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结构范文

2024-08-14

商业空间结构范文(精选11篇)

商业空间结构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商业的沿革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初期,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在商业流通领域表现为:商品供给方式由计划分配变为鼓励市场调节, 增加市场供应。第二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阶段, 具体在商业流通领域则表现为:加快市场化进程, 积极实行业态创新。在这一阶段, 上海商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大批商业设施得以大规模建设和改造, 全市商业营业面积增加了1.9倍。初步奠定了上海市商业布局结构, 形成了一批有城市建设标志性的商业中心, 如徐家汇, 豫园等。商业业态功能得到极大提升。第三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阶段, 具体在商业流通领域表现为:充实商业内涵, 加快商业国际化, 现代化步伐。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九五”,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经历两次跨越式的发展, 上海商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九五”期间, 抓住了旧城改造的机会, 在商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 商贸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市的商业营业面积已从1992年的412万平方米发展到1997年的1006万平方米, 增长了1.4倍。万米以上的大商厦已从1992年的2家发展到1997年的60多家。

“十五”期间, 上海商业营业面积进一步扩大, 形成了以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新天地、南京西路“梅泰恒”金三角著名商业街区。通过加强和推进社区商业发展, 建设了一大批社区商业中心。通过实施服务全国战略, 发展了一批埠外连锁商业网点。同时, 组建了上海百联、上海锦江国际等大型商业集团。

“十一五”期间, 上海商业将围绕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长期目标, 进一步丰富“国际化购物天堂”和“时尚之都”的内涵, 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上海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完成了发达国家近五十年的业态演进过程, 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和市场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 上海商品销售总额增长8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倍。2008年上半年, 全市商业完成增加值728.25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的11.1%, 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20.9%, 对本市经济贡献率达到10.5%。规模和增速均保持第三产业行业第二, 规模仅次于金融业, 增速仅次于信息服务业。中心区商业实现增加值约占区域增加值的80%。 (1)

连锁超市、仓储式大卖场、专业专卖店、名牌折扣店等新型商业业态的迅速崛起, 连锁商业等现代业态的市场销售比重达到65%左右。2008年商业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20.4%和39.9%。 (2) (基于数据关系, 商业从业人员特指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中从业人员)

二、上海市商业布局演化分析

1、从数量上看, 上海商业中心增长迅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区域的逐步拓展, 在原有商业基础上, 产生了大量新型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数量也从1982年的63个增加到2006年的136个, 其中处于拓展城区新增的商业中心有73个。 (3) 除卢湾, 黄埔, 静安三个传统中心城区商业中心数目有少量减少外, 虹口、长宁、普陀、徐汇、杨浦、闸北、浦东新区商业中心数目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在于, 这些区域紧邻传统老中心城区, 城市化发展迅速, 成为吸纳新增人口的主要区域, 大量原郊区土地转为住宅用地, 办公用地和商业用地, 从而刺激了大量新型商业中心的产生。另外, 包括闵行、宝山、嘉定靠近城市中心的部分地区和90年代由原杨浦、黄浦部分区域和南市所组成的浦东新区, 也成为城市化的活跃地带, 商业中心蓬勃发展。

2、从商业中心等级结构上看, 商业中心发展具有典型的向心扩散特征。

这与城市地域结构呈向心环带特征相吻合。市级商业中心仍集中于内环以内, 除四川路, 新客站不夜城以外, 辐射能级都进一步提高, 如南京路、淮海路等。但单核心的市级商业中心已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各级层次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 交通枢纽功能的加强, 一些原来远离市级商业中心地带的区域, 拥有了大量人流聚集效应, 产生了较大辐射能级, 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 形成了新型市级商业副中心, 作为对市级商业中心的有益补充, 如徐家汇, 五角场等。这些新型市级商业副中心由于布局合理, 业态种类组合丰富, 休闲娱乐功能强, 甚至超过了某些传统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和社区商业中心有一半是分布在新增长区的, 西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是一个高密度带, 这与普陀, 长宁不断扩大城区面积紧密相关。而其中又以社区商业中心发展较为迅猛, 区域商业中心发展差异较大, 总体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发展较为滞后, 出现了向城市外围扩展趋势。总体而言, 在商业中心等级结构上表现为商业中心整体能级增加、集聚与扩散并存、商业等级向两极化发展。

数据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及上海商业网数据信息整理

三、上海市商业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1、商业内部空间的集聚化

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 (大卖场) 、便利店, 超市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 逐步取代了原来旧有业态, 成为主力业态, 特别是购物中心, 大卖场发展迅猛, 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形成的, 无组织的, 相对较分散的传统商业空间格局。以购物中心、大卖场为主导业态的新商业空间聚集区内部则更多地呈现出规划导向的、有组织的空间关系。如, 购物中心内部业态种类齐全, 商品种类丰富, 娱乐餐饮等商业设施集聚。品牌店, 专业店, 百货店等普遍向大型购物中心集中, 形成不同业态间的集聚化与组合化。一些以大卖场为主力业态的社区, 结合其它娱乐、餐饮等发展成为社区购物中心, 有些甚至吸引了中小百货业态及其它专业专卖店的集聚, 成为社区级销品茂。受新型业态空间集聚效应的影响, 商业中心内部商业单体朝大型化、巨型化方向发展。众多商业单体的巨型化, 具有强烈的辐射和吸引效应, 吸引周边其他商业向核心集中, 从而带动周围商业发展, 促进了商业内部空间的集聚化。商业中心内规模最大的商业单体成为整个商业中心的核心骨架。

2、商业内部空间的多栖化

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方式的变化, 多目标消费行为成为现行消费主流。受消费者消费行为方式变化的影响, 商业中心内部向多栖化发展, 产业内部融合趋势明显。现行主力业态购物中心即是这种趋势的产物。它们除具有传统零售商业功能外, 还同时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多重目标, 其休闲娱乐服务功能大大加强, 服务业比重得到提升。以南京东路为例, 南京东路商业街的零售业、服务业比例约为2:1, 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 反映出南京东路商业街已由传统的零售功能向更强调消费者购物选择性和休闲性功能的多栖化功能转型, 商娱结合特征明显。

四、结语

商业空间结构特征反映了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 也反映了消费购物行为特点与需求空间分布特征。上海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特点符合上海商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这一大背景的特征条件, 未来上海商业发展必应遵循这一发展规律, 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同时, 积极加大质量结构的合理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件宗卿, 戴学珍, 戴兴华.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 2003, 23 (3) :327-332.

[3]易芳.SHOPPINGMALL与我国零售业态变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4, (6) :53-54.

[4]邹永军, 丁红.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J].商业研究, 2005, (313) :49-51.

