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2024-05-08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精选12篇)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1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必要性,对策

1975年, 联合国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国际环境教育大会, 并且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 此宣言奠定了国际环境教育的纲领。之后, 国际环境教育及其研究蓬勃发展。我国的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 但建立相关的环境教育组织和开展实质性的活动却是在20世纪末期。与此相对应, 国内对环境教育的研究在1992年之前很少, 之后迅速增多。但当前对农村环境教育研究并不多, 对农民环境教育研究更少, 而对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研究则更少见。

广西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 境内主要地貌形态为岩溶峰丛洼地和岩溶峰林谷地, 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它是广西和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 其境内11个县市区有7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它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 其境内居住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民族, 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7%。以它为例研究西部农民的环境教育具有典型性。

一、西部地区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 西部地区农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

西部农村地区是生态脆弱区, 同时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但如今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造成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1) 西部农村造纸厂、砖厂、采石厂、水泥厂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重度污染; (2) 西部农村大量农药、化肥及农用地膜等的不合理使用; (3) 西部农村广泛存在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 (4) 城市污染向西部农村的转移。广西河池市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严重。目前河池市石漠化面积达8530.13km2, 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5.5%和全区石山面积的38.6%。除此之外, 该地区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饮用水安全问题严峻、生活污染日趋明显、禽畜养殖污染加剧、乡镇企业污染凸显、农业面源问题日趋严重等方面。要改善当地农村自然环境, 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意识淡薄。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 它包括人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环境意识是影响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主观条件, 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全民自觉参与, 而全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基础则是公众环境意识的普遍强化。农村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不断加重, 与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有很大关系。通过对河池市宜州市洛岩村、六坡村的走访调查, 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环境知识贫乏。例如, 在问及“什么是温室效应”时, 能正确回答的只占总样本人数的8.2%, 回答完全不正确的占到了总样本人数的86.9%;对于“什么是白色污染”, 回答正确的只占总样本人数的5.4%, 回答完全不正确的占总样本人数的67.5%。 (2) 环境保护态度不成熟。当问及“你愿意支付环境保护费用吗”时, 87.1%选择“不愿意”, 只有9.3%选择“愿意”。调查样本中, 只有8.9%的人“愿意义务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而不愿意的高达80.4%。 (3) 环境保护预期水平较低。调查中发现, 总样本人数的89.5%选择了“随手丢弃”废电池;选择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占76.3%;只有11.5%的人表示在购买洗衣粉时会首先考虑选择无磷环保类型的洗衣粉。

(三) 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滞后。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当地农民环境教育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 环境教育多流于形式, 效果不显著。当地农民环境教育活动大都局限于“走过场”形式, 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多是以应付上级考核为主要目的, 形式不外乎领导讲话、派发传单, 形式主义和利益化趋势明显, 环境教育效果可有可无。 (2) 环境教育师资紧缺。县一级环保机构是我国最基层的环保系统。笔者调查的乡镇, 没有设置环境保护机构, 也无相应管理人员, 农民环境教育的师资非常缺乏。 (3) 环境教育传播渠道不畅。当地农民接受环境教育的渠道主要有:电视、社区的宣传栏、报纸书籍等读物、政府举办的环境教育下乡活动、社会公众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举办的公益性活动。但无论哪一种都不甚理想:电视在当地农村的普及率较高, 但有关环境保护的节目和新闻多不适合农民的特点和需要, 缺乏实用性, 在农村的收视率较低;80%的农村社区未设环保宣传栏, 设了环保宣传栏的, 张贴的也多是一些标语式口号, 环境知识、技能和道德的宣传偏少;各类出版物中缺乏针对农民的环境科普读物;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次数过少。 (4) 缺乏针对性强的环境教育教材。面向农村环境教育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一些全国意义上普遍使用的大众环境教育教材。这些教材与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 很难反映农村环境的特色, 更不能反映不同农村地域的环境特色。 (5) 缺少农民的真正参与。一些面向当地农村的环境教育活动看上去轰轰烈烈, 但农民往往无动于衷, 抱着好奇和看热闹的心态, 很少真正参与。

二、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对策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 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低, 再加上交通不便和其他一些因素, 使得该地区农村经济普遍贫困, 导致当地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使该地区陷入了环境恶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开展有效的农民环境教育是摆脱这一困境的重要方面,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当地农民环境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下面对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 坚持农村视角, 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切性。

目前农村环境教育都是从城市角度出发的, 虽然开展了许多活动, 但效果不是很好, 不能与农村的实际环境联系起来。因此, 首先要注重区域特点, 编写本土化的培训教材。作为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 农民与环境有关的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独特性, 国家统编教材难以反映这些地域特色。因此, 在教育计划制订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岩溶地区区域特色, 使内容能够真正体现当前的、现实的、具体的并能满足人们意愿的情景, 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其次, 要挖掘本土知识中的生态思想, 在农民环境教育中引入本土环境知识。本土知识是本土居民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 与本土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 是本土居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与力量源泉。这些本土生态知识渗透着生态智慧, 为人们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提供了诱导框架, 促使人们形成适合环境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 创新教育方式, 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1) 从西部地区农民的视角,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挂图、标语、宣传墙报、警示牌、宣传小册子、环境科普读物、幻灯、电影、文艺表演, 以及环保咨询、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环保项目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2) 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 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 应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让学生给家长灌输环境意识。可以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 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环保专题活动, 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把环境知识传播给家长, 由学生带动家长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等, 实现中小学生对家长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反哺”, 实现“教育一代人 (青少年) , 带动两代人 (指祖辈、父辈) ”的目标。 (3) 依托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各级政府在西部地区开展了许多重大的生态工程项目建设, 这些项目在取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因此, 应依托这些项目, 开展农民环境教育, 使农民在参与项目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 增长环境知识, 强化环境意识, 进而指导环境行为。

(三) 整合现有资源, 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

(1) 整合现有资源, 开辟农民环境教育阵地。要依托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 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 建立以县、乡、村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上下贯通的农民环境教育培训体系。 (2) 构建数字化公共平台, 弥补农民环境教育资源的不足。生态脆弱型贫困区农民环境教育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和培训人员难以覆盖边远地区等现实问题, 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弥补这一不足。因此, 要利用天网 (卫星网) 、地网 (互联网) 和人网 (各类培训机构) 三网合一的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环境教育培训。 (3) 抓好队伍全新重组, 建立熟悉农民教育艺术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农民环境教育师资队伍是做好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这方面恰恰是岩溶地区的薄弱环节。因此, 要建设一支熟练掌握农民环境教育方法的本土化教师队伍, 培养他们掌握与农民对话和交流的艺术, 并能够站在农民立场上使用农民习惯的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 消除交流障碍。

(四) 坚持政府主导,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我国农民环境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 农民的环境意识没有自发形成, 从获取由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经济利益, 到认识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需要一个过程。因此, 我国农民的环境教育必须自上而下地通过政府行为发动和推进, 政府应在帮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逐步普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保护技术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农民环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单靠政府部门有些力不从心, 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政府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特别是鼓励民间环保团体积极参与到农民环境教育中, 使农民环境教育主体多元化, 使农民环境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五) 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单纯的环境教育效果不佳, 要把环境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这样更容易获得农村居民的欢迎和支持, 更有利于开展环境教育。其结果不但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而且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义, 张合平, 李丰生.近年来国内农村环境教育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7) :427-433.

[2]蒋忠诚, 李先琨, 胡宝清, 等.广西岩溶山区石漠化及其综合治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广西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广西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

[4]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http://www.cpad.gov.cn/data/2006/1119/article_331579.htm.

[5]韦可耀、温远涛.长寿之乡河池行[M].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6]王向东.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与环境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3.

[7]朱启臻.农民环境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环境, 2000 (4) :24-26.

[8]曹娟玲.农民环境教育初探[J].甘肃农业, 2006 (5) :76-77.

[9]胡世凯, 王金亮.农村环境教育问题初探[J].环境科学导刊, 2011 (4) :27-30.

[10]周锦, 孙杭生.江苏省农民的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3) :47-52.

[11]仰和芝, 欧阳晓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 2007 (10) :113-115.

