技进步一样,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作为一个参数?如果可以,这个参数能有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说,经济政策能够“制造”出多少或多长时间的经济繁荣?詹姆斯・托宾所著《通向繁荣的政策―――凯恩斯主义论文集》中文版,包含了托宾先生里撰写的43篇以政策为导向的论文,体现了他的经济理论思想和政策主张,值得一读,它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宏观经济政策常常是大众传播媒介议论的中心。首先,所谓“宏观”,其实可能“微”到每个人,比如,收入政策,财政政策都可能导致“我的钱有多少要以税收的形式回归政府”;其次,制订政策者往往是权力者,而“权力总是吸引着忠告和批评”,这也恰恰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魅力。凯恩斯主义宏观政策常常引起热烈的争议,不仅因为经济复苏带给它的荣誉,也因为繁荣后的萧条带来的困惑。但是,无论如何,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是值得研究的。

关于凯恩斯宏观政策的基本原则,托宾先生概括为:第一原则就是明确地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去实现实际经济目标,特别是充分就业和国民总产出的实际增长;第二个原则,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是能动的,它能够对实际观察到的经济状况以及不同政策选择下发展道路的设计作出灵活的反应;第三个原则,凯恩斯主义希望确定协调一致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第四,凯恩斯主义者并没有乐观地认为,需求管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市场,就足以实现名义和实际的双重目标,即同时获得充分就业和价格或通货膨胀的稳定。托宾先生希望并预期,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会出现新的理智的综合,以取代引起不和的争论和混乱的辩驳。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将在争论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经济政策在时间选择上是有“幸运”因素的。某种经济政策是否会对经济运行发生效果,时间或曰“机遇”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某种经济政策会成为“幸运儿”,严格地讲,应该是一组政策选择。政策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国际经济环境,主要经济强国的政策制约,经济波动周期,经济政策本身的时效和惯性,乃至选择或者挑选一种政策组合的能力,等等。而这些,往往会凝集在某一个时点上,这就是政策的时间选择。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确“制造”过繁荣,而幸运的是,它的时间选择。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我胡乱设想,在经济政策系列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国民经济是心脏,那么,财政―货币政策就是动脉,是两条并列的动脉。托宾先生发问:是否有可能依靠不同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来维持总需求呢?财政刺激是否更确实属于货币刺激的一个有效替代品?他认为,在保持需求刺激或约束的总剂量不变的同时,用货币政策取代财政政策,或者反之,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改变政策组合,是一件微妙的和不确定的事情。我想,这也是无论你如何计算或精心选择一种政策组合,它总会有遗憾的原因。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 第6篇

1. 2008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复2万亿铁路投资计划。

2. 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時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3.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4. (1) 从2008年9月19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2) 10月8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3) 从11月起,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的减免相关税收。(4) 8月1日起提高出口退税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6)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

【命题趋势】

用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也是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2009年江苏、广东高考政治考试说明,2009年山东、浙江、安徽等新课标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以及考点变化情况的分析,就可以看出2009年高考政治必然以此热点问题为背景命题。

对此热点问题的考查可能采取以下五种方式:

(一) 直接考查考生对与此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的识记。只有2009年江苏、广东、上海高考政治单科卷会采用此种方式。

例1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决定实施 的货币政策。

A. 稳健B. 适度从紧

C. 积极D. 适度宽松

【参考答案】 D

(二) 直接运用财政、税收方面的知识分析说明该社会热点,如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的种类、我国财政的作用、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等知识。2009年的高考政治单科卷、文科综合卷都可能采用此种方式。

例21978年我国的财政收入是一千亿元人民币,2008年我国的财政收入预计是六万亿元人民币。三十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了53倍。这说明()

A. 我国的税收减少

B. 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减少

C.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 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 D

(三) 运用《经济生活》中与此热点相关的重要知识综合分析,除运用财政、税收方面的知识外,还会涉及今年考试说明能力要求提高的考点,如: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以及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等重要知识综合分析。2009年的高考政治单科卷、文科综合卷都可能采用此种方式。

例32008 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复2万亿铁路投资计划。2009年铁路将安排工程6000亿元,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国家通过加大上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

A. 完成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任务

B.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人数

C. 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提升

D. 防范和消除金融危机

【参考答案】 B

(四) 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中与此热点相关的重要知识综合分析,除《经济生活》知识外,还会涉及《政治生活》中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等等重要知识;还会涉及《生活与哲学》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等重要知识。2009年的高考政治单科卷、文科综合卷都可能采用此种方式。

例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这是政府在积极履行()

A.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参考答案】 B

(五) 综合运用与此热点相关的政治、历史知识跨学科分析,涉及的历史知识主要是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措施和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主要内容等。

例5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经济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

(1) 罗斯福在国家干预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在当时分别有何积极意义?

(2) 从胡佛到罗斯福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我国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启示?

