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测定范文

2024-09-14

维生素C测定范文(精选12篇)

维生素C测定 第1篇

VC具有还原性,易被抗坏血酸破坏,草酸、盐酸、硫酸及偏磷酸均可作为阻抑剂而增加VC的稳定性。故在硫酸和偏磷酸的条件下,钼酸铵与VC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加大了VC的稳定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32μg/m L)内服从比耳定律,并且不受提取液中还原糖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专一性强,反映迅速[2]。VC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大多为化学测试法,复杂、费时,而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测试条件允许范围较宽,无需对样品进行特别处理,快速、准确。笔者采用分光光度进行了蔬菜VC含量的测定[3,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和药品

1.1.1 仪器。

离心机、搅拌器、723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三角瓶、量筒、试管、容量瓶、移液管、恒温水浴锅。

1.1.2 药品。

5%钼酸铵水溶液、草酸(0.05mol/L)-EDTA(0.2mol/L)溶液、H2SO4(1∶19)、偏磷酸-乙酸溶液、标准VC溶液。试验用水为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1.3 试剂配制。

(1)5%钼酸铵:称取50g钼酸铵: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用1 000m L容量瓶定容。(2)草酸(0.05mol/L)-EDTA(0.2mol/L)溶液,取草酸6.3g和EDTA-Na20.75g,用蒸馏水溶解定溶至1 000m L。(3)标准VC溶液。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00mg VC,加适量草酸-EDTA溶液溶解,定溶于100 m L溶量瓶中,最后贮存到棕色瓶中,最好临用前配制,或置于4℃冰箱中。(4)偏磷酸-乙酸溶液:称取偏磷酸3g,加1∶5冰乙酸40m 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 m L,加适量草酸-EDTA溶液溶解,定溶于100 m L容量瓶。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有黄瓜、豆解、青豆、丝瓜、茄子、青椒、马铃薯、绿豆芽、荠菜等。

1.3 试验方法

1.3.1 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

吸取标准VC溶液0.1、0.2、0.3、0.4、0.5、0.6、0.8、1.0m L分别放入8支具塞刻度试管,分别补加蒸馏水至10m L,加草酸-EDTA溶液2m L,依次加偏磷酸-乙酸溶液0.5m L;硫酸(1∶19)1m L,摇匀。再加钼酸铵溶液2m L,加水稀释至25 m L摇匀,在恒温水浴锅中35℃放置30min。于波长243nm处测定标准系列VC溶液吸光度,蒸馏水作空白对照。以VC含量作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5]。

1.3.2 植物样品中VC的提取。

精确称取新鲜的黄瓜、豆角、青豆、丝瓜、茄子、青椒、马铃薯等100g,同时称取等量的上述蔬菜的冷冻样品,将样品洗净,晾干,放入捣碎机中,加适量的草酸溶液,打成匀浆,置于200m L容量瓶中,加草酸-EDTA50m L。于搅拌器上搅拌20min。静置30min,倒入离心管中,用少量2%草酸溶液冲洗匀浆杯,一起转入离心管中离心,以5 000rpm离心5min。用离心机沉淀后,倾出上清液,过滤备用,取上清液5 m L,于25 m L试管中加入草酸—EDTA5m L,按1.3.1操作。

1.3.3 结果计算。

根据所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值以及吸光度值-VC含量标准曲线,求出相应的VC含量,并用每百克样品中VC含量表示。

式中:C:测定液中VC的含量(mg);Vt:提取液总体积(m L);Vm:测定液体积(m L);W:样品重(g)。

2 结果与分析

每份样品进行平均测定,结果以样品的平均值计算。如表1所示,各种蔬菜VC含量差异较大,叶菜类蔬菜VC含量高于根茎类。VC含量依次为:香菜芥菜>青椒>豆角>青豆>白菜>茄子>黄瓜>菠菜>红萝卜>马铃薯>西红柿>韭菜>绿豆芽。与冷冻蔬菜相比,新鲜蔬菜VC含量较高,这可能于冷冻过程中VC降解有关。

参考文献

[1]娄天军.蔬菜中抗坏血酸的光度法测定[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27(1):50-52.

[2]张宪政,陈凤玉,王荣富.植物生理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耿立威.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吉林师范大学报,2003,24(3):91-92.

[4]李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维生素C[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1):41-44.

维生素C测定 第2篇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 的含量测定 唐立锋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31200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 是化学教学的重点与亮点。很难想象, 化学教学如果失去实验教学会是怎样的情形。在化学教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重视实验。可惜的是, 一直以来,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边讲边演, 或者学生亦步亦趋。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看似严谨科学, 其实很大程度地扼制了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因此, 新课程倡导积极实施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教学方法。1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过程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思路与一些知识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构建知识。探究性实验过程大致如下:!先根据教学内容选定探究的课题, 教师对确定的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根据课题情况分组活动, 查找相关资料, 对资料整理筛选, 确立探究方案。

#分组实验探究, 体验探究过程。

∃分析处理实验结果与数据, 写实验报告。%交流探究成果, 综合评价探究实验过程。下面, 我们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6中(水果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为例进行实验探究:!确立课题, 果汁类饮料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的方法。

∀分组活动, 查找关于维生素C 的背景资料等,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 记录具体现象与数据。∃探究总结, 撰写(果汁类饮料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的探究性实验报告。%交流探究成果。2 课题背景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实验化学∋专题6 中的(水果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为定量分析实验, 该实验提供了具体的实验原理与实验过程, 要求定量地测定水果中的Vc 含量。我们以此开展的探究性实验活动, 做到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同时, 果汁类饮料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饮料之一, 市售各种果汁饮品中绝大多数含有维生素C 成分, 了解这些饮料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3 课题实施

(1 分组活动

组1:调查本班同学中经常饮用和市场上的果汁类饮料品牌, 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及价格。本实验所选取的试样1为某牌白葡糖汁饮品, 净含量500mL, 2 5元 瓶, 生产日期为2006年5月20日;试样2为某牌水晶葡糖汁饮品, 净含量310mL, 2 0元 瓶, 生产日期为2006年6月2日;试样3为某牌橙汁饮品, 净含量355mL, 3 0元 瓶, 生产日期为2006年7月15日。

组2:查阅文献或网络获取维生素C 的化学组成, 主要理化性质等。维生素C 又叫抗坏血酸,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分子式: C 6H 8O 6;结构简式: H 2OH O HO OH

。人体不能合 ∗

成维生素C, 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当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易患坏血病。适量饮用饮料可以补充维生素C。

组3:通过查阅资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合适的实验测定方法。

根据资料, 测定维生素C 的常见方法有:滴定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高中的实际情况, 我们选择了简单而易于操作的滴定法。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原理: 维生素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以与一些氧化剂反应, 如:酸性KMnO 4溶液、浓HNO

