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学难点范文

2024-05-24

突破教学难点范文(精选12篇)

突破教学难点 第1篇

一、关于朗读

1. 变形呈现

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改变小古文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改变小古文的词、句、段的组合,还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如,笔者在执教《猫斗》一文时就尝试用变形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阅读。

(出示:“黄白二猫,斗于屋上。”)

师:有几只猫?在哪里斗?再读一读,找一找节奏,如果用拍子来表示的话怎么读?(出示节奏:黄白/二猫,斗于/屋上。)

师:说一说意思。脑海中有画面了再读一读。我们都习惯这样说:谁在哪里干什么。那么语序应该怎么改?(出示节奏:黄白/二猫,于/屋上斗。)

师:读一读,字数变了吗?意思变了吗?那什么变了?与第一句不一致了,对比读一读哪个更有味道。古人聪明啊:语序一改,意思没变,节奏一致了,美感出来了。

师生共同想象猜读整篇小古文后可再次“变形”,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如,可以标点隐身,讨论停顿也是理解的过程;可以竖排文字,让学生对古文有直观感受;可以呈现繁体,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变化,以形解义。

2. 变式朗读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是朗读的常规方式,而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出更多读法。如快板读、贯口读、变境读、对口读、方言读等。

比如变境读。一位教师执教小古文《龟兔竞走》,其朗读指导可谓笑声不断,创意连连。

(1)赛前:比赛即将开始,教师问:“龟与兔竞走”这句话要怎么读?一个学生用很激动的语气读。理由是:兔子自认为肯定能赢,所以很激动。另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用很缓慢的语气朗读。他说:乌龟虽然很慢,但是它会很努力。

(2)赛中:教师出示“龟兔竞走图”,一位学生笑道:“兔子后面有一道风。”朗读时,他把“速”字的尾音拉得很长,还配上了相应的动作。教师则把“速”读得干脆利落,真的有一种兔子绝尘而去的感觉。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们的朗读像风一样快乐。

读“中道而眠”时,教师出示“兔子睡觉图”:“看看你们‘眠’到什么程度。念‘而’就开始睡觉,念‘眠’的时候开始打呼噜。”话音刚落,学生就做出各种睡觉状,声音也伴随着呼噜声拉长变轻:“中道而———眠———。”“这时乌龟在干什么呢?”一位学生喘着大气读:“龟行迟,努力不息。”另一个学生大口喘气,握拳曲臂向前摆:“龟行迟,努力不息。”大家被他们所感染,一起学着样子读了起来。

(3)赛后:“到终点了,请注意看乌龟和兔子的表情!你会怎么读?”有极度失望地读“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有作震惊得身体倾倒状读“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也有兴奋地读“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学生在不断的演绎中逐渐有了更多个性化的呈现。

变境读,更能解文蕴之所谓:龟与兔竞走,同句不同声;兔骄傲龟努力,朗读现心境;龟已先至矣,心境各不同。整个教学过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得有趣,读得好玩。

二、关于理解

1. 活动学习

小古文学习忌讳静态学习,读古文—译古文—说意义,程序刻板,学生厌倦。于是,我们把活动引进课堂,给小古文学习引入一池活水。

可以读而有韵,读而舞之,读而画之;可以读中评说,读中对白,读中辩论;可以读中断句,读中猜测,读中遥想;也可以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腾出时间、想尽办法让学生读起来,直至熟读成诵。如教《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来个“辩读”;教《杨氏之子》可以创设情境,来个“演读”;《狐与葡萄》节奏鲜明,可以打着节拍读。对那些韵味悠长的文言散文不妨把传统吟诵引入课堂,带着学生曼声吟哦,感受文言特有的音韵之美。

学生天生会演戏,更爱演戏。可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语言。不循规蹈矩:可文言文表演,可现代翻译表演,也可古文新编表演,还可本地方言表演。不拘泥于形式:古文剧、双簧、弹唱、相声、小品、吟诵、情景剧等均可。力求相同的小古文用不同的方式表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穿越、转换、对比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 逐句扩充

文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单音成义、单字成词。逐句扩充法,就是把文本内容以标点为自然分隔符,一句一句呈现,让学生猜,让学生想,让他们自己逐渐理解句子的意思。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或者模糊联想的能力,会帮助他们灵活而准确地“扩充”出整句话的意思,而这种能力就源于他们对语言整体的观照和感受。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人性缓》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语句的大概意思。

师:(出示:冬日共人围炉)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围着炉子。

师:这里没有“很多”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有个“共”字。

师:“共”组个词,可以是———

生:共同。

师:那么就是很多人在一起。

师:“见人裳尾为火所烧”是什么意思?注意这个“裳”指的是古人所穿衣服的下衣,下衣为裳。“尾”组个词叫———

生:尾巴。

师:这里要变通一下了,衣服尾巴其实就是———

生:衣角。

师:是衣服前面的角还是后面的角?

生:后面的。

师:所以叫“尾”,也就是衣服的后摆。请你连起来说一说整句的意思。

生:看见别人衣服的后摆部分被火烧着了。

可见,对儿童来说,只要认识字,就能推测出词句大致的意思。他们不管这是文言还是白话,也不管这句子是顺着说还是倒着说。如《郑人买履》中的“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一句,你完全不用把“试之以足”还原成“以足试之”,这丝毫不影响学生对意思的理解。

三、关于运用

1. 古今穿越

小学生学习小古文讲究弹性,粗知大意即可,不必字字深究、逐词翻译。在教学实践中,“模仿读,模仿写”就是最好的文言文“翻译”过程,也是语言历练、转换、运用、把玩的过程。如学了《猫斗》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仿写。

红黄二鸡,斗于草地,喔喔而鸣,身仰尾蹲,弹之跃之,凶猛异常。久之,黄鸡稍退,复冲乱啄之,红鸡不敌,避之于鸡舍,黄鸡踏步昂头,悦之而鸣。(《鸡斗》:杜敏瑷)

黑黄二牛,斗于草原,哞哞而鸣,四角相对,怒气十足,凶猛异常。久之,黑牛稍退,忽撒腿走之,黄牛奋起逐之。(《牛斗》:吴诚焕)

2. 仿古交流

现代生活中微信、微博、QQ等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交流平台。这些平台讲究用词精练、言简意丰。微言大义的小古文最为适宜培养学生用书面表达去服务日常学习、生活的能力。可以把老师、家长、同学等当成古人给他们去一条文言短信,既有趣又好玩还时尚。教师还可以推波助澜把这些文言短信晒一晒,肯定会引起大家的围观,更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写了《自画像》后,有一定古文基础的班级可引导学生用小古文来介绍一下自己,并建议幽默一些,四字词多点,感受小古文的“微言大义”。

吾,马轩是也,身长四尺有半,东阳人氏,相貌平平。擅连珠棋,每与母对弈,胜多负少。有一陋习,急躁易怒。擅长奔跑,自比刘翔。博览群书,不求甚解,善记内容,众人皆奇之。

3. 课文改写

当学生有了一些文言基础后,有些学生就会尝试将自己的作文或课文改成文言文,教师此时也可加以引导。如教学《观潮》一课后,教师出示宋代周密《观潮》的一部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然后引导学生:“这篇古文只讲了潮来时的情景。而课文里对‘潮来前’‘潮来后’的描写,古文中都没有。让我们小试牛刀,把课文第2自然段‘潮来前’部分改写成古文。”学生的能力总是超乎你想象:

八月十八,钱塘潮之日也。吾早至盐官,观潮最佳之地。登堤,钱塘横卧。浪静风平,至东愈宽,薄雾笼罩。镇海古塔、观台屹立江边。远处,小山隐现。江潮未至,堤上已人山人海。东望,等之,盼之。

