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问题思考

2024-06-29

农村环境问题思考(精选12篇)

农村环境问题思考 第1篇

一、庆元县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1) 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农村各类生活、建筑垃圾数量与日俱增, 不少村民的卫生意识淡薄, 垃圾随地乱扔、乱倒现象还相当普遍, 大部分农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是就近倾倒在路边荒地, 甚至是倒在河床边、小溪里, “脏、乱、差”环境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 全县345个行政村中, 设立垃圾箱和垃圾定点场所的还不到8%, 农村生活垃圾基本没有进行分类处理, 垃圾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 生活垃圾的直接排放数量占农村各类生活垃圾总量的98%以上。

(2) 水环境污染问题

长期以来, 大多数农村居民习惯于生活污水直排, 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中。目前, 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还是空白, 人粪尿未经化粪池和无害化处理的占绝大多数, 农村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基本为零。作为农村里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池塘也很少有3类水以上水质, 许多偏远村庄至今还没有用上自来水, 加上农村小溪小河径流量小, 承载污染物的能力弱, 大部分水体的自净功能差, 遇到晴天或炎热天气, 这些地方的水体就容易散发臭味, 破坏水环境生态系统。

(3) 废菌棒、塑料制品污染问题

我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 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有做香菇的传统, 随着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菇棚、田头随处可见香菇烂棒和大量废菌棒, 对农村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影响。在我县农村, 大部分农民目前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和塑料袋, 这些塑料废弃物一旦成为垃圾, 将长时间散布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各个角落, 塑料“白色污染”经日晒雨淋后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4) 农药化肥污染问题

目前, 我县农村农药、化肥的使用面越来越广, 不少农民为贪图一时省力和方便, 过分依赖于各类农药、化肥的效用, 农药、化肥使用量居高不下。据初步统计, 全县有80%以上的农民使用的均为污染性较大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农药化肥使用量是10年前的2倍多。过量施洒农药和化肥, 导致了水体的营养化, 农田水质恶化, 甚至是土壤自身肥力的下降。此外, 一些农药空瓶、化肥包装随意丢弃, 也严重污染了耕地, 造成农作物减产, 农业生产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5)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在我县农村,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不容忽视。猪、羊、鸡、牛、狗等牲畜在许多村庄还没有实行圈养, 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动物的粪便, 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据调查, 在各类畜禽养殖中, 猪的粪尿和污染产生量最大, 而我县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有养猪的习惯, 一些村庄虽然实行了圈养, 但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低, 许多畜禽粪尿直接排到路边小沟里, 最终流入河里, 畜禽养殖污染短时间内还难以根除。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环境意识淡薄, 生产生活习惯差

长期以来, 我县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较弱, 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认为农村人有衣穿、有房住就行, 讲究整洁、卫生、舒适的环境还为时过早, 一些陈年陋习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 大部分村庄没有集中的垃圾处理设施, 不少农村仍在放养家禽牲畜, 一些山区至今仍在沿河沿溪地点搭建茅厕, 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非常普遍, 难以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变化的需要, 与生态环境第一县的要求很不相称。

(2) 经济发展落后, 投入严重不足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 全县山地面积240万亩, 占总面积的86%, 由于村庄分散, 经济落后, 大部分村庄缺乏必要的环境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共享率低,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可能性较小。我县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收入不上亿元的县份, 地方财政收入少, 县乡两级财政困难, 绝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空白, 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也非常有限, 难以形成对农村环境设施的高投入大建设。

(3) 农业结构不合理, 基础条件落后

现阶段香菇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对香菇废菌棒的有效利用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但是量大面广的废菌棒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生态高效农业没有得到全面有效地推广, 符合我县农村实际的可循环、低排放的发展路子还不宽, 依赖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猪粪尿的资源化利用率还相当低。尽管少数一些村庄已建立了相关的村规民约, 但农村环境保护措施还难以落实到位, 涉及农村的污水管理、废弃物管理、畜禽养殖管理等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管用的方法, 乡 (镇) 村两级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管理缺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对策措施

切实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 努力改善我县农村环境质量, 是巩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建设成果的首要之举, 也是统筹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环境权益的高度出发, 以环境污染整治“310工程”为载体, 以改善我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打一场农村地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跨越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大力推行香菇标准化生产, 推动我县香菇产业升级。要稳定全县8000万段左右的香菇生产规模, 深入实施香菇生产“114计划”, 不断加快农村地区标准化菇棚改造, 稳步推进30万段以上规模的“公司加农户联基地”的香菇示范农场建设, 切实改变香菇生产“低、小、散”和有污染的局面, 最大限度降低香菇生产废弃物在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食用菌科研部门要积极探究防治香菇烂棒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废弃塑料筒袋的回收利用, 在农村地区提倡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从根本上消除农村的“白色污染”。

二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优势是我县最大的优势,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一优势, 强化“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农产品品牌意识,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着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推广使用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生物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 农业生产与环境整治“双赢”。

三是大力推行立体种养模式, 促进农村环境良性循环。实践证明,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发展前景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优势和特点。当前, 我县已形成“菇瓜共育”、“桔山养鸡”、“稻田养鱼”等一批效益明显的立体生态型农业种养模式, 要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些生产方式, 在农业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和扶持。要继续探索适合我县发展的立体型农业新路子, 同时结合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要求, 每年实施若干个生态重点工程, 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我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提高农村居民环境质量。沼气建设项目既能解决畜禽的污染, 又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并且经济成本低、投资见效快, 容易为广大农村群众所接受, 非常适合在我县农村地区推广。经处理的畜禽粪尿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源, 可以用于农田种植肥料。要大力推广“猪—沼—树”、“猪—沼—果”等生产模式,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做足农村沼气建设的文章。

(2)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有效解决我县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的环境意识。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好做法, 好经验, 通过示范带动, 形成“比环境、争先进”、“以环境优为模范, 以生态好为榜样”的浓厚氛围。用典型事例说明农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以身边的例子引导、教育广大农村群众, 逐步普及环境安全卫生有关知识, 不断提高大家的生态环境意识, 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观念,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农村家园。以广播电视, 宣传标语等形式, 广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积极引导农民树立长远观念,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不因经济贫困而树乱砍、水乱截, 沙乱挖, 不因眼前利益而破坏、毁坏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自觉地维护和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动员广大农村进行改水改厕, 通过开展“文明示范村”、“环境示范村”等活动, 不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3) 整合各类政策资源, 加快农村环境设施建设

近年来, 中央、省、市各级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在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要紧紧抓住眼下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有利契机, 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 整合各类政策资源, 突破农村环境基础建设的资金“瓶颈”制约, 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以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 在中心镇、中心村以及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环境问题相对突出的自然村, 加大环境设施的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环境条件的改善。

要大力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在广大农村设立垃圾箱, 实行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搬运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主要中心村要建立垃圾中转站, 定期清运到县城垃圾填埋场处理;要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和示范推广。结合我县农村实际, 要广泛开展改水、改厕、改栏行动, 综合处理畜禽粪尿和生活污水;充分利用农村溪流、水田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 结合农村景观建设, 开展清淤保洁和生态养殖, 恢复农村生态循环系统;对农村新规划区, 还要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高起点建设现代人居环境。

(4) 建立农村环境管理机制, 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我县农村环境整治能否取得成效, 最终取决于长效科学的环境管理, 关键在于建立和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在乡村两级分别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农办系统要牵头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 建设部门要负责指导、管理和具体工作落实。宣传、环保、农业、卫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 齐心协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调动村民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制定村规民约, 严禁乱倒垃圾、乱放养牲畜的行为, 要广泛开展农村“文明庭院”评比和“门前三包”, 设立农村保洁员加强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依靠村级组织和群众的自身力量,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

要建立并形成对农村环境设施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适当收取一定数量和比例的专项排污费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征收一定的垃圾处置费和污水处理费, 人口聚集的中心村还可以探索市场化投入运作模式, 有条件的行政村应当加强环境设施投入, 县政府可以考虑建立农村环境建设专项资金, 形成“上级争取一点, 县财政投入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投入格局。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实施“以奖以补”政策, 对成效明显的要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农村地区在新引进企业和项目的同时, 要认真落实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措施, 切实防止农村新污染源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铮红, 潘毅.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J].能源工程.2001 (06) :48-49