3、浓H 2SO

4、溴水、碘单质等。在维生素C 溶液中滴加I 2水溶液, 同时用淀粉作指示剂, 当维生素C 被I 2氧化后, 再滴加I 2, 则溶液变蓝, 由此可以判断滴定终点。这样, 我们可测出果汁类饮料中的维生素C 含量。

(2 测定过程 1 仪器与药品: 酸式滴定管、20mL 移液管、250mL 锥形瓶、3个待测果汁样品、0 01mol L 的I 2水溶液、0 1mol L 的HCl 溶液、淀粉溶液。2 测定步骤:!用移液管量取20mL 试样1于锥形瓶内, 加入0 1mol L 的HCl 溶液约5mL 和2~3滴淀粉试液。

∀在酸式滴定管内加入0 01mol L 的I 2水溶液, 调到(0 刻度线。

#一边控制酸式滴定管阀门, 使I 2水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内, 一边摇晃锥形瓶。直至锥形瓶内试液变蓝且半分钟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记录此时消耗I 2水溶液的体积V 11。%重复!~∃, 分别测得数据V

12、V 13。+同样, 取试样2和试样3, 分别得V

21、V

22、V 23和V

31、V

32、V 33。实验数据见表1。数据处理: 由反应原理知:维生素C(C 6H 8O 6 和I 2以1, 1的物质的量比反应, 则每20mL 试样中所含维生素C 的质量: m(C 6H 8O 6 =1−176g mol −0 01mol L −VmL −10-3 L Vm L 指每个试样平均消耗0 01mol L 的I 2水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见表2。表1 实验数据记录

消耗0 01mol LI 2水溶液的体积 试样1(单位 mL 试样2(单位 mL 试样3(单位 mL 第一次3 122 561 86第一次2 992 851 77第一次2 762 772 21平均 2 96 2 73 1 95 表2 各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 的含量数据(20mL 试样1

试样2试样3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 的含量(单位 mg 5 20 4 82 3 43(3 实验结论

对实验测得的数据对比试样的标识, 其中试样1的标识为每100mL 饮料中含维生素C:4mg~45mg, 而实验测得26g 100mL;试样2的标识为每100mL 饮料中含维生素C:3mg ~30mg, 而实验测得24 10mg 100mL;试样3的标识为每100mL 饮料中含维生素C:6mg~35mg, 而实验测得17 15mg 100mL。均符合标识说明, 实验成功。4 课题体会

!整个探究实验过程, 耗时半个月, 有4个小组共20名学生参与。在实验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起指导作用。所有的资料查询、实验设计、实验测定、数据记录与处理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真正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探究过程。

维生素C测定 第3篇

关键词:维生素C 荧光光度法 食品测定

中图分类号:TQ4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20-01

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又称抗坏血酸(AA)。测量维生素C的方法很多,包括酶法、滴定法、光度法、电化学法等等,其中,关于荧光法测定维生素C的报道少之又少,没有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和关注。通过荧光法来测定食品中的抗坏血酸是建立在邻苯二胺(OPDA)基础上的,使其与抗坏血酸发生荧光反应。目前,荧光法由于其灵敏度较高、线性关系较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逐渐成为广大分析者争相关注的问题。但是,以偏磷酸-醋酸溶液为提取液的维生素总量的荧光测定方法十分复杂,且提取液难以配制,存放时间较短,对分析速度和准确度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改进和完善了传统的荧光法测定,以草酸替代偏磷酸-醋酸溶液,并且将加醋酸钠及硼酸-醋酸钠的步骤加领苯二胺的步骤相结合,合并在一支试管内进行,在有效延长了存放时间的同时,实现了分析速度的大大提升。

1 实验

1.1 仪器

該实验主要采用产自日本岛津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人员在实验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调试工作。

1.2 试剂

(1)酸性活性炭,取100 g活性炭,以10%的HCL500 mL进行加热至沸腾约120s,再用水清洗3次,后置于120 ℃的高温下进行烘干,以供后期使用。(2)1%草酸水溶液。(3)醋酸钠溶液,实验人员应称取500 g醋酸钠溶液,使其在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定容至1000 mL。(4)硼酸-醋酸钠溶液,称取硼酸9 g,使其充分溶解与35mL的醋酸钠溶液中,并定容至100 mL。在使用前,应注意新鲜配置。(5)邻苯二胺溶液,称取邻苯二胺溶液20 mg,并使其与100 mL水充分溶解,注意应新鲜配置并避光保存。(6)Vc标准液,称取Vc标准液25 mg,用1%的草酸定容至50 mL,使该溶液含有500Vc溶液。

1.3 操作步骤

(1)标准液;取50 mL的Vc标准液500至100 mL烧杯中,后加入活性炭2 g,并采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约120-180 s,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滤后可选取1.5 mL滤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持续摇匀,该溶液应含,作为标准工作液。

(2)样品液;取25 mL具塞比色管①、②,分别在各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0 mL标准工作液,再加入2.0 mL硼酸-醋酸钠溶液进入①,摇匀后,放置约900 s;于②中加入2.0 mL醋酸钠溶液,同样摇匀后,向①、②加入10 mL邻苯二胺溶液,将①、②放置于阴暗处约2400 s,后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

(3)样品分析实例;饮料类:将10 mL样品放入50 mL容量瓶中,将10mL的1%草酸溶液加入其中,以水定容使其到达刻线。然后将定容液倒置100 mL的烧杯中,如果溶液中含有悬浮物或沉淀物,则需要通过滤纸将其过滤到烧杯中。定容液倒置烧杯后,加入活性炭2 g,再用玻璃棒搅拌,剧烈搅拌3 min左右,将其稍稍静置,然后利用滤纸将其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取5 mL,放置25 mL容量瓶中,仍旧以水定容至刻线。将此样品作为样品工作液。取具塞比色管两支,均25 mL。在①管中加入2 mL硼酸-醋酸钠溶液,并将其作为样品空白液,摇匀后静置15 min;在②管中加入2 mL醋酸钠溶液,将其作为样品液,摇匀后立即在①管与②管中均加入10 mL邻苯二胺溶液,将其放置暗处静置40 min,然后在、处采用1 cm比色皿对荧光强度进行测定。

蔬菜果品类:选取某种蔬菜或干鲜果品50 g,将其均匀切碎作为样品,然后加入50 g的1%的草酸溶液,放置捣碎机中捣碎,取出20 g匀浆,以水定容至刻度(50mL),并通过棉花将其过滤至烧杯(100mL)中,加入活性炭2 g,将其快速搅拌3 min左右,静置一定时间,再通过滤纸将其进行过滤。将过滤后溶液取10 mL,放置容量瓶(25mL)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并将其作为样品工作液。其后步骤与饮料类样品分析相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荧光强度造成影响的因素

