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品德范文

2024-07-06

社会品德范文(精选12篇)

社会品德 第1篇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

摘要: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活”教学。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切实运用“三活”教学,定会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

社会品德 第2篇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4.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 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社会品德 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有效教学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四)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学组织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三)走进生活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和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学生需要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开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三)在课堂中呈现出活动性

品生品社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讨论、搜集信息、课前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更多的图片、资料、音像及音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认真设计教案,真正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好、上活,使其成为学生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秦娥. 守住德育目标 演绎高效课堂——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07):59.

[2]董泉凤. 生活化教学,构建高效品德与社会课堂[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4):36.

[3]丁小荣. 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初探[J]. 教育革新,2012,(03):61.

社会品德 第4篇

一、情感教育模式分析

情感模式是一种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新型教学结构, 它不局限于对教学知识的传授, 更多地注重教学实践。它将教学理论简约化, 实现了概括性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它应该遵循一种更具有结构稳定性的教学活动结构, 是一种以学生情感培养为策略的教学体系。情感模式中包含着教育元素、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标准, 其中教学模式是整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所在, 它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情感教育模式是建立在情感内容基础之上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教育模式, 它是一种态度性的体验, 将个体对客观内容是否出现失去现象的有效体验。总体而言, 情感是一种存在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映射反应, 它是利用人的社会性完成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体验, 包括对人的道德、情感、理智等各方面的培育。值得注意的是, 情感与情绪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从生物机理出发, 情感是一种感官性的反应, 而情绪则集中表现在个体心理上的升华。

二、实现情感品德内化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注重对儿童生活基础的课程, 实现学生的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内涵的发展。该课程是一门将具体生活融入其中的课程内容, 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利用艺术表现手段挖掘其中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故事更具有代表性, 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将教师的情感参与其中, 并利用相应的教学技术设立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主体与指导者, 应该进行角色分化与角色进入, 了解课程中的角色内涵, 真实把握其情感, 并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渲染教学气氛。利用此种方式可以唤起学生内心认同与感受。如在《用手描绘家乡》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 将家乡中的优美风景展现出来, 尤其是引人入胜、予人深思的环境, 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挖掘出来, 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之美。通过绘画艺术, 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头脑中的家乡, 不限制任何标准, 实现思维的开放与激发。之后, 让学生上台展现自己的作品, 并讲述蕴含在其中的故事或感受, 按照为什么选择该风景、如何进行绘画以及对该风景的感受的思维轴线进行讲述, 带动学生的情感投入,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把握。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多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展开, 其中搭载了众多的情感生活体验, 不同的故事课程与内容大多来源于具体的生活, 因此, 学生优良品德形成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以及思考中来完成。如在《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该发挥主动性, 将课程中潜藏的知识结构有机地整编起来, 让学生在具体地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把握家乡之美, 如回忆参观景观的过程等。通过该种教育方法, 让学生在故事回忆与故事讲述过程中实现心灵与内容的结合, 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在具体的情感教育模式中,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知识能力与接受程度, 利用专业手段与方法制造一些生动具体的情景。情景的布置应该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关, 尤其是注重其中涉及一些带情感因素的场景。此外, 道德品质的建构并不能依靠单独性的工作来实现, 它是一种个性化的组合形成, 更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培养实现, 它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 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才能完成对情感的掌握。在课程教授过程中, 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体验上, 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这种情感教育与培养让学生掌握对道德认识的掌握, 保证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与情感交流。

最后, 情感教育过程中, 应该根据学生口才、组织能力等基础能力进行分层, 根据不同的学生, 实现“因材施教”, 一方面教师应该作为主导者, 发挥其作用, 实现最有效的梯度安排, 从学生角度考虑, 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应该深刻把握课程中蕴含的情感知识, 从而完成情感转换。

社会品德 第5篇

南庄镇村尾小学

罗秋凤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多重教育价值,带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

虽然这两门课程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它们是前后联系的,它们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两个部分,它们都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它们关注的是儿童现实生活,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也不会毫无选择地重演儿童生活的过程,而是对儿童生活的锤炼与精选,使儿童感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生活,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情感、德行与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活用教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把儿童道德的形成与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让生活(社会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促使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下面我就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改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和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要创设民主和平的课堂。