[2]刘国光.论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0 (21) :20-22

[3]高尚宾.大力发展生态农村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生态学报.1998 (02) :246-248

[4]濮小英.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 (02) :33-36

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第2篇

近年来,渝水区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实事来抓,以镇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1、农民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识不强。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示范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2、农村脏乱差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不及时,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杂物乱堆乱放,畜禽乱跑、粪便到处拉,排水沟淤积比较严重。

3、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普遍依水而建,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全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 家,其中建有沼气设施的只有 家。

4、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大部分乡镇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卫生保洁等长效管理所需经费难以足额到位。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

1、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村社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自身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2、整合项目资金,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各级涉农项目资金,调整资金分配思路,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用改造、农村新能源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

3、实行农民自治,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和管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部分资金,集中管理使用,解决村社环境卫生保洁费用。

4、立足长远发展,高起点规划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从环保的角度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做好一个整体规划,重点对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做出明确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千遍一律,要从根本上转变过去重建房、重修路,轻垃圾搜集、轻污水处理的局面,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污水综合有效处理。

5、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整治农村污染企业。对农村新建企业要加强规划布局,严把企业环保准入关。对农村现有企业,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重点要打击整治工业污染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28-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环境逐步改善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在在工业化城镇,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与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阻碍也将日趋明显,解决农村目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

1农村环境保护涵义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0。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植物、交通、设施等。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农村环境是农业环境的中心,也是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在农村中,农药、化肥使用造成水质变坏、土壤污染、大气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产品的质量,危害农业生产,严重影响居民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产品化肥、农药的污染。化肥、农药使农村环境,如耕地和地下水等受到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提高。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排世界第一。化肥使用量按播种面积算,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25t/km2的上限。此外,由于化肥流失率比较高的原因,不仅使农田土壤污染,还对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

(2)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农村的生活污水大多不经任何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农村的河流与地面上,最终对饮用水以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我国的污染灌溉面积由1980年的5100km2增至2005年的45000km2,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1%。农村每年产生的约为130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在露天中存放,这直接导致农村周围的环境质量污染下降。

(3)养殖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等的养殖基本上为无序分散,大量污染物未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当中,造成当地地下水环境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新的污染源,对居民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4)乡镇企业布局不是很合理。工业废气、废液、废渣的污染非常严重。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成为现实趋势,工业污染物导致环境破坏,这直接导致污染治理难度的加大,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乡镇企业的废水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总量已经占到了污染总量的64%以上,再加上布局的不规范,也导致工业废弃物的处理程度明显比其他污染物处理程度要低很多。

3農村环境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资金不足制约着污染的治理

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需要。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的资金,也难申请到专项治理排污经费。

3.2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布局

在农村,以前发展养殖业一般以户为单位,养殖规模不大,能够将种植与养殖联系起来,将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绿色肥料,能够被植物吸收,减少了污染。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养殖业发展壮大,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一种趋势,动物的粪便不能与种植业很好的联系起来,处理不当,这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有的地区进行水产养殖,由于向池塘中投放鱼饵饲料、肥料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环境的污染。

3.3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强

没有加强环保意识,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关注农产品质量,而对农药化肥使用对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却没有注意。。目前,农民对合理用药与施肥的认知不够,测土配法施肥不合理,只单纯地加大剂量盲目施肥,滥施农药,结果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还污染了环境。

3.4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环保部门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没有对工作管理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而且也缺少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与质量检测。

4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与措施

4.1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是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让他们积极地去保护与关注周围的生态环境,真正掌握科学的污染防治技术。让村民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宣传环境保护的意识,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4.2加强领导,划定责任区域

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职责。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研发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的技术研究,抓紧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规划;农经部门对养殖业、种植业等污染防治工作和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努力加快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步伐;建设部门加大农村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的长效管理,完善投入运行机制: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河道的整治工作,开展生态河道建设;镇乡、街道作为辖区范围内的全面管理者,也应切实加强镇乡、街道的环境保护队伍建设,落实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建立完善的镇乡、街道环境管理的体制,可以考虑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乡镇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4.3完善环境立法,加强对环境的监管

农业农村的污染防治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作为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如农村污染物处理办法、化肥使用管理规定等措施,能够对农村污染的防治与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增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重视加强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的使用规定的相关条款,做好土地的使用权管理,注重加快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与污染治理相结合0。对农村的养殖业与养殖农户制定相关的措施,如建立许可证制度,不定期对养殖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遵守或不达标的用户,村集体有权对其暂停养殖的处罚,令其整改,以实现环境污染物排放的达标。要对农村养殖户进行规范统一管理,对环境违法事件进行查处。

4.4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要及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监督,坚决杜绝违反相关规定,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行为。本着企业出资、群众出力、政府出台有关政策的原则,政府及有关

部门加强协调和落实。一是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将养殖总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削减限养区内畜禽数量,全面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努力加快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一场一厂”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模式和“猪一沼一作物”等能源生态农业模式。二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积极推行生态型、健康型水产养殖模式,建设一批绿色水产品基地;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建设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三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实施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四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出台农村卫生保洁收费制度;五是全面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坚持生态治水理念,开展河道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定期对河道清淤、清障和清除水面漂浮物,并通过道路硬化、沟渠硬化、块石护岸、生物护岸来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积极创建生态村镇,努力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共同来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4.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联合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绿色农业研究与建设。近期以发展绿色農业为目标,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基础,着重加快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步伐。一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包括基地、生产、流通、储运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标准和技术、质量要求,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贯彻实施。二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的技术指导,按标准建立无公害产品基地,增施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用量,采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综合保防治病虫害,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减少农药使用量。三是按照一定程序对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者进行资格认定,对符合要求者发给证书和标志,准予生产和经营。四是畅通绿色市场通道,加强市场监管,一方面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渠道,设立专柜和专业市场,让无公害产品真正体现其市场价值,鼓励和引导农民的无公害种养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为市场提供“放心菜”、“放心肉”、“放心粮”,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要求,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4.6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

农村环境问题思考 第4篇

新农村建设中, 居住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环境, 整洁明亮、舒适方便的住房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更能让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住房及环境建设应充分利用其自然环境基础, 全面考虑生产生活需要, 准确把握自身经济条件, 设计出最实用、最美观、最经济的方案。

2 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思考

2.1 建房是否要在公路边

很多地方农村新建房首选公路两边, 特别是主干公路 (国道、省道、县道) 的两边, 这并不是好的选择。村镇建在主干公路上, 不可避免会影响公路交通, 对居住者来说, 虽然出行便利, 但房子不能获得很好的朝向, 不能充分利用自然的阳光与流动的空气, 且长期生活在汽车尾气、灰尘和噪音之中, 自然影响身心健康。儿童玩耍, 老人活动, 禽畜养殖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人认为, 公路边的房子可以开门面、做生意。但笔者做过一份调查显示, 除集镇外, 主干公路边有门面的房子, 96%仅用来居住, 并没有商业意义。

在丘陵与山区, 很多人家离公路太远, 离集镇太远, 出行、购物、上学、就医、出售农产品等都极不方便;道路、通讯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人均成本极大, 所以, 搬家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从日本、韩国、台湾的经验看, 乡村居住最好应在离较大公路 (国道、县与县之间的省道、乡与乡之间的县道) 垂直距离500m内, 也就是说, 出门不远能有客班车坐。所以, 住房与村落选址离公路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50~500m之间最佳。

离开公路较远, 就需另修一条或几条支路通到村落之中。这些支路不应追求城市街道的整齐笔直, 而应在路面硬化的基础上, 依山就势, 曲直天然。

但乡村道路建设对农民来说开销较大。许多地方政府扶植的新农村样板村建设可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但这一政策很难惠及到每一个普通的乡村。有的地方吸收在城市工作的原籍本地人士回乡建房, 退休后回来居住, 从而获得乡村公路建设的足够捐赠。