(3) 罗斯福新政与我国目前的某些政策有相似之处,如增加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但本质是不同的。请用政治学和哲学的有关知识对其本质不同作说明。

【参考答案】

(1)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帮助银行恢复信用,以便发挥金融系统的经济作用;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政策,压缩农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 要坚持以市场作为配置经济资源的基础。市场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适度运用行政手段。

(3) ①国家具有经济建设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罗斯福的政策和我国的某些政策有相同之处,但反映的阶级本质是不同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重要知识链接】

1.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①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 财政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国家财政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建立社会保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作用。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

4.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5. 财政支出的用途。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 积极财政政策。经济平衡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当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增发国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7. 我国当前的一系列减税政策,可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相对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能力训练】

1. 2008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在出口和投资增速都放慢的情况下,消费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表明()

A. 我国经济增长正由依靠外需向拉动内需转变

B.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的原则

C. 消费决定并调节着生产的发展

D. 扩大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_________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

A. 增值税转型

B. 出口退税

C. 成品油税费

D. 证券交易印花税

3. 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中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这种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 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D.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4. 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5月20日起在3个月内,为汶川大地震灾区孤儿、孤老、孤残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这属于 ()

A. 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

B.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C.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D. 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

5. 下列不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A. 增加财政支出加强对铁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B. 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C. 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

D. 通过增发较大规模国债等增加财政支出

6. 下面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看法正确的是()

A.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无法配合起作用

B.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具有迅速有力的特点

C.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而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D. 货币政策属于财政政策

7. 当前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需要()

①扩大出口,加强社会保障②减少税收③提高百姓收入④扩大投资规模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8. 为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可以选择的税收措施是 ()

A.提高住房贷款利率

B.提高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

C.提高住房交易的营业税

D.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9. 国务院决定征收燃油消费税,这会()

①促使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②增加消费者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③促使人们转变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④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10. 在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有利于()

A.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消除社会成员收入差距

B. 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C. 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

D. 维护劳动者利益,实现收入平均分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大萧条”、“大恐慌”载入史册,影响深远,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下列11~13题:

11. 下列有关这有关这场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美国之外的德国首先受到危机感染

B. 各国为了拓展市场纷纷降低了关税

C. 罗斯福“以工代赈”政策刺激了国内需求

D. 危机表明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12.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体系D.斯大林模式

13. 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 推行国有化政策

14. 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探究中,他们了解到下面一则信息: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不利影响,2008年10月,中央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个两年内投资四万亿元的扩大内需的十条重大措施规划;采取了一系列减税措施,如从2008年10月8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1月1日起提高出口退税率;从11月起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的减免相关税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税让利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我国推进各种减税的哲学依据,并说明减税的作用。

(2) 财政为什么能担当“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责任?

(3) 有人认为:只要减税就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此作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1. A 2. C3. A4. A5. C6. B7. C8. D9. B10. C11. B12. B13. D

14. (1) ①推进各种减税是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用对立统一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坚持了实践决定认识。②税收是国家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减税有利于扭转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减税可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相对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2) 财政政策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政府可以采取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人民生活支出等途径,刺激总需求,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3) ①现阶段,国家运用财政、税收、货币等政策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②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在运用减税等经济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手段,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开放经济与环境财政政策 第7篇

一、开放经济条件对中国资源环境的影响

Grossman和Krueger (1995) 提出, 首先, 工业规模的扩大在工业结构和技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会带来更多的能源耗费与环境污染;其次, 工业结构对能源与环境也有明显影响, 轻工业行业多为工业废水污染密集型行业, 而重工业行业多为工业废气污染密集型行业。人们通常认为的重工业比轻工业污染更多, 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再次, 工业生产率的提升, 在规模和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将有利于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总量减少。因此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从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影响分析, 从而分析其对资源与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

(一) 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规模效应。

周力 (2008) 利用计量方法对净出口额与相关污染指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认为开放经济对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 在技术未能明显突破、能源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 开放经济与能源和环境的总量关系必然是矛盾的。

1、进出口贸易顺差造成资源环境恶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为年均9.81%, 高速的增长必然对资源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加入WTO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加速, 其中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很快, 资源环境代价急剧上升。如 (表1.) 所示, 从2003年之后中国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2007年, 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2600多亿美元,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近20%。快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大量的贸易顺差使我国资源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排放正向增长。

注: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 (2009) 》,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尤其是“十五”期间, 中国净出口增长快速, 到2005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24.1%的高位, 说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高。同时这个时期的单位GDP能耗年均提高1.8%, SO2排放量年均增长1.4% (见表2) 。可以发现这其中对外贸易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从 (表1.和表2.) 的数据也不难看出, 在“十一五”时期随着对外依存度的平缓下降, 尤其是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综合环境治理政策的影响, 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 “十一五”主要资源、环境年均增长指标开始下降, 明显好于“十五”时期。

资料来源:节选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中国:走向2015》,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

2、FDI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与出口贸易相比,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更为显著。入世之后我国FDI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势的推动作用, 带动了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同时单纯从数据分析也不难发现外资增长与我国相关的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呈正向关系,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总体看来, 开放经济 (特别是FDI) 的规模效应, 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着负面作用。

(二) 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的结构效应。

1、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剧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的增长尤为迅速, 加工贸易的比重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尤其自2004年以来, 工业产品在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中占有很大份额。2002年中国的钢铁进口超过出口450%;而2006年出口超过进口230%, 这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而且也使之成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当年, 中国钢铁工业所消费的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为18%, 而中国家庭部门所消费的能源只占10%。中国重工业消费的能源在国家的能源需求中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54%。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煤炭的碳排放及污染超过其他多数能源 (见表4) 。

资料来源:转引于《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10~2011)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 目前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 生产和出口了大量的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 重化工产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国内环境污染。

2、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加重了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20多年中,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以环境、资源、能源以及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 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导致发达国家将主要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了中国。2009年我国外资投入行业中制造业为第一位, 占全部外资总额的51.95% (见表5) , 工业行业较其他行业而言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三) 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的技术效应。