(1)醋酸钠的影响;在该实验中,Vc加入量达60时,加入醋酸钠溶液后,分别于不同时间加入邻苯二胺溶液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简单来说,加入邻苯二胺后,醋酸钠在溶液中存在的时间越长,荧光强度相对较低,使测定法灵敏度也相对降低。由此可知,当“标准液”“样品液”同样加入醋酸钠后,充分摇匀,应即刻加入邻苯二胺溶液,进而提高灵敏度。(2)活性炭的影响;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当其用量过大时,对维生素C也会产生相应的吸附作用,导致荧光强度降低,使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值。该实验选取活性炭为2g。(3)硼酸-醋酸钠的影响;根据实验可知,硼酸-醋酸钠溶液作为掩蔽剂,当其加入空白管后,需放置900 s,荧光强度才降至最低,反之,其空白值则会高于实际值。

2.2 工作曲线

实验表明,当维生素C含量范围在0-80/14mL之间时,线性关系良好,F=1.974+1.281为其工作曲线回归方程,r=0.9991为相关系数。其中,F为相对荧光强度。因此,本文计算样品维生素C总量的方法为直接定点比较法。Vc含量(mg/mL)=,其中,和分别为样品液与样品空白液的相对荧光强度,与分别为标准液与标准空白液的相对荧光强度,C为标准溶液的浓度(),K为样品的稀释倍数,为单位换算常数。

2.3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V可表示样品测量的重现性。笔者在研究中7次测定了刺梨原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发现刺梨原汁的变异系数为0.51%,由此可见,本文的测定方法具有极高的精密度。

2.4 与经典法相比较

本文用草酸作维生素C提取液(本法),将其与以偏磷酸-醋酸(经典法)作维生素C提取液对同一种食品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采用本法对食品中维生素C的总量进行测定,获得结果精准度较高,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吴晓红,李小华.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12(12):172-175.

[2]穆宏磊,郜海燕,陈杭君,等.荧光光度法测定芦笋中总黄酮含量[J].中国食品学报,2010(2):201-205.

[3]张耀明.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铝[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7-19.

维生素C测定 第4篇

对照品来源:维生素C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试剂、试药:乙腈为色谱纯;醋酸钠、醋酸为分析纯。

样品:维生素C口服液 (市售样品, 规格:50ml)

2 仪器及色谱条件

仪器:Agilent1260;

色谱柱:C18柱 (250×4.6mm, 5μm) ;

流动相:0.02mol·L-1醋酸钠缓冲溶液 (p H3.5) -乙腈 (85:15) ;

柱温:30℃;

检测波长:270nm。

3 测定方法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维生素C对照品10mg, 精密称定, 于10m L容量瓶中, 用0.1%草酸溶液溶解、定容。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样品溶液5ml (约含50.0mg维生素C) 于50m L容量瓶中, 用0.1%草酸溶液溶解, 定容, 过0.45μm有机微孔滤膜。

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对照品51.05mg, 于25m L容量瓶中, 用0.1%草酸溶液溶解, 定容, 作为对照品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3.0、4.0、5.0、6.0、6.5m L于5个10m L容量瓶中, 用0.1%草酸溶液溶解, 定容, 即得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以浓度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见表1。

线性回归方程:y=11187x+14409r=0.9994

结果表明, 维生素C在0.6095~1.3207m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5 精密度考察

精密量取线性关系下对照品溶液 (1.0159mg·m L-1) , 连续进样6次, 考察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见表2。

结果表明,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0%, 方法精密度良好。

6 重复性考察

取同一批次样品,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照上述色谱条件, 记录色谱图。见表3。

结果表明,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0%, 本法重复性良好。

7 回收率考察

按处方比例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9份 (约相当于维生素C40.00mg、50.00mg、60.00mg) , 分别于50m L容量瓶中, 精密加入空白样品溶液各5ml, 用0.1%草酸溶液溶解, 定容, 过0.45μm有机微孔滤膜, 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品溶液制备同前。计算回收率。见表4。

结果表明, 各浓度下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2%之间, 9个回收率数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该方法准确可靠, 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辅料对测定无干扰。

8 讨论

8.1 经试验证明用0.1%草酸溶液溶解维生素C最稳定, 维生素C不易降解。

8.2 流动相比例为0.02mol·L-1醋酸钠缓冲溶液 (p H3.5) -乙腈 (85:15) , 峰形既不拖尾也不前延, 对称因子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维生素c美白方法 第5篇

1、一天建议分两次吃:因为VC是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来说,3-4个小时就会随体液排出。间隔3-4小时重复补充,可以保证身体中的VC含量,吸收效果会更好。

2、早饭或午饭后吃:大家都知道水果“早上吃是金,中午吃是银”,VC也一样,特别是一些从天然水果中提取的VC产品,更是要在早饭或者中饭吃,效果才会好。

3、每天摄取100毫克:VC不能长期过量服用,因为易造成草酸或尿酸结石。但是如果你是从保养角度出发,建议每天服用100毫克左右,即安全又有效,不会造成所谓的副作用。

4、一定要选择天然的产品:市面的VC产品有很多,几块、十几块,但一般这类产品都是合成的VC,只有真正全天然的VC,产品名才能叫做“天然维生素C”。天然VC含有维生素P。它能防止V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帮助VC更好被人体吸收。而合成VC成本低,一般剂量都比较高,如有些VC泡腾片含有1000毫克VC,一般属于药品范畴,不建议长期服用。

5、服用周期:美白就像一场战争,与黑色素的博弈要持续的子弹供给,否则刚击退的黑色素会快速振作起来,战斗力反而会更强。口服至少3-6个月,效果才会比较明显,因为经肠胃被人体吸收,循序渐进帮助细胞更新需要一个过程,才能从根源上改善肤色。任何夸大宣传效果的做法对你的健康都是无益的。

猜您感兴趣:

1.维生素c外用美白方法

2.维生素c美白的方法

3.口服维生素c美白方法

4.皮肤美白的5种方法

5.如何美白才有效

6.皮肤如何美白

维生素C测定 第6篇

关键词:微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花椰菜;维生素C

中图分类号: O657.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256-02

收稿日期:2013-08-07

基金项目:江苏省南通市农村科技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编号:HL2012025)。