我国西部地区投资环境 第2篇

一、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现状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云、贵、川、渝、陕、甘、宁、青、新疆、内蒙、西藏、广西12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据2007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中的信息披露,2006年,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301.26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910.9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7.1%,比2005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整个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东部地区(11个省、直辖市)13.8%的增长速度,高于中部地区(8个省)12.9%的增长速度。西部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长速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内蒙古最高,达到18%,居全国第一位。事实上,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区市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加大软环境治理整顿的力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努力提高各级政府的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2002年至2006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0 %、11.3 %、12.0 %、12.7%、13.1% ,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开始起步,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二、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1、投资硬环境的改善还不尽如人意。投资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

和自然地理状况等物质条件。自然地理环境是指西部地区在自然状况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各种矿产资源如格、镍、铝等储量喜人。同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富集,大多地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但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交通运输能力低下,铁路网络尚未形成,公路等级低,航空运输条件差,管道运输发展缓慢,对西部农产品、工业品、能源与矿产资源运输带来很大影响。二是生态环境恶劣,西北沙漠化而缺水,西南石漠化而缺土。特别是对一些高新科技项目的引进带来困难。一些地区由于设施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环境保护差,使得投资者特别是外商长期居住感到不舒适、不方便。三是信息仍然很闭塞,要及时了解掌握国际、国内一些情况还比较困难,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目前的信息资源环境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四是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大气污染仍需加大力度治理,环境质量很差;输水管网不配套,供水到户能力不足;城市交通拥挤;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起步迟、层次低、发展慢。

2.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信誉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投资者反映,在项目考察、投资洽谈、合同签约、项目实施、企业组建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困难重重,阻力很大。主要感觉是,办事不方便、投资不放心、经营不安全、回报不理想、待人不亲切。为保证西部经济在新世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寻找解决投资环境优化的突破口。

三、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突破口

1.把软环境的改善与硬环境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的硬环境方面倾注了较大精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对软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软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措施跟不上,使经济发展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重改善水电通信运输环境和物流系统,缩短外贸业务开展的时空距离。转变观念,学习外来经验,要向沿海省市学习,加大软硬件投人力度,切实改善整体投资环境。

2.选择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寻找产业的突破口成立利用外资重点项目推进小组,抓好落实。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行合作经营、合资建设、委托投资建设等方式,积极探索BOT,TOT等形式。争取国家的支持,在条件具备时设立为西部开发服务的中外合资中长期信贷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

对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农牧业开发、资源开发、能源加工和原材料工业项目,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给予特别鼓励。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其附加值,可以大大节省运输费用,形成生产规模化、分工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支持外商投资生态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项目,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允许中外合资合作经营旅游服务.共

同开发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

3.积极利用外资的网络组织,加强和改善对外宣传,寻找资金突破口

积极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以及带团外出招商等方式加强对本地区的宣传力度,让外商充分全面了解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改变人们的传统看法,树立新形象。要拿出强有力、切实可行的招商措施,把具体细节想周到,从细微做起。签订有关合作合同时要慎重,签订合同后要严格遵守,要讲信用。招商政策从实际出发,避免纸上谈兵,真正发挥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效性。对外商不要盲目引进,要有所选择,对一些没有实力或招摇撞骗的外商要提高警惕。

4.改革西部地方政府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寻找政府服务突破口 大力推进西部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和限制政府投资和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政府要把投资和经济活动的范围逐步集中到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上来;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要把有关企业设立、经营资格、许可证、投资、人事、用工、分配以及各种收费的审批作为清理的重点;大幅度缩减行政审批范围,确实需要审批的项目,要简化程序,增加透明度,对竞争性领域的企业自主投资项目要由行政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严格执行公务员制度,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加强对公务员的在岗培训、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评估和辞退制度,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和行政效率;加强对行政首长的产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行政决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建立行政执行跟踪机制和监督催办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的审计制度和责任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 第3篇

1、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在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93%,涉及18个省(区、市)。目前,北部地区沙漠以每年05公里的速度南移,出现“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近30年来,因沙害而弃耕的农田达127万公顷,尚有40多万公顷处于沙害的威胁之中,在风沙线上有679个村镇时刻处在被流沙淹没的危险之中。自2000年3月以来,我国连续出现了十多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都是近50年来罕见的。2003年春季出现的首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刮起的沙尘量高达1000万吨,受影响的面积达190万平方公里,近3000万人受到影响。

2、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和减少的原因,除气候因素,最主要的是不合理利用所致。一是超载过牧。目前我国牧区草原平均超载361%,比80年代超载程度增加了18个百分点。长期超载过牧,使牧草生产力和覆盖度下降。二是滥垦草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了1930万公顷草原,其中一半已经撂荒成为沙地。三是滥采乱挖草原植被。受经济利益驱动,滥挖、滥采、滥割药用与经济植物,使草原植被雪上加霜,仅内蒙古草原就因此被破坏1267万公顷,其中200万公顷已完全沙化。四是草原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对草原重利用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牧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加之牧区大多处于边远贫困地区,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搞草原建设,致使草原长期处于超负荷的严重“透支”状态。

3、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长期以来,随着西部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为满足持续增长人口的生存需要,人们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对环境索取不断增加,结果使耕地表面土壤大量流失和浪费,有机质和速效肥大量损失,土地生产力水平严重下降。每年有成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泥沙淤积所造成的江河洪水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国家心腹之患。

4、水资源加速枯竭。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却高达1200毫米以上。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西部地区河水断流、湖泊缩小甚至干涸、冰川雪线退缩的现象日益严重。祁连山区有大小冰川2859条,总面积1972平方公里,储量95438亿立方米,河川年径流量为72.6亿立方米,是维系河西走廊67万公顷耕地、130万公顷可耕地、400万人口、数百个工矿企业、500万头牲畜生存发展的“固体水库”。但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报告令人吃惊:祁连山的冰川大部分处于退缩状态,而且退缩速度在加快;年平均退缩速度东部为16.8米/ 年,中部为3.3米/年,西部为2.2米/年。

5、工业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工业主要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尚未从纵向和横向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链。由于设备和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社会最终产品仅占原料投资量的20—30%,造成“三废一尘”排放量大,城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生存环境恶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对西部地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大量开采利用,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技术水平低和管理上的漏洞,致使这些造福于人类的资源,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造成了河水污染、河流干枯、地表下陷、水土流失、草地减少、森林毁坏等问题,严重者甚至达到危及生命的地步。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途径

1、处理好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面对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的供给之间出现的日益增大的供求矛盾,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如怎样通过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与投资增加维持生态功能持续性的最低存量水平;如何有效地寻求替代资源,以保证后代自然资源的经济水平不至降低等。面对经济增长所遇到的由自然资源供给条件设置的自然界限,就需要以资本的投入来克服大自然的吝啬。这就是说,要从自然界取出资源,就要给自然界投资。经济越要发展,对自然资源供给条件方面的投资就越为重要,否则就要受到环境失衡的惩罚。

2、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综合治理,不搞同一模式,防止一哄而上。在资金投入方面,由于所需资金巨大,仅靠西部地方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采取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一是要提高中央财政性环保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尽可能多地安排西部地区的环保项目;二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筹集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四是加大金融信贷支持,以低息贷款或贴息方式,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五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投资;六是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要通过建立健全市场秩序,规范市场法规,引导市场增加对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只索取不治理的局面。

3、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口合理迁移。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了西部的贫穷,而贫穷又反过来加剧了西部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恶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为了实现“吃饱穿暖”的最基本生存要求,只有进一步强化对大自然的索取,乱垦荒、乱伐木、乱挖草、乱采矿、乱放牧、乱灌溉,千百年来成为他们十分普遍的生产活动。可以说,人口增加导致贫穷和环境恶化;贫穷又导致人口增加和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又导致贫穷。因此,要着力控制人口增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厉制裁超生,奖励少生,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使人口增长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与此同时,要实施“生态难民”移民政策,有组织有计划地将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处于风沙线上时刻有被流沙淹没危险之中的人群,迁往人口稀疏、生产力高的地区,减轻西部地区的人口负担,为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创造条件。

4、合理开发,综合治理。对西部地区这样一个生态脆弱且已经恶化的地区,开发与治理的关系就显得异常复杂,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又不能因噎废食。唯一可行的是在综合开发中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环境整治,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检验或验收标准。综合治理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要摈弃传统的“竭泽而渔”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4篇