在我国轻工业部门, 内、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接近, 甚至许多外资的生产效率低于内资企业;在重工业部门, 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显著高于内资企业;综合看来, 国内竞争同时伴随着对国际市场的逐步融入, 更低的贸易壁垒不仅使国有企业感受到节能型外国公司所造成的压力, 而且也使得它们能够获得竞争对手所享用的节能技术, 显著提高中国存量资本的效率。开放条件下外商投资企业、国际贸易也显著提高了国内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 替代了原有的较低的技术。开放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单位能耗, 使我国的工业能耗迅速下降。截至2000年, 中国的经济活动中的每个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比1978年减少了66%。这意味着中国2001年在全球能源需求中只占据了10%, 如果按照它在1978年时的表现, 它本应占据25%。

一般而言, 污染排放总量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排污强度 (单位污染品产出排污量) 三要素共同决定。开放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必然会扩大现有经济规模, 同时由我国开放经济区位影响因素带来我国国际贸易与FD以加工制造业所占比重更高, 这两方面的因素会造成污染排放量上升, 而技术进步等因素又会降低排污强度。综上所述, 虽然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也会通过技术溢出等传导机制对我国能源与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是, 基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主导作用, 开放型经济对能源与环境的最终影响仍是消极的。

二、开放经济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重工业发展, 是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2005年工业部门能源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63.8%, 而当年工业GDP只占比为47.8%, 不难发现中国工业部门的单位能耗显然高于其他经济部门 (见表6和表7) 。尽管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工业的单位能耗日益下降, 重工业的过快发展仍然导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增速过快。

来源:国际能源机构, 《世界能源统计与预测2007》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and Balance 2007) 。

注:工业包括制造业与建筑业。来源:转引自《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年

目前中国重工业过度投资受到产品出口贸易的刺激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 但是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的能源密集型工业享受着较低的运营成本。地方政府不仅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低廉的土地, 而且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背景下, 在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时还经常与政策相背离, 再有中国目前的环境税费过低, 也无法反映其真实的成本。中国的能源价格在历史上也从未反映出环境成本。此外在建设时间缩短的同时, 劳动力成本也低于发达国家。对于资金成本巨大的能源密集型部门来说这些优势形成了中国重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自1998年以来中国大多数高能耗工业以税前收益计算的利润已经从不到1%复苏至4%~7%。2007年, 金属、玻璃、化工以及水泥等工业的利润超过了纺织、服装、家具以及电子的利润。特别是铝业在赢利能力上有了极大的增长, 其税前利润在过去几年间从5%增长至14% (具体数据见表8) 。

注:税前利润由总销售收入减去税前收益计算而来。利润率用税前利润除以全部销售收入算出。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高利润阻碍了合理的资源配置, 使资本流向集中于这些行业。钢铁企业的数量在2002~2006年间就翻了一番, 其他能源密集型工业的情况也与此类似。重工业行业过于分散也不利于行业总体能耗效率的提高。

三、基于以上分析, 我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环境财政政策的完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 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3.理顺资源能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具体政策包括:

(一) 构搭建环境保护财政制度体系框架

1、构建资源环境产品定价制度, 将资源环境产品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体现在现行价格体系中。

2、构建绿色财政收入制度, 包括建立环境税、资源税与消费税等税制绿化改革等。

3、构建环保财政支出制度, 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尽快实行政府绿色采购以及环境转移支付等。

(二) 建立资源环境产品定价制度

以完善水、石油、电力、天然气、煤炭、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为重点, 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煤炭成本构成机制;积极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对水、电等能源类消费品的使用采取价格累进制。在资源性产品的定价中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环境成本、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充分发挥价格在配置资源性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完善包括排污费在内的相关环境收费制度。

(三) 建立绿色财政收入制度

1、绿化现行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税种

逐步优化调整生产型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 改变税收和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扩大再生产的局面。倡导适度消费, 继续扩大对奢侈品、一次性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商品范围, 加强对一次性餐盒、大排放量汽车、汽油等消费的调节力度。逐步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对象。

2、尽快开征独立的生态环境税

加快制定和实施独立型环境税制度, 根据污染物排放和产品的污染性分别设立二氧化硫税和废水排放税等税目, 以调控生产者的污染排放行为, 并作为政府间税权划分方面的改革试点。

3、全面实施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制度。严格完善收费制度, 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 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改革, 通过使用者付费吸纳社会资金, 充分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与环境成本。

4、加大政策性金融融资支持力度

利用政策性银行, 来强化对绿色经济的资金支持。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 弥补资源环境治理的基础项目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此外通过国家财政担保, 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投资于一些周期长、规模大的环保型产业。并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为环境保护产业提供具有稳定性并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

(四) 建立环保财政支出制度

1、优化财政投资结构。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 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

2、尽快实行政府绿色采购, 引导绿色消费, 激励绿色产业的发展。

3、财政转移支付应加大环境保护的权重, 制定积极的国家环保公共投资政策, 将环境服务均等化作为公共财政保障重点。在此基础上, 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 确保环保科目支出额的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并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 Krueger 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7)

[2]Karen Fisher-Vanden;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in China, Energy Economics, 6th2006

[3]曹洪洋译《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4]周力, 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南京农业大学, [D]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赵细康《产业保护与国际产业国际竞争力》.[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10~2011)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

[7]闫坤、鄢晓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 第8篇

一、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史

经济开发区作为一种国有经济发展形势,是指一个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随着国有经济的发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从而促进了很多地区经济开发区的崛起,经济开发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它是实行特殊财政管理和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行政管理方式。近几年,中国各地级市都陆续创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成为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我国各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是从政策扶持起步,通过各种基础建设,迈向全面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各地区跟随中国改革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有精密关联,也体现了我国各地区参与中国经济发展全球化政策。

二、经济开发区财政扶持政策的表现形式

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为三类:

(一)土地优惠租卖

随着很对地方进行经济开放,土地优惠租买,不在用高价让商家无法购买,而是用低价进行租赁给引进商家,让他们看到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潜力,及优惠多的善后服务。

(二)税收返还

经济开发区,实行了很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奖励,或者是鼓励新产业技术开发等财政支出名义以奖励形式返回相关企业。

(三)积极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很多地区开发区经济发展是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各类科技型企业,像新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可以按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少15%,并由开发区财政给予每家企业18万元的一次性专项补助。并在省会相关专业企业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由开发区财政给予每家8万元的一次性专项补助。

三、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一)相关考核机制鼓励

相关专业机构在考核开发区企业技术产品的好坏时,往往注重经济指标,而招商引资成本如何,引进外企多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招商引资也是快速拉升经济指标的捷径,因此一些经济开发区为了出成绩,会出台奖励返税。并发展当地经济效益。

(二)各地方政府间竞争

为吸引更多的投资,地方政府之间出台招商力度,竞相制定更为优惠的措施进行财政扶持政策。尽管国家对土地租卖和税返税等政策不断规范性,但是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出台的扶持不一样。因此会出现各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并促进各地方开发区经济发展。

(三)决策机制完善

在目前的体制下,各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都采用一事多议的方式,决策权主要集中在多数领导手上,程序规范性,让每一位地区政府领导参与经济开发区发展政策中,对引进的企业的进行财政扶持程序。企业新产品技术的奖励制度,成为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决策机制。

四、政策建议

第一,通过研究分析目前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政策财政扶持的基本情况。要分析适合每个企业所需要的政策扶持项目,只有摸清每家企业的需求才能制定出适合该企业的财政扶持项目。当地财政审计中要注重从体制机制角度分析目前招商引资财政扶持中问题,并关注当地方政府财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财政扶持政策之间内在联系。同时基于地方实际形成客观公正的财政支出评价,注重从既有利于地方发展又不违背国家各项政策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招商引资财产引进效果、地方经济实际需求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当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的财政扶持,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财务管理评价。

第二,各地方经济开发区要通过分析当地政府对竞争性领域财政扶持的必要性,并推动当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引入更多中小企业的到当地发展。并以市场需求决定土地资源配置,以市场需求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推进建立规范的土地出让程序,推进规范土地出让价格决策机制,推进全国土地出让方式与程序的统一。此外,对各地方经济开发区企业有不仅有财政扶持,还有一些人事方面的扶持,对企业招工方面也给以一定扶持,让财政与人事双重配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推动当地经济开发区财政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加速发展,财政扶持的成功离不开政府领导和中小企业的努力的成果,他是给我们提供了政府与中小企业的财政交流的平台,是一种具有加速的经济发展组织形态。为了我们经济开发区的美好的未来,我们政府所有领导协助中小企业努力完成。当然,中小企业引进能会造成开发区经济财政紧凑,但是长远计划是整体财政快速发展。经济开发区是社会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但财政扶持政策是新时代的新方式,也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又一次大爆发。

参考文献

[1]乔荣锋.农地城市流转的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2]汪军,赵民,李新阳.我国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制定的思路探讨[J].城市规划,2012(04)

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 第9篇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的人口中由于其中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而出现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社会现象。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自然现象。具体来讲,人口老龄化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分别是在总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口数量相对来讲越来越多的动态过程,以及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老年状态的过程。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口转变的必然方向。就我国而言,由于国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人口基数比较大等原因,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于财政支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财政机制也不能够为老龄化社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都难以及时跟进,正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跟公共财政支出之间的不对称性才使得政府部门在完善老龄化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政策困惑。税收体制的不健全以及较高的纳税负担,都会对政策制定者产生影响,既要积极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同时还需要切实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收支、公共财政支出、政府预算合理性难题,这些方面都是政府管理者在制定老龄化政策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带来的影响分析

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比较快的国家,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这使得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凸显,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正是基于此,也对我国的公共财政政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讲,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财政政策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的税式支出增加、税收计数减少,不利于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并对社会投资总量产生负面影响,这对于财政收入增长具有不利影响。在总体税负水平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国民收入的降低必然会使得我国的税收基数变小,并进一步导致财政收入规模总体变小。与此同时,国家在老龄化产业税收优惠上的政策也必然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降低。从上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导致我国的财政收入减少,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变重

这主要是由于养老等老龄化事业会导致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上升,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具体来讲,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加大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导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在比重上越来越低,这不仅不利于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因为人口老龄化要求公共财政加大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另一方面在财政支出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医疗、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公共财政支出会加大财政压力,由此会导致老龄化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三)在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环境下,人口老龄化会逐步导致我国财政收支失衡,并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风险

就我国而言,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导致相关老龄化事业对公共财政的资金需求增加,同时也会导致税收和财政收入减少。在这样一种供需矛盾下,人口老龄化必然会进一步加大这种财政收支失衡现象,并出现财政赤字。尽管一些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收支失衡时采取了发行政府债券的方法来化解,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国债的发行量自身也有着一定的限度,过度发行债券必然会加大政府财政的脆弱性,不利于国家财政政策持续性和合理性,并会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支付风险。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应对措施分析

围绕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经济问题,国家政策制定者在应当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推动经济增长,合理制定财政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收支不均衡,切实解决社会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财政高支出、高需求问题,避免因为人口老龄化出现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财政风险过大以及财政过度依赖债务的问题,合理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讲,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合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财政问题:

(一)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依靠政策的多样性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围绕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应当重点将财政政策的管理目标落脚在提升单位劳动生产率上,并将其作为增加政策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进一步明确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着眼于投资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应当具有的灵活性特征,实现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的民生功能

围绕人口老龄化现象,财政政策要更好地发挥公共民生职能,准确合理定位财政支出的功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逐步实现财政资金在整个社会保障方面的全覆盖。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凸显,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以及财政政策的制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以及财政政策,分析了相关概念,并就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财政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刘大志,何奇.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J].经济学,2012

财政经济形势与财政改革 第10篇

(一)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中速增长期

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速发展期。从最近几年的全国GDP增长率来看, 2010年10.4%, 在这之前几年都能达到10%左右, 2007年按统计局最终核实数据是13.0%, 但到了2012年开始, 增速逐步降下来了, 2012年是7.7%, 2013年是7.7%, 2014年一季度的数据是7.4%。这就是说GDP的增速目前已经是中速了, 但这相对其他国家来讲, 还是很高的。2013年, 美国GDP增速是2.5%, 日本是2.7%, 金砖四国里除了中国, 最好的就是印度5.0%。中国增速下降, 但经济总量很大, 2013年近57万亿, 增长率虽然不高, 绝对增量很大。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 经济总量大的时候, 增速就逐步降下来, 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就是中速, 甚至低速增长, 绝对值还是很大的。

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对财政收入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财政收入的增速下降更快, 全国财政收入2011年增速25%, 2012年12.9%, 2013年10.1%, 今年一季度9.3%, 中央财政收入6.4%, 比GDP增速还要低。但另一方面, 当前财政刚性支出占比大, 特别是民生领域的支出, 比如对三农的补贴, 从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粮食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政策等, 涵盖面广, 支出总量大, 这些都是刚性支出, 在目前的财政支出比例中越来越高。因此, 对财政而言, 经济增速下降带来的是压力是双向的。

在现在的经济总量前提下, 保持经济中速增长, 也需要多方面努力, 前几年增速靠外贸、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发展, 这几方面现在的情况不太乐观。保持经济中速增长, 还有一个就是要持续提供就业, 这个关乎社会稳定, 就要大力挖掘内需, 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还要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提供就业岗位。

(二) 经济改革向纵深推进, 解决深层次问题面临诸多困难

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容易改的领域基本都改完了, 剩下的都是不好改的, 真正涉及各方面切身利益调整的。如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 要做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 政府职能就要实现向服务型转变, 现在的一些政府部门, 理念还是管项目管钱、审批权收钱。政府今后的改革方向就是为社会、为市场服务, 比如公司注册制度的改革等等。再如垄断行业的改革, 垄断造成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扭曲,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要触动垄断既得利益, 难度不小, 垄断行业基本都声称自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 不能放开, 但事实远非如此, 民以食为天, 粮食流通领域早就放开了, 那其他行业为什么不能放开。还有一个改革难点就是反腐败。我们 回顾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 凡是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过成功的反腐败阶段, 像美国上世纪20年通过公开政府预算, 基本清除了政府行为的暗箱操作, 日本在二战后由占领国美国出面斩断财阀与政府的联系等例子。而腐败的政府很难实现经济发展跨越, 凡是反腐败不彻底或不成功的, 都没有进入发达国家, 如南美某些国家等。所以反腐工作也是改革的一个重头戏, 关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财税改革的方向

三中全会把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财政改革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这里的核心是实施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 核心是完善立法、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三是完善财政体制, 主要是明确各级政府之间收入怎么划分、事权如何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一 ) 预算管理改革

重点是预算公开的问题, 公开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实现政府信息透明、公开。广度就是所有的预算科目, 除国防等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 其余全部要公开;深度就是不光要公开具体的数目, 还要公开预算过程, 说明白为什么要花这笔钱。公开的内容不能过于专业, 不能公开之后公众看不懂, 这就不合适。还有一个现在的专项太多, 转移支付中专项的比例过高, 切块管理的分配方式导致资金碎片化, 要改变这种状态, 一个是调整分专项的这些部门的权利, 一个是要处理好与一些法规的关系, 就是有些法规写明了财政支出年均要保证多少的比例等等。新一届政府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决心, 要切实解决专项太多的问题。要改革的还有预算编制等问题, 包括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等方面。

(二) 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稳定税负, 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 完善地方税体系, 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 依法征税, 完善国地税征管体制。涉及具体税种的改革, 第一阶段主要是大家关心的房产税和涉及地方税种的资源税改革。征房地产税先要立法, 现在做的是推进立法工作, 这里要考虑的是公平问题, 怎么征, 税率如何确定等。有人说中国基层政府的财政是土地财政, 其实大多数国家的基层政府都可以说是土地财政, 地方税种主要是房地产税。另一个地方税是资源税, 原来是从量税改成从价税, 对西部资源省来说, 改革之后地方收入会有提高。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高资源价格, 节约开采, 有效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就是扩大征收范围和品种, 把矿产资源基本都纳入进来。

(三) 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与国家行政体制有关, 同时现行的财政体制是过去体制演变的结果。

1. 财政体制与国家政权形式。国家行政体制就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财政学来考虑主要有两种政体, 联邦制和单一制。联邦制国家, 比如美国、俄罗斯、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 它有好多特点, 第一个就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比较高, 而且地方具有立法权;单一制国家比如日本、英国、法国、韩国、中国, 共同特点就是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比较大, 现在日本的国税占全国税收比重比中国还多, 占65%, 接近三分之二, 英国法国都比较高 , 中国现在是50%左右。一般联邦制国家先有地方政府 (或者叫州政府) , 联合起来组成联邦, 联邦政府权力是州政府让出来的, 所以在这些地方州政府的权利很大, 而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权力很大。还有就是国家的大小对财政体制的影响。比如说新加坡政府的中央政府权力大, 它管理几乎所有的公共事务, 但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家, 中央政府不可能管的那么多, 许多事务要靠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财政政策 第11篇