作者简介:吴海燕(197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食品综合利用、食品安全检测研究。Tel:(0513)81050523;E-mail:why022@126.com。維生素C别称抗坏血酸,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供给,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水果、蔬菜中[1]。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食物纤维、维生素等。有研究表明,花椰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长期食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肝脏解毒;同时也能起到阻止癌前病变细胞形成的作用,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2]。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常有以氧化还原为基础的比色法或者以衍生反应为基础的荧光法[3],但是这些方法所需的试剂多且操作复杂。由于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在处理时容易使样品中的维生素C损失,从而影响测定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等特点,特别是在待测样品较多的情况下,借助仪器分析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近年来已有一些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4-6],但是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提取率低、操作繁琐、萃取剂用量大等问题。微波提取是一种较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与传统的提取法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提取的产品杂质含量低、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提取效率高[7],目前这种新的微波提取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中[8-12]。本研究以期建立微波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椰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为花椰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提供试验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材料

主要试剂为:甲醇,色谱纯;维生素C、草酸等试剂,国产分析纯;所有试验用水均为超纯水。主要试验材料为:0.45 μm 滤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花椰菜,市售。

1.2主要仪器与设备

试验用主要仪器与设备有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1525泵、Waters2487紫外检测器、Breeze色谱系统管理工作站、液相平头微量进样器(Eppendorf)、HR2084食品制样器(飞利浦)、CW-2000A型超声-微波协同萃取仪(上海新拓)、Millipore超纯水机、隔膜真空泵(天津腾达)、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通用普析)、KQ3200超声脱气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ymmetry C18色谱柱。

1.3试验方法

1.3.1色谱条件Symmetry C18色谱柱柱长100 mm,内径 4.6 mm,颗粒大小5.0 μm,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0.1% (体积分数)草酸溶液,流速1 mL/min,进样量25 μL,柱温 25 ℃;以保留时间定性,待液相色谱稳定后进样分析,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1.3.2样品处理称取100 g花椰菜样品,迅速切碎后置于食品制样器中,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准确称取5.00 g匀浆样品,以30 mL 1%草酸为萃取溶剂,微波功率设为200 W,萃取时间为15 min,萃取温度设定为45 ℃,平行萃取2次[6]。萃取液过滤后,用1%草酸溶液定容至50 mL制成待测液。待测液用0.45 μm滤膜过滤后按“1.3.1”节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

1.3.3线性关系分析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20 mg维生素C对照品,用0.1%草酸溶解后转移至 1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并制成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再分别准确量取1、2、3、4、5、6 mL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于 10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0.1%草酸溶解并定容,分别制成浓度为0.02、0.04、0.06、0.08、0.10、0.12 mg/mL的系列标准维生素C标准溶液,用0.45 μm滤膜过滤后按“1.3.1”节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每个浓度进样3次,以平均峰面积的积分值对进样浓度(mg/mL)进行直线回归。

1.3.4精密度试验取所制得样品,按照“1.3.1”节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测定维生素C的精密度。

1.3.5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适量匀浆样品,加入维生素C标准品,按“1.3.2”节方法进行处理,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维生素C的回收率。

1.3.6最低检测限的计算以产生3倍仪器噪声水平的进样量为检出限[13]。

2结果与分析

2.1色谱分离结果

液相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色谱柱的类别、流动相、流速。在“1.3.1”的色谱条件下,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花椰菜样品的色谱图分别见图1、图2,可以看出所有样品均能实现基线分离,而且峰形能满足测定要求,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为2.868 min,检测限为0.02 mg/kg。

碘量法测定橙子维生素C的含量 第7篇

1 实验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1.1 仪器

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榨汁机。

1.1.2 试剂

草酸;抗坏血酸标准品;可湿性淀粉;碘;碘化钾;活性炭。均购自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

1.1.3 样品

本实验根据前期问卷调查结果,选择泸州产橙子作为待测样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原理

维生素C具有二烯醇结构,还原性较强,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和其它氧化剂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见光分解加速;在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3]。所以实验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目前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常用方法有:2,6-二氯靛酚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3]、碘量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本文采用碘量法对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维生素C的还原性和碘的强氧化性,通过其反应的定量关系得出维生素C含量。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2.2 试剂的配制及浓度标定

2.2.1 1%草酸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草酸10 g,先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至1000 m L室温保存以备用。

2.2.2 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维生素C标准品500 mg,用1%的草酸振荡溶解,再用1%草酸溶液定容至500 m L。即得浓度为1 mg/m L的标准溶液。

2.2.3 1%淀粉溶液的配制

称取1 g淀粉,先用10 m L蒸馏水调匀,再加90 m L蒸馏水煮沸至透明,冷却后定容至100 m L容量瓶。

2.2.4 I2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6 g KI,用少许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1.3 g I2并使其完全溶解,转入1000 m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浓度约0.005 mol/L的碘标准溶液。置棕色瓶避光保存,备用。

2.2.5 I2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移取维生素C标准溶液5 m L于锥形瓶中,加入20 m L1%草酸溶液和1m L 1%的淀粉溶液,用I2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蓝色且30 s内不褪色,记录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V1,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I2标准溶液体积V2,得出抗坏血酸消耗I2标准溶液体积VI2,计算I2标准溶液的浓度。结果见表1。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移取维生素C标准溶液(1 mg/m L)5、20、40、60、80、100 m L,稀释至100 m L。再各取稀释液10 m L,加入20 m L 1%草酸溶液和1 m L 1%淀粉溶液,用I2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I2的体积,每个溶液分别滴定5次取平均值,并扣除空白值[6],试验结果见表2。

将维生素C标准溶液浓度与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进行线性分析,得回归方程Y=2.1345X-0.1098,R2=0.9978。见图1。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将新鲜橙子去皮、去核,准确称取100 g置榨汁机中,加入40 m L草酸溶液,榨汁后将果汁倒入锥形瓶,再用10 m L草酸溶液清洗榨汁机一并倒入锥形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加入活性炭脱色),量取最终所得果汁体积。

2.5 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准确移取10 m L样品提取液,加入20 m L 1%草酸溶液和1 m L 1%淀粉溶液,用已标定准确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消耗的I2溶液的体积,重复滴定5次取平均值并扣除空白值。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公式:100 g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C(I2)·V(I2)·M(VC)·V(VC)/10。共测定4批次,结果见表3。

2.6 加标回收试验

准确移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溶液四份,各加入一定质量的维生素C纯品,按前面测定方法测其消耗I2溶液的体积,计算回收率R:

式中:A———加入维生素C纯品后测得的总含量

B———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C———加入纯维生素C的量

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n=4)=1.22%,结果表明回收率较高。见表4。

3 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操作简单易行,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n=4)=1.22%,回收率较高,方法可靠,可用于橙子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发现,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较稳定,由于溶液有颜色,试验中使用了活性炭脱色,效果较好。由于碘易挥发、见光易分解且碘离子易氧化等特点,碘标准溶液应现标定现用,还应做空白试验,扣除空白纸,以减少误差;操作还应尽量快速,以减小维生素C和碘等试剂不稳定带来的误差。

摘要:采用碘量法测定泸州食用水果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由于维生素C与I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其反应的定量关系得出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碘量法操作方便快速,反应条件易控制,仪器简单。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相对标准偏差RSD=1.22%,线性回归方程为Y=2.1345X-0.1098,R2=0.9978。试验为橙子维生素C的测定提供了可靠方法,可用于一般机构对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碘量法,测定,橙子,维生素C,含量

参考文献

[1]H Hemila,Z S Herman.维生素C与感冒:对Chalmers综述的分析[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2(1):58-61.