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我上学啦》,一上课我就说:“从今天起,我和大嘴鸟(书中的卡通形象)与你们交个朋友,我既是你们的老师,又是你们的好朋友。并且让每一位学生向我介绍自己,我还与学生握手表示友好,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又如在教学《快乐的体育花会》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进行转呼啦圈比赛,与学生一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都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同学团结、协作,增长了学生的合作、勇气等意识和情感。因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活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凭借和依据,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不是唯一的模型。学习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一个手段。在教材处理上,我们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吸取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中活的因素,以及各种教育资源与要素。只有充分开发和运用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性,更能贴近生活。

如《请到我们学校来》一课学习,我就根据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山区贫困地区的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儿童道德的形成。

两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堂中就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与亲自参与的机会。如通过开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讲故事”、“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教育主题,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多项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悟,让儿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调动了儿童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放学了》一课,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位学生扮演乱穿马路,一位学生扮演小交警。在学生表演后我提问“他们做得对吗?”“乱穿马路的不对”“平时,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要靠右走。”“如果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接着,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了交通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继续走但请注意安全。最后我请学生说一说以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走、不并排走、不在路上打闹、玩耍等等。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这样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此外,在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儿童道德的建构。

《品德与社会》教学浅谈 第6篇

为体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教学。

一、以教材为依据,引导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作为是儿童学习的合作者。要让儿童以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社会,感悟社会,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探究社会。教师也应适当利用录音、录像、图书和课文中的插图等多种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打动学生的心灵。如教学《祖国在心中》,我课前准备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的录像,祖国人民和子弟兵不畏余震,奋勇向灾区深处推进,抢救灾区的每个生还者,指挥若定的温总理,无数的官兵和灾区人民无畏的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大爱无言的美德,学生们看完录像后个个泪水涟涟,紧握拳头,祖国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教育的情境中。

二、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儿童品德的形成和教育的创新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必须把他们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真、善、美。这对保护儿童的心灵纯洁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外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这对于单纯、幼稚,对假、恶、丑毫无戒备之心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学校、家庭和教师都应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实施必要保护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社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实践中让儿童逐步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品质。教育者千万不能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强加于儿童,这样剥夺了儿童感受的权利,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用心灵去获得对外部世界的直接体验。但他们的判断未必科学,可却蕴含了丰富的创新精神,是他们对社会最入微的观察、最自由的设想、最朴实的理解。我们不能折断儿童想像的翅膀,让过程教育真正在教学中被推崇,结果教育日益被冷落。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才能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

三、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新的教育理念

小议《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第7篇

大家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是两门课程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要适应课改的需要, 为今后转型成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作好充足的准备。

一、体验生活, 学习道德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 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教学中, 我们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 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 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 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 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 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 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所以, 我在教学中注重的都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 生活经验, 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

在课堂上, 我的做法是 (1) 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 (2) 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 扩大他们的经验, 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3) 摹拟某种生活情景, 如扮演、编故事等, 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在讨论“我们选谁来当班干部”这一话题时, 学生的发言是多元化的。这是源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不等同, 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他们原来的班级干部选举的方式方法不同,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所以,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效果就不同, 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就明显不同了。因此, 我们在讨论中, 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选举班干部一定要从班级的需要出发, 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 从有利于班级的进步和发展出发, 从培养同学们的能力出发。总之, 必须有利于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

选举的目的和目标明确后, 学生在选举中, 就能够用心去发现同学身上的美, 去关心班级的建设和发展, 去分享班级的荣誉和进步, 分享同学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活动来源于学生生活, 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 来源于学生的需要, 又为学生实际生活服务。所以, 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对社会有意义和有用的习惯, 学习生活道德,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活动, 激励参与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 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式中设计好主题活动非常重要。

如:《品德与社会》课中《我长大了》一课, 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 课前学生采访父母, 收集儿时物品, 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 出示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币、胎发笔、成长册, 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 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这节课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非常爱上, 乐于参与。所以, 我认为思品课教师应重视改变课堂传授知识的习惯, 设计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 动中悟理、动中导行,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视评价, 提高实效

原来上思品课一般最后评价环节让学生结合表现给自己综合评分, 画上金苹果、红苹果、绿苹果。现在教《品德与社会》课以后我认识到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它不是为这节课做一个终结性的评分定等, 而强调过程性评价, 在真实情境中评价, 以鼓励为主, 促进每一位儿童的发展。