突破拼音教学难点的策略 第2篇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等要求。

迈入新世纪的大门,面对五彩缤纷的信息,人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交流。在这个信息时代,失去交流,就意味着落后。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交际越来越广,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因此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规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笔者从事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结合彝语及彝语区汉语方言特点,反思当前的汉语拼音教学,发现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方言环境的影响。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由于孩子在入学前在家庭、社会上听到的都是地道的彝语及汉语方言,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生活,天长日久,其听觉神经就会对这种方言比较熟悉和固定。这对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势必造成很大的干扰。比如,彝语区汉语方言发音前后鼻韵分不清、声调混乱等不利特点,对学习拼音和普通话的消极影响就很严重。这是彝语区孩子学习汉语拼音最难跨越的一个障碍。

其次是汉语拼音本身的复杂性。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它难读、难记、易混淆、易忘却。加上内容多而且枯燥,要在约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学会,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对一年级新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再次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众所周知,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制能力弱。他们学习动机受兴趣支配,无意注意相对占优势。孩子们一入小学就要学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讲更是枯燥单调乏味。而留给一年级学生集中学习拼音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在这样短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这是件不容易的事。

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不高也是固有的不利因素。尽管我们的愿望是小学语文教师都像播音员一般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但事实是彝语区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发音不准,难以形成良好的示范,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加之传统的拼音教学,把拼音教学和语言学习割裂开来,没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无奈”,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依据上述实际情况,如何提高彝语区拼音教学的实效?笔者尝试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授其方法、引导参与、创设氛围等几个方面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如下一些探索和尝试。

策略

一、注重趣味性,以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持久的内驱力。由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和一年级学生注意不易集中的心理特点,要求拼音教学要特别注意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学习单韵母和声母就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或肢体语言来进行“手舞足蹈”,让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字母。如在学习声调和复韵母时可以组织“找朋友”游戏加以巩固,“拼音宝宝找朋友”把写了字的头饰带给学生,音乐一响,就去找相应的音节朋友,找到后两个站在一起大声读两遍,其他的同学跟读这些游戏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变化多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在游戏中变得轻松和愉快,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氛围和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孔子又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视为最高境界。方言区学生学拼音有难度,但不能让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单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还要寓教于乐,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例如声母中形近的字母比较多,如“b—d、p—q”等。低年级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针对这一点,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手势或课堂上的实物进行演示,充分让他们展示自我,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智慧的火花四溅,在教学“b—d p—q”这两对最容易混淆的形近声母时,没想到学生的小小的脑袋里竟然闪现着那么多智慧的火花,小小的躯体里竟然蕴藏着那么丰富的表现力!他们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与左右手掌配合,根据的圆形的不同位置表示“b-d p-q”。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孩子们的表现欲就会得到完美的体现,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笔者还让学生自己编歌诀来辅助记忆。学了书上的识记方法之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于是五花八门、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就出来了,如:斧子斧子fff,特别特别ttt,白云白云 ün ün ün,月亮月亮 üe üe üe,安家落户ɑn ɑn ɑn”。孩子们把顺口溜写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有的同学还画些花草,有的还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贴在墙上,并欢天喜地地回家告诉家长,自己是个小作家了,有的还邀请家长一定要来学校看看他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从而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

二、针对方言特点,切实突破发音关

在语文教学中,单单教学生学会知识还不够,最主要的还是教学生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利于学生终生学习。

彝语区方言常常前鼻韵和后鼻韵不分、第二声、第三声不分,如何高效地学习,突破这两个难点呢?笔者采取观察、比较等方法结合游戏进行教学:

观察法。教师先做发音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

法,并结合口腔图清晰讲解。让学生依照图解反复尝试体验。如教“an-ang”时,教师告诉学生“an”发音时,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关闭口腔通道,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并从鼻腔冲出成声。舌尖顶上齿龈;口形较闭;音色:尖细清亮;发“ang”时,舌根抵软腭;口形较开;音色浑厚响亮。

比较法。“an-ang”的比较发音,语音示范、手势配合为指导。发“an”时,左手掌平伸,右手顶着左手掌心手指根部,帮助学生形象认识发音器官的位置,发“ang”时,左手掌平伸,右手顶着左手腕部,帮助学生形象认识发音器官的位置。“en-eng”“in-ing”等几组彝语区方言极易混淆的拼音都可采取反复比较区分的方法进行教学。

游戏法。“猜一猜”游戏训练学生,教师发“an、ang”两个拼音,让学生根据唇形的变化猜出是哪一个音。

绕口令。根据训练的要求,让学生练习“安全与昂首”绕口令,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舌头就灵活了,说普通话自然就流畅了。强化学生的发音方法,找准发音器官的位置。

三、创设拼音氛围,勤于练习,反复巩固

汉语拼音教学一直面临着“低年级学,中年级忘,高年级丢精光”的“回生”问题。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拼音并不能立竿见影,必须反复练习,强化训练,才能掌握好汉语拼音。因为汉语拼音毕竟是抽象的,再加上方言区学生平常一般讲本地话,不经常使用普通话,要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回生现象,因而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勤练。很多老师的方法也不错:有的用拼音字母布置教室,孩子们走进教室,就像进入了一个“拼音王国”;有的给可爱的小动物身上贴着拼音,有的在一朵朵小红花里面用拼音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让孩子们上完新课就会争着去找,去读„„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拼音和识字、阅读的关系极为密切。第一册教材集中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学会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随后会依靠汉语拼音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汉语拼音得到巩固。到了二年级汉语拼音又增加了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学生就能利用汉语拼音查字典识字,在以后各年级语文教材中,也都注意安排汉语拼音复习巩固,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让学生在利用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的过程中,使所学的汉语拼音日臻熟练,把汉语拼音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

彝语区汉语拼音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在汉语拼音帮助下是能说好普通话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改进教学,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勤学,那么汉语拼音这种工具,就会成为学生手中的“金钥匙”,帮助学生尽早尽快的叩开语文殿堂的大门。同时,笔者期望广大彝语区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勤学苦练,当好良师,为彝家孩子学好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打造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

渐进式突破教学难点让难点不难 第3篇

1在演示和提问中逐一突破摩擦力概念

摩擦力的概念是摩擦力学习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之一,虽然学生的生活中经常提到摩擦力一词,但是要系统完整地构建摩擦力的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采用边演示边提问的形式对这个环节进行突破.

我们要建构摩擦力的概念,就要分析学生对力的掌握情况,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我们就要充分抓住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对摩擦力概念构建.于是笔者用一把长毛刷子边做实验边提问,以此引领学生渐进式建构系统完整的摩擦力认知.

问:踢出去的足球会在草地上滚一会,最终停下了,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受到草地给它一个摩擦力.

问: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不去蹬脚踏板,也会停下来,这又说明什么?

生:说明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问: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摩擦力这一前概念,那么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摩擦力.首先请告诉老师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生: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问:很好,现在老师用刷子去刷这个桌面,你们看到了什么?(教师边做边去刷动桌面,并让刷子向右刷动)

生:我们看到刷子的刷毛向左弯曲.

问: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个毛刷受到一个向左的力.

问:那么毛刷为什么会受到这么一个力呢?

生:因为刷子在向右运动,桌面就阻碍它向右运动,就给它一个向左的力.

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回答顺势帮助学生建构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教师于是继续演示实验,此时也去努力用刷子刷桌面,但是没有刷动.

问:此时你又看到什么现象?

生:刷子的刷毛还是向左弯曲?

问:这又说明什么?

生:因为刷子要向右运动,桌面就阻碍它向右运动,就给它一个向左的力.