[2]王征帆,杨艳丽.恒电流库伦分析法在水果VC含量测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41-3942.

[3]吴春艳.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3):90-91.

[4]开启余.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V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J].福建分析测试,2015,24(3):35-37.

[5]王美荣.直接碘量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J].阴山学刊,2006,20(3):39-40.

维生素C测定 第8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在临床上不仅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而且在眼科、口腔科和外科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中也十分常用[1]。维生素C注射液的p H偏酸性,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某些条件下氧化型结构和还原型结构可以互变,但是它们均有生物活性,氧化剂、光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加速其失效[2]。因此,加入抗氧化剂、温度为25℃、p H为5.6~6.0时,维生素C注射液在此条件下最为稳定[3]。维生素C注射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例如,滴定分析法[4]、分光光度法[5]、荧光法[6]、电极法[7]等,常见的滴定法存在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分光光度法操作耗时。因此,本研究以维生素C注射液为研究对象,建立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美国Waters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附2998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酸度计(上海斯坦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德国赛多利斯BT25S十万分之一天平(上海台衡仪器仪器表有限公司)。

1.2 试剂

CDEZ-VIT-004N维生素C对照品(美国;批号:18976;规格:1 g/瓶);维生素C注射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9301;规格:每支1.0 g/5 ml);磷酸二氢钾(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810;分析纯,纯度≥99.5%);去离子水(由超纯水仪Millipore纯水系统制备)。其余试剂均为色谱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氨基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液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1∶1),浓度为0.02 mol/L,p H由磷酸调至3.0;柱温为25℃;系统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0.10 g维生素C对照品,用流动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得1 mg/ml的储备液,避光保存。稀释储备液得浓度分别为5、10、15、20、25、30μg/ml的溶液,用0.45μm滤膜过滤,进行HPLC色谱分析。以维生素C对照品峰面积(Y)对相应的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从而得到维生素C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29 560X-21 310(r=0.999 5,n=6)。

2.3 精密度试验

取维生素C标准曲线项下低(10μg/ml)、中(20μg/ml)、高(30μg/ml)三种浓度,日内精密度分别连续进样5次;日间精密度分别于第1、3、5天测定,各进样5次。结果维生素C三种浓度的日内RSD分别为0.17%、0.53%和0.21%,日间RSD分别为2.98%、2.06%和2.78%。

2.4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溶液0.5 ml,共9份,分别加入维生素C低(10μg/ml)、中(20μg/ml)、高(30μg/ml)三种浓度对照液0.5 ml,每个浓度分别配制3份。混合均匀后,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通过测得量与加入量的比值来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其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2.1%(n=9)。

A:维生素C对照品;B:维生素C注射液;C:维生素C注射液阴性样品

2.5 稳定性试验

取维生素C对照品储备液,用流动相稀释成浓度为20.0μg/ml的溶液,分别在0.0、0.5、1.0、1.5、2.0、2.5、3.0、3.5、4.0、6.0 h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0.0~3.5 h,RSD为1.67%,4 h后峰面积明显减小。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样品6份,按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重复性试验,记录维生素C色谱峰面积。结果RSD为2.3%。

2.7 样品含量测定

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3个不同批次的样品含量,结果以标示量计,3批样品标示量含量分别为:104.1%、100.1%、102.3%,均在95.0%~105.0%之间。

3 讨论

在200~400 nm波长处扫描,维生素C在流动相中于245 nm处有最大吸收,故把检测波长定为245 nm。

经稳定性试验测定,供试品溶液在实验温度(18~22℃)下置棕色量瓶中,分别于0.0、0.5、1.0、1.5、2.0、2.5、3.0、3.5、4.0、6.0 h测定含量,结果0.0~3.5 h,RSD为1.67%,4 h后峰面积明显减小。表明对照品溶液在3.5 h内稳定。

由于维生素C见光不稳定,所以须避光操作,以提高该方法的准确性。

与传统的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1]江明性.新编实用药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36.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30.

[3]郝志耘,夏惠娟.维生素C稳定性实验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18(1):13-15.

[4]库尔班江,赛丽曼.碘量法测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8-32.

[5]张捷莉,高雨,侯冬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多康中维生素C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4,25(11):235-237.

[6]童裳伦,项光宏,刘维屏.间接荧光法测定维生素C[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4):598-600.

维生素C测定 第9篇

维生素C是一个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具有有机酸的性质,以氢氧化钠滴定时可定量中和1个羟基,其pKa1=4.17,与NaOH的反应为[2,3]:

测定维生素C有多种方法,如2,6-二氯酚靛酚钠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碘量法、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滴定法等等。

本文根据维生素C用NaOH滴定时可定量中和1个羟基的性质,结合两点电位滴定法的原理[4,5,6],提出了用NaOH作滴定剂测定Vc含量的两点电位滴定法。该法避免了直接电位滴定法滴定时间过长,需记录大量数据,数据处理复杂等缺点,简化了滴定操作过程及终点的确定,可用于测定维生素C片中Vc的含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ZDJ-4A自动电位滴定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复合电极(雷磁E-201-C)、AE系列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2 试剂

维生素C,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钠,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碘,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硫代硫酸钠,广州化学试剂厂;淀粉,广东台山化工厂;乙酸,广州化学试剂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样品

维生素C片(产品批号09025),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

1.4 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Vc含量

取适量维生素C片于研钵中,迅速研磨成粉末,装入干净的棕色瓶中。准确称取维生素C样品粉末约0.25 g于烧杯中,加二次蒸馏水25~30 mL,置于自动电位滴定仪滴定台上,调搅拌速度为10,将pH复合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插到待测溶液中,用浓度为0.09936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记录滴定终点前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n(mL)和相应的电位值En(mV)(在滴定终点前后各记录2~3次数据),平行滴定5次。

1.5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Vc含量

准确称取维生素C样品粉末约0.1 g于烧杯中,加二次蒸馏水50 mL,0.50%淀粉溶液2 mL和2 moL·L-1乙酸溶液10 mL,用0.05133 moL·L-1的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平行测定5次。