1. 西部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总体情况

第一, 直接投资总额。自1997年以来, 西部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总体上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 其总额由300865万美元增长至3045047万美元。西部地区十一省市总体上各自也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 但在总额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且不同省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2011年我国东部地区各省市基本均超过了110亿美元;西部地区中重庆市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最大, 达到了105.2948亿美元, 四川省为95.27亿美元;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次于重庆市和四川省, 均超过了10亿美元;剩余地区投资额均较少, 其中甘肃省最低, 仅0.7亿美元。

第二, 直接投资增长情况。西部地区各省市自1998~2011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所有省市均存在负增长年份, 但甘肃、青海和宁夏负增长的年份均超过了四年。青海省自2008年以来一直呈现负增长, 甘肃省2011年的负增长率超过了50%, 重庆市、四川、云南和贵州省近几年则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重庆市仅有一年增长率为负, 贵州省2010年和2011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0%。

2. 西部地区不同产业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布情况

第一, 西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西部地区整体和各个省市自1997~2011年的产业结构一直均呈现为“二三一”, 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基本在40%~50%之间浮动, 而且各省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基本呈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2011年西部十一个省市中除广西、贵州和云南外, 其余省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了50%, 比重也超过了40%, 陕西省和青海省自2006年以就一直高于50%, 青海省2011年比重达到了57.45%。总体上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 (见图1) 也在逐渐增长, 2010年超过了50%。

第二,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产业的分布状况。西部地区总体上呈现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 第一产业最低。2011年西部地区各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于第二产业的资本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基本上均超过了50%, 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其所占比重都超过了80%, 内蒙古最高, 达到了86.4%。同时, 西部地区各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于第一产业的资本占总投资额比重基本上均低于10%。其中, 陕西省的比重最低, 仅为1.19%。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 其在第一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农业。虽然第三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但是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服务型行业, 高科技类行业利用外资额极低。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第一, 变量选取。本文的产业发展是指整体国民经济中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 文中分别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来表示, 外商直接投资就选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来表示, 同时还选用了各个地区的GDP来代表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 模型设定。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是两变量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 同时为了减少因原始数据存在异方差而对模型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设定模型为:

其中:表示i地区在时间t的第k产业的增加值,

是回归系数, 表示i地区在时间t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k=0, 1, 2, 3分别对应的是地区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 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7至2011年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市 (西藏自治区未包括) 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统计年鉴》 (1998~2011) 、各省市统计公报 (1997~2011) 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2. 检验与回归运算

第一, 单位根检验。本文运用Eviews 6.0软件, 通过四种单位根检验方法分别对文中采用的四个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 从而避免因变量的数据是非平稳的, 造成所得的回归结果为伪回归。通过检验发现, 所有变量的原有数据序列均接受假设, 均是非平稳的, 进而对变量进行一阶差分, 其检验结果见表1。

结果中多数检验方法的P值<0.05即多数检验方法认为是拒绝原假设的, 因此认为总体检验结果是拒绝原假设, 序列为平稳序列, 即四个序列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 其均为一阶单整。

第二, 协整检验。因前文中检验得出四个序列均为一阶单整, 所以可直接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因此采用Johansen检验方法对GDP0和FDI (模型一) , GDP1和FDI (模型二) , GDP2和FDI (模型三) , GDP3和FDI (模型四) 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检验结果的P值均小于0.05可知GDP0和FDI, GDP1和FDI, GDP2和FDI, GDP3和FDI两两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即其两者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第三, Hausman检验。将模型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后进行回归, 在此基础上进行Hausman检验, 四个检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四个模型的检验结果均显示其Hausman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 因此接受原假设, 即四个模型均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第四, 运用Eviews6.0软件, 采用OLS (最小二乘法) 对和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4所示:

由于所有回归中的P值均为零, 均小于0.05, 所以所有假设的回归方程的系数均不为零, 回归方程成立。由回归结果可知, 四个模型对应的方程分别为:

第五, 四个回归方程的统计意义检验。一是拟合优度检验:四个模型调整后的拟合度分别为0.558、0.532、0.574和0.514, 均超过了0.5, 说明四个模型的拟合性都比较好, 说明外商直接投资较好地解释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二是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t检验) :显著水平为0.05所对应的t分布的临界值为1.895, 四个模型中变量Ln FDI的t值均超过了10, 因此可知四个模型中FDI这一变量均显著。三是方程整体的显著性检验 (F检验) :四个模型所对应的回归方程所有F统计量均较大, 所以四个模型总体上均显著。

第六, 四个回归方程的经济意义检验。一是四个回归方程中FDI的系数均为正, 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FDI对西部地区的地区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效应均为正。FDI增加能够促进这四者的增长, 即其能够促进总体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 FDI对西部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二是四个回归方程中FDI的系数虽然均为正, 但其系数值不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每增加1%, 能促进地区总产值增加0.61%, 能拉动第一产业产出增加0.41%, 影响最小;能促进第二产业产出增加0.696%, 影响最大;能带动第三产业产出增加0.56%, 影响幅度在三个产业中处于中间位置, 但其影响幅度小于FDI对地区总产值的影响。三是总的来说, 四个回归方程说明西部地区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西部各地区总体经济的发展, 对三个产业均有促进作用, 但鉴于西部各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情况, 其主要投向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少,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极少, 其对不同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影响, 使得各省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 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小, 但其仍将大于第一产业的比重,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减小, 但整体仍保持“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三结论

综上可知, 西部地区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西部地区总体经济的发展, 对西部地区各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其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具有长期的影响;但同时, 由于对西部地区不同产业促进作用的力度不同, 其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具备正向的影响。结合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现状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情况,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升级为“三二一”的偏差, 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西部地区的现状, 西部地区一方面应结合自身的产业特征和产业优势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各省市应不断优化自身投资环境, 结合现有产业, 所具备的特征和优势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保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 西部地区应通过政策导向等多种方式增加各地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 同时努力引进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投资, 限制或禁止属于“两高一资”类的外商投资。

参考文献

[1]Eva K, Sectoral linkag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irms to the Czech Economy[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iness and Finance, 2006 (2)

[2]Zhiqiang Liu,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Theory and Evidence[J].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 (1~2)

[3]陈迅、高远东.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FDI间的动态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 (5)

[4]刘宇.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7 (1)

[5]李盾.对中国第三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的探析[J].经济师, 2006 (1)

[6]高新才、周西南.西部大开发以来FDI对甘肃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 2011 (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探究 第5篇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探究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法制缺失,寻求有效的法律对策,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 者:廖旺荣 LIAO Wang-rong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年,卷(期):19(3)分类号:X171.1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法制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6篇

[关键词] 西部农村环境生态法制建设

一、前言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偏离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掠夺性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现在农村仍然存在着滥捕、滥伐、滥垦、滥牧现象,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导致农村、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近几年来,西部各省也在逐步加大了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总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当前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处发展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尚处于“局部改善,总体不良”的状况。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须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非常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西部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各省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

二、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为工业污染与农药、化肥、农膜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三废”对土壤的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对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特别是乡镇采冶型工业污染,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和工矿区向农村扩展。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使受害农田和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这几年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崛起,接受了不少城市转移的污染产业,由于其身又不具备整治能力,造成城乡污染转移蔓延。尤其是在主要工业污染的防治上更注重在主要城市的环境利益,而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加之在城镇化改造中存在着盲目性,造成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并引发耕地减少、规划布局混乱,结果使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之初就造成了新的污染源。据调查发现,目前随着城市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打击力度,导致城市和工矿区以采冶为主的乡镇工业污染已向农村扩散,这些工业项目大多属于污染环境,而且仍使用落后和淘汰的生产设备、工艺,由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但使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综合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使土壤酸化,炼矿区草木不生,使土壤肥力下降且侵蚀严重。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部分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对村容整洁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而更关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很多乡镇村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各省近几年都加大农业投入,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在大幅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农膜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例如由于化肥的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同时大量的施用还会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农药施用中有机氯农药占比重较大,能通过生物蓄积和食物链作用,造成农药公害;地膜使用时,由于其难降解性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致使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近几年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西部各省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6、当前西部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业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西部各省当前的环保工作仍是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虽然当前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政策,多数是以城市的为重心服务的。如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而设计的,而有关农村、农业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较不健全,甚至存在诸多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随着一些城市企业往郊区或农村转移后,其受到监督的力度较以往减弱,于是放松了对三废的处理,直接向周围排污。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企业,本来缺乏处理污物的能力,当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时,一些企业宁愿接受处罚而直接排污,也不愿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污物排放前的处理,导致企业所在周围环境严重恶化。