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回答顺势帮助学生建构静摩擦力的概念.而在两个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滑动方向相反或者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这样也顺其自然地帮助学生突破了摩擦力概念的建构.

2在交流和实践中逐一突破探究性实验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不仅引导学生经历这么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还引导学生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更需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正确全面的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而在这个环节的突破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因为主体地位的充分展现而达成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的思维度,从而促使教学难点在学生自己的智慧碰撞中达成巧妙的突破.

交流活动1:凭借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说说你的猜想理由.

教师借助这个交流活动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认知滑动摩擦力,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刚才的认知来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努力用已有知识与技能积淀来解释自己的猜想.

交流活动2:结合大家的猜想,大家都觉得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那么你准备怎么探究?

借助这个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言表达达成对控制变量法的灵活应用,真正能将控制变量法的注意事项灵活应用,并结合具体的变量和不变量,达成改变和不改变相应物理量的基本技能,将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转化为实践操作行为.

交流活动3:你怎么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这个交流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善于利用书本中的文本信息和信息快递来达成对问题的突破,阅读能力也是我们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技能之一.

交流活动4:由你们的探究,你可以获知哪些实验结论?

控制变量法它不仅仅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控制变量法可以应用于很多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归结于问题结果的获知,问题规律的建构,最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再学习.此处的结论归纳就是我们渗透这一教学价值的有效行为.

3在归纳与总结中逐一突破摩擦力分类

在初中阶段,我们大体可以帮助学生将摩擦力分成三类,即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而这三种摩擦力如何区分辨别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虽然我们初中阶段不能借助高中知识中的平动、转动等知识来建构较为严密的摩擦力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已经确定的摩擦力的种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对比,以此建立一个可以满足学生思维能力应用的摩擦力的分类.笔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的方式来达成.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杯子,请学生用这个杯子给大家演示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什么是滚动摩擦力、什么是静摩擦力?这个活动充分启发学生把已学的理论知识与认知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开放式实验活动,而在深入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再采用以下的问题和启发来引导学生归纳中分类的关键细节.真正达成“授之以渔”的效果.

启发1:识别静摩擦力的关键点.

问:你会演示静摩擦吗?

此时学生紧握杯子,静止不动,告诉大家此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就是静摩擦.

追问: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杯子静止不动?

再问:那么你握着杯子在空中移动,此时杯子和手之间是何种摩擦力?

生:还是静摩擦力.

再问:为什么?

生:因为杯子和手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到此,静摩擦力的关键词也由学生顺势突破.)

启发2:识别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教师提问学生:你能分别演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吗?

此时学生先将杯子放倒,在桌面上滚过,然后再把杯子竖起来,在桌面上平移过去,这两个动作完成以后告诉大家,这分别是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每个学生对这个现象都没有质疑.而此时的关键点却仍然隐含于现象之中.需要教师启发.

教师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各自是什么摩擦?他们两个面接触的过程中接触面之间有什么差异?(学生迟疑)

教师再问:你们能把实验再做一次吗?注重观察现象的细节差异?

于是学生开始再次实验,并彼此交流讨论.很快学生得出结论,学生发现滚动摩擦在滚动的过程中,彼此接触的面都在随着物体的滚动而发生改变,而滑动摩擦则是一个面在发生改变,另一个面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此时教师再次启发.

教师追问:你能结合其他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例子再次验证你的猜想吗?于是学生纷纷参与思考、举例、论证,学生刚才发现的结论也再次得到充分的论证.

创新实验教具 突破教学难点 第4篇

一、提供直观材料

人的认识过程, 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渐发展的。有些科学知识或规律,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感知, 或者虽有感知但还比较模糊, 于是造成了对新知识理解的困难。此时教师应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架设必要的桥梁, 也就是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 突出教学难点的主要部分, 使模糊的感知得以鲜明, 对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

【案例1】“浮力的方向”教学

浮力的方向如何?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知是竖直向上。理性的分析若能有感官来支撑, 那么获得的知识将更加牢固。课堂上, 笔者给学习小组提供了一些器材,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证实。经过讨论, 学生汇报了设计思路。A学生说:“桶是盛水的, 乒乓球在水中是浮起来的, 铁块铜块是沉下去的;线是用来连接的。我认为可以用线把乒乓球和铜块连起来, 放入桶中, 然后灌水, 使水没过乒乓球, 看看线是否竖直, 就可以了解浮力的方向了。”B学生补充:“如果把铁块挂到铁架台上, 放到桶边, 观察两条线的平行情况可以很方便地判断出浮力方向是否竖直。”C学生补充:“把线剪断, 看看乒乓球是不是竖直向上运动也可以帮助判断。”看来, 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操作欲望。分组活动后, 学生进行小结。小结时, 有一学生说:“不经意间, 他们把桶倾斜了一下, 发现绳子还是竖直的。”

“浮力的方向”比较抽象, 学生似懂非懂。若干实验教具的组合使用, 使它由抽象变为形象, 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构建科学模型

科学问题往往很复杂, 尤其是对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为便于分析与研究, 教学中可采用“简化”的方法, 即从原型出发, 根据某一特定目的, 抓住原型的本质特征, 撇开次要因素、关系和过程, 对原型进行抽象, 把复杂的原型客体加以简化和纯化, 建构一个能反映原型本质联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规律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获取原型信息, 揭示原型形态、特征, 窥见其本质, 这符合“从简到繁,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的认识论原则。

【案例2】“动滑轮的实质”教学

教材安排先学“滑轮”再学“杠杆”, 学习“杠杆的分类”时教师往往会补充说明“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 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在黑板上画出定滑轮、动滑轮, 再找出杠杆五要素。抽象思维水平高的学生能理解示意图, 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存在疑惑:杠杆在哪里?支点在哪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难以从滑轮中抽象出杠杆, 当然也就无法从杠杆平衡原理去分析它们的实质。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笔者自制了滑轮教具。如图1, 把木质圆轮分成三部分:中间一块打两个洞, 把竹质销子插入洞中;在两个半圆部分的对应位置打洞, 把销子的两端插入洞中。销子与木板的紧密程度以三块木板既可以组合又可以分散为宜:组合时, 它就是一个滑轮;分散时, 可只留下中间那块木板。这样就舍弃了滑轮的非本质特征———形状, 暴露出了滑轮的本质特征———杠杆。实验时, 固定动滑轮一侧, 用力拉另一侧细绳 (如图2) , 发现杠杆沿着固定点转动, 可见这个点就是杠杆的支点。这样, 再找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就势如破竹了。在此基础上, 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辨析及寻找工作中的动滑轮的支点, 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动滑轮的支点位置是不断沿直线上升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 他教育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行动, 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用自制教具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们变得爱学、好学, 敢于大胆发言。“小智慧、大道理”, 使用模型教学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合作用的过程。它使学生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因果关系及内在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完善知识的建构, 实现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三、优化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的思维相对低级, 对于单因素变化的事物尚能看出其规律, 但对于多因素变化的事物, 就难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对于教学要求较高、呈现方式不尽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 研究和设计教具, 开发一些创新实验来满足教学需要。

【案例3】“‘力臂’概念的引入”教学

教材直接告知学生有力臂这个要素, 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造成画出的力臂错误百出。对此, 笔者与同事一起自制了实验教具以突破难点。我们借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器具, 在杠杆上均匀地钉入小铁钉, 在杠杆后面装入自制的画有若干个同心圆的木板。教具左侧用皮筋连接杠杆上的一点, 另一点连接到铁夹柄上。实验时在右端用力, 可使杠杆水平 (如图3) 。教学环节如下:

(1) 先回忆力的三要素。 (2) 在第二、第三、第四点位置用竖直向下的力拉, 使杠杆水平, 读出力的大小F1、F2、F3并比较, 然后提问:同样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为什么力的大小不同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3) 把力作用在第三点上, 但拉的方向不同, 读出F4、F5、F6并比较, 然后提问:同样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为什么力的大小不同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4) 提问过渡:当力的方向或作用点不同时, 需要用大小不同的力才能使杠杆水平。那么, 能不能把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用一个量来体现呢? (5) 在第三、第四个点上用力拉, 方向与第二个圆相切, 读出F7、F8并与F2比较, 然后提问:有什么发现?再引导学生把F7、F8的作用线延长, 使学生注意到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相等的, 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进而引出力臂的概念。此时有学生说:“我猜若在第五个位置不管力的方向是朝里还是朝外, 只要朝第二个圆的切线位置拉, 大小一定等于F2。”笔者让这个学生上讲台实践, 成功后, 全班同学都会心地笑了。最后, 笔者鼓励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来阐述实验的巧妙之处及从中获得的启发。

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 要大力提倡动手动脑学科学。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灵动的。上述案例中, 教师摒弃了灌输式教法, 而是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一步一步向未知领域挺进。学生参与问题建构, 为解决问题寻求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分析解释数据, 恰当地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并积极参与反思与讨论。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掌握了思维方法, 发展了思维品质, 提高了学习能力。

四、破解思维定势

迁移原理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理。正向迁移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 但思维定势引起的负迁移却干扰学生对概念与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给教学带来了较多困难。当要求学生接受的概念与他们的想法有较大冲突时, 如果没有机会让他们自己思考, 很难让他们真正将所学概念运用于周围的事物。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构建对概念的理解, 包括基于可能的想法提出预测, 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 收集数据, 对比自己的预测来评价得到的结果以及讨论这些概念的运用。

【案例4】“大气压的存在”教学

笔者首先用玻璃杯做了一个“覆杯实验”, 然后抛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托起了杯子。一些学生说是大气压托住了杯子, 但还有不少学生认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被水“粘”住了。笔者首先肯定了这些学生不唯书的质疑精神, 然后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有学生说把杯子周围的空气抽掉, 如果纸片还不掉下来, 说明纸片不掉下来是因为被水粘住了。他的创意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们把该装置置于玻璃罩内抽气 (图4) , 在抽气的过程中, 纸片掉了下来, 学生的脸上写满了“虽败犹荣”的表情。笔者继续提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有学生说“在杯上打洞, 看看水会不会流下?只可惜这是玻璃杯”。这时笔者边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蒸蛋器的塑料盖, 边笑嘻嘻地对学生说:“别失望,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然后, 笔者用透明胶把塑料盖上方的出气孔盖住, 并重做了“覆杯实验”。接着请一个学生揭开透明胶, 水和硬纸片全掉了下来。这样的对比实验, 彻底改变了部分学生的错误想法。之后, 学生还讨论了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下他们可是得心应手了。

建立空间概念 突破教学难点 第5篇

突破教学难点

-------《地球和地球仪》教法设想 甘肃省清水县白沙农中

闫建文

在初中一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课标解读中,课标要求:①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②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具体标准:①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②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③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在教学中,“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在地理仪上认识经纬网”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这两个难点呢?说一说我的做法。

一、教学方法设想

1、应用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缺乏的是对探究结果的概括和表达。所以要想使学生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和体验式教学来完成。、通过观察、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体现新课程改革中“以活动为主线”、“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尽可能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小组间同学的合作,建立空间概念,完成平面到球体之间的转化,归纳概括出知识网络。展示小组的作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语言或文字或图像的表达能力。

3、应用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配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应充分应用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配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各知识点的突破和空间概念的建立

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了 4 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 →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四个过程。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海边看船”和“月食现象”,让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教学中可采用观察法和讲述法。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地球仪,每人一个(或2---4人一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看图片或动画,补充一些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资料,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想象并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对地球准确形状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按照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二者相差21km,再引导学生思考21km与地球平均半径的比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正球体。利用学过的公式,计算赤道周长,使学生知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为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埋下伏笔。

同时,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教师可引入:“光年”光年。

2、关于地球仪

既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的长度多 21 千米,这个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教学中可用观察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观察作业,注意作业内容要明确、清楚,如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仪如何摆放?地球仪的“身子”形状如何?地球仪是否转动?如何转动?学生在观察和小范围的讨论后,教师通过提示、追问等将学生的思路明确,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回答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教师自己讲述或将答案直接写成板书灌给学生。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地球仪比地球缩小的倍数很大,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为以后讲经线和纬线、经度的划分打基础。为了使学生明确地轴的作用,可以先提出问题“球是如何转动的?”让学生用篮球演示球在地上乱转的情况,再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绕地轴斜着身子转动的情形,通过演示试验使学生明确地轴在地球自转中的重要性。在提出问题“地球斜着身子转动,地轴指向哪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配合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确地轴、两极的位置,形成空间概念。

3、关于经纬线

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所以教材一开始首先给了一幅“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图。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组成和用来确定位置的经线、纬线和经纬网。并给了一组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关于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教材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学生活动时要围绕观察地球仪展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用讲述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解决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线叫经纬线,它们是认识地球上任一地点的方式,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成网状就是经纬网。对于经线、纬线知识,重点在于了解经纬线的特征及其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4—6人一组,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征,15---20分钟之后进行小组汇报讲解。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对照课本介绍,汇报时自己小组制定介绍经线与纬线的方法。学生充分活动、观察、介绍之后,教师对各组同学的表现给与肯定和补充,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讲解方法的优劣,介绍对比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明确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引导归纳、对比总结、列出表格。归纳时重点强调:纬线是不等长的圆,经线是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它们是经纬度划分和半球划分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可以配合动画演示。①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②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分层次教学。

4、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材通过 2001年 3月 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台风“桑美”两个报道,引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教师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等,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同时安排课本第 8页的活动内容。

对于经纬网确定某一点位置,由于平面坐标和球面坐标学生没有学过,不可能用坐标来讲,只需用怎样确定班内某一位同学座位的方法来类比就可以了。

挖掘实验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第6篇

挖掘实验资源是指,在科学教学中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根本宗旨,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探寻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素材作为课程资源,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实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三者的和谐统一,实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挖掘实验资源突破教学难点例谈

科学学科教学中存在很多难点,《大气压强》这一课就是其中一例,笔者在教学中深感突破教学难点之困惑。知识本身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能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能力要求,对思维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

(一)观察現象——生疑问

首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实例和实验,其中有“泰山报纸”“吸管插土豆”、“双吸杯”“‘吸水易拉罐”“吸尘器”(当然其中一些现象做过适当的处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判断该现象是“真”是“假”,在困惑中开展思维之旅。

(二)基于知识——建假设

让学生充分思考,形成疑惑,得出自身对大气压强知识理解的困难处,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假设,为后面的探究讨论准备。

(三)实验探究——辨真伪

等学生有了自己的一个判断之后,要求学生证实自己的观点,通过给出的仪器,自主、合作、探究各自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验证自己的观点,每组之间进行生生互评,通过动手和语言总结得出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这个环节主要采用师生交流,引导对话,总结的方法,通过桌上的仪器,自主、合作、探究,得出每个人的观点;通过组内交流,明确大气压的变化与实例之间的关系,落实大气压的基础知识。

1.泰山报纸

(1)操作介绍:把报纸压平,尺子插在报纸和桌子之间,被报纸压住一半,用力压尺子露出的一侧,发现尺子会被报纸压住动弹不得,故名“泰山报纸”。

(2)原理分析:由于尺子一侧突然受力,另一侧原本要翘起,但是尺子上部分被报纸压住,形成了一个气压较低的低压区,报纸上部分的大气压就给报纸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尺子和报纸无法向上突起。