2 结果与讨论

2.1 电位滴定测定Vc含量

2.1.1 电极响应斜率的标定

将pH复合电极及温度电极插入仪器的测量电极插座内,将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pH为4.00和6.86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标定,测得所用pH复合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882 mV/pH。

2.1.2 滴定终点的计算公式

由电位滴定终点前的两个测量点数据A(V1,E1)和B(V2,E2)(见表1),用下式可计算滴定终点Ve[4,5]:

Ve=V210ΔE/S-V110ΔE/S-1

式中:V1、V2——接近滴定计量点时的两个测量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E1、E2——相应测得的pH电极电位,mV

ΔE——E1和 E2之差

S——pH电极的响应斜率,mV/pH

选择的第一测量点的滴定百分数应达到95%左右,V2/V1应小于1.04。滴定程度可由电池电动势或pH判断,当两点的电位差大于18 mV (或pH变化大于0.3) 时,方法的理论相对误差小于0.2%。

2.1.3 滴定终点和样品中Vc的含量

根据表1数据,计算得出每次滴定的滴定终点和相应的Vc含量见表2。

从表2可看出,采用氢氧化钠两点电位法测定维生素C片的Vc含量,连续滴定5次,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062%,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

2.1.4 回收率测定

取已知含量的维生素C片样品,加入一定量的分析纯抗坏血酸,用0.09936 mol·L-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位电位滴定,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3。

测定的回收率为99.68%~100.36%,平均回收率为99.95%,变异系数为0.26%,准确度较好。

2.3 碘量法测定结果

本文同时用碘量法[7]对同一批样品的V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4。

3 结 论

本文利用维生素C具有酸性,用NaOH可定量中和1个羟基的性质,以NaOH标准溶液作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采用两点法计算滴定终点,测定了维生素C片样品中Vc含量。测定变异系数为0.062%,平均回收率为99.95%。与碘量法相比,测定结果相近,精密度比较好。氢氧化钠两点电位滴定法可用于测定维生素C片中Vc的含量。

参考文献

[1]郑昌学,陈谦生,曾辉耀,等译.维生素手册[M].北京:科普出版社,1981:130-141.

[2]叶青.江志波.酸碱滴定法与碘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43(5):410-412.

[3]邱健斌,刘云珍,郑瑛,等.固定pH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20-22.

[4]冯俊贤,宋丽英,李素娟.两点电位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J].河北轻工化工学院学报,1995,16(4):23-26.

[5]张大伦,程春华.二点滴定法研究[J].分析化学,1998,26(11):1376-1379.

[6]陈志慧.荔枝保鲜过程中维生素C的快速电位滴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8):664-665.

维生素C测定 第10篇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 是一种天然的强抗氧化剂, 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多种疾病。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覆地,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有“雨城”之称, 盛产各种水果, 尤其是雅安的汉源县。雅安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1]。了解雅安地区的常见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对当地人合理摄取维生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维生素C为白色无臭结晶, 呈酸性, 易溶于水, 微溶于丙酮, 对碱和热不稳定, 在弱酸溶液 (pH 5~6) 的环境中比较稳定。摄取适当的维生素C能预防和治疗坏血症, 增强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铁的吸收, 抑制消化道中致癌物的生成, 减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损伤, 降低白内障、癌变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中国营养协会建议成人每日维生素C的最佳摄取量为100mg。

目前文献报道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2]、2, 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2]、荧光法[3]、紫外分光光度法[4]、原子吸收光谱法[5]、毛细管电泳法[6]、2, 6-二氯靛酚钠法[7]、碘量法、电位滴定法等, 以上方法都有操作复杂、耗时长且所用试剂不稳定[8]等因素存在。本实验利用维生素C对243nm紫外波长有最大吸收值的特性[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雅安地区4种常见水果 (草莓、桔子、猕候桃、苹果) 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 其结果可以指导人们选择维生素C较高的水果, 以满足机体自身新陈代谢对维生素C的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

1%草酸溶液;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 (现配制) ;蒸馏水;维生素C片剂 (50 mg) ;0.25mmol·L-1的水杨酸溶液。

草莓 (冬草莓, 产自雅安市汉源县) 、桔子 (不知火, 产自雅安市名山县) 、猕猴桃 (黄心果, 产自雅安市宝兴县) 、苹果 (红富士, 产自雅安市汉源县) , 以上4种水果均购自雅安市创业商城农贸市场。

FC204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FK-AJJ2型组织捣碎机: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维生素C标准液的配制

取维生素C片剂 (50mg) 一片, 用研钵研碎后, 用蒸馏水定容于500mL的容量瓶中, 得到100μg·mL-1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1.2.2 维生素标准液的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移取100μg·mL-1维生素C标准溶液2.5、5、7.5、10、12.5mL于25mL容量瓶中, 用1%草酸溶液定容至25mL。分别得到10、20、30、40、50μg·mL-1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以1%草酸溶液作为空白参照, 在243nm的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吸光值。

1.2.3 样品测定液的配制

新鲜的草莓、橘子、猕猴桃和苹果各取50g, 分别去其果皮和籽粒, 取其果肉部分用捣碎机捣碎, 过滤, 匀浆部分用1%草酸溶液溶解后定容于1 000mL容量瓶中作为待测液。苹果在切块过程中, 维生素C易遭到空气中氧气的氧化, 故在去皮切块后用0.25mmol·L-1的水杨酸溶液浸泡5min, 以有效减少苹果样品待测液在配制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 增强苹果样品的抗氧化能力, 减少褐变对苹果营养成分的影响[10]。

1.2.4 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取50mL 4种水果样品的待测液, 以1%草酸溶液作为空白对照, 在243nm的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吸光值, 平行测定3次, 取吸光度的平均值, 依据标准曲线方程, 计算出4种水果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mg·100g-1) 。

式中:c:依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的样品所含维生素C的溶液浓度 (μg·mL-1) ;V总:待测样品定容后的总体积 (mL) ;本实验为1 000mL;M总:所选水果的质量;本实验为50g;100:100g水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与所测定的吸光度平均值进行线性回归, 得到维生素C溶液的标准曲线y=0.054 7x+0.033 9, R2=0.099 98 (如图1) , 表明在10~50μg·mL-1的范围内, 维生素C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待测样品吸光度的测定

待测样品的维生素C标准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表1所示。

2.3 待测样品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

将表1中的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的浓度代入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公式, 得到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草莓37.1mg·100g-1, 桔子52.6mg·100g-1, 猕猴桃95.5mg·100g-1, 苹果4.9mg·100g-1。其结果比较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为:猕猴桃>桔子>草莓>苹果。

3 结论

维生素对人和动物的代谢起重要作用, 人体中缺少维生素会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本文利用维生素C对243nm紫外波长产生吸收的特性,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方便、快速、准确, 但是在苹果切块过程中要用水杨酸溶液处理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和营养物质的流失。通过对雅安雨城区常见的4种水果 (草莓、桔子、猕猴桃、苹果) 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得到其维生素C的含量依次为:草莓37.1mg·100g-1, 桔子52.6 mg·100g-1, 猕猴桃95.5mg·100g-1, 苹果4.9 mg·100g-1, 4种水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为:猕猴桃>桔子>草莓>苹果。此结论可为日常膳食合理营养地获取维生素C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军祥, 李元亭, 黄永红.亚热带水果与北方水果营养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 (09) :24-25.