三、加强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管理体系

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管理问题。在管理机制上要努力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的高度融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既大幅度减少了污染,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农村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农村产业转型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第三产业创新,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等制度层面。并要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纳入法制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责任追究和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进一步健立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环境评价体,重新设立一套农村经济发展和系统评价体系,如绿色GDP考核体系、环境税收制度、环境补偿、绿色信贷等。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必须向农村公共性事业、生态建设和补偿、应急救济、功能性奖励方面倾斜。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以促进经济转型。西部地区作为资源型省份要统筹规划,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如林产业、经济林木、木本油料作物、旅游、林木业结合等,并使之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我国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加之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底子薄、手段少。为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法制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农村实际,建立本地区的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如可以建立农村各级生态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规划制度;农村环境评价制度;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生态安全制度;生态标签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等相关规章。此外,各地还应依法出台继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农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有机肥生产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优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等。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当前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络,加强农村环保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排污及大型畜牧养殖基地等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排污标准,遏止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畜禽粪便的污染蔓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例如《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农业环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和环境与建设规划的实施,开展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置、村容镇貌绿化美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工作。例如通过普及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和学习,建立环境数据库供人查阅;在农村培养更多的环保宣传员,宣传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方针、政策及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环境生态意识;在农村建立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集体解决、农民自筹、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6、农村村民参与环境管理与保护机制的设立

目前,西部地区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因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加之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村民参与机制,使村民能够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决策之中,分担政府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的困难,同时也为农村村民广泛的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村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还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西部在政策和法制建设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对村民环境权力和义务的相关规定,根据权力义务统一的原则构建西部各省村民的环境权力义务体系。未来西部各省在农村生态环境地方立法中,要把增强村民环境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提高乡镇企业自觉环保的意识提到重要位置。

此外,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且大部分村民环保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不高的现状。要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农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守秋.修改《环境保护法》为《环境法》的基本构想[J].贵州社会科学研,2008(3)

[4]张梓太 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学研究,2006(6)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7篇

众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一方面主要靠政府投资推动;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制度变迁。但是,很少有学者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加以考虑,特别是在人力资本对旅游业作用方面的研究更少。该文试图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产业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资本的存在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态。前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后者是指依附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同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较物质资本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重要。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增长

“据MANKIN等人用世界各国横截面资料估计,劳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增长速度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大约各占1/3”。我国学者李宝元将滞后一期的教育投资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自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对中国1978-199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当年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对下一年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在这里,作者研究的教育投资并不包括非正规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只针对正规学校的教育投资。改革开放以来,非正规教育的蓬勃兴起不容小觑。可想而知,若把非正规教育也考虑进来,教育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二是健康投资与后期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从健康保健投资来看,其最明显的经济贡献就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增长,进而促使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链得以快速发展。

从旅游需求产生的三个重要的客观条件来看,国家经济的发展,首先,使得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人们自然会追求更多的享受,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其次,现代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旅游需求提供了保证条件。显然,国民经济与旅游需求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反之,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收入有带动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外汇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等作用。二者相互渗透,彼此促进。

(二)能够刺激旅游市场

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极大的促进旅游需求,同时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文明、环保的发展环境。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高的人对外部世界有较多了解,很少有地域偏见,求知欲强,容易产生旅游需求;反之,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低的人,认识狭隘,往往知足常乐,不容易产生旅游需求,或者旅游需求层次不高。这也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明显高于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表1所示,在2003年-2012年10年内,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逐年增大,旅游人数和总花费差距也随之急剧增加,旅游人数2007年之前城镇居民出游增幅较农村居民缓慢,之后增幅巨大,2010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数一跃超过了农村居民。这也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本投资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城镇都远远优于农村。由此可见,如果农村居民收入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则其旅游需求必将得到提升,从而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源泉。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有助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初期的休闲观光旅游、更高层次新型旅游(如农业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到今天的体验旅游,是旅游需求不断变化的结果,势必对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人力资本存量,直接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所必需的各种旅游人才,而且还可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人才交流,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要得到优化,纵向上必须升级换代旅游要素,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人力资本的形态也要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的需要,否则,不仅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制约旅游行业结构的优化。

(四)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产业要素已扩展为“食、住、行、游、购、娱、体、会(会议)养(养生)媒(媒体广告)组(组织)配(配套)”多个方面,他们相互交织组合,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形成了包括游憩行业、接待行业、交通行业、商业、建筑行业、生产制造业、营销行业、金融业和旅游智业九个类别的行业。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综合性非常强,其发展会受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科学技术、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巨大影响和制约。此外,加入WTO我国的旅游业面临着来自国际旅游市场更激烈、更直接的竞争,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凭借高科技手段,实施跨国经营,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素质。而实现这一切,归根结底需要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培养、储备高素质国际化管理可用之才、人力资本,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二、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一)旅游教育滞后,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行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四类:一是懂旅游的管理人才;二是旅游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三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四是新的专业人才,如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会展旅游、体育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人才和在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西部地区所拥有的旅游人力资源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太低。人才匮乏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通病,现已成为严重制约西部旅游业的“瓶颈”因素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无论从“量”还是“质”上极度缺乏,以至于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人才队伍相当困难。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竞争形势的出现使得旅游高级人力资源走俏,西部地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普遍较低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质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要求。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旅游教育发展滞后。西部12个省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中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新、青、宁、藏等地没有一所有实力的旅游高校,势必将进一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西部地区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大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及科技支撑。其次,人才流失严重。尽管西部各省区为了留住原有人才、吸引外地人才,采取了不少力所能及的措施,但收效甚微,人才“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连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也不愿留在西部工作,大量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对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加快西部地区的旅游人才培养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迫在眉睫。

(二)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西部地区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首先,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和手段。近些年,就各旅游区制定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而言,由于受行政、地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规划缺乏有机的系统组配,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实,甚至严格意义上而言,许多景区(点)仍处于“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的开发状态中,因而导致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低水平开发和资源的过度开发。此外,少数部门和地区领导由于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认识不足,在工作中急躁冒进、急功近利,如旅游规划片面追求旅游业发展的“高速度、高投入、高增长”,而忽视了与其他产业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得产业之间矛盾升级。在旅游管理方面,一是体制的不完善和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不正当经营和无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旅游管理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以及旅游营销水平较低,满足不了日趋多样、复杂、高质的新形势旅游需求。其次,旅游区域合作意识淡薄。旅游区域合作或者资源的联动开发不仅可以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在提高综合效益的同时还能增加旅游竞争能力。然而,西部地区的一些领导思想狭隘,缺乏远见,在景区(点)的开发中各自为政,合作意识淡漠,结果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甚至产生恶性竞争,最终两败俱伤。最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劣,服务质量不高。由于旅游活动“异地性、即时性”的特点,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欺骗游客、粗暴待客以及宰客的现象,致使游客游兴丧失并对旅游经营管理部门产生厌恶情绪,严重破坏了旅游地形象,损害了旅游行业效益。

(三)旅游资源粗放开发,破坏严重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多元化特点突出,有著名天然旅游资源,如青藏高原、九寨沟、峨眉山、壶口瀑布、天山天池、祁连山冰川等;更有世界级人文旅游资源,如塔尔寺、布达拉宫、秦兵马俑、都江堰、丽江古城等。其中,有4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些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大多坐落在比较偏僻、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加之科技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旅游技术发展滞后,人们的生态意识普遍较差。在经济利益驱动和诱惑下,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掠夺性索取,致使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严重破坏甚至消亡,忽略了资源本身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自然属性,丧失了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产品结构单一