2.2 新农村建设是否需讲究风水

风水思想是中国人千百年智慧的结晶, 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现代人居生态学、建筑环境学的精髓。村镇及建筑, 依山傍水, 坐北朝南, 冬天避寒风, 享阳光, 夏天迎南风, 避酷热, 节能减排, 省电省钱, 身居其中, 自然得舒适, 享健康。

有山才能形成土壤, 有水才能造就农田。有山便有山林之物产, 有水才有水流之情趣。离山太近易遭埋, 离水太近易遭淹;离山太远屋后空, 离水太远居不便。乡村住房的布局应顺应自然山水地形, 林木、建筑、田地相互交错, 高低有序, 和谐布局。图1为华西村, 可以看出面对此景, 不禁要问:儿童捉谜藏的空间在哪里?老人散步的小路在哪里?年轻人谈恋爱的花前月下在哪里?这样的房子根本不适合有个性、有情趣的人们长久居住。

美国人富裕, 除路比我们宽敞外, 房子并不比我们东部富裕乡村的气派。他们并没有追求道路笔直, 房屋整齐, 而是依山就势, 和谐自然 (图2) 。

2.3 房子的间距多少最合适

人多地少是国情现实, 间距太远不利节省土地, 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会成倍增加成本。因此最适间距是“房边一行树, 房前半亩地”, 即房子侧面与邻居能用一行树隔开, 前面有一小块空地, 是自家的菜园、花园及活动空间。

2.4 一个村是否要统一建筑风格

如果完全不对农户住房建筑外观进行统一规划与要求, 各农户自行设计建造, 整个村庄风格杂乱, 无整体美感。而过于追求整齐划一, 户户相同, 又会生硬呆板, 形如猪笼鸡舍。所以, 一个自然村落的住房既要风格相近, 整体协调, 又要高低错落, 各有特色, 处处有景, 家家成画, 和谐自然。

当然, 不是一个行政村, 只是一个视野范围内风格协调即可, 即站在一点, 四面望去, 山川与建筑, 和谐美丽, 至于山的另一边, 虽然同属一个行政村, 则可能是另一番风景。

2.5 旧房子是否一定要拆了重建

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农民住房全部拆除, 合村并点, 让农民全部住进高楼,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 (俗称万人村) , 实行城市化管理。这种不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 不考虑客观经济现状, 不考虑农民心理需求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 是很难实施的。拆旧房建新房对农民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和一笔巨大的开支, 要花掉自己半辈子的积蓄, 并需忍受几年的折腾。旧房子影响新农村风景, 这是蠢话。风景美不美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感受, 安徽宏村八百年了, 欧洲很多古堡一千多年了, 都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新旧房并存, 风格不一, 整体不协调, 可以适当改建、粉刷、装饰来改善, 可以通过植树、建围墙将观者的视野分开, 可以栽花种草来转移观者的视线, 而不必让农民将房子拆了重建。

2.6 是否需要造园林景观

自然的乡村本就是一片大园林, 本就是一组风景画。乡村园林景观建设要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好天然的树木花草, 利用好房前屋后的果木、庄稼、菜园自然成景, 再适当种植一点翠竹嫩蕉、绿篱艳花进行点缀。

乡村也没必要建造假山、亭台、石柱、喷泉等人工景点, 四周有真山、真石、真流水, 一丛翠竹就是一处风景, 一棵大树就是一个凉亭。把大树砍了再栽几个树桩, 把真山削了再造几个假山, 这样只会浪费人力物力而不会形成景观。

2.7 是否要建公共广场与休闲设施

乡村的中心广场, 不过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罢了。天然的小路可供儿童奔跑游戏, 大树的阴凉可供老人乘凉聊天, 一块草地, 一块晒场, 都可供人们聚会交流, 乡民们的耕种收获都是体育锻炼, 也是娱乐游戏。

当然, 资金富裕的地方适当修建一个灯光球场、跳舞广场, 添置一些健身设施也未尝不可, 但是, 这都是次要的。采蘑菇、捉鱼虾、躲猫猫、数星星之类的传统活动比城市的跳舞健身、卡拉OK更有趣, 更有益身心健康。

2.8 生活污水如何处理

没有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 新农村建设就决不是成功的。目前,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各地有很多探索和努力, 主要方法有两类:村镇集中处理与散户分散处理。对农民来说, 将污水直接排放出去, 污染的是下游而不是自己, 对自己无损害。而要完成净化, 不管哪种方法, 自己就要付出一笔很大的开支, 所以农民不积极, 推广缓慢。

笔者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三池加预管”法:将厨房卫生间的污水经化粪池、沉淀池、生物净化池, 再通过侧面有小孔的管道 (可用竹子) 渗漏到菜地或农田。

不管哪种方法, 这种公益行为, 都需要政府有鼓励政策, 有资金支持, 更需要大力宣传, 引导人们少用洗涤用品, 少产生污水, 过自然健康的生活。

2.9 生活垃圾如何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 首先应教育农民做好分类。有的食物残渣可饲养动物, 有的可自行收集填埋, 沤制成有机肥, 废塑料、废纸、废金属等可收集后卖去换钱。同时要倡导人们过健康自然的生活, 要让农民明白, 瓶装水比不上山村的山泉水, 方便面比不上农家的玉米粥。

3 结语

新农村环境建设不能靠几个政府大投资的样板村, 要顺应自然, 顺应民意, 保留乡村的自然特色与风貌, 保留农家的人文传统与美德, 做到远看美观, 近看洁净, 出行便利, 居家舒适即可。道路通畅了, 住房美观了, 生活幸福了, 但山还是那座山, 水还是那道水, 这样才易被农民接受, 才可大规模复制推广。

摘要:对新农村村落选址规划、道路建设、住房规划、园林与公益设施建设等有关居住生态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应遵循的思路, 包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基础, 全面考虑生产生活要求, 准确把握自身经济条件, 顺应自然, 顺应民意, 保留乡村自然特色与风貌, 保留农家人文传统与美德, 做到远看美观, 近看洁净, 出行便利, 居家舒适。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居生态环境,风水学,村镇规划

参考文献

[1]周直, 朱未易.人居环境研究总署[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12) :84~88.

[2]黄骐, 王春娥.浅析新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19) .

农村环境问题思考 第5篇

内容摘要:新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程,重在解决农村在村庄环境中出现的“脏、乱、差”问题,政府和村集体在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实施的同时,更要注意对村庄整体的规划,注意在现有的建设成果上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一种长效保持机制,注重利用有限的资金去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整治

一、农村环境整治的意义和现状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和中国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有利于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整治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

自06年以来,我区各渔农村社区积极响应中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委建设小康社区的号召,因地制宜,实施了环境整治工程。新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程,重在解决农村在村庄环境中出现的“脏、乱、差”问题,在实施环境整治建设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集中体现为道路硬化、街巷净化、村庄绿化、村道亮化的“环境四化”工程。首先硬化工程使进村道路、村主街道和街巷的路面得到了整修和硬化,路面平坦,排水顺畅的道路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然后是净化工程,主要针对的是村内柴草乱

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三乱”现象,和路旁的沙土堆、柴草堆、垃圾堆“三大堆”问题,各社区、各村由党员干部带头,严格管理,及时清理,还成立了专职卫生保洁队伍及时处理生活垃圾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三是绿化工程。重点是进村公路和街道两侧以及房前屋后的绿化,在村庄周围、道路、河道两侧植树绿化,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最后是亮化工程。以渔农村路灯照明为主的亮化工程,遵循统一规划、量力而行、美观实用的原则,在主要村道安装路灯,使群众夜间出行更安全。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干部、党员带头宣传、治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不断增强。

二、当前新农村环境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但本人07年在朱家尖南沙社区开展暖促工作这一期间,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渔农村社区环境整治建设的进程和实际效果。

本人在实际工作和多次下村了解调研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思考,将积累经验和调研成功相结合,认为当前新农村环境整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矛盾。