2.吸管插土豆

(1)操作介绍:生土豆那么硬,塑料吸管那么软,吸管都折了,插不进去,土豆皮都不一定破,用大拇指堵住吸管的上端,快速用力地把下端插向土豆。

(2)原理分析:由于吸管较为柔软,在插入土豆时发生弯曲,大拇指堵住塑料吸管上端,下端快速插向土豆的时候,也被堵住了,这样吸管里就密封了一段空气。此时吸管要是再发生弯曲,内部容积变小,空气受到压缩,压强变大,对管壁压力变大,大大增加了它的强度,不会轻易发生弯曲,就能够轻易穿透土豆了。

3.双吸杯

(1)操作介绍:用热水把两个塑料杯都烫热,迅速在一个杯口盖一张湿润的纸巾,把另外一个杯子端正地倒扣在上面,用手压紧,动作也要快,让杯子变凉,然后提起上面的杯子,你会发现下面的杯子也一起被提起了。

(2)原理分析:湿润的纸巾起密封作用。两个扣在一起的杯子慢慢变冷之后,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里面密封的空气体积变小,压力变低。而外界大气压是不变的,在大气压的压力下,两个杯子就吸在了一起。

4.“吸水”易拉罐

(1)操作介绍:在一个易拉罐中加人大概十毫升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沸腾,然后迅速把易拉罐倒扣如冷水中,易拉罐就会被大气压挤扁,而并非把水吸进去。

(2)原理分析:易拉罐内水加热煮沸后,使得易拉罐内充满水蒸气,当易拉罐突然被倒扣到冷水中,罐内水蒸气迅速液化,罐内几乎接近真空,易拉罐本身质地较为柔软,自然被压成饼状。

5.吸尘器

(1)操作介绍:用矿泉水瓶和小电动机制作一个简易的吸尘器。

(2)原理分析:根据大气压原理制作的,靠近小风扇,在塑料瓶和牙刷杯内形成低压区,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口大气压就把灰尘吸入瓶内。该实验也为后面流体流速压强的关系埋下伏笔。

(四)总结分析——获真知

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既把课堂抓在手上,又还给了学生,因为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才能让这节课堂延续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双基”获得落实,又能让全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三、体会

实验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要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宗旨,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实验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要沿着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逐步搭建攀岩扶梯,使学生能逐步突破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实验的设计要能激活学生的思辨,只有在思辨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

从“灵性”切入突破教学难点 第7篇

一、从“灵性”入手

《触摸春天》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包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 要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拥有关爱之心, 同时, 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关键语句并积累语言素材, 学习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品读课文首先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失明的小女孩穿梭在鲜艳的花丛中, 停留在月季花前捕捉蝴蝶并放飞蝴蝶, 最后仰望天空。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关键词“灵性”入手, 逐步引导学生触摸文本的重点、难点。“灵性”是一个很空泛、难以捉摸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词。同时, 当蝴蝶在安静指尖飞舞的时候, 为什么说安静的心灵有了从未体验过的经历呢?当蝴蝶飞走之后, 作者说安静的人生会“飞翔”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飞翔”又怎么去解读呢?在研读的过程中, 我反复思考这些问题, 也将这一系列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二、探究“灵性”来源

在教学过程中, 找准一个有效切入点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关键, 能起到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在授课伊始, 我便以“灵性”这个关键词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阅读全文之后, 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安静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安静是个有灵性的好女孩。”接着我又问:“为什么你们会说安静是个有灵性的好女孩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 找出相关语句。”学生很快按照要求找出了关键语句以及重点词语。这时再让学生发言, 有的学生说:“灵性表现在安静虽然是个盲童, 但是走在花池中没有磕磕绊绊, 还十分顺畅。”有的学生说:“安静准确地把手放在月季花前, 说明安静对花园十分熟悉, 这也是灵性的表现之一。”最后, 我作出总结:灵性来自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不难看出,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课堂教学引导, 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 并能感受作者、主人公的心境, 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灵性的来源所在。

三、感悟“灵性”

随着学生对课文认识的不断加深, 教学层次也会有所加深,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探究, 安静虽然是一个盲童, 但是其心灵的窗户一直是敞开的, 她的灵性会让她去感受多彩的世界, 并在内心构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就像文章最后说的那样, “谁都有权利去创造自己的世界”。因此, 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是建立在文本再现之上的, 把握内涵与实质才能让学生感受内涵、畅所欲言。

在品读课文之后, 我让学生默默闭上眼睛, 想象自己就是安静, 感受美丽的花园以及纷飞的蝴蝶、蜻蜓, 并将感受分享给其他同学。之后, 有的学生说:“花是会动的,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体现。”有的说:“多么奇妙的世界, 春天是富有生命的。”当学生将感受分享完以后, 很渴望又激动地看着我, 像是有话要对我说却不知道怎么表达一样。我感受到了学生渴望的目光, 问道:“当你们闭着眼睛抬起头的时候想看的是什么?你们能看见吗?”这个时候学生恍然大悟。他们明白了, 蝴蝶带给安静的是飞翔的概念和愿望。安静是在用心灵享受飞翔, 她的心也和蝴蝶一样, 在快乐地触摸着春天。

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8篇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比初中阶段要深,而且比较抽象,学生单凭死记硬背,很难有显著的成效。因此,如何进行政治教学构成又一难点。

学习政治理论的目的是进行社会实践。教材注重介绍理论知识,而对如何运用很少提及,这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政治和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而事实恰恰相反,政治和生活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如何把政治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成为教学的又一难点。

下面,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中这三个难点问题,一一进行解读,找出破解之道。

一、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推动力。只有对政治学习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克服种种困难,解决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首先,要精彩导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引出新课的内容,即导入。教师科学而巧妙的导入,能够引导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方向走,把旧课和新课联系起来,引起学习新课的强烈欲望,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高中政治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例如,在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教学时,我没有开门见山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哪方面更重要呢?有的学生回答思想道德修养重要,有的学生说科学文化修养重要,并各自说出了理由。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是向学生讲述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始末,使学生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由此,我适时引入了该课的内容。

其次,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高中政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政治理论,探究实践应用。例如,在进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三鹿奶粉事件”的图片,然后设置情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包括“三鹿奶粉事件”在内的众多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当前,我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问题多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对此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设置这样的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很有作用。经长期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科学开展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课概念、定义多,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松散,学生记忆存在困难。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运用分析法———理解复杂难记的概念和定义

高中政治课概念、定义多,且逻辑性强,即使是很短的一句话,也可能包含很多的内容,如果不加以逐步分析、理解,单纯去记忆,很可能顾此失彼,丢失重要信息,在运用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法,对复杂的概念、定义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例如,对于商品的概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教师应先提出中心词“劳动产品”,因此,不是劳动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呢?也不是。这时就要注意到,“劳动产品”前面还有定语“用于交换”,所以,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这两者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然后,教师应给学生列举他们熟悉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比较法———剖析容易混淆的问题

高中政治中有许多从字面上看非常相似的概念,但仅仅是字面相似而已,它们有各自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这是十分确定,不容混淆的。然而,学生常常把这些概念搞混、记差,因此无法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例如,“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概念,从字面上看,它们之间仅差两个字或四个字,且它们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是它们的含义却是不同,不能混淆。“人民代表”是人,“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三者指代的事物不同,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代替。对这种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列出表格,把各自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分别写出来,就一目了然了。这样,学生再理解、记忆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三)归纳法———确定问题的归属和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各种知识之间也存在必然或非必然的联系。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时,教师不能单单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含义进行介绍、讲解,还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确定我国基本国情的原因和依据是什么。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又和党的基本路线是紧密相关的,于是引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含义,以及坚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可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复习和运用时就能做到准确、轻松、顺畅。