如前面所属,西部地区具有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开发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立体开发的角度来看都存在不足。深度上,景区(点)的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文化意蕴未能充分展示出来,科技含量较低。广度上,立足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对人文旅游资源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开发力度远远不够,较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了软件开发。立体开发方面,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单一。西部地区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忽视了休闲度假、探险、商务、科学考察型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即便是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相互间简单模仿、主题雷同,这种重复建设,加之低劣的制作技术,一方面使得人造景观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另一方面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在相互抵消中也急剧下降。

(五)旅游市场风险频发,预警机制缺乏

近年来,在政府和民间企业的推动下,西部地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因此,产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尤其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面临着严苛的经营挑战,不论旅游企业经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是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都较过去更为复杂,发生的频率也高。诚如管理大师彼得杜拉格所说,企业经营是无法完全规避风险的,因为风险是企业在运用现有资源以取得最大利益的经营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因素。西部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力有限,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淡薄,没有建立预警机制的意识。所以,西部地区只有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力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引进高级旅游人才,才能规避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改善西部地区旅游产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首先,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香港大学经济及金融学院做公开演讲时指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更显得宝贵。国家要取得进步,企业要取得成长,人力资本就是最可贵的资产,”并预言:“未来50年内,人力资本将是任何经济实体中最重要的资本。”旅游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是人才的竞争。鉴于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旅游教育的投入,增设旅游院校和旅游专业,扩大和优化旅游专业各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满足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全社会共同关心和资助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并且应该把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旅游战略规划中,确定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保证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次,健全人力资本市场机制。西部地区要采取积极措施引进大量业务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其旅游行业的人才规格,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机制,匹配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不断优化环境,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形成一个能为个人提供有效刺激和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利益目标的实现。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地区配置是以利益为导向,借助于市场机制进行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人力资本产权利益驱动,推进和合理引导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并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再次,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只把产生在员工身上的费用作为生产成本的传统观点欠妥。企业提高效益,不是一味地压缩产生在员工身上的费用,而是在于投入了这部分费用之后所能获得的收益。因此,我们应当用投入与产出思维模式来审视企业对员工的投资(包括获取投资与运营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专业化知识和能力,能够使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产生递增收益,从而增加整个旅游经济的规模收益;也能够提升投资者及其相关人员的生产效率;当然,也有助于旅游技术开发和信息传播、提高旅游市场运作效率、规避旅游市场风险、构建和谐社会。

最后,加强人力资本精细服务力的投资。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本身也是一个服务性行业,需要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旅游服务工作。西部地区,旅游从业人员主要还是当地素质不高的居民,缺乏旅游资源高层次开发和创新利用的能力,也无法满足旅游者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利用劳动者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加强旅游教育及其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增强旅游人才的市场适用性。

我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探讨 第8篇

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理论很多, 如“雁型发展”论、“后发性利益”论、“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论、“梯度推移”论与“发展极—— 增长点”论等。上述理论都是从某一个视角来建立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理论的, 未能从实证分析上阐明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其实, 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可以用以下的图1来说明:

图1表明,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最终体现在地区经济优势上, 地区经济优势取决于地区的产业优势, 地区产业优势取决于地区的企业优势, 企业优势又取决于地区的企业家资源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资源与企业家精神取决于地区的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又受制于地区的制度变革, 地区的制度变革在根本上取决于地区的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既要从外部吸收新观念, 又要消除自身存在的旧观念。图1各个环节都是紧扣相连, 每一环都是以其前一环为基础的, 并且相互作用的。如产业优势决定地区优势, 反过来, 地区优势又进一步强化产业优势;机制创新催生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反过来,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又会促进发展机制的更大创新。

2 西部欠发达地区打造后发优势的传统思路及其局限性

当前, 我国欠发达地区在打造后发优势时往往沿着两条基本思路展开, 第一条是打造投资环境, 全力对外招商引资;第二条是理顺地方资源, 从资源优势出发或发展现状出发, 规划优势产业, 寻找能够成为优势产业的“良种”企业, 然后对这些“良种”企业采取倾斜政策, 打造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企业与企业群体, 形成地区经济的先导与支柱。仔细考虑并结合实际思考一下这两条道路都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1) 第一条道路可归纳为:“招商引资、借力发展”。

有的地区提出“要有2/3的干部、2/3的时间用在招商引资上”, 其招商引资的决心可见一斑。这种“大跃进”式的招商结果往往是:协议项目签得多, 落实少, 真正有效的项目更少。结果是“劳命伤财”, 不仅没发展, 反而适得其反。

(2) 第二条道路, 归纳为“选拔良种, 倾斜发展”。

选拔“良种”企业依据的是比较优势原理, 或具有潜在优势, 或具有现实优势, 但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更加复杂, 有时候还会束缚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3 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具体的表现

3.1 资本的后发优势

主要指由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产生的后发优势。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 资本富裕的先发国、地区的投资收益率, 要低于资本贫乏的西部地区。如果资本是自由流动的, 受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 这种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将导致先发国, 地区—— 发达国家, 地区、国内东部、中部地区的资本向西部地区转移, 由此促进了西部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

3.2 技术的后发优势

主要源于技术的准公共物品特性产生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先发国、地区通常是技术创造与发明的主导力量, 因为此举耗资巨大、耗时漫长、风险过大。对于后发的西部地区而言, 无力且不必重复这一过程, 而是利用先发国、地区的技术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实现技术转移。

3.3 人力资本的后发优势

主要归因于知识的非排他性和共享性。知识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 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同时, 知识又具有相当的时效性, 总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所以, 对后发的西部地区来说, 对过时和现有的知识进行再投资是不可取的;其理性选择应该是, 充分利用先发国、地区的知识的溢出效应, 跳过他们经历的漫长、曲折的知识创造和积累阶段, 迅速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 直接进入知识的较高层次与较高阶段。

3.4 制度的后发优势

主要指西部地区学习、模仿和借鉴先发国, 地区先进的制度, 并经过本土化改造产生的发展效率。一项有效制度的形成, 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 如果先发国, 地区的制度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那么后发的西部地区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成本支付, 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 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取较大的由制度变迁和创新导人的发展收益。

3.5 立足实际,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

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抓住可发展的机遇, 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1)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之一在于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应用。很显然, 没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引进与应用只能是一句空话, 即使是花费大量资金引进了, 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甚至闲置、浪费。而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文盲和半文盲比例较高, 人们陈旧的观念有待转变,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因此,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首要选择。

(2) 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个国家和地区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制度环境。因为制度环境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行为主体从事技术引进和创新的动力, 影响着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的效用发挥, 而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 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通过吸收、消化、创新的途径, 来营造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制度环境, 对实现西部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正确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确立市场导向型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

经验表明:落后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由于本国和本地区社会中现代化动力的匮乏和其现代化的赶超型特征, 因而政府容易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往往事与愿违。西部地区由于市场机制发育程度还比较低, 市场失灵现象较重。因此, 政府在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无疑还要承担重要的职责。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其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的规律、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体制改革力度,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发挥好导向、协调以及服务职能, 建立起市场导向型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

(4) 利用旅游资源, 带动经济发展。

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在其他的方面, 比如资金, 技术, 交通等方面都处于极其落后的地位, 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吸收外来观念, 技术, 资本的同时, 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本位优势。

摘要: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后起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 既不是先发国家或地区同样拥有的, 也不是后发国家或地区自身努力创造的, 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相对落后性共生的。从介绍西部的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着手, 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打造后发优势的传统思路及其局限性, 进而研究西部的具体的后发优势, 最后立足实际, 考虑如何发挥西部的后发优势。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9篇

截至2010年, 西部地区设立的外商投资项目数为40382家, 合同外资金额为978.90亿美元, 另外其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为677.58亿美元。与全国的总体水平相比, 其分别占6.34%、5.28%和4.46%。根据2012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实际使用外资比2010年增长了9.72%, 高达1160.11亿美元, 是历史最高水平, 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数额为115.71亿美元, 虽然同比增长了28.24%, 但是在全国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0%, 仅为9.97%。

二、西部地区外资利用行业分布情况

截止2011年,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7.3:50.0:32.7, 与全国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高7.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高3.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低10.4个百分点, 总体变现为“一产业不强, 二产不优, 三产不大”, 传统种植业和服务业在一, 三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外商投资不管是在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据统计, 近10年, 西部地区这几个行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西部利用外资总额的82.42%, 分别为49.46%、16.44%、8.81%和7.71%。西部地区吸收外资较多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虽然与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制造业一样, 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高度集中在制造业, 不同的是西部地区集中度远低于东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 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 实际吸收外资的比重达到2.88%。