关键词:土地政策;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经济理论;非均质空间;区域经济活动;经济要素;空间不可能定理;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4-0039-04

一、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述评

土地政策作为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内容。早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土地就与资本、劳动力合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土地政策研究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在土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国外很多学者做出了先期研究。Donald Nicholas(1970)首次建立了一个包含土地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得出土地贡献与资本积累成反比的新古典经济学经典理论判断[1]。之后,运用跨期均衡分析,Changyong Rhee(1991)建立了一个包含土地因素的两代迭代模型,并进而揭示出土地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不变份额是经济动态有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2]。而在土地与技术的相关性研究中,Prescott(1998)等学者提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两种技术,即马尔萨斯技术和索洛技术。其中,马尔萨斯技术会受到土地因素的影响,而索洛技术不受土地资源约束。因此,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必然实现由马尔萨斯向索洛技术的转变[3]。在此基础上,Nagi(2000)等人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经济数据,不仅支撑了Prescott的理论观点,而且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和方式[4]。同样,Romer(2001)也在其研究中认为经济增长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并且进一步对无限制与有限制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尾效)进行了深入研究[5]。

在土地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中,Asabere(2001)研究了建筑许可证发放对郊区地价的影响,其结论是随着可供开发土地面积的不断缩小,建筑许可政策就会更加具有约束力,土地供应的限制将会导致未来预期价格的走高,除非建筑许可政策受到市场引导[6]。Alain和Malpezzi(2001)则认为过往研究主要关注于土地管制中的成本部分,而忽视了收益部分。通过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Alain和Malpezzi认为政府设立的土地利用标准过高会导致土地低效率利用,以及地价的升高[7]。McMillen(2003)也支持上述观点,并通过建立模型进一步证实,若按最高地租来分配土地,那么地方政府所得报酬远非社会福利最大[8]。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学者们研究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热情有增无减,各方面的成果也不断丰富。但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仍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基础之上,局限在经验陈述和直觉推理之中,并没有真正地将土地因素融入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对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也不够深入,缺乏足够严谨的数理推论和模型推导。

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土地向度回归

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有一个异常理想化的均质条件假设前提。正因如此,现实中的许多实际经济问题都很难用这些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有效解释。为了使经济主体的背景满足理论证明,这些均质假设的存在迫使区域间差异性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被迫从经济主体中剥离。为了让经济增长理论更好地解释现代社会当中复杂的经济问题,就必须将此前剔除的非理想化的经济条件重新纳入到理论前提中。那么,差异化的土地政策因素究竟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适用于经济增长理论呢?

(一)过往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模式

1. 经济增长与收益递增。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但该理论却与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内在冲突[9]。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理论包含消费者偏好和产出集合的凸性假设,这些假设前提根本无法在现实经济中立足。消费者偏好凸性假设表示消费者为追求更多数量的商品组合而选择在全部区域范围内进行消费。但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种最大化的消费行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显现出非凸性的特点,这不符合一般均衡的前提假设。与之类似,产出集合的凸性假设也与实际经济活动存在着不能忽视的矛盾。一般均衡理论认为生产活动收益不变,这与现实经济的冲突显而易见。米尔斯(Mills,1972)就曾勾勒出一幅完全竞争背景下收益不变的经济景象。他认为效率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可以无限投入,产出也就同比例无限增长。假设经济活动是在一个均质空间中进行,那么在完全竞争的背景下,消费者居住地附近的生产区域都能自给自足进行生产去满足消费需求[1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将消失殆尽,因为地租的增加会使生产者成本上涨,以至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对经济的有利性无法体现。因此,正如郝大江(2010)等学者所说,如果不借助地理环境的自然属性,那么区域经济增长就一定要以收益递增为前提[11]。

2. 经济增长与非均质空间。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多数以均质空间假设为前提,然而此种假设与现实经济的适应度究竟是多少,一直是经济学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为此,库普曼斯和贝克曼(Koopmans和Beckmann,1957)创建的二次分配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解释。该模型表明一旦区域因素是外部给定的,那么在二次分配问题中,厂商区位模式就无法保持竞争均衡。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均质空间经济活动中,产品价格和货物运输成本无法兼容[12]。而后,斯塔雷特(Starret,1978)用空间不可能定理进一步论述了如果经济活动存在着均质空间和运输成本,同时区域内部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偏好,那么存在运输成本的情况下,竞争均衡将不存在[13]。空间不可能定理描述了这种现象:竞争均衡是以经济活动可分为前提,同时每个区域内经济都能够自我供给满足需求;反之,若经济活动无法完全可分,区域间需要货物运输,那么竞争均衡将不存在。事实上,“即使空间不可能定理允许均质空间条件下运用非线性价格体系来展现某些特殊经济增长问题,但现实经济活动确实是在非均质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将非均质空间条件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中将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14]。

(二)经济增长与土地政策的耦合

1. 土地政策与收益递增。土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同的土地政策决定了经济区域内各种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区位选择。土地政策这种针对性的地域特征必然导致经济区间内不同生产要素组合产生差异性的绩效。也就是说,只有当特定区域内的土地政策给生产带来因地适宜的导向作用时,该土地政策才会对经济增长生成正向的、积极的作用,生产活动才会表现为收益递增;反之,当土地政策不适应区域经济活动时,该政策就会给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带来负向的、消极的作用,即使在其他生产要素方面进行补救,恐怕也难以使区域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因此,土地政策制约着经济活动的收益。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会受当地特定土地政策的影响,即使经济行为相同,产生的效用也是不同的。