评价可以采用多主体, 开放性的评价,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如态度、能力、合作、收集、表达等,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发展, 不断创新评价方式。作为思品课教师更应加强评价环节的设计, 激发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欲望, 使课堂实效性进一步提高。

品德与社会教学感悟点滴 第8篇

1. 了解做人的价值

慧人慧语说: “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热爱人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掌握做人的真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进行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进入一种情境,自然而然地融入文本之中,知识不再是枯燥的呈现,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使得他们感受到课本内容的真实性。从而让新知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2. 珍惜青春年华

在学习《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候,在“快! 快! 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开动脑筋,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然后精心排练最后进行演出。由于这些事例以前都发生在学生身边,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练习很快就进入了演出。表演进行的都很轻松,同学们入情入境,感受到时间的宝贵,认识到时间一去不回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才能够好好作出更多的成绩,珍惜时间就是回报父母和老师,时间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也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够让生命得到升华,才能够更好地为民族做出更多的贡献。

3.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过询问,我发现孩子们都喜欢相声和小品。我认识到,守常必败知变则胜,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做游戏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觉到厌倦。课堂上采取小品教学法,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自演自悟,群情踊跃其乐融融。相声和小品幽默风趣,能够表现很多的生活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巧妙地转化在滑稽的小品中,大家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快乐,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自己能够主动地去研究课本上的内容,然后通过有趣的手段表现出来,他们会挤出大量的时间来投入到这个表演中,他们不怕疲劳去编、演,在演练中修改,充实内容,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升华自己,培养了合作的能力,提升了思考的水平,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要做好引领工作

1. 让学生独立的思考

品德与社会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让他们走进社会,让他们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让他们的品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法律限制不了的东西,道德有限制; 金钱交换不来的东西,爱心能交换。任何时候都要形成良好的习惯,严格的约束自己。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不断地让他们得到提高,激发他们热爱国家热爱集体的情感。

2. 让学生了解到陶冶的作用

我让他们了解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范仲淹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在他的熏陶之下,努力的研究学问,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心为社会百姓着想,后来官至宰相,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成为人们的学习的楷模。《宋史》清晰地记下范纯仁教育他们的子弟说“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所以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水平提高,就会对社会作更多地有意义的事情。《人生百诫》说: “生而修德善,务做一良民; 精神须丰富,知足不忧贫; 洞察两眼亮,奉献四肢勤; 责人心责己、恕己心恕人; 带动兄弟睿,教育子孙忞; 尊敬圣贤道,致力风俗淳;文章传万代,下笔如有神; 世代得安乐,何须拭泪痕! 德行贻社会,才华益乡邻!

智慧脱羁绊,飘然出世尘! ”老子说过,君子赠人以言。我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就可以帮助别人,就可以净化社会清洗世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3. 让学生学会生活

社会对新一代的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肩负重任,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去解决,他们的思想不断地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师给予无微不至地呵护,少年儿童的成长关系到他们的一生,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步丰富,在教师的帮助下,让他们的主体人格不断得到丰富,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充分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他们学会总结经验,学会参照别人取长补短,学会深刻的反思与感悟,让自己的心灵更加丰富滋润。

4. 教学和生活桴鼓相应

如果只是在课堂上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们必然会感到枯燥无味,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仔细设计好教学,想方设法引起教学共振效应。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随机应变,如轮扁斲轮胸有成竹,授课内容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多进行一些教学方面的改革,把这些作为课外活动的一个基础。课堂以外,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深入生活。比如让学生们感悟父母工作的辛苦,生活的艰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些成长日记,总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当中,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增加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认真做好课后随笔

1. 记成功之举,争取下次继续努力

教学是有一定的收获的,那么就总结这次的经验,不断地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争取获得更大的收获与创新,有的时候,某些教学思想方法方面的灵感一闪而过,要马上记录下来,以备及时的验证与应用,要不断地总结和研究,平时反复翻阅自己的笔记,除了进行学习以外,还要注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 记录错误和失败,吸取教训

百密也有一疏,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错误,要及时记录下来,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要吸取错误的教训,及时地纠正,避免类似的现象再次发生。《孝亲敬长》一课的教学当中,只是照本宣科,我感觉到学生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他们对于孝亲的概念没有形成强烈地认识,作了详细的笔记以后,我发现,学习不能纸上谈兵,要深入生活解决问题,单纯的讲一些大道理,学生们没有很深的领悟。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灵特征,认识到学生的需要,通过丰富的生活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