三、西部地区外资投资方式情况

中国西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 外商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 目前中国主要有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四种形式。但是在西部地区, 外商投资形式单一只有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两种形式, 并且企业数量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另外, 诸如BOT或国有资产重组并购等新型外商投资方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始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西部地区仍然利用很少。西部地区投资的形式比较单一, 在面临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西部地区想要实现其发展压力可想而知。

四、西部地区各省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据统计, 2012年全年全国利用外资最多的西部地区是广西, 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117.2亿美元, 但是, 依然比去年下降了3.7%;另外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422家, 依然呈下降势态, 同比下降7.8%。位列西部地区第二的省份是四川, 实际利用外资达105.51亿美元, 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98.68亿美元, 增长3.6%;其中2012年新签并履约的国内省外合作项目4748个, 到位资金2580.8亿元;往年签约并履约的项目6219个, 到位资金5214.5亿元。位列西部地区第三的是重庆省, 全市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248个, 实际使用外资105.33亿美元。

五、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 并在环境中国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传统的引资模式是以污染密集产业为主, 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虽然获得了经济增长, 却破坏了生态平衡, 满足了部分人的近期需求, 却牺牲了整体人类的长远发展利益, 外资经济已成为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 在此背景下, 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就更为重要了。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 在就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 外商投资也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经济的快速粗放增长, 造成西部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 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逐年增加, 2010年西部地区的废水排放总量达到2467亿吨, 比2009年上升了36.4%, 废气排放量总量达到98867亿标平方米, 比2001年上涨了148.9%, 工业国体废弃物产生达6897万吨, 较2009年上涨109.9%。外资引进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 加剧了引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居民身体伤害威胁面大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虽然西部地区山区面积辽阔, 资源丰富, 但是西部大部分属于偏远的山区, 山地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并且由于遭受到各种人为的破坏, 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 高达104.7万平方公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干旱灾害严重, 土地荒漠化日益严峻, 草原严重退化, 这些环境的破坏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同时对居民的人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 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增加了环境质量的成本

西部地区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能源资源, 这使得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及天然气等方面, 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是“三高一低”的形式, 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和低经济效率。为污染的质量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情况为列, 外资利用项目多、比重多的省份, 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大,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相对增加, 环境质量的成本也相应增加。

摘要: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 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 是全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本文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 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现状, 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在环境保护前提下利用外资的新的战略模式、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关键词:西部地区,外资,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禹正权.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苏丽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政策取向[J].经营管理者, 2009 (20) .

[3]姬建军.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制约因素与对策讨论[J].特约经济, 2011 (07) .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10篇

1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危机

目前, 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冰川消融、雪线上升、湿地围垦破坏、水质污染等方面。

1.2 森林遭到破坏

森林对于人类, 对于地球, 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它担负着制造氧气、防风固沙、蓄水保田、改善环境等艰巨任务。但是, 此前50年间, 这片土地上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1.3 草场质量退化

西部地区的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80%, 草地面积约占全国草地面积的80%, 是我国草场的主要分布区。随着近年人口增长、追求短期效益、过度放牧等现象严重, 导致草场质量严重退化。

1.4 土地荒漠化严重

人口增长, 城市扩张, 经济发展,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植被惨遭破坏, 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盐渍化、沙漠化和石漠化。

1.5 物种濒危

西部地区原来所特有的地形、地貌, 使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繁衍生息。近些年, 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部分珍稀物种已经绝迹, 现存的珍稀物种也受到威胁。

2 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 环保意识淡薄

发生在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多在农、牧业区。一直以来, 我国对于农、牧民的环境意识宣传灌输比较薄弱, 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等行为一直屡禁不止。因此, 保护环境要从干部的环境意识抓起, 从教育宣传抓起, 实现西部地区广大干群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才能够保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2.2 环保知识匮乏

因为环保知识的匮乏, 导致一些违背生态环境规律的行为发生。如不顾生态大规模发展养殖;如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的开发等, 都是违背生态环境规律的典型事例。

2.3 自然环境恶劣

特殊的地貌及气候特征决定了西部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处于西南地区江河流域四周多为丘陵、山地, 地区内昼夜温差大, 降水集中、雨量大, 当地土母岩的自然结构本就来自于长期的风化与淋滤, 在这种气候下影响下, 只会继续进一步风化剥蚀。加之山地落差大、坡度陡, 长期的风化剥蚀会导致水土流失, 甚至会发生泥石流灾害。

3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 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并重原则

环境是是经济发展的立足之本。所以, 我们的经济建设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并重的路线, 杜绝一切因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杜绝因换取眼前短期效益而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政府政策强制参与, 全民树立环保意识, 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并重的方针。例如:在对经济指标、评价指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指标进行制定的时候, 要坚决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指标, 忽略环境指标的问题, 要将环境指标提到二者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进行严格考核。

3.2 实行资源有偿或限额使用, 实行生态补偿机制

因为资源所具有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属性, 因此, 建立可持续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尤其是在西部, 因其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 可持续资源环境价值观念尤其重要。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采取为环境资源、自然资源合理定价, 实行有偿使用的办法, 有效约束在经济建设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显见, 当一个企业如果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或者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付出的代价要占据企业生产成本超过承担的时候, 就会将节省资源、控制污染提到经营的重要环节;另外, 针对西部地区干旱少雨, 水资源贫乏的状况, 可采取限额使用水资源的办法控制水资源浪费;同时, 建立异地生态补偿机制也是治理西部环境危机的一个有效方法, 譬如:可通过这种办法对流域性的水资源实行护, 上游如果实行有效的水资源保护, 下游就会受益, 那么受益的下游则应该按照有关部门评估并制定的水资源环境价值, 对上游相关治理机构进行经济性补偿;吸取东部地区以及外商的资金力量参与到西部环境保护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中, 共同完成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历史使命。

3.3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大业当中

除了针对环境保护大力投入相关科学技术研究, 还应该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科技手段。如:在工业领域, 为了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 应该加大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力度, 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及技术;实行对资源深加工, 增加产品附加值;引进先进的治污技术等等。在农业领域, 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的手段, 使单位土地的承载力得以提高, 从而腾出大量土地实现退耕还林目标;推广先进的农田灌溉技术。

3.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能力, 实现生态自主恢复

限于我国经济技术实力的局限, 目前最稳妥的办法是尽量消除人为干扰, 使其完成生态的自主恢复。或者在现有经济条件下, 完成以自主恢复为主, 人工手段为辅的措施, 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目标。另外, 要想彻底消除自然环境中的人为干扰, 还应该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为基础。一方面, 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将生态脆弱地区的原住民搬迁到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 实行生态移民。另一方面, 合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引导农业经济向其它产业转移, 从而使其对土地资源与农业经济的依赖性减弱。在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这项工作中, 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从根本性调整改革传统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上, 大力倡导与发展非农产业, 最终达到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的目的。这样, 因为城镇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地位, 大量非农产业集中的特点, 从而达到与移民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协作、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4 结语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大计,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森林破坏严重、草场质量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我们的经济建设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并重的路线, 杜绝一切因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我们应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科技手段, 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 本文通过对其现状与根源的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 即:坚持以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基本原则, 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建立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利用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能源与污染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解决途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环境自我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之路。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危机,治理

参考文献

[1]张文娟, 高吉喜.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J]1环境教育, 2001, (3) 1.

[2]李志明, 刘家军, 张长江等.中国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对策[J]1新疆环境保护, 2001, (3) 1.