三、理论教学联系生活实践

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前人对生活实践的总结。而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运用于生活实践,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由高考命题的趋势决定的,也是由素质教育的发展决定的。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对外政策时,政治理论与当前时事热点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学习不是“假、大、空”的表面文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外政策、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如何突破“化合价”教学难点 第9篇

化学式及化合价的知识这部分的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是双基的重要部分, 又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化点, 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忆, 通常教师都会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 然后让学生背诵。但是学生往往把口诀背得很熟, 真正应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或者计算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时, 却一点都不知道使用, 根本不理解那段口诀是什么意思;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 标出元素化合价时, 常把元素的化合价乘以化学式的角码后才把计算结果标在元素符号的上方,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化合价数值。在该部分知识的教学中, 学生出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这个部分的学习效果又直接影响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也影响着有关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是初中化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用语,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解决此问题, 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不同的教学尝试, 并具体分析比较了不同做法的教学效果, 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

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 创设情境, 承上启下。

片段一:从复习前一节课中提到的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进一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离子化合物氯化镁和共价化合物水的生成。然后对比NaCl、HCl几个化学式, 学生不难看出:元素在相互化合时, 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 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 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由于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因此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 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 这“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为了明白易懂, 教材中把化合价定义为: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分析:创设情境,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合价”概念涵义, 粗略认识化合价就是用来确定化学式中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教材中未提出氧化数的概念, 而笼统地叫做化合价, 从科学性来讲是不够严格的, 但也是受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所限而迫不得已。所以教材中强调:“元素的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因此, 在单质分子里, 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对这一句话所描述内容的理解, 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 对学生则不必引伸过多的内容。)

2. 主动建构, 加强记忆。

片段二:在指导学生认识化合价及尽快记住化合价时我曾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先让学生把教师归纳好的口诀熟记起来, 并对照每一句话与教材表4—6中所示内容, 说明其含意;二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80页表4—6 (人教版) , 分小组探究和讨论这些元素化合价的数据特点。由于问题有指向性, 因此不少学生能从观察和讨论中找出有价值的发现, 如:化合价有正负之分、金属元素大多为正价而非金属元素大多为负价、大多数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也有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这样教师就不用费太多力气讲解该内容, 学生也很容易建构起元素化合价的初步知识。这时把话题一转, 教师提出:“看谁能最快最准地记住这个表中的化合价?”学生一般都会发出惊呼, 那么多的元素化合价怎么记?此时进一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表中数据的特点, 分析共同之处, +1、+2价的元素居多, 最大的化合价为+7, 而最小也不过-3 (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帮助预防出现类似SO4-8的错误表示) , 再让他们把具有相同化合价的元素编成他们自己认为容易记住的话。

分析:为了更熟练地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通常我们会给学生编好口诀, 但在教学实践中, 做法二更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而不是被动接受, 学生主动参与这个口诀的编写活动,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更容易使其加深印象。有了明确的指引, 枯燥的化学用语学习增添了乐趣。

3. 善对比, 把方法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片段三:利用化合价推导化学式, 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常用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和十字交叉法, 并利用计算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推导。我在两个程度相当的班中进行了不同尝试, 第一个班先介绍十字交叉法, 分析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右下角原子数的关系: (如下图)

学生不难看出, 化合价与对角线上的原子数有一定的联系, 但马上很容易推出诸如Ca2O2化学式, 因此需强调两种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需为互质才适用十字交叉法, 或者需要将化学式中各原子角码约分到最简, 接下来才按照常规办法介绍最小公倍数法。而第二个教学班我是先介绍最小公倍数法, 再让学生通过分析所举例子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角码关系, 自行归纳十字交叉法的使用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

分析:两种不同的顺序进行教学, 从学生课堂练习的反馈信息来看, 后一种方法学生出现错误书写的情况较少, 本来以为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方法, 但实际情况来看, 这个顺序来学习, 容易误导学生, 学生常常会忘记把角码约到最简 (当然有些化合物的角码是不该约分到最简的) , 所以引入十字交叉法还需特别强调化学式中的各原子数之比需约分, 如果先重点突破最小公倍数法,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推导出化学式, 并很容易理解十字交叉法, 不易出现如化学式Ca2O2这样的错误。

三、结语

化合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化学用语的学习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规律, 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并在反复的练习中熟悉各元素常见的化合价, 学会自己总结归纳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利用几何画板突破函数教学难点 第10篇

1.利用几何画板轻松演示图像变化规律

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将指数函数y=ax图像变化特征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A在直线上滑动带动底数a的变化,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底数变化时图像的变化规律 (图1) :在第一象限内图像沿逆时针方向对应底数在逐渐增大。同样对数函数y=logax, 三角函数y=Asin (ωx+φ) 图像及其变换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图2, 图3) 。

又如,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清晰地展现正弦线, 余弦线, 正切线地变化规律。设置ME为粗体红色, OM为粗体蓝色, AT为粗体黑色, 拖动E点动态改变角的大小时, 学生能够清晰地发现ME, OM, AT的变化规律 (图4) 。从而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总结出以下结论:

(1) 正弦函数在undefined上, 函数值从-1增大到1, 在undefined上, 函数值从1减小到-1;余弦值在[0, π]上由1减小到-1, 在上由-1增大到1;正切值在undefined上由-∞增大到+∞, 在undefined上由+∞减小到-∞。此时学生也更深刻理解了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正切不存在的的意义。

(2) 当undefined时, cosθ≥sinθ;当undefined时cosθ≤sinθ, 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sinθ+cosθ, sinθ-cosθ的符号分布。

2.利用几何画板很容易纠正学生得出的一些错误的观点

例如, 对数函数y=logax (a>1) 与直线y=x交点问题。课本上只给出图5, 似乎当a>1时, 所有的对数函数与直线均无交点。但是, 我们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动态演示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动态地改变底数大小, 可以发现对数函数的图像可以与直线y=x的图像有一个交点 (图6) , 也可以有两个交点 (图7) 。

又如, 指数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得到如下结论:a>1时有0, 1, 2个交点, 分别对应图7, 图8, 图9

0

3.恰当应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人担心, 几何画板突出形象思维, 但对培养其它能力不利。当然, 几何画板只是一个教学工具, 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以及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该服从教学目的。实践表明, 只要我们找到几何画板与教学内容的最佳整合点, 把握好使用的度, 做到恰到好处, 同样可以促进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函数undefined的性质, 如图我们可以拖动点B动态地改变b值, 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不要将B向x轴下方拖动, 使得b成为负数。让学生想一想图像会成为什么样子, 图像有什么性质, 能否徒手画出图像 (需要了解函数的某些性质, 把握图像的主要特征) , 把图形的演示作为对猜想的验证, 这个猜想需要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在研究它们的具体性质后, 可以再通过几何画板做出它们的图像 (如图12, 图13) 加深学生对这些函数性质的理解。

再如利用数形结合讨论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让学生先徒手作图去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因为作图不精确而做错, 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准确作出它们的图像, 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图14) , 从而也使学生明白精确作图地重要性, 培养了学生对待数学的严谨态度。

4.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形象轻松地解决含参问题

含参问题毫无疑问是高中的重点内容, 也是难点问题。若我们通过几何画板将参数制作成按钮, 通过动态演示可以使学生度过难关。例如给定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高一学生掌握较差, 原因就在于过不了图像关。我们通过制作按钮直观地展示“区间定轴动”, “轴动区间定”时的图像。如y=x2-2ax-3在区间[-1, 2]上的最大值 (图15) , 我们通过手动拖动对称轴可以清晰地看到函数在[-1, 2]上图像的形状, 从而轻松地求出在此区间上地最大值。