3. 把学生的见解作详细笔录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各抒己见,这样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学生的见解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推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的见解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让教与学相得益彰。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社会品德 第9篇

关键词: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 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面对新的课程, 新的教材, 教师必须有全新的理念来把握教材、驾御课堂。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 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 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 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 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所以作为教师要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一、源于生活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 它存在于生活之中, 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 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作为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 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他们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 有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针对这一特点, 我在教学《父母的疼爱》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配以许多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幸福温馨的画面, 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接着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回味体会父母的疼爱, 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讲述父母疼爱自己的故事。虽然父母的疼爱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但有的学生由于习惯被父母疼爱而忽略了这一份爱, 对父母的爱体会不是很深, 所以在讲述故事时只能想到父母对他的关心或物质上的满足等等, 这时我选了几个典型的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 让学生来辨别感受父母不同的爱, 例如, 明明犯了错误, 爸爸妈妈严厉地批评了他, 他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 请小朋友说说明明的爸爸妈妈爱他吗?这样的事情平时也会发生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看到这个事例, 都很认真地思考这批评是不是爱, 在经过一翻辨析后, 学生会很快就体会到这也是父母的爱, 从而明白父母的爱存在着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是无处不在的。

在课堂上, 没有传统的说教, 没有老师的灌输, 教师只是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情感因素, 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 带领学生去分析, 去感受, 去体会。由于一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父母无私的、广博的爱。明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指导生活

我们的教学要源于生活, 又要高于生活, 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通过生活实践, 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 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这样, 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所以我在教学《父母的疼爱》时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回报父母的爱。在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父母的疼爱之后, 让学生观看《小乌鸦爱妈妈》的动画, 从“小乌鸦都知道要回报父母, 何况我们人类呢”这一问题入手, 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然后通过三个环节来具体指导学生怎样去回报父母, 一是“爱知多少”, 先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父母的调查问卷 (如父母的生日是哪天等等) , 然后与父母给的答案进行比较。课堂上, 当学生看到父母给的答案与自己写的答案相差很大时, 感到非常惭愧。意识到了自己对父母的了解还不够, 这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明白爱父母首先就要去关心了解父母。二是“爱的语言”, 先让学生阅读父母给自己写的爱的寄语, 加深学生对父母的爱的体验, 然后让学生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给父母写“心语卡”, 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有的学生写了“爸爸妈妈, 以前我太任性了, 让你们操了太多的心, 以后我会更懂事了, 少让你们操心……”;有的写了“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现在才知道你们是多么爱我, 我想告诉你们, 我也很爱你们……”还有的写了……虽然都是很稚嫩的语言, 但学生意识到了语言也可以是一种爱的表达。三是“爱的行动”, 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例如, 当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 你怎么做?当爸爸妈妈生气的时候, 你怎么做?……让学生展开讨论, 制定行动方案。课堂中, 学生讨论很热烈, 都努力地想制定出最好的方案来回报父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意识到爱父母不是一句空话, 一切都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落实到生活中去。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 因此,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 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做到活用教材, 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社会品德 第10篇

一、思品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必须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刚入初中时,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特别是老师持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老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以火一般的热情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课内,要联系不同学生的知识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 同时要多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思品活动,通过视频演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时事报导、思品小论文等,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延伸教育空间,提升《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学校领导或职能部门在部署中小学衔接工作的时候,要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思想品德》的学科优势促进学校中小学衔接工作的开展。《思想品德》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结合学校中小学衔接工作,提升《思想品德》在这项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1.重视向常规教育工作的延伸。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不仅需要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更需要落实于学生的常规教育之中,《思想品德》发挥在其中的作用, 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借助各种常规工作,如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布置墙报等,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向班级相关主题教育延伸。对于中小学衔接工作而言 ,《思想品德》要配合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 , 增强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性和针对性。

3.向家校合作教育延伸。要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配合班主任有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家访或者通过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初中学习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如:为纠正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课中与家长配合,让学生完成“不良学习习惯纠正卡”的各项内容,共同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

三、常规教育工作的衔接。

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不仅需要学校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落实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更需要落实于学生的常规教育之中。《思想品德》要发挥在其中的作用,应该重视学生的常规教育,借助各种常规工作,如仪容仪表检查、打扫环境卫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认识新同学,建设班集体工作,教师可在教学《融入新集体》一课中的“建设集体从我做起”时,要求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四、班级相关主题教育衔接。