[3]陈印军.西部地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问题与建议[J]1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4) .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11篇

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发源地,也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其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而开发利用不足1%。中西部地区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在全国均占相当比重,在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开发潜力相当大,开发前景也相当好。

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城市间关联性和均衡性较差。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7%,总人口的23%,而GDP只占全国GDP的187%,设市城市占全国设市城市总数的24%,建制镇占全国的318%,市镇非农业人口占全国市镇非农业总人口的2232%。1998年西部地区人均GDP4206元,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2%,以城镇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为1824%,比东部地区相差近10个百分点,市镇密度分别为0233座/万km2和866座/万km2,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877%和1275%,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中西部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低,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植被稀少,缺少生态屏障,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土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态失调,水资源贫乏,河流断流,湖泊枯竭日益加重;泥石流、滑坡、山洪、干旱以及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自8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工业污染“西移”步伐加快,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业“三废”排放总量虽然不多,但万元产值排污量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地区为结构型污染,城镇大气污染突出。可以预料,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二、中西部城市化发展必须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中西部地区本身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限制较大,所以要求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治理相协调,而不能超越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以免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上游地区所在,是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西部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但会影响和限制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还可能对处于江河中下游地区的中、东部地区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治理极为重要,城市化的发展必须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2)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资源开发应是重点之一,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促进城市化发展应该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城市化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涵中去。

(3)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缺乏,其土地面积占全国1/3,而水资源占不到全国1/10,水源及其可供水量是影响城镇布局、城镇规模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水资源、建设可靠的引水、贮水、供水设施,探索水资源重复利用与供需平衡的方法、途径,是今后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抓好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环境的综合功能,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为主,由于经济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而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必将吸引大批农民进城劳动和生活,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不仅给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等资源消耗加重了负担,而且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有大量废水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又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活水源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不仅制约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将污染向农村扩散,城乡污染复合叠加,加速了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西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以适应城市化发展对坏境保护的要求。

(1)要规划好城市环境。要按照生态城市的总体格局来搞好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资产的不断增值,使环境容量与发展规模相适应。

(2)要优化好产业结构。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结合实际,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科教、文化、旅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建立起“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无公害、少污染”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3)调整好工业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工业污染集中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借城市化发展契机,把工业重心移向新区和开发区,发展工业园区,改变目前工业企业在市区分散的状况,使污染物的排放能够集中控制和治理。

(4)要开发好清洁能源。要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燃料结构,提高市区工业气化率。新建的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要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充分利用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5)要完善好基础设施。建立与城市化发展需要相配套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场。提高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增强城市垃圾的综合处理能力,逐步形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机制。

四、环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评价城市的第一要素

党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强化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使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环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全面评价城市的第一要素,西部大开发给了中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事业以发展机会。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风险,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近年来, 随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 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部分传统产业开始加速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对于优化西部地区投资和产业结构, 缩小东西区域发展差距,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污染转移, 又使西部地区面临巨大的环境恶化风险, 这种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 必将影响西部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的关联机制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转移, 具有明显的转移方向和规律

一般而言, 各国或地区在特定的时点都会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梯度之上, 受技术、资金、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一般首先出现在高梯度区域,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产业生命循环阶段。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 由于在原地逐渐丧失了生存空间, 就需要向低梯度区域转移。这种转移的外在表现, 就是衰退产业既有的已经老化的、过时的设备向外转移, 与之一并转移的还有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方式。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实践表明, 高梯度区域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从已经或即将进入衰退阶段, 从而在原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即边际产业依次开始。边际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 边际产业的具体产业指称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 率先进入衰退周期, 沦为边际产业进而需要向外转移的是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继而才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如, 20世纪50-80年代, 战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产业为主,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已经从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价值工业、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制造业向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

就我国来说, 20世纪80年代,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承接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出的化学工业、橡胶、塑料、印刷、制药、制革、印染纺织、石化、电镀、造纸、金属冶炼、玩具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此后, 这些产业在东部地区迅速发展并支撑了东部经济长达20余年的繁荣。但从90年代末开始, 尤其是最近几年, 随着“电荒”、“土地荒”、“水荒”、“民工荒”、人民币升值、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环保新政等因素的相继出现, 上述产业开始逐渐步入衰退周期, 需要向外转移另谋发展。但这些产业很多都属于污染效应较强的产业, 如果产业转移项目选择不当, 虽然短期内经济总量会增加, 但也容易造成承接地环境污染、资源的粗放开发和过度利用。

(二)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低梯度区域的环境外部性内在化进程

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区际产业转移, 转移的主体都是企业, 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及生产经营活动取舍, 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因素。这种成本, 除了直接的生产费用之外, 至少还应包括因环境外部性内在化而由企业承担的那部分开支。根据庇古模型, 环境外部性内在化过程也就是“边际私人净产值”不断趋近“边际社会净产值”的过程, 其实质是让生产污染的企业或个人而不是社会或他人来承担相应的污染治理费用。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也就是污染控制的实现过程。但遗憾的是, 在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 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是有差异的, 总体来说, 低梯度区域要低于高梯度经济。这是因为, (1) 低梯度区域面临着巨大的脱贫致富压力,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中, 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都很难不以经济发展为重。 (2) 低梯度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低, 绿色消费倾向不高, 环保需求处于消费需求后列, 公众普遍不怎么关注企业的环境行为, 更不可能像高梯度区域那样, 用手中的货币选票给企业发一张“社会牌照”。 (3) 一些低梯度区域同时还是自然资源富集区域, 当地企业或个人无须花费多少代价就可以取得或利用这些资源, 自然资源的这种“易得性”容易让人们感觉不到它的稀缺和宝贵, 从而难以在低梯度区域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形成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更缺乏节约利用资源的内在动力。 (4) 受技术、信息、制度、管理经验、认知局限的限制, 低梯度区域对于环境污染 (或环境保护) 这类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公共产品, 往往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既对环境破坏行为惩罚不力, 又对污染防治行为激励不足。这样一来, 企业在低梯度区域生产所需支付的环境成本必然比在高梯度区域生产要少, 在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高梯度区域已有的污染型产业或该类产业的新增投资, 就会在利益驱动下向低梯度区域转移和集中, 污染也就随即上升。

按照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描述, 污染水平随经济发展而上升的趋势, 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逆转。根据国外经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通常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才会出现, 此时, 产业结构开始调整, 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提高, 污染水平开始下降。目前, 我国西部12省区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 400美元, 不到东部10省市的40%, 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必然要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及发达国家, 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升阶段,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污染转移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困扰。

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环境恶化的现实压力

(一) 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我国现阶段以东部发达地区为转出区域, 以中西部地区为主要承接区域的区际产业转移, 是区域间因资源禀赋、区位、市场、产业配套环境、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结果, 哪些产业会转移出去, 转移到什么地方, 以何种方式转移, 取决于东部转出区“推力”与中西部承接地“拉力”的共同作用。

先看东部地区, 进入21世纪以来, 一方面, 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地荒”、反倾销、人民币升值、国家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压力倍增, 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根据亚洲鞋业协会的调查, 目前, 广东鞋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倍, 由于没有能力消化这种压力, 仅在2007年的前三季度, 就有近千家广东鞋厂及相关配套企业歇业、倒闭或外迁, 其中大部分为中小企业。①另一方面,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深化, 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大陆等新兴经济体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增强, 现代制造、高新技术、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电子信息、房地产等产业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为把握这一机遇, 促进本地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东部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转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纱锭从上海向新疆转移等, 近年来, 这种“推力”进一步加强。其中, 上海市从2006年初着手对需要外移的产业进行梳理, 各个区县首要清理的主要是环保不达标、能源消耗量大、投入产出比较低的企业;广东省政府在连续多年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之后, 又在2008年初通过了一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明确将影响环保及节能节水的火力发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等产业列入严控之列。

再看西部地区, 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西部各地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但现实情况是, 西部并不是东部正在或计划外迁的企业的唯一选择, 东部内部的欠发达地区以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都是强有力的承接竞争者。除此之外, 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在开放政策的推行下, 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开放意识等方面也颇具吸引力。在这种态势中, 工业配套缺乏、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市场意识薄弱、政府行政效率较低的西部地区, 仅凭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将很难吸引到优质、清洁的产业转移项目。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 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除一些食品、饮料、轻纺等普通消费资料产业外, 大部分都属于高耗能的能源、原材料初级加工产业。统计显示, 1999-2006年间, 广西、贵州、宁夏、新疆等四个能矿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 石油加工及炼焦、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热力供应等六大高耗能产业对地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平均增长了40%左右, 而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四个东部省份的平均增幅只有16%, 其中, 山东省上述六大高耗能产业对地区工业总产值贡献份额还下降了近33%。②两相比较不难看出, 高耗能产业在东西部地区所处产业生命周期时序上的先后和空间上的转移关系。