(一)急待提高的村民自身环境意识与政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的迫切希望,是社区各村环境整治建设的一个主要矛盾。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贵在一个新字,从一方面来讲,关键还是要政府、村干部以及全体村民的角色意识有一个新的转变。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村委在实施环境整治过程当中,一些村民的意识状态还是停留在“要我整治”的阶段,而没有转变到“我要整治”的阶段,村民中更多的表现出一

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而一旦涉及到村民个人利益时,他们更喜欢算小账,采取坚决阻挠的方式来应对。在我所在的社区的泽山村,因为一户村民的房子严重影响了村道建设,属违章建筑需要拆迁,但该户村民采取在村办公室闹事、谩骂等方式进行阻挠,以致拆迁工作受到阻碍,象这种情况是乡镇和村干部最头疼的事情。其次,在环境整治实施后取得短期成效后,总有村民有意无意地去破坏改造后的成果。虽然在村中配备了环保垃圾筒,但还是有个别村民和外来拾荒者旧有的生活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垃圾依旧照习惯往老地方扔,污水还是随处倒,新栽种的树木随手又被破坏,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村环境整治建设的进度,也使得农村环境整治难以保持一种长效机制。再次,农村是个多山林的地方,在村民上山干农活季节,清明祭祖、春节上坟等一些节日,总有村民缺乏森林防火意识,随处扔烟头,放鞭炮、点香、烧纸钱,这一切都是村庄山林容易发生火灾的隐患。

(二)村庄环境整治对科学布局的要求和相对滞后的村庄规划成为了农村环境整治建设中一个新的矛盾。

由于旧有的村庄规划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村里的生产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没有达到完全程度上的统一,而导致了现有村庄布局零乱,进一步给现在的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工作加大了难度。

南沙社区泽山村在列为环境整治示范村后,我曾多次下村查看建设情况,拍摄实地照片时,当一处处崭新的村貌出现在笔者眼前时,欣喜之余总感美中不足,下面是一排排栽种起来的树木和新建的房子,而在上面却是杆线交错,杂乱无章,实在影响美观,也不安全。其次,村里有个别牲

畜养殖场和下网问题非常突出,因为其所在地都靠近村民,整日臭气熏天,村民更是怨声载道,多次向村委和社区反映情况,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正常生活,这样就导致了村民的个体生产劳作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再者,随着渔农民生产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村民开始建造附房和临时搭建工棚,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又浪费了土地资源,使得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整治建设资金的匮乏与村干部、村民建设自身家园的积极性之间形成了当前农村环境建设一个突出的矛盾。

在实际下村的了解情况中,很多村干部反映,苦于没有资金,村庄内的一些工程迟迟不能启动,加之镇、村拨下来的资金有限,除了一些配套资金外,其他再无建设资金来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些村干部的工作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挫折。虽然政府允诺,在环境整治出成效后,将以奖金的方式予以补偿,但这一举措也许能对拿得出前期投入资金的村庄有利,但对于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且地域又相对宽广的村庄开展,确实加大了难度,也增加了村干部放手实施该项工程的后顾之忧。本人所驻的社区的庙跟村为所在镇最大的一个农业村,面积5.2平方公里,多山林和农田,拥有2000多的人口,加之村本身发展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这就加大了环境整治建设的力度,村里也只能在分期、分点中进行环境整治建设,村干部也只能望洋兴叹,要做到对该村环境整治全面覆盖实在太难。

三、针对上述三个矛盾的思考及建议。

(一)抓监督管理和抓宣传教育并重,双管齐下。

作为政府和村必须一边加大对村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一边要实行必要的监管。一方面动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工具,如各类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多方的力量来共同管护,逐渐地让村民从起初阶段变成村民自觉地维护起自身家园的一种习惯。如南沙社区泽山村在向广大村民宣传的同时,积极把村庄的环境保护条例纳入《村规民约》、《村民守则》、《卫生公约》、《护林公约》中,在村民中挑选有责任心、威信较高的老干部、老村民担任专职的环境管护员、卫生保洁员、护林员,与他们签定责任书,年终实行考核奖励制度,他们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村民。发动党员、妇女、老年人队伍的力量积极组织义务活动,如植树、清扫村道等活动,让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此外,村班子还可考虑,建立定片、定区域环境卫生承包责任制,以村自然点,甚至以原有的村民小组、家庭为单位,对环境卫生创建的活动进行评比,实行奖惩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自我维护、相互监督的创卫氛围。社区、村要积极创建各类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如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的评比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社区要发挥自身的服务指导功能,创建各种教育载体,组织环保知识、法律知识、健康生活、文明道德礼仪等培训班,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对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环保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教育,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要加大村民自治管理力度,增强村干部办事的透明度,广开言路,积极鼓励他们对村庄建设献言献策,提高村民参与村里建设的积极性。多组织一些党员和村民代表到一些环境建设比较好的街道、乡镇、村参观、学习,拓展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建设家园的热情和使命感,形成以本村环境整治工作为中心,党员带领群众,村民代表带领村民的双主线建设队伍机制。

(二)搞村庄环境整治要遵循科学规划,做到统筹兼顾。

规划是建设的基础,搞村庄整治必须与科学的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具体地处理中我们得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地处理好绿化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关系。把绿化规划纳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绿化作为村庄整治建设的重要组成。二是正确处理好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关系,在编制规划时既考虑到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又要注意到规划的可操作性、也要注意到村民的实际意愿,不搞一刀切,以便于实施为宜。三是正确处理好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关系。规划既要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特征,也要始终把握村庄环境整治中突出乡村特色这一重点。首先可以考虑邀请相关专家前来实地考察做出科学的规划,要坚决拆除掉那些影响道路交通、环境、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如临时工棚和影响村民生活的牲畜养殖场等;坚决打击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的解网等农活,严格限制在指定的地点下网,远离村民的日常生活。然后还要充分考虑到山水、山海农村的特点,保证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以后村民发展经济留足空间。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造好资金流出瓶颈,做到资尽其用。从开源来说,作为准备环境整治建设所在村的基层干部要因地制宜,突出村庄特色,积极创建各种如“卫生示范点”,“整治村”等创建载体来向上争取资金,集中用于绿化造林,护林管理,绿化村道,绿色家庭创建,卫生保洁。同时使该些项目与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着“实事实办,好事好办”原则,采用良好壮苗造林,杜绝使用人情苗,做好施

工质量的督促和管理工作。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忌广大干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尽可能的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大的成绩,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盲目的投入,导致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针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政府可以考虑完善以奖励代补偿的资金支持方式,对经济薄弱的农村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现有的“示范村”、“整治村”的评价标准,根据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延长验收年限、在时间上允许相关村庄实行分期、分点的整治、改造和建设。另外政府应积极支持村里的的软实力建设,及时输入科技力量、文化力量,搞好农村现阶段适用于村民的各类教育培训,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种科技、种文化,培养新人,树好典型。

政府要重点支持具有资源开发潜力,但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的村庄,正确引导,合理探寻村里尽可以利用的经济开发资源,发展村里的生态经济,如经济林、茶叶种植、野生兽禽养殖、农家乐等,只有搞活村里的经济,村庄环境整治建设资金才会源流不断。

(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广泛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广大干部始终要认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民,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放宽思路,放手让村民动手,同时可以借鉴各国各地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经验,如韩国的新农村运动模式等。广大农村干部和村民要充分领会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深刻内涵,把握好“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两者的辨证关系,既要搞活村里的经济,更充分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又要使环境整治工作紧紧围绕村里的经济发展,为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将村民的个人利益同村集体利益紧密结合,让我们的村

民主动地参与进来,自己动手拆除工棚,自己动手改厕,甚至是个人自发筹资,切实克服“等、靠、要”的懒散思想,切实发挥在解决村庄的建设资金上的关键和基础作用,让我们的新农村环境整治建设,乃至村庄的整体建设常青不衰。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探究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必然性;危害性;基础薄弱性;时段性;可控性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相对于工业污染,农村的环境问题虽然不显得突兀和剧烈,但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影响农村环境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残留物、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的排泄物、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我国现行的一些环保法律法规,如三同时制度及环评制度,及开展的蓝天工程、清水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治理污染行动,更多的是针对工业污染。农村环境问题贯穿于整个农业生活生产过程,具有一些自身独具的特点。