重组教学内容 突破重点难点 第1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的形式写比。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出示例1情境图。

提问: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谁能用算式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2÷3、3÷2)

提问:“2÷3”“3÷2”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既可以用减法算,也可以用除法算,教学时,教师没有绕圈子,只借用了书本情境,让学生直接用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为学生自己发现比的意义提供了支撑。

(2)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

谈话: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认识比)

提问: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这一课的部分内容,现在谁来说说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几比几?(可以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并根据学生回答同时板书: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提问: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板书: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谈话:第一个问题是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果汁2杯,牛奶3杯,所以是2比3;而第二个问题是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所以是3比2,我们在写两个数量之间的比时,一定要看清楚是谁与谁比。

提问:这里的2比3,可以记作2∶3,谁来说说这个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的各部分名称,同时说明比号的写法)

提问:比还有一种书写形式,通过预习谁知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数比,并让学生说说这个比的前、后项)

提问:这里的3比2可以记作什么?还可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并说出这个比的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教学固然追求一种探究和体验,一种激励和唤醒,同时教学也可以是“告诉”,可以是“自学”。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等,是指向于“结果”的知识,这样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学懂。所以教师在教学新课前,让学生预习,在课上通过提问的形式,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同时将比的另一种书写形式提前到与比的简写一起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提问:刚才说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理解这个比呢?

谈话:这里的2∶3可以理解成果汁是2份,牛奶是这样的3份,还可以理解成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提问:怎么来理解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2呢?

(4)小练习。

①出示:盐与水的质量比是3∶100。

提问:从中你能想到什么?

出示:盐的质量是水的。

提问:你能马上想到什么?

②共同完成书本中的“试一试”。

设计意图:两个同类数量的比较,用比的形式表示后,如何真正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虽然教材在后面会小结得出表示两个数相除,但是,学生在理解方面还是低层次的,所以教学时,教师重点从份数和分数两个层面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会通过联想而灵活解决,可以说这是一个亮点。

2.教学例2

谈话:例1中是果汁杯数与牛奶杯数的比,练习中是盐的质量与水的比,这是日常生活中同类数量比较的例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类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现在我们一起来看。

教师课件展示:

走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15分,小伟用20分。

根据要求将式子填入下表。

提问:小军的速度怎样用算式来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算式填入表格中)

追问:怎么知道用900÷15?(引导学生用“路程÷时间=速度”来解释)

小结:这里的“速度”表示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这种关系。

提问:小军和小伟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几比几?(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算式填入表格中)

谈话:这里的“900∶15”实际表示的也是小军的速度。

接着引导学生写出小伟的速度和路程与时间的比)

小结:“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同样,”900∶20”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所以,速度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设计意图:书本中的例2,教材仅呈现前四列表格,没有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一项,同时教材只要求学生直接填写结果。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根据学习需要增加了一列,同时让学生用算式表示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解读和教材的钻研十分到位。

3.归纳意义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刚才学习的两个例题,例1中,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出示相对应的除法算式和比),例2中,两个不同类数量之间,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谁能说说比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可能回答比与除法有关)

谈话:你们认为比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17世纪的一位数学家与我们的看法一样,大家一起来看下面的一段资料。(呈现:在17世纪,有一位数学家叫莱布尼兹,他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短线去掉,用“∶”表示)

谈话:看来数学家与我们的想法一样,比与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比呢?(板书: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谈话: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到的商叫做比值。

接着请学生将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几个比,怎样来求它们的比值?

(呈现:12∶3;3∶2;2∶3;。教师请学生说说求比值的方法)

提问:谁来说说例2中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教师请学生说说这两个比值表示的意义。

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比的意义,也会求比的比值,你们觉得比和比值有区别吗?

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和后项组成。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它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由于教师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用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例2教学时又用算式表示速度,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比与除法有关就水到渠成,同时,教师恰到好处地介绍数学家莱布尼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4.教学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这道题目。

3∶5=( )÷( )=提问:通过这道填空题的练习,你能说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呈现前五列表格的内容。

提问:虽然比与分数、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谁会说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区别?(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最后一列表格的填写)

提问: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谈话:非常好!刚才我们说比的后项不可以为0,不过老师在这里有个疑问,在球赛中,我看到过几比0的情况。

呈现: 2000年10月16日,中国男子足球队在黎巴嫩的亚洲杯赛上,4∶0胜印尼队。

引导思考:谁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呢?

谈话:球赛中的比,实际表示的是两队的得分或进球多少的情况,它不表示两数相除,所以不是我们数学中的比。只有当两数可以用相除关系表示时,才可以用数学中比的形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许多教师运用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上面的表格填空,但是效果往往不好,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遗忘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一组填空题,由此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再通过“式”与“表”的对应回顾,学生不但自己发现了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而且比较好地用语言进行描述。

(二)巩固新知

(1)完成书本上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

(2)观察上边的图形,用“比”说一句话。

(3)五(1)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从中你能想到什么?

(三)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请大家一起回忆今天学习了什么?可以看板书回答问题。

(四)拓展延伸

提问:看来今天大家学得非常好,这里有3个长方形(课件呈现3个长方形),老师想考查一下你们的眼力,上面的3个长方形中,有一个大家公认是最美的,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第一个长10厘米,宽0.8厘米;第二个长8厘米,宽7厘米;第三个长10厘米,宽6.18厘米)

学生分别写出每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小结:刚才的3个长方形中,第三个长方形宽与长的比值大约是0.618,这个长方形是大家公认的特别漂亮的一个,刚才好多同学的眼力真好,也找到了。在数学上这个比叫做黄金比。你们听说过“黄金比”吗?

呈现:黄金比的比值约等于0.618。从古希腊以来,一直有人认为把黄金比应用于造型艺术,可以使作品给人以最美的感觉。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作业

这里的练习,层次性强,也独具特色。“你知道吗”对学生作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能力,同时使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适时辩论, 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12篇

一、误入歧途时, 归谬析疑, 反省重难点来龙去脉

有些时候, 由于学习品质和惯性思维的影响, 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初期, 就走入了歧途。这时, “就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 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郑毓信先生说。此时, 辩论的另一方就可以顺着对方的错误结论, 利用例子归谬的做法, 让对方感受到结论是错误的, 恰到好处地揭露对方认识的荒谬性, 促使对方在思想碰撞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 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

下面是笔者教学人教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片段:

在学生尽情猜想, 思考确定后, 交流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1 (甲方) : (信心十足) 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乘宽。

生2 (乙方) :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长乘宽, 应该是长乘高。

师:两位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到底谁正确呢?赞成生1的请起立, 赞成生2的先坐着。 (学生分成了两队) 如果听了同学的发言, 你想帮助任何一方, 也可以举手发言;如果听了同学的发言, 改变主意了, 你也可以马上调整。现在哪方先说?

生3 (甲方) : (不以为然) 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 现在只是把有的边动了动。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生4 (乙方) :边动了动就不一样了。

生5 (甲方) : (始终不解) 大家看, 平行四边形框架这样 (反向) 不就又拉成一个长方形, 所以面积就是长乘宽啊。

生6 (乙方) :那我们就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我也用这个框架吧, 他边拉框架边说, 大家看现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其他学生说“面积变小了”, 他继续拉继续说) , 那现在呢? (越来越小了)

这时, 赞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的学生, 大部分渐渐坐了下去。

生7 (乙方) : (不可思议) 长乘宽的积是多少? (30平方厘米) 难道面积很小时是30平方厘米, 面积很大时也是30平方厘米?