2. 土地政策与非均质空间。通过前文论述可以得知,过往经济增长理论都因均质土地政策假设前提而使之难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实际上,土地政策对经济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区域内土地政策所具有的空间差异性就是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经济活动的非均质空间正是由于土地政策在空间上的非均质性才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政策不是自始至终不变的,而是随各种条件的改变而动态变化的。土地政策的不断演化使之必然与经济活动形成适应—矛盾—再适应的螺旋上升模式,而这正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意识到的部分,也因此无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断性进行清晰的解释。

三、基于土地政策的经济增长绩效模型

(一)模型假设和条件

1. 假设存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经济主体,两地都生产相同的产品。为方便分析,不失一般性,假设这两个区域经济主体之间运输费用为零。二者当中都存在两种经济要素,即土地政策要素Tn和经济要素En,n(n=1,2)为区域编号。由于此模型研究的是区域土地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因此我们假设两个区域的土地政策要素初始禀赋相同,并且令Tn=1(n=1,2)。同时,设经济要素可以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不考虑成本,且E=E1+E2。

2. 区域经济主体n的产出Wn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土地政策要素Tn和经济要素En的投入量以及土地政策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适应程度。现实经济活动中,当区域土地政策高度适应其经济活动时,就会有更多的经济要素投入到区域n当中去高效地参与区域内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区域内生产活动中经济要素的投入数量可以用来衡量该地区土地政策与其经济活动的适应程度,经济要素投入量越多意味着区域土地政策与经济活动越适应。本模型中,我们用V(En)来表示二者的适应程度对区域n的产出Wn的影响。因此区域产出Wn就可表示为:

3. (1)式中F(En,Tn)符合新古典生产函数性质,所以F(En,1)≡f(En),f′(En)>0,f″(En)<0,f′(0)=∞。该性质可以令区域产出符合实际经济活动发展规律,即土地政策因素与区域经济活动适应程度越高,在(0,E)内的V(En)就会正向影响区域产出,而经济要素En的投入量增加会使产出的边际生产力降低,最后会导致区域n中经济要素En收益减少。

4. 由于两个区域经济主体处在完全竞争市场当中,因此产品价格q相同,不失一般性,令q≡1将其标准化。同样,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其收益。由于整个区域市场不会考虑单个经济要素持有人,因此土地政策和经济活动的适应度就是既定的。这样,经济要素收益表达式为:

5. 不同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流动主要受当期收益和未来预期收益决定。一旦经济要素持有人预期未来区域n经济主体收益会增多,那么持有人就会将其拥有的经济要素投入到区域经济主体n。反之,经济要素持有人则会将其要素转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区域。经济要素的这种趋利性流动趋势可以用要素流动强度?茁n来表示:

其中:Pn(Ln)表示经济要素持有人的未来预期收益,Pn(Ln)=u(Ln,LnZn-1);Ln为区域内全部要素总量,Ln=En+1。Zn表示区域n的空间维度,LnZn-1表示区域空间n对其内部所有经济要素的容纳情况。特别强调的是u1′>0,u2′<0,因为越多的要素开始聚集,其正外部性就会促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经济要素持有人就会对未来收益产生极好的预期。由此,收益才会表现出随着区域要素总量增多而变大的高度正相关性。然而区域空间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随着要素聚集数量愈发庞大,负外部性将会显露,生产力定会下降,经济要素持有人的收益预期也会递减。不失一般性,收益预期Pn(Ln)可表示为:

6. 区域间经济要素的流动由其流动强度差异决定:

(二)绩效模型的推导

1. 把(2)式代入(4)式得出:

四、结论与启示

在空间模型中研究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效地规避了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否定结论,这为该问题的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基于土地政策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也符合我国政府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各地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及生态安全格局。主体功能区思想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创新,必然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土地政策对主体功能区政策的落实作用显而易见,所以将土地政策因素纳入到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深入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不但为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为如何促进土地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Donald A.Nicholes.Land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70,60(3):332-340.

[2]Changyong Rhee.Dynamic Inefficiency in an Economy with Land[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58(4):791-797.

[3]Prescott E.C.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2.

[4]Ngai L.R.Barriers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Growth 200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P37-41,2001.

[6]Paul K.Asabere,Forrest E.Huffman.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 dist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59-68.

[7]Alain Bertaud,Stephen Malpezzi.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lation:a simpl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Malaysi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393-418.

[8]John F.McDonald and Daniel P.McMillen.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s:A Theoretical Survey[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3,11(2):157-175.

[9]K J Arrow,G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7):265-290.

[10]Edwin S Mills.Markets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areas[J].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2):100-113.

[1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2]Koopmans T C,M J Beckmann.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Econometrica,1957,11(4):123-138.

[13]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7(10):231-235.

[1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6):19-27.

[15]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3]Prescott E.C.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2.

[4]Ngai L.R.Barriers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Growth 200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P37-41,2001.

[6]Paul K.Asabere,Forrest E.Huffman.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 dist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59-68.

[7]Alain Bertaud,Stephen Malpezzi.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lation:a simpl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Malaysi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393-418.

[8]John F.McDonald and Daniel P.McMillen.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s:A Theoretical Survey[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3,11(2):157-175.

[9]K J Arrow,G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7):265-290.