一、农村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在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中,大多为农村手工作业,极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除草剂,因此基本上没有残留物污染。农业生产中,在收获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果实后,不可避免的产生秸秆等副产品。在传统农村,这些秸秆可以作为农业肥料、动物饲料及建筑原料,基本上可以就地消化,不会产生污染。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是家家户户零散养殖,这样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容易被收集并作为农田肥料使用,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又消除了污染源,而生活垃圾也大多被还田。在传统农业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基本不会有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化肥、农药、除草剂、农用薄膜等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些农业物质的使用,在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作物产量、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由于使用不科学,用量及品种选择的不合适,会产生大量的残留物,污染了土壤,而部分残留物经自然界的水循环途径,进入到潜水层中,造成了潜水层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现在已不再作为建筑原料及肥料,在动物饲料消耗不完的情况下,大多一烧了之,造成了空气污染。现在大多农村的养殖业已经由家庭散养发展为小型的养殖户,规模不大,数量众多,条件简陋。由于投资问题,大多没有处理设施,这样养殖产生的排泄物既没有还田,又不能处理,随便设置,滋生蚊蝇,污染水源。生活垃圾及生活废水现在也不再收集还田。垃圾随便堆放,生活污水没有处理,形成了污染源,造成一定的污染。现在农村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农村环境问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化肥、农药、除草剂、农用薄膜等残留物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潜水层污染,一般是氨氮、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超标。土壤有害物会影响农作物,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体内,危害人畜健康;而地下水潜水层还是广大农村的饮水源,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旦污染,其治理是非常困难的,代价也远远高于地表水的治理成本。

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等副产品,在没有别的处理途径的情况下,大多一烧了之。焚烧秸秆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会严重超标,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能见度降低,可见范围缩小,严重时飞机不能降落,机动车不能正常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现有农村的小型养殖户,其污染物为动物牲畜的排泄物及冲洗污水,污水中包含了高浓度的有机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疾病防治残留的抗生素。這些养殖户大多没有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许多农村小型河流都被养殖废水污染,成为没有生物的臭水河。部分废水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潜水层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农村环境问题产生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强,会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饮用水和农作物,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三、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薄弱性

相对于工业环境污染,农村环境问题被重视度不足,防治基础薄弱。在农村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基本为村民自发建设,村、镇一级几乎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基本没有形成现代环保素质。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处乱排乱扔,家庭养畜禽养殖场随意堆积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极大。而农村污染治理相关标准和技术模式缺乏,对污染源的约束力度不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处理等没有非常明确的排放标准和治理模式,造成污染后也难以进行处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整治措施,但由于投资渠道单一,普遍存在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环保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同时由于缺乏污水垃圾处置收费机制,许多村庄无法开展收费工作,导致运维资金缺乏,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可见农村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基础具有薄弱性。

四、农村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时段性

现阶段的农村污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现有的污染源也将最终消失。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土地流转,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制将不在是农村的唯一模式,农村会出现种植大户或大农场模式,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会极大的提高,施肥及农药或轮耕等将会得以实现,这样秸秆及农药化肥的使用更科学,残留将更少。而养殖业也将会以大型养殖公司的形式存在,家庭小型养殖将被淘汰,大型处理设施成为标配,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养农一体化可以实现,治理水平会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也将使人口得到集中,城市化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及污水也有望得到集中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可以說,现在农村的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也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消失,具有一定的时段性。

五、农村环境问题的可控性

农村环境的污染虽然具有阶段性,但是由于其污染面广,后果严重,污染后难以治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不能等到自然消失,在现阶段必须要进行针对性治理。

对于化肥农药等,建立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监测体系,加大农业推广站工作,有效指导农民合理科学规范使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力提倡农家肥微生物肥料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农药。

对于秸秆,在加大宣传和管控力度,严禁焚烧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堵疏结合,搞好科学综合利用。积极帮助农民为秸秆找出路,大力推广农业新机具,将秸秆打碎,深翻严埋,实现秸秆还田;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

对于畜禽养殖废物,要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

对于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垃圾进行分类,有机垃圾要回用肥田,渣土垃圾就地处理,其他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处理,有条件的建设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杜绝乱排乱放。

根据影响农村环境的污染源的特征及排放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缩小影响范围,减轻危害程度,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可控性。

新阶段的农村环境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最终将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而消失。农村环境问题在现阶段仍然有严重危害性和难以逆转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其特征进行控制和治理,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09).

[2]陈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

工作单位:

农村环境问题思考 第7篇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环境的关系

㈠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七大又是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 其深刻内涵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 涵义深刻,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为以后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㈡新农村建设与环境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 很多人误认为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经济发展, 农村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忽略了环境问题, 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来搞经济建设, 而在环境治理上投入的很少, 导致环境恶化, 最终还是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全面建设。二者又是统一的, 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环境提供了好的物质和人文条件。与之相应的好的环境又为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者是相互支撑, 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㈠生活污染生活污染主要包括家用燃料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在保定市的农村当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农民在家中使用的燃料为秸秆、木柴和煤。而这些燃料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村中的排水基础设施差, 生活污水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原有的排水沟渠现在已经被填满成为农民的住宅用地, 使得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 致使到处是垃圾, 随时可见垃圾, 尤其是在夏天,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害虫的繁殖, 大大增加了疾病的传染几率。由于土地植物生长的需要, 简易的厕所家家都有, 污染严重。

㈡农业生产污染随着科技的进步, 农作物增产、减少病虫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使用化肥、农药和农用地膜。一些农民为了一味的追求高产, 大量使用这些辅助产品, 而人们选择的这些农药多为中等毒性的有机磷制剂, 而不是低毒的生物制剂。人们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 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在使用化肥时存在着氮、磷、钾、锌比例失衡的问题, 有机肥料使用过少导致土壤酸化, 而氮、磷类过多, 会出现地表残余, 经地表径流, 进入地下水, 造成水体污染。农用地膜残留也对土地有一定的破坏, 使“白色革命”演变成了“白色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多为聚乙烯成分组成, 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稳定性较好难以分解, 因此会长时间留在田地中, 最终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水分的吸收, 导致减产或不产。另外, 保定市的农村出现的大规模养殖业发展迅速, 而且成产业化趋势。禽畜污水处理不当, 禽畜粪便没有合理利用, 几乎全是露天到处流, 使周围生活的人们不得不每天闻着带有刺激性的气体生活。长年累月的堆放, 地表污染物渗透到地下也造成水体的污染。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㈢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保定市发展特色农业, 发挥地区优势, 以农业促工业, 带动经济增长,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对于农民而言, 农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地, 也是他们居住的场所, 企业生产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由于农村企业基础设施落后, 管理制度不健全, 产业技术层次不高,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造成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特别是一些产品粗加工、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尤为突出。例如保定市满城县的造纸厂是远近闻名的轻工业, 对当地的环境污染甚是严重, 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 给农村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求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于此同时, 环境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 改变目前农村“脏、乱、差”的现象, 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㈠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整体建设规划中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排污管网系统和垃圾处理、清运系统建设。政府要转变观念, 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 加大对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 积极鼓励民间基本参与环境基础建设。另一方面按照“污者付费”的原则, 效仿城市收取物业管理费征收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 用来进行环保资金的投入。除此之外, 一些大宗的环保基础设施建好以后, 必须要很好的养护和管理, 这样才能一次建设、长久使用, 使运转成本降到最低。而关键在于明确责任, 形成有效机制。