[5]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

留园空间结构探析 第2篇

留园,是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典园林。其通过多种空间艺术手法,构成了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空间处理精湛。本文试从园林构成要素对空间的影响及空间结构组织与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将留园的空间具体分为围合空间、线性空间、透视空间进行阐述,总结其空间设计的方式和方法,寻找与现代园林空间设计的契合点,希望能对现代园林设计以及庭院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留园坐落于闾门外,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北方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经清代的多次修复和扩建,占地面积达到23300平方米,是清代园林的代表。留园园林部分总体上依据建造年代与主题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庭园、北部山林、西部田园,在总体布局上还兼顾这四部分之间的相互的渗透与联系。本文将从园林构成要素及空间类型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分析其空间结构。

园林构成要素对空间的影响

建筑、植物配置、堆山和理水是限定、分割和组织空间的必要条件,这四类要素本身对空间的形成具有不同方面的作用。虽然在某些作品中,建筑占据空间结构决定地位的情况被弱化了,但是建筑依然是江南园林空间的结构性要素。

1.建筑

留园的总体建筑密度约为15%,其中大型的单体建筑主要包括厅堂、楼阁,大面积的观景场地,如涵碧山房、林泉耆硕之馆北部的临水平台等,此外多以亭、水榭等单体小型建筑作为为点状建筑。

空间定位。在整体空间中,主体建筑一般设置在全园最重要的活动中心,地位显要。留园中部景区的涵碧山房坐南朝北,为临水建筑,为便于观景,厅前设有宽敞的平台。视野开阔,以水池分隔对面空间,并于对面设置假山以形成对景。视线所及范围内,分布着许多观赏点:可亭、远翠阁、五峰仙馆、曲溪楼、绿荫等,这些建筑围绕着涵碧山房这一主体建筑,使其地位更加显然(如图1)。

分割空间。园林的非主体建筑各自有专属的名称与意义,一般廊、桥等线性建筑能够划分较大面积的空间。留园中部的池水以折桥为界,形成大小两个部分,上设濠濮亭,单檐歇山卷棚顶小亭,营造出一处清幽闲适的小空间,使得面积较大的池水层次更加丰富。

图1 留园涵碧山房与周围建筑视点分析(图片来源:自绘)

空间渗透。留园东部揖峰轩一带石林小院为院落群,组合布置六个不同的小院,每个小院各具特点、相互通透,同时为了突出景物主题,各小院中亦以湖石结合植物种植作为景观。

2.植物

留园中较大的植物群落集中结合山体进行布置,中部山体以银杏作为主题树种,夹杂搭配种植枫杨、柏、榆等乔木;西部山体则以枫林为主,配以竹与少量银杏……植物的生长形态多样,层次丰富。

限定、联系空间。较之建筑墙垣,植物对空间的限定是软质的,枝叶使光线与人的视线没有被完全遮挡,但又可以使空间得到不同的私密程度的控制。留园中的不同植物类型对空间的影响大致(如表1)所示:

作为视觉重心和空间主题。古树、名木、生长姿态独特的花木、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植物等,其自身往往就可以成为空间的焦点和重心。同时,在古典园林中植物不仅仅是植物,它被赋予各种涵义与象征意义,具有“比德之美”。 留园内的“古木交柯”,位于中部景区东南侧,紧邻住宅院墙,姿态优美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两树枝干交错缠绕,即构成“古木交柯”,寓意家庭和睦,夫妻恩爱。

3.山石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留园内山石造型丰富,或连带成群,或特置成景,皆成趣味。

分割空间、丰富竖向层次。留园北部的堆山多角度的斟酌使景观丰富性和景深大大增强,同时也自然分隔了空间,营造不同的空间视角。

平衡视觉空间,路线引导。中部及西部院落中存在中型山体结构、小型叠石或独立景石,形成庭园景观主景与视觉焦点。山石能利用天光形成较暗的山体空间,同时在山体内部观察亮光就可找到出路等。

4.水体

关于江南古典园林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大面积的水对空间的影响多体现在对空间的分隔,一般多采用集中的静水,整个园以水面为中心,并面向水面环列布置建筑。留园水体分布于中部、西部、东部,以及北部苗圃灌溉用水池。

限定、联系空间格局。水的液态特征能够较之其他硬质因子产生更强的空间分割。留园中部水空间,居于主景位置,全区山体、建筑围绕其展开。池中一大一小两个岛经桥连接可进入通行。其中较大的小蓬莱与两桥连接,结合坐南朝北的濠濮亭划分出相对独立的空间,整体水面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空间。

扩充空间、丰富视景。倒影在园林审美中占据了很多的位置,微微水波让实物的形象变得模糊、柔软,引人迷恋,水中为虚,水上为实,除了虚实对比外,实体加上倒影能够在视觉上扩充空间,放大空间的宽宏感。其次,倒影空间色彩也更为丰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些只能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也丰富了边界的形态。东园中的冠云沼主要是为塑造冠云峰前庭院景观服务,衬托主体景石冠云峰。于南侧观景面观察,形成景石前横向线状水体。

留园空间结构分析

围合空间可以包括线性空间和透视空间,线性空间又可以作为围合空间的分隔。江南古典园林空间不是单指这些空间,而是这些空间的有机组合。以下主要探讨留园中较为突出的围合空间与线性空间。

1.围合空间

江南古典园林的围合边界不那么明确,围合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的墙与建筑的围合,而是以建筑为骨架,结合山、石、植物、水体,形成的不同形象的围合空间。

(1)向心与发散

在江南古典园林中,“中心”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对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留园的冠云沼、冠云峰、冠云楼、冠云台的整体空间中,游人的视觉中心是冠云峰,冠云峰被誉为完美的太湖石,除了集瘦、漏、透、于一身本身的特点成功外,它的成功还在于周边建筑明显的向冠云峰的聚合,所有建筑面向它,形成了以冠云峰为焦点的空间布局。也是由于冠云峰的存在而忽视了周围的景观,冠云楼与冠云峰后面的假山都成为了它的衬托和背景。

(2)分隔与联系

在分析留园的围合空间时发现,其非常注重“墙”的布局艺术,即分隔。园中除了墙之外,植物、山石都起到对视线的分割作用。自留园入口向东经曲溪楼,西楼底层去五峰仙馆的那一段空间,既曲折狭长,又暗淡封闭,本来是会使人感到单调沉闷的,但却通过不同的窗口设计,使空间丰富。

2.线性空间

江南古典园林是一种以运动为方法来认知的空间,或者说,活动。留园主要是以环形观赏路线和综合序列的观赏路线为主,使用者分为两种观赏模式,静态的由一点看环境和动态的串联景。

结语

园林空间最直观的视觉客体就是最早由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论》中明确提出的中国园林造园的四大要素——建筑、植物、山石、水体,这些对于园林内各个空间的营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空间理论家布莱恩.莱森所认为:空间不是说明性的,而是描述性的。

留园空间之丰富主要体现在造园的四大要素即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的合理利用,园林内的各个空间之间又通过一定的结构与联系组织起来的,就如一副画卷,铺陈开来,这也是古典园林所具有的别样韵味。通过对留园各构园要素的分析及空间结构的探讨,可对现代的园林设计以及室内小庭院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商业步行街空间结构浅析 第3篇

1 张掖路概况

张掖路步行街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起于中山路公交大站,止于通渭路,全长620 m,平均宽度42 m。它是兰州市区内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毗邻母亲河——黄河。整个张掖路历来就是兰州市最重要的商贸重地,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张掖路通街留下许多历史遗迹,最著名的有兰州城隍庙等,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1]。

2 以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为例分析与改善步行街空间结构

商业社会,商业步行街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高附加值商业产品。如果将步行街定位为商品,那么空间结构是商品的内在框架,空间形态与空间景观是商品的外观,空间本身是该商品最重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因此,如果要提升商业街这一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毫无疑问要从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入手。

2.1 行走与停驻

2.1.1 步行的感受距离

在行走时,步行者对于距离的直觉感觉不仅仅取决于街道本身的实际长度,也取决于感觉距离。具体来说,步行者的主观感受距离是由行人的最小障碍距离判定。根据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的说明,人在行走时可接受的最小障碍距离为1.30 m~3.75 m,这个距离给人以最大舒适感,在此范围内有障碍物时,人们不会感到紧促或者空旷不安[2]。