高耗能产业在西部地区的迅猛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工业、出口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特征也使其成为污染西部环境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③, 与1999年相比, 2006年西部地区工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增长102.64%, 二氧化硫增长73.5%、废水增长13.08%;2006年, 西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是东部的2.24倍, 排放的二氧化硫是东部的5.52倍, 烟尘是东部的7.25倍, 粉尘是东部的7.6倍, 废水是东部的2.04倍, 固体废弃物是东部的5.75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产业转移正在提升西部工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二) 东部资本对西部的资源开发既有合理开发, 也有不当开发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域, 集中了全国90%-99%的原生钛铁矿和铬矿;超过80%的水电资源和天然气资源;60%-80%的锰矿、铅矿、钒矿、锌矿;50%左右的铝土矿、磷矿、煤炭、铜矿以及30%左右的石油、铁矿和高岭土。④ 开发利用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是现阶段东部资本投资西部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所在。特别是在2003、2004年之后, 全球能矿资源价格飞涨, 煤炭、有色金属和水电资源开发的暴利, 诱惑愈来愈多的包括东部资本在内的各路资金流入西部地区, 从事能源、矿产资源的勘察、开采和交易活动:在西南水电资源开发高峰时期, 仅四川省境内汇聚的水电开发资金就一度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即便是在交通不便、氧气稀薄、生活条件艰苦的西藏, 也因其近万亿的地下矿藏资源, 吸引了来自青海、四川、江苏、浙江、山西等地的众多“淘金者”蜂拥而入。在巨额资金的推动下, 西部矿产开发市场空前活跃。1999年, 西部12省区市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160亿元, 到2004年便快速增长到662亿元, 2006年又进一步增长到1 543亿元, 年均增幅高达124%。⑤ 这种势头使西部生态资源环境面临着空前广泛而高强度的开发压力, 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期, 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到位, 寻租现象严重, 能源、矿业市场泛滥的资金和过热的投资, 很容易造成对西部资源的粗放、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 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受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招商引资而疏于对资源开发的规划、统筹和管理, 更无视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准入标准, 导致部分地区陷入资源开发一哄而上、遍地开花,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生态资源环境遭受全面破坏的不良境地。 (2) 流入西部矿业市场的资金, 很多都属于投机性资金, 逐利性强, 短期行为严重, 对矿产资源往往采取“采易不采难、采浅不采深、采肥不采瘦”的粗放开发策略,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调查, 陕西、新疆等地煤炭采收率平均只有30%, 远远低于国家《煤炭工业技术规范》所要求的75%的最低采收率标准。⑥此外, 这些投机性资本对短期利益的追逐, 很容易形成对资源的不当开发、过度开采、超量利用, 导致西部一些矿区频繁发生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灾害, 严重威胁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恶化矿区周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西藏自治区就曾因砂金矿开采产生明显的环境破坏效应, 而不得不在2005年关闭了65家砂金矿山, 并明令自2006年起全面禁止开采砂金矿。⑦ (3) 在西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投资热潮中, 有相当一部分证照不全、不具备合格开发资质的小水电、小火电、小煤窑及其他小型采矿企业混杂其中。比如, 前些年在清理整顿小水电时, 仅由四川省地方电力局查出的 “四无” (无立项、无可行性研究、无环评、无验收) 小水电就有128座。⑧由于脱离监控, 这些无证非法开发的小水电、小火电、小煤窑已经成为西部环境污染、地表资源破坏的主要力量。 (4) 我国现阶段以东部企业为主要角色的跨区投资和产业转移, 是在体制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 民营资本是其中的先导和主体。而民营资本通常具有生产规模小、开发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环保意识淡漠、经营管理薄弱等特点, 由民营资本经营的各类小型采矿企业大多存在采矿方式原始、采矿工艺落后、作业环境险恶、恶性事故众多、生产现场脏乱差等问题。

三、防范环境风险, 促进产业转移健康有序开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可见,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伴随而来的环境恶化风险, 西部地区绝不可忽视, 而应当将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纳入其产业承接战略,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确保随之攀升的污染不致突破西部环境容量阈值。

(一) 把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 防止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转移到西部地区

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是阻止污染转移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当前, 西部地区应当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主体功能区建设, 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统筹规划, 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制定差别化的技术和市场准入标准。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特别重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 确保既定的市场准入标准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其中的关键是要调整和完善国家区域政策及地方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一方面, 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 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 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使西部 “禁止开发区” 或“限制开发区”在不开发或有限开发的情况下, 一样能够实现发展和富裕;另一方面, 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抑制各级地方在区域竞争中过度膨胀的GDP增长冲动, 促使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组织地方经济活动时自觉考虑环保因素。

(二) 积极探索适合西部特点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 在承接产业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西部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借助东部产业转移力量, 推动西部工业发展, 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城镇化, 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但其特殊的地理区位、重要的生态价值、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巨大的节能减排降耗压力, 决定了西部地区必须走一条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不能来者不拒, 而应当有所选择。对那些可能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目前又无有效治理措施或治理非常困难的项目、工艺和设备, 无论投资规模有多大, 都应当坚决放弃。除此之外, 还需要: (1) 按照产业链发展的要求, 围绕西部优势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及服务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补充、延长、扩展西部产业链条, 形成不同企业产品的耦合共生, 实现废物回收利用。 (2) 抓住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加速区域资源整合的契机, 通过协作、兼并、技术转移与生产环节的分工协作等多种形式, 努力与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承接其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 改造和提升西部产业。 (3) 根据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引导东部资本进入商贸、物流、旅游、金融保险等低能耗、少污染的现代服务业, 改变产业承接过度集中于传统制造业的现状。

(三)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鼓励企业环境友好行为, 减少产业转移项目的污染效应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要求, 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在发展中进行。所以对那些虽有污染, 但又不是很严重的产业转移项目, 西部产业承接政策的重心不应是简单阻止, 而是想办法减少其污染效应。区际产业转移是一个中观层次的范畴, 其外在表现是产业内众多企业的转移, 迁移企业的环境行为直接影响到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所以有必要将环境风险控制从企业外部引向企业内部, 从企业环保行为的利益驱动机制入手, 研究如何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手段, 改变企业的成本收益函数, 引导企业将污染控制、节能减排降耗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实现企业经营的环保化转变。实践证明, 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 在动员企业环保资源, 鼓励企业环境友好行为, 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都要优于纯粹的行政管制。到目前为止, 世界各国采用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归纳起来主要有明晰产权、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税收手段、收费制度、投资补贴、信贷优惠、责任制度、发行环境债券以及押金一退款制度等。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作用效果各有所长, 西部地区应当根据转移产业的性质、企业的状况及各地的特点灵活运用。

(四)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吸引优质产业转移项目

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产业转移项目顺利转入、根殖、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产业承接区域维护自身利益, 避免落入“产业梯度转移陷阱”的必要保障。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 应当努力完善投资硬软环境, 创造有利于产业成长的条件, 吸引更多低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高附加价值的优质产业转移项目转入。其中的主要方面, 一是加快改善西部基础设施条件, 特别是城市群、产业带、各类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完善配套生产及服务网络。这个过程应当与产业承接相结合, 有计划地引导部分东部资本参与西部城镇及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 国家也应当加大支持力度, 在同等条件下, 将国家审批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在西部, 增强西部地区吸引区外相关配套产业项目的能力, 推动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西部地处内陆边远地区,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地区在一段时期内难以依靠市场力量吸引外部产业转入, 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但从长远看, 政府的作用重心不应是在招商引资前台穿针引线, 更不是无原则地竞相降低准入门槛, 而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尽快实现从生产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并以此为契机, 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改善市场环境, 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长期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曾凡银, 郭羽诞.绿色壁垒与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 2004 (4) .

[2]谢姚刚.理性看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11) .

[3]许水平, 赵兴.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原因的经济学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J].经济论坛, 2004 (21) .

[4]熊国平.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观察, 2005 (11) .

[5]陈晓涛.产业转移的演进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6 (4) .

[6]黎金凤.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面临的环境风险[J].经济与管理, 2007 (11) .

上一篇:人口状况下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