㈡加强监管力度, 控制面源污染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的过程本身就是资源浪费的过程, 只有过度使用化学物质才会导致环境的污染, 因此必须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 加强对农药的质量进行管理, 推广平衡施肥、科学施肥技术, 控制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实现真正的科学种田, 改变以往误认为使用化肥和农药就是科学的观念;其次, 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 增加地膜回收率。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市场管理, 降低地膜厚度, 提倡使用无污染地膜, 鼓励地膜二次使用;第三,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禽畜污染的治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禽畜养殖的规摸建扩和管理, 实施种养结合。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其他的农业废弃物经过无害处理后是很好的有机肥, 和化肥配合使用, 能够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 还可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大力推广“三位一体”的沼气工程, 把废弃物充分利用, 既可以节约能源,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㈢合理企业布局, 转变经营方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 通过“以工哺农”等方式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所以农村周边的企业布局应根据主导风向等因素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污染, 同时应鼓励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在农村的发展, 坚决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 它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它要求生产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 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 先开发再治理的思想仍普遍存在,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严重。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控制工业污染, 在生产中, 要依靠科学技术, 采用低消耗、低污染的工艺技术设备, 引进清洁工艺技术。我国实施清洁工艺的重点应当放在采用清洁能源、高效、污染少的工业生产技术、节能节水技术和“三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上。

㈣完善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加大支持力度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及研究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关注不够, 应尽快通过研究, 制定相关政策, 在宏观层面做到有的放矢。应制定保定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废弃物管理办法等规章, 鼓励使用有机肥料,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对发展绿色农业的产业进行扶植, 并给予优惠政策。严格环境执法, 继续开展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 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为重点, 努力遏制污染反弹,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定市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改造方案, 但是没有涉及到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 还需进一步完善法规, 才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㈤建设优美乡村, 带动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保护自然资源, 建设优美乡村, 推动保定市生态建设和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保护生态环境, 培植示范点是重要的。示范村大多发展条件比较好, 经济基础比较扎实, 并且有一定量的人脉资源, 所以这些村在搞新农村建设时往往见效比较快, 能够影响和带动周边村的发展。保定市也采取了设立生态文明村示范点的措施,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 办点示范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 所以不能本末倒置, 总是把工作停留在示范上, 变成为办点而办点, 而是要注重从示范村中挖掘出好的发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及时在面上进行推广,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最终实现自然环境与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保定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环境保护是这一工程中的关键因素, 处理好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 既是利在千秋, 又是功在当代, 要实现二者的“共赢”就必须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力争最佳综合效益, 最终向“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李远.我国规模化禽畜养殖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10) .

[2]王敬国.农用化学物质的利用与污染控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3]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4]陈柳钦.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J].湖湘论坛, 2003, (3) .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第8篇

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污染治理意识比较淡薄, 特别是在部分山区。目前,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 不少群众对这一问题普遍不予重视, 生活习惯在短时期内难以更改, 自主性参与环境污染治理意识较差[1]。其次, 家畜家禽养殖较多, 污染比较严重, 一些农村地区在养殖家畜家禽时, 直接将养殖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沟渠中, 严重污染生活环境, 并且导致水体加剧富营养化, 甚至导致水体黑臭的情况。再次, 村容村貌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 部分集镇与村庄结合部环境比较差, 并且问题严重[2]。在农村中, 普遍存在垃圾站内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 道路两侧存在大量的垃圾和废品等问题, 这些都是由于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不到位所致。最后, 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 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而由于大部分乡镇资金有限, 财力薄弱, 长效运营经费难以维持, 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顺利开展与执行[3]。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2.1 政府部门需要做好表率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首先需要加大对其重视程度, 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而政府部门就需要做好表率工作, 起带头作用, 特别是基层部门需要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要集中精力, 进行专门保护与管理。为此, 可以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小组, 然后由政府分管领导组织, 以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为主, 建设、经贸、工商、计划和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 在领导部门下, 成立专门办公室, 负责调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现状,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开展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并且这一重点工作要实施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制, 并且与其政绩挂钩, 增强落实力度,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2 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 可运用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的方法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培训或辅导活动,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意识的指导与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宣传, 如电台、广播和报纸等, 大力向农村居民宣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环保意识与生活方式。同时, 加强对农民科普培训与教育, 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地方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 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 不仅需要人力支持, 还需要一定的物力与财力支持。所以, 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增大财政投入, 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构建与完善, 并且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与技术。同时, 各地地方政府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的刚性支出内容, 并根据需求适时调整或增加投入,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费支持,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对于农村生活环境中垃圾的收集与统一处理要全面贯彻实施与落实, 有效开展农村废水的治理, 解决家畜、家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另外, 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 不断完善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投资融资机制, 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从根本上保证环保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 并且保证其有效使用和运行, 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2.4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定

要想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时, 由于环境污染点多面广, 情况较为特殊, 比较复杂, 在治理过程中状况比较多, 纯粹的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无法从根据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 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将农村环境污染并入法律法规频道,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 有法可用。

3 结语

现阶段, 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的系统性工程, 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并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联起手来, 共同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为广大农村居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臧延云, 吕志敏.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3) :239.

[2]李鹏晓.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策略与治理体系构建分析[J].科技传播, 2014 (17) :93, 89.

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第9篇

(一) 社会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 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 农村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从宏观方面来说, 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对农村环境影响颇深:一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二是城市工业的下乡。乡镇企业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因沿用高消耗、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 导致资源投入多、利用率低、效益差、排污量大, 给广大农村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 城市的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环境成本较高的企业逐步向农村转移。地方政府基于税收等硬性指标的考虑, 对一些在城市无法落脚的冶炼、化工等高污染企业伸出橄榄枝, 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水、有害气体甚至不加处理便直接排放, 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 生产方式变迁。

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带来了乡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 主要以精耕细作、小面积经营为特征, 用农家肥培肥土壤, 以人力、畜力进行耕作, 采用人工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 人们逐渐吝啬人力的付出, 依赖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依靠农药控制病虫害, 以粗犷的机械化代替精耕细作, 单位面积的耕地产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缺乏环境知识和环境质量敏感度的农民在此驱动下, 越发盲目地使用农药、化肥, 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威胁。

(三) 生活方式变迁。

传统农村基本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 乡村生活系统自成体系。粮食、衣物自给自足, 而且形成自然的循环系统, 浪费非常少, 如旧衣服可以浆洗后做小被褥、纳鞋底, 餐饮泔水可以饲养禽畜, 人类粪尿可以在猪圈堆肥。那时的生活化学品用量很少, 人们刷洗餐具使用麸皮、洗衣服用碱面, 基本不会产生污染。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商品化生活方式成为农村主流, 衣服更新很快, 化纤旧衣物大量堆积, 甚至被直接扔至田野沟壑中, 难以自然降解而成为环境隐患;化学制品的广泛使用, 导致生活污水量剧增, 但农村很少有污水收集设备, 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环境问题如影而至。此外, 对塑料包装的依赖、一次性用品的普及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

二、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社会变迁是一个自然的客观过程, 它并不必然带来环境问题。农村环境之所以日益恶化, 其根源在于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和观念未能随社会变迁过程而做出相应改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其相关的管理模式, 是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一, 与城市相比, 农村一直处于被剥夺状态, 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落后。但在商品经济的快速冲击下, 农民的消费需求却不断上升, 由此带来更大的改善生活的压力。在生存挤压之下, 农民无心也无力顾及环境质量;第二, 我国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 城市基本都建有垃圾回收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排污系统, 但农村排污设施落后, 农民只能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 造成了农村耕地、水源和空气污染, 影响了农民的生存环境。因此, 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模式, 在城乡一体化理念下对城乡环境同级保护、同等治理。

(二) 机制。

基层政府组织弱化。村委会作为基层政府本应是农村环境治理的最佳机构, 但其在现实中并未发挥足够的作用。一方面大部分村委会作为政府下属机构的色彩较浓, 作为农村自治机构的色彩较淡, 在GDP至上的政绩论指导下, 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发展经济, 作为基层代言人的村委会也自然如此, 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之后, 特别是随着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村委会在村庄中的凝聚力和话语权逐渐降低, 单凭一己之力很难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提供公共物品, 导致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对农村环境治理有心无力。