张掖路步行街由普通车型街道改造而来,故街道过宽,这是由车行道改造来的步行街的一个缺陷,没有考虑步行者的空间尺度,同时也缺少能将之打破的建筑或者环境小品,形成空旷的城市谷地,给人空旷乏味之感。解决办法是设置障碍物以打断过于顺畅的视线。建议在尊重原有的线性街道特征的基础上,细化对街道上凹入小空间的处理,增加路径的变化,设立引导视线的变化,如增加建筑小品,竖立各种街道装饰物,丰富绿化,设置隐蔽的休息空间等,力求丰富空间层次,既保留原有的直线型街道特征,又改善它的缺点,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

2.1.2 交通流线

步行是商业街区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虽然人们对活动有着兴趣,也愿意走在交通繁忙的道路路边的人行道上,但对于观赏汽车的兴趣是有限的。相反机动交通的繁忙与无礼会消弱步行者前行的乐趣,起到了人流分散作用,对商业氛围是有害的。目前,由于南北向的永昌路将张掖路拦腰截断,一分为二,导致此处交通混乱,人车混行,对此,建立彻底的步行空间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2.2 街道的宽度与比例

街道的宽度和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对街道空间是有影响的。宽度的下限是人在街道一侧停驻时,不会影响他人前行,上限是在理想状态下(不考虑遮挡物)人们能很方便的、清晰的同时观察到街道两侧的建筑立面。张掖路街道均宽40 m左右,行人行走其中仍有空旷感。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可在街道上设置花架、回廊等形制以紧凑空间,改变街道的心理宽度。在张掖路的后半段(永昌路以东)临街部分店面过于宽大,可将立面划分成若干部分,依靠装饰的不同来打破立面的整齐划一,为建筑带来变化。

2.3 节点与活动

威特鲁威将街道的特征分为三种:“庄严的”“欢快的”和“激情的”,正规而严肃的道路应该笔直而宽阔,承载庄重之气,而步行街则弯弯曲曲,体现趣味性。大块而严肃的开场空间给人沉闷之感,但也并非一味追求神秘未知的小空间。欣赏街道的曲折变化,期待下一个空间或者建筑未知的景观,是步行者的乐趣之一[4]。节点是街道上强烈的禁锢城市概念的识别因素,作为一种巨大的、具象化的作品,其节点成了街区空间结构的支配和控制物,理想的街道必须依赖节点将人的印象限定在内部空间中,并使人的视线总是有可供注视的落脚点而不至于消失于无限的尽头。

对于步行街来说,节点位置十分重要,通常在街道的入口、尽端等位置布置,为人流的集聚、街景的组成创造条件。以张掖路的几个节点加以讨论:

节点一:亚欧商厦前部空间。位于步行街的西入口,临近西关公交大转盘。这里没有形成一个广场,周围布置了花坛等,地面也没有明显标识,与中山路仅仅是用石立球分隔。故建议:去掉分隔石立球,在此处通过布置绿化、改变地面铺装等围合成一个广场,并能通过竖立标志物,如牌坊、雕塑、石碑等,强调张掖路与中山路的分界线,明确张掖路的起始点,创造亚欧商厦前休息广场空间,从而完善张掖路的主要入口。

节点二:永昌路与张掖路交界十字。此处人车混行,交通混乱。由于永昌路上也布有商业设施,故建议:架设行人过街天桥,实现人车分流;如果可能的话,可将永昌路的车流由通渭路和中山路来分流,永昌路与张掖路十字实现完全封闭,车流不禁止穿越张掖路。

节点三:大众巷入口。大众巷为美食街,由于入口标识不明显以及美特斯邦威大楼的压迫感,初次来的行人很容易以为这是一条普通的小巷子而放弃进入。建议拓宽入口的宽度,拆除现有入口处临时搭建的一排简易房餐饮店,通过增设的招牌、小品等措施,增强入口的引导性,将入口做成一个小型的过渡空间,通过广告的方式和景深的效果把人吸引进入大众巷。

节点四:城隍庙。步行街建立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延续城市文化,所以结合文化底蕴或者利用原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可以起到相互衬托的目的。城隍庙内现成为兰州风俗手工制品集散地,但是外围被现代商业建筑包围,缺少过度,显得很突兀。城隍庙内充满浓郁的地方民俗风味,一出门马上就是喧闹的饭馆,吆喝声不绝于耳,冲淡了城隍庙的历史气氛。建议在门口设置缓冲地带,增设牌坊、石雕等,同时改变地面铺装,与商业街的商业气氛划分开来。同时门口的餐饮业建议改为民俗手工艺品店、地方特产店等,对城隍庙起烘托作用。

3 结语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对抗汽车化城市无序蔓延的阵地,是人们渴求户外活动与交流的最后的依托。本文以步行街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商业步行街的起源入手,分析了其发展阶段的特点、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然后从行人的步行心理三特征入手,以此为基础分析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结构如何最大化的符合行人心理,并结合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分析,试图提出激发步行街活力的措施,使得商业步行街在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手中重新绽放城市的光彩。

摘要:以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商业步行街的起源入手,分析了步行街发展阶段的特点,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结合行人的步行心理特征,探讨了如何创造步行街适宜、人性化的空间场所和满足人的场所归属感,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空间结构,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褚军刚.复合多元的和谐步行街区[J].安徽建筑,2006(4):26-36.

[2]新都市主义协会.新都市主义宪章[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5-148.

[3]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64-168.

[4]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5-151.

[5]肖红艳,赵建彬.浅析太原市柳巷商业步行街的场所精神[J].山西建筑,2005,31(31):21-23.

[6]运迎霞,于洋.商业步行街舒适性设计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设计,2008(3):36-42.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反思 第4篇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课堂结构有创新性

课堂结构以案例教学为线索,合理运用讨论—汇报—总结—应用等课堂环节,较好的整合了教学资源,突破了以往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而且环节衔接自然流畅,结构精巧,做到了课堂形式的创新。

2、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运用了含有深刻思维内容的地理小问题引导学生猜测地理事物,然后再给学生展示有关城市的景观照片,加深学生对城市的感性认识。这样的情境设置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教学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环节,我注重了对小组成员的分工,不仅每个小组都有组织者、记录者、发言人,而且对每个同学的具体要求都很明确。这样的小组讨论,人人都有事干,时效性比较强,教学效果显著。

4、合理的利用了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每一小组发言人的发言都给予一定的评价,也尝试了小组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评价,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满足了学生渴望成功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5、灵活处理了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新课程鼓励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能合作解决问题。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诱导学生提出“难道只有平原地区适合建设和发展城市吗”等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提出”合“回答”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教学中的缺憾

1、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自己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即时的评价,但有些评价深度和广度不够,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强,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还应在评价方面多学习,多思考。

2、教学时间的分配有些前松后紧,不是很合理,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拓展这一环节的发挥受到了影响。

三、得到的启示

1、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商业空间结构 第5篇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安装方法