站着的学生都纷纷坐下了。

……

用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乘, 这是一些学生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的真实想法。当然, 部分真正思考过的学生还有另一种做法——长乘高。这样辩论的两方就产生了, 由于是重难点的尝试学习阶段, 学生说不出到底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只能根据对方的结论, 用不同的例子来说明结论是错误。这里的生6 (乙方) 说:“那我们就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就是假定对方是正确的, 然后慢慢操作平行四边形说:“看现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怎样的变化?”同学们说“面积变小了, ”后来又说“越来越小了”, 这样提供了适当的外部操作因素来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让对方同学慢慢发现“两条边长度没变, 乘积也就没变, 可是框架里面的面积变小了”这么一个现象。再加上乙方的一位同学又说:“长乘宽的面积是多少? (30平方厘米) 难道面积很小时是30平方厘米, 面积很大时也是30平方厘米?”自相矛盾的结论, 深深刺激着对方固有的认识, 促使其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思考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以偏概全时, 暗度陈仓, 促使重难点显山露水

有的学生在学习时, 由于认知的不完整, 在重难点的自主建构时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如果从正面去辩论, 他们就会固守原有的认识。这时, 辩论的另一方就应该将真实的意图藏在非一般的行动背后, 表面上承认或回避对方的观点, 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让对方的错误全面暴露, 再一招制敌, 巧妙驳倒对方,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败北。

特级教师吴正宪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 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 (话音刚落, 学生有的说对, 有的说不对。分歧很大, 基本形成了两个阵营)

师: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 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 让大家信服吗?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 展开辩论。

经过准备, 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生1 (甲方) : (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 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生 (乙方) :是。

生2 (甲方) : (举起其中的半个圆) 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生 (乙方) :是啊。

生3 (甲方) : (当仁不让) 既然是二分之一, 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此时, 乙方同学虽然口称“是”, 心理却很不服气。只见, 乙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 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生 (甲方) :是。”

生4 (乙方) : (举起小小的一份, 用挑战的口吻) 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生 (甲方) : (小声说了声) 不是。

生5 (乙方) : (咄咄逼人) 既然不是二分之一, 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甲方同学服气地点了点头, 不好意思地站到了乙方的队伍中。

……

案例中, 吴老师没有简单评判孰对孰错, 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当甲方的同学举着二分之一圆而趾高气扬地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乙方同学口头上称“是”, 没有针锋相对。然后“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小块纸片, 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让甲方不由自主地回答:是。此时乙方表面上看似问了一个隔靴搔痒的问题, 实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潜伏”问题。在一大一小的两份中, 取其中的一份, 将不是二分之一的真实意图, 藏于这前一问和接下来的后一问中。当乙方拿着小小的一块再问:“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甲方就明显感觉陷入了绝境中, 由此十分清晰地感到:要说二分之一必须加上“平均分”, 从而深刻地意识到分数意义中重难点“平均分”的要求。

三、模棱两可时, 就坡骑驴, 明确重难点内涵外延

有些时候, 虽然部分同学对重、难点的理解是片面的, 但是他们的回答却有可取之处。此时, 辩论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这可取之处, 作为己方的话柄, 加以发挥。所以, 当对方的观点对己方有利时, 辩论的另一方不妨先承认对方的说法, 然后在对方的观点上添加一些自己所独有的而对方缺少的认识, 一语胜人, 一招胜敌, 就如同就坡骑驴或阶梯登高一般。

下面是笔者教学人教版四下“三角形的特性”的片段。

师:下面第三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大部分学生用手势表示“×”)

师:请认为是错的同学立正, 认为是对的同学坐好。所有同学边听也可以发言, 如果你改变主意的话, 也可以坐下或站立。谁先说?

生1 (甲方) :这不是三角形, 因为它上面的线都出头了。

生2 (乙方) :我觉得它是三角形, 只要看里面的就可以, 就是一个三角形。

生3 (甲方) :我觉得是错的, 因为它不是线段。

生4 (乙方) : (不屑一顾) 多出的就看成射线, 里面不是三条线段吗?

生5 (甲方) :三角形线段的头都要连着的, 可是这里相邻线段的端点没有相连, 那能说是三角形吗?

生6 (乙方) : (得意地说) 我把多出来的去掉, 或者不看它, 它的端点不就是相连了吗?

生7 (甲方) : (急切地说) 多余的去掉或不看, 的确是端点相连。可是这里不能去掉, 也不能不看啊。照你这么说, 把第一个图形的一条曲线掰直就可以了, 把第二个图形的一条线段延长就可以。

(同学们都不自觉地点点头, 坐着的同学站起了几个。)

生8 (甲方) :不能随便去掉, 正因为多了才是错了。

同学们都站了起来。

……

“只要看里面就可以, 就是一个三角形”是部分同学的美好想法。但这如同管中窥豹, 只看到了其中一部分, 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多出的就看成射线, 里面不是三条线段吗”是死鸭子嘴硬, 同样也把自己模棱两可的认识暴露无遗。这时, 甲方先是承认了乙方的说法“多余的去掉或不看, 的确是端点相连”, 但是“去掉或不看”恰恰是错误的根源。此时, 甲方同学再说“可是这里不能去掉, 也不能不看啊”“照你这么说, 把第二个图形的一条线段延长就可以”, 这里的甲方同学先承认对方说法, 再补充己方观点“不能去掉, 也不能不看”。使对方发现错误的原因是不能随意取舍, 要整体观察。这样不仅知道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而且明白整体思考的要求。

四、生搬硬套时, 类比譬喻, 感悟重难点是非曲直

数学的抽象性是学科的基本特征, 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那么在辩论时, 针对一部分学生对重难点生搬硬套的现象, 另一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两类事物之间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推出他们可能有其他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方法, 这样一部分学生就能从中启发联想或触类旁通。

笔者在教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时, 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书架高2米, 每层高0.3米, 最多可以分成几层?”

笔者首先请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在巡视时, 发现他们的作业大致出现了两种情况。于是挑了两位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第一种:2÷0.3=6.66…≈7 (层) ;第二种:2÷0.3=6.66…≈6 (层) ;

师:同桌检查, 你的同桌是黑板上的第一种请起立, 是第二种的先坐着。 (结果发现有不少同学选了第一种) 既然, 每种都有不少支持者, 那我们来辩论一下。其他同学一边听也可以发言, 如果你改变主意的话, 也可以坐下或站立。辩论开始。

生1 (甲方) :我觉得是7层, 因为6.66……就接近7层。

师:那我们现在确定认为7层为甲方, 6层为乙方。乙方有什么想说的?

生2 (乙方) :我觉得应该是6层, 因为6.66……不到7层, 多出的地方可能放不了书。

生3 (甲方) : (理直气壮) 我们在做题时基本是四舍五入。

生4 (乙方) (不客气地说) 你们家楼房二层半, 难道可以说三层楼吗?说二层楼倒是绰绰有余。 (这时有个别同学陆续坐了下去)

生5 (乙方) :二层半的房子, 真正用的只有两层。书柜6层多, 但真正用的只有6层, 因为多出的一点, 不一定能放书。

这时, 选第一种做法而站立的同学都坐了下去。

……

辩论中, 这里的乙方没有陷入甲方的就事论事中, 而是用楼房作比喻 (生4) 说:“你们家楼层二层半, 难道可以说三层楼吗?说二层楼倒是绰绰有余。”通过书架层数和楼房层数的可比性、类似性, 非常清楚地表达了, 这里要去掉小数点后的小数部分, 书柜应该是6层的意思。其他同学也从这个比喻中, 形象地领悟到书柜层数的近似数和楼房层数的近似数是相通的, 应该把小数点后的小数部分去掉。可以说远比教师的说理, 更能使学生明白灵活取舍近似数的生活应用。

上一篇:注重学生信息技能培养下一篇:聋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