(三) 观念。

农民群体边缘化。在众多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文本中, 农民大多被冠以“环保意识薄弱、环境素质较低”的表述, 诚然该群体是部分环境污染的直接制造者, 但若将责任全部推给农民, 则未免有些偏颇。其致污行为的发生除了上文提及的基于经济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之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一直未被整合进环境治理体系中。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 忽略了发挥公众参与的基层力量。这不但使农村环境治理和监督成本高居不下, 治理的效果与目标预期产生严重偏差, 同时也使农民处于边缘化, 常常成为旁观者、被动者甚至是对抗者, 农村也成为环境纠纷的多发地。

三、农村环境治理建议

第一,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将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和布局, 实行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一方面坚决杜绝城市污染和农业污染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中的重视力度, 如加大农村地区环境公共设施和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投放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鼓励农民采取环保的生活方式, 利用财政支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污染物的排放, 从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 加强基层建设, 发挥村委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村委会成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补充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思想动力;支持村委会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维权而合理进行的资金筹集活动, 与此同时制定资金管理细则进行监督;强化基层组织的环境保护职责, 把农村环保指标纳入县、乡、村三级政绩考核体系中, 促进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

第三, 建立农民参与机制, 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民是农村环境的直接感受者, 也是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其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首先, 开展环境宣传教育, 丰富农民的环境知识,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其次, 要做好环境信息收集和公开制度, 让农民能及时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情况;再次, 培养以农民为主体的环境治理社会组织, 让农民在组织框架和制度约束下履行治理环境的义务;最后, 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民积极参与, 由此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四位一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 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改善。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农村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本文从社会变迁视角出发, 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吴桂英.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乐小芳, 张颖.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初探[J].开放导报, 2013.1.

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10篇

一、农村法治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法律文化因素。

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法律文化。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是与农耕方式的经济基础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紧密相连的, 伦理道德是法律的灵魂和精髓。“德主刑辅”的观念延续了几千年,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在传统的法律文化中劝戒教化是首要的, 孔子有“不教而杀谓之虐”的观点, 而法律则是用来对付顽固不化、屡教不改、穷凶极恶的少数人的。善良之人一般是不跟法律发生关系, 不受法律调节的。再加上统治者长期以来推行的是“无讼”的司法理念, 抬高诉讼的门槛, 形成了对法律敬而远之的心理预期。文化的传承性使得这种观念在农村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与现代社会对法律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距。

2. 法治的主体方面。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 是农村法治的主体, 他们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实现能力如何是影响法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农民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法律行为和对法律的评价。建设法治国家以来, 我们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普法活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的普法活动主要停留在对具体法律条文的宣传、讲解和学习的层面上, 忽视了对农民现代法治观念的培养, 使得农民传统法律意识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笔者在乡村随机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显示, 发现传统的法律观念对农民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如在对打官司是不是很丢面子问题的回答上, 还有60%的人选择了是。对出现纠纷后选择解决途径时90%的人选择了自行解决, 主动寻求法律帮助的人只有10%。这两个数据意味着, 农民轻易不会动用法律手段, 但一旦选择这一途径就会在诉讼中掺入其他因素, 容易出现“缠讼”的局面。农民法律能力是指农民运用法律知识, 借助法律制度维护自己权利, 履行法定义务, 实现自己权利的能力。农民日常行为及解决日常纠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法律能力。但农民的法律知识是极其有限的, 他们缺乏接触法律知识的途径, 尤其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这些人群中, 他们错过了学校学习法律知识的时机, 由于农村信息的封闭性, 他们对法律的了解仅仅限于生活中的经验和普法活动, 是支离破碎的、具有很强的实用目的, 有人其实就是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了解法律。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对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知道与否中, 知道的仅占55%, 由此可以看到农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利处于懵懂的状态中, 这势必会影响对权利的认识和使用, 与现代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相差甚远。

3. 农村法律这种公共产品的匮乏性:

我国城乡二元制的现实给立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城乡兼顾是难解的方程式。我国的立法是以城市为主进行的, 农民法律意识的守旧与实现能力的薄弱, 旧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一方面, 没有合适农村的法律产品也是原因之一。由于立法与农村社会实际的脱离造成了农村要么无法可依, 要么有法无法依。我们有些法律在立法之初就是将农民摒弃在外的, 如社会保障中的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有些法律权利的不平等, 如政治权利中的选举权, 教育资源方面的失衡实际上形成了教育权利的不平等。

4. 司法环节中腐败的存在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农民不愿意选择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选项中50%的人选择了不一定能实现公平, 对法官信任度的调查中65%的人选择了不信任。在喜欢什么样的法官中设置了两个选项:坐在法庭上和走入百姓中, 95%的人选择了喜欢走入百姓中的法官, 这既与中国文化中塑造的“包青天”的形象有关, 也与熟人社会的心理期待相连。另外照搬照抄西方国家, 过分迷信司法判决的效果和旧的官僚习气的存在拉开了同农民的距离, 削弱了法律在解决社会纠纷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完善农村法治环境建设

一般来说, 现代法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法治要求确认法律在实现社会治理和管理中的权威性;法治是法的价值理念及相关制度设计的综合体;是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秩序。农村实现法治也要确立法律在农村社会秩序中的权威性,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加强对农村法律这种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 形成农民依法办事的自觉意识。

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文化。

在建设新农村法律文化的过程中要立足农村实际, 把握农民心理, 注意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发挥乡土秩序的作用, 尊重中国农村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因为农村的乡土秩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成为农民所认同的一种行为习惯, 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把现代法律同民间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将现代法治的精神渗入到乡土法律文化, 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推进新农村法律文化的建设。

2.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加强农民实现法律的能力。

目前有关农村的立法多是管理性的规定, 而授权性规定及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规定还不多, 农民还难以从法律中直接看到自身的利益所在。农民是最讲实际的, 法律未能实在地给农民以正面的感受, 因而也就不易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拥戴, 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农民对法律的一些不正确看法, 妨碍了农民法律意识的健康提高。首先要让农民了解法律知识, 结合文化下乡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的法律宣传, 注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变过去的被动式教育为主动参与。其次让法律在实现农民权利和利益方面发挥效用, 引导农民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中的纠纷和矛盾。

3. 加大对农村法律这种公共产品的供给, 改善农村法制状况。

“法律应以社会为基础”, 农村法治秩序的改善首先是要有法可依, 应该加大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立法力度,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实际情况, 应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机构的作用, 先由地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农村立法, 中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4. 改善农村的司法环境。

首先加强打击司法腐败的力度, 还农村司法环境于公平, 树立法律的权威。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 犯罪是无视法律, 而不公正的审判是毁坏法律。”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 一次不公正的判决会毁掉一群人对法律的信任, 这是司法腐败在农村中的影响远远大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其次探索多种纠纷解决方式, 引入传统文化中的调解元素, 加大调解在解决农村纠纷时的力度, 建立健全各种调解制度。像四川省的诉前调解制度、陕西省的调解的司法确认制度等都是不错的制度探索。与村官建设制度同步, 每村设调解员制度,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再次建立巡回法庭, 送法下乡, 让农民能亲身体会审判过程, 既有助于农民了解司法程序与内容, 使司法审判透明化, 又可以在审判中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最后针对农村现实, 建立小额诉讼制度, 提高农村诉讼的效率, 解决农民打官司成本高、诉讼难的现状, 使农民不再对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存有畏惧的心理。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生活需要 新农村 环境建设

一、引言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及村落环境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民世代在此生产与生活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国传统农村村民在把物质与精神合而为一,即把生存环境与生活环境融为一体,以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平衡。这说明了农村地区村民的整体环境是基于他们生活基本需要,同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种种因素是密不可分。近年來大部分农村村民自己出资新建了楼房,忽略了自然环境与周边空间的协调,缺少应有的生活空间和文化情趣,造成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缺失。个人认为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应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整体环境建设,在满足村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基础上,融入当地风土人情习俗。

二、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居住条件极为简陋,村内环境不受重视。最近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整体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观,但也出现两极化趋势。