1 高空原位拼装法

高空原位拼装法是指把杆件和节点在结构设计位置直接进行拼装,为了保证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安全性,结构往往要设置临时支撑来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等结构安装完成以后再把临时支撑卸载使结构达到设计状态,设置临时支撑结构使得高空原位拼装法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高空原位拼装法是复杂钢结构施工安装的基础,其他的施工方法都是从此方法演变而来的。根据支撑的不同,高空原位拼装法可以分为全支架安装法(满堂红脚手架法)和胎架安装法。全支架安装法就是根据结构的曲面形状和高度使用脚手架将结构在空中完成总拼的方法,它适用于高度和跨度都不是很大的“馆”类结构,优点是施工灵活、回收利用率高且易于控制坐标,缺点是使用脚手架的量比较大,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比起后一种胎架安装法来说偏不安全,但是较为经济;胎架安装法是根据结构特点设计一种类似脚手架的胎架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支撑体系来进行安装。它适用于高度较高、跨度和自重比较大的大跨度空间“场”结构,优点是胎架结构的形式多样、施工安全以及坐标精确,缺点是由于回收利用率不高引起的浪费严重。

高空原位拼装法是结构建造中最原始、最普遍的施工方法,现将其主要技术特点总结如下:

1.1 要求定位坐标精准。由于结构是在空中拼装完成的,在没有预调值的情况下,设计坐标即是施工中节点的安装坐标,要使结构达到设计状态就必须要求此施工方法对坐标定位准确。

1.2 制定合理的安装顺序。根据结构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安装顺序,尽可能的减少标高误差。

1.3 考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由于临时支撑上荷载一般较大且受力不均匀,为了使结构的安装位形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对临时支撑下的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行考虑。

1.4 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由于建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而施工周期又比较长,所以必须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

1.5 对临时支撑的拆除要在结构拼装完成以后进行。在没有拼装完成时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还未形成,在此时拆除临时支撑会对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虽然高空原位拼装法施工周期比较长、临时支撑的用量很大且安装和拆除支撑的时间较多,但是由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使得这种施工方法在大跨度空间复杂钢结构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整体吊装法

整体吊装法是指将分区结构在地面上拼装好后,运用吊装设备将结构吊装在设计位置处的一种施工方法。它适用于矢高较小、结构形式简单的空间网壳结构,对于小规模的建筑使用此方法比较经济,能缩短施工进度,而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吊装结构的选择和空中定位,对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和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整体吊装法在规模较小的网壳结构施工中应用广泛,现将其主要技术特点总结如下:

2.1 对安装设备及场地有较高要求。要求场地空旷且平整,根据所吊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吊装设备。

2.2 对空中定位的安全性有较高要求。整体吊装法在施吊时一般需要人员辅助定位,所以要保障操作工人的安全性。

2.3 可以将地面总拼与吊装同时进行。在场地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场地外进行总拼,场地内进行吊装,解决了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吊车在行驶较长的距离时地面有足够的承载力。

对于大跨度钢结构而言,由于结构的矢高较高、跨度较大,所以单纯使用整体吊装法进行施工是不现实也是不安全的,只有和其他几种方法结合施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滑移就位法

滑移就位法按滑移方式分可以分为:单条滑移法和逐条累计滑移法。前者将每个条状单元分别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直接就位安装;而后者是先将第一个条状单元滑移一段距离至第二条单元,连接好后两条单元一起再滑移一段距离至第三条单元,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按滑移空间的不同分为:上(下)坡滑移法和水平滑移法。虽然滑移就位法的精度比较高,但是使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此方法也在慢慢地投入使用。现将其主要技术特点总结如下:

3.1 曲线滑移轨道铺设较为困难。当轨道的标高不同、或曲线的半径不同时,对液压爬行器有特殊要求,有时需要特殊改造。

3.2 对起重设备和牵引设备的要求不同。在没有平台利用的时候只需搭设少许的临时支撑,故对起重设备要求不高;但对牵引设备的同步性要求较高。

3.3 滑移时的结构是几何不变体且滑移速度不能太快。当采用单条滑移法时,由于摩擦阻力小,牵引力较大,所以需通过滑轮组变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体育馆采用了空间多轨道对称累积旋转滑移的施工技术,设置了特定的滑移轨道对结构进行安装。

滑移就位法和空间原位拼装法以及整体吊装法相比较,其显著优点是节省资金并能缩短工期,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施工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4 整体提升安装法

整体提升安装法是利用提升设备将结构提升至预想位置再进行安装的一种方法,多用在单层或多层网壳的屋盖结构施工中。此种施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临时支撑且工期相对较短,而相对应的施工难点就是对提升点的把握以及对所提升网壳结构的应力控制。整体提升安装法是对空间原位拼装法的补充,一般与其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整体提升安装法的具体施工步骤是先将要提升的整个网壳结构分为几个单元,把第一个单元利用提升设备升至一定高度与第二个单元进行连接,连好后再将两个单元一起提升至下一单元,如此循环直至到设计高度与整个结构进行拼装。现将其主要施工技术特点总结如下:

4.1 使用的提升设备一般都不大。由于使用此方法施工的网壳结构一般自重较轻,一般小的提升设备就可以进行施工,成本较低。在小网壳的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4.2 要选择合适的提升点。由于网壳结构在提升过程中的受力只集中在几个提升点上,有应力集中的现象,所以在施工前要对不同的提升点进行分析从而满足应力要求,保障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性。

4.3 尽量多的在地面完成拼接。由于是空中作业,所以同整体吊装法一样,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设计时尽量多的在地面完成拼接。

4.4 只能垂直上升,不能平动和转动。和整体吊装法不同的是其灵活性稍差,只能垂直上升。整体提升安装法是一个从“结构可变体”到“几何不变体”的过程,在最终完成提升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结构的应力应变监测,保证施工的安全。由于其安装质量较高,并且可以节约大量的临时支撑,成本较低,施工较快,所以在网架及网壳结构的施工中应用广泛。

空间悬浮结构 第6篇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其中各类垃圾处理、污染土壤修复等环保类工程量越来越大。鉴于垃圾处理及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以满足环境工艺要求,归纳起来此类建筑结构应具备四个特点:①大跨度;②全封闭;③易拆装;④造价低。

现阶段此类建筑物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为:①充气膜结构(见图1);②轻型钢结构(见图2)。这两种结构体系均基于建筑物为永久性结构物进行设计,因而也不考虑建筑物的可拆装性能,由此导致此类建筑物造价过高、可移动性差,同时这两类结构形式也很难适应超大跨度要求。

综合分析传统大跨度结构,要同时满足上述四种要求难度很大,因此在借鉴航空航天领域大型浮空器的基础上(见图3),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结构形式——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见图4)。

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是在封闭结构体内部充满密度低于空气的轻型气体,依靠轻型气体产生的浮力抵消结构自重,使主体结构在零弯矩或微反向弯矩下工作,从而实现超大跨度结构和超大密闭空间。

2 空间悬浮结构模型试验

空间悬浮结构是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系,对于这种结构体系如何构建缺乏最基础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从模型试验角度进行系列探索性研究。

2.1 模型试验设计

模型试验定位于探索性模型试验,因此在试验设计时主要考虑两个阶段试验,第一阶段进行结构构件层次试验;第二阶段进行结构体系试验。构件层次试验主要解决三方面的基础问题:①材料选取;②制作工艺;③基本性能。结构体系试验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①结构成形可行性;②结构体系基本力学性能。

首先进行空间悬浮结构构件层次试验,设计完成基本构件形式——单囊体构件。囊体采用圆柱形,两端半球形。选定囊体直径为2m,长10m,其中直筒段为8m,内充轻型气体(见图5)。