[2]林桂荣, 郭泳, 付亚文, 等.新鲜果蔬维生素C测定方法研究[J].北方园艺, 1995, 19 (02) :7-9.

[3]邵晓芬张韵慧.荧光法测定果蔬中抗坏血酸和核黄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4, 14 (2) :125-127.

[4]张英.食品理化检测与微生物实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13-14.

[5]董振明, 殷海龙, 郑养珍, 等.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27 (9) :1862-1865.

[6]李向军, 熊辉, 袁倬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芦丁和维生素C[J].分析试验室, 2001, 20 (5) :41-43.

[7]闫永胜, 刘维.利用I3-吸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993, 29 (1) :9-11.

[8]马宏飞, 卢生有, 韩秋菊, 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五种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 26 (8) :92-94.

[9]郑京平.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方法探讨[J].光谱实验室, 2006, 7 (4) :731-735.

美国的维生素C大战 第11篇

一个“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所以“最受嘲弄”,在于他提出了维生素作用的新观点,尤其是主张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

鲍林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结晶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医学研究者”,他不是医生,可他偏偏引发了医学领域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鲍林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于1970年出版了《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书中认为:每天服用1 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维生素c可以抗病毒。这本书受到读者的赞誉,被评为当年的美国最佳科普图书。

可是,医学权威们激烈反对鲍林的论点。有的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维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的观点。”有的说:“这对预防或减轻感冒没有什么用处。”权威部门也纷纷表态。例如,美国卫生基金会就告诫读者:“每天服用1000毫克以上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说法是证据不充分的。”美国医学协会也发表声明:“维生素C不能预防或治疗感冒!”只有个别医学家及几百位普通病人用自身的经历支持鲍林。

鲍林身陷重围。攻击他的人说他根本不是医生,没资格来谈论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问题:还有人干脆把他讥讽为江湖医生。或说他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是江湖游医式的宣传。尊重他的人则叹惜他晚年“不安分”,说他完全可以安享荣耀,可他非要闯入医学领域。而离开他自己的化学“主流”太远。

然而。鲍林不管这些。1979年。他和卡梅伦博士合作出版了《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建议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1克等于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建议癌症患者“尽可能早地开始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以此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手段”。他们说:“我们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将十分显著地改善癌症治疗的结果。”

但是。医学权威们更不相信这种观点。鲍林先后8次向国家癌症研究所申请资助,以便通过动物实验做进一步研究,可这位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每次申请都被否定。他只能靠“许多人资助”来工作。即使如此。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还是声明:维生素C对癌症没有价值。此时,仍然是一些病人用自己的实例来支持鲍林的观点。

1985年,鲍林又写了一本有关健康长寿的书。他在谈及“一种提高健康水平的摄生法”时,介绍了12项具体步骤,第一项就是:“每天服用维生素C6~18克,或更多。一天也不要间断。”他认为。“这种摄生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增补维生素”,他自己则是个多年的身体力行者。他说:“1985年我写这本书时。每天服用4片营养物质加上18克维生素C。”鲍林认为。不管你现在年龄多大,每天服用最佳量的维生素(逐步增加维生素C用量),都是有益的。他说:“从青年或中年时开始。适当地服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一些健身运动,能使寿命延长25~35年。”“如果你已进入老年,服用适当的维生素并进行一些健身运动,可以期望使衰老进程减慢,延长寿命15年或20年。”他的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益寿的观点自然又一次被医学界所拒绝。

医学权威们与鲍林的最大争论焦点在于维生素C的用量。鲍林认为,“对大多数成人来说.维生素C的最佳摄入量是在2.3~10克的范围内。”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到每天20克、30克或更多。鲍林认为,无论是对付病毒、癌症还是抗衰老。维生素C的用量都应大大高于当时的规定用量。所以严格说,剂量之争是双方的关键之争。

在鲍林去世之前,美国的权威机构——食品营养委员会对维生素C的推荐剂量是每天60毫克。有些营养学家认为只要30~40毫克就行了。可鲍林向人们建议的服用量是专家推荐剂量的几十倍到几百倍。这自然要遭到医学界人士的坚决反对了。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明确告诫人们:“所谓的大剂量维生素疗法必须避免。”医学界反对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重要理由是:这会使人得肾结石。但鲍林反驳说:尽管理论上有这种可能,可是在医学文献中没有一个肾结石病例是因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而导致的。

在鲍林去世之前。双方始终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直到鲍林逝世以后。我们才初步看到了关于维生素C剂量和作用方面的一点变化:

1995年2月,美国心脏学会和部分营养学家向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机构建议:将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量由60毫克提高到250~1000毫克。

1996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声称:一个人每天摄入200毫克维生素C是最理想的,而不是60毫克。

1996年《纽约时报》报道的一则调查称。有30%~40%的美国人在服用维生素C,其中1/5的人每天服用量超过1克。

1997年10月,《美国临床营养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对247名年龄在56~71岁的妇女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1%的人每天补充维生素C超过10年,这些服用者没有一人得白内障。研究人员认为,长期补充维生素C,可使白内障的危险减少77%以上——而鲍林早在1985年前就这样论述了,然而,医学界原先不相信。

2000年美国药物研究所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的评估认为:成人每天服用不超过2 000毫克维生素C是安全的。

有报告称,据对14例临床实验证明,每天口服10克维生素C且连续3年,未发现1例肾结石。现在。多数医学界人士相信。维生素C确有一定的防治感冒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天摄入300~400毫克维生素C的男性,要比日摄入量60毫克及不足60毫克的人多活6年。

如今,许多专家承认:维生素C有抗癌作用,能预防多种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有报道说。对18例晚期癌症患者,每天1次给予维生素C10~20克静脉滴注。结果14例全身骨关节痛患者治疗1周后有7例明显缓解。