第一种:在经济、交通发达地区周围的农村,每个村都修通了水泥路,每家每户也建起了楼房,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农村的村内环境建设受到了城市文明的影响,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盲目地模仿城市,认为城市的一切才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一味地沿着城市景观的设计方向走,而忽视了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需要,失去了农村原有的活力和精神面貌。

第二种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地区,村里基本只有留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老人和小孩靠青壮年打工寄回来的钱维持基本的生活。村内环境混乱不堪、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室内内阴暗潮湿,村内公共场地和公共环境更是无人理会。

整体来看,无论是经济条件好的地域农村还是经济条件不佳的乡村,经济条件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村民生活和价值取向,如果不注意引导而应由乡村自由发展,势必破坏农村地区固有的优美田园环境,同时在地域文化的传承方面也面临着断层的危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需要,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不好的乡村由于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村里基本只有留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在新农村村内环境建设中,却往往忽视了对这类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满足,仅仅只是盲目的讲究表层形象工程,仅仅停留在修路等基本层面。村内环境随着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受到极大影响,大量农田荒废,杂草丛生,污水遍流,乱搭乱建的现象随处可见。

2.盲目模仿城市,缺乏地域文化特征

经济发展快、交通通讯便利的农村地区一切向城市看齐,受到城市文明的影响,对建筑和环境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化文明的标志。盲目学习城市,未能意识到城乡之间的功能差别以及地域差异。导致“乡土性”迷失,人文景观建设现象趋同,未尊重当地地域性、本土性原则。农村走向城市的道路,已经失去了他固有的传统,对于文化的继承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整体格局彻底破坏,造成资源浪费

在新农村村内环境建设中,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村内整体布局混乱,村民擅自占用农田用地新建楼房、违章搭建等,而使得原来村子的老住宅出现了空置的现象,古民居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生活气息。大建民居,大修马路,导致了土地的闲置以及资金、自然、人文资源的浪费。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农村的环境艺术有别于城市,它是以大自然为背景环境所构成的一自然风景,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基于生活的需要。即源自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设计的“根”,寻找设计的“源头”。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新农村景观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总体规划:农村的环境艺术离不开以村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基础的田园风光,新农村村内环境建设,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以人为中心,把村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放在主导地位,合理安排使用土地及公共基础的建设,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要,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融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

2.居住区周围环境建设:居住区周围的环境建设应融入农村地区的田园元素和地域特色,将传统建筑和具有文化价值的民居保留下来,并对民居建筑的生活设施及周围环境进行优化。如:大多数农村居民有养鸡、养猪的劳作方式,在环境建设中应合理规划,在居住区周围可以单独设立专门养鸡、养猪等家禽的区域,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并保持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居住区周围还可养殖,房前或者水塘可载荷养鱼,可种蔬菜花果、晾衣服等。方便村民日常生活需要,强调环境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并保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村落主入口空间的环境建设:村落的入口是该地区村民的重要生活空间,是该村落的前沿标志。很多农村地区村人口都有一个大场院和一两颗大树,新农村村内环境建设中,应保留这样的村落入口标志,优化周围的环境,使人们有聚集交流的空间,在树下可以放置石桌椅,供村民休憩、下棋、聊天。

4.休闲小型广场环境建设:农村地区村民们在重要的节庆日都会相聚一起庆祝节日,在平日,他们也经常会聚在一起聊天、休息。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使整个村庄富有生命和活力。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应考虑村民的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保留村子里原来聚集的大场院作为小型的休闲广场。村里基本只有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广场景观建设更多的应该针对这类人群的生活需要。因此,可以种植一些高大的灌木和乔木作为主体用以分割不同的空间,一部分作为村民们庆祝活动的区域,一部分作为农村的老人、妇女在平日进行锻炼的区域,一部分可以在大树下设置石桌椅,村民在劳作过后可以相聚到这里聊天、休息,同时,还可以留有一部分给村里的小孩作为玩耍的区域,可以跳绳、打羽毛球等活动。

5.道路环境建设:道路两侧的环境建设是新农村环境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新农村的道路环境建设应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利用道路的起伏、转折设置绿化休闲带,同时可以在道路两旁设置景观小品及指示标志。在路边的小溪旁可以架起小桥或设踏板,加强道路旁排水渠道的设施建设,方便村民农作取水或引溪水灌溉良田等,满足村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6.保留农村传统建筑、祠堂、牌坊,注重农村人文生态的保护:村落文化是农耕文化的结晶,传统的农村十分注重宗祠及其附属景观的建设,不同家族都建有自己的祠堂,这些祠堂是村民在节日喜庆的日子聚集的活动中心,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及价值观念。新农村的环境建设,要基于村民生活需要出发,融入当地风土人情习俗,保护传统建筑及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农村人文生态的保护,保持其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传递农村淳朴的生活气息,使农村居民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结束语

对芒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第12篇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 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差。

由于农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垃圾管理机构和处置设施不健全, 加之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 农村垃圾随意堆积, 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因素。农村垃圾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它们毒性强, 危害大, 渗透于土地, 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 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 改变土壤的性质与结构, 降低了农田和土地的使用价值, 而且堆放形成的垃圾水和渗滤液, 通过径流和地渗方式严重危害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 威胁农民身体健康。

(二) 垃圾量大, 处理方式简单。

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露天堆放, 有的甚至被堆放于河道两旁, 形成了垃圾绕村围河的现象。垃圾的任意露天堆放, 任雨水冲淋, 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 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垃圾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以及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后, 混合流入农村居民的地表饮用水源, 是对农村居民饮用水健康的极大威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不少农村己经意识到生活垃圾的危害性, 为了达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的目标, 对堆积于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 清理出村的垃圾进行了填埋、焚烧等处理, 而焚烧和填埋也只是露天焚烧、简易填埋, 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不仅污染了大气和土壤, 而且毫无效益可言。

(三) 农村环卫没有资金投入, 基础设施滞后。

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公共卫生的管理相对滞后, 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的卫生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村民和外来人员的卫生意识不够强, 东西乱丢、随地大小便等现象较为严重;有96%的农村至今还没有对垃圾进行有效管理, 而且很多村寨没有公厕。二是垃圾清运难。芒市镇有128个自然村, 目前只有4个自然村进行垃圾清运管理, 124个自然村没有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及垃圾压缩车, 造成垃圾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 臭气熏天。三是排污设施落后。许多农村及农居点的生活污水、餐饮业和部分工业污水排放, 既没有就地集中处理, 更没纳入城市排污管道, 都是直接排放到农田和河流中, 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四是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集镇及村农居点人口密集, 易产生卫生死角, 目前都未建立公厕等相关的公共卫生设施。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

二、治理芒市镇环境污染的对策

(一)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村民素质。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 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 在农村营造一个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气氛。

(二) 落实各级责任, 强化工作领导。

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职责, 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试点, 探索农村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抓紧研究制订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三) 加大资金投入, 探索有偿服务。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逐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对投入劳动力的提倡经济补偿。一是城区周围的自然村纳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 政府出资统一购置垃圾箱, 村民负责承担清运费。二是离城区较远的自然村, 政府扶持、各村规划, 修建垃圾坑, 村民负责清运, 统一管理。在向广大农民宣传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 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 从每一个人做起。

(四) 落实各项制度, 加大督查考核。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农业、环保部门加强突发性农业污染事件的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开展农业环境整治的技术研究等。建章立制, 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 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法律法规和当地风俗, 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 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多方努力引导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协助农民引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通过“绿色”的生产经营方式, 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五) 加强科技创新, 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 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推进农业标准化, 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

三、结语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农村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城市环境。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要通过环境立法、增设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加大建设环境建设投入力度等措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随着国家对城市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芒市城区环境日益改善, 但城郊结合部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好转, 反而有愈加严重发展趋势。城区周边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严重制约了芒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建设,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李干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J].理论前沿, 2009, 7:5~8

[2] .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保护, 2008, 11:31~33

[3] .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 2008, 10:32

上一篇: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下一篇:词汇的省略方式