下部围护结构与单囊体构件直接相连,围护结构重力荷载由单囊体构件自身的上浮力提供,水平荷载传至地面锚固系统(见图6,7)。

作为基本构件形式的单囊体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作为水平构件即梁或板使用,另一种是作为竖向构件即柱或墙使用,因此对单囊体作为竖向构件的力学性能也进行了测试,如图8所示。四根单囊体充满不同比例的空气与轻型气体的混合气体,竖向放置作为竖向受力构件。通过风力荷载作用下可以发现,单囊体作为竖向构件使用是可行的,同时由于囊体上浮力的存在,在大风作用下其水平晃动幅度和次数均大幅减小,力学性能优于普通充气柱。

2.2 模型试验结论

通过第一阶段空间悬浮结构构件层次模型试验可以看出,单囊体作为基本受力构件是成立的,其自身强度和提供的上浮力能够满足临时结构使用要求。经过适当布置的单囊体既可以作为水平构件使用,也可以作为竖向构件使用。

3 空间悬浮结构体系

第二阶段模型试验围绕结构体系为目标进行,考虑未来试验工程的净空及围护要求,设计了满足环保工艺要求的空间悬浮结构体系,首先进行单囊体即10m跨度结构体系试验,然后再进行多囊体跨度即35m跨度结构体系试验。

3.1 10m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

根据未来试验工程的工艺要求,设计了跨度为10m、净空为12m的单囊体跨度模型(见图9)。在综合考虑下部围护结构重力荷载和结构体系抵抗水平荷载能力的情况下,采用了双囊体和三囊体的两套方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囊体布置并没有显著改善体系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因此最终采用双气囊方案对结构体系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检验。

3.2 35m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

在完成10m跨度模型试验后,按照未来试验工程厂房设想,设计完成一个跨度35m、净空12m单向双榀空间悬浮结构体系,立柱和横梁均采用单气囊构件。其成形过程如图10所示。

该结构模型经历了两周左右的风吹日晒、大风暴雨,结构形体基本保持原状,表现出了良好的自恢复及力学性能。

3.3 设想中的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

完成10 m跨度及35m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试验后,探索性模型试验基本结束。根据模型试验中该结构体系表现出的基本力学性能,设想出若干不同的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图11为设想中的一类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该体系最基础的构件是单囊体,通过单囊体或多囊体的组合,水平使用作为结构体系的梁和板,竖向使用作为结构体系的柱和墙,与其他轻型材料形成密闭超大空间,能够满足不同跨度、不同空间高度的工程要求。

4 结语

本文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对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于试验结论提出了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体系。尽管该结构体系尚处于构想阶段,前期完成的探索性试验也仅仅证明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难题,但与传统结构体系相比,空间悬浮结构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成倍提高建设速度,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空间悬浮结构必将在包括环保类大型场地的临时隔离和围护、抗震救灾时临时用房、飞行器临时机库、军事伪装设施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摘要:为满足不同工程领域对空间结构跨度、净空及拆装方便性、经济性的新要求,借鉴大型飞艇和浮空器受力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通过系列探索性模型试验,对空间悬浮结构的制作及安装等过程进行探索,对空间悬浮结构成形过程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验。模型试验结果 表明,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空间结构体系,本文成果可作为大跨度空间悬浮结构研究的基础和借鉴。

关键词:空间结构,空间悬浮结构,模型试验

参考文献

商业空间结构 第7篇

关键词:零售业,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网络规划

促进零售商业发展是完善商贸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然而,我国大部分城市对零售商业空间规划没有给予充分重视,致使个体零售商业企业往往以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最大化为物质导向,在市场建设和选址中缺乏整体考虑,导致零售市场整体的空间结构不均衡和市场格局紊乱,进而导致经营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整体效率的降低,直接表现为销售额和利润率的下降。因此,零售商业空间规划问题已成为制约零售业市场发展的瓶颈,开展零售商业空间规划的研究刻不容缓。

一、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构建

在进行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构建之前,先明确两个概念:(1)零售业(retail business)———指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为主的行业;(2)零售商业空间结构规划———表现为各种类型零售商业组织在城市中数量、类型、经营规模以及在地理空间上的组合分布与聚集状况。

1、划定零售商业网络空间的组织结构。

构成零售商业网络的要素包括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两大部分。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都可抽象为三大类:点、线、面。

2、确定零售商业网络节点体系的等级序列。

零售市场是市场网络的“节点”,它们在地域上存在着内在的系统的联系。

3、划分零售商业网络的市场类型区。

针对上述得出的节点等级序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市场网络类型区。

首先,选择划分原则及评估指标。(1)划分原则。研究区域内零售市场发展环境条件、发展水平层次的一致性。(2)类型区评估指标的选择。零售市场类型区评估指标可结合零售市场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结果,考虑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指标。

其次,评估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主要针对得出的节点序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相应的市场类型区,其具体步骤如下:(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把每一指标的原始数据(Xij)减去其均值(Xj),然后除以标准差(Sj),其计算公式是Xij=(Xij-Xj)/Sj

式中:Xj=(1/n) Xij (i=1, 2,…,100;j=1, 2, …, 10;n=100)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即对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进行相关分析;

(3)计算特征值,选取主成分;

(4)计算主成分载荷;

再次,类型区的划分。在对上述计算出的主成分载荷值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要研究的零售市场进行初步分区。

三、案例分析

1、确定砀山县域市场等级序列

以宿州市砀山县为例,分析调研得到的数据,选取以下6个指标:零售市场所在的集镇人口(X1)、集镇平均每日参加交易人数(X2)和集镇平均每日交易额(X3)、工业产值(X4)、交通运输业营业额(X5)和商饮服务及旅游业营业额(X6),其中,集镇平均每日交易额(X3)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X3为集镇平均每日交易额(万元);V1为集镇商业网点日均营业额(万元);V2为集镇逢集日集市贸易额(万元);r为集镇周期性集市的集频;u为集镇周期性集市的集期;d为集镇周期性集市集期间隔(天)。通过聚类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砀山县零售市场的四个等级系列:Ⅰ、Ⅱ、Ⅲ、Ⅳ(表1)。

2、划分砀山县域市场类型区

在综合考虑四个零售市场等级系列的基础上,选取如下10个指标:人口密度(X1);农民人均收入(X2);人均企业总收入(X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4);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X5);零售市场年成交额(X6);零售市场建设累积投资额(X7);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8);零售市场管理人员总数(X9);单位面积公路通车里程(X10),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软件,得出宿州市砀山县零售市场区划表(见表2)。

砀山县各级节点的市场区是由上到下逐级控制的体系,各级节点地域体系基本上呈三角形分布,相应市场区则表现出六边形空间格局,同时由于周期性集市时空协同规律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市场网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高效性。

3、砀山县零售商业空间结构规划现存问题

通过上述对砀山县零售商业空间网络的分析,得出其主要空间结构问题:(1)零售市场发展不平衡。砀山县零售市场的发展呈现梯形分布,即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依次递减。(2)零售市场规划布局不合理。零售市场建设缺乏总体思路和统筹规划,市场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商业网点过剩与严重不足同时存在。(3) I级节点强,Ⅱ级节点较强,作为连接Ⅱ级节点和Ⅳ级节点的Ⅲ级节点较弱,Ⅳ节点弱。(4)高级节点分布较均匀,而低级节点分布相对不均。

4、砀山县零售市场空间网络优化对策

(1)统筹规划,促进零售市场平衡发展。加大中西部地区零售市场发展力度,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理念,因地制宜进行零售市场规划,促进零售市场平衡发展。(2)充分发挥一级市场区的带动功能。一级市场区的发展应以商贸为先导,发挥经济中心优势,促进地区市场经济的繁荣。(3)尽快完善二级市场区的规模等级。二级市场区的发展应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商品档次和市场规模等级。 (4)大力推动四级市场区的快速发展。第四市场区应坚持以集市促集市的发展方向,使部分零售市场优先发展起来,从而推动工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繁荣零售市场。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2]马晓龙.西安市大型零售商业空间结构与市场格局研究[J].城市规划, 2007, 31 (2) :55-61.