很多人认为班级的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事, 是班主任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中小学衔接工作而言,《思想品德》要发挥在其中的作用, 也需要配合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增强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性和针对性。例如:《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的第一课“我上中学了”中的“中学生活新变化”的教学 , 可以改变往常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置于主题班会中以竞赛形式进行; 也可以在班会课中以“自我完善设计”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 ,既教育学生 ,解决中小学衔接工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又落实《悦纳自我》一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优化《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 教学“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思想品德》开展针对中小学衔接工作的问题,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延伸至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自己的认识,实现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升华和内化。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设置情景等手段让学生参与探究中小学衔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往往不是在课堂上能够解决得了的, 需要老师把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往研究性学习延伸。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组成相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机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接促进中小学衔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优化《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教学价值。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62-010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 第12篇

一、要熟悉教材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 拿到教材后, 就得先把教材认真地读一读, 掌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实际, 调整教学内容, 开发课程资源, 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看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 列出表来, 让学生们早作准备。教学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准备和已有的生活体验,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让学生由旧知迁移到新的知识学习,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后延伸, 引发学生新一轮的发现和探究。

二、要关注学生

教师要关注学生, 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关注学生的参与能力。

1.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 特别是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认真设计教学过程,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实际, 触及学生心灵世界, 使学生受到震撼的活动,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调查同学患近视眼的情况》一课,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 课前布置:学生们查找青少年近视眼诱发原因的资料;调查本学期与去年同一时期本班近视眼的患病率并进行比较;患近视眼的同学与正常视力的同学用眼习惯的比较; (2) 课堂交流:课堂上相互交流课前的资料和调查情况;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克服不良用眼习惯, 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应该养成怎样的良好用眼习惯?整堂课学生积极发言, 气氛十分活跃。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还要将教学设计的着眼点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 在课堂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讨论、辩论、表演、配乐诗朗诵、绘画、社会实践等活动, 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合理膳食》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多媒体展示能体现合理膳食重要意义的材料, 以此帮助学生明白:“吃什么”“怎样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完成“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活动, 然后讨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 (3) 组织学生完成“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活动, 并交流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然后讨论“如何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这样设计成一个个活动单元, 学生明确了活动的目的、过程和关注点, 就会在活动体验中散发出生活的气息, 反映出生命的价值。

3. 关注学生的参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刻领会、理解《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 以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基础, 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勇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时, 教师设计若干个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 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 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四年级《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教学, 前一周我就让孩子们了解人类有哪些自然灾害 (火灾、龙卷风、地震、火山爆发、干旱、飓风、洪水、虫害等) ?应该怎样预防和救助?孩子们兴趣盎然, 纷纷运用查看书籍资料、上互联网、询问家长等方法去寻找答案。课堂上, 学生们踊跃发言, 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好。这样的教学, 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而且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 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文《留住春天、留住秋天》主要是自然类的知识,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 看课文是怎样把春天、秋天留住的?然后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留住?在讨论中, 有的学生说画下来, 拍下来, 贴在墙上;有的学生说记在日记里, 留在心里;有的学生说用摄像机录下来, 放到电脑里……然后教师展示出早已准备好的春天、秋天的课件。在上《夸春天夸秋天夸祖国》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写出赞美春天、秋天的词语及诗句进行比赛, 唱出心中赞美之情。在上《自尊、自负、自卑的区别》时, 可让学生演讲自己是怎样做的, 应该怎样做。在讲《小学生该不该上网、压岁钱怎么花》时, 让学生展开辩论。在学习《我的家庭》时, 可播放歌曲《吉祥三宝》《母亲》《让爱永驻我家》, 会让人为之心动, 产生共鸣。讲《让爷爷奶奶放心》, 可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等。这样, 既调节了课堂气氛, 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要关爱学生

小学生有很强的情绪性, 只有喜欢你, 才愿学你所教的学科, 所以关爱学生、走近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不但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 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社会交际等情况, 真正做到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他们。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 少批评、责怪学生,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的进步, 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良好学习环境。

五、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要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重视学生在生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 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 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也应该从学生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因此, 只要学生参与了学习, 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引导学生, 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上一篇:拓展思维下一篇:存在主义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