关于维生素C作用与剂量的这场大论战。鉴于美国的影响力和双方的知名度,一开始就越过了国境,波及到全球。各国的医学界人士起初差不多也都站到了美国同行那边。遥想当年。鲍林几乎是“孤军作战”地与众多医学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论争,他为此而受到的嘲弄和轻蔑是一位著名学者,也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可鲍林在长长的20多年时间里,义无反顾地奋起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勇气和探索精神令人深深敬仰。

时至今日,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承认或接近承认鲍林的观点了,然而论争仍远远没有结束,例如,有些人认为维生素C能抗癌,有些人却认为它能致癌。总之,维生素C的作用与剂量问题仍需继续研究。

诚然,鲍林的某些观点是否有失偏颇,尚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即使有朝一日证明他的论点不够完美,他的探求精神依旧值得人们学习。毕竟探索永无止境,毕竟科学未到尽头,我们没有理由因循守旧。从这个角度看,鲍林的其他观点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他说:“医生在行医时应当慎重是对的,但是,如果医学要进步,行医这行业也需要接受新思想。”“医生的意见不是一贯正确的,虽说其用心善良,患者要自己做出决定。”

维生素C测定 第12篇

1 2, 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1.1 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再与2, 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 脎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 进行比色测定。

1.2 仪器

恒温箱:37±0.5℃, 可见- 紫外分光光度计, 匀浆机, 离心机:3000 r / min。

1.3 样品与试剂

维生素C纯品购自SIGMA公司, 各种野菜样品均采自校园田野, 所用各种试剂均为分析纯, 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4 实验方法与结果

1.4.1 样品溶液的制备

野菜样品经匀浆机打碎后, 取10 g ~ 30 g, 用草酸溶液定容在100 ml容量瓶中。离心, 取上清液, 过滤, 滤液中加入活性炭, 氧化脱色, 再过滤, 弃取初滤液。滤液置于比色管中, 加入2, 4 -二硝基苯肼溶液, 于恒温箱中 (37±0.5℃) 恒温3 小时, 然后加入85%浓硫酸, 于室温放置30 分钟显色, 待上机测定。1.4.2 检测波长的选择

以草酸溶解维生素C纯品, 在400 nm ~ 600 nm波长范围扫描测定, 结果在508 nm处有最大吸收, 选定508 nm为检测波长, 如图1 所示。

1.4.3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抗坏血酸纯品, 加草酸溶解得20 μg/ml纯品溶液。称取纯品溶液5, 10, 20, 30, 40, 50, 60 ml, 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 用1% 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 使最后稀释液中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 2, 4, 6, 8, 10, 12 μg/ml。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纯品浓度 (μg/ml) 为自变量, 求得回归方程:

y=0.021x+0.0053 r = 0.9998

在1 μg/ml ~ 12 μg/ml线性关系良好。1.4.4 精密度实验

取各种野菜样品, 按4.1 步骤操作, 每种样品取三组, 平行测定, 计算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均小于5%, 符合测定要求。

1.4.5 样品含量测定

取各种野菜样品, 按4.1 步骤操作, 测定各种野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结果见表1。

1.5 结果讨论

(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 因此, 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草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素C。

(2) 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酸的作用, 故活性炭用量应适当与准确, 所以, 应用天平称量。实验结果证明, 用2 g活性炭能使测定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完全氧化为脱氢型, 其吸附影响不明显。

(3) 若溶液中含有糖, 硫酸加得太快, 溶解热会使溶液变黑。

(4)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精密度高, 适用于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菜中氨基酸的含量

2.1 原理

野菜经超声波提取后, 溶解在弱酸中, 离心过滤后, 加入衍生试剂衍生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紫外检测器检测。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

Waters 1525 高效液相色谱仪, 2487 紫外吸收检测器, 超声波清洗机, 低速离心机。

2.2.2 试剂

氨基酸标准品购自Waters公司, 含有17 种常见氨基酸, 依次为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胱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

乙腈为色谱纯, 水为超纯水。

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Accq·Tag氨基酸分析专用柱, 4 μm, 3.9 mm×150 mm; 流动相:A为磷酸缓冲液;B为乙腈-水 (60:40) ;流速:1 m L·min-1; 检测波长248 nm; 柱温:37℃;梯度淋洗表见表2。

2.4 实验方法与结果

2.4.1 标准曲线实验

氨基酸标准品的浓度为2.5 μmol/m L, 加水稀释十倍后, 浓度为0.25 μmol/m L, 加入衍生试剂衍生化反应后, 分别进样5 μL, 10 μL, 15 μL, 20 μL, 记录峰面积, 以峰面积对浓度 (μmol/m L) 进行线性回归, 得氨基酸各回归方程, 各相关系数r均在0.996 ~ 0.999 之间, 以天冬氨酸和精氨酸的回归方程为例:

天冬氨酸Y=33.6X-3.73 r=0.997

精氨酸Y=4.68X-1.30 r=0.998

2.4.2精密度实验

分别取苦荬菜、桔梗、苦苣菜等几种野菜2 g ~ 3 g, 精密称定, 置三角瓶中, 再加0.1 mol/L Hcl约30 m L, 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15 分钟, 离心, 取上清液, 定容于100 m L容量瓶中, 加衍生化试剂反应后, 分别取10 μL各种样品上机测定, 每种样品平行测定三次, 计算精密度, 见表3。

2.4.3 样品测定

按照精密度实验的方法处理样品, 分别取10 μL各种样品上机测定, 计算野菜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结果见表4。

(*代表该氨基酸在此种野菜中未检出)

2.4.4色谱图

氨基酸标准品的色谱图如图2 所示, 野菜样品的色谱图如图3 所示。

2.5 讨论

(1) 该方法处理简单、准确、精密度高, 适用于蔬菜、饲料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 样品中的氨基酸只有加入衍生试剂衍生化后, 才能被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出来。该衍生试剂为Waters公司专利衍生试剂, 衍生化过程操作简单, 衍生后样品稳定时间长, 达一周以上。

(3) 由表4 可知, 几种野菜中氨基酸的分布和含量差别很大, 费菜中含有的氨基酸最广泛, 丙氨酸 (Ala) 在几种野菜中都被检测出, 桔梗中的丙氨酸 (Ala) 含量和苦苣菜中的丝氨酸 (Ser) 含量达到了2.0 nmol以上。

摘要:对春季在田野中生长的野菜的维生素C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方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精密度高, 适用于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精密度高, 适用于蔬菜、饲料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关键词:野菜,维生素C,氨基酸,2, 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常碧影.氨基酸分析技术的一些研究与改进[J].中国农业科学, 1985 (1) :41-4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GB/T18246-2000.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86.

上一篇:开放学习内容下一篇:基带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