[3]石忆邵.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对策[J].世界地理研究, 2005, 14 (1) :34-36.

[4]王敬华.小城镇市场的规划与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6) .

[5]杨吾扬.区位论原理[M].青海: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6]何炼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M].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

商业空间结构 第8篇

第一, 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运用新经济地理解释空间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问题是一项很时尚的研究。但李清均同志却另辟蹊径, 首次提出空间资源的基本概念, 将空间经济学与资源配置理论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了空间逐利的理论分析架构。以其解释特定空间经济活动存在的张力, 即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形成的向心力与资本技术扩散扩张形成的离心力。其理论创新点突破了传统刚性空间区位对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结构性束缚。他认为, 在空间逐利的不断强激励下, 特别是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 形成了物理尺度的空间压缩, 导致空间区位内生化发展可能是一种新的空间配置形式。这些带有原创新的理论成果值得读者注意。其理论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客观、合理地关注空间逐利的自我调整功能:虽然空间逐利冲突是显而易见的, 但竞争与合作机制的作用总能找到利益调整、保护与发展的激励结构, 并在非均衡中寻求新的均衡。

第二, 注重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相互统一。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实质是空间资源的流动、组合与优化配置研究。为了集中再现生产要素、资本与技术的空间逐利特征, 李清均同志将研究对象界定为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 即不同尺度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包括全球化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 国家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以及区域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因为逐利价值取向不一, 所反映的特征与本质的差异性自然被显现出来。这三个层面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不是相互割裂的, 而是互利共生的网络逐利创新结构。这是作者在深化研究中的一个亮点。为了把研究对象向纵深推进, 作者采取国际经济学研究流行的研究范式:即典型事件描述→理论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推进→个案经验证据→战略思考深化的逻辑结构, 力争求索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的研究结论。运用这一研究方法不难发现, 不同的空间尺度的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之间存在这样一个激励结构:因空间逐利使然, 空间组织与利益主体在失利后都懂得利益冲突问题“囚徒困境”的制度出口, 自由竞争制造不断重复的制度博弈, 导致博弈规则的良性演变, 从零和博弈转向正合博弈。

空间微调装置结构研究 第9篇

国内外一般商业干涉仪用压电陶瓷作为定镜微调的驱动装置[3,4]。压电陶瓷的伸缩使定镜( 反射镜) 微微转动一个角度,从而定镜上反射的光束改变方向,使得定镜上的反射光与动镜上的反射光严格平行。对于空间应用,考虑到发射振动和空间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应给星载干涉仪具有较大的角度调节量。地面应用的压电式角度微调装置,或是电压很大,或是尺寸大,角度调节量在温度变化下呈非线性关系,还需要一直通电,就目前的技术水平, 不太适合于作为空间干涉仪的调节装置。而一般的机械调节装置角度分辨率不够高,达不到仪器要求的2微弧的角度微调量,不适合在空间干涉仪这么精密的光学仪器中使用。

根据星载傅里叶光谱仪所经受的特殊过程和所处的空间环境,研究微调机构实现光束高精度平行性的方法,达到所需的两维角度调节范围和调节分辨率,并为反射镜提供可靠支撑。由于星载干涉仪发射要经受加速度、正弦振动、随机振动; 地面到空间工作温度变化等各种条件,按照环境试验条件对定镜微调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模态、等效应力等分析结果并优化结构,以获得重量轻、刚度大、力学和热稳定性好的微调机构。

1微调机构模型建立

由于要达到微角度调节,采用弹性变形结构来实现,简单可靠,无需润滑。但角度调节范围又不能太小,否则就满足不了空间调节要求。两维角度微调可以通过2个一维角度调节叠加来实现。为简单起见,从一个角度方向来进行说明。一维角度调节的原理如图1所示,一个表面用螺钉固定在架子上, 另一旋转表面上安装有反射镜。采用电机旋转调节螺钉,使零件发生弹性形变以调节反射镜的角度。 这个结构能够等效的进行简化,以便进行计算。

将结构模型简化为图2( a) 的形式[5],AB和BC段都是梁的结构,长度分别为l1和l2。在A点受到电机给它的轴向力为F。若要求出梁A点处的扰度 ωA,首先要分析结构各部分的变形与A处扰度之间的关系。

采用逐段刚化法来分析两段梁对A处扰度的贡献。首先,将BC段化为刚性立柱,如图2( b) 所示。计算刚架上横梁AB变形时A处的扰度 ωA1, 由扰度表可得:

再将AB段化为刚性横梁,考察立柱BC对A处扰度大小的影响 ωA2,如图2( c) 所示,有:

式中,ω2为F对立柱拉伸变形引起的B处的扰度,

在立柱顶端B处受到弯矩大小: Mb= F l1,其引起的转角得出: 弯矩引起的A处扰度ω3:

最后,由叠加法,得A处的总扰度 ωA为:

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1为AB段的惯性矩, I2为BC段的惯性矩,A2为BC段的截面积。

取:

h1和 h2分别为AB段和BC段的厚度,b为零件宽度。

通过调节角度得:

式中,AB段为反射镜安装面,要尽可能较小变形, 以免影响反射镜面形,即 ωA1要尽可能的小,可通过加大厚度h1来实现。而l1相对于h2和l2要大得多, ω2远小于 ω3,即上式可以简化为:

从式中可以明显看出,调节角度  和h2成3次方关系。相对于其他尺寸,影响角度变形最大的因素为BC处的厚度h2。

2星载调节结构有关因素分析

作为星载仪器,空间微调结构应遵循以下几个重要性能要求: 1微调机构的一阶固有频率应大于100 Hz,减少低频段共振; 2在卫星发射过程中仪器要受到加速度、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等作用,振动之后要结构不产生损害,回复原有的形状,不产生残余变形; 3角度调节量程要大于4 500微弧,调节分辨率要小于2微弧; 4微调结构角度校正结束后无需带电运行,应带有自锁功能,保持干涉性能最好的角度位置; 5空间仪器的重量与发射费用密切相关,要考虑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

零件材料上选取航天中常用的铝合金LY12。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影响角度变形最大的因素h2取不同的值,分别为4 mm、5. 5 mm、7 mm。 因定镜的调节需要一定的自锁性,调节螺钉位置初设一个90 N轴向力( 即为最小调节范围) ,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调节螺钉处缝隙变化量Y1和l2段附近应力的大小如表1所示。

由微调机构的角度调节量程4 500微弧可求出调节螺钉轴向相对位移变化量0. 4 mm。通过表1中缝隙变化量Y1,再加上调节范围0. 4 mm,计算出其最大缝隙变化量Y2。对零件在不同方案下的最大缝隙变化量Y2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零件变形状态表2。