[10]Edwin S Mills.Markets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areas[J].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2):100-113.

[1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2]Koopmans T C,M J Beckmann.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Econometrica,1957,11(4):123-138.

[13]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7(10):231-235.

[1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6):19-27.

[15]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3]Prescott E.C.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2.

[4]Ngai L.R.Barriers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Growth 200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P37-41,2001.

[6]Paul K.Asabere,Forrest E.Huffman.Building permit policy and land price dist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59-68.

[7]Alain Bertaud,Stephen Malpezzi.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lation:a simpl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Malaysi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001,(10):393-418.

[8]John F.McDonald and Daniel P.McMillen.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s:A Theoretical Survey[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3,11(2):157-175.

[9]K J Arrow,G Debreu.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7):265-290.

[10]Edwin S Mills.Markets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rban areas[J].The 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2,74(12):100-113.

[1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2]Koopmans T C,M J Beckmann.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J].Econometrica,1957,11(4):123-138.

[13]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7(10):231-235.

[14]郝大江.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6):19-27.

[15]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低碳经济模式下财政政策的选择 第12篇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理念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1]。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对社会经济与物质需求的无止境追求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严重地破坏了环境。人类对能源的渴求、对生态环境的索取大大的超越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优化生态环境, 确保能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旨在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

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中国实际情况看, 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短期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2]。

1. 能源需求加速增长, 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 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比重过大, 核电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电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发电比重小。加之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电力、运输车辆、建材、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等产品已转化为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从2000—2007年, 中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加1.8亿吨标准煤, 2007年达到26.56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这都使得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节能减排和其他发展目标尚未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耗能低、污染少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 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 特别是重化工业, 致使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此中央政府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结构转变, 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单纯追逐GDP增长, 对节能减排不重视, 从而加剧了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速度, 使得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低碳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3. 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手段与经济性措施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关键是低碳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尽管中国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 但是与节能减排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相比, 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3]。中国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一方面, 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 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

三、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应采用的财政政策

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特性, 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 很难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其快速发展, 应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方式, 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支持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鼓励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首先, 通过财政补贴扩大低碳产品、环保产品的市场份额, 降低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成本及价格。同时, 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 特别是能效方面的准入门槛,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来促进低碳产品的推广。其次, 通过财政补贴, 补偿生产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费用并保护稀缺资源, 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如对清洁生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废物综合利用等项目进行贷款贴息;对污染治理、低碳产业等项目, 在贷款利率、还贷条件和折旧政策等方面给予补贴优惠;对使用清洁能源实行价格补贴;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另外, 通过财政补贴方式, 鼓励地方政府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促进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 创建低碳城市。

2. 实施低碳税收政策, 引导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通过税收政策, 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整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首先, 建立环保类税种。将现行税收按征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和环境税。将原对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噪音等方面的排污费改为环境税, 使之成为整个税制体系中继流转税、所得税之后的又一主体税种。我们应本着“谁污染谁纳税”的原则, 对生产污染产品、排放污染物及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 按照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征收环境税的出发点, 不再局限于筹集环境治理资金, 而是逐步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向低碳化。其次, 修订现行税种, 完善相关的税收优惠。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征收资源税, 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调整消费税的税目:对电池、氟利昂、化肥和塑料包装物等产品, 煤和火电等污染性能源, 船和飞机等高能耗机动工具征收消费税;取消车辆购置税, 将其并入消费税, 按污染程度设置差别税率。通过以上措施使纳税人自觉保护和改善环境, 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最后, 考虑开征碳税。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而征收的, 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 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或企业的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也是发达国家比较推崇的一个税种[4]。征收碳税有利于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并进行节能减排, 有利于经济结构质量的提高。

3. 强化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 加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政

府采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出的一项管理制度, 通过完善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 强制或优先采购低碳节能产品。首先, 启动低碳产品认证工作, 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对低碳产品进行认证, 贴上“绿色节能”标识, 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尤其是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产品及设备。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采购对环保产品的支持, 完善政府低碳采购制度, 规范采购实施过程, 加大政府采购对环保节能产品的支持力度。促使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 生产低碳节能产品, 给采购方更大选择余地, 满足采购需要, 对全社会绿色消费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其次, 扩大政府低碳采购产品范围。扩大政府环保产品采购的引导和示范效应, 明确采购国货规定, 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低碳消费活动,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中国, 原则上凡是属于公共财政支出的购买行为, 都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政府采购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及低碳企业倾斜, 引导低碳生产与消费, 培育低碳市场,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立法保护国内政府采购市场, 保护国内产业, 支持本国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采购对国内企业保护和促进作用, 培养一大批有竞争实力的绿色企业, 促进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壮大。最后,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把政府机关对环保产品采购的评价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中, 树立和维持政府采购制度的公信力, 完善细化质疑和投诉程序, 强制政府对环保产品的采购, 对集中采购机构组织的政府采购项目应该随时跟踪调查, 加大对拒不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行为的处罚力度,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4. 通过转移支付制度, 支持地方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发展低碳产业、推进节能减排、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 满足地方政府行使基本职能的需要。中国东部地区虽然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但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强, 财力充裕, 不需要中央财政过多的支持。中部地区有很多能耗大省和排放大省, 且财力比较短缺, 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这些地区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的转移支付力度。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保护的压力相当大, 加之财政自给能力差, 财力紧张, 中央财政更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发展“低碳经济”、资源开发保护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财政支持和奖励, 引导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设立专项资金,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安琪.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及政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8) .

[2]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1) .

[3]杜飞轮.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09, (10) .

上一篇:桥梁预制件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