因电机有最大转矩的限制,由于多种原因限制, 研制的空间电机产生的最大轴向力实测值为290 N,即h2为7 mm方案不可行。航天结构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重量差不多情况下,刚度要好。所以可知刚性好的5. 5 mm方案为最佳方案。

经过轻量化处理,设计出来的结构如图3所示。 通过调节电机的转动来带动调节螺钉拧紧和放松, 使调节架顶出的缝隙产生变化,最终让反射镜发生方位和俯仰方向的角度变化。其两维角度调节分辨率为1. 7微弧,小于仪器要求2微弧的分辨率。

3结构有限元分析

3.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设计过程中使用了有限元分析来检验设计的结构是否满足要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首先应符合机构的几何尺寸及其属性的前提下进行,还要考虑现在分析软件和电脑硬件的限制,对原始几何模型包含大量不必要的几何零件和细小几何特征进行简化和修改,删除不必要的螺栓孔,非关键部件按照质量等效原则,准确描述其等效单元的质心位置、质量及连接刚度。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单元数量不要太大,在力传递路径和薄弱位置多划分一些网格。按这些要求建立了微调装置的分析模型。模型采用四面体4节点的体单元,共由单元数38 987,节点数21 144,得到网格模型如图4。

有限元分析约束的方式: 微调装置通过螺栓与干涉仪框架连接,采用Fixed support约束定镜调节架两侧的4个螺栓孔孔壁圆柱面,将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

材料选用: 模型中除反射镜采用石英玻璃JGS1外,均采用同种金属材料LY12。模型中的材料属性如表3所示。

3.2模态分析

如果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外界环境振动频率相同时,在外界环境干扰下可能产生受迫振动,发生共振使结构受到破坏。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微调装置的固有频率应高出外界环境振动频率。干涉式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的外界环境振动频率在小于100 Hz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模型的前五阶固有频率值( 见表4) ,一阶振型( 如图5所示) ,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前五阶固有频率均远大于100 Hz,可以避免受外界振动影响产生共振。

3.3加速度分析

发射过程中仪器要受到三个自由度方向的加速度作用,要求结构的最大应力不能超出材料的屈服强度 σ,否则将导致结构产生塑性变形,加速度载荷消失后恢复不到原来的形状。对模型施加的三个方向加速度载荷: Z方向10g,+ X方向、+ Y方向2g。 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最大应力发生在Z方向,大小为2. 33 MPa。

3.4正弦振动分析

其主要由火箭发动机工作、运载火箭结构与液体推进系统的共振频率耦合等产生的低频振动。在0 ~ 100 Hz的低频段,对模型施加三个方向的载荷: + X方向、+ Y方向6g,Z方向10g。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最大应力发生在Y方向,大小为6. 59 MPa。

3.5随机振动分析

卫星在主动段会受到卫星发动机脉冲推力、喷气噪声以及紊流边界层噪声综合产生的随机振动, 在高频段和低频段随机产生。对X、Y和Z方向施加: 频率20 ~ 100 Hz,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 3 d B / oct; 频率100 ~ 600 Hz,加速度功率谱密度0. 05g 2 / Hz; 频率600 ~ 2 000 Hz,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 9 d B / oct; 总均方根加速度为6. 4 grms。其结果如表7所示,最大应力发生在Y方向,如图6所示,大小为29. 72 MPa。其为以上振动最大的应力,相对于材料LY12的屈服应力274 MPa来说,还有很大的安全余量。

4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设计制作了实物。对实物进行测量和试验,获得两维微调装置的角度调节范围: 俯仰方向4 520微弧,方位方向4 515微弧,调节分辨率为俯仰方向1. 73微弧,方位方向1. 70微弧,重量为1. 05 kg,包络尺寸 为144 mm × 122 mm × 91 mm。结构的力学性能经过各项环模试验得到验证。最后研究结果和实物被风云系列星载干涉仪采用。

参考文献

[1] Bingham G E,Cantwell G,Robinson R C,et al.Image st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a geosychronous imaging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meter(GIFTS).SPIE,2001;4151:11—20

[2] Astruc S D,Miras P,et al.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ASI instrument.SPIE,2004;5543:208—219

[3] 黄金永.空间用精密微位移平台的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10Huang Jinyong.Research of space micro-displacement platform.Hangzhou:Zhenjiang University,2010

[4] Ю.В.考洛米佐夫(苏).干涉仪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李承业,吴景文,秦南荣,译.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82:141—159Ю.В.Koa Lo Mezov(Russia).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ferometer.Li Chengye,Wu Jingwen,Qin Nanrong.Trans.Beijing:Technical Standards Press,1982:141—159

反弹的时间、空间和运行结构 第10篇

第一部分:

笔者在前期定义行情运行时,先看9月中旬前后所给出的运行图,如图一所示(文字中的3537点应为3373点):

一、市场实际(4184点的下跌终点)是在9月16日的时间节点的2983点开始了这个反弹上升;

二、当时定义的上涨级别有两个情况(见图中文字):

1)、图中黑色线标示的,5178点到9月15日的2983点运行完了完整的ABC下跌结构,其后运行的是一段“X浪”;

2)、图中红色线标示的,5178点到9月15日的2983点运行完了3浪主跌阶段,其后运行的仅是与3373点到4184点2浪反弹对应的相同级别的4浪反弹,后面还会有一个5浪下跌,才能运行完一段完整的12345浪下跌结构;

3)、牛市(慢牛)开始,暂不讨论。

第二部分:大概率

一、结构:

笔者倾向性的观点是图中黑色线标示的走法,即9月16日重要的日线时间节点运行的是一段”X”浪,其运行的也是ABC三段上升结构,同时其连接的是两段大ABC下跌结构,即ABC-X(目前运行在X浪中)-ABC。

二、空间:

如此划分成立,则空间上注意两点:

1、反弹运行的空间看:

第一阻力看3360点到3400点一线;第二阻力看3580点一线;第三阻力看3820点一线;

2、ABC-X-ABC运行大结构中,最后一个C子浪的结束位置看2550点一线前后。

三、时间:

需要注意如下的时间节点:10月20日前后;11月11日前后和12月9日前后。此三个日线时间节点是笔者在2015年元旦时即计算出来的大级别时间节点。10月14日、10月15日,10月26日、10月29日等均为小级别时间节点了。

笔者认为从时间节点看,首选“X浪”结束的时间为11月11日前后。理由如下:

笔者7月份提出的运行节奏图,当然此图的高低点节奏是错误的:

一、将月度两天假期后延,虽然高低点排列错误,但9月16日或18日的时间节点是相当正确的。当时用此图进行了节奏排列,是依据每个周期运行约34个费氏周期来排列的;

二、实际走势是9月16日64个交易日运行了三段下跌结束;

三、如果运行针对此64个交易日的下跌的反弹,则首选是反弹了下跌时间一半的运行时间节点,即32个交易日,即11月5日,11月9日是34个费氏数字周期,11月11日是元旦计算的重要日线时间转折节点。则笔者将此反弹结束的时间首先定义为11月9日前后两个交易日。

四、次选的反弹结束时间是12月9日前后。12月9日是元量时计算的大级别时间节点,同时是5178点运行120个交易日的时间(15×8=120);5178点到9月15日运行56个交易日,9月15日的2983点到12月8日共运行了55个(费氏数字)交易日。

第三部分:小概率

一、结构:

小概率的是走图一中红色线标示的走法,即5178点要走一个完整的五浪下跌结构,其后才会运行一段ABC三浪反弹结构,即整体运行的是1234(目前仅运行到子4浪)5-abc-12345结构(最乐观),才可能下跌结束。9月15日的2983点仅是子4浪反弹,在没有上碰子1浪低点3373点前,还不能完全彻底的排除此可能。

二、空间:

如此划分成立,空间上需要注意两点:

1、反弹结束的空间:3300点、3331点、3359点一线,不能上碰3373点。1浪和4浪可以在特殊形态里重合,但小概率暂不用考虑;

2、浪形结构中第一个5浪下跌的结束空间:2780点一线,倾向于2550点前后(非具体点位,大体在这附近)。

三、时间:

子2浪运行了11个交易日,9月16日到10月13日运行了15个交易日,则10月14日的时间节点、10月20日前后的时间节点均可以随时结束这个子4浪反弹;首选10月14日或15日的日线小级别时间节点。

第四部分:”X”浪运行节奏

倾向性的观点是大概率的情况,也是笔者的观点。列出小概率情况并进行分析,是使每个读者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现就”X”浪运行节奏进行分析,还是从两个可能性进行节奏的初步判断。

一、运行反弹结束时间在11月9日前后两个交易日,则其运行的X浪(ABC)子浪运行结构为3-3-5平台型的可能比较大;

即:9月16日到10月13日运行15个交易日,10月20日(21日)产生低点,10月21日到11月10日运行15个交易日;

二、运行反弹结束时间在12月9日前后,则其运行的X浪(ABC)子浪运行结构为5-3-5锯齿型反弹的可能比较大:

即:9月16日到10月20日运行21个交易日左右走完第一个锯齿型的5微浪,10月21日到11月6日或9日运行13个交易日左右,11月9日到12月8日运行21个交易日走完第二个锯齿型的5微浪。

上述两种反弹运行,笔者略倾向于”第一种”,即这个X浪运行会结束于11月9日前后两个交易日的可能大。但现在暂无法说运行到12月9日或12月8日的可能哪里会小于前一种。所以,此处需要根据10月20日前后的日线时间节点性质进行判断(见图二)。

第五部分:注意事项及操作策略

一、上述运行节奏排列,仅供参考,高低点性质和浪形判断是笔者无法彻底解决的两个问题。本文的节奏排列权当抛砖引玉;预测不等于操作,轻仓试预测对错但不可重仓赌预测的对错。一定切记。

二、不管任何的预测结论如何,从操作策略上面,笔者给广大读者一个赚钱的法宝:

看个股的十日均线,收盘有效下破则考虑大幅减仓或清仓,再从长计议;收盘未有效下破,则可持有不动,不管大盘怎么样,不管任何的预测分析结论如何影响到你。

因为毕竟各指数已经突破了平台,过分的受预测影响或过分担忧指数容易影响判断。在市场不可能再出现5178点前急涨的情况下,在“进三退二”成为新常态的情况下,受预测分析影响过多,或会不停的抛了不敢追、抛了就涨等,一轮行情下来,收益不多,风险还巨大。

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第11篇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享有“江南煤都”和“西南煤海”之称。六盘水市因矿产的开发而兴起、发展,煤矿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13年,国务院颁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界定全国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被确定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

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2.1 发展阶段

将六盘水城市空间拓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城市孕育期、延伸发展期、快速拓展期和城市转型期见图1。

(a)城市孕育期;(b)延伸发展期;(c)快速拓展期

2.1.1 城市孕育期(1732年—20世纪70年代末期)

1732年清代,在六盘水地区设立驿站,地区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空间发展缓慢。直至1964年,国家决定在六盘水地区建立煤炭基地,从此拉开城市建设的序幕。这时期六盘水并不具备完整的城市功能,只能为矿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性服务,聚集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呈现点状形态,依托矿点离散分布。

2.1.2 延伸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20世纪90年代末期)

20世纪80年代初,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成为贵州省第二个省辖市。城区主干道建成通车,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六盘水市逐渐由矿区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转变。这时期煤矿产业大规模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服务性需求增加,使原本散落于矿点周边的居民区综合发展,形成多个组团。

2.1.3 快速拓展期(2000年—21世纪10年代初期)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推进,六盘水市迅猛发展,中心城区不断向外拓展,带状组团式的城市框架得到进一步延展。这一时期六盘水市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逐步完善,行政职能增强,城市职能向综合性中心城市过度。

2.1.4 城市转型期(2013年一至今)

2013年,六盘水市被确定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六盘水市面临转型的必然选择,从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城市职能由矿产城市向综合性城市演化,使六盘水市向再生型城市演变。

2.2 演变特征

对六盘水市4个发展阶段进行对比研究(表1),城市空间结构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最初散点分布,逐渐形成带状组团式,再转向多中心网络式发展。

2.1.1经济活动促进城市增长

六盘水市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矿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建设和扩展方向。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矿产经济生命周期息息相关,伴随矿产经济经历“矿产开采→矿产初级加工→矿产配套企业”的过程,城市空间也先后经历“点状离散→带状组团→一城多片→多极网络化”不同阶段。矿产经济的兴衰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根本动因。

2.1.2城市交通引导发展方向

六盘水市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可建设用地有限,从最早的贵昆铁路开始,城区就依托交通骨架进行空间延伸。城区在南北方向上连续拓展的空间极其有限,总体上仍然以东西向延展为主。城区周边在建的多条道路为新的空间拓展创造了机会和前提条件,为空间拓展增加新的方向。

2.1.3土地开发导致外部拓展和内部整合并行

六盘水市空间拓展主要以外部沿地形边界发展,内部向心填充为主。外部空间在地形条件限制边界下向外延伸,内部空间依托已有组团,在周边可建设用地进行扩充、延展,充分利用土地,加强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

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3.1 宏观层面的发展模式

从城市发展层面出发,六盘水市应以区域性交通走廊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轴,重点考虑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以组团形式作为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构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六盘水市还需向内整合自身发展条件,强化自身极核带动效应,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强,形成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3.2 中观层面的拓展规律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六盘水市南北两侧环山耸立,尤其是南部被高山阻挡,无法实现城市空间向南拓展。未来六盘水市只能采取“东西延伸,北部拓展”的空间发展方向。因此,城市未来必将形成“多中心、多轴线、多组团”的网络式空间结构。

3.3 微观层面的扩展方式

3.3.1 协调城市功能与交通布局

在原有道路系统基础上,推进六盘水市快速路网的建设,改变单纯的环射路网形态,增加东西向、南北向的主要交通干道,完善交通枢纽网络体系。依托快速交通为主体,构建以快速交通为导向的联系通道,构成高效快捷的路网体系;同时,加强主城区和各个组团间的交通联系,增强主城区的区域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整体上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多组团式城市格局。

3.3.2 协调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

六盘水市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拥有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山奇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凉都”。城市空间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作为有机整体,统一规划,以生态绿地作为城市空间基底,以山脉作为城市空间背景,建设人与自然融合共存的生态景观城市。

4 结束语

通过对六盘水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发现城市空间结构也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了“点状离散→带状组团→多级网络化”的演变过程。在充分挖掘城市空间演变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六盘水市空间结构演变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对城市空间远景格局提出构想,形成“多中心、多轴线、多组团”网络式空间结构。

摘要:在转型时期,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重构的问题。本文对六盘水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归纳不同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然后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发展趋势进行探完,并对六盘水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提出构想。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宋飚.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机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微地震裂缝监测下一篇:机械设备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